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热门搜索: 四号文库 邀请函
  •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八号文库

    2024高考历史人教版总复习:第三单元 第8课 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 课时跟踪训练

    栏目:八号文库 来源:网络 作者:烟雨蒙蒙 时间:2024-08-20 15:57:37 下载.docx文档

    第一篇:2024高考历史人教版总复习:第三单元 第8课 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 课时跟踪训练

    [课时跟踪训练]

    (时间:25分钟 满分:5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2分)1.美国独立战争胜利后建立了邦联制度,华盛顿曾戏称当时美国是“用沙子扭成的绳子”。华盛顿的戏称主要是针对()A.各邦之间不团结,经常内讧

    B.独立后的美国形成了南北两种经济类型 C.中央权力极小,对各州缺乏控制 D.美国人民享有高度的民主

    解析:“用沙子扭成的绳子”意为国家政权软弱,没有形成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府。由所学知识可知,美国独立之初,实行邦联制度,国家政权软弱无力,缺乏对各州的控制。

    答案:C 2.关于下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总统行使行政权

    C.体现了分权与制衡原则

    B.最高法院行使立法权 D.使美国成为联邦制国家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最高法院应该行使司法权,立法权应归国会。答案:B 3.1787年美国宪法规定:总统不对国会负责,直接对选民负责。这主要体现了()A.联邦制原则

    B.分权制衡原则 D.中央集权原则 C.人民主权原则

    解析:美国总统由选民间接选出,又对选民负责,这体现了人民主权的原则。答案:C 4.《辩论——美国制宪会议记录》一书评论道:《联邦宪法》是一套“地域和体制的双向平衡机制”。这体现了该宪法的主要特点是()A.遵循权力的制约与平衡原则 B.实行中央和地方权力互相制约 C.坚持大小州利益妥协的原则 D.按照三权分立原则建立权力机构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地域和体制的双向平衡机制”指的是联邦政府与州、中央机构之间的权力分配关系,因此A项正确。

    答案:A 5.根据美国1787年宪法,下列违宪的一项是()A.总统是国家权力的重心 B.行政机关官员兼任国会议员 C.总统统率陆海空三军

    D.联邦法院的法官除非渎职任职终身

    解析:美国1787年宪法实行的是三权分立:行政权、立法权、司法权相互独立。行政机关官员兼任国会议员不符合三权分立的原则。宪法规定在职的政府官员不得成为国会议员。

    答案:B 6.下列关于英国国王和美国总统的比较,正确的是()①都是国家元首,在对外交往中代表国家 ②都是政府首脑,实际掌握国家最高行政权 ③都与政党政治关系密切 ④都受议会制约

    A.①②④

    C.①③④

    B.①④ D.②③

    解析:英国国王和美国总统都是国家元首,英国国王“统而不治”,而美国总统掌握行政大权,他们都受议会制约。

    答案:B 7.美国国会参议院以90票对6票的压倒性表决结果,否决了奥巴马政府用于关闭关塔那摩监狱的拨款提案。这是民主党占据绝对优势的新一届国会首次与奥巴马政府出现重大政治分歧。这表明()A.美国总统要对国会负责

    B.美国总统由国会中的多数党领袖担任 C.美国国会对总统有制约作用 D.美国国会拥有最高权力

    解析:解本题用排除法,美国总统由选民选举产生,不对国会负责,也不是国会中的多数党领袖;美国三权分立,权力制衡,国会拥有最高权力的说法不正确,排除A、B、D三项。

    答案:C 8.右图是美国漫画家纳斯特创作的漫画,发表在“Harper's”周刊上。该画象征“美国的政党选举——驴象之争”。下列表述中,对此理解最为准确的是()A.反映两党互相攻击,排挤对方 B.两党政治信仰差异明显

    C.两者代表的阶级本质相同,共同维护资产阶级统治 D.从英国的辉格党和托利党移植过来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据图分析问题的能力。A项仅是表面现象,B、D两项表述错误,两党都是为资产阶级服务的政党,信仰主张没有太大差别。

    答案:C

    二、非选择题(18分)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国联邦党人当年设计政治制度的基本精神是什么呢?简单地说,就是两个字——“有衡”。政治制度的“有衡”包括两层含义:第一,不同权力之间的相互制衡;第二,不同利益之间的相互均衡。

    ——《论政治文明的内在灵魂》

    材料二 “美国实行联邦制政体„„中央政府只从州政府的权力中拿走了若干明确列举的权力,州政府则保留着中央政府拿走的权力之外的所有权力。”

    材料三 2024年11月5日,奥巴马正式当选为美国第44任总统。2024年1月21日,希拉里·克林顿(美国前总统克林顿的夫人)宣誓就任美国国务卿。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是如何实现政治制度“有衡”的,这种“有衡”的目的是什么?(6分)

    (2)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二观点的理解。(6分)(3)材料三中的人物,如果穿越时光隧道,能否出现在美国第一届联邦政府中?为什么?(6分)解析:第(1)问主要根据“有衡”包括的两层含义来组织答案;第(2)问根据材料中的“中央政府”“州政府则保留”等信息来判断它隐含的信息;第(3)问实际考查1787年宪法的局限性,据所学知识回答即可。

    答案:(1)实行三权分立原则,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分立,又相互制约;实行两党制。目的:保障民主(或防止专制)。

    (2)中央政府与州政府实行分权,国家主权属于联邦。

    (3)不能。因为1787年宪法制定之初不承认妇女、黑人享有同白人男子相等的权利。

    第二篇:2024高考历史人教版总复习:第二单元 第7课 课时跟踪训练

    [课时跟踪训练]

    (时间:25分钟 满分:5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2分)1.《共产党宣言》中写道:“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工场手工业再也不能满足这种需求了,于是蒸汽和机器就引起了工业革命中的革命。”这说明工业革命发生的主要原因是()A.殖民扩张扩大了海外市场 B.机器的生产代替工场手工业

    C.工场手工业无法满足日益扩大的市场需求 D.生产的发展进一步促进了分工

    解析:解答本题要从工业革命的原因特别是工业革命发生的必要性入手,紧扣工业革命的特点分析材料的中心含义,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工业革命发生的主要原因是市场的需求。

    答案:C 2.一位美国史学家认为:“19世纪欧洲对世界的支配与其说是以其他任何一种手段或力量为基础,不如说是以„„为基础。”该材料中省略的内容最可能是()A.内燃机

    C.发电机

    B.蒸汽机 D.电动机

    解析:19世纪欧洲对世界的支配凭借的是工业革命后的强大实力,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是蒸汽机。

    答案:B 3.图片能让我们更准确地了解历史,下图给我们的准确信息是()

    ①蒸汽机已运用于交通运输 ②工业革命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环境污染 ③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④工业革命对社会变迁产生巨大影响

    A.①②

    B.①②④ D.①②③④ C.②③④

    解析:世界市场最终形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③说法错误,①②④说法正确。答案:B 4.18世纪末,英格兰人约翰·马卡丹设计了新的筑路方法,用碎石铺路,路中偏高,便于排水,路面平坦宽阔。后来,这种路便取其设计人的姓,取名为“马卡丹路”,简称“马路”。马路的出现主要是适应当时英国社会出现的什么重大变革的需要()A.农业灌溉的需要 B.旅游观光的需要

    C.工业革命商品运输的需要 D.借助水力驱动机器设备的需要

    解析:注意时间是18世纪末,当时英国正在进行工业革命,“马路”与交通有关,因此答案为C。

    答案:C 5.下图是1750年至1865年英国资本总额增长示意图。从中,我们可以得到的历史信息是()

    A.英国逐渐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工业国 B.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城市化的国家 C.英国成为世界上资本输出最多的国家 D.工业革命推动了英国社会经济高速增长

    解析:示意图反映的是英国资本总额的增长情况,体现不出工业化、城市化、资本输出等内容。答案为D。

    答案:D 6.第一次工业革命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形成,主要表现在()①资产阶级把机器大工业生产的产品销往世界各地,并抢占原料产地 ②蒸汽机车和轮船的出现使世界各地的联系更加紧密 ③世界贸易的范围和规模迅速扩大 ④美国成为世界经济中心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工业革命扩大了生产和销售的需要,促使资产阶级在世界范围内扩张,工业革命引起交通运输业的技术革命,使世界各地的联系更加紧密,而这一切,都促使世界贸易的范围和规模迅速扩大,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形成,①②③说法正确;④说法错误。故选B。

    答案:B 7.对右图所示数据解读最准确的是()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完全形成 B.西方国家工业革命完成 C.英国取得“世界工厂”的地位 D.工业革命推动了国际贸易发展

    解析:图片显示英国占国际贸易的比例遥遥领先于其他各国,体现了英国的“世界工厂”地位。A、B两项不符合史实,该图无法体现D项。

    答案:C 8.某班历史兴趣小组在自主学习和探究“工业革命”一课之后,有四人分别写出了历史小论文。下列他们立论的题目中,错误的是()A.工业革命是从蒸汽机的投入使用开始的 B.美国人在交通运输领域率先取得突破 C.工业革命引起了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变革 D.工业革命使欧美资产阶级确立了对世界的统治

    解析:工业革命是从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开始的,A项论文题目不符合史实,故选A。

    答案:A

    二、非选择题(18分)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英国拥有)很大的、不断扩展的市场„„英国还拥有更多的、可作工业革命的资金用的流动资本,源源流入英国的商业利润比流入其他任何国家的都多„„由于行会较早瓦解,由于对传统的条块农田的圈占,英国获得了充裕的流动劳动力„„贫穷的农民失去了自己的部分甚至全部的土地,被迫当租地人或打散工的人,否则,就不得不去城里找工作。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瓦特机发明前,英国工业生产的动力主要是水力„„这样的动力缺陷是明显的。煤炭是英国工业革命的主要动力来源„„(大不列颠拥有)“供应不会枯竭的优质煤炭”。英国工业革命„„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创造了烟囱多于教堂尖顶的图景。

    ——马克垚等《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 一些学者已经为工业化对环境的影响感到不安了。1827年,法国数学家富里埃提出,二氧化碳的排放会使大气变暖。在他以后,瑞典学者阿伦尼乌斯提出了“温室效应”。

    ——德尼兹·加亚尔等《欧洲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该学者认为工业革命的爆发首先需要满足的三项因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8世纪的英国是如何满足这三项因素,从而促成了工业革命的首先爆发。(6分)(2)指出近代蒸汽动力技术产生的主要原因。(6分)(3)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蒸汽机的创制对历史发展的直接影响。(6分)解析:本题以工业革命为主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析能力。第(1)问,要依据材料中的“市场”“资金”“劳动力”等信息回答第一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第二小问;第(2)问,要联系英国工业革命发生的原因来分析;第(3)问,要依据“动力来源”“对环境的影响”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言之成理即可。

    答案:(1)三项因素:市场、资金、劳动力。市场:殖民扩张扩大了海外市场,圈地运动扩大了国内市场。资金:殖民扩张和海外贸易提供了资金。劳动力:圈地运动和行会较早瓦解,提供劳动力资源。

    (2)社会生产的直接推动和实验科学的长期孕育。

    (3)①蒸汽机采用新的能源,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人类进入“蒸汽时代”。②推动了燃料工业、机械制造业、冶金业、材料工业的革命。③随着汽船和蒸汽机车的发明,出现了交通运输业革命,联结世界经济的纽带逐渐形成。④蒸汽机的使用使工厂规模扩大,加快了城市化进程。⑤蒸汽机导致煤的大量开采和使用,蕴含了“能源问题”,加剧了环境污染,实际上已向人类昭示了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第三篇:2024高考历史人教版总复习:第一部分第三单元第8课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课时跟踪训练

    [课时跟踪训练]

    (时间:25分钟 满分:5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1.(2024·天津检测)公元751年,唐朝军队在中亚败于阿拉伯军队,被俘往阿拉伯的士兵中有不少技术工匠,这次战役客观上促成了中阿之间的一次技术转移。这时中国传入阿拉伯的技术应该是()

    A.造纸术B.活字印刷术

    C.指南针D.火药与火器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古代四大发明的时间:造纸术是东汉蔡伦改进的,活字印刷术是北宋毕升发明的,指南针发明于北宋时期,唐朝末年火药开始用于军事,北宋时期制造出火器。中国古代四大发明都经阿拉伯人传入到欧洲,在题干中时间限制“公元751年”“唐朝”这一时期,中国传入阿拉伯的技术只能是造纸术。

    答案:A

    2.(2024·济南学业水平检测)在中国的四大发明中,有一项发明被人们称为“水手之友”,它是()

    A.造纸术

    C.火药B.印刷术 D.指南针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理解“水手之友”的意思,“水手之友”说明这项发明对水手远洋航行的作用很大。在四个选项中只有指南针可以为水手远航测定方向,成为其“朋友”。

    答案:D

    3.沈括的《梦溪笔谈》中写道:“若止印二三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此项发明指的是()

    A.火药

    B.指南针 D.造纸术 C.活字印刷术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理解能力。材料中的“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说明该项发明大大提高了印刷效率。由此判断这项发明是活字印刷术。A、B、D三项都与印刷无关,故排除。所以只有C项最符合题意。

    答案:C

    4.2024年“五一黄金周”到湖南省耒阳的游客,可看到新建的武

    汉至广州铁路耒阳站,它造型别致,像用钢架托起的一张纸,这

    最有可能是为了纪念()

    A.蔡伦

    C.李时珍B.郭守敬 D.贾思勰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再认再现及理解能力。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造出便于出书写的纸,人称“蔡侯纸”。他是湖南耒阳人;郭守敬是元朝著名的天文学家;李时珍是明代著名的医药学家;贾思勰是北魏时期著名的农学家。

    答案:A

    5.我国在封建社会初期天文历法成就相对比较突出的原因是()

    A.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

    B.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特殊智慧

    C.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

    D.在封建迷信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解析:我国古代科技发达,但都来源于人们的生产、生活,并为生产、生活服务,属于实用科技。我国古代处于农耕经济时代,天文历法的发展,正是为了适应我国农业发展的需要。

    答案:C

    6.(2024·银川期末)中国古代十分重视数学研究和应用,并取得了很高的成就。有一部著作记载了十进位值制计数法,汇集了许多算术命题,它的问世标志着中国古代以计算为中心的数学形成了完整的体系。这一数学著作应该是()

    A.《周髀算经》

    C.《缀术》B.《九章算术》 D.《齐民要术》

    解析:此题属于识记性题目。《周髀(bì)算经》乃是算经的十书之一。约成书于公元前1世纪,原名《周髀》,它是我国最古老的天文学著作,主要阐明当时的盖天说和四分历法;《缀术》是祖冲之父子所作;《齐民要术》是农学著作。故只有《九章算术》正确。答案:B

    7.“中国紧凑型杂交玉米之父”李登海在中国种业界与袁隆平齐名,被誉为“南袁北李”。李教授潜心研究玉米四十年,取得巨大成就。李教授如果想了解玉米传入我国时的栽培方法,应该查阅()

    A.《氾胜之书》

    C.《农书》B.《齐民要术》 D.《农政全书》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农学主要成就。玉米是在明朝后期(新航路开辟后)传入我国的,《农政全书》是明朝徐光启的著作,其中有玉米栽培的记载,故D正确。《氾胜之书》问世于西汉,《齐民要术》问世于北魏时期,《农书》问世于元朝,A、B、C均可以排除。

    答案:D

    8.电视剧《大国医》在央视八套黄金剧场播出后,获得观众

    好评,这是一部表现中医的正剧。被医学家誉为“万世宝典”的是()

    A.《本草纲目》

    B.《伤寒杂病论》

    C.《黄帝内经》

    D.《九章算术》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历史基础知识的能力。《伤寒杂病论》创造性地提出了辨证施治的方法,奠定了后世中医临床学的理论基础,被后世医家誉为“万世宝典”。答案:B

    二、非选择题(18分)

    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中国人„„造纸的知识随着阿拉伯人传入欧洲,1340年在意大利的法布里亚诺建立了第一个造纸的作坊。„„这就为“知识普及”口号打开道路,标志着我们心目中所谓书籍的开端。

    ——[德]利普斯《事物的起源》

    材料2: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兆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马克思《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

    请回答:

    (1)根据材料1、2,谈谈四大发明如何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8分)

    (2)古代科学家在改进造纸术和印刷术的过程中,有什么共同特点?(6分)

    (3)通过对上述材料和问题的思考,你对科学技术的巨大作用一定又有了新的认识。请写出来。(4分)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理解、概括和应用能力。第(1)问将材料1、2所述四大发明的作用与教材知识结合,分别概述即可。第(2)问联系所学有关造纸术和印刷术发明和改进过程的史实进行归纳概括。第(3)问能够灵活理解科技的巨大作用即可。

    答案:(1)①造纸术促进了文化的发展和传播;②火药促使骑士阶层日益衰败;③指南针促进了地理大发现和世界市场的形成;④印刷术推动了欧洲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促进了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

    (2)都是在前人发明基础上的创新;都能从实际出发,敢于实践、善于总结、百折不挠。

    (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的发展能推动社会的进步等。(言之有理即可)

    第四篇:11-12学年高一历史教案《第8课: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人教版历史必修一)(范文模版)

    第三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第8课: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

    标 知识 与 能力 过程 与 方法

    值观

    重点阐述

    难点突破

    教具准备

    教材分析

    教学方法 美国邦联的缺陷,掌握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和联邦制的权力结构,了解美国两党在美国政治中的作用;比较美国资产阶级共和制与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异同,认识民主制度因国情各异而呈现多样化的基本特点。通过情景再现,材料分析,进一步培养学生对相关材料的分析、比较、归纳和概括的能力。通过探究学习,体会现实,反思历史,进一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的意识与能力。根据美国从邦联制到联邦体制的演进过程等基本史实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政治制度的发展完善是人类历史进步的宝贵遗产。培养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正确地对待历史发展传统。认识资产阶级代议制的进步性和局限性。认识两党制是美国政治一大特点,符合于美国的历史与国情,但有明显优点也有较大缺陷。情感态度与进程。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统一性与多样性,理解和尊重各地区、各国、各民族的文化对美国1787年宪法中“分权与与制衡”的理解与掌握 美国政治制度特点 多媒体课件 本节教材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独立之初的严峻形势。邦联作为松散联盟,造成国家权力的微弱及各州权力的过大,使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的发展受到严重阻碍;第二,1787年宪法。包括1787年宪法的制定;1787年宪法的理论来源;“分权与制衡”──1787年宪法的原则;地方“自治”与中央政权的和谐一致。第三,两党制的形成和发展。两党对峙交替执政,在国会中激烈角逐,是美国共和政体的一大特色。但需明确,他们的都是资产阶级政党。分析时注意客观公正,既肯定其历史作用和现实积极意义,也注意分析其局限性。本节课内容由于所讲内容具有概念性较强特点,主要采用概要讲述法和问题比较的方式进行。在教学中应该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的学习过程、学会课堂上主动学习、从比较中主动探究问题,获取知识。从而使学生掌握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养成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具备对所学习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的能力。采用概要讲述法和问题比较方式进行教学,既符合学生认知的水平,也符

    合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更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 导入新课】

    (以布什和克里的竞选导入)

    【师】布什和克里两个要竞选这个美国总统也挺辛苦的。要筹集资金,开动员会,与媒体建立联系,招募律师、法学家以应对选举中出现的问题,要到处演讲拉选票,有时候选民还不买帐,可以说是吵吵闹闹,一方唱罢一方又粉墨登场,而通过上一节课“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的学习,我们知道,英国首相是怎样产生的?

    【生】

    【师】是由在议会中占多数席位的政党的首领直接成为首相,比较美国总统的竞争,可以说 1

    首相来得轻松些,为什么美国的政治制度这么别具一格呢?让我们一起从《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这一课中寻找答案吧!

    【 推进新课】

    一、独立之初的严峻形势

    1、独立

    【师】从初中历史我们知道,从17世纪起英国就在北美进行殖民扩张,实行残酷的殖民统治,这激起了北美人民的反抗,于是1775年北美13州的人民发动起义,历史上称为独立战争。1781年,美国终于打败英国殖民军队,1783年,英国承认美国独立。那么独立初期的美国社会其基本状况如何呢?

    指导学生快速阅读教材“独立之初的严峻形势”,在学生回答基础上,教师整理如下:

    2、形势(必要性)

    邦联形式,各州的权力很大,不利于美国发展。在加上受启蒙思想影响,华盛顿 等人希望建立一个统一而强大的共和制国家。

    【师】(总结)美国独立后,只是一个松散的联盟,即所谓的邦联,13个州各自为政,使美国面临许多内外矛盾,用华盛顿的话来讲就是:沙子扭成的绳子,一碰即碎。为了使13个州真正联合成为统一的国家实体,形成强有力的中央集权政府,美国需要一部新的宪法。

    二、1787年宪法的颁布

    1.制定的时间、地点:1787年、费城

    2、主要内容:

    【合作探究】联邦制与邦联制的主要区别,为何联邦制更适合美国的发展?

    在学生讨论基础上教师归纳如下:

    (1)中央集权——宪法规定美国是一个联邦制国家

    ①联邦政府拥有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大权,联邦权力高于各州权力

    ②各州在不违背宪法的前提下制定地方法律,有一定的自治权

    ③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相结合,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师】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力结构是怎样的?分为哪几个部门呢?请大家阅读课文结合课本上的“美国联邦示意图”想一想。给大家2分钟的时间看书,----大家可以从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3个方面去思考。

    【生】美国联邦政府主要包括国会、总统、联邦法院三大机构。

    【师】很好,那么联邦政府各机构是如何运作的呢?

    (2)三权分立——宪法把国家权力分为立法、司法和行政三部分

    ①立法权属于国会

    国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②行政权属于总统

    A、总统是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和军队总司令

    B、总统对宪法负责,有权否决国会通过法律

    C、总统有权提名任命政府高级官员

    D、总统有权与外国缔结条约,但须得到国会批准方可生效

    ③司法权属于最高法院

    【合作探究】同学们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了解到国会、总统、最高法院分别行使国家的立法、行政和司法权。在这里请大家思考与讨论探究这个问题: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相比,美国总统制有何特点?

    比较项

    国家元首

    元首的产生

    元首的权力

    元首的任期

    政府首脑

    政府的产生

    国家的权力中心

    美国总统制 总统 选举产生 掌握国家的实权 任期四年 总统 总统任命 总统 英国君主立宪制 国王 世袭 国家权力的象征,是虚职 世袭 首相 议会产生 议会

    相同点:都属资本主义国家政权组织形式,都建立在生产资料私有制基础上,由资产阶级国家性质决定并为之服务;都体现了三权分立制原则。

    【师】通过讨论我们了解美国总统共和制和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区别,但我们要明白,这两种

    制度都是资产阶级的民主制度,只是由于国情不同而在政体表现形式上有所不同,其本质均为“三权分立”的近代国家政治体制,所以美国就形成国会、总统、联邦法院三足鼎立之势,从而可以有效的防止权力的过度集中导致专权的出现,可以说“分权与制衡”是美国国家权力的基本组织原则,这样就使每个部门都通过某种方式牵制其他部门,以防止其中任何一个部门滥用权力,具有进步性。可以说1787年宪法不仅对美国对世界都产生重要的影响,请大家阅读课文42页,思考一下,我们应怎样评价美国1787年宪法?

    【师】哪位同学可以概括一下美国1787年宪法具有哪些意义?

    3、评价

    (1)性质:是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宪法。

    (2)突出“分权与制衡”原则,体现民主性。

    (3)存在不足

    4、确立政体(结果)

    华盛顿当选第一任总统,第一届国会诞生,美国联邦制共和政体确立。

    三、两党制的演变

    1、形成和发展:

    (1)形成:19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

    (2)发展:19世纪50年代中期,民主党(驴)和共和党(象)的对峙格局形成。(驴象之争)

    2、特点:民主党、共和党两党对垒、交替执政

    3、本质:都是资产阶级政党

    【本课小结】

    1787年美国宪法确立了三权分立的资产阶级联邦共和国。总统是国家元首、政府首脑,拥有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行政大权。国会行使立法权。最高法院享有司法权。1787年宪法是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奠定了美国政治制度的法律基础,为后采欧美各国资产阶级革命和政权建设提供了蓝本。宪法所确立的资产阶级民主原则和共和政体,在当时世界上封建专制制度占统治地位的历史条件下,具有重要意义,代表着历史发展的趋势。

    板书设计:

    一、独立之初的严峻形势

    1、独立

    2、形势(必要性)

    二、1787年宪法的颁布

    1.制定的时间、地点:1787年、费城

    2、主要内容:

    (1)中央集权——宪法规定美国是一个联邦制国家

    ①联邦政府拥有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大权,联邦权力高于各州权力

    ②各州在不违背宪法的前提下制定地方法律,有一定的自治权

    ③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相结合,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2)三权分立——宪法把国家权力分为立法、司法和行政三部分

    ①立法权属于国会

    国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②行政权属于总统

    ③司法权属于最高法院

    3、评价

    (1)性质:是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宪法。

    (2)突出“分权与制衡”原则,体现民主性。

    (3)存在不足

    4、确立政体(结果)

    三、两党制的演变

    1、形成和发展:

    (1)形成:19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

    (2)发展:19世纪50年代中期,民主党(驴)和共和党(象)的对峙格局形成。(驴象之争)

    2、特点:民主党、共和党两党对垒、交替执政

    3、本质:都是资产阶级政党

    教学反思:

    第五篇:2024届高考政治二轮复习课时跟踪训练:“人大

    课时检测

    (九)“人大·中国共产党·人民政协”选择题提速练

    1.民法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2024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草案)》进行了三次审议,三次征求社会公众意见,两次征求全国人大代表意见。2024年3月15日,的职责

    A.①③ C.②③

    B.①④

    D.②④

    解析:选D 全国人大代表深入调研,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和建议,可以更好维护人民利益,听取和反映群众的意见和要求是人大代表的职责,②④说法符合题意;材料强调人大代表的职责,没有体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地位,①不符合题意;人大和人大代表有国家的和地方的之分,只有全国人大代表才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③说法错误。

    4.(2024·天津南开区模拟)民之所望,政之所向。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释放出的一系列政策讯息,直指民生关切。在促进政府解决物价、住房、医疗、教育、就业等民生问题上,人大代表应该()A.行使决定权,对重大民生问题做出决策 B.行使质询权,对政府工作提出不同意见 C.行使提案权,依法提出民生问题的议案 D.行使立法权,制定法律法规约束政府行为

    解析:选C A、D两项表述错误,立法权与决定权是全国人大的职权。在促进政府解决物价、住房、医疗、教育、就业等民生问题上,人大代表应该行使提案权,依法提出民生问题的议案,故C项入选。B项与题意无关,排除。

    近几年的“两会”上,“民意”的含金量越来越高。代表、委员们的议案、提案、建议多一点,差距小一点„„老百姓最“闹心”的餐桌安全问题,更是代表、委员们提得最多的议案,许多热点问题都同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物价稳一点,学费降一点,看病省一点,岗位多一点。据此回答5~6题。

    5.百姓生活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成为全国人大代表们关注的焦点,这是因为()A.执政为民是中国共产党的本质要求 B.全国人大是我国的权力机关 C.人民代表享有提案权和质询权 D.对人民负责是人大代表的职责

    解析:选D 材料强调的是人大代表,未涉及中国共产党,排除A项;人大是我国的权力机关,B项错误;材料未体现人大代表的权利,故排除C项;百姓生活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成为全国人大代表们关注的焦点,体现了对人民负责是人大代表的职责,D项符合题意。

    6.全国政协委员们就百姓生活的社会热点问题纷纷上交提案、建议,这说明人民政协()A.积极履行政治协商、参政议政的职能 B.是国家机构的监督机关

    C.行使了加强社会建设职能 D.是国家权力的执行机关

    解析:选A 全国政协委员纷纷上交提案、建议说明人民政协积极履行政治协商、参政议政的职能,A项正确;人民政协不是国家机关,B项错误;政府行使了加强社会建设的职能,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C、D两项说法错误。

    7.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

    系 ④提高党的执政水平和执政能力

    A.①② C.②④

    B.①③

    D.③④

    解析:选C 党不是国家权力机关,党内监督也不是法律监督,①不选;加强党内监督有利于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有利于提高党的执政水平和执政能力,②④正确;材料中的党内监督是党内部之间的监督,不是党对政府的监督,加强党内监督与完善我国的行政监督体系无关,③不选,故本题答案应为C项。

    10.“十三五”规划是2024~2024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各族人民共同的行动纲领。围绕“十三五”规划的出台,不同部门有着不同的职责。下列能体现这一过程传导路径的是()①国务院及各部委发挥行政职能作用 ②政协发挥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的作用 ③共产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指明方向 ④全国人大通过规划,行使最高权力 A.④→③→①→② C.②→③→④→①

    B.③→④→①→②

    D.③→②→④→①

    解析:选D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人民政协是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合作的组织形式,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组织,是人民民主的重要实现形式;政府是我国的行政机关,是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在我国的国家机构中居于最高地位,其他中央国家机关都由它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故“十三五”规划的出台过程是③→②→④→①,本题选D项。

    11.2024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举行小组会议,讨论有着我国民事法律体系“小宪法”之称的《民法总则(草案)》,围绕其中的内容,许多政协委员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和见解。3月1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材料体现出()①我国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②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是我国政协主体 ③政协积极履行政治协商和参政议政的职能 ④人民政协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 A.①② C.①③

    B.②④

    D.③④

    解析:选D 我国还没有完全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故①不选。材料主要围绕人民政协这一主体,②与题意无关。政协参与讨论《民法总则(草案)》体现政协积极履行政治协商和参政议政的职能,人民政协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③④正确,故选D项。

    12.(2024届高三·江苏三市联考)在全国“两会”上,政协委员就“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路径以及需要解决的一些困难和问题等热点话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为推进“一带一路”战略建言献策。这体现了人民政协()A.作为民主党派,致力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B.作为统一战线组织,是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 C.履行经济建设职能,推动开放型经济的发展 D.参与对外事务管理,是国家的重要决策机关

    解析:选B 材料体现了人民政协作为统一战线组织,是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B项正确;政协不是民主党派,A项错误;政协不是国家机构,不履行国家职能,也不参与对外事务管理,C、D两项错误。



    推荐阅读:
    2024高考历史人教版总复习:第三单元 第8课 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 课时跟踪训练
    情系教育扎根山村
    健康服务均等化总结
    班务总结-中班上学期班务总结(合集五篇)
    教师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心得2篇
    上一篇:健康服务均等化总结
    下一篇:返回列表
    中学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