《医学伦理学教学改革研究》成果总结
第一篇:《医学伦理学教学改革研究》成果总结
《医学伦理学教学改革研究》成果总结
经省教育厅批准,我院《医学伦理学》作为山东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试点课程立项,属于2024年滚动项目,2024年完成。课题立项以后,在教学改革、课程建设方面扎扎实实地做了一些工作。
1、多方论证,明确教学改革的思路、目标与具体要求
(1)课程教学改革方案设计合理。我院开设医学伦理学课程已有近20年的历史,在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方面进行了积极地探索,积累了一些好的经验和做法,有一支结构比较合理、教学经验较为丰富、教学方法比较得当的师资队伍,曾编写出版了一批教材、教学参考书,还成功举办过全国首届医学院校医学伦理学教学研讨会。该课程在申报省高校教学改革试点课程前已作为院级教学改革试点课程立项,受到了院、部系的重视和支持,专拨课程建设经费1万元。正式立项前,经《医学与哲学》杂志常务主编杜治政、全国医学伦理学学会会长北京大学医学部医学伦理学教研室主任李本富、《中国医学伦理学》杂志副主编李恩昌等7位知名专家论证,认为设计合理,方案可行,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实际应用意义。
(2)课程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按照“一个中心、双向深化、三位一体、四重形象、五个阶段、全程管理”的模式进行。即以提高医学生的医德认知力、判断力、内化力和践行力,增强其医德素养为中心;在继承以往教学经验,借鉴国内外医学伦理学教学最新成果基础上,进行课程改革;坚持教学、科研和为当地医学界职业伦理建设服 务为一体;教师要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知音和亲人,教学相长;在医学教育的普通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临床课、见习和实习以及终生教育的各个阶段贯彻医学伦理教育;在教学管理理念、内容和实施上实现科学化。
(3)课程教学改革的总体目标:构建以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以适应未来医学发展和医学人才培养要求为基点、在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中有确切的课程定位和科学的课程结构、融教学观念体系、内容体系和方法体系为一体的有中国特色的医学伦理学课程体系。
(4)课程教学改革的具体要求: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增强教学的说服力、吸引力、感召力和实效性。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其一,教学观念改革。确立了科学教学观、质量教学观、素质教学观、主体教学观、系统教学观和发展教学观的新的教学理念,使学生在学习知识、提高能力过程中学会学习,开发潜能,让学生在师生互动、教学相长过程中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叫学生在课程和教学改革过程中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个性特点得到充分发挥,并强调把理论与实践、学习与应用、知与行有机结合起来。其二,教学内容改革。提出了课程内容合理确定、整体内容比较完备、核心内容明确突出、创新内容及时吸纳、基本内容相对稳定的内容体系目标,并由理论内容、规范内容、实践内容、动态内容和比较内容五个方面组成,总的目标要求是,在结果性目标上分为一般了解、重点理解、切实掌握和灵活运用四个层次;在过程性目标上,分为感悟、体验、接收、内化四个阶梯,重视知识与技能、情感与态度、目标与过程的辩证统一。其三,教学方法 和手段改革。明确了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的原则:有利于最大限度发挥教学资源的作用、有利于最大限度调动学生主体参与教学过程的积极性、有利于最大限度提高医学伦理学的教学质量。为此,有针对性地采取了案例分析式教学、讨论式教学、启发式教学、沟通式教学、现场式教学等教学方法。还运用问卷调查、实施教学情况反馈、开办医学伦理学教学园地、举办医学伦理学专题讲座、开展医学伦理学知识竞赛、进行专题调查、组织参观学习、学习医德先进典型等形式拓展、延伸教学内容,形成了综合教学方法体系。
2、营造良好教学氛围,努力提高教学实效性
课程教学改革正式立项后,按照教学改革的思路、目标和要求,通过采取一系列改革举措,调动了学生主体参与教学改革的积极性,提高了教学的实效性。
(1)为了体现教学改革中教师的主导性、学生的主体性、教与学的互动性,专门在潍坊医学院院报上发表了《医学伦理学》一文,系统介绍了医学伦理学、医学伦理学教学、医学伦理学教学改革的内容和要求,使开课年级的学生提前就对该课程的教学与改革有了感性认识,为其参与教学改革做了前期准备。
(2)为了让学生了解和喜欢该课程,明确课程教学观念、内容和方法的具体要求,调动他们主体参与课程教学改革的积极性,开课前和授课期间,一改过去仅教师集体备课的传统,多次邀请学生参与备课。
(3)及时把握教学改革的起点、落点、重点、难点,开课中发放 了《医学伦理学教学问卷调查》共260份,收回有效问卷253份,回收率为97.3%,经整理分析,较全面地了解学生对课程改革的认知、态度、积极性、认同度、问题和要求等,并把获得的有关信息运用到教学过程,学生反映强烈。
(4)为了深化教学改革,及时检验教学改革的实效,在开课年级选择了不同专业的5个教学班,发放了《医学伦理学教学情况反馈》共260份,每次课后由学生填写自己的收获体会和建议要求,收回后由教师阅读提出反馈意见,并把学生的建议要求及时转化为课程改革的具体改进措施。参加教学情况反馈的学生有260人,每人12次(每章一次)共3210人次,每次又包括若干内容,较真实全面地反映了课程改革的基本情况。
(5)为增强教学的针对性,请潍坊市人民医院眼科专家、医德标兵赵素贞教授登台讲授临床诊疗道德,她有理论、有事实、有分析的讲课,受到了学生的热烈欢迎。
(6)组织了检验课程教学改革实际效益的大型成果汇报会,所有开课年级参加,有8名同学作了发言交流,并专门印发成果材料汇编,人手一册,扩大了影响。
3、认真组织专项研讨,教学研究成效显著
课程主讲教师围绕教学观念、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认真进行专项研究,在《中国医学伦理学》、《中国高等医学教育》等杂志上发表了一批学术水平较高的教学研究论文:
(1)、《医学伦理学教学内容体系新探》—《中国医学伦理学》2024 年第4期。
(2)、《注重引导医学生的自我定位,增强医学伦理学教学效果》 —《中国医学伦理学》2024年第4期。
(3)、《深化医学伦理学教学要把握的关键问题》—《中国医学伦理学》2024年第6期。
(4)、《医学伦理学教学改革的价值取向》—《中国医学伦理学》2024年第1期。
(5)、《应注重医学生医德信念的培养—《中国医学伦理学》2024年第2期。
(6)、《辨析式教学法在医学伦理学教学中的应用》—《中国医学伦理学》2024年第2期
(7)、《关于医学伦理学教学的问卷调查及分析》—《中国医学伦理学》2024年第3期。
(8)、《教学情况反馈在医学伦理学教学中的尝试》—《中国医学伦理学》2024年第6期。
(9)、《医学伦理学教学应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中国医学伦理学》2024年第6期。
(10)、《临床实践教学的医学伦理原则》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24年第4期。
(11)《临床教学观念探讨》—《中国医学伦理学》2024年第5期。(12)、《医学伦理学复习指导要略》 —《自考 职教 成教》2024年第19期。部分论文受到了专家较高的评价,《中国医学伦理学》杂志称:“……他们几位的名字近几年来几率较高地出现在《中国医学伦理学》杂志上,成为全国医德界乃至于卫生界瞩目的作者群,他们的论文为我刊增色不少。”其中《深化医学伦理学教学应把握的关键问题》2024年9月获第十次潍坊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应注重对医学生医德信念的培养》2024年9月获第十一次潍坊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新世纪深化医德医风建设的思考》2024年获山东软科学优秀论文三等奖;《医学伦理学教学内容体系新探》2024年获山东省医学伦理学学会优秀论文一等奖。《医学伦理学教学效果的评价分析》获全国医学院校医学伦理学教学研究会优秀论文一等奖。
4、出版新一代《医学伦理学》教材,体现教学内容的先进性(1)在第一代、第二代教材的基础上,由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于2024年11月出版了体系更为严谨、内容更加规范、结构比较合理的第三代教材,《中国医学伦理学》杂志2024年第1期称:“该书在继承总结二十多年来我国医学伦理学成果的基础上,有不少自己的创新。”“在新教程中充分反映课程改革的成果,充分体现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改革取得的成效,并且融思想性、科学性、学术性、可接受性、可相信性、可实践性于一体,在教材中努力反映新(观念新、内容新、体系新)、深(研究深化带动教材完善,改革深化促使教材质量提高)、实(符合医学院校的实际,符合医学生实际,符合医学生医生品质培养实际)。”“在学术创新方面,最为明显的表现在文化发展与医德进步、经济与医德发展等问题上。”。(2)衡量教学内容先进性的标准确定为三条,一是新即新理论、新内容、新资料、新信息;二是深即内容要有深度、厚度,既强调丰富又重视前沿;三是实即符合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对医学人才的需要,符合医学院校培养目标的要求,符合医学生医德品质培养的实际。
4、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如何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更好地发挥医学伦理学在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方面的作用,始终是我们在医学伦理学教学改革过程中关注的一个重要方面。为此:
(1)在开课年级组织了医德医风调查、医德论文撰写和医德名人名言事典征集活动,以延伸课堂教学,从收到的论文中筛选出5篇推荐到山东省第二次医学伦理学学术年会,被全部录用,并有两名学生作者应邀与会,会后他们在院报2024年6月7日第3版上又专门发表了有关体会文章,在学生当中引起了很好的反响。
(2)组织开课年级的部分学生到潍医附院、潍坊市人民医院进行床边教学并参加医德查房,大力开展医德案例教学。
(3)指导学生在《潍坊医学院大学生学报》上发表医学伦理方面的论文4篇。
5、充分发挥教学改革成果的辐射作用
(1)为检验医学伦理学教学改革的成效,主讲教师到各地教学医院如潍坊市人民医院、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淄博市第一人民医院、益都中心医院、莱阳中心医院、胜利医院等为学生作医学伦理专题讲座10多场,巩固了后期教学效果,实习学生普遍反映医德理论学习、理解和掌握程度有了提高;医德理论指导医德实践能力有了提高;医德理论和医德实践转化为内在医德品质效益有了提高。如医学系的同学说:“在学习过程中,我确实找到了理论与实践的最佳结合点,听课效果很好。”护理系的同学说:“通过听讲座,我进一步了解了这门课程的内容,以及学习该课程的重要性。尤其是老师列举的那些生动的、令人深思的事例,更加深了我对医学伦理学的理解,提高了学习兴趣。我决心努力学好这门课程,不断提高自身的医德素质。”
(2)课程主讲教师及时把课程教学改革成果转化为当地医务界医学伦理教育和医德医风建设的实际效益,在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齐鲁石化中心医院、胜利油田中心医院、泰安中心医院、日照市人民医院、莱芜钢厂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第89医院等医院为医护人员作医学伦理报告20余次,受到热烈欢迎,在山东省护理学会、山东省病理学会和省直医院政研会举办的研讨班上作学术报告3次,引起了较大反响。
6、加强教学管理,保证教学改革顺利进行
为保证教学改革的顺利进行,切实提高教学质量,我们加大了教学管理的力度。
(1)强调精心备课、精心试讲、精心讲授、精心组织所有教学活动。
(2)完善试讲、集体备课、听课、观摩教学、开公开课、教学评议制度,并由专人负责记录、检查、总结。
(3)对历年各专业医学伦理学考试试卷进行归档,建立了比较完 整的试题库,制定了考核评价制度。
(4)重新修订了教学大纲,使教学大纲实现由限制性转变为指导性、由单层面转变为多层面、由封闭式转变为开放式,给任课教师留下了创造性教学空间,为学生提供了创新性学习余地,教学计划、教学课件、教案完备。
(5)购买了多种版本的教材、教学参考书几十种,为任课教师提供了丰富的教学素材。
经过多年的努力特别是改革试点课程实践,我院医学伦理学课程已经初步形成自己的特色和优势:是一门富有人文特色与精神的、与医学专业课教学密切结合的、服务于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尤其是医德品质培养的,深受医学生欢迎和喜爱的、在全院有较高知名度的精品课程。由院教学行政主管部门、各部系分管教学领导、部分专职教师和院教学督导组及学生综合评定,医学伦理学教学效果优秀。
第二篇:医学伦理学总结
一.试论我国医学伦理学的基本原则
1.防病治病 从宏观方面指明了医学服务必须承担完整的医德责任
2.救死扶伤 是临床医疗服务的首要道德职责,即所有的医务人员都应把病人的生命和健康放在第一位,为病人谋利益
3.实行社会主义人道主义 是处理好医学人际关系必须遵循的最普遍,最现实的底线要求
4.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服务 是当代医学原则中的最高要求,也是核心内容
二.医学伦理学的具体原则(生命伦理学的基本原则)
1.尊重与自主原则 主要包括尊重病人的生命,人格,隐私权,自主权及处理好相关问题
2.有利与不伤害原则 主要要求:树立全面的利益观,提供最优化的服务,努力预防或减少难以避免的伤害,对利害得失全面权衡,坚持公益原则。伦理要求:培养为病人健康和利益着想的动机和意向,杜绝有意和责任伤害,尽力提供最佳的诊治护理手段,把伤害控制在最低限度,对医护措施进行评价,选择利益大于危害或伤害的措施等
3.知情同意与保密原则
4.公平与互助原则 公正的分配医疗卫生资源,公正的保障诊治质量和服务态度,公正的处理医患纠纷合理兼顾各方利益
三.论临床诊疗工作的基本道德原则
1.及时原则 树立时间就是生命的观念,充分利用现代医疗技术,认真实时的对病人的要求做出应答,勤奋谨慎的做好工作
2.准确原则 树立科学的诊断目的,积极利用现实条件,严肃认真的做出判断
3.有效原则 学习和掌握科学的治疗手段,认真实施有效治疗,实事求是的判断治疗效果
4.择优原则 疗效最好,损伤最小,痛苦最小
5.自主原则 为病人的自主选择提供充分条件,正确对待病人的拒绝,拒绝病人的不合理要求
四.人类辅助生殖技术伦理原则
1.目的纯正原则(治疗已婚夫妇的生育问题)
2.知情同意原则
3.维护供受双方和后代利益的原则
4.供精者,供卵者条件限制原则
5.保密与互盲原则
6.不对未婚男女实施此技术
7.不实施非医学需要的性别选择
8.确保生殖质量原则
五.人体实验道德要求
1.维护受试者利益与健康的原则 坚持安全第一,坚持收益和代价评估,对特殊受试者有特殊要求(囚犯,病人,儿童)
2.医学目的性原则 严防出现经济等非医学目的的人体实验
3.科学性原则 实验设计必须科学严谨,人体实验必须以动物实验为基础,实验后必须写出报告,有对照实验
4.坚持知情同意原则 有判断能力的同意,有同意的自愿性,对特殊人执行特殊同意
5.公平合理原则 受试者选择必须公平,受试者参与实验应该有报酬,必须有利于社会不能违反纪律
6.伦理审查原则
六.谈谈如何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和谐医患关系是指医患双方基于互相理解,尊重,信任而形成的积极配合,共同战胜疾病的融洽关系,尤其是遇到矛盾与纠纷时,能以理性,合理的方式化解冲突以防出现对立交往关系
医务人员方面:应有高尚的道德修养,尊重和关爱病人,保护病人的隐私,具有一定的奉献精神;运用医学知识技能及爱心为病人提供优质服务,尽最大的能力治疗疾病,遵循医徳和医疗原则
患者方面:应该遵守就医道德和义务,尊重医生劳动,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在维护自己权益时应考虑到医务人员的权益
医院和政府方面:加大对医疗卫生的投入,尽可能的做到医疗资源配置合理,健全全民医疗体系,加强医疗卫生的立法,强化医生职业精神
七.谈谈医学生如何迎接医学模式转变的挑战
迄今为止,医学模式经历了四个阶段:神灵主义医学模式,自然哲学医学模式,生物医学模式,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认为人是多层次的连续体,它要求我们医学生在以后的诊疗工作中既要关注病人的生理更要考虑的病人的心理,以病人为中心,将病人,医疗技术,社会紧密联系起来,对病人进行全面的了解和分析,不仅要帮助病人治愈身体的创伤还要努力延长器寿命并使其拥有健康的心理。因此我们医学生要学的不仅是单方面的医术还有为人之道,为医之道,综合病人的种种以及社会做出最优质的诊疗服务,真正配得上仁爱,仁术,仁医。
第三篇:医学伦理学
一个有利于疾病康复的社会环境。医务人员了解病人的隐私知识为了治病的需要,对外应当保密。这不仅是尊重病人的隐私权,同时是为病人创造一个有利于疾病康复的社会环境。第二是某些疾病对病人保密。是一种必要的医疗保护措施,是医务人员对病人身心健康高度负责的表现。那么怎样才能实施有效的医疗保密呢?
首先应当具体分析病人所患疾病的程度、病人的心理承受能力、病人的社会关系等,确定哪些内容应对病人保密,哪些内容应当对外界保密,然后制定出具体保密措施和计划。保密的内容是因病人的状况而确定的。例如,同样是子宫全切术,就农村少女和城市少女来讲,对社会保密的必要性就存在差别。同样是癌症,不同心理承受能力的病人,保密的必要性也不一样。
在实施具体的医疗保密计划是,应当要特别注意防止无意识外泄。上述两个案例均是由无意识外泄而造成的医疗保密失败。为了防止此类失误,医务人员应注意以下几点:(1)应当做到言行表情一致。病人特别能在医务人员那里捕捉信息,因而医务人员的言行表情等不能出现矛盾,否则易使保密失败。例如,你对晚期病人讲:不要紧,会好的。但一会又说:要是早点来看就好了,或者露出无可救药的表情,病人很快会意识到问题严重了。(2)医务人员应当仔细了解病人的状况,包括社会关系、职业、特长、爱好等,以免造成保密失败。案1主管医师不了解病人的职业,误以为病人听不懂日语。案2意识没有考虑到同时向两位病人家属交代注意事项可能会出现的阴差阳错。着表现出工作不周密细致。(3)医务人员应当养成不在背后议论别人,说闲话的习惯。
12、这个误诊的手术该不该做?
患者XXX,女,21岁,未婚,因右下腹4小时疼痛急诊入院,体检,心率为108次/分,律齐,血压为50/8,腹平软,下腹压痛,以右下腹为甚,在征得患者家属同意后,立即按 急性阑尾炎 安排手术,术中见阑尾正常,右侧输卵管妊娠破裂,患者情绪焦虑不安,再三要求医生为其宫外孕保密。医务人员在进行心理疏导的同时,对其母亲做了有保留的陈述,家属认为并非阑尾而进行手术选择,这是误诊误治,医生的行为应承担责任,要求赔偿。
伦理分析:在任何一种手术治疗,都会给病人带来某些损伤和痛苦,因此选择手术治疗必须遵循有关的伦理原则,早在30年代,我国复旦大学医学教授宋国宾在《医业伦理学》一书中曾提出选择手术的3个必要条件“
1、非必要时不施手术
2、无希望时不施手术
3、病人不承诺时不施手术”这些伦理原则在今天仍然适用。本案例是以急性阑尾炎收治入院,根据体征迅速手术,虽然是宫外孕的误诊,但“手术选择”是正确的,合乎道德的,在当时情况下,这种选择是最理想,最现实,最有希望的治疗方法,而且这一手术并非可作可不作,选择手术治疗解除了患者的痛苦,甚至保全了患者的生命。
选择手术治疗的伦理条件还有术式选择和知情同意问题,一切手术治疗都应从病人利益出发,作多方面的考虑,权衡利弊,选择最优化原则,尽管是误诊决定手术,术中见右侧输卵管妊娠出血,果断迅速的结扎止血,在治疗原则和伦理原则上都不存在缺陷,而且符合道德要求,不隐瞒误诊,不推卸责任,敢于承担风险,积极治疗患者,当然从医德规范上讲,每个医务人员都应钻研医术,精益求精,在观察、诊断、处理时,要有十分严谨的科学态度和高度负责的精神,做到细致周密,一丝不苟,精心诊治,尽量避免差错发生,提高医疗服务质量。误诊是一种过失,不能用术中竭诚以待,尽力抢救加以掩饰,同样,不能因误诊而否定救人活命的正确处置
这个误诊手术该不该做,在评价上还处于一个两难的境地,患者有权要求医务工作者为其保密,医务人员不能随意泄漏病人的隐私及某些疾病情况,这不仅是维护患者的自主权利,也有利于建立医患之间的信赖关系。而医生对患者的责任,又应当承担解释说明的义务,包括对患者的家属,对疾病诊断和处置情况,给与真实和负责的陈述,不能任意缩小和夸大。如果同患者母亲做出全部说明,可能不存在任何医疗纠纷。在处置这类道德题目,我们应该把
有利于和不伤害患者作为医生的基本责任。这个案例中医生处置是恰当的,他有保留的陈述,既尊重患者的权利,又是在手术解除患者躯体痛苦的同时,以同情、理解和关怀体贴来解脱患者精神上的负担
13、该不该切除她的子宫?
陈某,女,23岁,未婚。因闭经两个月,近几日阴道流脓来医院就诊。肛诊,子宫略平,软,大绒毛促性腺激素测定为阳性,根据以上检查结果,初步印象为先兆流产。但患者为未婚青年,并否认有性生活,故不能确诊,遂与病人谈心,并找其单位领导级家长了解情况,均称患者虽因工作原因交接较广,但工作积极,作风正派。为慎重起见,观察一个月后,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不断升高,阴道流血不止,病人日渐消瘦。此时,医生不得不考虑为绒痛,再三向患者讲清后果病人仍一口咬定无性生活史,最后经病人及家长同意,进行了子宫切除手术,术后病理诊断为妊娠
伦理分析:
1、疾病的诊断一定要经过3个阶段,采集病史,临床诊断和辅助检查。采集病史是临床诊断的重要依据之一,要使诊断正确无误就必须要获取真实的病史资料,了解疾病的发展原因,而各种疾病的病因又是复杂多变的,既有内因,又有外因,既有直接因素,又有间接因素,既有生物因素又有社会心理因素。因此,我们在进行疾病诊断时一定要考虑各个方面的因素,尤其要注意病人的心里因素,以全面掌握收集病史资料,然后结合临床诊断体征和辅助检查的结果,认真分析判断方能做出诊断
2、案例病人根据临床症状,体征及实验结果是可以确定为妊娠的,但由于病人否认性生活史,加之病人的单位领导和家长都证明她“工作积极,作风正派”。使得医生虽有疑虑,仍不得不诊断为绒癌,为病人实施了子宫切除手术,造成了不可挽回的严重后果
3、本案例中的义务人员有一定的道德责任,在搜集病史时没有注意病人的心里因素,忽略了病人不愿袒露隐私的心理状态,偏信了病人领导级家属的评价手术前没有讲清手术结果也能明确这一关键从而导致误诊误治
14、如何看待这例睾丸移植术?
患者某某,男,农民,自诉在出生7个月时,被猪咬掉双侧睾丸及大部分阴囊,外伤愈合后生活无大影响。婚后,由于缺乏男性激素,夫妇不和,精神痛苦,曾多次求医,未得治疗,1987年患者兄长得知可用睾丸移植治疗弟弟的病患后,甘愿提供自己的一只睾丸,许昌第三人民医院即收治患者,于1988年1月13日经过12个小时紧张细致的手术,一例国内罕见的同种异体睾丸移植手术顺利成功,2月中旬出院,患者恢复较快,并已具备了男性功能,家庭重新和好。
伦理分析:(1)器官移植就如本例是兄长为弟弟提供供体,也必须遵循基本准则,那就是:
A、供者不能因此残废。因为器官被取出后即对原来机体的作用结束,所以移植的器官必须是成对的,即使移去一侧,并不影响供者的缘由的生理功能。B、对供者的健康没有危险,在技术上完全保险,徐州第三人民医院是作了大量准备工作,先后多次组织专家研究治疗方案,修改手术计划,对供者、受者都确保安全。C、受者的得益和供者的损失应有恰当的比例,得必须大于失,把活人的单一器官移植给病人,是不道德的。技术上未过关或未作好充分准备,就轻易把一个活人的器官或组织移植,招致失败或造成恶果,这也是不道德的行为,手术马虎,引起供者其它手术合并症,不仅不道德,而且挫伤利他行为的积极性,妨碍器官移植工作的开展。
(2)活人健康器官移植的成功率大,尤其同种移植,免疫排异反应小。但活人献器官,一定要出于自愿。利用社会地位进行强迫或变相强迫的行为不仅是不道德的,而且是犯法的。出卖自己的器官以换取一些钱,在西方世界是常有的事,这是资本主义世界的病态,接受这些出卖器官的行为也是不道德的。但本案例是出于患者兄长的自愿行为,在道德上是不成问题的,而且是对一种可怕的习惯势力的突破行为。
(3)这例睾丸移植手术,在当前来说,手术成功,患者已有男性功能,使夫妇和好,是一种道德行为,但同时又潜伏着新的伦理难题,今后生育的孩子其父亲究竟是谁?谁对这个孩子有权利和承担义务?
15、这个孩子该由谁抚养?
1987年3月,某私利妇产站为一怀孕多月的陈某做人工引产手术(超生),术后陈某回家。但3小时候,妇产站职工发现陈某产下的男婴活着,医生便将其先托付给房东老太太喂养,然后送给李某带回家抚养。月余,陈获悉自己引产的婴儿还活着,便问妇产站和李某索要。对方不给,由此产生纠纷。
伦理分析:(1)怀孕多月的孕妇,引产胎儿成活的可能性是有的,这在临床上并不少见,作为妇产站的医生在给怀孕多月的孕妇做引产手术后应及时查看胎儿的情况,而本案的医生未能做到这一点,这显然是失职。(2)从表面上看,本案医生在发现婴儿是活的以后,采取了“积极”措施,但是,她忽略了一点,婴儿不是物品,一旦活着来到这个世界,就产生了许多事实上的民事法律关系,不是可以随便处置的。所以,该医生应该立即与婴儿的父母取得联系,而不应该把婴儿托付给房东老太太喂养,再“送给”李某抚养,这些都是缺乏法律知识的表现。(3)陈某去妇产站做人工引产,做完就走了,这并不表示,她已放弃了对婴儿的监护权,因为她并不知道婴儿是活的,也不能因为婴儿成活这一事实与陈某做人工引产的初衷相违背就否认了她与婴儿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的存在。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第十六条 关于监护人的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对未成年人监护权具有优先性,不仅如此,监护权还有严格的排他性,即,在未成年人父母健在,且具有监护能力,同时没有放弃监护权的情况下,其他任何人不得享有对该婴儿的监护权,否则就是侵权。由此看来,既然陈某坚持要抚养这个孩子,则该婴儿应该又陈某抚养。(4)尽管从法律上讲婴儿应有陈某夫妇抚养,但从道德上看,陈某夫妇又是应该受到批评、教育的。因为她既已超生,就应该采取节育措施,一旦怀孕则尽早到医院做人流,可是她却一拖再拖,直到胎儿基本成熟才去引产。在这种情况下,由于胎儿的成活和陈坚持要抚养婴儿而造成的对计划生育政策的违背,起责任则应由陈某夫妇承担(当然比强行超生的责任小一些),所以,我们既不能因为陈某违反了不计划生育政策就剥夺她对婴儿的抚养权,也不能因为陈某是在做人工引产后婴儿成活而超生的,就放弃对她的行政的、经济的必要处理和舆论的批评。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维护法律的尊严,又堵住各种违反计划生育政策的漏洞(事实上有不少人就是利用这种办法达到超生的目的),做到既合法又合符政策,级合情又合理。
16、1986年6月23日,一位姓夏的病人(女,59岁)住进陕西省汉中市人民医院。经医院检查,确认病人已处于肝癌变晚期,伴有肝性脑病、肝功能失代偿。虽经多方抢救,病情仍不能控制。6月27日晚,病情恶化危急。28日,病人的小儿子,小女儿看到病人痛苦难忍,提出能否采取措施,尽快结束病人的痛苦。医院对病人家属的这一要求开始不同意。但在病人子女的再三要求下,医生蒲某某、李某某分两次给病人注射了100名毫升复方冬眠灵。事情在处方上写明了家属要求“安乐死” 并由其小儿子签了名。29日凌晨5点,病人死亡。汉中市公安局以故意杀人罪逮捕了两名当事医生和死者的小儿子、小女儿,后因案情特殊曾一度改为取保候审。
伦理分析:1.合理而有条件的安乐死最终会被恩美、医学和法律接受。这实际上是对安乐死概念的正确解释问题。从伦理学的行政分析,安乐死的事实必须具备两个前提性条件:一是病人的耳机吧目前医学已无法挽救、濒临死亡而不可逆转;二是由于这种病导致病人肉体精神的极端痛苦,两者缺一不可。本案例病人夏某的情况是晚期肝硬变、肝功能失代偿而不可逆转,其无法挽救性意义方面也已认可。病人肉体和精神的痛苦绝不是常人所能体会到的,但又是客观存在的事实而不可否认。
笨案例应该说是符合安乐死两个前提性条件的。但仅仅符合这两个前提性条件还是不够的,在安乐死实施过程还必须具备必要的程序——病人自主自愿的决定和医学判定医生的认可。医学的判定、医生的认可只能是以医学科学为标准,即病人疾病是否可救、可恢复、社会应尊重医学的判断、法律也应以科学的医学判断为依据。无疑,本案中队病人病情的判断是客观科学的而一些判断、这种判断是确定上述安乐死实施的前提性条件的基础。安乐死实施中一条最本质、最重要的伦理学原则就是病人自身的要求、自主的决定。在目前情况下,即病人的疾病不可逆转而病人又痛苦不堪,但如果病人没有这要求或病人希望医学能继续维持其常规的医护,那么,这种情况下的安乐死仍然是不允许的、违法的(不可逆转昏迷病人外)。在本案例中,由于病人昏迷和丧失意识,他的子女作为代理人提出安乐死的请求,并取得了当事医生的认可,从程序上分析是可行的。但这里不能忽视,他的子女的代理决定一般应该好似在病人完全丧失意识而不可逆转的情况下作出(或病人曾在意识清楚是作出具有法律效力的委托代理决定)。如果夏某在整个治疗中确实一直处于昏迷濒死而不可逆转或不可能举办由本人作出代理决定的条件,那么,这种情况下的家属代理是可行的,具有法律效力。如果在治疗过程中,病人时有意识恢复,且这期间又没有做出要安乐死的任何表示或愿望。而凭子女的推测决定,这种代理决定的做出是有缺陷的。如果事先病人有过明确一贯的要求,俺们,当病人处于不可逆转时,由其子女代理决定无可非议,我们应尊重病人的选择。这问题其实已成为本案例伦理争议的关键点。国外对这一问题的额作风采用“生前预嘱”的防护四,具有法律功效,是值得借鉴的。医学的认可判定主要是疾病的不可治愈性。我认为,本案例的医生的做法从医学伦理学的角度看,动机无可指责,同时是在安乐死两前提下并且是病人(家属)的自主决定的行为,也是符合伦理原则的。该安乐死案在我国属首例,当事医生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也是可以理解的。在观念更变过程中,一种科学新事物要得到社会认可和推行,肯定要付出多方面(包括道德、法律、经济、生命等方面)的代价。该医生的做法尽管有违现有法律规定和传统观念,但仍然为人们所理解和同情。
2.安乐死可不可行?关于安乐死问题的伦理、法律、哲学、社会分析在我们的教科书中已详尽谈及。这里要重新强调说明的是,只要承认安乐死的存在,就必须承认:特定的安乐死不是致死原因,它仅仅是死亡过程中的一种良好状态以及为了达到这一状态所采用的方法。解除临终病人的肉体精神的痛苦,尊重“生的意义”、“死的尊严”,尊重病人的生命价值和自主决定权时安乐死的实际而现实的意义,其客观的需要、合理地内涵是决不能随意加以否定的。
17、癌症晚期患者该不该全力抢救?
患者李某,男性,62岁,患食道癌3年多,已进入晚期,因“无治疗价值”而被某医院拒之门外。几经周折,患者更是憔悴、消瘦,出现恶液质并伴有频繁的恶心呕吐,进食困难。患者家属看病人的无限痛苦和要求延续自己生命的强烈愿望,抱着一丝希望来到医院,再三恳求医生收治这个晚期癌症病人,即使发生死亡也不与医院发生纠葛,并表示原为病人支付一切费用。医生出于“人道”,将该病人破格收入医院,由此在病区引发了一场该不该收治的争论。
伦理分析:(1)病人入院后,经过一段时间的抢救,不仅食道癌没有得到控制,而且向全身各脏器转移。又引起还要不要抢救的讨论从而加剧了该不该收治的争议。意见不外三种:一种认为,既然外院都不收,说明已病入膏肓,我们为什么要拣“破烂”,自找麻烦?另一种认为,癌症到了晚期,收进来也不过是对病人及其家属的安慰而已,与其痛苦地活着,倒不如早点结束生命,何必在医院等死,弄得人财两空?还有一种看法是,救死扶伤是医护人员的天职,尽管癌症发展到后期,目前没有什么高招,但“死马”也要当作“活马”治,否则,就不人道,就没有尽到我们的道德责任。“死马”当作“活马”医,这是传统的医学伦理观念的反映。其实,这种观点现在看来,并不符合道德原则。从现代生命伦理学观点看,生是
人们的普遍和基本愿望,生能为社会做贡献,能使家庭团聚,合家欢乐。但这并不意味着生就是绝对的好,死就是绝对的坏。
(2)死亡是自然法则。在当前医药学发展水平的限制下,人们不能奢望超越现实条件而企求医护人员治愈一切癌症患者,特别是晚期癌症患者。对本案例中年逾花甲的食道癌晚期患者,治疗上适可而止就行,毋须不惜一切代价救治。医生有权在病人无法挽救时,撤消一切抢救措施而采用一些支持疗法,如给些维生素、止痛剂或输液等。事实上,绝大多数病人及其家属是通情达理的,只要做好安抚工作,问题是可以解决的。
(3)医护人员看问题不能单从对待某一患者的善良愿望出发。目前在社会医药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如果把某些贵重药物、血液和血浆等用到有希望抢救成功的患者身上,使他们痊愈、康复,重返工作岗位,岂不是更符合人道的原则?更尽到医护人员的道德责任?停止无希望的抢救,少花钱,为更有希望活着的人
着想,这应该也是一种道德良心。当然,那种把癌症患者视为包袱,拒之门外,或冷漠相待,或敷衍了事的态度是错误的。病人来院求医,就应该服务周到,严肃认真、审慎从事,即照顾到患者的心理需要,又顾及到家属、亲友的情感状态。对待癌症晚期的濒死患者,必须要符合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的道德要求。
18、这样的死亡可以避免吗?
某女,60岁,1986年11月25日7时15分因上腹部疼痛不适6小时,到医院急诊治疗。检查情况:患者呈痛苦面容,气稍急,血压120/80毫米汞柱,频数54次、分,律齐,心音低钝,两肺
(一),胸骨下端有压痛,右上腹疼痛(+),无反跳痛,其余无殊。同时家属提供有冠心病、高血压史,常服丹参和复方降压片治疗。当时家属要求观察并做心电图,但遭医生拒绝,只做白血球计数。结果:白血球11000mm^3,中性79%,子阿托品、庆大霉素治疗,嘱病人回家。11时30分,病人因神志模糊,胸闷气急加剧,由急救车送入急诊室,血压90/50毫米汞柱,频数50次/分,律齐,作EKG示V2—V3、S—T段呈弓背向上,L、avl出现异常Q波2,当即拟急性前侧壁心肌梗塞,收入病房抢救,在抢救过程中,病人死亡,为此,家属大闹。
伦理分析:本案例病人的死亡可否避免呢?可以避免,病人死因是心肌梗塞,医生原来的诊断治疗错误,如果从分注意到时老年病人、气急、心音低钝、胸骨下端有压痛,有冠心病、高血压史,服硝酸甘油症状未缓解等心肌梗塞病史体征,及时做心电图检查和血压监测,同时做有关鉴别诊断的辅助检查,并留院观察,完全可以发现病人的心肌梗塞、EKG和病情的发展变化,并作出及时正确的诊断治疗。病人的死亡,医生负有无可推脱的责任。
本案例揭示医务人员首先要尊重病人的生命价值。病人来就医,就把生命安危交给医生,你应十分珍惜这种信任和权利,在观察、诊断、处理时,要以十分严谨的科学态度和高度负责的精神,精心治疗。本案例的医生如果有很强的生命价值意识,能对病人做进一步观察和治疗,也许死亡时可以避免的。
其次,要尊重病人的正当欲望。病人来到医院就是希望得到全面及时的检查治疗,希望得到医疗物资和技术手段的分配及一系列与治疗有关的信息等。他们的这些欲望是正当合理的,应当予以尊重,只要条件和规定允许应该给予满足。本案例患者的家属要求留院观察,作出心电图检查,然而医生未同意,对病人家属完全正当合理的要求没有给予尊重和满足。相反,如果医生做到了这一点,也许本案又是另一个结果了。病人在医患中挣扎时很痛苦的,医生对病人的冷暖痛苦要心同身受。这样病人即使死亡,家属可能也不至于大闹,而代之为谅解。
三、简答题
1、社会主义社会医患关系的性质是什么?
答:社会主义社会医患关系的性质可从三个方面理解:首先,他是一种平等关系。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为尊重人的尊严、价值创造了物质基础,为实现人权平等创
第四篇:医学伦理学
《医学伦理学》论文选题范围及写作要求:
范围:(任选其一)
1、当代中医药发展思考。
2、高科技运用于临床带来的伦理思考。
3、我国现阶段实施安乐死的可行性有多大?
4、试述临终关怀的理论意义和临床意义》
5、院长由专业人士和非专业人士来担当,哪一个更有优势?院长职业化在中国未来
医疗领域发展中的前景如何?
6、现有医疗体制下降低医疗纠纷的对策。
7、学术腐败有哪些主要表现形式?一个社会靠什么来规范学术行为的道德底线? 论文要求:
1、按标准论文格式写作(标题下内容摘要、中心词、正文、文后注释或参考文献;
2、字数不限,手写:
3、出自自己的思考;
4、11月11日前交给班长,班长统一交给我。(请班长统计一下缺交人数,原则上过
期不候,因为网上输入成绩有时间限制。)
第五篇:医学伦理学
第一章绪论 第二节 道德与伦理学
1、道德的概念:道德是指人类独有的一种生活方式,是人们在社会生活实
践中形成并由经济基础决定的,以善恶作为评价标准,以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内心信念作为评价方式调节个人意识现象的总和。
2、道德的固有本质:道德的一般本质是指它属于上层建筑、意识形态范畴,由经济基础决定的。
3、道德的主要特征:①特征之一是阶级性与全民性相统一②特征之二是变
动性与稳定性相统一③特征之三是自律性与他律性相统一④特征之四是现实性与理想性相统一⑤特征之五是协调性与进取性相统一
4、道德的基本类型:原始社会道德、奴隶社会道德、封建社会道德、资本
主义社会道德和共产主义社会道德。
5、伦理学概述:作为独立的学科,一般认为亚里士多德根据雅典学院教学
内容唯一亲手编撰的著作《尼各马可伦理学》(Ethika Nikomachea)的问世是伦理学产生的标志。
第三节 医德与医学伦理学
1、医德的概念:医德(Medical mo rality)是指医学实践或医学领域中
特殊的道德;它是人类追求和实现健康利益的产物和反映,是医者以善恶为尺度认识和调节医方与患者之间、医学与社会之间及生态间利益关系的所有医德活动现象、医德关系、医德意识现象的总和。
2、医德的作用:①对医者的作用对医者角色的定位、职业行为的规范、职
业人格的提升等,医德都具有不可缺少,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②对医学的作用医学发展离不开医德的全方位参与③对社会的作用医德是社
会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好坏对整个社会的道德风尚和精神文明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3、医学伦理学的概念:是指以医德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科学,是人类尤其是
医者认识医德生活的产物,是运用一般伦理学原理和主要准则,在解决医学实践中人们之间、医学与社会之间、医学与生态之间的道德问题二形成的学说体系;是医学与伦理学相互交叉的新兴学科,属于应用伦理学的范畴。
4、医学伦理学的研究对象:主要课题:我国当代医学伦理学的具体研究对
象主要涉及医患之间的道德现象、医际之间的道德现象、医社之间的道德现象、医学科研道德现象、生命道德现象五大课题。
5、医学伦理学的基本内容体系:①医学伦理学基本理论②医德规范体系③
医德现实难题④医德实践规律
第四节 医学伦理素质与医学伦理学学习
1、学习医学伦理学的一般意义:①有利于医务人员的自我完善及培养德才
兼备的医学人才②有利于医务人员实现技术与伦理的统一及提高医疗、教学、科研、预防、管理的质量③有利于医务人员解决医德难题及促进医学科学的发展④有利于医药卫生单位及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
第二章医德思想的发展历程 第一节 我国医德思想概述
1、我国古代医德思想:①萌芽时期②形成时期③发展时期④相对完善时期
2、我国古代医学进行概括:①仁爱救人、赤城济世的行医准则②清廉正直、不图钱财的道德品质③虚心好学,刻苦最严的学习作风④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的服务态度⑤不畏权贵,忠于医业的献身精神⑥不断总结、勇于
创新的精神
第二节 国外医德思想概述
1、古代西方医德:①古希腊医德,古希腊医德思想的奠基者希波克拉
底《希波克拉底誓言》是希波克拉底及其学派在长期的医学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医德行为准则②古罗马医德,盖伦③中世纪的医德,阿拉伯犹太名医迈蒙尼提斯,著作《迈蒙尼提斯祷文》
第三节 医学伦理学发展概述
1、医学伦理学的诞生与发展: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医学伦理学首先
诞生于英国,1791年,英国医学家托马斯•帕茨瓦尔为曼彻斯特医院起草了《医院及疾各人员行动守则》于1803年更名为《医学伦理学》再次出版,从此诞生了世界上第一部《医学伦理学》。
2、医学伦理学在国内:1932年6月,上海出版了由宋国宾(公元1893
—1956年)主编的《医业伦理学》。这是我国第一部较系统的医学伦理学专著。
第三章医学伦理学基本理论 第一节人的生命论
1、生命神圣论概述:生命神圣论是指强调人的生命价值至高无上、人的生命神圣不可侵犯的生命理论。
2、生命神圣论的历史意义:①种族的繁衍②推动了医学的发展
3、生命质量论:是指主张以人的体能和智能等自然素质的高低、优劣
为依据来衡量生命存在对自身、他人和社会的意义,强调人的生命存在质量,从而给出相应对策的生命理论。
4、生命价值论的概念:是指主张以个人生命对他人和社会及自我的意
义大小为标准确认其质量以及神圣性。
第六章 医患关系伦理 第一节 医患关系概述
1、医患关系:医方与患方在医疗实践活动中基于病人健康利益所构成的一种医学人际关系,医患关系是医学关系中最基本、最核心的关系。广义的医患关系既是指医师与病人个人之间构成的医学人际关系,又指医方与患方群体之间构成的医学人际关系。
2、医患关系内容:①技术关系,医患双方围绕着诊断、治疗、护理以
及预防、保健、康复等具体医学行为中技术移速所构成的互动关系。②非技术关系,道德关系,经济关系,价值关系,法律关系。
3、医患关系的性质:①医患关系是信托关系②医患关系是契约关系
4、近代医患关系及其特点:①医患关系物化:大量的采用物理、化学
等医疗设备、材料,改变了经验医学的治疗方法,对医疗设备依赖加强。②医患关系分解③病人与疾病分离
5、现代医患关系发展趋势:①医患关系经济化②医患关系民主化③医
患关系法制化④医患关系人文化
第二节医患关系模式伦理
1、国外医患关系模式研究成果:国际上广泛认可的一种模式是由托马
斯·萨斯与荷伦德提出的。
萨斯-荷伦德模式:①主动被动型:它的特点是病人到医院就诊,请求医师给予诊疗,往往将自己置于被动地位,而医师掌握诊疗技术,接受病人的请求,给病人以诊治,往往以主导者自居。②指导合作型:病人被看做有
意识、有思想的人,在医患双方关系中有一定的主动性,医师注意调动病人的主动性,医患关系比较融洽,但这种主动性是有条件的,是以主动配合、执行医师的意志为前提的。
③共同参与型:病人在治疗过程中不是处于被动地位,而是主动与医师一起商讨,共同做出决定。医师在诊疗过程中能认真听取病人的意见,采取其中的合理部分。在诊治过程中,医患双方都充分发挥出主动性和积极性。大多数慢性病的治疗都适用于这种模型,一般的心理治疗也适用于这种模型。
第十章 生殖伦理 第三节 辅助生殖伦理
1、生殖技术概念:临床生殖技术主要用于不孕不育,临床上运用的生
殖技术主要有人工受精、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技术及其衍生技术。
2、克隆技术:又称无性生殖,是指运用现代医学技术,不通过两性结
合而进行高等动物生殖的技术。
3、家庭人伦关系的确定:在我国,2024年公布的《人类辅助生殖技
术和人类精子库伦理原则》不允许单身女性使用人工生殖技术。
4、辅助生殖技术应用的伦理准则:①保护后代:<1>医务人员不得
实施代孕技术<2>同一供者的精子、卵子最多只能使5名妇女受孕。②社会公益:医务人员不得实施生殖性克隆技术。
第十一章 器官移植伦理 第一节器官移植概述
1、器官移植概念:若器官供体和器官受体是一个人,这种移植则称自体移
植,供体与受体虽非同一人,但供受双方有着完全相同的遗传素质,这种移植叫做同质移植。人与人之间的移植称为同种移植,不同种的动物间的移植称为异种移植。
第二节器官移植的伦理问题
1、活体器官捐献的伦理选择:不能从活着的未成年人身上摘取移植用的器官,活体供体应该是有行为能力、自愿且没有受到强迫、医学及社会心理学方面处于健康状态的人。
2、反对器官商业化的理由:①器官买卖有损人的尊严②器官买卖有损
社会公正③器官商业化不能保证器官质量④器官商业化必然引发犯罪⑤器官商业化可能导致一些人因为当下的金钱需要而一时冲动,出售自己的器官,做出日后后悔的非理性选择⑥器官商业化导致不具备条件的医疗机构以盈利为目的的展开器官移植,损害供体和受体的利益。
第十二章 死亡伦理 第一节 死亡的认识与控制
1、脑死亡标准:世界卫生组织建立的国际医学科学组织委员会借鉴哈佛的报告提出了新的死亡标准:①对周遭的环境完全没有反应②完全失去反射能力和肌肉紧张度③缺乏自发性的呼吸作用④如果不用人工辅助器,动脉血压会剧降⑤在没有任何技术问题的情况下,即使用人为的方式刺激脑部,病人的脑电图仍然呈现绝对的直线反应。
第三节安乐死伦理
1、安乐死的分类:①主动安乐死和被动安乐死:根据安乐死的实施方
式,可分为主动安乐死和被动安乐死②自愿安乐死和非自愿安乐死:根据安乐死对象即被实施安乐死者的真实意愿,可区分为自愿安乐死和非自愿安乐死。
2、安乐死历史发展:2024年4月1日荷兰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正式批
准并允许由医师执行自愿主动安乐死的国家。
第十三章 医学科研伦理第一节人体试验概述
1、人体实验基本伦理准则:①人体实验必须具有正当的目的:只有符合医
学目的的人体实验才是正当的。《纽伦堡法典》明确规定:实验者必须向受试者告知实验目的。②人体实验必须合理保护受试者利益③人体实验必须经过受试者知情同意,若退出的受试者是病人,则不能因此而影响其正常的治疗和护理。④人体实验必须恪守严谨的学风⑤科学性原则⑥伦理审查。
2、人体实验现实伦理问题析要:2024年版的《赫尔辛基宣言》在其第16、17、18、19、29共五个条款中作了具体而明确的规定,当受试者无能力或无法给出知情同意时,他们的同意决定将委托给其法定监护人或其他适当的权威代表人物代理表达。
第十五章 医学伦理素质养成实践 第二节医德他律的积极参与
1、医德教育:是医德他律的起点,因而也是行为主体全面养成医学伦理素
质的起点,所谓医德教育就是指一定社会的医疗卫生机构,遵循医学人才成长和医学教育的客观规律。
2、医德评价:是指人们及医务人员自己依据一定的道德标准,对医德行为
作出善恶判断、确定其道德价值,为达到扬善抑恶的目的而表面褒贬态度的一种医德活动。在实践中,医德评价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总括起来说主要有三种,即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内心信念。这里所说的内心信念是指医务人员自己笃信不疑而且将其内化为强烈医德责任感和良心机制的医德观念、医德规范和医德理想等。
3、医德评价依据:①要坚持动机与效果的统一论,即使在单独衡量医德行
为动机或效果时,也都需要综合分析,需要分清主次。在医德评价中坚持动机与效果的辩证统一论。②要坚持目的与手段的统一论
第三节医德自律的不断提升
1、医德修养:是指医务人员按照社会所倡导的医德观念及其规范,在医德
实践中进行自我教育、自我评价、自我锻炼和自我陶冶的过程及其所达到的医德境界。
2、医德修养具有重要意义:医德修养有助于医德教育的深化,它是形成医
德品质的内在根据,它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医德医风。
3、医德智慧修养:医德理论修养主要解决伦理认知层面的问题。
4、医德修养的路径:在医学实践中进行医德修养,是医德修养最根本的途
径、最重要的方法。
5、慎独:是指在单独工作、无人监督时,医务人员仍能坚持医德信念,严
格按照医德规范行事的修养方法及其所达到的境界。
6、作为医德修养方法的慎独,其要点有:①坚持修养的高度自觉性②坚持
修养的高度彻底性③坚持修养的高度严谨性。
推荐阅读:
《医学伦理学教学改革研究》成果总结
教师德才表现
七里桥小学家长学校工作会经验交流材料(2024)
200三年工作总2
特级教师的教学习惯
相关文章:
- [ 六号文库 ]《医学伦理学教学改革研究》成果总结
- [ 六号文库 ]最新给女友的八月情人节温暖情话 情人节给女朋友情话(24篇)
- [ 六号文库 ]6年级建议书作文400字(五篇模版)
- [ 六号文库 ]党员组织生活会个人发言材料精选10篇
- [ 六号文库 ]最新三国演义个人读后感 三国演义 读后感 600(三篇)
- [ 六号文库 ]《昆虫记》第十七章读后感(3篇)
- [ 六号文库 ]2024年简爱主题读后感1000字左右(三篇)
- [ 六号文库 ]学校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细则模板10篇
- [ 六号文库 ]最新诫子书读后感作文500字(3篇)
- [ 六号文库 ]2024年教师师德培训心得体会和感悟(大全12篇)
- [ 六号文库 ]亲子户外创意活动策划方案(五篇)
- [ 六号文库 ]2024年《儒林外史》读后感600字初三 儒林外史读后感600-800字作文(6篇)
- [ 六号文库 ]2024年骆驼祥子读后感周记500字 骆驼祥子 读后感 400(三篇)
- [ 六号文库 ]2024年中秋节日记550(五篇)
- [ 六号文库 ]国庆个人总结
- [ 六号文库 ]高中物理备课组长工作总结
- [ 六号文库 ]在全县经济(项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 [ 六号文库 ]在县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上的主持词
- [ 六号文库 ]基于生态保护管理体系构建问题探析
- [ 六号文库 ]人力资源部绩效考核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