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热门搜索: 商标专利合同 结婚祝福语
  •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八号文库

    当前农村发展党员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栏目:八号文库 来源:网络 作者:花开彼岸 时间:2024-08-13 12:59:50 下载.docx文档

    当前农村发展党员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以**县易家渡镇为例

    农村党员是农村中的优秀成员,在基层肩负着直接联系群众、宣传群众、组织群众、团结群众,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到农村的重要职责。抓好农村党员发展工作,不断壮大党的队伍,既是加强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需要,又是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保证。

    一、易家渡镇农村党员发展的基本情况:

    近年来,我镇各村(居)在发展农村党员过程中,认真结合各地实际,不断探索有效途径,培养和吸收了大批优秀农民加入了基层党组织,目前,我镇共有7个村(居),共有党员789人,在年龄结构上,35岁以下的168人,36-54岁的260人,55岁以上的361人;在学历结构上,大专以上的104人,中专(高中)以上的319人,初中以下的366人。近3年来共发展党员22名,年龄在35岁以下的19人,文化程度在高中以上的20人,今年7个村(居)计划发展对象7名,积极分子21名。

    二、农村发展党员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在发展结构上呈现“三偏”现象。虽然近年来在农村党员发展工作中,我镇不断加大力度、创新形式,但在结构上仍然呈现出年龄偏大、文化偏低、能人偏少的“三偏”现象。一是在年龄结构上,以中老年党员为主。全镇共有农村党员798名,其中,35岁以下的占21.2%;36-54岁的占33.1%;55岁以上的占45.7%。从中不难看出,中老年党员占到近三分之二。二是在文化结构上,以低学历为主。全镇农民党员中,大专以上的占13.1%,中专(高中)以上的占40.4%,初中以下的占46.5%。三是在从事的职业上,以经营承包土地为主。全镇农村党员中,有75%以上的以在家经营责任田为主要收入来源,从事外出劳务、规模种养业和经商的能人所占比例很小。虽然情况在逐渐改善,但由于幅度小、步子慢,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三偏”现象仍然存在,老中青互补的态势仍不明朗。

    二是在发展态势上呈现“三不均”现象。新发展党员的素质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相比不均衡。调查结果表明,在近3年全镇新发展的22名农村党员中,年龄在35岁以下的占86.2%,文化程度在高中以上的占95%、致富能手占60%。新发展党员的整体素质有了明显的提高,但通过调查发现,农村党员群众对新党员的整体素质和对致富能手的帮富能力的评价持否定态度的仍占一定比例。这表明,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的历史时期,农民群众对农村党员干部在带领农民奔康致富能力上的要求比较高。其次是覆盖范围不均衡。我镇农村党员的发展存在视野狭隘的问题,个别村党支部的党员发展还停留在支部物色,党员、村民代表推荐的层面上,范围也局限于党员村民代表所熟悉的人员当中。因此,个别支部党员发展出现了“亲友圈”、“邻里圈”的现象。而一些优秀的后备力量,由于未被党员村民代表所了解,往往不在发展范围。再次是发展力度不均衡。农村党员队伍建设中存在比较严重的不平衡现象。即,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党群干群关系比较融洽、各项工作积极主动的村,农村青年入党的积极性比较高,发展党员的质量较高,党员队伍的素质、结构都比较好,如易家渡社区、叶家坪村;反之,经济发展较慢、党群干群关系紧张、各项工作比较被动的村,农村青年入党的积极性不高,农村发展党员工作不够正常,党员队伍的素质、结构难以得到优化。

    三是在发展过程中存在“三难”现象。我镇农村党员发展的瓶颈,主要集中在“三难”问题上。首先是选才难。受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影响,大批年纪轻、观念新、思想活的农村精英阶层常年在外务工,留守人员大多思想陈旧、素质相对较低,这使得着农村党员队伍源头变窄,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面临严峻挑战。其次是联系难。在外出务工人员中,大多数是文化程度相对较高的青壮年,许多人政治上积极要求进步,希望加入党组织,但由于外出务工经商人员流动频率快且跨度大,工作地点以及联系方式经常变换,很难掌握他们的信息。此外,不少外出农村党员远离家乡,由于相关部门在面对这一新情况时措施不到位,出现了流出地和接受地党组织“两不管”现象。再者是表决难。一些农村党员发展对象培养成熟后,因为有的常年在外,不能参加支部讨论大会,而按照程序,入党积极分子培训、发展预备党员、党员转正等环节都需要开会讨论,并在各阶段参加相应的培训,因此发展党员面临着“讨论难、表决难、活动难”等现实问题。

    三、农村发展党员工作中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自身原因:一是视野局限。部分村支部书记认为,发展党员主要是为了培养村干部给村里办事,发展外出务工、经商人员入党,是为他人做嫁衣,徒劳无功。这种思想严重限制了发展党员的视野,使相当一部分村的党员干部把发展党员的重点局限于在本村务农的常住的农民群体,很多优秀的外出务工、经商人员被挡在了党组织大门之外。二是坐等上门思想。一些村党支部书记认为,农民入党必须主动申请,主动进行思想汇报,村党支部没有必要去动员入党。这种思想观念抑制了农村党支部发展党员工作的主动性。同时,不少农村青年认为,如果党支部不授意,自己不敢贸然写申请,再者则认为入党不入党没什么两样,时间一长,一些农村优秀青年在渴求和等待中逐渐消磨了信念,放弃了入党的念头。三是求全责备的思想。一些村支部书记总是带着有色眼镜看人,看不到人家的长处和潜力,总认为缺点太多、条件不够,不给那些虽不够成熟,但有潜力的青年以培养锻炼的机会,更谈不上启发引导。同时,部分农村党员的思想落后、观念守旧,总是以自己入党时的标准来衡量入党积极分子,使一些有经济头脑和发展经济能力的“出众”青年难以在支部大会上通过。

    社会原因:一是大量农村青年外出,选人育人渠道受到限制。外出务工、发家致富仍是欠发达地区青年的首要选择,农村青壮年,大、中专和高

    中毕业生、复退军人等大量外出务工、经商。由于长年在外,村党支部看不到、管不着,选人育人渠道受到很大限制。好“苗子”难找,农村入党积极分子缺乏“源头活水”,造成发展对象严重不足。二是部分农民群众对入党认识模糊,缺乏积极性。近几年,受市场经济影响,部分农村群众的人生观、价值观发生变化,入党热情较

    以前有所下降。

    机制原因:缺乏配套的发展党员工作机制。长期以来,我们党对发展党员工作,探索积累了丰富经验,形成了规范章程,为发展党员工作提供了制度保证。但农村发展党员工作机制仍然不够健全,不能适应新

    形势下农村发展党员工作的要求。如考核、激励机制缺乏,党务知识欠缺,业务操作不规范等。有些乡村领导班子变动,往往疏于交接,导致发展党员工作心中无数,无计划措施,培养与发展脱节。

    三、做好农村发展党员工作的对策和建议

    1、夯实基础,加强基层组织建设。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任务要求,配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和领导班子,强化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提高基层党员干部的综合素质,不断增强党组织凝聚力、号召力和战斗力,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组织保障。继续加强软弱涣散的基层党组织的教育整顿,把那些政治素质好、工作能力强、群众公认的好党员选拔到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班子中来。按照“三培养”的要求,加强班子后备力量的储备和培养,选好配强农村党支部书记,通过培训提高他们思想政治觉悟、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充分发挥他们在村党支部中的主心骨作用。

    2、重视培训,提高党员队伍素质。要把党员干部的思想进一步统一起来、武装起来,切实处理好理想与信念、奉献与索取、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在教育内容上,要突出“需”字,根据党员的思想和工作实际需要,有针对、有重点地确定教育内容。在教育形式上,要突出“活”字,灵活多样,贴近实际,充分利用党校、党员活动室、党员电教站、远程教育网等阵地,有计划地搞好集中教育培训。在教育方式上,要突出“新”字,因地制宜,因人而异,采取专题讲座、党课辅导、办班轮训、远程教育等多种方法,对党员进行有效教育。在教育效果上,要突出“实”字。坚持分类施教,广泛开展谈心活动,做好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要通过深入教育,把党员队伍建设得更加坚强。

    3、创新载体,充分发挥党员作用。基层党组织没有活动,群众就难以感觉到党员的存在,党员也难以感觉到与非党员的区别,党组织就会显得死气沉沉,没有生气和活力。因此,要通过创新活动载体,展示党员风采,扩大党的影响,树好党的形象,吸引更多群众投入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事业中来。同时,要以活动载体,激发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积极性,特别要大力开展“把党员培养成致富带头人,把致富带头人中先进分子培养成党员,党员带领群众共同发展,党组织带领致富能人不断进步”为主要内容的“双培双带”工程。

    4、健全机制,强化党员管理监督。要针对当前农村党员的分布、流向、职业等特点,理顺管理体制,完善各项制度,特别是要着力做好老党员、困难党员、流动党员等各类党员的管理工作,要做到党员无论走到哪里,都能得到党组织的有效管理。同时,要严格坚持“从严治党”的方针,加大处置不合格党员的力度。对违法违纪党员,要从严、从重、从快处理,切实加强对后进党员的教育转化工作;对于长期不参加党的组织生活、不按时缴纳党费、不接受党组织分配的工作或长期完不成组织交办的任务;不执行党和国家政策,违反计划生育、土地管理、林业管理等有关法律法规等类型的党员,要强化教育管理监督,限期促其改正,保证不留空档,不留死角,取得实效。

    5、扩大视野,优化党员队伍结构。坚持发展党员“十六字”方针,扩大视野,严格程序,逐步改善农村党员队伍的年龄、文化、性别、分布结构。一方面,要坚持合理规划。要重点向优秀青年倾斜、向优秀经济能人倾斜和向党的力量薄弱的地方倾斜,注重改善党员队伍的结构和分布;各村要认真制定发展党员工作计划,确定合理的发展规模,保持均衡发展,防止和避免突击发展、长期不发展和发展数量大起大落等不正常现象发生。另一方面,要狠抓薄弱环节。要加强对新形势、新情况和新问题的研究,特别是要着眼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积极创新和推进发展党员工作,进一步抓好把致富带头人、大学生、退伍返乡青年和大中专毕业生中的优秀人才吸收到党内来。同时,要积极探索在农村外出务工经商人员中培养发展党员工作的新方法、新途径,充分利用外出流动人员在信息、技术、资金等方面的优势,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发挥积极作用。



    推荐阅读:
    当前农村发展党员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学习和弘扬延安精神 开创×工作新局面(精选多篇)
    人教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期末专项复习(填空题)
    在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的讲话2024年(最终定稿)
    小学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上册8数学广角——搭配(一)(A卷)
    中学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