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热门搜索: 医院工作总结 书信
  •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六号文库

    农村音乐教育的现状5篇

    栏目:六号文库 来源:网络 作者:紫陌红尘 时间:2024-09-25 06:45:10 下载.docx文档

    第一篇:农村音乐教育的现状

    农村音乐教育现状

    一 农村音乐师资队伍严重不足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保证。目前农村中小学中专职音乐教师寥寥无几,大多音乐课都由语文、数学或其它学科老师兼代,大大降低了音乐课的教育教学质量。新课程改革下的音乐教育教学,要求激发、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及参与音乐艺术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鉴赏能力及良好的音乐欣赏习惯。而农村非专职音乐教师本身就不具备以上素养,于是,音乐课说变成了流行歌曲的殿堂,教室里、操场上到处是流行歌曲。乍看起来,好像提高了音乐学习的积极性,实际上是扼杀了学生学习音乐的潜能.二

    社会对音乐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高,认识不到位

    客观的讲农村中小学教育仍没有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在广大的农村人们的观念还没有完全得到转变。人们还是把学生文化课的好坏作为评判学生成绩和学校教学质量的唯一标准。,所以教师对学生的要求也是除了学习文化课还是学习文化课。这样就使音乐教育在农村中小学中形成了恶性循环。国家教育部早就强调了素质教育的重要性,但是地方各级政府对素质教育并没有引起高度的重视。在政府部门对学校的教学质量和教师的教学成绩进行考评的时候,也是把学校的升学率作为评判的唯一标准。这就迫使学校和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把素质教育中的一个重要手段———音乐教育放在了教育的最底层,而不被农村教育机构所重视。音乐课教学在学校工作中不能被公平的对待、音乐教师的地位在学校里较其它教师在着待遇上的极大差异。在农村的中小学中无论音乐教师干得怎样出色,但在奖金以及评优评先上和文化课教师相比都处于劣势。在这种情况下很多的音乐教师只能中途改行去上文化课,这使得原本就紧缺的音乐师资更是雪上加霜。诸如以上的种种现象表明在教育工作中确实存在着对音乐课教学重视不够、在评优选先、职称评聘时对音乐课教师不够公平的事实,从而严重伤害了音乐教师的工作积极性,降低了工作质量。

    另外,很多农村中小学音乐课徙有虚名。由于中考、会考中没有对音乐学科的考查,导致了从领导到教师以至学生对音乐课的轻视。音乐课改上语文、数学、政治、英语等课的现象在农村中小学中屡见不鲜。这使得学生在整个中小学阶段几乎与音乐断绝了关系,这对无数渴望美、向往美的少年儿童来上不能不说是种悲哀。

    对音乐教育的投入不足

    农村长期以来由于经济较为落后,并且发展相对缓慢,在财政收支方面比较困难,尤其是在我们西部地区的农村更是困难。于是在这种情况下地方政府在教学上的投入就显得很低,在音乐教育上就更是微乎其微。在这种情况下要发放教师的工资都很困难,也就没有更多的财力去添置音乐教学设施了。更不要说引进优秀的专业音乐教师,就算是引进来也没有什么用。有的学校连一架普通的风琴都没有就更谈不上钢琴、电子琴、音响、多媒体等现代化的教学设备;有的地区由于对音乐教学的不重视,即使有一些音乐教学设备也并未真正用于日常的教学中,最多也不过是在公开课或赛课等时候用一下,其它时间也就像博物馆用来展览的文物一样。《音乐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中就提到:要以兴趣爱好为动力;要重视音乐实践;要鼓励学生的音乐创造;提倡学科综合等。但是没有音乐的教学设施要想达到《音乐新课程标准》的这些基本的理念,要想达到高质量的开展音乐活动岂不就成了一纸空谈了。

    我国的著名音乐教育家贺绿汀曾说过:“中小学音乐教育是关系到整个后代的文化修养、思想境界和道德品质的大事,决不能可有可无、等闲视之”,因此社会各界都应该对音乐教育要有新的认识;各级领导应该多关心基础教育,建立一套综合的评价体系。“我们的宇宙航行将会发展到什么地步,归根结底取决于音乐在我们的学校中占有怎样的地位”这是一位从事宇航研究的俄罗斯学者曾说过的一句话。当代杰出的音乐教育家卡尔。奥尔夫也曾引用它说明音乐教育在教育事业中的重要性。

    我国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全面发展的新一代人才,提高全民族的素质。美育是全面发展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内容,其中音乐教育作为实施美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和手段则又是其它学科所不能替代的。关于美育对人的发展的重要作用古今中外早有先见:孔子的“六艺”“乐”居第二位;法国大文豪雨果认为开启人类心灵的三把钥匙,音乐就是其中之一。

    针对目前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以下几点建议及措施:

    (一)扩大专业教师队伍

    扩大师范类院校中音乐专业学生的招生数。通过降低学费、增加义教项目、减免农村贫困专业考生的学费、书费等措施,提高农村专业音乐考生的入学率,经过专业院校的培养、培训,使之成为业务精,素质高的骨干音乐教师并补充到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之中。对现有教师进行专业培训。在新课改的冲击下,全国上下掀起了教师继续教育、学历培训等热潮。在各级各类培训中,利用现有资源、通过双休日,寒暑假、节假日举办专业学习班、辅导班,加强农村中小学音乐教师的专业培训,提高他们的业务水评,使之逐步转化为专业教师,从而提高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教学的质量。

    (二)转变观念,重视音乐课教学。

    新课程改革正在大踏步前进。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学校领导、教师及学生要改变以往的音乐是副科、是调味品的观念。在对音乐课教学和音乐教师进行评价时,也要改变以往的模式:要结合本校实际,体现音乐学科的特点,全面、准确、客观、公正地进行评价。要结合教育思想、教学理念、教学态度、业务素质、教学办法和效果等方面进行综合评定。要给音乐教师一个充分发挥的舞台,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三)加大基础设备投资,努力改善音乐课教学条件。

    面对这种状况,学校应该首先配备音乐教学的基本设施,如:教学用具、简单的音响设备和音响资料;修建专用的音乐教室;在教师评优评先活动中与其他学科的教师一视同仁,提高音乐教师的工作积极性。面对农村专业音乐教师不足的情况,学校应该用优厚的待遇引进专业的音乐教师,如果经济有困难的地区和学校也可以加大对兼职教师的专业培训力度。农村实施《音乐新课程标准》的关键就在于师资,只要有掌握音乐教育的新理念、新思想,并具有较好综合素质的音乐教师,加上必要的音乐教学设施就能完成《音乐新课程标准》的教学目标及教学任务,达到美育的目的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对现有资源充分开发利用。学校可动员教师及学生提供自己的音乐器材,如手风琴、电子琴等常用乐器、教学挂图、教学光盘等教学用具。与学生一起动手自制一些道具、教学挂图等,填补音乐课教具的不足并对其进行精神和物质上的奖励。让任课教师感受到对其工作的认可和信任。看到学校的办学前景。增强教师积极性,提高办学条件。

    总之,音乐教育也是一项塑造“人”的工程,时刻与人和人的生活紧密联系着。它以人的生存意识为中心,反映人的本质,展示人的心态,塑造着人的灵魂。因此,全社会都应重视音乐教育,尊重音乐教师,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音乐教师更应受到重视。要加大对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师资的投入,设备的投入,使之更好地为素质教育服务。

    第二篇:浅谈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的现状

    浅谈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的现状

    大安市大岗子镇中学 副校长:张跃东荆海英

    【摘要】柏拉图说过:“音乐教育除了注重道德和社会目的外,还把美的东西作为自己的目的来探求,把人教育成美和善的。”音乐教育是通过唱歌、音乐知识和技能训练、欣赏等富于情感的音乐形象对学生进行的美学教育,它对于学生世界观的形成,创造力的培养,情操的养成等都有独特作用。然而由于城乡教育发展的不平衡以及有关人员对音乐教育的忽视,农村音乐教育现状与现代化教育的要求相差甚远,因此,本文对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现状提出了一些自己不成熟的看法,以与同仁商榷。

    【关键词】农村中小学 和谐社会 音乐教育 素质教育

    音乐教育造就了人的审美能力,是文化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环。音乐具有多方面的教育功能, 它以音响作为表现手段,作用于人的心灵,提高人们的 思想道德修养, 触动人们的思想感情,引发人们的想象与联想,培养人们的高尚情操,给人以多方面的影响和熏陶。音乐在提高人们素质的过程中发挥着积极、重要的作用。而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在整个国民教育体系中具有不可忽视的地位,是建设农村和谐文化的前沿阵地。而目前我国农村音乐教育在教育理念、教育管理、师资建设等各方面都相对滞后,严重制约了农村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因此我想针对目前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

    1、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的现状

    教学思想观念落后。目前,我国正在大力推行的素质教育并没有从

    根本上转变大多数农村中小学教师和领导的教学观念。音乐教师素质低。在乡村中小学音乐教师师资力量中大部分是当地的民办教师。我从教十几年,我校没有一位音乐专业毕业的教师,只能靠有这方面爱好的教师担任,他们很少受过正规的音乐教育,又缺少接受音乐培训的机会,缺乏必要的音乐素养,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技巧等方面,都存在相当大的缺憾。教师音乐素质低,是造成目前乡村中小学音乐质量低下的重要原因。因此,重视对音乐教师的培养和继续教育,是提高音乐教学质量的一个有效途径,也是加强和提高乡村小学音乐教学质量的根本性措施。

    对音乐教育的投入不足,教学条件差,缺少相关设施。有的学校由于对音乐教学的不重视,即使有音乐教学设备也并未真正用于日常教学中,只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评比;有的学校没有独立的音乐教室,教学条件得不到保障;有的学校缺少音乐教学所必需的多种教学设备和相应的音响、音像资料,甚至连音乐教材的配套磁带都没有。这样对于音乐教学的开展是很不利的。

    音乐教材内容偏深。现在的有些音乐教材与农村中小学的教学现状不相适应。教师教起来吃力,学生学起来费劲。甚至许多教师限于自身音乐水平不高,无法教授五线谱等乐理知识,学生也对此不感兴趣,致使音乐课缺少系统性、多样性和丰富性,从而破坏了音乐教学的整体,晦涩难懂的教材内容也成为提高学生音乐水平的瓶颈。

    2、改变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现状的对策

    更新教育观念,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要改变当前农村中小学的音乐

    教育状况,首先学校领导要转变观念,把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放在提高全校师生素质的高度,有长远的教育眼光,将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这一变革,大力倡导音乐教育的新理念;建立正确的教师评估机制,彻底消除“正课”与“副课”的偏见,把音乐摆到与其他学科同等重要的议事日程上来,让农村中小学的音乐教育正常有序地开展起来,让音乐课成为中小学教学内容的一个不可替代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次,面对农村音乐教师素质低下的情况,学校应该加大对兼职教师的专业培训力度,充分发挥业务能力较强的教师的带动作用,通过走出去学,请进来讲等多渠道,提高教师音乐素质修养及课堂实践等艺术,达到音乐教师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

    加大音乐教育投入,增加音乐设施。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音乐教学设施是确保证音乐教学正常进行并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条件。因此应加大对农村基础教育投资的力度,改善办学条件,使我国的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得到充分发展。学校应有计划、多渠道筹措音乐教学设备专用资金,逐年添置必备的教学用具,修建专用的音乐教室,丰富音乐课堂教学内容。尤其要加大对音乐方面的教辅资料的投入,这样可以让老师了解更多的最新音乐消息,也丰富了学生的视野。

    因地制宜,改革音乐教材。教师对教材的运用要从传统型向研究型转变,在教学方法上要充分发挥教师特长,尊重学生爱好,因势利导;教学内容也要从单纯的唱歌教学转变到对学生进行全方位培养,同时制定因地制宜的音乐课程标准,针对农村学生的实际情况,选用一些拥有

    生活气息的优秀民间音乐艺术,增加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另外还应适当舍弃教材中超出农村学生接受能力的内容。

    理论联系实际,在生活中发现音乐

    让音乐走出课堂、走进生活,即把音乐教学与现实生活紧紧地联系起来,让音乐学习成为一项生动、具体、艺术化的生活体验,引导学生将课堂上学到的音乐知识带到生活中去,以点缀生活、表现生活,使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也将生活中美好的素材由音乐形式展示出来。社会生活中伴随了大量的音乐现象,如礼仪音乐:庆典、迎送、婚丧等;实用音乐:舞蹈、健身、医疗等;背景音乐:休闲、餐饮、影视等。教师要引导学生去观赏、体会、学习这些生活中音乐的风格特点,来拓宽自己的音乐视野,丰富自己的音乐知识,激发学生热爱音乐、热爱生活情感,从而让音乐伴随自己的人生,提高生活的质量。

    教学的设计开放性,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开放性教学,是在教学方法、空间、评价等方面的开放,立足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立足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创设一种民主、平等、和谐、自由的教学环境,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活动的自由度,大胆放手,让学生尝试,使用权每位学生成为学习的参与者、探索者和发展者。《音乐课程标准》中指出:音乐课的全部教学活动应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把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音乐活动的参与放在重要位置。基于新课程标准的精神,音乐教学应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活动时间和空间,让愉快的音乐气氛贯穿整个教学过程,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各种音乐活动,在愉快轻松的学习中获得知识。

    音乐教学应该是师生共同参与教学活动的实践过程,它能把师生间的距离拉得更近,增强师生之间的感情,既有利于增强教师自身的创新意识,提高教师自身的创新能力,也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教学设计可遵循以下原则:

    1、开放性原则:所谓开放,即教学内容、学生学习活动和学生与教学内容之间相互作用等的开放。在音乐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学会主动学习,获取终身学习的能力。

    2、趣味性原则:人对某个对象感兴趣,就乐于接触它,并力求认识它,了解它。学习最好的动机莫过于学生对学科本身所产生的兴趣。因此要以激发学生学习、钻研的兴趣为着眼点,让学生亲身体验到音乐课堂其乐融融,积极地投身到音乐知识的学习和音乐活动的参与中去,从而达到陶冶情操、启迪智慧的预期效果。

    3、实践性原则:在音乐教学中,笔者特别注重学生的参与意识。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听、唱、弹、跳、演等实践,享受音乐的美,感受成功的喜悦,同时提高能力,陶冶情操。

    4、创新性原则:创新是开放性音乐教学的灵魂,学生在参与活动、实践操作的过程中,往往会用发散思维进行创造性学习,获得新发现,获取新知识,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在发展农村教育的伟大进程中,音乐教育要义不容辞地担当起历史的重任,满足社会发展和学生个体全面发展的需要。各级领导要提高对农村音乐教育的认识,充分发挥音乐教育的特殊功能,积极探索在音乐教育中实施素质教育的方法,为培养全面发展的综合性人才做出不懈的努力。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进程中,农村音乐教育要义不容辞地担当起历史的重任,满足社会发展和学生个体全面发展的需要。教育行政部门应当为此提高对农村音乐教育的认识,充分发挥音乐教育的特殊功能,积极探索在音乐教育中实施素质教育的方法,为培养21世纪的人才做出不懈的努力。

    参 考 文 献

    [1] 朱名燕,彭志修.音乐教学实施指南[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24.[2] 郭声健.艺术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24.

    第三篇:农村小学音乐教育的现状

    农村小学低年级节奏感的现状及影响节奏感的原因

    作为一名正在从事农村小学音乐教育的教师,面对学生的音乐教学我感触颇多。记得法国作家雨果曾经说过:“开启人类智慧的钥匙有三把:一把是数学,一把是文学,一把是音符。可见,音乐教育对提高学生素质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我们在音乐教学中,对节奏的认知和培养方法上确存在着一些问题。

    通过调查发现,我们农村的小学生们的音乐素养差的令人惊愕。二年级的学生连简谱都不知道,学生看着教材的音符,就像看天书,相关的音乐节奏知识和常识,在同学们的脑海中是一片空白,更别说低年级的学生了。再加上受传统观念影响颇深,学生思想上逐渐形成一种不良的思想观念,认为音乐课是副科,不必认真听。因次,音乐教师在教他们识谱时或介绍一些音乐常识时,学生们根本不用心,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众所周知,节奏是音乐构成的第一要素,是音乐的生命,是音乐生命的源泉。节奏可以脱离旋律而存在,而旋律则不可能脱离节奏而存在,一切音乐活动都离不开节奏。因此,音乐教学中的节奏教学是整个教学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它有助于培养小学生协作意识和技能,在组织活动中,教师应该有意识的去引导小学生感知音乐节奏,并运用科学的方法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实施良好的音乐节奏感培养与训练,使学生对节奏活动产生兴趣,以达到培养目标。但在我们农村,音乐教育的现状离现代教育的要求存在很大的差距,根本不能达到音乐教学的目标。对农村小学音乐教学现状———尤其是低年级节奏感的教学现状作出分析,有利于更准确、更好地了解到当代小学生有关音乐方面的学习情况,以便作出更合理的培养措施和方法。现对农村小学音乐节奏教学的现状略作一些我个人浅显的分析:

    一、农村小学音乐教学观念落后

    在农村不管是教师还是家长对音乐教育教学知之甚少,认为音乐课只是一门辅修课,与升学无直接联系,在教育中无关紧要。所以,轻忽音乐教学,用数学、语文等“主科”抢占或者代替音乐课。此外,一些教师觉得音乐课不考试,音乐教师也就没有什么成就,因此,冲击了音乐教师的授课积极性,上课很随意性,无备课、无教案上课,没有清晰的思路,课堂上根本达不到音乐教学的目标,更别说注重节奏感的教学了,遏制了音乐教学水平成长。

    二、教育主管部门重视不够

    农村小学大都实行包班制,至今仍把守着应试教育这根“紧箍咒”,以提高升学率为唯一追求。音乐、美术、体育仍不列为考试科目,不少教师为了晋职评优,争夺名次,一心扑在“正课”上,甚至霸占音乐课,改上所谓的正课,音、体、美成为可有可无的“小三门”,成为被歧视的对象,音乐教师成为不受重视的对象。加之农村学生从小就受一种只有考上大学才能脱离农村的“传统”教育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如果遇上一位思想活跃,又有音乐爱好和音乐素质的包班教师还可能灵活地给小学生们安排几节音乐课;反之小学生在整个小学阶段也就几乎与音乐断绝了缘分,这对于无数渴望美,向往美的小学生来说,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

    三、农村小学音乐教学师资严重缺失

    在我们农村的小学里,全镇基本没有专职音乐老师,兼职教师是音乐教学一线的主体。有关部门为了解决音乐师资缺乏的问题,也为了敷衍了事,他们所用音乐教师很多都是“半路出家”的,记得当我第一次走进一个班级给学生上课时,问同学们上个学期都学会了哪些歌,同学们异口同声:“不会!”我很惊讶,继续问到:“为什么?”同学们回答:“我们没有上过音乐课,语文老师说她不会唱。”听完他们的话让我心中很不是滋味,默默地对自己说:“同学们,你们放心,这一年里我一定要让你们感受到音乐课中的快乐!”其实在很多的学校,这种现象都会存在,“半路出家”的老师理论水平低,综合技能差。把音乐课当成唱歌课,对于音乐节奏等知识根本不作要求,严重制约了学校音乐教育的发展。而有一部分专业音乐院校毕业的学生虽然分配到了农村,但大多留在条件较好的县城或城镇中心学校,而不愿前往农村任教。由此可见,师资少、质量差、分配不均,成为“发展音乐教育”的瓶颈。音乐课都无法保证,又如何去谈低年级孩子节奏感的培养呢?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

    四、音乐教学设施严重不足

    教学设施是音乐教学工作得以正常开展的重要保障,同时又是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的有力物质基础。有的地区由于对音乐教学的不重视,即使有音乐教学设备也并未真正用于日常教学中,只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评比;有的学校没有独立的音乐教室,教学条件得不到保障;有的学校缺少音乐教学所必需的多种教学设备和相应的音响、音像资料,甚至连音乐教材的配套磁带都没有。这样对于音乐教学的开展是很不利的。“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即使专业音乐教师使尽浑身解数,也难以收到预想的教学效果。

    还有的学校即便有一些音乐教学设备,也不真正用于日常教学,而只是在少有的公开课比赛课时偶尔亮相一下,其余时间则束之高阁,置于柜子里,如同文物展览。

    由于这些原因,对农村小学开展音乐教学确实带来了很大的难题,但音乐对人类来说有着重大的意义是无可厚非的。学音乐就要先学节奏,因为音乐中最强有力的要素、与人的生命关系最为密切的就是节奏。节奏是构成音乐的三大要素(节奏、旋律、和声)之一,没有节奏就没有音乐。德国音乐家奥尔夫说过:“节奏是音乐的第一要素,是音乐的生命力之源泉。”音乐节奏感是在音乐活动中能够体验、感受节奏在音乐艺术中的情绪表现并能准确再现音乐的一种能力。可见提高小学生的音乐素质和能力,进行音乐节奏感的培养是十分必要的。

    著名的音乐教育家卡巴列夫斯基说过:“音乐教学的超级任务是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那么如何激发小学生对音乐节奏活动的兴趣呢?我个人认为:

    一、要重视听力节奏训练

    音乐是听觉艺术,各种音乐活动都离不开听觉,因此,音乐听觉能力是形成各种音乐能力的前提条件和基础。许多音乐能力都是来自听觉的,如音乐感受能力、音乐记忆能力、音乐领悟能力、音乐审美能力、唱歌能力、欣赏能力、音乐表达能力以及节奏感等都与听觉有着必然的联系,所以要学会用听的方法探索节奏的能力,小学生有了这种能力就能主动积极地学习。我们生活在声音的世界中到处都充满各种奇妙的声音:清脆的鸟叫声;此起彼伏的汽车喇叭声;悠扬的钟声等。让小学生仔细聆听这些声音不仅能给小学生一种美的享受和体验,更重要的是小学生学会了倾听,然后将这些声音用音乐来代替,让小学生听着音乐自由做各种动作,亲自感受各种各样的节奏,慢慢地小学生就会发现这些声音在不停的变化,又有一定的规律性,不仅从中体验了快乐,而且对节奏有了更细致、全面、深刻的理解。

    二、语言练习节奏化

    小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所以当教师课上到一半,或发现学生有“失神”现象时,可以给他们做一个游戏,但游戏项目选择要恰当,不然学生会随着游戏的进行,心神跑到更远的地方去。所谓的“游戏课堂化”就是伴着节奏说话。比如:蓝蓝的天空,白白的云,可以说成x xx xx ︱x xx x ‖;又如,在教学生拼音或汉字时,时常会说“雨,下雨的雨。”,那就让他们这样打节奏:x x xx x ‖。开始,让他们打一些简单的节奏,说一些简单的短语,然后慢慢提高难度。练习节奏还能让他们提高对文字阅读的兴趣,深化对文字的理解,学生乐感强了,把文字音乐化了,对文字理解也更深化了,那么语感也就增强了。

    三、重视动作节奏训练

    由于一二年级的小学生天性活泼、好动,在此阶段,教师如果能在教音乐的同时,并让他们用形体动作表现节奏,这将对培养他们的节奏感非常有帮助。如在《小黑猫》律动游戏的教学中,通过模仿小猫走路,表现出小猫调皮、机灵的性格,用形象化的手段,带动积极地投入到表演中。

    培养音乐节奏感要通过形体的动作来感受音乐的节奏。动作在小学生感受音乐节奏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音乐主要靠声音的高低、快慢、强弱等表现手段来表达。但要让小学生感受这些表现手段所表达的内容,单靠听觉是难以完成的,因此,在培养小学生节奏感时,需要有动作的参与。让小学生观察人体本身的许多动作中包含着强烈的节奏,感受形体动作能表现节奏;可以选择切合小学生日常生活的内容,配上简单优美的音乐表现节奏;也可以让小学生听音乐模仿喜爱动物的动作表现节奏;还可以选择生动有趣、强弱节奏变化比较明显的乐曲,让小学生随着音乐用形体动作来表现节奏等。只要表现节奏的能力提高了,学生表现美,感受美的能力也就加强了,而且还更有助于促使小学生身心得到和谐发展。

    四、要加强节拍感的训练

    培养小学生的节奏感应该从等速感着手加强节拍感的训练。良好的节拍感是小学生学习音乐应具备的音乐基本技能,也是视唱、合唱等基本能力赖以形成的基础,培养小学生的节拍感能够帮助小学生有意识地去体验不同节拍的不同律动,是帮助小学生理解节奏,组织节奏和表现节奏的重要手段。让小学生充分利用电子琴的自动节奏反复打拍子,从中用心领略各种节奏的律动;教师在弹奏乐曲时,也应选用与乐曲相符的节奏来练习,使学生听到音乐就有节奏的反应,通过节奏又能感受到音乐内在的情感;在学习一首乐曲时应先做出节拍分析,增强小学生对节拍律动的认识和理解,培养小学生的节拍感,还能养成完整的听辨乐曲的好习惯,这样节奏感就会随着音乐在小学生的心里产生共鸣。

    五、要把节奏融于歌曲中

    节奏是为了学习音乐服务的,光靠节奏是无法将音乐的美升华的,所以培养小学生音乐节奏感时让节奏和歌曲结合在一起,既能提高小学生对歌曲速度的理解,同时也能加强小学生对乐感的理解及体验。那么怎样把节奏融入歌曲中呢?比如:在学习《火车开了》歌曲时,教师可以要求小学生按照音乐的节拍、节奏、速度、力度念歌词,以便让他们更好的掌握音乐的节拍、节奏、速度、力度,同时让他们在教室里排成长队,模仿火车开动时轰隆轰隆的声音并引导他们亲身感受那种有规律、有节奏的转动的音响效果,学生理解后开始唱,并在唱的过程中去想象歌曲的意境。在乐曲伴奏下要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同时感受的各种各样的节奏,对发展他们的智力、个性及能力能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

    六、要将节奏教学与其它学科相结合

    各科教学是紧密联系、互相渗透的。节奏与其它学科的结合能帮助小学生更好的理解、表现、记忆节奏。小学阶段的课文很多是儿歌式的短文,这样的课文往往很押韵,节奏感也很强,读起来朗朗上口。所以教师在教歌时可以先有节奏地朗诵歌词让小学生感兴趣,然后再让小学生有节奏地去朗诵,有了节奏的加入,小学生念时会朗朗上口,既加强了内容记忆,又能使学习得心应手。所以把枯燥乏味的节奏练习辐射到其它学科中,才能获得广泛的节奏感。

    七、要用打击乐器训练节奏

    打击乐器因为外形美观、样式各异,音色丰富、操作简单、击打方法不同而深受小学生喜爱。打击乐器演奏活动是激发小学生对音乐兴趣,训练与发展小学生节奏感,培养小学生对声音的敏感力及各种音乐能力、感受美的一种有效途径。小学生操作打击乐器时,因演奏技巧简单,故基本上不考虑音准,这样一来有助于小学生生动活泼、健康快乐情绪的形成,使小学生参与活动显得更为积极。在看指挥进行打击乐演奏过程中,对培养小学生热爱集体、遵守纪律听指挥、协调一致、团结合作等方面都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在乐曲演奏、制作活动中,还可以发展小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造力。此外,打击乐多声部组合的丰富音响,能够让小学生欣赏和体验到更多的音乐美感,这是其他教育内容无法替代的。让小学生在敲打的过程中不断探索节奏的快慢、强弱、长短、体现节奏的特点,从而进一步感受音乐的节奏。利用乐器对小学生进行节奏训练,乐器直观性能激起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为小学生准备一些打击乐器,在听完乐曲后,让小学生边听边敲打,边敲打边唱歌,为自己伴奏,同时还要引导小学生感受节奏的美,以致获得审美的体验,并通过对小乐器的操作应用,了解各乐器不同敲法所产生的音响效果,从而既培养了节奏感也提高了小学生的音乐素质和能力。

    综上所述,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对小学生音乐方面的培养与训练是刻不容缓的。但是,对小学生音乐节奏感的培养与训练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这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只要持之以恒,相信总有一天会为小学生开启学习音乐的大门的!

    第四篇:论文《浅谈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的现状》

    浅谈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的现状

    【摘要】柏拉图说过:“音乐教育除了注重道德和社会目的外,还把美的东西作为自己的目的来探求,把人教育成美和善的。”音乐教育是通过唱歌、音乐知识和技能训练、欣赏等富于情感的音乐形象对学生进行的美学教育,它对于学生世界观的形成,创造力的培养,情操的养成等都有独特作用。然而由于城乡教育发展的不平衡以及有关人员对音乐教育的忽视,农村音乐教育现状与现代化教育的要求相差甚远,因此,本文对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现状提出了一些自己不成熟的看法,以与同仁商榷。

    【关键词】农村中小学 和谐社会 音乐教育 素质教育

    人类几千年的文明史告诉我们,健康向上的文化教育不仅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阶梯,也是人类文明生生不息的源泉。而音乐教育造就了人的审美能力,是文化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因此发展健康和谐的音乐教育,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适应的先进精神文化基础,是建设和谐社会目标实现的必要条件。而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在整个国民教育体系中具有不可忽视的地位,是建设农村和谐文化的前沿阵地。而目前我国农村音乐教育在教育理念、教育管理、师资建设等各方面都相对滞后,严重制约了农村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因此我想针对目前农村中小学音乐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

    1、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的现状

    教学思想观念落后。目前,我国正在大力推行的素质教育并没有

    从根本上转变大多数乡村中小学教师和领导的教学观念。不少学校仍把各种统考分数作为评价教师和学生的唯一标准,而且很多农村基层学校领导对音乐教育教学知之甚少,认为音乐课只是一门辅修课,与升学无直接联系,在学校教育中可有可无。所以,忽视音乐教学,用数学、语文等“主科”抢占音乐课的现象在农村大有市场。另外,一些学校对教师的考核与学生升学考试成绩挂钩,音乐课不统考,音乐老师也就没有成绩,就成了教师中的落后分子和下岗的对象,甚至有的音乐教师干脆改行。这不仅破坏了音乐课的整体教学,打击了音乐教师的授课积极性,还造成了音乐教师流失,遏制音乐教学水平发展。音乐教师素质低。在乡村中小学音乐教师师资力量中大部分是当地的民办教师。他们很少受过正规的音乐教育,又缺少接受音乐培训的机会,缺乏必要的音乐素养,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技巧等方面,都存在相当大的缺憾。教师音乐素质低,是造成目前乡村中小学音乐质量低下的重要原因。因此,重视对音乐教师的培养和继续教育,是提高音乐教学质量的一个有效途径,也是加强和提高乡村小学音乐教学质量的根本性措施

    对音乐教育的投入不足,教学条件差,缺少相关设施。由于长期以来农村经济落后,财政收入困难,地方政府在教学上的投入很低,在音乐教育上就更是微乎其微。要发放教师的工资都很困难,更别说升级音乐教学设施,引进优秀的音乐教师了。有的地区由于对音乐教学的不重视,即使有音乐教学设备也并未真正用于日常教学中,只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评比;有的学校没有独立的音乐教室,教学条件得

    不到保障;有的学校缺少音乐教学所必需的多种教学设备和相应的音响、音像资料,甚至连音乐教材的配套磁带都没有。这样对于音乐教学的开展是很不利的。

    音乐教材内容偏深。现在的有些音乐教材与农村中小学的教学现状不相适应。教师教起来吃力,学生学起来费劲。甚至许多教师限于自身音乐水平不高,无法教授五线谱等乐理知识,学生也对此不感兴趣,致使音乐课缺少系统性、多样性和丰富性,从而破坏了音乐教学的整体,晦涩难懂的教材内容也成为提高学生音乐水平的瓶颈。

    2、改变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现状的对策

    更新教育观念,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要改变当前农村小学的音乐教育状况,首先党政教育主管部门和音乐教育工作者要转变观念,把农村小学音乐教育放在提高我国全民素质的高度,有长远的教育眼光,将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这一变革,大力倡导音乐教育的新理念;建立正确的教师评估机制,彻底消除“正课”与“副课”的偏见,把音乐摆到与其他学科同等重要的议事日程上来,让农村中小学的音乐教育正常有序地开展起来,让音乐课成为中小学教学内容的一个不可替代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稳定和加强农村学校音乐教师师资队伍建设,是农村音乐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保障。它对学校的其他教育教学工作也将起到积极的作用,是提高中小学音乐教育质量的首要问题。因此首先要有效合理地利用现有师资,要充分发挥现有师资的长处,为他们的能力发挥创造良好的环境;其次,面对农村音乐教师素质低下的情况,学校应该加大对兼职教师的专业培训

    力度,充分发挥业务能力较强的教师的带动作用,通过走出去学,请进来讲等多渠道,提高教师音乐素质修养及课堂实践等艺术,达到音乐教师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

    加大音乐教育投入,增加音乐设施。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音乐教学设施是确保音乐教学正常进行并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条件。因此国家应加大对农村基础教育投资的力度,对地方财政不足的部分进行补贴,改善办学条件,使我国的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得到充分发展。学校应有计划、多渠道筹措音乐教学设备专用资金,逐年添置必备的教学用具,修建专用的音乐教室,丰富音乐课堂教学内容。尤其要加大对音乐方面的教辅资料的投入,这样可以让老师了解更多的最新音乐消息,也丰富了学生的视野。

    因地制宜,改革音乐教材。教师对教材的运用要从传统型向研究型转变,在教学方法上要充分发挥教师特长,尊重学生爱好,因势利导;教学内容也要从单纯的唱歌教学转变到对学生进行全方位培养,同时制定因地制宜的音乐课程标准,针对农村学生的实际情况,选用一些拥有生活气息的优秀民间音乐艺术,增加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另外还应适当舍弃教材中超出农村学生接受能力的内容。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进程中,农村音乐教育要义不容辞地担当起历史的重任,满足社会发展和学生个体全面发展的需要。教育行政部门应当为此提高对农村音乐教育的认识,充分发挥音乐教育的特殊功能,积极探索在音乐教育中实施素质教育的方法,为培养21世纪的人才做出不懈的努力。

    参考文献 :

    [1] 朱名燕,彭志修.《音乐教学实施指南》[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24.[2] 郭声健.《艺术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24.

    第五篇:论文《浅谈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的现状》

    浅谈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的现状

    【摘要】 柏拉图说过:“音乐教育除了注重道德和社会目的外,还把美的东西作为自己的目的来探求,把人教育成美和善的。”音乐教育是通过唱歌、音乐知识和技能训练、欣赏等富于情感的音乐形象对学生进行的美学教育,它对于学生世界观的形成,创造力的培养,情操的养成等都有独特作用。然而由于城乡教育发展的不平衡以及有关人员对音乐教育的忽视,农村音乐教育现状与现代化教育的要求相差甚远,因此,本文对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现状提出了一些自己不成熟的看法,望批评指正。

    【关键词】 农村中小学 和谐社会 音乐教育 素质教育

    人类几千年的文明史告诉我们,健康向上的文化教育不仅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阶梯,也是人类文明生生不息的源泉。而音乐教育造就了人的审美能力,是文化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因此发展健康和谐的音乐教育,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适应的先进精神文化基础,是建设和谐社会目标实现的必要条件。而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在整个国民教育体系中具有不可忽视的地位,是建设农村和谐文化的前沿阵地。而目前我国农村音乐教育在教育理念、教育管理、师资建设等各方面都相对滞后,严重制约了农村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因此我想针对目前农村中小学音乐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

    1、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的现状

    教学思想观念落后。目前,我国正在大力推行的素质教育并没有从根本上转变大多数乡村中小学教师和领导的教学观念。不少学校仍把各种统考分数作为评价教师和学生的唯一标准,而且很多农村基层学校领导对音乐教育教学知之甚少,认为音乐课只是一门辅修课,与升学无直接联系,在学校教育中可有可无。所以,忽视音乐教学,用数学、语文等“主科”抢占音乐课的现象在农村大有市场。另外,一些学校对教师的考核与学生升学考试成绩挂钩,音乐课不统考,音乐老师也就没有成绩,就成了教师中的落后分子和下岗的对象,甚至有的音乐教师干脆改行。这不仅破坏了音乐课的整体教学,打击了音乐教师的授课积极性,还造成了音乐教师流失,遏制音乐教学水平发展。

    音乐教师不能够被利用。在乡村中小学学校即使有专业的音乐老师,学校的管理者也不会开音乐课,在他们心目中只有文化课成绩,像体、音、美这类课基本上都不开。很多专业老师受不到很好的发展,又缺少接受音乐培训的机会,缺乏必要的音乐素养,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技巧等方面,都存在相当大的缺憾,又得不到补充,是造成目前乡村中小学音乐质量低下的重要原因。因此,重视对音乐教师的培养和继续教育,是提高音乐教学质量的一个有效途径,也是加强和提高乡村小学音乐教学质量的根本性措施

    对音乐教育的投入不足,教学条件差,缺少相关设施。由于长期以来农村经济落后,财政收入困难,地方政府在教学上的投入很低,在音乐教育上就更是微乎其微。学校的正常的办公设备都欠佳,更别说升级音乐教学设施,引进优秀的音乐教师了。有的地区由于对音乐教学的不重视,即使有音乐教学设备也并未真正用于日常教学中,只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评比;有的学校没有独立的音乐教室,教学条件得不到保障;有的学校缺少音乐教学所必需的多种教学设备和相应的音响、音像资料,甚至连音乐教材的配套磁带都没有。这样对于音乐教学的开展是很不利的。

    音乐教材内容偏深。现在的有些音乐教材与农村中小学的教学现状不相适应。教师教起来吃力,学生学起来费劲。甚至许多教师限于自身音乐水平不高,无法教授五线谱等乐理知识,学生也对此不感兴趣,致使音乐课缺少系统性、多样性和丰富性,从而破坏了音乐教学的整体,晦涩难懂的教材内容也成为提高学生音乐水平的瓶颈。

    2、改变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现状的对策

    更新教育观念,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要改变当前农村小学的音乐教育状况,首先党政教育主管部门和音乐教育工作者要转变观念,把农村小学音乐教育放在提高我国全民素质的高度,有长远的教育眼光,将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这一变革,大力倡导音乐教育的新理念;建立正确的教师评估机制,彻底消除“正课”与“副课”的偏见,把音乐摆到与其他学科同等重要的议事日程上来,让农村中小学的音乐教育正常有序地开展起来,让音乐课成为中小学教学内容的一个不可替代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稳定和加强农村学校音乐教师师资队伍建设,是农村音乐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保障。它对学校的其他教育教学工作也将起到积极的作用,是提高中小学音乐教育质量的首要问题。因此首先要有效合理地利用现有师资,要充分发挥现有师资的长处,为他们的能力发挥创造良好的环境;其次,面对农村音乐教师很多专业老师受不到很好的发展,又缺少接受音乐培训的机会,缺乏必要的音乐素养,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技巧等方面,都存在相当大的缺憾,又得不到补充的情况,学校应该加大对兼职教师的专业培训力度,充分发挥业务能力较强的教师的带动作用,通过走出去学,请进来讲等多渠道,提高教师音乐素质修养及课堂实践等艺术,达到音乐教师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

    加大音乐教育投入,增加音乐设施。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音乐教学设施是确保音乐教学正常进行并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条件。因此国家应加大对农村基础教育投资的力度,对地方财政不足的部分进行补贴,改善办学条件,使我国的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得到充分发展。学校应有计划、多渠道筹措音乐教学设备专用资金,逐年添置必备的教学用具,修建专用的音乐教室,丰富音乐课堂教学内容。尤其要加大对音乐方面的教辅资料的投入,这样可以让老师了解更多的最新音乐消息,也丰富了学生的视野。

    因地制宜,改革音乐教材。教师对教材的运用要从传统型向研究型转变,在教学方法上要充分发挥教师特长,尊重学生爱好,因势利导;教学内容也要从单纯的唱歌教学转变到对学生进行全方位培养,同时制定因地制宜的音乐课程标准,针对农村学生的实际情况,选用一些拥有生活气息的优秀民间音乐艺术,增加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另外还应适当舍弃教材中超出农村学生接受能力的内容。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进程中,农村音乐教育要义不容辞地担当起历史的重任,满足社会发展和学生个体全面发展的需要。教育行政部门应当为此提高对农村音乐教育的认识,充分发挥音乐教育的特殊功能,积极探索在音乐教育中实施素质教育的方法,为培养21世纪的人才做出不懈的努力。参考文献 :

    [1] 朱名燕,彭志修.《音乐教学实施指南》2024.[2] 郭声健.《艺术教育》2024.



    推荐阅读:
    农村音乐教育的现状5篇
    幼儿园2024-2024年度第一学期教育教学工作计划
    四年级下册数学阶段测试卷
    小学语文教研组长培训心得
    关于“继续解放思想、推动科学发展”讨论活动第三阶段工作总结
    中学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