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热门搜索: 供货合同 入职转正
  •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七号文库

    一年级数学下册《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及反思

    栏目:七号文库 来源:网络 作者:风吟鸟唱 时间:2024-06-09 22:21:58 下载.docx文档

    第一篇:一年级数学下册《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及反思

    认识人民币

    元角分

    1元=10角

    教学反思:

    《认识人民币》是在人教版第二册的教学内容。对于“人民币”学生都再熟悉不过了,对于它的用途,更不用我们去讲。在上这个单元之前,本以为课会很好上的,但是上了之后,我感到好难好难,完成得还不是很顺利。这让我思考了许久,为什么呢?总结了原因,有以下几点:

    1、在上第一堂课的时候,对于面值大的人民币,孩子们接触的太少了,有些孩子认知出现了混乱,如:2元与2角辨认不清楚。孩子们经过观察、比较终于能很快辨认了,非常高兴。因为面值比较大,不便于老师为学生准备学具,见不到真人民币,一切都变的抽象了,因而给后面的不同面值的人民币转换带来困难。当然我也准备了真的人民币。可效果不是很好,因为人民币太小,太少,不能让所有的学生都看的很仔细。

    2、在人民币兑换这个环节上,我是通过让他们利用自己的学具换出老师所说的多少人民币或是怎样拿这些钱,如:4元3角、50元、80元6角等。但是在这个环节上,学生的学具又小又多,十分的杂乱,使得整个课堂的纪律有些难以控制。40几位学生的差距也很大,优生早就换好,可差生半天都找不到所要用的人民币。如何让优生和差生都能很快的兑换出人民币呢?这点还有待进一步的思考研究。

    3、部分学生对于买东西的题型缺乏生活经验,甚至有的小朋友对于“营业员应找回多少元?”、“购物者应该付多少元”、“至少需要带几张十元的钱”等等理解困难,所以课后我还设计一个“红领巾小卖部”让学生亲身体验一下如何正确有效的使用人民币,同时掌握人民币的兑换的方法。

    第二篇:一年级数学下册《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及反思

    《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及反思

    教学目标:

    (1)认识小面值的人民币,知道元与角、角与分之间的进率。(2)学会简单的取币、换币。

    (3)通过模拟购物,初步认识商品有标价,感知购物的过程。教学重点: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及简单计算 教学难点:人民币单位间的换算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谈话:同学们到超市买过东西吗?买东西要用什么呢?(用钱去买)对了,你还知道生活中那些地方用到钱?

    师:看来钱的用处非常大,我们的生活中处处要用到钱。小朋友们知道我们国家的钱又叫什么吗? 生:人民币。

    师:对,我们国家的钱叫人民币,今天老师就和小朋友们一起来认识一下人民币。(板书课题)

    二、小组合作,认识人民币。

    (1)认一认,说一说。

    师:小朋友认识人民币吗? 生:认识。

    师:谁能告诉老师你都认识哪些人民币? 生1:我认识1毛,2毛,1块,2块。

    生2:我认识5毛,10块,20块,100块,50块。

    师:刚才小朋友说的几毛、几块又叫几角、几元。生3:我全部都认识。

    师:小朋友真了不起!认识这么多人民币。现在老师给大家准备了很多人民币,咱们一起来认一认,说说你发现了什么?谁能说说你是怎样认识它们的?

    引导:“同学们真不错,用那么多方法来认识人民币。请把课桌上你认识的人民币,给你的伙伴说一说。”

    学生活动,互相说认识的人民币。

    师小结:识记人民币可以从人民币的大小、图案、面值、颜色上来记住。

    师:观察人民币的正面,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师小结:都有国徽,国徽代表我们伟大的祖国,而且是中国人们银行制造的,所以我们要爱护人民币,不能在上面乱写乱画。同时我们小朋友要勤俭节约,不能浪费一分钱。

    给人民币分类。

    师:这么多的人民币小朋友都能认识,真棒!不过,这么多钱放在一起,多不整齐,请同学们按规律分一分,把钱摆整齐。(同学先思考再小组互相讨论怎样给人民币分类,然后动手分类。)

    师:哪个小组愿意来展示一下你们组的整理结果?做得最好的这一小组上来吧!生:我们组是这样整理的,我们把元的人民币放在一起,角的放在一起,分的放在一起。(边说边展示不同的人民币)元的有:100元的(1个),50元的(2个),20元的(2个),10元的(2个),5元的,2元的,1元的(3种)师:刚才这个小组的小朋友是把元和元放在一起,角和角放在一起,分和分放在一起。(板书:元、角、分)整理得很好,既清晰,又有条理。还有没有其他的整理方法? 生:我们组是把大钱和大钱放在一起,小钱和小钱放在一起。大钱有100元、50元、20元、10元、5元、2元、1元;小钱有5角、2角、1角、5分、2分、1分。

    生:我们组是把都是1的放在一起,有100元、10元、1元、1角、1分;都是2的放在一起;都是5的放在一起……

    生:我们是把硬币放在一起,纸币放在一起。

    (2)、由学生的分类引出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板书: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

    3、探索元、角、分之间的关系。

    提出问题:“老师这里有1元钱的橡皮,你能想到不同的付钱方法买到这块橡皮吗?”

    小组的同学互相讨论讨论,然后把想好的方案说给大家听听。可能从以下几方面汇报交流:

    (1)、我直接付1张1元的(2)、我付2张5角的。

    (3)、我付5张2角的,还可以付10张1角的。(4)、我还可以付1张5角和5张1角。

    引导:“同学们想出的付钱方法还真多,哪位同学能说说元和角有什么样的关系呢?” 学生归纳,教师板书:1元=10角。

    4、换钱游戏: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进行。

    (1)师生间进行换钱游戏

    师:现在老师有一张5角的人民币,想换有1角和2角的零钱,谁愿意帮老师的忙?(学生自由发言)

    (2)生生间进行换钱游戏

    1个5分的可以换()个1分的; 1张2角的可以换()张1角的;

    1张5角的可以换()张1角的;一张5角可以换()张2角和()张1角的。1张1元的可以换()张5角的,还可以换()张2角的;

    三、巩固提高。

    谈话:同学们的动手能力可真棒,人民币王国的国王呀想考考大家了,你愿意接受挑战吗?

    1.完成做一做第1题。

    出示各种物品及价格

    a、教师卖,学生买。(教师出示真实物品及价格让学生付钱)b、学生卖,教师买。(目的是训练学生找钱)

    c、学生卖,学生买。(四人小组合作,用模拟人民币和标有价格的模拟物品小纸图片进行交易活动。)

    四、全课小结。

    这节课同学们学得很好,你们学会了什么?老师希望同学们把今天学到的知识用到生活中去。

    教学反思:

    《认识人民币》是在人教版第二册的教学内容。对于“人民币”学生都再熟悉不过了,对于它的用途,更不用我们去讲。在上这个单元之前,本以为课会很好上的,但是上了之后,我感到好难好难,完成得还不是很顺利。这让我思考了许久,为什么呢?总结了原因,有以下几点:

    1、在上第一堂课的时候,对于面值大的人民币,孩子们接触的太少了,有些孩子认知出现了混乱。特别是在作业中出现的2角和2元辨认不清楚。由于见不到真人民币,一切都变的抽象了,因而给后面的不同面值的人民币转换带来困难。当然我也准备了雪菊人民币。可效果不是很好,因为人民币太小,太少,不能让所有的学生都看的很仔细。

    2、在人民币兑换这个环节上,我是通过让他们利用自己的学具换出老师所说的多少人民币或是怎样拿这些钱,如:4元3角、50元、80元6角等。但是在这个环节上,学生的学具又小又多,十分的杂乱,使得整个课堂的纪律有些难以控制。30几位学生的差距也很大,优生早就换好,可差生半天都找不到所要用的人民币。如何让优生和差生都能很快的兑换出人民币呢?这点还有待进一步的思考研究。

    3、部分学生对于买东西的题型缺乏生活经验,甚至有的小朋友对于“营业员应找回多少元?”、“购物者应该付多少元”、“至少需要带几张十元的钱”等等理解困难,原本想课中设计一个“小超市”环节让学生亲身体验一下如何正确有效的使用人民币,但考虑到课堂会比较难控制而放弃。

    第三篇:一年级数学下册《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及反思

    一年级数学下册《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及反思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P46——P49例1、2。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小面值的人民币,知道元与角、角与分之间的进率。

    (2)学会简单的取币、换币。

    2、过程与方法:

    (1)运用生活经验,在换币、取币的过程中培养思维的灵活性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模拟购物,初步认识商品有标价,感知购物的过程。

    3、情感与态度:

    使学生从小懂得要爱护人民币、爱惜人民币,自觉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及简单计算

    教学难点:人民币单位间的换算

    教学准备:

    人民币、购物小商品、每人1元钱。

    现在流通的各面值的人民币若干。

    学生准备人民币学具、练习纸。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学习法。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谈话:同学们到超市买过东西吗?买东西要用什么呢?(用钱去买)对了,你还知道生活中那些地方用到钱?

    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列举自己使用人民币的例子。

    ……

    师:看来钱的用处非常大,我们的生活中处处要用到钱。小朋友们知道我们国家的钱又叫什么吗?

    生:人民币。

    师:对,我们国家的钱叫人民币,今天老师就和小朋友们一起来认识一下人民币。(板书课题)

    二、小组合作,认识人民币。

    1认一认,说一说。

    师:小朋友认识人民币吗?

    生:认识。

    师:谁能告诉老师你都认识哪些人民币?

    生1:我认识1毛,2毛,1块,2块。

    生2:我认识5毛,10块,20块,100块,50块。

    师:刚才小朋友说的几毛、几块又叫几角、几元。生3:我全部都认识。

    师:小朋友真了不起!认识这么多人民币。现在老师给大家准备了很多人民币,咱们一起来认一认,说说你发现了什么?谁能说说你是怎样认识它们的?

    (学生发表不同意见。)

    引导:“同学们真不错,用那么多方法来认识人民币。请把课桌上你认识的人民币,给你的伙伴说一说。”

    学生活动,互相说认识的人民币。

    随机认识样币。

    小结:识记人民币可以从人民币的大小、图案、面值、颜色上来记住。

    观察人民币的正面,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小结:都有国徽,国徽代表我们伟大的祖国,而且是中国人们银行制造的,所以我们要爱护人民币,不能在上面乱写乱画。同时我们小朋友要勤俭节约,不能浪费一分钱。

    2、给人民币分类。(1)师:这么多的人民币小朋友都能认识,真棒!不过,这么多钱放在一起,多不整齐,请同学们按规律分一分,把钱摆整齐。(同学先思考再小组互相讨论怎样给人民币分类,然后动手分类。)

    小组代表发言,说说分类的方法和想法。

    师:哪个小组愿意来展示一下你们组的整理结果?做得最好的这一小组上来吧!

    (一个小组代表上台展示)

    生:我们组是这样整理的,我们把元的人民币放在一起,角的放在一起,分的放在一起。(边说边展示不同的人民币)

    元的有:100元的(2个),50元的(2个),20元的(2个),10元的(2个),5元的,2元的,1元的(3种)

    师:怎么会有两个100元的呢?

    生:一个100元是现在用的,一个100元是原来用的。

    师:说得真好,一个是新版的100元,一个是旧版的100元。两个50元、20 元、10元的人民币也分别是一个新版的,一个旧版的。

    (学生再展示角的、分的人民币)师:刚才这个小组的小朋友是把元和元放在一起,角和角放在一起,分和分放在一起。(板书:元、角、分)整理得很好,既清晰,又有条理。还有没有其他的整理方法?

    生:我们组是把大钱和大钱放在一起,小钱和小钱放在一起。大钱有100元、50元、20元、10元、5元、2元、1元;小钱有5角、2角、1角、5分、2分、1分。

    生:我们组是把都是1的放在一起,有100元、10元、1元、1角、1分;都是2的放在一起;都是5的放在一起……

    生:我们是把硬币放在一起,纸币放在一起。

    (2)、由学生的分类引出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板书: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

    (3)、学生评价(你最喜欢谁的分法,为什么?)

    3、探索元、角、分之间的关系。

    提出问题:“老师这里有1元钱的橡皮,你能想到不同的付钱方法买到这块橡皮吗?”

    小组的同学互相讨论讨论,然后把想好的方案说给大家听听。

    可能从以下几方面汇报交流:

    (1)、我直接付1张1元的

    (2)、我付2张5角的。

    (3)、我付5张2角的,还可以付10张1角的。

    (4)、我还可以付1张5角和5张1角。

    ……

    引导:“同学们想出的付钱方法还真多,哪位同学能说说元和角有什么样的关系呢?”

    学生归纳,教师板书:1元=10角。

    4、换钱游戏: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进行。

    (1)师生间进行换钱游戏

    师:现在老师有一张5角的人民币,想换有1角和2角的零钱,谁愿意帮老师的忙?(学生自由发言)

    (2)生生间进行换钱游戏

    1个5分的可以换()个1分的;

    1张2角的可以换()张1角的;

    1张5角的可以换()张1角的;一张5角可以换()张2角和()张1角的。

    1张1元的可以换()张5角的,还可以换()张2角的;

    ……

    三、巩固提高。

    谈话:同学们的动手能力可真棒,人民币王国的国王呀想考考大家了,你愿意接受挑战吗?

    1.完成48页的做一做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然后订正。

    2、买卖东西交易活动(实践活动)

    出示各种物品及价格

    a、教师卖,学生买。(教师出示真实物品及价格让学生付钱)

    b、学生卖,教师买。(目的是训练学生找钱)

    c、学生卖,学生买。(四人小组合作,用模拟人民币和标有价格的模拟物品小纸图片进行交易活动。)

    四、全课小结。

    这节课同学们学得很好,你们学会了什么?老师希望同学们把今天学到的知识用到生活中去。

    五、作业。

    课本第53页第1、2题。

    板书设计:

    认识人民币

    元 角 分

    1元=10角

    教学反思:

    《认识人民币》是在人教版第二册的教学内容。对于“人民币”学生都再熟悉不过了,对于它的用途,更不用我们去讲。在上这个单元之前,本以为课会很好上的,但是上了之后,我感到好难好难,完成得还不是很顺利。这让我思考了许久,为什么呢?总结了原因,有以下几点:

    1、在上第一堂课的时候,对于面值大的人民币,孩子们接触的太少了,有些孩子认知出现了混乱,如:2元与2角辨认不清楚。孩子们经过观察、比较终于能很快辨认了,非常高兴。因为面值比较大,不便于老师为学生准备学具,见不到真人民币,一切都变的抽象了,因而给后面的不同面值的人民币转换带来困难。当然我也准备了真的人民币。可效果不是很好,因为人民币太小,太少,不能让所有的学生都看的很仔细。

    2、在人民币兑换这个环节上,我是通过让他们利用自己的学具换出老师所说的多少人民币或是怎样拿这些钱,如:4元3角、50元、80元6角等。但是在这个环节上,学生的学具又小又多,十分的杂乱,使得整个课堂的纪律有些难以控制。40几位学生的差距也很大,优生早就换好,可差生半天都找不到所要用的人民币。如何让优生和差生都能很快的兑换出人民币呢?这点还有待进一步的思考研究。

    3、部分学生对于买东西的题型缺乏生活经验,甚至有的小朋友对于“营业员应找回多少元?”、“购物者应该付多少元”、“至少需要带几张十元的钱”等等理解困难,所以课后我还设计一个“红领巾小卖部”让学生亲身体验一下如何正确有效的使用人民币,同时掌握人民币的兑换的方法。

    第四篇:一年级数学下册《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及反思

    一年级数学下册《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P46——P49例1、2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小面值的人民币,知道元与角、角与分之间的进率。(2)学会简单的取币、换币。

    2、过程与方法:

    (1)运用生活经验,在换币、取币的过程中培养思维的灵活性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模拟购物,初步认识商品有标价,感知购物的过程。

    3、情感与态度:

    使学生从小懂得要爱护人民币、爱惜人民币,自觉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及简单计算 教学难点:人民币单位间的换算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谈话:同学们到超市买过东西吗?买东西要用什么呢?(用钱去买)对了,你还知道生活中那些地方用到钱?

    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列举自己使用人民币的例子。师:看来钱的用处非常大,我们的生活中处处要用到钱。小朋友们知道我们国家的钱又叫什么吗? 生:人民币。

    师:对,我们国家的钱叫人民币,今天老师就和小朋友们一起来认识一下人民币。(板书课题)

    二、小组合作,认识人民币。1认一认,说一说。

    师:小朋友认识人民币吗? 生:认识。

    师:谁能告诉老师你都认识哪些人民币? 生1:我认识1毛,2毛,1块,2块。

    生2:我认识5毛,10块,20块,100块,50块。

    师:刚才小朋友说的几毛、几块又叫几角、几元。生3:我全部都认识。

    师:小朋友真了不起!认识这么多人民币。现在老师给大家准备了很多人民币,咱们一起来认一认,说说你发现了什么?谁能说说你是怎样认识它们的?

    (学生发表不同意见。)

    引导:“同学们真不错,用那么多方法来认识人民币。请把课桌上你认识的人民币,给你的伙伴说一说。”

    学生活动,互相说认识的人民币。随机认识样币。小结:识记人民币可以从人民币的大小、图案、面值、颜色上来记住。

    观察人民币的正面,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小结:都有国徽,国徽代表我们伟大的祖国,而且是中国人们银行制造的,所以我们要爱护人民币,不能在上面乱写乱画。同时我们小朋友要勤俭节约,不能浪费一分钱。

    2、给人民币分类。

    (1)师:这么多的人民币小朋友都能认识,真棒!不过,这么多钱放在一起,多不整齐,请同学们按规律分一分,把钱摆整齐。(同学先思考再小组互相讨论怎样给人民币分类,然后动手分类。)

    小组代表发言,说说分类的方法和想法。

    师:哪个小组愿意来展示一下你们组的整理结果?做得最好的这一小组上来吧!(一个小组代表上台展示)生:我们组是这样整理的,我们把元的人民币放在一起,角的放在一起,分的放在一起。(边说边展示不同的人民币)元的有:100元的(2个),50元的(2个),20元的(2个),10元的(2个),5元的,2元的,1元的(3种)师:怎么会有两个100元的呢? 生:一个100元是现在用的,一个100元是原来用的。师:说得真好,一个是新版的100元,一个是旧版的100元。两个50元、20 元、10元的人民币也分别是一个新版的,一个旧版的。

    (学生再展示角的、分的人民币)师:刚才这个小组的小朋友是把元和元放在一起,角和角放在一起,分和分放在一起。(板书:元、角、分)整理得很好,既清晰,又有条理。还有没有其他的整理方法? 生:我们组是把大钱和大钱放在一起,小钱和小钱放在一起。大钱有100元、50元、20元、10元、5元、2元、1元;小钱有5角、2角、1角、5分、2分、1分。

    生:我们组是把都是1的放在一起,有100元、10元、1元、1角、1分;都是2的放在一起;都是5的放在一起……

    生:我们是把硬币放在一起,纸币放在一起。

    (2)、由学生的分类引出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板书: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

    (3)、学生评价(你最喜欢谁的分法,为什么?)

    3、探索元、角、分之间的关系。

    提出问题:“老师这里有1元钱的橡皮,你能想到不同的付钱方法买到这块橡皮吗?”

    小组的同学互相讨论讨论,然后把想好的方案说给大家听听。可能从以下几方面汇报交流:

    (1)、我直接付1张1元的(2)、我付2张5角的。

    (3)、我付5张2角的,还可以付10张1角的。(4)、我还可以付1张5角和5张1角。

    引导:“同学们想出的付钱方法还真多,哪位同学能说说元和角有什么样的关系呢?”

    学生归纳,教师板书:1元=10角。

    4、换钱游戏: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进行。

    (1)师生间进行换钱游戏

    师:现在老师有一张5角的人民币,想换有1角和2角的零钱,谁愿意帮老师的忙?(学生自由发言)

    (2)生生间进行换钱游戏

    1个5分的可以换()个1分的; 1张2角的可以换()张1角的;

    1张5角的可以换()张1角的;一张5角可以换()张2角和()张1角的。

    1张1元的可以换()张5角的,还可以换()张2角的;

    三、巩固提高。

    谈话:同学们的动手能力可真棒,人民币王国的国王呀想考考大家了,你愿意接受挑战吗?

    1.完成48页的做一做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然后订正。

    2、买卖东西交易活动(实践活动)出示各种物品及价格

    a、教师卖,学生买。(教师出示真实物品及价格让学生付钱)b、学生卖,教师买。(目的是训练学生找钱)

    c、学生卖,学生买。(四人小组合作,用模拟人民币和标有价格的模拟物品小纸图片进行交易活动。)

    四、全课小结。

    这节课同学们学得很好,你们学会了什么?老师希望同学们把今天学到的知识用到生活中去。

    五、作业。

    课本第53页第1、2题。板书设计: 认识人民币

    元 角 分

    1元=10角

    1角=10分

    《认识人民币》教学反思:

    《认识人民币》是在人教版第二册的教学内容。对于“人民币”学生都再熟悉不过了,对于它的用途,更不用我们去讲。在上这个单元之前,本以为课会很好上的,但是上了之后,我感到好难好难,完成得还不是很顺利。这让我思考了许久,为什么呢?总结了原因,有以下几点:

    1、在上第一堂课的时候,对于面值大的人民币,孩子们接触的太少了,有些孩子认知出现了混乱,如:2元与2角辨认不清楚。孩子们经过观察、比较终于能很快辨认了,非常高兴。因为面值比较大,不便于老师为学生准备学具,见不到真人民币,一切都变的抽象了,因而给后面的不同面值的人民币转换带来困难。当然我也准备了真的人民币。可效果不是很好,因为人民币太小,太少,不能让所有的学生都看的很仔细。

    2、在人民币兑换这个环节上,我是通过让他们利用自己的学具换出老师所说的多少人民币或是怎样拿这些钱,如:4元3角、50元、80元6角等。但是在这个环节上,学生的学具又小又多,十分的杂乱,使得整个课堂的纪律有些难以控制。40几位学生的差距也很大,优生早就换好,可差生半天都找不到所要用的人民币。如何让优生和差生都能很快的兑换出人民币呢?这点还有待进一步的思考研究。

    3、部分学生对于买东西的题型缺乏生活经验,甚至有的小朋友对于“营业员应找回多少元?”、“购物者应该付多少元”、“至少需要带几张十元的钱”等等理解困难,所以课后我还设计一个“红领巾小卖部”让学生亲身体验一下如何正确有效的使用人民币,同时掌握人民币的兑换的方法。

    第五篇:一年级下册认识人民币教学反思

    3eud教育网 http://www.3edu.net 百万教学资源,完全免费,无须注册,天天更新!

    认识人民币

    长沙市芙蓉区火炬小学李敏 情景说明:

    周四的上午第一节课是一甲班的数学课。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认识人民币。人民币这个知识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是很熟悉的事物了。因为每天都要用到钱,如何教学这个与生活紧密联系的问题呢,让他们真正认识人民币,以及爱护我们的人民币呢?教学一直在延续,如何让同学们真正认识并爱护人民币,上课继续……

    案例经过:

    “如果李老师要去买文具,需要带上什么?也就是用什么去买文具呢?”孩子们一下子就来了兴趣,齐声说是钱。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人民币吧。孩子们兴奋的回答我,“好的!”

    我用多媒体出示人民币图片,并且对学生们说:“这些人民币你们认识吗,谁来告诉大家,上面这些人民币各是多少钱呢?”

    班中有许多小朋友踊跃举手,回答课件上人民币各是多少钱,各说各的,课堂的气氛十分热闹。

    “看来同学们对人民币已经有一定的认识。今天我们先研究小面值的吧。”

    “小朋友们,请四人小组拿出信封里的人民币,它们各表示多少钱,你是怎么认的,把你的想法在小组里说一说,交流后老师要考考你们。”

    接着,四人小组议论纷纷,都在认真的讨论着,我下到小组里听听孩子们的说法。走到四大组的最后几排,文骞正在兴致勃勃地说:“你们看20元的是黄色有一个毛主席的头像呢,我就是这样记住的。”班长周杨荻说:“我也记住了5元的,是红色上面有数字5。”其他小朋友们议论得更欢了。

    “好了,下面就请几个同学上台来介绍人民币吧。”孩子们纷纷举手。我指名几个同学上台,大家都说得挺不错的。

    有的是从颜色、大小来看,有的是从图案字样来记住的。

    我出示钱上的国徽:这是国徽代表我们伟大的祖国,所以我们要爱护人民币,如果你看见一位小朋友在人民币上乱涂乱写,你想对他说些什么话? 这时候,梅杰站起来讲:“小朋友,你在人民币上乱涂乱写是不对的,我们都要爱护它。” 其他小朋友也你一言我一语站起来发表自己的意见。

    自我反思:

    这节课上下来,让我感受很深。把与实际紧密联系的人民币知识教授给同学们,让他们对这个知识点记忆深刻。

    这个案例给了我如下启示:

    1、师生之间关系是平等的。

    这节课我与学生进行了很好的互动,让他们来说来讲,让他们在课堂上当小老师,给了他们很大的自主空间。

    2、教师要正确引导学生来学习与生活实际联系紧密的知识。

    如本节课,把人民币以多媒体形式出现,使学生在较清晰地看到它们的面值与样式的同时,初步感知人民币的表象,为下面的具体探究与辩识作铺垫。让生自己看真实的人民币,架设了数学与现实生活密切联系的桥梁。学生通过观察、触摸、小组交流等学习方式,较好地认识了各种小面值人民币的特征。接下来是灌输爱护人民币的思想,这是每3eud教育网 http://www.3edu.net 教学资源集散地。可能是最大的免费教育资源网!3eud教育网 http://www.3edu.net 百万教学资源,完全免费,无须注册,天天更新!

    位公民的责任与义务。从小教育小学生养成对人民币的尊重。养成合理用钱的习惯显得尤为重要。通过适度的引导与发散,使学生很好的联系生活实际,讲出了爱护人民币的一些做法,无形中又反过来强化了必须爱护人民币的立论。

    3eud教育网 http://www.3edu.net 教学资源集散地。可能是最大的免费教育资源网!



    推荐阅读:
    一年级数学下册《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及反思
    保险支公司三年发展规划
    计算机网络技术职业前景调查
    2024年四川省德阳固定资产投资运行分析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探索

    相关文章:

    中学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