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热门搜索: 管理论文 涉外合同
  •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六号文库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及解读

    栏目:六号文库 来源:网络 作者:青灯古佛 时间:2024-08-18 10:01:45 下载.docx文档

    第一篇: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及解读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及解读

    为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提高中小学教师队伍的师德素质和专业水平,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对1997年国家教委和全国教育工会联合印发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进行了修订,于2024年9月1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颁布实施。共计六条。内容如下:

    一、爱国守法。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权利。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

    二、爱岗敬业。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不得敷衍塞责。

    三、关爱学生。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四、教书育人。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五、为人师表。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作风正派,廉洁奉公。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

    六、终身学习。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

    建国以来,国家正式颁布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主要有四次,2024年新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在吸取以往师德规范的基础上,又体现了新的时代精神。现对其予以解读。

    (一)爱国守法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的一个重要方面。“守法”是保证我国现代化建设健康稳定发展的内在要求。随着我国法律制度的健全和完善,我国的法制化水平逐步提高,法治进程进一步向前发展,公民的自觉守法显得越来越重要。爱国和守法是全社会人员都应该遵守的道德规范,教师当然也不例外。不过,中小学教师的爱国守法又具有自己的特殊要求。教师要做到将爱国守法统一于整个教育活动中,除了自己模范地爱国守法外,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在这方面能够分辨是非。

    近二十年来,我国在教育法制化方面取得了巨大进展:l986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l994年1月开始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l995年9月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以及一系列配套法规。其中《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对教师的资格、权利和义务做了详细的规定。教师应自觉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等法律法规,在教育教学中同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保持一致,学习和宣传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不得出现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

    教师要做到依法执教,首先必须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公民,遵守社会秩序,恪守社会公德;其次,教师必须认真学习和领会有关教育、教师和未成年人的法律法规,把依法执教这一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与其他相关法律法规联系起来,完整地理解依法执教的全部内涵。我们认为,在新时期从事教育工作,应该了解两个最基本的法律,即《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二)爱岗敬业

    教师爱岗敬业就是要把教书育人作为终身职业,把自己的理想、信念、青春、才智毫不保留地献给学生和教育事业,做好本职工作,把一点一滴的小事做好,把一分一秒的时间抓牢。具体要求是:

    第一,教师要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志存高远就是追求远大的理想,追求卓越,获得教师职业上的成功。教师职业上的成功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成就学生,让学生成才,让学生成人;二是成就自己,在成就学生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著书立说,成名成家。

    第二,教师要甘为人梯,乐于奉献。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向广大教师提出,“要不断加强师德修养„„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精神追求,甘为人梯,乐于奉献,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努力做受学生尊重,让人民满意的教师”。甘为人梯,前提是一个“甘”字,就是要愿意;关键是一个“为”字,就是要做;落脚是一个“梯”字,就是铺路。甘为人梯,呼唤一种“配角”意识。中小学教育是一个事业,需要有人在台前,有人在幕后,有人在前方,有人在后方,有人当主角,有人当配角。不可能人人都往显处站,不可能人人都担当主角。不要总说自己的工作重要,别人的工作不重要;不要总说自己的工作难,别人的工作容易;不要总认为少了自己不行,少了别人可以;不要总感到自己吃了亏,别人占了便宜。

    第三,教师对待工作要勤勤恳恳,高度负责。俗话说: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在工农业生产中,一时的失误只会影响一批产品,而教师教学上的失误就会影响一代人,因此教育无小事。备课既要突出教学的重难点,也要注意认真对待你的教学对象——学生,强调学生的主体性,注意教学中上课的科学性、艺术性,注重教学评价中的课课清、日日清、周周清;批改作业要全收全改,细心认真地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每一个题目,精心选题,在作业本中能体现教师对学生的爱;辅导学生不仅要重视优生的锦上添花,也要常常对学困生雪中送炭,认真对待日常教育教学中的每一环节,必须对自己的本职工作抱有高度的责任感,一丝不苟,尽职尽责。

    第四,教师不能敷衍塞责。教师的敷衍塞责将对整个教育事业和学生的终身发展造成巨大的损失,有的损失甚至是无法弥补的。教师的敷衍塞责有两个方面:一是教学上的敷衍塞责,比如有的教师出工不出力,备课的时候只备教材,不备学生,没有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不能体现新课改的精神,对学生的作业主要看他答案的对与错,追求答案的标准性,忽视学生作业中出现的创新观念;还有的教师一本教案用几十年;二是在育人上的敷衍塞责,具体表现就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认为管理学生就是班主任、政教学生处的事情,与自己无关。

    (三)关爱学生

    所谓关爱学生,简而言之,就是关心爱护学生,这是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基本要求之一,也是身为人师的基本素质之一。关爱学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关爱学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仁爱心,关爱学生有利于增强教师的感召力。教师如何做到关爱学生?

    第一,平等公正地爱学生。

    在21世纪的今天,师生之间已不再是过去那种“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关系,建立一种新型的平等的师生关系已经成为时代的要求。“教师必须蹲下来看学生”,教师是“平等者中的首席”,这些新课程改革中反复强调的理念时时在提醒教师们,必须以平等的心态看待学生。有些教师在关爱学生方面就存在误区,觉得给学生一点关怀,学生就应该马上感激涕零,拿出立竿见影的实际行动来回报老师。

    要公正对待不同学习成绩的学生。在以学生成绩考核教师的教育体制下,很多教师的心容易偏向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虽然嘴上不说,但心里早已把学生分成了三六九等。对待成绩优秀的学生宠爱有加:学习上有疑问,大开小灶;班干部选举,优先考虑;评优评先,重点推荐。对待成绩落后的学生厌弃冷漠:学习上有困难,不闻不问;班干部选举,不予考虑;评优评先,基本靠边。这样的教师只关爱部分成绩优秀的学生,这是有失公正的。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人,都是平等的教育主体,享有同样的权利,也理应受到教师同等的关爱。因此,以公正之心关爱全体学生。无论其成绩优劣,是教师必须具备的职业道德。

    同等对待不同家庭出身的学生。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有的学生家庭条件优越,父母有钱有势;有的学生家庭条件不好,父母无钱无权。于是乎,个别教师对家庭条件优越的学生就特别热情,重点关爱,嘘寒问暖,无微不至;对家庭条件不好的学生就比较冷淡,缺少关爱,个中原因,不言自明。这样的教师不仅毫无公正可言,甚至人品都有问题,有没有资格做教师都值得怀疑。

    第二,关爱的同时要严慈相济。

    教师对学生的关爱不是一味纵容,宠爱溺爱,而是爱中有严,严中有爱,严慈相济。教师要善于把多关爱和严要求结合起来,这样的关爱才是完整的爱,适度的爱,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爱。

    俗话说得好:“严是爱,松是害。”可见“严”与“爱”是不矛盾的。没有严格的要求就没有理想的教育效果,学生高尚品德的形成,优异成绩的获得,强健体魄的拥有,无一不是严格要求的成果,所以古人才说“严师出高徒”。对学生的严格要求,乃是一种特殊的关爱,甚至可以说是一种更高层次的关爱。当然教师对学生的严格要求也要把握分寸,要严得合理。所谓合理,就是指教师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身心特点。如果教师对学生提出的要求不符合学生实际,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那这样的严格要求就是不合理的。

    关爱学生就要做到以慈母般的心肠体谅学生,宽容学生。

    宽容学生的错误。学生处于成长之中,难免会犯下各种各种的错误。教师要提醒自己:犯错误是学生的权利。一个人的成长史不就是一部不断犯错改错,最终走向成熟的历史吗?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反思问题,改正错误,引导学生自己认识到问题所在,而不要动辄毫不留情地批评或惩罚。

    宽容学生的不足。全面发展的学生固然讨人喜爱,但毕竟是少数,多数学生还是存在这样那样的不足。关爱学生就要宽容学生的不足,那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呢?答案是看进步,看长处,看优点。上海高中生韩寒文学天赋过人,却学不好数理化,以至于最终退学。但他退学后发表的小说《三重门》等却受到了广大中学生的喜爱。多找找学生的优点,多看看学生的进步,自然就能更加发自内心地去关爱那些有着种种不足的学生。

    第三,关爱的体现是为学生着想。关爱学生就要处处替学生着想,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这样的关爱才算是落到了实处。

    保护学生安全。作为教师,如果看到学生有危险都不肯施以援手,那也就谈不上关爱学生了。保护学生安全是全体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对教师关爱之心是否真诚的一次考验。汶川灾区的教师们经受住了考验,他们用鲜血和生命做出了光辉的榜样,赢得了全国人民的尊敬。当灾难来临时,每一个真心关爱学生的教师绝不会抛弃孩子独自逃生;没有灾难的时候,真心关爱学生的教师看到孩子有危险,也不会袖手旁观。教师们要本着关爱之心,时时处处提醒学生,教育学生,做到预防为主,防患于未然。如果遇到火灾、洪水、地震等紧急情况,首先要疏散学生,自觉做到学生利益优先。

    关心学生健康。健康是一辈子的事,马虎不得。尤其是广大中小学生正处在长身体的关键时期,教师要格外关注。关心学生健康包括,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维护学生权益。在学校,教师就是学生的知心人,是学生的依靠,主动自觉地维护学生的权益也是关爱学生的具体体现。例如中小学生拥有的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权利就是受教育权,未成年人有依法接受规定年限义务教育的权利。

    第四,关爱的大忌是体罚心罚。

    “体罚”是指通过对人身体的责罚,特别是造成疼痛,来进行惩罚或教育的行为。“心罚”通常指教师用不适当的语言或行为对学生施行的心灵惩罚,如讽刺、挖苦和歧视学生等。这两种行为都是不允许的,都是无视学生人格和尊严的典型表现,也是教师自身素质低劣的反映。

    (四)教书育人

    教书育人的核心是育人。教书是手段,育人才是目的。教书育人指的是学校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过程中,以教育内容为载体,强健学生的体质,传授给学生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和健康向上的人格。具体如下:

    第一,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行,促进学生的良好发展。在教育教学中只有遵循教育规律,尤其是遵循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这一规律,才能实现我们的教育目的。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循序渐进地促进学生身心的发展。教育也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阶段性,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在教育内容和方法上应有所不同。社会进步对教育内容提出了新的要求。素质教育正是顺应了社会和教育发展规律的要求。在21世纪信息传递的迅捷让我们的学生获得知识的途径更加广泛,因此知识的传授只是一个平台,而其中教给学生准确获取知识的方法和能力才是教育的关键。素质教育不能是一句空口号,而应落到实处,应加大步伐落实新课程改革,加大力度进行校本课程的研究与开发,让学生乐学、善学,能学以致用。

    素质教育不仅仅是指学生的知识与能力方面的培养,学生良好品行和全面发展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良好的思想品德为学生的发展指明了正确的方向,好的行为习惯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保障。现代学生视野开阔,思维敏捷,善于接受新信息和新知识。如果学生们没有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那么他们就容易走上歧途,迷失方向。例如现在随着计算机网络的迅速发展,青少年很快接受了这一新科技,但是由于部分学生缺乏自我控制能力和是非辨别能力,他们终日沉溺于虚拟的网络中,学业荒废,性格也变得扭曲,更有甚者走上犯罪的道路,实在让人感到痛心。

    第二,因材施教,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也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如果教师们用千篇一律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来教育学生,会扼杀许多人才。我们的教育不仅要培养社会精英,更应该强调的是培养社会有用人才。教育家朱熹曾说过:“圣贤施教,各因其材,小以小成,大以大成,无弃人也。”要做到这点,教师首先要敢于承认和面对学生的个别差异性,从思想观念上把学生看成是平等的有区别的的主体,而不是待加工的“零部件”。其次,“教师要尊重每个学生,又要向他们提出一定的要求”(马卡连柯)。教师应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意志、性格等方面的不同的特点,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并且从每个学生的实际出发,对他们提出相应的要求和制定相适应的发展目标。再次,组织教育活动中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努力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其中,成为课堂教学活动的积极主体,以实现每个学生潜力挖掘的最大化。

    第三,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有创新才有发展,有创新才有进步。要培养出有创新精神的学生,其前提是有会创新的特别是具有科学精神和追求真理的教师。这就要求教师能突破旧的思维方法,不断探索新的教育教学规律,不断尝试新的教学方法与风格,以改进自己的工作。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能重新审视大家认为理所当然的事情,并进行新的解释和说明。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时,教师要注意给学生创设一个平等和宽松、民主的环境,营造创新氛围,允许他们挑战权威。教师要尊重学生的观点,对新观点的提出要加以鼓励,还要进行探索方法上的指导。教师要保护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好奇心强的人对新奇事物总是主动去探索,而求知欲旺盛的人,对所面临的问题不满足于现成的答案或者已有的结论,相反他会更加积极地思考和探索,试图发现新问题,做出新解释。兴趣、好奇心和求知欲与创新精神是紧密相关的,是培养创新精神的关键。教师要鼓励学生的独创性行为。新事物的出现起初多不为人所接受,多会受到他人的嘲讽、打击,会让创新者产生怀疑,感到不安。而独创性是创新精神最本质的内容。教师要允许学生按照自己的猜想去探索问题,鼓励他们用超出书本的知识去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按照自己的设想去进行实验。

    第四,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教育要培养社会所需的合格人才,就需在正确的人才观的指导下,用正确的评价方式来引导教育教学活动。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不仅只体现在学生试卷上的分数,更体现在许多方面,比如良好的人际关系,吃苦耐劳的精神,自信、敏锐的观察力等。教师应该多维度来评价学生,以合格及特长的标准对学生进行评价。这样的评价方法能有效地对教育进行导向,全面促进素质教育的实施。

    (五)为人师表

    在我国,第一次使用“师表”二字的是汉朝的司马迁,他在《史记·太史公自序》中说:“国有贤相良将民之师表也。”意思是国家的贤明相臣和优秀将领,是黎民百姓学习的榜样,所谓“师表”就是学习的榜样。为人师表常被作为对教师的道德要求,指的是教师的言谈举止、仪表风度应该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所谓“师者,人之模范也”。

    一名教师要做到为人师表要从哪些方面去努力呢?

    第一,内在品质上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品质高尚的人,首先应是一个情操高尚、知荣明耻的人。改革开放30年以来,我们国家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的思想滋长蔓延,也对社会造成了不小的负面影响,其最突出的表现就是一些人见义不为、见死不救、为富不仁,有的人重金钱重实惠而轻名誉轻人格,假冒伪劣等社会丑恶现象泛滥。作为一名肩负着教书育人神圣使命的教师,作为社会的一分子,我们有责任、有义务率先高举“知荣明耻”的大旗,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加强自身修养,处处为人师表,使自己成为一名具备高尚情操的人,为宣传“八荣八耻”,弘扬社会新风,促进社会道德发展尽一份力。

    一个品质高尚的人,还应是一个严于律己、以身作则的人。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应该做到。以身作则就是以自己的行动做出榜样。所以作为一名教师,要时时注意严于律己、以身作则,牢记“身教重于言教”的道理。

    第二,行为举止上做一个文明的人。一个文明的人,首先要做到衣着得体。其次要做到语言规范。教师要不讲脏话、粗话、荤话、黑话。现在社会上有种不良风气,个别人以讲脏话、粗话、荤话、黑话为荣,尤其爱讲黄段子,以为这样说话很有“味”,完全是一副我是流氓我怕谁的嘴脸。提倡日常生活中讲普通话,用文明语。普通话无疑是教师的职业语言。然而现实中,有一些教师的普通话并不标准,甚至还有个别年龄较大的教师用方言授课,这都是不合规范的。教师文明的举止可以充分展现教师高雅的气质、翩翩的风度,赢得学生的尊敬甚至崇拜。

    第三,正确处理各方面的关系。首先是要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现代社会需要的是创新型复合性人才,培养这样的人才不是哪一位教师、哪一位班主任个人能力所能及的,它是教师集体团结协作的成果。因此,教师个人的工作与集体的合作是分不开的。同时,教师个人的成长也离不开集体,因此教师要自觉地把自己的发展与集体的命运联系在一起,依靠集体的发展来带动自己的进步。正因为如此,作为一名教师,要牢固树立大局意识,自觉维护集体的利益,关心集体的发展,树立校荣我荣,校耻我耻的观念,把自己融入集体之中,和集体共同成长。

    其次是要正确处理与同事的关系。在大力发展市场经济的今天,各行各业都展开了激烈的竞争,教育领域也不例外。在教师中提倡竞争,能促使教师们振奋精神,发奋图强,在自己的教学岗位上做出更大的成绩。但是个别教师不能以良好的心态看待竞争,视自己的竞争对手为冤家对头,互相拆台,互相贬低,破坏了教师之间应有的合作关系。这些教师只看到了教师之间竞争的一面,没有看到教师之问更多的是合作的关系。当代社会倡导的就是双赢、互利,教师之间也不例外。大家互相学习,共同提高,一起进步,何乐而不为?

    再次是要正确处理与家长的关系。教师一定要尊重家长,切忌趾高气扬,随意指责训斥家长。在学校办公室里,偶尔可以看到这样的一幕:班主任坐在靠背椅上,怒容满面,家长则陪着犯错的孩子,恭恭敬敬地肃立在一旁,接受班主任的训斥,何其委屈,何其难堪。学生犯了错,请家长到校配合教育本是情理之中的事,但不能伤害家长的自尊心,更不允许训斥家长,这是不符合教师为人师表的要求的。

    第四,拒绝牟取不正当利益。有些教师充分利用自己当班主任,当任课教师的权利,千方百计地为自己牟取不正当的利益。每当教师节快要来临的时候,个别教师就会采取各种不同的方式来提醒学生——教师节快到了,给老师准备点什么礼物呢?有的教师会在班上,隐晦地暗示学生;有的教师会吩咐班干部发动同学给老师买礼物,种种方式,不一而足。除了收受礼物之外,个别教师还盯上了学生家长手中的权利,利用家长为自己办私事,牟私利。在各种教师利用职务之便为自己牟取私利的行为中,社会指责最多、反响最大的当属有偿家教。有些教师热衷于此,乐此不疲,上班时马马虎虎,敷衍了事,下班后生龙活虎,干劲十足。学生、家长苦不堪言。不去老师那儿补课吧,怕学生掉队,跟不上;去老师那儿补课吧,确实有些负担不起,真是两难。试问这样的教师如何对得起“为人师表”四个字。

    社会在进步,观念在变化,但为人师表作为教师的职业操守之一,永远具有存在的现实意义,作为一名教师,处处为人师表,应是自己永恒的自觉的追求。

    (六)终身学习

    当今世界,科技突飞猛进,信息与日俱增,社会各个领域的知识不断由单一走向多元,不断向更深更广的层面发展。处于现代社会中的人,学习是不能一次性完成的,企图通过一次性的受教育,就能获得胜任教师岗位所需要的所有知识的观念已经过时。终身学习是一个终生的过程,贯穿于整个人生,是人自发的、主动的、持续的教育过程,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涉及人的思想、知识、个性等方面。每位教师都必须具备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能力,不断地提高自我素质,不断地接受新的知识和新的技术,不断地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专业知识和能力结构,以使自己的教育观念、知识体系和教学方法等跟上时代的变化,提高对教育和学科最新发展的了解。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不再是一个教死书的教书匠,而应该成为一个教育教学的研究者。作为一名教师,更应坚持终身学习,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以适应基础教育改革的要求。

    中小学教师坚持终身学习,就要崇尚科学精神,拓宽知识面,更新知识结构;就要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在教育实践中,教师终身学习有三条可行性的路径:

    第一,反思——从自己的教学中学习。教师的反思,简单地说,就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自我和自己的整个教学活动作为意识的对象,不断地对自我及教学进行积极、主动的计划、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的过程。教师的反思能促使教师经验量的增加,反思性实践对教师经验质的提高也有帮助。传统观念认为,一个教师任教20年后都能随着经验的积累而成为“专家型”教师。而在反思型教师教育观看来,一个教师是否能发展成为专家型教师和学者型教师与其教龄不存在必然联系。如果不进行反思,教20年的书与教2年书或2个月书没有什么根本区别。反思性实践被认为是造就学者型教师的重要手段。反思性实践不仅帮助教师实现了追求教学合理化目的,而且也重新塑造了教师角色形象,提升了教师专业地位,扩大了教师专业自主权。

    第二,合作——在与同事的对话中成长。合作对于个人的学习非常重要。如果我们不与人交往,我们能学到多少东西是有局限的。合作的能力不论在小范围还是大范围内,在后现代社会正在成为十分需要的能力之一。只要他思想开放(即提倡探索),个人的力量与有效的合作相结合将变得更为巨大。当今教师的学习与专业发展已经逐步从教师个体发展转向教师群体发展的趋势,权力的下放使学校有越来越大的权力来决定他们自身的需要,也改变着教师学习与专业发展中的个体需要与整个学校目标之间的冲突。因此,必须更新传统的教师学习与专业发展模式。学习不只是教师的个人行为和能力,更是一一种组织的目标或功能。与其他教师沟通、交流既是一种学习的能力,又是一种学习的重要途径,更是提高教师及教师群体学习成效的重要手段。为此,向其他教师学习的能力与协助、指导其他教师学习的能力及愿望,都将成为教师学习和专业发展的重要内容。从国际视野来看,合作也是近年来西方发达国家极力倡导的教师专业发展途径之一。构建教师合作文化也是新课程改革向广大教师提出的突出要求之一。教师要实现专业的深入发展,必须突破教师彼此孤立与封闭的现象,学会与他人进行合作。

    第三,共生——在与学生的互动过程中实现教学相长。这里所说的“共生”不只是“共同生存”的意思,而且包含“共同成长、共同发展”的内涵,是指教师与学生的共同成长与发展,是指教师发展与学生发展的有机整合。如果用中国传统的、人们耳熟能详的术语来代替的话,就是“教学相长”。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可以为教师发展提供契机。学生的多样性、发展性、不确定性从理论上讲,总是不断地给教师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刺激教师问题意识的产生,而问题意识正是学习和发展的契机。因此,我们可以说成长发展中的学生通过刺激教师问题意识的产生从而为其发展提供契机,成为教师发展中不可或缺的催化剂。同时,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可以成为教师发展的动力源之一,学生的健康发展使教师从自己的劳动中获得一种自我实现感。正是这种自我实现感激发教师一如既往地投身于教书育人工作。

    现在,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认识到,学校教育的主要任务是教学生学会学习以便自我发展、终身学习从而可持续发展;还要教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做人和做事的本领。现代学校追求的“学”,需要教师与学生共同学。

    第二篇:教师职业道德解读

    ①爱国守法是师德修养的基础——苏联著名教育家加里宁说过:国家和人民把儿童托付给教师们,要他们来教育这些在年龄上最容易受影响的人,也就是说,把自己的希望和自己的未来完全托付给他们。“跳蚤效应”来源于一个有趣的生物实验,生物学家往玻璃杯中放入一只跳蚤,跳蚤轻易的就跳出来了。再把这只跳蚤放入加盖的玻璃杯中,结果一次次跳起,一次次被撞。最后,这只跳蚤变的聪明起来,它开始根据盖子的高度来调整自己所跳的高度。一周之后取下盖子,而跳蚤却再也跳不出来了。跳蚤效应的启示 道理很简单,跳蚤调节了自己跳的目标高度,而且适应了它,不再改变。很多人不敢去追求梦想,不是追不到,而是因为心里就默认了一个“高度”。这个“高度”常常使他们受限,看不到未来确切的努力方向。

    依法执教是师德修养的底线要求:学校应当尊重未成年学生受教育的权利,关心、爱护学生,对品行有缺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应当耐心教育、帮助,不得歧视,不得违反法律和国家规定开除未成年学生。

    ②爱岗敬业是师德修养的出发点

    “ 三个砌砖工人 ” 的故事

    说的是某建筑工地上,有人问三个砌砖工人: “ 你们在做什么? ”。第一个工人回答说: “ 我在砌砖。” 第二

    个工人说: “ 我正在赚钱养家。” 第三个工人说: “ 我正在建造世界上最有特色的房子 ”。这三个砌砖工人的回答,实质上道出了每个人对 “ 砌砖 ” 这一工作的认识、态度,进而反映出了每个人的人生追求的目标和志向。第一个工人把砌砖看作就是砌砖,是毫无目的的,他认为自己就是砌砖的,轻视本职工作,不干这个干什么?他认为砌砖工作是机械单调,索然无味的,有时会把砌砖看成是负担,工作时敷衍塞责,“ 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缺乏责任感与进取心。这样的人自然不会有所作为。第二个工人是为了赚钱而工作,他把砌墙看作是谋生的手段,养家糊口的营生,他认为砌砖的价值就是为了挣钱。这样,他就把自己摆在被动的位置上,你给多少钱,我就干多少活,你不给钱,我就不干。这样的人工作积极性不高,主动性不强,不思改革,不求进取,人的主观能动作用难以充分发挥出来。这样的人自然也不会 有发展。第三个工人的工作是有目标的,他把砌墙作为一种锻炼、一种积累、一种经历,虽是砌砖工人,干的是极简单、极普通的砌墙的活,但他具有正确对待事物的态度,有理想,积极,乐观,充满自信;他不单纯把自己只看作一个砌砖的,具有人生追求的目标和志向,因而热爱本职,工作才是有激情和有创造性的。正是因为有了正确的认识、积极的态度和远大的志向,即使是最简单、不起眼的工作,只要有正确的认识、积极的态度和远大的志向,才能孜孜以求,精益求精,砌砖工人也能成为建筑设计大师。据说到了后来,前两个人始终都是普普通通的砌砖工人,无所作为,而第三个工人最后则成了有名的建筑师。

    同样,教育工作者也有这样的类型:一位教育家曾说过:有两类教师,一类是“为生存而教育”,一类是“为教育而生存”。如果一位教师把学校当做谋求生存的场所,把教书当做养家糊口的手段,而得不到内心的自然与和谐,那么他就把自己也塑造成为了一台机器,只知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机械地重复自己的工作,例行公事。他的生命内涵日益贫乏,生存品质日益下降,不仅容易在教育工作中迷失自我,也大大降低了职业幸福的可能,失去了精神支点。,“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③关爱学生是师德修养的灵魂

    在心理学界、文学界、管理学界、医学界等都会常常谈到“冰山理论”。何谓

    “冰山理论”

    呢?“冰山理论”为何如此著名呢?

    首先来看看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和著名作家海明威他们曾经在各自领域里所提出过的“冰山理论”。

    1895年,心理学家弗洛伊德与布罗伊尔合作发表《歇斯底里研究》,弗洛伊德著名的“冰山理论”也就传布于世。在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中,他认为人的心理分为超我、自我、本我三部分,超我往往是由道德判断、价值观等组成,本我是人的各种欲望,自我介于超我和本我之间,协调本我和超我,既不能违反社会道德约束又不能太压抑.与超我、自我、本我,相对应的是他对人的心理结构的划分,基于这种划分他提出了人格的三我,他认为人的人格就像海面上的冰山一样,露出来的仅仅只是一部分,即有意识的层面;剩下的绝大部分是处于无意识的,而这绝大部分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人的发展和行为,包括战争、法西斯,人跟人之间的恶劣的争斗,如此等等。所以弗洛伊德把他的精力主要用于对人的无意识的研究,这点也受到了后来人的批评。见图。

    1932年,海明威在他的纪实性作品《午后之死》中,第一次把文学创作比做漂浮在大洋上的冰山,他说:“冰山运动之雄伟壮观,是因为他只有八分之一在水面上。”文学作品中,文字和形象是所谓的“八分之一”,而情感和思想是所谓的“八分之七”。前两者是具体可见的,后两者是寓于前两者之中的。后来,大家在研究任何文学作品的时候,总是首先要搞清楚水下的“八分之七”,因为这一部分是冰山的基础。

    正是因为弗洛伊德和海明威在各自领域将“冰山理论”提出并加以应用,“冰山理论”才得以广为流传!

    尊重学生的人格和自尊心。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只有关心人的尊严感,才能使学生通过学习而受到教育。教育的核心就其本质来说,就在于让儿童始终体验到自己的尊严感。每名学生都有自己的人格和尊严,都渴望得到教师的尊重和信任。因为教师的尊重和信任,会使学生感到自己的品德、才华、能力得到承认,从而增强前进的信心,获得前进的动力,自觉地向着更高的目标发展。

    如果教师不注意尊重学生的人格和自尊心,对学生进行讽刺、挖苦,势必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使学生产生自我否定的消极情绪和意向,不仅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会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教育界有这样一句名言:没有尊重就没有教育,没有相互尊重,教育就会变成一场发生在师生之间的严酷的“战争”,一场永不休止的“战争”,一场疲惫不堪的“战争”,一场两败俱伤的“战争”。

    案例:

    陶行知 先生在育才学校当校长时,曾经发生过这样一件事情:一天,陶行知在校园里看到学生王友用泥巴砸自己班上的男同学,陶行知立即制止了他,并让他放学后到校长室去。

    放学后,王友早早地来到校长室门口准备挨训。这时,陶行知走过来了。他一看到王友,就掏出

    1、一块糖果递给他,说:“这是奖给你的,因为你按时来了,而我却迟到了。” 王友惊愕地接过糖果,目不转睛地看着陶行知。这时,陶行知又掏出

    2、一块糖果递给王友,说:“这块糖果也是奖给你的,因为当我不让你再打人的时候,你立即就住手了,这说明你很尊重我,我应该奖励你。” 王友更惊愕了,他不知道校长到底想干什么。

    这时,陶行知又掏出

    3、一块糖果放到王友的手里说:“我已经调查过了,你用泥块砸那些男生,是因为他们不守游戏规则,欺负女生。你砸他们证明你很正直善良,并且有跟坏人作斗争的勇气,应该奖励。”

    王友听了非常感动,他失声叫了起来:“校长,你打我吧,我砸的不是坏人,而是自己的同学呀!”陶行知满意地笑了,又掏出

    4、一块糖果递给王友,说:“你能正确地认识错误,这块糖果值得奖励给你。现在我已经没有糖果了,你也可以回去了。”

    陶行知的这四块糖被称做滋养学生心灵的“精神糖果”,成为激励学生自省、自律、自强的精神力量。

    “范跑跑”范美忠老师自己说:有人认为教师应该是义不容辞地救助学生,我刚才说了有救助学生的义务,但是,是不是有冒生命危险的义务,我个人对这种说法持怀疑态度。教师作为道德楷模,这个说法我是这样看的,教师一定是应该在底线道德之上的,这是没有问题的。但由于教师也是人,是不是要以一个极高的道德标准来要求他,这个我持一定的反对意见。

    学校既是专门从事教育活动的场所,也是保护学生权利的主要部门。尤其是教师,要以学生健康成长为出发点,充分尊重和保护学生各项权利,做学生权利的维护者。另外,要求教师既充分尊重学生,又必须约束自己的行为,以防伤害学生的心灵。

    ④教书育人是师德修养的核心

    现代著名教育家竺可桢说过:教者,传授知识也;育者,培养思想品德也。教中有育,育中有教。也就是说:既教书又育人是教育的本质要求,也是师德的基本要求,更是教师的责任和义务。

    中国古代著名的教育著作《学记》曾经指出:“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

    素质教育就是要实现面向全体学生与因材施教相统一,教书与育人相统一,传授知识与发展智能相统一,理论与实践相统一,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地位相统一,课内与课外相统一,以及注重培养自学能力和创造精神的现代教学观。要彻底抛弃以考分高低、升学率高低论成败的陈腐观念,树立以各种基本素质全面提高、个性特长充分发展为标准的教育质量观,全面提高教育质量。要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全面发展,用整体、综合的观点要求和衡量学生,从过去仅仅看分数转变为去看思想道德、文化科学知识、劳动技能、个性特长和身体心理健康等素质的全面提高。

    创造教育是培养学生的创造品质的教育活动。创造教育过程中,教师必须注意的 10 个方面:提供民主的教学气氛;乐于听取学生不同的意见,暂缓批判;提出一些开放性、没有答案的问题;允许从事独立学习工作;不排斥学生的错误和失败;改进作业及评价方法,以增强学生的创造能力;与家长密切配合,充分运用社区资源;不断充实自己,以提高教学质量;奠定知识基础,活用原则,推陈出新;注重创造的伦理,辅导正向的发展等。

    甘肃省静宁一中化学教师王好学认为,教学是艺术,教师必须学会“少讲一点,多说一句”。讲课和旅行带行李一样,要少而精,要善于少讲一点。当然,舍弃绝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要舍弃就要理出头绪,抓住重点,少而精,精而细。而“多说一句”,就是在教学中善于抓住那些值得发挥的可以引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东西。这些内容,常常就是知识的来源,规律的发现,知识的活用,创造的顿悟,它的作用是深远的,学生可能会记忆一辈子,可能会举一反三,可能会领悟怎样做学问,怎样做人。

    热爱一个学生就等于塑造一个学生,而放弃一个学生无异于毁坏一个学生。教师对学生的爱,作为一种无形的力量,是潜移默化之中发挥它的巨大作用。它可以使学生人格受到感化,情操受到陶冶,不仅是对学生心灵的呵护,更是一种激励、一种引导泰戈尔有句名言:“不是锤的打击,而是水的载歌载舞才使鹅卵石臻于完善”。

    上海市尚文中学特级教师,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师德标兵黄静华。她曾经说过这么一件事:有一次,她在北京开会,得知班上三个小男孩在逛超市时,顺手拿了三支他们喜欢的笔。尽管知道他们已知错、认错,但是 黄 老师还是急得寝食不安,因为这说明自己平时对孩子的教育没有真正入耳入心,没有内化为他们的自觉要求和行动。

    应试教育过程中,认识上存在着两个误区:一是忽视了对大多数学生的培养,只对少数人服务。客观现实决定了只有少数人能够通过考试进入大学,片面强调和追求升学率,必将牺牲大多数人的利益,从而使基础教育成为面向少数人的教育。二是在教育内容上忽视德育、体育、美育和生产劳动教育,只重知识传授,忽视能力与心理素质培养,追求的是片面发展,而不是全面发展。甚至把学生当做考试的“机器”,分数的“奴隶”,根本违背人才培养规律。

    ⑤为人师表是师德修养的关键

    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的人生追求是: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为人师表,是指教师用自己的言行做出榜样,成为学生学习和效法的楷模和表率,即做到

    “学为人师,行为是范”。

    案例二:

    高老师是小方同学上初二时的语文老师,高老师讲课的内容无所不包,循着课本的线索,东西方故事信手拈来,即成

    文章。高老师的教学超越了枯燥的中心思想、段落大意,而成为对人物、山水、思想、文学的巡礼。小 方听高 老师课的感觉是穿越知识的屏障,感受文化的魅力。小方坐在课堂上常常激动,有时会感觉一种类似音乐的东西从心里油然升起。这时,小方觉得 高 老师就像一尊神。高 老师的头发永远整齐,衣履永远洁净,谈吐文雅,表情淡泊,周身洋溢着学者的气韵。当时的小方生性顽皮,平时不知被多少老师骂过罚过,但是,自从听了 高 老师的课,小方收起了玩性,努力变得文雅起来。是 高 老师让小方等孩子看到了完美人性所应有的光芒。

    慎独是进行自我品德修养的最高境界。慎独的基本内核是:作为一个人,一定要有坚定的道德信念,不因他人监督而行善,也不因无人监督而作恶,即不论处在明与暗中,还是处在显与幽中,都不做坏事。它要求人们必须有高度的自觉性。

    ⑥终身学习是师德修养的时代要求

    终身学习理念,是 1965 年时任联合国成人教育局局长的法国著名教育家 保罗 · 郎格朗 首先提出的,教师工作的重心必须从“教会知识”转向“教学生会学知识”,即所谓的“授之以渔”。

    钟启泉 教授说,新的教师专业标准和课程标准要求教师不单单是“教书匠”,教师尊重孩子的学习权,与学生平等地对话。所以新标准要求教师必须要研究教育对象(学生),杜绝“目中无人”的教育方式。钟启泉表示,按照他领衔起草的标准,现在的绝大多数老师不合格。现在

    我国的中小学老师存在三个主要问题:不读书、不研究、不合作。

    教师强则学生强,教师强则教育强,教师强则民族强。

    所谓反思,在李

    镇西的语境里,不仅仅是 „ 想 ',不停地实而是一种教育的状态,就是不断调整、改进、提升自己教育品质的行为。具体的说,即 „ 四个不停 ' :践,不停地阅读,不停地思考,不停地创新。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形象概括出的治学三境界: “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 „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 „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 „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第三篇:教师职业道德解读

    第三章(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上)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是依据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调整教 育过程各种利益关系,判断教师行为是非善恶的具体道德 标准,它是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的展开和具体化,比教 师职业道德原则更直接,更具体地知道和评价教师的教育 行为,是构成教师职业道德体系的基本因素 教师应该遵守的基本道德规范:依法执教,廉洁从教,遵 守公德,尊重家长,团结协作,热爱学生,严谨治学,以 身作则,为人师表 依法执教,廉洁从政,在教师职业道 德中是必不可少的重要部分。依法执教:是调整教师劳动 与法律之间关系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依法执教是完成本 职工作的前提基础,是国家和社会对教师提出的道德要 求,它是判断教师行为是非善恶的最根本的道德标准,具 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依法执教的必要性:1 是社会稳定的 必然要求 2 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 3 是强化教育社会功能 的必然要求 4 是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必然要求依法执教的 基本要求:1 教师要模范地遵守宪法及其他各种法律,法 规 2 教师要依法进行教育教学活动(1 首先,教师要认真 贯彻执行教育方针,遵守各种规章制度,执行学校的教学 计划,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 2 其次,教师对学生进行宪 法所确定的关于四项基本原则的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民 族团结教育以及法制教育 3 再次,教师要关心,爱护全体 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保证师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学生是教师工作的基本对象 4最后教师要制止有害于学生 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批评和抵制有 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案例分析)廉洁从教:是指 教师要坚持高尚情操,发扬奉献精神,自觉抵制社会不良 风气的影响,绝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廉洁是教师立 身立教的根本(判断)廉洁从政的意义:1 是坚持社会主 义教育方向的保证 2 是培养高质量人才的保证 3 是维护良 好育人环境的保证 4 是学校各项改革健康发展的保证廉洁 从政的具体表现:1 安贫乐教,无私奉献(1 教师的快乐 来自创造性的教育活动 2 教师的快乐来自于师生间美好的 情谊 3 教师的快乐来自学生长大成才)2 坚持操守,为师 清廉廉洁从政的道德要求:1 公正执教,平等对待每一个 学生 2 坚守大义,发扬奉献精神 3 廉洁自律,自觉抵制各 种非正当利益的诱惑 教师注重礼仪的主要内容:1 教师个人礼仪 2 教师的学校 礼仪 3 教师的交往礼仪 4 教师的公共礼仪教师礼仪的特 点:1 率先性 2 示范性 3 整体性 4 影响的深远性(多选)教师注重礼仪的作用:1 有利于发挥教师的示范,表

    第四篇: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档

    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心得体会

    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新的形式对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对于教师来说应具备全面的素质教育发展观,才能培养出适应21世纪需要的社会主义新人。现代社会在带给人们物质文明的同时也给人们的心理带来了沉重的负荷。教师,作为社会的一份子,更作为培育下一代的言传身教者,他们的心理健康,是与培养下一代息息相关的大事。

    我认为,比“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更重要,还是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的价值和意义的深刻认识和坚定信念,这是21世纪教师素质的最重要的方面。在个人和社会之间,体制和人性之间,国情和人情之间,传统和现代之间寻找一种张力,教师就会用自己柔弱的双肩尽量抵挡一下来自四面八方的挤压,给学生腾出尽量多一点的自由空间和时间,让每一位学生得到最大的发展空间。因此,教师必须时刻牢记自己肩负的社会和历史责任,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修养,自觉维护教师职业道德,爱岗敬业、关爱学生、廉洁从教、精心育人、团结协作、勇于创新。在教师之间,师生之间,教师与家长之间形成互相尊重、互相爱护、善于交流、及时沟通的氛围,也是保持教师心理健康的必要环境。教师是人类的灵魂工程师。教师职业道德素质高低,直接关系亿万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

    有人把教师比作红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这是对教师的崇高评价和美好赞誉。世人给教师带上了如此美丽的“花环”,我们更应当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为这顶“花环”增添光彩。作为一名教师,最重要的是要热爱教育事业,只有充满了对教师职业的无限热爱,才会在教育岗位上兢兢业业,无私奉献;同时,作为一名教师,应该热爱学生。每一个学生都希望得到老师的爱,师爱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它能使学生感觉到教师的温暖,产生愉快的情绪,激发学习的兴趣,感受到别人对他的希望,集体对他的信任,从而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再次,教师要处处事事严格要求自己,敢于正视自己,解剖自己。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必须先做到,给学生树立好的榜样,凡是要求学生不做的事,自己坚决不做,以免给学生留下坏的印象,言传身教比单纯说教有效百倍;另外,教师还应具备刻苦钻研,严谨治学的态度,要有活到老,教到老,学到老的进取精神,孜孜不倦地吸收新鲜知识来充实自己,以适应时代发展需要。在市场经济、影视文化、网络浪潮的背景下,教师必须要经常的读书学习。学校是读书的场所,是书籍的王国,真正的教师必定是一个读书爱好者。教师的读书习惯会影响学生。把每一个学生都领进书籍世界,培养对书的酷爱,使书籍成为智力生活中的指路明灯,这些都取决于教师。不管教师读书难的理由有千万条,但每个教师自己应该清楚,作为教师,必须要坚持读书。

    有人说快乐是一种选择,有的人快乐,有的人痛苦,在于一念之差。从精神满足这一角度看,教师职业具有明显的优势,职业生活的情感性在当今利来利往的商品社会中已成为教师行当的一大优势。教师职业有其苦,但更多的是乐:机智应变,巧引善导之乐;启愚化顽,学子转化之乐;弟子情操,慰师谢教之乐;桃李八方,来鸿千里之乐„„我们当教师的,不仅仅在奉献,在孩子们中间,我们同样在汲取,在更新,在升华,亲眼看到学生一天天茁壮成长,就会由衷高兴,产生一种强烈的幸福感,这种职业的成就感是其他职业无法比拟的。

    不断的学习不断的充电,不断的补充新知识,才能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努力提高自己教育教学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以奉献精神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对待本职工作。做到爱岗、敬业、团结、向上。我们相信,只要我们教师“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每一位得到发展的学生都会给社会更大的贡献,会使社会的前进的步伐走得更快。

    第五篇: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心得体会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心得体会

    在学校的统一安排下,我们学习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通过这次培训,我重新认识了自己的职业,并对教师这个神圣职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特别对以下几点有比较深刻的认识:

    一、依法执教。通过这次学习,我更加清醒的认识到,一定要依法执教,过去那种恨铁不成钢的心态,我们一定要纠正,我们一定要相信孩子,孩子有孩子的学习方法,他们各自接受新知识的能力也有所区别,我们一定要有足够的耐心来帮助孩子来学习,我们也不能因为自身的着急对孩子动粗,那样是不对的,今后我将继续依法执教,对孩子

    对一点宽容,多一点理解,我相信对于孩子的成长还是十分有利的。

    二、教书育人。虽然表面上只有4个字,但却含有丰富的内涵。以前总认为,我只要按照大纲要求,将学习知识传授给学生,教一些做人的道理,我的任务就完成了。但现在我重新认识到其实作为一名教师,更要把教书育人当作一种责任,当作一种义务,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合理的教学手段对学生进行科学的教育,同时最后的评价也要改进,不能将考试成绩作为唯一的评价手段,要充分运用综合的评价的手段,将过程作为评价的主要指标。

    三、为人师表。作为一名教师,要做好学生的榜样,那就要处处提高自身的修养,才能在孩子幼小的心灵深处扎根发芽。学生在学校的与老师交往的时间甚至比跟父母交流的时间都多,所以我们要充分运用各种机会对学生进行品德、做人的各种道理的教育,只要这样才能不枉教师这个光荣的称号,我们应

    该自身做一个道德行为的楷模。

    四、终身学习。以前总是强调给学生一滴水,教师要有一桶水,实际上现在已经不够了,随着知识的多元化,综合性的加强,现在的教师要具备更多的知识,现在要做自来水,甚至都不够,必须要终身学习,活到老,学到老,只有这样,才不会被社会淘汰。今后我将利用课余时间不断充电,不断学习,将自己的知识结构不断更新,进一步提高自身素质。

    五、关爱学生。作为教师,要像关心自己的孩子那样。关爱孩子不只是在孩子生病时送他去医院,在他家里出事时关心他们,而应该在平时就要更多的从生活、学习、身体等等各个方面来关心他们,在孩子生理、心理等各方面遇到困难、困惑时,我们都要做有心人,主动去关心他们,主动去疏导学生心理方面遇到的困惑,在这个意义上,教师也要再次认真学习心理学,做一个称职的心理医生。

    总之,这次培训我的收获非常大,除了集中学习,我想再次利用自己的时间更加仔细和深入的学习。通过这次学习,我觉得应该站在高起点的位置,重新来认识教师这份职业,重新来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自己,按照要求来不断规范我们的教学行为,为推进素质教育尽自己的一份力。



    推荐阅读: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及解读
    河南工业大学2024年十大新闻
    大学学生会部长工作总结(teniu推荐)
    学雷锋活动基地总结2024-2024
    指导初中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教学实践
    中学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