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热门搜索: 其它范文 入团申请书
  •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六号文库

    2024年度亳州市城市发展报告

    栏目:六号文库 来源:网络 作者:九曲桥畔 时间:2024-07-20 00:46:22 下载.docx文档

    第一篇:2024年度亳州市城市发展报告

    2024年度亳州市城市发展报告

    发布时间:2024-4-1信息来源:亳州市政府办公室

    一、2024年经济社会和城建事业发展概述

    1、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2024年,亳州市坚持“稳中求进、好中求快、能快则快”的总基调,全力保持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全年生产总值700亿元,同比增长11.5%;全部财政收入85.1亿元、增长36.8%,其中地方财政收入47.7亿元、增长40.3%;固定资产投资430亿元,增长3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03亿元,增长16%;进出口总额4.8亿美元,增长46%;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3.5亿美元,增长4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630元,增长14%;农民人均纯收入6600元,增长17%;城镇新增就业6.66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4%以内。特别是,2、城市面貌呈现新气象。

    特别是,百万人口区域中心城市、50万人口三县县城框架基本形成,市南部新区实现了三年初见成效的目标。着力推动工业化、城镇化融合发展,在中心城区实施城建项目82项,总投资89亿元,完成基础设施建设投资30亿元,10项重点工程完成年度任务。市南部新区铁道以西片区45平方公里骨干路网全部建成,现代中药产业创业基地A区投入使用,总投资40亿元的北部新城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正式启动。亳芜现代产业园一期6平方公里范围内的8条道路建成通车,总投资56亿元的10个工业项目开工建设。各县区开发区各新扩区3平方公里,建成区总面积达70平方公里。房地产市场运行平稳,全年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85亿元。

    3、城镇第三产业和招商取得新发展。

    大力发展商贸物流业,投资15亿元的康美(亳州)华佗国际中药城一期工程全面竣工,投资5亿元的天运物流园投入使用,全年净增限额以上商贸流通企业103家,完成农家店信息化改造项目270个,新建农家店158家,家电下乡累计销售金额48.9亿元。着力促进外向型经济发展,新增有进出口实绩的企业30家,全省首家中药材进出口检测中心建成使用,海关驻亳工作组、国检驻亳办事机构正式成立。文化旅游业加快发展,全年实现旅游业总收入65亿元。

    扎实开展“招商引资推进年”活动,实际利用市外内资600亿元、增长50%以上。新引进亿元以上项目139个,总投资797亿元,宏基汽车零部件产业园等一批投资10亿元以上项目落户亳州;新增中小企业3500家、个体工商户2.6万户。继续开展“项目建设推进年”活动,谋划储备项目1400个、总投资3500亿元;238个省“861”行动计划项目完成投资190亿元,302个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301亿元。投资18亿元的省道307一级公路亳州至涡阳段开工建设,改造县

    乡公路200公里、农村公路危桥150座,建设村道502公里,国道105涡河大桥主桥面今年5月份可以合龙,500千伏伯阳输变电一期工程竣工投运。

    4、民生事业开创新局面。

    全年投入资金58.2亿元,31项民生工程完成年度任务。新开工廉租房2980套、公共租赁房8818套、棚户区改造住房13890套。累计建设农民工创业园26个,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18.92万人。5项社会保险超额完成年度任务,城镇医疗保险实现市级统筹。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稳步实施,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普通高考本科达线率达48.3%,亳州中药科技学校和蒙城职教中心被命名为“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亳州师专顺利通过省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评估。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高,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到25家,新增省级以上名牌产品7个、著名商标18件,引进博士10人、硕士75人、副高职称以上专业人才86人,投资2500余万元的科技创业孵化基地投入运行。医疗服务水平明显提升,全市新农合参合率100%,累计受益837.97万人次。文化事业繁荣发展,205个农家书屋、36个公共电子阅览室建成使用。全民健身计划深入实施,体育竞技水平不断提高,我市荣获“中国五禽戏之乡”称号。

    二、2024年主要任务

    2024年,亳州市将迎来新一轮大开放大发展的难得机遇,已经具备了跨越赶超、加速崛起的良好条件,进入了一个潜力得以彰显、优势竞相迸发、可以大有作为的黄金发展期。全年总方针是: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稳中求进、好中求快、能快则快为主调,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核心,坚持“发展为上、民生为先、稳定为重,少说多做、真抓实干”,大力促进“四化同步”,努力打造“三大城市”,加快建设“美好亳州”,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全市生产总值增长12%左右,总量突破800亿元;财政收入增长18%以上,总量突破10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进出口总额增长20%以上;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增长3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4%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5%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

    1、坚持创新驱动战略,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

    把创新驱动作为提高工业化水平的战略支撑,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大力实施“125工业振兴计划”,力争规模企业达到700家、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18%以上。实施特色产业升级工程。全力打造千亿元现代中药首位产业,推进修正药业等一批重点项目建设,确保年内医药制造业实现产值140亿元。全力打造500亿元白酒及农产品加工业,全面建成古井生态产业园,加快推进古井配套产业园、雨润食品工业园等重点项目,力争古井集团实现销售收入70亿元,全市农产品加工产值达到400亿元。全力打造200亿元煤电煤化工产业,重点抓好板集2×100万

    千瓦坑口电厂等项目建设。全力打造百亿元汽车及零部件制造业,加快江淮安驰新厂区等项目建设。全力打造百亿元劳动密集型产业,推进纺织服装、电子产品组装等重点行业集聚发展。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实施秸秆发电、垃圾发电项目,促进生物医药、电子信息、节能环保、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发展。

    实施园区转型发展工程。加快园区转型升级,确保5个省级开发区全年新入园项目100个以上,市南部新区、亳芜现代产业园和县、区开发区各新开工建设亿元以上工业项目10个,其中10亿元项目1个、5亿元项目2个。继续抓好全市31个乡镇工业功能区建设,力争新增规模企业60家以上。

    2、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特色城镇化水平。

    把推进城镇化作为跨越赶超的重要抓手,围绕建设百万人口区域中心城市目标,以城镇基础建设为重点,构建功能完善、布局优化的宜居宜业城市。完善中心城区功能。抓好各类建设规划修编工作,加快建设市规划馆。计划实施主城区续建项目166个、总投资193.8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21.4亿元,新开工项目94个、总投资259.4亿元、年度计划投资61.1亿元。突出抓好10项重点工程:(1)实施市南部新区主干路网完善工程。重点实施魏武大道、希夷大道南延工程,加快文采路、火神路、世纪大道建设,打通南扩一路。(2)实施市北部新城基础设施建设工程。重点抓好路网建设、污水处理和管线铺设等工程。(3)实施城区水系治理和公园建设工程。重点抓好亳城新河、凤尾沟、宋汤河等治理项目,加快龙凤公园、气象科普公园、郑店子中华药都养生园和涡河景观带二期工程建设。(4)实施老城区基础设施完善工程。开工建设涡河人民大桥新桥,完成西一环改造项目,加快涡河南岸和城中村拆迁开发进度,对部分干道进行白加黑改造,抓好部分小街巷和20座公厕改造工程。(5)启动建设120万平方米的4个安置还原小区。(6)实施五位一体公共活动中心建设工程。建设市职工、青少年、妇女儿童、老年活动中心和文化馆。

    (7)实施文化古迹保护工程。修缮保护曹操八角台遗址、道德中宫、薛阁塔及观音山汉墓和北关历史街区重点古迹。(8)启动建设绕城快速通道西线和南线工程。(9)实施市垃圾处理场和自来水厂新建工程。(10)启动市政务新区、市体育馆和市城建档案馆建设工程。

    3、推进精品县城建设。

    三县县城要按照产城一体的思路,一手抓旧城改造,一手抓新区扩张,各新扩区3平方公里。重点支持涡阳县加快南部新城建设,打造现代新城集中展示区;支持蒙城县启动建设城南新区西片区,打造森林城市;支持利辛县加快建设滨河新区,打造生态滨水城市。

    4、提升城市管理水平。

    实施数字城市建设工程,重点做好数字城管、数字社区、数字交通等工作。实施城市道路畅通工程,着力解决交通秩序混乱、车辆乱停乱放、违章事故频发等突出问题。实施市容环境整治

    工程,着力解决占道经营、私搭乱建、乱堆乱放等突出问题。实施城区美化亮化工程,着力解决建筑立面、沿街灯饰、景观绿化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

    5、抓好生态文明建设。

    牢固树立用发展保护生态的观念,坚定不移地推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切实抓好节能减排。认真落实国家能源消费强度和总量双控制要求,坚决淘汰落后产能,突出抓好重点企业的节能降耗工作。实行减排工作责任制,加强环保重点项目建设,确保涡北等5家污水处理厂按时建成并实现减排。倡导“文明、节约、绿色、低碳”理念,促进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加快生态亳州建设。实施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千方百计拓展造林空间,最大限度挖掘造林潜力,完成人工造林10.47万亩,建设绿色长廊600公里。全面推动“生态县”创建工作,启动城市绿道示范段建设。

    6、抓好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

    深入开展“招商引资攻坚年”、“项目建设攻坚年”活动,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不断增强发展后劲。扩大开放引进项目。进一步解放思想,依托优势资源、优惠政策和优良环境,充分发挥药、煤、粮、酒、市场、劳动力等优势,以工业招商为重点,以产业招商为主线,创新招商方式,实施精准招商,扩大与央企、省企和知名民企合作,确保全年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增长30%以上,引进市外内资800亿元以上。大力促进外向型经济发展,加快现代中药产业外贸转型升级示范基地建设,扩大农副产品、服装鞋帽等产品出口,力争新增外贸进出口实绩企业30家。

    加大力度建设项目。坚持大中小项目协调推进,实施亿元以上项目160个、10亿元以上项目40个。加快省道307线一级公路亳州至涡阳段建设进度,完成亳阜高速公路出入口改造建设任务。开工建设220千伏漆园输变电工程,确保220千伏赵桥输变电等项目竣工投产。争取开工建设济祁高速公路亳州段工程,做好省道202线、省道307线一级公路涡阳至蒙城段、国道105线一级公路以及涡河航道整治、商杭高铁、亳州机场项目前期工作。围绕国家宏观政策、产业导向和投资需求,完善充实项目储备库,力争全年新谋划项目不少于1000个、总投资3000亿元以上。

    第二篇:亳州市物流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亳州市物流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市商务局)

    根据《亳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2024市政府系统重点调研课题的通知》(亳政办秘〔2024〕23号)文件要求,市商务局积极开展了亳州市物流业发展情况调研,通过对我市物流业的发展现状、面临的发展机遇及有利条件进行分析,提出今后一个时期加快发展的思路及政策建议。鉴于物流业涉及面较广,本报告就商贸物流业进行重点研究,并对其它物流业相关方面进行初步探讨。

    一、现代物流的概念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企业生产资料的获取与产品营销范围日趋扩大,社会生产、物资流通、商品交易及其管理方式正在并将继续发生深刻的变革。与此相适应,被普遍认为企业在降低物质消耗、提高劳动生产率以外的“第三利润源”的现代物流业正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兴起。

    现代物流泛指原材料、产成品从起点至终点及相关信息有效流动的全过程。它将运输、仓储、装卸、加工、整理、配送、信息等方面有机结合,形成完整的供应链,为用户提供多功能、一体化的综合性服务。

    二、发展流通领域现代物流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加快流通领域现代物流的发展,有利于提高流通效率,降低流通成本,促进城乡和地区间商品流通,更好地发挥现代流通业在国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先导性作用;有利于调整优化流通产业结构,带动相关产业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流通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有利于提升流通企业核心竞争力,推动流通企业“走出去”,适应经济全球化和竞争国际化的需要;有利于形成安全通畅、舒适便捷的消费服务环境,满足人民群众生活改善、消费升级的需求;有利于扩大就业,改善民生,减轻资源和环境压力,为构建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贡献。

    近年来,流通领域内的现代物流获得长足发展。但是,由于长期以来缺乏资金投入和相关政策支持,流通领域现代物流仍处于较低的发展水平,成为制约流通现代化的瓶颈。突出表现为:物流需求社会化程度不高,物流企业服务水平较低,国际化经营实力相对较差;各类批发市场物流功能较弱,农村物流体系不健全,城市物流配送体系不配套,物流管理和技术相对落后,专业人才供应难以满足需求;法律法规建设相对滞后,物流发展的制度和政策环境需要进一步完善等。必须进一步提高认识,转变发展观念,充分认识发展流通领域现代物流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真做好规划,因地制宜,开拓创新,促进流通领域现代物流又好又快发展。

    三、亳州市物流业发展现状

    (一)区位交通基本情况

    亳州市历史悠久,是老庄故里,曹操、华佗故乡,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亳州盛产中药材,是全国闻名的四大药都之首。

    亳州市位于安徽西北边陲,地处苏、鲁、豫、皖四省结合部,黄淮平原腹地,地势平坦开阔,自然风光秀丽。境内河流属淮河水系,涡河贯穿中部,向东南流入淮河。亳州交通便捷,京九铁路、徐阜铁路,311、105国道,202、203、224、305、307、308省道,以及商阜、界阜蚌高速公路从境内穿插而过;涡河航运可直通上海、杭州。

    2024年,我市运输线路长度为11303公里,其中铁路里程149公里、公路10792公里(等级公路9414公里)、内河362公里。

    (二)商贸流通业基本情况

    1、商贸流通业发展速度加快,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提升。从2024年到2024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65亿元增长到131亿元,增长101%,年均增长10.5%,自2024年以来,社消总额保持2位数以上增长速度,2024年达到16.1%的历史新高;2024年1-8月份,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2.05亿元,同比增长22.1%,再创历史新高。

    2、市场功能日趋完善,商业中心地位逐步加强。经过多年的培育和发展,以大型市场为龙头,中小市场为基础,多层次、多领域、多元化的市场体系逐步建立。全市共有各类市场169家,其中消费品市场112家,生产资料市场17家,其他综合市场和专业市场40家,其中亿元以上商品交易市场3家,年交易额达60亿元。市场的辐射力、影响力逐步加大,基本形成了以中药材交易中心为龙头的中药材交易市场群,以亳州蔬菜批发市场、涡阳西城农贸大市场为龙头的农产品交易市场群,以万福大市场、亳州工业品批发市场、蒙城牛群商贸城为龙头的日用消费品交易市场群,以蒙城汽车贸易市场为龙头的汽车及零部件销售市场群。

    3、流通企业数量增多,经营规模不断壮大。近年来,随着整体经济的迅速发展,尤其是2024年以来全民创业热潮的不断推进,商贸流通企业数量日益增多。全市批零企业达5533户,较2024年增加1868户,从业人员达55.8万人。其中限额以上批零企业191户。以盖盛祥超市、商之都、金色华联、利辛粮油商厦、蒙城五洲华联为代表的零售企业规模不断扩大,成长为商贸流通业的龙头。其中盖盛祥超市大力发展连锁经营模式,目前拥有连锁店40多家,2024年销售额达1.8亿元,其总部大卖场单店销售额达7240万元,成为我市流通企业中的旗舰。

    4、新型流通业态开始起步,发展势头强劲。随着商之都、上海华联、阜阳商厦等外来流通企业的涌入,以及“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的快速推进,我市流通现代化步伐加快,连锁经营、特许经营、物流配送等新型流通方式逐步建立,超市、专业店、专卖店、便利店等新型业态日益繁荣。截止2024年底,我市拥有“万村千乡市场工程”试点企业15家,配送中心15个,三年共建设农家店1300多家,经验收合格1024家,覆盖全部乡镇和30%以上的行政村,极大改善了农村消费环境。

    (三)物流业基本情况

    2024年,我市运输线路长度为11303公里,其中铁路里程149公里、公路10792公里(其中等级公路9414公里)、内河362公里;货运量总计2497万吨,其中铁路98万吨、公路2130万吨、水运269万吨;货物周转量总计389400万吨公里,其中铁路49980万吨公里、公路195505万吨公里、水运143915万吨公里。

    铁路运输企业3家、道路运输企业192家、水运企业10家。目前规模较大的物流企业有:亳州市小毛驴物流连锁公司、亳州市四通物流汽车运输配货站、安徽省天都物流有限公司、蒙城四海货运有限公司、蒙城润尔物流、利辛县宏发汽运公司、利辛县申奥运输公司等。

    近年来,商贸流通企业大力发展连锁经营,积极开展物流配送业务,尤其开展“万村千乡市场工程”以来,连锁企业将“农家店”开进广大农村。目前规模较大拥有物流配送中心的连锁企业主要有:盖盛祥超市、金色华联超市、利辛粮油食品商厦、蒙城五洲华联等12家,其中蒙城五洲华联物流配送中心达到1万平方米,金色华联超市配送中心达4000多平方米,12家企业共建设或改造连锁“农家店”1300多家,极大方便了农村消费。

    新的物流项目不断涌现,为物流业持续发展提供动力,如:亳州凯达投资有限公司拟投资14.47亿元在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中国亳州(国际)中药物流交易中心,亳州市小毛驴物流连锁公司拟投资860万元建设小毛驴(中国)亳州物流连锁样板店,金色华联超市拟投资2650万元扩建配送中心,蒙城五洲华联拟投资3000万元建设物流配送中心,蒙城县东方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拟投资1200万元设立物流公司等。这些项目的开工建设将促进亳州物流业再上一个新台阶。

    四、发展物流业的机遇和有利条件

    (一)发展机遇

    1、“中部崛起”的战略机遇。2024年中央提出了“促进中部崛起”的战略决策,出台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若干意见》(中发〔2024〕10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若干意见有关政策措施的通知》(国办函〔2024〕38号)等文件,提出要“提升交通运输枢纽地位,促进商贸流通旅游业发展”的具体举措,积极发展连锁经营、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方式,加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大型流通企业集团发展。对中部地区发展物流业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我市也面临难得的发展的机遇。

    2、中央及地方各级政府促进服务业发展的机遇。2024年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国发〔2024〕7号),明确提出“优先发展运输业,提升物流的专业化、社会化服务水平,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安徽省人民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政策意见》(皖政〔2024〕70号),提出放宽市场准入、消除政策差异、实施税费优惠、加大人才培养力度等意见,物流业发展的政策环境更为宽松;国家商务部出台了《商务部关于加快我国流通领域现代物流发展的指导意见》(商改发〔2024〕53号)文件,明确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快流通领域现代物流发展的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提出了发展流通领域现代物流的9项目标任务和6项具体扶持措施。市政府出台了《亳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设立了每年100万元的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现代物流业是引导资金重点支持行业之一。

    3、加快皖北及沿淮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机遇。针对我省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状,省委、省政府2024年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皖北及沿淮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见》,对皖北地区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建设、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加大财政金融支持力度、改善发展环境、调整城市总体规划等方面政策更加明确、项目和资金支持更为具体有力,对我市加快物流业发展也具有极强的针对性和操作性。

    4、市场空间拓展机遇。近年来,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步入快车道,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壮大,需要方便快捷的物流业为之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大量的生产消费需求为物流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同时,随着东向发展战略的实施,我市对外合作的机会越来越多、空间越来越大,有助于迅速融入国内外物流和采购营销体系。

    (二)有利条件

    1、物产资源丰富,为物流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一是中药材,亳州是全国著名的药材之乡,全市中药材种植面积约70万亩,约占全国种植面积的十分之一;亳州拥有全国规模最大、设备最先进的中药材专业市场;中药产业集群初具规模,全市中药制造及饮片加工企业35家,饮片年产量达6万多吨,约占全国饮片产量的三分之一。二是农副产品,亳州是重要的粮棉、蔬菜、畜产品生产基地,产量居全省前列,2024年,亳州粮食产量359万吨,蔬菜214万吨,肉猪出栏193万头。三是酒,亳州是著名的“酒乡”,现有酿酒企业上百家,年产量近9万吨,占安徽省产量的三分之一,以古井贡酒、高炉家酒为代表的酒类产品,在全国酿酒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四是煤炭,亳州是新兴的能源基地城市,有着丰富的煤炭矿藏,2024年原煤产量达318万吨,随着新建矿井的投产,煤炭产量还将大幅上升。

    2、地理位置优越,交通运输便捷,为物流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基础条件。亳州处于苏鲁豫皖四省结合部,周边地区人口密集,形成一个庞大的消费市场。从交通上看,京九铁路纵贯南北,徐阜铁路斜插涡阳、利辛两县;2条国道、6条省道在境内纵横交叉穿行,商阜高速、界阜蚌高速建成通车,泗许高速正在修建中,亳州距合肥、郑州、南京三个省会城市行程均在3个小时以内;涡河、茨淮新河航运可直接通江入海;北距欧亚大陆桥、商丘机场60公里,南距阜阳机场120公里,水陆航运方便快捷。较好的区位优势、畅通的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为亳州物流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

    五、物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物流管理体制分散。物流是跨部门、跨行业的复合型产业,物流的发展涉及到发改、经委、农委、商务、交通、铁道、建设、土地、海事、邮政、烟草、金融等相关部门,各部门都抓物流工作,各行其是,政出多门,缺乏统筹规划和整体协调,以至出现一些各自为战、盲目发展的现象。

    (二)现代物流观念薄弱。工商企业没有完全摆脱计划经济的影响,习惯“大而全”、“小而全”,没有按照现代物流理念,对企业内部物流进行整合和重组,或者实行业务外包。物流企业普遍发展较慢,存在“小、散、乱、差”现象,大多只能提供简单的运输和仓储服务,很难提供一体化的物流服务。有的企业一个仓库、几部车都自称为物流企业。真正的意义上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尚示显现。

    (三)商贸流通产业水平低,发展方式还处于粗放阶段。目前,商贸物流以单一的商品批发零售经营的企业居多,批发、分销环境薄弱,经营方式传统粗放,现代化水平低,经营规模小,产业化经营组织能力不强,现代化物流中的取货、集货、分货、加工、送货和信息服务等功能没能发挥出来,在流通环节中造成的损失比较严重,如汽车多为单向运输,空驶率较高。物流业的“小而散”加大了物流企业的经营管理和运作成本。同时,商品批发市场、专业街发展滞后,不能为物流业发展提供有效载体。

    (四)物流信息化、标准化程度不高。现代信息技术在物流领域的应用程度较低,没有形成系统,更没有形成网络,没有区域性的物流信息枢纽企业;物流技术和物流服务规范统一标准尚未建立;物流仓储设施资源利用率偏低,物流多功能、一体化运作尚未成形。

    (五)缺乏配套的支持现代物流发展的政策环境。现代物流作为一个新兴的、亟待发展的产业,需要有个良好的政策环境。由于物流管理存在部门分割,还缺乏配套的支持物流发展的政策措施,急需按照市场经济和现代物流发展的要求,进一步完善物流发展环境。

    六、发展现代物流业的初步构思

    (一)重点发展五大物流支柱产业

    1、依托亳州中药材的独特优势,大力发展中药材物流产业。近期可考虑建设中药材物流园区,出台配套优惠政策,综合运用各种行政、市场手段,把千家万户分散储存的中药材集中到中药材物流园区,统一储存、统一结算、统一运输,不仅可以培育发展中药材物流市场,更有利于中药材质量监管。

    2、依托白酒生产优势,发展白酒物流产业。建设酒类批发市场,产生规模集聚效应;引导、鼓励白酒生产企业改变“大而全”、“小而全”的经营模式,致力于增强核心竞争力,加强与专业物流企业合作,分离或分包物流业务,降低生产经营成本。

    3、依托煤炭生产优势,发展煤炭物流产业。积极争取我市在煤炭生产、加工、销售各个环节的话语权,力争煤炭的加工、销售尽量在我市境内完成,不仅为物流业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货源,更为地方增加财政收入。

    4、依托农副产品主产地优势,发展粮食、蔬菜、生猪等农副产品物流产业。依托市蔬菜批发市场、国家粮食储备库、重点面粉加工企业、肉类加工企业等,加强与专业物流企业合作,构筑方便快捷高效的农产品流通体系。

    5、依托万福、牛群商贸城等批发市场,发展轻工商品物流产业。对现有轻工商品市场进行整合,加强软硬件设施改造,完善市场功能,加强与物流企业的合作,提升市场竞争力和辐射力,为大宗轻工商品交易提供平台,为相关物流业发展提供支撑。

    (二)发展三级物流体系

    1、打造亳州现代物流龙头企业,以信息流网络建设为重点,畅通连接河南郑州、山东维坊、江苏徐州等区域物流中心的信息流渠道,建立亳州皖西北区域物流中心的地位,促进亳州融入泛长三角。

    2、发展骨干物流企业,以服务大中型生产企业、大型商业连锁企业、批发市场为目标,辐射三县一区及周边县区。

    3、发展众多小型物流企业,以服务小型企业和社会零散商业店铺为目标,送货上门,辐射乡镇。如中邮物流和烟草物流可扩大经营范围,实现一网多用。

    (三)大力发展物流示范园区和示范企业

    选择具有完善的物流规划、健全的管理制度、拥有一定规模的物流设施和设备、地理位置优越、有较强辐射能力的物流园区作为物流示范园区;选择拥有一定的信息化基础、较为完善的配送系统、能够为商贸企业提供专业的物流服务的第三方物流企业作为物流示范企业;带动我市现代物流整体水平的提升。

    (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在编制物流发展规划的基础上,政府出台扶持政策,加大财政投入,鼓励民间资金参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尽快形成配套的综合运输网络、完善的仓储配送设施、先进的信息网络平台等,为现代物流发展提供重要的物质基础条件。

    (五)积极融入区域合作

    结合东向战略,积极主动融入区域合作。加强与泛长三角、淮海经济区、京九沿线城市群的经济合作,建设快速物流通道,大力推进承东接西、连南通北的现代物流体系建设。

    七、加快流通领域现代物流发展

    (一)树立现代物流理念,促进流通企业内部物流社会化。引导流通企业引入供应链管理思想,梳理企业运作流程,集中核心资源,剥离或外包物流功能,改变大而全、小而全的运作模式,将内部物流需求转化为有效的市场需求,提升流通企业物流水平。

    (二)发展第三方物流,培育龙头物流企业。引导物流企业以客户至上、集成整合、快捷高效、绿色环保、增值服务为目标,延伸物流服务功能,推动物流企业从运输、仓储、配送等环节向供应链管理的各个环节渗透,实现从传统物流向现代物流的转变,提高物流综合性服务水平,发展第三方物流。支持有条件的连锁企业和第三方物流企业合作,提高连锁企业统一配送率;鼓励批发市场的建设和改造,增强物流功能,加快信息平台建设;支持传统批发企业及储运企业开展社会化、专业化的物流服务;鼓励现代物流企业通过多种形式重组整合,扩大经营规模;引导社会资金加大对物流业的投入,支持专业化的物流企业做强做大,培育一批能够提供综合性一体化服务的物流龙头企业。

    (三)大力发展农村现代物流,完善城乡一体化物流网络。健全新型农业生产资料流通服务体系,将农资销售与物流服务紧密结合起来,开展配送、加工、采购、农机具租赁等多样化服务。深化“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支持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建设,提高农村商业网点配送率,促进农产品物流健康发展。

    (四)加强冷链物流体系建设,保障生鲜食品消费安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和支持多家企业联合建立生鲜配送中心,推动产地配送中心的建设;鼓励第三方物流企业强化低温冷链系统建设,实现冷链物流配送的专业化、规模化和组织化。积极推广和应用冷链物流技术,不断完善冷藏物流设备,提高鲜活产品配送和分销能力,降低鲜活产品的配送成本。

    (五)推广先进适用物流技术,提升流通领域现代物流水平。鼓励企业在仓储运输、装卸搬运、分拣包装等各环节采用先进适用的物流技术和装备,提升流通领域现代物流技术装备水平。积极推进流通和物流企业物流管理信息化,运用企业资源计划(ERP)和供应链管理(SCM)技术,促进信息技术在流通领域现代物流领域的推广应用。支持商业企业和物流企业采用互联网等先进技术,实现资源共享、数据共用、信息互通。

    八、建议

    (一)建立组织。成立亳州市促进现代物流业发展协调议事机构,在市政府领导下,发改委、经委、农委、商务、交通、财政、土地、建设、邮政、铁路、海事、烟草、粮食、药发等部门参与,调查统计物流业发展情况,研究制订促进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扶持政策,协调解决物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编制亳州市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

    (二)编制规划。由市财政出资,委托国内高水平物流规划编制单位为我市量身打造物流业发展规划,用科学的规划指导亳州市物流业发展。

    (三)完善物流统计制度。由市统计局牵头,相关部门参与,建立完备的物流业发展基本情况统计制度,为市政府决策提供依据。

    市经济发展研究中心 市政府政策研究室 二〇〇九年三月十日

    第三篇:2024宣城市城市发展报告

    2024宣城市城市发展报告

    发布时间:2024-4-1信息来源:宣城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

    一、全市城市建设概况

    2024年是宣城市“城市建设年”,也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按照全市 “十二五”城乡建设目标,明确责任分工,强化内部管理,全面完成了年初确定的城建各项任务。完成城市建设投资130亿元,其中基础及公共配套设施投资约60亿元,房地产业投资约70亿元;完成建筑业总产值约120亿元(不含广德),比上年增长18%;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位居全省第一方阵;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房地产市场管理、建筑业和质量安全管理等方面取得了较好成绩;招商引资任务超额完成;国家园林城市创建工作正在稳步推进。

    1、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取的好成绩。

    全年完成基础设施建设投资29.7亿元,比上年增长17.39%。新建城镇污水处理配套管网135公里,新增城镇生活垃圾日处理能力195吨/日。城镇污水处理设施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和中央财政专项资金1.454亿元,共计补助污水管网长度340公里和污水处理设施2个;垃圾处理设施建设项目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0.34亿元,共计补助垃圾处理设施3个;城镇供水处理设施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0.36亿元,共计补助供水管网长度40公里和供水处理设施2个;城镇排水处理设施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0.3亿元,共计补助雨水管网长度40.7公里,处理设施1个。城市污水处理率83.76%,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率81.37%,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新增天然气居民用户1.5万户,燃气普及率达91.11%;新增城市供水能力1.5万吨/日,用水普及率达97.62%。人均城市道路面积25.46平方米,建成区绿地率33.86%,绿化覆盖率38.82%,人均公园绿地约11.49平方米,城镇安装路灯道路约150公里,4.7万盏,基本满足城市发展和居民生活需要。

    2、市政工程建设加快。

    针对2024年城市建设任务,全系统及时召开了动员大会,及时整合人员力量,调整成立了“BT”工程、扬子鳄湖景区、北门棚户区改造、敬亭山南大门公园、合工大宣城校区、宛溪河整治二期、高速公路东出入口公园、保障性住房项目等13多个项目办公室,明确责任分工,层层分解任务,由各项目办公室分别抓落实;采取“日检查、周调度、月讲评、年考核”等措施,督促各施工企业科学安排施工进度,并积极主动协调有关单位及时解决工程建设进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18条续建市政道路中环城大道三标、环城大道四标、宣水路一期、薰化路三期、学府路一期、日照路西段、宛陵中路西段、新城路等 8条道路已完工通车;25条新建市政道路中科技路一期、昭亭路改造、杜鹃路、竹苑路、环城大道下穿芜宣高速桥等5个项目已完工,其余道路正按计划推进建设;8个续建市政项目中合工大宣城校区一期工程、宛陵湖景区一期中1—2标主体工程、高速公路东入口公园、宣中新校区主体工程、保障性住房与拆迁安置房等6个项目已完工,北门棚户区改造、敬亭山南大门建设工程正按计划稳步推进;24个新建市政项目中鳌峰路等

    道路中央隔离栏项目已完工交付使用,宣水路二期跨皖赣铁路桥、环城大道下穿芜宣高速桥、泥河整治、拆迁安置房、鳌峰路11公里景观亮化等5个项目也已开工建设,环城大道巷口桥上跨皖赣铁路桥、体育馆、规划馆、图书馆、双桥污水处理厂(一期)、敬亭山南大门至一峰游步道、道叉河整治一期等7个项目即将开工,其他项目已完成前期工作,待征迁工作、土地报批工作完成即可开工。

    3、市政服务水平提高。

    2024年全年新增路灯3100余盏,景观灯3000余盏,累计市区路灯总数达到14100余盏(不含开发区),景观灯33400余盏,维修路灯达1000余盏,实现路灯亮灯率96%以上。完成了鳌峰路、薰化路、梅溪路等三条道路长23公里的中央护栏安装。实施了鳌峰路、梅溪路11公里景观亮化工程,对沿路65幢楼宇实施亮化。本,更换缺损井盖达620余套,有效避免可能发生伤亡事故;及时维修了破损的路面面积达21000平方米、人行道面积达7800平方米,车行道灌缝长达15500米,完成鳌峰路、薰化路、梅溪路等三条道路长23公里的中央护栏安装,满足道路畅通要求;办理各类管线路由、小区方案审查及规划核实等事项近50余件,办理破路占道等各类行政许可事项近90余件,规划联办35件,图纸审查20项;完成老城区道路及部分新建道路总计44条总长约300公里市政道路的雨污水管道排查、测绘工作;完成城区排水管道的疏通清理,并组织专业队伍对薰化路污水泵站、宛溪路污水泵站、宛溪路雨水泵站、水阳江大道雨水泵站4座泵站全面检修和清淤,确保雨季排水通畅。同时,还实施了鳌峰路、梅溪路11公里景观亮化工程,对沿路楼宇共实施亮化项目65项,建成后将极大提升城市品位,丰富夜间城市景观。

    4、园林绿化水平提升。

    一是全力推进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工作。健全了创建工作机构,拟定了相关政策,正式启动了首批共计23个创园绿化项目土地及房屋征收工作,完成了环城大道三标、四标、宣水路、陶然路、薰化路延伸段、龙川路等道路绿化工程,对主城区鳌峰路、昭亭路、梅溪路等26条道路进行了绿化提升改造;二是高标准启动并完成一批绿化建设任务。抢抓时机,完成了鳌峰东路香樟栽植工程、宛溪路三角岛绿化工程、宣城市高速东入口公园景观绿化工程等数十个绿化建设项目;三是积极开展各项绿化方案行政审批工作。2024共办理包括绿化方案审查在内的各类项目211件,多次组织召开公园、道路及住宅小区项目景观方案评审会,并积极督促各设计单位进一步完善设计;四是不断提高建成区绿化养管水平。创新养护管理机制,将城区道路分区划片公开招标确定养护单位,并对城市绿地、行道树进行“日巡查、周调度、月考核”,同时做好季节性特殊养护和排查工作,在确保树木健康成长的同时也全面排除了高大树木可能造成的安全隐患,受到群众一致好评。

    5、园林城市建设加快。

    2024年是创建国家级园林城市启动年,3月14日市委市政府召开了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动员大会后,正式启动了首批共计23个创园绿化项目土地及房屋征收工作,完成了环城大道三标、四标等多条道路绿化工程,对主城区26条道路进行了绿化提升改造,全年新增绿地面积69万平米,累计栽植各类乔木约21.5万余棵。

    6、公用事业发展加快。

    城市供水。2024年,城区新建供水水干管网22公里,新增供水用户11000多户,完成“一户一表”改造530户,年供水总量约2400万吨。目前,城区配套供水主干管网长度近290公里,日供水能力达到15万吨,城区总用水户数近8万户(其中已登记用水户头数约5.7万户,总表户头1000户,涉及未“户表改造”用户近2.3万户),供水水质综合合格率达到100%。“城市第二水源”西部新城大豪水厂一期工程(2万吨/日完成试运行,已向少量企业(近10家)正式供水。

    2024年5月,市政府办正式印发了《宣城市城市规划区内原乡镇小水厂关停处置方案》,标志着本市小水厂关停处置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目前,已确定夏渡自来水厂为首个整体收购关停对象,拟按114万元总额关停夏渡水厂。现夏渡水厂整体收购工作正在有序推进之中,城市供水管网建设正在积极推进,如施工环境能够保障,预计春节前可以完成。该水厂关停后,既有用户将无偿接上城市自来水,用上安全水、卫生水。着手研究双河水厂关停处置事宜。

    城市燃气。2024年,城区新建供气中压干管26公里,新增管道天然气用户9000户,完成思佳花园、敬亭苑ABD区、西林二村等管道液化气小区的天然改造2300多户,管道天然气年售气量达1100万方。截至目前,城区配套主供气管网长度达106公里,日供气量达3万方,管道天然气用户25181户,其中居民用户25040户,商业用户124户,工业用户17户。正在运行的3个车用燃气加气站年售气量为990万方,日供气量达2.71万方,满足全市999辆出租车、31辆客运车和100辆驾校车辆、10辆交警队车辆的用气需求。另瓶装液化石油气年销售量达2300吨,保障供应城区56700户住户。

    污水处理。本,市本级敬亭圩污水厂共达标处理污水近1380万吨,日均处理量3.78万吨,COD削减量约1650吨(待核定),NH3-N(氨氮)削减量约228吨。运行负荷率约80%。通过处理方案比选,并经合理论证,从节约政府支出和方便管理角度考虑,本市确定实施宣城市敬亭圩污水处理厂(一期)污泥无害化处理项目。该项目预计投资约273万元,日处理能力50吨,采用BOT建设运营模式,处理工艺为深度脱水,利用高压压滤机将污泥含水率降至60%以下,处理后的污泥将送至垃圾无害化填埋场作覆土使用。目前,该项已基本建设完成,预计年底将投入试运行。开展了敬亭圩污水处理厂二期5万吨/日扩建及管网配套工程项目前期工作,完成了项目的排污口论证、环境影响评价、可行性研究等前期工作。启动双桥污水处理厂一期项目建设工作。开展了双桥污水处理厂选址红线范围内的征地拆迁工作,成功争取圈外用地指标68亩。完成了厂区工程项目的BOT招标,确定了项目投资单位,目前正在开展地质详细勘察和初步设计报批工

    作,力争年前开工建设。委托市规划院编制双桥污水处理厂一期项目5.5公里尾水排放方案设计,并申报尾水排放规划路由。

    应急管理。根据市政府要求,2024年成立了市政公用事业保障应急(救援)队,统筹负责全市市政园林、燃气和供水保障任务。全年妥善处置了供电部门施工造成薰化路下穿高速供水主干管爆裂,致使薰化路以南沿线两侧包括职业技术学院、合工校区等区域停水等4起突发事件,坚持以保障城区居民基本生活为工作重任,切实保障了建设系统公用事业的稳定运作。为确保安全度汛,根据《宣城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2024年防汛排涝工作方案》要求,成立了防洪抢险指挥领导组,组建了3支建设系统防洪抢险队,落实抢险职责,确保了城区安全渡汛。

    7、建筑业发展快。

    全年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20亿元(不含广德),较上年增长18%,实现建筑业增加值28.8亿元,比上年增长6.6%,利润总额2.7亿元,同比增长5.4%。截至2024年底,全市共有建筑业企业269家(不含广德县),较上年净增28家。现有施工总承包企业91家,其中一级企业4家(今年新升级1家)、二级企业38家(今年新升级6家)、三级企业49家;专业承包企业122家,其中二级企业14家(今年新升级2家)、三级企业108家;劳务分包企业56家。截至2024年底,共有勘察设计企业12家,其中乙级5家、丙级7家;设计施工一体化企业15家(其中有5家企业同时具有施工总承包资质),其中二级7家、三级8家;招标代理企业10家,其中乙级4家、暂定级6家;监理企业9家,其中甲级1家、乙级3家、丙级5家。2024年申报省优质工程“黄山杯”6项。全市共创全国“AAA级安全文明标准化诚信工地”1个,省级建筑施工安全质量标准化示范工地(小区)59个(不含广德),与2024年相比增长55%,居全省第二。市级建筑施工安全质量标准化示范工地(小区)78个,与2024年相比增长8%。均创历史新高。

    加强建筑市场管理。2024年以来,共排查项目46项,其中市政工程19项、园林绿化工程4项、保障房及拆迁安置房12项、其他房屋建筑工程11项。加强招标开评标现场监督管理,全年共受理举报11件,其中举报属实3件,取消3家企业的中标候选资格,还有1件正在调查中。查处违法违规案件2起,对涉案的5家企业处罚金26万多元,目前还有1件违法违规案件正在查处中。9月开展了全市在建工程的建筑市场监督执法专项检查。7-10月开展了工程勘察设计单位资质动态核查工作。11月开展了部分建筑业企业资质动态核查工作。根据省厅要求,自11月起申报建筑业企业资质全部实行网上申报、审批。严格执行《建设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及时收集和编制印发《宣城工程造价》12期,为我市城市建设工程造价和解决工程造价纠纷提供了依据。接受新报监单位工程318个,建筑面积249.3万㎡,提前介入宣州区阳德小区拆迁安置房等15个项目的质量监督,建筑面积约50万平方米,上转接工程建筑面积约300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599.3万平方米。全年共办理竣工验收备案231项,面积100.3万平方米。接受监督的工程,全部编制工程质量监督方案,并向建设各方主体进行了监督交底,质量监督覆盖率100%。对于市政工程开展以巡查为主要方式的日常监督工作,进一步强化了市政工程质量的动态

    管理,及时发现、解决工程质量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加强了对住宅小区道路工程的质量监管。重点是对小区排水管道、路基、路面等关键部位质量进行监管。

    编制印发《2024年全市工程质量监督工作要点》,明确总体思路及工作目标,制定工作要点,共计到现场进行监督达1760余次,对验收监督中发现的问题,下发监督意见书155份,有效的保证了地基基础、主体结构安全和主要使用功能。在做好日常定位监督工作的同时,增加周六全天开展工程质量巡查工作,并将保障性住房和拆迁安置房列为重点巡查对象,加大巡查监督的力度。对市区新建的校安工程,安排专人进行质量监督,市区校安工程整体质量稳定。还两次安排工程技术人员配合市教体局参加对全市校安工程的质量检查。全年组织开展建设工程质量巡查100余次。集中开展建筑工程质量检查1次,保障性住房工程质量专项检查2次,钢筋质量专项检查1次,高强钢筋推广应用检查2次,建筑节能专项检查1次,商品砼专项检查1次,组织了一次市政工程质量安全大检查。

    加大了对《宣城市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实施规定》的宣传和监督检查力度,督促各方主体加大住宅工程质量通病治理工作,同时在住宅工程竣工验收前,要求建设单位严格按照《安徽省住宅工程质量分户验收实施细则》规定,组织施工、监理单位对住宅工程实行逐套验收,在工程竣工前对分户验收结果,采取抽查方式进行查验,查验符合要求的,方可同意建设单位组织竣工验收,有效地提高了住宅工程整体质量水平。

    结合日常工作,坚持安全巡查常态化管理,深入开展隐患排查治理活动,特别是对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进行重点检查。共检查工程6240余项次,共发出《建筑工程安全隐患整改通知书》1040余份,累计提出整改隐患3400余条,经复查,整改率98%。同时,我委通过加大检查频次,加强检查复查力度、加强创优指导等措施重点加强对保障性住房等政府性投资工程的安全监管,全年政府性投资工程未发生工亡安全事故,创建省标化工地41项、市标化工地85项。全年开展了四次季度安全大检查,对县市区督查四次。对62家施工、监理企业进行相应处罚,对42名项目经理、总监记不良记录。开展两次全市建筑起重机械专项检查,对6家施工、监理企业及安装单位给予了相应的经济处罚。

    全年共有144家建筑施工、监理企业建立了重大危险源监控平台,共有99项工程申报重大危险源。12月3日启动了建筑施工现场关键岗位人员 “IFA” 考勤系统,选择了15项在建保障房及1000万以上政府性投资房建工程进行了试点,将关键岗位人员纳入考勤对象。全市建筑安全管理依托远程视频监控平台,转变了建筑安全监管以现场检查为主为网络巡查和现场检查相结合的模式,对建筑施工现场和企业实施差别化管理。进一步规范了起重机械备案管理及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监督管理。全市共组织深基坑、高大模板、悬挑脚手架、附着式升降脚手架专家论证56次,有效规范了超过一定规模的分部分项工程的方案编制及现场施工。全年共召开四次全市建筑安全生产工作会议,及时传达省、市关于建筑安全生产工作方面的最新文件精神,确保建筑安全生产信息、政令畅通。省厅三次分别对我市建筑安全生产及“打非治违”专项行动开展督查和暗访,由于我市基础工作较为扎实,部署及时、措施得力,没有任何项目和企业被省

    厅通报。今年我市创建省、市级建筑施工安全质量标准化工地数量创历史新高,创建水平也多次得到评审组高度肯定,在创建规模上取得新突破,最大达到23万平米。同时省标化在乡镇工程、市标化在行政村工程取得突破。通过持续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以点带面,全面推动我市建筑安全生产防护水平和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

    开展第六届“徽匠”建筑技能大赛5个工种选手的推荐选拔工作,组建了宣城市代表队,参加了全部工种的比赛。安徽山林建筑公司砌筑工曹延志和绩溪县盛松古建公司精细木工方国顺2位选手勇夺桂冠,分别被授予该工种安徽省“徽匠”状元称号。此外全队还囊获了2个二等奖、2个优秀奖。代表队连续第3次荣获全省团体二等奖,保持了本市建筑技能人才培养工作在全省的领先水平。砌筑工选手曹延志、雷小兵被省住建厅指定代表安徽省参加全国建设行业职业技能竞赛暨第42届世界技能大赛选拔赛。雷小兵荣获全国第三名,被授予“全国技术能手”荣誉称号,为安徽建筑业争得了荣誉。

    第四篇:全球城市发展报告

    大城市经济在2024年至2024年间集中加速

    增长

    300个大都市占全球就业增长的36%,占全球GDP增长的67%。新兴经济体大都市地区持续增长但极不均衡,在60个表现最好的大都市地区中占80%。

    2024年,300个最大的大都市的劳动力增长占全球的四分之一,但却创造了全球超过一半的GDP。

    图为2024年,世界上最大的300个大都市占世界GDP增长、新增就业人数和新增人口的份额

    城市地区的密度和关联性降低了交通成本,为企业提供了保持生产所需的劳动力、基础设施和知识共享资源。这些力量共同促进了就业创造和经济增长。这些优势超过了与大的、密集的城市相关的成本,比如更高的租金或更大的交通拥堵,因此企业和行业继续集中分布在城市里。

    这些动态意味着,大城市地区不仅包含了极具的经济活动,而且也推动了近期的经济增长。在2024年至2024年之间,300年最大的都市区占全球36%的就业增长和67%的全球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利率超过其2024年的份额每一指标(图2)。大都市区占占GDP的比例增长,就业增长近两倍,暗示他们的难以置信的高生产力在这些地方的相对水平。

    图为2024-2024年,世界上最大的300个大都市占世界GDP增长、新增就业人数和新增人口的份额

    因此,从定义上讲,在此期间,大型大都市经济体的扩张速度要快于全球经济整体的扩张速度。2024年至2024年,大城市地区GDP年均增长3.3%,超过了全球平均水平2.6%,大城市地区年均就业增速也较快,增速超过世界0.7个百分点。这些趋势持续存在,尽管大城市地区的人口增长速度较低,这一增长模式导致人均GDP增长水平大大提高(大城市地区为2.2%,全球为1.5%)。

    复合年增长率,2024—2024

    在过去的两年里,发展状况是增长最为强劲的信号。新兴国家的都市经济体被吸引到经济表现指数的顶端。

    按经济表现分布的五档分布图,2024—2024

    在60个表现最好的都市地区中,新兴经济体占80%。中国和新兴的亚太地区的大都市占绝大多数!

    排名*********2627282930就业率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增长量(千个)增长率增长量(千美元)都柏林爱尔兰2.5%41.621.2%37.9圣何塞美国3.4%69.37.5%16.2成都中国5.9%860.77.2%1.2旧金山美国3.8%166.64.1%6.8北京中国2.8%659.16.3%1.6德里印度4.7%621.06.6%0.5马尼拉菲律宾5.7%543.75.5%0.7福州中国6.0%315.17.8%1.5天津中国2.5%436.17.6%2.2厦门中国5.4%317.37.1%1.7武汉中国4.5%382.26.9%1.7伊斯坦布尔土耳其4.4%459.03.9%1.6重庆中国1.3%458.19.8%1.3海德拉巴印度5.4%343.58.7%0.3温州中国5.2%344.97.1%0.9洛杉矶美国2.5%291.83.1%4.0苏州中国2.1%295.17.5%2.7河内越南4.8%367.87.4%0.4苏拉特印度5.9%271.87.9%0.5杭州中国2.9%302.57.5%2.0鄂尔多斯中国3.5%35.27.2%4.2常州中国3.6%168.38.4%2.3孟买印度2.9%407.86.9%0.5盐城中国5.0%180.99.0%1.3达卡孟加拉国4.8%407.05.2%0.2镇江中国3.9%99.38.4%2.4乌鲁木齐中国4.6%145.38.6%1.5雅加达印度尼西亚2.0%532.54.4%0.5泰州中国3.7%153.48.9%1.7芜湖中国4.7%89.58.5%1.9都市国家 但并不是所有的新兴市场大都市都发展得很好。发展速度较慢的城市区域包括拉丁美洲的许多大都市,尤其是巴西的大城市。

    排名******************就业率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增长量(千个)增长率增长量(千美元)渥太华加拿大0.8%11.30.3%0.2多哈卡塔尔1.8%23.5-0.3%-0.3台北中国台湾0.6%40.50.1%0巴塞尔-米卢斯瑞士0.8%10.90.1%0.1俄克拉荷马市美国0.7%8.9-0.1%-0.1汉诺威德国1.0%13.9-0.3%-0.3珀斯澳大利亚0.2%4.00.0%0沈阳中国0.0%-0.2-0.2%0罗安达安哥拉3.2%89.4-6.9%-0.8阿拉木图哈萨克斯坦0.7%11.0-1.0%-0.4奥斯陆挪威0.4%6.2-0.3%-0.5约翰内斯堡南非0.6%23.8-1.7%-0.4巴库阿塞拜疆0.5%14.1-1.7%-0.4开普敦南非0.1%2.5-1.5%-0.2迪拜阿联酋-0.8%-42.40.2%0.1密尔沃基美国1.1%18.1-1.3%-1.5莫斯科俄罗斯0.6%89.3-2.9%-1.5基辅乌克兰-0.3%-9.4-2.2%-0.4里约热内卢巴西-0.3%-28.8-2.4%-0.6大连中国-2.3%-165.41.3%0.4休斯顿美国1.0%59.2-2.1%-2.8阿雷格里港巴西-0.9%-36.8-3.7%-0.9利马秘鲁-2.3%-242.41.1%0.2巴西利亚巴西-1.1%-47.5-3.2%-1.3贝洛奥里藏特巴西-2.1%-100.6-5.6%-1.2库里提巴巴西-3.9%-143.2-6.1%-1.6埃德蒙顿加拿大1.4%20.9-5.9%-7.5圣保罗巴西-2.0%-412.4-5.8%-1.9卡尔加里加拿大0.3%4.6-5.3%-7.4澳门中国澳门0.3%2.5-14.1%-17.5 国家发达国家的城市经济表现则更为复杂。都柏林、圣何塞和旧金山在排行榜上且接近榜首。

    爱尔兰国内生产总值(GDP)统计数据中的奇怪现象,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该国几乎前所未闻的人均GDP增长。许多跨国公司出于税收目的合法地居住在都柏林,但实际上并不在那里生产。其中一些公司增加了在国外进行的合同制造业的数量,但从统计上看,这反映在当地和国家的GDP作为出口的核算中。

    其实这并不奇怪,爱尔兰的税收优惠政策甚至比霍尔果斯还要多!举个栗子,爱尔兰标准公司税率为12.5%。但2024年,苹果公司在爱尔兰仅缴付0.005%的公司税!

    与此同时,科技行业的巨大增长,将硅谷的两大支柱——圣何塞(San Jose)和旧金山(San Francisco)——推入了经济表现指数(economic performance index)的前四名。另一方面,由于2024年至2024年间大宗商品价格下跌,包括卡尔加里、埃德蒙顿、休斯顿和俄克拉荷马市在内的一些北美地区的石油和天然气专业领域的增长尤为缓慢。

    全球城市发展报告——世界各地区大城市经济表现的显著差异被全球趋势所掩盖

    在上一章中,调查结果显示,作为一个整体系统,大城市经济在2024年至2024年间集中加速增长。但是这一评估忽略了大城市表现的显著地域性差异。下图为2024-2024年各地区大城市经济表现的复合年增长率:

    图为2024-2024年,各地区大城市人均GDP和就业率年增长率

    从这个角度来看,2024年至2024年,几个地理区位上的城市发展趋势变得十分耀眼。首先,以全球标准衡量,中国和新兴的亚太地区的大都市地区人均GDP以极快的速度增长,年均复合增长率分别为7%和4.9%。鉴于这些城市中低收入和中等收入人群的收入水平,这些城市人均GDP预计会有更快的增长,因为从较低的收入起点更容易实现快速增长。然而,这一趋势在除中国和新兴亚太地区外的中低收入地区并不普遍。在其他新兴地区,中东和非洲地区与拉丁美洲城市人均GDP增长率分别停滞在0.7%和1.3%。

    此外,大城市地区之间的就业率增长呈现出不同的区域格局。中东和非洲大城市的就业率增长率最高(3.3%),除中国外的亚太新兴经济体(2.8%)和北美(2.3%)。在中国,就业增长速度(2.1%)远低于人均GDP的增长速度(7%)。反观拉美,全球范围内只有该区域的两项指标均呈现负增长。

    从地理区位的角度来看,大城市与其他地区相比表现如何,这些地区包括中型和小型城市以及农村地区。这必然需要更长的时间跨度(2024-2024)来检验大城市地区和其他地区的经济增长轨迹如何分化、趋同或保持稳定。

    图为2024-2024年,各地区内大城市(蓝)与其他地区(黄)就业人口年定基增长率(2024年=100)

    在此期间,每个地区的大城市区域就业增长都更为强劲,有时甚至是急速增长。例如,在中国,这种情况尤其显著。中国大城市的就业人口增长了88.1%,而全国其他地区的就业人口减少了11.5%,这体现了中国大城市的强劲增长,以及从农村地区和小城镇到大城市的大量劳动力转移。亚太发达地区、东欧和中亚、中东和非洲的城乡就业增长差距类似,但也不是那么明显。在东欧和中亚,尽管该区域内

    非大城市地区停滞不前,但大型大都市地区仍在扩大就业。在西欧和北美,就业人口增长率在大都市区与周围地区在金融危机前并无明显差别,但在经济危机后出现了分化。

    与就业趋势不同,在2024年到2024年间,按地区计算的人均GDP增长趋势,大部分地区的都市区人均GDP增长都较其他区域较弱(图7)。在西欧,大都市区的人均GDP增长超过其他地区,尽管其升幅是其全球范围内倒数第二(13.8%)。

    图为2024-2024年,各地区内大城市(蓝)与其他地区(黄)人均GDP定基增长率(2024年=100)

    中国再次成为“遗世独立”的那一个。在中国,大城市地区的人均GDP增长率是全国其他地区的四倍(2024年至2024年,中国的人均GDP增长率高达42.8%)。令人难以置信的是,中国大型都市区的

    表现似乎导致了早先发现的300个最大的都市区经济体的人均GDP增长速度超过了整个世界。

    这些图表清楚地表明,基于迅猛的就业和人均GDP增长,中国的城市化和增长模式不同于世界上任何其他地区。相比之下,中东和非洲的大城市正在经历就业增长,但人均GDP水平没有迅速增长。经济学家将最近的这一趋势称为“无增长的城市化”(urbanization without growth),即当贫困和地方治理不力限制大城市解决增长带来的负面外部性(如拥堵、污染)的能力时,出现的一种动力。这些发现也为“大城市与其他地区”的差异提供了额外的细微差别。在全球范围内,大城市的就业率都在以比周边地区更快的速度增长,但在2024年至2024年期间,大城市地区的人均GDP增长率要么与周边地区相似,要么落后于周边地区。

    图为2024年,全球最大的300个都市圈与区域内其他地区人均GDP的差额比例

    这也指出,平均而言,大型都市区的人口仍比他们周边地区所有区域更富裕。新兴地区的大都市区及其周边地区的人均GDP差距普遍

    较大,而发达经济体内部的差距则普遍较小。平均而言,西欧和美国大城市的人均GDP大约高出40%。这一差距虽说不小,但与中国(484.5%)、中东和非洲(206.7%)、不包括中国在内的亚太新兴国家(200.1%)、东欧和中亚(141.3%)的人均GDP差异相比,这一差距就显得微不足道了。

    全球大城市发展报告——部分经济增长迅猛的都市区就业和人均GDP增长远高于

    其他地区

    大城市不仅在不同区位之间经历着不同的经济发展轨迹,而且在地区内部也是如此。部分大都会区域远比其他地区的就业与人均GDP增长更为强劲。在2024年和2024年期间,明显多数大都市地区的表现优于各自的地区经济。三分之二(202个)的大都市地区超过了他们所在地区的就业增长。与此同时,超过60%(192个)的都市区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高于本地区平均水平。

    图为2024-2024年,人均GDP和就业增长方面都优于本地区均值的大城市地区的百分比

    在每个区域范围内,都存在一个在就业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中超过其区域的城市群。在短期内,从2024年到2024年,51%的300家最大的都市区经济增长率高于这两个指标地区平均水平。在中国(73%)、东欧和中亚地区(54%)、新兴亚太地区(65%)和中东与非洲(56%)的大多数都市区都出现了成规模的增长,而现有的大多数都会区则都位于亚太发达地区(25个),北美(57个)和西欧(43个)等地。

    纵观2024年至2024年期间,在亚太发达地区、西欧和中国的都市区较好的长期表现的推动下,超过一半的都市区(53%)的人均GDP增幅超过平均水平。值得注意的是,在北美、中东和非洲,有更多的大型都市区在短期(2024-2024)增长方面超过长期(2024-2024),而在亚太和西欧发达地区,情况则相反。

    然而,即便是在一些发展迅速的大都市地区,也存在差异。每个地区都有一小部分城市经济体(前20%)为人均GDP和就业增长提供

    动力。

    在下面的部分,可汗将为大家按地区解读各个区域内都市区的状况和样本的显著差异性:

    亚太发达地区

    亚太发达地区的就业率(1%)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3%)保持稳定的年增长率,但其最大都市区的表现仍然不均衡。

    整体来看,奥克兰(新西兰)表现最好,就业率增长4.7%,人均GDP增长3.2%。

    在澳大利亚,墨尔本和悉尼超过了整个地区的就业增长和平均人均GDP增长,而珀斯的增长停滞在就业和人均GDP上,部分原因是矿

    业的表现不佳。

    与所属地区地区相比,东京的表现很强劲,与大多数日本大都市地区的缓慢增长形成鲜明对比。

    首尔-仁川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在韩国国内增长第二快(2.8%),就业增量也位居第二(32万)。

    与中国大陆不同的是,澳门地区的经济表现在整个亚太地区是最糟糕的。由于严重依赖中国大陆的博彩旅游,在2024年中国政府打击腐败和腐败之后,澳门的经济增长陷入停滞。作为一个自由港,澳门的博彩业收入从2024年的447亿美元下降到2024年的277亿美元。澳门还依赖于区域贸易,2024年下降4.5%,2024年下降14.6%。

    中国

    在全球范围内,中国的数据是极具个性的!在本报告中,103个人均GDP和就业增长方面都优于本地区均值的大城市地区继续推动着整体经济的增长。

    在中国,21经济表现排名在前5%的都市区都位于中部工业区或高度城市化的沿海地区,并且大多数大城市的就业增长率都超过了国家的低就业增长率(0.2%),其中10个城市的就业增长速度比全国平均水平高4个百分点以上。8个都市区的人均GDP增长率比全国人均GDP增长(6.3%)高出2个百分点。

    遵义和贵阳这两个城市得益于中国在经济规划中的优先地位,在基础设施和工业发展方面得到了大量投资,其人均GDP增长率分别为

    11.1%和10.2%。

    南部和东北部地区集中了最不景气的几个城市。特别是珠江三角洲的四个都市区出现了负增长:中山(-0.6%)、珠海(-1.2%)、佛山(-1.7%)和江门市(-2.5%)。

    亚太新兴地区(除中国外)

    在除中国外的新兴亚太国家,还有一些世界上增长较快的大都市。总的来说,该地区的大城市年平均就业增长率为2.8%(高于该地区的1.6%),人均GDP增长率为4.9%(低于该地区的5.1%)。

    印度表现强劲的城市包括德里和海得拉巴,德里实现了该地区最大的就业增长(62.1万人),海得拉巴的人均GDP增长速度最快(8.7%)。

    在东南亚,马尼拉和河内也名列前茅。

    除了雅加达的状况及格外,印尼大部分主要的大都市地区(棉兰, 泗水和三宝垄)在整个地区表现不佳,就业增长率落后于该地区平均水平1个百分点以上。

    东欧和中亚

    相较其他地区,虽然东欧和中亚的就业率增长最低(0.2%),人均GDP增长率最低(1.1%),但其大都市地区总体表现优于该地区平均水平。在东欧,伊斯坦布尔在该地区的经济表现最好,增加了46万个工作岗位,人均GDP增长了3.9%。布加勒斯特和华沙的就业率和人均GDP增长率都比该地区高出3个百分点。相比之下,基辅(乌克兰)、巴库(阿塞拜疆)、阿拉木图(哈萨克斯坦)、莫斯科和圣彼得堡(俄罗斯)的就业增长放缓,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下降。

    拉丁美洲

    拉丁美洲是所有地区中经济表现最弱的地区,每年就业率下降(-0.5%),人均GDP下降(-1.3%)。

    该地区的大型都市区域在这两个指标上也都出现了下降,尤其是巴西城市,如巴西利亚、贝洛奥里藏特、库里蒂巴和圣保罗。

    不过拉丁美洲的一些大都市地区异军突起。墨西哥城和瓜达拉哈拉领跑该地区的大都市增长,人均GDP增长3%,就业岗位合计增加36.6万个。圣多明各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最快(5.7%),从2024年到2024年生活水平提高了1200美元。

    北美

    北美大都市地区的就业率每年增长2.3%,人均GDP每年增长1.5%,高于地区平均水平1.8%和1.3%。美国西海岸的都市区继续表现强劲。圣何塞(7.5%)继续领跑该地区的人均GDP增速榜。

    在北美表现最好的五分之一城市中,每个都市区的就业率至少增长了2.5%,表现最好的十一个城市的人均GDP增长超过2%。

    除多伦多和温哥华之外,加拿大的大都市地区处境不佳。埃德蒙顿和卡尔加里在此期间经历了低就业增长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急剧下降,部分原因是此两城为能源输出地,而近几年能源商品价格低

    廉。

    西欧

    在西欧的43个大都市中,有24个城市的就业增长率低于该地区平均1.2%的增长率,有31个城市的人均GDP增长率低于该地区1.4%的增长率。

    都柏林的人均GDP比西欧高出近20个百分点。伦敦新增了36.4万名员工,是该地区整体就业增幅最大的,斯德哥尔摩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增幅位居第二(3800美元)。

    埃因霍温-登博斯和阿姆斯特丹-鹿特丹这两大北部产业枢纽在人均GDP上增长强劲。

    西欧南部的都市区表现各异。马德里、巴塞罗那、巴伦西亚和里斯本的增长超过了地区平均水平,而马赛、威尼斯、罗马、米兰、那不勒斯、佛罗伦萨和雅典则落后于地区平均水平。

    中东和非洲

    2024年至2024年,中东和非洲年均就业增长2.2%,人均GDP增长0.8%。

    除了比勒陀利亚的就业增长率最高(7.6%)和人均GDP增长率强劲(3.5%)之外,非洲主要城市的表现不如中东城市。

    约翰内斯堡和开普敦人均GDP负增长,就业增长有限。拉各斯的人均GDP下降了3.4%,罗安达的人均GDP下降了近7%。

    第五篇:2024安庆市城市发展报告

    2024安庆市城市发展报告

    发布时间:2024-4-1信息来源:安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

    一、克难攻坚,城镇建设与管理取得新成绩

    2024年,全市城建各项工作呈现“好中有快、稳中有进”态势,全年累计完成城建固定资产投资156.15亿元,同比增长9.5%;城镇化率达45.9%,比上年提高2个百分点。

    1、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展现新形象

    市政道路工程。菱湖北路东段及振风大道一期“白加黑”改建、顺安路三期、环城南路、文苑路、朝阳路、长风路、顺安路二期桥梁、马山东路等8项工程在黄梅戏艺术节前全部完工;人民路步行街道路工程仅用105天时间就全线贯通,正在实施地下工程;华中路三期、柘山路、港华路北段、祥和路等工程正在加紧施工;潜江路北段、新河路等待交地开工;天台里街、卫门口街等9条小街小巷整治改造全面完工,集贤南路人行道大修工程14天完工;菱湖风景区环湖绿道完成过半。

    水系整治工程。顺安河综合整治工程河道全线贯通,泵站正在加紧施工;顺安河以西区域排水、康熙河(新河)整治、潜江沟、3号和4号污水提升泵站等工程积极推进。

    灯饰亮化工程。结合艺术节,完成了城区20多条道路路灯安装和38栋临街建筑物、6条主干道、107处公交站亭的灯饰亮化工作,城区累计共安装路灯838柱1661盏、流星雨饰灯5000多支。市区小街小巷路灯安装任务提前三个月超额完成。

    公共服务设施工程。明月清风园、张汇滔陵园基本完工;东部新城区医院病房楼A座、国家气象基本观测站等工程积极推进中。集贤关及港华路加气站扩建扩能工程完工运行,次高压管线开工建设;一水厂异地迁建工程全面施工,城东污水处理厂二期、东城区供水管网、杨桥组团供水管网工程正在开展前期工作。

    2、小城镇及美好乡村建设取得新进展

    以小城镇建设“宜城杯”竞赛活动为抓手,县城、中心镇、重点镇建设势头强劲。县城建设各具特色、日新月异,一批经济强镇、商贸重镇、旅游名镇、园林新镇和城镇化示范村、示范片区开始涌现,呈现出中心城市、县城、乡镇、美好乡村建设一同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步伐进一步加快的良好态势。涌现出桐城、潜山、枞阳、岳西等一批示范典型地区。农村清洁工程、农村危房改造和村庄整治深入推进,29889户农村危房改造任务及32个乡镇农村清洁工程全部完工,在全省考核位列第一方阵。

    3、建设行业实现新发展

    质量安全监管进一步加强。重点加大标准化工地、保障性住房、市政道路设施项目的质量安全监督和巡查,扎实开展“打非治违”活动,坚决查处工程建设中发生的违法违规行为。全年创国家AAA级安全质量标准化示范工地1项、省级20项、市级52项,创省优质工程“黄山杯”奖5项,市“振风杯”奖39项。

    建筑业、房地产开发业平稳发展。以资质管理为手段,加强市场监管,强化指导服务,促进建筑业、房地产开发业持续平稳发展。全市全年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23亿元,同比增长20%。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100.15亿元,同比增长0.67%;房屋施工面积1012.46万平方米,同比增长

    2.27%;商品房销售面积231.9万平方米,同比有所下降。

    市政园林设施监管力度明显加大。艺术节前,对全市110公里主干道、260公里排水(污)管道、18座市政桥梁、4公里内河道进行全面检查、维修和清疏,完好率常年达98%以上。汛前,市区7座泵站累计排水1336台时,排水量2024.6万吨、排污量4380万吨,运送垃圾80余车,成功经受了7·

    14、7·17两次特大暴雨考验。栽植、补栽树木及花卉8.16万株,美化建筑工地施工围墙总长16890米。

    4、争取资金和对外合作取得新成效

    全年争取中央预算内、专项资金7.48亿元。其中,农村危房改造和清洁工程争取资金4.47亿元,约占全省七分之一,居全省第二位。城镇供水、雨水管网和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方面争取资金3.03亿元,其中,境外资金1000万欧元。与北京中坤、中建七局和中水电十三局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对城建项目实行整体打捆建设,有效破解了建设资金不足的压力。

    二、加压推动,力争再创2024年城镇建设新辉煌

    2024年,是再掀大宜城建设管理新高潮的关键之年。做好城建各项工作,责任重大、意义深远。全市城乡建设与管理工作要牢固树立“城市建设是最大的民生工程”的理念,按照建设“景区城市”的思路,再加力度、再鼓干劲,负重奋进、实干苦干,在“热起来、通起来、绿起来、靓起来”的大宜城建设热潮中创新有为。2024年城建工作主要目标任务是:完成市政基础设施投资60.23亿元,城镇化率提高2个百分点,建筑业总产值增长10%以上。

    1、快速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在完善中心城市功能上实现新突破

    2024年,市区安排重点工程212项,总投资170亿元,其中年计划完成投资139.47亿元。重点是实施列入市政府工作报告中的“十大重点工程”:市政务中心,市体育中心和全民健身中心综合训练馆,东部新城区综合医院一期,人民路综合改造,湖心路等4条道路黑色化,菱湖风

    景区水环境综合治理,外环北路一期、独秀大道三期和勇进路二期建设,康熙河(新河)整治,城区出入口通道拓宽,荣升街、天后宫街等10条背街后巷改造升级。同时,启动高速安庆出入口迁址规划建设,建成环城南路二期,推进环城东路建设。建成潜江路、柘山路、祥和路,开工建设沿江东路中段、秦潭路、天柱山西路、文苑路南段,实施中兴大道铁路平交口改造,启动安庆火车站站房和站前广场建设。标本兼治,分期实施,全面推进花亭大沟整治。市建委抓得早、抓得紧,上年9月就开始谋划下年项目,续建工程年初就组织陆续开工。

    2、全面推进美好乡村建设,在城镇建设提质上档方面实现新突破

    安庆市城镇化分别落后于全国、全省6.67个和0.8个百分点,城镇化发展的空间和潜力巨大。市委、市政府强调要继续开展小城镇建设“宜城杯”竞赛活动,把加快推进城镇化作为2024年经济工作的重点,作为扩大内需和调整经济结构的重要抓手。一要全面开展美好乡村建设。完成193个美好乡村建设,尤其是宜城板块美好乡村示范点建设要显成效、出形象,产生示范带动作用,促进整体水平提高。二要继续实施农村清洁工程、危房改造工作。总结3年经验,并延伸到美好乡村建设中心村及其所属自然村。完成省里下达的第一批22300户农村危房改造和32个乡镇农村清洁工程任务,确保位次在全省前列。三要提升城镇发展质量和水平。加强城市规划和城镇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加快推进县城、重点镇之间骨干路网建设,促进城镇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不断壮大县城规模,提高县城集聚和承载发展的能力。每个县(市)建设2-3个风情小镇。

    3、致力服务引导,在促进建筑业转型升级上实现新突破

    一要实施建筑业强市战略。各县(市)区政府和建设部门要高度重视建筑业的发展,进一步深化改革,切实做好管理、指导、协调和服务工作,引导有条件的建筑施工企业组建大型建筑企业集团,帮助指导企业达标升级,积极培育龙头骨干企业,提高建筑业企业外向度,促进全市建筑业的快速健康发展。二要进一步规范建设市场秩序。建立完善企业诚信评价体系,规范建筑劳务市场,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查处力度,坚决制止违背规律的最低价中标、拖欠工程款等现象。加强对企业市场行为的动态监管,尤其对那些串通投标、违法转包分包以及恶意拖欠民工工资的企业,要严格把关、严格执法,该清除的,必须坚决清除。三要强化质量和安全管理意识。创新监管方式,建立点、线、面全方位监督机制。严格执行国家工程项目管理程序和强制性标准,确保工程质量,特别要加强农村建筑工程质量监管,开展农村工匠培训工作。切实做好建设领域各类安全事故隐患排查和整治工作,健全重大隐患治理、重大危险源监控制度,着力从源头上遏制重特大质量安全事故发生。继续推进质量安全标准化工地创建工作,树立一批样板工地和示范企业。完善质量和安全责任追究制,严肃依法查处质量和安全生产事故。加强城市供水、供气行业的安全监管,确保城市生命线运行安全。

    4、启动绿道建设,在提升人居环境上实现新突破

    一要全面启动绿道建设。加快编制绿道规划,推进城市绿道示范段建设。加快园林绿化建设,推进退建还绿,新建一批街头小游园。二要积极推进建筑节能。加大规划设计、施工监理、竣工验收各环节监管,严格查处违反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违法行为,大力推广应用新技术、新产品、新材料,增加建筑节能科技含量。三要成功申报国家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城市,促进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应用。四是要加大与省部对接力度,积极做好国家智慧试点城市申报工作。五是要进一步规范房地产开发建设行为,完善小区设施和功能。坚定不移贯彻落实调控政策,促进房价合理回归。



    推荐阅读:
    2024年度亳州市城市发展报告
    在2024年市委党校秋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党员干部守纪律讲规矩支书讲稿1500字
    「党课」机关党课-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原创交流
    2024年七一党课讲稿:“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汇编)
    中学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