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热门搜索: 教育论文 一号文库
  •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六号文库

    武钢养猪与钢铁业的产能过剩

    栏目:六号文库 来源:网络 作者:无殇蝶舞 时间:2024-08-31 00:54:34 下载.docx文档

    第一篇:武钢养猪与钢铁业的产能过剩

    武钢养猪与钢铁业的产能过剩

    院系专业:11级金融工程

    姓名:杨红涛

    学号:1011370034

    4背景摘要:参加2024年两会的武汉钢铁集团总经理邓崎琳表示:由于诸多因素,钢铁行业面临着微利和经营非常困难的境地,二斤钢材的价格尚抵不上4两猪肉。在此背景下,2024年武钢将投入390亿元用于养猪养鸡等非钢产业。武钢拟建万头养猪场,而且年内就出栏。邓崎琳称,这些并非突发奇想,而是钢企向“非钢”转型计划的一部分。紧随之后,宝钢也计划进军养殖市场谋求分一杯羹,钢企养猪看似另辟蹊径寻求转型,却也不过是露出了中国钢铁行业产能过剩问题的冰山一角。

    关键词:武钢养猪;钢铁业亏损;产能过剩原因,影响与解决方法

    正 文:

    1.武钢养猪折射出的钢铁行业产能过剩问题

    在长期以来偏重于以投资为先导的经济增长模式中,经济结构已经失衡,特别是对虚拟经济的过度追崇,导致各地的实体经济出现了萎缩,面对宏观调控的压力,很多地方的实体经济已经无法支撑起维持经济健康运转的功能,于是在钢产品滞销,成本上涨的背景下,以致像武钢这样的大型国企也不得不转型谋生。

    2.1产能过剩的成因

    武钢所从事的钢铁制造业,曾经在我国最近几十年来以投资为主导的经济运行模式中大有作为。在各地普遍以基础建设和大规模的造桥修路以及房地产来拉

    动GDP的过程中,钢铁产品的市场出路一直是不用发愁的,而钢铁行业也出现了高速度的发展,造成产能过剩。但是本来应该优化产品结构,淘汰落后产能的时候却遭遇世界范围性的经济危机。2024年,经济危机席卷全球,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亦未能幸免,然而由于我国钢铁行业很大程度上是由政府推动,因此每当政府需要实现经济增长时,扩大钢铁项目投资便成了稳增长的重要选择,于是2024年11月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公布了总额高达四万亿的经济刺激计划,同时确定了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具体措施(即“国十条”)。四万亿资金将主要投向保障性安居工程、农村民生工程、铁路交通等基础设施、生态环保等方面的建设,以及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等。用于救市的四万亿资金大部分流向钢筋混凝土的“铁公基“”建设,原本就已产能严重过剩的钢铁行业更加不堪重负,于是在四万亿的短暂刺激效果消失后,钢铁业的产能过剩问题变得更加不可收拾。

    2.2产能过剩对钢企的影响

    2024年1月31日,中国钢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其监测的80余家会员钢铁企业实现利润15.81亿元,同比下降98.22%。全年累计亏损企业23户,同比增加15户,亏损面28.75%,亏损企业亏损额达289.24亿元,同比增长7.39倍。工信部公布的数据显示,去年80家重点钢铁企业销售利润率几乎为零,截至3月31日,在2024年十大亏损上市公司中,钢铁类企业占据了5席,亏损金额高达173亿元。在沪深两市中已披露年报或业绩预告、快报的29家钢企中,业绩出现亏损或预亏的企业达到了11家。其中鞍钢股份有限公司以高达41.57亿元的亏损额,再次位居上市钢企亏损榜榜首。一方面劳动力成本上升,同时铁矿石和煤炭价格高涨,炼铁成本的增加进一步压缩利润空间;另一方面经济危机尚未度过,钢铁需求萎缩,并且钢材因长时间露天摆放会生锈,而生锈的钢材只能降价处理,锈迹严重者,只能当作废品处理了。库存一天天增加,而炼钢的高炉又不能停止运转,否则损失更大,在这种情况下,工厂只能亏本出售钢。

    2.3 产能过剩的解决方法

    对于产能过剩问题的解决方向有两个:一是限制增量:由于中小型钢企的再生产成本高昂,因此兼并重组是未来钢铁行业的大方向,这样有利于规范行业秩序,使供求结构更加合理,同时政府应减少政策性的钢铁增量投资,避免行政权力对市场的过度干预。二是优化存量:创建更加迅捷有效的交易信息平台将有利于降低交易成本和库存产品的销售。

    武钢养猪实质上和央企进军房地产市场圈钱无异,作为央企,武钢享有贷款、土地、补贴等政策优势,拿着国家投的钱,享受着各项优惠政策,与没有这些优惠的民企、小农竞争,巨额资金投入农产品市场势必会冲击到广大养殖户的利益,加剧农产品市场的竞争环境。因此处理好钢铁行业的产能过剩问题对于中国未来的经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徐志伟,温孝卿钢铁行业的产能过剩、存量资产优化障碍及问题的解决路径 【A】华东经济管理 2024年02月(第26卷第02期)

    【2】数据来源 中国钢铁行业协会中国统计局

    【3】钢铁行业信用风险分析中国债券研究院2024年第二期

    第二篇:产能过剩

    今天我要说的钢铁企业产能过剩

    先看一组数据:几年前,一吨钢铁的利润约1000元左右,可以买到一部手机;一段时间后,一吨钢铁利润1.68元,可以买一瓶矿泉水;钢铁价格继续下跌,甚至降低到一吨钢铁利润为0.43元。钢铁企业利润率仅为0.13%,钢铁的价格相当于1994年的价格;迁安市钢铁的营业额2024年同比2024年下降95%以上。摆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问题:产能过剩。我先说一下我的观点:

    第一:从供求上看,钢铁企业堆积大量的库存,需求量小,按照我们的假设来说,钢铁企业现在应该停止生产,减少攻击,但是钢铁企业做不到。首先,因为钢铁企业是地方经济的支柱,一些钢铁企业的收入占地方GDP的30%以上,钢铁企业也是当地税收的主要来源,钢铁企业又能吸引当地很多的劳动力,出于这样的考虑,政府不希望钢铁企业停产(这是地方政府利益捆绑造成的);其次,炼制钢铁的锅炉如果停产了,要是再想开动锅炉的话,需要近一年的时间才能开动,企业不知道钢铁何时销路好,因此企业出于这种考虑也不会停产。再次,近些年,中国也在进行一些淘汰落后产能的工作,但是淘汰的落后产能远远小于新增的产能。

    第二:从成本收益上分析,假设钢铁企业的锅炉在炼制钢铁时,既能炼制100吨也能炼制120吨,那么企业一定会选择炼制120吨,因为都是花同样的成本,多炼出的钢铁在销量好的情况下就能多卖钱了。企业要维持饱和生产。

    第三:站在我国的角度,我国千方百计的追求GDP,因为我国正在处于大量建设阶段,是靠投资拉动的经济的,不搞GDP不能解决问题,所以我国从上到下,以GDP为上,所以钢铁企业也就开足马力生产了。这是钢铁企业不得已生产。

    第四:从第三点的投资上看,几年前,钢铁行业利润大,理性人千方百计的投资钢铁,造成钢铁行业过热,需求跟不上来,供给与需求相差,就造成了现在的产能过剩。

    第五:企业缺乏自主创新,只能通过数量的多少来赢取企业的利润,所以近些年,企业钢铁生产多也就很正常了。

    第六:比较分析,比较东西部原材料的价格,造成了一部分企业向西部转移,但是东部当地政府又不愿意放弃企业,所以早晨了新旧产能并存的窘境。(也涉及地方政府利益捆绑)

    解决方法:提议就是要把源头堵住,然后消化过剩的产能

    第一:看到地方政府利益捆绑,首先要先让政府减少干预,让钢铁市场也实现淘汰,淘汰落后的产能,炸掉落后的锅炉,让市场消耗过多的产能;即使钢铁再赚钱,也不能让落后的企业在政府的扶持下生存。

    第二:既然无法改变我国要靠投资来增长的困境,就要改变消费,改变消费的结构,能让消费可以拉动经济,减少对投资的依赖。

    第三:要注重增加GDP的质量,而不是速度,现在的钢铁企业就是在速度上建立的,盲目的扩大钢铁企业规模。

    第四:对于钢铁行业,要制定一系列的准入标准,减少企业的不理性进入。

    第三篇:化解产能过剩 钢铁业能否脱离怪圈

    化解产能过剩 钢铁业能否脱离怪圈

    化解产能过剩,淘汰落后产能已经不再是新词了,实际上从2024年开始,国家各个部委相继出台数十套文件,目的就是减少钢铁产能、淘汰落后,可是8年的时间里,钢铁产能“屡压屡涨”、“越限越多”。今年以来针对钢铁行业的产能过剩以及环境污染政府频频制定意见和目标,此次,国家的力度之大,决心之强,能否让钢市逃脱这“产能越淘越多”的怪圈呢?

    近几年,各地钢铁项目上马,钢铁产能严重过剩。也给整个钢铁行业以及与其有关的五十多个上下游产业都带来了不小的冲击。上个月15号,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提出重点化解五大行业产能矛盾,其中“钢铁行业”被排在了首位。会议上提出,将加强钢铁行业规范管理,坚决抑制新增产能投资,严禁新增产能项目,并把河北等六个重点地区的结构调整工作作为化解工作的重点。

    工信部将开展7项工作抓好化解产能矛盾工作、中钢协提出要开展12方面工作落实中央要求,以上的种种,均看出国家对此次淘汰落后产能的态度绝对不是玩玩而已了。

    在近日举行的钢铁市场论坛上,国家工信部原材料司处长张德琛表示,第二批符合《钢铁行业规范条件》名单即将在年底前公布。工信部正在探索用名单化来管理钢铁行业,对入围的钢企进行支持,不入围的将挤压其生存空间。第二批的规模将大于第一批。张德琛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各项扶持包括对符合标准的企业提供信贷支持,在涉及许可证管理的钢铁产品上也会给名单内企业便利,名单外企业在取得许可证上会更有难度。

    我们仔细分析下,用名单化来管理钢铁行业,真的可行么?或许可行,因为被排除在名单之外的钢企的生存空间会被挤压,而且在取得许可证上会更有难度,这或会使那些名单之外的钢厂产能得到大幅的压缩,从而达到淘汰的目的。但是,我们并不能排除“黑产能变白产能”的可能性,因为现阶段,现阶段,我国钢铁行业的产能利用率仅七成,名单之内的钢企在很多方面都会拥有优先权,很难保证这些钢企将黑产能(未统计到的产能)增加了上来。如果国家政府没能掌握正确的方法,产能还是会越淘越多的。

    上周,国土部发文对于产能过剩行业(钢铁,铝,水泥等)一律不批准新增用地,此行为也是为了促进落后产能淘汰退出和企业兼并重组,建立国土资源管理长效机制,加大国土资源监管力度。

    现阶段,大多数钢企为国企,笔者认为最好的办法或是政府要有适当的退出机制,同时要推动企业重组,提升整个行业的竞争力,与此同时,配合国家防治大气污染的决心,或钢市化解产能过剩问题能够脱离怪圈的束缚。

    第四篇:化解产能过剩本身就是钢铁业结构调整的有机组成部分(范文模版)

    在本周二B2版刊登的“解读国务院《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

    (一)”中,本报就产能过剩行业的共性问题,请专家进行了解读。自本期开始,本报将陆续刊登对具体行业如何化解产能过剩的解读。

    本期,我们选定了钢铁行业作为我们解读的第一个行业。之所以如此,主要考虑到钢铁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性产业,也是结构调整的重点领域。近些年来,为了解决钢铁工业中存在的重复建设和产能过剩问题,国家多次强调要加强钢铁行业的调控。本次指导意见的重点有哪些?地方和企业应注意的关键点何在?请看专家为我们带来的解读。

    主持人:中国经济导报记者范亚舟

    嘉宾:

    朱继民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

    李新创 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院长

    陈子琦 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冶金发展部副主任

    刘万忠 中国钢结构协会秘书长

    刘志兴 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冶金发展部钢铁处副处长

    以省为单位实施调整方案

    主持人:《指导意见》提到,要重点推动山东、河北、辽宁、江苏、山西、江西等地区钢铁产业结构调整。目前,山东省已经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钢铁结构调整试点省份,河北省钢铁结构调整方案也在制定过程中,其他4个省份是否也将陆续推出以省为单位的结构调整方案?

    刘志兴:我国钢铁产能不仅严重过剩,而且分布也不平衡,各地钢铁产能规模、产业结构、发展水平参差不齐。以省为单位实施钢铁产业结构调整的出发点,是为了避免因政策“一刀切”使工作难以推进,也是为了发挥地方政府的积极性,充分结合各地实际,分地施策,更加稳妥、有效地推进化解产能过剩工作。

    河北、江苏、山东、辽宁、山西、江西六省为我国钢铁大省,年粗钢产量均在2024万吨以上。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4年六省粗钢产量合计4.26亿吨,占全国的59.6%,其中,河北占25.2%、江苏占10.4%、山东占8.3%、辽宁占7.2%、山西占5.5%(上述五省位列我国粗钢产量前五名),江西占3%。

    这些地区不仅钢铁产能规模大,产业结构也各具特点。以山东省和河北省为例,山东省现有钢铁产能约6000万吨,山钢集团、青岛钢铁、日照钢铁、泰山钢铁4家企业产能占全省的80%,具有较高集中度。其余20家企业产能仅占20%,装备大多比较落后,主要分布在淄博、滨州、临沂三地。山东省经济发达,钢铁产业占其经济总量的比重相对较小。总体看,山东省实施钢铁产业结构调整的阻力和难度相对较小。河北省现有粗钢产能2.98亿吨,具备冶炼能力的企业140多家(集团所属企业按独立单位计),分布在全省10个地市。规模超过300万吨的企业有30家,超过200万吨的则有56家。钢铁产业是河北省支柱产业,其工业增加值占全省工业的30%,关系着全省的财政税收、就业和民生。因此,河北省钢铁产业结构调整的任务重、难度大,必须创新思路,谋划新策。

    据了解,辽宁、江苏、山西、江西等省份很可能也将陆续推出以省为单位的钢铁结构调整方案。

    全面清理违规项目

    主持人:对已经建成的违规钢铁项目,要按照什么标准或要求进行清理整顿?

    李新创:《指导意见》提出由各省级人民政府对产能严重过剩行业建成违规项目进行全面清理。为更好地推进各地开展钢铁结构调整工作,国家发展改革委已经委托咨询机构并在发展改革委的指导下完成了《平稳实施钢铁产能存量调整对策研究》的课题研究工作。课题系统地研究了钢铁产能存量调整的原则、量化标准条件、定性考虑因素、主要措施以及风险防范措施等。据了解,国家发展改革委拟将课题研究成果特别是调整存量的量化和定性标准推荐给地方政府,作为地方政府在钢铁行业贯彻落实《指导意见》的参考实施细则,以促进钢铁产能存量调整工作更加规范、高效和有序。

    城市钢厂搬迁不能一刀切

    主持人:《指导意见》提到,要“推动城市钢厂搬迁,优化产业布局”,我们在产业布局方面有何考虑?

    朱继民:受资源和历史等因素影响,我国钢铁产业在空间布局呈现“东多西少”、“北重南轻”,产能布局与资源和市场不协调。随着城市发展规模扩大,城市钢厂与城市规划的矛盾越来越突出,有些企业已经处于城市的中心。环渤海和长三角地区,由于钢铁产能比重偏大,区域资源和环境承载能力难以为继,产业布局与环境保护的矛盾日益突出。

    按照区域发展总体战略要求,适应城镇化发展需要,结合地方环境承载力、资源能源和市场等条件,有序推进产业梯度转移,实施环保搬迁。城市钢厂搬迁工作不能一刀切,大部分城市钢厂首先要加强并拓展钢厂为城市服务的功能,与城市共融协调,实现绿色发展;在符合国家产业布局调整规划的前提下,确有必要搬迁的,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要进行充分的科学论证。

    有必要有条件推广高强钢筋

    主持人:《指导意见》提到推广应用400兆帕热轧带肋钢筋,下一步是否推进全面淘汰335兆帕热轧带肋钢筋?

    朱继民:为提高用钢水平,降低建筑工程用钢量,推进节能减排,有必要全面淘汰335MPa热轧带肋钢筋,推广高强钢筋。

    一是推进政策实施。2024年年初,工业和信息化部、住房城乡建设部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快应用高强钢筋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到2024年底,在建筑工程中淘汰二级(335MPa)螺纹钢筋。2024年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又发布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修改<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4年本)>有关条款的决定》,该决定强调,自5月1日起,不得再生产、销售HRB335、HPB235热轧带肋钢筋。

    二是推进产品升级。HRB335热轧带肋钢筋 在发达国家早已停止使用,但我国建筑领域仍在使用HRB335热轧钢筋。2024年,我国钢筋生产能力约20100万吨,国际先进水平和国内先进水平占总生产能力的70.1%,绝大部分生产线具备三级及以上高强度钢筋的生产能力。我国用于替代HRB335的高强度钢筋产品生产工艺已经成熟,产品质量和生产能力完全可以满足建筑市场需求。

    三是推进淘汰落后装备。2024年,我国钢筋落后生产能力为2024万吨,占总生产能力的10.4%,这些生产装备大部分属于国家钢铁产业政策中要求淘汰的横列式轧机,能耗和生产成本高。二级螺纹钢全部淘汰,意味着钢铁企业优化装备结构改进生产工艺和设备,将带动钢铁企业装备升级。

    新建厂遵循等量或减量置换原则

    主持人:《指导意见》提到要“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在产能严重过剩时期,是否还有必要建设钢铁项目?

    陈子琦:这里有个基本概念需要明确,产能过剩是现实,结构调整是需要,二者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一方面,产能过剩需要化解。另一方面,结构调整是一个长期动态的过程,是新陈代谢,需要持续进行,即使是在产能过剩情况下仍须推进。不能简单地用“一刀切”停止建设的办法来抑制产能过剩,那样将使产业升级止步,既不能满足国民经济发展对钢铁产品的高标准、新要求,又不能适应日趋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也无法实现节能减排目标,得不偿失。举例说明,美国汽车市场早已进入饱和期,产能严重过剩,全美3亿人口的汽车保有量高达2.5亿辆,但每年仍生产销售新车1600多万辆,道理很简单——新陈代谢。

    化解产能过剩除需采用淘汰落后产能、严禁新增产能等措施以外,也需要通过提高产业集中度、提高创新能力、优化布局等结构调整措施来促进和带动。实际上,化解产能过剩本身就是钢铁产业结构调整的有机组成部分,二者非对立关系,不能将为调整结构建设的钢铁项目与化解产能过剩对立起来。实施等量或减量置换不属于产能盲目扩张的范畴。

    当然,对产能严重过剩的现实必须高度重视,现有近10亿吨粗钢产能并非“纸老虎”,已大大超过合理的产能利用率范围,化解产能过剩需要付出长期艰苦的努力。在产能严重过剩时期,即使实施结构调整也不能增加总产能,新建钢铁项目必须以产能置换为前提,置换淘汰的产能要大于或等于新增的产能。《指导意见》明确,确有必要建设的项目,也要在等量或减量置换原则的基础上。

    我国钢铁产业布局不合理,调整优化钢铁产业布局,建设沿海的湛江、防城港钢铁基地,对部分确有必要且具备搬迁基本条件的城市钢厂(青钢、贵钢等)实施搬迁,是十分必要的。不能因为产能过剩就停止产业空间布局优化的步伐。

    制定修订钢材标准适应下游行业

    主持人:《指导意见》提到“逐步提高热轧带肋钢筋、电工用钢、船舶用钢等钢材产品标准,修订完善钢材使用设计规范”,是如何考虑的?

    朱继民:近年来,随着钢铁工业转型升级和钢铁下游行业发展的需要,钢材产品标准和钢材使用设计规范已经不能完全适应钢铁行业与下游行业发展的要求,亟需制定或修订部分钢材品种的生产标准和使用设计规范,需要钢铁行业与下游行业建立合作机制,共同推广应用高性能钢材,实现节材、节能目标。

    例如,在热轧带肋钢筋方面,400MPa及以上高强度热轧带肋钢筋的推广应用,需要钢铁行业与建筑行业建立合作机制,提高热轧带肋钢筋的产品标准,并对建筑设计规范进行修订,从生产标准和下游行业设计规范入手,提高节材、节能高强钢筋的使用比例。电工钢方面,需要钢铁行业与电工电器行业合作,修订生产标准和设计规范,采取提高电工钢的牌号标准或提高电工钢的性能标准,在电机和变压器设计规范中增加禁止使用热轧电工钢和二次油片的条款等措施,推广应用高性能电工钢生产高效节能电机,限制高能耗产品的制造和使用,达到节能减排的效果。船舶用钢方面,需要钢铁行业与船舶行业联合,完善船舶用钢标准,增加耐腐蚀船板、海洋平台用钢等船舶用钢标准,修订船舶设计规范中船舶用钢的使用强度,提高高强度船板的使用比例,降低船舶单位载重吨的钢材消费系数,推进钢铁产品升级与船舶行业轻量化发展。

    促进国产、进口钢材公平竞争

    主持人:《指导意见》在什么背景下提出要“取消加工贸易项下进口钢材的保税政策”?

    朱继民:为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促进国内加工行业的发展,国家对于保税区及境内开展加工贸易的加工企业为生产加工出口产品而采用的进口原料采取保税的方式,进口原料出口采取免征进口环节关税和增值税,出口产品时也不再退税,而对于采用国产原料,需要交纳增值税。这阻止了国产钢材进入加工贸易市场,导致国产钢材无法与进口钢材公平竞争。

    经国务院批准,从上世纪90年代,对于加工贸易企业为生产出口生产而采用国产钢材在相关部门组成的监管组的监管下给予全额免税,即钢材“以产顶进”工作。但2024年国家相关部门停止了该项政策的执行。按照现行税法的规定通过加工贸易方式进口钢材仍然实行免税政策,而用国产钢材都要上缴17%增值税,显失公平,必然削弱国内钢铁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也不符合WTO的“国民待遇”,国内钢铁生产企业迫于竞争压力,提出恢复“以产顶进”工作即对于加工贸易企业采用国产钢材免税或取消“加工贸易项下进口钢材的保税政策”。

    钢协:建立行业预警制度

    主持人:在化解钢铁产能过剩矛盾工作中,钢铁协会如何进一步发挥作用?

    朱继民:钢铁协会把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作为全行业一项重要工作,将积极配合政府部门认真做好相关工作。近期的工作重点:一是做好《指导意见》宣传、贯彻工作,钢铁协会将根据需要召开会议,请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对总体方案进行宣传讲解,使会员企业能够对《指导意见》有比较清楚的了解。二是针对钢铁行业在落实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与有关部委沟通。三是加强调研,2024年11月份,钢铁协会将展开赴会员企业专项调研活动,全面掌握各地区进展情况,了解会员企业面临的问题,及时反映会员企业诉求。

    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长期来看,钢铁协会将着力深化以下10项工作:

    一是配合政府部门做好遏制产能盲目扩张工作。二是建立钢铁行业产能过剩预警系统。三是加强会员企业市场行为自律与协调工作。四是围绕构建钢铁产业公平市场竞争环境、推进钢铁产业转型升级与结构调整、促进钢铁产业节能减排与绿色生产、维护钢铁产业安全等4个方面开展相关财税体制与财税政策支持的研究。五是召开用户行业协会座谈会,引导会员企业关注下游行业结构升级带来的新的用钢需求。六是加快行业标准制修订,推进钢铁品种质量上新台阶,促进钢铁产品升级换代。七是按照以企业为主体、市场导向与政府引导相结合的原则,协助做好产业布局调整,研究促进企业兼并重组的政策措施与建议,促进企业兼并重组,提高钢铁产业的整体素质。八是不断提高钢铁行业绿色生产水平,规范并加快落后产能的退出。九是研究钢铁企业拓展海外发展空间的建议与措施。十是研究和推进“增强钢铁企业创新驱动发展的动力”。

    推广钢结构在建筑领域应用

    主持人:《指导意见》在扩大内需方面,提出要推广钢结构在建设领域的应用,我们将在哪些方面进行推广应用?

    刘万忠:钢结构是直接消费钢铁产品的最大用户之一,2024年全国钢结构产量约3500万吨。钢结构产品基本覆盖了基本建设、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的需求和升级换代,也能促进钢铁企业产品结构调整和升级,同时符合我国绿色建筑发展、住宅产业化发展、资源储备和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和方针。

    钢结构在能源、交通、水利、机械、海洋、建筑等领域已经得到一定的推广应用,但是在最大的房屋建筑市场。大力推广产业化、装配化钢结构建筑,真正把好钢用在刀刃上,可以提高抵御地震灾害的能力,保护环境并与自然环境相协调,在全寿命期 结束后,可以方便地回收利用。

    加大推广应用钢结构,发挥钢结构优势,拓展钢结构国内外市场在当前和未来都是十分必要的。具体可以在以下几方面开展推广应用工作:

    1.推动中央和地方建设主管部门加大对钢结构公共建筑(机场、车站、码头、交通枢纽、体育、文化、商业设施)、学校、医院及装配式房屋建筑的投资和推广应用工作,目标要求达到20%以上。参照杭州市政府在推动钢结构产业发展,在科技开发、建筑工程比例、优惠政策等方面提出的具体措施来促进钢结构事业发展。

    2.大力促进产、学、研联合开发完善我国民生重点工程,在城镇化建设中对钢结构经济房、保障房、棚户区改造进行示范和推广。特别是边远山区、贫困地区和建材缺乏地区,建立通用标准化的钢结构装配式房屋体系,给予必要的财税鼓励政策。

    3.加大铁路、公路、市政交通、城市立交、人行过街桥梁及隧道、涵洞、通廊钢结构的应用推广。提高道路交通建设速度,缓解日益严重的交通拥堵问题。

    4.充分发挥钢结构制造大国优势,积极承担和承包国外大型工程和成套装备,诸如钢结构建筑、桥梁、冶金、电力、石化、高铁、起重、海洋工程等成套装备的出口贸易。

    5.加快有关钢铁标准、应用规程、规范的制定和修订,加强对高性能钢材的开发和推广应用。大力促进钢铁产品深加工、钢结构精密制造,树立国际品牌和中国创造。

    第五篇:LED产业产能过剩

    LED产业严重产能过剩 在最近两年中,国内LED产业面临着严重产能过剩的窘况。近期发布的各大LED企业发布的2024年年报指出,业绩普遍低迷。业界分析称,2024年LED产业将仍然存在结构性产能过剩。

    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LED产业近年来在国内引发投资热潮,并一度成为资本市场的宠儿。然而自2024年以来,行业普遍遭遇“叫好不叫座”的尴尬局面,近期各家企业发布的2024年财报数据也不尽如人意。

    和2024年相比,多家LED企业2024年无论营收还是净利润均出现了明显下滑。如知名LED芯片企业德豪润达,2024年营收28.24亿元,同比下降8%;净利润1.68亿元,同比下降57%。士兰微2024年营收同比下降12.74%,净利润同比下降88.07%。国星光电2024年营收同比下降11.87%,净利润同比下降66.45%。

    对于业绩下滑的原因,各家企业给出的解释普遍是:由于受LED行业竞争加剧影响,公司产品价格出现大幅下降,并由此挤压了利润空间。

    在业内人士看来,2024年中国LED行业规模增长速度达34%,表明市场增长速度仍然维持较高水平。但整个LED产业产能扩张的速度远大于规模增长的速度,激烈的价格竞争,导致整个LED行业散发出阵阵寒意。

    受全球经济不景气影响,2024年欧美、日本等LED市场增长速度不如国内市场,导致以出口为主的LED企业订单普遍下降;而随着国内整个产业链产品价格大幅度下降,直接导致企业毛利率迅速下降。

    据高工LED产业研究所统计,2024年中国LED芯片平均价格同比下降32%,部分产品例如显示屏用小功率LED蓝绿光芯片平均价格降幅超过50%。2024年中国LED芯片行业表现为盈亏平衡甚至亏损,最终导致大部分企业处于亏损状态。

    看来,在今后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降价消库存都将是LED产业的主基调了。湖南墙体广告: www.feisuxs



    推荐阅读:
    武钢养猪与钢铁业的产能过剩
    中国人力投资现状
    超市员工晋升助理课长考核表
    在国土资源局人事调整会议上的讲话
    “紫荆文化月”唱响紫操
    上一篇:中国人力投资现状
    下一篇:返回列表
    中学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