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热门搜索: 祝福短信 自我鉴定
  •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八号文库

    两个转移:我国人口结构变化的基本趋势

    栏目:八号文库 来源:网络 作者:心上花开 时间:2024-08-22 07:03:42 下载.docx文档

    第一篇:两个转移:我国人口结构变化的基本趋势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各地区要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发展潜力,逐步形成各具特色的区域发展格局。有条件的区域,以特大城市和大城市为龙头,通过统筹规划,形成若干个用地少、要素集聚能力强、人口分布合理的新城市群。从我国经济空间结构的现实来看,这将是我国未来人口结构变化的基本趋势。

    一、人口问题: 我国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难题

    人类社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其实质是解决人的生存与发展问题。在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中,人始终是一个重要的主导因素,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特别是在我国这样一个人口基数大、结构不平衡、生态环境日趋严峻的国情状况下,人口问题就显得更为重要。不合理的人口结构,加重了社会负担,影响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削弱了国民经济发展的动力。(1)从空间分布结构上看,经济要素和经济产出主要集中于东部地区,并且这种趋势日趋强化,依次出现了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闽东南、山东半岛、辽中南等六大规模各异的城市群。东部地区以占全国416%的人口,创造了占全国约70%的GDP。东西部地区在经济发展水平和居民生活状况上存在着较大差距。(2)不合理的城乡人口分布,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国民经济现代化的实现。众多的人口集中在农村,一方面,加大了资源环境的压力,加剧了生态危机,严重影响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阻碍了农业现代化的实现和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限制了农村消费 品市场的扩大,削弱了国内需求对国民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3)人口结构老龄化趋势,给经济发展带来了不利影响。老年供养比上升,退休金支出加大,劳动人口年龄偏高影响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从生产和消费两个方面降低了资本积累,制约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国人口数量多、总体质量不高、结构不合理的现状,对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是巨大的,分析人口问题对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产生的不利影响,制定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人口政策,加快解决日趋严峻的; 人口问题,是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因此,我国人口空间结构变化的基本趋势是实现两个基本转移:欠发达地区人口向发达地区转移,农村人口向

    二、第一个转移: 努力实现欠发达地区的人口向发达地区转移

    人口流动是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我国限制人口转移的政策起源于计划经济时期。改革开放后,虽然宽了一些限制,但至今仍局限于劳动力的流动,而未实现人口的整体转移。这既是区域差距扩大的重要原因,也是欠发达地区问题不断积攒的结果。我国人口空间分布的特点是东 密西疏,人口空间流动的方向似乎应是自东往西。但是,如果考虑到我国东西部地区在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经济发展水平、社会发展潜力、人口自然增长率等方面存在的巨大差距,则需要从地区资源承载力方面对我国东西部地区之间的人口分布特点进行重新审视。

    资源承载力是在一定时期内,在保证居民一定物质生活水平的条件下,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资源所能够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或者是一个国家或地区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对该空间内人口的基本生存或发展的支撑能力。资源承载力的计算,首先确定与一定社会文化准则相符的居民物质 生活水平和地区所拥有的资源状况,然后计算该地区的理论人口适度数量。根据专家研究测算得出的结论:我国西部地区相对综合资源承载力处于超载状态,而东部地区则处于富余状态,即西部地区的人口压力远远超过了东部地区。表现为:人均资源占有量的降低以及由此造成的对自然资源的破坏性利用。

    我国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日趋恶化已受到世界瞩目。西部地区是我国自然生态退化最为严重的地区, 生态脆弱、干旱少雨、林草覆盖率低, 是近年来频繁发生沙尘暴的主要发源地。西

    部地区日益严重的生态退化问题,不仅直接威胁到当地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增加了当地本已难以承受的人口压力,而且还进一步加速了生态恶化的速度,从而陷入生态恶化——人口压力增大——贫困人口增多——生态更加恶化的循环之中,进而对我国整体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造成威胁。西部地区的生态退化问题突出地表现为生态的极度脆弱,意味着其较低的人口资源承载力和过高的人口压力。造成西部地区生退化的原因是:不利的自然条件和不合理的人类活动。不利的自然条件使得西部地区的生态脆弱性增强,为西部地区生态退化埋下了隐患,而不合 理的人类活动则将这种生态退化的可能变为现实。研究表明,相当数量的沙尘暴天气是由不合理的人类经济活动引起的。事实上,西部地区过垦、过牧、过采等不合理的经济活动是造成生态退化的主要原因,而过度经济活动的最根本原因是贫困。从经济学角度分析,在极端贫困、自然环境恶劣、生活来源单一的情况下,农牧民的过度经济活动是符合经济人的理性原则的。因此,从降低人口压力的角度改善生态环境、发展经济,是解决西部地区农牧民的出路和生活问题,解决生态退化,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根本出路。今后,应逐步实行促进人口自西部地区向东部地区流动的政策。“十一五”期间,国家应重视发挥各区域的比较优势和特色功能,合理布局经济区域。目前,随着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闽东南、山东半岛、辽中南这六大城市群经济的快速发展, 吸纳人口的能力和潜力将继续增强。国家可采取措施推动西部地区的居民向六大城市群有序流动,依托城市群经济的发展和对人口的吸纳,减少生态脆弱地区的人口数量,从根本上解决区域差距问题和生态环境不断恶化问题。

    东部地区经济活力的不断加强和固定资产投资的快速增长,为西部地区剩余劳动力到东部地区就业创造了条件。但传统计划经济体制遗留下的户籍管理制度和劳动用工制度,成为西部地区剩余劳动力实现向东部地区转移的极大障碍。因此,改革现行的户籍管理制度和劳动用工制度, 是顺利推进西部地区人口向东部地区转移的先决条件。

    城市和城镇转移。

    三、第二个转移: 农村人口向城市和城镇转移

    加速农村人口向城镇地区的转移,提高城市化率,是我国全面进入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城市化有利于解决我国的人口问题。城市化是解决日益严重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唯一出路。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现代化进程的顺利进行,需要将滞留在农村的大量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摆脱目前严重失调的人口城乡分布格局对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制约。城市化是提高人口素质的重要举措。城市丰富的教育资源和高效的人才资源利用,有利于人口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城市化还有利于降低人口出生率。城市人口较高的生活水平、较多的妇女就业机会、较高的教育水平,有利于改变人们的生育观念,提高孩子的养育成本,从而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人口出生率。

    城市化有利于解决农村地区的生态退化问题。造成生态退化问题的根本原因,主要是人类对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在我国西部地区, 恶劣的自然环境和贫穷落后的生活方式,造成了人们对土地、草原、湿地、林地等自然资源的过度利用,加剧了生态退化。在生态脆弱区建立“无人区”,依靠自然的力量恢复生态,是最有效的生态恢复方式。城市化为生态移民提供了条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和城市化率的不断提高,农村居民的数量会不断减少,农民人均收入会不断提高,对土地等自然资源的压力也随之降低,为生态退化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条件。

    城市化有利于解决乡镇企业的环境污染问题。乡镇企业是在政府实行严格的城市壁垒的情况下,广大农民为摆脱落后状况而采取的一种工业化实现形式。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加之乡镇企业自身规模小、设备技术落后、资源利用率低、环境污染严重等缺陷,使乡镇企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困难。随着城市进入门槛的不断降低和政府对乡镇企业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重视,乡镇企业的重新整合已被提到了议事日程。城市化战略的实施,为乡镇企业向城镇集中提供了机遇,也为解决乡镇企业的环境污染问题提供了条件。

    城市化是提升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根本出路。作为一个需要迅速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发展中大国,需要保持持续稳定的较高经济增长率。而城市作为一种伴随经济发展而出现的人类聚居形态,具有经济上的集聚功能和扩散功能,能够带动周围地区的经济发展,而且城市规模越大, 功能越齐全,其辐射范围就越广。实践表明,我国的城市化率每增长1个百分点,就可拉动当年 GDP增长1-2个百分点。由此可见,城市化已成为决定我国经济增长的关键性因素。不加快城市化进程,就难以实现农村经济的现代化,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就难以跃上一个新台阶。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按照循序渐进、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合理布局的原则,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这是对过去长期实施的抑制城市化发展方针的重大突破,预示着我国城市化快速推进的时期已到来。随着户籍制度的改革和劳动报酬的提高 , 我国将实现由劳动力转移向人口转移的转变,只有家庭人口的整体转移,才能真正地实现城市化。

    从某种意义上说,城市的发展过程就是经济资源包括人口在不同地区之间的转移过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同时,在城市发展过程中也将会发挥主导性作用。随着经济主体独立地位的加强和市场体制的日趋成熟,资源的趋利性会促使其向着具有规模经济效应的城市尤其是规模较大的城市集中,集中到一定程度后,城市作为一个经济体就会向周围地区释放能量,这就是城市对资源的集聚效应和扩散效应,这一过程就是城市的发展壮大过程。

    要顺利实现农村人口的转移,关键是要在城市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尽管第三产业能够吸纳更多的劳动力,但第三产业的发展是建立在第二产业充分发展的基础上的。只有第二产业充分发展和人们的收入提高到一定水平后,第三产业才有条件得到快速发展。要在城市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就必须大力发展第二产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而要使城市第二产业得到持续快速发展, 除了积极开拓国外市场,还必须在提高农民收入的基础上,拓宽农村消费品市场。

    伴随着工业化不断推进的城市化,尽管也一度产生了较为严重的城市环境问题,但对资源环境影响较大的人口问题和发展问题,需在城市化不断推进的过程中得到解决的。考虑到我国因众多的人口集中在农村地区所带来的对自然资源的过大压力,以及遍地开花的乡镇企业所造成的日趋严重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城市化对国家的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将更为明显。

    第二篇:“十五”期间我国产业结构变化趋势分析

    “十五”期间我国产业结构变化趋势分析

    中宏摘编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我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课题组日前发表了研究报告。该报告在分析了我国过去二十年产业结构变化的基础上,对我国“十五”期间产业结构的变化趋势以及工业结构变化趋势进行了预测。

    一、“十五”期间我国产业结构变化的基本趋势

    “十五”将是我国产业结构转换升级的重要时期。但无论如何,产业结构的任何变化都是在当前格局的基础上展开,并将一定程度地秉承现有的结构特征和变动趋势。据此作者利用历史数据对今后几年中我国产业结构变化的基本趋势进行了粗略估测,结果表明:

    1.第一产业的收入比重和劳动力比重将明显降低。这种变动趋势有其内在的必然性。从供给角度看,我国第一产业的相对劳动生产率一直低于二、三产业,也明显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由于大量滞留农村的劳动力难于在短时间内实现非农化转移,农业劳动生产率明显提高的可能性较小,这将成为第一产业收入比重下降,农业劳动力持续向其他产业转移的根本动力。从需求角度考察,绝大多数农产品需求弹性较低,在最终消费需求中的比重将随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而有所降低,工业对农产品原料的需求比重也将随工业产品加工程度的提高而不断降低。这些需求因素会不同程度地限制第一产业的快速增长。

    2.第三产业的劳动力和收入比重将较大幅度提高。改革开放以后,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发展对第三产业的巨大需求逐步显现并释放出来,有力地推动了第三产业的发展,并使其在过去几年形成比较稳定的高增长趋势。这种增长趋势中,既有补课的成分,也有结构升级本身的必然性。目前,第三产业弥补欠缺的工作尚未完成,结构升级要求的快速增长刚刚启动,高增长的动力仍然存在,加上我国城市化速度加快的推动作用,可以肯定“十五”期间我国第三产业将呈现旺盛的增长势头。

    3.第二产业劳动力比重和收入比重稳中有降。国际经验表明,随着工业化的推进,第二产业比重将经历一个由上升到下降的倒“U”型变化过程。从人均收入水平看,我国目前基本处于工业化加速发展时期(即工业快速增长时期),第二产业比重仍存在继续提高的可能。但从另一方面看,我国工业特别是制造业绝对比重已经远远超出其他国家,如果其比重进一步提高,必然会加大我国产业结构与“一般模式”相比较的扭曲程度。所以,以“矫正扭曲”和优化内部结构为核心的稳中有降将是今后一段时期工业以至第二产业比重变化最可能的情形。近年来,这种变化趋势已经有所表现并在不断加强。需要指出的是,简单地从我国第二产业比重稳中有降、第三产业明显增长的趋势与发达国家工业化后期的结构变动特征十分相似,就判断我国已进入工业化后期是不切合实际的,这种情况只有在人均收入达到较高水平以后才可能出现,我国目前的收入水平与此还相距甚远。

    总的来看,“十五”期间我国第一产业地位下降和第三产业比重提高是结构变化比较突出的方面,这一特点基本延续了过去较长时期以来形成的变动趋势。从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看,二、三产业仍将是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支撑力量。其中,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趋势将使其贡献水平逐渐提高,并有可能在“十五”期间超过工业,成为经济增长第一位的拉动力量。

    二、我国工业结构变化的趋势分析与产业分类

    “十五”期间,我国工业发展的核心内容是工业内部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影响和推动这一变化的主要力量将来自三个方面:

    1.我国工业结构调整的目标和内容已经发生根本变化

    改革开放以后,在居民消费需求迅速扩张的推动下,我国消费品工业经历了一个“补课型”的快速扩张时期,并较快地完成了工业化的第一阶段(以生活消费品为主的轻工业发展阶段)和第二阶段(以重化工原材料为主的发展阶段)。但我国消费品工业是依靠进口设备、零部件和关键技术发展起来的,缺少国内基础工业、特别是装备工业的广泛支持,缺少自我发展和创新能力。90年代中期以后,在买方市场特征日益突出的新形势下,工业结构的这一内在缺陷凸现出来,并成为限制企业发展的瓶颈,工业结构升级的主要矛盾也开始由资源供给,转到工业技术开发创新能力方面。就具体产业或产业群的发展趋势看,工业结构内在矛盾的变化首先表现在传统消费品工业的发展将受到越来越多的市场约束,一部分资源开始从消费品最终生产环节向中上游环节转移以寻求发展,并带动“引进型”产业的国产化过程不断加快;其次,传统消费品工业的改造升级将使设备投资大量增加,形成对装备工业的巨大需求,进而对材料工业、基础零部件工业和工业基础技术的发展产生影响;最后,高加工度的新一代工业消费品产业和设备制造业将成为主要的增长热点。

    2.城市化步伐加快对我国工业结构变化趋势的影响

    参考国际经验可以看出,我国已基本进入城市化加速发展时期,预计在未来二、三十年里,城市化速度将比目前加快一倍,并成为推动我国下阶段经济增长和结构升级的主要动力之一。城市化速度加快将首先带动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农业劳动力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转移,消除制约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主要瓶颈;其次,城市化程度提高将加大对住宅、交通、水、煤气、邮电等一系列城市基础设施的需求,直接或间接地拉动汽车、建筑、建材等相关产业的发展;最后,城市化程度提高有助于改善人们的收入结构和消费习惯,推动整体消费结构的升级,并拉动食品加工制造业、饮料业、家用电器等消费品工业的发展。

    3.消费结构升级对工业结构调整的推动作用

    我国经济至今仍未摆脱二元经济特征,农村居民收入只相当于城镇居民的40%左右,消费结构不在同一档次。现阶段多数城镇居民家庭已经基本解决了衣食和部分用的问题,正在向提高住、行水平和生活质量的阶段过渡,住宅、轿车、轨道交通等社会基础设施、通讯及其他新型电子产品、文化娱乐、旅游、社区服务等将成为重要增长点,并相应带动建筑、建材、机械、石化、电子等工业部门的较快增长。与此同时,随着农村人口向非农产业和城镇的转移而带来的收入提高,将会增加对家电等耐用消费品的需求,并拉动这些产业进入一个新的较快增长期。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我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课题组 负责人:陈清泰鲁志强 课题总协调人:刘世锦 本报告执笔:杨建龙)

    第三篇:我国中小学教学模式改革的基本趋势

    我国中小学教学模式改革的基本趋势

    摘要: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国内外越来越重视研究教育教学模式,明确教学模式在教学活动中的重要性。本文简洁阐述了探讨教学模式对促进教育改革,提高教师专业素质有重要意义;研究了我国中小学教学模式改革的几个基本趋势,教学模式更加多样化、现代化、情意化、注重教和学的结合。

    关键词:中小学

    教学模式改革

    基本趋势

    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教育学认为教学活动是一个系列特殊认识过程与实践过程,这个过程总要通过一定的形式表现出来,教学模式就是教学活动的一种表现形式。采用系统的观点研究教学模式,了解教学模式的功能及教学模式发展的基本趋势,以使教学设计最优;广泛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达到最优的教学效果。

    一、中小学教学模式改革的背景

    随着改革开放,我国的教育事业蓬随着勃发展,我国相继开展了基础教育课程的改革,进行着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工作的开展,同时启动教师教育创新平台,随着国家教育中长期发展纲要的颁布,教育部在《关于深化教学改革,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高素质人才的意见》中指出:“改革教学方法是深化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2024年开始,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强调,在注意选择适当的教学组织形式的同时,必须高度重视教学方法的改革。

    素质教育重视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将改变教师的教学生活。现阶段由于多种原因现有的教学模式普遍不达标难以满足时代发展的需要。许多教师面对素质教育出现新形势、新问题无所适从,缺乏应有的变通能力,知识运用能力差。改革现有的教学模式是成功实施素质教育的保证。全球化要求教育改革与教育国际化,要求教育的开放,信息化带来教育技术与教学手段的创新,呼唤新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

    总之,教学模式既是教学理论的运用,又是教学实践的概括,具有很重要的研究价值。我国的教育事业与时俱进,不断发展,在中小学教育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模式早已不适应信息化、数字化的生存环境,其弊端越来越明显。为适应信息化社会人才培养的需要,教育教学模式必须加大改革的力度,研究模式的基本发展趋势以获取最佳效益。

    二、教学模式发展趋势

    2.1单一教学模式向多样化教学模式发展

    就我国中小学教学活动的实际而言,长期以来的主要缺陷之一就是教学模式过于单一化,单向的、灌输式的教育手段没有考虑到中小学生的学习发展需求及差异,忽视了学生的个性,难以做到因材施教,导致教学效果的不尽如人意,影响了教育教学任务的完成。目前教学中中小学生的生理以及心理特点都决定着教学应当多样化,教学活动操作程序机械不会产生好的教学效果。新的教学思想层出不穷,再加上新的科学技术革命对教学的影响,各种教学模式纷纷出现,呈现百花齐放的局面。比如有情境教学模式、尝试教学模式、自学辅导教学模式、协同教学模式、互动教学模式等。不同的教学模式相互批评、竞争、借鉴,发挥着各自的功能,为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选择教学模式提供了广阔的余地。目前和今后相当时间内,教学模式的多样化将成为小学教学改革的重要历史任务。

    2.2归纳型向演绎型教学模式发展

    归纳型教学模式重视从经验中总结、归纳它的起点是经验形成思维的过程是归纳。演绎型教学模式指的是从一种科学理论假设出发推演出一种教学模式然后用严密的实验来验证其效用。它的起点是理论假设形成思维的过程是演绎。归纳型教学模式来自于教学实践的总结不免有些不确定性有些地方还不能自圆其说。而演绎型教学模式有一定的理论基础能够自圆其说有自己完备的体系。这种模式有利于弥补了学生生活经验的不足,实现了师生的共同提高。

    2.3“教”为主向重“学”为主教学模式发展

    有什么样的教学理论就会产生什么样的教学模式。传统教学模式都是从教师如何去教这个角度来进行阐述忽视了学生如何学这个问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基本上是教师的一言堂,学生被剥夺了问的权利,处于被动接受理论知识的状态;问答的内容限于认知性的问题,答案是预设、惟一和定型的,学生机械学习、惰性学习,对教师的依赖心理较重。这些弊端不利于教育事业的发展。现代教学模式的发展趋势是重视教学活动中学生的主体性重视学生对教学的参与根据教学的需要合理设计“教”与“学”的活动,由以“教”为主向“学教并重”转化。提出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强调教学模式中师生关系的协调、和谐、互补。更加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更加注重教师与学生的合作、学生与学生的合作。教学改革的趋势是使学生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具体的社会问题的解决中,增强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只有在社会实践中,学生的创新思维才会有不竭的动力和旺盛的生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

    2.4教学模式的日益现代化

    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信息传播速度的加快、媒体的发达,今天知道的东西,也许明天就会过时。加之学生年龄特点、心理特点变化等因素,均给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提出了新的挑战。因此,全球范围内,终身学习的思想观念,正在变为社会及个人可持续发展的现实要求,学习已成为人的一种生活方式。在信息大爆炸的时代,学生获得知识的渠道越来越多,“教会学生学习”已成为当今世界教育的重要口号。现代教学技术的兴起和发展任何时代、任何形式的“教育”都有与其相应的“教学技术” ,只是“技术”的含量和水平的高低不同而已。人类教学技术的水平与社会发展相适应 ,并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提高 ,不同的历史时期产生不同的教学技术。所以,教学模式的改革越来越重视引进现代科学技术的心理论、新成果。有些教学模式已经开始注意利用电脑等先进的科学技术的成果教学条件的科学含量越来越高充分利用可提供的教学条件设计教学模式。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广泛应用,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革新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带动了课程体系、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等的全面改革,推动了素质教育的发展进程。

    2.5教学模式的目标趋向情意化

    从心理机制角度科学地设计和叙述教学模式,不仅是必然的,而且能够越做越好。力求课程的生活化人性化,乐趣化,内容应结合学生实际生活的需要,在学校除了学得基本知识外,更需要有学以致用,将知识转化为解决各种生活挑战及工作所需的能力,重视学生个体需要的满足,提倡人文化的陶冶,处处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让学生在最合理的环境下学习,讲究课程的引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进而达到有效学习的目的。

    目前,世界各国在教学模式的改革中都避免模式单一化及形式化、僵化的缺失,而力求达到弹性化、有效化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李洪发.实施素质教育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24(04)[2] 董彪.现代教学方法改革的发展趋势[J].现代中小学教育.1998(03)[3] 张景斌,蓝维著.学校教育现代化的理论与实践[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24 [4] 纪德奎.变革与重建:课堂优质化建设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24 [5] 吴晗清.新课改以来我国教学模式研究及对它的思考[J].教育导刊.2024(03)[6] 索桂芳,任学印.新课程体系下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构建[J].课程.教材.教法.2024(08)[7] 王敏勤.和谐教学的课堂教学模式[J].教育研究.2024(01)[8] 肖美艳.我国近二十年教学模式理论研究综述[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24(11)[9] 段作章.课程改革与教学模式转变[J].教育研究.2024(06)[10] 杨小微著.中小学教学模式[M].湖北教育出版社,1990

    第四篇:对我国经济发展基本趋势高增长的探析

    近几个月来,各项宏观经济指标如经济增长率、出口增长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上涨率等呈现出下调势态,对此,很多人产生了极大的担忧,认为中国经济极有可能从此滑入慢车道。回首过去,每次经济下调,总会引发出过度的忧虑。1998年~1999年的经济下调(降至7.8%、7.6%),甚至使一些学者惊呼中国经济会出现类似美国1929年~1933年的大危机。目前面对这两年14.8%、14.7%的货币供应量增长率,人们还高呼中国的通货在紧缩。显然,当经济下调时,我们应当保持清醒的头脑,过于悲观不可取,要从对经济发展基本趋势的把握角度去认识短期势态,要分析短期势态会不会改变长期势态。那么,究竟应该如何认识我国经济的基本趋势呢?笔者认为,通过对中国特定的国情和体制特征进行分析可以判断,今后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趋势还会是高增长。当前的经济下滑属于阶段性调整。

    我国经济具有强劲的增长冲力

    改革进程中,我国经济尽管出现过阶段性下调,但经过短暂的调整,随即转入高增长,因而总体上呈现为持续高增长势态,而且上冲力异常强劲。

    首先,从1979年~2024年,我国年均经济增长率为9.8%,在全世界位居第一,比世界总计多出6.8个百分点,同期高增长的印度、韩国、新加坡分别为5.7%、6.4%、7.1%,而发达国家中的美国、欧元区、日本分别为2.9%、2.2%、2.4%。经济连续29年9.8%的增速应该是奇迹,足以说明其内在的增长冲力异常强劲。

    其次,从世界各国一般规律看,伴随着经济总量的扩张,经济增长率会出现较大幅度周期性递减现象,但我国并没有这样。上世纪80年代,我国gdp总额从4545.6亿元增长到16992.3亿元,此间,经济增长率有5年达到10%以上。及至上世纪90年代,gdp总额1999年增至89677亿元,比1989年增长了4.27倍。经济规模显然急剧扩大,但此间增速并未放缓。进入2024年之后,2024年~2024年连续5年经济增长率在10%以上。可见,在这3个时间段,经济增长率并没有因为经济规模的逐步扩张而降低,这在世界上是罕见的,表明中国经济的上涨冲力强劲。

    再其次,衡量一国经济增长冲力强弱不仅要看价值指标,更要看实物量指标。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上第一大产出国,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均位居世界前列。1978年,我国只是棉布产量世界第一,目前煤、化肥、水泥、粗钢、电视机、鞋等都已全世界第一。从1978年~2024年,中国新兴产业产品产量增长倍数远高于gdp增长倍数,比如彩电、冰箱、空调、汽车,分别增长了2.10万倍、0.15万倍、40万倍、0.06万倍。

    人口规模“托底”,中国具有举世无双的消费市场

    一个国家的经济能够保持长时间高速增长,不可能没有国内消费市场的支撑,即便是对外依存度高的国家也不可能例外。改革进程中,中国的消费扩张与经济增长保持了高度的同向性。就总体趋势而言,30年期间内,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率与年均经济增长率差距不大。

    目前,就消费量而言,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大消费市场。我国现在是世界第一大手机市场(持有量5亿部)、电话用户市场(9.8亿用户)、国内旅游市场(16.1亿人次)、网络市场(2.9亿上网人数)、服装市场,同时也是世界第二大汽车市场、黄金饰品市场,第三大医疗市场和奢侈品市场。近10年是中国消费扩张的加速期,原来属于发达国家消费进步支撑点的通信产品、汽车、网络产品等成为中国新的消费增长点。

    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经济增长率虽然降至9%,但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率高达21.8%,超过2024年4个百分点。中国消费急剧扩张有三大成因:一是人口膨胀。30年间人口净增长3.6亿。13亿多的人口规模自然导致基本生存资料需求膨胀长期化。二是工业品物价下降。上世纪80年代通胀特征是工业品和农产品价格同幅双涨,90年代通胀特征是农产品价格空前上涨、工业品价格小幅上涨,2024年后通胀特征是农产品价格高涨、工业品价格下降。从上世纪90年代之后,我国工业消费品特别是家电产品即进入价格下降通道。2024年之后,家电产品和通信产品价格加速下调。30年间,商品零售价格定比指数(以1978年为100)仅上涨了2.76倍,远低于gdp和工农业产品供给增速。物价下行极大地刺激了消费,各类耐用消费品进入普通居民家庭。三是居民收入普遍增长。30年间城乡居民收入快速增长,按定比计算,其中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5倍、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增长6.3倍。居民收入的增长为有效需求增长奠定了基础。

    综合看,中国消费扩张具有特殊的人口基础,物价稳定和收入增长是有效需求增长的基本条件。其中,至为关键的是人口规模形成的消费需求对消费增长起到了托底

    作用。相比较而言,西方国家在收入增长背景下,消费扩张是以人均水平加速提高为基础,中国则主要以人口规模为基础。

    中国具有强烈的投资冲动

    30年间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始终快速膨胀,从1981年~2024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了131倍,同期gdp增长了50倍。可见,中国经济增长属于典型的投资拉动型。固定资产投资膨胀如此

    之快绝非偶然,其成因归结起来主要有四点:一是公共产品供给拉动。

    近年来实施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战略,使公共产品供给固定资产投资加速增长,突出的表现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保持年均25%以上的增速,生态保护投资、大江大河治理等投资均保持高速增长。今后这些方面的投资仍会保持高增长。

    二是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从1995年~2024年我国城镇化率以年均1个百分点的速度递增。城市人口增加了2.4亿,如果把1亿多农民工也考虑进来,城市人口总量近7亿。城镇化率的提高必然直接带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住房建设等投资的急剧膨胀。

    三是集权型行政管理体制。我国是上级政府直接领导下级政府的国家,上级对下级的控制采用了以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为基本依据的、包含数十个指标的政绩考评体制。其规划的大部分指标都要体现发展速度、投资增长率。这使得下级政府只能通过增加投资来实现考评目标。可见,投资扩张在中国有着坚实的体制基础。

    四是最终消费拉动投资。2024年我国与最终消费关联度高的一些行业,投资增长率高达30%以上,如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38.5%)、废弃资源和废旧资料回收加工业(120.2%)、房地产业(32.2%)。

    上述四个因素,在我国属于长期性因素,是决定投资增长的基本决定因素,其效应不会随经济发展的阶段性波动而减弱。

    可见,我国经济高增长是有特殊支点的,而且这些支点的力度未来不会减弱。然而,当前我国经济增长为什么会处于回调势态呢?

    首先,物价上涨抑制了经济增长。物价上涨初期会刺激经济增长,但上涨到一定程度后就会抑制经济增长。从2024年开始,投资品价格上涨,大部分金属材料都上涨了1倍以上,表面上把gdp推起来了,财政收入也相应增长,但最终却挤垮了企业,特别是外向型企业。物价上涨人为压缩了消费扩张空间,使人们有限的收入与消费需求的多样化发生了较大的矛盾,最终在产业终端锁定了产业增长的边际。比如商品房销售,近年来住房价格快速上涨,大部分城市3年内房价上涨1倍以上,大城市房价均已达到职工年平均工资水平的20倍以上。这显然超过了大部分职工的收入增长速度,挤压了购房支出的扩张空间,从而导致了普遍性的住房销售成交量萎缩,最终结果是房地产业陷入困境。目前很多企业资金周转困难,主要原因就是前期购进的高价原材料在国内外产品需求萎缩和价格下调的条件下消化不出去。比如钢材,2024年上半年价格上涨30%多,下半年陡然又下降了40%多,价格大起大落使高价位购进钢材的企业陷入成本消化危机,同时也把钢铁业推入大面积减产、全行业亏损境地。

    其次,前期紧缩性宏观调控政策抑制了经济规模扩大。近两年为防止经济过热,我国采取了紧缩性宏观调控政策,通过提高利率、存款准备金率和控制贷款规模等手段拧紧了货币供给闸口。同时,国家严格审批大型投资项目、加强价格管理。这些措施把流动性的释放锁定在一定区间,限制了所有投资主体的投资规模。在此背景下,自有资金相对充实的企业和政府工程尚可运转,但成长型中小企业则一下子跌入资金融通困境,投资增长率下降。

    再其次,发达国家经济大幅降温。近5年来中国经济的重大转变就是对外依存度大幅提高,2024年已达67%,2024年进出口贸易总额突破2.5万亿美元,对外依存度仍达60%。因此,我国经济难免与世界经济同向变动。特别是发达国家消费市场萎缩,大幅度限制了中国企业的出口,直接影响了中国经济增长。

    最后,产出增长速度超出有效需求增长速度。经济增长是供求均衡增长的结果,当产出扩张超过有效需求扩张一定程度时,经济增长率自然会下调。近年来,我国产能高速扩张。如化学纤维、纱、冰箱、汽车、电解铝等的产量5年间都增长1倍上。但与此同时,政府消费支出、职工平均货币工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人均纯收入等的增长均在1倍以内。这实际上形成了阶段性产能过剩。如果此时上游产品价格处于下降或稳定势态,那么,就可以通过较大幅度降低下游产品价格来促成供求平衡,但现实是从农产品、能源产品到原材料都处于价格上涨势态,这使产能过剩转化为增长阻力。事实上,对于中国这样一个高投资增长率的国家,这种阶段性产出过剩阻滞经济增长的情况是每一轮经济周期都有的,比如1989年和1996年两次经济下行。

    综上所述,可以肯定我国经济持续高增长的基本条件并未消失,整体经济平稳运行的基础依然稳固,出现阶段性回调是多种体制性因素和非体制性因素所致,从经济周期化变动规律角度看并不奇怪。由此出发,可以说重新确定宏观调控政策目标确有必要,但不能盲目扩张,既要重视困难,又要冷静分析形势,更要重视可持续发展。

    第五篇:我国人口结构的若干重要新变化

    我国人口结构的若干重要新变化

    我国人口结构的若干重要新变化

    摘 要: 为了了解人口动态的变化状况,我国于2024年11月1日进行了1%人口的抽样调查。根据此次抽样调查的数据,可以看出我国人口结构新近出现了一些重要变化。

    一、现人口总量达13.1亿,自增率首次上升;

    二、城市化速度在加速中放缓,乡村人口总量持续减少;

    三、婴幼儿性别比居高不下,未来婚姻挤压会日趋严重;

    四、人口倒金字塔结构显现,人口流出大省老年抚养比升高;

    五、文化程度提高较快,西部地区文盲率偏高;

    六、独生子女占人口比重上升,“男独”多于“女独”;

    七、汉族人口增速大大减缓,少数民族人口增速仍然很高。

    关键词: 人口结构,人口抽样调查,人口总量,人口增速

    为了了解人口动态的变化状况,我国于2024年11月1日进行了1%人口的抽样调查。根据此次抽样调查的数据,可以看出我国人口结构新近出现了一些重要变化。

    一、现人口总量达13.1亿,自增率首次上升

    2024年1%人口抽样调查表明,我国的人口总数是13.062亿。如果加上该年11月和12月的净增加人口,则2024年年底我国大陆人口总量达到了13.0756亿。考虑到最近几年每年净增加人口约750万,2024年,我国的总人口应有13.1亿多。

    2024年,我国人口自然增率一反过去下跌的势头,出现首次上扬,人口年净增长量比上年多增加768万人。这个增加额虽然不大,仅比2024年净增加人口761万多出7万人,但却是上升的迹象。

    二、城市化速度在加速中放缓,乡村人口总量持续减少

    我国的城市化水平,自1996年开始增速加快。这与世界其他国家城市化历史所得到的经验基本一致,即当城市化水平达到或超过30%之后,这个国家会进入到快速城市化时期。1996年,我国城市化增速达到了1.44%,1997年为1.43%,1998年为1.44%。在此之后一直稳定增长,每年都保持在1.44%或1.43%左右。直到2024年和2024年,增长速度才逐渐减缓,但仍然保持着1.23%的年增速。

    虽然近两年我国人口城市化速度稍有放缓,但整体城市化水平在2024年已经达到42.99%。如果2024年的增速也在1个百分点以上,那么,到2024年年底,我国的城市化水平将超过44%。但各省的城市化水平存在较大差异。总体来说,东南沿海地区城市化水平较高,西部内陆地区城市化水平较低。

    与城市化增速的时间相仿,1995年之后,乡村人口的绝对数量开始转为下降态势。到2024年年底,乡村人口的数量已下降到7.45亿。1995年-2024年,乡村人口的绝对数量减少了1.14亿。

    三、婴幼儿性别比居高不下,未来婚姻挤压会日趋严重

    人口出生性别比正常值一般在103到107之间。但我国人口的出生性别比,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却迅速攀升。例如,1995年,0岁-4岁人口的平均性别比是118.38,2024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得到的0岁-4岁人口的平均性别比是120.17,2024年人口变动抽样调查得到的0岁-4岁人口的平均性别比为121.22。2024年1%人口抽样调查得到的0岁-4岁人口的平均性别比是122.66。

    19岁以下各年龄段人口的性别比开始出现失调现象,年龄段越低,性别比值越高;年龄段越高,性别比越低。这个问题不解决,和谐社会就难以实现。因为女性的短缺,会造成婚姻上男性的堆积,并因此带来求偶挤压。这会给弱势男性带来终身不婚的风险。

    四、人口倒金字塔结构显现,人口流出大省老年抚养比升高

    2024年1%人口抽样调查发现,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为11.03%。其中,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7.69%。显然,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

    从分年龄段人口结构上来看,0岁-4岁年龄段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5.34%,5岁-9岁年龄段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6.24%,10岁-14岁年龄段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7.97%,15岁-19岁年龄段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8.50%。年龄段越小的出生队列,其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越小。

    另外,老龄化水平的升高增加了老年抚养比。对于那些有大量年轻人口流出的省份来说,常住人口的抚养比在上升。例如,人口流出大省(直辖市)四川和重庆的老年抚养比最高,分别达到了16.24%和16.04%。另一个劳务输出大省安徽,其老年抚养比也达到了15.1%。湖南、湖北、广西、贵州、山东等劳务输出大省,老年抚养比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五、文化程度提高较快,西部地区文盲率偏高

    2024年1%人口抽样调查发现,在全国人口中,具有大学及以上教育程度(指大专及以上)的人口为6764万人,高中程度(含中专)的人口为15083万人,初中程度的人口为46735万人,小学程度的人口为40706万人。与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具有大学程度的人口增加2193万人,高中程度人口增加974万人,初中程度人口增加3746万人,小学程度人口减少4485万人。这说明,我国人口的受教育程度,自2024年以来有了很大提高。

    但在15岁及以上年龄段人口中,还存在着数量不菲的文盲人口,全国文盲人口所占比重为11.04%。但男性和女性之间存在很大差异,女性人口的文盲率高达16.15%,而男性的文盲率则是5.86%。文盲人口的这种性别差异,主要导源于家庭教育投资的性别歧视。

    2024年1%人口抽样调查还发现,全国15岁及以上年龄段人口文盲率超过20%的省和自治区有5个,它们依次是西藏(44.84%)、青海(24.07%)、贵州(21.41%)、甘肃(20.83%)和云南(20.07)。安徽虽然低于20%,但却接近20%,为19.24%。可见,文盲率最高的省份,主要集中在西部少数民族地区。

    六、独生子女占人口比重上升,“男独”多于“女独”

    就全国来说,30岁及以下年龄独生子女占同龄人口的比重已达29.30%。独生子女所占比重的增加,会增加同年龄段人口独生子女互相结婚的比率,这反过来又会影响家庭关系的代际抚养结构,形成一定比例的4︰2︰1或4︰2︰2结构。尤其是在城市和镇30岁以下人口当中,这种几率会上升得很快。

    由于某些省份实行的是“生男即止”政策,所以在独生子女中,男性多于女性。就全国层面来说,30岁以下人口中男性独生子女所占比重为32.02%,女性所占比重26.38%。

    七、汉族人口增速大大减缓,少数民族人口增速仍然很高

    2024年1%人口抽样调查发现:在全国人口中,汉族人口为118295万人,占总人口的90.56%;各少数民族人口为12333万人,占总人口的9.44%。与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汉族人口增加了2355万人,增长了2.03%;各少数民族人口增加了1690万人,增长了15.88%。

    少数民族人口的增加,会加大其居住区域人口对资源、环境的压力,影响少数民族人口生活状况的改善。从长期趋势上来说,也不利于少数民族人口的发展。



    推荐阅读:
    两个转移:我国人口结构变化的基本趋势
    产 假 申 请[★]
    小班亲子共读活动总结
    在全省交通运输工作会议上的总结讲话
    测验四 销售过程
    中学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