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热门搜索: 机关行政公文 历史论文
  •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八号文库

    领导者的用人素质

    栏目:八号文库 来源:网络 作者:风华正茂 时间:2024-06-05 03:54:42 下载.docx文档

    第一篇:领导者的用人素质

    浅谈领导者的用人素质

    摘要:现代社会的竞争日益取决于人才之间的竞争,选材用人之道,是领导者必须具备的重要素质。要做到知人善任,领导者应该既有识才的慧眼,又有举才的胆略,还要有用人的本领以及甘当“人梯”的胸襟。此外,还应当注重对于人才的培养。

    关键词:领导者,用人,素质

    用人是领导活动的一个重要职能。

    领导者做出决策以后,需要选用人才去执行实施,工作才得以完成。唐太宗说:“为政之要,惟在得人。用非其才,必难致治。”曾国藩也认为:“成大事者,以多得助手为第一要义”,“将欲维持成法,所须引用正人”。领导的意义并不在于领导者亲自冲锋陷阵,而在于调兵遣将,运筹帷幄,使得人尽其才,各尽其能。松下幸之助有言:“集合众智,无往不利。”

    纵观古今,卓越领导者的成功都离不开人才的支持。鲍叔牙慧眼识英才,劝说齐桓公不计前嫌起用管仲,成就了春秋一霸;楚汉争雄,刘邦招纳萧何、韩信,最终打败了项羽;刘备三顾茅庐得卧龙,才有了后来的蜀国基业;毛泽东不拘一格降人才,重用粟裕,才有苏中、莱芜、孟良崮、豫东、济南、淮海等战役的伟大胜利。

    选材用人,有着很深的学问。作为领导者,具备用人素质是很重要的。他应该既有识才的慧眼,又有举才的胆略,还要有用人的本领以及甘当“人梯”的胸襟。

    一、领导者要有识才的慧眼,首先必须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念。用人必须先识人。领导者要独具慧眼,善于发现人才,特别是那些潜在的人才。正确的方法是用全面的、历史的、辩证的、发展的观点来观察和识别人才。留心观察人才在工作圈、生活圈、社交圈的表现,坚持全面与重点、显能与潜能、优点与缺点、言论与行动、领导与群众相统一的观点,正确识别人才。

    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念,应当坚持以下原则:

    1. 人才为本、事业为重。

    治国之道,惟在得人。当今世界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的人才,谁拥有一流的人才,谁就拥有一流的事业。因此,领导者要树立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观念,有求才若渴、爱才如命的精神,从党和人民的事业出发选人用人。

    2.德才兼备、任人唯贤。

    领导用人必须坚持德才兼备的标准,既不能重才轻德,也不能重德轻才。要把德放在首位,同时,要坚持任人唯贤的用人路线,做到大公无私、惟才是举,反对任人唯亲、以权谋私,按资排辈、固守僵化。

    3.群众公认、注重实绩。

    领导用人必须坚持党的群众路线,运用民主推荐和民意测验等方法考察了解干部,并通过实绩考察干部的德才素质,把群众公认并有政绩的人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

    二、领导者要有举才的胆略,必须摒弃私心杂念。

    识才不等于举才。敢不敢举才,关键在于是否出自公心。

    敢于举才,应当做到以下两点:

    1.及早发现,适时提拔。

    人才成长是有周期性的,领导者要充分认识人才的最佳使用期,及时提拔使用人才。要敢于破除论资排辈、求全责备、平衡照顾等陈规陋习,大胆任用新人。

    2.切记嫉贤妒能。

    领导者不可能事事精通。不少专才在某些方面优于自己,甚至有些通才也后来居上的超越了自己。此时,领导者不能因为害怕被超越而压制人才,而需要有宽大的气度和心胸,排除私心,敢于起用并重用出类拔萃的人才。这对于组织发展和领导工作的达成是大有裨益的。

    三、领导者要有用才的本领,关键在于“择能而使”。

    领导应该知人善任,用人所长,因才施用,使不同的人才各尽其能。合理用才,应当做到以下几点:

    1.因才择人,量才使用。

    领导用人必须依据人的才能大小安排适当的工作,既不能大材小用,也不能小材大用,必须做到人事相宜、职能相称,只有这样才能发挥人才的作用。

    2.合理搭配、发挥整体效能。

    领导用人不仅要注意个体的使用,还要根据工作需要,把各种人才合理地搭配起来,组成合理的年龄、知识、能力、性格结构,使彼此相互帮助、相互激励,发挥出人才群体的整体效能。

    3.扬长避短,用当其位。

    领导用人最重要的是要扬长避短,使所用之人的能力水平与领导岗位的要求相对应、个体素质与群体素质相匹配、组织需要与个体成才目标相一致。领导者要善于随才器使,变短为长,使天下人才各得其用。

    4.明责授权,用人不疑。

    领导者对所用之人要授予相应的职务和权力,并明确其责任,使他们放手工作,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同时,要做到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充分信任干部,只有这样才能成就事业。

    5.用管结合,动态调整。

    领导者在用人的同时也应当注意加强对于人才的管理,只有保证人才能够“为我所用”,才能确保人才的效能得到施展和发挥。

    6.授之以权,律之以责,奖惩分明。

    人才的抱负要得到施展,必须借助相应的权力来实现。但给了权力还要律之以责,只讲用权,不讲义务和责任是片面的,权力应该是实现其责任的保证,决不可滥用。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恩威并重,树立起领导者的威信。

    四、用人还需育人。

    人才是培养教育出来的,领导活动决不可轻视对于人才的培养工作。在现今知识大爆炸的时代,人才要做到与时俱进就必须不断加强学习,领导者必须重视对于人才的培养,并且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机会。

    1.关心爱护,用养并重。

    培养人才是使用人才的基础。在使用人才过程中,领导者对人才要关心爱护、精心指导,防止一味地“捧杀”和“棒杀”。要帮助人才解决好工作、学习、生活中的各种困难,靠事业留人、靠感情留人、靠待遇留人,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

    2. 重视培养,建设后备。

    始终把后备人才培养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建立健全组织体系,选拔产生后备人选,积极创造条件、加强培养管理,促进后备人才队伍的健康成长,研究、解决后备人才培养、任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事业成功的关键在于人才。领导者要树立科学的用人观念,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在选材用人的过程中,要广泛听取组织成员意见,严格按制度和程序办事,认真贯彻民主集中制,力求把真正的贤人、能人选拔出来,为他们提供施展才华的平台。在加强对人才教育引导的同时,也要强化制度建设,加强监督与考评。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做到知人善任,发挥人才的最大效能为组织服务,更好的完成组织目标。

    参考文献:

    [1] 彭向刚.领导科学概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24年9月

    [2] 彭向刚.闫越, 领导者用人的八大误区[M].行政与法.1999(04)

    [3] 戴志宸.现代领导者素质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24年

    [4] 刘梅.刍议领导者用人素质[J].经济与社会发展.2024(03)

    [5] 王儒才, 陈洪山.浅谈领导者用人的艺术[J].吉林林业科技.1994(06)

    [6] 刘建军.领导者用人的境界[J].领导科学.2024(22)

    第二篇:领导者素质

    就我国目前行政领导素质的讨论

    建国六十年,改革开放三十年,我国各项建设事业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巨大成就。这是全国各族人民在党中央带领下不断努力的结果,同时也和我们领导阶层的正确决策密不可分。随着社会主义建设的不断深入和完善,我国的行政制度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这也从侧面考验着我们的领导能力和领导素质的时候。对于今天这样一个机遇和危机并存的时代,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间商店的生存都要依靠其领路人的能力、素质和智慧。尤其在全球化的大势所趋下,一个国家的行政领导层的决策能力的高低决定了这个国家的是强盛还是衰败。

    那么,我国目前的领导素质又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况呢?存在哪里些问题,该如何面对,如何解决?在当前的世界格局和全球一体化、多元化的浪潮下,我们的行政领导层又要靠怎样的能力来抓住发展的机遇和避开隐藏的危机呢?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我国行政领导的素质。

    何为领导素质?领导者的基本素质应包括:思想政治素质、知识素质、道德素质、身体和心理素质等。毛泽东同志指出:“政治是统帅,是灵魂。” 江泽民同志在交通大学百年校庆前夕接见四校领导时也指出:“高校的党委书记、校长,应该努力使自己成为社会主义的政治家、教育家。所有的高校领导干部都要增强政治意识、维护大局,在政治是非面前保持清醒的头脑。”思想政治素质是领导干部必须首先具备的基本素质,也是核心素质。领导干部必须德才兼备,其中,德是第一位的。同时,江泽民同志曾指出:“领导干部一定要讲政治,”“我这里所说的政治,包括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观点、政治鉴别力、政治敏锐性。”这就一语中的地讲清了思想政治素质的基本内涵。

    领导者认识客观事物的能力及其从事领导实践的能力,都与其自身的知识素质密切相关。而领导者应具有的知识结构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① 综合性知识——扎实的文化基础和广博的知识面。江泽民同志曾指出:“做一名合格的政治领导者,哲学、政治学、经济学、法学、历史学、文学和科学技术等方面的知识都要学,特别要注重学习反映当代世界政治、经济、文化新发展的各种新知识,努力使自己的思想水平和知识水平适应时代前进的需要。”

    ② 领导学知识——领导科学是一门综合性的科学。作为一名领导干部要认真学习管理学、组织行为学、心理学、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知识。

    ③ 专业知识——每位领导者都要努力成为所领导领域的内行(专业干部也要学习相关领域的专业知识)获得知识的主要途径是学习(读书、实践,学以致用)。学无止境,要“活到老,学到老”。法国著名数学家笛卡尔说过:“人们掌握知识,就犹如画了一个圆圈,圆圈内为已掌握的知识,圆圈外是浩瀚无边的未知世界。知识越多,圆圈越大,圆周自然也越长,这样它的边沿与外界空间的接触面也越大,因此未知部分就显得更多了。”江泽民同志也曾谈到:“我们党历来是一个重视学习、善于学习的党。”“这是我们党永葆生机与活力的一个重要保证。如果我们不能通过新的学习和实践不断提高自己,就会落后于时代,就有失去人民的信任和拥护的危险。全党同志首先是党的干部,必须以对党、对人民、对历史高度负责的态度来加强学习。”

    以理念为本的领导方式,要求各级领导干部不断加强学习,以使领导核心的理念,变成大家的共同理念。领导者要学习政策、研究政策,准确熟练地解释和运用政策,可有效地避免一些不必要的矛盾。当前,严重的问题在于对学习的不重视,一些同志总是借口工作忙,不能主动、自觉地学习。各单位、部门要用“学习型单位,服务型部门,研究型管理”的标准不断加强自身建设。

    要做“官”,首先必须会做“人”,而做人必须以“德”为本。“正人先正己”,领导者具有良好的道德素质,就能影响群众、动员群众,从而增强领导的影响力和号召力。所谓道德,是指成文和不成文的非法律公共行为规范和价值判断标准在个人内心形成的约束机制和个人信守的行为准则。

    领导者的道德素质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出处:华夏免费论文网)

    ① 正直诚实。一方面,要公正坦率,忠诚老实:办事出于公心,坚持正义,坦诚布公;为人光明正大,不阳奉阴违、吹拍逢迎。另一方面,要求真务实,讲求诚信:无论在什么条件下,都能当老实人,做老实事,不弄虚作假;无论对内、对外、对上、对下,都能以诚相待、表里如一,讲真话,办实事。有的人在上级面前说空话、大话、假话,迟早要暴露;也有的人在下级面前为笼络人心、怕得罪人,就不坚持原则,乱许愿、乱承诺,最终不会有好结果。

    ② 严于律己。《论语》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江泽民同志曾经代表党中央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领导干部严于律己,还包括严格要求自己的家人(如:刘少奇召开家庭会议,要求其亲属不要搞特殊;周恩来为其亲属制定“十条家规”等)。领导者与其家属同在一个单位的,更应注意严格要求自己和家属。

    ③ 廉洁奉公。领导者要奉公守法,清正廉洁,无私奉献,公而忘私。正如陶铸同志所讲“如烟往事俱忘却,心底无私天地宽”。作为一名领导者,应当做到“心存天下事,荣辱臵度外”,“德在人先,利居人后”,“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领导干部要牢记:“廉为正本,贪为祸根”。要像吉鸿昌那样,把“做官即不许发财”当作自己的座右铭。要自觉抵制贪污受贿、以权谋私、争权夺利、奢侈浪费等消极腐败现象。总之,领导者做人要堂堂正正,做“官”也要清清白白。

    ④ 谦虚谨慎。作为领导者,要能正确认识自己、估价自己,能虚心向别人学习(包括向下级、向群众学习),善于倾听别人的意见和建议;要从谏如流,取长补短(尤要善于用别人的长处比自己的短处)。要懂得尊重他人(包括尊重自己的同事和下属),平等待人,礼貌待人,要善于理解人、关心人、团结人。领导者自受命之日始,即应谨慎从事,慎用自己的权力,切勿疏忽职守。明代文学家冯梦龙曾说:“任重者,责亦重”。亦即,职务越重要,责任也越重大,决不可掉以轻心。《诗经•小雅•小旻》里有“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诗句,也是规劝领导者处事要谨慎的。

    ⑤ 豁达大度。作为一名领导干部要讲党性,顾大局,不计个人恩怨、得失,经得起误会、委屈、冤枉的考验,自觉抛弃个人间无原则的纠纷、瓜葛,忍人所不能忍,容人所不能容,处人所不能处;要胸怀坦荡,有宽容精神,善于团结他人一道工作,特别要能够团结那些曾经反对过自己、并被实践证明是反对错了的同志一道工作(如:1945年党的七大召开期间,毛泽东提议把几位犯了严重错误的同志包括王明,选进中央委员会)。

    作为一名合格的领导者还要做到善待前任。明代余自强所著《治谱》中,专门谈到如何善待前任的问题:“前官行事,即有一二不当人心处,我辈当隐恶扬善”,“前官果有美政,地方愿为立碑建祠,我辈当怂恿其成。”后任领导要客观公正地对待前任领导的工作,要尊重、关心前任领导,不搞“人走茶凉”。后任领导是否善待前任,从一个侧面反映其人品和道德素质。

    4、身体和心理素质

    领导者往往要承担沉重的工作负担和巨大的精神压力,若没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是难以胜任的。身体素质通常包括体力素质和智力素质。心理素质包括普通心理素质(普通人须具备的精神机能)和职业心理素质(作为领导者须具备的特定心理素质)。

    那么,在现阶段,我们的领导又面临着那些问题呢?这个问题不应该从大局角度出发,而是从基层入手。在我国,由国务院领导的高层行政决策层有着对国家发展方向正确的把握,但是,我们地方的一些中层领导干部,甚至基层领导干部却并非那么称职。这点从我们身边所体现的一些社会问题就可以看得出来。

    广大人民群众对于城管执法行为的抱怨,抵制,甚至于反抗,这些都从侧面反映出了我们在中低层行政工作中的问题。今年来,就城管拆迁纠纷不断被报道出来,这就充分说明了在这一层次上,领导者们的工作已经不再是为了群众的了。城管暴力执法,领导知法犯法等现在已经被人们司空见惯了,这是多么可怕的问题!

    而为什么会出现这些问题呢?让我们回过头看看我们的领导们的素质吧。在前一阶段全国严查酒后驾车行动中,顶风犯案的个地方干部占据了大多数。这虽然只是一件小事情,却很能反映出现在我们的基层领导干部参差不齐的自身素质。这种素质上的低下和缺失正是导致上述行为普遍发生的根源。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不断扩大化,对于领导人才的选拔和使用量上只会增加,不会减少。在这样的前提下,如何保证领导干部的素质就成了工作成败的关键。而这就涉及到了我们的行政领导的选拔任用上,这才是提高行政领导素质最直接最有效的控制方法。

    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就我国现在的教育问题,早在上个世界八十年代,各位专家学者从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之间不断地寻求一个解决教育落后的方法。多少年过去了,我国的教育发展是有目共睹的,但是,根本的问题却被表面的发展所掩盖了。从全国各大中小学,直到高校在内,各校的校领导有多少是行政管理类专业出身的,又有多少是真正从事管理事业的?在教育界,最普遍的问题就是一个成功的领导者必定是一个成功的管理者。这种逻辑也直接导致教育管理的失衡,出现种种问题也就见怪不怪了。

    解决上述问题的最佳方法就是改变目前的领导用人制度,让真正从事管理和领导工作的人去做他们应该做的事情,而不是由别人来充当。提高中低层领导自身素质也是重中之重。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个问题,如何提高领导干部自身素质呢?个人认为应该从以下五点出发:

    一、加强学习,在提高素质上下功夫。求才之长者,必困其根本;欲远者,必浚其家源。学习是固本之举,是源头活水。注重学习,也是提高自己、与时俱进的不竭动力。要充分认识加强学习的重要性,切实把学习提上重要位臵。首先要加强政治理论学习。要认真研究重要理论著作,努力在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时代背景、实践其涵、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历史地位的认识上达到新的高度。要紧密联系自己的思想和工作实效,认真思考新形势下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解决问题,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主观世界,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其次要加强对市场经济组织、法律知识和管理知识的学习,使学习成为一种习惯,形成在实践中学习,在工作中学习,以学习推动工作的良好风气。

    二、注重方法,在提升领导能力上下功夫。领导干部,尤其是一把手要善于总揽全局。古人云:“善弈者,谋势;不善弈者,谋子”。首先要有全局观念,增强大局意识,善于总揽全局。古今中外杰出的领导人都是战略家,他们的重要精力都集中在战略运筹即决策上。毛泽东同志说:“任何一位首长,都应当把自己注意的重心放在其他问题和运作上,而不应放在其他问题或运作上。”其次要致力于改进领导方法。根据领导科学原理,任何组织系统都是有层次的。组织系统层次理论要求领导者在实施决策、进行指挥时,必须分清层次。一般情况,一把手是对下一层次的部署进行指挥,而不得超越层次,越俎代,甚至“一杆子到底”。否则,现浪费了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加重了自己的负担,也遏制了下层的积极性。再次要突出工作重点。一个单位、一个部门的工作很多,一把手事必,必然会手忙脚乱,只有抓好组织实施,才能真正把工作搞好。同时,一把手还必须大胆放手让副开展工作,充分调动班子其他成员的积极性。该由一把手拍板的要果断作出决策,敢于负起责任,决策作出之后,具体操作问题应该由班子成员分工抓落实。

    三是增进团结,在增强班子合力上下功夫。能否团结一班人一道工作,反映出一把手的领导能力和水平。搞好团结,关键是要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原则,正确处理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的关系。第一,要正确处理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的关系。既要讲民主,又要讲集中。一把手要自觉克服“家长制”作风,防止“一言堂”、“个人说了算”等现象发生。第二,要正确处理正职与副职的关系。一个领导班子的战斗力强不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正副职之间配合是否默契。一把手要有宽广的胸怀,既要有用人之长的胆略,又要有容人之短的气度,摆正位臵,当好“班长”,与副职同心协力抓工作。第三,要正确处理讲原则与讲感情的关系。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一把手必须坚持大事讲原则,小事讲感情,在坚持原则中体现感情,在体现感情中坚持原则,只有这样才能树正气、顺人心,推动事业的健康发展。

    四、务求实干,在创造民心政绩上下功夫。人民群众评价一把手的功过时,最采重的往往是他干不干实事。领导干部尤其是一把手,只有牢固树立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思想,才能真正做到富一地百姓、建一处文明、保一方平安、创一晋业绩。首先,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这是一把手履行职责的动力源泉。一把手这个岗位,是党的岗位,是关键的岗位,这个岗位说到底就意味着责任。其次,要有科学果断的决策能力。要与党和国家的发展要求和去向保持一对敌。立足全局,着眼未来,注重思考战略性问题和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重点、难点问题,善于发现和解决制约全局的薄弱环节,善于从复杂多变的形势中科学地预测未来,全面领会上级政策和掌握本单位实情,把对上负责和对下负责很好地统一起来。再次,要有熟稔的组织协调能力。要最大限度地发挥一班人的整体功能,明确职权,落实责任,使一班人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最后,要善于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同本地区、本部门的实际结合起来,因地制宜,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没有大胆的探索,不敢冒一定的风险,就不可能取得创造性的成绩。有错误的斗志仍然是斗志,没错误的人还是人。同时,要坚持到群众中去了解实情、获得智慧,并把联系群众与自己创造性的工作方法很好地结合起来。

    五、廉洁自律。在筑牢思想防线上下功夫,始终牢记“两个务必”、带头实践“三个代表”,是新形势、新任务对各级领导干部提出的新要求。一把手要自觉做到清静、清醒、清廉,真正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公然明,廉生威”。古今中外,概莫结外。一把手手中掌握着一定的权力,但权力不等于权威。领导者的权威,取决于群众的认可拓展,说到底取决于一把手的人格魅力。一把手要做清正之官,最重要的是想问题。作决策、办实情都要坚决立党为公,始终站在党和人民的立场上,这就是党性原则,也是做人的准则。一把手要自觉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做到不义之财不取,不正之风不沾,忍得住清贫、保得住清白,自觉作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提高行政领导的自身素质,是一件关乎于国家发展和未来走向的大事情,也直接影响着广大群众最基本的日常生活。这就要求我们对于领导干部的管理更应该从严要求,从重对待,才能在机遇和危机重重的今天不断取得一个有一个的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成就。

    如何树立权威

    提高个人素质 作为一个新时代的领导者,应该具备较高的领导魅力。领导魅力影响着领导能力的发挥。领导魅力有助于团结、影响下属,有助于增强领导效果。要提高领导魅力,就要具有三方面的素质:文化素质、道德素质、人格魅力。这三方面素质必须有机结合,才能有效提高领导者的整体素质和领导魅力。因此,一个有志向的领导者,应该不断加强文化素质、道德素质、人格魅力三方面的修养。在现实生活、工作中,领导者要认真学习,勤于思考,严于律己;要言而信,行而果。要在日常生活、工作中做到:

    1、不惟我独尊。领导者不要摆领导的架子,要平易近人,和蔼可亲,和下属平等交往。这样才能获得别人的支持与追随,才能成为名副其实的领导者。否则,就会上下离心离德,即使领导者其他方面的品质再优秀,也很难获得众人的支持与追随。

    2、领导者要与追随者建立良好关系。“领导能力不是一个人、一个职位或一个项目,而是管理者与追随者相联系是所发生相互作用的关系,即活动范围。” ⑤所以,领导者必须与追随者建立起密切的良好的工作关系。如果下属了解领导者、理解领导者、信任领导者,就会心甘情愿地支持领导者、追随领导者。反之,如果管理者与追随者的关系疏远,相互怀疑、猜忌,甚至相互敌视,下属就会与领导者渐行渐远,离心离德、貌合神离。

    3、要有远见卓识。远见卓识是一个卓越领导者必须具备的。领导者的远见卓识与尚未被人涉足的、未知的事业与行动相联系。领导者能敏锐地觉察到发展的方向与气息,能够觉察到稍纵即逝的机会,能够结合社会发展趋势,高瞻远瞩地确定组织与个人的发展方向,为组织与个人指明前进的目标。有远见卓识的领导者更能获得下属的支持、爱戴与拥护。

    4、要有良好的作风。要成为一个受人尊敬、爱戴的领导者,必须要具有良好的工作作风。发扬扎实深入的工作作风,发扬求真务实的作风,发扬开拓进取的作风。大胆探索,开拓进取,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树立好的作风,必须切实远离那些不说实话、不干实事、不求实效的不良风气。要密切干群关系,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能动性,团结一致做好工作。尤其是随着改革的深入和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发展,新问题、新情况、新矛盾比较多,更需要加强工作作风建设。树立良好形象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可见,古人早已注意到了领导者自身形象对组织成员产生的重要影响作用。一个成功的领导者,应该以这样的形象展示在组织成员面前:

    1、勇于开拓的创业者形象。“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走到一起来了。”这句话非常贴切地揭示了领导者和组织成员的关系;尽管职务有高低,分工有不同,但联系他们最重要的纽带是一个共同的目标。所以,领导者要始终把共同的目标、共同的事业放在第一位,激发组织成员的积极性、主动性、能动性,让组织成员感受到目标与事业的推动力。给每一个组织成员发挥个人才能的机会。让组织成员感受到个人在组织中的意义与价值。激励组织成员积极进取、勇于开拓,用目标、事业来凝聚大家的智慧和力量要始终让组织成员坚信,个人的利益与组织的事业紧密联系在一起。通过不懈努力,一定能够达到预期的目标,获得事业的成功,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领导者要不断激发起组织成员对工作的持久热情与不竭动力。不断强化组织成员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以事业发展和工作责任汇聚人心,努力发扬创业精神,积极思考、谋划工作目标、方法,竭尽全力完成工作任务,进而获取事业成功的喜悦,激发更高涨的创业激情与工作热情。

    2、清正廉洁的公仆形象。优秀的领导,首先应是一位仆从。领导不应高高在上,而应深入组织成员,为每一个人服务、做组织成员的公仆。“每一个人都需要服务,然后,他才希望得到引导;当人们得到一个人服务和引导时,他们转而会服务、引导更多的人。”⑥一个最受爱戴的领导者、最有益于组织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领导者,首先必须是一位诚心诚意为他人服务的公仆。在领导组织成员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中,领导者务必要牢牢树立公仆意识,以孺子牛的姿态服务组织成员,始终保持勤恳踏实的作风和清正廉洁的本色。;领导者要“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念之害,常怀律己之心”⑦。领导者要时刻把组织成员的利益放在心上,要挡得住各种诱惑,切忌营私舞弊,钱权交易,要力求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工作依靠组织成员,成绩归于组织成员。廉洁自律、克己奉公,以此来取得组织成员的信任、支持与追随。

    3、亲善随和的师长形象。领导者一定要尊重组织成员的人格尊严,关心、爱护组织成员,给组织成员以学习、工作、发展的机会。要在工作过程中,不仅实现组织的发展目标,而且要促进组织成员的发展与进步。要密切关注组织成员的兴趣、需要和他们所关心的事情,用信任、培养来营造让组织成员受到支持的环境。切不可居高临下,目中无人,摆架子,显威风,以发号施令、盛气凌人的“官”自居。更不能片面认为“距离”产生权威,人为地设臵感情屏障。在组织成员的心中,领导者应该始终是一位工作上的导师,生活中的益友,是一个永远值得信赖和依靠的人。

    第三篇:领导者:用人如器

    领导者: 领导者:用人如器

    刘邦用人,诸葛亮观人,李构识人, 刘邦用人,诸葛亮观人,李构识人,拿破仑选人方法可 能不一,但道理如: 能不一,但道理如:

    江苏有一家大型民营企业.江苏有一家大型民营企业.老总在用人上总是怪招百 出.他提拔人时有一条是犯错误.犯一次错误提拔一次,三 他提拔人时有一条是犯错误.犯一次错误提拔一次, 次提拔再来看看部下到底是不是金子, 次提拔再来看看部下到底是不是金子,这种选人方式成功率 80%.这也给企业出了一个命题:如何用人? 高达 80%.这也给企业出了一个命题:如何用人?

    善用人才是一个领导者成熟的主要标志, 善用人才是一个领导者成熟的主要标志,也是一个企业 领导人能否将企业“引航前行” 领导人能否将企业“引航前行”,在市场经济的汹涌波涛中 驶向胜利彼岸的关键条件之一.驶向胜利彼岸的关键条件之一.

    古人云:善用人者能成事,能成事者善用人.古人云:善用人者能成事,能成事者善用人.

    企业不在大小, 员工不在多少.企业不在大小, 员工不在多少.不在多少 凡重用众才之能者必兴, 凡重用众才之能者必兴, 凡善聚众智之光者必明.这方面,刘邦是一个榜样.凡善聚众智之光者必明.这方面,刘邦是一个榜样.据史书 记载,刘邦登上皇位后,在述其战胜项羽的经验时说: 记载,刘邦登上皇位后,在述其战胜项羽的经验时说:“夫 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 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扶百 性,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 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

    攻必克,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吾能用之, 攻必克,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 以取天下.以取天下.”

    由此可见,领导人不一定样样都行,样样才干过人, 由此可见,领导人不一定样样都行,样样才干过人,但 他必须善于识人,选人,用人.否则, 他必须善于识人,选人,用人.否则,任何雄才大略难以实 施,任何宏图伟业都不能成功.任何宏图伟业都不能成功.

    善用人才首先要知人,善任以知人为前提, 善用人才首先要知人,善任以知人为前提,不知人不可 能善任,不知人只会盲用.能善任,不知人只会盲用.

    知人之道很多.三国时的诸葛亮将知人之道概括为“ 知人之道很多.三国时的诸葛亮将知人之道概括为”七 观 “:

    一,问之以是非而观其志.目的在于通过其对是非的判 问之以是非而观其志.断来了解其志向;断来了解其志向;

    二,穷之以辞辩观其变.目的在于通过一连串的追问来 穷之以辞辩观其变.了解他的应变能力;了解他的应变能力;

    三,咨之以计谋而观其识.通过征求其谋略意见来了解 咨之以计

    谋而观其识.其知识水平;其知识水平;

    四,告之以难而观其勇.通过从事复杂困难的工作情况 告之以难而观其勇.来了解其胆识;来了解其胆识;

    五,醉之以酒而观其性.通过其酒醉后的表现来观察了 醉之以酒而观其性.解他的本性;解他的本性;

    六,临之以利而观其廉.给其以得到财物的机会来观察 临之以利而观其廉.是否廉洁;是否廉洁;

    七,期之以事而观其信.嘱咐其办事来证明他是否守信 期之以事而观其信.用.

    战国时期的李构提出了”识人五法“ 战国时期的李构提出了”识人五法“.即:第一,居视 第一, 其所亲.看一个人平常都与谁在一起:如与贤人亲, 其所亲.看一个人平常都与谁在一起:如与贤人亲,则可重 用,若与小人为伍,就要当心;第二,富视其所与.看一个 若与小人为伍,就要当心;第二,富视其所与.人如何支配自己的财富:如只满足自己的私欲,贪图享乐, 人如何支配自己的财富:如只满足自己的私欲,贪图享乐, 则不能重用,如接济穷人,或培植有为之士,则可重用;则不能重用,如接济穷人,或培植有为之士,则可重用;第 三,达视其所举.一个人处于显赫之时,就要看他如何选拔 达视其所举.一个人处于显赫之时, 部属:若任人为贤,则是良士真人,反之,则不可重用;部属:若任人为贤,则是良士真人,反之,则不可重用;第 四,窘其所不为.窘其所不为.当一个人处于困境时,就要看其操守如何;当一个人处于困境时,就要看其操守如何;若不做苟且之事,不出卖良心,则可重用,反之,则不可用;若不做苟且之事,不出卖良心,则可重用,反之,则不可用;

    第五,贫视其所不取.人在贫困潦倒之际也不取不义之财, 第五,贫视其所不取.人在贫困潦倒之际也不取不义之财, 则可重用,反之,不可重用.则可重用,反之,不可重用.

    人类社会发展到现在,虽然政治,经济,文化, 人类社会发展到现在,虽然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发 生了很大变化,但在知人,识人方面, 生了很大变化,但在知人,识人方面,现代社会倡导的德能 勤绩廉与古人的标准却有异曲同工之处.勤绩廉与古人的标准却有异曲同工之处.

    知人之后,重要的是用人.拿破仑说过, 知人之后,重要的是用人.拿破仑说过,最难的倒不是 选拔人才,难点在于选拔后,怎样使用人才, 选拔人才,难点在于选拔后,怎样使用人才,即使他们的才 能发挥到极致.因为发现人才,识别人才,选拔推荐人才, 能发挥到极致.因为发现人才,识别人才,选拔推荐人才, 都是为了善用人才.都是为了善用人才.

    善用人才的标准有五条:一是用其所长,避其所短.善用人才的标准有五条:一是用其所长,避其所短.这 是用人艺术之核心.俗话说,金无赤金,人无完人” 是用人艺术之核心.俗话说,金无赤金,人无

    无完人“瓜无滚 园,人无十全”.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十全十美.萧何与张 人无十全“ 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十全十美.良都是刘邦的谋士,他们出谋献策,帮刘邦打败项羽, 良都是刘邦的谋士,他们出谋献策,帮刘邦打败项羽,但如 果让他们横刀立马,统兵千万,冲锋陷阵,就不如韩信.果让他们横刀立马,统兵千万,冲锋陷阵,就不如韩信.因 此,”坚车能载重, 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聪明的领导在于扬其长, 渡河不如舟” 聪明的领导在于扬其长, 避其短.避其短.

    二是量才使用,才尽其用.饭盒用来盛饭, 二是量才使用,才尽其用.饭盒用来盛饭,脸盆用来洗 脸,如果调过来,作用不是不行,可能要带来很大麻烦.用 如果调过来,作用不是不行,可能要带来很大麻烦.人也是如此,不同的工作岗位,对人才有不同的要求;人也是如此,不同的工作岗位,对人才有不同的要求;不同 的人,对岗位也有不同的适应性 量才用人, 的人,对岗位也有不同的适应性.量才用人,需要根据不同 人才的素质才知,安排相应的岗位.既要防止大材小用, 人才的素质才知,安排相应的岗位.既要防止大材小用,浪 费人才,也要防止小才大用,虚占其位,贻误事业.可见, 费人才,也要防止小才大用,虚占其位,贻误事业.可见, “用人如器”.用人如器“

    三是明责授权,信任人才.俗话说: 用人不疑, 三是明责授权,信任人才.俗话说:”用人不疑,疑人 不用“ 既然你认为是人才,就要明责授权,大胆使用, 不用”.既然你认为是人才,就要明责授权,大胆使用,却 不可既用又疑,授职无权.这方面,刘备是榜样.不可既用又疑,授职无权.这方面,刘备是榜样.他“三顾 茅庐”请出孔明后,就不顾关羽,张飞的非难, 茅庐“请出孔明后,就不顾关羽,张飞的非难,将”实权“ 实权” 交于孔明.结果,孔明佐助他,成就了三国鼎立的伟业.交于孔明.结果,孔明佐助他,成就了三国鼎立的伟业.现 代企业各项工作千头万绪,一个领导人不可能包办一切, 代企业各项工作千头万绪,一个领导人不可能包办一切,一 定要大胆,充分地使用人才.定要大胆,充分地使用人才.

    四是组合人才 聚放效应.四是组合人才,聚放效应.人才不仅有一个量才使用的 问题,还有一个合理组合发挥其集聚效应的问题.问题,还有一个合理组合发挥其集聚效应的问题.现实生活

    中常有这样的情况,就单个讲,都是人才, 中常有这样的情况,就单个讲,都是人才,但如果把两个能 经历,资历,性格,年龄相当的人放在一起,(如一个 力,经历,资历,性格,年龄相当的人放在一起, 如一个(当书记,一个当经理)很容易“碰撞”“不团结” ,很容易 “"不团结 当书记,一个当经理)很容易”碰撞“"不团结”;但如 , 果一柔一刚,一老一少,一男一女地加以组合, 果一

    柔一刚,一老一少,一男一女地加以组合,结果可能就 大不一样.因此,一个领导者使用人才, 大不一样.因此,一个领导者使用人才,不仅要重视个体的 素质,还要高度重视群体结构的合理化.素质,还要高度重视群体结构的合理化.使群体中的个体相 互弥补,相得益彰,达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互弥补,相得益彰,达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

    五是庸才愚才及时淘汰.人非圣贤谁能无过.五是庸才愚才及时淘汰.人非圣贤谁能无过.在用人过 程中, 高明的领导者也有失误的时候.这并不可怕.程中,再高明的领导者也有失误的时候.这并不可怕.关键 是要一旦发现庸才愚才虚占其位, 是要一旦发现庸才愚才虚占其位,就要坚决而得法地将其撤 换.然而,如果在你的任期内,频繁地更换下属,问题可能 然而,如果在你的任期内,频繁地更换下属, 就是你的了.发现庸才愚才不及时撤换, 或频繁地更换下属, 就是你的了.发现庸才愚才不及时撤换, 或频繁地更换下属, 既影响工作与事业,又会给领导人带来负面影响, 既影响工作与事业,又会给领导人带来负面影响,还容易起 到不良的导向作用.到不良的导向作用.

    总之,一个企业的领导者,一定要有爱才之心, 总之,一个企业的领导者,一定要有爱才之心,识才之 眼,选才之德,谋才之脑,提才之能,用才之胆,容才之量, 选才之德,谋才之脑,提才之能,用才之胆,容才之量, 护才之魄,育才之法和集才之力.护才之魄,育才之法和集才之力.


    第四篇:领导者的用人艺术论文

    领导者的用人艺术

    学院:班级:09思政2班 姓名:左泽中 学号:0914503252

    时间:2024年11月17日

    领导者的用人艺术

    摘要领导作为一个单位、组织、团体或者说一个系统的最高决策者,是服务、责任、职权三位一体的科学活动,也就是说,决策的实施,必须团结一批人才,并科学合理使用人才,发挥领导用人艺术成为领导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用人是领导者的重要职责,是实现领导工作目标的重要途径,是领导工作成败的关健,它事关人才流向,关系到科学发展观的实施。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就是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具体讲;包括提高三个水平,即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和健康水平;尊重和保障三项权利,即以政治、经济、文化权利为内容的人权;提高三种素质,即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创造一种环境,即平等发展和发挥聪明才智的社会环境。这些都需要高超的领导艺术去实现。而要研究用人艺术,必须树立科学的人才观,把握人才标准和识人、待人之道。

    关键词领导用人 艺术 领导者 创新型人才 与时俱进 组织目标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创造性 积极性 识才 领导艺术 领导者的素质

    (一)善于识才的艺术

    用才必先识才,识才是为了更好地用才,在现今的改革大潮中,有很多技术过硬、能力强、具有管理和开拓精神的人才聚集在我们身边,以期待着领导者的赏识、重用。当然,人才也不尽相同。李逵、张飞是善于冲锋陷阵的人才;林黛玉、薛宝钗是善于手工绣花的人才;“人器过人、好论军计”的马谡是咨询参谋人才。诸葛亮平定南方“七擒孟获”,就是采纳了马谡的“心战为上、兵战为下”的计谋而取胜的。后来,他带兵打仗痛失街亭,但不能因此而否认马谡是个人才。马谡失街亭,罪在马谡,过在孔明。领导者用人,如果只看其实际经验,只看其政绩,不是什么高超的识才艺术,认识没有实践经验的人才才是高超的识才艺术。“萧何月下追韩信”的典故早已家喻户晓,从这个典故中,我们不得不承认,萧何识才的过人之处。由古论今,在我国生产力高速发展的今天,每个领导应该“铁肩担道义,慧眼识英才”,放开眼界发现人才,坚持以马列主义的认识论和方法论为指导,全面、发展地考察人才,建立科学的人才考察测评机制,从德、能、勤、绩等方面严格考察,才能正确地识别人、发现人,得到贤能志士。

    (二)善于容才的艺术

    1.容才之长。古语云:“骏马能历险,犁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人各有长处,在用人中,领导者要敢于使用能力比自己强的人,取人之长,补己之短,相互促进。毛泽东同志曾赞扬汉高祖刘邦是“豁达大度,人谏如流”的英雄人物。刘邦之所以能取得天下,主要是敢于起用子房、萧何、韩信等某一方面比自己高明的部下,用其所长,容其之长,善于量才任能和驾驭能臣骁将。萧何月下追韩信、徐庶走马荐诸葛,这些容人之长的典故早已成为千古佳话。而在实践中,有些领导为了使手中的权力成为“永不消失的电波”,十分嫉妒别人之长,害怕部下超越自己,对才华出众者总想贬低、诋毁、压制、打出,搞“武大郎开店”———舍“良材”而用“朽木”,使才华超群者无职无权,才能平庸者官运亨通,其做法甚是愚蠢,导致误人、误事。

    2.容才之过。“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历史上凡是有所作为的伟人,多数都能容人之过。战国时秦穆公用败军之将,楚庄王赦盗马之臣绝缨,都属容人之过的典例。“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这要求领导者能正确对待一个人的缺点和不足,不能求全责备。用人看主流,用他的一技之长,帮助其改正缺点,使之奋发向上、事业有成。

    3.容才之仇。这是容才的最高境界,是一种高尚的品德。齐桓公不计管仲一箭之仇,任用管仲为大夫,管理国政而成霸业;魏征在任太子洗马时曾劝李建成杀掉秦王李世民,后来李世民当了皇帝,不仅不计前嫌,还重用魏征。诸如此类的典故很多,同时也告诫我们:领导者容才不仅要容才之长、之过、之仇,还要能容才之短、之功,领导者要有海量容纳人、团结人,充分发挥每个人的最大作用,使他们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聪明才智。

    (三)善用能人的艺术

    笔者认为,能人=创新+求变。他们不以先入为主作为行事的准则,常做自我挑战。他们不拘泥于传统的框架,常以新构想注入老方法,时时以他山之石来攻玉,从而借助其他领域的方法来实现创新。他们弹性十足,常常修改目标,即使情况不利于他也会想办法解决,达到真正的“穷则变,变则通”的境界。在实践中,领导者要用能人,首先就要具备一双“慧眼”识能人,能人是有的,关键是我们能不能发现他。韩愈有句名言:“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现今,一些领导不仅做不了伯乐,还怨言“天下无马”,孰不知是“有马不能识,不知马也”。其次,要敢于用能人,用好能人。当前有些领导虽然面对众多有能之士,但由于虚荣心和安全感作祟,只愿意任用比自己稍逊一筹的庸人,而不愿用能人,即使用了,也不委以重任,处处排挤,导致能人效应难以发挥。因此,领导者在用人中不仅要有举才之德、容才之量,更要善于用能人,给他们一个最大限度施展才能的空间,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善于择人的艺术

    管理学家汤姆·彼得斯曾说过:企业或事业唯一真正的资源是人,管理就是充分开发人力资源以做好工作。既然人才资源是如此之重要,那么作为一个领导者就必须有择人艺术。如何能在有效地“知人”并“择人”,笔者认为至少有两点是领导者应该掌握的。首先,领导者可以不知道下属的短处,但不能不知道他的长处。只关注人才的短处,是很难发现企业所需的合适人才的,正所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也即这个道理了,一个人即使是“寸”也有“所长”的一面,领导者必须将其发掘出来并加上合理的运用,才算是艺术地“知人”和“择人”。其次,伯乐虽然在“择人”的方面有很重要的作用,但毕竟个人精力有限,伯乐再尽心尽力,其相中的人也是有限的。因此,企业更需要的是制定出人才的机制。正如《基业长青》中提到的,领导者应是一位优秀的时钟设计师,而不仅仅是报时者。企业领导者建立和完善一个公开、公平、公正的“择人”机制,让一匹匹千里马自己亮相也是非常重要的。

    管理大师、GE前CEO韦尔奇对择人艺术也有其独特的见解。他认为,挑选最好的人才是领导者最重要的职责,领导者的工作,就是每天把全世界各地最优秀的人才延揽过来。韦尔奇提出了著名的“活力曲线”:一个组织中,必有20%的人是最好的,70%的人是中间状态的,10%的人是最差的。这是一个动态的曲线,即每个部分所包含的具体人一定是不断变化的。一个合格的领导者,必须随时掌握那 20%的动向,并制定相应的机制在70%的“中间

    者”中发掘出有特长的人才,从而使20%的优秀者不断地得以补充与更新。可见,韦尔奇在择人艺术方面更为注重在制度的保证下,从公司内部发现优秀的员工。

    (五)用人不“疑”,但应存“疑”的艺术

    人常言“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而笔者却提出要存“疑”,这不是自相矛盾吗?从文字上似是这样,其实不然,这里所说的是如何驾御人才的问题。当你对一个人的德与才有了相当的了解,认为他适合从事这项工作时,你就应该用而不疑,信任他、支持他,让他大胆地开展工作、充分施展自身才华。但为什么提出用人要存“疑”呢?“疑”是什么概念?这里的“疑”是指必要的约束和监督。首先,用人不疑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用人不疑是在一定条件和环境中的做法,即在我国法律、法规及各种规章制度健全的前提下,被用者德才兼备,具有一种严格的自律精神时的用人方法,舍此条件则不存在。其次,任何事物都是在不断地发展变化的,用人不疑是在“现在时”状态下的提法。一个人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或环境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其才能和道德修养会趋向好或坏,而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所以说,对“未来时”状态下的人的好与坏必须通过实践检验后才能得出结论,“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再次,用人不疑不等于绝对信任,更不是放任。因为没有约束的权力是非常危险的,所以在信任的前提下进行必要的约束和监督是十分明智的。当然,如何处理好疑与不疑二者之间的关系,这就要看领导者领导水平的高低了,但只要领导者用人是出于公心,从工作和事业出发,就容易处理好。

    (六)放开胆量用人,敢于用年轻人的艺术

    善于因才施用,是领导者的重要素质和职责。用人之长,越用越长,用人之短,越用越短。一个单位的领导者,要善于在谋事中育人,在成事中成人。而年轻人则是最富有创造力的,据统计,人的一生中25至45岁是创造力最旺盛的黄金时代,如果不敢重用年轻人,既耽误了他人,同时也毁了自己。帕金森所说的领导者威信越高、在位时间越长就越难找到接班人的定律就说明了这个问题。一切成功的领导者都敢于重用年轻人,不拘一格降人才,适才适用。尽管年轻人经验不足,但他们未必比资历深的长者知道的少。特别是当人类跨入知识经济时代之后,知识更新周期越来越短,信息沟通日益宽广方便,这正是年轻人大显身手的好时机。领导者更应注意发现、重用有能力、善学习、有业绩的年轻人,坚持“用养结合”,把人才起用于“黄金时期”,放置于“关键岗位”,在使用中保值增值。

    (七)坚持“英雄不问出处”的艺术

    江泽民同志指出:“选拔中青年领导干部,要解放思想、坚决破除论资排辈、求全责备、迁就照顾等陈旧落后的观念,不拘一格选人才”,既要量才而用,又要敢于“破格”,让那些才华出众的年轻人才脱颖而出。我们必须打开识才的视野,破除用才的框框,解除对人才的羁绊。谁勤于学习、敢于投身时代创业的伟大实践,谁就有机会崭露头角,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使每个社会成员都有成才的机遇和进取的动力。作为领导者应形成这样的认识:人才产生的渠道是多方面的,既可以从学校中来,更能从实践中来,此谓“英雄不问出处”;对人才的评价也是多角度、多层次的,造导弹的专家邓稼先是人才,操作导弹的普通士兵曾蛟也是人才,甚至那些进行通信保障的话务兵、观天量地的测绘兵、调剂膳食的炊事员等,都是制造和发射导弹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各类人才„„人才观越开放、取向越宽泛,我们可用人才的资源就越丰富,对我们各项事业的发展就越有益。

    (八)坚持以人为本,为人的潜能的发挥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邓小平同志曾经说过:“中国的事情能不能办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能不能坚持,经济能不能快一点发展起来,国家能不能长治久安,从一定意义上说,关键在人。”没有良好的环境,不仅难以发现人才、培养人才,即使有了人才,也无法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最终留不住人才。应该把促进人才健康成长和充分发挥人才作用放在重要位置,努力营造鼓励人才干事业、支持人才干成事业、帮助人才干好事业的良好环境;应该突出人才为本的思想,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浓厚氛围,让优秀人才成为人们仰慕、学习的“明星”,形成见贤思齐、爱学习、求上进、立志成才的良好风气;应该为创新型人才撑起“保护伞”,不因人才在创新过程中的挫折和失误而叫“停”,不因创新型人才的某些缺点和个性缺陷而另眼相待,不因闲言闲语而失去对人才的信任和支持;应该优化人才政策环境,用真挚的感情关心人才,用适当的待遇吸引人才,用良好的生活环境留住人才,营造拴心留人、乐于奉献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并为人才解除后顾之忧,使他们能够专心致志地投身到事业之中。

    参考文献

    [1]周三多.管理学—原理与方法[M]复旦大学出版社.2024(6):416—422.[2]高伟.卡耐基.论领导艺术[M].北京:燕山出版社.2024(6).

    [3][美]本尼斯,[美]纳努斯.领导者[M].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24(1).

    [4]曹军.法家的法术管理:领导者的权与势[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24.[5][美]詹姆斯•W•鲁滨逊.韦尔其.领导艺术[M].北京:中信出版社.2024(5).

    第五篇:领导者的用人艺术

    领导者用人艺术

    摘要领导作为一个单位、组织、团体或者说一个系统的最高决策者,是服务、责任、职权三位一体的科学活动,也就是说,决策的实施,必须团结一批人才,并科学合理使用人才,发挥领导用人艺术成为领导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用人是领导者的重要职责,是实现领导工作目标的重要途径,是领导工作成败的关健,它事关人才流向,关系到科学发展观的实施。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就是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具体讲;包括提高三个水平,即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和健康水平;尊重和保障三项权利,即以政治、经济、文化权利为内容的人权;提高三种素质,即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创造一种环境,即平等发展和发挥聪明才智的社会环境。这些都需要高超的领导艺术去实现。而要研究用人艺术,必须树立科学的人才观,把握人才标准和识人、待人之道。关键词领导用人 艺术 领导者 创新型人才 与时俱进 组织目标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创造性 积极性 识才 领导艺术 领导者的素质

    (一)善于识才的艺术用才必先识才,识才是为了更好地用才,在现今的改革大潮中,有很多技术过硬、能 力强、具有管理和开拓精神的人才聚集在我们身边,以期待着领导者的赏识、重用。当然,人才也不尽相同。李逵、张飞是善于冲锋陷阵的人才;林黛玉、薛宝钗是善于手工绣花的人才;“人器过人、好论军计”的马谡是咨询参谋人才。诸葛亮平定南方“七擒孟获”,就是采纳了马谡的“心战为上、兵战为下”的计谋而取胜的。后来,他带兵打仗痛失街亭,但不能因此而否认马谡是个人才。马谡失街亭,罪在马谡,过在孔明。领导者用人,如果只看其实际经验,只看其政绩,不是什么高超的识才艺术,认识没有实践经验的人才才是高超的识才艺术。“萧何月下追韩信”的典故早已家喻户晓,从这个典故中,我们不得不承认,萧何识才的过人之处。由古论今,在我国生产力高速发展的今天,每个领导应该“铁肩担道义,慧眼识英才”,放开眼界发现人才,坚持以马列主义的认识论和方法论为指导,全面、发展地考察人才,建立科学的人才考察测评机制,从德、能、勤、绩等方面严格考察,才能正确地识别人、发现人,得到贤能志士。

    (二)善于容才的艺术1.容才之长。古语云:“骏马能历险,犁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人 各有长处,在用人中,领导者要敢于使用能力比自己强的人,取人之长,补己之短,相互促进。毛泽东同志曾赞扬汉高祖刘邦是“豁达大度,人谏如流”的英雄人物。刘邦之所以能取得天下,主要是敢于起用子房、萧何、韩信等某一方面比自己高明的部下,用其所长,容其之长,善于量才任能和驾驭能臣骁将。萧何月下追韩信、徐庶走马荐诸葛,这些容人之长的典故早已成为千古佳话。而在实践中,有些领导为了使手中的权力成为“永不消失的电波”,十分嫉妒别人之长,害怕部下超越自己,对才华出众者总想贬低、诋毁、压制、打出,搞“武大郎开店”———舍“良材”而用“朽

    木”,使才华超群者无职无权,才能平庸者官运亨通,其做法甚是愚蠢,导致误人、误事。

    2.容才之过。“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历史上凡是有所作为的伟人,多数都能容人之过。战国时秦穆公用败军之将,楚庄王赦盗马之臣绝缨,都属容人之过的典例。“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这要求领导者能正确对待一个人的缺点和不足,不能求全责备。用人看主流,用他的一技之长,帮助其改正缺点,使之奋发向上、事业有成。3.容才之仇。这是容才的最高境界,是一种高尚的品德。齐桓公不计管仲一箭之仇,任用管仲为大夫,管理国政而成霸业;魏征在任太子洗马时曾劝李建成杀掉秦王李世民,后来李世民当了皇帝,不仅不计前嫌,还重用魏征。诸如此类的典故很多,同时也告诫我们:领导者容才不仅要容才之长、之过、之仇,还要能容才之短、之功,领导者要有海量容纳人、团结人,充分发挥每个人的最大作用,使他们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聪明才智。

    (三)善用能人的艺术笔者认为,能人=创新+求变。他们不以先入为主作为行事的准则,常做自我挑战。他们 不拘

    泥于传统的框架,常以新构想注入老方法,时时以他山之石来攻玉,从而借助其他领域的方法来实现创新。他们弹性十足,常常修改目标,即使情况不利于他也会想办法解决,达到真正的“穷则变,变则通”的境界。在实践中,领导者要用能人,首先就要具备一双“慧眼”识能人,能人是有的,关键是我们能不能发现他。韩愈有句名言:“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现今,一些领导不仅做不了伯乐,还怨言“天下无马”,孰不知是“有马不能识,不知马也”。其次,要敢于用能人,用好能人。当前有些领导虽然面对众多有能之士,但由于虚荣心和安全感作祟,只愿意任用比自己稍逊一筹的庸人,而不愿用能人,即使用了,也不委以重任,处处排挤,导致能人效应难以发挥。因此,领导者在用人中不仅要有举才之德、容才之量,更要善于用能人,给他们一个最大限度施展才能的空间,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善于择人的艺术管理学家汤姆·彼得斯曾说过:企业或事业唯一真正的资源是人,管理就是充分开发人力资源以做好工作。既然人才资源是如此之重要,那么作为一个领导者就必须有择人艺术。如何能在有效地“知人”并“择人”,笔者认为至少有两点是领导者应该掌握的。首先,领导者可以不知道下属的短处,但不能不知道他的长处。只关注人才的短处,是很难发现企业所需的合适人才的,正所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也即这个道理了,一个人即使是“寸”也有“所长”的一面,领导者必须将其发掘出来并加上合理的运用,才算是艺术地“知人”和“择人”。其次,伯乐虽然在“择人”的方面有很重要的作用,但毕竟个人精力有限,伯乐再尽心尽力,其相中的人也是有限的。因此,企业更需要的是制定出人才的机制。正如《基业长青》中提到的,领导者应是一位优秀的时钟设计师,而不仅仅是报时者。企业领导者建立和完善一个公开、公平、公正的“择人”机制,让一匹匹千里马自己亮相也是非常重要的。管理大师、GE前CEO韦尔奇对择人艺术也有其独特的见解。他认为,挑选最好的人才是领导者最重要的职责,领导者的工作,就是每天把全世界各地最优秀的人才延揽过来。韦尔奇提出了著名的“活力曲线”:一个组织中,必有20%的人是最好的,70%的人是中间状态的,10%的人是最差的。这是一个动态的曲线,即每个部分所包含的具体人一定是不断变化的。一个合格的领导者,必须随时掌握那 20%的动向,并制定相应的机制在70%的“中间者”中发掘出有特长的人才,从而使20%的优秀者不断地得以补充与更新。可见,韦尔奇在择人艺术方面更为注重在制度的保证下,从公司内部发现优秀的员工。

    (五)用人不“疑”,但应存“疑”的艺术人常言“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而笔者却提出要存“疑”,这不是自相矛盾吗?从 文字上似是这样,其实不然,这里所说的是如何驾御人才的问题。当你对一个人的德与才有了相当的了解,认为他适合从事这项工作时,你就应该用而不疑,信任他、支持他,让他大胆地开展工作、充分施展自身才华。但为什么提出用人要存“疑”呢?“疑”是什么概念?这里的“疑”是指必要的约束和监督。首先,用人不疑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用人不疑是在一定条件和环境中的做法,即在我国法律、法规及各种规章制度健全的前提下,被用者德才兼备,具有一种严格的自律精神时的用人方法,舍此条件则不存在。其次,任何事物都是在不断地发展变化的,用人不疑是在“现在时”状态下的提法。一个人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或环境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其才能和道德修养会趋向好或坏,而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所以说,对“未来时”状态下的人的好与坏必须通过实践检验后才能得出结论,“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再次,用人不疑不等于绝对信任,更不是放任。因为没有约束的权力是非常危险的,所以在信任的前提下进行必要的约束和监督是十分明智的。当然,如何处理好疑与不疑二者之间的关系,这就要看领导者领导水平的高低了,但只要领导者用人是出于公心,从工作和事业出发,就容易处理好。

    (六)放开胆量用人,敢于用年轻人的艺术善于因才施用,是领导者的重要素质和职责。用人之长,越用越长,用人之短,越用 越短。一个单位的领导者,要善于在谋事中育人,在成事中成人。而年轻人则是最富有创造力的,据统计,人的一生中25至45岁是创造力最旺盛的黄金时代,如果不敢重用年轻人,既耽误了他人,同时也

    毁了自己。帕金森所说的领导者威信越高、在位时间越长就越难找到接班人的定律就说明了这个问题。一切成功的领导者都敢于重用年轻人,不拘一格降人才,适才适用。尽管年轻人经验不足,但他们未必比资历深的长者知道的少。特别是当人类跨入知识经济时代之后,知识更新周期越来越短,信息沟通日益宽广方便,这正是年轻人大显身手的好时机。领导者更应注意发现、重用有能力、善学习、有业绩的年轻人,坚持“用养结合”,把人才起用于“黄金时期”,放置于“关键岗位”,在使用中保值增值。

    (七)坚持“英雄不问出处”的艺术江泽民同志指出:“选拔中青年领导干部,要解放思想、坚决破除论资排辈、求全责备、迁就照顾等陈旧落后的观念,不拘一格选人才”,既要量才而用,又要敢于“破格”,让那些才华出众的年轻人才脱颖而出。我们必须打开识才的视野,破除用才的框框,解除对人才的羁绊。谁勤于学习、敢于投身时代创业的伟大实践,谁就有机会崭露头角,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使每个社会成员都有成才的机遇和进取的动力。作为领导者应形成这样的认识:人才产生的渠道是多方面的,既可以从学校中来,更能从实践中来,此谓“英雄不问出处”;对人才的评价也是多角度、多层次的,造导弹的专家邓稼先是人才,操作导弹的普通士兵曾蛟也是人才,甚至那些进行通信保障的话务兵、观天量地的测绘兵、调剂膳食的炊事员等,都是制造和发射导弹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各类人才„„人才观越开放、取向越宽泛,我们可用人才的资源就越丰富,对我们各项事业的发展就越有益。

    (八)坚持以人为本,为人的潜能的发挥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邓小平同志曾经说过:“中国的事情能不能办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能不能坚持,经济能不能快一点发展起来,国家能不能长治久安,从一定意义上说,关键在人。”没有良好的环境,不仅难以发现人才、培养人才,即使有了人才,也无法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最终留不住人才。应该把促进人才健康成长和充分发挥人才作用放在重要位置,努力营造鼓励人才干事业、支持人才干成事业、帮助人才干好事业的良好环境;应该突出人才为本的思想,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浓厚氛围,让优秀人才成为人们仰慕、学习的“明星”,形成见贤思齐、爱学习、求上进、立志成才的良好风气;应该为创新型人才撑起“保护伞”,不因人才在创新过程中的挫折和失误而叫“停”,不因创新型人才的某些缺点和个性缺陷而另眼相待,不因闲言闲语而失去对人才的信任和支持;应该优化人才政策环境,用真挚的感情关心人才,用适当的待遇吸引人才,用良好的生活环境留住人才,营造拴心留人、乐于奉献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并为人才解除后顾之忧,使他们能够专心致志地投身到事业之中。



    推荐阅读:
    领导者的用人素质
    专业排名
    地方人大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大有作为
    竣工验收申请报告
    平原事业编
    中学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