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热门搜索: 谚语 销售合同
  •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八号文库

    语文教学中的美育初探

    栏目:八号文库 来源:网络 作者:无殇蝶舞 时间:2024-06-07 03:46:22 下载.docx文档

    第一篇:语文教学中的美育初探

    语文教学中的美育初探

    太白中学刘玉平

    美育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基本任务。话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具有重要的美教育功能,高中语文课堂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在语文教中如何引导学生审美,如何发现美。这是语文教师不可或缺的基本素质。当然美的层次要求各异。笔者在语文教学中进行了一些探索。

    一、用课文中的爱国主义内容来陶冶学生的高尚情操和美好的心灵

    语文课本中有不少关于爱国主义、美好品德修养、人生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文章。通过文章内容来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如讲到屈原《离骚》时,我就特别将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提取出来,联系今天的现实,引导学生如何理解、如何做到爱国。在教学《廉颇蔺相如列传》时,将廉颇的优缺点放到一个特定的内涵和背景下理解。廉颇虽然心胸狭窄,但他的爱国主义精神是不可磨灭的。《苏武传》中的苏武的民族气节不也是一种爱国主义的体现吗?诸如此类的文章还很多。我们完全可以利用课文中的这些内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这是作为人的基本素质,有了爱国主义思想作基础,就能让学生进入一个健康、优美的境界。从而让学生体会到心灵美的真正内涵。

    二、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趣

    大自然中处处都涵盖着美,黄山的秀美,泰山的峻美,华山的壮美,无不都是美丽的风景,这些美丽山水既是作者心灵中拘胜景,更对读者是一种美的熏陶。通过这些美景,让学生懂得大自然是神奇的、秀美的,然后扩展为祖国大地处处有美,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热情,也可以再延伸到生活处处有美,只要我们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引导学生热爱生活,珍爱生命,鼓励他们走进大自然,用一双美丽的眼睛去观察去审视自然美与人文美,于其中感受、熏染。有了这些美好的情趣,就能激发起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学生的仁爱之心、善良之心就能被诱发出来,假以时日自然就能使之养成审美能力。

    三、关注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感受其中的形象美

    文学作品的核心就是人物形象,人物形象的内核就是人物的性格和品质。在众多文学作品中活跃着众多的人物形象,通过人物形象的分析,感受其外在美及内在美,用心去感受,用一颗美好的心灵去感受人物形象中的美。法国文艺理论家莱辛说:“凡是我们在艺术作品里发现为美的东西,并不是直接由眼睛,而是由想象力通过眼睛去发现为美的。”(《拉奥 孔》)所以我们在指导学生阅读文学作品.时,要进入作者及人物形象的心灵之中。去审视他们的灵魂,发现美之所在。

    《三国演义》中“失街亭”一节中的马谡,虽然自负、要强,但我们仍然能从中看到他自告奋勇、责任心强,有又用于担当精神的美好一面。鲁迅笔下的阿Q,初读时感觉到的只是好玩、可笑,但细细品味,他朴实、勤劳、真诚的(比如他对吴妈的感情我以为是真诚的)美好一面跃然纸上。即使他的“精神胜利法”到最终喊出“过了二十年又是一个„„”我们也能感受到一种悲壮的美。

    文学作品中有说不尽的人物形象,人物形象中有说不尽的美的存在。只要我们去细细品味、细细欣赏,就能将其中的“美”挖掘出来,从而使我们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四、品读作品。感受其中的语言美

    一篇美文总能让人铭记终生,笔者在中学时读过的优美文章,至今难忘,诸如《白杨礼赞》《邹忌讽齐王纳谏》《荷塘月色》等。茅盾先生那“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树,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的美丽呐喊,邹忌的“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的优美讽谏之辞。朱自清先生笔下的“虽然是满月,天上都有一层

    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画在荷叶上。”多美的言辞,多美的意境啊!就连老师当时讲读课文时的神情,至今还记忆犹新!所以,作为语文教师在讲读到一些美文时一定不要忘了将“美”传递给学生,这无疑是学生一生的财富!使其受用终生!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千万不要忘了将“美”提取出来,凝聚起来,并把他们传递给每一个学生,让他们学会审美。这是作为一个语文教师的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也是新课改环境下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此文发表于2024.6《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第二篇:浅谈语文教学中的美育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美育

    长期以来,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冲击下,美育一度被人轻视,美育的缺位导致出现一些高分低能的“畸形人”,感情贫乏的“文化人”,精神庸俗的“废品人”。语文是工具学科,它所包含的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而文学更是人们认识生活表现生活的重要途径,因此,语文与美育是水乳交融,不可分离的关系。那么,如何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美育呢?

    一、引导学生感受作品美

    语文教材中的作品,都是由书面符号创造的,这就决定它的表现形式的特殊性。不像视觉艺术有形象在眼前,听觉艺术有声音在耳边那样直观,而是间接的表现形象,也就是说,作者创作形象于字里行间,把握它需要阅读者用自己的审美经验转换来实现。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教学中就应该把握语文的这一特殊规律,在学生和作品中架起一道桥梁,引导他们根据作品的内容、表现的方法走进作者创造的世界,感受作品的形象美。

    如学习朱自清的《绿》,要让学生领略到作者笔下表现的梅雨潭的绿的艺术美,就必须紧紧抓住铺垫和对比描写这一特点,通过对描写性语句的赏析,即捕捉语言表达出来的信息,去感受美不胜收的直觉形象,从而产生美感。如课文中有这样一段描写: “我曾见过北京什刹海拂地的绿扬,脱不了鹅黄的底子,似乎太淡了。我又曾见过杭州虎跑寺近

    旁高峻而深密的‘绿壁’,丛叠着无穷的碧草与绿叶的,那又似乎太浓了。其余呢,西湖的波太明了,秦淮河的也太暗了„„” 这段描写运用铺垫、对比的方法,用全国各地名胜绿色来衬写梅雨潭的绿色是兼各家之长而去其短,惟有有它不淡不浓不明不暗恰到好处。教学中学要引导学生体会这些描写,使之产生热爱祖国河山的壮美之情。

    《语文课程标准》多次指出要“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受到感情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近年来,各种语文实验教科书百花齐放,百花争鸣,虽然选文的角度、审美眼光有所不同,但选文大都是文质兼美的作品。如朱自清笔下的“荷塘”是美的,司马光示儿的“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的训诫是美的,对别里科夫“套中人”的本质揭露是美的,对葛朗台守财奴的“人生就是一场交易”的剖析也是美的„„。这种阅读作品产生的精神上的愉悦、思想上的教育以及与写作中的情景产生共鸣的现象,就叫做艺术欣赏。欣赏美是在感受美的基础上进行的,因此,在语文课教学上,教师尤其要善于诱发学生的审美情感,使学生的情感与作品中的情感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共鸣,完善欣赏美的活动。

    吕叔湘曾说:“语文教学一半是科学,一半是艺术。”语文教学并不是单纯的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宣传,或枯燥的进

    行语言文化知识的传授,它是借助一篇篇精美的融艺术美、语言美、情感美为一炉的语言文学作品表现出来的,审美化的语文教学,就是教师通过文学作品进行美的把握,进行艺术的再创造,将有限的教学目标延伸至社会人生,使整个课堂浸润着智慧和感动,机智和情趣,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感受审美的愉悦,从而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二、指导学生欣赏作品美

    品味语言文字美。在教学时要善于引导学生对文中精确优美的词句认真琢磨,反复推敲,仔细玩味,例如王维《山居秋暝》的教学中,“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对这一句中的动词“喧”和“动”进行分析鉴赏,感受作者所表现的情态。这样的例子很多,教学时,抓住这些关键字词乃至句,引导学生反复比较,仔细揣摩,能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学生就能深刻领会遣词造句之妙,鉴赏到祖国语言文字独特的美。

    在朗读训练中,感受音乐节奏美。朗读是语文阅读教学中最经常最重要的训练之一,对提高学生语言修养有着其他教学手段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教学中,应注意指导学生用抑扬顿挫的声调朗读课文使优美的课文变成学生优美语言修养,在极富声调变化的朗读中,感悟文中的音乐美,这种语言节律音韵上的美在许多散文里都有,至于诗歌里就更多

    了,特别是高考中就有对诗词歌赋的鉴赏,这是直接的对学生鉴赏美、感受美的能力的考查,古人有:“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通过对诗词歌赋的阅读,学生能投入诗人创设的情境之中,感受诗人的喜怒哀乐,能很好的理解诗歌传达出的美来。这样通过朗读训练,既训练了学生的语感,又陶冶了学生爱美的情趣。

    在展开想象中,领悟文章画面美。想象是人们在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创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每位学生可以根据课文的描述在头脑里形成一个画面,语文课本中,有的地方存在着空白,而对课文中的空白,教师亦可引导学生去想象,他们会主动、积极地融入自己的生活体验,想象出美的画面,感受到生活的美和画面的美,进而上升到艺术美,享受到美的体验。

    第三篇:语文教学中的美育

    龙源期刊网 http://.cn

    语文教学中的美育

    作者:李美娴

    来源:《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2024年第04期

    美育,也称审美教育、艺术教育,是一种陶冶情操的教育。其目的是在教学中利用课文中的美学因素,与学生共同挖掘教学内容本身的内在美,运用教学形式艺术化的外在美来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和谐发展,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思维能力、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

    一、品味文学作品的语言美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美丽的景象、美好的情愫、美妙的人生、美满的生活,无不是通过语言表达出来的。因此,在语文教学中,一定要指导学生“美读”。因为“美读”是感知文学作品的主要方式,是获得作品美感的主要途径。学生通过抑扬顿挫,富有表情地朗读,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使文中的人、物、情、景等跃然纸上,产生美感。例如“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人物形象美;“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的意境美,“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哲理之美;“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壮丽美。通过“美读”,学生与作者的情感就会产生强烈的共鸣,自然而然地领略了文学作品的美。值得注意的是,指导学生品位文章的语言美时,必须做到语言顿挫分明,有张有弛,这样才有韵味,才能引人入胜。比如我在讲《听潮》中的“涨潮”时,要求学生朗读时语速要快些,这样才能品位到急切、震怒、壮烈的韵味;讲到“落潮”时要求学生语速就要慢些,这样才能品位到宁静、沉寂、优美的韵味。又如《答谢中书书》,语言极富特色,言简意赅,无一句之虚,无一字之冗。先言“高峰”给人以印象,再以“入云”给人以具象。同样,先以“清流”使人初感,“见底”则给人以实感。“五色交辉”、“猿鸟乱鸣”、“沉鳞竞跃”,“交”、“乱”、“竞”几个副词的运用,使颜色、声音、动作的状态表露无遗。全文以四言句为主,很是整饬,最后以长句收束,犹如滔滔急流,泻入大海。在课堂上教师分析这样的文章,自然能增强学生的审美感受。

    二、感受文学作品的形象美

    语文教学渗透美育是以展现课文中的艺术形象为手段的审美教育。一篇篇课文里所描绘出来的各种艺术形象,组成一幅幅绚丽多彩的画面,不断吸引着读者去感受,去欣赏。俄国著名美学家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过:“艺术形象在美的领域中占着统治地位。”美和艺术形象是有机的联系在一起的,比如《白杨礼赞》中白杨的形象;《驿路梨花》中梨花的形象;《海燕》中海燕的形象;《普通劳动者》中将军的形象,无不是完美的象征。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遵循课文中的思路,让学生通过景物美、人物美等艺术形象领悟其内涵的价值,从而达到运用形象美感染学生的审美教育。比如教学《七根火柴》时,指导学生赏析“无名战士”这个美好的艺术形象:他,在死神逼近时,为了党,为了革命事业,没有考虑自己的生命,也没有留下惊天动地的豪言壮语,甚至没有留下姓名——我们只知道他就是“无名战士”。我们在欣赏美、感受美的过程中,净化了心灵,陶冶了情操。此外,淡薄名利、安贫乐道的五柳先生,凛然正气、不畏强暴的唐雎,礼贤下

    龙源期刊网 http://.cn

    士、求贤若渴的刘备……都充满着浓厚的人文气息,让人心往神驰。当学生在阅读中为这些历史人物深受感动、神采飞扬时,我们的教学也就获得可喜的成功了。

    三、领悟文学作品的情感美

    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态度和体验。情感更是文学作品的灵魂。优秀文章之所以能够具有永久的生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饱满的情感因素。《文心雕龙》说:“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正说明了情感因素在艺术欣赏中的重要性。文章的作者在他所写的人物、场景、情节之中,已渗透了丰富的情感因素。朱自清的《背影》,用最朴素最普通的语言,表现父子情深的真挚感人的情景,笔墨则是深入到了人之常情中最难摹写的心灵美。我教苏东坡的《惠崇〈春江晚景〉》,就要求学生按情感归类的思维活动去领略这首诗的意境:竹林、桃花、江水、鸭子、蒌蒿、芦芽、河豚为什么要联系在一起呢?这是因为这些物象构成了一幅令人生意盎然的、情感上能与诗人引起共鸣的图画。又如杜甫写的《春望》,抒“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的忧国思家深情;苏轼作《水调歌头》,发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千古祝愿;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发出了“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呼喊……这些情感之美,无不闪烁着动人的光芒。因此,在教学中要把学生带入作品特定的场景中,让学生置身其境,如见其行,如闻其声。通过亲身的情感体验,而获得美的享受。

    四、鉴赏文学作品的结构美

    结构是文章的骨骼。骨架搭得如何,直接影响表达效果。可以这样说,结构美是文学作品构成形式美的一个重要因素。如《白杨礼赞》这篇课文,我是这样指导学生鉴赏结构美的:文章开头,虽然直接点出礼赞的对象,却不急于描写阐发,而是轻宕一笔,用舒缓亲切的笔调带领着我们在黄土高原上漫游起来。然后牵引着我们的视线自上而下地观察白杨的“干、枝、叶、皮”,整个白杨的神韵风彩展现在我们面前,而后再突出它的象征意义,最后卒章显其志:白杨树是不平凡的树,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照应了文章的开头。整篇文章的结构有疏有密,有散有拢;线索清晰,层次井然。这样,通过引导学生鉴赏文章结构美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发现美、鉴赏美的能力。

    五、接受文学作品美的熏陶

    当今的学生,出生在20世纪90年代,成长于21世纪,他们处在科技进步社会变革世界形势日新月异发生变化的环境下,他们的成长,需要正确的引导,需要优秀的思想文化的熏陶。只有他们具有正确的思想,才会有远大的理想,才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如学《〈论语〉十则》,可吸收前人思想精华中有益于自己思想品德修养的部分;品《岳阳楼记》,感悟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远大抱负。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对学生进行思想文化方面的引导,使他们接受优秀的思想文化的熏陶。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美育,具有无限广阔的天地。我们只要坚持以语文教育中美的因素去教育学生,必能达到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能力之目的。

    第四篇:浅谈语文教学中的美育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美育

    美育就是用美的事物和形象去对人们进行审美观念,审美情感和审美情趣的教育。目的是陶冶美的理想、美的情操、美的品格以及鉴赏美、追求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美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这是美育的性质与自身特点决定的。美育在素质教育中有着重要地位与作用,它能 陶冶人的情操,使人的心灵得以净化。它有利于促进心理结构的“内化”,将道德、知识等教育转化为人的一种精神素质,使之成为真善美相统一的人格。

    社会实践告诉我们,美育是不可缺少的,劳动创造了美,人类也按美的规律来改造自己,但是对美的认识,个人对美的层次的追求也有个逐步提高的过程。人们常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如果这种“爱美之心没有经过美育的熏陶,只能是一种初级的,不成熟的求美欲望和求美本能。现实生活中,我们发现有人以奇为“美”,以怪为“美”,甚至以丑为“美”,就是因为这种求美的欲望或本能没有得到正确的引导而形成的畸形发展。对于客观上存在着的丰富的审美对象,要能正确地审视和评价,必须进行审美教育。只有当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审美修养和审美能力,才能真正认识美,理解美和欣赏美,才能辨别现实生活和艺术作品的美丑,才能按照美的规律塑造自身和改造世界。教育实践告诉我们,审美教育是造就人才的重要手段。它可以促进智力结构的变化,人的智力结构主要由四种要素即观察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构成的,而智力结构对人才的成长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进行审美教育,可以大大提高人的观察、思维能力、强化人的记忆力,从而加快人才的成长。

    审美教育的途径是十分宽广的。语文课堂教学应当是审美教育的重要阵地。文学作品是作家对生活的艺术概括和总结,也是作家对所反映的生活进行的美学评价——也就是对美好的事物给予充分地肯定,赞扬,表现鲜明地爱;对丑的事物给予无情地否定,鞭笞,表示了强烈的憎。作家就是通过否定丑、肯定美,表达了他的美学理想。我们应该借助这些具有高度典型性和表现作家美学理想的篇章,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语文课堂教学进行审美教育的途径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欣赏景物美,以美怡情,净化心灵

    作为审美对象的文学作品,是作家审美意识的物化。它以其多样、丰富的内容和千姿百态的形式,向人们传递着各种各样的美的信息。给读者留下充分发挥想象的天地。我们在分析作品时,特别是写景较突出的,要注意挖掘自然景物描写的深刻内在意蕴。借助于丰富的想象,进行审美教育,达到净化学生心灵,培养美好情操的目的。

    文学作品中作为审美对象的日月星辰,高山巨川,小河流水,花草虫鱼,一旦出现文学作品之中,就不再是纯粹的自然,它们已经溶进了作者独特的感情,是一种人化了的自然。它们的温暖明亮,巍峨澎湃,生机勃勃等特点,往往同作者健康的情趣,积极向上的精神意志融为一体,从而焕发出令人陶醉的美感。例如白居易的《暮江吟》的前两句:“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这两句作者抓住了色彩来描绘日落时江面的瑰丽景色。后两句:“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作者又用了两个贴切的比喻,抓住了事物的特征,写出江边美丽的月夜的景色,表现了作者对暮色降临江上景色的独特体会和热爱。通过欣赏景物美,激发了学生对祖国山川的热爱之情。

    再如:《草原》,作者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也十分出色,一开头描绘了一幅赏心悦目的“千里草原图”,“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形色俱全,浑然一体,充满了诗情画意。作者着力从色彩的角度去渲染,对这些色彩、景物赋予它们人性化的内含。从这些地方进行分析,学生即可以充分欣赏到作品中的景色美,也可以达到悦志悦神的最高境界,又激发了学生热爱祖国山川,热爱祖国人民的思想感情。达到了以美怡情,净化心灵的教育目的。

    二、剖析人物性格美,以美促善,陶冶情操

    人物描写是文学作品的中心任务,作品中的正面人物,往往体现了作者的美学理想。因此,分析人物性格时要善于引导学生发现作品中的性格美,使学生对美的性格产生美的激动,促使心灵趋向完善,使人格完美。作品中的人物,性格各异。或端庄,或娇丽,或豪放,或清逸。有的面带忧伤,以含泪的微笑面对残酷的斗争;有的以玩世不恭的态度诅咒人生的不幸,有的以心灵的颤动,美的呼唤去寻求生命的知音。《十六年前的回忆》作者讲了在法庭上看到的李大钊同志:“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这说明李大钊同志即使受过苦刑仍保持对革命事业的坚定信念和对人民深沉的爱,这是因为“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这就是他对于革命带来的信心,正因为如此,才使他不但在敌人的严刑拷打下毫不动摇,而且也不因亲人的喊声、哭声而忧伤,相反地,他用“安定”,“沉着”影响亲人,使他们化悲痛为力量。

    作品以这种美好性格的被毁灭来唤起人们对敌人的憎恨,对英雄的崇敬,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美是心灵的体操——它使我们的精神正直,善良,纯洁,情感和信念端正。当我们对一个人物剖析时,实际上是对他心灵善恶的鉴别。通过这种审美活动,培养完善的道德情操,激发为美好事物、正义事业献身的精神。

    三、带入意境,以美启真,开阔胸襟

    若让学生发现美,必须把学生带进美的意境之中去。让作品中鲜明、真实、生动的画面在学生的头脑中再现,产生强烈的共鸣。例如《桂林山水》为读者创造了一个文中有画,画中有诗的不同凡响的意境,作者将漓江的水与波澜壮阔的大海,水平如镜的西湖进行比较,将桂林的山与峰峦雄伟,红叶似火的香山进行比较,突出了桂林的山与众不同。强调了漓江的水,桂林的山有它独特的美,又抓住了漓江的水,桂林的山的三个特点,写出了一个恬静又充满情趣的意境,表现了作者幽雅自得的心情和对美好景物的热爱。优美的意境、宁静、柔和、象一缕馨香细细地泌入肺腑,象一曲涓涓细流,荡漾于人的情怀,使人沉醉、舒畅。它有利于培养细腻的情思,启迪人真挚的情感。壮美的意境,雄壮、刚烈、豪放。这股阳刚之气,激励人在为美的事业奋斗中,激发出坚强的意志和伟大的献身精神。另外,我体会教师的表情,语言也能体现审美教育。一个教师的语言,简洁是美,生动是美,形象是美,具有丰富的感情是美,借助适宜的手势更美。教学过程中,要力求用通俗文雅的,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去讲授知识;而那些干枯无味,缺乏文采,啰啰嗦嗦,拖泥带水的语言,即不利于准确地讲授知识,也不能把学生带入美的意境,更不能唤起美感与共鸣。教师的语言还要有感情启发力,能拨动学生的心弦,诱发丰富的想象,就是说一个教师要善于用自己的感情去启发学生的感情。

    语文这个学科具有边缘性。这就决定了它与其他学科具有互相交叉性,渗透性。也就是说,传授语文知识的同时,可以进行审美教育,而审美教育也促进了语文知识的学习,它们是互相依存,相辅相承的。作为一个语文教师,应该把审美教育贯穿到语文教学的始终。在审美教育的园地中,语文教师应该是一个能工巧匠,在审美教育的舞台上,语文教师应该是一个出色的导演,使学生在语文的学习过程中受到美的陶冶。

    论文类型:教学经验

    论文题目:浅谈语文教学中的美育

    单位:双桥镇腾翔初中

    作者:廖品娟

    时间:2024年12月

    第五篇:浅谈语文教学中的美育鉴赏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美育鉴赏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24)12-0104-01美育是通过文学艺术、社会生活和大自然的美,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和体?F美的能力。然而,在教学过程中,又怎样把美融入教学实践中,来达到对儿童进行熏陶、启迪的作用,唤起儿童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的呢?我在教学实践中是这样进行的:

    1.激发热爱美

    美来源于生活,美使人赏心悦目。让学生在文中感知美,培养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由于兴趣是入门的向导,只要学生有了饱满的学习兴趣,便会对学习产生强烈的需要,积极投入学习。

    文学作品往往是作者用清新、流畅的文字把生活中的喜怒哀乐用美的艺术形式表达得淋漓尽致,让读者触景生情。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创设教学情境,以情为导,吸引注意力,不仅让学生受到美的感召,而且还会使课堂气氛活跃且生动有趣。如《浪花》一课的教学,先让学生听一首《浪花》歌曲,找一曲轻音乐配上自己的朗读,边放配音时,边放自己设计的动感画片。让学生聆听浪涛声,感受到旋律美,眼见浪花轻轻抚孩子们的小脚丫,感受到大自然的美。这样,让学生听得如痴如醉,身临其境与浪花嬉戏玩弄,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且起到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美丽山川的作用。

    2.引导发现美

    如我在教学《王小二》,先让学生唱《王二小》这首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再放配乐朗读录音,让学生随着悠扬的乐曲,低沉的叙说去捕捉文章所传递的悲壮美,展开丰富的想象,想象王二小将敌人带进八路军的埋伏圈而遭受袭击的场面。与文中所体现的美形成“共振”,达到更高的审美境界。然后放教学幻灯片和动画录像片,给学生以形象、直观感,把握住课文的内涵。学生通过认真细致观察动感画面,分析理解图画,更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增强想象力。这一教学手段,让学生在学习课文中感受到人物形象美,为王二小机智勇敢,英勇献身的事迹所感动,激发了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从中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

    3.培养鉴赏美

    鉴赏重在品味、赏析,文学作品鉴赏,主要是从时代背景和画面来赏析。但小语教材中的作品,教师主要从作品的内容和艺术来分析。我在教学实践中,主要是指导学生朗读,引导学生抓重点词句,体会语言文字美,领悟文中的意境美,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审美愿望,从而提高鉴赏力。如《荷花》一文,作者用“碧绿的叶”、“洁白的花”、“嫩黄的莲蓬”、“含苞欲放”写出了荷花的姿态美;用“冒”、“露出”、“饱胀”等词语把荷花写活,似乎想尽快展开自己的花瓣,显示了一种顽强的生命力。当作者陶醉在美的境界中,“眼前出现了奇特的景象”。产生了自己与满地荷花共舞的情景,展示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美好事物。这样描述,把荷花写得异常生动且富有情趣,给人一种美的享受。然后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想象自己就是那含苞欲放的荷花,满池的荷花在绿叶的衬托下,在湖水中摇曳,共庆我们伟大的祖国繁荣富强。

    4.表现创造美

    鲁迅认为美育足以达到“美善吾人之性情,崇大吾人之思想”的目的。审美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挖掘潜力,激励学生创造美并表现美。为此,在教学中,我将游戏法、参与表演法、演讲法、绘画等艺术表演引入课堂,让学生积极参与,以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游戏法让学生既掌握了字、词,又进行了说话训练,学生参与表演,从中以形象的感染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运用复述演讲形式帮助学生加深学习课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绘画的形式多种多样,如剪纸、粘贴、素描、简笔画等。为达到直观形象的效果,教学中往往采用简笔画或素描,引导学生在绘画中理解课文。

    通过上述方法,把学生带入了诗情画意的境地,增进求知欲,提高学习语文的兴趣,增强了学生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这样,我的教学过程充满了和谐、有趣,融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为一体,达到至高的审美境界。



    推荐阅读:
    语文教学中的美育初探
    《守望的距离》读后感(最终版)
    经济工作会议讲话
    树立科学人才观之我鉴
    感恩中国人才库
    中学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