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热门搜索: 医疗医药合同 购销合同
  •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八号文库

    珍惜童心 放飞心灵

    栏目:八号文库 来源:网络 作者:风月无边 时间:2024-06-19 22:10:00 下载.docx文档

    第一篇:珍惜童心 放飞心灵

    我的作文研讨

    让学生轻松作文

    ——浅谈小学生作文的指导与评价

    作者:于秀平

    授课年级:二年级

    职务:班主任

    职称:小学一级教师

    地址:青岛市李沧区遵义路小学

    月亮升起来,院子里凉爽得很,干净得很,白天破好的苇眉子潮润润的,正好编席。女人坐在小院当中,手指上缠绕着柔滑修长的苇眉子。苇眉子又薄又细,在她怀里跳跃着。”这是现代著名作家孙犁在他的《荷花淀》中的描述。饱含着亲切自然的人情味的描写,轻松明快、朴素无华的表达方式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这也是许多名篇感人至深的原因。其实,“我手写我口”也应是小学生作文的主要特点。崔峦先生这样认为:“小学生作文是练习,是习作,是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用自己的话写下来。怎么想的、怎么说的就怎么写,无需做太多的加工润色。要鼓励学生我手写我口,写放胆文。”为了帮助学生轻松自由地作文,真实自然地表达情感,不虚构、抄袭,不说假话、违心话,我从作文教学的点点滴滴做起,坚持一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与阅读教学相结合,培养写作能力。

    作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灵活运用阅读中学到的各种作文知识,这是坚持读写结合的关键,我国已普遍认为,作文教学要与阅读教学密切配合,在阅读中使学生懂得怎样选择材料,组织材料,怎样确定中心,怎样准确地选择词语,写出通顺的句子,怎样连段成文,并注意前后的内在联系。阅读可丰富、积累知识,为作文奠基;阅读教学中可传授写作知识和技巧;课文可供作文模仿学习。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第四

    册第三课《妈妈的爱》,全篇五节,基本结构相似,语言切合二年级学生实际,朗朗上口,学生在阅读时已理解了内容,掌握了语句安排顺序,所以当老师提出仿写要求后,孩子们出口成章: “有一回我过生日,妈妈不顾劳累,给我做了一桌可口的饭菜,自己却累得腰酸腿疼。啊,妈妈的爱是可口的饭菜。”

    皮亚杰指出:“儿童的模仿能产生表象,因而从任何外部动作中分离出来,有利于保持动作的内部轮廓,成为日后形成思维的准备。” 读写结合中通过模仿而实现作文知识的直接迁移,可使儿童的作文水平在短时间内获得较大的提高,从而提高作文兴趣和积极性,消除学生怕写作文的不良心理。

    阅读教学可带动作文能力增长。我和学生学习课文时,一起探究课文中的优美词句,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妙处。《语文》第四册第五课《山寨》中有这样的句子:“到处林遮树掩,青藤垂挂屋檐。”一句话写出了山寨的幽美景致,令人神往。我通过给学生看图画、听录音,将学生引入胜境,触摸到了诗人心底的旋律,必然潜移默化地给学生以写作的启发。

    二、加强写前指导,为学生作文搭桥铺路。

    研究发现:审题能力差,是小学生作文能力发展的一个重要制约因素。因此,在五年级的作文课上,我们首先一起学习习作要求,把重要的内容列在黑板上,给学生一个清晰、完整的印象。第二步,我们一起讨论写作框架,把师生共同商定的

    写作思路板演出来,供同学们参考,我特别强调:仅供参考,写作过程中可自由发挥。调查发现:任何作文题材,都喜欢结构多变的占58。9%。学生喜欢形式多变的原因,是这种作文内容随意,不必考虑独特的开头,巧妙的结尾,形式随便。因此,我的要求迎合了学生的心理。第三步,打开思路。我启发学生打开记忆的闸门,从中搜寻能用于这篇作文的生活片段和积累的知识,然后跟同学说出来,通过讨论,去粗取精。第四步,提供范文。在动笔前,先浏览一下本单元的文章,看一看范文的写作思路,给学生一个整体印象。因为学生普遍对新鲜事物感兴趣,所以每次作文前,我都准备一篇与本次习作相符的文章,声情并茂地读出来,这样不但提供了写作框架,而且进一步启发了学生思路。朱熹指出:“古人作文作诗,多是模仿前人之作。盖学之既久,自然纯熟。”模仿是学生作文的心理需要,是教学的必要手段。从模仿到创造,即使作家也不能例外。如鲁迅的《狂人日记》就是模仿果戈里的作品,从题目到格式都是一样的。

    三、多加鼓励,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据调查,学生作文心理障碍产生的原因之一是教师批评责难多。为了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老师要多给些鼓励,培养作文兴趣。由于作文前进行了充分指导,我班作文呈现百花齐放的良好态势,绝少雷同。我在学生习作中发现哪怕是一点灵性的火花,也要提出来激励学生。如优美的片段,精巧的

    构思,或者只是一个恰当的用词。那些通过孩子的眼睛发现的美表现在字里行间,很让我感动,仿佛那是自己亲手种下的种子发出了珍珠般的嫩芽。我用红笔圈出来,加上眉批:“好极了!”“妙!”“这一段非常传神!”还有表现在作文中的一些美好品质,如书写进步了,观察得仔细,标点加得好等等,我都在评语中加以体现。在一次观察作文中,有个孩子这样描述星空:“月亮婆婆在微笑。旁边还有一只淘气的猴子,两颗闪闪的星星正好是它的眼睛,一闪一闪真可爱。突然从远方疾速飞来一个亮点,我惊奇地发现,那是一颗流星。” 我给打上这样的评语:“你用慧眼发现了生活中的美,你用妙笔使景物生花。如果能再具体些,就更好了。”

    讲评课上,我对那些自然流露情感的文章尤为赞赏,意在倡导一种朴实自然的文风,引导学生不矫揉造作,不去挖空心思找什么大题材。

    我相信,在老师的点拨下,学生“涂鸦式”的写作一定会越来越成熟。当他们能把作文同自己周边的生活紧密结合起来时,抒发个人的真情实感,就会获得一种特殊的愉悦和乐趣,写作天地便成了少年儿童欢歌笑语的乐园。

    第二篇:放飞童心

    放飞童心

    春天是放风筝的好季节,天真活泼的小朋友更是喜欢放风筝了。下课时,操场上热闹的很,天上风筝在自由地飞,正当玩得开心时,上课铃响了。所以只好草草地收了,回到教室。当我走进教室上课,差点被地上的“东西”扳道了,我仔细一看原来是一团风筝线。心里很恼火,我顺着风筝线发现帅帅手里还拿着风筝,看他很紧张,似乎在等着

    老师的一顿“臭骂”。我马上调整了心态,要是我批评了帅帅,不光他没心思听这节课,同时会影响其他同学。于是我捡起地上的线,说:“我们今天这节课就上风筝,你们知道放风筝中有哪些数学学问吗?”同学们都聚精会神地注视这我:今天老师的葫芦里到底买什么药?

    我走到帅帅身边接过他手中的风筝说:你们知道这个风筝的这条边有多长吗?你能用这今天学的测量的知识知道结果吗?同学们的脸都开出了灿烂的笑容,帅帅笑得特别甜。

    “我看刚才这个风筝飞得很高,你们猜一猜有多高?”

    有的说:“50厘米”有的说:“300米”有的说:“20米”到底有几米,我们一起来量一量,通过测量发现是20多米长的线。在对风筝的研究中,时间悄悄地过去了,而我原来设计的测量教案被临时改变了,但同学们学得相当投入,顺应了学生的需要,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童心得到放飞。

    第三篇:放飞童心主持词

    “放飞童心”迎六一歌咏比赛主持词

    主持词

    男: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女:敬爱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合:大家下午好!

    男 :童年的脚步是轻盈的,童年的故事是梦幻的。女: 童年的心灵是飞翔的,童年的时光是美妙的。

    男 : 当鲜红的太阳跃上地平线,我们又迎来了新的一天

    女 :当朗朗的读书声充盈着美丽的校园 通往知识之路的大门又一次为我们开启。男: 教室里,操场上,活泼的是我们孩童的天真。

    女: 阳光下,绿荫里,收集的是我们童年的欢笑。男:六月,有童年的沃土。女:六月,有童年的太阳。男:六月,是童年的摇篮 女:六月,是童年的梦乡。

    男:六月,是我们的节日,全世界的儿童都在为它欢唱。女:六一的鲜花绚丽多彩六一的阳光灿烂夺目。

    男:今天大家欢聚一堂,张开嘴巴,让我们大声唱起来 合:让我们一起来度过——我们的快乐童年!

    女:七里店学校七年级“放飞童心”迎六一歌咏比赛 合:现在开始!

    结束词

    女:我们的歌声是多么的嘹亮,我们的笑容是多么的灿烂 男:我们是新世纪的雏鹰,我们和时代的脉搏一起跳动。

    女:我们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努力学习、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向祖国妈妈交上 一份出色的答卷。

    男:让我们记住这美好而难忘的时刻,把满腔的热情化作深深的祝福,让我们一起 把童年的梦想放飞,共同的收获美好的明天!

    女: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男:敬爱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男:七里店学校七年级“放飞童心”迎六一歌咏比赛 合:到此结束,感谢大家的欣赏,再见!“放飞童心”“庆六一”歌唱比赛主持词

    一、开场词

    合: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节日好!

    女:今天的阳光最灿烂,每一片树叶都是那样鲜亮!男:今天的鲜花最绚丽,每一片花瓣都在翩翩起舞!女:我们的笑脸啊,比阳光还要灿烂。男:我们的心情啊,比鲜花还要绚丽。女:轻轻地,屏住呼吸,男:每一颗澎湃的心啊,激动地要跳出胸膛,女:这一切都在提醒着我们:六一国际儿童节——来到了!合:这是全世界儿童共同的节日,是我们盼望已久的节日。

    女:在深深浅浅的梦里,六一是柔和的,她伴随着槐花的香味悄然而至。男:在愈久愈浓的记忆中,六一是甜美的,他在我们热切的期盼中,欣然 赴约……

    女:今天,我们在此欢聚一堂,掩饰不住心中的喜悦,登台演出,展示自 己的才华,庆祝自己的节日。合:让我们衷心的祝愿演出成功

    二:结束词

    男:童年是一支歌,永远跳动着美妙的音符 女:童年是一首诗,永远充满了幻想和憧憬

    男:童年是一幅画,稚嫩的画笔描绘出眼中的多姿世界 女:童年是七彩衣,正躲在我们的花衣裳里向小朋友们微笑 男:童年的歌声多么动听.童年的游戏多么有趣

    女:童年的生活多么幸福让时光永驻,我们是那样的兴高采烈 男:让时光永驻,我们是那样的依依不舍

    女:同学们,虽然你们的歌声还不够嘹亮,但你们努力了,进步了。男:同学们,虽然你们的表演还很稚嫩,但你们勇敢了,自信了,女:亲爱的老师,小伙伴们感谢你们付出的辛勤劳动,感谢你们为我们共同 庆祝这个美好的节日所做的努力。

    男:祝愿各位老师身体健康,工作顺利!女:祝愿同学们茁壮成长,永远快乐!

    合:祝愿我们七里店学校的明天更加辉煌!七里店学校七年级庆六一歌咏 比赛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第四篇:放飞童心

    放 飞 童 心

    ——童心教育在体育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红花学校丁秀娟***

    摘要:教育必须遵循儿童成长的规律,尊重儿童未成年的状态,珍视儿童清纯、天真、好奇和智慧的自然天性,不拔苗助长,把儿童看作生命发展的主体,激发孩子们发自天性自然的主动权和自主权,映照出儿童生命本质中美好的“童心”。总之,“童心教育”是为孩子的生命发展和精神成长奠基的小学教育,通过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运用,它会促进儿童生命全面、和谐、自由、创造性地成长。

    关键词:童心;体育教学

    童心就是儿童的生命品格,是一种没有受到承认社会污染的,极其珍贵的生命自然状态。“童心”既有美好、可爱的一面,需要发现、尊重、保护、扶植、利用:也有需规范、引导、培育、发展的一面,使其螺旋上升的健康发展。其核心内涵是:基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纯正意义上人的发展的要求,遵循儿童生命发展的“次序”,让教育依归童心,依归儿童世界,提供贴近儿童发展的人生经历,关注儿童心灵和精神的成长,构建师生精神和文化成长的家园,把属于儿童的生活、童年的幸福还给儿童,使小学阶段成为孩子值得回味的美好人生经历。

    童心教育依据儿童生命、精神的本性,充分体现儿童独立价值的存在,促使其丰富的心灵精神世界的成长。素质教育要求我们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身体素质得到全面和谐地发展,个性特长得到充分的培养。童心教育的践行使学校成为教育适应儿童发展的精神乐园——环境富有童趣,学习张扬童心,活动展现童真。体育教师的工作是细致的,又是繁琐的,涉及到学生的身体与心理的全面发展。老师是爱的艺术家,要充满爱心,热爱学生,不仅要做学生的师长,还要做学生的朋友,在平时的教学中,我深深地体会到情感教育的重要性。

    作为一名体育教师,我认为首先自己要拥有一颗童心。拥有一颗童心,你就仿如拥有一把开启心灵的钥匙。当你变成一个“大孩子”后,你会发现彼此之间的障碍自然会消除,心灵之间的距离会更近。当你掌握了孩子的这种心理后,我们才能知道他们的所想。虽然如此,但对于一个成年老师来说,这却是一件多么艰难的事啊。因此,我采用了多观察、多问、多思考的方法与他们“打交道”。

    开学初的一个雨天,体育课就只能在室内上。沿袭传统的惯例,雨天的体育课总是采用老师讲体育知识,学生坐着听,很少让学生在室内活动,虽然学生能够听懂老师所讲的内容,但缺少亲身感受,教学效果不佳。有些知识和技能是能

    够传承的,而有些知识只有通过体验才能获得的。譬如学习游泳,没有呛过几口水的体验,恐怕是难以学会的。也就是说,许多知识和技能都是在活动过程中获取的,因此,在体育活动的过程中,需要教师的参与和学生的合作,否则是难以生成新的知识和技能的。在新课程标准理念下,结合“童心教育”的理念,我设计了一堂室内体育课,课的主题是——放飞童心,课间到室外活动。课前我绘制了一幅春天景色里学生课间活动的情景图,又准备了一首小鸟欢鸣声和“春天在哪里”的儿童歌曲。

    一上课,我首先就出示那幅情景挂图。这时全班同学的目光都注视着挂图,我向他们提问道:“同学们,你们看到这幅图上有什么呀?”话音刚落学生们就争先恐后地抢着回答:“有小鸟在树上玩”“小朋友在跳皮筋,踢毽子,跳绳”“还有的在跑步,打球,做游戏„„”此情此景,学生们兴高采烈,他们正跃跃欲试地想进入画面中共同嬉戏呢!此时我抓住学生们想参与活动的心理需求,问道:“你们喜不喜欢参加那样的活动?”同学们齐声回答:“喜欢!”这时我指着画中的学生,问同学们:“你们看见他们穿的什么样式的衣服和鞋吗?”同学们若有所思地先后答道:“穿着运动服”“穿的球鞋!”我发现他们此时的注意力和观察力是多么的集中啊?在这时刻讲解课间活动安全事项是最好的时机。经过讲解后,我选了几名身穿服装适合活动的学生,一同在讲台旁的空处模仿画中的体育项目的动作,同时也演示了课间安全活动的场景。接着我问同学们:“在课间活动时应注意什么?”同学们你一句我一句地先后回答:“我以后上学要穿运动服和球鞋”“口袋里不能放硬物和玩具!”“不能追逐打闹!”“我要向画中的小朋友那样活动„„”看着同学们那一张张天真的面孔,听着那一句句纯真的话语,我微笑着朝他们点点头。

    接着,我组织同学们在各小组长的带领下,听着录音机里放出的小鸟欢叫声,在教室里的空处模仿着图上课间体育活动的动作。顿时,教室里欢声笑语,同学们在各自的小组里兴趣十足的做着模仿动作,还有的按自已的想象做动作呢!我一边参与他们的活动,一边做些指导,启发他们大胆地模仿,使学生每做一个动作都有成功的感受。因而在教学活动中及时诱导和鼓励,同学们学得很开心,师生都溶入了欢乐的海洋中。在新课程标准的课堂上,师生之间的合作是极为重要的,没有合作的教学是难以实施新课程的,或者说是无法体现新课程理念的,这就要求教师要从讲台上走下来,成为学生的合作者,不仅是身体走下来,心灵也要走下来,全身心地融入到学生中间去。充满童心的老师与学生一起交流,与学生一起活动,与学生一起共建有利于个性发展的课堂氛围。

    经过模仿练习活动后,同学们个个神采飞扬。我又带领他们一起学了一首儿歌:“下课铃声叮当响,大家都要出课堂。外面空气真新鲜,活动身体要适宜。大

    脑休息眼明亮,身体健康学习棒”我与同学们一齐唱,同时我又联系课中的活动讲解了儿歌的意思,经过三遍的跟唱后,同学们都能记住儿歌了。然后,我问同学们:“今天这堂课你们学到了什么?”学生回答:“我们知道下课后怎样去活动了”。学生们在这样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和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均得到增强。

    最后、我组织同学们评选优胜小组。在这节课接近尾声的时候,师生们同唱“春天在哪里”,同做鸟儿飞翔的动作,一时间,课堂上歌声四起,“鸟儿”飞翔,下课铃响时,孩子们依然学着鸟儿飞翔„„我就说:“你们使劲飞吧!”歌声又响了起来,孩子们继续沉浸在愉快的气氛中„„

    你拥有一颗童心,设身处地地为孩子们着想,当孩子们认识到老师与他们之间有了沟通的桥梁,师生之间的障碍就消除了,得到孩子的信任后,学生就会很配合老师的引导,那课堂的教学效果就非常好了。

    孔子曰:“亲其师,信其道,乐其道”这也有他的道理。体育教学工作要有耐心、细心、诚心,适当地放飞童心,才能使学生接受你,敞开心扉向你表露真情,才能把教学工作落到实处,圆满完成教学任务,正所谓:感人心者,莫先乎情。

    第五篇:放飞学生的心灵体验诗化的童心

    放飞学生的心灵 体验诗化的童心

    【内容摘要】儿童诗,是儿童自己创作的诗,语言生动活泼、节奏轻松明快、意思一读就懂,是儿童心灵真实的写照。孩子生活的点点滴滴,孩子情感的喜怒哀乐,尽跃纸上。它,从儿童中来,我们就让它回到儿童中去。每一个孩子,天然地就是一首诗。他们的一举一动,无不洋溢着浓浓的诗意。在他们的眼里,大树是年长的爷爷,月亮是美丽的姐姐,他们会同情整天呆在天上的太阳,会担心小鱼夜里睡在哪里。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樊发稼说:“诗歌,和儿童有着一种天然的默契关系,他们的想像方式、表达习惯和认知渠道,都有着诗的品质。所以好的诗句,可以成为儿童内心世界的容器,成为儿童认知世界的道路。毫不夸张地说,一首契合童心的好诗可以为一个人的一生抹上一种色彩,烙上一个印记,带来一种节奏。”如果让孩子自己来写童诗,更是妙不可言了。我从探寻——童诗教育的可行性、实践——撑起诗情飞扬的“篙”、寻梦—— 圆童诗创作之梦这几方面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探寻

    实践

    圆梦

    一、探寻——童诗教育的可行性

    我国是诗歌的国度,早在公元前六世纪《诗经》就已诞生,并以其辉煌著称于世。诗是文学史上最早产生的文学体裁,一切文学都在努力追求诗的境界。

    儿童文学家林良先生说:“凡是适合儿童欣赏的成人诗,成人特地写给儿童欣赏的诗,儿童写的诗,都是儿童诗。”儿童诗以其清纯的情感,丰富的想象,明快的节律颂扬了生活之美,自然之美,童心之美,特别是儿童诗自身拥有的独特之美,因而深受孩子们的喜爱。“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中国是有着悠久的“诗教”传统的国度,诗歌的节奏始终激荡在我们民族的血脉之中,但值得忧虑的现状是:虽然在语文教材编写中明确提出要“多选儿童诗歌、童话、故事等作品”,但现实中很多教师连“儿歌”和“儿童诗”都搞不清楚,更谈不上“诗教”!近年来,刊登儿童诗的文学刊物越来越少,出版社每年出版的儿童诗集也一减再减,全国发表儿童诗的专业刊物仅有《儿童诗》一家。所以,我们必须关注儿童文学、儿童文学教育在当前的种种不足。加上我们农村学校由于经济等多方面的原因,学生的阅读量严重缺失。我认为,与其坐以待毙,不如主动出击!让孩子们拿起手中的笔,写自己爱读的诗,成为儿童诗创作的先锋!“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岂不快哉!如此一来,既解决了学生的阅读量问题,又解决了孩子们写作没有兴趣问题,真可谓是一举多得!

    但从何入手?我不懂诗!该怎样教孩子们读诗写诗?我到底期望孩子们在阅读与创作的过程中收获些什么?是为了培养诗人吗?是为了孩子们写出几首诗来点缀老师的教学成果吗?不,不是的。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在《语文教学通讯》2024年第6期找到了答案。文中介绍了著名作家席慕容指导女儿晴晴写诗的事情,让我若有所悟——

    “妈妈!妈妈!你快看,那只蝴蝶不买票,它就这样飞进去了!”晴晴喊道。“快点!快点!现在讲的话就是诗,快点记下来,我们去投稿!” 席慕容对女儿说。就这样,一首好诗产生了:

    我们到佳洛水去玩,进公园要买票,大人十块钱,小孩五块钱,但是在售票口,我们却看到一只蝴蝶,什么票也没有买,就大模大样地飞进去了。

    哼!真不公平!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儿童诗并不神秘!只要我们用心去看、去想、去感受!更何况作为一所农村小学,我们有着天然的优势------美丽的田野和多姿多彩的乡村生活!所以,我们要给孩子们一个有诗的童年!如何让孩子们在爱读诗的同时,敢于拿起笔用诗这种方式写下自己对生活的独特体验,笔者作了一些探索,采撷几枝,与大家探讨。

    二、实践——撑起诗情飞扬的“篙”

    (一)慎选好诗,润泽童心。

    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学操作理论认为,语文是在语言不断的大量的刺激之下习得的。因此,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为孩子们提供一些优秀的儿童诗作,多让孩子们接触、朗读、感悟。教师可以收集一些有趣优秀的儿童诗作,每天抄一首在黑板边上,让学生能在早自修、语文课前读一读,学一学,学生也可以在休息时自由地欣赏。我们也可以在学习古诗的闲暇,开设专门的童诗欣赏课,特别是对于低年级学生(因为低年级教材中已有不少的儿童诗)。这不禁让我想起自己和孩子共同完成的一个课题《柳树醒了》,更是感触颇深。整首诗琅琅上口,意境优美,不仅我喜欢,学生也明显受到了感染,把整篇课文读得表情十足,让我忍俊不禁。这篇课文是一首童话诗,是这些天真可爱的孩子们,让我感受到了浓浓的 2 春意!最让我有意外惊喜的是在课后的问题:“说说看,春天里还有什么醒了?”一时间,答案五花八门,精彩迭起。小草醒了。小花醒了。青蛙和蛇醒了。小蚯蚓醒了,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要给种子松土呢!还有个孩子干脆来了一个总结发言:动物和植物都醒了!

    可爱的张棋还迫不及待地说:“冬天的时候,小河睡了,结冰了,春天来了,冰化了,水醒了。”──“水醒了”,这不正是一句诗吗?思渝急切地说:“冬天我们放假了,我们都在睡觉,现在春天了,我们就醒了。”──敢情他整个寒假都在睡觉呀?!

    童言无忌,孩子们纯真的言语真让我感受到那份童真的美好!接下来,我又让孩子们自己进行诗歌创作,一时间教室里气氛顿时活跃了起来,小脑袋晃动着,小嘴张着,小手比画着,此时此刻看到此情此景我深深感动着,也深受感染,我很快融入到这热烈的场面中去,一会儿功夫,一首首充满着童真童趣的诗歌在孩子们中间传开了。这幅画面不也正是一幅春意盎然的童话吗?

    后来,我又让他们画“春天”。这下就更热闹了,孩子用缤纷的色彩画出了五颜六色的“春天”,杭琦笔下黑得像乌鸦的“燕子”、小添漂亮形象的“柳树”„„我欣赏之余,不禁佩服起这些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这时,小依依的画吸引了我,她的画纸上有一个硕大的绿色太阳,我看看四周,大部分的孩子都是画红色的太阳,小依依为什么画的是绿色的呢?我问了依依。她腼腆地说:“春天看上去都是绿色的,我想春天的太阳公公如果也是绿色的,那就有更多的小草变绿了。”──多美的想法!这是一首童话诗,可我的学生用他们的童心和智慧谱写出了另一篇、属于自己的作品——《春天的童话》!

    在这样的欣赏课中,教师可以在一节课中收集同一题材的诗让孩子们听、读、理解、感悟和比较等。在这样的欣赏课上,孩子们就是接受诗的熏陶、诗的洗礼,让诗的种子在孩子们的心中播种、发芽、生长。

    袁枚曾云,诗者,人之性情也,近取诸身而足矣。其言动心,其色夺目,其味适口,其音悦耳,便是佳诗。一首上佳的儿童诗,拥有率真的儿童情感,丰富的儿童式想象,新颖巧妙的构思,天真而精粹的语言,童稚而优美的意境。这些便是儿童诗独特的诗韵所在。

    真正让儿童学会写诗,绝不是简单意义上的学会用分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感受,更重要的是学会选择用“诗”这种表达方式传递诗韵。诗韵的承载,不能简单地化解为技术语言的给予,儿童对诗韵的获得,更具感性。而大量的赏读是儿童感受、领悟诗的神韵的最佳方法。教师应在形象生动的童诗品读活动中有意识 3 地、有序列地渗透一些童诗的创作技巧,使童诗赏读活动更能吸引孩子的眼球、打动孩子的耳朵、启迪孩子的大脑。

    赏读活动从发生的场所分,可以分为课堂赏读和课外赏读。赏读活动从组织形式上分,可以分为群体阅读和个体阅读。

    赏读活动从内容上分,可分为经典赏读和普通诗文赏读。如果说,经典带给孩子的是享受,那么普通诗文,尤其是身边的同学、老师写的童诗,带给孩子的是一种亲近的感觉,一种触类旁通的感觉,而这对于儿童能迷恋上儿童诗是多么的难能可贵。

    (二)悦赏童诗,妙设氛围,体真情释心灵。

    诗歌被称为“文学中的文学”,不好读,更不好教。面对儿童诗教学,我也一直没有充分信心却只有深深恐惧,因为总觉得无法得心应手将儿童诗引入教学现场里。但一名语文老师有责任将诗讲得“有趣”一点。

    阅读欣赏诗歌固然是以感情为主,但是如何正确地体会到感情,只靠读也还是不够的,还得有点路数。我认为我们教学的重点应当放在如何一步步地体会到真情实感,让孩子的心灵在诗歌中自由地舞蹈。或许,我们可以做的就是在教学现场里,当个创意无限的魔术师吧。

    在最初决定将儿童诗引进课堂教学时,也有过失败的切肤之痛,那时我的学生上二年级二册,我将一首《春天的手》引进课堂。

    这是一首美丽诗歌:春天的手,温暖轻柔。/春天的手抚摸着大地,大地一片新绿。/春天的手掠过小河,小河唱起了快乐的歌。春天的手拂过树梢,枝头传来小鸟的欢叫。/春天的手拍着我们的肩膀,小朋友个个活泼又健壮。/拉住春天的手,春天就在你心头。毫无疑问,这样的儿童诗,宜引导孩子反复读诗歌,让孩子通过朗读,展开想象,并充满激情地和孩子一起走进春天,歌唱春天。“感受阅读的乐趣”,这不正是我们小学语文教学应该努力追求的一种境界吗?

    然而那时,我们还太注重孩子理解课文内容的缘故吧,常常不自觉地带着孩子机械阅读文本,过多的分析讲解,并不恰当以实物或某些媒体漂亮的画面,来直接代替孩子的感受、想象、体验和理解。为了帮助孩子们理解“春天的手”是怎么回事,我让全班起立,打开数扇玻璃窗,这时从窗外吹进来一股早春略带寒意的风,问孩子你们感觉到了什么?有的孩子比较机灵,明白了老师的意思,回答:感觉到了从窗外吹进来的春风。“这春风怎么样?”“春天的风温暖轻柔”。殊不知此时的春风并不温暖,这沿海早春的风还有点刺骨,就算是真的“温暖轻柔”,被如此亲身的“体验”和现场的“感受”,这“春天的手”在孩子们心里还会那么“柔”还会那么美吗?如果我们的儿童诗教学让儿童失去了诗意的语文,语文也失去了诗意的儿童,这是多么令人心痛啊!

    有了经验,所以我总结出,在儿童诗教学课堂里,还是让孩子们轻轻握住春天的手吧!但别真的让孩子们去画一双真正的“手”。

    我曾选用过一篇课外儿童诗:《秋姑娘的信》进行课堂教学,我的学生们至今对那节课留有很深的印象。课堂里我尽力创造与课文内容相和谐的诗意境界,和审美心理状态,使学生在“秋姑娘”的诗意心灵里徜徉。

    诗意境界之一:“枫叶信”飘进了课堂

    “秋天来了,天气越来越凉,秋姑娘开始担心起来,不知那些好朋友有没有做好过冬准备。有了,就用火红的枫叶给他们写信吧!”课堂伊始,教师生动地描述着,随机课件(枫林,簌簌秋风)“你们听„„起风了,这是秋姑娘的脚步声,秋姑娘真的来给朋友送信来了,枫叶信也飘到我们这儿来了!”教师拿出自制的“枫叶信”,发给孩子们。“啊,这上面的字!”孩子们十分惊喜。他们模仿着课文中的角色,美滋滋地大声朗读起来。

    “亲爱的大雁,南去的路上,你们要多加小心啊!” “亲爱的青蛙,冬眠的时候,盖好被子别着凉生病了!” 孩子们互换着枫叶信,脸上写满了兴奋,忘情地颂读着。

    这个片段是对课文的整体感受。若只是一般化地读,那种感受只能是生硬的、只触及到文字层面的感受。这里,教师运用诗意的教学语言、诗意的课件画面和富有诗意的制作“枫叶信”巧妙地实现了学生与“秋姑娘”的心灵相会。

    如果教学只局限于课文,不超越课文,不站在更高更广阔的境界,对课文意境进行创造性地开掘、拓展和建构,那教学只能是狭小、逼仄和低层次的,同时也不能全面深入、高屋建瓴地把握课文的内涵。所以我设计了第二个环节:

    诗意境界之二:“枫叶信”飞到了窗外

    “树上的枫叶全都让秋姑娘给她的朋友写出了信。小朋友,如果你是秋姑娘,你还会给哪些朋友写信?在信中又会说些什么呢?

    孩子们又来劲儿了,一个个沉浸在无限美好的遐想中:

    “亲爱的小燕子,天气凉了,别在北方贪玩了,快飞回南方吧,路上要多加小心那!”

    “亲爱的花姐姐们,北风把你们的花朵都吹落了,别伤心,明年春天还会长出来的。”

    有了这个环节,教学的境界和内涵就显得开阔和丰富了。

    孩子们的心灵是蕴藏丰富的矿藏,但他们自己很难凭空发现、发掘和发展,必须在教学中依据具体的媒介和具体的情境才能实现自我的发现和发展。

    诗意境界之三:秋姑娘的心灵好美

    “大家快把课前采集的树叶拿出来吧!”孩子乐了,各色各样的秋叶从书包 5 中飞出来:枫树叶、银杏叶、桐树叶„„“秋姑娘的心灵可美了,也可会想象了,她不仅要把一片片美丽的枫叶当作信纸,还要把所有的树叶都变成她的礼物,送给她所有的朋友。她会把树叶变成哪些礼物送给她的哪些朋友?学生们凝神静思,浮想联翩,“她要送给所有冬眠的动物,让它们都做个美好的梦。”

    “她要送给天下所有的女孩。让她们更美丽”。“她要送给天下的穷人,让他们生活快乐”。

    老师布置的作业也很有诗意:做一个秋叶的标本,写一首秋叶的小诗,画一张秋叶的画,用秋叶设计一个装饰品。

    在这种创造性想象中,学生们更真切地领会了课文的真谛,并与“秋姑娘“的美好心灵在富有创造性的诗意情境中相会、相融了,他们的心灵也变得一样诗意。

    所以我想:我所思考和努力的儿童诗课堂教学应该是这样的:为学生们提供一个温馨、和谐的人文环境,倾注更多的人文关怀,用诗的文化神韵去滋润孩子们心田,引领他们去领略人类文化大厦的恢弘气势和神奇美丽,让学生在琅琅书声中,用心灵拥抱语言,和作者的心灵直接对话。

    一位哲人说:“正是儿童承袭着人类最初的诗性性格,他们的智慧既指向了眼睛看到的地方,也指向心灵看到的地方。”“心灵看到的地方”,这说法多好啊!我们的儿童诗教学课堂,应更多地创造诗意的世界,让儿童的智慧指向心灵看到的地方。

    三、寻梦—— 圆童诗创作之梦

    讲到儿童诗的创作,身为教师的我们一定会被“孩子行吗?孩子会吗?会不会小孩说大人话,成了瞥脚的假诗人„„”这样的观点束缚在狭小的天地中,我们的孩子也就像捆起了想象的翅膀,无法展开创造。

    现在的小学作文教学,大都局限在记叙文、说明文的文体。我们国家一向被称为“诗歌的国度”,却很少让诗歌习作进入作文教学的天地。于是,孩子们心底这颗埋藏已久的童诗种子,得不到引水灌溉,还来不及萌芽,就随着童年成长,遗忘了„„

    比比同龄人的诗文,特别是低年级学生的诗与文,孩子们的诗比文写得好。诗这样的文学样式与孩子的心灵、情感、思维方式、表达方式更接近,诗的思维更多的表现为形象的、跳跃的、甚至是灵感的,这本身就是低年级儿童特有的思维品质。在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下,我们将看到诗歌作为一种激发想象力和表现才情的最本真的作文样式,散发出钻石般的璀璨光芒。

    在最初的童诗创作指导中,我的学生经历了几次赏读之后,有些按捺不住了,也想试着写一写。我以一个语文教师的认识来思考诗的写作,我用作文教学的方 6 法去套诗的创作,结果发现学生习作都是些大白话、分分行,好些的再加上一点修饰性的描写。我的直觉告诉我这不是诗。

    我深信,问题不是出在“创作”上,而是出在创作的指导上,台湾有一位从事儿童诗教学的俊宏老师撰文说:如果把童诗的创作都变成了一堂正经八百的严谨功课,老师只会越教越气馁,孩子也会越害怕写诗,甚至不再写诗了„„诗创作,老师无须刻意指导或规定孩子要用哪些哪些技法写出一首诗,老师要做的是如何勾出孩子写诗本能。

    如何勾出孩子的写诗本能?当孩子因着我们的活动,因着我们的带领,心底就会有感觉。有了感觉,有了感动,借着老师的引导,小诗人们自然而然,就会藉着诗的形式,诗的感情,写出他们的无穷尽的想象与令人神往的意境啊„„

    (一)灵性捕捉,诗情引导。

    在创作指导上,经历了实践与思索,我想我们老师应重在捕捉孩子创作中的闪光的诗句,再加以诗情的引导。自然界的许多生命是脆弱的,伟大的人道主义者史怀泽写道:“你踏上了林中小路,阳光透过树梢照进了路面,鸟儿在歌唱,许多昆虫欢乐地嗡嗡叫。但是,你对此无能为力的是:你的路意味着死亡。被你踩着的蚂蚁在那里挣扎,甲虫在艰难地爬行,而蠕虫则蜷缩起来。由于无意的罪过,美好的生命之歌中也出现了痛苦和死的旋律。”史怀泽呼吁人们“敬畏生命”,“深刻地理解生命,敬畏生命,与其他生命休戚与共。”华兹华斯说:“他(诗人)认为人和自然本质上是相互适应的,人的精神自然而然地成为自然界最美丽最有趣的属性的一面镜子。因此,在他的整个研究过程中一种快感始终伴随着他,在这种快感的刺激下,诗人与自然的普遍万物交谈。”自然界中蕴藏着极其丰富的童诗表象,一草一木,一虫一鱼,都像谜一般地吸着儿童,要多组织儿童去郊游,去寻找,去猜想。要学会摒弃那种熟视无睹的陈腐表象,而形成婴儿第一次见到蓝天白云般的新奇表象。儿童的天性最容易与自然界融洽为一体,因为儿童“不仅是自我与客体没有分化出来,而且自我与别人也没有区分开来。”(皮亚杰)儿童的潜意识中具有一种万物有灵的倾向,认为人以外的一切自然存在,如动植物、江河、山脉、日月星辰,都像人一样有思想、有感情,要引导儿童去捕捉自然界中最细微而感受最深刻的表象,如初冬冒着寒气的红日、池塘深处的咝咝声、蚕豆叶柄上的小耳朵、蜻蜓翅翼上的纹路、早春河岸边的芦芽、夏日瑰丽的晚霞、大雪笼罩的除夕„„这一切能激起儿童多少神奇的想象啊!可以设计一些童诗训练题,这些童诗训练题会像谜一般地吸引着儿童去尝试解答,同时也培养了儿童进行童诗的思维方式。例如以下童诗训练题:

    《小太阳》有只老母鸡在下蛋/咯咯嗒、咯咯嗒/一不小心/鸡蛋被石头磕破了___。《萝卜》萝卜妹妹/你真粗心/捉迷藏时把___ 忘在外面。

    《螃蟹》螃蟹/你为什么老是横着走?是不是___,/还是___。《圆规》圆规是个___,/他总是___。/可惜/他只会跳___。《星空》老师是一个美丽的月亮,我们是___,那教室是___。《树叶》嫩绿的叶子是大树的___/在微风中___。

    (二)点亮童心,生活是诗。

    语文是一门最具有人文性的学科,语文生来就是为着放飞儿童的梦想而存在的。语文教学应该积极地给孩子创造做梦的条件,给他们做梦的时间和空间,营造做梦的氛围,使语文成为梦想的栖息地。语文教学应为学生们提供一个温馨、和谐的人文环境,引导学生善于从寻常生活中感知美、发现美,激发起孩子们的情感渴望,点燃起孩子们的心灵火花,让语文成为学生们人生成长的心灵鸡汤,让他们在语文这个精神乐园里积极地梦想他们的将来,并执着地追寻。可曾几何时,我们很多语文教师心灵的触角不再敏感,心灵的空间日趋狭窄,语文教育囿于现成的教材,囿于预设的课堂。语文教学就是做不完的习题和练习卷,就是坐在课堂上聆听老师滔滔不绝的讲解分析。这样无疑是将蝴蝶和小鸟放置于无色透明的玻璃罩里,它们四处碰壁,失去生命的光泽。怎样的语文教学才能把自然天性还给孩子,润泽孩子的生命,让蝴蝶回到花丛中自由自在地起舞,让小鸟回到树林里婉转地歌唱?儿童是用形象、色彩和声音来思维的。只要在儿童的学习中注入新鲜的生活源泉,使之从符号化、抽象化的书本中,从说教化,指令化的课堂教学中摆脱出来,融入到丰富多彩的生活场景中,激活生活体验,接受生活的感染和召唤,让儿童的心灵回归自己的家园,完全处于自由、快乐的状态,那么他们的生活依然会是斑斓的,他们的梦想依然会是圆满的。只有童心才能读懂大自然的语言。在孩子眼里,“一切皆有生命”透射出的人文情怀正是我们追寻的。看来,教师只需给儿童一个他们熟悉的信息,他们就会把自己对世界最真切的感受如诗如画地告诉你。那是他们天生的智慧和财富,老师该好好地加以爱护.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思维是艺术的形象的,饱含情感的思维,儿童的本质是诗,诗的本质是儿童。”我们应该相信,天籁的声音在儿童世界,教育不要让他们丢弃了与生俱来的童贞,教育工作者不要淡漠了他们好奇的眼睛。用诗、画去放飞孩子们的心灵吧!语文课堂,就应该这样处处感受到生命的律动。在一节童话诗指导课中,我尝试着让孩子们写写自然现象,如风、云、雷、电、雨、雪、霜等等。一位同学写了《风》:风,是大地的音乐家。奏响春天的赞歌,给大自然带来勃勃生机。风,是大地的栽培家。栽培夏天的精灵,给大自然带来淳淳热情。风,是大地的搭配家。搭配秋天的穿着,给大自然带来浓浓厚意。风,是大地的 领导家。领导冬天的雪花,给大自然带来丝丝清冷。一位同学写了《雨》:雨,是小草的甘露,滋润了小草。雨,是种子的催芽剂,催醒了种子。雨,是柳树的浴液,梳洗了柳树。雨„„

    一首首生动而活泼的小诗产生了,它们来自生活,体现着孩子们在生活中最有趣、纯真的生活画面,用天真的口吻,浅白的语言,插上想象的翅膀,抒发着真切的感情。相信。只要心中充满诗情画意,一样有写诗的能力。

    晶莹童心,我们让诗在孩子心灵里滋润萌芽。诗情飞扬,我们让诗在语文课堂里熠熠生辉。

    (三)形式多样,诗韵不同。

    1、用寻因法创作儿童诗

    寻因法就是给生活中的事物或现象寻找一个原因,由于儿童的想象幼稚天真,而使得理由并不十分符合常理,但这样的创作往往富有童趣,用这种方法创作的关键是抓住事物的特点,展开想像。这种创作方法常以疑问的形式如“为什么„„、是不是„„、是„„还是„„”等来表达。例如:

    《小草》小草是千万条透明的带子/在绿色的颜料桶中/泡了整整一个冬天/又被顽皮的春娃娃撒满大地

    全诗不到50个字,却形象地写出了小草的特点。绿草难道原来是透明的带子?难道在绿色的颜料桶里泡了一个冬天?难道是春娃娃撒上去的?作者寻找的原因显然是不正确的,但我们却很喜欢这个答案,天真幼稚的想法构成了这首精彩的儿童诗。

    2、用夸张法创作儿童诗

    儿童诗要写出童趣,要写出天真,可以写得有点傻乎乎,夸张一点,含糊一点,儿童诗才会更可爱。例如:

    《腰带》咦/是哪个调皮的小鬼/给大山系上腰带?//噢/原来是一条小山路

    给大山系腰带,恐怕这腰带是世界上最长,可以申报吉尼斯世界纪录了,够傻够夸张了吧!这首诗,小作者抓住了山路的特点,以夸张取胜。此外,这首诗还体现了趣味性,“咦”、“噢”两个语气字的运用,使诗更富可读性。

    3、用阅兵法创作儿童诗

    把不同的事物和现象串连起来,表达同一个意思,或者把事物的几个方面特点以自然段的形式表达出来。用这种方法创作要注意列举的事物、现象具有一定的典型性,要把握事物的各方面的特点。其长处在于能较好地表现景物的层次。例如:

    《摇篮》宇宙是摇篮/摇着地球小宝宝/银光微微照/地球宝宝睡着了//地球是摇篮/摇着山宝宝/球儿悠悠转/山宝宝睡着了//大树是摇篮/摇着果宝宝/叶儿轻轻扇/果宝宝睡着了//校园是摇篮/摇着小朋友/书声琅琅响/小朋友长大了

    小作者抓住了摇篮的特点,列举了宇宙、地球、果树、校园四个具有典型性的事物,全诗紧凑,读起来很有韵味。

    4、用比喻法创作儿童诗

    比喻是童诗创作中基本的一种方法,以此一物比作彼一物。一个富有创意的比喻就是一首儿童诗成功的第一步。例如:

    《云》云像一个忙碌的画家/在天空中画出一幅又一幅的图画/云像一个贪玩的小捣蛋/常常忘了回家

    把云比作画家和小捣蛋,就是很好的想象,在此基础上再进行推进和发展,就成了一首很不错的童诗了。

    5、用拟人法创作儿童诗

    把事物比拟成人,做人的事情,显得活泼可爱、生动有趣。这个事物的范围极为广泛,上天入地,大到宇宙,小到蚁蝼,都可入诗,在儿童的眼里都可以成为有思想有感情的事物。例如下列句子:

    A.春风叫花儿张开嘴来唱歌。B.太阳睡觉以后,灯就起床了。C.月亮害羞地跑到云里躲起来了。D.露珠儿看见太阳出来就高兴得笑了。

    又如《汽水》这首诗:跟你握握手/你就冒气/请你脱脱帽/你就生气/干干脆脆/一口把你喝下去/看你还/神不神气

    小作者在这首童诗中,把汽水当作一个易怒的人物来写,语言极为活泼,充满了童心童趣。

    6、用摹声法创作儿童诗

    对于儿童来说,任何过于抽象的理论他们都不感兴趣,吸引他们的是色彩和声音。生活和大自然中本来就有丰富多彩的声音,如同天籁一般,激动着儿童的耳膜。在童诗中运用摹声词,可以增加诗的韵律,同时也可使童诗更有趣味。例如: 《风》风最讨厌了/每次都偷偷的掀起我的裙子/然后在旁边大叫/羞!羞!羞!/真是气死我了

    《老祖母的牙齿》时间真是恶作剧/爱在祖母的牙齿上开山洞/风儿更顽皮/在那山洞里钻来钻去/嘘!嘘!嘘!/老祖母话儿半天才说一句/去!去!去!/逗得我们笑嘻嘻

    这首童诗中由于运用了摹声词“羞!羞!羞!”“嘘!嘘!嘘!”“去!去!去!”使人物的形象一下子变得生动起来,有一种“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效果。

    7、用假设法创作儿童诗

    假设法就是使用“假如”、“如果”等假设性的语句抒发自己的希望和想象。运用这种方法,给了儿童一个表达内心美丽愿望的绝好机会。例如:

    《如果我变了风》如果我变成风/就到妈妈工作的地方/替妈妈/ 把脸上的汗珠/一颗一颗吹干

    《如果》如果我是老师/我要常常上体育课/免得学生失望//如果我是爸爸/我一定要戒酒/免得妈妈常常伤心流泪//如果我是上帝/我要使人类只会笑不会哭/因为/每一个人笑起来都很可笑

    在“如果”二字的帮助下,儿童打开了心扉,把内心最美好的愿望都展现出来了。特别是最后一句“因为每一个人笑起来都很可爱”,真是儿童才想得出来的绝妙的理由。

    8、用呼告法创作儿童诗

    不论是否面对面相见,直接呼叫对方,如同正在同某人说话,能使童诗显得更加亲切、生动。例如:

    《换新装》妈!/花园更换了/彩色鲜美的春装/树木也换了/淡绿色的新衣裳/远山脱去灰色的外套/穿上浅绿色的衬衫/小草也穿著新的绿裙子/在春风里摆动着呢/妈!/您看看/都换了新装啦/妈!/人家都换了新装啦

    在孩子一声声的“妈!”里,一种亲情油然而生,使这首童诗更能打动人了,仿佛母亲正拉着孩子的手走在春天的小路上。

    9、用对比法创作儿童诗

    在对比中凸显内容、性质,包括颜色对比、形状对比、动作对比、事件对比、人物对比、空间对比等等。例如: 《私房钱》爸爸的私房钱/藏在工作帽上/妈妈的私房钱/藏在皮鞋下/我的私房钱/藏在肚子里

    《路灯》白天/路灯是一棵棵的树/晚上/就变成一朵朵的花

    前一首通过描绘一家人对私房钱的不同藏法,从中凸显出每个人面对私房钱时的不同心态。后一首童诗,只是用了白天跟晚上的对比,就写出了路灯在不同时间里的不同状态,全诗仅20个字,读后令人回味无穷。

    法国哲学家巴什拉尔写道:“童年持续于人的一生。童年的回归使成年生活的广阔区域呈现出蓬勃的生机。有时,在我们心中,会出现一个孩子,在我们的睡眠中守夜。必须和我们曾经是的那个孩子共同生活,从这种生活中人们得到一种对根的意识,人的本体存在的这整棵树因此而枝繁叶茂。诗人将有助于我们重新在心中发现这生机蓬勃的童年,这青春常在的持续而静止不动的童年。”确实,童年贯穿了人的一生,这使成年人永葆一颗童心成为了可能,而使作为成年人的教师指导下的儿童诗写作成为了一种追忆和发现的最佳方式。

    参考文献:

    1、李吉林《情境教学论》

    2、王尚文《语感论》

    3、《小作家摇篮》

    4、《儿童文学研究》杂志

    作者:方佩佳 联系地址:浦江县浦阳第一小学 邮编:322200 电话:0579-83302817 Email: pyyxfpj@163.com



    推荐阅读:
    珍惜童心 放飞心灵
    丹徒高级中学区级“先进教工之家”工作汇报材料范文
    少儿美术理念
    保安转正述职报告(共五篇)
    永丰镇中心小学学校工作计划[5篇]
    中学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