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热门搜索: 加盟合同 八号文库
  •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八号文库

    高一语文必修四知识点梳理(精选五篇)

    栏目:八号文库 来源:网络 作者:紫陌红颜 时间:2024-08-18 12:07:04 下载.docx文档

    第一篇:高一语文必修四知识点梳理

    高中阶段学习难度、强度、容量加大,学习负担及压力明显加重,不能再依赖初中时期老师“填鸭式”的授课,“看管式”的自习,“命令式”的作业,要逐步培养自己主动获取知识、巩固知识的能力,制定学习计划,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这里给大家整理了一些有关高一语文必修四知识点梳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高一语文必修四知识点梳理1

    通假字

    一、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与不?(“不”通“否”,表疑问语气)

    2、拜送书于庭。(“庭”通“廷”,朝廷)

    3、召有司案图。(“案,通“按”,审察、察看)

    4、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缪”通“穆”)

    5、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孰”通“熟”,仔细)

    6、不顾思义,畔主背亲(“畔”通“叛”,背叛)

    7、武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数日不死。(“旃”通“毡”,毛织的毡毯)

    8、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去”通“弆”,收藏)

    9、空自苦亡人之地。(“亡”通“无”,没有)

    10、信义安所见乎?(“见”通‘现”,显现)

    11、法令亡常(“亡”通“无”,没有)

    12、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亡”通“无”,没有)

    13、武父子亡功德(“亡”通“无”,没有)

    14、因泣下霑衿,与武决去。(“霑”通“沾”,沾湿。“衿”通“襟”,衣襟。“决”通“诀”诀别,辞别。)

    15、请毕今日之驩,效死于前。(“驩”通“欢”,欢聚)

    16、前以降及物故。(“以”通“已”,已经)

    17、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禽”通“擒”,逮捕,拘押)

    18、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员”通“圆”,直径;“尊”通“樽”,酒杯)

    一词多义

    二、解释指定词的词义。

    负:①秦贪,负其强。(倚仗,凭借)②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使…承担)

    ③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辜负,对不起)④廉颇闻之,肉袒负荆。(背着)

    ⑤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违背)

    使:①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派)②其人勇士,有智谋,宜可使(出使)

    ③乃使其从者衣褐(让)④大王乃遣一介之使(使臣)

    ⑤单于使使晓武(派)(使者)

    引:①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援引,引用)②左右欲引相如去(牵,拉)

    ③相如引车避匿(牵,拉;引申为调转)④引赵使者蔺相如(引见,延请)

    徒:①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白白地)

    ②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只,只不过)

    幸:①大王亦幸赦臣(幸好,侥幸)

    ②而君幸于赵王(宠幸)

    以:①以勇气闻于诸侯(凭)②愿以十五城请易璧(用,拿)

    ③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而,连词)④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用来)

    ⑤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因为)

    固:①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坚决,坚持,执意)

    ②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巩固)

    ③汝心之固,固不可彻(顽固,固执)

    ④而戍死者固十六七(本来)

    ⑤秦孝公据崤函之固(坚固,特指地形险要和城郭坚固,易守难攻。)

    观:①观太学(观摩学习)②大王见臣列观(殿堂)

    ③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景象)④玄都观里桃千树(道士庙)

    ⑤启窗而观(看)

    征:①公车特征拜郎中(征召)②咸怪其无征(证明)

    ③挟天子以征四方(征伐)④岁征民间(征收)

    因:①因人京师(连词,表顺承关系,于是,接着)

    ②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介词,由,从)

    ③君因我降,与君为兄弟(介词,通过)

    ④久之,单于使陵至海上,为武置酒设乐。因谓武曰(介词,趁、乘机)

    ⑤因泣下沾襟,与武决去。(就、因此,连词,表示顺承)

    ⑥因宾客至蔺相如门前谢罪(介词,通过、经由)

    以:①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以:在……的时候)

    ②匈奴以为神(把)

    ③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因为)

    ④相如度秦王特以诈佯为予赵城(用)

    ⑤今以秦之强而先割十五城予赵(凭)

    乃:①十年乃成(才)②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竟然、却)

    ③遂乃研核阴阳(就)④政通人和,百废俱兴,乃重修岳阳楼(于是)

    辟:①连辟公府不就(征召)②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风雨也.(通“避”,躲避)

    ③唇吻拿辟仁开,打开)④辟病梅之馆以贮之(开辟,开设)

    ⑤辟邪说(排除,驳斥)⑥疆土之新辟者(开垦)

    制:①其牙机巧制(制作,构造)②秦有余力而制其弊(制服,控制)

    ③吴起……赵奢之伦制其兵(统率,指挥)④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规模)

    古今异义词

    三、解释下列加横线的古今异义词在句中的意思。

    1、拜为上卿(被授予官职)

    2、欲勿与,即患秦兵之来(忧虑,担心)

    3、请以咸阳为赵王寿(向人敬酒或献礼)

    4、请指示王(指给……看)

    5、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离开)(亲人,包括父母和内外亲属)

    6、于是相如前进击(上前进献)

    7、布衣之交(平民)

    8、传以示美人及左右(指秦王的嫔妃)(指近臣和侍从)

    9、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扬言,到处说)

    10、汉亦留之以相当。(抵押)

    11、闻汉天子甚怨卫律(痛恨)

    12、皆为陛下所成就。(栽培,提拔)

    13、我丈人行也。(老人,长辈)

    14、欲因此时降武。(趁这时)

    15、独有女弟二人(妹妹。今一般不连用。)

    16、且陛下春秋高(年纪。今义:春秋战国时期或指季节。)

    17、武等实在(古义:确实存在。今义:诚实、老实。)

    18、稍迁至移中厩监(古义:渐渐。今义:稍微。)

    19、既至匈奴,置币遗单于。(财物)

    20、会缑王与长水虞常等谋反匈奴中(正当、适逢)

    21、兄弟亲近,常愿肝脑涂地(亲近的侍臣)

    22、公车特征拜郎中。(特地征召)

    23、武父子亡功德,皆为陛下所成就。(栽培,提拔)

    24、扶辇下除,触柱折辕。(殿阶)

    25、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不应召)

    26、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官吏初到任)

    27、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不应荐)

    词类活用

    四、指出下列加点词的词类活用情况并解释。

    1、舍相如广成传舍(舍:名词作动词,安置住宿)

    2、左右欲刃相如(刃:名词作动词,用刀杀)

    3、乃使从者衣褐(衣:名词作动词,穿)

    4、而相如庭斥之(庭:通“廷”,名词作状语,在朝廷上)

    5、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间:名词作状语,从小路)

    6、完璧归赵(完:使动用法,使……完整)

    6、秦王恐其破璧(破:使动用法,使……破碎)

    7、宁许以负秦曲(负:使动用法,使……承担)

    8、毕礼而归之(归:使动用法,使……回去)

    9、且庸人尚羞之(羞:意动用法,以……为羞耻)

    10、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先:意动用法,以……为先;后:以……为后)

    11、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严:形容词作动词,尊重)

    12、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宽:形容词作动词,宽待)

    13、单于壮其节(壮: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壮,认为……壮。)

    14、常能为汉伏弩射杀之(弩:名词作状语,用弩弓)

    14、缑王等皆死,虞常生得。(生得:被活捉)

    15、虽蒙斧钺汤镬,诚甘乐之(乐: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乐。

    15、欲因此时降武(降:使……投降)

    16、空以身膏草野,谁复知之!(膏:使动用法,使……滋润肥美)

    17、反欲斗两主(斗:使动用法,使……相斗)

    18、单于愈益欲降之(降:使动用法,使……投降)

    19、人生如朝露,何久自苦如此!(苦:形容词作动词,折磨)

    20、天雨雪(雨:名词作动词,下)

    21、羝乳乃得归(乳:名词作动词,生子)

    22、杖汉节牧羊(杖:名词作动词,执,拄)

    23、武能网纺缴,檠弓弩(网:结网;檠:用檠矫正)

    24、惠等哭,舆归营(舆:名词作动词,抬,扛)

    25、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奇:认为……奇)

    26、宦官惧其毁已,皆目共之。(目:递眼色)

    特殊文言句式

    五、指出下列句子的文言句式。

    1、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判断句)

    2、宦者令缪贤曰:“臣舍人蔺相如可使。”王问:“何以知之?”(宾语前置,以何)

    3、和氏璧,天下共传宝也。(判断句)

    4、我为赵将。(“为”,是,判断句)

    5、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于”,被,被动句)

    6、设九宾于廷(“于廷”,介词结构后置)

    7、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见”,被,被动句)

    8、求人可使报秦者。

    9、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判断句)

    10、大王见臣(于)列观。(省略介词“于”)

    11、送匈奴使留在汉者。(定语后置,留在汉的匈奴使)

    12、为降虏于蛮夷。(介词结构后置,“于蛮夷”)

    13、何以汝为见?(宾语前置句和介宾倒置句,“以何见汝为”)

    14、子卿尚复谁为乎?(宾语前置句,“子卿尚复为谁乎”)

    15、何以复加。(宾语前置句,“以何复加”)

    16、信义安所见乎?[宾语前置,(您对汉朝的)信义表现在哪里呢?]

    17、缎王者,昆邪王姊子也。(判断句)

    18、见犯乃死,重负国(“见”,被,被动句)

    19、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定语后置,无罪而全家被杀的大臣有几十家.)

    20、安危不可知,子卿尚复谁为乎?(宾语前置句,“子卿尚复为谁乎”,您还为谁(守节)呢?)

    21、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宾语前置,“未有之”)

    22、后数日驿至,果地震(于)陇西。(省略介词“于”)

    七、课文要点填空

    1、本单元选编的是三篇优秀的人物传记,分别是司马迁的《廉颇蔺相如列传》、班固的《苏武传》、范晔的《张衡传》。这三篇传记的传主,廉颇是军事家,蔺相如和苏武是政治家,张衡是科学家。他们或以政绩、品德名垂青史,或以奇才异行惊世骇俗,都能令后人景仰、追慕。

    2、《史记》开创了我国的纪传体史学,同时也开创了我国的传记文学。它是我国第一部以描写人物为中心的纪传体通史,直接写人物的就有十二本纪、三十世家和七十列传。它的主要成就主要体现在“世家”和“列传”中,《廉颇和蔺相如列传》是其中很的一篇,课文以歌颂蔺相如的顾全大局、足智多谋、不畏强暴等优良品质为主,以表彰廉颇勇于改过、英勇善战为辅。在艺术上,主要通过完璧归赵、渑池会、将相和(或负荆请罪)等几个的故事将两人的事迹串联起来,从而揭示人物性格。

    3、《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主要记载西汉高祖元年到王莽地皇四年期间229年的历史。《苏武传》是其中的出类拔萃之作。作者在描绘苏武这个忠君爱国的光辉形象时,在信守“史家”笔法不虚构、不溢美的前提下,笔端饱含赞佩推崇之情,调动了许多艺术手段,使苏武的形象璀璨夺目。“苏武牧羊”也作为的爱国主义故事被人们传为佳话。

    4、《张衡传》选自范晔的《后汉书》,与司马迁的《史记》、班固的《汉书》、陈寿的《三国志》合称“四史”。课文以翔实的文笔全面记述了张衡的一生,描述了他在科学、政治、文学等领域的诸多才能,而且详略突出,重点介绍了他在科学上的贡献,他于公元132年创造的候风地动仪,是世界上第一架精密准确的测量地震的仪器,比欧洲科学家创造的地震仪早1700多年。

    高一语文必修四知识点梳理2

    一、单元教材及学习重点说明

    这个单元的课文都是写人记事的佳作。它们都是回忆性、纪念性的文章,大体上可以分成两类,一是写悲惨、忧伤之事,表愤怒、悲悼之情,发深邃、邈远之思(《记念刘和珍君》《小狗包弟》);二是写伟人、名人之事,表赞美、颂扬之情,传活泼、幽默之趣(《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这些课文都包含丰富深刻的思想感情,揭示人生哲理,可以引导学生深入体会、咀嚼,带来广阔的思维空间和丰富的人生体验,也可以获得丰富的语感和写作的启示。

    学习本单元写人记事的散文,既要学习品人,又要学习品文。品评人物,要以性格、品质为关注点。例如梁实秋笔下的梁启超显示出豪爽的性格,汪曾祺笔下的金岳霖显示出真率的性格。有时人物的性格是多种因素构成的,如刘和珍既是温和的又是英勇的。品评人物,不仅要注意人物的外貌言行,还要注意探究人物的内心世界。人物的外貌言行容易描画,人物的内心世界则难于准确地把握,而高明的作家则擅长此道,如巴金坦陈深藏的心迹,从“忏悔”入笔,写出了一个大作家的丰富复杂的内心世界。品评人物,要注意人物性格中的时代因素,将对人物的分析,与对时代背景的分析相结合。如刘和珍身上具有那个时代的进步青年的执著追求精神和英勇献身精神,这是和平年代的青年所没有的特点;巴金自我解剖自己身上的一些特点或弱点,也体现历史和时代留在作家身上的特殊印记。

    品文,就是品赏文章(在这里是散文)的一般作法、特殊技巧和语言艺术。以前语文课堂上习得的方法仍可沿用,在本册第一单元里学到的欣赏诗歌的方法也可灵活运用于本单元。本单元品文的内容大致包括:赏析写人技巧,如刻画人物的外貌,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赏析叙事技巧,如与人物相关的材料的详略安排,叙述的先后次序,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还有其他一些技巧,如修辞方法,白描,渲染,直抒胸臆,正面描写,侧面描写……散文的语言艺术,也是学习这个单元要着重揣摩和赏析的。就像诗歌的语言是艺术化的语言一样,散文的语言同样是艺术化的语言,散文的语言与诗歌的语言相比,具有不同的艺术趣味,从一定意义上说,散文的语言离学生常用的书面语言更近,这是胜于诗歌的语言之处。本单元的练习多有语言题,主要是从欣赏的角度来学习这些语言的,其实不限于这些语言题,在学习每篇课文的时候,都可以品味课文中精彩的和关键的语句,还可以仿写课文中的语句。有些课文作了评点示例,学生也试着评点课文,评点课文在很大程度上也就是赏析课文语言。

    二、预习要点:

    1.抓住细节;

    2.分析个性;

    3.体察倾向;

    4.品评亮点;

    5.圈点批注。

    6.背诵:《记念刘和珍君》第二、四节

    高一语文必修四知识点梳理3

    一、通假字

    1.不顾恩义,畔主背亲畔:通“叛”,背叛。

    2.与旃毛并咽之旃:通“毡”,毛织品。

    3.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去:通“弆(jǔ)”,收藏。

    4.空自苦亡人之地亡:通“无”,没有。

    5.信义安所见乎见:通“现”,显现。

    6.法令亡常亡:通“无”,没有。

    7.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亡:通“无”,没有。

    8.武父子亡功德亡:通“无”,没有。

    9.因泣下沾衿,与武决去沾:通“沾”,沾湿衿:通“襟”,衣襟。决:通“诀”,诀别。

    10.前以降及物故以:通“已”,已经。

    11.蹈其背以出血蹈:通“掏”,叩,轻轻敲打

    12.毕今日之驩驩:通“欢”。

    13.女为人臣子,不顾恩义女:通“汝”你

    14.宛王杀汉使者,头县北阙县:通“悬”悬挂

    二、古今异义

    1.汉亦留之以相当。相当:古义:抵押。今义:差不多。

    2.皆为陛下所成就。成就:古义:提拔。今义:业绩。

    3.我丈人行也。丈人:古义:老人,长辈。今义:岳父。

    4.幸蒙其赏赐。赏赐:古义:照顾。今义:奖赏物品。

    5.欲因此时降武。因此:古义:趁这时。今义:因为这个。

    6.独有女弟二人。女弟:古义:妹妹。今义:姐姐(妹妹)和弟弟。

    7.且陛下春秋高。春秋:古义:年纪。今义:春秋战国时期或指季节。

    8.武等实在。实在:古义:确实存在。今义:诚实、老实。

    9.稍迁至栘中厩监。稍:古义:渐渐。今义:稍微。

    10.既至匈奴,置币遗单于。遗:古义:送给。今义:丢失、落下。

    11.会缑王与长水虞常等谋反匈奴中。会:古义:正当、适逢。今义:聚会、集合。

    12.此必及我。及:古义:牵连今义:常作连词“和”用

    13.会论虞常。论:古义:判罪今义:常作议论

    14.以货物与常。货物:古义:财物今义:指供出售的物品

    15.卧起操持。操持:古义:为操和持,两个词,“拿着“的意思今义:料理,办理/筹划

    16.假吏常惠等募士斥候百余人俱。假:古义:临时充任今义:虚假

    17.来时太夫人已不幸。不幸:古义:对去世的委婉说法。今义:指灾祸

    18.明年,陵降,不敢求武。明年:古义:第二年。今义:后一年。

    三、词类活用

    ①意动用法

    单于壮其节壮:以……为壮。

    诚甘乐之乐:以……为乐。

    ②使动用法

    (1)欲因此时降武降:使……投降。

    (2)空以身膏草野膏:使……肥沃。

    (3)反欲斗两主斗:使……争斗。

    (4)单于愈益欲降之降:使……投降。

    (5)何久自苦如此苦:使……受苦。

    (6)王必欲降武降:,使……投降。

    (7)尽归汉使路充国等归:使……归

    (8)屈节辱命屈:使……屈身辱:使……受辱

    (9)别其官署常惠等别:使……分开

    ③名词活用

    (1)天雨雪雨:名词做动词,下雨。

    (2)羝乳乃得归乳:名词做动词,生子。

    (3)杖汉节牧羊杖:名词做动词,拄着。

    (4)武能网纺缴,檠弓弩网、檠:名词做动词,结网、用檠矫正弓弩。

    (5)惠等哭,舆归营舆:名词做动词,用车子。

    (6)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上:名词做状语,向上。

    (7)绝不饮食饮食:名词做动词,给他吃的、喝的。

    四、一词多义

    ①使

    (1)数通使相窥观使:使者。

    (2)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汉者第一个“使”:出使。

    (3)单于使使晓武第一个“使”:派,第二个“使”:使者。

    ②语

    (1)以状语武语:告诉。

    (2)如惠语以让单于语:说的话。

    ③引

    (1)虞常果引张胜引:招供。

    (2)引佩刀自刺引:拔。

    ④食

    (1)绝不饮食食:给他吃的。

    (2)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食:吃。

    (3)廪食不至食:粮食。

    (4)给其衣食食:食物。

    ⑤发

    (1)方欲发使送武等发:打发。

    (2)虞常等七十余人欲发发:发动。

    (3)恐前语发发:被揭发。

    ⑥乃

    (1)见犯乃死,重负国乃:副词,才

    (2)恐汉袭之,乃曰乃:副词,于是、就

    五、特殊句式

    ①倒置句

    (1)送匈奴使留在汉者。定语后置句,正常语序“送留在汉者匈奴使”。

    (2)为降虏于蛮夷。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于蛮夷为降虏”。

    (3)何以汝为见。宾语前置句和介宾倒置句,正常语序“以何见汝为”

    (4)子卿尚复谁为乎。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子卿尚复为谁乎”。

    (5)何以复加。介宾倒置句,正常语序“以何复加”。

    (6)募士、斥候百余人俱。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募百余人士、斥候俱”

    ②判断句

    (1)缑王者,昆邪王姊子也。

    (2)非汉所望也。

    (3)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③被动句

    (1)见犯乃死,重负国

    (2)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

    (3)皆为陛下所成就

    (4)缑王等皆死,虞常生得

    (5)武留匈奴凡十九岁

    ④省略句

    (1)后随浞野侯没湖中

    (2)单于子弟发兵于战

    (3)使牧羝

    (4)会缑(gōu)王与长水虞常等谋反匈奴中。

    (5)且单于信汝,使决人死生

    高一语文必修四知识点梳理4

    1)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谨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念奴娇·赤壁怀古》)

    2)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定**》)

    3)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英雄泪?(《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4)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5)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醉花阴》

    6)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声声慢》

    7)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高一语文必修四知识点梳理

    第二篇:高一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梳理

    必修一文言文知识点梳理

    (《烛之武退秦师》《荆轲刺秦王》《鸿门宴》)

    一.通假字(解释加点字)

    1.今老矣,无能为也已(通__ __,________)

    2.共其乏困(通__ __,________)..3.秦伯说(通__ __,________)4.失其所与,不知(通__ __,________)..5.今日往而不反者(通__ __,_______ _)6.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通_ ___,________)..7.秦王还柱而走(通_ ___,_____ ___)8.卒起不意,尽失其度(通__ __,________)..9.距关,毋内诸侯(通_ ___,_______ _)

    10.要项伯(通_ ___,________)

    ..

    11.不敢倍德(通__ __,_____ ___)12.不可不蚤来(通_ ___,________)

    ..13.令将军与臣有郤(通__ __,________)

    二.古今异义(解释加点字)

    1.行李之往来(古义:________________)

    2.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古义:________________)3......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古义:________________)4.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古义:__________)5.持...千金之资币物(古义:________________)6.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古义:__________)7.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古义:________________)8.诸郎中执兵(古义:________________)9.....乃引其匕首提秦王(古义:________________)10.断其左股(古义:________________)

    ..11.沛公居山东时(古义:________________)12.约为婚姻(古义:________________)

    ....

    13.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古义:________________)

    14.将军战河北(古义:________________)....三.词类活用(解释加点字)

    1晋军函陵()

    2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3邻之厚,君之薄也()

    4越国以鄙远()

    ...

    5朝济而夕设版焉()6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7函封之()8 又前而为歌曰()..9 乃朝服,设九宾()10顷之未发,太子迟之()

    ...11使使以闻大王()12 箕踞以骂曰()...13 其人居远()14 皆白衣冠以送之()...15 进兵北略地()16群臣怪之().. 17籍吏民()18范增数目项王()

    ..19刑人如恐不胜()20道芷阳间行()

    ..21沛公欲王关中()

    于是项伯复夜去()

    ..23 吾得兄事之()24 日夜望将军至()...25 常以身翼蔽沛公()

    头发上指()..27 项伯杀人,臣活之()28从百余骑()

    ..29 素善留侯张良().四.一词多义

    1、鄙 :① 越国以鄙远()② 蜀之鄙有二僧()③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④人贱物亦鄙,不足迎后人()⑤孔子鄙其小器()⑥敢竭鄙诚,恭疏短引()⑦北蛮夷之鄙人()

    2、敝:①因人之力以敝之()②敝人()③曹操之众,远来疲敝()

    ④敝帚自珍()

    3、兵:①不得持尺兵()②不及召下兵()③秦兵旦暮渡易水()④斩木为兵,揭竿为旗()⑤弃甲曳兵而走()⑥故上兵伐谋()

    4、辞 :①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②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③王粲长于辞赋()④辞楼下殿,辇来于秦()⑤单于使卫律召苏武受辞()⑥一言半辞()

    5、顾 :①顾计不知所出耳()②荆轲顾笑武阳()③三顾臣与草庐之中()④大行不顾细谨()⑤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⑥子布、元表诸人各顾妻子()⑦终已不顾()

    6、见 :①秦王必喜而见臣()②而燕见陵之耻除矣()③私见张良,具告以事()④图穷而匕首见()⑤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⑦汝真女子之见()⑧信而见疑,忠而被谤()⑨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

    7、举 :①愿举国为内臣()②举所佩玉块以示之者三()③杀人如不能举()④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⑤ 是以众议举宠为督促()⑥ 南取汉中,西举巴蜀()⑦ 举以予人,如弃草芥()⑧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⑨ 举首蹙頞而相告曰()

    8、穷:①图穷而匕首见()②子子孙孙无穷匮也()③穷则独善其身()④复前行,欲穷其林()⑤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

    9、若 :①若使烛之武见秦君()②徐公不若君之美也()③仿佛若有光()④若入前为寿()⑤若属皆且为所虏()⑥彼与彼年相若也()⑦桑之未落,其叶沃若()⑧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援木而求鱼也()

    10、胜:①沛公不胜杯杓()②刑人如恐不胜()③何可胜道也哉()④此时无声胜有声()⑤余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11、说 :①说尽心中无限事()②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③范增说项羽曰()④秦王必说见臣()⑤《师说》()⑥诣太守,说如此()

    12、微:①微夫人之力不及此()②猥以微贱,当侍东宫()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④味苦而微辛()⑤其文约,其词微()⑥微服私访()⑦微察公子,公子颜色愈和()

    13.许 :①许之()②先生不知何许人也()③时人莫之许也()④潭中与可百许头()⑤问渠那得清如许()五.重点实词、虚词(解释加点字)

    1.臣之壮也,犹不如人()2.郑既知亡矣()3.且君尝为晋君赐矣()...4.朝济而夕设版焉()5.唯()君图之 6.进兵北略地()...7.愿足下更虑之()8.以试人,血濡缕()9.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10.比....诸侯之列()11.愿大王少()假借之12.乃引()其匕首提()秦王13.旦...日飨()士卒14.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15.君安()与项伯有....故16.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17.披()帷西向立18.卮酒安足()辞19.窃....()为大王不取也20.会()其怒,不敢献 ..六.特殊句式(请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一)判断句

    1、是寡人之过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以乱易整,不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此亡秦之续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倒装句

    1、晋,何厌之有?(宾语前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其无礼于晋。(介词结构后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亡郑而有益于君。(介词结构后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王拜送于庭。(状语后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及宾客知其事者。(“者”,定语后置的标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具以沛公言报项王。(介词结构后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得复见将军于此。(介词结构后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籍何以至此?(疑问代词作宾词前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大王来何操?(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沛公安在?(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省略句

    1、晋军函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敢以烦执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舍郑以为东道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夫今樊将军,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人不敢与忤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荆轲有所待,欲与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嘉为先言于秦王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为击破沛公军。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9、加彘肩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被动句

    1、父母宗族,皆为戮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而燕见陵之耻除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属皆且为所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必修一文言文知识点梳理参考答案

    (《烛之武退秦师》《荆轲刺秦王》《鸿门宴》)

    一.通假字 1.(已,通“矣”,语气词,”了”)

    2.(共,通“供”)3.(说,通“悦”)4.(知,通“智”)5.(“反”通“返”,返回)6.(“振”通“震”)7.(“还”通“环”,绕)8.(“卒”通“猝”,突然)

    9.(“距”通“拒”,把守的意思,“内”通“纳”,接纳)10.(“要”通“邀”,邀请)12.(“倍”通“背”,背叛的意思)13.(“蚤”通“早”)

    14.(“郤”通“隙”,隔阂、嫌怨)二.古今异义

    1.(古义:出行的人)2.(古义:东方道路上的主人)3.(古义:那人)4.(古义)眼泪5.(古义)礼品6.(古义)走投无路7.(古义)袒露一只臂膀8.(古义)宫廷的侍卫9.投击10.(古义)大腿11.古义:崤山以东 12.古义:结为儿女亲家 13.古义:不同一般的事14.古义:黄河以南,黄河以北 三.词类活用

    1(名词作动词,同下文“秦军”)(使郑亡,动词使动用法)3(“厚”“薄”都是形容词活用作名词)4(鄙,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鄙;远,形容词用作名词,远 地)5(“朝”、“夕”,名词活用作时间副词)6(“东”、“西”均为方位名词作状语;封,名词活用作动词,作疆界。)7(函:名词当状语,用匣子)8(前:名词当动词,上前)9(朝服:名词当动词,穿起上朝的衣服)10(迟:意动用法,认为„„迟缓)11(闻:使动用法,使„„听到)12(箕踞:名词当状语,像簸箕一样)13(远:形容词当名词,远方)14(衣冠:名词当动词,穿衣戴帽)15(北:名词当状语,向北)16(怪:意动用法,认为„„奇怪)17(造户籍册或登记)18(使眼色)19(用刀割刺)20(取道)21(称王)(连夜)23(象对待兄长那样)24(每日每夜)25(像翅膀那样)26(向上)27(使„„活)28(使„„跟从)29(交好)四、一词多义

    1、鄙 :①边邑,边远的地方②边远的村邑 ③鄙陋 鄙俗 ④轻贱 ⑤鄙薄 轻视 ⑥自谦之词 ⑦鄙陋 鄙俗

    2、敝 :①损害,衰败

    ②谦词

    ③疲惫④坏,破旧

    3、兵 :①(兵器)②(士兵)③(军队)④兵器 武器 ⑤兵器 武器⑥用兵的策略

    4、辞 :①推辞②告辞③古代的一种文体④辞别告别 离开⑤审讯审问 ⑥言词、话

    5、顾 :①但,只是,不过②回头③探望,拜访 ④考虑 ⑤反而,却⑥顾念⑦回头

    6、见 :①召见②表被动③会见④现,露⑤引见,使„„见⑥看见的东西⑦见识,见解⑧表被动 ⑨偏指动作一方,我

    7、举 :①全②举起③尽④举行 发动⑤推荐 推举⑥ 攻下,占领⑦ 拿⑧举起 抬起⑨全 都

    8、穷:①(尽,完)②(穷尽,完结)③(困窘,处境困难)④(穷尽)⑤(尽头)

    9、若 : ①(如果)②(及、比得上)③(好像)④(你)⑤(你们)⑥(相似)⑦形容词词尾 „„的样子⑧这、这样

    10、胜:①(禁得起,受得住)②(尽、完)③(尽、完)④(胜过、超过)⑤(优美、美好)

    11、说 :①(讲述,谈说)②(言论,说法,主张)③(劝说,说服)④(喜欢,高兴)⑤(古代一种文体)⑥(陈述)

    12、微:①(如果没有)②(身份低微)③(暗暗地)④(略微)⑤(微妙,深奥)⑥(隐蔽,不显露)⑦(偷偷地,暗暗地)

    13.许 :①(答应)②(处所、地方)③(赞成、同意)④(表示约数)⑤(这样、这么)

    五、重点实词、虚词

    1.还2.已经3.况且4.(渡河)5.希望6.(夺取)7.(改变)8.(沾湿)9.(赠送)10.(并排)11.(稍微)12.(举起)13.(犒劳)14.(估计)(抵挡)15.(怎么)16.(料想)17.(分开)18.(值得)19.(私下)也20.(正赶上,恰巧)六.特殊句式

    (一)判断句——

    1、这是我的过错。

    2、用散乱来代替整齐,这是不符合武德的。

    3、今天去了而不能好好回来复命的,那是没有用的小子!

    4、楚国的左尹项伯,是项羽的叔父。

    5、如今人家有大功反却要攻打人家,是不合道义的。

    6、(他)是沛公的护卫樊哙。

    7、这是走秦朝灭亡的老路啊。

    8、如今人家正是刀和砧板,我们是鱼肉。

    9、之所以派遣将士把守函谷关,是为的防备其他盗贼窜入和意外的变故。

    (二)倒装句——

    1、那晋国,哪有满足的时候呢?

    2、因为郑伯(曾经)对待晋侯没有礼貌

    3、倘使灭掉郑国对您有好处

    4、燕王在朝廷上行跪拜大礼送出来

    5、太子和他的宾客中知道这件事的人。

    6、把沛公的话一一报告了项王。

    7、能够在这里又见到您。

    8、我怎么会这样!

    9、大王来的时候带什么?

    10、沛公在哪里?

    (三)省略句——

    1、晋国军队驻扎(在)函陵。

    2、我怎么敢用(这件事)来烦劳您。

    3、如果放弃进攻郑国而把它作为(您)东方道路上的主人。

    4、现在的樊将军,秦王用一千斤金和一万户人口的封地作赏格来购取他的头颅。

    5、人们不敢同他正眼相看。

    6、荆轲等待着一个人,想

    同他一起去。

    7、蒙嘉替他事先向秦王进言。

    8、为我打败沛公的部队!

    9、把猪肘放在(盾的)上面。

    (四)被动句——

    1、父亲、母亲和同族的人都被杀死或没收入官为奴。

    2、而且燕国被欺侮的耻辱也除去了。

    3、我们这些人都要被他俘虏了!

    第三篇:语文知识点梳理

    语文知识点梳理

    一、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

    二、表现手法:象征、对比、烘托、设置悬念、前后呼应、欲扬先抑、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联想、想象、衬托(正衬、反衬)

    三、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引用、设问、反问、反复、互文、对比、借代、反语

    四、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五、记叙顺序:顺叙、倒叙、插叙

    六、描写角度:正面描写、侧面描写

    七、描写人物的方法: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

    八、描写景物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触觉

    九、描写景物的方法: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概括与具体相结合、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

    十、描写(或抒情)方式:正面(又叫直接)、反面(又叫间接)

    十一、叙述方式:概括叙述、细节描写

    十二、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十三、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下定义、分类别、作诠释、摹状貌、引用

    十四、小说情节四部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十五、小说三要素: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具体环境

    十六、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十七、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十八、论据分类为:事实论据、道理论据

    十九、论证方法:举例(或事实)论证、道理论证(有时也叫引用论证)、对比(或正反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二十、论证方式:立论、驳论(可反驳论点、论据、论证)

    二十一、议论文的文章的结构:总分总、总分、分总;分的部分常常有并列式、递进式。

    二十二、引号的作用:引用;强调;特定称谓;否定、讽刺、反语

    二十三、破折号用法:提示、注释、总结、递进、话题转换、插说。

    二十四、其他:

    (一)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记叙文、小说),埋下伏笔(记叙文、小说),设置悬念(小说),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

    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

    3、文末:点明中心(记叙文、小说);深化主题(记叙文、小说);

    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文、小说)

    (二)修辞手法的作用:

    (1)它本身的作用;

    (2)结合句子语境。

    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

    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2、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

    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

    3;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

    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

    4、对比:强调了„„突出了„„

    5、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

    (三)句子含义的解答:

    这样的题目,句子中往往有一个词语或短语用了比喻、对比、借代、象征等表现方法。答题时,把它们所指的对象揭示出来,再疏通句子,就可以了。

    (四)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

    动词:不行。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写出了„„

    形容词:不行。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

    副词(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因为该词准确地说明了„„的情况(表程度,表限制,表时间,表范围等),换了后就变成„„,与事实不符。

    (五)一句话中某两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不能。因为(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规律不一致

    (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不能互换。

    (六)段意的归纳

    1.记叙文:回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

    什么人做什么事

    格式:(时间+地点)+人+事。

    2.说明文:回答清楚说明对象是什么,它的特点是什么,格式:说明(介绍)+说明对象+说明内容(特点)

    3.议论文:回答清楚议论的问题是什么,作者的观点怎样,格式:用什么论证方法证明了(论证了)+论点

    二、初中文言文知识梳理上 《论语》六则 《论语》的体裁:语录体。它是一部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是儒家的学术经典。不亦说乎(说:通“悦”,愉快);人不知而不愠(愠:怨恨,心里不满);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罔:迷惑;殆:危险或疑惑);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何以:凭什么);默而识之(识:记住);择其善者而从之(从:采纳,听从)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1.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引用《论语》中孔子的一句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示随时向周围有长处的人学习的意思。

    2.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孔子在《论语》中认为应当采取的态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世说新语》两则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方正》 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去:离开。乃:才);与人期行,相委而去(期:约定。委:舍弃);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引:拉。顾:回头看);尊君在不?(“不”通“否”);幸尚宽(幸:幸而,恰巧);王欲舍所携人(舍:扔掉,抛弃);既已纳(纳:接纳,接受)1.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2.遂携拯如初。

    《卖油翁》 宋•欧阳修《欧阳文忠公集》 善:擅长;自矜:自夸;释:放下;忿然:气愤地;沥:注; 1.尔安敢轻吾射?

    2.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三峡》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 略无阙处(阙:同“缺”);虽乘奔御风(虽:虽然;奔:这里指快跑的马);自非亭午夜分(自:如果);至于夏水襄陵(到)良多趣味(良:真,实在)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2.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1.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2.表现水流急速的句子是

    3.表现春冬清流缓的句子是

    七下 《陋室铭》 唐•刘禹锡 山不在高:在,在乎,在于;斯:代词,这;馨,这里指品德高尚;鸿:大;丝竹:这里指奏乐的声音;劳形:使身体劳累,形,身体。劳,使动用法;何陋之有:即“有何陋”,有什么简陋的呢?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孔子云:“何陋之有?”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3.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爱莲说》 北宋•周敦颐《周无公集》 甚蕃:很多;独:仅,只;予:我;濯:洗涤;妖:美丽而不庄重;亵玩:玩弄;谓:认为,以为。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2.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强项令》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 苍头:家奴;驻车叩马:拦住车马,驻,停留,叩,拉住,勒住;因格杀之:因,于是,说,格杀,击打;理天下:理,治理;流血被面:被面,覆盖了脸,满脸;妻子:妻子和儿子;震栗:害怕得发抖。今为天子,威不能行一令乎?

    《包拯》 元•脱脱 第归,杀而鬻之:第,但,只管;鬻,卖;寻复有告私杀牛者:寻,不久;徙知端州,迁殿中丞:知,掌握,主持;拯命制者才足供数:才,仅仅;经造庭下:造,到,往;不从吾志:从,听从;.恶吏苛刻,务敦厚:恶,憎恨,讨厌;务,追求。1.人以包拯笑比黄河清

    2.与人不苟合,不伪辞色悦人

    3.虽甚嫉恶,而未尝不推以忠恕也。

    八上 《小石潭记》 唐朝•柳宗元《柳河东文集》 水尤清冽(清冽:清澈);佁然不动(佁然:愣住的、静止的样子);从小丘西行(向西);斗折蛇行(像北斗星那样、像长蛇爬行那样);明灭可见(或现或隐);犬牙(像狗的牙齿那样); 差互(交错不齐);日光下彻(向下);影布石上(照映);隶而从者(随从、跟从);以其境过清(因为、凄清)1.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2.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文中与《与朱元思书》中的“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 《记承天寺夜游》 宋•苏东坡 念无与为乐者(念:考虑,想到)欣然起行(欣然:愉快地,高兴地);盖竹柏影也(盖:表猜测,相当于“原来是”); 但少闲人(但:只是)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描写承天寺优美夜景的句子是: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名轲,字子舆,邹人,战国思想家、教育家。《孟子•告子下》 法家拂士(拂:bì 弼,辅弼。);衡于虑(衡:héng 横,梗塞,指不顺。);所以动心忍性(忍:使„„坚韧。);而后作(作:奋起,有所作为。)

    1.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过恒亡。

    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故天将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曹刿论战》 《左传》 间,参与;靡,倒下;鄙,目光短浅;孚,为人所信服;加,虚夸,以少报多;再,第二次;既,已经;虽,即使;狱,案件;盈,充满、士气正旺盛 1.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2.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曹刿认为“可以一战”的条件是什么?

    八下 《邹忌讽齐王纳谏》 《战国策》 昳丽:光艳美丽;窥:照;旦日:第二天;美我:认为我美,“美”字是意动用法;私:偏爱;蔽:爱蒙蔽而不明;面刺:当面指责,面是名词作状语;闻:使„„听到,是使动用法;间进:偶然进来;期年:满一年 1.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巨,皆以美于徐公。

    2.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明日,徐公来,邹忌通过比较,得出的一个什么结论是?

    《细柳营》 西汉•司马迁•《史记》 上自劳军:劳,慰问,犒劳;军士吏被甲:被,同“披”指穿在身上或披在身上;天子且至:且,将要;居无何:过了不久;上使使持节:使1,派遣;使2,使者,使臣;将军约:约,规定;徐行:徐,缓慢地,指行动从容不迫;既出军门:既,已经;大入边:大,大规模,大举;锐兵刃:锐,锐利,课文中是“使„„锋利”的意思;改容式车:改容,改变神情;袭而虏也:虏,俘虏 1.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

    2.其将固可袭而虏也

    《桃花源记》 东晋•陶渊明《陶渊明集》 缘:沿,沿着;异之 :对见到的景物感到诧异;穷:尽,这里是走到尽头的意思;才通人:仅仅能通过一个人;俨然:整齐的样子;属 :类;交通互相通达;咸:都;绝境:与世隔绝的地方;无论:不要说;问讯:询问消息 1.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2.不足为外人道也。

    3.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文中描写桃源美好的自然环境的句子是;体现祥和安乐的社会环境的句子是。

    《岳阳楼记》 北宋•范仲淹《范文正公集》 增其旧制:扩大它旧有的规模。制,规模。横无际涯:宽阔无边。涯,边。朝晖夕阴:或早或晚(一天里)阴晴变化。晖,日光。大观:雄伟景象。前人之述备矣:前人的记述很详尽了。备,详尽。山岳潜形:山岳隐没了形体。薄暮冥冥:傍晚天色昏暗。薄,迫近。翔集:时而飞翔,时而停歇。集,栖止,鸟停息在树上。岸芷汀兰:岸上的小草,小洲上的兰花。长烟一空:大片烟雾完全消散。一,全。何极:哪有穷尽。樯倾楫摧:桅倒下,桨断折。郁郁:形容香气很浓。把酒临风:端酒当着风,即在轻风吹拂中端起酒来喝。把,持、执。微斯人:没有这种人。微,无、没有。吾谁与归:我同谁一道呢?归,归依。1.胸怀开阔,精神愉快,一切荣辱得失都置之度外。2.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3.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由“四面湖光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这副对联,你能想到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两句话: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面对人生中成功的欢乐和失败的痛苦,我们应拥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心态。

    九上 《秋水》 战国•《庄子》 秋水:秋天的洪水。百川灌河:许多河流注入黄河。灌,注入。河,黄河。不辩牛马:分辨不清牛和马。辩,分辨,现在写作“辨”。欣然:高兴的样子。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认为天下盛美的东西全部都

    在自己身上。己,自身。东面而视:面向东观看。面,面向,朝向。视,看。望洋:抬着仰望的样子。野语:俗语,俗话。莫己若:即“莫若己”,没有人能比得上自己。少仲尼之间:认为孔子的学识少。轻伯夷之义:认为伯夷的道义轻。大方之家:得大道的人。方,道。1.“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2.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

    《捕蛇者说》 唐•柳宗元《柳河东文集》 去死肌:去除坏死的肌肉。岁赋其二:每年征收两次。赋,征收,敛取。当其租入:抵他的税收。当,抵。争奔走焉:争着去做(捕蛇)这件事,争,争先恐后。奔走,忙着去做(某种事情)。三世:三代。父子相继叫一世。死于是:死在这件事上。若毒之乎:你痛恨这事吗?毒,痛恨,怨恨。莅事者:管理政事的人,指地方官,莅,治理。更若役:更换你的差役。役,劳役,给官府出劳力做事。汪然:泪水盈眶的样子。积于今:累计到现在。积,一年一年地累计起来。殚其地之出:把他们土地上的出产全部交出去。竭其庐之入:他们家里的收入全部交出去。庐,房舍,家。死者相藉:死人互相压着,形容死的人多。藉,铺,垫。今其室十无一焉:现在十家中剩下不了一家了。哗然而骇:喧闹叫嚷着惊拢(乡村的气势)。虽鸡狗不得宁焉:即使是鸡狗也不得安宁啊!谨食之:小心地喂养它。1.今吾嗣为之十二年,几死者数矣。2.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3.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4.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论语》十则 《论语》的体裁:语录体。它是一部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是儒家的学术经典。谋:为解决别人的难题出谋划策。忠:诚心诚意。习:温习。处:据有,取。所恶:厌恶,讨厌。弘毅:抱负远大,意志坚强。见贤思齐:见到贤人,就思考怎样与贤人的德行一致。任重道远:担子很重,路程又长,比喻责任重大。成人之美:成全人家的美德。1.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2.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3.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任重而道远,不亦乐乎?,不亦远乎? 《鱼我所欲也》 战国•孟子 得:表示客观上的可能。苟:苟且。这里指为了生而不择手段。恶:讨厌,厌恶。故:所以。由是:由于这个原因。是故:因为这个缘故。独:只。呼尔:盛气凌人喊叫的样子。万钟:优厚的俸禄。奉:侍奉。不屑:因轻视而不肯接受。本心:天性,天良;本来的心愿。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故天将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九下 《古文二则》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 辟:征召。当:当„„时候。举:推举,选拔。之:往,到。迁:晋升或调动官职。故:从前。遗:赠送。或:有人。厚:优厚。便宜:指对国家有利的事。方:比作,比拟。虽:虽然。用:任用。竟:整。选举:选贤任能。1.故旧长者或欲令为开产业。2.昔人有与吾千里马者。3.虽不省视而竟夕不眠。《与朱元思书》 南朝梁•吴均 风烟:指烟雾。共色:同样的颜色。俱:都。许:表约数,相当于“光景”“左右”。独绝:独一无二;绝,极点。从流飘荡:乘着船随着江流飘浮荡漾。从,随着、跟从。缥碧:青白色。急湍:急流的水。直视无碍:一直看下去,可以看得很清楚,毫无障碍,这是形容江水非常清澈。甚箭:比。若奔:像,飞奔的马。忘反:流连忘返;“反”同“返”。不穷:尽;无绝:停止。可见:同“现”,显现,显露。直指:向。1.急湍甚箭,猛浪若奔。2.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1.写富春江山水之美,概括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八个字。《庄子》二则 战国•《庄子》 时:常常,时常。德:恩,恩情。七窍:人的耳目口鼻共有七孔,故称七窍。已:停止,这里指训练完毕。方:正。恃:凭着,依靠。犹:仍然。应:作出反应。响:声响,这里指鸡的啼叫。影:影子,指别的鸡走近来。疾视:怒目而视。无变:没有反应了。德:指精神。异:别的。应:应战。反走:转身逃跑。1.“几矣,鸡虽有鸣者,已无变矣。”

    2.倏与忽时相与遇于浑沌之地,浑沌待之甚善。

    《出师表》 三国•诸葛亮 崩殂: 帝王死。光先帝遗德: 发扬光大。菲薄:轻视。恢弘:发扬扩大。引喻适义:称引恰当。陟(奖)罚(惩罚)臧(善)否(恶)。异同:不同。刑赏:罚。昭„..之理显示治理(8)淑均:善良公正。倾颓:倾覆衰败。倾覆:兵败。布衣:平民。躬耕:亲自。闻达:做官扬名。猥:辱(这里指:降低身份)。驱驰:奔走效劳。夙夜:早晨。不毛:荒凉的地方。庶竭:希望。驽(劣马)钝(刀刃不锋利): 比喻才能平庸。攘除:铲除。彰:表明。斟酌损(减少)益(增加):考虑。慢:怠慢。以彰其咎表明过失。以咨诹善道:询问。雅言:正确。临表涕零:面对眼泪。之秋:时。良实:善良、诚实的人。偏私:偏爱私心。优劣:才能高的和才能低的 1.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2.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3.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4.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5.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1.诸葛亮劝刘禅对宫中、府中官员的赏罚要坚持同一标准的句子是2.诸葛亮向后主提出严明赏罚建议的语句是

    3.作者向后主提出的三条建议是

    第四篇:高二语文必修知识点梳理

    只有知识才是力量,只有知识能使我们诚实地爱人,尊重人的劳动,由衷地赞赏无间断的伟大劳动的美好成果;只有知识才能使我们成为具有坚强精神的、诚实的、有理性的人。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高二语文必修知识点,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高二语文必修知识点1

    《赤壁赋》

    一、文言实词

    1.通假字

    (1)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冯:通“凭”,乘)

    (2)山川相缪(缪:通“缭”,环绕)

    (3)举酒属客举匏樽以相属(属:通“嘱”,劝人饮酒)

    (4)杯盘狼籍(籍:通藉,狼藉)

    2、古今异义词

    (1)徘徊于斗牛之间:(古义:斗宿和牛宿,都是星宿名。今义:一种竞技方式)

    (2)白露横江(古义:白茫茫的水汽。今义:二十四节气之一)

    (3)凌万顷之茫然:(茫然:古义:旷远的样子。今义:完全不知道的样子)

    (4)望美人兮天一方(古:内心所思慕的人。今:美貌的人)

    (5)况吾与子渔櫵于江渚之上(古:对人的尊称,多指男子。今:儿子)

    3、词类活用

    (1)名词作状语: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向南)/ 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向西,向东)

    (2)名词用作动词:①歌窈窕之章(唱歌)②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打鱼砍柴)③下江陵(攻占)④顺流而东(向东进军)

    (3)名词的意动用法:侣鱼虾而友糜鹿(以……为侣,以……为友)

    (4)动词的使动用法:舞幽壑之潜蛟(使……起舞)/ 泣孤舟之嫠妇(使……哭泣)

    (5)形容词用作动词:正襟危坐(整理)//不知东方之既白(显出白色)渺沧海之一粟(渺小得像……)

    4、一词多义

    ①望 七月既望(名词,农历每月十五)

    ②如 纵一苇之所如(动词,往)

    望美人兮天一方(动词,眺望,远看)

    如诉如泣(副词,像)

    (3)虚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太空)

    (4)白 白露横江(白色的)不知东方之既白(发白,即天亮了)

    (5)于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在,介词)

    二、虚词

    1.而

    (1)连词,表转折: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2)连词,表修饰:倚歌而和之/自其不变者而观之

    (3)连词,表承接:正襟危坐而问客

    (4)连词,表并列:侣鱼虾而友麋鹿

    2.之

    (1)助词,的:月出于东山之上/哀吾生之须臾

    (2)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凌万顷之茫然

    (3)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苟非吾之所有/吾与子之所共适

    (4)代词,它、它们: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耳得之而为声/取之无禁,用之不竭

    3.于

    (1)介词,在: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徘徊于斗牛之间/渔樵于江渚之上/托遗响于悲风/于是饮酒乐甚

    (2)介词,从:月出于东山之上

    (3)介词,被: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4.乎

    (1)语气词,表示疑问:此非盂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而又何羡乎、(2)介词,在:相与枕藉乎舟中、(3)形容词词尾:郁乎苍苍/浩浩乎如冯虚御风/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三、句式

    1.判断句: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语气词“也”,表判断)

    2.疑问句:

    (1)何为其然也(“何”与“也”表疑问语气)

    (2)而今安在哉(语气词“哉”,表疑问语气)

    (3)客亦知夫水与月乎(语气词“乎”,表疑问语气)

    (4)此非曹孟德之诗乎(“乎”表反问语气)

    (5)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乎”表反问语气)

    (6)而又何羡乎(语气词“乎”,表反问语气)

    3.省略句

    (1)(其声)如怨如慕,(其声)如泣如诉(省略主语“其声”)

    (2)(其声)舞幽壑之潜蛟,(其声)泣孤舟之嫠妇(省略“其声”)

    (3)(苏子与客)相与枕藉乎舟中(省略主语“苏子与客”)

    4.倒装句

    ① 状语后置

    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于赤壁之下泛舟游,介宾结构后置)

    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于东山之上出,于斗牛之间徘徊,介宾短语后置)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于周郎困,介宾短语后置)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于江渚之上渔樵,介宾结构后置)

    ②定语后置:凌万顷之茫然(茫然万顷,定语后置)

    ③主谓倒装:渺渺兮予怀(予怀渺渺,主语后置)

    ④宾语前置:而今安在哉?/ 何为其然也

    5.被动句: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乎?

    《兰亭集序》

    一、文言实词

    1.通假字

    悟言一室之内(通“晤”:面对面)

    2、词类活用

    (1)名词作动词:一觞一咏(觞:意为“喝酒”)

    (2)形容词作名词:群贤毕至(贤:贤才)

    不知老之将至(老:老年)

    少长咸集(少长 意为“少者、老者”)

    况修短随化(修、短:寿命长;寿命短)

    死生亦大矣(大:大事)

    (3)形容词作动词:齐彭殇为妄作(齐:把……看作相等)

    (4)数词意动用法:固知一死生为虚诞(一:把……看作一样)

    3、一词多义

    修 修禊事也(动词,做,从事)

    茂林修竹(形容词,高)

    况修短随化(形容词,长)

    之 仰观宇宙之大(助词,的)

    不知老之将至(用于主谓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及其所之即倦(V.向往,追求)

    以之兴怀(代词,指向之所欣……已为陈迹)

    一 一觞一咏(一边)

    若合一契(数词,一个)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把……看成一样,视为同等)

    其致一也(一样)

    夫 夫人之相与(句首发语词)

    悲夫(语气助词)

    二、虚词

    1.以

    (1)介词,把:引以为流觞曲水

    (2)介词,因为: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3)连词,用来:亦足以畅叙幽情

    2.于

    (1)介词,引出动作的处所。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2)介词,引出动作的对象。当其欣于所遇

    (3)介词,对或在。暂得于己

    (4)介词,到。终期于尽

    3.为

    (1)动词,作为,当作:引以为流觞曲水

    (2)动词,成为:已为陈迹

    4.之

    (1)结构助词,的。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虽无丝竹管弦之盛

    (2)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仰观宇宙之大

    (3)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夫人之相与/不知老之将至

    (4)动词,到,往。及其所之既倦

    (5)代词,它。感慨系之矣/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5.所

    构成所字结构,相当于名词短语。或因寄所托/当其欣于所遇/及其所之既倦

    三、特殊句式

    1.判断句

    (1)死生亦大矣(直接表示判断)

    (2)固知一死生为虚诞(动词“为”,表示判断)

    (3)齐彭殇为妄作(动词“为”,表示判断)

    2.省略句

    (1)引(之)以(之)为流觞曲水(省略宾语“之”和介词宾语“之”)

    (2)列坐(于)其次(省略介词“于”)

    (3)悟言(于)一室之内(省略介词“于”)

    3.倒装句

    (1)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会,介宾短语后置)

    (2)仰观宇宙之大(仰观大宇宙,定语后置)

    (3)俯察品类之盛(俯察盛品类,定语后置)

    (4)不能喻之于怀(不能于怀喻之,介宾短语后置)

    四、重要词释义

    引以为流觞曲水(引:疏导、引来)悟言一室之内(悟言:晤言,)

    虽趣舍万殊(趣:趋向,取向)

    终期于尽(期:至,及)

    未尝不临文嗟悼(临:面对)

    是日也(是:指代词“这”)茂林修竹(修:长)所以游目骋怀(所以,古义:指用来;今义:表因果关系连词)信可乐也(信:指确定)

    向之所欢(向:指过去)

    列坐其次(次 :指旁边)

    及其所之(及:指等到)

    《游褒禅山记》

    一、文言实词

    1.通假字:长乐王回深父:父,通“甫”,古代对男子的美称。2、古今异义词

    ①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古:十分之一;今:数词)

    ②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古:不平常,不一般;今:很,十分)

    ③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古:到;今:连词,表示另提一事)

    ④于是余有叹焉:(古:“于”,介词,译为“由”;“是”,代词,代这种情况。今:合用为连词)

    (5)而卒葬之:(古:死后。今:士兵)

    3、词类活用(1)名词做状语

    有泉侧出:(侧:名词作状语,在一侧)

    (2)名词做动词

    始舍于其址:(舍:名词活用为动词,筑舍定居)

    名之曰褒禅:(名:名词活用为动词,命名,称呼)

    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名:名词作动词,说明白)

    (3)动词做名词

    而其见愈奇:(见:动词作名词,见到的景象)

    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至:动词用作名词,到达的人)

    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传:动词作名词,流传的文字)

    (4)形容词做名词

    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深:形容词用作名词,深度)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险远:形容词用作名词,险远的地方)

    (5)形容词做动词

    好游者亦不能穷也:(穷: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穷尽,走到头)

    火尚足以明也:(明:形容词用作动词,照明)

    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极:形容词作动词,尽情享受)

    (6)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谬: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弄错,使……错)

    4、一词多义①道

    有碑仆道 名词,路、道路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名词,道理

    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名词,主张

    何可胜道也哉 动词,说、讲

    策之不以其道 名词,方法

    ②盖

    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助词,有“大概”的意思

    日初出大如车盖:名词,车盖

    盖失强援,不能独完:连词,承接上文,表示原因,可译为“因为”“是因为“是由于”等

    况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动词,超过,胜过

    ③文

    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名词,文字

    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名词,纹理

    属予作文以记之:名词,文章

    文过饰非:动词,掩饰

    ④然

    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代词,如此,这样

    吴广以为然:形容词,对、正确

    有穴窈然:形容词词尾,“……的样子”

    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连词,表转折,但、但是

    (5)观

    古之人观于天地、山川…不在也(v.观察)

    而世之奇观、瑰怪、非常之观(n.景象)

    大王见臣列观(宫廷中的楼台、宫殿)

    (6)得

    此余之所得也(得到)

    古人之观于天地…..往往有得(心的、收获)

    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能够)

    二、虚词1、虚词“乃”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副词,表示判断,可译为“是”“就是”

    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何也:副词,竟,竟然,居然

    良乃入,具告沛公:副词,于是

    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兵乃出:副词,才

    2、其①用作代词,可以作第一、二、三人称代词;可以作指示代词(这,那):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第三人称代词,它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第一人称代词,自己

    则或咎其欲出者: 指示代词,指代“欲出者”,译作“那”

    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指示代词,指代“好游者”,译作“那些”

    ②用作副词1、加强祈使语气,相当于“可”、“还是”。

    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我们还是回去吧)

    2、加强揣测语气,相当于“恐怕、或许、大概、可能”。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3、加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怎么”。

    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其可怪也与?

    ③固定用法“何其”,译作“多么”

    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多么衰落啊!)

    三、句式(一)固定句式

    1、其孰能讥之乎?(其……乎:难道……吗?)

    2、何可胜道也哉!(何……哉:哪里……呢!)

    3、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此所以……也:这就是……的缘故)

    (二)特殊句式1、状语后置

    ①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天地……”:“于天地……”作状语修饰限定动词“观”,“对……”

    ②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于其址”作状语修饰限定动词“舍”,“在……”

    (三)省略句、判断句

    1.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之)以怠。(省略宾语)

    2.余于仆碑,又以(之)悲夫古书之不存。(省略宾语)

    3.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4.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高二语文必修知识点2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

    一、字词读音冶(yě游 肄(yì)业 弭(mǐ)谤 砥(dǐlì)砺 敷(fū)衍 切磋(cuō)訾詈(zǐ lì)商榷(què)干禄(lù)相勖(xù)当轴(zhòu)

    二、易错字冶游 肄业 弭谤 砥砺 切磋 訾詈 商榷 相勖 无虞 旁稽博彩

    三、成语放荡冶游:放纵不受约束地四处玩。开诚布公:诚意待人,坦荡无私。旁稽博彩:为了表示论证充足而广泛地查考,采用资料。刮目相看:擦亮眼睛看别人,指别人有进步,不能用老眼光看待。终南捷径:比喻达到目的的便捷途径。责无旁贷:属于自己应尽的责任,不能推卸给别人。规行矩步:比喻言行合乎规矩,一点都不马虎,比喻墨守成规,不知变通。一鸣惊人:一下子叫人震惊。比喻平时没有甚么特殊表现,一下子做出了惊人之举。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一、读音丛杂c?ng 动辄zhé 污蔑miè拂去fú 悼念dào 不朽xi?繁芜wú 诽谤fěibàng 诅咒z?嫉恨jí

    二、易错字繁芜丛杂 浅尝辄止 忌恨 污蔑豁然开朗 坚忍不止 诅咒 驱逐卓有成效 永垂不朽 诽谤

    三、成语繁芜丛杂:原指(草木)茂盛繁密,杂乱而没有条理,文中是错综复杂的意思。豁然开朗:形容由昏暗窄小而变为明亮宽敞。也比喻经过别人提醒或自己的学习探索,突然明白一个道理。浅尝辄止:对学问刚入门就不再钻研。卓有成效:办事有成绩,效果显著。永垂不朽:指光辉的事迹和伟大的精神永远流传,不会磨灭。

    巴金《家》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芾甘。男,汉族,1904年11月生,四川成都人。《家》是巴金的代表作,是他长篇系列小说《激流三部曲》(包括《家》《春》《秋》)中最成功的一部,也是现代文学中描写封建大家族兴衰史的优秀长篇。它深刻揭示了封建专制主义和封建家族制度的特征、弊端和罪恶,指出了它必然灭亡的命运,是抨击封建专制制度的一座丰碑。《家》中的故事发生于“五四”前后,当时中国社会正处于一个风起云涌、激烈动荡的历史转折时期。背景是中国当时还很封闭的内地——四川成都。那里有一个官僚地主阶级的大家族——高公馆,公馆中除了老太爷,还有五房分支。小说主要以长房中的三兄弟:觉新、觉民、觉慧的故事为主,以各房以及亲戚中的各种人物为纬,描绘出一幅大家族生活的画面,集中展现了封建大家族生活的典型形态,也真实地记录了一个封建大家族衰落、败坏以至最后崩溃的历史过程。新文学问世以来,以揭露旧家庭旧礼教为题材的创作很多,但以长篇系列小说的形式和如此浩大的规模,对封建家族在现代逐步走向崩溃过程做系统深入描写的,《家》以及《春》《秋》还是第一次,在现代文学史上具有很重要的地位。小说写了觉新、觉民、觉慧兄弟三人不同的思想性格和生活道路,写了几对年轻人——觉新与钱梅芬、李瑞珏,觉民与琴,觉慧与鸣凤之间的恋爱、婚姻纠葛,写了他们不同的遭遇;写了学生请愿,觉慧被关禁闭,兵变惊乱,鸣凤、梅芬、瑞珏相继惨死,觉民逃婚,觉慧出走……通过这些故事,作家批判的锋芒不仅指向旧礼教,更指向作为封建统治核心的专制主义,其所描述的恋爱婚姻悲剧的真正意义,也不只是主张自由恋爱,而是唤醒青年“人”的意识,启迪与号召他们与封建家庭决裂。在作者看来,觉慧与婢女鸣凤的恋爱悲剧,觉新与钱梅芬、李瑞珏之间的婚姻悲剧,其根源都在于他们追求幸福爱情、婚姻的愿望与封建礼教以及封建专制发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是旧的家族所代表的专制制度,扼杀了他们的幸福和生命。巴金写这部小说,目的在于他要以笔为武器,对这个“垂死的制度”,喊出“我控诉”。

    雨果《巴黎圣母院》维克多·雨果(VictorHugo,1802.2.26~1885.5.22)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运动领袖,人道主义的代表人物,被人们称为“法兰西的莎士比亚”。

    小说讲述了丑聋人卡西莫多被巴黎圣母院的神父克罗德收养,做撞钟人,外貌正经的克罗德神父自从遇见美丽的吉普赛少女爱斯美拉达后,被其美色所诱而神魂颠倒,指使卡西莫多强行掳走爱斯美拉达,途中被福比斯骑兵上尉队长所救,爱斯美拉达因而爱上了福比斯。但福比斯生性风流,被怀恨在心的克罗德刺杀,但没有死。并嫁祸于爱斯美拉达,令她被判死刑,行刑时,卡西莫多将爱斯美拉达救走并藏身于圣母院中,乞丐群众为救爱斯美拉达而冲入教堂,误与卡西莫多大战,爱斯美拉达被由克罗德带领的军队绞杀在广场上,卡西莫多愤然将克罗德从教堂顶楼摔落地下,最后卡西莫多抚着爱斯美拉达的尸体殉情。

    巴黎圣母院,威严赫赫,以其不朽的智慧,在它存在迄今八百多年中,默默注视着滚滚河水、芸芸众生,曾经是多少人间悲剧、人间喜剧的见证!在雨果的这部小说中,它仿佛有了生命的气息,庇护爱斯美腊达,证实克洛德的罪行,悲叹众路好汉尝试打击黑暗统治而英勇献身的壮举,惊赞卡席莫多这“渺不足道的微粒尘芥”把一切豺狼虎豹、一切刽子手踩在脚下的侠义行为;它甚至与卡席莫多合为一体,既是这畸形人灵魂的主宰,又是他那怪异躯壳的依托。在雨果的生花妙笔下,它活了起来,同时也以它所铭刻、记述并威武演出的命运交响曲增添了伟大作家的光辉。美丽的巴黎圣母院是哥特建筑艺术的珍品。雨果早在少年时代就对建筑艺术——尤其是哥特建筑艺术有浓厚的兴趣,及至青年时代,他至少进行了三年的准备,熟悉中世纪的法国社会,特别是屡次亲身钻进圣母院的旮旮旯旯,同时广泛阅读有关资料,掌握了法国人引以为荣的这座建筑物所有的奥秘,便于1830年7月着手写稿。他假托在那两座巍峨高耸的钟楼之一的黑暗角落,发现墙上有这样一个中世纪人物手刻的希腊词:命运!说是这个支配人类的命运,事实上支配那愚昧时代一切人的黑暗之力亦即魔鬼,它无所不在的宿命寓意深深打动了作者。确实,《巴黎圣母院》这本书就是为了叙说“命运”一语而写作的。伟大的人道主义者雨果寻求的是命运的真实内涵。无论是克洛德,还是卡席莫多,他们归根到底是社会的人,他们内心的分裂、冲突,反映的是他们那个时代神权与人权、愚昧与求知之间,庞大沉重的黑暗制度与挣扎着的脆弱个人之间的分裂、冲突,终于导致悲剧中一切人物统统死光的惨烈结局。我们在这部巨著中看见的命运,就是在特定环境即中世纪的法国首都,愚昧迷信、野蛮统治猖獗的那个社会之中,发挥其横扫一切的威力。《巴黎圣母院》作为一部浪漫主义代表作,正是由于作者力求符合自然原貌,刻画中世纪的法国社会真实生活,以卓越的手法和浪漫的形式,依据动人的情节发展,凝聚、精炼在这部名著中而呈现出它们的生动面貌和丰富蕴涵,赢得了继《艾那尼》之后浪漫主义打破古典主义死板桎梏的又一胜利。这是一部愤怒而悲壮的命运交响曲。注意:《巴黎圣母院》是第一部具有雨果自身风格的长篇小说,他在十九岁时就已写出第一部长篇小说《冰岛凶汉》(又译《冰岛魔王》),只不过出版时没有署名。

    高二语文必修知识点3

    《氓》

    1、通假字: 【1】 士之耽兮,犹可说也。(说,通脱,摆脱,脱身)【2】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泮,通畔,岸边)【3】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通吁,叹息。无,通勿,不要)【4】 匪来贸丝(匪通非,不是)【5】 将子无怒(无通毋,不要)

    2、古今异义: 【1】 泣涕涟涟【古】眼泪,【今】鼻涕)【2】 三岁食贫【古】多年,【今】三岁的年龄【3】 送子涉淇【古】:你【今】:孩子)【4】将子无怒【古】:请,希望【今】:将要;将军【5】 总角之宴【古】:欢聚,快乐【今】:宴会【6】至于顿丘【古】:到达 【今】:连词,说完一事,要说另一事时用至于)

    3、词类活用: 夙兴夜寐(夙,夜:名词作状语,在早晨;在夜晚)

    4、一词多义 夙 【1】 夙兴夜寐(早)【2】夙夜忧叹(日)【3】夙志已酬(素有的,旧有的)

    5、特殊句式: 秋以为期(宾语前置)

    《采薇》

    1、通假字:

    【1】岁亦莫止(莫通暮)【2】 彼路斯何(路通辂,大车)【3】孔棘(棘通急)【4】 彼尔维何,维常之华(尔通草字头尔,花盛开的样子)【5】维常之华(华通花)【6】 彼尔维何,维常之华(常通棠,棠棣)

    2、古今异义 【1】 薇亦作止【古】:句尾语气词 【今】:停止【2】 不遑启居【古】:臂部离开脚后跟的叫启【今】:启发。(居:【古】:臂部贴在小腿上叫居【今】:居住)【3】岁亦阳止【古】:指农历十月 【今】:阳光、太阳等)【4】 今我来思【古】:语气词,无实意【今】:思考,想)

    3、词类活用 【1】岂不日戒(日:名词作状语,每日、每天)【2】 雨雪霏霏(雨:名词作动词,降下)

    《离骚》

    1、通假字: 【1】 偭规矩而改错(错通措,施行)【2】 忳郁邑余侘傺兮(郁邑通郁悒,忧愁苦闷)【3】何方圜之能周兮(圜通圆)【4】芳菲其能弥章(章通彰,明显)【5】 进不入以离尤兮(离通罹,遭受)【6】延伫乎吾将反(反通返,返回)

    2、古今异义;【1】 怨灵修之浩荡兮(浩荡,古义荒唐,今义形容水势广阔而壮大)【2】偭规矩而改错(改错,古义改变措施,今义改正错误【3】吾独穷困乎此时也(穷困,古义处境困窘,今义经济困难)【4】宁溘死以流亡兮(流亡,古义随着流水而消逝。今义因灾害或政治原因被迫离开家乡或祖国)【5】 长余佩之陆离(陆离,古义修长的样子,今义形容色彩繁杂)【6】固时俗之工巧兮(工巧:古:善于投机取巧 今:技艺巧妙)

    3、词类活用 【1】 步余马于兰皋兮(步:使……步行,使动用法,可译为“赶着……走在……”)【2】高余冠之岌岌兮(高,使?.加高,形容词使动用法)【3】 长余佩之陆离兮(长,使?..加长,形容词使动用法)【4】余虽好修姱以几羁兮(几羁:名作动,约束)【5】 固前圣之所厚(厚,推重,形容词作动词)【6】鸷鸟之不群兮(群:名作动,合群)【7】屈心而抑志兮(屈、抑:使动用法,使?受委屈,使?受压抑)【8】 谣诼谓余以善淫(淫:动作名,淫荡的事)【9】伏清白以死直兮(死:为动用法,为?而死)

    4、一词多义

    【1】 长 长太息以掩涕兮(副词,长久)长余佩之陆离(使?加长 【2】以为 制芰荷以为衣兮(用?.做)余独好修以为常(认为)

    【3】 善 亦余心之所善兮(以为是好的)谣诼谓余以善淫(擅长)

    【4】虽 余虽好修姱以革几羁兮(唯,只是)虽九死其犹未悔(即使,纵然)

    【5】 修 余虽好修姱以革几羁兮(美好)退将复修吾初服(整理)余独好修以为常(美,美好)

    5、虚词

    【1】余虽好修姱以革几羁兮(虽,唯)【2】 既替余以蕙纕兮(以,因为)【3】驰椒丘且焉止息(焉,兼词,于彼,在那里)【4】苟余情其信芳(苟,只要)

    6、特殊句式

    (1)倒装句 【1】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不吾知:不知吾,宾语前置)【2】 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岌岌、陆离分别作定语,后置)

    (2)被动句 余虽好修姱以革几羁兮,謇朝谇而夕替 虽体解吾犹未变兮

    高二语文必修知识点梳理

    第五篇:高一语文必修三文言文部分梳理

    1、通假字

    肇锡余以嘉名(同“赐”).

    扈江离与辟芷兮(同“僻”).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同“搢”,.插。)

    几为巡徼所陵迫死(同“凌”,欺侮).主辱,臣死有余僇(同“戮”,罪).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同“只”,不过,仅..仅;同“又”)

    独五人之jiaojiao(同“皎皎”,光明显耀的样子)

    敛赀财以送其行(同“资”).亦曷故哉(同“何”,疑问代词).

    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同“矣”,语气词,.了)

    共其乏困(同“供”,供给).

    夫晋,何厌之有(同“餍”,满足).秦伯说,与郑人盟(同“悦”,高兴).

    失其所与,不知(同“智”,明智).肉袒伏斧质(同“锧”,承斧的砧板).可予不(同“否”).拜送书于庭(同“廷”,朝堂).召有司案图(同“按”).

    相如度秦王特以诈详为予赵城(同“佯”,.假装)

    设九宾于廷(同“傧”).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同“穆”).

    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同“熟”,仔细).

    请奏盆秦王(同“缶”)距关,毋内诸侯(同“拒”,据守;同“纳”,..纳入)

    要项伯(同“邀”,邀请).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同“背”,违背).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同“早”,早上).令将军与臣有郤(同“隙”,隔阂,嫌隙).因击沛公于坐(同“座”,座位).拔剑切而啗之(同“啖”,吃).秋豪不敢有所近(同“毫”,丝毫).泾流之大(同“径”,直).不辩牛马(同“辨”,分辨、辨别).其不仁兹甚(同“滋”,更加).

    间:

    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让).得间奔真州(机会).

    出没于长淮间(之间).间以诗记所遭(间或,有时候).度: 予自度不得脱(估计).付之度外(考虑).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在„„时候).

    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掌管,主持).然五人之当刑也(在„„时候).

    当:

    盛:

    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兴旺、旺盛)

    呜呼,亦盛矣哉!(盛大隆重的事).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把东西放.入器物中)

    发:

    有贤士大夫发五十金(拿出).非常之谋难于猝发(发动).而又有减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者(头发).

    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抒发)

    大王欲得璧,使人发书至赵王(发送).

    徒:

    凡富贵之子,慷慨得志之徒(指同一类人).故予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空,徒然)

    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只,仅仅)

    卒:

    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士兵).

    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死).买五人之 豆而函之,卒与尸合(终于).五万兵难卒合(通“猝”).

    私:

    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自己).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偏爱).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偏向).

    项伯乃夜驰至沛公军,私见张良(私下、.偷偷)

    2、一词多义 使:

    使北营(出使).会使辙交驰(使者).奉使往来(出使的人,使者).竟使遇哨(假使).使来者读之(让).使臣奉璧(派).

    求人可使报秦者(出使).

    大王遣一介之使至赵(使臣,使者).

    下:

    虑壅蔽则虚心以纳下(臣下).

    臣虽下愚,知其不可(智力低下).

    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居于„„之下).十年春,齐师伐我(攻伐,讨伐).载舟覆舟(乘载,装载).载歌载舞(又).

    伐: 载:

    斯亦伐根以求木茂(砍伐).

    安: 盖:

    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安定).君安与项伯有故(怎么).

    克终者盖寡(表示不十分肯定的判断,大.而君幸于赵王(宠幸).

    则幸得脱矣(侥幸).大王亦幸赦臣(幸好,幸而).不幸短命死矣(幸运).始皇帝幸梁山宫(特指皇帝到某处去).概)

    盖在殷忧(因为)拜:.

    拜为上卿(授予官职)拜.

    见:.

    送书于庭(叩拜)

    徒见欺(被)于是王召见.

    (接见)我见.不见.相如(看见,遇见)水端(看见)吾长见.计:

    .笑于大方之家(被)计未定(计策)窃计. 欲亡走燕(打算)臣从其计.廉颇蔺相如计.(主意)故: .曰(商量,商议)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所以)故遣将守关者(特意).君安与项伯有故.

    如: .(故交,老交情 不如沛公起如.因善遇之(及,比得上)意:

    .厕(往,去)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料想)其意常在沛公也(意图).举: . 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举起)杀人如不能举.

    谢:

    .(尽)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道歉,谢罪)哙拜谢,起,立而饮之(感谢).乃令张良留谢.

    若: .(兼有道歉和告辞之意)望洋向若以为莫己若.而叹(海神名,北海若)闻:

    .者(比得上)闻道百(听见)且夫吾尝闻.

    (听见,听说)少仲尼之闻.(见闻,学识)始: .于是焉河伯始始.旋其面目(才)时:.

    吾弗信(开始)有要于时也(当时)时幸:.

    不与法俱至(时代).

    负:

    宁许以负秦曲(使„„担负)负.决负.其强(倚仗)约不偿城(违背)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

    肉袒负引:

    .荆(背负).赵(辜负)左右或欲引引赵使者蔺相如(延请).相如去(拉)引.车避匿(调转)秦军引.而去(避开)引.所以:.

    酒且饮(拿)

    而法其所以为法(„„的依据)此其所以..

    败也(„„的原因)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用来„„的)..

    以:

    即除逆阉废祠之址以葬之(连词,表目的)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介词,.表凭借).

    于是乘其厉声以呵(连词,表修饰)中丞匿于溷藩以.免(连词,相当于“而”,表承接)

    .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介词,用)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介.词,因为).

    亦以明死生之大(连词,表目的)以其无礼于晋(连词,因为).敢以.若舍郑以.烦执事(介词,拿,用)为东道主(介词,把)越国以鄙远(连词,表承接).焉用亡郑以. 陪邻(连词,表目的)斯亦伐根以.求木茂(连词,相当于“而”,表转折)

    .必竭诚以纵情以傲物(连词,表并列).待下(连词,表修饰)则思无因喜以.

    谬赏(连词,表承接)则思知足以自戒.(连词,表目的,“用来”)则思三驱以.为度(介词,把)虽董之以严刑(介词,用). 具告以.请以剑舞(介词,用).事(介词,把)不然,籍何以.

    项王未有以应(连词,来).至此(介词,凭)贵以.以益所见(连词,来).近知远(介词,根据,按照)而:.

    焉:

    激于义而死焉(兼词,于之,在这件事上).去今之墓而葬焉(代词,代五义士).吴之民方痛心焉(语气词,无实义).子亦有不利焉(语气助词,表陈述).焉用亡郑以陪邻(疑问代词,为什么).

    若不阙秦,将焉取之(疑问代词,哪里).朝济而夕设版焉(兼词,于之,在那里).

    去今之墓而葬焉(连词,表承接).其疾病而死(连词,表修饰).死而湮没不足道者(连词,表承接).则噪而相逐(连词,表修饰).而仆之(连词,表承接).

    买五人之头而函之(连词,表承接).今急而求子(连词,表承接).夜縋而出(连词,表修饰).朝济而夕设版焉(连词,表转折).源不深而望流之远(连词,表转折).功成而德衰(连词,表因果).择善而从之(连词,表承接).则思谦冲而自牧(连词,表目的).劳苦而功高如此(连词,表并列).项王按剑而跽(连词,表修饰).拔剑切而啗之(连词,表承接).

    其:

    野语有之曰(代词,代后面所说的俗语).

    我之谓也(宾语提前的标志).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的).

    以旌其所为(代词,指代五义士,作定语.成分)

    敛赀财以送其行(代词,代周顺昌).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代词,代自己).发其志士之悲哉(代词,代他们).

    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指示代词,那).以其无礼于晋(代词,指代郑文公).君知其难也(代词,这).又欲肆其西封(代词,指代晋国).失其所与(代词,指代自己).吾其还也(表商量语气,相当于“还是”).

    且: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连词,表并.列,又)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连词,表递进,况且).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将).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尚且).

    于:

    之:

    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助词,的).

    五人之当刑也,意气扬扬(助词,主谓之.

    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钩党之捕遍于天下(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助.

    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佯狂不知所之者(动词,去,往).人皆得以隶使之(代词,代他们).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前为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后一个代词,指代石碑)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助词,主谓之间取.

    消句子独立性)

    是寡人之过也(的).何厌之有(宾语前置的标志).因人之力而敝之(前一个助词,的;后一..个代词,指代秦君)

    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代词,代这件事).将焉取之(代词,代土地).岂取之易(天下).择善而从之(它).代百司之职(的).思国之安(主谓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董之以严刑(人民).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到).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激于义而死焉(介词,表被动).

    至于今,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介词,.向)

    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介词,在).不能容于远近(介词,表被动).

    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介.词,在)

    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对).贪于财货(对于).长于臣(比).

    得复见将军于此(在).

    为:

    以旌其所为(做).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作为).

    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是).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是).

    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替,给).无亏为之大道哉(作为).

    则思三驱以为度(作为).为天下笑(被).相如为上大夫(当,做).„„为赵宦者令谬贤舍人(是).

    赵王窃闻秦王善为奏者(演奏).为一击(替,给).

    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立下).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成为).

    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结成).军中无以为乐(作为).窃为大王不取也(认为).君为我呼入(替、给).

    因:

    为之奈何(对,对于).何辞为(句末语气词,常用在疑问句末).不如因善遇之(趁机).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于是,就).

    3、古今异义

    至于今,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古:到;..

    今:表示达到某种程度,或表示另提一事)

    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古:党..羽;今:指与公家相对的个人)

    吴之民方痛心焉(古:痛于心,痛恨;今:..极端伤心)

    非常之谋难于猝发(古:非同寻常;今:..

    程度副词,十分,极)

    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古:..头颅,借指性命;今:借指某些集团的领导人)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古:那个人;今:尊称别..

    人的妻子)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古:东方道路上的主...

    人;今:泛指设宴请客的主人)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使者,出使的人;..

    今:外出之人随身携带的物品)

    承天景命(古:大;今:景色).

    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古:虚;今:.

    朝特定的方向或目标快速猛闯)

    简能而任之(古:选拔;今:用于形容词.

    “结构简单”或动词“使繁变简”)

    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古:放纵情欲;..今:尽情)

    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古:以之为;..今:认为)

    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古:从这里到那..

    里,指地点;今:表示时间,从前,过去)

    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古:盟约;今:限..制)

    左右或欲引相如去(古:离开;今:从所.在地到别的地方去)

    不如因而厚遇之(古:趁此就„„;今:..

    表因果关系的连词)

    于是相如前进缶(古:走上去奉献;今:..向前行动或发展)

    位在廉颇之右(古:上;今:方位名词,.与“左”相对)

    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古:扬言;..

    今:表示政见的公告)

    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古:特殊指示代....词“所”和介词“以”的连用;内亲外戚;今:„„的原因;指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的家庭或成员)

    相如奉璧奏秦王(古:呈现,进献;今:.演奏或取得成效)

    传以示美人左右(古:妃嫔;今:美貌女..子)

    璧有瑕,请指示王(古:指出来给„„看;..

    今:上级给下级的指令)

    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古:尊重;今:严.

    密、严厉、严格)

    故臣复取璧(古:再;今:往复,重复).拜为上卿(古:授予官职;今:指一种表.

    示敬意的礼节)

    窃计欲亡走燕(古:逃跑;今:行).王必无人(古:果真,如果;今:一定,.必然)

    臣请完璧归赵(古:请你允许我„„;今:.

    请求你„„)

    沛公居山东时(古:崤山以东;今:指山东省)

    约为婚姻(古:由婚姻关系而形成的亲戚;今:由结婚而形成的夫妻关系)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古:不同一般的事;今:副词,很、非常)

    百川灌河(古:黄河;今:泛指河流).

    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古:到;北方的..大海,指东海的北部;今:表示达到某种程度,或表示另提一事;我国一部分海域)

    东面而视,不见水端(古:脸向东;今:..东边)

    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古:在这种情况....

    下;脸;今:表示后一段紧接着前一段;面貌)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古:指修养很高、..

    明白道理的人;今:对财物不计较,言谈举止自然)

    4、词类活用

    予分当引决(名词作状语,按名分).诡踪迹(形容词作动词,诡秘,隐蔽).草行露宿(名词作状语,在草丛里,在露..天)

    道海安、如皋(名词作动词,取道).

    庐陵文天祥自序其诗(名词作动词,为„„.作序)

    去今之墓而葬焉(名词作动词,修墓).其疾病而死(名词作动词,患疾病)..

    缇骑按剑而前(名词作动词,走上前).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名词作动词,.抚慰)

    众不能堪,而仆之(动词使动用法,.使„„倒地)

    买五人之头而函之(名词作动词,用盒子.装)

    不敢复有株治(动词作名词,株连治罪的..事情)

    不能容于远近(形容词作名词,远近的百..

    姓)

    则尽其天年(形容词作动词,享尽).

    人皆得以隶使之(名词作状语,像对待奴.仆那样)

    安能屈豪杰之流(动词使动用法,使„„.屈身)

    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名词作.动词,作记)

    晋军函陵(名词作动词,驻军、驻扎在函...陵)

    邻之厚,君之薄也(形容词作动词,变雄..厚,变削弱)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动词使动用法,使„„.亡)

    越国以鄙远(名词意动用法,以„„为鄙,..

    形容词用作名词,远地)

    阙秦以利晋(动词使动用法,使„„损害;..

    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受益)

    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名词作状语,....

    在东方、在西方;名词使动用法,使„„为边境)

    乐盘游(意动用法,以„„为乐).宏兹九德(使动用法,使„„光大).将有作(动词作名词,兴建,指兴建宫室.一类事情)

    何必劳神苦思,代百司之职役哉(使动用..

    法,使神劳,使思苦)

    赵王于是遂遣相如奉璧西入秦(名词作状.语,向西)

    间至赵矣(名词作状语,从小路).卒廷见相如(名词作状语,在朝廷上).

    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曰(名词作.动词,走上前)

    怒发上冲冠(名词作动词,向上,竖起).臣乃敢上璧(名词作动词,献上).舍相如广为传(名词作动词,安置住宿).

    乃使其从者衣褐,怀其璧(名词作动词,..穿,怀里藏着)

    秦王与群臣相视而嘻(名词作动词,发出.苦笑声)

    赵王鼓瑟(名词作动词,弹).秦御史前书曰(名词作动词,走上前).左右欲刃相如(名词作动词,用刀杀).臣舍人相如止臣曰(使动用法,使„„止,.阻止)

    宁许以负秦曲(使动用法,使„„承担).归璧于赵(使动用法,使„„归).臣请完璧归赵(使动用法,使„„完整).大王必欲急臣(使动用法,使„„急,逼.迫)

    秦王恐其破璧(使动用法,使„„破).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使动用法,使„„..

    坚明,坚守,恪守)

    毕礼而归之(使动用法,使„„完毕).

    且庸人尚羞之(意动用法,以„„为羞).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意动用法,..以„„为先,以„„为后)

    吾得兄事之(名词作状语,像对待兄长那.样)

    常以身翼蔽沛公(名词作状语,像鸟张开.翅膀一样)

    沛公军霸上(名词作动词,驻扎).道芷阳间行(名词作动词,取道).籍吏民(名词作动词,登记).

    范增数目项王(名词作动词,用眼示意).素善留侯张良(形容词作动词,与„„友.善)

    此其志不在小(形容词作名词,小的地方).沛公今事有急(形容词作名词,危急的事).豪毛不敢有所近(形容词作动词,接触,.沾染)

    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名词使动用法,.使„„为王)

    臣活之(动词使动用法,使„„活).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动词使动用.法,使„„随从)

    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动词使动用法,.使„„纳入)

    拔剑撞而破之(动词使动用法,使„„破).秋水时至(名词作状语,按时).顺流而东行(名词作状语,向东).东面而视,不见水端(名词作状语,朝东,.向东)

    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意动用法,..

    以„„为少;以„„为轻)

    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形容词作名词,美.景)

    众闻则非之(形容词作动词,指责、非难).上为政者得则罚之(名词作状语,在上).以亏人自利也(使动用法,使人亏).从而誉之(名词作动词,称赞).

    5、文言句式

    1)判断句

    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 不可谓非五人之力也 是寡人之过也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2)被动词

    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丙寅三月之望 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吾属今为之虏矣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3)省略句

    断头置(于)城上,颜色不少变 亦以(之)明死生之大

    晋军(于)函陵,秦军(于)氾南 则思三驱以(之)为度 大王见臣(于)列观

    项王则受璧,置之(于)坐上 拔剑撞(之)而破之

    其不义又甚(于)入人园圃窃桃李 从而誉之,谓之(为)义 4)特殊句式。

    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状语后置句)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定语后置句)钩党之捕遍于天下(宾语前置句)以其无礼于晋(状语后置句)何厌之有(宾语前置句)虽董之以严刑(状语后置句)将崇极天之峻(定语后置句)设九宾于廷(状语后置句)

    闻道百,以为莫己若(宾语前置句)我之谓也(宾语前置句)

    二、重点语句翻译

    1、予虽浩然无所愧怍,然微以自文于君亲。

    译:我虽然正气凛然,没什么惭愧的,但在君主和双亲面前,却没有一点事功来掩饰自己的罪过。

    2、然五人之当刑也,意气扬扬,呼中丞之名而詈之,谈笑以死。断头置城上,颜色不少变。译:这五个人受斩刑的时候,神情昂然,喊着巡抚的名字而骂他,谈笑着死去。被砍下的首级放在城上,脸色没有一点改变。

    3、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素不闻诗书之训,激昂大义,蹈死不顾,亦曷故哉?

    译:然而这五个人生在民间,平时没有受到过诗书的教诲,却能为大义所激励,踏上死地而不反顾,这又是什么缘故呢?

    4、故予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译:所以,我和同社的各位先生,惋惜这座坟墓空有那块石碑,就替它写了这篇碑记,也借以说明死生的重大意义,平民也对国家有重要的作用啊。

    5、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译:因为郑文公曾对晋文公无礼,而且在与晋国结盟的情况下又与楚国结盟。

    6、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译:他已经把郑国当作东边的疆界,又想扩张他西边的疆界。

    7、阙秦以利晋,惟君图之。

    译:损害秦国而让晋国受益,希望您还是多多考虑这件事。

    8、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

    译:我虽然十分愚笨,知道那是不可能的,何况像您这样明智的人呢!

    9、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译:竭尽诚意,那么即使像吴、越那样敌对的国家也能结为一个整体;傲视他人,那么骨肉至亲也会疏远得像陌路之人。

    10、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

    译:那么,聪明的人就会竭尽他们的智谋,勇敢的人就会竭尽他们的力量,仁爱的人就会播散他们的恩惠,诚实的人就会奉献他们的忠诚。

    11、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赢。

    译:范增多次向项王使眼色,再三举起他所佩带的玉玦暗示项王,项王沉默着没有反应。

    12、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译:做大事不必顾及小节,讲大礼不必计较小的谦让。

    13、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译:现在人家正好比是菜刀和砧板,我们则好比是鱼肉,还告辞干什么呢?

    14、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今君与廉颇同列,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恐惧殊甚。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臣等不肖,请辞去。

    译:我们离开父母兄弟来侍奉您的原因,只是因为仰慕您高尚的品德。现在您和廉颇同在朝廷做官,廉将军说出无理的话,但您却害怕躲避他,害怕得太过分了。就是一般人对这种情况尚且感到羞耻,更何况是将相呢!我们没有才能,请允许我们告辞离开吧!

    15、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

    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但是我考虑,强大的秦国之所以不敢用兵侵犯赵国,只因为有我们两个人存在啊!现在如果两虎相斗,势必不能共存。我之所以这样做,是以国家之急为先而以丝绸为后啊!

    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周公之逮所由使也;吴之民方痛心焉,于是乘其厉声以呵,则噪而相逐

    当时以大中丞职衔担任苏州一带抚顺的是魏忠贤的党羽毛一鹭,周公被捕就是由他主使的;苏州的老百姓正在痛恨他,这时趁着他厉声呵骂的时候,就一齐喊叫着追赶他。

    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而又有剪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者(33),其辱人贱行(34),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

    有的人脱身逃走,不能被远近的百姓所容纳;也有的削发为僧、闭门不出,或假装疯狂不知逃到何处的,他们那可耻的人格,卑贱的行为,比起这五个人的死来,轻重的差别到底怎么样呢?

    人皆得以隶使之(40),安能屈豪杰之流(41),扼腕墓道(42),发其志士之悲哉?故余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亦以明死生之大(43),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44)。

    人人都能够像对待奴仆一样使唤他们,又怎么能让豪杰们屈身下拜,在墓道上扼腕惋惜,抒发他们(作为)有志之士的悲叹呢?所以我和我们同社的诸位先生,惋惜这墓前空有一块石碑,就为它作了这篇碑记,也用来说明死生意义的重大,(即使)一个普通老百姓对于国家也有重要的作用啊。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

    没有这个人的助力我是达不到如今的地位的.依靠他人的力量又损害他,这是不仁义啊

    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

    面对死我都不退让 怎么会推辞一杯酒呢秦王有虎狼一样的心肠,杀人惟恐不能杀尽,惩罚人惟恐不能用尽酷刑,所以天下人都背叛他。

    .您为我(将他)叫进来,我要像(对待)兄弟一样对待他。



    推荐阅读:
    高一语文必修四知识点梳理(精选五篇)
    我想对祖国说高一作文怎么写[五篇模版]
    保护水资源倡议书[五篇范文]
    2024世界艾滋病日手抄报简单漂亮(最终5篇)
    2024年上半年教师工作总结模板
    中学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