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热门搜索: 结婚祝福语 其它合同
  •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六号文库

    礼貌的故事700字作文最新(五篇范文)

    栏目:六号文库 来源:网络 作者:落花人独立 时间:2024-07-18 06:13:08 下载.docx文档

    第一篇:礼貌的故事700字作文最新

    在当今社会上,有礼貌的人才会被人欣赏,因为,礼貌是一种象征,象征着自已是一个有品味,有气质的人。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礼貌的故事,供大家参考。、礼貌的故事1

    中国有句民谚:“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言伤人六月寒。”意思是说,善意的话语即使在冬天也能让人心里暖暖的,恶毒的话语虽然在夏天却让人心里阵阵寒意。曾经就有这么一个故事,讲述了一句良言拯救了一个堕落沉沦的灵魂。

    有一个犯人,他在服刑期间捡到一些钱,上交给狱官,但狱官却轻视他,认为犯人是为了讨好他好减刑,还恶毒地攻击犯人。犯人心灰意冷,当晚越狱出逃。逃亡途中他以抢劫放火来报复社会。一次他在街头游荡时,遇见一个孩子,孩子亲切地问候了他,并礼貌地向他问路。望着孩子天真无邪的面孔,犯人的心颤抖了,和孩子告别后他就去投案自首了。由此可见,一句礼貌的问候,往往能唤醒人们沉寂空洞的心灵,架起沟通的桥梁。正如温特所说:“礼貌是高贵的品格中最美丽的花朵。”

    还有一次,我去上学的路上目睹了这一场景,那天刮大风,三楼上一户人家摆放在阳台上的一盆花掉了下来,差点砸中一位路人。主人知道后,赶忙跑下楼,向路人连连道歉。路人笑了一下,“没关系”。一次可能发生的争吵就这样化解了,可见相互理解,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宽容、谅解、礼貌铸就的是人们对你的敬爱!

    面对一个人的恶言中伤,你是同样地出言不逊、愤怒斥责,还是付之一笑?要学会宽容,先要学会对自己的宽容。如果因为别人的傲慢无礼而大发雷霆,只是在和自己过不去。心平气和地礼貌待人,才是解决之良策,其实下至邻里之间争吵不休,上至各国之间武力冲突,都是因为缺乏谅解,没有采取理性的态度看待问题。

    生活就像一面镜子,反映出一个人的修养与涵养,礼貌谦和地为人处事,人们的生活就会更加和睦、和谐。

    礼貌的故事2

    中国有五千年的历史,有“礼仪之邦”之称。说道礼仪,我们都知道应该遵守文明礼仪,可有些人,明知道但偏偏不遵守。但有些人是守规矩的。

    星期天,我和小曼一起去买东西,半路上,看见一个小孩随地扔垃圾,垃圾桶就在离他不远处,可他还是不扔;还有一个小孩,把垃圾捡起来,扔到垃圾桶里。我看见了,对第一个小孩十分愤怒地说:“你怎么可以把垃圾扔在地上呢?会破坏、污染环境的,知道吗?”小孩说:“知道啊,我太矮了,所以扔不到垃圾桶里。”“哼!你明明可以跳起来就扔进去。你看那个小孩,他也跟你一样,人家就把垃圾人进垃圾桶里,你为什么做不到呢?”小曼生气地说。小男孩说:“我会把垃圾扔进垃圾桶里啦!”

    下课了,同学们十分吵闹,很多人都在奔跑。值日生不知道提醒过多少次,可还是有人不听。但有些同学不会跑步,他们很安静,有的在踢毽子;有的在跳绳;有的在教室里看书……

    文明礼仪不仅仅只有以上这些,还有很多很多,比如:不随地吐痰,见到老师要问好,衣冠整齐,佩戴好红领巾或队徽,尊老爱幼,孝敬父母,要使用文明语言,如:别人帮助你,你要说:“谢谢。”你撞了别人,要说:“对不起。”向别人借书时,要说:“借我看一下,好吗?”等。

    如果每个人都遵守文明礼仪的话,这个世界将变得更加美好!

    礼貌的故事3

    礼貌是什么?我觉得礼貌是人与人之间互相沟通的桥梁;礼貌是什么?礼貌是可以让人相处愉快的处方药;礼貌是什么?礼貌既是位魔术师,又是位预言家,可以把许多东西变出来,猜出来,以下有两个正反例---

    “早安!”一句早安可能对我们来说只是素昧平生,但这个“早安”却温暖了我的心……

    这时的我,正行色匆匆的准备出门,于是我向警卫点点了头,警卫便很有活力的答道:“早安!”,我也回了警卫伯伯早安。这句早安看似平凡,但,这句早安不但拉近了我们之间的距离,还像个暖呼呼的暖炉,温暖了我的心。

    礼貌真的很重要吗?这个问题令我回想起了去年的暑假期间…

    那天我和同学一起参加夏令营,当时因为太自大,不想再认识其他人,所以就以很没有礼貌的态度去对待其他人,但经过了几天之后,我霍然发现,这几天的心情都闷闷不乐的,一点也不开心,于是我便敞开心胸,去接纳那些朋友,果然,我变得开心不已,礼貌把我的心情从万丈深渊拉了起来,所以说礼貌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真的很重要!

    礼貌,是什么?礼貌是天涯若比邻的,我们只要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事情就会变得不一样。古人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所以要实践到“礼貌”这一点并不困难,可以先这么做:看到人要主动问好、以好言好语对待他人……等各方面去实践,即使你长得没有很漂亮、很帅气,却能用礼貌的言语展现你的气度、内涵、真正的“美”,让我们一起来做个厚道,不言词锋利、不咄咄逼人的礼貌小天使吧!

    礼貌的故事4

    今天我要和大家谈一谈“讲文明礼貌要养成习惯”的话题。

    你也许会看到一些身强力壮的小伙子,旁若无人地坐在公交车的老弱病残座位上;你也许会听到两个高谈阔论的时髦姑娘,如何兴高采烈地讲出“他妈的”之类的粗话;你也许会遇到有人撞了你一下,不理不睬便扬长而去。每当你看到这一切的时候,你一定会觉得这与我们物质文明的发展是多么不相称!但是,当前社会上仍有些人对于这些不文明礼貌的行为不以为耻不以为怪,并且为之辩护说:区区小事,何足挂齿。真的是区区小事吗?我们要向这些糊涂思想的人大喝一声:“你们错了!如果这样的状况任其发展下去,那么文明何在?礼貌又何在呢?”

    我认为和别人打交道,最重要的是讲究礼貌,它比智慧,常识都重要。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礼貌造就文明人。因此,必须养成讲文明礼貌的好习惯。我们要养成哪些习惯呢?比如说,你在公共汽车上,不小心踩了别人的脚,请先说声“对不起”;别人帮你做了事,要对别人道一声“谢谢”;在校内外,见到老师要热情打招呼问好;吃饭时,要把最舒适的座位让给老者等等。这些都是讲文明礼貌的基本要求,有了这些习惯,才算具备了文明人的基本素质。但这些习惯不是天生就有的,需要慢慢养成。

    怎样才能养成讲文明礼貌的习惯呢?首先要重视自身的道德修养。一个人的思想、行为,对社会是有益还是有害,要有一个衡量的准则,我们通常把这种衡量和指导人们思想行为的准则,叫做道德。而礼貌与道德是互为表里的。礼貌是道德的外衣,道德是礼貌的内涵,因此,我们要认清哪些是我们应该做的,哪些是我们不应该做的,以此来规范我们的行为。其次,要采取一些有效措施,来培养习惯。比如,在生活中我们常常看到张贴着“不准随地吐痰”标语的公共场所里,照样有人不时地大口吐痰。光靠张贴标语来提醒,对有些人看来是无效了,他们对“不准随地吐痰”的标语不一定是故意违反,因此,在没有养成好的习惯的时候,采取一些强制手段也是必要的。

    同学们,在建设社会主义文明的时候,培养每个人讲文明礼貌的习惯很重要。特别是我们青少年,更应该抓紧培养讲文明礼貌的好习惯。

    今天我之所以谈这个话题,是因为要想让我们的国家强大,让我们都做一个有素质的中国人。

    礼貌的故事5

    中国曾有“君子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的古训,意思就是说,有道德的人待人应该彬彬有礼,不能态度粗暴,也不能出言不逊。文明礼貌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文明礼貌的语言能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一天,两位客人来到一家商店。其中一位大汉还没踏进商店的门就朝里面大喊:“老板,快给俺拿两瓶冰啤来,快点!”可是老板见他态度粗暴,并没有做出反应。这时,另一位客人走进商店,他先走到服务台前,礼貌地问:“您好,请问放饮料的柜子在哪?”老板见这位客人彬彬有礼,也礼貌地回答:“放冰饮料的冰柜在门口那边,不冰的在前面的架子上。”旁边的大汉见了这一场景,默默地低下了头。这正如俗话所说:“礼到人心暖,无礼讨人嫌”,有礼貌的人才会受到人们的喜爱。

    宽容的语言能在人与人之间架起一座理解的桥梁,减少相互间的矛盾。有一天,美国总统奥巴马来到一所著名大学观察学生们的在校生活。当他经过食堂时,一位女同学因为紧张把酸奶洒到了奥巴马的鞋子上,她连忙说了声“对不起!”脸上的表情很尴尬。可奥巴马并没有因这种事而责怪她,还幽默地说了一句:“你差点就要因为把酸奶洒到总统身上而出名了。”这句宽容的话语不仅化解了当时尴尬的气氛,还体现出奥巴马的绅士风度。

    这样的故事在19世纪中也并不少见。一天,当时的著名作家萧伯纳正在大街上散步,突然被一辆自行车撞倒在地上,骑自行车的小伙子连忙道歉。这一撞显然撞得不轻,但萧伯纳并没有过多地责怪小伙子,而是开玩笑似地对他说:“你差点就要因为撞死一位大作家而名垂青史了。”萧伯纳对小伙子笑了笑,化解了矛盾。通过这两个名人事例说明,文雅、和气、宽容的语言,不但化解了矛盾,而且反映出一个人的思想情操和文化修养。

    人在社会上生活,总要和别人交往。学会礼貌待人,恰当地使用礼貌语言,就能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社会生活更加美好。

    礼貌的故事700字作文最新

    第二篇:礼貌小故事

    1.有一次,列宁同志下楼,在楼梯狭窄的过道上,正碰见一个女工端着一盆水上楼。那女工一看是列宁,就要退回去给让路。列宁阻止她说:“不必这样,你端着东西已走了半截,而我现在空手,请你先过去吧!”他把“请”字说得很响亮,很亲切。然后自己紧靠着墙,让女工上楼了,他才下楼。这不也是良好文明礼仪的体现么?

    2.娇娇和妈妈去参加老同学聚会。用餐时,大人们举杯换盏尽情地聊着,娇娇伸着筷子,看哪盘菜好吃就一个劲儿地挑着吃,一副不管不顾的样子。有人开了个玩笑说:“这小丫头真精啊!”妈妈听了简直无地自容。是呀,在家里吃饭这不算什么事,姥姥每次做了好菜都紧着娇娇吃。像三鲜虾仁这道菜,娇娇就专挑虾仁吃,姥姥还帮着她挑,直到把盘子里的虾仁挑得一个不剩,留下一堆黄瓜片,她才住手。现在虽说到了外边,可习惯已经成自然了,这丢脸的吃相一时那里改得过来。

    3.某小区7号楼刘家与李家住上下楼,是一对冤家对头,经常为一点儿小事吵得邻里不安。刘家的冬冬天生淘气,一两岁就调皮得很,整天在屋里折腾,穿着小皮鞋跑来跑去,玩具往地上乱摔。李家的两口年纪大了,心脏又不好怕吵闹,听不得楼板叮咚叮咚地响,自然要去提意见。可刘家的孩子淘气惯了,不但没改,反而越大越闹腾,在房间里拍球,跳绳。吵得楼下整天不得安生。李家人上门去说,刘家大人护着孩子,小冬冬在一旁做鬼脸,之后又蹦又跳闹得更欢。

    4.孔融让梨,孔融幼时不但非常聪明,而且还是一个注重兄弟之礼、互助友爱的典型。

    孔融四岁的时候,常常和哥哥一块吃梨。每次,孔融总是拿一个最小的梨子。有一次,爸爸看见了,问道:“你为什么总是拿小的而不拿大的呢?”孔融说:“我是弟弟,年龄最小,应该吃小的,大的还是让给哥哥吃吧!”

    孔融小小年纪就懂得兄弟姐妹相互礼让、相互帮助、团结友爱的道理,使全家人都感到惊喜。从此,孔融让梨的故事也就流传千载,成为团结友爱的典范。

    小猴,没有礼貌。老师来了,他不问好;撞到了小兔。他不道歉;碰见老人,他不让路……猴妈妈很生气,他对小猴子说:“你怎么不学着讲礼貌呢?”学礼貌多麻烦,拿钱多省事。

    小猴对妈妈说:“给我一些钱,我去买礼貌。”听后妈妈哭笑不得。仔细一想,就给了我一些钱。小猴拿着钱,高高兴兴低潮街上跑去……来到第一家商店,小猴大喊:“喂,这儿买礼貌吗?”没人回答。

    来到比二家商店,小猴大叫:“喂,这儿买礼貌吗?”没人回答。一家、两家……小猴跑了三十三家商店,都没有买到礼貌。只剩最后一家商店了,山羊伯伯开的。山羊伯伯平时对小猴很好,小猴很敬重他。小猴想,山羊伯伯肯帮忙,我一定能买到礼貌。

    他看见山羊伯伯很忙,就等了一会儿。“山羊伯伯,您这有礼貌卖吗?”小猴轻轻问。山羊伯伯笑了:“傻孩子,礼貌是买不到的,只能学到。”小猴没有买到礼貌,低着头走回来,他不好意思地说:“对不起,我没有买到礼貌。”

    听后妈妈乐呵呵地端出饭菜:“肚子饿了吧?快吃。“小猴早已饿极了,他大口大口地吃着香喷喷的饭菜,心想:“还是妈妈好,我要谢谢她。”“谢谢妈妈!一句很有礼貌的话从小猴嘴里飞出来。听后妈妈笑了:“孩子,你没有买到礼貌,但你学到了。”

    第三篇:礼貌的故事小学生作文

    礼貌待人,是我们的传统美德,礼貌待人能化解一切矛盾,能促进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架起人与人之间的一座桥梁。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礼貌的故事,供大家参考。

    礼貌的故事1

    我国是文明礼仪之邦,素来讲究礼仪。这本书就是通过许多生动的事例给我们讲述了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礼仪方面的小故事。

    个人礼仪篇我学会了:小学生要着装得体,符合学生身份,这样才能体现出新世纪小学生蓬勃向上的风采。遇到了老师、同学或亲朋好友一定要主动打招呼。生活礼仪篇我懂得了“百善孝为先。”意思是说,孝敬父母是我们学习各种美好品德中最为重要和占第一位的品德。在家里要尊敬长辈,孝敬父母,勤俭节约。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学校礼仪篇教会我们,进入校园时,我们应缓步慢行、轻声细语,不大声喧哗,不追逐打闹。不随地吐痰、乱扔纸屑、不拿粉笔头玩、。上下楼梯靠右走,懂得礼让他人,不抢道。同学之间也离不开礼仪:如果有矛盾,应该互相理解、宽容待人。这样才使班级更团结、友谊更深厚。社会礼仪篇告诉我过马路时,不乱闯红灯、不横翻护栏、不在马路上玩耍。集会时要按时入场,不迟到、不随便议论,大声喧哗、不乱扔垃圾、不吸烟、不随地吐痰。礼仪传承篇我懂得了中国传统节日以及习俗的形成过程。要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我们一定要把这些风俗习惯悠远的流传下去。让我们的民族更加团结。读了这本书,我还知道了其它很多礼仪:如电话礼仪、倾听礼仪、家庭礼仪等。

    文明礼仪其实都是生活中一些简单的行为态度表现出来的。文明礼仪不是靠一个人遵守的,它靠的是我们大家。今后我一定要尊重他人、讲文明,懂礼貌。让文明之花处处盛开,争取做个讲文明懂礼仪的好学生!

    礼貌的故事2

    文明礼貌,是公民社会生活的一条重要的道德规范,是人与人在社会交往中必须遵循的语言行为准则。文明礼貌反映一个人的精神面貌、文化修养和文化素质,是一个人心灵美、语言美和行为美的和谐统一,所以文明礼貌是做人的根本。

    文明礼貌是两颗心的互相尊重。古语说:“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在这个社会上,如果你想让别人尊重你,那么你首先就要学会如何去尊敬别人,以礼貌的态度去对待他人,才会获得别人的尊敬,获得别人的喜爱。礼貌是互相的,只有互相尊重,才可以建立一个和谐的社会。

    俗语说:“你敬人一尺,人敬你一丈”,想要别人尊敬你,你就要尊重别人。如果每个人都讲文明,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那国家不是变成文明国了吗?

    礼貌的核心是谦让。“让者,礼之实也”。我们大家身为后辈,凡事都应该谦让长辈。人人都是:“长者先,幼者后”。比如孔融让梨,他选了最小的那个梨子,把大的梨子让给了哥哥,小小年纪就懂得文明谦让,多么可贵呀!因此,这个故事就一直流传下来,成了许多父母教育子女要尊敬长辈的好例子。

    礼貌是立足社会的根本。古人说:“不学礼,无以立”,孩子在学语期间,父母首先教文明礼貌;走进校园,老师首先教文明礼貌,到了社会上,时时处处都要求人们讲文明礼貌,文明礼貌不仅是个人素质、教育水平的体现,也是个人道德和社会公德体现。

    文明礼貌让我们心心相印,文明礼貌让我们谦让宽容,文明礼貌让我们立足社会。文明礼貌之风为每个人带来文明、温馨和愉快。礼貌和文明就像人们共处的金钥匙,是我们每个人不可缺少的东西,是我们做人之本,是我们走向成功之本。

    礼貌的故事3

    首先,我们要孝敬父母。父母花了无数心血,抚育我们成长,孝敬父母是做人的基本道德。我们要永远记住父母的恩情,对父母要有礼貌。关心体贴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减轻父母的负担。

    其次,我们要友爱助人。人与人之间要友好相处,当别人有困难时,应伸出援助之手。人人都需要友爱和帮助。友爱助人,能使人蓬勃向上,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

    第三,我们要谦恭礼让。谦恭礼让就是在人际交往中有谦虚的态度,尊重别人,对人恭敬,懂得礼貌,我国历来有“礼仪之邦”的美誉,谦恭礼让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谦恭礼让有得于与别人友好相处,也能赢得别人的尊重、友谊和帮助,“孔融融让梨”的故事大家都听说过。四岁的孔融把大梨让给哥哥和弟弟吃,而自己却吃小的。这正说明虽然年幼但礼仪却不短缺。

    第四,我们要做到诚实守信。不能欺骗人。

    第五,我们要严己宽人。我们熟悉“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这句话。“严于律己”的意思就是要严格要求自己,看到自己的不足之处。“宽以待人”的意思就是要多多理解别人、包容别人和原谅别人的过失。可我们同学却不能做到这一点。有一位同学踩了另一位同学的脚。他连说对不起,而那位同学却不愿原谅他。最后都忍不住了,互相打了起来。所以我们一定要做到严己宽人,这样会避免许多争论和吵架。

    大家都清楚讲文明懂礼貌应该怎样做了吧!那就开始行动吧!让漂亮的文明礼貌之花开满我们美丽的校园。

    礼貌的故事4

    中国被誉为“文明礼仪之邦”,作为一个中学生而言,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弘扬中华民族文明礼仪是我们责无旁贷的历史重任。所以,问们要从自己做起,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不知你们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在你正享受着温暖的阳光悠闲地漫步的时候,忽然,有人从你身边走过,从口中吐出了一口痰,此时你的感受是什么呢?我的第一感觉就是这个人很不文明,不懂礼仪。在我们中国,这个礼仪之邦,文明礼仪显得格外的重要。所以,我们要以身作则。

    古今中外,放眼世界,哪一个伟人不重视文明礼仪?有一次,列宁同志下楼,在楼梯狭窄的过道上,正碰见一个女工端着一盆水上楼。那女工一看是列宁,就要退回去给让路。列宁阻止她说:“不必这样,你端着东西已走了半截,而我现在空手,请你先过去吧!”他把“请”字说得很响亮,很亲切。然后自己紧靠着墙,让女工上楼了,他才下楼。这不也是良好文明礼仪的体现么?

    我们不能只把文明挂在嘴边而不付诸行动,明代大学者王守仁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和行是一个本体、一个功夫。知而不行,只是未知。”所以,我们要从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做一个口的巨人,行的航标,“文明礼仪从我做起”。

    礼貌的故事5

    中国有五千年的历史,有“礼仪之邦”之称。说道礼仪,我们都知道应该遵守文明礼仪,可有些人,明知道但偏偏不遵守。但有些人是守规矩的。

    星期天,我和小曼一起去买东西,半路上,看见一个小孩随地扔垃圾,垃圾桶就在离他不远处,可他还是不扔;还有一个小孩,把垃圾捡起来,扔到垃圾桶里。我看见了,对第一个小孩十分愤怒地说:“你怎么可以把垃圾扔在地上呢?会破坏、污染环境的,知道吗?”小孩说:“知道啊,我太矮了,所以扔不到垃圾桶里。”“哼!你明明可以跳起来就扔进去。你看那个小孩,他也跟你一样,人家就把垃圾人进垃圾桶里,你为什么做不到呢?”小曼生气地说。小男孩说:“我会把垃圾扔进垃圾桶里啦!”

    下课了,同学们十分吵闹,很多人都在奔跑。值日生不知道提醒过多少次,可还是有人不听。但有些同学不会跑步,他们很安静,有的在踢毽子;有的在跳绳;有的在教室里看书……

    文明礼仪不仅仅只有以上这些,还有很多很多,比如:不随地吐痰,见到老师要问好,衣冠整齐,佩戴好红领巾或队徽,尊老爱幼,孝敬父母,要使用文明语言,如:别人帮助你,你要说:“谢谢。”你撞了别人,要说:“对不起。”向别人借书时,要说:“借我看一下,好吗?”等。

    如果每个人都遵守文明礼仪的话,这个世界将变得更加美好!

    礼貌的故事小学生作文

    第四篇:礼貌的当代故事最新

    “见人不施礼,多走二百里。”是一句很有用的古语。意思是:如果对人没有礼貌,问别人什么,别人都不回答,这样就很容易吃亏。所以对别人有礼貌,别人也会对你有礼貌。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礼貌的当代故事,供大家参考。

    礼貌的当代故事1

    中国曾有“君子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的古训,意思就是说,有道德的人待人应该彬彬有礼,不能态度粗暴,也不能出言不逊。文明礼貌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文明礼貌的语言能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一天,两位客人来到一家商店。其中一位大汉还没踏进商店的门就朝里面大喊:“老板,快给俺拿两瓶冰啤来,快点!”可是老板见他态度粗暴,并没有做出反应。这时,另一位客人走进商店,他先走到服务台前,礼貌地问:“您好,请问放饮料的柜子在哪?”老板见这位客人彬彬有礼,也礼貌地回答:“放冰饮料的冰柜在门口那边,不冰的在前面的架子上。”旁边的大汉见了这一场景,默默地低下了头。这正如俗话所说:“礼到人心暖,无礼讨人嫌”,有礼貌的人才会受到人们的喜爱。

    宽容的语言能在人与人之间架起一座理解的桥梁,减少相互间的矛盾。有一天,美国总统奥巴马来到一所著名大学观察学生们的在校生活。当他经过食堂时,一位女同学因为紧张把酸奶洒到了奥巴马的鞋子上,她连忙说了声“对不起!”脸上的表情很尴尬。可奥巴马并没有因这种事而责怪她,还幽默地说了一句:“你差点就要因为把酸奶洒到总统身上而出名了。”这句宽容的话语不仅化解了当时尴尬的气氛,还体现出奥巴马的绅士风度。

    这样的故事在19世纪中也并不少见。一天,当时的著名作家萧伯纳正在大街上散步,突然被一辆自行车撞倒在地上,骑自行车的小伙子连忙道歉。这一撞显然撞得不轻,但萧伯纳并没有过多地责怪小伙子,而是开玩笑似地对他说:“你差点就要因为撞死一位大作家而名垂青史了。”萧伯纳对小伙子笑了笑,化解了矛盾。通过这两个名人事例说明,文雅、和气、宽容的语言,不但化解了矛盾,而且反映出一个人的思想情操和文化修养。

    人在社会上生活,总要和别人交往。学会礼貌待人,恰当地使用礼貌语言,就能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社会生活更加美好。

    礼貌的当代故事2

    中国有句民谚:“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言伤人六月寒。”意思是说,善意的话语即使在冬天也能让人心里暖暖的,恶毒的话语虽然在夏天却让人心里阵阵寒意。曾经就有这么一个故事,讲述了一句良言拯救了一个堕落沉沦的灵魂。

    有一个犯人,他在服刑期间捡到一些钱,上交给狱官,但狱官却轻视他,认为犯人是为了讨好他好减刑,还恶毒地攻击犯人。犯人心灰意冷,当晚越狱出逃。逃亡途中他以抢劫放火来报复社会。一次他在街头游荡时,遇见一个孩子,孩子亲切地问候了他,并礼貌地向他问路。望着孩子天真无邪的面孔,犯人的心颤抖了,和孩子告别后他就去投案自首了。由此可见,一句礼貌的问候,往往能唤醒人们沉寂空洞的心灵,架起沟通的桥梁。正如温特所说:“礼貌是高贵的品格中最美丽的花朵。”

    还有一次,我去上学的路上目睹了这一场景,那天刮大风,三楼上一户人家摆放在阳台上的一盆花掉了下来,差点砸中一位路人。主人知道后,赶忙跑下楼,向路人连连道歉。路人笑了一下,“没关系”。一次可能发生的争吵就这样化解了,可见相互理解,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宽容、谅解、礼貌铸就的是人们对你的敬爱!

    面对一个人的恶言中伤,你是同样地出言不逊、愤怒斥责,还是付之一笑?要学会宽容,先要学会对自己的宽容。如果因为别人的傲慢无礼而大发雷霆,只是在和自己过不去。心平气和地礼貌待人,才是解决之良策,其实下至邻里之间争吵不休,上至各国之间武力冲突,都是因为缺乏谅解,没有采取理性的态度看待问题。

    生活就像一面镜子,反映出一个人的修养与涵养,礼貌谦和地为人处事,人们的生活就会更加和睦、和谐。

    礼貌的当代故事3

    礼貌是什么?是路上相遇时的微微一笑,是见到师长时的深情问候,是不小心撞到对方时的一声“对不起”……礼貌是尊重,是谦让,是宽容……是一种品质,一种修养,是一种受人尊敬并被大家广泛推崇的行为。她犹如一泓清泉,滋润我们幼小的心田;她犹如阳光雨露,沐浴着我们健康向上、茁壮成长。

    大家一定听说过“让地三尺”这个具有中华传统美德的故事:清代康熙年间,礼部尚书张英老家的邻居造房,占了张家三尺地基,张家人修书一封到京城求张英主持公道,张英回书到:“千里修书为一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他劝解家人,对人要宽容,主动谦让。张英的家人接到信后依照他的意思,在原地界上让出了三尺土地,以示不再相争。邻居看到张家这样心胸宽广,非常感动,也朝里让了三尺,过道多了六尺,为此陡然开阔,行人不再感到狭窄,一时间,两家处理问题的做法传为佳话。

    是啊!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尊重、宽容和谦让,是一种礼貌,令人间平添许多温情!古人尚且如此,那么作为新时代少年儿童的我们,更应该严格要求自己。

    其实,文明礼貌,离我们不远,就在我们身边,我们所做的一切,不都是在承继和弘扬传统美德吗?在家里,孝顺长辈,关爱兄弟姐妹,主动帮助父母亲分担家务,不让爸爸妈妈操心;在学校里,文明礼仪,团结友爱,勤奋学习,当好老师最满意的小助手,做同学最好的朋友;在社会上,尊纪守法,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守公共秩序,做一个文明有礼的小公民。

    送人玫瑰,手有余香,文明礼貌之花,即能装扮我们心灵的春天,又能让我们感到无比快乐。让我们一起从小播下文明礼貌的美德种子,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感染身边的每一个人,争做一位名副其实的文明有礼好少年!

    礼貌的当代故事4

    20--年2月1日的下午,我和奶奶乘坐公交车去市政府观花展,而在公交车上,我再次加深了老师常教我们要“礼貌让座”的思想。

    在公交车上,我和奶奶坐在座位上,舒舒坦坦地聊天,而这时却有一位头已经秃了顶,皱纹满面的老爷爷上了车,他站在我们旁边,提着袋子,拉着栏杆,透着窗户看着室外的风景。刚开始我还没察觉到这位老人,只看到车内人山人海的趋势。后来,当我张望了一下车内,却突然发现那位老爷爷站在我身旁,我心里犹豫道:要不要给老爷爷让座呢?我心里捉摸着这个问题。当我看到老爷爷满面的皱纹,和憔悴的眼神,我心软了,立马跟这位老爷爷说:“老爷爷,您坐吧!”说罢站起身。“不用不用,你坐,你坐。”老爷爷推辞道。我看这位老爷爷不愿意坐,就走到了奶奶座位的旁边,留下一个我坐过的空位子。过了一会儿,老爷爷扶着栏杆坐在了座位上,并哈哈大笑道:“这孩子真乖,好!”老爷爷浑厚的声音响彻云霄,车内的人都知道了,我开心的笑了笑。

    让座**后,有两位老奶奶上了车,扶着栏杆在那谈笑风生。这时有两位小年轻,一男一女起身站在了他们原本坐的座位旁,请那两位老奶奶来坐,两位老奶奶也像刚才那位老爷爷一样,再三推辞,但最终还是坐了下去,我笑了笑。

    “原来,这种让座的美德是可以传染的呀!”我在下车时想了想。

    礼貌的当代故事5

    文明礼貌的语言能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一天,两位客人来到一家商店。其中一位大汉还没踏进商店的门就朝里面大喊:“老板,快给俺拿两瓶冰啤来,快点!”可是老板见他态度粗暴,并没有做出反应。这时,另一位客人走进商店,他先走到服务台前,礼貌地问:“您好,请问放饮料的柜子在哪?”老板见这位客人彬彬有礼,也礼貌地回答:“放冰饮料的冰柜在门口那边,不冰的在前面的架子上。”旁边的大汉见了这一场景,默默地低下了头。这正如俗话所说:“礼到人心暖,无礼讨人嫌”,有礼貌的人才会受到人们的喜爱。

    宽容的语言能在人与人之间架起一座理解的桥梁,减少相互间的矛盾。有一天,美国总统奥巴马来到一所著名大学观察学生们的在校生活。当他经过食堂时,一位女同学因为紧张把酸奶洒到了奥巴马的鞋子上,她连忙说了声“对不起!”脸上的表情很尴尬。可奥巴马并没有因这种事而责怪她,还幽默地说了一句:“你差点就要因为把酸奶洒到总统身上而出名了。”这句宽容的话语不仅化解了当时尴尬的气氛,还体现出奥巴马的绅士风度。

    这样的故事在19世纪中也并不少见。一天,当时的著名作家萧伯纳正在大街上散步,突然被一辆自行车撞倒在地上,骑自行车的小伙子连忙道歉。这一撞显然撞得不轻,但萧伯纳并没有过多地责怪小伙子,而是开玩笑似地对他说:“你差点就要因为撞死一位大作家而名垂青史了。”萧伯纳对小伙子笑了笑,化解了矛盾。通过这两个名人事例说明,文雅、和气、宽容的语言,不但化解了矛盾,而且反映出一个人的思想情操和文化修养。

    人在社会上生活,总要和别人交往。学会礼貌待人,恰当地使用礼貌语言,就能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社会生活更加美好。

    礼貌的当代故事最新

    第五篇:“谦虚礼貌”美德故事

    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之“谦虚礼貌”篇

    中上君有感于礼

    中山君是战国初期一个小国的国君。一次,他为了拢络士大夫,以便巩固他的统治地位,便设下盛宴,真诚邀请住在国都的各位士大夫们前来参加。

    有个名叫司马子期的士大夫也来了,因为来的较晚,人年轻,地位不高,只好坐在空下的末座上。大家喝着美酒,吃着野味,谈论着时政,兴致很高。酒过三巡,上羊肉汤了,每人一碗,唯独到司马子期坐前,羊肉汤没有了。

    司马子期坐在席间,丢了面子,觉得十分难堪。于是,异常恼怒,愤然起身,退席而走。他投奔楚国,劝楚王讨伐中山君,自己做向导。

    楚国是大国,兵强马壮。楚军与中山国的军队刚一交锋,就溃不成阵,中山君仓惶逃跑。途中,有两个手持武器的人,始终紧紧跟随着,不惜流血受伤,拼着性命保护着他。中山君很纳闷,问:“你们是什么人,为啥不顾自己,出死力保护我呢?!”

    这两个人回答说:“大王您还记得吗?有一年夏天,麦子歉收,我们的父亲饿得躺在大路旁的桑树下边,眼睛都睁不开,眼看就要死了。这时,您路过,看到我们父亲的惨状,赶紧下车,拿出一壶稀饭,给我们的父亲喝了,父亲才免于饿死。后来父亲在临终时嘱咐我兄弟说:‘中山君救我一命,你们要记住,日后中山君有难,定要以死相报。’我们这是礼尚往来,报答您的大恩啊!”

    中山君听完后,仰天长叹,说:“给予人家的东西不论多少,主要是在他真正有困难的时候;失礼得罪人,怨恨不在深浅,在于使人伤心啊。我因为一碗羊肉汤失礼了,结果失掉了国家;因为一壶稀饭救了一个人,在危难之时得到了两人以死相报!礼仪仁爱,从么的重要啊!”

    中山君失礼,毁家亡国,教训是惨痛。

    孟母教子以礼

    孟子年幼的时候,家住墓地附近。他就常到那里去玩耍,和小朋友们一起,做一些模仿成人送葬一类的游戏。

    孟母发现后,认为:这地方不利于孩子的成长!于是就迁居到一个闹市的附近。可孟子在玩耍时,又学起小贩子沿街叫卖的事来。孟母说:“这也不是孩子应住的地方啊!”又迁居到学堂的附近。这时,孟子在玩耍时就学起祭祀、打躬作揖(yi)的礼仪来。孟母说:“这个地方可以让我儿子住了。”母子两人,就在这里定居下来。

    在母亲的督促下,孟子成了当地有声望的学者,也有了妻室。一次,妻子在屋里坐着休息,随意将两条腿叉开。孟子外出回来,一眼看见妻子这种姿势,转身去找母亲,气哼哼地要休妻。孟母被这突如其来的举动弄愣了,便问为什么,孟子回答说:“她坐着的时候把两腿叉开,像个什么样子。”孟母追问:“你怎么知道她坐着的时候是把两腿叉开的呢?”孟子回答说:“是我亲眼所见嘛!”

    孟母严肃地教导他说“这不是你妻子没礼貌,而是你没礼貌。《礼记》上不是说了吗,进门时,先要问谁在里面;上堂时,要高声说话,给个知会;进屋时,眼睛应该往下看。这样可以使人在没有防备时,不至于措手不及。现在你到她休息的地方,进屋前也不说一声,她那样坐着让你看见了,这是你没有礼貌!”

    听了母亲的明礼之教,孟子听了母亲的一番话,仔细品味自己的言行,感到很惭愧。他更加虚心求学,以礼仪规范自己,成为声望仅次于孔子的亚圣。

    蔡元培:称新生为“先生”

    1916年冬季,蔡元培先生就任北京大学校长。那时的交通工具很简单,走马上任还需要坐马车,当蔡先生从马车上下来以后,看见学校门口,有许多人在夹道迎接。原来,这是学校的规矩,工友们必须遵循礼仪表示欢迎,随行人员对蔡先生说了声:“您请。”蔡元培先生一边往前走,一边脱帽向两边欢迎他的工友们致意,并和颜悦色地对工友们点头致谢,不住地说道:“谢谢诸位,大家辛苦了!”工友们见此情景,非常感动,纷纷赞叹道:“蔡先生真是一位平易近人的好人啊!”这件事情要是发生在今天,当然没有什么可以大肆宣扬的。但在刚刚推翻封建帝制的民国初期,蔡元培先生抛弃了旧官场上的那一套官礼陋习,对普通老百姓谦恭礼让,这种礼待庶人的行为,不能不令人佩服。

    当时,有一位叫马兆北的学生,考取了向往已久的北京大学。报到那天,天空晴朗,气候宜人,马兆北踏着轻快的脚步,迈入了北京大学的校门。谁知一进大门,就看见一张公告:凡新生来校报到,一定要交一份由现任的在北京(北平)做官的人的签名盖章的保证书,才能予以注册。马兆北看完公告以后,欢欣的心情一下子烟消云散,一种被愚弄的感觉霎时涌上了心头。他怀着忿忿不平的心情,给蔡元培校长写了一封信。信中写道:“我不远千里而来,原是为了呼吸民主空气,养成独立自尊的精神。不料还未入学,就强迫我到臭不可闻的官僚面前去磕头求情,未免令我大失所望。我坚决表示,如果一定要交保证书,我就坚决退学。”言语中不免流露出对蔡元培先生为首的校方的不满。信发出去以后,马兆北并没有抱着多大的希望,本来嘛,人家是举国上下鼎鼎有名的校长,自己只不过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新入学的学生,能会有什么好的结果呢?不过是借此保持一下自己的自尊,泄一泄自己心中的愤恨情绪而已。于是,马兆北开始收拾行装,准备追求自己新的前程。

    谁曾想,过了几天,马兆北突然收到一封来信,猜了半天也猜不出究竟是谁写给自己的信,打开一看,见开头写着“元材先生”(即马兆北先生),急忙再看看下边的署名,居然是蔡元培校长的亲笔:“弟元材谨启”,马兆北激动得差点没喘过气来,稳定了一下自己的情绪,急忙观看全文,只见信中写道:“查德国各大学,本无保证书制度,但因本校是教授治校,要改变制度,必须由教授会议讨论通过。在未决定前,如先生认为我个人可以作保的话,就请到校长办公室找徐宝璜秘书长代为签字盖章。”

    信中表现出蔡元培先生虽然身为一校之长,但他办事绝不擅做主张,独断专行,而是认真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尊重教授和教授会议所做出的决定,尽管他本人也对交保证书的做法并不赞同。字里行间还表达了蔡元培先生对自己学生发自内心的诚恳之情。马兆北看完信以后,心情很不平静:蔡元培校长在百忙之中,竟然对我这样一个不知深浅的无名小卒以礼相待,真是令人刻骨铭心,难以忘怀。后来,马兆北先生在一篇回忆录中这样写道:“这件事使我一辈子受到了深刻的影响。”

    刘少奇鞠躬请讲真话

    刘少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领袖,一生实事求是,尤其是在历史被扭曲的六十年代。

    1961年4月的一天。刘少奇同志来到湖南搞农村调查,先是在长沙、宁乡,听取中央调查组的汇报,听的情况虽比在北京多了一些,但仍是真真假假。于是,他又亲自来到长沙县当时树立的一个典型大队作实地调查。哪知这个大队被人统一了口径,前来参加会的人,异口同声,歌功诵德地说假话。会场上,人们数着人民公社、公共食堂这样好、那样好。

    群众说着,刘少奇听着。可这和看到的并一样,在来湖南的路上,目光所及,是荒凉的田野,饥饿的人群,妇女们在田地里挖野菜,老人孩子在树下采树叶。会场上又却听到这个大队干部、党员言不由衷,睁着眼睛说假话,刘少奇非常恼火,真想狠狠批评一顿,可他是国家主席,有火也不能发,只好忍住气。他从桌边站起来,摘下青呢帽,露出满头银发,恭恭敬敬地向大家鞠了一个躬,用地道的宁乡腔恳求道:“我给大家行个鞠躬礼,敬请大家对我讲点真话,反映点真实情况好不好?”

    会场霎时静下来,大家面面相覷,眼里盈满泪水,却不知所措。尽管这是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刘少奇的礼,可在那样的年代里,没有人敢说出更多的不是。面对人民,他感到了惆怅,更感到了责任的重大。

    带着疑虑的刘少奇,于5月8日回到了阔别40年的家乡宁乡县花明楼炭子冲。他没有惊动区社干部和邻里乡亲,就在自己出生的房间里,搭起了一个临时床铺,把一张陈列用的旧木桌,收拾了一下,权当办公桌。第二天,随从人员请来了老朋友成二爷和黄老伯,让他们谈谈家乡情况,说说心里话,而后又拜访了许多乡亲们,得到了许多真实的情况,为及时纠正党的错误,提供了可靠的材料。

    鞠躬敬礼,在生活中是常见的。可这礼,不是一般的礼,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主席的礼。这礼,表现出刘少奇平易近人、谦虚礼貌、诚恳听取群众意见的高尚情操。



    推荐阅读:
    礼貌的故事700字作文最新(五篇范文)
    九年级2024重阳节满分作文[5篇范例]
    警校学习决心书模板[范文模版]
    2024年上海海洋大学开学时间安排[5篇范文]
    寒露节气民间传统习俗[5篇]
    中学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