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热门搜索: 九号文库 医疗医药合同
  •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六号文库

    重阳节的相关习俗(共五则范文)

    栏目:六号文库 来源:网络 作者:心如止水 时间:2024-08-13 18:08:15 下载.docx文档

    第一篇:重阳节的相关习俗

    重阳节是指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日,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一起来看看重阳节的相关习俗吧,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重阳节的相关习俗,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肯定对大家有所帮助。

    重阳节的相关习俗

    1、簪菊花

    重阳节佩茱萸,在晋代葛洪《西经杂记》中就有记载。除了佩带茱萸,人们也有头戴菊花的。唐代就已经如此,历代盛行。清代,北京重阳节的习俗是把菊花枝叶贴在门窗上,“解除凶秽,以招吉祥”,这是头上簪菊的变俗。宋代,还有将彩缯剪成茱萸、菊花来相赠佩带的。

    2、吃重阳糕

    重阳糕亦称“花糕”,汉族重阳节食品。流行于全国大部分地区。蒸重阳糕方法与蒸年糕相同,不过蒸糕要小一点,糕要薄一点。以米粉、豆粉等为原料,发酵,更点缀以枣、栗、杏仁等果馕、加糖蒸制而成。为了美观中吃,人们把重阳糕制成五颜六色,还要在糕面上洒上一些木犀花(故重阳糕又叫桂花糕),这样制成的重阳糕,香甜可口。

    3、登高,旅游

    重阳节首先有登高的习俗,金秋九月,天高气爽,这个季节登高远望可达到心旷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早在西汉,《长安志》中就有汉代京城九月九日时人们游玩观景之记载。在东晋时,有著名的“龙山落帽”故事。

    4、赏菊并饮,菊花酒

    重阳佳节,中国有饮菊花酒的传统习俗。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阳必饮、祛灾祈福的“吉祥酒”。汉代就已有了菊花酒。魏时曹丕曾在重阳赠菊给钟繇,祝他长寿。晋代葛洪在《抱朴子》中记河南南阳山中人家,因饮了遍生菊花的甘谷水而延年益寿的事。梁简文帝《采菊篇》中则有“相呼提筐采菊珠,朝起露湿沾罗懦”之句,亦采菊酿酒之举。直到明清,菊花酒仍然盛行,在明代高濂的《遵生八笺》中仍有记载,是盛行的健身饮料。

    5、佩茱萸

    古代还风行九九插茱萸的习俗,所以又叫做茱萸节。茱萸入药,可制酒养身祛病。插茱萸和簪菊花在唐代就已经很普遍。茱萸香味浓,有驱虫去湿、逐风邪的作用,并能消积食,治寒热。民间认为九月初九也是逢凶之日,多灾多难,所以在重阳节人们喜欢佩带茱萸以辟邪求吉。茱萸因此还被人们称为“辟邪翁”。

    重阳节寓意

    重阳节是在每年农历的九月初九。双九重叠,所以也称“重九”。为什么称为“重阳”呢?古时候,以二、四、六、八、十为阴数,以一、三、五、七、九为阳数,九为阳数中最大。古籍(易经)上有:“以阳爻为九。”两阳相重,因此又称“重阳”。

    新中国成立后,重阳节又叫“老人节”,1989年,我国重阳节正式定名为老人节。每年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定为全国的敬老日。中华民族素有尊老敬老传统美德,重阳节前后,党和政府以各种形式开展敬老活动,比如召开座谈会、老人宴、银发旅、搞体检、赠礼品、帮劳动等等,丰富多彩。多数地方还组织老年人登山秋游,开阔视野,交流感情,锻炼身体,培养人们回归自然,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的高尚品德。

    一些地方的群众也有利用重阳登山的机会,祭扫祖墓,纪念先人。莆仙人以重阳祭祖者比清明为多,故俗有以三月为小清明,重九为大清明之说。由于莆仙沿海,九月初九也是妈祖羽化升天的忌日,乡民多到湄洲妈祖庙或港里的天后祖祠、宫庙祭祀,求得保佑。

    重阳节的禁忌

    不能说节日快乐:相传,在骊山脚下住着一户殷实的农户。一天,这户人好心收留一位算命先生在家留宿,并待算命先生如贵宾。算命先生临走前提醒了这户人家:九月九,全家往高处走。这户人虽很疑惑,但还是听了算命先生的话,带着菊花做成的糕点、美酒,全家登高游玩。待到他们登上高处发现,山脚下的房子已被洪水冲毁。这回他们总算明白算命先生的话。所以,在原本有躲避凶邪寓意的节日里,说“节日快乐”似乎有些怪异,说上一句“身体健康”更为恰当。

    第二篇:重阳节习俗

    赏秋

    重阳节是最好的赏秋时期,中国南方还有些山区村落保留了“晒秋”特色。去乡村赏民俗、看晒秋,已成为乡村旅游的一种时尚。“晒秋”是一种典型的农俗现象,具有极强的地域特色。在湖南、广西、安徽、江西等生活在山区的村民,由于地势复杂,村庄平地极少,只好利用房前屋后及自家窗台屋顶架晒、挂晒农作物,久而久之就演变成一种传统农俗现象。这种村民晾晒农作物的特殊生活方式和场景,逐步成了画家、摄影家追逐创造的素材,并塑造出诗意般的“晒秋”称呼。发展至今,不少地方的这种晒秋习俗慢慢淡化,然而在江西婺源的篁岭古村,晒秋已经成了农家喜庆丰收的“盛典”。随着果蔬的成熟,篁岭每年九月九也开始进入晒秋旺季,并举办隆重的晒秋节。篁岭晒秋被文化部评为“最美中国符号”之后,其更演变成乡村旅游提升的“图腾”和名片,每年吸引数十万人去婺源赏秋拍摄。

    重阳节是杂糅多种民俗为一体的中国传统节日。庆祝重阳节一般会包括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2] 登高

    重阳节首先有登高的习俗。金秋九月,天高气爽,这个季节登高远望可达到心旷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

    早在西汉,《长安志》中就有汉代京城九月九日时人们游玩观景之记载。在东晋时,有著名的“龙山落帽”故事。吃重阳糕

    据史料记载,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制无定法,较为随意。九月九日天明时,以片糕搭儿女头额,口中念念有词,祝愿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讲究的重阳糕要作成九层,像座宝塔,上面还作成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之义。有的还在重阳糕上插一小红纸旗,并点蜡烛灯。这大概是用“点灯”、“吃糕”代替“登高”的意思,用小红纸旗代替茱萸。当今的重阳糕,仍无固定品种,各地在重阳节吃的松软糕类都称之为重阳糕。[2] 赏菊

    重阳日,历来就有赏菊花的风俗,所以古来又称菊花节。农历九月俗称菊月,节日举办菊花大会,倾城的人潮赴会赏菊。从三国魏晋以来,重阳聚会饮酒、赏菊赋诗已成时尚。在中国古俗中,菊花象征长寿。饮菊花酒 菊花含有养生成分,晋代葛洪《抱朴子》有南阳山中人家饮用遍生菊花的甘谷水而益寿的记载。重阳佳节饮菊花酒,是中国的传统习俗。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阳必饮、祛灾祈福的“吉祥酒”。

    菊花酒汉代已见。其后仍有赠菊祝寿和采菊酿酒的故事,如魏文帝曹丕曾在重阳日赠菊给钟繇(祝他长寿),梁简文帝《采菊篇》有“相呼提筐采菊珠,朝起露湿沾罗懦”之句,是采菊酿酒的事例。直到明清,菊花酒仍然盛行,在明代高濂的《遵生八笺》中仍有记载,是盛行的健身饮料。佩茱萸

    古代还风行九九插茱萸的习俗,所以又叫做茱萸节。茱萸入药,可制酒养身祛病。插茱萸和簪菊花在唐代就已经很普遍。茱萸香味浓,有驱虫去湿、逐风邪的作用,并能消积食,治寒热。民间认为九月初九也是逢凶之日,多灾多难,所以在重阳节人们喜欢佩带茱萸以辟邪求吉。茱萸因此还被人们称为“辟邪翁”。各地习俗 国内

    【江西省】婺源县九月九日,篁岭举办晒秋节。婺源篁岭古村还保留较好的“晒秋”生产生活现象,秋季有大量新鲜蔬菜瓜果需要晒干贮藏,形成了蔚为壮观的景象。【河北省】香河县九月九日,有姻亲关系的家庭会互相送礼,称为“追节”。永平府以重阳的天气占未来晴雨。重阳节若下雨,这几个日子也都会下雨。典周县境内无山,县民多于重阳节上城楼登高。

    【山东省】昌邑北部人家于重阳节吃辣萝卜汤,有谚语道:“喝了萝卜汤,全家不遭殃”。鄄城民间称重阳节为财神生日,家家烙焦饼祭财神。邹平则在重阳祭祀范仲淹,旧时,染坊及酒坊也在九月九日祭缸神。滕州出嫁不到三年的女儿,忌回娘家过节,有“回家过重阳,死她婆婆娘”的说法。

    【陕西省】西乡县重阳节,亲友以菊花、菊糕相馈赠。士子以诗酒相赏。据说妇女此日以口采茱萸,可以治心疼。

    【江苏省】重阳节,南京人家以五色纸凿成斜面形,连缀成旗,插于庭中。长洲县重阳节吃一种叫做“骆驼蹄”的面食。无锡县重阳节吃重阳糕、九品羹。

    【上海市】上海豫园于重阳节办菊花会,以新巧、高贵、珍异三项评分定高下。【浙江省】绍兴府重阳节互相拜访,除非亲友家有丧事,才往灵前哭拜。桐庐县九月九日备猪羊以祖,称为秋祭。同时也在重阳节绑粽子,互相馈赠,称为重阳粽。【安徽省】铜陵县以九日重阳为龙烛会,以迎山神。削竹马为戏,据说可以驱逐瘟疫。【湖北省】武昌县于重阳日酿酒,据说此所酿之酒最为清洌,且久藏不坏。应城县重阳节是还愿的日期,甚家皆于此日祭拜方社田祖之神。

    【福建省】长汀县农家采田中毛豆相馈赠,称为毛豆节。海澄县重阳节放风筝为戏,称为“风槎”。

    【广东省】连川重阳,童男童女皆至城外相聚答歌,州人围观。南雄府九月九日请茅山道士建王母会,想求取子嗣的青年妇女都会前来参加。阳江市重阳节放纸鸢,并系藤弓于其上,在半空中声音十分嘹亮。临高县民重阳节早起,大家齐声高喊“赶山猫”,以此为安和富利之吉兆。

    【广东省】怀集县以重阳为元帝得道之辰。男女老少,倾城而出,赛神酬愿,皆用大炮。隆安县九月九日放任牛羊自行觅食,俗语说:“九月九,牛羊各自守”。

    【四川省】旧时南溪县读书人于此日在龙腾山岑山楼聚会,纪念诗人岑参,称为“岑公会”。民间旧俗,重阳前后要以糯米蒸酒,制醪糟。俗话说:“重阳蒸酒,香甜可口”。【山西省】山西晋南地区自古就有九月九日登高的传统习惯。饱览大好河山,观仰名胜古迹,成为节日的盛举。至今还在民间传诵着“乾坤开胜概,我辈合登高”,“东风留不住,冉冉起峰头”,“九月欣新霁,三农庆有秋”等名言。

    【河南省】2024年中国民协授予南阳市西峡县为“中国重阳文化之乡”,并在西峡建立了全国唯一的“中国重阳文化研究中心”,每年农历九月九日这里都会举办“中国·西峡重阳文化节”。国外

    【韩国】吃花煎、花菜,玩花煎游戏,放风筝。【日本】吃茄子,吃栗子饭祭菊。

    第三篇:重阳节习俗故事

    农历九月九日,为传统的重阳节。重阳节习俗故事有哪一些?下面是瑞文小编收集整理的重阳节习俗故事,欢迎阅读参考~

    重阳节习俗故事

    1和大多数传统节日一样,重阳节也有古老的传说。

    相传在东汉时期,汝河有个瘟魔,只要它一出现,家家就有人病倒,天天有人丧命,这一带的百姓受尽了瘟魔的蹂躏。

    一场瘟疫夺走了青年恒景的父母,他自己也因病差点儿丧了命。病愈之后,他辞别了心爱的妻子和父老乡亲,决心出去访仙学艺,为民除掉瘟魔。恒景四处访师寻道,访遍各地的名山高士,终于打听到在东方有一座最古老的山,山上有一个法力无边的仙长,恒景不畏艰险和路途的遥远,在仙鹤指引下,终于找到了那座高山,找到了那个有着神奇法力的仙长,仙长为他的精神所感动,终于收留了恒景,并且教给他降妖剑术,还赠他一把降妖宝剑。恒景废寝忘食苦练,终于练出了一身非凡的武艺。

    这一天仙长把恒景叫到跟前说:“明天是九月初九,瘟魔又要出来作恶,你本领已经学成,应该回去为民除害了”。仙长送给恒景一包茱萸叶,一盅菊花酒,并且密授避邪用法,让恒景骑着仙鹤赶回家去。

    恒景回到家乡,在九月初九的早晨,按仙长的叮嘱把乡亲们领到了附近的一座山上,发给每人一片茱萸叶,一盅菊花酒,做好了降魔的准备。中午时分,随着几声怪叫,瘟魔冲出汝河,但是瘟魔刚扑到山下,突然闻到阵阵茱萸奇香和菊花酒气,便戛然止步,脸色突变,这时恒景手持降妖宝剑追下山来,几个回合就把温魔刺死剑下,从此九月初九登高避疫的风俗年复一年地流传下来。梁人吴均在他的《续齐谐记》一书里曾有此记载。

    后来人们就把重阳节登高的风俗看作是免灾避祸的活动。另外,在中原人的传统观念中,双九还是生命长久、健康长寿的意思,所以后来重阳节才被立为老人节。

    重阳节习俗故事

    2农历九月初九是中国传统节日重阳节。因九是阳数之极,双九之日便称“重阳”。又因这一天日数最大,所以又叫“老人节”。

    现在人们过重阳节,大都是买些礼品回家看望老人,和老人一起吃饭聊天,让老人尽享天伦之乐也就行了。但在过去,人们过重阳节可不是这么简单。到了重阳节这一天,人们要在门上、窗上、墙上、房上插茱萸,插得越高越好,说是能辟邪。插完茱萸,街坊邻居、亲戚朋友还要互赠蒸糕和菊花酒,说是吃了喝了能祛百病。那么,这个风俗到底是怎么来的呢?

    相传在东汉的时候,有个叫汝河的地方。这地方人杰地灵,物产丰富,男人长得健壮,女人生得漂亮,而且汝河附近村落的人寿命都特别长,活到一百岁的人算是短命的。

    汝河边上有一个叫鱼头坝的村子,村里有一户姓恒的人家,祖祖辈辈都是长命人。到了恒景这辈上,恒家已经是六世同堂了,恒景是重重重孙子。恒景的老老太爷已经208岁了,仍然耳不聋,眼不花,声音如铜钟,走路一阵风。堪舆家说,鱼头坝风水好,整个村子就象一条鲤鱼,村口就是鱼头,扎在水里,村后就是鱼尾搭在山上,这样下接阴气,上接阳气,阴阳贯通,村里人自然长命。

    堪舆家在村里转了一圈就走了,他走后没几天,村里就出事了。最先出事的就是恒景家,恒景的老老太爷恒源泉第一个出现了异常反应。

    恒老爷子是村里年龄最大的人瑞寿星,本来身体倍儿棒,吃嘛儿嘛儿香,可自从堪舆家走了之后,恒老爷子就开始无精打采,脸色日渐苍白。没过几天,恒老爷子腰也弯了,背也驼了,眼也花了,耳也聋了。最后,恒老爷子竟变得骨瘦如柴,躺在榻上成了一具干尸。恒家觉得奇怪,便请来巫医诊治。可巫医从上到下把恒老爷子看了个遍,也没看出什么病来。最后,巫医在恒老爷子榻前开坛作法,向天地鬼神打听恒老爷子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谁知,巫医坐在坛前刚口诀念咒,法坛竟“轰”地一声炸了。巫医吓了一哆嗦,赶紧起身施礼:“在下医术不精,法力不够,实在看不了老爷子的病,告辞告辞。”说着,一溜烟就跑了。

    连巫医都看不了恒老爷子的病,说明那病实在是太怪了。恒老爷子就这么奇怪地死了,恒家人身着重孝把恒老爷子发丧了。谁知恒老爷子入土没几天,恒景的老太爷又得了恒老爷子一样的病,没几天也死了。

    不到一个月时间,恒家上下二十几口都得了怪病相继死去,最后只剩下了恒景一人。恒景哭得死去活来,一家人好好的,怎么就遭此横祸呢?乡亲们都来劝,说生死有命,让恒景想开点。可恒景想不开,爷爷奶奶父亲母亲本来身体好好的,怎么就一下子没了呢?他一定要找个明白人问问清楚。

    这天,恒景来到汝河边,想摆渡过河去找访高人。正往渡口走,迎面来了一个手拿拂尘的道人。只见道人手搭凉棚向鱼头坝观看,看完之后,道人点了点头,自语道:“哎哟,好大的妖气呀,看来村中已经死了二十几口子人了。”说着,又转身看向汝河,闭目掐诀口中叨咕了一会儿,突然睁开眼睛惊道:“唔呀,河中妖气更重,用不了多久,这一带的人就要死光了!”恒景一听,眼睛当时就瞪大了,赶紧跑上前去,给道人深施一礼,说:“请问道长,您刚才说的话是什么意思?”道人手捻采须髯,说:“你问这个干什么?”恒景把家里的遭遇一说,道人点点头:“年轻人,你家的遭遇只是你们村大难的开始,以后家家都会死人,直到村里的人都死光为止。”恒景问是怎么回事儿,道人说,他刚才掐算了,这汝河之中有一处是阴间和阳间都管不着的地方,叫做“阴阳界”,这阴阳界本是阴间和阳间的通道,阳死阴生皆通过此处。这里原本无人管辖,是个清幽之所,可是现在,这里却出现了一个瘟魔,专门吸人阳气。待人的阳气被他吸干,那人便会得“干尸瘟”而死。而这个瘟魔的功力也会随着阳气的增加而大长,他的道行也会因被吸食人的寿数而大增。现在,瘟魔已经吸了三十多人的阳气,道行已经超过千年,如果瘟魔的道行超过万年,他就成了瘟魔王,阴阳界就会被他控制,到那时,阴阳两界就会大乱,阳间的人死了无法转世,阴间的鬼魂无法投胎,天地又会变成一片混沌。恒景着急地问:“那怎么办呢?谁能治得了他?”道人摇摇头:“天地六道,瘟魔属阿修罗道,天道和地狱都离他甚远,只有人道与他最接近,因此,要想治服于他,必须找一个有仙缘之人,经得道高人点化后方可将他铲除。”

    恒景看看道人,说:“您不就是得道高人吗?快去找有仙缘的人吧!”道人摇摇头:“贫道道行甚浅,只能算出瘟魔在此,铲除他还没有办法。”说着,仔细打量一下恒景,突然眼睛一亮:“年轻人,把你的生辰八字报上来,让贫道算算。”恒景说出了自己的生辰八字,道人掐指一算,连说:“善哉,善哉,你五行缺土,可任意穿行阴阳两界,正是有仙缘之人。”恒景一指自己:“我,是有仙缘之人?那您快说,得道高人在哪里?我要为家人报仇,铲除瘟魔!”道人想了想说:“得道高人距此八百里,住在山之始祖泰山之上,你若真想为家人报仇,救天地阴阳于水火,就马上去吧,不过此程艰辛,你若半途而废,这方圆百里的百姓可就遭殃了。”恒景使劲点头:“我不会半途而废的,可是我去找得道高人,不是一天两天能回来的,瘟魔这个时候出来祸害人怎么办?”道人说:“这个你放心,我在河岸边压一道符,瘟魔就无法从阴阳界出来,但贫道法力有限,只能将他镇住一年,一年之后你若还不回来,他就会出来害人了。”恒景说:“我一年之内定会回来!”道人给恒景深施一礼:“贫道代阴阳众生在此谢过。”说着,便拿出一道符,压在了岸边的石头下。

    道人走了,恒景赶紧回家。这几天,又有几户人家死了人,村里已经人心惶惶了。恒景把他去找得道高人的想法一说,村里人全都支持,有的牵来马匹,有的拿来盆缠,让他赶紧去找高人,为百姓除害。

    恒景骑着快马出发了。饥餐渴饮,晓行夜宿,这一日来到泰山脚下。恒景在山下跟人打听,那位得道高人住在哪里,可没人知道,恒景只好上山去找。恒景在山里转了七天七夜,马被大蟒吃了,他也险些葬身蟒腹。但恒景没有退缩,继续在山上找。又过了七天七夜,恒景身上的盘缠用完了,干粮也吃光了,四下一看,周围一户人家都没有。恒景有点心恢意冷了,心说我都快把泰山转遍了,哪有什么高人啊?恒景想下山,又一想不能,那位道人说得道高人就在此山中,自己必须心诚,不能半途而废。于是,恒景忍着饥饿继续往山上走。走着走着,就听头上传来“扑啦啦”一阵响,抬头一看,一只仙鹤落在了不远处。恒景高兴了,有仙鹤必有仙人,便向仙鹤落着的地方走去。仙鹤时飞时停,渐渐就上了山顶,落在了一片雾气之中,恒景也爬到了山顶,再看那仙鹤,翅膀一抖就没影了。恒景仔细一看,山顶雾气一片,山下群山起伏,哪有人啊?恒景实在是走不动了,身子一软就晕了过去。

    也不知过了多久,恒景醒了过来。睁眼一看,见一个白眉老者站在他面前。恒景坐起来,问:“老人家,这是哪里?”老者一笑:“你要找哪里?”恒景说:“我要找得道高人。”老者哈哈一笑:“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贫道虽身居高处,但却不敢言高。”恒景听不明白老者的意思,但见老者生的仙风道骨,说话又高深莫测,便知他定是得道高人。于是,恒景跪倒磕头,把瘟魔祸害一方之一说了一遍,求老者指点,如何铲除瘟魔。老者点点头,说:“你不畏艰险来到此处,贫道就传你一套降妖伏魔剑法,你学成之后定要铲除瘟魔。”恒景一听,再次磕头谢恩。

    恒景学了七七四十九天,终于学成了降妖伏魔剑法。老者掐指算了算,说:“明天是九月初九,瘟魔又要出来作恶,你本领已经学成,应该回去为民除害了。”说着,把一把降妖伏魔剑赠给恒景,让他就用这把剑斩杀瘟魔。然后,老者又拿出两样东西,一样是茱萸叶,一样是菊花酒。老者说,泰山乃众山鼻祖,茱萸生在山顶之上,乃至阳之物,其阳气可令妖魔鬼怪退避三舍。菊花生在山脚,乃至阴之物,用酒泡过,阴气最盛,可令妖魔鬼怪元神凝结无法动弹。老者把这两样东西交给恒景之后,说:“要想降服瘟魔,需在明日午时三刻,那时天地间阳气最盛,你可用降妖伏魔剑将温魔魂魄打散,令其永世不得轮回。”说完,老者传授了茱萸和菊花酒的使用方法,恒景牢记在心。

    背上宝剑,拿着茱萸叶和菊花酒,恒景发愁了:明天就要赶回去,这么远的路我怎么走啊?老者哈哈一笑,拂尘在空中一扬,一只仙鹤“扑啦啦”飞来,落在恒景身前。老者说:“骑上它,闭上眼睛,片刻便可回家。”说完,老者又一扬拂尘,若大一个道观不见了,山顶上还是恒景刚来时的模样。恒景向四周施礼,谢过老者,骑上仙鹤一闭眼,就觉耳边刮起一阵大风,只一会儿,风便停了。恒景感觉自己的脚已经落了地,睁眼一看,原来已经站在了汝河边。

    此时,那位道人正手持宝剑被困在一团黑雾之中,见恒景来了,道士大喊:“年轻人,贫道支持不住了,瘟魔出来了!”恒景怒目圆睁,抽出降妖伏魔剑,大喝一声刺向黑雾,就听黑雾之中传来一声惨叫,“哧”的一声,化作一缕青烟钻进了汝河之中。道士喘着气走到恒景身边,说:“你来的正好,再晚一步,瘟魔就进村了。”恒景看一眼河水,说:“不怕,我已从得道高人那里学来了降魔之术,明日是九月初九,我要在午时三刻铲除瘟魔。”道人点点头:“好,贫道帮你。”

    第二天早上,也就是九月初九辰时。恒景和道人把村里人都集中到村后的山顶上,每人分给一片茱萸叶和一盅菊花酒,然后让人们站成八卦阵,茱萸叶贴在额头,菊花酒端在胸前。只等瘟魔出现,恒景便念动咒语用宝剑将其除掉。

    午时三刻就要到了,可瘟魔却还没有出来。恒景有些着急了,错过午时三刻,再杀瘟魔可就难了,怎么办?道人走到恒景跟前,说:“他不出来,你就把他打出来,待贫道作法,把你送进阴阳界!”说着,道人在恒景后背画了一道符,口念咒语,猛地在恒景背后打了一掌,恒景“哧”的一声就飞进了汝河之中。

    此时的阴阳界里黑气一团,瘟魔被恒景刺了一剑,正在闭关疗伤。他已经好久没吸人的阳气了,又被恒景刺了一剑,功力大伤。瘟魔这个气呀,他本想在昨天干掉道人,到村里再吸几个人的阳气,没想到恒景半路杀出来,坏了他的好事。今天是九月初九,阳气最盛,他想过了午时三刻,再出去村里所有人的阳气都吸干。

    瘟魔疗好伤,正打坐运气,恒景就提着降妖伏魔剑杀了进来。瘟魔一见,亮出九阴魔钩就与恒景打到一处。可恒景手中的降妖伏魔剑是太上老君丹炉中所炼,再加上那位老者传他的剑法,温魔根本不是他的对手。只几个回合,恒景手中的剑气已将阴阳界中的魔气扫净。没有魔气护体,瘟魔无法在阴阳界容身,便化作一缕青烟从阴阳界冲了出去。恒景手持宝剑,大喝一声:“哪里走?!”便飞身追了出去。

    瘟魔从汝河里蹿出来,正好是午时三刻。抬头一看,见山顶上站满了人,便冲向山顶,一股脑把人们的阳气全吸尽,回头再与恒景打斗。就在他冲到山腰的时候,恒景从河里跳了上来。见瘟魔已接近村民,恒景立刻念动咒语。就见村民站成的八卦阵射出万道霞光,茱萸奇香和菊花酒气也溢满山野。瘟魔被霞光一道,茱萸香气和菊花酒气一熏,立刻变得身形扭曲,痛苦不堪。趁此机会,恒景使出降妖伏魔剑法,口中默念“临兵斗者皆阵列在前”,三招五式便将瘟魔斩成碎片。恒景让村民赶紧把茱萸叶扔到还在蠕动的瘟魔碎片上,然后又用菊花酒浇。随着一阵惨叫,瘟魔化作一团青气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瘟魔被铲除,汝河一带再没人得怪病而死。为了纪念除魔的日子,也为了防止别的妖魔再来,汝河一带的人每到九月初九,就把茱萸搜到高处,然后酒上菊花酒。这个习惯渐渐传开,很快就传遍了华夏大地。于是,九月初九登高避疫、插茱萸、喝菊花酒就成了一种风俗。这个风俗流传千年,也就成了节日。

    第四篇:重阳节登高习俗

    重阳节,中国传统的节日之一,指农历九月初九日的重阳佳节,和更多中国传统节日一样有着丰富的活动,情趣盎然,有登高、赏菊、喝菊花酒、吃重阳糕、插茱萸等等习俗。今天小编为大家介绍下重阳节登高的习俗。

    在古代,民间在重阳有登高的风俗,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相传此风俗始于东汉。唐代文人所写的登高诗很多,大多是写重阳节的习俗;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写重阳登高的名篇。登高所到之处,没有划一的规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还有吃“重阳糕”的习俗。

    第五篇:重阳节习俗

    重阳节习俗 三国时代 重阳节”名称见于记载却在三国时代。据曹丕《九日与钟繇书》中载: 岁往月来,“重阳节”名称见于记载却在三国时代。据曹丕《九日与钟繇书》中载:“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 重阳节首先有登高的习俗,重阳节首先有登高的习俗,登高的习俗 金秋 九月,九月,天高气爽,天高气爽,这个季节登高 远望可达到心旷神怡 健身祛病 远望可达到心旷神怡、的目的。的目的。和登高相联系的有吃重 和登高相联系的有吃重 阳糕的风俗。高和糕谐音,作为 阳糕的风俗。高和糕谐音,节日食品,最早是庆祝秋粮丰 节日食品,喜尝新粮的用意,之后民间 收、喜尝新粮的用意,才有了登高吃糕,才有了登高吃糕,取步步登高的 吉祥之意。重阳日,历来就有赏 吉祥之意。重阳日,菊花的风俗,菊花的风俗,的风俗 所以古来又称菊花 农历九月俗称菊月,节日举 节。农历九月俗称菊月,办菊花大会,办菊花大会,倾城的人潮赴会赏 从三国魏晋以来,重阳聚会 菊。从三国魏晋以来,饮酒、饮酒、赏菊赋诗已成时尚。汉 赏菊赋诗已成时尚。在 菊花象征长寿。古代 族古俗中,古俗中,菊花象征长寿。还风行九九插茱萸的习俗,所以又叫做茱萸节。茱萸入药,可制酒养身祛病。王维的《九 还风行九九插茱萸的习俗,所以又叫做茱萸节。茱萸入药,可制酒养身祛病。王维的《 茱萸 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就是在这一天写的。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就是在这一天写的。插茱萸。茱萸,又名“越椒” 艾子” 是一种常绿小乔木,吃重阳糕。重阳糕,插茱萸。茱萸,又名“越椒”或“艾子” 是一种常绿小乔木,吃重阳糕。重阳糕,又,菊糕” 花糕” 即古时的“蓬饵” 与茱萸.谐音,重阳佳节,叫“菊糕”“花糕” 即古时的“蓬饵” 因“糕”与茱萸.“高”谐音,重阳佳节,不能登、。高而吃点糕,也可聊以自慰。据说封建时代,皇帝在重阳日还以花糕赐宴群臣。骑射活动。高而吃点糕,也可聊以自慰。据说封建时代,皇帝在重阳日还以花糕赐宴群臣。骑射活动。赏菊。菊花,又叫黄花,属菊科,品种繁多。重阳时节,正值菊花怒放,饮菊花酒。《艺 赏菊。菊花,又叫黄花,属菊科,品种繁多。重阳时节,正值菊花怒放,饮菊花酒。艺 《 文类聚》 续晋阳秋》 文类聚》引《续晋阳秋》 说: 世人每至(九月)九 “世人每至(九月)

    登山饮菊花酒。日,登山饮菊花酒。据说 ” 古时菊花酒,古时菊花酒,是头年重阳 节时专为第二年重阳节酿 九月九日这天,的。九月九日这天,采下 初开的菊花和一点青翠的 枝叶,枝叶,掺和在准备酿酒的 粮食中,粮食中,然后一齐用来酿 酒,放至第二年九月九日 饮用。传说喝了这种酒,饮用。传说喝了这种酒,可以延年益寿。可以延年益寿。从医学角 度看,菊花酒可以明目、度看,菊花酒可以明目、治头昏、降血压,有减肥、治头昏、降血压,有减肥、轻身、补肝气、安肠胃、轻身、补肝气、安肠胃、利血之妙。利血之妙。

    民间传说 第二则: 第二则:流传在陕西关中一带 说是很早以前,有个庄户人 说是很早以前,家住在骊山下,家住在骊 山下,全家人都很勤 山下 快,日子过得也不错。日子过得也不错。有一天,这家主人从地里回 有一天,来,半路上碰上个算卦先生,因 半路上碰上个算卦先生,为天快黑了,这先生还没找上歇 为天快黑了,处。由于主人家里很窄,由于主人家里很窄,只有个 草棚子房,于是就在灶房里打了 草棚子房,个草铺,让妻子儿女都在草铺上睡,自己陪着算卦先生睡在炕上,凑合着过。个草铺,让妻子儿女都在草铺上睡,自己陪着算卦先生睡在炕上,凑合着过。第二天天刚亮,算卦先生要走,庄户人叫醒妻子给先生做了一顿好吃喝,第二天天刚亮,算卦先生要走,庄户人叫醒妻子给先生做了一顿好吃喝,又给先生装 了一袋白蒸馍。算卦先生出了门,看了看庄户人住的地方,叮咛他说: 到九月九,了一袋白蒸馍。算卦先生出了门,看了看庄户人住的地方,叮咛他说:"到九月九,全家高 处走。处走。庄户人想,我平日没做啥怪事,又不想升官,上高处走啥呢?但又一想,庄户人想,我平日没做啥怪事,又不想升官,上高处走啥呢?但又一想,人常说算命 先生会看风水精通天文 说不定我住的地方会出啥麻瘩。到了九月九,就到高处走一走吧,先生会看风水精通天文,说不定我住的地方会出啥麻瘩。到了九月九,就到高处走一走吧,全当让全家人看看风景。全当让全家人看看风景。到了九月九,庄户人就带着妻子儿女背上花糕香酒,登上骊山高峰去游玩。到了九月九,庄户人就带着妻子儿女背上花糕香酒,登上骊山高峰去游玩。等他们上 山后,半山腰突然冒出一股泉水直冲他家,把他家的草棚子一下子就冲垮了。不大功夫,山后,半山腰突然冒出一股泉水直冲他家,把他家的草棚子一下子就冲垮了。不大功夫,整个一条山沟都被泡了。庄户人家这才明白算

    算卦先生为什么让他全家九月九登高。整个一条山沟都被泡了。庄户人家这才明白算卦先生为什么让他全家九月九登高。这事传开后,人们就每逢夏历九月九,这事传开后,人们就每逢夏历九月九,扶老携幼去登高,相沿成俗,一直流传到今。扶老携幼去登高,相沿成俗,一直流传到今。吃重阳糕的传说 重阳花糕的起源有一种来源甚早的说 重阳花糕 的起源有一种来源甚早的说 《南齐书 法。南齐书》卷九上说,刘裕纂晋之前,《南齐书》卷九上说,刘裕纂晋之前,有一年在彭城过重阳。一时兴起,有一年在彭城过重阳。一时兴起,便骑马登 上了项羽戏马台。等他即位称帝后,上了项羽戏马台。等他即位称帝后,便规定 每年九月九日为骑马射箭、每年九月九日为骑马射箭、校阅军队的日 子。据传说,后来流行的重阳糕,就是当年 据传说,后来流行的重阳糕,发给士兵的干粮。发给士兵的干粮。重阳阻雨 【唐】鱼玄机 满庭黄菊篱边拆,两朵芙蓉镜里开。满庭黄菊篱边拆,两朵芙蓉镜里开。落帽台前风雨阻,不知何处醉金杯。落帽台前风雨阻,不知何处醉金杯。九月九日登玄武山 【唐】卢照邻 九月九日眺山川,归心归望积风烟。九月九日眺山川,归心归望积风烟。

    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




    推荐阅读:
    重阳节的相关习俗(共五则范文)
    小学生倡议书作文(含五篇)
    描写家风家训初二作文(优秀范文5篇)
    写好个人简历需要突出“关键词”[五篇范例]
    中学生励志追梦的故事[推荐5篇]
    中学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