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热门搜索: 口号 招标合同
  •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六号文库

    2024特岗教师招聘考试押题试卷(四)

    栏目:六号文库 来源:网络 作者:莲雾凝露 时间:2024-08-07 19:04:44 下载.docx文档

    第一篇:2024特岗教师招聘考试押题试卷(四)

    2024年特岗教师招聘考试押题试卷

    (四)(总分100分

    时间15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本大题共20题,每题1分,共20分)1.中小学德育工作中常用的奖惩属于()A.榜样示范

    B.品德评价 C.陶冶教育

    D.说理教育

    2.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科提出:“要尽可能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这提示我们应注意贯彻的德育原则是()A.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 B.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 C.尊重信任与严格要求相结合 D.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

    3.马克思主义者认为,教育是一种(A.自然现象

    B.社会现象 C.心理现象

    D.生理现象

    4.编写教科书的直接依据是()A。教育方针

    B.教学原则 C.课程计划

    D.学科课程标准

    5.从本质上说,教学过程是()A.一般认识过程

    B.理性认识过程 C.特殊认识过程

    D.感性认识过程

    6.决定教育性质的直接因素是()A.生产力发展水平

    B.政治经济制度 C.社会意识形态

    D.民族文化传统

    7.班级授课制在我国正式实行一般认为是在()A.唐朝中期 B.明朝中期

    C.清朝末年

    D.辛亥革命以后

    8.心理学中“水下击靶”实验所支持的迁移理论是()A.形式训练说 B.相同要素说 c.经验类化说 D.关系转换说

    9.下列属于学习现象的是()A.吃了酸的食物分泌唾液

    B.望梅止渴 C.蜘蛛织网

    D.儿童模仿电影人物的行为 10.思想品德教育过程又称()A.道德教育过程

    B.政治教育过程 C.德育过程

    D.思想教育过程

    11.提出“教学过程最优化”思想的教育家是(A.赞科夫

    B.巴班斯基 C.布鲁纳

    D.凯洛夫

    12.学习原有知识对学习新知识的影响属于()A.逆向迁移

    B.负迁移 C.顺向迁移

    D.正迁移

    13.一名5岁儿童,在智力测验中,测得的智龄是6岁,他的智商应该是(A.83

    B.100 C.120

    D.110 14.同一感觉器官在不同刺激物的作用下,感受性产生变化的现象叫(A.感觉的适应

    B.感觉的对比 C.感觉的分化

    D.感觉的相互作用

    15.“教学有法,但无定法。”反映了教师劳动的()特点。A.连续性

    B.长期性 c.示范性

    D.创造性

    16.思维的基本过程是()A.分析和综合 B.间接性和概括性 C.判断和推理

    D.指向性和集中性

    17.我国学校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基本途径是(A.课外校外教育

    B.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 C.社会实践活动

    D.班主任工作

    18.学生掌握知识的中心环节是()A.理解 B.巩固 C.应用

    D.迁移

    19.学校管理的目标和尺度是()A.学校绩效 B.办学特色 C.管理体制 D.评估标准

    20.反应迅速、有朝气、活泼好动、动作敏捷、情绪不稳定、粗枝大叶,属于()气质类型的特点。A.胆汁质 B.多血质 C.粘液质 D.抑郁质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1分,共10分)

    1.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让学生观察实物或模型,或者向学生作示范性实验,以使学生获得有关感性知识的方法叫——。

    2.人的心理活动包括——与个性心理。3.学生学习间接经验要以—

    一为基础。4.领会知识包括感知教材和——。

    5.学校课程通常以选修课或一

    一的形式出现。6.《教育法》规定教育必须为——服务,必须与——相结合。7.失明者的听觉一般都比较好,这表现人的身心发展具有——。8.格塞尔强调——i机制对人身心发展的影响。9.通过练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是——。10.程序教学的代表人物是——。

    三、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1分,共10分)1.美育就是艺术教育。

    2.一般来说,能力与知识技能是同时形成的。

    3.教师的幸福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由于感受到或意识到自己教育理想和目标的实现而得到的精神上的满足。

    4.班级的大小是影响课堂管理的一个重要因素。5.长时记忆的容量一般是5-9个项目,平均值是7。

    6.教育规律是指教育内部各因素之间本质的必然的联系。7.孟子是中国古代外烁论观点的代表人物。

    8.教育对社会发展具有巨大的作用,可以决定社会发展方向。9.成就动机是个体为达到某一有价值的社会目标的内部动力。lO.沉思型学生在解决问题时总会比冲动型学生更占优势。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题5分,共25分)1.简述班级授课制的优点。2.简述学习心理学的实践意义。

    3.简述贯彻启发式教学原则的基本要求。4.简述《教育法》所规定的学生应尽的义务。5.简述教师教态语言的基本要求。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题10分,共20分)1.试述终身教育思想及其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2.试述教师培养学生学习动机的策略。

    六、案例分析(15分)

    课与课之间,大家习惯称为“课间”,请看两则课间文化:(1)跳皮筋念白(语文版)

    春姑娘来了,春和景明,春光明媚;夏姐姐来了,骄阳似火,夏日炎炎;秋婆婆来了,秋高气爽,天高云淡;冬爷爷来了,冰天雪地,大雪纷飞。

    (2)跳皮筋念白(数学版)一只青蛙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扑通一声跳下水;两只青蛙两张嘴,四只眼睛八条腿,扑通两声跳下水„-结合相关教育理论分析此案例。

    解析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B 2.C 3.B 4.D 5.C 6.B 7.D 8.C 9.C 10.C 11.B 12.C 13.C 14.B 15.D 16.A 17.B 18.A 19.A 20.B

    二.填空题 1.演示法 2.心理过程 3.直接经验 4.理解教材 5.特色课

    6.社会主义现代化

    生产劳动 7.互补性 8.成熟 9.技能 10.斯金纳

    三、判断题 1.X 2.X 3.X 4.√ 5.X 6.X 7.X 8.X 9.√ 10.X

    四、简答题

    l。(1)有利于经济有效地大面积培养人才;(2)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3)有利于发挥学生集体的作用;(4)有利于学生多方面的发展。

    2.(J)有助于理解和解释学生的心理现象和行为,更好地完成教育工作;(2)有助于运用心理学原理,指导和开展当代教育改革;(3)有助于教师判断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4)有助于教师依据心理学知识进行自我教育。

    3.(1)加强学习的目的性教育,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f2,教师的讲授应抓重乒、难点、关键;三—(3)设置问题情境,启发学生积极思维;(4)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方法。4.(1)遵守法律、法规;

    (2)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尊敬师长,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3)努力学习,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

    (4)遵守所在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的管理制度。5.(])身姿稳重端庄,自信得体;(2)表情真实自然,适度适当;(3)衣着朴实整洁、美观大方。

    五、论述题

    Ⅱ.(1)终身教育理念和理论是二战后在成人教育的经验基础上形成的。5

    终身教育强调人的一生应该是终身学习、终身发展的一生,它是对过去 将人的一生截然分为学习阶段和学习结束后阶段观念的否定。终身教 育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和教育形式中。教育的终身化是适应科学知识

    ;的加速增长和人的持续发展要求而形成的一种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2)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个人成为教学专业人员并且在教学中越来越 成熟的转变过程。也就是指教师在整个专业生涯中,通过终身训练,获

    得教育专业的知识技能,实施专业自主,有一定的职业道德、职业素质,— 成为一个良好的教育专业工作者的成长过程。

    (3)受终身教育思想的影响,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其终身 学习的过程。教师专业发展主要是不断提高自己的学科专业素养、文 化素养、教育专业素养。

    2.(1)激发兴趣,维持好奇心;(2)设置合适的目标;

    (3)培养恰当的自我效能感;(4)训练归因;

    (5)表达明确的期望,提供及时的反馈;(6)合理运用外部奖赏,有效运用表扬。

    六、案例分析

    (1)课间的设置是为了满足学生心理和生理的需要,是为了调节学生的身 体状态和精神面貌,促使他们更好地成长与发展;

    (2)课间文化多由学生自发生成,体现着儿童的规则意识、公平意识和团队精神;

    (3)课问文化作为一项宝贵的课程资源,它的开发需要教师的介入,需要学科的渗透,需要学生之间的互动,教师应是课问文化的关注者和现行开发者。

    第二篇:2024年特岗教师招聘考试押题试卷及解析(四)

    2024年特岗教师招聘考试押题试卷及解析(四)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本大题共20小题,每题1分,共20分)1.反映教师对待自己的道德素养要求的是()A.热爱学生 B.热爱教育事业 C.团结协作 D.为人师表

    2.在近代教育史上,认为教学的主要任务在于传授知识而与智力训练无关紧要的理论是()A.传统教育理论 B.现代教育理论 C.形式教育理论 D.实质教育理论

    3.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著作是()A.《学记》 B.《论语》 C.《大学》 D.《理想国》

    4.目的是了解学生学习之前的基础的评价是()A.诊断性评价 B.形成性评价 C.终结性评价 D.发展性评价

    5.心理学成为独立的学科始于()A.1789年 B.1798年 C.1879年 D.1897年

    6.通过教育实验提出高难度、高速度等教学原则的教育家是()A.赞科夫 B.马卡连科 C.凯洛夫 D.苏霍姆林斯基 7.教学取得成功的内因是()A.教师的主导作用 B.学校的管理作用 C.教材的媒介作用 D.学生的主体作用

    8.根据一节课所完成任务类型的数量,课的类型一般分为两大类,即()A.讲授课和巩固课 B.新授课和检查课 C.技能课和讲授课 D.单一课和综合课

    9.个体主观能动性的第一层次的活动是人作为生命体进行的()A.生理活动 B.心理活动 C.认识活动 D.实践活动

    10.制度化教育建立的典型表现特征是()A.学校的产生 B.学制的建立 C.教育实体的出现

    D.定型的教育组织形式的出现

    11.理论联系实际教学原则所遵循的主要教学规律是()A.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统一的规律 B.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规律 C.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 D.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的规律 12.在古希腊最早提出启发式教学原则的是()A.柏拉图 B.亚里士多德 C.苏格拉底 D.昆体良

    13.“万绿丛中一点红”容易引起人们的无意注意,主要是由于刺激物具有()的特点。A.强度 B.新异性 C.变化 D.对比

    14.人们根据已知的信息,利用熟悉的规则解决问题,从给予的信息中产生逻辑的结论。这种思维是()A.聚合思维 B.发散思维 C.再造性思维 D.创造性思维

    15.教育心理学作为独立学科诞生的标志是()

    A.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提出“教育教学的心理变化”的思想 B.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出版的《人是教育的对象》 C.桑代克出版的《教育心理学》 D.卡普捷列夫发表的《教育心理学》

    16.教师为了有效实现预定教学目标而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协调课堂人际关系以及创造良好学习环境的过程称为()A.课堂凝聚力 B.课堂控制 C.课堂管理 D.课堂气氛

    17.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施行时间为()A.2024年6月29日 B.2024年1月1日 C.2024年9月1日 D.2024年9月1日

    18.当一个人的人格结构的各方面彼此和谐一致时,就会呈现出健康的人格特征,否则,就会发生心理冲突,说明人格具有()A.稳定性 B.独特性 C.整合性 D.功能性

    19.情绪与情感是以()为中介的反映形式。A.需要 B.动机 C.态度 D.认知 20.明知校舍或者教育教学设施有危险,而不采取措施,造成人员伤亡或者重大财产损失的,对直接负责人依法追究()A.刑事责任 B.民事责任 C.行政责任 D.一般责任

    二、多项选择题(下列各题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正确答案,请选出正确答案并将将其代码填在括号内。错选、漏选、多选均不得分。本大题共5小题,每题2分,共10分)1.情绪与情感的反应特点不同,情绪具有()A.情境性 B.持久性 C.外显性 D.内隐性 E.稳定性

    2.新课程评价强调应建立促进学生()的评价体系。A.全优发展 B.健康发展 C.全面发展 D.自由发展 E.个性发展

    3.下列属于道德情感的是()A.爱国主义情感 B.集体主义情感 C.义务感 D.责任感 E.幸福感

    4.作为一名教师,需要掌握的教育理论的基本课程主要有()A.教育学 B.心理学 C.学科教材教法 D.教育经济学 E.教育社会学

    5.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规定的少年儿童社会权利是()A.无歧视原则 B.提早自立原则

    C.尊重儿童观点与意见原则 D.尊重儿童尊严原则 E.儿童利益最佳原则

    三、填空题(在下列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不得分。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1分,共10分)1.班会的类型主要有____________、生活班会和____________。

    2.把大班教学、小班研究和个别教学:三种教学形式结合起来的教学组织形式是____________。3.教科书编写应遵循的原则之一是强调内容的____________。

    4.在教师、学生和教学过程三种课程资源中,____________是动态的课程资源。5.个别教学最显著的优点在于教师能____________。

    6.作业批改的方式有:教师批改、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7.根据识记有无目的性,识记可以分为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8.布鲁纳认为学习的实质就是主动地形成____________。9.客观物体的整体特征在人脑中的反映是____________。10.最早正式使用“班级”一词的著名教育家是____________。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题5分,共25分)1.知觉的基本特性有哪些? 2.简述课堂导入的类型。3.简述教学的一般任务。4.简述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5.简述如何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题10分,共20分)1.试述教师在教学中应如何尊重和培养学生的主体性。2.试述新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

    六、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15分)丁丁从小喜欢学习,一直希望自己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学生。他的数学成绩在班里拔尖,可是语文成绩就是上不去,尤其是写作能力和阅读水平,非常不如人意。他明明知道这是缺乏课外阅读导致的结果,可就是对课外书不感兴趣。

    二、三年级还能跟上,但是到了四年级,语文、数学两门学科的成绩越来越差。

    如果你是老师,你将从哪些方面帮助丁丁解决阅读问题?

    一、单项选择题

    1.D【解析】为人师表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实质体现,也是教师对待自己的道德素养要求。

    2.D【解析】实质教育理论强调知识的传授。与实质教育理论相对应的是形成教育理论,其观点是认为教学的主要任务在于发展学生的智力。

    3.A【解析】《学记》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著作。

    4.A【解析】诊断性评价是在学期开始或一个单元教学开始时,为了解学生的学习准备状况及影响学习的因素而进行的评价。

    5.C【解析】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6.A【解析】赞科夫通过教育实验提出高难度、高速度等教学原则。

    7.D【解析】教学包括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其中学生的主体作用是教学取得成功的内因。8.D【解析】按任务类型数分类,课的类型分为单一课和综合课。

    9.A【解析】个体主观能动性由三个层次构成:第一层次是人作为生命体进行的生理活动;第二层次是个体的心理活动;最高层次是社会实践活动。

    10.B【解析】学校教育系统的形成,即意味着制度化教育的形成。

    11.A【解析】理论联系实际强调将知识运用于实践,遵循了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统一的规律。12.C【解析】古希腊著名教育家苏格拉底的“产婆术”是最早的启发式原则教育思想的体现。13.D【解析】红绿对比,易引起人们的无意注意。

    14.C【解析】聚合思维即求同思维,是指人们解决问题时,思路集中到一个方向,从而形成唯一的、确定的答案。再造性思维也称常规性思维,是指人们运用已获得的知识经验,按现成的方案和程序,用惯常的方法、固定的模式来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学生解题能一题多解,说明他的发散思维能力比较强。

    15.C【解析】l903年,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了《教育心理学》,这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 命名的著作,是教育心理学作为独立学科诞生的标志。

    16.C【解析】课堂管理是指教师为有效利用时间、创造愉快的和富有建设性的学习环境以及减少问题行为,而采取的组织教学、设计学习环境、处理课堂行为等一系列活动与措施。

    17.D【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在2024年6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上被修订,并于2024年9月1日起施行。18.C【解析】题干是人格整合性的含义。

    19.A【解析】情绪与情感是以需要为中介的反映形式。

    20.A【解析】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七十三条的规定。

    二、多项选择题

    1.AC【解析】情绪与情感的区别在于:首先,情绪是原始的、低级的态度体验,与生理需要是否满足相联系,是人和动物共有的;情感是后继的、高级的态度体验,与社会需要是否满足相联系。其次,情绪可以由对事物单纯的感知觉直接引起,较多的带有情境性和易变性;情感则由对事物复杂意义的理解所引起,较多的带有稳定性和持久性。再次,情绪体验强度大,往往带有冲动性,并伴随明显的外部表现;情感则比较内隐,较为深沉。

    2.BC【解析】新课程评价应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应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发展的评价体系。

    3.ABCDE【解析】道德情感主要包括爱国主义情感、集体主义情感、义务感、责任感、事业感、自尊感、幸福感和羞耻感。此外,幸福感是教师职业道德情感的一种成分。

    4.ABC【解析】教育学、心理学和学科教材教法是作为一名教师需要掌握的基本课程。5.ACDE【解析】提早自立原则不属于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中的规定。

    三、填空题

    1.常规班会主题班会 2.特朗普制 3.基础性 4.教学过程 5.因材施教 6.学生自评学生互评 7.有意识记无意识记 8.认知结构 9.知觉

    10.埃拉斯莫斯(伊拉斯谟)

    四、简答题(答案要点)1.(1)知觉的选择性;(2)知觉的理解性;(3)知觉的整体性;(4)知觉的恒常性。2.(1)直接导入;

    (2)温故导人;(3)直观导人;(4)问题导人;(5)实例导人;(6)情境导人。3.(1)传授系统的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2)发展学生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

    (3)培养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4)关注学生个性发展。4.(1)备课;(2)上课;(3)课外作业的布置与反馈;(4)课外辅导;

    (5)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5.(1)正确处理学生的自主选择、主动实践与教师的有效指导的关系;

    (2)恰当处理学校对综合实践活动的统筹规划与活动具体展开过程中的生成性目标、生成性主题的关系;(3)课时集中使用与分散使用相结合;(4)整合校内课程与校外课程;

    (5)以融合的方式设计和实施四大指定领域;

    (6)把信息技术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和实施过程有机整合起来。

    五、论述题(答案要点)1.(1)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个性和自尊心,创造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和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2)教师要教会学生学习方法,重视培养学生主体参与课堂,让学生获得主体参与的体验,尤其让学生体验成功;

    (3)教师要通过课堂教学,指导学生立疑、析疑、释疑、再立疑,以培养学生探究新知识的能力;(4)保护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2.(1)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

    (2)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3)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4)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

    (5)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6)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六、案例分析题(答案要点)如果我是老师,我将会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解决这个问题:(1)营造班级阅读氛嗣;

    (2)引导学生分辨自己需要阅读什么样的书;(3)确保学生在阅读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4)定期开展有关阅读的活动,提高学生阅读的积极性;(5)及时将学生的读书成果进行反馈,并在学生中进行共享;(6)给予积极阅读的学生一定的奖励,达到正强化和替代强化的目的。

    第三篇:2024年特岗教师招聘考试押题试卷(三)

    2024年特岗教师招聘考试押题试卷

    (三)(总分 100分时间 15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本大题共20题,每题1分,共20分)1.具有半殖民地半封建特点的学制是()A.壬寅学制邕远只 B.癸卯学制

    C.壬子癸丑学制

    D.壬戌学制

    2.斯巴达教育的目的是培养()A.全面发展的人

    B.军人和武士 C.封建骑士

    D.僧侣

    3.阿特金森认为个体成就动机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力求成功的动机,另一类是(动机。

    A.追求利益

    B.追求刺激 C.避免困难

    D.避免失败

    4.教育过程中最重要、最基本的人际关系是(A.同伴关系

    B.亲子关系 C.师生关系

    D.教师与校长的关系

    5.在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A.学生

    B.教师 C.家长

    D.校长

    6.提出“四段教学法”并作为传统教育理论的代表的教育家是(A.夸美纽斯

    B。赫尔巴特 C.凯洛夫

    D.乌中斯基 7.体育的基本组织形式是(A.体育课 B.课间操

    C.课外体育锻炼 Dt运动竞赛)的1

    8.人的片面发展的基本特征是(A.道德水平低

    B.出.受机器的奴役 C.工作范围狭窄

    D.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离

    9.学生发展过程中充满矛盾,被称为“危机期”的是()A.童年期

    B.少年期

    C.青年初期

    D.青年晚期

    10.组织学生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参观对学生进行德育,主要属于()A.说服教育法

    B.榜样教育法 C.实际锻炼法

    D.陶冶教育法

    11.新课程在课程目标上,要求从()三方面来设计具体课程。A.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B.认识、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C.认知、情感、动作技能 D.言语、认知策略、态度

    12.由于喜欢某人、某群体或某件事,乐于与其保持一致或采取与其相同的表现,这是态度形成过程中的()阶段。A.顺从

    B.认同 C.内化

    D.改变

    13.人的心理活动的内容和源泉是()A.认知

    B.需要

    C.客观现实

    D.个性

    14.上海育才学校在语文教学改革过程中创造的教学方法是()A.导学式教学法

    B.读议讲练法 C.合作学习法

    D.六步教学法

    15.下列属于一般能力的是()A.观察力

    B.曲调感 C.节奏感

    D.色调感

    16.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对解答问题有启示作用的相类似的事物称为()A.原型

    B.原型启发

    C.问题情境

    D.问题对象

    17.由短时记忆转入长时记忆的条件是(A.思维 B.想象 C.注意 D.复述

    18.提出归因理论的心理学家是()A.耶克斯和多德森

    B.马斯洛 C.韦纳 D.多伊奇

    19.我国义务教育经费来源的主渠道是()A.国家财政拨款 B.城乡教育附加费 C.社会集资

    D.教育专项资金

    20.有一位先哲说过:“一个人的性格就是他的命运。”说明人格具有()A.稳定性 B.独特性 C.整合性 D.功能性

    二、多项选择题(在下列每题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意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本大题共5题,每题2分,共10分)1.义务教育具有()A.强制性 B.免费性 C.公开性 D.公平性 E.普及性

    2.布卢姆将教育目标分为三个主要的领域,即()A.认知 B.动作技能 C.情感

    D.言语信息 E.认知策略

    3.新课程倡导()的评价方式。A.发展性 B.过程性 C.激励性

    D.突出甄别和选拔性 E.终结性

    4.影响课堂气氛的主要因素有()A.教师对学生的期望

    B.教师的情绪状态 C.教师的领导方式 D.教师的教学方法 E.师生关系

    5.受教育者依法享有的权利有()A.参加教育教学计划安排的各种活动 B.使用教育教学设施、设备、图书资料

    C.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获得奖学金、贷学金、助学金 D.完成规定的学业后获得相应的学业证书、学位证书 E.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1分,共10分)1.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是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2.被称为“课程评价之父”。

    3.我国首次以法律形式明确规定国家实行教师资格制度的文件是。4.心理辅导的基本目标是。

    5.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6.我国“教师节”确立的时间是年。7.教育改革的核心是改革。8.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是。9.最早提出“美育”一词的是。

    10.为提高班主任的素质,2024年教育部颁布的有关班主任工作的文件是《》。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题5分,共25分)1.简述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2.简述教师职业道德的特点。3.简述课堂导入的基本要求。4.简述农村校本课程开发的原则。5.简述心理健康的标准。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题10分,共20分)1.在教学实践中,应怎样促进学生对原理知识的学习? 2.结合实际,谈谈应如何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六、分析应用题(15分)小学生的纪律意识较差。假如你今年被分配到一所小学任教,作为班主任,针对这种情况,开展一次主题班会,请将你的设计思路写下来。

    解析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B。2.B 3.D 4.C

    5.B 6.B 7.A 8.D 9.B 10.D 11.A 12.B 13.C 14.B 15.A 16.A 17.D 18.C 19.A 20.D

    二、多项选择题 1.ABE 2.ABC 3.ABC 4.ABCDE 5.ABCD

    三、填空题 1.教学媒体 2.泰勒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4.学会调适 5.学习心理 6.1985 7.课程 8.上好课 9.席勒

    10.关于进一步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

    四、简答题

    1.(1)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

    (2)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规律;(3)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4)教学的教育性规律。

    2.(1)教师职业道德适用的针对性;(2)教师职业道德要求的双重性;(3)教师职业道德内容的全面性;(4)教师职业道德功能的多样性;(5)教师职业道德行为的典范性;(6)教师职业道德影响的广泛性。

    3.(1)导入要有针对性;

    (2)导入要有启发性、趣味性;(3)要恰当把握导入的“度”。4.(1)目标导向性原则;(2)协调性原则;(3)统整性原则;(4)多样性原则;(5)适宜性原则。

    5.(1)自我意识正确;(2)人际关系协调;(3)性别角色分化;(4)社会适应良好;(5)情绪积极稳定;(6)人格结构完整。

    五、论述题

    1.(1)了解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掌握的水平;(2)创设原理学习的问题情境;

    (3)设置言语指令,唤起对相关概念的回忆;(4)强调原理运用,促进对原理的理解。2.(1)树立坚定的职业信念;(2)提高教师的自主反思意识;(4)鼓励教师进行教育研究;(5)丰富教师的专业知识。

    六、分析应用题 守纪,我们能行

    (一)活动对象:小学生(二)活动目的

    (1)知道课堂纪律的基本要求。

    (2)懂得课堂纪律的重要性,能结合自己实际所见所感用正反事例说明上课要遵守纪律。(3)对不遵守纪律的行为能进行劝阻,懂得人人遵守课堂纪律大家才能学好的道理。(三)活动准备 1.教师准备(1)问卷调查:在上课遵守纪律方面,你觉得什么最难做到?你最讨厌别人做什么?为什么?(2)课件和课堂实录。

    (3)一张条幅,若干签字笔。2.学生准备

    (1)能熟练地背诵《守纪歌》,对课堂常规了然于胸。(2)排练小品等节目。(四)活动过程 l.复习常规

    主持人:同学们,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课堂纪律是我们课堂学习的保证。大家是否记得课堂纪律有哪些?让我们一起响亮地背《守纪歌》。听到铃声响,快快进课堂。起立要站直,坐正不乱晃。

    不做小动作,专心来听讲。发言先举手,回答不乱抢。2.观看录像

    主持人:铃声响,进教室,我们大家都做得好,特别是„„(根据本班情况表扬)但是我们班同学在课堂纪律方面也存在着一些不足,比如上课时做小动作,不专心听讲,发言时不先举手,回答乱抢等,这会影响到课堂学习效果,我们应该努力克服。观看录像《巧巧的烦恼》。(录像主要针对上课不专心听讲,做小动作,甚至影响周边同学的课堂普遍现象而编制)3.讨论解决

    (1)看完录像,运用已知的课堂常规知识判断,上课时间,哪些行为是正确的,哪些行为是不对的。(可请个别学生发言)(2)小组讨论,派代表发言。(3)小品表演:《王小海的困惑》。(4)辩论比赛。主持人:现在,“王小海的困惑”已经成了大家关注的焦点,那么上课发言先举手到底有没有必要?发言前不举手究竟好不好呢?如果不举手会怎样呢?先举手又有什么好处呢?请同学们结合自己的课堂实际感受畅所欲言。4.准备和讨论

    (1)在班内选取四至五名学生作为裁判。

    (2)将余下同学分为正反两方,每方分成几个小组。(3)分别为正反两方选出组长。

    (4)同学可以就自己的立场,进行讨论与答辩。5.行为反思

    (1)正反双方轮流,每组派一名代表公布讨论结果。(2)正反双方组长作总结。(3)评判选出胜方。(4)胜方给予精神鼓励。

    6.通过辩论,你明白了什么?请你告诉王小海 辩论的方式班主任可根据本班情况自由制订。(1)做一做

    (让学生巩固课堂常规的基本要求并进行具体训练和指导)(2)学生四人一组,在组里做 ①听到上课的铃声„„ ②听老师讲课„„ ③想发言„„

    (3)请同学们到前边做

    表扬做得好的同学。若条件允许,可以播放平时的课堂录像和当时的演习。根据班级具体情况评出守纪律的优秀学生,并给予表扬、鼓励。你为什么要这样做?

    对做不到的同学你会怎样帮助他?(4)我们的约定 师生一起写下《我们的约定》贴在班级黑板旁边,使同学们能够容易看到,以时时提醒自己。具体内容可以根据本班实际情况而定。比如: 我们的约定„„

    上课前,心情愉快,精神好; 上课时,聚精会神,多动脑。(5)结束

    7.班主任总结讲话,并宣布班会结束(五)活动后续 1.“争做上课守纪律的小标兵”。(每周一评)写一写:如何争做上课守纪律的小标兵,以及自己的决心。

    2.在纸上写出上课守纪律的要求,在自己做得好或不够好的要求下面配上相应图画,把它贴在显眼处,以鼓励和提醒自己。3.每天给自己评分。

    例如:各位同学,试着给自己每日在课堂上的表现打分(1~5分,1分为最低,5分为最高),记得写下感想。

    第四篇:黑龙江省特岗教师招聘考试押题试卷及答案

    特岗教师招聘考试押题试卷及答案

    (满分100分时间15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活到老,学到老”是现代教育()特点的要求。

    A.大众性B.公平性

    C.终身性D.未来性

    2.在近代教育史上,认为教学的主要任务在于传授知识而与智力训练无关紧要的理论是()

    A.传统教育论B.现代教育论

    C.形式教育论D.实质教育论

    3.学校德育对政治、经济、文化发生影响的功能即()

    A.发展性功能B.个体性功能

    C.教育性功能D.社会性功能

    4.创作“美人鱼”,运用的是想象的()加工方式。

    A.黏合B.夸张

    C.拟人化D.典型化

    5.教育目的在各级各类学校教育中的具体化是()

    A.教育目的B.培养目标

    C.教育方针 D.教育内容

    6.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增强师生之间心理相容性的措施的是()

    A.多接触学生,研究学生,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

    B.理解学生,发挥非权力性影响,一视同仁地与所有学生交往,善于倾听不同的意见

    C.遵循教育规律,多采取讨论、启发等教学方法

    D.为人师表,以人格力量感化学生

    7.提出北京大学“囊括大典,网罗众家,思想自由,兼容并收”的办学方针的教育家是()

    A.蔡元培B.黄炎培

    C.陈鹤琴D.陶行知

    8.班主任在课余和学生聊天以了解学生的方法是()

    A.谈话法B.访问法

    C.问卷法D.作品分析法

    9.《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施行于()

    A.1994年B.1995年

    C.1996年D.2024年

    10.“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句话反映了()对人发展的影响。

    A.环境B.教育

    C.遗传D.成熟

    11.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活动中所应遵循的行为规范指的是()

    A.教师的工作态度B.教师的职业道德

    C.教师的教学方法D.教师的教育观念

    12.下列对“研究性学习”几种现实价值取向的反思中,说法错误的是()

    A.“研究性学习”应该防止成人专家化倾向

    B.“研究性学习”应该防止功能上的过分窄化倾向

    C.“研究性学习”应该防止学科化倾向

    D.强调研究性学习的生成取向就是不要预设

    13.通过分析儿童的绘画、日记、作品等以了解儿童心理特点的研究方法是()

    A.实验法B.测验法

    C.观察法D.作品分析法

    14.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是()

    A.学习心理学B.人格心理学

    C.教育心理学D.动机心理学

    15.在一些国际会议上,同声翻译人员使用的记忆主要是()

    A.瞬时记忆 B.短时记忆

    C.长时记忆 D.无意记忆

    16.现代学制主要有哪三种类型()

    A.双轨学制、单轨学制和混合型学制 B.双轨学制、单轨学制和分支型学制

    C.两轨学制、单轨学制和独立型学制 D.混合型学制、单轨学制和独立型学制

    17.我们常常有这样的经验,明明知道对方的名字,但就是想不起来。这种现象称为()

    A.高原现象B.遗忘现象 C.舌尖现象D.回忆现象

    18.玛勒斯等人认为,教师的职业倦怠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其中不包括()

    A.情绪耗竭B.去人性化

    C.心境低落D.个人成就感低

    19.小丁智力年龄为10岁,实际年龄为8岁,其比率智商是()

    A.80 B.95 C.100 D.12

    520.课堂纪律管理的最终目标是形成()

    A.教师促成的纪律B.集体促成的纪律

    C.任务促成的纪律D.自我促成的纪律

    二、多项选择题(下列各题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正确答案,请选出正确答案并将其代码填在括号内。错选、漏选、多选均不得分。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以下属于内发论的代表人物的有()

    A.荀子B.孟子

    C.洛克D.华生

    E.霍尔

    2.教师提高教学研究技能的途径有()

    A.阅读B.合作

    C.叙事研究D.行动研究

    E.开发研究

    3.下列属于综合课程的有()

    A.核心课程B.融合课程

    C.潜在课程 D.活动课程

    E.广域课程

    4.人本主义认为,教师要营造好的课堂气氛,需要做到的两点是()

    A.真诚B.移情

    C.权威D.民主

    E.认可

    5.问题解决的基本特征是()

    A.结构性B.目的性 C.认知性 D.序列性

    E.假设性

    三、填空题(在下列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不得分。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最早提出教学的教育性原则的教育家是。

    2.智力的高级表现是。

    3.现代科学表明,是心理的器官,心理是的机能。

    4.教育制度的发展经历了从前制度化教育到制度化教育,再到的过程。

    5.教师应该树立威信,而不应该追求权力威信。

    6.我国心理学家一般把学习分为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学习和三类。

    7.所谓的三结合教育一般是指学校、家庭和相结合。

    8.创造性的基本特征包括流畅性、变通性和。

    9.中学生的伦理道德发展的基本特征之一是可以做到言行一致,具有性。

    10.教师是教育工作的组织者、领导者,在教育过程中起作用。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1.列举5位对教育学创立有突出贡献的教育家及其代表著作。2.新课程倡导的教师角色有哪些?

    3.简述如何运用感知规律促进直观教学。4.简述常用的教育研究方法。5.简述意志行动的基本特征。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试述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

    2.从知识观、学习观、学生观三个方面谈谈建构主义。

    六、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15分)

    在一次写作课上,老师要求同学们说说“我的理想”,这时一个小男孩举起了手,怯怯地说:“我的理想是做一只老鼠……”课堂上的学生哄堂大笑,老师说:“理想是美好的、崇高的,不能是大家都反对的,坐下吧!”小男孩哭得很伤心。十年后,小男孩长大了。给这位老师寄去了一封信:“我的理想是做一只老鼠,搬走所有的黑暗,给世界无限的光明;我的理想是做一名小偷,偷走夏日的酷暑,冬日的严寒,把舒适留给人间……”这位老师懊悔不已。

    结合上述案例,运用教育理念知识分析此案例中教师的教学行为。

    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C【解析】“活到老,学到老”是现代教育终身性的要求。

    2.D【解析】实质教育理论强调知识的传授。与实质教育理论相对应的是形式教育理论,其观点是认为教学的主要任务在于发展学生的智力。

    3.D【解析】题干描述的是德育的社会性功能的内涵。

    4.A【解析】黏合是指把两种或两种以上客观事物的属性、元素、特征或部分结合在一起而形成新形象的过程;夸张是指改变客观事物的正常特点,对某些特点加以夸大和强调,使其增大、缩小、数量加多、色彩加浓等;拟人化是指把人类的特性、特点加在外界事物上,使之人格化的过程;典型化是指根据一类事物共同的、典型的特征创造新形象的过程。“美人鱼”是将两种客观事物的元素结合在了一起,因此属于黏合。

    5.B【解析】略。

    6.B【解析】要增强师生之间的心理相容性,提高教学效果,应该着重在以下几个方面努力:多接触学生,研究学生,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遵循教育规律,多采取讨论、启发等教学方法;为人师表,以人格力量感化学生。B项属于实现师生民主平等对教师提出的要求。

    7.A【解析】蔡元培提出了北京大学“囊括大典,网罗众家,思想自由,兼容并收”的办学方针。

    8.A【解析】略。

    9.B【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于1995年3月18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自1995年9月1日起施行。

    10.A【解析】略。

    11.B【解析】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在职业活动中所应遵循的行为规范,包括教师的工作态度、理念等。我国《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对教师职业道德做了详细规定。

    12.D【解析】略。

    13.D【解析】作品分析法也是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之一,又称活动产品分析或产品分析法,是指通过分析学生的活动产品,以了解学生的能力、倾向、技能、熟练程度、情感状态和知识范围。

    14.C【解析】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教学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15.B【解析】短时记忆是指人脑中的信息在1分钟之内加工与编码的记忆,是信息从感觉记忆到长时记忆的过渡阶段。处在工作状态中的短时记忆,或者在完成当前任务时起作用的短时记忆,就是工作记忆。

    16.B【解析】现代学制主要有三种类型:一是双轨学制,二是单轨学制,三是分支型学制。

    17.C【解析】题干是对舌尖现象的描述。

    18.C【解析】教师的职业倦怠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分别是情绪耗竭、去人性化和个人成就感低。

    19.D【解析】用智龄和实足年龄的比率代表的智商,称作比率智商。根据公式:智商(IQ)=智龄(MA)÷实龄(CA)×100,小丁的比率智商是10÷8×100=125。

    20.D【解析】形成自我促成的纪律是课堂纪律管理的最终目标。

    二、多项选择题

    1.BE【解析】内发论的代表人物包括孟子、弗洛伊德、威尔逊、高尔顿、格塞尔、霍尔等。荀子、洛克、华生是外铄论的代表人物。

    2.ABD【解析】教师提高教学研究技能的途径有三种方式:阅读,即教师自己阅读有关教学理论和教学研究方法的论著;合作,即与大学或研究机构的教学研究专家合作进行实验研究;行动研究,即教师针对实际问题自己思考解决问题的

    办法。这三种方式之中,实际上以“研究”最有实效。

    3.ABE【解析】综合课程分为相关课程、融合课程、广域课程和核心课程。

    4.AB【解析】罗杰斯认为,促进学生学习的关键不在于教师的教学技巧,而在于特定的心理氛围。它包括:(1)真实或真诚;(2)尊重、关注和接纳;(3)移情性理解。

    5.BCD【解析】问题解决的基本特征包括目的性、认知性和序列性。

    三、填空题

    1.赫尔巴特

    2.创造性思维

    3.脑脑

    4.非制度化教育

    5.信服

    6.行为规范的学习

    7.社会

    8.独特性

    9.自律

    10.主导

    四、简答题(答案要点)

    1.(1)夸美纽斯,《大教学论》;

    (2)卢梭,《爱弥儿》;

    (3)洛克,《教育漫话》;

    (4)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

    (5)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

    2.(1)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2)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教师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3)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和建设者;

    (4)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来看,教师是社区型开放的教师。

    3.(1)灵活选用实物直观和模像直观;(2)加强词和形象的配合;(3)运用感知规律,突出直观对象的特点;(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5)让学生充分参与直观过程。

    4.(1)观察研究法;(2)调查研究法;(3)实验研究法;(4)个案研究法;(5)比较法。

    5.(1)意志行动是人特有的自觉确定目的的行动;

    (2)意志对活动有调节支配作用,使人的行动能按设定好的目的去改造世界;

    (3)克服内部和外部的困难是意志行动最重要的特征;

    (4)意志行动以随意动作为基础。

    五、论述题(答案要点)

    1.(1)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2)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3)中等教育中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

    (4)高等教育的大众化;

    (5)终身教育体系的建构;

    (6)教育社会化与社会教育化;

    (7)教育的国际交流加强;

    (8)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

    2.(1)建构主义知识观。建构主义在一定程度上对知识的客观性和确定性提出质疑,强调知识的动态性。①建构主义认为知识并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而是随着人类进步而不断改正并随之出现新的假设和解释;②知识并不能精确地概括

    世界的法则,而是需要针对具体情境进行再创造。此外,知识不可能以实体的形式存在于具体个体之外,尽管我们通过语言符号赋予了知识一定的外在形式,但学习者仍然会基于自己的经验背景进行理解并建构属于自己的知识。

    (2)建构主义学习观。建构主义在学习观上强调学习的主动建构性、社会互动性和情境性三方面。①学习的主动建构性是指学生能够主动地对已有知识经验进行综合、重组和改造,从而用以解释新信息,并最终建构属于个人意义的知识

    内容。②社会互动性主要表现在学习者和学习都不是一个孤立的行为,而是在一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下进行的。虽然很多时候从表面上看,学习者是一个人在进行学习,但是他在学习中采用的学习材料、学习用具以及学习环境等都是属于

    社会的,是集体经验的累积。③学习的情境性主要指学习、知识和智慧的情境性,认为知识是不可能脱离活动情境而孤立存在的。只有通过实际应用活动,知识才能真正被理解。因此,人的学习应该与情境化的社会实践活动相联系,通

    过对某种社会实践的参与而逐渐掌握有关的社会规则并形成相应的知识。

    (3)建构主义学生观。建构主义非常强调学习者本身已有的经验结构,认为学习者在学习新信息、解决新问题时往往可以基于相关的经验,依靠其认知能力形成对问题的解释。通过儿童早期认知发展的研究也发现,即使是年龄非常小的

    孩子也已经形成了远比我们所想象的要丰富得多的知识经验。因此,教学不能无视学生的已有经验,而是要把儿童现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儿童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发展出新的知识经验。

    六、案例分析题(答案要点)

    (1)组织教育教学活动要尊重学生的感觉与感受。案例中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时并没有考虑到那个小男孩儿的具体感受,在一定程度上伤害了那个小男孩儿的自尊心,会使学生产生自卑心理。学生是发展中的人,对于学生不成熟的看法,教师应该持宽容的态度,如案例中学生提出“与众不同的理想”,教师应耐心听完解释,尊重学生的看法,而不是简单粗暴地遏制与消极地评价。

    (2)学生是独特的人,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珍视学生的独特性和培养具有独特个性的人,应成为我们对待学生的基本态度。独特性也意味着差异性,差异不仅是教育的基础,也是学生发展的前提,应视之为

    一种财富而珍惜开发,使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得到完全、自由的发展。

    (3)在教育活动中,要给学生留有选择的余地,并尊重学生的选择。现代学生观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在于构建学生主体。所以教师要起到引导的作用,而不是像案例中的教师那样阻碍学生的自主发展。

    (4)学生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主体,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主要表现在学生的自觉性、独立性和创造性,所以在教育中要鼓励学生的创造性,尊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案例中的教师在听到与众不同的具有创造性的“理想”之后,并没有鼓励学

    生的创造性,反而是对学生的“理想”进行了批评。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创造性,鼓励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提倡学生自主学习,这样不仅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更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发展。

    第五篇:2024年特岗教师招聘考试押题试卷-中大网校

    中大网校引领成功职业人生

    2024年特岗教师招聘考试押题试卷(2)总分:100分

    及格:60分

    考试时间:120分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本大题共15小题,每题1分,共15分)

    (1)用小猫逃出迷笼的著名实验来解释试误学习现象的心理学家是()A.苛勒 B.巴甫洛夫 C.桑代克 D.斯金纳

    (2)编写教科书的直接依据是()A.教育方针 B.教学原则 C.课程计划

    D.学科课程标准

    (3)学生回答选择题时的记忆活动主要是()A.识记 B.保持 C.再认 D.回忆

    (4)我国义务教育经费来源的主渠道是()A.国家财政拨款 B.城乡教育附加费 C.社会集资

    D.教育专项资金

    (5)中小学德育工作中常用的奖惩属于()A.榜样示范法 B.品德评价法 C.陶冶教育法 D.说服教育法

    (6)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在教育起源问题上坚持()A.劳动起源论

    中大网校

    “十佳网络教育机构”、“十佳职业培训机构”

    网址:www.feisuxs

    中大网校引领成功职业人生

    B.生物起源论 C.心理起源论 D.生物进化论

    (7)人们常常以日出日落来判断东西方向,以人体为参照来判断左右,这属于()A.形状知觉 B.大小知觉 C.深度知觉 D.方位知觉

    (8)“教育不应再局限于学校的围墙之内”所推崇的是()的教育理想。

    A.前制度化 B.制度化 C.非制度化 D.义务教育

    (9)班级授课制的特征可以用()几个字来概括。A.班、课、室 B.师、生、课 C.师、生、时 D.班、课、时

    (10)突然的敲门声,将听课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去,这种情况属于()A.随意注意 B.不随意注意 C.随意后注意 D.注意的动摇

    (11)()决定个体是否愿意完成某些任务,即决定行为的选择。A.能力 B.道德 C.态度 D.情绪

    (12)属于条件反射的是()A.眨眼反射 B.吸吮反射 C.防御反射

    中大网校

    “十佳网络教育机构”、“十佳职业培训机构”

    网址:www.feisuxs

    中大网校引领成功职业人生

    D.信号反射

    (13)学生害怕在社交场合讲话,担心自己会因发抖、脸红、声音发颤、口吃而暴露自己的焦虑。觉得自己说话不自然,因而不敢抬头,不敢正视对方的眼睛。这种心理症状是()A.恐惧症 B.抑郁症 C.强迫症 D.焦虑症

    (14)在我国当前课程管理的改革中,试行三级课程管理,其中新增的管理课程是()A.综合课程和分科课程 B.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 C.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 D.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

    (15)批判教育学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是()

    A.杜威 B.鲍尔斯 C.梅伊曼 D.赫钦斯

    二、多项选择题(下列各题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正确答案,请选出正确答案并将将其代码填在括号内。错选、漏选、多选均不得分。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受教育者依法享有的权利有()A.参加教育教学计划安排的各种活动 B.使用教育教学设施、设备、图书资料

    C.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获得奖学金、贷学金、助学金 D.完成规定的学业后获得相应的学业证书、学位证书 E.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

    (2)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规定的少年儿童社会权利是()A.无歧视原则 B.提早自立原则

    C.尊重儿童观点与意见原则 D.尊重儿童尊严原则 E.儿童利益最佳原则

    中大网校

    “十佳网络教育机构”、“十佳职业培训机构”

    网址:www.feisuxs

    中大网校引领成功职业人生

    (3)影响课堂气氛的主要因素有()A.教师对学生的期望 B.教师的情绪状态 C.教师的领导方式 D.教师的教学方法 E.师生关系

    (4)下列属于初中生交往特征的有()A.交友范围缩小 B.小团体现象突出

    C.对异性产生“爱慕”心理,交往行为自然、适度 D.情绪的自控性增强 E.与父母冲突增多

    (5)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功能包括()A.引导和培养、塑造个体发展 B.加速个体发展 C.具有延时价值

    D.开发个体特殊才能 E.规范个体的行为

    三、填空题(在下列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不得分。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1分,共10分)

    (1)在教师、学生和教学过程三种课程资源中,____________是动态的课程资源。

    (2)__________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

    (3)在紧急或困难情况下表现出来的镇定、果断等属于性格的___________特征。

    (4)我国情境教学法的首倡者是____________。

    (5)学生中常见的焦虑反应是____________。

    (6)《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进一步强调指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根本上要依靠_____________来保障。”

    中大网校

    “十佳网络教育机构”、“十佳职业培训机构”

    网址:www.feisuxs

    中大网校引领成功职业人生

    (7)记忆电话号码属于___________记忆。

    (8)格塞尔强调___________机制对人身心发展的影响。

    (9)学生的认知差异主要包括认知方式差异和___________。

    (10)作业批改的方式有:教师批改、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题5分,共25分)

    (1)简述教师职业倦怠在教学中的表现。

    (2)简述课堂导入的类型。

    (3)简述课堂导入的基本要求。

    (4)简述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5)简述教育对科学技术发展的作用。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题10分,共20分)

    (1)试述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

    (2)一个人离我们越远,在视网膜上的成像越小,可你为什么认为他的身高没改变呢?请联系实际试述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

    六、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15分)

    中大网校

    “十佳网络教育机构”、“十佳职业培训机构”

    网址:www.feisuxs

    中大网校引领成功职业人生

    (1)某小学三年级某班李老师发现班上有几个学生,作业潦草脏乱,为了帮助这些学生,李老师专门雕刻了两枚印章和一些好孩子的小卡通奖品。每当这几个同学一次作业做得好,她就在练习本上加盖一个小红花印卡,连续得到三次小红花,就加一个“一级棒”的大印章,连续两次获得“一级棒”的大印章,就奖励一个好孩子的小卡通画,连续三次获得“一级棒”的大印章,就把学生的作业放在光荣榜上展览。请结合相关的教育心理学知识,分析李老师的做法。

    答案和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本大题共15小题,每题1分,共15分)(1):C

    桑代克提出了学习的尝试一错误说,他最初研究学习问题是从各种动物实验开始,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小猫逃出迷笼的实验。

    (2):D

    学科课程标准是编写教科书的直接依据。

    (3):C

    识记过的事物再次出现在个体眼前,并能认识的过程是再认。

    (4):A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我国义务教育经费来源的主渠道是国家财政拨款。

    (5):B 奖惩属于品德评价法。

    (6):A

    劳动起源说由前苏联的教育学家提出,也被称为教育的社会起源说,它是在批判生物起源说和心理起源说的基础上,在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理论指导下形成的。马克思主义认为教育起源于人类所特有的生产劳动。

    (7):D

    方位知觉是对物体所处空间位置和方向的知觉。

    (8):C

    中大网校

    “十佳网络教育机构”、“十佳职业培训机构”

    网址:www.feisuxs

    中大网校引领成功职业人生

    “教育不应再局限于学校的围墙之内”,是非制度化教育所推崇的理想。

    (9):D

    班级授课制是把学生按年龄和文化程度分成固定人数的班级,教师根据课程计划和课时计划进行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所以突出班、课、时。

    (10):B

    无意注意也称不随意注意,是没有预定目的、无需意志努力、不由自主地对一定事物所发生的注意。

    (11):C

    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影响个人的行为选择的内部准备状态或反应的倾向性。

    (12):D

    前三个选项属于无条件反射。

    (13):A

    题干所述的是学生社交恐惧的表现,社交恐惧是学生恐惧症中的常见类型。恐惧症是对特定的无实际危害的事物与场景的非理性的惧怕,除社交恐惧外,恐惧症还包括单纯热怛和广场恐惧。

    (14):C

    三级课程管理包括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

    (15):B

    批判教育学的代表人物有美国的鲍尔斯、金蒂斯、阿普尔和法国的布厄迪尔。

    二、多项选择题(下列各题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正确答案,请选出正确答案并将将其代码填在括号内。错选、漏选、多选均不得分。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A,B,C,D

    根据我国《教育法》的相关规定,前四项均属于受教育者依法享有的权利,最后一项是教育者的权利。(2):A,C,D,E

    提早自立原则不属于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中的规定。(3):A,B,C,D,E

    中大网校

    “十佳网络教育机构”、“十佳职业培训机构”

    网址:www.feisuxs

    中大网校引领成功职业人生

    影响课堂气氛的主要因素包括教师的情绪状态、领导方式、教学方法,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和对学生的期望。

    (4):A,B,E

    初中生交友范围缩小,小团体现象突出;情绪情感的易感性、冲动性、两极性明显,常常出现莫名其妙的情绪波动;产生接近异性的倾向和愿望,但由于认识水平不高,易形成表面疏远而内心“爱慕”的矛盾心理与行为;初中阶段学生的身心发生很大变化,独立意识和成人感增强,与父母的冲突增多。

    (5):A,B,C,D,E

    A项“引导和培养、塑造个体发展”以及E项“规范个体的行为”都是教育对于个体做出的社会性规范,都属于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功能。

    三、填空题(在下列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不得分。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1分,共10分)(1):

    教学过程

    (2): 教学反思

    (3):

    意志

    (4):

    李吉林

    (5):

    考试焦虑

    (6):

    制度(7):

    短时

    (8):

    中大网校

    “十佳网络教育机构”、“十佳职业培训机构”

    网址:www.feisuxs

    中大网校引领成功职业人生

    成熟

    (9):

    认知能力差异

    (10): 学生自评 学生互评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题5分,共25分)(1):

    玛勒斯等人认为职业倦怠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情绪耗竭,指个体情绪情感处于极度的疲劳状态,工作热情完全丧失;二是去人性化,即刻意在自身和工作对象间保持距离,对工作对象和环境采取冷漠和忽视的态度;三是个人成就感低,表现为消极地评价自己,贬低工作的意义和价值。(2):

    (1)直接导入;

    (2)温故导人;(3)直观导人;(4)问题导人;(5)实例导人;(6)情境导人。

    (3):

    (1)导人要有针对性;

    (2)导入要有启发性、趣味性;

    (3)要恰当把握导入的“度”。

    (4):

    (1)备课;

    (2)上课;

    (3)课外作业的布置与反馈;

    (4)课外辅导;

    (5)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5):

    (1)教育能完成科学知识再生产;

    中大网校

    “十佳网络教育机构”、“十佳职业培训机构”

    网址:www.feisuxs

    中大网校引领成功职业人生

    (2)教育推进科学的体制化;

    (3)教育具有科学研究的功能;

    (4)教育促进科研技术成果的开发利用。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皮亚杰认为认知发展是一种建构过程,是在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实现的。他将认知结构称为图式,图式是智力结构的基本单位。皮亚杰提出人类发展的实质是对环境的适应,这种适应是一个主动的过程。他将个体的认知发展分为四个阶段:

    (1)感知运算阶段(0—2岁):儿童思维开始萌芽,获得“客体永久性”概念。

    (2)前运算阶段(2—7岁):这阶段儿童的思维特征主要表现在早期的符号功能、自我中心性和思维的片面性三个方面。

    (3)具体运算阶段(7一11岁):“去自我中心”得到发展,获得了守恒概念。

    (4)形式运算阶段(11一成人):儿童思维发展趋于成熟。

    (2):

    人们知觉人体的身高没有变化是因为人的知觉具有恒常性的特性。知觉的恒常性是指客观事物本身不变,但知觉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变化时,人的知觉映象仍相对不变。如平视桌面上的一一本书与斜视桌面上同一位置的同一本书,在视网膜上成像的形状虽有不同,但人对书的形状知觉却仍然保持不变。知觉恒常性包括颜色恒常性、亮度恒常性、形状恒常性和大小恒常性。知觉恒常性使人能在不同的情况下,按照事物的本来面貌反映它们。因此,不管一个人在我们的视网膜上的成像有多小,我们仍然对他的大小知觉保持不变。

    六、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15分)(1): 李老师将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运用到了实际教学中。斯金纳认为,有机体做出的行为与随后出现的条件刺激之间的关系对行为起着控制作用,它能影响以后该行为发生的概率。他把凡是能增强行为出现频率的刺激或事件称作强化物。正强化是通过呈现个体想要的愉快刺激来增强反应频率,负强化是通过消除或中止厌恶、不愉快刺激来增强反应频率。任何习得的行为都与及时强化有关,李老师发现同学作业潦草,决定帮助学生改正这一行为,并进行了一系列的正强化。儿童行为的变化、行为矫正可以激发学习的热情和参与意识,正如一次作业干净印一个小红花,三次得到小红花就盖一个“一级棒”的大印章,通过强化作用,帮助学生改正不良行为,充分体现了斯金纳的强化理论。

    中大网校

    “十佳网络教育机构”、“十佳职业培训机构”

    网址:www.feisuxs



    推荐阅读:
    2024特岗教师招聘考试押题试卷(四)
    全年综治维稳总结
    学院中级职称申报评审条件通知
    勤工助学工作总结
    幼儿园五年发展规划
    上一篇:勤工助学工作总结
    下一篇:返回列表
    中学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