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热门搜索: 公司工作总结 用工合同
  •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七号文库

    珠海 中山 佛山 丽江 成都等地考察报告

    栏目:七号文库 来源:网络 作者:无殇蝶舞 时间:2024-06-02 15:42:55

    第一篇:珠海 中山 佛山 丽江 成都等地考察报告

    珠海 中山 佛山 丽江 成都等地考察报告为学习借鉴珠海、中山、佛山、丽江、成都等地经济发展、城市建设方面的成功经验,进一步理清加快路桥发展的工作思,2024年10月12日,由区委书记**带队,区四套班子部分领导、经济和城建有关部门负责人以及各镇(街道)党委书记(主任)组成的路桥区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考察团一行35人赴珠海市香洲区、中山市小榄镇、佛山市顺德区、丽江市古城区和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府南河等地进行了为期8天的考察,重点学习考察各地的经济发展、工业园区建设、城市规划和管理、旧城保护和河道整治等方面的成功经验。此次考察日程安排紧凑有序,考察内容精广相济,珠江三角洲和西南部两大经济带发展理念的差异,以及各地殊途同归的发展建设成就,都给考察团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引发了深深的思索,获益匪浅,启示良多。

    一、考察地概况

    (一)珠海市香洲区:香洲区是珠海市中心城区,珠海市政治、经济、文化、交通和金融中心。位于南海之滨、珠江口西岸,东水连香港,南接壤澳门,背倚经济发达的珠江三角洲腹地,是联系内地与港澳台,以及对外贸易、国际交往的重要口岸。1984年建区,全区总面积400多平方公里,下辖8个街道3个镇,常住人口73.86万人,流动人口33万人。2024年全区实现GDp68.08亿元,实际利用外资3.31亿美元,财政预算总收入6.26亿元,税收总额8.21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320元,职工年平均工资17544元,原农渔村人均收入6248元。该区强化城市管理,环境品牌已经形成,1999年起实施城市管理体制改革,主要城管职能从市向区、街道下移,建立起“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的新型城市管理体制。城区绿化覆盖率达44.6%,人均公共绿地面积22.7平方米。拥有国际赛车场、高尔夫球场,人均拥有体育场馆的面积居国内之冠。以香洲为中心城区的珠海市是全国环保模范城、全国园林城市、全国卫生城市、全国旅游胜地四十佳。1998年荣获联合国“国际改善居住环境最佳范例奖”。

    (二)中山市小榄镇:小榄镇是中山市的工业强镇,区域商业中心,位于珠江三角洲中部,镇域总面积75.4平方公里,其中城区面积13平方公里。户籍人口15万人,另有长期的外来人口10多万人。辖有3个社区居委会,13个村委会。小榄的经济以工业为主体。全镇有工业企业4000多家,至2024年底,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63家,形成了五金电器、电子音响、食品饮料、制衣制鞋、化工塑料、印刷包装六大支柱产业。农业生产结构逐步调整、优化,形成了花卉苗木、蔬菜、塘鱼和观赏鱼三大具特色、高效益的产业。投入50亿元建设了10平方公里的新城区,建有吞吐量12万吨的小榄港,日供水量达25万吨。2024年,全镇经济总收入180亿元,其中工业销售收入157.8亿元;国内生产总值59.2亿元;税收总额10.6亿元;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02亿元。小榄镇先后被有关部委授予10多个国家级荣誉称号,被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确定为“中国可持续发展小城镇试点”。小榄工业区是全国企业科技园区,总体规划2万亩,至2024年底已开发土地9300亩,正投入使用3200亩,建成厂房面积50多万平方米。区内道路、市政给排水、电力、电信设备完善,配套设施齐全。至2024年底,小榄工业区有149家企业落户,其中上规模企业60家,已投产项目103个。2024年工业区销售收入12亿元,预计2024年可增10亿元,成为全镇经济主要增长点。

    (三)中山市顺德区: 佛山市顺德区是新兴的工业城市,位于珠江三角洲中部,靠近广州、江门等大中城市,毗邻港澳,面积806平方公里,1992年3月撤县建市,2024年1月撤市建区。全区现有10个镇(街道),109个行政村,88个居民区,常住人口110.96万人,流动人口60万人,旅居港澳台的乡亲及国外华侨40多万人。目前顺德城镇建成区面积达74.5平方公里,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居住面积分别达36.2和60.8平方米,城市化水平55.8%。近年来,顺利实现了行政中心南移,规划中的新城区面积达31.8平方公里,现已基本定型。至2024年底,全区公路总里程达1526.1公里,公路密度每100平方公里达189公里。有进出境的港口3个,全年出入境旅客60.37万人次,货物进出口量311万吨。目前全区生产和生活用电、用水敞开供应,除省网供电外,还自办发电厂装机总容量达56.5万千瓦;日供水能力145.3万吨。2024年该区实现GDp437亿元,工农业总产值1050亿元,全部财政收入78.5亿元,其中地方预算内财政收入30.63亿元;职工人均工资14912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546元;城乡居民储蓄余额509.25亿元。

    (四)丽江市古城区:位于云南省西北部横断山脉向云贵高原过渡地带,面积1255.4平方公里,下辖6个乡镇53个村(居)委会。总人口14.2万人,有纳西、汉、白、藏、彝、普米等10余个民族。古城区地处滇、川、藏交通要冲,自古以来是汉、藏、白、纳西等民族文化、经济交往的枢纽,是南方丝绸之路和“茶马古道”的重镇及军事战略要地,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以纳西文化为代表的民族文化。境内拥有三项世界遗产,名胜古迹随处可见,自然景观多姿多彩,民族文化璀灿夺目。2024年实现GDp10.55亿元,其中第一产业1.14亿元,第二产业3.02亿元,第三产业6.39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5867.1万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7005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625元;城镇化率达44.2%。具有800多年历史的丽

    标志之一。环境意识越高,人们对良好生态环境的需求越强烈,对保护环境的活动越主动;反之,如果人们的环境意识较低,在社会经济活动中,就往往只顾眼前、局部的经济利益,忽视长期、全局的整体利益,结果造成资源耗竭、生态破坏和环境恶化,进而限制社会经济的发展。当前我区干部群众总体环境意识不强,还经常出现破坏环境的事件,为此,路桥要发展生态经济,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关健是首先要提高全民的环境意识。二要重视环境建设。珠海香洲区坚持

    第二篇:珠海 中山 佛山 丽江 成都等地考察报告

    珠海 中山 佛山 丽江 成都等地考察报告·为学习借鉴珠海、中山、佛山、丽江、成都等地经济发展、城市建设方面的成功经验,进一步理清加快路桥发展的工作思,2024年10月12日,由区委书记**带队,区四套班子部分领导、经济和城建有关部门负责人以及各镇(街道)党委书记(主任)组成的路桥区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考察团一行35人赴珠海市香洲区、中山市小榄镇、佛山市顺德区、丽江市古城区和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府南河等地进行了为期8天的考察,重点学习考察各地的经济发展、工业园区建设、城市规划和管理、旧城保护和河道整治等方面的成功经验,珠海 中山 佛山 丽江 成都等地考察报告。此次考察日程安排紧凑有序,考察内容精广相济,珠江三角洲和西南部两大经济带发展理念的差异,以及各地殊途同归的发展建设成就,都给考察团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引发了深深的思索,获益匪浅,启示良多。

    一、考察地概况

    (一)珠海市香洲区:香洲区是珠海市中心城区,珠海市政治、经济、文化、交通和金融中心。位于南海之滨、珠江口西岸,东水连香港,南接壤澳门,背倚经济发达的珠江三角洲腹地,是联系内地与港澳台,以及对外贸易、国际交往的重要口岸。1984年建区,全区总面积400多平方公里,下辖8个街道3个镇,常住人口73.86万人,流动人口33万人。2024年全区实现GDp68.08亿元,实际利用外资3.31亿美元,财政预算总收入6.26亿元,税收总额8.21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320元,职工年平均工资17544元,原农渔村人均收入6248元。该区强化城市管理,环境品牌已经形成,1999年起实施城市管理体制改革,主要城管职能从市向区、街道下移,建立起“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的新型城市管理体制。城区绿化覆盖率达44.6%,人均公共绿地面积22.7平方米。拥有国际赛车场、高尔夫球场,人均拥有体育场馆的面积居国内之冠。以香洲为中心城区的珠海市是全国环保模范城、全国园林城市、全国卫生城市、全国旅游胜地四十佳。1998年荣获联合国“国际改善居住环境最佳范例奖”。

    (二)中山市小榄镇:小榄镇是中山市的工业强镇,区域商业中心,位于珠江三角洲中部,镇域总面积75.4平方公里,其中城区面积13平方公里。户籍人口15万人,另有长期的外来人口10多万人。辖有3个社区居委会,13个村委会。小榄的经济以工业为主体。全镇有工业企业4000多家,至2024年底,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63家,形成了五金电器、电子音响、食品饮料、制衣制鞋、化工塑料、印刷包装六大支柱产业。农业生产结构逐步调整、优化,形成了花卉苗木、蔬菜、塘鱼和观赏鱼三大具特色、高效益的产业。投入50亿元建设了10平方公里的新城区,建有吞吐量12万吨的小榄港,日供水量达25万吨。2024年,全镇经济总收入180亿元,其中工业销售收入157.8亿元;国内生产总值59.2亿元;税收总额10.6亿元;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02亿元。小榄镇先后被有关部委授予10多个国家级荣誉称号,被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确定为“中国可持续发展小城镇试点”。小榄工业区是全国企业科技园区,总体规划2万亩,至2024年底已开发土地9300亩,正投入使用3200亩,建成厂房面积50多万平方米。区内道路、市政给排水、电力、电信设备完善,配套设施齐全。至2024年底,小榄工业区有149家企业落户,其中上规模企业60家,已投产项目103个。2024年工业区销售收入12亿元,预计2024年可增10亿元,成为全镇经济主要增长点。

    (三)中山市顺德区: 佛山市顺德区是新兴的工业城市,位于珠江三角洲中部,靠近广州、江门等大中城市,毗邻港澳,面积806平方公里,1992年3月撤县建市,2024年1月撤市建区。全区现有10个镇(街道),109个行政村,88个居民区,常住人口110.96万人,流动人口60万人,旅居港澳台的乡亲及国外华侨40多万人。目前顺德城镇建成区面积达74.5平方公里,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居住面积分别达36.2和60.8平方米,城市化水平55.8%。近年来,顺利实现了行政中心南移,规划中的新城区面积达31.8平方公里,现已基本定型。至2024年底,全区公路总里程达1526.1公里,公路密度每100平方公里达189公里。有进出境的港口3个,全年出入境旅客60.37万人次,货物进出口量311万吨。目前全区生产和生活用电、用水敞开供应,除省网供电外,还自办发电厂装机总容量达56.5万千瓦;日供水能力145.3万吨。2024年该区实现GDp437亿元,工农业总产值1050亿元,全部财政收入78.5亿元,其中地方预算内财政收入30.63亿元;职工人均工资14912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546元;城乡居民储蓄余额509.25亿元。

    (四)丽江市古城区:位于云南省西北部横断山脉向云贵高原过渡地带,面积1255.4平方公里,下辖6个乡镇53个村(居)委会。总人口14.2万人,有纳西、汉、白、藏、彝、普米等10余个民族。古城区地处滇、川、藏交通要冲,自古以来是汉、藏、白、纳西等民族文化、经济交往的枢纽,是南方丝绸之路和“茶马古道”的重镇及军事战略要地,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以纳西文化为代表的民族文化。境内拥有三项世界遗产,名胜古迹随处可见,自然景观多姿多彩,民族文化璀灿夺目。2024年实现GDp10.55亿元,其中第一产业1.14亿元,第二产业3.02亿元,第三产业6.39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5867.1万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7005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625元;城镇化率达44.2%。具有800多年历史的丽江古城,座落在丽江坝子中部,面积约3.8平方公里,始建于南宋末年。丽江古城选址独特,布局上充分利用山川地形及周围自然环境,形成坐靠西北,放眼东南的整体格局。发源于城北象山脚下的玉泉河水分三股入城后,又分成无数支流,穿街绕巷,流布全城,形成了“家家门前流水,户户屋后垂杨”的诗画图。街道不拘于工整而自由分布,主街傍水,小巷临渠,300多座古石桥与河水、绿树、古巷、古屋相依相映,极具高原水乡古树、小桥、流水人家的美学意韵,被誉为“东方威尼斯”、“高原姑苏”。城中的木氏土司衙署则呈现出一派“宫室之丽,拟于王者”的非凡景象。古城中至今依然大片保持明清建筑特色,“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走马转角楼”式的瓦屋楼房鳞次栉比,既突出结构布局,又追求雕绘装饰,外拙内秀,玲珑精巧,被中外建筑专家誉为“居民博物馆”。丽江古城文物古迹众多,文化蕴含丰厚独特,是我国保存最完整、最具民族风格的古镇。1986年国务院公布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1997年12月4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清单,2024年荣登“中国最令人向往的10个城市”行列。

    (五)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始建于1988年,1991年经国务院批准为首批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024年批准为中国亚太经合组织(ApEC)科技工业园区。2024年,经国家科技部批准成立成都高新区西区。同年成为西部首家获得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中国认证和英国皇家UKAS国际认证的区域。成都高新区包括两部分:南区位于成都市南,规划面积47平方公里,作为成都市规划的城市副中心,重点建设现代化的科技商务区和全国最大的科技孵化基地;西区位于成都市西,规划面积20平方公里,作为成都高新区国际化的制造基地,重点发展电子信息和现代中药产业。其中包括四川成都出口加工区,规划面积3平方公里,首期开发面积0.6平方公里,是西部发展先进机械制造和出口加工产业的重要基地。成都高新区是中国西部投资环境最好、投资回报最丰厚、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区域之一,吸引了近5400家企业进区发展,其中世界500强投资的企业有16家,年销售收入过10亿元的企业6家,过亿元的企业50多家。外商投资企业共计430余家,高新技术企业共计520余家,形成以电子信息技术和生物医药工程产业为龙头,以其他的技术产业为补充的产业体系。2024年实现GDp168亿元,技工贸总收入472亿元,工业总产值388亿元,到位外资8308万美元,出口创汇19630万美元。

    二、几点启示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在短短的8天学习考察中,考察团一行不仅亲眼目睹了各地在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中的高品位发展、大手笔规划、创特色建设以及重实效管理,而且切身感受到各地解放思想、不断创新、勇于开拓、大胆实践的浓厚氛围,每一天的学习考察都是一堂生动的教育课,给予考察团深切的感受和丰富的启发。概括起来,启示最深的主要有以下几点: 启示之一:必须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力为经济建设服务 置身于日新月异的现代化城市之中,领略了珠海香洲、中山小榄、佛山顺德等地超常规的发展速度,考察团成员心灵受到了极大的震憾。顺德区2024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437亿元,全部财政收入78.5亿元,相当于我们台州市的经济发展水平。顺德区容桂镇和中山市小榄镇的财政收入都超过10亿元,相当于路桥区水平,其居民的富裕程度,社会保障和城市化的水平都是路桥远远不及的。这使考察团更加深切地感受到“发展是硬道理”,更加明了经济是一切事业的基础,发展是解决所有问题的出路。顺德区和小榄镇的经济发展关健在于工业的拉动,为此我区在经济发展中要切实学习顺德区和小榄镇的成功经验,务必重视以下四方面问题。一是要处理好工业与商贸的关系,摆正“制造路桥”和“商贸路桥”的位置。路桥是千年商埠,商风源远流长,群众心中有着较深的“商贸情结”,导致在建区初期一度走重商贸轻工业之路,没有很好地建立起工业市场桥。从近几年的GDp来看,三个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一直是第二第产业占主导地位。这说明,我区还远未进入后工业时期,并将在较长一段时期内都将处于工业主导阶段。就现阶段而言,不论是我区的经济总量、增量还是财政收入,其主体都是工业,尤其是工业中的制造业。因此,我区在区委二届八次全会中提出要构建“制造路桥”的思路是非常正确的。“商贸路桥”和“制造路桥”一样,只是我区的特色之一,但占主导和中心地位的不是商贸,而是制造业。我区在构建“制造路桥”中,要整合工业园区,提升园区档次,想方设法招商引资,不遗余力大办工业,尤其要重视以高新技术产业为核心的新型工业的发展,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以迅速扩张经济总量,壮大经济实力,形成较大规模的人流、物流、资金流,积聚人气和商机,为打造“商贸路桥”创造良好条件。二是要正确处理好外源性经济和内源性经济的关系。一个区域经济的发展,依靠新资本的注入,以资本的增量保持区域经济的增量,从而为经济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借鉴香洲、顺德、成都的经验,他们的外源性经济都较为发达,如珠海香洲区2024年实际利用外资3.31亿美元,世界500强有16家落户该区;佛山市顺德区引进香港、台湾、澳门、新加坡、日本、美国、加拿大、维尔京等国家(地区)企业1137家,投资总额达40.58亿美元;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区吸引了近5400家企业进区发展,其中世界500强投资的企业有16家,年销售收入过10亿元的企业6家,过亿元的企业50家,调查报告《珠海 中山 佛山 丽江 成都等地考察报告》。近年来,他们开始重视内源性经济的发展,出台系列政策,营造公平的发展环境,大力发展民营经济。而我区刚刚相反,民营经济发达,外向型经济较弱,工业企业总体还存在低小散现象,规模企业不多,产品科技含量不高、竞争力不强。为此,我区要继续将招商引资作为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增强经济发展后劲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抓手。在巩固民营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提升外源性经济的比重。在内源性经济发展上,要为民营企业发展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服务,营造公平的发展环境,重视抓好国内上市公司、国家部委所属国有大公司的招商工作。在外源性经济发展上,要加大对高新技术产业、支柱产业、产业关联度大的企业和现代服务业等领域利用外资的力度,大力引进跨国公司、世界500强等企业。同时要提高引资门槛,拒绝一些科技含量不高、资金不大的外资项目,更要甄别一些“假外资”。三是要重视主导产业和龙头企业的培育,提高产品科技含量,注重规模和品牌效应。纵观考察的地方,其经济发展快速、发展潜力强劲的原因在于拥有一些主导产业、一批龙头企业,更在于对规模经济的培育和品牌的重视。如顺德的农业已走上高效农业之路,其中鳗鱼、花卉等已成为全国最大的生产和出口基地。建成全国最大的办公、家具销售中心。工业有惠而浦、东芝、松下、三洋、三星等40多家国外大企业在这里投资,全区销售额超亿元的企业有82家,有万家乐、格兰仕、美的、科龙、容声等10多种产品在国内市场的占有率达15~65%;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已占工业总产值的25%。如小榄镇在工业方面,一方面建设中国五金制品产业基地;另一方面努力引进电子音响、生物工程、医药医疗器械等高新技术企业,全力打造中国电子音响产业基地。催生了一批名牌产品和名牌企业:华帝燃气具被评为“中国名牌产品”,乐百氏被评为“国家免检产品”。在农业方面,建起了长达10公里的联丰路花木生产销售基地,于2024年被国家林业局、中国花卉协会授予“中国花木之乡”称号。又如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区,形成以电子信息技术和生物医药工程产业为龙头,以其他高新技术产业为补充的产业体系,其中电子信息产业2024实现产值130亿元,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33.5%。因此,我区应强化对区内主导行业和龙头企业的培育,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注重经济规模和品牌效应。在工业方面,要进一步培育以汽车、摩托车及配件、模具及塑料制品、空调及制冷配件和农业机械等几大主导行业,大力发展节日灯、电线电缆、五金、机电、印刷、卫生洁具等优势行业,不断引进和开发科技含量高的产品;在农业方面,要使洋香瓜、西瓜等优势农业和花卉种植形成规模,打响“蓬蜜”、“黄蜜”等品牌;在商贸方面,要通过整合,做大中国日用品商城为龙头的市场规模,走集团化产业发展之路。继续实施名牌战略,通过激励机制,努力培育国家级、世界级的品牌。四是要强化服务意识,突破要素制约,提高办事效率。环境是生产力,更是竞争力。此次考察,我们深切感受到各地党委、政府和广大干部都有着强烈的发展愿望和良好的精神状态,齐心协力思发展、促发展的氛围极为浓厚,真正把优化发展环境作为抢抓机遇,实现自身跨越式发展和适应国际规则、市场经济规则、应对入世挑战的重要抓手。各地都全面开展了政府审批制度改革,筹建了办事中心,进行了机构改革,真正把服务经济和提高办事效率作为衡量改革成功与否的标准。香洲区、顺德区以建设服务型、创新型、学习型、实干型、诚信型政府为目标,改革传统的审批流程和方式,实行并联审批和告知承诺制,即各部门的审批没有先后之分,不设前置条件,可以任意由某个部门先批;对来办事的人“不说不行,告知怎么才行”。审批信息系统实行网上受理和审批。压缩会议,精简文件,推进服务平台前移,把能够下放的权力下放到镇(街道)、社区以及社会中介,完善窗口服务和现场服务机制。强化政府办事透明度,精简机构,其区委办、区府办都合并成一个区委区府办。小榄镇注重投资环境的“软件”建设,政府和公共服务部门为企业提供文明、友善、优质、高效的服务,全力支持和扶持企业发展。小榄工业区成立了工业区管理办公室,为投资者提供“一站式”的全方位配套服务。据介绍,因为其良好的投资环境,许多企业不顾这里地价相对高昂,而乐意在此落户投资。近年来,我区十分重视经济发展环境的建设,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比之香洲区、顺德区和小榄镇,我们在服务经济方面还存在诸多的不足,需进一步优化。同时,要加快硬环境建设,尤其要打破当前严重制约企业发展的土地、水电、人才等要素供给。要内挖潜力,通过土地整理和滩涂围垦,获得土地建设指标,节约用地。积极配合市里做好台州二期供水项目,解决用水不足问题。可偿试通过政府引导、民间投资建设小型电厂来解决今后一段时期用电不足的问题。在人力资源问题上,要通过引进高等院校和高素质人才,加强对区内企业家的培训,为经济发展提供人才保障,以提高城市的核心竞争力。启示之二:必须坚持城市建设和管理紧密接合,加强对城市形态、产业、文化等特色的研究 每个城市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和发展轨迹。珠海市以其独特的经济特区政策、优越的区位条件、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优良的自然生态环境着力打造亚热带海滨花园城市和具有国际影响的滨海风景旅游胜地;顺德区的城市建设一直走城乡一体化道路,城镇化水平很高,现在为适应佛山区域调整的新形势,以建设现代化花园式河滨城市为目标,凭借雄厚的财力,推进新城区建设。小榄镇被国家建设部定为小城镇建设试点和村镇建设示范镇,近年来,按生态城镇和可持续发展的标准,重新编制了新的总体规划,投入50亿元建设了10平方公里,功能齐全、分区明确、交通方便、居住舒适、环境优美的新城区。还投入了大量资金对3平方公里的老城区进行了全面的改造。丽江古城区早在80年代,就开始了对丽江古城的研究和保护工作,在狮子山以西区块另建新城,通过对丽江古城的保护改造,以其与自然完美结合的城市空间,独具特色的地方民族文化,多姿多彩的自然景观,建设中国投资环境、创业环境和人居环境最好的城市,地球上环境最美的地方。这些城市都以其自身的特点、优势,准确发展定位,加快城市发展。路桥是个新区,通过9年的发展,城市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不可否认,这些成就过多地表现在量的扩张上,城市建设基础不强、配套不全、品位不高、精品不多的问题越来越突出。路桥的城市形象与经济的发展水平极不相称,与广大市民的要求与期望相去甚远。城市作为经济发展的主要载体,其形象如何,对于营造优良的投资环境,促进各种生产要素集聚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打造“都市路桥”,塑造路桥城市新形象实是当务之急,其中要注意把握好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要强化对城市的文化、产业、形态等特色的研究。通过对这些城市元素的梳理、研究,提炼城市个性,明确城市发展优势和潜力,从而准确定位城市的发展方向。我区把路桥城市发展定位为“古今商城,生态都市”,这包含了路桥源远流长的商风、现今发达的商贸和未来城市的生态性发展,提炼了路桥城市的个性,体现了城市的优势,描绘了未来的蓝图。应该说定位非常准确。为此,我们要进一步分析路桥的产业优势,挖掘路桥的商贸文化底蕴,整合路桥的城市空间形态,做好路桥的城市发展规划。从顺德区和小榄镇的城市发展轨迹来看,各镇(街道)也要加强对本地城镇特色的研究,要突破小农观念束缚,高瞻远瞩,布局谋篇,高起点规划,大手笔建设,严要求管理,强势推进本区域的城市化发展水平。二是要城市规划与管理并重。规划是城市建设的龙头和灵魂,要体现超前性、科学性、综合性和权威性。香洲、顺德、小榄的一些主要街道基本上是双向六车道或八车道,道路两边绿化留地较多,房屋基本上建在绿化后面,城区绿化率高,街道宽敞整洁,城市形态非常优美。其原因在于规划超前,且控制有力。顺德区禁止村民建房在原地拆建,打破村界,统一规划到“中心镇”,使每个镇的城区建设都颇具规模,档次较高,这很值得路桥借鉴。当前我区274平方公里的一体化规划、分区规划和一些专门规划已基本修编完成或正在修编,因此我们要重视规划的超前性,确保规划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同时,要加强城市管理。城市管理是城区政府的基本职能,城市管理要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良的生活环境,为经济建设提供优良的发展环境。香洲区创新城管思路,探索特色城管模式,实施依法管理、市场化运作、社会全民参与、科技创新、信息管理等机制,实现了城市管理与经济建设的互动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特别是其引入市场机制管理城市,市政维护、环卫保洁、绿化养护等工作实行内部招标和内部竞争,新增养护工作全部推向市场,面向社会招标,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效率的做法很值得我们借鉴。我区由于市场发达,流动人口多,加上城市管理机制不健全,管理手段落后,管理部门多、协调难,往往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导致城市管理压力很大,投入多、收效少。因此,我区要理顺管理体制,加强依法管理,加大执法力度,使城市管理由行政手段为主向法律手段为主,由突击式管理转向长效管理,由事务型管理转向环境型管理。按照管养分离的原则,加快市政公用事业市场化运作。广泛动员社会参与城市管理,形成全民人人参与、各行各业齐抓共管的局面。三是要实施土地和房产的综合开发。城市的发展应以房产综合开发为依托。长期以来,路桥的城市建设是线条式发展,城市框架的拉大主要靠道路建设和群众建房来实现。群众建房多以5-6层的立地房为主,且房前屋后多乱搭建,这造成了城市景观零乱,立面单一,功能不全,缺乏品位。同时,我区以前在城市土地出让上走的是成熟一块出让一块建设一块的单项出让的路子,这不仅降低了单位土地的收益而且导致城市建筑缺乏整体感和协调性。香洲、顺德等地的城市建筑各具特色、整体协调、错落有致,其主要途径就是实施了土地和房产的综合开发。香洲区早在建区初期就超前性地征用了所有25°坡度以下的土地,只留少量土地作为村居留地,因此城市建设的成本相对较轻。最近几年,路桥在这方面有了较大的转变,在土地出让上,基本实行宗地出让,开发了一些高档次的居住小区和高层建筑;在工业区等新区开发建设上,全面实施“立改套”,对村民拆迁安置小区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建设,或委托房产公司开发。这种做法很好。我区应坚定“立改套”政策的决心,严格土地管理,加快住宅开发,提高物业管理水平,改善居住质量,促进人口与产业的集聚。四是要重视塑造城市品牌。每个城市都有自己固有的特色和优势,在发展中加以培育和提炼,并塑造成品牌。珠海拥有城市环境品牌,顺德拥有城市经济品牌,小榄拥有全国明星镇品牌,丽江拥有古城品牌,成都拥有高新技术产业品牌。各城市都通过品牌的塑造,大大增强了城市的美誉度和吸引力。因此,我们在打造“都市路桥”中也要重视对路桥城市品牌的塑造。路桥自古商贸繁华,“无街不市、无巷不贩、无户不商”,商风源远流长,目前市场体系较为发达,吉利汽车已成为最具冲击力的优势产业,“十里长街”蕴含了路桥深厚的商贸文化。因此,我们可在市场、古街、汽车方面深化提炼路桥的城市品牌。通过城市品牌的塑造宣传,提高路桥的美誉度,增强路桥城市的魅力和吸引力。启示之三: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观点 发展是永恒的主题,没有发展就没有进步。所考察的几个地方有发展快的也有发展慢的,但他们有个共同之处就是重生态的理念,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正如珠海市香洲区委书记黄晓东所说“发展快不一定好,有时发展慢是为了更好的发展”,这种新的发展观说明发展不只是经济发展,而是经济、社会、环境的全方位发展,经济发展要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可持续发展是一个长期的战略目标,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核心是经济发展与保护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协调一致,是为了让子孙后代能够享有充分的资源和良好的自然环境。珠海市在城市发展中实行了区域协调发展、可居住城市发展和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发展策略,坚持高起点规划,追求山青水秀,碧海蓝天,注重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城市的未来走向成功奠定了正确的方向。其核心是注重培育和利用区域比较优势,发展面向区域性市场的城市产业;建设最适宜居住的海滨花园城市住区;在改善居民当前生存条件和生活质量的同时,按照能够维持人类世代生存和幸福生活的标准,合理地使用自然资源,保持自然生态的质量。通过近几年的快速发展,路桥已具备了一定的物质基础,但同时环境污染也比较严重。因此,路桥今后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要强化生态环境建设,重视城市绿化,努力打造“生态都市”,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的和谐。一要提高环境意识。环境意识的高低是衡量一个人,乃至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对环境保护重视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环境意识越高,人们对良好生态环境的需求越强烈,对保护环境的活动越主动;反之,如果人们的环境意识较低,在社会经济活动中,就往往只顾眼前、局部的经济利益,忽视长期、全局的整体利益,结果造成资源耗竭、生态破坏和环境恶化,进而限制社会经济的发展。当前我区干部群众总体环境意识不强,还经常出现破坏环境的事件,为此,路桥要发展生态经济,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关健是首先要提高全民的环境意识。二要重视环境建设。珠海香洲区坚持

    feisuxs www.feisuxs

    第三篇:珠海中山佛山丽江成都等地考察报告

    珠海 中山 佛山 丽江 成都等地考察报告为学习借鉴珠海、中山、佛山、丽江、成都等地经济发展、城市建设方面的成功经验,进一步理清加快路桥发展的工作思,2024年10月12日,由区委书记**带队,区四套班子部分领导、经济和城建有关部门负责人以及各镇(街道)党委书记(主任)组成的路桥区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考察团一行35人赴珠海市香洲区、中山市小榄镇、佛山市顺德区、丽江市古城区和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府南河等地进行了为期8天的考察,重点学习考察各地的经济发展、工业园区建设、城市规划和管理、旧城保护和河道整治等方面的成功经验。此次考察日程安排紧凑有序,考察内容精广相济,珠江三角洲和西南部两大经济带发展理念的差异,以及各地殊途同归的发展建设成就,都给考察团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引发了深深的思索,获益匪浅,启示良多。

    一、考察地概况

    (一)珠海市香洲区:香洲区是珠海市中心城区,珠海市政治、经济、文化、交通和金融中心。位于南海之滨、珠江口西岸,东水连香港,南接壤澳门,背倚经济发达的珠江三角洲腹地,是联系内地与港澳台,以及对外贸易、国际交往的重要口岸。1984年建区,全区总面积400多平方公里,下辖8个街道3个镇,常住人口73.86万人,流动人口33万人。2024年全区实现GDp68.08亿元,实际利用外资3.31亿美元,财政预算总收入6.26亿元,税收总额8.21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320元,职工年平均工资17544元,原农渔村人均收入6248元。该区强化城市管理,环境品牌已经形成,1999年起实施城市管理体制改革,主要城管职能从市向区、街道下移,建立起“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的新型城市管理体制。城区绿化覆盖率达44.6%,人均公共绿地面积22.7平方米。拥有国际赛车场、高尔夫球场,人均拥有体育场馆的面积居国内之冠。以香洲为中心城区的珠海市是全国环保模范城、全国园林城市、全国卫生城市、全国旅游胜地四十佳。1998年荣获联合国“国际改善居住环境最佳范例奖”。

    (二)中山市小榄镇:小榄镇是中山市的工业强镇,区域商业中心,位于珠江三角洲中部,镇域总面积75.4平方公里,其中城区面积13平方公里。户籍人口15万人,另有长期的外来人口10多万人。辖有3个社区居委会,13个村委会。小榄的经济以工业为主体。全镇有工业企业4000多家,至2024年底,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63家,形成了五金电器、电子音响、食品饮料、制衣制鞋、化工塑料、印刷包装六大支柱产业。农业生产结构逐步调整、优化,形成了花卉苗木、蔬菜、塘鱼和观赏鱼三大具特色、高效益的产业。投入50亿元建设了10平方公里的新城区,建有吞吐量12万吨的小榄港,日供水量达25万吨。2024年,全镇经济总收入180亿元,其中工业销售收入157.8亿元;国内生产总值59.2亿元;税收总额10.6亿元;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02亿元。小榄镇先后被有关部委授予10多个国家级荣誉称号,被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确定为“中国可持续发展小城镇试点”。小榄工业区是全国企业科技园区,总体规划2万亩,至2024年底已开发土地9300亩,正投入使用3200亩,建成厂房面积50多万平方米。区内道路、市政给排水、电力、电信设备完善,配套设施齐全。至2024年底,小榄工业区有149家企业落户,其中上规模企业60家,已投产项目103个。2024年工业区销售收入12亿元,预计2024年可增10亿元,成为全镇经济主要增长点。

    (三)中山市顺德区: 佛山市顺德区是新兴的工业城市,位于珠江三角洲中部,靠近广州、江门等大中城市,毗邻港澳,面积806平方公里,1992年3月撤县建市,2024年1月撤市建区。全区现有10个镇(街道),109个行政村,88个居民区,常住人口110.96万人,流动人口60万人,旅居港澳台的乡亲及国外华侨40多万人。目前顺德城镇建成区面积达74.5平方公里,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居住面积分别达36.2和60.8平方米,城市化水平55.8%。近年来,顺利实现了行政中心南移,规划中的新城区面积达31.8平方公里,现已基本定型。至2024年底,全区公路总里程达1526.1公里,公路密度每100平方公里达189公里。有进出境的港口3个,全年出入境旅客60.37万人次,货物进出口量311万吨。目前全区生产和生活用电、用水敞开供应,除省网供电外,还自办发电厂装机总容量达56.5万千瓦;日供水能力145.3万吨。2024年该区实现GDp437亿元,工农业总产值1050亿元,全部财政收入78.5亿元,其中地方预算内财政收入30.63亿元;职工人均工资14912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546元;城乡居民储蓄余额509.25亿元。

    (四)丽江市古城区:位于云南省西北部横断山脉向云贵高原过渡地带,面积1255.4平方公里,下辖6个乡镇53个村(居)委会。总人口14.2万人,有纳西、汉、白、藏、彝、普米等10余个民族。古城区地处滇、川、藏交通要冲,自古以来是汉、藏、白、纳西等民族文化、经济交往的枢纽,是南方丝绸之路和“茶马古道”的重镇及军事战略要地,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以纳西文化为代表的民族文化。境内拥有三项世界遗产,名胜古迹随处可见,自然景观多姿多彩,民族文化璀灿夺目。2024年实现GDp10.55亿元,其中第一产业1.14亿元,第二产业3.02亿元,第三产业6.39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5867.1万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7005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625元;城镇化率达44.2%。具有800多年历史的丽江古城,座落在丽江坝子中部,面积约3.8平方公里,始建于南宋末年。丽江古城选址独特,布局上充分利用山川地形及周围自然环境,形成坐靠西北,放眼东南的整体格局。发源于城北象山脚下的玉泉河水分三股入城后,又分成无数支流,穿街绕巷,流布全城,形成了“家家门前流水,户户屋后垂杨”的诗画图。街道不拘于工整而自由分布,主街傍水,小巷临渠,300多座古石桥与河水、绿树、古巷、古屋相依相映,极具高原水乡古树、小桥、流水人家的美学意韵,被誉为“东方威尼斯”、“高原姑苏”。城中的木氏土司衙署则呈现出一派“宫室之丽,拟于王者”的非凡景象。古城中至今依然大片保持明清建筑特色,“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走马转角楼”式的瓦屋楼房鳞次栉比,既突出结构布局,又追求雕绘装饰,外拙内秀,玲珑精巧,被中外建筑专家誉为“居民博物馆”。丽江古城文物古

    迹众多,文化蕴含丰厚独特,是我国保存最完整、最具民族风格的古镇。1986年xx公布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1997年12月4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清单,2024年荣登“中国最令人向往的10个城市”行列。

    (五)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始建于1988年,1991年经xx批准为首批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024年批准为中国亚太经合组织(ApEC)科技工业园区。2024年,经国家科技部批准成立成都高新区西区。同年成为西部首家获得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中国认证和英国皇家UKAS国际认证的区域。成都高新区包括两部分:南区位于成都市南,规划面积47平方公里,作为成都市规划的城市副中心,重点建设现代化的科技商务区和全国最大的科技孵化基地;西区位于成都市西,规划面积20平方公里,作为成都高新区国际化的制造基地,重点发展电子信息和现代中药产业。其中包括四川成都出口加工区,规划面积3平方公里,首期开发面积0.6平方公里,是西部发展先进机械制造和出口加工产业的重要基地。成都高新区是中国西部投资环境最好、投资回报最丰厚、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区域之一,吸引了近5400家企业进区发展,其中世界500强投资的企业有16家,年销售收入过10亿元的企业6家,过亿元的企业50多家。外商投资企业共计430余家,高新技术企业共计520余家,形成以电子信息技术和生物医药工程产业为龙头,以其他的技术产业为补充的产业体系。2024年实现GDp168亿元,技工贸总收入472亿元,工业总产值388亿元,到位外资8308万美元,出口创汇19630万美元。

    二、几点启示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在短短的8天学习考察中,考察团一行不仅亲眼目睹了各地在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中的高品位发展、大手笔规划、创特色建设以及重实效管理,而且切身感受到各地解放思想、不断创新、勇于开拓、大胆实践的浓厚氛围,每一天的学习考察都是一堂生动的教育课,给予考察团深切的感受和丰富的启发。概括起来,启示最深的主要有以下几点: 启示之一:必须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力为经济建设服务 置身于日新月异的现代化城市之中,领略了珠海香洲、中山小榄、佛山顺德等地超常规的发展速度,考察团成员心灵受到了极大的震憾。顺德区2024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437亿元,全部财政收入78.5亿元,相当于我们台州市的经济发展水平。顺德区容桂镇和中山市小榄镇的财政收入都超过10亿元,相当于路桥区水平,其居民的富裕程度,社会保障和城市化的水平都是路桥远远不及的。这使考察团更加深切地感受到“发展是硬道理”,更加明了经济是一切事业的基础,发展是解决所有问题的出路。顺德区和小榄镇的经济发展关健在于工业的拉动,为此我区在经济发展中要切实学习顺德区和小榄镇的成功经验,务必重视以下四方面问题。一是要处理好工业与商贸的关系,摆正“制造路桥”和“商贸路桥”的位置。路桥是千年商埠,商风源远流长,群众心中有着较深的“商贸情结”,导致在建区初期一度走重商贸轻工业之路,没有很好地建立起工业市场桥。从近几年的GDp来看,三个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一直是第二第产业占主导地位。这说明,我区还远未进入后工业时期,并将在较长一段时期内都将处于工业主导阶段。就现阶段而言,不论是我区的经济总量、增量还是财政收入,其主体都是工业,尤其是工业中的制造业。因此,我区在区委二届八次全会中提出要构建“制造路桥”的思路是非常正确的。“商贸路桥”和“制造路桥”一样,只是我区的特色之一,但占主导和中心地位的不是商贸,而是制造业。我区在构建“制造路桥”中,要整合工业园区,提升园区档次,想方设法招商引资,不遗余力大办工业,尤其要重视以高新技术产业为核心的新型工业的发展,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以迅速扩张经济总量,壮大经济实力,形成较大规模的人流、物流、资金流,积聚人气和商机,为打造“商贸路桥”创造良好条件。二是要正确处理好外源性经济和内源性经济的关系。一个区域经济的发展,依靠新资本的注入,以资本的增量保持区域经济的增量,从而为经济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借鉴香洲、顺德、成都的经验,他们的外源性经济都较为发达,如珠海香洲区2024年实际利用外资3.31亿美元,世界500强有16家落户该区;佛山市顺德区引进香港、台湾、澳门、新加坡、日本、美国、加拿大、维尔京等国家(地区)企业1137家,投资总额达40.58亿美元;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区吸引了近5400家企业进区发展,其中世界500强投资的企业有16家,年销售收入过10亿元的企业6家,过亿元的企业50家。近年来,他们开始重视内源性经济的发展,出台系列政策,营造公平的发展环境,大力发展民营经济。而我区刚刚相反,民营经济发达,外向型经济较弱,工业企业总体还存在低小散现象,规模企业不多,产品科技含量不高、竞争力不强。为此,我区要继续将招商引资作为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增强经济发展后劲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抓手。在巩固民营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提升外源性经济的比重。在内源性经济发展上,要为民营企业发展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服务,营造公平的发展环境,重视抓好国内上市公司、国家部委所属国有大公司的招商工作。在外源性经济发展上,要加大对高新技术产业、支柱产业、产业关联度大的企业和现代服务业等领域利用外资的力度,大力引进跨国公司、世界500强等企业。同时要提高引资门槛,拒绝一些科技含量不高、资金不大的外资项目,更要甄别一些“假外资”。三是要重视主导产业和龙头企业的培育,提高产品科技含量,注重规模和品牌效应。纵观考察的地方,其经济发展快速、发展潜力强劲的原因在于拥有一些主导产业、一批龙头企业,更在于对规模经济的培育和品牌的重视。如顺德的农业已走上高效农业之路,其中鳗鱼、花卉等已成为全国最大的生产和出口基地。建成全国最大的办公、家具销售中心。工业有惠而浦、东芝、松下、三洋、三星等40多家国外大企业在这里投资,全区销售额超亿元的企业有82家,有万家乐、格兰仕、美的、科龙、容声等10多种产品在国内市场的占有率达15~65%;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已占工业总产值的25%。如小榄镇在工业方面,一方面建设中国五金制品产业基地;另一方面努力引进电子音响、生物工程、医药医疗器械等高新技

    术企业,全力打造中国电子音响产业基地。催生了一批名牌产品和名牌企业:华帝燃气具被评为“中国名牌产品”,乐百氏被评为“国家免检产品”。在农业方面,建起了长达10公里的联丰路花木生产销售基地,于2024年被国家林业局、中国花卉协会授予“中国花木之乡”称号。又如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区,形成以电子信息技术和生物医药工程产业为龙头,以其他高新技术产业为补充的产业体系,其中电子信息产业2024实现产值130亿元,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33.5%。因此,我区应强化对区内主导行业和龙头企业的培育,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注重经济规模和品牌效应。在工业方面,要进一步培育以汽车、摩托车及配件、模具及塑料制品、空调及制冷配件和农业机械等几大主导行业,大力发展节日灯、电线电缆、五金、机电、印刷、卫生洁具等优势行业,不断引进和开发科技含量高的产品;在农业方面,要使洋香瓜、西瓜等优势农业和花卉种植形成规模,打响“蓬蜜”、“黄蜜”等品牌;在商贸方面,要通过整合,做大中国日用品商城为龙头的市场规模,走集团化产业发展之路。继续实施名牌战略,通过激励机制,努力培育国家级、世界级的品牌。四是要强化服务意识,突破要素制约,提高办事效率。环境是生产力,更是竞争力。此次考察,我们深切感受到各地党委、政府和广大干部都有着强烈的发展愿望和良好的精神状态,齐心协力思发展、促发展的氛围极为浓厚,真正把优化发展环境作为抢抓机遇,实现自身跨越式发展和适应国际规则、市场经济规则、应对入世挑战的重要抓手。各地都全面开展了政府审批制度改革,筹建了办事中心,进行了机构改革,真正把服务经济和提高办事效率作为衡量改革成功与否的标准。香洲区、顺德区以建设服务型、创新型、学习型、实干型、诚信型政府为目标,改革传统的审批流程和方式,实行并联审批和告知承诺制,即各部门的审批没有先后之分,不设前置条件,可以任意由某个部门先批;对来办事的人“不说不行,告知怎么才行”。审批信息系统实行网上受理和审批。压缩会议,精简文件,推进服务平台前移,把能够下放的权力下放到镇(街道)、社区以及社会中介,完善窗口服务和现场服务机制。强化政府办事透明度,精简机构,其区委办、区府办都合并成一个区委区府办。小榄镇注重投资环境的“软件”建设,政府和公共服务部门为企业提供文明、友善、优质、高效的服务,全力支持和扶持企业发展。小榄工业区成立了工业区管理办公室,为投资者提供“一站式”的全方位配套服务。据介绍,因为其良好的投资环境,许多企业不顾这里地价相对高昂,而乐意在此落户投资。近年来,我区十分重视经济发展环境的建设,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比之香洲区、顺德区和小榄镇,我们在服务经济方面还存在诸多的不足,需进一步优化。同时,要加快硬环境建设,尤其要打破当前严重制约企业发展的土地、水电、人才等要素供给。要内挖潜力,通过土地整理和滩涂围垦,获得土地建设指标,节约用地。积极配合市里做好台州二期供水项目,解决用水不足问题。可偿试通过政府引导、民间投资建设小型电厂来解决今后一段时期用电不足的问题。在人力资源问题上,要通过引进高等院校和高素质人才,加强对区内企业家的培训,为经济发展提供人才保障,以提高城市的核心竞争力。启示之二:必须坚持城市建设和管理紧密接合,加强对城市形态、产业、文化等特色的研究 每个城市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和发展轨迹。珠海市以其独特的经济特区政策、优越的区位条件、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优良的自然生态环境着力打造亚热带海滨花园城市和具有国际影响的滨海风景旅游胜地;顺德区的城市建设一直走城乡一体化道路,城镇化水平很高,现在为适应佛山区域调整的新形势,以建设现代化花园式河滨城市为目标,凭借雄厚的财力,推进新城区建设。小榄镇被国家建设部定为小城镇建设试点和村镇建设示范镇,近年来,按生态城镇和可持续发展的标准,重新编制了新的总体规划,投入50亿元建设了10平方公里,功能齐全、分区明确、交通方便、居住舒适、环境优美的新城区。还投入了大量资金对3平方公里的老城区进行了全面的改造。丽江古城区早在80年代,就开始了对丽江古城的研究和保护工作,在狮子山以西区块另建新城,通过对丽江古城的保护改造,以其与自然完美结合的城市空间,独具特色的地方民族文化,多姿多彩的自然景观,建设中国投资环境、创业环境和人居环境最好的城市,地球上环境最美的地方。这些城市都以其自身的特点、优势,准确发展定位,加快城市发展。路桥是个新区,通过9年的发展,城市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不可否认,这些成就过多地表现在量的扩张上,城市建设基础不强、配套不全、品位不高、精品不多的问题越来越突出。路桥的城市形象与经济的发展水平极不相称,与广大市民的要求与期望相去甚远。城市作为经济发展的主要载体,其形象如何,对于营造优良的投资环境,促进各种生产要素集聚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打造“都市路桥”,塑造路桥城市新形象实是当务之急,其中要注意把握好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要强化对城市的文化、产业、形态等特色的研究。通过对这些城市元素的梳理、研究,提炼城市个性,明确城市发展优势和潜力,从而准确定位城市的发展方向。我区把路桥城市发展定位为“古今商城,生态都市”,这包含了路桥源远流长的商风、现今发达的商贸和未来城市的生态性发展,提炼了路桥城市的个性,体现了城市的优势,描绘了未来的蓝图。应该说定位非常准确。为此,我们要进一步分析路桥的产业优势,挖掘路桥的商贸文化底蕴,整合路桥的城市空间形态,做好路桥的城市发展规划。从顺德区和小榄镇的城市发展轨迹来看,各镇(街道)也要加强对本地城镇特色的研究,要突破小农观念束缚,~远瞩,布局谋篇,高起点规划,大手笔建设,严要求管理,强势推进本区域的城市化发展水平。二是要城市规划与管理并重。规划是城市建设的龙头和灵魂,要体现超前性、科学性、综合性和权威性。香洲、顺德、小榄的一些主要街道基本上是双向六车道或八车道,道路两边绿化留地较多,房屋基本上建在绿化后面,城区绿化率高,街道宽敞整洁,城市形态非常优美。其原因在于规划超前,且控制有力。顺德区禁止村民建房在原地拆建,打破村界,统一规划到“中心镇”,使

    每个镇的城区建设都颇具规模,档次较高,这很值得路桥借鉴。当前我区274平方公里的一体化规划、分区规划和一些专门规划已基本修编完成或正在修编,因此我们要重视规划的超前性,确保规划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同时,要加强城市管理。城市管理是城区政府的基本职能,城市管理要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良的生活环境,为经济建设提供优良的发展环境。香洲区创新城管思路,探索特色城管模式,实施依法管理、市场化运作、社会全民参与、科技创新、信息管理等机制,实现了城市管理与经济建设的互动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特别是其引入市场机制管理城市,市政维护、环卫保洁、绿化养护等工作实行内部招标和内部竞争,新增养护工作全部推向市场,面向社会招标,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效率的做法很值得我们借鉴。我区由于市场发达,流动人口多,加上城市管理机制不健全,管理手段落后,管理部门多、协调难,往往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导致城市管理压力很大,投入多、收效少。因此,我区要理顺管理体制,加强依法管理,加大执法力度,使城市管理由行政手段为主向法律手段为主,由突击式管理转向长效管理,由事务型管理转向环境型管理。按照管养分离的原则,加快市政公用事业市场化运作。广泛动员社会参与城市管理,形成全民人人参与、各行各业齐抓共管的局面。三是要实施土地和房产的综合开发。城市的发展应以房产综合开发为依托。长期以来,路桥的城市建设是线条式发展,城市框架的拉大主要靠道路建设和群众建房来实现。群众建房多以5-6层的立地房为主,且房前屋后多乱搭建,这造成了城市景观零乱,立面单一,功能不全,缺乏品位。同时,我区以前在城市土地出让上走的是成熟一块出让一块建设一块的单项出让的路子,这不仅降低了单位土地的收益而且导致城市建筑缺乏整体感和协调性。香洲、顺德等地的城市建筑各具特色、整体协调、错落有致,其主要途径就是实施了土地和房产的综合开发。香洲区早在建区初期就超前性地征用了所有25°坡度以下的土地,只留少量土地作为村居留地,因此城市建设的成本相对较轻。最近几年,路桥在这方面有了较大的转变,在土地出让上,基本实行宗地出让,开发了一些高档次的居住小区和高层建筑;在工业区等新区开发建设上,全面实施“立改套”,对村民拆迁安置小区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建设,或委托房产公司开发。这种做法很好。我区应坚定“立改套”政策的决心,严格土地管理,加快住宅开发,提高物业管理水平,改善居住质量,促进人口与产业的集聚。四是要重视塑造城市品牌。每个城市都有自己固有的特色和优势,在发展中加以培育和提炼,并塑造成品牌。珠海拥有城市环境品牌,顺德拥有城市经济品牌,小榄拥有全国明星镇品牌,丽江拥有古城品牌,成都拥有高新技术产业品牌。各城市都通过品牌的塑造,大大增强了城市的美誉度和吸引力。因此,我们在打造“都市路桥”中也要重视对路桥城市品牌的塑造。路桥自古商贸繁华,“无街不市、无巷不贩、无户不商”,商风源远流长,目前市场体系较为发达,吉利汽车已成为最具冲击力的优势产业,“十里长街”蕴含了路桥深厚的商贸文化。因此,我们可在市场、古街、汽车方面深化提炼路桥的城市品牌。通过城市品牌的塑造宣传,提高路桥的美誉度,增强路桥城市的魅力和吸引力。启示之三: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观点 发展是永恒的主题,没有发展就没有进步。所考察的几个地方有发展快的也有发展慢的,但他们有个共同之处就是重生态的理念,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正如珠海市香洲区委书记黄晓东所说“发展快不一定好,有时发展慢是为了更好的发展”,这种新的发展观说明发展不只是经济发展,而是经济、社会、环境的全方位发展,经济发展要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可持续发展是一个长期的战略目标,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核心是经济发展与保护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协调一致,是为了让子孙后代能够享有充分的资源和良好的自然环境。珠海市在城市发展中实行了区域协调发展、可居住城市发展和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发展策略,坚持高起点规划,追求山青水秀,碧海蓝天,注重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城市的未来走向成功奠定了正确的方向。其核心是注重培育和利用区域比较优势,发展面向区域性市场的城市产业;建设最适宜居住的海滨花园城市住区;在改善居民当前生存条件和生活质量的同时,按照能够维持人类世代生存和幸福生活的标准,合理地使用自然资源,保持自然生态的质量。通过近几年的快速发展,路桥已具备了一定的物质基础,但同时环境污染也比较严重。因此,路桥今后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要强化生态环境建设,重视城市绿化,努力打造“生态都市”,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的和谐。一要提高环境意识。环境意识的高低是衡量一个人,乃至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对环境保护重视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环境意识越高,人们对良好生态环境的需求越强烈,对保护环境的活动越主动;反之,如果人们的环境意识较低,在社会经济活动中,就往往只顾眼前、局部的经济利益,忽视长期、全局的整体利益,结果造成资源耗竭、生态破坏和环境恶化,进而限制社会经济的发展。当前我区干部群众总体环境意识不强,还经常出现破坏环境的事件,为此,路桥要发展生态经济,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关健是首先要提高全民的环境意识。二要重视环境建设。珠海香洲区坚持

    第四篇:珠海 中山 佛山 丽江 成都等地考察报告

    珠海 中山 佛山 丽江 成都等地考察报告

    珠海 中山 佛山 丽江 成都等地考察报告 为学习借鉴珠海、中山、佛山、丽江、成都等地经济发展、城市建设方面的成功经验,进一步理清加快路桥发展的工作思,2024年10月12日,由区委书记**带队,区四套班子部分领导、经济和城建有关部门负责人以及各镇(街道)党委书记(主任)组成的路桥区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考察团一行35人赴珠海市香洲区、中山市小榄镇、佛山市顺德区、丽江市古城区和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府南河等地进行了为期8天的考察,重点学习考察各地的经济发展、工业园区建设、城市规划和管理、旧城保护和河道整治等方面的成功经验。此次考察日程安排紧凑有序,考察内容精广相济,珠江三角洲和西南部两大经济带发展理念的差异,以及各地殊途同归的发展建设成就,都给考察团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引发了深深的思索,获益匪浅,启示良多。

    一、考察地概况

    (一)珠海市香洲区:香洲区是珠海市中心城区,珠海市政治、经济、文化、交通和金融中心。位于南海之滨、珠江口西岸,东水连香港,南接壤澳门,背倚经济发达的珠江三角洲腹地,是联系内地与港澳台,以及对外贸易、国际交往的重要口岸。1984年建区,全区总面积400多平方公里,下辖8个街道3个镇,常住人口73.86万人,流动人口33万人。2024年全区实现GDP68.08亿元,实际利用外资3.31亿美元,财政预算总收入6.26亿元,税收总额8.21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320元,职工年平均工资17544元,原农渔村人均收入6248元。该区强化城市管理,环境品牌已经形成,1999年起实施城市管理体制改革,主要城管职能从市向区、街道下移,建立起“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的新型城市管理体制。城区绿化覆盖率达44.6%,人均公共绿地面积22.7平方米。拥有国际赛车场、高尔夫球场,人均拥有体育场馆的面积居国内之冠。以香洲为中心城区的珠海市是全国环保模范城、全国园林城市、全国卫生城市、全国旅游胜地四十佳。1998年荣获联合国“国际改善居住环境最佳范例奖”。

    (二)中山市小榄镇:小榄镇是中山市的工业强镇,区域商业中心,位于珠江三角洲中部,镇域总面积75.4平方公里,其中城区面积13平方公里。户籍人口15万人,另有长期的外来人口10多万人。辖有3个社区居委会,13个村委会。小榄的经济以工业为主体。全镇有工业企业4000多家,至2024年底,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63家,形成了五金电器、电子音响、食品饮料、制衣制鞋、化工塑料、印刷包装六大支柱产业。农业生产结构逐步调整、优化,形成了花卉苗木、蔬菜、塘鱼和观赏鱼三大具特色、高效益的产业。投入50亿元建设了10平方公里的新城区,建有吞吐量12万吨的小榄港,日供水量达25万吨。2024年,全镇经济总收入180亿元,其中工业销售收入157.8亿元;国内生产总值59.2亿元;税收总额10.6亿元;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02亿元。小榄镇先后被有关部委授予10多个国家级荣誉称号,被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确定为“中国可持续发展小城镇试点”。小榄工业区是全国企业科技园区,总体规划2万亩,至2024年底已开发土地9300亩,正投入使用3200亩,建成厂房面积50多万平方米。区内道路、市政给排水、电力、电信设备完善,配套设施齐全。至2024年底,小榄工业区有149家企业落户,其中上规模企业60家,已投产项目103个。2024年工业区销售收入12亿元,预计2024年可增10亿元,成为全镇经济主要增长点。

    (三)中山市顺德区: 佛山市顺德区是新兴的工业城市,位于珠江三角洲中部,靠近广州、江门等大中城市,毗邻港澳,面积806平方公里,1992年3月撤县建市,2024年1月撤市建区。全区现有10个镇(街道),109个行政村,88个居民区,常住人口110.96万人,流动人口60万人,旅居港澳台的乡亲及国外华侨40多万人。目前顺德城镇建成区面积达74.5平方公里,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居住面

    积分别达36.2和60.8平方米,城市化水平55.8%。近年来,顺利实现了行政中心南移,规划中的新城区面积达31.8平方公里,现已基本定型。至2024年底,全区公路总里程达1526.1公里,公路密度每100平方公里达189公里。有进出境的港口3个,全年出入境旅客60.37万人次,货物进出口量311万吨。目前全区生产和生活用电、用水敞开供应,除省网供电外,还自办发电厂装机总容量达56.5万千瓦;日供水能力145.3万吨。2024年该区实现GDP437亿元,工农业总产值1050亿元,全部财政收入78.5亿元,其中地方预算内财政收入30.63亿元;职工人均工资14912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546元;城乡居民储蓄余额509.25亿元。

    (四)丽江市古城区:位于云南省西北部横断山脉向云贵高原过渡地带,面积1255.4平方公里,下辖6个乡镇53个村(居)委会。总人口14.2万人,有纳西、汉、白、藏、彝、普米等10余个民族。古城区地处滇、川、藏交通要冲,自古以来是汉、藏、白、纳西等民族文化、经济交往的枢纽,是南方丝绸之路和“茶马古道”的重镇及军事战略要地,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以纳西文化为代表的民族文化。境内拥有三项世界遗产,名胜古迹随处可见,自然景观多姿多彩,民族文化璀灿夺目。2024年实现GDP10.55亿元,其中第一产业1.14亿元,第二产业3.02亿元,第三产业6.39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5867.1万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7005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625元;城镇化率达44.2%。具有800多年历史的丽江古城,座落在丽江坝子中部,面积约3.8平方公里,始建于南宋末年。丽江古城选址独特,布局上充分利用山川地形及周围自然环境,形成坐靠西北,放眼东南的整体格局。发源于城北象山脚下的玉泉河水分三股入城后,又分成无数支流,穿街绕巷,流布全城,形成了“家家门前流水,户户屋后垂杨”的诗画图。街道不拘于工整而自由分布,主街傍水,小巷临渠,300多座古石桥与河水、绿树、古巷、古屋相依相映,极具高原水乡古树、小桥、流水人家的美学意韵,被誉为“东方威尼斯”、“高原姑苏”。城中的木氏土司衙署则呈现出一派“宫室之丽,拟于王者”的非凡景象。古城中至今依然大片保持明清建筑特色,“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走马转角楼”式的瓦屋楼房鳞次栉比,既突出结构布局,又追求雕绘装饰,外拙内秀,玲珑精巧,被中外建筑专家誉为“居民博物馆”。丽江古城文物古迹众多,文化蕴含丰厚独特,是我国保存最完整、最具民族风格的古镇。1986年国务院公布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1997年12月4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清单,2024年荣登“中国最令人向往的10个城市”行列。

    (五)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始建于1988年,1991年经国务院批准为首批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024年批准为中国亚太经合组织(APEC)科技工业园区。2024年,经国家科技部批准成立成都高新区西区。同年成为西部首家获得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中国认证和英国皇家UKAS国际认证的区域。成都高新区包括两部分:南区位于成都市南,规划面积47平方公里,作为成都市规划的城市副中心,重点建设现代化的科技商务区和全国最大的科技孵化基地;西区位于成都市西,规划面积20平方公里,作为成都高新区国际化的制造基地,重点发展电子信息和现代中药产业。其中包括四川成都出口加工区,规划面积3平方公里,首期开发面积0.6平方公里,是西部发展先进机械制造和出口加工产业的重要基地。成都高新区是中国西部投资环境最好、投资回报最丰厚、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区域之一,吸引了近5400家企业进区发展,其中世界500强投资的企业有16家,年销售收入过10亿元的企业6家,过亿元的企业50多家。外商投资企业共计430余家,高新技术企业共计520余家,形成以电子信息技术和生物医药工程产业为龙头,以其他的技术产业为补充的产业体系。2024年实现GDP168亿元,技工贸总收入472亿元,工业总产值388亿元,到位外资8308万美元,出口创汇19630万美元。

    二、几点启示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在短短的8天学习考察中,考察团一行不仅亲眼目睹了各地在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中的高品位发展、大手笔规划、创特色建设以及重实效管理,而且切身感受到各地解放思想、不断创新、勇于开拓、大胆实践的浓厚氛围,每一天的学习考察都是一堂生动的教育课,给予考察团深切的感受和丰富的启发。概括起来,启示最深的主要有以下几点: 启示之一:必须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要以经济建设

    为中心,全力为经济建设服务 置身于日新月异的现代化城市之中,领略了珠海香洲、中山小榄、佛山顺德等地超常规的发展速度,考察团成员心灵受到了极大的震憾。顺德区2024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437亿元,全部财政收入78.5亿元,相当于我们台州市的经济发展水平。顺德区容桂镇和中山市小榄镇的财政收入都超过10亿元,相当于路桥区水平,其居民的富裕程度,社会保障和城市化的水平都是路桥远远不及的。这使考察团更加深切地感受到“发展是硬道理”,更加明了经济是一切事业的基础,发展是解决所有问题的出路。顺德区和小榄镇的经济发展关健在于工业的拉动,为此我区在经济发展中要切实学习顺德区和小榄镇的成功经验,务必重视以下四方面问题。一是要处理好工业与商贸的关系,摆正“制造路桥”和“商贸路桥”的位置。路桥是千年商埠,商风源远流长,群众心中有着较深的“商贸情结”,导致在建区初期一度走重商贸轻工业之路,没有很好地建立起工业市场桥。从近几年的GDP来看,三个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一直是第二第产业占主导地位。这说明,我区还远未进入后工业时期,并将在较长一段时期内都将处于工业主导阶段。就现阶段而言,不论是我区的经济总量、增量还是财政收入,其主体都是工业,尤其是工业中的制造业。因此,我区在区委二届八次全会中提出要构建“制造路桥”的思路是非常正确的。“商贸路桥”和“制造路桥”一样,只是我区的特色之一,但占主导和中心地位的不是商贸,而是制造业。我区在构建“制造路桥”中,要整合工业园区,提升园区档次,想方设法招商引资,不遗余力大办工业,尤其要重视以高新技术产业为核心的新型工业的发展,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以迅速扩张经济总量,壮大经济实力,形成较大规模的人流、物流、资金流,积聚人气和商机,为打造“商贸路桥”创造良好条件。二是要正确处理好外源性经济和内源性经济的关系。一个区域经济的发展,依靠新资本的注入,以资本的增量保持区域经济的增量,从而为经济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借鉴香洲、顺德、成都的经验,他们的外源性经济都较为发达,如珠海香洲区2024年实际利用外资3.31亿美元,世界500强有16家落户该区;佛山市顺德区引进香港、台湾、澳门、新加坡、日本、美国、加拿大、维尔京等国家(地区)企业1137家,投资总额达40.58亿美元;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区吸引了近5400家企业进区发展,其中世界500强投资的企业有16家,年销售收入过10亿元的企业6家,过亿元的企业50家。近年来,他们开始重视内源性经济的发展,出台系列政策,营造公平的发展环境,大力发展民营经济。而我区刚刚相反,民营经济发达,外向型经济较弱,工业企业总体还存在低小散现象,规模企业不多,产品科技含量不高、竞争力不强。为此,我区要继续将招商引资作为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增强经济发展后劲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抓手。在巩固民营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提升外源性经济的比重。在内源性经济发展上,要为民营企业发展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服务,营造公平的发展环境,重视抓好国内上市公司、国家部委所属国有大公司的招商工作。在外源性经济发展上,要加大对高新技术产业、支柱产业、产业关联度大的企业和现代服务业等领域利用外资的力度,大力引进跨国公司、世界500强等企业。同时要提高引资门槛,拒绝一些科技含量不高、资金不大的外资项目,更要甄别一些“假外资”。三是要重视主导产业和龙头企业的培育,提高产品科技含量,注重规模和品牌效应。纵观考察的地方,其经济发展快速、发展潜力强劲的原因在于拥有一些主导产业、一批龙头企业,更在于对规模经济的培育和品牌的重视。如顺德的农业已走上高效农业之路,其中鳗鱼、花卉等已成为全国最大的生产和出口基地。建成全国最大的办公、家具销售中心。工业有惠而浦、东芝、松下、三洋、三星等40多家国外大企业在这里投资,全区销售额超亿元的企业有82家,有万家乐、格兰仕、美的、科龙、容声等10多种产品在国内市场的占有率达15~65%;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已占工业总产值的25%。如小榄镇在工业方面,一方面建设中国五金制品产业基地;另一方面努力引进电子音响、生物工程、医药医疗器械等高新技术企业,全力打造中国电子音响产业基地。催生了一批名牌产品和名牌企业:华帝燃气具被评为“中国名牌产品”,乐百氏被评为“国家免检产品”。在农业方面,建起了长达10公里的联丰路花木生产销售基地,于2024年被国家林业局、中国花卉协会授予“中国花木之乡”

    称号。又如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区,形成以电子信息技术和生物医药工程产业为龙头,以其他高新技术产业为补充的产业体系,其中电子信息产业2024实现产值130亿元,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33.5%。因此,我区应强化对区内主导行业和龙头企业的培育,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注重经济规模和品牌效应。在工业方面,要进一步培育以汽车、摩托车及配件、模具及塑料制品、空调及制冷配件和农业机械等几大主导行业,大力发展节日灯、电线电缆、五金、机电、印刷、卫生洁具等优势行业,不断引进和开发科技含量高的产品;在农业方面,要使洋香瓜、西瓜等优势农业和花卉种植形成规模,打响“蓬蜜”、“黄蜜”等品牌;在商贸方面,要通过整合,做大中国日用品商城为龙头的市场规模,走集团化产业发展之路。继续实施名牌战略,通过激励机制,努力培育国家级、世界级的品牌。四是要强化服务意识,突破要素制约,提高办事效率。环境是生产力,更是竞争力。此次考察,我们深切感受到各地党委、政府和广大干部都有着强烈的发展愿望和良好的精神状态,齐心协力思发展、促发展的氛围极为浓厚,真正把优化发展环境作为抢抓机遇,实现自身跨越式发展和适应国际规则、市场经济规则、应对入世挑战的重要抓手。各地都全面开展了政府审批制度改革,筹建了办事中心,进行了机构改革,真正把服务经济和提高办事效率作为衡量改革成功与否的标准。香洲区、顺德区以建设服务型、创新型、学习型、实干型、诚信型政府为目标,改革传统的审批流程和方式,实行并联审批和告知承诺制,即各部门的审批没有先后之分,不设前置条件,可以任意由某个部门先批;对来办事的人“不说不行,告知怎么才行”。审批信息系统实行网上受理和审批。压缩会议,精简文件,推进服务平台前移,把能够下放的权力下放到镇(街道)、社区以及社会中介,完善窗口服务和现场服务机制。强化政府办事透明度,精简机构,其区委办、区府办都合并成一个区委区府办。小榄镇注重投资环境的“软件”建设,政府和公共服务部门为企业提供文明、友善、优质、高效的服务,全力支持和扶持企业发展。小榄工业区成立了工业区管理办公室,为投资者提供“一站式”的全方位配套服务。据介绍,因为其良好的投资环境,许多企业不顾这里地价相对高昂,而乐意在此落户投资。近年来,我区十分重视经济发展环境的建设,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比之香洲区、顺德区和小榄镇,我们在服务经济方面还存在诸多的不足,需进一步优化。同时,要加快硬环境建设,尤其要打破当前严重制约企业发展的土地、水电、人才等要素供给。要内挖潜力,通过土地整理和滩涂围垦,获得土地建设指标,节约用地。积极配合市里做好台州二期供水项目,解决用水不足问题。可偿试通过政府引导、民间投资建设小型电厂来解决今后一段时期用电不足的问题。在人力资源问题上,要通过引进高等院校和高素质人才,加强对区内企业家的培训,为经济发展提供人才保障,以提高城市的核心竞争力。启示之二:必须坚持城市建设和管理紧密接合,加强对城市形态、产业、文化等特色的研究 每个城市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和发展轨迹。珠海市以其独特的经济特区政策、优越的区位条件、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优良的自然生态环境着力打造亚热带海滨花园城市和具有国际影响的滨海风景旅游胜地;顺德区的城市建设一直走城乡一体化道路,城镇化水平很高,现在为适应佛山区域调整的新形势,以建设现代化花园式河滨城市为目标,凭借雄厚的财力,推进新城区建设。小榄镇被国家建设部定为小城镇建设试点和村镇建设示范镇,近年来,按生态城镇和可持续发展的标准,重新编制了新的总体规划,投入50亿元建设了10平方公里,功能齐全、分区明确、交通方便、居住舒适、环境优美的新城区。还投入了大量资金对3平方公里的老城区进行了全面的改造。丽江古城区早在80年代,就开始了对丽江古城的研究和保护工作,在狮子山以西区块另建新城,通过对丽江古城的保护改造,以其与自然完美结合的城市空间,独具特色的地方民族文化,多姿多彩的自然景观,建设中国投资环境、创业环境和人居环境最好的城市,地球上环境最美的地方。这些城市都以其自身的特点、优势,准确发展定位,加快城市发展。路桥是个新区,通过9年的发展,城市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不可否认,这些成就过多地表现在量的扩张上,城市建设基础不强、配套不全、品位不高、精品不多的问题越来越突出。路桥的城市形象与经济的发展水平极不相称,与广大市民的要求与期望相去甚远。城市作为经济发展的主要载

    体,其形象如何,对于营造优良的投资环境,促进各种生产要素集聚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打造“都市路桥”,塑造路桥城市新形象实是当务之急,其中要注意把握好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要强化对城市的文化、产业、形态等特色的研究。通过对这些城市元素的梳理、研究,提炼城市个性,明确城市发展优势和潜力,从而准确定位城市的发展方向。我区把路桥城市发展定位为“古今商城,生态都市”,这包含了路桥源远流长的商风、现今发达的商贸和未来城市的生态性发展,提炼了路桥城市的个性,体现了城市的优势,描绘了未来的蓝图。应该说定位非常准确。为此,我们要进一步分析路桥的产业优势,挖掘路桥的商贸文化底蕴,整合路桥的城市空间形态,做好路桥的城市发展规划。从顺德区和小榄镇的城市发展轨迹来看,各镇(街道)也要加强对本地城镇特色的研究,要突破小农观念束缚,高瞻远瞩,布局谋篇,高起点规划,大手笔建设,严要求管理,强势推进本区域的城市化发展水平。二是要城市规划与管理并重。规划是城市建设的龙头和灵魂,要体现超前性、科学性、综合性和权威性。香洲、顺德、小榄的一些主要街道基本上是双向六车道或八车道,道路两边绿化留地较多,房屋基本上建在绿化后面,城区绿化率高,街道宽敞整洁,城市形态非常优美。其原因在于规划超前,且控制有力。顺德区禁止村民建房在原地拆建,打破村界,统一规划到“中心镇”,使每个镇的城区建设都颇具规模,档次较高,这很值得路桥借鉴。当前我区274平方公里的一体化规划、分区规划和一些专门规划已基本修编完成或正在修编,因此我们要重视规划的超前性,确保规划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同时,要加强城市管理。城市管理是城区政府的基本职能,城市管理要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良的生活环境,为经济建设提供优良的发展环境。香洲区创新城管思路,探索特色城管模式,实施依法管理、市场化运作、社会全民参与、科技创新、信息管理等机制,实现了城市管理与经济建设的互动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特别是其引入市场机制管理城市,市政维护、环卫保洁、绿化养护等工作实行内部招标和内部竞争,新增养护工作全部推向市场,面向社会招标,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效率的做法很值得我们借鉴。我区由于市场发达,流动人口多,加上城市管理机制不健全,管理手段落后,管理部门多、协调难,往往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导致城市管理压力很大,投入多、收效少。因此,我区要理顺管理体制,加强依法管理,加大执法力度,使城市管理由行政手段为主向法律手段为主,由突击式管理转向长效管理,由事务型管理转向环境型管理。按照管养分离的原则,加快市政公用事业市场化运作。广泛动员社会参与城市管理,形成全民人人参与、各行各业齐抓共管的局面。三是要实施土地和房产的综合开发。城市的发展应以房产综合开发为依托。长期以来,路桥的城市建设是线条式发展,城市框架的拉大主要靠道路建设和群众建房来实现。群众建房多以5-6层的立地房为主,且房前屋后多乱搭建,这造成了城市景观零乱,立面单一,功能不全,缺乏品位。同时,我区以前在城市土地出让上走的是成熟一块出让一块建设一块的单项出让的路子,这不仅降低了单位土地的收益而且导致城市建筑缺乏整体感和协调性。香洲、顺德等地的城市建筑各具特色、整体协调、错落有致,其主要途径就是实施了土地和房产的综合开发。香洲区早在建区初期就超前性地征用了所有25°坡度以下的土地,只留少量土地作为村居留地,因此城市建设的成本相对较轻。最近几年,路桥在这方面有了较大的转变,在土地出让上,基本实行宗地出让,开发了一些高档次的居住小区和高层建筑;在工业区等新区开发建设上,全面实施“立改套”,对村民拆迁安置小区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建设,或委托房产公司开发。这种做法很好。我区应坚定“立改套”政策的决心,严格土地管理,加快住宅开发,提高物业管理水平,改善居住质量,促进人口与产业的集聚。四是要重视塑造城市品牌。每个城市都有自己固有的特色和优势,在发展中加以培育和提炼,并塑造成品牌。珠海拥有城市环境品牌,顺德拥有城市经济品牌,小榄拥有全国明星镇品牌,丽江拥有古城品牌,成都拥有高新技术产业品牌。各城市都通过品牌的塑造,大大增强了城市的美誉度和吸引力。因此,我们在打造“都市路桥”中也要重视对路桥城市品牌的塑造。路桥自古商贸繁华,“无街不市、无巷不贩、无户不商”,商风源远流长,目前市场体系较为发达,吉利汽车已成为最具冲击力的优势产业,“十里长街”

    蕴含了路桥深厚的商贸文化。因此,我们可在市场、古街、汽车方面深化提炼路桥的城市品牌。通过城市品牌的塑造宣传,提高路桥的美誉度,增强路桥城市的魅力和吸引力。启示之三: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观点 发展是永恒的主题,没有发展就没有进步。所考察的几个地方有发展快的也有发展慢的,但他们有个共同之处就是重生态的理念,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正如珠海市香洲区委书记黄晓东所说“发展快不一定好,有时发展慢是为了更好的发展”,这种新的发展观说明发展不只是经济发展,而是经济、社会、环境的全方位发展,经济发展要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可持续发展是一个长期的战略目标,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核心是经济发展与保护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协调一致,是为了让子孙后代能够享有充分的资源和良好的自然环境。珠海市在城市发展中实行了区域协调发展、可居住城市发展和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发展策略,坚持高起点规划,追求山青水秀,碧海蓝天,注重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城市的未来走向成功奠定了正确的方向。其核心是注重培育和利用区域比较优势,发展面向区域性市场的城市产业;建设最适宜居住的海滨花园城市住区;在改善居民当前生存条件和生活质量的同时,按照能够维持人类世代生存和幸福生活的标准,合理地使用自然资源,保持自然生态的质量。通过近几年的快速发展,路桥已具备了一定的物质基础,但同时环境污染也比较严重。因此,路桥今后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要强化生态环境建设,重视城市绿化,努力打造“生态都市”,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的和谐。一要提高环境意识。环境意识的高低是衡量一个人,乃至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对环境保护重视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环境意识越高,人们对良好生态环境的需求越强烈,对保护环境的活动越主动;反之,如果人们的环境意识较低,在社会经济活动中,就往往只顾眼前、局部的经济利益,忽视长期、全局的整体利益,结果造成资源耗竭、生态破坏和环境恶化,进而限制社会经济的发展。当前我区干部群众总体环境意识不强,还经常出现破坏环境的事件,为此,路桥要发展生态经济,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关健是首先要提高全民的环境意识。二要重视环境建设。珠海香洲区坚持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通过优化、美化城市投资环境来增强城市竞争力,努力实现在城市管理中经营城市、在经营城市中发展城市经济,其城市管理与经济建设的互动效果已经显现。通过创造“绿色财富”,求得了丰厚的“金色财富”。我们必须重视环境建设,按照生态区建设要求坚持污染控制,保护大气水体环境质量,严格控制不利于自然生态的填河开山行为,重视稀缺资源的保护和合理使用。要以“创建”为契机,加强城区环境建设,加快城中村改造步伐,大力加强城区绿化。以“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为载体,加大对旧村的改造和村庄的整治力度,重视村庄的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实行田、林、路、河、住房、供水、排污等综合治理,并与土地整理结合起来,集约利用土地;与产业园区建设、产业开发等结合起来,改善投资环境,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要着重做好沿路、沿山、沿河和新建广场、公园的绿化建设,大力推进花卉苗木园区等项目建设。继续实施河道整治,将河道整治、环境河岸绿化与自然环境和城市面貌有机地组合起来,优化水系功能,提供绿化和造景的平台,使河道成为城市景观的聚焦和历史文化的载体,成为生态和休闲的廊道。三要重视文化建设。从考察中我们深切感受到一个城市只有具备深厚的城市文化内涵、人文景观,才会有鲜明的城市个性、独特的城市风格,才能获得特殊的魅力和吸引力。路桥是新建区,文化基础相对薄弱,但有着深厚的商贸文化底蕴。我们要重视对传统历史文化的挖掘,新的现代商贸文化的培育。在具体工作中,要注意保护古树名木和名人故居、古建筑、古村落等历史文化遗迹,要放大历史人文景观,丰满城市文化内涵。在“十里长街”的保护开发上要深入学习丽江古城的保护开发经验,在建筑形态上修旧如旧,保持原汁原味。要形成规模,做成街区,注重商业形态,保持繁华的商业氛围。不但要重视对古建筑等有形文化的保护,还要注意保护和挖掘老街传统商贸等无形文化,提高路桥城市文化底蕴,成为打造“人文路桥”的重要组成部分。四要正确对待固废拆解。在重视环境建设中,我们要正确对待一些污染产业。在我区表现最突出的就是固废拆解业。我区的固废拆解业起步较早,到目前已发展成一大产业,成为华东地区乃至全国进口废物的主要集散地。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国内一些工业原料的不足,促进了地方特色产业的发展,对扩大就业、致富百姓,增加地方财政收入等都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但同时也对环境造成了很大影响。这涉及一个城市的经济性和生态性的取舍问题。就路桥目前的经济发展情况而言,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循环经济难以在短期内实现。因此,我们只能采取尊重历史,正视现实,在整治中规范提升的策略。坚持“堵”、“疏”结合,积极探索建立长效的管理机制。按照“园区化拆解,工厂化加工,深度化利用,无害化防治污染,产业化经营”的思路,进一步加快台州市金属再生园区建设,加强源头控制,防止固废分散,严厉打击非法零星拆解。着力延长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产业链,完善产业结构,实现循环经济的良性运转。启示之四:必须坚持重视建设一支有思路、精业务、干事业、高素质的优秀干部队伍 不论是南方经济发达的珠海香洲、中山小榄、佛山顺德,还是西部的丽江古城、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区,我们在考察中深深感到当地干部在经济建设中发挥的巨大推动作用。珠海的城市管理如此富有成效,关健是有一批高素质的城建干部;顺德的经济发展这么快,关健是有一支讲服务、求高效、创新型的干部队伍;丽江的古城保护的这么好,关健是有一些耐得住清贫的专家型干部;而中山小榄镇建成一个高等级大规模的工业园区,关健是有一个任劳任怨、热爱事业的镇班子。一个地区、城市的发展离不开一支有思路、精业务、干事业、高素质的优秀干部队伍。干部队伍是事业成功的不渴动力,干部队伍建设是营造良好发展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干部精神状态改善了、服务理念转变了,就会产生巨大的亲和力和凝聚力。因此,我区必须重视干部队伍建设。一要着力构建一种竞争择优、有效激励、严格监督、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一方面要完善科学的考核、监督体系,尤其要加强对领导干部和选拨任用工作的监督,导顺制逆,实现“干净”与“干事”的统一;另一方面积极探索干部“下”的有效形式和载体,疏通出口,使“能者上、庸者下”,进一步激发干部队伍的整体活力和创造力。充分调动干部工作的积极性,增强干部的事业心,发挥好干部的作用。二要重视对干部的学习教育。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挑战的时代,许多新事物需要我们去学习、去探索、去实践,许多新问题等待我们去研究、去回答、去解决。学习是时代赋予现代干部第一位的任务,要通过学习教育,提高干部素质。通过加强理论学习,深刻领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武装头脑,指导工作。还要学习本职工作所必备的知识,学习现代经济、科技、管理、法律等方面的知识,努力成为某一方面的行家里手。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要联系思想实际和工作实际,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问题,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和利益观。培养成为开拓创新、淡泊名利、积极进取、廉洁自律的新时代干部。

    本文转载于《范文大全网》 网址:

    第五篇:丽江考察报告

    [

    x x

    学校 ]

    丽江古城考察报告

    ——艺术设计系

    专班

    业:[ 景 观

    设 计 ] 级:[ 景 观

    一 班 ] 学生姓名:[xxxx] 学

    号:[

    ] 指导教师:[

    ] 完成时间:2024年7月7日

    一、设计背景

    ........................................................二、设计概念

    ........................................................三、设计元素

    ........................................................1、水

    2、街

    3、桥

    4、民居

    四、周边环境

    1、黑龙潭

    2、五凤楼

    3、束河古镇

    五、周边交通道路系统

    六、内部交通道路系统

    七、绿化系统分析

    八、总体设计分析

    九、分项分析

    1、木府

    2、古城大水车

    3、四方街

    4、福国寺

    5、玉龙雪山

    ................................................................................................................................................................................................................................................................................................................................................................................................................................................................................................................................................................................................................................................................................................................................................................................................................................................................................................................................................................................................................................................3 3 4 5 6 6 6 7 7 8 8 8 10 10 10 11 12 13

    第 0 页

    一、设计背景

    丽江古城位于中国西南部云南省的丽江市,丽江古城又名大研镇,坐落在丽江坝中部,古城地处云贵高原,海拔2400余米,全城面积达3.8平方公里,自古就是远近闻名的集市和重镇。

    丽江古城历史悠久,古朴自然,兼有水乡之容、山城之貌。从城市总体布局到工程、建筑融纳西、汉、白、彝、藏各民族精华有别于中国任何一座王城,丽江古城未受“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途九轨”的中原建城影响。城中无规矩的道路网,无森严的城墙,古城布局中的三山为屏、一川相连;水系利用中的三河穿城、家家流水;街道布局中“经络”设置和“曲、幽、窄、达”的风格;建筑物的依山就水、错落有致。丽江古城是古城风貌整体保存完好的典范。依托三山而建的古城,与大自然产生了有机的统一,古城瓦屋,鳞次栉比,四周苍翠的青山,把紧连成片的古城紧紧环抱。城中民居朴实生动的造型、精美雅致的装饰是纳西族文化与技术的结晶。

    古城现有居民6200多户,25000余人。其中,纳西族占总人口绝大多数,有30%的居民仍在从事以铜银器制作、皮毛皮革、纺织、酿造业为主的传统手工业和商业活动。

    二、设计概念

    丽江古城历史悠久,古朴自然,兼有水乡之容、山城之貌。从城市总体布局到工程、建筑融纳西、汉、白、彝、藏各民族精华有别于中国任何一座王城,丽江古城未受“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途九轨”的中原建城影响。城中无规矩的道路网,无森严的城墙,古城布局中的三山为屏、一川相连;水系利用中的三河穿城、家家流水;街道布局中“经络”设置和“曲、幽、窄、达”的风格;建筑物的依山就水、错落有致。丽江古城是古城风貌整体保存完好的典范。依托三山而建的古城,与大自然产生了有机的统一,古城瓦屋,鳞次栉比,四周

    第 1 页

    苍翠的青山,把紧连成片的古城紧紧环抱。城中民居朴实生动的造型、精美雅致的装饰是纳西族文化与技术的结晶。

    古城现有居民6200多户,25000余人。其中,纳西族占总人口绝大多数,有30%的居民仍在从事以铜银器制作、皮毛皮革、纺织、酿造业为主的传统手工业和商业活动。

    古城是一座没有城墙的古城,光滑洁净的青石板路、完全手工建造的土木结构的房屋、无处不在的小桥流水。大研古城是一座具有浓烈人文气息的小城,明亮的阳光下,总会有步履缓慢的上了年纪的纳西老人悠闲地踱步。

    第 2 页

    三、设计元素

    1、水

    以水为核心的丽江古城因水的活用而呈现特有的水巷空间布局。水元素的大量引入,使丽江古城无法按照“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途九轨”的中原建城制度的建成,而采取一种较为自由的城市空间格局。城中无方整的道路网,也没有严谨的城市轴线。

    2、街

    古城中的古街是古城建筑的特色之一,街道依山势而建,顺水流而设,以红色角砾岩(五花石)铺就,雨季不泥泞、旱季不飞灰,石上花纹图案自然雅致,质感细腻,与整个城市环境相得益彰。

    四方街是丽江古街的代表,位于古城的核心位置,不仅是大研古城的中心,也是滇西北地区的集贸和商业中心。四方街是一个大约4000平方米的梯形小广场,五花石铺地,街道两旁的店铺鳞次栉比。其西侧的制高点是科贡坊,为风格独特的三层门楼。西有西河,东为中河。西河上设有活动闸门,可利用西河与中河的高差冲洗街面。从四方街四角延伸出四大主街:光义街、七一街、五一街,新华街,又从四大主街岔出众多街巷,如蛛网交错,四通八达,从而形成以四方街为中心、沿街逐层外延的缜密而又开放的格局。

    第 3 页

    3、桥

    众多古桥交织错落,构成了复杂的交通网络。在丽江古城区内的玉河水系上,飞架有354座桥梁。大石桥为古城众桥之首,位于四方街东向100米,由明代木氏土司所建,因从桥下中河水可看到玉龙雪山倒影,又名映雪桥。该桥系双孔石拱桥,拱圈用板岩石支砌,桥长10余米,桥宽近4米,桥面用传统的五花石铺砌,坡度平缓,便于两岸往来。

    第 4 页

    4、民居

    丽江古城的民居既融和了汉、白、彝、藏各民族精华,又有纳西族的独特风采,在建筑布局形式、建筑艺术手法等方面进行了大胆创新发展,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纳西族早期的民居建筑,是木楞式土掌 房,尚不是现在的四合院式建筑。现在所见的丽江四合院民居主要有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及前后院,一进两院等几种形式,都是明清以来逐渐成型的。纳西族民居深受汉族、白族民居影响,但也颇具特色。

    (1)纳西民居屋顶多为悬山形式,且山墙头屋顶悬出较多,阴影深沉,显得比较饱满、舒展,而白族民居则多采取硬山形式。(2)纳西族民居善于处理屋面,主次分明,高低错落,变化有致,特别是山墙面形象生动,博风板、悬鱼、麻雀台(腰檐)和山墙尖端暴露的木构架,造型比较丰富,由此可以看出深受传统木楞墙做法的影响。(3)善于利用室外空间和半室外空间。一般厦子(廊檐)较深,可以放下一席桌凳,正房及两厢可放下九桌,加上院子六桌,共可放下十五桌酒席。院子中花木茂盛,生机盎然。(4)建筑善于结合地形,高低错落,空间布置统一中富有变化。(5)建筑与水系结合紧密,或门前即渠,清新幽雅,或房后水巷,别具景色,或跨河筑楼平添情趣,或引水入院,独具匠心。水系兼有生活和防火功能,是日常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中均不可缺少的部分。(6)注重防震要求。丽江为地震区,建筑有设防的要求。传统民居均为木构架的土木(或砖木)结构,能做到房倒屋不塌的要求。一些比较考究的民居,砖(土坯)墙内还有木板的顺墙板,除了起防盗的作用处,主要也是为了防震。总之,丽江传统民居的组合、造型及尺度充分吸收了我国四合院体系的优点,环境虚实结合,内外一体,色彩淡雅;青砖、灰石、白粉墙、土坯砖、木结构,均为当地材料,质感朴实,加上花草树木以及盆景的配合,更加增添生活情趣。

    第 5 页

    四、周边环境

    1、黑龙潭

    丽江城北从玉龙雪山下来的清泉涌流,积水为潭,一片澄碧,湖面30亩,名为黑龙潭。黑龙潭是古城身边的一湖净水。它以屏立于城北的起伏连绵的远山为借景,特别是那座海拔5596米的玉龙雪山的借景及其在湖上的倒影,最给这座园林生辉,引人如入诗画。这座园林虽然是凭借远山近水、苍郁林木而成的自然园林,但也能够因景制宜,疏落而恰当地穿插一些文物建筑——如锁翠桥、龙神祠、戏楼、石拱桥、得月楼及迁建保护的五凤楼(即法云阁)等。它们好象几颗形态、光泽不同的宝石,镶嵌在黑龙潭园林的整个景色之中。

    2、五凤楼

    五凤楼(原名法云间),位于黑龙潭公园北端,始建于公元1601年,楼高20米,为层甍三重担结构,基呈亚字形,楼台三叠,屋担八角,三层共24个飞檐,就象五只彩凤展翅来仪,故名五凤楼。全楼共有32棵柱子落地,其中四棵中柱各高12米,柱上部分用斗架手法建成,楼尖贴金实顶,是中国古代建筑中稀世珍宝和典型范例。

    3、束河民居

    束河民居建筑群在丽江古城西北4公里处,是丽江古城周边的一个小集市。束河依山傍水,民居房舍错落有致。街头有一潭泉水,称为“九鼎龙潭”,又称“龙泉”。青龙河从束河村中央穿过,建于明代的青龙桥横跨其上。青龙桥高4米、宽4.5米、长23米,是丽江境内最大的石拱桥。桥束侧建有长32米、宽27米的四方广场,形制与丽江古城四方街相似,同样可以引水洗街.第 6 页

    五、周边交通系统

    北有香格里拉大道通往玉龙雪山、东巴文化博物馆、黑龙潭公园等地,南有康仲路,西有长水路,东有祥和路等。交通路网很发达,有序的路网串通着古镇的交通。

    第 7 页

    六、内部交通系统

    丽江古城的道路依水路而修,所以形态非常自然。几乎每条街道皆有宽窄不一的水路相伴,形成独特的水乡景观。

    水元素的大量引入,使丽江古城无法按照“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途九轨”的中原建城制度的建成,而采取一种较为自由的城市空间格局。城中无方整的道路网,也没有严谨的城市轴线。

    七、绿化系统分析

    丽江古城的绿化是自然美与人工美,艺术与适用经济的有机统一体,是古城风貌整体保存完好的典范。依托三山而建的古城,与大自然产生了有机而完整的统一,古城瓦屋,鳞次栉比,四周苍翠的青山,把紧连成片的古城紧紧环抱。在路、水、建筑和水之间,树木、灌木和花草点缀其中,共生共息。环境虚实结合,内外一体,色彩淡雅;青砖、灰石、白粉墙、土坯砖、木结构,均为当地材料,质感朴实,加上花草树木以及盆景的配合,更加增添生活情趣。

    八、总体设计分析

    丽江古城历史悠久,古朴自然,城市布局错落有致,既具有山城风貌,又富于水乡韵味。古城包容着丰富的民族传统文化,集中体现了纳西民族的兴旺与发展,是研究人类文化发展的重要史料。

    丽江古城是一座具有较高综合价值和整体价值的历史文化名城,它集中体现了地方历史文化和民族风俗风情,体现了当时社会进步的本质特征。流动的城市空间、充满生命力的水系、风格统一的建筑群体、尺度适宜的居住建筑、亲切宜人

    第 8 页 的空间环境以及独具风格的民族艺术内容等,使其有别于中国其他历史文化名城。古城建设祟自然、求实效、尚率直、善兼容的可贵特质更体现特定历史条件下的城镇建筑中所特有的人类创造精神和进步意义。丽江古城是具有重要意义的少数民族传统聚居地,它的存在为人类城市建设史的研究、人类民族发展史的研究提供了宝贵资料,是珍贵的文化遗产,是中国乃至世界的瑰宝。

    丽江古城历史悠久,古朴自然,兼有水乡之容、山城之貌,它作为有悠久历史的少数民族城市,从城市总体布局到工程、建筑融汉、白、彝、藏各民族精华,井自具纳西族独特风采。1986年,中国政府将其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确定了丽江古城在中国名城中的地位

    丽江古城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城市建设的成就 ,有别于中国任何一座王城,丽江古城未受“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途九轨”的中原建城复制影响。城中无规矩的道路网,无森严的城墙,古城布局中的三山为屏、一川相连;水系利用中的三河穿城、家家流水;街道布局中“经络”设置和“曲、幽、窄、达”的风格;建筑物的依山就水、错落有致的设计艺术在中国现存古城中是极为罕见的,是纳西族先民根据民族传统和环境再创造的结果。

    丽江古城民居是中国民居中具有鲜明特色和风格的类型之一。城镇、建筑本身是社会生活的物化形态,民居建筑较之官府衙署、寺庙殿堂等建筑更能反映一个民族一个地区的经济文化、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丽江古城民居在布局、结构和造型方面按自身的具体条件和传统生活习惯,有机结合了中原古建筑以及白族、藏族民居的优秀传统,井在房屋抗震、遮阳、防雨、通风、装饰等方面进行了大胆创新发展,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其鲜明之处就在于无一统的构成机体,明显显示出依山傍水、穷中出智、拙中藏巧、自然质朴的创造性,在相当长的时间和特定的区域里对纳西民族的发展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丽江古城是自然美与人工美,艺术与适用经济的有机统一体,是古城风貌整体保存完好的典范。依托三山而建的古城,与大自然产生了有机而完整的统一,古城瓦屋,鳞次栉比,四周苍翠的青山,把紧连成片的古城紧紧环抱。城中民居朴实生动的造型、精美雅致的装饰是纳西族文化与技术的结晶。古城所包涵的艺术来源于纳西人民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体现人民群众的聪明智慧,是地方民族文化技术交流融汇的产物,是中华民族宝贵建筑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丽江古城包容著丰富的民族传统文化,集中体现纳西民族的兴旺与发展,是研究人类文化发展的重要史料。丽江古城的繁荣已有800多年的历史,它己逐渐成为滇西北经济文化中心,为民族文化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条件,聚居在这里的纳西族与其他少数民族一道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民族文化。不论是古城的街道、广场牌坊、水系、桥梁还是民居装饰、庭院小品、槛联匾额、碑刻条石,无不渗透纳西人的文化修养和审美情趣,无不充分体现地方民族宗教、美学、文学等多方面的文化内涵、意境和神韵,展现历史文化的深厚和丰富内容。尤其是具有丰富内涵的东巴文化、白沙壁画等传统文化艺术更是为人类文明史留下了灿烂的篇章。

    丽江古城从城镇的整体布局到民居的形式,以及建筑用材料、工艺装饰、施工工艺、环境等方面,均完好地保存古代风貌,首先是道路和水系维持原状,五花石路面、石拱桥、木板桥、四方街商贸广场一直得到保留。民居仍是采用传统工艺和材料在修复和建造,古城的风貌已得到地方政府最大限度的保护,所有的营造活动均受到岩格的控制和指导。丽江古城一直是由民众创造的,井将继续创造下去。作为一个居民的聚居地、古城局部与原来形态和结构相背离的附加物或是

    第 9 页

    “新建筑”正被逐渐拆除或整改,以保证古城本身所具有的艺术或历史价值能得以充分发扬。

    丽江古城是一座具有较高综合价值和整体价值的历史文化名城,它集中体现了地方历史文化和民族风俗风情,体现了当时社会进步。古城把经济和战略重地与崎岖的地势巧妙地融合在一起,真实、完美地保存和再现了古朴的风貌。古城的建筑历经无数朝代的洗礼,饱经沧桑,它融汇了各个民族的文化特色而声名远扬。

    九、分项分析

    1、木府

    北有故宫,南有木府”。跨过清泉汩汩的流水小桥,突见一座木牌坊赫然立于土木瓦顶居民之间。跨进朱红色的木府大门,眼前豁然开朗,一片开阔的地面上巍然耸立一座金碧辉煌的宫殿,汉白玉基座雕刻精美,那恢宏的气势,使人恍若置身于皇宫之内。府是丽江木氏土司衙门的俗称,位于丽江古城狮子山下,是丽江古城文化之“大观园”。木府景区占地46亩,中轴线长369米,整个建筑群坐西向东,是一座辉煌的建筑艺术之苑。现在看到的木府,充分反映了明代中原建筑的风采,同时保留了唐宋中原建筑中,古朴粗犷的流风余韵,府内玉沟纵横,活水长流的布局,又可看见白族和纳西族传统的民族特色。木府是一座辉煌的建筑艺术之苑,它充分体现了明代中原建筑的风采气质,同时保留了唐宋中原建筑古朴粗犷的流风余韵其坐西朝东、府内玉沟纵横、活水长流的布局,则又见纳西传统文化之精神,并在其建设过程中,汉、纳、白三族人民同心同德,充分发挥其技艺,在主要保留了中原明代建筑风格的基础上,溶入了纳西、白族各种地方工艺风格。同时木府又是纳西古王国名木古树、奇花异草汇聚一体的园林,它介乎于皇家园林与苏州庭院园林之间,将天地山川的清雅之气与王宫的典雅富丽融为一处,充分展现了纳西族广采博纳多元文化的开放精神。

    2、古城大水车

    丽江古城大水车是丽江古城的标志性建筑,成为了丽江古城的地标,是丽江旅游游客们一定要去拍照留念的地方。

    走进古城,首先看到的是两座水车,有人说它是子母水车,也有人说它是情人水车。过去古城里就有水车,以古城大水车为代表,今天在一些偏远之地也还在使用。它可以用来舂米磨面,如果人住在高处,但水在低处流,还可以用它来提水。往右是写有江泽民主席题词的照壁,古城里有三房一照壁的民居,那民居就像这个样子。在古城入口的右边是水龙柱。龙是管水的,古城里的土木建筑最怕火,但水能克火,所以立了这个水龙柱,以表达古城人民免除火灾的愿望。千百年来,古城人民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古城。

    第 10 页

    3、四方街

    四方街是丽江古城中心,交通四通八达,周围小巷通幽,据说是明代木氏土司按其印玺形状而建。这里是茶马古道上最重要的枢纽站。明清以来各方商贾云集,各民族文化在这里交汇生息,是丽江经济文化交流的中心。四方街以彩石铺地,清水洗街,日中为市,薄暮涤场的独特街景而闻名遐迩。其四周6条五彩花石街依山随势,辐射开去,街巷相连。四通八达,交通极为便利。

    四方街以彩石铺地,清水洗街,日中为市,薄暮涤场的独特街景而闻名遐迩。其四周6条五彩花石街依山随势,辐射开去,街巷相连。四通八达,交通极为便利。置身其中,令人仿佛步入了“清明上河图”的繁华景象。古城中至今依然大片保持明清建筑特色,“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走马转角楼”式的瓦屋楼房鳞次栉比,既突出结构布局,又追求雕绘装饰,外拙内秀,玲珑清巧,被中外建筑专家誉为“民居博物馆”。更值得一提的是,古城居民素来喜爱种植花木培植盆景,使古城享有“丽郡从来喜植树,山城无处不飞花”的美誉。

    第 11 页

    4、福国寺

    始建于明朝万历二十九年(公元1601年),最早为木氏土司的家庙。木氏土司请来汉传大乘佛教僧人在此念经修行,成为汉传佛教禅寺,寺名“解脱林”,后由明熹宗朱由校赐名为“福国寺”。

    第 12 页

    5、玉龙雪山

    玉龙雪山是纳西族及丽江各民族心目中一座神圣的山,纳西族的保护神“三朵”就是玉龙雪山的化身,至今丽江还举行每年一度盛大的“三朵节”。唐朝南诏国异牟寻时代,南诏国主异牟寻封岳拜山,曾封赠玉龙雪山为北岳,元代初年,元世祖忽必烈到丽江时,曾封玉龙雪山为“大圣雪石北岳安邦景帝”,玉龙雪山凭其迷人的景观、神秘的传说和至今尚是无人征服的处女峰而令人心驰神往。

    第 13 页



    推荐阅读:
    珠海 中山 佛山 丽江 成都等地考察报告
    沈阳经济夺取首季开门红
    企业介绍
    十年观今日说法有感5则范文
    《论独孤求败五种剑之人生境界》
    中学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