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热门搜索: 祝福短信 邀请函
  •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六号文库

    关注学生情感研究题型变化提高中考复习效果

    栏目:六号文库 来源:网络 作者:心上人间 时间:2024-09-21 04:04:23 下载.docx文档

    第一篇:关注学生情感研究题型变化提高中考复习效果

    关注学生情感 研究题型变化 提高中考复习效果

    海南省教育研究培训院 李洪山

    2024.04.10 讨论话题

    2024年中考政治基本情况 2024年中考政治试题的变化 2024年时事热点问题 中考政治复习方法的改进 学生学习情感的调适

    一、2024年中考政治基本情况1、2024年中考政治试题的特点: 依据课程标准命题(三个版本教材)试题覆盖面较宽,开放度大 联系学生生活和社会热点多 试题难度不大,梯度较小:

    实考人数:116474人;全卷平均分:68.3;全卷得分率:0.62。

    优秀:37451人,占 31.6%

    及格:81666人,占68.9%

    双星人数:4081人 2、2024年试卷存在的问题 选择题简单,缺乏干扰项强度大的题目 简答题分值偏高,问题过于开放 辨析题判断对错简单,缺乏辨析性 材料分析题设问偏大,答案开放性过大

    二、2024年中考政治试题的变化

    1、试题各题型分值拟作调整(初步设想)

    单项选择题:由15道增加为18道,分值由45分增加到54分。简答题:由20分减少到12 — 14分。辨析题:由13分调整到12或13分。材料分析题:有32分调整为30 — 32分。

    2、题目内容设计的变化

    选择题:增加2、3道选项干扰度大的题目。

    简答题:问题设计指向要明确、具体,要求回答问题的话语简练。可以设计:知识记忆与再现,概念的理解与解释,材料、数据、现象、故事等的概括与归纳,事件、人物、现象特征的概括与评价等。

    辨析题:设计的问题要有一定的辨析特点,不能简单的判断队、错,把辨析变为论述。材料分析题:突出对材料的阅读理解、找出关键、分析回答。各题型试题举例

    单项选择题(选项干扰度的变化):

    例1.(09 中考第6题)2024年4月2日,“为了明天——中国未成年人网脉工程”在海南正式启动。“网脉工程”的启动,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只是再认)

    A.法律保护 B.社会保护

    C.家庭保护 D.学校保护

    例2.(09 中考第12题)从2024年初开始,三亚市开展城乡一体化建设试点。走出一条“以城带乡,以旅促农,城乡互动,协调发展”的新路子。这有利于 A.初步解决温饱问题 B.西部大开发建设 C.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D.社会矛盾的彻底解决(结合材料分析选项)

    例3.(09 中考第15题)2024年12月26日,中国海军舰艇编队由“武 汉号”“海口号”“微山湖号”组成,从海南三亚启航大胆亮剑亚丁湾、索马里海域,肩负国际社会维护航运安全的重任,显示了中国

    ①树立全球观念 ②维护世界和平③是一个负责任的国家 ④谋求印度洋霸权地位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组合选择)

    例4.谁犯了法,都不能逍遥法外,任何人都不能干扰法律的实施,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法律之外、凌驾于法律之上的特权。这句话主要说明

    A.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 B.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C.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D.法律对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选项都对)简答题例举

    例1.中学生应该如何维护民族团结?(7分)

    例2.(09 中考第15题)每个人都希望有良好的自我形象,你理想中的“我”是什么样子?请客观地评价自己的优缺点。(10分)

    例3.汶川地震发生后,你学校打算对全体师生进行防震、急救等知识培训和宣传,现学校邀请你参与编写“发生地震时10条须知”。请你写出至少三条地震时须知。(9分)

    例4.你与朋友约好了一起去打羽毛球,结果等了半天他也没来。请你对他说一句表达自己不满但又不会伤害两人感情的话:。(4分)

    例5.(09 中考第17题)琼中县湾岭镇大墩小学,许多学生每天必须涉水过河上学,该校教师王文周、王升超从当老师第一天起就背学生过河读书。他们说:“我们当老师的宁愿自己死,也不会让学生有一丝危险!几十年来,两位山村教师用自己的脊背为这些孩子搭起了一座求学之桥。

    从这两位教师的感人事迹里,回想你的经历,你将如何对待老师的教育和自己的学习?(10分)

    改为:这两位老师的行为体现出他们的什么优秀品质?请列举2条。(6分)辨析题例举

    例1.(09 中考第15题)某中学九年级(甲)班班会上,同学们以“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为话题展开激烈的讨论。对此,有的同学认为,个人的存在和发展只有离开集体,才有更大的发展空间。你认为此观点对吗?请加以辨析。(13分)

    例2.进入21世纪的今天,国家再穷不能“穷”教育,家庭再富不能“富”孩子。请对此观点进行辨析。(13分)

    例3.同学甲说:“当今世界战乱频仍,和平已不可能实现。”同学乙说:“没有和平就没有发展,有了和平就有了发展。”

    针对同学甲或乙的话,请你任选其一进行评析。

    例4.据报道,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在总体稳步增长的同时,不同群体之间的收入差距却在拉大,特别是由于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例过低,“干得多、挣得少”制约着百姓消费能力和生活质量的提高。

    据此有同学认为,在我们国家,社会成员的收入差距越来越大,实现共同富裕是不可能的。请简要评析此观点。材料分析题例举

    例1.(09 中考第19题)建设国际旅游岛是海南省立足省情,着眼于海南未来发展做出的重大决策。党中央和国务院对此给予高度重视,原则同意海南进一步发挥经济特区优势先行试验。因此,我们的目标是:把建设国际旅游岛作为海南深化改革开放,努力达到国际化程度高,生态环境优美,文化魅力独特、详和的现代旅游标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那么,怎样坚持科学发展观?(7分)(2)你将如何准备成为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建设者?(9分)

    例2.为感悟祖国建设成就,迎接国庆60周年,某中学准备开展一次主题手抄报活动。下图是其中一位同学设计的,现请你帮她完成相应内容。立志成才,报效祖国

    展示成就

    分析原因 展望未来

    立志成才

    (1)请在“展示成就”栏目列举两例建国60年来取得的巨大成就。(4分)

    (2)请在“分析原因”栏目阐述取得60周年辉煌成就的主要原因。(8分)

    (3)请在“展望未来”栏目畅谈作为新时代青少年应怎样立志报效祖国?(6分)

    例3.(15分)图1 全国县域经济强县与全国发展水平对比图

    (1)材料解读:请你指出我国经济发展现状还存在什么问题?(至少列举两个问题)(6分)

    (2)解决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请你谈谈党和国家目前正采取了哪些有效措施?(至少列举三例)(9分)

    三、2024年时事热点问题

    1、隆重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

    10月1日上午,首都各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20万军民以盛大的阅兵仪式和群众游行欢庆节日。胡锦涛检阅受阅部队,并发表重要讲话。江泽民、吴邦国、温家宝、贾庆林、李长春、习近平、李克强、贺国强、***等出席大会。1日晚,首都各界群众8万余人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联欢晚会。2、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1)2024年取得的重大成就?

    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3.5万亿元,比上年增长8.7%;财政收入6.85万亿元,增长11.7%;粮食产量5.31亿吨,再创历史新高,实现连续6年增产;城镇新增就业1102万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175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153元,实际增长9.8%和8.5%。

    (2)2024年政府做了哪些主要工作?

    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大力调整经济结构,夯实长远发展基础。

    坚持深化改革开放,不断完善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

    着力改善民生,加快发展社会事业。

    (3)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什么?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8%左右;城镇新增就业900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国际收支状况改善。3、2024年1月4日《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正式发布。为向国内外宣传海南国际旅游岛,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1月6日上午10时在北京召开海南国际旅游岛新闻发布会。

    《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站在全局的高度,明确了建设国际旅游岛的六大战略定位,即成为我国旅游业改革创新的试验区、世界一流的海岛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国际经济合作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南海资源开发和服务基地、国家热带现代农业基地。

    4、国际旅游岛建设开局之年十件大事:

    一、举办首届博鳌国际旅游论坛,努力办成具有海南特色、定期定址、在国内外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旅游会展品牌。

    二、抓紧落实境外旅客购物离境退税政策和离岛旅客免税购物政策,把其变成现实可操作的具体办法,引进大型免税集团或大型商业公司建设、经营免税店。

    三、创新旅游产品,推出精品旅游线路、精品景点景区和精品度假区,启动海上旅游。

    四、启动一批大型旅游项目的前期工作和招商,包括大型游乐园、海洋世界、海上大型娱乐项目、民族风情园等。

    五、建立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成海口、三亚游客到访中心,对主要旅游路线的标识系统进行全面改造,全面实施旅游厕所改扩建工程,建成并开通运营权威性、多功能、多语种的省旅游官方网站。

    六、组建旅游开发投融资平台,用好中央财政给予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专项补助资金,努力使之成为全省重点旅游开发项目的孵化器。

    七、针对国际国内重点客源地,策划组织开展高质量的旅游宣传促销活动。

    八、改造提升海南欢乐节,策划组织一批有影响力的文化娱乐、节庆、会展和体育赛事活动,力求做到月月有节庆。

    九、加快旅游管理体制改革,推进旅行社、导游一体化管理,健全旅游服务佣金管理办法,推动各级各类旅游行业协会人员和财务关系与旅游行政管理等部门脱钩。

    十、继续深入开展城乡卫生环境综合整治行动,开展治安环境专项整治和餐饮、娱乐、购物、交通等服务市场专项整治行动,开展旅游服务文化教育、文明创建和诚信商业环境创建活动,全力营造与国际旅游岛相适应的社会环境。

    5、博鳌亚洲论坛2024年年会将于4月9日—11日举行。这将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自2024年1月1日正式全面启动以来,亚洲地区各国政经要员、意见领袖广泛参与的首次大型多边对话。

    本届年会的主题确定为:“绿色复苏:亚洲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选择”。本届年会将从不同角度探讨金融危机后的全球主要课题,包括在“后哥本哈根时代”继续深入探讨亚洲各国及其他国家经济发展和低碳经济的现实可能。6、2024博鳌国际旅游论坛大会。

    3月21日上午,在三亚喜来登度假酒店隆重召开。在美丽的亚龙湾畔,伴着蓝天白云椰风海韵,与会嘉宾围绕“后金融危机时期旅游文化产业的变革”这一主题激情论剑,共谋世界旅游发展大计,为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支招。

    2024博鳌国际旅游论坛重要成果——《海南旅游宣言》正式发布,达成四点共识 :将博鳌国际旅游论坛培育成国际会展品牌;后金融危机时期背景下,加快发展旅游业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建立合作和发展机制,共同应对突发事件对旅游业带来的负面影响;海南省将担负东道主职责,继续长期办好博鳌国际旅游论坛。

    7、哥本哈根会议艰难达成协议

    2024年12月7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来自全球190多个国家和地区约1.5万名各界代表与会,100多个国家的领导人和联合国及其专门机构等国际组织负责人出席大会领导人会议,就《京都议定书》第一承诺期到期后如何减排温室气体进行讨论。经过13天艰难谈判,会议达成不具法律约束力的《哥本哈根协议》。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说,本次会议“朝着正确的方向迈出了一步”。

    8、平息乌鲁木齐7•5事件

    2024年7月5日,新疆乌鲁木齐发生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事件,给各族群众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给当地正常秩序和社会稳定造成严重破坏,造成1700多人受伤、197人死亡。事件发生后,在党中央、国务院坚强领导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和政府,紧紧依靠各族干部群众,依法平息事态和处置了事件。

    9、西南地区严重旱灾。

    2024年3月19日至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到云南省曲靖市,深入旱灾最严重的地区,看望慰问受灾群众,指导抗旱救灾工作。

    严重旱情已导致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5省份6130多万人受灾,农作物绝收面积110多万公顷,直接经济损失达236亿多元。

    10、其他: 小岗村沈浩事迹 国家最高科学奖 双百人物评选 海南毒豇豆

    山西王家岭矿难救援奇迹 海南学生身边生活人物、故事等 海南建设成就等

    四、中考政治复习方法的改进

    1、认真研读课程标准与教材

    2、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网络与结构

    3、关注学生生活和社会热点问题,并转化为相关问题及试题

    4、研究题型特点,自己编选练习题和测试题

    5、分析不同层次学生的试卷,从中找出各自的突出问题

    6、探索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有效的策略

    海南中考考试题型解题思路分析 白沙中学 吴仕钰

    一、作用、意义类:

    解题分析:审核材料及问题中的关键词、关键句,结合教材所学知识或党和国家现阶段制定的重要方针政策精神,从个人,国家和社会角度和对经济、政治、文化、人类自下而上与发展等各方面针对性列点作答,要求观点全面,不必过多展开。常套用“有利于……”、“有助于……”、“促进……”、“体现了……”、“推动了……”等。

    二、危害、侵害类:

    解题分析:认真审题。围绕材料或问题的重要信息展开思考,要求知识点明确、范围适中。列点稍微展开作答。解答列点内容一般有两种关系形式:递进式和并列式。

    三、侵权、维权类:

    解题思路与方法:抓住材料关键信息,反复审题,明确题目考查的知识点,结合教材资料及社会生活经历、体会,列点解答。解题注意:别跑题,别漏题,要有效可行。

    四、启示类:

    解题思路与方法:通读材料及问题,抓住材料中心思想和内容,明确其考查的知识点。从正面材料中得出学习经验,从反面材料中吸取教训。一般套用此模式:①材料反映或说明了什么?②经验或教训+应怎么做?

    五、原因类:

    解题分析:此类题目解答主要有三种类型:

    (一)根据材料,围绕材料总结归纳其主要(重要)原因。

    (二)我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综合国力增强、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等一毓巨变的原因。(支持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变开放,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落实科学发展观等)

    (三)结合材料内容和围绕教材知识点说明其原因。

    六、怎样做类:

    解题分析:仔细阅读材料,抓住关键信息,严格审题,弄清答题条件,明确答题范围,扣住相关知识点。题目一般要求从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环境、学习、生活、道德、法律、交往、沟通等方面解答。

    思路:①围绕题目要求列点(解题要点)②结合教材或社会生活实际展开。

    七、感悟、感想、感受类:

    题型分析:此类题目要求考生认真阅读材料,从材料中分析重点阅述的观点,悟出道理、感受体会,受到启迪,明确观念,彻悟导行。基本思路:①是什么(体现……、说明……)

    ②为什么(原因或意义,有助……有利于……)

    海口一中李红英经验:复习计划

    第一轮:基础复习阶段 复习时间:3-4月

    复习内容:初

    一、初

    二、初三基本知识点 复习方式:提纲复习、讲练结合

    复习目的: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本知识点,巩固基础,熟悉课本。

    复习步骤: 第一环节 知识点的整理归纳。

    做法:将初一至初三的知识点以问题的形式归纳 出来,整理成复习目录

    目的:帮助学生整体把握课本的知识点和考点

    第二环节 知识点的课堂专项训练 步骤1:

    做法:10分钟完成一道综合性的时事材料题

    目的:帮助学生熟悉07-08时事热点及省情、市情的时事资料背景 步骤2:

    做法:30分钟完成50道单项选择题的闭卷训练,目的:训练学生的答题速度和增加对课本知识的熟悉度。

    第三环节 周末综合自测 做法:

    周末布置一份60分钟的模拟试题,要 求 学生在家按照考试的状态来完成,周一老师将答案粘贴在教室里要求学生对照答案自我评分,自我纠错,周五老师再统一收上来检查学生的做题情况

    目的: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点的答题能力

    第二轮:专题复习阶段

    时间:5月

    内容:将初一至初三的内容按照“成长中的我”、“我与他人的关系”、“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整合为三大模块进行专题复习方式:归类复习、专题训练

    目的:帮助学生把握初一到初三同类知识点及 其它们之间的联系,提高对知识点的综合运用能力。

    同步训练:与复习内容一致的专题材料分析训练

    按照中考基本题型进行单项选择题、简答题、辨析题、材料探究题的题型训练,帮助学生把握不同题型的答题规律。

    五、学生学习情感的调适

    1、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

    例:杜郎口中学、天卉中学的大单元教学

    2、关注调动学生的情感,提高学习动机

    3、中考最后阶段学生心理状况的调整

    (将学生分层次、分性别、分个性研究)

    4、更多地关注后进生

    、李红英经验: 关注后进生,实施针对性的辅导

    1、实行补考制度

    每次月考后都视情况来划定补考线,先对不达标的学生进行考前的辅导,针对他们考试中出现的问题帮助他们做卷面分析,指点做题思路,提高答题能力。然后进行二次考试,对后进生的这种补考、巩固可以起到提高整个学科的及格率和平均分的良好作用,及时帮助后进生巩固阶段性的学习内容。

    2、考前对后进生实施针对性的个别辅导

    临近中考前1个月里,我们会把每个班中平时考试分数偏低的学生名单整理出来,列为辅导对象,在课间或放学后和学生预约好辅导时间进行针对性的个别铺导,提高后进生的综合答题能力,提升他们的中考自信心。

    第二篇:关注学情 研究考试 提高复习有效性

    关注学情 研究考试 提高复习有效性

    主讲:王振涛 时间:2024年5月2日

    一、初三教学现状分析

    (一)领导重视,措施到位

    学校领导都把抓好初三毕业班复习工作作为学校重点工作在抓。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深入毕业班工作第一线,掌握第一手资料;(2)深入教学第一线,有为数不少的学校领导亲自担任初三毕业班教学任务;(3)根据学校毕业班教育教学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毕业班工作策略;(4)有比较正确的教育观和质量观。毕业班工作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措施到位,齐抓共管,以确保毕业班工作顺利开展。

    (二)教师投入,状态良好

    研训部各科研训员通过对初三年级的听课调研并结合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控和3月份月考的情况分析来看,我区初三毕业班教师都全身心地投入到了初三复习教学中。通过组织区级层面的研训活动及参加校级层面的备课组教研活动,我们认为,绝大部分的初三教师都比较认真地研读并熟悉各科“学科教学基本要求与训练”,在课堂教学中能就中考的一些基本考点和要求结合练习加以训练。

    可以这么说,到目前为止,初三各科基本上都进入了复习阶段,即使是新授课,也能在教学中渗透复习意识、考试意识。具体表现是——在复习课、习题课和讲评课中,力求做到“切入口小一些;讲解透一些;练习精一些;分析到位一些”,力争做到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教学的重点放在落实基础,促进能力的提升上。

    但是,从听课调研及近阶段学生的考试情况来看,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问题一:存在随意拔高要求的现象

    在最后的复习阶段中,应围绕“基本要求”中提出的考点和要求,安排复习内容,但一些学校,包括一些农村学校,依然有部分教师拔高教学要求,教学内容的设计脱离学生实际情况,过分追求拓展、拓宽与拓深的现象,以致脱离教材、脱离学情、脱离考情,舍本逐末。这样做,导致学生学得苦,做得累,而复习效率低下。问题二:教学过程缺乏精细化

    有的教师在课堂教学推进过程中过分强调教案程式化,而忽略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实际反应,未能通过灵活的应变调整课堂教学节奏;课堂教学中核心训练环节设计还不够精细、到位,教学重点和难点的处理有走过场的现象,导致“双基”的落实和训练不到位。问题三:讲练时间分配缺乏科学性

    复习课上,老师生怕自己讲得少,没讲清楚,而大量占用课堂教学时间,以为自己讲得面面俱到,学生一定会受益匪浅,导致学生体验、思考、实践的机会明显不足。有时甚至一节课全是老师在炒冷饭,学生在坐冷板凳。关键地方的点拨显得空洞而乏力,致使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大打折扣。

    问题四:存在过度追求教学形式的现象

    从听课调研中,我们发现部分教师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与教学内容的完成,两者之间的适切性不足,适宜度不够,因此课堂教学目标的达成度较低。教师往往安排较多的课堂教学环节,但对于各个教学环节的设计意图却不够明确,环节的完成有走过场现象,而且这种现象还是比较普遍的。譬如:课堂导入仅仅吸引学生兴趣还不行,还应当能够与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有机结合起来。又如,随意安排小组讨论,忽视对小组活动开展的有效指导,宝贵的课堂教学时间就这样在不知不觉中被浪费。

    问题五:没有关注全体学生,存在“不作为”现象

    有些教师课堂教学组织能力不高,导致不能组织有效的教学活动,有的则缺少教学方法,课堂气氛沉闷;有相当多的教师在课堂上往往只把眼光习惯性地落到前几排学生身上,发言的任务也只给一些比较好的学生身上,而为数不少的学生则表情冷漠,“枯坐”在教室里,甚至游离于课堂教学活动之外,长此以往将造成“学困生”更差,“临界生”慢慢变成了“学困生”。

    问题六:作业布置及训练设计缺乏针对性

    教师作业布置随意的现象还是普遍存在,作业无法起到巩固重点、突破难点的作用。有些老师习惯使用教辅资料,毫无选择地照搬照用现成的练习卷,练习缺乏针对性与有效性的现象还是存在。

    二、有关“冲刺阶段”教学建议

    (一)教研组/备课组层面重点工作:

    (1)关注学情,统筹安排,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①以课改为导向,以因材施教为重点,稳步落实教学计划。课程改革使中考命题“悄悄变脸”。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整体考查三维目标。试题减少了需要机械记忆的资料、定义等内容的孤立考察,把“是什么”、“为什么”的描述性知识与“怎么办”、“怎样探究、学习”的程序性、策略性知识综合起来考查,从而更有效地评价学生的智能发展水平。

    2、考查学科学习价值。中考中有的题目比较注意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景,引导学生观察自然、观察社会生活实际,考查学生应用所学的知识、技能和方法解释、说明自然和社会现象、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这些题目,十分明确地给教师一个信息:要把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学习与社会生产生活实际相联系,重视知识中所蕴涵的思想、观点、方法等内容,改变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

    3、试题具有探究性开放性。中考命题注意设计富有操作性、探究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发现问题,运用有关知识提出探究思路,通过分析、归纳和推理,或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或阐述自己的看法,或得出问题的结论。

    基于此,初三全体教师脑中要有课程改革;眼中要有全体学生;心中要有明确目标,充分关注学情,统筹安排最后两个月的教学,力争做到“计划在心、教学在手、责任在肩”。教研组、备课组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冲刺阶段”的复习计划和目标,优化总复习过程,把握总复习方向,明确总复习目标,精心设计总复习过程,使复习目标有计划、有层次、有措施、分阶段地得到落实,从而提高总复习的效益。计划价值的实现,离不开严格认真地执行与及时反馈与调整!

    ②了解学生应考的“常见病症状”,对症下药,有效指导。随着中考复习的深入,影响考生成绩提高的弊病也会逐渐暴露出来。症状主要有:

    1、喜欢钻偏题难题。

    2、题目做得越多越好。

    3、不注意知识系统化。

    4、不注重抓学科体系重点。

    5、或“躺倒不干”,或“一味苦干”,缺乏巧干的意识与能力。

    6、不善于总结归纳。

    7、学习计划不合理。

    8、根据个人喜好下工夫。

    9、旧错屡犯,成绩难提高。

    10、患得患失,考前心态失衡。

    基于此,教师要全面而细化地了解每位学生,发挥教师引导作用,及时纠偏。在复习方面,作为教师要实现“有效备考”的目标,需要处理好五大关系。

    1、“学科教学基本要求与训练”与《课程方案》学科《课程标准》的关系。

    2、知识理解与解题的关系。

    3、重点知识与一般知识的关系。

    4、难题与基础之间的关系。

    5、学科之间的关系。要根据循序渐进的原则,正确处理好新授课与复习课的关系,把握复习重点、突破难点、解决疑点,一步一步地夯实基础知识,真正做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毕业班教学需要“用力”但更需要要教师“用心”!通过用心教学,使学生学得扎实、学得轻松、学得愉悦,做到既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又确保课堂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

    (2)研究考试,加强针对性训练,注意合理控制复习难度。①认真研究《学科教学基本要求》,删减的内容千万不要再捡回来,降低要求的内容千万不要再提高。不仅如此,各校还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特别要关注学科成绩不平衡的学生,加大补缺补差的力度,选择难度适宜的训练题进行训练,千万不要一味去追求难题,但也要避免反复机械地做过易过浅的题目,对广大学业成绩中等的学生要强化基础题和中等难度题目的训练。

    ②精选复习题目,不搞题海战术。教师要下“题海”、“书海”精选题目和复习资料提供给学生进行训练,把学生从“题海”和复习资料的海洋中解放出来,让学生通过做有针对性、典型性、启发性的题目,获得训练效益的最大化效果。

    ③教师不能满堂灌,要给学生自主复习的空间,根据自身的学习现状,建构知识网络。在复习过程中,教师也要把课改理念贯穿于整个复习过程中,坚持教师有效指导和学生自主建构知识、自主梳理知识、自主交流相结合的复习教学模式。

    ④最好的练习卷是中考卷。建议教师在自己认真仔细研究近几年中考试卷的基础上,指导学生通过反复多次地做中考试卷来“零距离”感受试卷命题导向与意图,熟练掌握评分标准,找到自己解题时的薄弱点与疏忽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改进。中考卷反复做,做反复,也许能让绝大多数的学生理解中考,感悟中考,走近中考。

    ⑤注意审题训练,踩准得分点。审题产生偏差、不到位现象是历届考生中存在的普遍现象。在复习时,要引导学生学会分析题目背景、考查方向、情境设计、答题要点与技巧,要注意准确、全面地看懂题干所包涵的显性要求和隐性要求,通过一定量的训练,尤其是解剖中考试题的答案把握信息处理三个层面:筛选提取、归纳组合、引申转换。通过这些有效指导,帮助学生提高答题准确率。

    ⑥定期进行模拟考试,增强学生心理素质,以平常心态面对中考。通过模拟考试,及时反馈情况,能够让学生对中考有一个“仿真意义”上的了解,能够对如何合理分配考试时间、调整心理状态、应对答题时的突发问题等有一个全方位的体验与准备。

    ⑦因材施教,能够使“临界生”成为教学效益提升的“增长点”。教学质量是靠一节课一节课上出来的,学生的成长离不开教师的精心哺育。最后冲刺阶段,对“临界生”,我们要加大关注的力度。具体做法是习题要精选、数量要适度、批改要及时、讲评要认真。力求做到“课课达标”(每一节课教学目标要清晰、要有达成度),“生生过关”(关注全体学生,尤其关注“临界生”,力求每位学生学有所获),堂堂清、段段清,以打攻坚战的决心,努力是“临界生”成为教学效益提升的“增长点”。

    (二)学科中心组层面重点工作:

    (1)加强对一些薄弱学校的听课调研,针对现状,提出建议。(2)发挥中心组老师的骨干辐射作用,送教上门、服务指导。(3)继续提供有针对性、有实效性的专题复习资料。

    (三)研训部初三5门学科研训员重点工作:(1)进一步提高教研活动的针对性。(2)继续加强对薄弱学校的毕业班复习指导。

    (3)以“智力服务”为宗旨,借助“外脑”,及时为基层学校提供准确的中考信息,进一步加强对中考命题的研究,为基层教研组提供有指导性的建议。

    (4)主动、虚心向兄弟学校学习。

    提升中考质量,整合各方力量,齐心协力是关键。中考不是“一个人、一个组、一个年级、一所学校”的事,它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我们整合各方力量,全员参与、全程管理、全面评价,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发挥团队合作精神,发挥群体智慧,群策群力。只有这样,才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成绩。

    第三篇:中考力学变化量计算题型

    中考力学变化量计算题型

    【例1】★★★★★

    如图所示,一木块浸没在底面积为200cm2装有水的柱形容器中,细线对木块的拉力为1N;剪断细线待木块静止后,将木块露出水面的部分切去,在剩余木块上方加0.2N向下的压力时,木块仍有40cm3的体积露出水面;撤去压力,木块静止时,再将木块露出水面的部分切去,切完后的木块漂浮在水中.则此时水对容器底的压强比初始状态减小了_______Pa(g取10N/kg).

    答案:

    98.

    考点:

    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液体的压强的计算.

    解析:

    如图所示,有细绳拉着时,处于静止状态,所以G木+1N=F浮1,即

    ρ木gV木+1N=ρ水gV木,得

    (ρ水﹣ρ木)gV木=1N﹣﹣﹣﹣﹣﹣﹣﹣﹣﹣﹣①

    (2)木块浮在水面时:G木=F浮2,即ρ木gV木=ρ水gV排,即V排=

    所以切去露出水面的部分,剩余木块的体积为:

    V木剩=V排=﹣﹣﹣﹣﹣﹣﹣﹣﹣②

    (3)用0.2N向下压时:G木剩+0.2N=F浮3,V排1=V木剩﹣40×10﹣6m3,即ρ木gV木剩+0.2N=ρ水g(V木剩﹣40×10﹣6m3)﹣﹣﹣﹣③

    联立①②③可得ρ木≈0.6×103kg/m3;V木=2.5×10﹣4m3;V排=1.5×10﹣4m3.

    若将露出水面部分切掉,则V木′=V排=1.5×10﹣4m3

    又因为物体漂浮,则满足:ρ木gV木′=ρ水gV排′

    则V排′=0.9×10﹣4m3

    则:V木″=V排′=0.9×10﹣4m3

    若剩余木块漂浮,则ρ木gV木″=ρ水gV排″

    则V排″=0.6V木″=0.6×0.9×10﹣4m3=0.54×10﹣4m3

    排开水的体积减少了:△V=2.5×10﹣4m3﹣0.54×10﹣4m3=1.96×10﹣4m3.

    水面下降了:△h==9.8×10﹣3m

    则△p=ρ水g△h=103kg/m3×10N/kg×9.8×10﹣3m=98Pa

    故答案为:98.

    【例2】★★★★

    一个底面积为50cm2的烧杯装有某种液体,将一个木块放入烧杯的液体中,木块静止时液体深h1=10cm,如图甲所示;把一个小石块放在木块上,液体深h2=16cm,如图乙所示;若将小石块放入液体中,液体深h3=12cm,如图丙所示,石块对杯底的压力F=1.6N.则小石块的密度ρ石为_______kg/m3.(g取10N/kg)

    答案:

    2.4×103kg/m3.

    考点:

    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阿基米德原理.

    解析:

    (1)由乙、甲图可知,石块放在木块上时比木块多排开液体的体积:

    △V排=(h2﹣h1)S=(0.16m﹣0.1m)×50×10﹣4m2=3×10﹣4m3,木块受到的浮力差:

    △F=ρ液g△V排=ρ液×10N/kg×3×10﹣4m3,∵木块和石块放在木块上时的木块漂浮,∴G石=ρ液×10N/kg×3×10﹣4m3;

    (2)由丙、甲两图可知:

    小石块的体积:

    V石=(h3﹣h1)S=(0.12m﹣0.1m)×50×10﹣4m2=1×10﹣4m3,在图丙中,石块受到的浮力:

    F浮丙=ρ液gV石=ρ液×10N/kg×1×10﹣4m3,小石块对杯底的压力:

    F=G﹣F浮丙=ρ液×10N/kg×3×10﹣4m3﹣ρ液×10N/kg×1×10﹣4m3=1.6N,解得:

    ρ液=0.8×103kg/m3,小石块的重力:

    ∴G石=0.8×103kg/m3×10N/kg×3×10﹣4m3=2.4N,小石块的质量:

    m石==0.24kg,小石块的密度:

    ρ石==2.4×103kg/m3.

    故答案为:2.4×103kg/m3.

    【例3】★★★★

    把木块放入水中时,露出部分为木块体积的,将物体A放在木块上,木块露出水面的体积为,拿掉物体A,把物体B放在木块上,木块露出水面的体积是.若物体A的体积是物体B体积的2倍,物体A、B的重力之比为_______.

    答案:

    2:3

    考点:

    阿基米德原理.

    解析:

    设木块的体积为V;物体A的质量为mA,物体B的质量为mB;物体A的体积为VA,物体B的体积为VB.

    则根据物体的浮沉条件有如下等式成立:

    ①把木块放在水中时,有:F浮=G木=ρ水gV…(1)

    ②把物体A放在木块上时,有:F浮+mAg=ρ水gV…(2)

    ③把物体B放在木块上时,有:F浮+mBg=ρgV…(3)

    由(1)、(2)联立得mA=;

    由(1)、(3)联立得mB=;

    ∵G=mg

    ∴GA:GB=mA:mB=:=2:3;

    故答案为:2:3

    【例4】★★★★★

    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是小华利用滑轮组提升浸没在水中的物体B的示意图,底面积为100cm2的圆柱形玻璃筒中装有适量的水,放在水平台面上,处于静止状态,质量为600g的圆柱形物体B浸没在水中,此时水对容器底的压强为P1,物体A是体积为80cm3的圆柱体配重.如图乙所示,当用力F竖直向下拉物体A时,物体B有的体积露出水面且静止,此时滑轮组提升重物B的机械效率为90%,水对容器底的压强为P2.若p1与p2之差为40Pa,g取10N/kg,悬挂物体的细绳的质量以及绳与轮间的摩擦忽略不计,则物体A的密度是_______ kg/m3.

    答案:

    3.5×103.

    考点:

    阿基米德原理;密度的计算;滑轮组绳子拉力的计算.

    解析:

    设物体A的密度为ρA,GB=mBg=0.6kg×10N/kg=6N,(1)如右图,物体B露出的体积后,容器底受到的压强变化:

    △p=40Pa,水深减小值:

    △h==0.004m,由题知,△h×S=VB,∴VB=×△h×S=×0.004m×100×10﹣4m2=1×10﹣4m3,F浮B′=ρ水V排′g=ρ水VBg=1×103kg/m3××1×10﹣4m3×10N/kg=0.6N,F浮B=ρ水V排g=ρ水VBg=1×103kg/m3×1×10﹣4m3×10N/kg=1N,(2)如左图,∵悬挂物体的细绳的质量以及绳与轮间的摩擦忽略不计,∴GA=(GB+G轮﹣F浮B),∵η=====90%,∴G轮=0.6N,∴GA=(GB+G轮﹣F浮B)=(6N+0.6N﹣1N)=2.8N,mA==0.28kg,ρA==3.5×103kg/m3.

    故答案为:3.5×103.

    【例5】★★★★★

    如图是小浩用滑轮组提升水中物体A的示意图.当物体A在水面下被匀速提升的过程中,物体A所受浮力为F浮l,小浩对绳子竖直向下的拉力为F1,水平地面对小浩的支持力为FN1当物体A有2/5的体积露出水面且静止时,物体A所受浮力为F浮2,小浩对绳子竖直向下的拉力为F2,水平地面对小浩的支持力为FN2.已知动滑轮所受重力为80N,物体A所受重力为700N,小浩所受重力为660N,FN1:FN2=16:15.不计绳重,滑轮与轴的摩擦以及水的阻力,则水平地面对小浩的支持力FN2为_______N.

    答案:

    300.

    考点:

    浮力大小的计算;力的合成与应用.

    解析:

    (1)当物体A完全在水面下被匀速提升的过程中,动滑轮上受到向下的合力:

    F合=G动﹣F拉=80N+(660N﹣F浮l)=740N﹣F浮l,绳子的拉力:

    F1=F合=(780N﹣F浮l),此时地面对小明的支持力:

    FN1=G人﹣F1=660N﹣(780N﹣F浮l)=170N+F浮l﹣﹣﹣﹣﹣﹣﹣﹣①

    (2)当物体A有的体积露出水面且静止时,根据F浮=ρgV排可知,F浮2=F浮l,动滑轮上所受的向下的合力:

    F合′=G动﹣F拉′=80N+(660N﹣F浮2)=740N﹣F浮l,绳的拉力:

    F2=F合′=(780N﹣F浮l),此时地面对小明的支持力:

    FN2=G人﹣F2=660N﹣(780N﹣F浮l)=170N+F浮l﹣﹣﹣﹣﹣﹣﹣﹣﹣②

    联立①②和FN1:FN2=16:15可得:FN2=300N.

    故答案为:300.

    【例6】★★★★★

    如图甲所示,用细线系住一圆柱体使其浸入水槽内的水中,当圆柱体有的体积露出水面时,细线施加的拉力恰好为3N.如图乙所示,用细线将该圆柱体拉入水槽内的水中,当细线施加的拉力为圆柱体所受重力的时,圆柱体有的体积浸在水中.若要使图乙所示状态下的圆柱体全部没入水中,圆柱体静止时绳子向下的拉力应为_______N.

    答案:

    4.考点:

    阿基米德原理;力的合成与应用.

    解析:

    当圆柱体处于甲状态时,受力情况如下图所示,则有F甲+F浮甲=G,即:3N+ρ水g(1﹣)V=ρgV﹣﹣﹣﹣﹣﹣﹣﹣﹣﹣﹣﹣①,当圆柱体处于乙状态时,受力情况如下图所示,则有F浮乙=G+F乙,即ρ水gV=ρgV+F乙

    ﹣﹣﹣﹣﹣﹣﹣﹣﹣﹣﹣﹣﹣﹣﹣﹣﹣﹣﹣﹣﹣﹣﹣﹣②

    且F乙=G=ρgV﹣﹣﹣﹣﹣﹣﹣﹣﹣﹣﹣﹣﹣﹣﹣﹣﹣﹣﹣﹣﹣﹣﹣﹣﹣③

    解①②③得:V=8×10﹣4m3.

    ρ=0.5×103kg/m3.

    所以当圆柱体全部没入水中,圆柱体静止时绳子向下的拉力应为:

    F′=F浮﹣G=ρ水gV﹣ρgV=1×103kg/m3×10N/kg×8×10﹣4m3﹣0.5×103kg/m3×10N/kg×8×10﹣4m3=4N.

    故答案为:4.

    【例7】★★★★★

    将一轻质弹簧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正方体物体A、B表面的中央,把正方体物体B放在水平桌面上,当物体A、B静止时,弹簧的长度比其原长缩短了5cm,如图甲所示.现将物体A、B

    上下倒置,并将它们放入水平桌面上的平底圆柱形容器内,使物体A与容器底接触(不密合),再向容器中缓慢倒入一定量的某种液体,待物体A、B静止时,物体B上表面与液面平行,且有的体积露出液面,此时容器底对物体A的支持力为1N.已知物体A、B的边长分别为5cm、10cm,物体A、B的密度之比为16:1,圆柱形容器的底面积为150cm2,弹簧原长为10cm,弹簧所受力F的大小与弹簧的形变量△x(即弹簧的长度与原长的差值的绝对值)的关系如图乙所示.上述过程中弹簧始终在竖直方向伸缩,且撤去其所受力后,弹簧可以恢复原长.不计弹簧的体积及其所受的浮力,g取10N/kg,则容器内倒入液体的质量是_______kg.

    答案:

    4.84.

    考点:

    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密度公式的应用;阿基米德原理.

    解析:

    由图乙可知:弹簧所受力F的大小与弹簧的形变量△x的关系式是2N/cm,则弹簧的长度比其原长缩短了5cm时弹簧的压力为5cm×2N/cm=10N,则GA=10N,∵VA=LA3=(0.05m)3=1.25×10﹣4m3,根据密度公式得:ρA==8000kg/m3,∵ρA:ρB=16:1,∴ρB=ρA=×8×103kg/m3=500kg/m3,∵VB

    =LB3=(0.1m)3=1×10﹣3m3,∴GB=ρB

    gVB=500kg/m3×10N/kg×1×10﹣3m3=5N,当将物体A、B上下倒置放入容器中,则A、B受力分析如图:

    则:GA=N+F+F浮A﹣﹣﹣﹣﹣﹣﹣①

    GB+F=F浮B﹣﹣﹣﹣﹣﹣﹣﹣﹣﹣﹣﹣﹣②

    解得:F浮A+F浮B=GA+GB﹣N=10N+5N﹣1N=14N,∵待物体A、B静止时,物体B上表面与液面平行,且有的体积露出液面,∴V排=VA+(1﹣)VB=1.25×10﹣4m3+(1﹣)×1×10﹣3m3=8.75×10﹣4m3,∵F浮A+F浮B=ρ液gV排,则ρ液==1.6×103kg/m3,由①式得:∴F=GA﹣N﹣F浮A=GA﹣N﹣ρ液gVA=10N﹣1N﹣1.6×103kg/m3×10N/kg×1.25×10﹣4m3=7N,根据弹簧所受力F的大小与弹簧的形变量△x的关系式是2N/cm,则弹簧的压力为7N,则弹簧的伸长△L=3.5cm;

    则液体的深度为h=LA+L+△L+(1﹣)LB=5cm+10cm+3.5cm+(1﹣)×10cm=26cm=0.26m,V液=sh﹣V排=0.015m2×0.26cm﹣8.75×10﹣4m3=3.025×10﹣3m3,则液体质量为m=ρ液V液=1.6×103kg/m3×3.025×10﹣3m3=4.84kg.

    故答案为:4.84.

    一讲一测

    (2024•延庆县一模)如图甲所示,一个木块的密度为

    0.6×10kg/m3,用细线将木块与容器底部连在一起,当木块完全浸没在水中时,细线对木块的拉力是

    1N;若剪断细线,待木块静止后,将木块露出水面的部分切去,再在剩余的木块上加0.5N

    向下的压力时,如图乙所示,则木块有_______cm3的体积露出水面.(g取10N/kg)

    答案:

    10.考点:

    阿基米德原理.

    解析:

    (1)木块在细绳拉力下静止,∴F浮=G木+F拉,∴ρ水gV木=ρ木gV木+1N,∴1.0×103kg/m3×10N/kg×V木=0.6×103kg/m3×10N/kg×V木+1N,∴V木=2.5×10﹣4m3.

    (2)剪断细线,木块漂浮在水面上,∴=G木,∴ρ水gV排=ρ木gV木,∴V排==1.5×10﹣4m3,∴此时木块露出水面体积为:V露=V木﹣V排=2.5×10﹣4m3

    ﹣1.5×10﹣4m3=1×10﹣4m3.

    (3)切去露出水面的部分,把剩余的木块放入水中,上压0.5N的力,木块处于静止状态.

    ∴=G剩+F压,∴ρ水g=ρ木gV排+F压,∴1.0×103kg/m3×10N/kg×=0.6×103kg/m3×10N/kg×1.5×10﹣4m3+0.5N,∴=1.4×10﹣4m3,∴=V排﹣=1.5×10﹣4m3﹣1.4×10﹣4m3=0.1×10﹣4m3=10cm3.

    故答案为:10.

    圆柱形容器中装有适量的水,将一只装有配重的薄壁长试管放入圆柱形容器的水中,试管静止时容器中水的深度H1为10cm,如图甲所示.向试管中注入深度h为5cm的未知液体后,试管静止时容器中水的深度H2为11cm,如图乙所示.已知圆柱形容器底面积为试管底面积的4倍.则未知液体的密度为_______×103 kg/m3.

    答案:

    0.8

    考点:

    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密度公式的应用;重力的计算;阿基米德原理.

    解析:

    试管中放入未知液体后,排开液体体积的增加量:

    △V=S圆柱△H=S圆柱(H2﹣H1),未知液体受到的浮力:

    F浮=ρ水g△V,未知液体的重力:

    G=mg=ρVg=ρS试管hg,∵倒入未知液体前后试管处于漂浮状态,∴F浮=G,即ρ水gS圆柱×(H2﹣H1)=ρS试管hg,ρ水g×4S试管×(11cm﹣10cm)=ρS试管×5cm×g,ρ=0.8ρ水=0.8×1.0×103kg/m3=0.8×103kg/m3.

    故答案为:0.8

    (2024•北京一模)如图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的甲、乙两个薄壁容器,其底面积分别为S1、S2,容器内分别盛有密度为ρ1、ρ2的两种液体.现有A、B两个实心球,其体积分别为VA、VB,质量分别为mA、mB,密度分别为ρA、ρB.将A、B两个实心球分别放入甲、乙容器中(两容器中液体均未溢出),当A、B两个球静止时,甲、乙两容器内液面上升的高度分别为△h1、△h2.已知2mA=3mB,5VA=3VB,4S1=5S2,3△h1=2△h2,5ρ1=6ρ2,ρ1=0.8×103kg/m3,ρA>ρ1,则ρA为_______×103 kg/m3.

    答案:

    1.2

    考点:

    阿基米德原理.

    解析:

    (1)∵5ρ1=6ρ2,ρ1=0.8×103kg/m3,∴ρ2=×103kg/m3.

    (2)∵ρA>ρ1,∴A放入甲容器中,A下沉到容器底部.

    A、B分别放在甲乙容器中,A、B排开液体的体积之比:

    =,∴VB排=VA,又∵5VA=3VB,∴VB=VA,∴VB排<VB,∴B漂浮在乙容器中,∴F浮=GB,∴ρ2gVB排=ρBgVB,∴×103kg/m3×VA=ρB×VA,∴ρB=0.48×103kg/m3,∵2mA=3mB,5VA=3VB,∴,ρA=ρB=×0.48×103kg/m3=1.2×103kg/m3.

    故答案为:1.2

    (2024•门头沟区二模)如图甲所示,体积为200cm3的圆柱体A悬挂在细绳的下端静止时,细绳对物体A的拉力为F1;如图乙所示,底面积为100cm2的圆台形容器内装有适量的液体,放在水平桌面上,将圆柱体A浸没在圆筒形容器内的液体中静止时,容器内的液面升高了1.5cm,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增加了1.8N,此时细绳对物体A的拉力为F2,且F1与F2之比为3:2,g取10N/kg.则拉力F2的大小是_______

    N.

    答案:

    4.8.

    考点:

    阿基米德原理;力的合成与应用;液体压强计算公式的应用.

    解析:

    在甲图中,细绳对物体A的拉力F1=G=ρgV

    在乙图中,细绳对物体A的拉力F2=G﹣F浮=ρgV﹣ρ液gV=(ρ﹣ρ液)gV

    所以=

    解得;

    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增加了△P==180Pa

    液体的密度为ρ液==1.2×103kg/m3所以物体的密度为ρ=3ρ液=3×1.2×103kg/m3=3.6×103kg/m3;

    物体受到的拉力F1=G=ρgV=3.6×103kg/m3×10N/kg×2×10﹣4m3=7.2N

    所以拉力F2=×7.2N=4.8N.

    故答案为:4.8.

    小明用装有适量水的薄壁小试管、螺母和细线制成一个测量小石块密度的装置.将此装置放入水中静止时,试管露出水面的高度h1为5cm,如图甲所示;在试管中轻轻放入小石块,此装置在水中静止时,试管露出水面的高度h2为2cm,如图乙所示.已知小石块放入试管前后,试管中的液面差h3为2cm.则石块的密度为_______×103 kg/m3.

    答案:

    考点:

    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阿基米德原理.

    解析:

    比较甲乙两图可知,两次受到的浮力之差就是小石块的重力为G=ρ水g(h1﹣h2)S容=ρ水g×(0.05m﹣0.02m)S容=ρ水gS容×0.03m,则小石块的质量m==ρ水S容×0.03m,根据小石块放入试管前后,试管中的液面差h3为2cm,所以小石块的体积为V=(h1﹣h2﹣h3)S容=(0.05m﹣0.02m﹣0.02m)V容=0.01m×S容,则小石块的密度ρ==3×103kg/m3.

    故答案为:3

    如图甲所示,底面积为S1=690cm2的圆柱形容器甲内放置一个底面积S2=345cm2的圆柱形铝筒,铝筒内装一铁块,已知铝筒和铁块总重40N,容器和铝筒均高20cm,铁的密度为7.9×103kg/m3,g取10N/kg,在容器中加适量的水,让铝筒漂浮在水面上,然后将铁块从铝筒中取出,浸没在容器里的水中,水面高度变化了4cm,如图乙所示,容器中装有适量煤油,煤油中有一弹簧固定在容器底部,把此铁块放在弹簧上面.则弹簧给它的支持力是_______N.(煤油密度为0.8×103kg/m3)

    答案:

    28.4.

    考点:

    阿基米德原理;密度公式的应用;力的合成与应用;重力的计算;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解析:

    当铁块放在铝筒内漂浮时,二者受到的浮力:

    F浮=G铝+G铁=G铝+ρ铁V铁g,当铁块放水中、铝筒漂浮时,二者受到的浮力:

    F浮′=F铝+F铁=G铝+ρ水V铁g,受到的浮力变化:

    △F浮=F浮﹣F浮′

    =(G铝+ρ铁V铁g)﹣(G铝+ρ水V铁g)

    =ρ铁V铁g﹣ρ水V铁g,=V铁(ρ铁﹣ρ水)g,∵△F浮=ρ水△V排g

    =ρ水S1△hg

    =1×103kg/m3×690×10﹣4m2×0.04m×10N/kg

    =27.6N,∴V铁===4×10﹣4m3,铁块重:

    G铁=ρ铁V铁g

    =7.9×103kg/m3×4×10﹣4m3×10N/kg

    =31.6N,在乙图中铁块受到的浮力:

    F铁=ρ油V铁g

    =0.8×103kg/m3×4×10﹣4m3×10N/kg

    =3.2N,∵铁块受到的重力:

    G铁=F浮+F支,∴弹簧给它的支持力:

    F支=G铁﹣F浮=31.6N﹣3.2N=28.4N.

    故答案为:28.4.

    第四篇:关注学生情感,彰显学生个性

    关注学生情感,彰显学生个性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来真正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情感,彰显学生的个性,我有以下几点尝试:

    一、挖掘教材之美,丰富学生的内心。

    小学语文教材中选取的诗词歌谣、童话、小说、故事、散文等等,都具有大量具体形象、带有个人情感的内容,都包含有丰富的审美因素,课文中的优美语言、人物或动物(拟人化)形象、高尚情感、节奏韵律、巧妙情节、深邃意境等都是丰富学生精神世界、陶冶学生情操的好教材。

    首先是语文教材中的自然美。

    语文教材中的许多课文是描述大自然的,例如《美丽的小兴安岭》描写了祖国东北的小兴安岭在一年四季的变化;《庐山的云雾》,紧扣住庐山云雾的特点,运用联想、比较和比喻等方法,以明快优美的语言,描绘了庐山那秀丽多姿、神奇多变的景观。在教学过程中,我充分利用这些教材提供的美育因素,对学生进行自然美的教育,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感受祖国大好河山的美,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其次是课文中塑造的人物形象美。

    小学语文课文中塑造的人物或拟人化的角色都有鲜明的形象:如亭亭玉立的白杨树、辛勤劳动的小蜜蜂、向命运挑战的霍金„„这些一个个生动具体的人物(或拟人化)形象,无不给学生留下深刻地印象。教学过程中,我充分利用这些感性材料,引导学生去感受、去体验,让学生受到情感的熏陶、感染,丰富各自的内心及精神世界。

    二、加强阅读指导,培养学生的情感。

    在阅读教学中,我能加强指导,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诱发学生的表现欲,注重情感、美的体验,促使其表现自我,享受成功,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情感。

    1、培养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阅读有兴趣,就为学生持续阅读和提高阅读能力提供了内在条件。那么怎样使学生感受阅读的乐趣呢?一是选择“浅”“近”的内容。小学生,他们的阅读能力有限,为此,我们要尽可能地选择浅显、切近学生生活实际的阅读材料,如童话、寓言、故事等,让学生感兴趣,这样便于学生运用生活经验帮助读懂,能读懂就有收获,就有成功的快乐。二是要阅读形式多样化。如读一读、演一演、画一画、唱一唱、比一比等。三是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积极地看待每个学生,充分肯定每个学生的进步,实现教育的多落点。

    2、注重情感体验。

    在阅读教学中,对于哪些叙事性作品,我要求学生能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独特的感受,感受情节、人物的形象美,受到情感的熏陶;对于诗歌、散文,要求学生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去想象诗歌、散文所描述的情境,体会意境及作者的情感,并通过自己的有感情朗读表现出来,受到美的熏陶,享受阅读乐趣,提高审美情趣。

    3、突出个性阅读。

    我们每个学生的生活经验和个性气质都不一样,就应该鼓励学生对阅读内容作出有个性的反应,对文中自己特别喜爱或感受最深的部分作出反应,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为此,阅读教学中,我能重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尤其注重学生的个性体验,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对文本内容有自己的心得,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作出自己的评价,说出自己的体验,进而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三、丰富实践活动,发展学生的个性。

    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给学生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减少了各方面的束缚,学生得到了充分展示自我的机会,有自己独特的感受与真切的体验,进而心情得以放松,思维得以活跃,能力得以培养,个性得以发展,实现个性的完善、健康全面的发展。

    1、重应用。随着学生的发展,语文的实际应用的范围越来越大。学生在课内学到的东西已不再是单薄虚拟的,如果到实际生活中马上应用,获得锻炼的机会,这样就能大大地增强学习的信心和兴趣。

    2、重过程。关注过程,重在关注学生的参与程度,关注学生参与过程中的情感态度,重在引导学生从过程中体验情感,享受成功,发展个性。

    如在学习《荔枝》一文后,学生皆能为作者的母亲对子孙那份深深地爱所感动,同时也为作者的孝心所敬佩。为此,我趁热打铁,要求学生回家帮妈妈做一件事,注意观察妈妈的动作、神态,听妈妈说些什么,然后写在日记里。在这一实践过程中,每一个学生都能在文

    章内容的感染下,用自己饱满的感情、真挚的心,去回报妈妈,感受这样一个感人的过程,并创造出一份份美好的东西。

    3、重体验。车尔尼雪夫斯基曾说过:美好的事物在人心中唤起的那种感觉,是类似我们当着亲爱的人的面前时,洋溢于我们心中的喜悦。学完《开国大典》一文后,学生都为1949年10月1日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的盛大典礼所感动,都为祖国如今的繁荣昌盛所自豪。课后,我要求学生当一名摄影记者,在国庆七天长假时,深入社区,去捕捉一些难忘的镜头,并为每张照片配上说明文字,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

    “情感是人类一切努力和创造背后的动力(爱因斯坦语),而我们教育工作者的任务就在于让每个儿童看到美,珍惜爱护美,并用自己的行动使美达到应有的高度(苏霍姆林斯基语)。关注学生的情感,发展学生的个性,这是学生主体发展的内在需要,也是我们教育工作者所追求的理想境界。

    第五篇:关注学生情感,发展学生个性

    关注学生情感,发展学生个性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要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让学生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注重学生的独立思考,和情感体验,以单纯的接受性学习为过程,以知识技能的熟练为目的,就无法真正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来真正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情感,发展学生的个性,我有以下几点尝试:

    一、挖掘教材之美,丰富学生的内心

    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影响必然是广泛而深刻的,所以不能不重视语文课程的熏陶感染、潜移默化的作用。

    首先是语文教材中的语言文字美。中国的文字是很好的美育素材。中国的文字是在象形文字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象形、表意相结合的文字。象形字、形声字俯拾即是。中国的文字已经有大约三千多年的历史,用文字作为载体的文化成果可以说是浩如烟海。通过学习生字,学生也可以受到审美的教育,我们的小学语文教材中收录了大量代表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代表作,在讲授这些作品的同时,我能充分利用语言文字的美,把中国语言文字的美教给学生,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文明的悠久历史,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进而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

    其次是语文教材中的自然美。语文教材中的许多课文是描述大自然的,在教学过程中,我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美育因素,对学生进行自然美的教育,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感受祖国大好河山的美,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再次是课文中塑造的人物形象美。小学语文课文中塑造的人物或拟人化的角色都有鲜明的形象教学过程中,利用感性材料,引导学生去感受、去体验,让学生受到情感的熏陶、感染,丰富各自的内心及精神世界。

    二、引导阅读,培养情感

    阅读是语文课程中极其重要的学习内容,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培养学生情感的重要途径。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诱发学生的表现欲,注重情感、美的体验,促使其表现自我,享受成功,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情感。

    1、培养阅读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阅读有兴趣,就为学生持续阅读和提高阅读能力提供了内在条件。《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培养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那么怎样培养乐趣呢?一是选择“浅”“近”的内容。小学生,他们的阅读能力有限。二是要阅读形式多样化,让学生聆听美的声音,欣赏美的画面,感受美的形象,激发学生的表现欲,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三是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积极地看待每个学生,充分肯定每个学生的进步,实现教育的多落点。

    2、注重情感体验。注重情感体验,是《语文标准》关于阅读的基本要求。语文是人文性很强的学科,大多数阅读文章都包含了浓厚的感情色彩。为此,我们在阅读教学中要给学生以情感的熏陶、感染,培养学生的情感。

    有鉴于此,在阅读教学中,对于哪些叙事性作品,我要求学生能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并通过自己的有感情朗读表现出来,受到美的熏陶,享受阅读乐趣,提高审美情趣。

    3、突出个性阅读。我们每个学生的生活经验和个性气质都不一样,就应该鼓励学生对阅读内容作出有个性的反应,对文中自己特别喜爱或感受最深的部分作出反应,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重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尤其注重学生的个性体验,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对文本内容有自己的心得,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

    三、丰富实践活动,发展学生的个性。

    语文课程的一个基本目标是培养学生运用语文的实践能力,而提高语文能力的主要途径是语文实践。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给学生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减少了各方面的束缚,学生得到了充分展示自我的机会,有自己独特的感受与真切的体验,进而心情得以放松,思维得以活跃,能力得以培养,个性得以发展,实现个性的完善、健康全面的发展。

    1、重应用。随着学生的发展,语文的实际应用的范围越来越大。学生在课内学到的东西已不再是单薄虚拟的,如果到实际生活中马上应用,获得锻炼的机会,这样就能大大地增强学习的信心和兴趣。

    2、重过程。关注过程,重在关注学生的参与程度,关注学生参与过程中的情感态度,重在引导学生从过程中体验情感,享受成功,发展个性。

    3、重体验。车尔尼雪夫斯基曾说过:美好的事物在人心中唤起的那种感觉,是类似我们当着亲爱的人的面前时,洋溢于我们心中的喜悦。生活是五彩缤纷的,处处充满美,但需要我们做个有心人以自己独特的视觉,去善于发现,去积极感受,去充分体验,拓宽自己的视野,丰富自己的情感,发展自己的个性。

    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能用自己独特的视觉,用心去发现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感受生活的美好,从而唤起对美好事物的向往,积极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情感是人类一切努力和创造背后的动力(爱因斯坦语),而我们教育工作者的任务就在于让每个儿童看到美,珍惜爱护美,并用自己的行动使美达到应有的高度(苏霍姆林斯基语)。关注学生的情感,发展学生的个性,这是学生主体发展的内在需要,也是我们教育工作者所追求的理想境界。



    推荐阅读:
    关注学生情感研究题型变化提高中考复习效果
    2024年信息技术教育工作总结
    含山中学群教育活动,开展教师家访
    中学教改教研制度
    师德师风建设个人工作计划
    中学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