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热门搜索: 计算机论文 策划书
  •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八号文库

    坚持和依靠党的领导进一步做好全县人大工作

    栏目:八号文库 来源:网络 作者:雪域冰心 时间:2024-07-14 09:47:51 下载.docx文档

    第一篇:坚持和依靠党的领导进一步做好全县人大工作

    坚持和依靠党的领导进一步做好全县人大工作

    坚持和依靠党的领导进一步做好全县人大工作同志们:

    县委召开这次全县人大工作会议,充分体现了对人大工作的高度重视。我们相信,这次会议对于深入贯彻落实省、市人大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对人大工作的领导,推动全县人大工作不断发展必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刚才,县委书记、县人大

    常委会主任县同志代表县委作了重要讲话,充分肯定了人大及其常委会、全县人大代表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深刻阐述了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意义,并就进一步学习贯彻中央9号文件和省、市人大工作会议精神,加强党对人大工作的领导、支持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履行各项职责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我们全县各级人大和从事人大工作的同志是极大的鼓舞。会前,县委还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人大工作意见,这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做好全县人大工作的重要的指导性文件。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县同志的重要讲话精神,努力贯彻落实省、市、县委的要求,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以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开拓进取,扎实工作,认真履行宪法法律赋予的各项职责,努力开创我县人大工作新局面。

    一、增强党的观念,坚定人大工作正确的政治方向

    坚持和依靠党的领导,自觉接受党的领导,是人大工作的根本保证和政治原则。代表和维护人民利益,保证和实现人民当家作主,是人大工作的根本宗旨和行动准则。推进依法治国,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是人大工作的根本任务和神圣职责。多年来我县人大工作的实践也证明,人大工作的不断发展,人大及其常委会对社会作出的贡献,都是在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取得的。只有始终坚持和依靠党的领导,人大工作才能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才能充满生机和活力。我们从事人大工作的同志必须牢固树立党的观念、政治观念、大局观念和群众观念,深刻理解党的主张与人民意志的一致性,对党负责与对人民负责的一致性,坚持党的领导与严格依法办事的一致性,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头脑,统领人大各项工作,自觉地把人大各项工作置于党的领导之下,使人大工作与党委各个阶段的中心工作思路同向,行动同步,协调一致,时时处处维护党委领导核心地位,维护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工作格局。在这个问题上,必须十分清醒,十分坚定,绝不能有任何含糊和动摇。

    人大及其常委会自觉接受和依靠党的领导,最重要的是要坚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要紧紧围绕县委的总体部署和要求,切实履行好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努力把党的主张变成国家和人民的意志。县人大常委会和各镇、街道人大要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始终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在县委正确领导下,从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紧密结合我县的实际,通过认真依法履行职责,使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和重大决策部署成为国家意志,使党组织推荐的人选经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政权机关的领导人员,从制度和法律上保证党的基本路线、基本方针和党委重大决策的贯彻实施,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二是要进一步健全完善人大工作向同级党委请示报告的制度。对人大及其常委会开展的重大活动、作出的重要部署、决定的重大事项,要事先向县委请示报告,经同意后再进入法定程序。对日常工作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要主动向县委汇报,切实把人大工作置于党的领导之下。三是人大常委会党组要切实发挥在人大常委会中的领导核心作用。要坚决贯彻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在工作中努力实现党委的意图和主张,体现对党负责、对人民负责和对法律负责的一致性。人大代表和常委会组成人员中的共产党员,要进一步增强党性,自觉遵守党的纪律,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始终站在党和人民的立场上,为贯彻好党的决议、决定和工作部署,积极工作,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并善于团结非党同志一道工作,确保党组织的重大决策和重要意见的贯彻落实。

    二、紧紧围绕全县工作大局,认真履行各项法定职责

    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根本的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要行使好职权,发挥好地方国家权力机关的作用,关键的一条,就是服从和服务于党和国家工作的大局,紧紧围绕改革发展稳定中的重大问题和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从人大工作的定位和特点出发,集中力量,突出重点,抓住关键,扎实工作,努力取得党和人民满意的效果。全县各级人大代表和从事人大工作的同志们一定要充分认识人大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民主集中制,坚持群众路线,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各项职权,努力开创人大工作的新局面,为全县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做出积极贡献。

    作,保证县委和基层党委重大决策和重要工作部署的贯彻实施。在监督工作方面,要根据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加强对权力制约和监督的要求,从支持和促进“一府两院”工作出发,健全监督制度,增强监督实效。要紧紧围绕各级党委的中心工作及本行政县域内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根据宪法法律的规定,运用听取和审议工作报告、视察、执法检查等法律规定的方式,加强对“一府两院”的监督。同时,要在实践中积极探索运用工作评议、述职评议等有效监督形式,进一步增强监督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促进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在履行监督职责的过程中,人大及其常委会和各镇、街道人大要正确处理与“一府两院”及其工作部门和派出机构的关系,积极支持他们依法开展工作。人大与“一府两院”尽管工作职责不同,但目标是一致的。各国家机关在党委的统一领导下,各司其职,相互支持,形成凝心聚力谋发展的工作机制,这是我们国家政权机关的性质所决定的,也是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需要。人大及其常委会和镇、街道人大在依法行使监督权的过程中,要密切与“一府两院”及其所属部门的联系,及时沟通情况,交换意见,加强协调,使监督的过程成为统一思想、形成共识的过程,成为取得相互理解、彼此支持的过程,成为聚心合力、推动工作的过程,形成推进全县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在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方面,要针对本行政县域内改革发展稳定中的重大问题、法律法规实施中的重要问题和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适时作出决议决定;在讨论决定重大事项之前,要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推进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和规范化。在行使选举和人事任免权方面,要始终坚持党管干部原则,不断健全选举和任免工作的程序,认真履行职责,做到坚持党管干部原则与依法行使选举任免权的有机结合。要认真总结加强任免工作的好经验、好做法,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选举任免工作逐步制度化、规范化。

    三、加强人大及其常委会自身建设,努力提高整体素质和工作水平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指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必须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人大工作是党执政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一定要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进一步增强创新意识和责任意识,不断提高依法履行职责的能力,使全县人大工作始终保持蓬勃的生机和活力。

    要进一步加强学习,努力提高政治和业务素质。各级人大代表和常委会组成人员要进一步增强自觉性,努力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特别要学习好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及胡锦涛、吴邦国等中央领导同志关于坚持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做好人大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讲话,学习好中央9号文件和省、市人大工作会议精神,始终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要认真学习和掌握人大工作所必备的法律、科技、经济、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善于把握人大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增强工作的针对性、预见性和创造性,努力使自身的素质和能力适应形势任务的要求。

    要努力转变工作作风,密切与人民群众、人大代表的联系。人大及其常委会是由人民选举产生,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切实维护和实现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人大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县人大常委会要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开展调查研究,密切与人民群众的联系,广泛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力求使常委会的决策更加符合实际,真正代表人民群众的愿望和要求。各级人大代表是人民代表大会的主体。我们要把加强代表工作,作为密切联系人民群众、坚持执政为民的重要工作来抓。根据人大代表执行职务的规律和特点,努力拓宽代表知情知政的渠道,完善代表执行职务的保障机制,为代表依法履职创造条件。要有计划地组织代表开展学习培训、视察调查、执法检查和向选县选民述职等活动,激发代表认真履行职务、参与地方国家事务管理的政治热情。要认真受理代表提出的议案、建议、批评和意见,建立健全议案和建议办理工作的责任制,努力提高办理质量,提高代表对办理工作的满意度。要认真贯彻中央9号文件,建立健全代表工作制度,进一步密切与代表的联系,推进人大代表工作的创新和发展。

    要加强制度建设,推进全县人大工作的规范化。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要充分发挥优越性,人大及其常委会要依法履行好职责,就必须以与时俱进的精神不断推进组织制度和工作制度建设。要完善适合国家权力机关特点的、充满活力的组织制度和运行机制,不断促进人大及其常委会工作的制度化、法律化、规范化。要完善人大及其常委会的议事程序和工作制度,保证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和法律规定的程序,集体讨论决定问题,集体行使职权。要充分发挥常委会机关各科室工作人员在调查研究、提出议案、协助常委会开展监督等方面的职能作用,使各项工作建立在集思广益、群策群力的基础上。要切实加强对镇、街道人大工作的联系和指导,认真总结、推广基层人大工作的好做法、好经验,积极帮助解决基层人大在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通过加强沟通,相互配合,协调一致地工作,形成全县人大工作的整体合力,更好地推进人大工作依法开展。

    要加强常委会机关建设。常委会机关的工作质量和工作水平直接影响着国家权力机关作用的发挥。各级人大常委会机关工作人员一定要认真学习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不断提高思想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增强为人大及其常委会履行职责服务的自觉性和责任感。要进一步健全完善机关工作制度,推进各项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要加强作风建设,在人大常委会机关形成调查研究的风气、求真务实的风气、团结和谐的风气、清正廉洁的风气。要在各级党委的领导和支持下,加强对人大干部的培养、使用和交流,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务实高效、作风过硬、团结协作、清正廉洁的机关干部队伍,增强机关的活力。

    同志们,这次会议对新形势下我县人大工作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让我们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权,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提高全县人大工作水平,同心同德、团结奋进,为中心城县加快发展、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本文章共2页,当前在第2页

    上一页

    [1]

    [2]

    第二篇:坚持和依靠党的领导进一步做好全县人大工作

    坚持和依靠党的领导进一步做好全县人大工作

    坚持和依靠党的领导进一步做好全县人大工作同志们:

    县委召开这次全县人大工作会议,充分体现了对人大工作的高度重视。我们相信,这次会议对于深入贯彻落实省、市人大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对人大工作的领导,推动全县人大工作不断发展必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刚才,县委书记、县人大

    常委会主任县同志代表县委作了重要讲话,充分肯定了人大及其常委会、全县人大代表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深刻阐述了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意义,并就进一步学习贯彻中央9号文件和省、市人大工作会议精神,加强党对人大工作的领导、支持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履行各项职责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我们全县各级人大和从事人大工作的同志是极大的鼓舞。会前,县委还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人大工作意见,这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做好全县人大工作的重要的指导性文件。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县同志的重要讲话精神,努力贯彻落实省、市、县委的要求,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以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开拓进取,扎实工作,认真履行宪法法律赋予的各项职责,努力开创我县人大工作新局面。

    一、增强党的观念,坚定人大工作正确的政治方向

    坚持和依靠党的领导,自觉接受党的领导,是人大工作的根本保证和政治原则。代表和维护人民利益,保证和实现人民当家作主,是人大工作的根本宗旨和行动准则。推进依法治国,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是人大工作的根本任务和神圣职责。多年来我县人大工作的实践也证明,人大工作的不断发展,人大及其常委会对社会作出的贡献,都是在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取得的。只有始终坚持和依靠党的领导,人大工作才能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才能充满生机和活力。我们从事人大工作的同志必须牢固树立党的观念、政治观念、大局观念和群众观念,深刻理解党的主张与人民意志的一致性,对党负责与对人民负责的一致性,坚持党的领导与严格依法办事的一致性,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头脑,统领人大各项工作,自觉地把人大各项工作置于党的领导之下,使人大工作与党委各个阶段的中心工作思路同向,行动同步,协调一致,时时处处维护党委领导核心地位,维护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工作格局。在这个问题上,必须十分清醒,十分坚定,绝不能有任何含糊和动摇。

    人大及其常委会自觉接受和依靠党的领导,最重要的是要坚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要紧紧围绕县委的总体部署和要求,切实履行好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努力把党的主张变成国家和人民的意志。县人大常委会和各镇、街道人大要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始终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在县委正确领导下,从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紧密结合我县的实际,通过认真依法履行职责,使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和重大决策部署成为国家意志,使党组织推荐的人选经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政权机关的领导人员,从制度和法律上保证党的基本路线、基本方针和党委重大决策的贯彻实施,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二是要进一步健全完善人大工作向同级党委请示报告的制度。对人大及其常委会开展的重大活动、作出的重要部署、决定的重大事项,要事先向县委请示报告,经同意后再进入法定程序。对日常工作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要主动向县委汇报,切实把人大工作置于党的领导之下。三是人大常委会党组要切实发挥在人大常委会中的领导核心作用。要坚决贯彻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在工作中努力实现党委的意图和主张,体现对党负责、对人民负责和对法律负责的一致性。人大代表和常委会组成人员中的共产党员,要进一步增强党性,自觉遵守党的纪律,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始终站在党和人民的立场上,为贯彻好党的决议、决定和工作部署,积极工作,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并善于团结非党同志一道工作,确保党组织的重大决策和重要意见的贯彻落实。

    二、紧紧围绕全县工作大局,认真履行各项法定职责

    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根本的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要行使好职权,发挥好地方国家权力机关的作用,关键的一条,就是服从和服务于党和国家工作的大局,紧紧围绕改革发展稳定中的重大问题和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从人大工作的定位和特点出发,集中力量,突出重点,抓住关键,扎实工作,努力取得党和人民满意的效果。全县各级人大代表和从事人大工作的同志们一定要充分认识人大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民主集中制,坚持群众路线,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各项职权,努力开创人大工作的新局面,为全县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做出积极贡献。

    近年来,县人大及其常委会以及各镇人大紧紧围绕发展这个主题,根据县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和镇、办党委的工作中心,明确工作思路,确定工作重点,

    第三篇:***:坚持党领导检察工作

    ***讲话:坚持党领导检察工作

    在纪念人民检察制度创立80周年座谈会 上的讲话

    (2024年9 月23日)

    ***

    今天,最高人民检察院召开座谈会,纪念我国人民检察制度创立80周年,很有意义。首先,我代表党中央,向为人民检察事业抛洒热血、英勇牺牲的英烈们表示深切的怀念!向为人民检察制度的创立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的老领导、老同志致以崇高的敬意!向全国广大检察干警表示亲切的慰问!

    人民检察制度诞生于战火纷飞的革命年代。1931年,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江西瑞金召开,成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建立了包括中央工农检察人民委员部在内的政权机构,这是我国人民检察制度的光辉起点。1946年,陕甘宁边区设立高等检察处,在推进人民检察体制建设上迈出了具有历史意义的一步。1949年10月,最高人民检察署成立,标志着新中国检察制度正式建立。十年“文革”中,各级检察机关先后被撤销,人民检察制度遭受严重破坏。1978年,最高人民检察院重新设置,标志着我国检察机关恢复重建。1982年颁布的宪法,明确了检察机关作为国家法律监督机关的性质和地位,人民检察制度迎来了发展的美好春天。

    80年来,在党的领导下,人民检察制度历经风雨,在一代又一代检察干警的接续奋斗、薪火相传中不断巩固和发展,为捍卫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维护法制的统一、尊严和权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促进反腐倡廉建设,服务人民群众,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我们党顺利完成和推进三件大事提供了有力保障。实践充分证明,人民检察制度是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和法学理论中国化的伟大成果,是我们党领导人民在法治领域进行的伟大创举,符合我国国情、符合人民意愿、适应时代要求,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80年来,党的几代中央领导集体都十分重视、关心、支持人民检察制度建设。毛泽东同志亲自提议将“人民检察署”改为“人民检察院”。在邓小平同志直接关心下,人民检察院得以顺利恢复重建。江泽民同志亲切接见首批大法官、大检察官,要求大力加强法官和检察官队伍建设,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谙熟法律,知识广博,刚正不阿,执法如山。胡锦涛同志专门与全国大法官、大检察官座谈,要求坚持党的事业至上、人民利益至上、宪法法律至上,为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而不懈努力。党中央的关心和支持是人民检察制度和人民检察事业得以蓬勃发展的根本政治保证。

    当前,我国总的形势是好的,“十一五”规划目标全面实现,实施“十二五”规划开局良好,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扎实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逐步走向成熟。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隆重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对党的凝聚力、向心力进一步增强,对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充满信心。同时,要清醒看到,世情、国情、党情发生了深刻变化,我们党正面临着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和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我国正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改革的攻坚期和社会矛盾凸显期,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任务十分繁重,人民群众的司法需求不断增长,对人民检察制度和检察事业的发展也提出了许多新的考验。全国检察机关要继续把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深入学、反复学,联系检察工作实际学、联系检察队伍实际学,确保全体检察人员在思想上行动上同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切实用讲话精神指导和推动检察工作。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坚持和发展人民检察制度,最根本的就是要坚定不移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检察制度。

    一要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不断探索和回答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检察制度、为什么要坚持、怎样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检察制度这些重大问题,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坚决抵制西方各种错误政治观点、法学观点的渗透和影响,始终坚持党对检察工作的领导,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和法治建设道路,坚定不移地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捍卫者,确保人民检察事业始终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前进。

    二要始终坚持执法为民。我们的检察院是人民检察院,全体检察人员必须时刻牢记这“人民”二字,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自觉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充分发挥我们党密切联系群众这一最大政治优势,真正在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关注点作为检察工作的着力点,充分发挥检察职能,促进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权益保障、公平正义、社会治安、文明执法、反对腐败等突出问题,不断推出便民利民措施,自觉接受群众监督,使检察工作深深植根于人民群众之中。

    三要始终坚持检察机关的宪法定位。法律监督是宪法赋予检察机关的神圣使命,也是我国检察制度区别于西方国家检察制度的重要标志。各级检察机关要紧紧围绕履行好各项法律监督职能,深入推进检察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科学配置检察职权,不断完善法律监督的范围、程序和措施,不断提高监督水平,努力做到敢于监督、善于监督、依法监督、规范监督,切实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正确实施,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四要始终重视检察队伍建设。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检察制度,关键在人,关键靠队伍。要坚持从严治检、廉洁从检,大力加强检察机关的领导班子建设,全面加强检察队伍的思想政治建设、素质能力建设、职业道德建设和自身反腐倡廉建设,着力解决部分检察人员理想信念、宗旨意识、执法办案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执法公正的高素质检察队伍。各级党委要从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加强对检察工作的领导,支持检察机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检察权,努力为检察机关履行职责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和执法环境。

    同志们,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以人民检察制度创立80周年为新的起点,奋发进取,扎实工作,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检察制度,不断开创人民检察事业新局面,为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第四篇:坚持五个进一步 做好图书馆免费开放工作

    坚持五个进一步 做好图书馆免费开放工作

    市文化广播影视新闻出版局

    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建党90周年讲话中指出:“我们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际中进行文化创造,让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2024年1月27日,文化部、财政部出台政策,要求2024年底之前全国所有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实行无障碍、零门槛进入,公共空间设施场地全部免费开放,所提供的基本服务项目全部免费。免费开放后的各级公共图书馆,如何才能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服务?笔者认为:应重点在“五个进一步”上下工夫,花力气。

    一、进一步明确定位

    公共图书馆,是指公共的图书、文献收藏及管理部门,主要表现为各级图书馆。其服务对象是社会各界人士,其主要功能有社会教育、倡导社会阅读、信息服务和促进社会和谐。1955年,文化部作出规定,各级公共图书馆,是以书刊对人民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文化事业机构,是党和政府宣传教育的有力助手。

    半个多世纪以来,公共图书馆的职能定位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但由于社会制度层面和职业层面的原因,使公共图书馆没有得到与经济社会相适应的发展,远远低于社会和人民的需要。特别是改革开放近10年来,社会和媒体对公共图书馆的批评之声不断,主要集中在收费、身份歧视、限制阅读、服务态度等方面。这就为新时期各级公共图书馆的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在免费开放全面实施之际,必须对公共图书馆的定位进行重新审视,并对其来一次从“精神到躯体的重建”,实现图书馆为人民群众真正意义上的公共、免费、平等服务。

    二、进一步拓展服务

    各级公共图书馆,要根据功能定位和人民群众的需求,结合公共文化事业特点和本地本单位实际,进一步拓宽服务领域,实现服务均等、普惠、多样化。一是读书学习服务。据调查,我国年人均阅读量不足5本,而美国人是25本、日本人是40本、以色列人是64本。所以,各级公共图书馆一定要充分发挥好倡导社会阅读的功能,培养全民阅读习惯。要通过引导读书,进一步提高民族素质、培养高尚人格,造就大批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要通过引导读书,争当学习型公民,构建学习型社会、建设学习型国家;要通过引导读书,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构建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园”。二是信息查阅服务。要充分运用图书馆的设施、平台,为广大市民群众提供便捷的共享资源信息查阅,政府公开信息查阅,互联网信息查阅和各种历史文献资料查阅。三是知识管理服务。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和知识经济的到来,如何运用知识管理的理念和策略,开展创新服务,已经成为各级公共图书馆能否持续发展的关键。所以,我们必须把对知识的收集、获取、利用和创新贯穿于公共图书馆各项业务工作的主线,最大限度地获取、挖掘、利用和传播知识,为读者提供获取知识的窗口,提供有效的知识共享平台。四是培训指导服务。充分利用平台和队伍,适时组织好农民工、下岗职工免费电脑培训,农家书屋管理员培训,暑期青少年网页制作培训,积极为提高进城务工人员、下岗职工就业创业能力服好务。主动深入基层,指导农家书屋、乡镇综合文化站、街道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图书室搞好图书的分类、编号、上架、登记等日常管理和建设工作,进一步提升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能力,满足人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

    三、进一步加强建设

    据统计,我们国家目前每46万人口才拥有一所公共图书馆;333个地级行政区划中,有41个地市没有图书馆;2859 个县级行政区划中,有445个县没有

    图书馆;2414个县级图书馆中,不具备基本服务条件的就有675个。而在美国,每1万人就拥有一家公共图书馆,约62%的美国公民拥有图书馆借书证,全美国每年光顾公共图书馆的人次达10亿。所以,我们要抓住国家对文化建设投入力度进一步加大和实施“十二五”规划契机,加快推进各级图书馆建设进度。一是经费要保障。文化部、财政部出台了《关于推进全国美术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免费开放工作的意见》,中央财政安排专项资金重点对中西部地区美术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开展基本公共文化服务项目所需经费予以补助,并逐步提高经费保障水平。2024年,中央已经安排了18亿元专项资金支持“三馆”免费开放,对市级图书馆每年补助50万,县级图书馆每年补助20万。但是,作为本级政府要清楚:50万、20万是中央财政对图书馆开展基本公共文化服务项目所需经费的补助,而不是去置换图书馆的正常运行经费。不但过去正常的运行经费不能少,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逐年提高,比如人均购书经费等。二是场馆要扩建。大部分区县公共图书馆都建于五、六十年代,无论从场馆的面积,还是机构、布局都远远不能适应群众的现代需求,再说也同经济社会的发展不相适应。所以,省、市、县各级政府要根据自身财政实力,结合“十二五”规划的推进,分别按照省级:一级馆不低于25000m2、二级馆不低于20000m2;地市州级:一级馆不低于8000m2、二级馆不低于6000m2、三级馆不低于2000m2;县级:一级馆不低于3000m2、二级馆不低于2000m2、三级馆不低于800m2的要求,实施改建、扩建或新建。三是设施要完善。馆藏图书——要尽量多元化。要参照《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做到22种门类的图书都齐备,比如经典著作、社会科学、军事科学、中小学文教、进口图书、生活休闲、少儿读物等等应有尽有,以满足人民群众求知求乐的文化需求;服务平台——要实现信息化。伴随着21世纪世界扁平化、知识全球化、信息化时代的来临,公共图书馆那种以借阅为主要内容的被动、低效的传统的服务方式己远远不能满足人民群众对知识信息的需要。所以,我们必须重视收集、整理、开发、传播现代信息知识,主动、高效、优质地为人民群众提供信息资源服务;群众阅读——要做到数字化。要推进数字图书馆建设进程,针对网络、电视、手机设置不同的平台,适应各种不同层次需求,为人民群众提供一个跨区域的、超大规模的、分布式的、便于使用的、没有时空限制的、可以实现跨库无缝链接的、没有围墙的图书馆。

    四、进一步突破创新

    创新才能突破,突破才能前进,前进才能发展。新形势下的公共图书馆要更好地服务群众,就必须加强三个方面的创新。一是理念创新。“免费服务”是公共图书馆服务群众的崭新概念,过去,我们的一些项目是收费的,现在,国家实施了专项经费补贴,要求各级公共图书馆实行无障碍、零门槛进入。人民群众是公共文化服务消费的主体,人民群众在纳税的同时,就订购了可供选择的公共文化服务。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转变思维方式,创新工作理念,从人民群众的需要出发,研究、思考如何把图书馆的服务工作做得更细致、更人性化;在提供免费的服务的同时,研究、思考如何提高服务质量;在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过程中,研究、思考如何把公共图书馆建设成为各地通向知识之门,为个人和社会群体的终生学习、独立决策和文化发展提供基本条件的文化阵地。二是载体创新。免费开放的各级公共图书馆,如果仍然沿用过去传统的服务方式,必然导致读者的大量流失.极大地影响图书馆存在的社会价值和意义。我们必须始终坚持以读者为本,不断创新服务载体和形式,积极采取“新书推荐”、“读书宣传周”、“送书到基层”、“文化拥军”、打造“廉政教育示范基地”、建立“流动图书室”、举办“公益讲座”、组织“读书演讲活动”,更好的为人民群众服务。三是品牌创新。文化部、财政部出台的《意见》要求:到2024年底,全国所有一

    级馆、省级馆、省会城市馆、东部地区馆站提供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质量和水平不断提升,形成2个以上服务品牌。市、县公共图书馆在搞好免费服务的同时,要结合本地区和自身实际开展创新,形成免费公益讲座、廉政宣传教育、本土作家专区、特色文化展厅、流动图书室等服务品牌,为人民群众提供人性化的、高质量的文化服务。

    五、进一步强化宣传

    公共图书馆免费开放,大部分市民群众还不知晓,所以,我们要综合运用平面媒体、网络媒体加大宣传力度,让人民群众了解:从什么时候免费开放?免费开放哪些项目?具体服务时间是怎样安排的?真正方便群众,服务群众,让人民群众切实得到文化实惠。具体地讲就是要抓好三个方面的宣传。一是对外宣传。要充分运用网络和当地的广播、电视、报刊、户外广告、手机短信等形式,向人民群众广泛宣传:各级公共图书馆免费开放服务项目、服务时间、服务内容;向人民群众广泛宣传:读书学习对于提高自身思想道德素质,建设学习型家庭、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国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向人民群众广泛宣传:珍惜公共文化资源,爱惜书籍、古籍资料,爱护设施、设备,文明阅读、文明学习;二是对内宣传。行业主管部门、图书馆系统及图书馆学会,要经常组织相互学习、观摩,及时总结推广好的做法和经验;要利用简报、信息、会刊等及时进行对上、对下宣传;三是学习交流。要积极利用各级有关公共图书馆免费开放服务的年会、研讨、论坛、学术交流等平台,充分宣传展示自己的特点、亮点,在相互学习交流中不断调整服务结构,不断提升服务质量、不断创新服务品牌,做到“免费不免质”,千方百计、最大限度的满足服务对象的文化学习需求,真正让人民群众共享文化发展成果。

    第五篇:坚持做好“三个进一步解放”

    尊敬的党组织:

    回望35年改革开放历程,一条主线贯穿始终,那就是解放思想;一个主旨从未改变,那就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一个特点分外鲜明,那就是不断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正是这“三个解放”,使我们不断冲破重重观念障碍,极大释放了社会创造活力,推动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永无止境。进一步解放思想、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进一步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这“三个进一步解放”,深刻总结了改革开放35年来,以思想引领变革、以创新激发活力的宝贵经验,明确指出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全面深化改革的目的和条件。

    在“三个进一步解放”中,解放思想是前提,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的总开关。面对前无古人的改革开放大业,最要不得的是思想僵化、固步自封。没有解放思想,我们党就不可能在十年**结束不久,做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开启我国发展的历史新时期;没有解放思想,我们党就不可能在实践中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有效化解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挑战,把改革开放不断推向前进,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是解放思想的必然结果,也是解放思想的重要基础。从真理标准大讨论,到“姓社姓资”思想交锋,观念的桎梏一旦突破,就会推动实践获得裂变式发展;而改革在更大范围的突破,又为进一步思想解放提供了丰厚资源。“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这既是解放思想的价值取向,也为进一步解放思想提供了现实可能。在这个意义上,“三个进一步解放”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伟大进程中。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根本最紧迫的任务还是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行动是实践的力量。解放思想,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是要为更好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创造条件。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以后,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促进生产力发展。今天我们全面深化改革,也正是要以更大决心和勇气、以更有力的措施和办法,在更高起点上解放社会生产力,让发展的空间更广、改革的动力更强、社会的活力更大。

    当然,我们强调解放思想,是在实事求是基础上的解放思想,而不是脱离实际、脱离人民的信马由缰;我们推动增强社会活力,也要处理好活力和有序的关系。社会活动需要充满活力,但这种活力必须是有序释放的。换句话说,死水一潭不行,暗流汹涌也不行。解放思想,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归根到底是为了更好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这是我们明确方向、判别是非的根本标准,也是我们处理好“三个进一步解放”关系的重要标尺。

    改革不停步,开放不止步。邓小平同志说,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以“三个进一步解放”不断改革创新,让我们的制度在创造社会财富上更有效率,在激发人民活力上更有优势,我们就能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充分发挥出来,不断坚定“三个自信”,推动中国迈上新的发展高度、引领世界进步潮流。

    汇报人:feisuxs



    推荐阅读:
    坚持和依靠党的领导进一步做好全县人大工作
    经济工作会发言稿
    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负责同志就(精选)
    福建省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规定(推荐5篇)
    昌吉市第七次党代会工作报告
    中学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