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热门搜索: 建筑工程合同 四号文库
  •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六号文库

    2024年铁岭市政府工作报告

    栏目:六号文库 来源:网络 作者:蓝色心情 时间:2024-08-02 21:51:36 下载.docx文档

    第一篇:2024年铁岭市政府工作报告

    2024年铁岭市政府工作报告

    2024年回顾

    预计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实现653亿元,增长18%,人均GDP突破3000美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48亿元,增长4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实现325亿元,增长2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80亿元,增长5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195亿元,增长20%。主要经济指标在全省位次明显前移,地区生产总值、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分别提升到第9位、第8位和第7位。

    对外开放实现历史性突破

    引进域外投资项目993个,到位资金530亿元。实际利用外资1.7亿美元,增长43%。外贸出口4.2亿美元,增长176%。积极抢抓国家扩内需、保增长的机遇,争取各类资金65.6亿元。香港恒基兆业、中航工业集团等世界500强企业落户我市。

    工业经济步入优化发展新阶段

    初步实现了工业集中向产业集聚、传统工业向新型工业化跨越。产业集群迅速崛起,主导产业更加突出,科技含量明显提高,园区功能进一步完善。城市面貌展现全新形象

    凡河新城区建设再掀新高潮。沈铁城际铁路开工建设,新城区客运站主体封顶,新调公路、东北物流城至新城区连接线建成通车。莲花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获建设部批准,莲花湖湿地恢复工程荣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市、县行政中心顺利南迁,掀开了铁岭历史崭新一页。以一卡通为标志的数字城市建设正式启动。辽河生态治理和节能减排取得阶段性成果,水质明显改善,空气优良天数在全省名列前茅。

    农业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在百年不遇的旱灾之年仍然做到了减产不减收。农业经济结构调整力度进一步加大。县域经济发展迅猛。承诺为农民办的14件实事全部完成。现代服务业呈现勃勃生机

    铁岭新城现代服务业基地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东北物流城一期工程竣工、北方金融后台服务基地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

    体制机制创新迈出新步伐

    融资工作实现新突破。成功发行15亿元企业债券,财京公司上市重组进展顺利。金融服务体系建设成效显著,金融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民生工程成效显著

    筹集资金2.7亿元,开展实名制就业培训29365人,安置实名制就业76981人、大学生就业4024人。筹集资金15.4亿元,为全市133590名企业离退休人员按时发放了养老金。筹集资金近3亿元,将79760名困难企业退休人员纳入医疗保险范围。筹集资金2700万元,为城乡困难群众实施了医疗救助。筹集资金9亿元,建设经济适用房48万平方米、廉租房15万平方米,解决了12578户困难居民的住房问题。

    社会事业全面繁荣

    教育年活动硕果累累。我市荣获首届全国教育改革创新特别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正式启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得到加强,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成效显著,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不断巩固。

    社会保持和谐稳定

    平安铁岭建设成绩斐然。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取得重大成果,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更加健全,出色完成国庆安保任务。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年活动,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

    2024年工作

    (一)深入开展项目年活动,全方位扩大对外开放

    继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重点围绕沈铁工业走廊、凡河新城区等发展载体,强化产业集群招商、主题概念招商、新兴产业招商和飞地招商,优化对外开放结构。组织好境内外系列招商活动。加快海关申办进程,努力扩大出口,确保外贸出口实现5亿美元。

    (二)大力调整工业结构,加速推进产业升级

    加快调整产业结构。集中全市资源建设汽车城,发展产业集群,要突出新兴产业。加快发展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加快调整企业结构。继续开展科技创新年活动,深入实施“1123工程”。进一步完善园区功能,加强园区服务体系建设。

    (三)积极推进沈铁同城化,加快提升城镇化水平

    把城镇化作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扩大国内需求、调整经济结构的重要载体,为经济社会长期又好又快发展开拓新空间、增添新活力。以“一区两带”建设为重点,加快沈铁同城化步伐。理顺中心城区管理体制,向城区下放权力,促进城区经济快速发展。加快副中心城市建设。

    (四)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优化农业经济结构

    加大农业经济结构调整力度。按照一县一业的布局,着力培育畜牧、蔬菜、榛子三大主导产业,加快建设铁岭县都市观光农业、开原市开西现代农业、昌图县八面城现代畜牧业、西丰县鹿产业四大示范区。

    (五)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努力提高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

    加快铁岭新城现代服务业基地建设。创造条件,放宽政策,全力支持东北物流城建设,重点抓好建材大世界、机动车交易市场、化肥交易中心、粮食和农副产品交易中心等二期工程。积极推进北方金融后台服务基地建设。扩大职业教育基地规模,在校生达到5万人以上。加快沈铁工业走廊服务产业带建设。

    (六)切实加强财税金融工作,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力支撑

    狠抓增收节支。大力组织财政收入,做到应收尽收。加强非税收入征管,增强政府统筹能力。加大社保基金征缴力度,做到足额征收、及时入库。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完善公共财政体系,加大向民生倾斜力度。继续拓宽融资渠道。加大村镇银行组建力度,力争每个县(市)都有一家村镇银行。

    (七)更加注重改善民生,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地惠及百姓

    继续扩大就业。推进全民创业促就业工程,重点做好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零就业家庭和农民工就业,实名制培训下岗失业人员和进城务工农民2.6万人,安置实名制就业4万人。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把铁岭打造成全民创业型城市和不拖欠农民工工资的城市。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不断提高新农合保障水平。建设农村饮水安全工程100处,解决10万人饮水安全问题。

    (八)全面繁荣各项社会事业,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深入开展教育年活动,重点实施教育园区建设、教育质量提升、职业教育发展等10大工程。扎实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形成包括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医疗保障、药品供应保障四位一体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继续推进有线广播电视数字化暨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

    (九)全力维护社会稳定,努力构建和谐铁岭

    扎实推进平安铁岭建设。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继续加强公安信息化建设,提高打击犯罪能力。进一步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措施,全面推进“五五”普法进程,认真排查调处各种矛盾纠纷,最大限度地减少违法犯罪行为。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体系。探索建立食品信息化监管新模式,确保食品质量安全。严格落实信访责任制,充分发挥信访大厅作用,完善信访案件联动处理机制,千方百计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加快应急平台建设,进一步完善应急管理体制,妥善处置各类突发事件。增进民族团结,维护宗教稳定。

    (十)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努力建设人民满意政府

    加强民主政治建设。自觉接受人大依法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坚持重大事项向人大报告、向政协通报制度,认真执行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各项决议、决定,积极支持人民政协履行职能,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加强政府法制建设。全面落实依法行政责任制、加强软环境建设、深入开展软环境建设年活动

    第二篇:2024年铁岭市政府工作报告

    ——2024年1月7日在铁岭市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市长林强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列席同志提出意见。

    一、2024年工作回顾

    刚刚过去的2024年,是我们战胜各种困难、奋勇闯过难关的一年,是锐意推进改革、大胆进行创新的一年,是埋头苦干实干、加倍付出艰辛的一年。我们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发展铁岭经济,提高百姓福祉,各项工作全面提速、提质、提效,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的成绩。

    ——国民经济平稳发展。预计,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实现1050亿元,增长8%,三次产业结构比为18:52:30;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03.6亿元,增长12%(可比口径);固定资产投资1050亿元,增长1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48亿元,增长1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550元,增长10.5%;农民人均纯收入11837元,增长12%。

    ——对外开放取得新成果。引进域外投资项目808个,到位内资960亿元。实际利用外资、外贸出口均突破5亿美元,辽宁石油机械公司国际工程总承包实现重大突破。

    具有国际国内领先技术的德国莱尼线束、士弗瑞轮毂等一批项目落地开工,九三粮油三期、辉山乳业全产业链、航天万源、寿光果蔬贸易城、兴东纸业等项目建设速度加快,其中516个建成投产。斯迈特电梯、伯爵油漆等8个工业地产项目开工建设,完成投资48亿元,走在全省前列。首届两岸和谐家庭合唱节成功举办,台湾工业园建设取得新进展。保税物流中心申报工作开始启动。

    我市以全国第三名的成绩,成功入选国家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城市。调兵山市获批为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县。银州区铁西老工业区搬迁改造方案通过国家验收。开发区晋升为国家级开发区,结束了我市没有国家级开发区的历史。

    ——工业经济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产业集群建设取得新进展,实现销售收入1800亿元,协作配套率达到30%。专用车生产基地被确定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采取档案封存、绩效管理模式组建了招商管理局,骨干企业进一步做大做强,东北三省巡展取得丰硕成果。换热设备产业基地与汽车零部件产业园、生活配套区同步建设,形成了产城互动新格局。全国首家工业超市东北煤机物流中心投入运营,煤机装备产业集群获批为省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起重机械产业集群被确定为国家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卫华起重机超市当年建设当年投入运营。石油机械产业集群跻身省重点产业集群行列。生命健康、工程机械、汽车零部件等产业集群建设取得新进展。橡塑、阀门等传统产业发展迈出新步伐。

    双百工程取得新成效,盘活闲置土地2604亩,盘活停产半停产企业24家,完成朗克药业、东升冶金等5户企业并购,实施技改项目100项,销售收入10亿元以上企业发展到26户。

    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2户,特阀公司被认定为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全市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实现588亿元。中科院国家技术转移中心铁岭中心挂牌,专用车生产基地和生命健康产业集群两家院士工作站启动,亚洲最大的舒瑞普换热设备研发中心落户昌图,高温大口径抽油泵等12个新产品、新材料填补国内空白。我市再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5个县(市)全部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

    ——城镇化迈出新步伐。按照以人为本、让利于民、产城互动、绿色发展的原则,创造性地实施了以单户城镇化为主的新型城镇化,探索出解决资金、土地、人口集聚等问题的新路径,已有9086户农民在凡河城区选房,其中2447户选现房,7个村屯、2个社区实现了整村整屯进城。全市房地产新开发面积1980万平方米。沈铁同城化上升为全省发展战略。

    凡河城区功能进一步完善,22个便民商业网点开业,东北民俗文化园、兴隆大船超市、综合客运枢纽站等投入运营,76家事业单位迁入。市医院凡河院区引进了高端医疗设备,正式对外开诊,并为全市教师进行了免费体检。两环一路公交开通,新三线公路一期工程竣工通车。组建了社会事业管理局和2个社区,设置了便民服务大厅,全面履行社会管理职能。以确保百姓温暖过冬为目标,落实供热补贴政策和监管措施,百姓满意率全面提升。

    进一步理顺了银州区管理体制,靠山屯棚改回迁楼竣工,沙子沟棚改工程开工建设,改造街路97条、40万平方米,新增集中供热面积300万平方米,龙山体育公园、铁西汇工休闲广场建成并投入使用,站前广场改造工程获中国园艺杯金奖。县城建设取得新进展,开原市、调兵山市、昌图县被确定为全省城镇化重点县。行政区划调整第一阶段顺利完成。

    在全省率先实施新居住证管理制度,12万农业转移人口有序实现市民化。全市城镇化率达到50.2%,提高近4个百分点。

    ——农业农村经济健康发展。粮食生产实现九连丰,总产量超过87亿斤,昌图县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标兵县。

    蔬菜、榛子产量分别达到550万吨和4万吨,成功举办铁岭榛子(沈阳)展销会,开辟了优质农产品走向域外市场的新路径。我市获全国林业产业发展突出贡献奖,开原市被授予国家重点花木良种示范基地。新建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200个,新增国家菜篮子基地16个,畜牧业产值突破300亿元,开原市、昌图县被确定为全省现代畜牧示范区。

    新增农民合作社标准示范社50家,家庭农场发展到1096个,流转土地162万亩。农业产业化产值实现1260亿元。

    实施农建骨干工程393项,完成节水滴灌50万亩。农业机械化水平达到70%,水稻生产实现全程机械化。气象服务和应对自然灾害能力明显提升,战胜了“8?16”特大洪灾。

    新增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认证18个,“曙光”被评为中国驰名商标。铁岭县农业科技园区获批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西丰县被授予国家级鹿产品出口质量安全示范区。

    ——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开原大润发、调兵山新时代开业,星悦南岸、天力婚庆城、昌图禧徕乐等项目进展顺利。农资物流园、海鑫汽车城进入招商运营阶段,东北物流城市场规模进一步扩大。新增省级服务业集聚区2个、双百工程重点项目6个,东北参茸中草药材市场获批为全国电子商务示范企业。

    打造了万亩花海,辽河博物馆交付使用,新浪潮水世界、汽车嘉年华、温泉小镇等项目取得积极进展,成功举办首届中国铁岭荷花文化旅游节,全市旅游业总收入实现149亿元。

    会展业快速发展,专用车博览会被评为辽宁省十大品牌展会。形成“夜经济”特色街区和夜市19个,成为消费新亮点。

    ——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成效。青山、碧水、蓝天、“美丽铁岭”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程扎实推进,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5.15%,四项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平均减少1.5%。市级机关事务管理局被评为全国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

    完成小开荒清退、超坡地还林、围栏封育74万亩,植树造林26万亩,西丰县“两退一围”经验在全省推广。

    国家重大水专项取得阶段性成果,辽河铁岭段水质全年优于Ⅳ类标准。莲花湿地、凡河湿地纳入全国湿地保护“十二五”规划,开原白鹭洲晋升省级自然保护区。

    空气环境质量监测达标率达到97.8%,列全省第三位。

    新修村屯道路1916公里,种植绿化树木416万株,城市垃圾实现日产日清,40%以上的农村垃圾实现户投放、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铁岭县农村环境整治工作经验在全省推广。

    ——发展保障能力得到增强。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实现历史性突破,获批周转指标10平方公里,列全省第一位。我市被评为全国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市,获用地指标奖励1平方公里。成立市规划土地委员会,对建设用地进行统一管理,实现土地出让金收入62亿元。

    向上争取各类无偿资金133亿元。多渠道筹措资金,确保政府债务按时还本付息,维护了政府信用,实现了良性循环。

    金融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第一家域外股份制商业银行浦发银行开业,英大、安邦、安华3家保险机构落户。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实现910亿元和701亿元,新增贷款87亿元。

    安邦农业贷款担保业务签订协议。爱华照明、特阀公司、银捷机械分别在上海和辽宁股权交易市场挂牌。

    ——百姓福祉进一步提高。投入资金103亿元,重点实施了就业社保、外墙保温、农村危房改造、教学条件改善、安全饮水等十大民生工程。

    安置实名制就业40575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8%以内,零就业家庭实现动态为零。城镇五险参保人数达193万人次,新农保参保率达到96%,我市被评为国家金保工程示范城市。

    城乡低保年保障标准分别提高420元和240元,集中和分散五保户年供养标准分别提高400元和300元。市残疾人康复中心投入运营。市殡仪服务中心交付使用。

    铁岭县农村学前教育连锁办园模式在全省推广,沈阳南宁幼儿园分园正式开园。铁岭高中获北大招生推荐资格,成立了“周恩来班”。铁岭师专、辽宁工程职业学院对外合作办学迈出新步伐,辽宁职业学院被列入国家示范性职业院校建设计划。我市荣获全国教育改革创新特别贡献奖。

    新农合覆盖全市农业人口,筹资标准提高到350元。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标准提高到30元。人口计生工作取得新成绩。

    成功举办首届魏燮均杯书法作品展、高其佩杯美术作品展、全国魏燮均学术研讨会,铁岭欢歌群众广场文化活动成为全省品牌,银冈书院等4家单位被评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昌图县被命名为中国书法之乡。圆满承办全国十二运铁岭赛区赛事,市体校成为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

    新增保障性安居工程6257户,修复水毁住房4600户。新建农村社区80个,城市社区十分钟服务圈建设步伐加快。

    ——社会保持和谐稳定。坚持市县领导接访包案制度,成立全省首家平安文化教育基地,基层法律援助工作走在全国前列,连续两年荣获全国见义勇为优秀组织奖,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列全省第一名。国防动员和应急管理工作得到加强,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食品药品安全监管能力进一步提升。

    整合877部公开电话,建立了12345政府服务热线。公共资源实现统一集中交易,批管分离工作成效显著,三维可视化电子政务大厅投入运行,乡镇公共行政服务中心实现全覆盖。政务公开迈出新步伐,绩效管理和政务督查工作得到加强,依法行政水平进一步提升。

    全年办理人大议案、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563件,见面率、办复率和满意率均达到100%。

    民族、宗教、审计、外事、侨务、规划、综合执法、统计、人防、物价、地震、国家安全、国税、地税、质监、武警、消防、邮政、通信、烟草、出入境检验检疫、供电、档案、政务接待、妇女儿童等工作也都取得了新成绩。

    各位代表:取得这些成绩,得益于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科学决策、正确领导,得益于市人大、市政协的有效监督、鼎力支持,得益于全市人民的同心协力、团结奋斗。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各族人民,向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人民团体,向中省直驻铁单位、解放军驻铁部队和武警官兵,向所有关心支持铁岭发展的广大客商和海内外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目前存在的问题。经济总量还不大,财政收入质量不高,外贸依存度低,缺少安身立命的大项目,发展的内生动力不足。经济结构不尽合理,农业优势还没有充分发挥,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工业经济实力不强,处于产业链低端,产品附加值偏低。城镇化水平还有很大差距,城乡环境整治任务繁重,民生工程欠账较多。政府职能转变还不到位,软环境建设仍有不尽人意之处。这些问题已经引起我们高度重视,并将采取有力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2024年的主要工作

    今年是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完成“十二五”规划任务目标的关键之年,做好各项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坚持稳中求进、稳中求优的总基调,把握发展的问题导向、民生导向、环境导向、安全导向,以项目建设为核心,以对外开放、改革创新为牵动,着力激发市场活力,着力转方式调结构,发展铁岭经济,提高百姓福祉,各项工作全面提速、提质、提效,全面开创幸福美好新铁岭建设的新局面。

    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9.5%,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10%,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5%,实际利用外资、外贸出口分别增长1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12%。重点抓好以下10项工作:

    (一)全力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着力引进安身立命大项目

    瞄准国内外500强和行业领军企业,依托资源和产业优势,针对重点地区开展招商活动。各级党政主要领导要带队招商,进一步强化市级领导包保和挂牌督办责任制,每月召开一次重大项目推进办公会,做到重策划、精包装、强推介、求实效。选派优秀干部到北京、上海、深圳等地挂职,引进和培养市场化、专业化的复合型招商人才。

    更加注重项目的附加值和投资回报率,围绕发展高端产业链,推动招商引资向招商选资转变,着力引进建设投资强度大、发展潜力大、对税收和就业贡献率高的大项目。重点抓好辉山乳业、平安养生小镇、长江线缆等投资50亿元以上项目,各县(市)区、开发区和高新区分别引进一个投资30亿元以上项目,全年到位内资960亿元以上,实际利用外资6.3亿美元以上。

    加强对台经贸文化交流与合作,促进台湾工业园发展。全力抓好保税物流中心建设,力争新建2个省级外贸出口基地,鼓励企业走出去开拓国际市场,外贸出口实现7.2亿美元以上。

    (二)提高产业集群发展水平,促进工业提质增效升级

    8个省级产业集群分别建设一个工业超市,协作配套率力争达到40%,办好博览会或展洽会,销售收入增长20%以上。

    举全市之力发展专用车生产基地,进一步创新运营机制,搭建电子商务、统一采购、研发检测、投融资四大平台,培育陆平、中欧、际华等10户骨干企业,打造城建装备、商务车、新能源汽车、LNG罐车四大板块,早日实现500亿元产值目标。

    换热设备产业基地抓好远大成套装置、舒瑞普研发中心等项目,加快产城融合发展步伐,叫响中国热谷品牌。

    起重机械产业集群抓好德马格、斯迈特电梯等项目,检验检测中心投入使用,完善产业链条,打造中国起重机之都。

    煤机装备产业集群围绕东北煤机物流中心,引进上下游配套企业,尽快实现不出调兵山就能装备一座矿山的目标。

    石油机械产业集群抓好辽宁石油机械工业地产、国际工程总承包项目,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石油装备生产基地。

    生命健康产业集群抓好辉山乳业全产业链、贵州茅台等项目,积极创建国家级可持续发展试验区。

    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依托区位优势,主动承接沈阳和长春产业转移,重点抓好产业园和物流园建设,尽快做大规模。

    工程机械产业集群以再制造业大市场为突破口,着力提高科技贡献率,建设东北工程机械产业服务基地。

    大力发展工业地产和混合所有制经济。沿新三线公路规划建设新的工业园区和新市镇,带动铁岭西部地区加快发展。

    深入开展双百工程,强化兜底服务,实施工业项目和技改项目各100项,销售收入10亿元以上企业发展到35户,九三粮油、昌图曙光力争突破100亿元。

    实施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战略,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0户,开展产学研合作50项,开发新产品450项,“铁阀”争创国家名牌。全市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实现710亿元,增长21%。

    (三)坚持以人为本,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

    以凡河城区为核心,坚持以人为本、让利于民、产城互动、绿色发展的原则,有序推进组团式城镇化、单户城镇化,完善新居住证管理制度,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步伐。

    启动以新台子镇为先导的沈铁新区建设,实施万泉河开发工程,沈铁二号公路全线贯通,积极推进沈铁三号公路和孤懿线辽河特大桥开工建设,加快推进沈铁同城化进程。

    进一步完善凡河城区功能,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无污染产业,积极推进新浪潮水世界、耀华国际学校、兴隆综合体、官台新苑、市政花园广场等项目建设,加快人口集聚步伐。

    加大多元化投资力度,合理开发城市地下空间,实施道路改造、园林绿化等工程,改善银州区人居环境。

    加快推进行政区划调整。进一步理顺城区管理体制,继续向城区下放权力,做大做强城区经济。选择重点镇开展扩权强镇试点,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全市城镇化率提高到53%以上。

    结合新型城镇化,新开发房地产面积2286万平方米。物业管理覆盖率达到80%以上,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

    开工建设光荣街南段、新三线公路二期工程,修建村内道路370公里,做好沈四高速公路拓宽改造工程前期工作。

    (四)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

    全力抓好“三农”工作,让农业强起来、农村美起来、农民富起来。高举全域绿色农业的旗帜,调动好、保护好农民和粮食主产区两个积极性,从源头上确保粮食和农产品安全,提高农业附加值和贡献率,打造全国闻名的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

    继续实施百亿斤粮食产能工程,完成节水滴灌44万亩,新建新型农户储粮仓3000套,提高农业技术装备水平和抗御气象灾害能力,全力夺取粮食大丰收。

    新建标准化畜牧小区200个,建设全省生猪、肉牛产业第一市,实现畜牧业产值350亿元。开发以榛子、寒富苹果、彩色苗木为主的经济林产业带,争当全省排头兵。

    充分挖掘农村土地资源优势,构建以家庭经营为基础、合作组织为纽带、社会化服务为支撑的现代农业经营体系,探索建立农村土地交易平台和流转市场,推进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新增农民合作社标准示范社50家,全市流转土地180万亩以上。

    大力发展农产品深加工业,重点建设铁岭县国家农科园,推进益海嘉里、10万吨秸秆乙醇、昌图农高园等项目,规模以上龙头企业实现销售收入1300亿元。

    做大做强县域经济,继续举全市之力加快西丰发展,支持昌图扩权强县,提高一县一业和县城建设水平,壮大财政实力。

    (五)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不断改善经济结构

    以稳消费、促销费为目标,努力扩大消费需求,本地消费对税收的贡献率提高到10%。

    搞活东北物流城,抓好苏宁云商综合体、华强综合体等重点项目,力争星悦南岸商贸商务区、莲花湿地旅游集聚区、开原市中心商贸区晋升省级服务业集聚区。

    依托自然资源和满族历史文化,发展以“一区四带”为主体的旅游产业。抓好万亩花海、千顷湿地、百里荷塘、十里天水河旅游景观工程,大力开发亲水娱乐、餐饮住宿等配套项目,加快推进辽河旅游、沟域旅游、温泉旅游,办好第二届中国铁岭荷花文化旅游节、第三届满族颁金节,打造“北方水城、快乐铁岭”品牌。全市旅游业总收入实现180亿元,清河区争创国家级生态旅游示范区。

    推进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分离,培育土地、金融、技术等要素市场,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和会展经济。

    继续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和新网工程,构建农村流通体系。大力开展农产品外埠推介活动,推动铁岭农产品走出去。积极引导本地消费,在全社会形成消费家乡产品、我爱我家的浓厚氛围。

    (六)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提升人居环境质量

    设立绿色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重点实施50万平方米绿色建筑、60万吨柴河引水工程、14兆瓦垃圾发电厂等37个节能减排项目,争创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市和国家环保模范城市。

    加强山区生态治理和保护,抓好平原造林、镇村绿化和矿山复绿工作,完成植树造林35万亩,绿化村屯290个,建设省级绿化模范试点村20个,新增省级生态县1个、生态乡镇10个。

    进一步巩固辽河治理成果,加快辽河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力争率先建成生态带、旅游带、城镇带。

    推进高效供热和气化铁岭工作。建设农村户用沼气池500户以上、生物质成型燃料炊事采暖炉1000户以上。

    按照属地管理、重心下移、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原则,坚持不懈地抓好“美丽铁岭”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努力实现全方位、全覆盖、全域化、无死角的“三全一无”管理目标。

    (七)大胆创新体制机制,进一步增强发展保障能力

    强化财税收入征管,逐步提高财税收入质量。加强预算管理,优化支出结构,防范政府性债务风险。

    积极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力争获批周转指标10平方公里以上。开展闲置和低效用地清查行动,推进节约集约用地。加大经营城市力度,力争实现土地出让金收入60亿元。

    建设金融广场,推进盛京银行、兴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和金融服务机构入驻,抓好农商行组建工作,建立覆盖全市的融资项目网络数据库,完善金融市场体系,新增贷款90亿元以上。提高直接融资比重,重点培育2—3家企业上市。积极争创国家和省级试点,向上争取无偿资金150亿元。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特许经营等方式,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城市公用设施投资运营。

    实施积极的人才战略,建设学习型城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建立推动可持续发展、长远发展的智力支撑体系。开展好第三次经济普查,为全市发展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八)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百姓

    加大投入力度,围绕百姓关心关注的问题,重点抓好民生十件实事。1.新建维修改造街路100条。2.继续改造集中连片棚户区,新增保障性安居工程21497户。3.对500户贫困残疾人住房进行无障碍改造。4.实施莲花湿地三期工程。5.新增实名制就业5万人以上。6.实施空气质量改善和垃圾处理场站建设工程。7.建设铁岭大剧院、美术馆和10处历史名人故居(纪念馆)。8.为1000个村屯安装路灯。9.积极发展居家养老等社会养老事业。10.实施暖房子工程300万平方米,中心城区集中供热率提高3个百分点。

    重点抓好高校毕业生、进城农民、困难群体和新增劳动力就业工作,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8%以内。城镇五险参保人数达到200万人次,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85%以上。完善城乡救助体系,适时提高城乡困难群众救助供养标准,对贫困家庭先天性心脏病患者进行救助,开展福彩助学活动。新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70处,解决6万人饮水不安全问题。

    (九)加快社会事业改革与发展,提高社会治理水平

    继续开展教育年活动,实施连锁幼儿园建设工程,为771辆校车安装卫星定位装置,清河区教育强区通过省验收。建设青少年素质教育基地,推动学校对外交流与合作,推进铁岭师专升本,支持辽宁职业学院创建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

    实施健康促进工程,广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提高新农合受益水平。抓好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和公立医院改革,完成市县食品药品监管、卫生计生等体制改革工作。

    组织好纳兰性德杯诗词大赛、端木蕻良杯文学大赛、台湾纸风车剧团展演等文化活动,申办东北二人转文化艺术节。发挥铁岭工笔画、指画、剪纸优势,培育一批特色文化村。继续开展全民健身活动,积极组织参加省十二运。

    深入推进平安铁岭、法治铁岭建设,切实增强应急管理能力,完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和监管责任制。加强信访工作,完善政府服务热线运行机制,及时解决百姓合理诉求。构建“三位一体”大调解体系,做好社区矫正工作。新建农村社区80个。

    落实党的宗教政策,积极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加强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巩固双拥共建成果。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快构建社会诚信体系,争创全国文明城市。

    (十)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

    自觉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定期向人大报告工作,认真落实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和决定。积极支持市政协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职能。坚持定期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通报工作。认真办理好人大议案、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

    依法履行政府职能,健全依法行政责任体系和各项监督制度,进一步简政放权,加大政务公开力度,科学开展绩效管理,强化政务督查,创造稳定、透明、公平的发展环境。

    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开展好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坚决遏制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做到讲诚信、懂规矩、守纪律。加强五大系统建设,巩固完善覆盖全社会的惩防体系,建设廉洁政府。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大力压缩三公经费,形成勤俭节约风气。

    倡导思维顶天、工作立地的理念,发扬事不过夜、事无巨细、事必躬亲的工作作风,以钉钉子的精神,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工作,多做推功揽过的事情,积极营造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

    各位代表,发展铁岭经济时不我待,提高百姓福祉任重道远。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在中共铁岭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开拓创新,埋头苦干,为建设幸福美好新铁岭而努力奋斗!

    第三篇:2024年铁岭市政府工作报告

    2024年铁岭市政府工作报告

    ——2024年1月6日在铁岭市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市长 吴野松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24年及过去四年工作回顾

    刚刚过去的2024年,是经济形势最为严峻、面临困难最多的一年,同时也是我们工作力度最大、付出努力最多的一年。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我们采取措施积极应对不利形势,齐心协力,攻坚克难,完成了市六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各项任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多项工作实现新的突破。

    ——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预计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实现1015亿元,增长16.2%。三次产业结构比调整到18.5:52.9:28.6。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22.5亿元,增长16.7%。固定资产投资完成920亿元,增长20.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7.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310亿元,增长1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795元,增长16%。农民人均纯收入10670元,增长15%。

    ——对外开放取得丰硕成果。引进域外投资项目799个,到位内资900亿元,实际利用外资4亿美元,外贸出口4.3亿美元。项目年工作质量明显提高。辽宁石油机械、益海嘉里生物化工、际华产业园、九三粮油等项目建成投产。北祥重工、卫华重型装备、通用煤机、中昊换热设备等项目投入试生产。吉豹ODM整车及同捷汽车零部件产业园、寿光果蔬贸易城、元宝珍珠岩新型建材等项目开工建设。瑞典舒瑞普、德国德马格等项目签约落地。成功举办了第十一届辽宁台湾周活动,时任海基会董事长江丙坤等众多台湾知名人士出席,在海峡两岸产生了广泛影响。台湾工业园基础设施和4个项目开工建设,打出了对外开放的一面新旗帜。

    ——工业经济实力不断增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发展到1695户,完成销售收入4300亿元。卡斯特、申鑫福为世界知名企业提供高端配套产品,北祥重工1.25万吨油压机装备、金立元铜镍合金触点技术填补省内空白,石油机械、通用煤机、远大换热、银捷机械等成套设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凯圣锻冶建成国内首条回转窑精制镍铁生产线,陆平公司生产的专用车轻型铝合金底盘达到国际领先水平。9个产业集群销售收入分别超过100亿元,其中7个进入省重点产业集群行列。石油装备产业基地被确定为国家火炬特色产业基地,换热设备产业集群受到省政府通报表彰。铁岭市共性橡胶技术服务中心被评为第二批国家中小企业示范平台。铁岭经济开发区晋升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开原市和调兵山市工业园区双双跻身省级经济开发区行列。专用车生产基地被确定为中科院博士后流动站,市政府分别与辽宁大学、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大连工业大学(铁岭)共性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挂牌成立。实现高新技术产品产值480亿元,增长40%。

    ——城镇建设迈出新步伐。城区改造10件实事全部完成。投资2.1亿元,完成了靠山屯整体拆迁,异地新建回迁楼主体完工,沙子沟棚户区改造开始启动,签订房屋征收补偿协议1600户,占总户数的73%。投资3.3亿元,完成了205万平方米外墙保温工程。新增集中供热面积200万平方米,使2.8万户居民受益。对站前广场、汇工街、体育馆进行了全面改造。铁岭新城开工建设重点项目22个,新开工面积110万平方米,完成投资20亿元。兴隆大家庭一期即将开业,便民早餐工程开始实施,哈大高铁铁岭西站投入运营,实验学校附属幼儿园、浅水湾民主幼儿园、师专体育馆交付使用。昌图滨湖新城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开原滨水新城建设扎实推进,调兵山新城基础设施开始建设,西丰县城市功能进一步完善,清河区大清河景观带基本建成。中心镇完成房地产开发面积215万平方米,相当于过去10年的总和,凡河镇、庆云堡镇、老城街道跻身全省百强乡镇。

    ——农业农村经济全面发展。粮食产量82.7亿斤,创历史最好水平,我市和昌图县双双荣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市(县)称号。开原市被评为中国彩色苗木产业第一县,昌图县被确定为全省生猪产业一县一业示范县。市级以上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达到227家。新上10亿元以上农业产业化项目5个,总数列全省第一位,盛德集团晋升为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昌图县被确定为国家农产品产地初加工惠农工程实施县。开原市节水滴灌经验在全省推广。支持西丰发展取得阶段性成果。百亿元生猪产业链已经形成,我市通过国家无疫区评估认证。榛子总产量达到3500万公斤,获得中国林业产业突出贡献奖。保护地蔬菜发展到120万亩,总产量达到500万吨。注册铁岭榛子等6个地理标志商标,西丰县梅花鹿产业化、开原市彩色苗木基地获批为国家科技富民强县项目。全省水稻全程机械化现场会在我市召开,农业机械化水平进一步提升。

    ——现代服务业呈现勃勃生机。新增省级服务业集聚区3个,获得省政府专项奖励。星悦南岸项目开工面积18万平方米,完成投资6.2亿元。东北物流城被确定为中国进口促进中心,机动车交易市场正式营业,农资物流园开工建设。东北参茸中草药材市场被评为全国诚信创建示范单位。禧徕乐一期工程33万平方米商铺开盘预售。再生资源回收体系试点工程通过国家验收。同方银州科技城项目开始启动,大润发维华商业广场、新时代购物广场等项目开工建设。成功举办了第三届专用车、换热设备博览会和首届中国森林食品交易博览会暨第三届中国榛子节,专用车博览会被确定为全国唯一引导支持展会。新建新型农户储粮仓3.3万座。新开发房地产面积1661万平方米。高标准编制了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凡河生态文化旅游谷、桃源圣地综合度假区等重点项目开工建设,举办了一系列大型旅游促销活动,实现旅游业总收入180亿元,增长74%。

    ——基础设施和生态建设成效显著。新三线路基工程全线贯通,顺利实现完成总工程量80%的预期目标。西丰至开原、辽宁中环铁岭至新民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完成乡村公路建设1071公里。10座66千伏变电站建成使用,3个220千伏输变电项目开工建设。植树造林116.5万亩,被评为全省造林绿化先进市。完成100个村屯环境综合整治,创建市级以上生态村64个。全国城市湿地保护管理现场会在我市召开。辽河铁岭段水质达到四类水体标准,我市通过省级环保模范城验收。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水耗分别下降3.8%和3.5%,四项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分别减少1.5%,节能减排成效显著。

    ——发展保障能力明显增强。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849.5亿元,贷款余额621亿元,分别增长16.4%和12.1%。争取国家和省投资97亿元。设立了中小企业发展种子基金和建行助保金池,落实贷款32亿元。组建了专用车生产基地融资担保公司。成功发行12亿元保障性住房企业债券。铁岭新城股票上市,成为全国唯一上市的城市运营商。曙光农牧、国美牧业、岩砂晶建材等企业上市进展顺利。村镇银行实现县(市)区全覆盖。首届市长杯职工职业技能大赛成功举办,企业用工需求矛盾得到有效缓解。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实现网上挂牌交易,获得出让金34.4亿元。我市国土管理双保经验在全国推广。——民生工作实现重大突破。总投入资金超过100亿元。其中,投入43.3亿元,确保了14.7万名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并提高了待遇;使17.8万名城乡居民享受新农保和城镇居民养老保险政策;扩大了工伤、生育、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覆盖面。投入28.4亿元,发放了教师津贴,落实了有关学生的资助政策;改善了21所幼儿园、26所中小学和特殊教育学校办学条件,维修改造农村中小学校舍3万平方米;加强了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和铁岭师专本科专业建设。投入10.8亿元,实施了辽河治理、莲花湖湿地恢复、企业淘汰落后产能等环境保护工程;市图书馆、博物馆、银冈书院免费向社会开放,新建50个文化广场,为1185个农家书屋配送图书;落实了计划生育补助及奖励政策;切实加强了公共安全体系建设。投入10亿元,切实加强了普惠制培训和就业工作;解决廉租房和公租房5640套;改造国有工矿和城市棚户区7800户,改造农村低保户及边缘户D级危房2024户;使19.6万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投入9.4亿元,新农合、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均财政补助标准提高到240元;全面提高了城乡低保、农村五保、孤儿、烈士子女、在乡复员军人等重点优抚对象的保障标准,提高幅度列全省第一位。

    ——社会事业繁荣发展。农村学前教育模式和三公开活动在全国推广,铁岭县被确定为全国学前教育巡回支教试点县。圆满完成新一轮双高普九任务,开发区九年一贯制学校投入使用。铁岭高中与天津南开中学结成友好姊妹学校,市朝鲜族高中被认定为辽宁省特色普通高中实验学校,铁岭电大被授予全国基层电大示范校称号。我市荣获全国教育督导工作先进集体和教育事业发展特别贡献奖。西丰县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经验在全省推广,市中医院晋升三甲医院,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被评为省级示范中心,开原市成为全国首批卫生应急示范县。组织公益性文艺演出160场,杨一墨指画展、昌图国画展走进全国最高艺术殿堂中国美术馆。电影《贵妃还乡》、电视剧《绿野》、秧歌剧《杨柳情》荣获辽宁省五个一工程奖。银冈书院和团山子、四面城、城子山城遗址通过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专家验收。新建、改造村屯体育休闲广场130个,我市输送的运动员方玉婷荣获伦敦奥运会女子射箭团体银牌。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得到加强。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及双拥共建工作扎实推进,农村公益性墓园建设经验在全省推广,我市获第三批全国文明城市提名。

    ——社会保持和谐稳定。实施市长接待群众来访和市级领导包案制度,人民调解、法律援助和社区矫正工作全面加强,被评为全国见义勇为先进市和全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市。城市社区十分钟服务圈工作开始启动,调兵山市被评为全国农村社区建设试验全覆盖示范单位。铁岭县村务公开五步工作法在全省推广。开展安全生产基础建设年活动,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水平进一步提升。成功应对“8·20”柴河污染事件,妥善处置“11·10”输油管道泄漏事故,应急管理能力显著增强。全面实现行政审批和行政事业性收费目录制管理,公共行政服务四级联动新机制更加健全。全年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425件,满意率达到99.5%。

    外事、侨务、民族、宗教、审计、物价、档案、人防、地震、科协、残联、慈善、国家安全、出入境检验检疫、武警、消防、保险、邮政、通信、妇女儿童等工作也都取得了新成绩。

    各位代表:本届政府的四年,是我们在建设新铁岭道路上奋勇前进、夺取各项事业新胜利的四年。过去的四年,铁岭新城建设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城市面貌日新月异,每一个来到铁岭的人无不发自内心地赞叹,成为新铁岭的重要标志。过去的四年,专用车、换热设备等产业集群迅速崛起,工业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在全省的地位显著提升,成为新铁岭的重要支撑。过去的四年,县域经济实现历史性突破,开原市、调兵山市双双进入全国百强县,现代农业、一县一业长足发展,成为新铁岭的重要基础。过去的四年,生态建设成效显著,铁岭新城凭借“中国生态第一城”的美誉成为唯一入选上海世博会主题馆的中国城市,莲花湖湿地被确定为全国唯一生物多样性恢复实验基地,成为新铁岭的重要特征。过去的四年,民生工程投入大幅提高,社会保障和就业服务体系日臻完善,棚户区改造取得重大突破,成为新铁岭的重要成果。

    四年来,我们取得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显著成就,在实践中积累了以下宝贵经验:必须高举对外开放大旗,坚持招商引资上项目不动摇;必须强化工业经济的主导地位,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不动摇;必须加大城镇建设和改造力度,坚持推进新型城镇化不动摇;必须强化农业基础地位,坚持发展农业现代化不动摇;必须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不动摇;必须改善和优化社会生态环境,坚持建设更加幸福美好新铁岭不动摇。

    各位代表,四年来的成就取得,凝聚着历届政府的不懈努力,饱含着全市人民的智慧和汗水。在此,我代表市政府,向辛勤工作在各条战线上的全市各族人民,向积极支持政府工作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人民团体、中省直驻铁单位及社会各界人士,向解放军驻铁部队指战员和武警官兵,向所有关心、支持、参与新铁岭建设的广大客商和海内外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目前存在的主要矛盾和问题。经济总量还不大,结构不尽合理,经济运行质量不高;经济发展方式比较粗放,资源和环境约束压力增大,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农业抵御自然风险能力弱,农村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欠账较多,“三农”问题仍然突出;城市规模小,综合承载能力不强,城镇化率低于全省和全国平均水平;城乡居民收入与经济发展不同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于全省平均水平,还有相当数量的困难群体;政府职能转变还不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软环境还有不尽人意之处,消极腐败现象时有发生。这些问题已经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并将采取有力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

    今后五年,是铁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主题主线,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中心,深化改革开放,强化创新驱动,全面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着力改善生态、繁荣文化、造福民生,加快建设更加幸福美好新铁岭,为早日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而努力奋斗。

    今后五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是:

    ——综合经济实力跃上新台阶。地区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分别增长12%以上,分别比2024年翻一番。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8%以上。实际利用外资、外贸出口年均分别增长10%以上。

    ——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明显提升。三次产业结构比调整到11:56:33。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年均增长15%以上,比2024年翻一番,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3%以上。

    ——城镇化进程快速推进。全市城镇化率提高到65%以上,年均提高4个百分点左右,达到全省现在的平均水平。

    ——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分别增长15%以上,分别比2024年翻一番。

    ——生态环境更加优良。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削减6%以上,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17.5%,森林覆盖率达到38%,城市绿地率、绿化覆盖率分别达到38.5%和42.5%。

    今后五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重点是:

    1.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始终把对外开放招商引资上项目作为重中之重,在增量中调优结构。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把铁岭建成现代工业城市。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和农业产业化,实现由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的跨越。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不断提高服务业比重。

    2.加大城镇建设力度。加快推进铁岭新城建设,不断改造提升银州城区,建成环境优美、功能完善、既有传统文化烙印、又有开放多元文化特征的生态宜居城市。强力推进开原滨水新城、昌图滨湖新城建设和县城改造,加快中心镇开发建设步伐,构建新型城镇化格局。

    3.扎实推进文化建设。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不断提升全民文明素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深入挖掘和传承历史文化,加强文化设施建设,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不断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建设特色文化名城。

    4.切实加强社会建设。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进一步提升社区功能。加大民生工程实施力度,大力发展社会事业,努力增加居民收入。坚持依法办事,全面提升平安铁岭创建水平,促进社会和谐,让铁岭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

    5.着力推进生态建设。提高湿地建设管理水平,成为人与鸟类和谐共生的全国生物多样性示范区。加强国土资源管理,深入实施青山工程,巩固和提高辽河治理成果,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努力建设美丽铁岭。

    三、2024年的主要工作

    2024年是新一届政府的开局之年,做好今年的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今年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2%,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1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15%。万元生产总值能耗、水耗分别下降4%和3.5%,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分别减少1.3%和2%。为实现上述目标,着力抓好以下9项重点工作:

    (一)全力抓好大项目,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着力引进投资大、影响大、牵动力大的旗舰型项目,每个县(市)区和7个省级重点产业集群力争分别引进1个投资30亿元以上的大项目。降低招商成本,提高建筑容积率和投资强度,注重招商引资的质量和效益。强化目标责任制,在全市梳理出100个重大项目,由市县两级主要领导挂牌督办,定期调度考核,并在新闻媒体上通报考核结果。突出招商重点,特别要抓住哈大高铁开通机遇,在沈阳、哈尔滨、长春招商上下大力量,精心组织,注重实效,提高成功率。抓住我市被列入全国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规划的机遇,积极争取项目和资金。昌图县要抓住扩权强县试点机遇,积极争取各种资源要素,实现加速发展。全年引进内资900亿元,实际利用外资4.4亿美元,外贸出口4.6亿美元。台湾工业园起步区要达到七通一平的标准,4个开工项目要竣工投产,7个签约项目要开工建设。

    (二)提高产业集群水平,促进工业经济快速发展

    深入实施工业经济倍增计划和双百工程。加强运行调度,实施一企一策,在资金、用工、土地、科技等方面提供兜底服务,加快企业达产达效,努力开拓国内外市场,不断壮大工业经济规模。重点培育骨干企业和高成长型中小企业,销售收入10亿元以上企业达到35户。9个超百亿元的产业集群都要举办博览会,都要建成1-2个共性服务平台,推销产品,扩大知名度,提升竞争力,销售收入分别增长30%以上。专用车生产基地要着力提升产品档次,把高附加值专用车企业作为招商引资的重点。换热设备产业基地要建成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并投入使用。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要提高集成水平,使现有产品由单一配件逐渐发展为以总成为主导的系列产品。医药保健品产业集群要延长产业链,向深加工要效益。起重机械产业集群要建成卫华同德马格的合资合作项目。工程机械产业集群要将知名品牌企业作为招商重点,力求实现新突破。有色金属产业集群要力争使有色金属原料都能在园区内加工成产品。石油机械、矿山机械产业集群要以现有大企业为依托,迅速做大规模,增强竞争力。依托新三线规划建设产业园区,争取用3-5年时间再打造一个超百亿元的产业集群。培育和壮大生物化工、橡塑、阀门、农产品深加工等传统优势产业集群。全面推进科技创新,举办产学研合作对接活动4次以上,达成产学研合作50项。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工程,实现高新技术产品产值585亿元,增长30%。

    (三)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

    继续实施百亿斤粮食产能工程,大兴农田水利,引进推广保护性耕作等农业新品种、新技术,进一步提升物质技术装备水平,争取粮食生产再超80亿斤。深入实施畜牧、保护地蔬菜、榛子三大主导产业开发,新建标准化畜牧小区200个,新增保护地蔬菜10万亩、榛林4万亩。强化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和畜产品安全监管,扎实做好无疫区国际认证。重点抓好铁岭县榛子、开原市彩色苗木、昌图县生猪、西丰县梅花鹿等一县一业。加快铁岭县都市农业、开原市开西现代农业、昌图县八面城现代畜牧业、西丰县特色产业四大示范区建设。着力抓好昌图六和、曙光农牧等12个投资10亿元以上农业产业化项目。新培育市级以上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200个,土地流转面积3万亩的玉米专业合作社达到2个。新认证绿色食品48个、无公害食品250个,标准化生产面积达到650万亩。以治理农村生活垃圾为突破口,启动实施饮水安全、污水处理、工业污染治理等十大战役,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

    (四)加快服务业重点项目建设,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星悦南岸一期工程竣工面积达到38万平方米,144家名品折扣店10月底之前投入运营,20万平方米住宅年底前交付使用。东北物流城新开工面积30万平方米,新入驻商户1000户。同方科技城、雨润城市综合体等项目开工建设,大润发维华商业广场、禧徕乐国际家居、新时代购物广场、农资物流园等项目投入运营。铁岭新城商务区、调兵山商贸流通区、铁岭县凡河生态文化旅游谷力争进入省级服务业集聚区行列。深入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和新网工程,进一步完善农村现代流通体系。新建新型农户储粮仓3万座,启动实施放心粮油工程。加大房地产开发力度,新开工面积1800万平方米。以沟域旅游经济为抓手,开展旅游项目建设年活动,做精做美莲花湖国家湿地公园、蒸汽机车文化产业园等13个既有项目,全力建设昌图县辽河源福德店温泉旅游、开原市百里画廊等30个新项目,精心办好第二届中国铁岭湿地莲花节、大甸子羊汤节等26次节会活动,推动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旅游业总收入增长35%以上。

    (五)健全工作机制,做深做细做实民生工程

    成立民生工程专门机构,建立日常工作机制,继续加大民生工程投入,千方百计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今年重点实施10大民生工程:1.中心城区棚户区改造工程。完成靠山屯棚户区回迁楼建设,开工建设沙子沟棚户区回迁楼,实施前后八里、北窑、光荣东路北棚改项目,新开工面积80万平方米。2.农村教学条件改善工程。改扩建标准化乡镇幼儿园20所、村办幼儿园30所,改造农村义务教育学校食堂10所,改造农村中小学校舍2万平方米,选派支教教师1000名。3.社会保障能力和就业质量提升工程。以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困难人员、退役军人为重点,新增实名制就业3万人,免费培训城乡劳动力4万人。投入资金24亿元,确保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投入资金3700万元,实施金保二期工程建设。新增新农保人数1万人。进一步提高新农合财政补助标准,有效解决重大疾病医疗保障问题,政策范围内住院报销比例达到75%。4.中心城区集中供热扩网及外墙保温工程。开工建设岭东热源厂,新增集中供热面积200万平方米。完成外墙保温工程100万平方米。5.市民健身休闲广场建设工程。开工建设岭东龙山体育公园和铁西汇工街休闲健身广场,新增绿地和市民活动场所10.2万平方米,新建各类健身休闲场所33处。6.城市道路及市政公共设施完善工程。打通长青路、学府路,实现与102国道连接,新增市政道路里程1750米。7.文化体育设施建设工程。开工建设银州区岭东游泳馆,改造修缮铁岭博物馆,完成7个县(市)区图书馆、66个乡(镇)文化站电子阅览室建设。8.公共福利设施建设改造工程。改造市社会福利院,开工建设市残疾人康复中心和市综合性福利中心,完善市殡仪馆功能,完成89个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建设。9.农村弱势群体和农垦企业职工居住条件改善工程。改造农村低保户及边缘户D级危房2024户、农垦企业职工住房1500户。10.农村生态环境改善工程。新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70处,惠及7.2万人。新建户用沼气池1000户、生物质燃料采暖炉1000户。创建市级生态村80个。

    (六)加大城镇建设力度,提高生态环境水平

    城镇化水平低是制约铁岭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铁岭发展的最大潜力。要强化大局意识、兼顾各方利益、促进协调发展,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加快推进行政区划调整,做大中心城区规模。按照建设精品、完善功能、聚集人气、持续发展的方针,安排新城重点项目36个,新开发面积200万平方米,力争完成投资80亿元。公共服务方面重点抓好体育场、体育馆、游泳馆、美术馆等10个项目。房地产方面重点抓好星悦南岸国际社区等13个项目。服务业方面重点抓好兴隆大家庭等5个项目。旅游方面重点抓好湿地文化城市综合体等5个项目。基础设施方面重点抓好高铁站前广场等3个项目。继续改造提升银州区,加快铁西老工业区搬迁步伐。加强数字城市建设,促进信息化和城镇化同步发展。加快推进开原滨水新城、昌图滨湖新城、光辉新城、调兵山新城建设,加大县城改造和中心镇开发建设力度,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全市城镇化率提高到50%以上。继续抓好新三线续建工程,确保年内全线竣工通车。完成沈四高速公路铁岭段拓宽改造工程征地动迁工作,年内全面开工建设。维修改造县级以上黑色路面147公里,建设农村公路320公里。大力推进生态市建设。建成环保绿标路监控系统。深入实施青山工程,完成造林38.5万亩。实施蓝天工程,进一步提高环境空气质量。启动辽河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建立和完善辽河长效保护机制,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和垃圾处理场点投入运行,辽河干流及重点支流水质全部达标。

    (七)提升保障水平,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树立人才强市理念,出台吸引人才政策,满足各领域人才需求。加强国土资源管理工作,规范国土资源交易市场秩序,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金力争突破50亿元。依法组织税收,确保各项收入及时足额入库。树立过紧日子思想,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强化融资平台建设,健全和完善投融资体系。进一步完善金融激励机制,力争新增贷款100亿元。加强地方金融体系建设,新引进域外股份制银行分支机构、股权投资基金和担保机构各1家。积极推进企业上市和私募股权融资,探索利用新型融资工具解决贷款难问题。采取有效措施,防范和化解财政金融风险。

    (八)切实加强社会建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继续开展教育年活动,推广铁岭县学前教育模式,抓好西丰县学生营养餐试点工作,力争再有1-2个县(市)通过基础教育强县评估验收。加强高职院校内涵建设,创建省级创新型中职专业实训基地5个。深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进一步完善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体系。传承铁岭历史文化遗产,发挥铁岭名人效应,举办魏燮均杯书法大赛、高其佩杯绘画大赛。全力做好十二运铁岭赛区赛事组织工作。加强人口计划生育和妇女儿童工作,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3‰以内。进一步加强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巩固和拓展双拥共建成果。加大社区建设和管理力度,切实加强应急管理工作,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健全市长接待群众来访制度,加强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体系建设。不断加强安全生产基础建设,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切实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加强食品药品安全体制机制建设,让广大群众安全消费、放心消费。全面贯彻党的宗教方针,不断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

    (九)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努力建设为民务实清廉政府

    自觉接受人大依法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认真执行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各项决议、决定,积极支持政协履行职能,认真办理人大议案、建议和政协提案,加强与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的联系,努力做到民主决策、科学决策、依法决策。贯彻实施依法行政实施纲要,推进法治铁岭建设,提高依法行政水平。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积极推进政务公开,不断提高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深入开展软环境建设年活动,加快五大系统建设,全面提高廉政风险防控能力,力戒奢靡之风,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各级领导干部要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认真开展调查研究,千方百计为人民群众办好事、办实事。要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加强学习,提高素质,积极主动、雷厉风行、认认真真地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以自身的实际行动感召和带动广大干部群众,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确保各项工作取得预期成效。

    各位代表,把握时代发展要求,依然任重道远;顺应人民共同期盼,更需快马加鞭。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在中共铁岭市委的正确领导下,继往开来,乘胜奋进,为把铁岭早日建成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第四篇:铁岭市群众体育工作总结

    铁岭市群众体育工作总结

    (二○一一年)

    2024年,铁岭市的群众体育工作在中共铁岭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落实《全民健身条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完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构建和谐铁岭为目标,牢牢把握全民健身为市民身体健康服务,为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宗旨,全面落实“十二五”确定的各项工作任务,坚持活动与建设并举,重在建设的工作原则,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全民健身各项事业的开展,圆满完成了全年的各项工作任务并取得了可喜成果。

    回顾一年来我市群众体育工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认真编制全年群众体育工作计划,市体育局党组对2024年的群众体育工作十分重视,在召开专题学习办公会,集中学习党的十七大和相关文件精神的基础上,确定了2024年铁岭市群众体育工作重点:

    1、以创建“健走城”工作为载体,以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月活动为主线,突出特点、打造品牌,努力做好铁岭市第五届万人健走活动;

    2、以推进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为重点,继续实施“百万农民健身工程”、“城区市民健身工程”,突出亲民、便民、利民和建管并重的建设原则,高标准、严要求,注重工程质量。

    3、以铁岭市第七届运动会为平台,联络市农委、民委、民政、残联等单位组织开展群体组各项比

    件印有健走城标志的纪念衫,并将本次活动设计在铁岭市八个县(市)、区同时举行,设一个主会场和八个分会场,以同一个主题、同一时间共同启动的形式开展,形成市、县联动。同时,由于本次活动声势浩大,宣传氛围浓郁,仅主会场就有一万余人参加,因此也得到了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大力支持。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多名领导出席仪式并走完全程,到达终点的健走人员在宣传板上签名留念,市体育局为每名健走人员颁发了纪念证书。此次活动获得圆满成功,为打造铁岭市全民健身活动品牌,创建“健走城”工作奠定了扎实的基础,以此为标志,打响了我市贯彻落实《全民健身条例》工作,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月活动”的第一枪,掀起了2024年全市健身活动的热潮。

    2024年全民健身活动月期间,全市共开展万人以上大型活动2次,千人以上大型活动20余次,百人以上健身活动三百余次,参与健身活动的人数达到200万人次,群众的健身热情更加高涨,健身意识普遍增强,取得了2024年铁岭市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月活动的圆满成功。

    三、继续实施“百万农民健身工程”和“城区市民健身工程”,有效改善群众身边健身环境

    “百万农民健身工程”、“城市社区健身工程”是2024年市体育局的主要工作之一,根据我市发展规划,到2024年要完成全市70%行政村和80%社区的体育休闲广场建设的

    略显成效。市体育局利用本级体育彩票公益金共投入资金140万元为全市的100个村屯、20个社区安装健身器材120套,创建体育休闲广场120个,进而实现了到11年末我市农村体育器材数量572套,覆盖率达到全市农村村屯的48%;城市社区体育器材数量129套,覆盖率达到全市社区的78%的总体目标,有效改善了全市的健身环境,惠及群众百万余人,使我市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明显增加。

    四、以市七运会为平台,组织举办群众体育各组比赛 铁岭市第七届运动会于2024年5月—9月举办,为体现全民参与,铁岭市第七届运动会设臵了乡镇组乒乓球、健身秧歌,少数民族组键球、赛威呼,社区组乒乓球、家庭趣味项目,残疾人组篮球、田径,机关干部组趣味项目等共九项比赛。为使比赛圆满成功,市体育局相关同志与各相关部门积极进行联系,共同组织和筹备,并积极联系比赛冠名与赞助事宜,先后与铁岭县工业园区、市民委、市民政、昌图县声旺食品公司多次进行联系,为七运会群体各组比赛全部进行了冠名,从乡镇组乒乓球比赛于6月22日在昌图县开赛以来至9月11日铁岭市第七届运动会闭幕,群体各组比赛全部圆满完成,来自各县(市)、区的千余名运动员参加了比赛,活动的成功举办,为我市全民健身活动的广泛开展起到了积极的引导作用。

    五、积极筹备、全面参与,组织参加辽宁省首届全民健

    验,我们有信心和决心在省体育局的指导下,在市委、市政府的关怀领导下带着希望、带着理想,积极进取、开拓创新,以饱满的热情和昂扬的斗志再创群众体育辉煌业绩。

    第五篇:铁岭市第六次党代会报告

    科学发展 务实创新 为全面建设实力铁岭活力铁岭魅力铁岭幸福铁岭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铁岭市第六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李文科 | 2024-7-26 10:30:30

    同志们:

    现在,我代表第五届铁岭市委向大会作报告。

    一、过去五年工作回顾

    市第五次党代会以来的五年,是铁岭经济发展速度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社会建设成效最好、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五年。五年来,在中央和省委的正确领导下,市委带领全市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拼搏进取,积极应对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深入实施“五大战略”,坚持“双轮驱动”发展模式,新铁岭大铁岭建设取得辉煌成就,创造了奇迹、改写了历史,谱写了科学发展新篇章。

    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全市主要经济指标增幅连续五年超过全省和全国平均水平。2024年,全市生产总值实现722.1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实现80.1亿元,分别是“十五”末期的2.7倍和6.3倍;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全省排名分别由第12位和第9位跃升至第7位和第5位;三次产业结构由“十五”末期的26.4∶40.5∶33.1调整到19.7∶52.8∶27.5。连续两年进入全国294个地级以上城市综合增长竞争力排名前2位。

    “项目年”活动成果丰硕,对外开放开创新局面。深入实施开放立市战略,大力创优发展环境,不断深化“项目年”活动,创造性地建起了高新区、专用车基地、换热设备基地和东北物流城等发展载体,五年来共引进项目4043个,到位资金2024亿元,新加坡益海嘉里集团、香港恒基兆业集团、中国航空工业集团等世界500强和中国500强企业落户铁岭,开启了“与巨人同行”的新时代。

    沈铁工业走廊迅速崛起,工业化开辟新纪元。大力推进沈铁工业走廊及其重点园区建设,走廊内规模以上企业达到928户,实现工业增加值占全市的70%,十大产业集群初具规模。先进装备制造、原材料加工、农副产品加工和能源工业四大主导产业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占全市的89.3%。战略性新兴产业崭露生机。企业科技创新和战略重组成效显著。新兴佳波纹管、能发伟业等企业在美国成功上市。全市工业化率达到50%,实现了传统农业地区向现代工业城市的历史性跨越。

    铁岭新城拔地而起,城镇化跨入新阶段。短短五年时间,铁岭新城22平方公里区域基础设施基本建成,城市建成区达到10平方公里,各项功能日趋完善,被环保部专家誉为中国生态第一城,莲花湖湿地公园获批国家城市湿地公园,莲花湖湿地生态恢复工程荣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中国北方生态魅力水城”入选上海世博会主题馆展出,引起举世关注,世博会城市地球馆迁址铁岭新城。进一步理顺城区管理体制,银州区、清河区繁荣发展。数字城市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新台子、腰堡、凡河三个新市镇建设走在全省前列。开原滨水新城、昌图滨湖新城建设全面启动。中心镇建设稳步推进。城乡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铁岭市和调兵山市、开原市进入国家园林城市行列,昌图县和西丰县进入省级园林县城行列。全市城镇化率由“十五”末期的31.7%提高到41.7%。

    县域经济迅猛发展,农业农村工作实现新突破。全力推进县域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开原市跨入全国百强县行列,调兵山市、铁岭县跻身全省十强,昌图县、西丰县在全省排名位次前移,开原市、铁岭县进入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行列。全市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农业科技支撑能力、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农产品精深加工能力显著提升,保护地蔬菜、优质水稻、榛子、花生“四个一百万亩”工程基本完成,畜牧、蔬菜、榛子三大主导产业不断壮大,粮食生产能力突破70亿斤。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现代服务业异军突起,第三产业呈现新亮点。东北物流城一期工程初具规模并成功在美国上市,奥特莱斯现代服务产业区等一批重大现代服务业项目落户铁岭。北方金融后台服务基地建设顺利推进。铁岭新城现代服务业基地成为全省服务业十大重点项目之一,沈铁工业走廊服务产业带成为体现沈阳经济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产业带。地方金融体系日趋完善,金融生态城市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旅游、房地产等产业快速发展。

    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再上新水平。文化体制机制改革成果显著,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文化市场更加活跃,群众性文化活动蓬勃开展。省市媒体战略合作、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网吧连锁经营等工作全省领先。宣传工作取得新成效,统一了全市干部群众思想,铁岭知名度和影响力进一步提高。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扎实推进,道德模范评选、“讲文明、树新风”等活动成效明显,市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大幅提升,荣获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先进市称号。哲学社会科学不断发展。

    民生工程建设成果显著,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实现新提高。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实现零就业家庭动态为零。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保障水平逐年提高。城乡困难群体长效救助体系初步建成。加大棚户区改造、农村D级危房改造和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城乡居民居住水平显著提高。连续四年开展“教育年”活动,各级各类教育迅速发展,职业教育基地初具规模,开原市、铁岭县、调兵山市、银州区、开发区通过省级“双高”“普九”验收,我市获得首届全国教育改革创新特别奖。覆盖城乡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日益健全、功能日益完善。科技、体育、档案、人口和计划生育等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信访、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等工作全面推进,社会公众安全感满意度明显提升,银州区被评为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城区,我市被评为全国见义勇为优秀城市,并连续五年被评为全省综合治理工作先进市和全省最稳定地区之一。

    民主法治建设稳步推进,政通人和的良好政治局面得到新发展。加强和改善党对人大、政协工作的领导,人大、政协工作成绩显著。爱国统一战线发展壮大,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不断完善,民族、宗教和对台工作取得新成效。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作用有效发挥。党管武装工作坚强有力,我市跨入全国双拥模范城市行列。积极推行政务、村务、企务公开,健全村民自治体系,扩大社区民主,基层民主不断加强。大力推进依法治市,普法工作深入开展。

    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推动科学发展的能力明显增强,党的建设取得新成效。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活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和创先争优活动扎实开展,思想解放活动成效显著。坚持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干部选拔任用预审监督体系,组织工作满意度不断提高。加强干部教育培训,干部队伍整体素质明显提升,各级班子执政能力和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进一步增强。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党内民主不断扩大。党管人才工作机制不断完善,人才强市战略成效日益显现。深入实施基层党建六项工程,“两新”领域实现党的工作全覆盖,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深入开展,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进一步完善。坚持开展“双廉”、“勤廉兼优”典型评选活动,在全省率先开展行政权力运行制度建设,查办违法违纪案件和纠风治乱工作扎实推进。市纪委、监察局被授予“全国纪检监察系统先进集体”称号。全市党员干部队伍作风明显改善,形成了争先恐后、你追我赶、攀强比活、竞相发展的干事创业氛围。

    五年来沧海桑田般的变化,彰显了铁岭人民不甘落后、勇于赶超的进取精神和豪迈气概;折射了全市广大党员干部和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戮力同心、攻坚克难的满腔热忱和坚强意志;展示了驻铁部队、武警官兵不畏艰险、无私奉献的崇高品质和优良作风;凝聚了驻铁企业、广大投资者和各界人士务实奋进、共谋发展的辛勤汗水和突出贡献。在此,我代表五届市委,向所有参与、支持、关心新铁岭大铁岭建设的同志们、朋友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五年奋斗历程积累的经验弥足珍贵,是我们推进新铁岭大铁岭建设的宝贵财富。

    第一,必须始终坚持把解放思想作为加快发展的头道工序。我们牢牢抓住解放思想这个总开关,每年一个主题、在全市集中开展思想解放活动,冲破了传统观念的惯性思维,摆脱了阻碍科学发展的各种束缚,抓住了实现跨越发展的历史机遇,探索出了后发地区赶超发展的“铁岭模式”。实践证明,解放思想是破解一切发展难题的制胜“法宝”。只有坚持解放思想,才能不断开创科学发展、创新发展、和谐发展的新局面。

    第二,必须始终坚持把发展作为全党工作的第一要务。我们坚持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动摇,始终以任尔东西南北风、咬定发展不放松的韧劲和弯道超车、敢于亮剑的拼劲,齐心协力谋发展,一心一意搞建设,千方百计抓项目,用项目凝聚人心,用项目凝聚力量,创造了一个又一个“铁岭奇迹”,使几代铁岭人强市富民升位的梦想变为现实。实践证明,科学发展是解决铁岭所有问题的“金钥匙”。只有扭住发展不放松,才能不断夺取新铁岭大铁岭建设的新胜利。

    第三,必须始终坚持把创优发展环境作为加快发展的关键环节。我们坚持“环境决定发展”、“抓环境就是抓发展”的理念,连续开展软环境建设年活动,全力打造投资创业的服务高地、成本洼地、发财宝地,成功引进建成了一大批支撑铁岭长远发展的重大项目。实践证明,环境是铁岭发展的生命线。只有不断治理和改善发展环境,才能发展生产力、增强竞争力。

    第四,必须始终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坚持以人为本,把群众的需求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的利益作为第一考虑,把群众的评价作为第一反映,把群众的满意作为第一标准,把经济发展、人民富裕作为第一追求,让全市人民共享发展成果,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自豪感明显提升,投身新铁岭大铁岭建设的自觉性、积极性日益增强。实践证明,民生质量关乎民心向背。只有坚持围绕改善民生谋发展,我们的工作才能赢得最广泛的支持。

    第五,必须始终坚持把加强党员干部队伍建设作为推动发展的根本保证。我们坚持围绕提升执政能力和领导科学发展水平,着力建设奋发有为、勇争一流的领导班子,努力造就想干事、会干事、干成事、不出事的党员干部队伍,全力营造攀强比活、务实创新的发展氛围和政通人和、风清气正的政治局面,全市党员干部和群众齐心合力塑造了自加压力、攻坚克难、追求卓越、永不言败的“铁岭精神”,创造了日新月异的“铁岭速度”。实践证明,事业兴旺,关键在党。只有持之以恒地加强党员干部队伍建设,才能为新铁岭大铁岭建设提供坚强有力的保证。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还要清醒认识到,我们的工作与广大党员、人民群众的新期待还有一定差距,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一是做大经济总量、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任务仍然艰巨,自主创新能力亟待提升,区域协调发展任重道远;二是经济与社会发展还不够协调,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不同步,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差距较大,化解矛盾纠纷、加强社会管理能力急需提高;三是体制机制创新不足,破除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性障碍、转变政府职能、创优发展环境任务依然繁重;四是党员干部的思想观念和工作作风与建设新铁岭大铁岭的要求还有差距,消极腐败现象在一定范围内仍然存在。我们要高度重视、认真解决这些问题。

    二、加快科学发展步伐,全面建设实力铁岭活力铁岭魅力铁岭幸福铁岭

    今后五年,是新铁岭大铁岭建设向更高水平跨越的关键时期。综观国际国内形势,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新一轮全球经济调整、科技革命和产业重组为我们转方式、调结构提供了新的历史机遇;中央继续实施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东北地区经济日趋活跃,我市参与区域经济合作潜力巨大;省委、省政府深入实施建设沈阳经济区、突破辽西北和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开放等战略,政策叠加效应逐步显现,推进新铁岭大铁岭建设的条件更加有利;特别是我市科学发展的思路更加清晰、目标更加明确、氛围更加浓厚、后发优势更加明显,新铁岭大铁岭建设跨入新阶段的基础更加坚实。可以预见,今后五年将是建设新铁岭大铁岭的又一重要战略机遇期。为此,今后五年全市党的工作指导思想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创新发展、和谐发展为主题,以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推进社会管理创新为主线,以加强党的建设为保证,深入实施开放立市、工业强市、三产活市、科教兴市、城乡统筹、全民创业“六大战略”,以增量带动结构优化,以创新促进产业升级,以发展保障民生改善,全面建设实力铁岭、活力铁岭、魅力铁岭、幸福铁岭,为提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更加坚实基础。

    建设“四个铁岭”,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全市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创新发展、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新铁岭大铁岭建设在“十一五”基础上的新跨越,是更加注重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奋斗目标,是全市305万人民共同期盼与追求的美好愿景。建设“四个铁岭”,实力铁岭是基础,活力铁岭是动力,魅力铁岭是特色,幸福铁岭是出发点和落脚点。建设“四个铁岭”,就是要全面实现工业小市向工业大市跨越、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跨越、中等城市向现代化大城市跨越、综合经济实力全省排名第三集团向第二集团前列跨越,实现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和城乡居民收入分别比“十一五”末期翻一番,做到产业结构更加优化,区域经济更加协调,创新能力更加强劲,生态环境更加良好,社会发展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幸福。

    (一)推动跨越发展,建设实力铁岭 建设实力铁岭,要求我们必须以“巩固、提高、创新、跨越”为总要求,大力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全面加快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步伐,构建主导产业突出的现代产业体系,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努力实现经济发展的新跨越。

    加强现代工业体系建设。着力促进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进一步提高工业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提升工业核心竞争力。突出抓好提升骨干企业、推进重大项目、做大产业集群三项重点工程,做大做强先进装备制造、原材料加工、农副产品加工和能源产业,积极培育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新能源、生物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专用车基地、有色金属产业集群主营业务收入要达到1000亿元,换热设备、起重机械、新能源装备产业集群主营业务收入要达到500亿元,矿山设备、橡塑制品、阀门、专用设备、医药保健品、润滑油产业集群主营业务收入要超过100亿元。推动光伏产业园、同方科技城、南药健康产业园建设千亿元产业基地。推广开原工业区建设经验,完善各工业园区功能。开发区、高新区进入国家级开发区和高新区行列。推进园区整合,建设专业特色园区,把沈铁工业走廊打造成为项目集中、产业集聚、特色鲜明、集群隆起的东北重要经济带。

    加快构建现代城镇新格局。统筹城市、产业、生态三位一体规划,拓展城市发展新空间。依托丰富的山林、水系、湿地资源和沈铁工业走廊,建设中心城市、副中心城市、小城镇梯次分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现代城镇体系,加快城乡一体化步伐。根据“统筹规划、科学调整、优化布局、组团发展”原则,全面完成行政区划调整。按照新老城区同步、产业支撑互补、空间布局合理的要求,进一步完善中心城区发展规划,建设以铁岭新城为中心,包括银州区、开发区及新台子、腰堡、凡河三个新市镇在内的100平方公里的组团式中心城区,实现沈铁一体化。围绕做大铁岭新城、做强银州城区,以铁岭新城为旗舰,全面实施东北物流城、奥特莱斯城、中国专用汽车城、清华同方科技城、月星国际城、东北寿光果蔬贸易城“六城”联建,全力打造以先进装备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200平方公里的产业基地。依托丰富的生态资源,建设以山林、水域、湿地、农田为主要内容的400平方公里生态基地,全力打造中国生态第一城。从而建设 “100平方公里城区、100万城市人口、100亿元财政收入、1000亿元生产总值”的现代化大城市。加快清河区商贸新区建设及大清河综合开发。以增强承载力、辐射力为重点,加快县城建设,推进开原滨水新城、昌图滨湖新城、西丰生态县城建设,进一步提升调兵山城市建设品位。加快小城镇建设,努力将20个中心镇建设成为高标准小城镇。

    着力推进服务业做大做强。把推动服务业大发展作为调整优化经济结构的战略重点,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以沈铁工业走廊服务产业带和铁岭新城现代服务业基地为载体,拓展服务业新领域,推进规模化、品牌化、网络化、信息化经营,提升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突出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加快东北物流城、北方金融后台服务基地和职业教育基地建设步伐,建设区域性物流中心、生产性物流基地、会展中心和金融生态城市,增强服务业对产业升级的支撑作用。全力发展生活性服务业,加快奥特莱斯、月星国际、香格里拉酒店等重点项目建设,积极引进大型商贸连锁企业,大力发展社区服务业和家庭服务业。加快中国北方水城旅游休闲度假中心、尚阳湖旅游度假区、调兵山蒸汽机车博览园、开原象牙山旅游景区、西丰生态旅游区等重点旅游产业聚集区建设,积极开发温泉旅游、乡村旅游,发展壮大以水为魂的旅游休闲产业。推动房地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全面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坚持用工业理念谋划农业,以调整优化农业结构为主线,以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区为引领,全面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以规模养殖小区和骨干龙头企业为依托,增强畜牧产品生产加工能力,打造全省畜牧产业第一市。以东北寿光果蔬贸易城等农产品专业市场为牵动,推进保护地蔬菜产业化,打造东北蔬菜集散地。以全国最大的榛子生产基地为基础,建设全国最大榛子集散地,打造“中国榛子之都”。以东北参茸中草药材期货市场为支撑,做大中草药产业。加快苗木花卉、花生、梅花鹿等区域特色产业发展,做强“一县一业”、“一乡一品”。构建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现代农产品加工产业体系,打造全省农产品精深加工第一市。建立覆盖城乡的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体系,建设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全面加强以农田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推进百亿斤粮食产能工程,粮食生产能力突破80亿斤。构筑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加速农业信息化、机械化,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加强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完善农村基础设施,提高新农村建设水平。

    全力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全面实施新一轮县域经济“三年倍增”计划,加快县域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步伐。开原市要实现全国百强县位次前移,调兵山市、铁岭县要跻身全国百强县行列,昌图县要进入全省先进行列。支持调兵山市加快资源型城市转型步伐。全力落实支持西丰发展五年规划,整合开发西丰特色资源,推动西丰县提前实现五年脱贫目标。全面实施新一轮城区经济“三年倍增”计划,为银州区、清河区创造更加有利的发展环境。支持银州区重点服务业项目建设和铁西、岭东开发,保持银州区繁荣发展。支持清河区建设工业强区、旅游强区,实现跨越式发展。加强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城乡统筹、区域协调发展。

    (二)推动创新发展,建设活力铁岭

    建设活力铁岭,要求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完善高效、开放、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体制机制,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形成创新发展的强劲势头和浓厚氛围。

    大力推进重点领域改革。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继续精简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全面推行公共行政服务四级联动新机制,打造服务型政府。加快推进事业单位改革,提升公益服务水平。加快财税体制改革,完善市以下财政体制,特别要进一步理顺铁岭县、银州区、高新区、开发区之间财政分配关系。加快金融体制改革,完善金融管理体制,提高金融服务能力。鼓励企业创新融资方式。加强“信用铁岭”建设。深化要素市场改革,规范土地、资本、劳动力、技术、信息等要素市场秩序。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加快水利改革和发展,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以沈阳经济区户籍改革为契机,探索建立一元化城乡户籍管理模式。

    全面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坚持“开放立市”不动摇,不断拓展开放领域和空间。深入开展“项目年”活动,千方百计提升项目质量和投产达效率。重点引进世界500强和中国500强企业,大力发展总部经济。注重引进增量与盘活存量并举,支持大企业以并购、重组等方式嫁接改造园区企业,鼓励企业二次创业。扩大对外经贸交流,着力提高出口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全面融入沈阳经济区,加强与东北地区各城市的经济合作。加大工作力度,采取切实措施,全力打造最优发展环境。

    深入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与支撑作用,全面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完善以知识产权为核心的科技创新激励体制。以骨干企业为自主创新主体,探索在特色产业基地建立产学研合作联盟,搭建技术研发、产品检测等创新服务平台。推进科技特派行动,着力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产业核心竞争力和农业增产增收能力。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以铁岭新城教育园区为引领,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普及学前教育,巩固和发展义务教育,逐步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以创办地方本科大学为标志提升高等教育办学水平,加快发展继续教育,积极发展民办教育,初步建成终身教育体系,实现各级各类教育的优质、特色发展。落实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狠抓重大人才开发项目,建设高素质的人才队伍,为创新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三)推动特色发展,建设魅力铁岭

    建设魅力铁岭,要求我们在发展过程中必须彰显个性特色、丰富文化内涵、提升发展质量,把铁岭打造成为生态之城、宜居之地、时尚之都、快乐之邑。大力改善城乡生态环境。坚持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为着力点,切实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加大节能减排力度,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全面推进植树造林,绿化、美化城乡环境。全方位深化辽河干流铁岭段及支流的治理,突出抓好辽河保护区、凡河自然保护区、莲花湖湿地生态保护区建设和管理。加强城乡水源地保护,确保城乡饮用水安全。加大城乡环境保护力度,全面落实生态市规划,全力争创国家环保模范城,努力把铁岭建设成为天蓝、地绿、水清、气鲜的生态城市。

    全面提升城市品位。要举全市之力支持奥特莱斯现代服务产业区建设,吸引世界顶级品牌和国际知名现代商贸企业入驻,将铁岭建设成为名品聚集、时尚领先的东北地区时尚购物旅游首选之地。做强时尚产业,创优时尚环境,丰厚时尚文化底蕴,打造时尚之都。强化精品意识,不断完善中心城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提升城市功能。合理、有机地组织具有地方特色的自然要素、人文要素,建设城市水系、绿化空间和文化景观。加快建设数字城市,提高城市综合管理、动态管理、精细化管理水平,建设时尚、靓丽、宜居的优良生活环境。

    繁荣发展铁岭特色文化。积极发展文化事业,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加强城乡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建成一批高标准图书馆、科技馆和综合档案馆。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每个县(市)区要建成一个文化产业基地、培育一批文化企业、打造一个文化品牌、每年开展一次大型文化活动。整合特色文化资源,建成世博地球馆、本山传媒艺术教育中心、辽河博物馆、书法博物馆、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等重点项目。做大小品艺术之乡和红学文化之乡品牌,培育历史民俗、文化旅游、娱乐演出、书画创作、大型节会等产业链条。建设一批高标准体育场馆,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努力让广大群众更充分地享受文化带来的快乐,让铁岭文化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全力建设文明城市。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大力弘扬“铁岭精神”,形成昂扬进取、奋发向上的社会精神风貌。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深入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建设,大力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水平。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深入拓展城乡共建工作,建设百公里文明景观带。弘扬科学精神,培育理性平和、开放包容的社会心态。早日跨入全国文明城市行列。

    (四)推动和谐发展,建设幸福铁岭

    建设幸福铁岭,要求我们必须强化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理念,以更大的决心、更大的力度,加快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切实维护和发展广大群众利益,让全市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

    大幅度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深入实施全民创业战略,加快推进创业平台建设,建立健全全民创业服务体系,大力培育各类创业主体,切实优化创业环境。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落实就业援助制度,使各类群体充分就业。着力提高城乡居民特别是低收入者收入水平。进一步完善落实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工资增长机制。逐步提高低保标准、扶贫标准和最低工资标准。打好扶贫攻坚战,实现农村低收入人口稳步脱贫。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和经营性收入。确保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

    着力提升城乡居民生活质量。实现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全覆盖。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发展慈善事业。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健全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保障体系,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积极发展卫生事业,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医疗卫生需求。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和城市棚户区、农村低保边缘户危房改造工作。强化城市小区物业管理。提高城市供暖标准和质量。保持物价平稳。做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积极发展妇女儿童事业,培育壮大老龄服务事业和产业,健全残疾人服务体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按照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的要求,加强社会管理体制和能力建设。创新群众工作方式方法,健全维护群众权益机制。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社区和工青妇等群团组织作用,提高城乡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形成社会管理和服务合力。加大公共安全投入,加强安全生产,健全对自然灾害、公共卫生事件、食品安全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的预防预警和应急处置体系。深入开展平安创建活动,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严密防范、依法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扎实推进民主法治建设。健全民主制度,拓宽民主渠道,充分保证人民群众依法行使知情权、选举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支持人大、政协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支持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以及群团组织发挥各自优势,促进民主政治建设。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保障人民群众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加强政务公开、村务公开、企务公开等工作,实现政府行政管理与基层群众自治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深入开展普法工作。加强依法行政,促进司法公正,提高执法公信力和群众满意度,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三、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为建设“四个铁岭”提供坚强保证

    (一)以建设学习型党组织为载体,大力加强思想建设。要按照科学理论武装、具有世界眼光、善于把握规律、富有创新精神的要求,切实加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完善落实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制度,加强理论宣讲体系建设,大规模培训干部,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党员干部头脑,着力提高理论素养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不断推进思想解放,着力解决事关发展的根本问题和深层次矛盾,提升发展理念、创新发展思路、提高发展质量、优化发展环境,增添发展新动力,开创发展新局面。

    (二)以提高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为核心,大力加强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加强对人大、政府、政协以及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群团工作的领导,不断巩固和发展政通人和的良好政治局面。加强党管武装工作,巩固军政军民团结。认真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实行党代表大会常任制。积极发展党内民主,保障党员民主权利。加强各级领导班子能力建设,把各级领导班子建设成为善于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坚强领导集体。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将那些政治靠得住、工作有本事、作风过得硬、群众信得过的干部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来,全面构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培养、选拔、考评、监督、激励机制。加大年轻干部选拔力度,培养造就大批优秀年轻干部。完善干部交流制度,加大重要部门、关键岗位干部交流力度。完善干部选拔任用预审监督体系,营造风清气正的选人用人环境。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积极创新基层党建模式,不断扩大党组织设置和党的工作覆盖面。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强化以党建带工建、团建、妇建工作。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培养一批高素质基层组织带头人和优秀党员。创建党建品牌,带动典型发展,培养一批在全省乃至全国有影响力的党建精品。

    (三)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突破口,大力加强反腐倡廉建设。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大力加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加大监督检查力度,保证中央和省、市重大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认真执行《廉政准则》等规定,坚持经常性的廉政教育,推进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加大案件查办力度,始终保持对腐败分子的高压态势。深入推进工程建设领域等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努力遏制消极腐败现象。全面推进“五大系统”建设,认真落实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和问责制度,建立权力运行制约监督体系,加强对各级党政一把手的监督。逐步推进基层党务公开和县委权力公开,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积极推行村级重大事项民主决 策“五步工作法”。坚持标本兼治,加强纠风治乱工作。

    (四)以提高抓落实能力为着力点,大力加强作风建设。各级党员干部要率先垂范,永葆蓬勃朝气、昂扬锐气、浩然正气,以良好作风推动各项工作的落实。要大兴务实之风。切实做到“五个解脱出来”,积极深入基层、深入一线,摸实情、想实招、办实事、求实效,以推进科学发展的坚强意志、领导科学发展的实际能力、落实科学发展的实干精神,确保市委推动科学发展的决策部署不折不扣地落到实处。要大兴勤政之风。勤勉敬业,不当出工不出力、出力不尽力的平庸官,不当不推不动、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懒散官,不当贪图安逸、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逍遥官,不当墨守成规、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太平官。要加强绩效考核,强化监督问责,使平庸官没有土壤、懒散官没有温床、逍遥官没有空间、太平官没有市场。要以勤勉从政的良好作风凝聚人心、鼓舞斗志,促进发展提速、提质、提效。要大兴为民之风。坚持以人为本,牢固树立群众观念,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做到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行动上深入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要不折不扣地落实惠民政策,尽心尽力地解决民生问题,让新铁岭大铁岭建设成果更多地惠及全市人民。

    同志们,未来五年是全面实施“十二五”规划,推动新铁岭大铁岭建设向更高水平跨越的五年,是我们励精图治、奋发向上、厚积薄发、大有作为的五年。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的正确领导下,科学发展,务实创新,为全面建设实力铁岭、活力铁岭、魅力铁岭、幸福铁岭而努力奋斗!



    推荐阅读:
    2024年铁岭市政府工作报告
    大学生人际关系总结
    保健品企业年会领导致辞发言稿参考范例
    200X年度分管农业县委副书记述职报告(精选多篇)
    太平洋产说会领导致辞
    中学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