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热门搜索: 合作协议 高中作文
  •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八号文库

    专题党课讲稿:用革命精神从事工作(五篇)

    栏目:八号文库 来源:网络 作者:琴心剑胆 时间:2024-08-26 06:57:56 下载.docx文档

    第一篇:专题党课讲稿:用革命精神从事工作

    专题党课讲稿:用革命精神从事工作

    同志们:

    列宁在阐述“共产主义星期六义务劳动”时特别强调了“自愿自觉”一词,表示要“用革命精神从事工作”,说明列宁认为,“共产主义星期六义务劳动”最终要实现人的自身解放。正是这种由“共产主义星期六义务劳动”所标志所实现的无产阶级工作,彻底巩固了农民对无产阶级国家的尊敬和爱戴,才会使农民相信共产主义正确,成为共产主义事业无限忠实的拥护者。所谓事业,是指人所从事的,具有一定目标、规模和系统而对社会发展有影响的经常活动。职业是我们赖以生存的一种方式,事业则是一个人的精神寄托和奋斗的目标;工作只是谋生的手段,事业则是一生的追求。前者与肉体的需求相关,后者与人生的价值、意义、理想等相关。而事业心则是一种精神境界,反映了人们的综合素质,体现了一种人生追求和勤恳态度。共产党员以什么样的信念追求党的事业、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党的事业、以什么样的标准干好党的事业,反映了一个党员的思想作风和精神状态。所以,我们说,中国共产党员的忠诚,是对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高度热爱的朴素情怀。

    ―、全面理解“用革命精神从事工作”的时代意义

    (一)“用革命精神从事工作”的含义。

    “用革命精神从事工作”,集中体现了党的历史使命对全体党员的基本要求,是对党绝对忠诚的最好体现,是忠诚于党和人民的最终落脚点。用革命精神从事工作,就是要求广大党员兢兢业业、尽职尽责、艰苦奋斗、建功立业。如果没有对党绝对忠诚的信念、没有把忠诚党的事业作为人生的追求的基石,就要走弯路,甚至与党的性质、宗旨背道而驰,不仅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反而会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迷失自己。只有把个人的事业追求与党和国家的事业融为一体,对事业保持忠诚,才能有所作为,从而实现人生抱负。

    (二)“用革命精神从事工作”的具体要求。

    一是要增强事业心,干事创业。干事创业是党员的价值体现。党中央要求我们全党同志要想干事、会干事、干成事、不出事。想干事是德的体现,是一种良好的精神状态,是对党忠诚、对人民忠诚、对自己负责的体现,是有强烈事业心的标志。会干事是有能力的体现。想干、敢干还不够,还要能干、会干,真抓实干,埋头苦干,不断增强工作能力和水平。干成事是衡量工作能力的主要标志。只有坚持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才能干成事,以科学的态度才能干成事,以科学的方法才能干成事。我国正处在加快发展的重要关口、转型发展的重要节点,面临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我们要有干事创业的激情,要有干事创业的精神,抢抓机遇,奋发有为。我国经济基础薄弱,正处在社会发展转型期、经济建设加速期,问题比较多,困难也比较大,在这个重要时期,广大党员更应当具有强烈的使命感,面对压力提高自己的责任心,更要有如履薄冰的危机感、慢进即退的紧迫感、寝食难安的责任感,多察实情、出实招、办实事,从细节入手,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经得起实践的检验,这样才能对得起人民的重托,才能不辱使命。“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嘉兴南湖红船上的一点火光,是人民冲破旧军阀和反动派的迫害与镇压的光明和希望;黄土高原上矗立的延安宝塔是打败日本帝国主义、照亮最终胜利的引航灯塔。为国家、为民族、为人民的使命感,燃烧着一代代共产党人的昂扬斗志。新时代党员干部学习党史,就是要学习这种始终如一的攻坚克难的魄力,担当使命、砥砺作为。在困难和矛盾交织中,不犹豫、不彷徨、不退缩;在实践和磨炼考验中,挑重担、练本领、增智慧;在挑战和机遇迷雾中,摸规律、看本质,长经验。勇当攻坚克难的奋斗者,不当怕见风雨的泥菩萨;在斗争中长精神,燃烧勇攀高峰的斗志;于深水区、硬骨头中磨炼品质、塑造价值;秉持初心使命,团结带领各族人民全力追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断书写时代精神、昂扬民族志气,创造出经得起人民和历史检验的实绩。

    二是要强化责任敢担当。事不避难,敢于担当,奋勇向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看一个领导干部,很重要的是看有没有责任感,有没有担当精神。”“敢于担当”是一种境界,是一种精神,是一种责任。看一个党员、一个干部,很重要的是看他有没有责任感,有没有担当精神。敢于担当应成为全党同志的重要精神品质,要发扬这一优良传统,增强敢于担当的意识,提升敢于担当的素质,提高敢于担当的能力,珍惜使命,不负重托,在难题面前敢于开拓,在矛盾面前敢抓敢管,在风险面前敢担责任。“历尽天华成此景,人间万事出艰辛。”我们党的光辉历史,是无数共产党人“真刀真枪”拼出来、“流血流汗”干出来的,凝聚着无数先辈的实践智慧和创新成果。新时代事业的推进也绝非一帆风顺、敲锣打鼓就能实现,非动真斗硬的本领不能驾驭。前进的道路上注定崎岖不平,但只要善于总结历史规律,在学思践悟中练就善作善成的本领,就有信心有能力应对一切风险挑战。党员干部要在党史中汲取能量,打牢思想基础,成长为“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新一代共产党人。针对随时出现的新问题,亦步亦趋、墨守成规解决不了,要靠开拓创新求突破,寻求指导工作的“活材料”、解决问题的“金点子”,练就“看家本领”。用科学的措施、管用的方法,坚定不移在实践中创新、在创新中进取,在劈波中前进,在斩棘中辟天地,在攻坚克难中创业绩,做时代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

    三是要强化执行主动干。物有其本,事有其源。主动干精神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强灌输出来的。主动干精神的养成,既要有一定时间的积累,也要有多种养分的供给和培育。主动干精神来自事业心。事业心就是初心——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天底下最伟大的事业就是中国共产党的事业。作为党员干部,没有什么都不能没有事业心,忘了什么都不能忘了初心。有没有事业心是衡量是不是好干部的重要标准,也是能不能主动干的根由。一个干部有了事业心,也就有了干事的劲头,有了主动干的行动。主动干精神来自责任感。心中有事业就能感到肩上有责任。党员干部特别是一个地方一个单位的主要领导干部应该时刻认识到,党组织把一个地方一个单位的事业交给我们,也就是把干好这份事业的责任交给了我们。要担当责任,就要干好事业,就要主动干、全力干,日月有绩才能事业有成。主动干精神来自担当。关键时刻看担当。所谓关键时刻,就是大是大非面前,就是重大挑战关口,就是有可能牺牲个人利益、名誉甚至乌纱帽的时刻。有担当的干部之所以能在关键时刻走在前、扛在前、干在前,是因为他们首先考虑的不是自我,而是大我,把党的事业、群众利益和全局大局看得比个人利益、名誉和乌纱帽更重要。他们甚至有一种把乌纱帽摘下来拿在手里、随时准备交出去的气魄和胆识,而绝不追求逃避责任的稳重、善踢皮球的聪明、得过且过的得体。所谓官职、职位和权力,只有在担当的时候才有价值和意义。主动干精神来自党性。党员干部之所以区别普通人,就是因为具有党性。人性是有弱点的,人性的弱点有很多,党性可以克服人性的不足,可以修正人性的弱点,可以把负面的变成正面的,把消极的变成积极的,把被动的变成主动的。党员干部只有不断锤炼党性,不断提高党性修养,才能变得越来越纯粹,越来越具有党性之美,越来越散发党性之光。在社会上,在工作中,在困难和挑战面前,即使不佩戴党徽,也能让人感觉到,他是一个党员干部,是一个拥有党性修养的人。主动干精神来自忠诚。天下美德,莫大乎忠。党员干部对党忠诚、对人民忠诚、对领袖忠诚,是最基本的要求,也是最根本的要求。忠诚发自内心,与生命融为一体,才能自觉自愿、无怨无悔,不计得失、勇往直前。忠诚不能仅仅停留在口头上、表态上,而要落在实际中,体现在主动干上。说一千道一万,不干、不主动干、不干出成绩,就都是假的。当前,我们面临的发展环境稳中有变,十分复杂,眼前的困难和挑战不少。党员干部要为党分忧,为党担责,迫切需要上下一心,主动干、埋头干,干出新成就,干出新面貌,干出新天地。马克思曾经说过:“一步实际行动胜过一打纲领。”邓小平同志也曾指出:“世界上的事情都是干出来的,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都没有。”再好的理念、思想和政策,没有执行力,不能抓落实,一切都是空谈。现在,我们的发展思路是明确的,但有的工作没有落实到位,有的问题没有及时解决,关键是我们的一些同志在工作作风上和执行力上还有差距。面对这些问题,要强化责任意识,强化纪律意识,强化大局意识和中心意识,做到决策部署一旦做出,就迅速贯彻、畅通无阻执行。要坚持“发展要结果,不要理由;事业要行动,不要空谈;工作要落实,不要作秀”的工作导向,建立健全各项工作制度,深入实际,深入群众,解难题,办实事,创业绩。总之,要聚精会神抓好各项工作,努力成为学习型党员、发展型党员、务实型党员、服务型党员。

    四是要以乐于奉献。乐于奉献是人生的一种态度,也是人生的一种境界,主要反映的是如何对待个人得失。《中国共产党章程》第二条规定:“中国共产党党员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惜牺牲个人的一切,为共产主义奋斗终生。”第三条规定:“坚持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个人利益服从党和人民的利益,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克己奉公、多做贡献”。这些规定,带有强制性,必须成为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人生态度和境界。如果忠诚、干净、担当,体现的是责任要求的话,那么乐于奉献体现的则是情感的升华。其实人生中的很多幸福时刻是在被别人认可中获得的,而奉献就是获得他人认可的最佳方式。有了奉献精神,就会觉得在工作苦中有乐。一个人有“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情怀,有甘当“嫁衣裳”的气度,就会在不断地成就他人的同时成就自己,朋友多多,人际关系和谐。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不但要有强大的真理力量,而且要有强大的人格力量。真理力量集中体现为我们党的正确理论,人格力量集中体现为我们党的优良作风。”因此,党员、特别是党的领导干部一定要有真理的力量和人格的力量。真理力量是指对党的科学理论有深刻把握,善于为群众提供正确的、科学的、让人信服的、管用有效的办法措施,多一些真正有用的“大实话”,少一些解决不了问题的“场面话”。人格力量是指乐于服务基层、关爱群众的大爱情怀和以身作则、清正廉洁的浩然正气,真正做到心中有党讲忠诚、心中有民优服务、心中有责增干劲、心中有戒守规,在工作中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想不出的办法、想不通的不平。中国共产党是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政党,共产党员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最髙的内心追求。从利益代表来看,共产党员的“敌人”是少数;从人生信仰追求来看,共产党员的“敌人”是内心与党的宗旨相背离的“自我”。共产党员什么时候战胜了自己,做到了对党绝对忠诚,党的事业就会无往而不胜,就会拥有真正的荣光和骄傲。

    二、正确认识党的事业与个人价值的关系

    回顾中国共产党近百年的奋斗历程,重视历史,注重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把握历史规律、开辟前进道路,是我们党一贯重视并倡导的重要思想方法。深刻把握历史规律,才能完整准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原创性思想贡献,从而始终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对历史规律的深刻揭示,不仅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批判继承前人思想遗产基础上创立马克思主义的关键,而且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之科学性的根本表征,更是无产阶级政党得以诞生的理论前提。尽管几千年来人们一直苦苦思索历史之谜,但马克思以前的所有哲学家,在社会历史领域基本都是唯心主义的,要么否认历史发展的规律性,认为历史的发展是偶然的,毫无规律可循;要么把历史的发展归结为某种绝对精神或意识的作用,特别是归结为少数英雄人物的思想动机。正是马克思的“两大发现”,不仅揭示了人类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运行的特殊规律,而且为人类指明了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飞跃的途径,为人民指明了实现自由和解放的道路,为马克思主义政党指明了历史发展的方向和应当担负的使命。“用革命精神从事工作”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党的事业与个人价值二者间的关系。中国共产党历来强调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要努力改造主观世界,要求全党同志为党的事业努力奋斗,在发展党的事业的过程中实现个人价值。共产党员都要为党的事业和人民的幸福而不懈奋斗,在这一奋斗过程中来正确实现个人价值。

    (一)正确看待个人价值。

    人的价值及其实现问题,是一个永恒又常新的课题。古今中外,人们对此曾提出过许多不同的观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科学解决这一问题奠定了基础。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因此,必须通过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包括个人与他人、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来审视人的价值。每个人都是特定社会发展阶段和社会关系中的人。个人价值指的是个人的存在、活动、发展对社会和自身的意义。由于人既是价值的主体,又是价值的客体,个人价值就包含着个人的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双重含义。个人的社会价值是指个人对社会需要的满足和责任,也就是通常讲的贡献;个人的自我价值则指个人通过实践活动来满足自身的需要,以及社会根据个人的贡献给予个人的物质和精神的满足。这二者是不可分割的。因此,人的自我价值是在人通过实践活动满足社会需要的过程中、在创造社会价值的同时创造出来的。这是人的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内在统一的深刻客观依据和具体实现过程。个人价值的实现离不开价值观的指导。价值观是人们衡量不同事物价值标准的基本看法,也就是以什么样的标准去判断事物是否具有价值以及价值的大小、优劣。它与世界观、人生观密切联系,三者是辩证统一、不可分割的,构成社会意识形态的重要内容。一般来讲,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样,有什么样的价值观,也会影响其世界观和人生观。在人类社会发展中,个人价值是历史的、具体的,不仅在内容上,而且在实现形式上、内在关系上,都是历史的、具体的。个人价值的这一属性决定了价值观也是一个历史范畴,它随着历史的发展和时代的变化而变化。人们的价值观不同,其分析、衡量和判断事物的标准也就不同。对于共产党员来说,正确的价值观,是为实现共产主义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而奋斗的价值观,是为人民、为社会、为党的事业而无私奉献的价值观,是对党绝对忠诚的价值观。共产党员的价值观,深刻体现着共产党员对于人生价值和自身价值的根本看法和根本观点。

    党的xx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深入分析我国发展环境面临的深刻复杂变化,提出到2024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对“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全面部署,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擘画蓝图,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全会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这一科学判断,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国际国内形势的精准把握,为我们正确认识发展大势、防范风险挑战提供了根本遵循。应当承认,在我国社会意识形态中,正确的价值观总是占主导地位的,对社会生活发生着决定性的影响。但是,各种错误的价值观也大量存在,日益影响着人们的价值取向,并不断冲击着共产党员的价值观。面对这种冲击,有些人仍然坚定,有些人困惑,有些人则陷入了种种误区。价值观出了问题,世界观、人生观就没法不出问题,近年来一些党员干部犯错误甚至堕落为腐败分子,都与此有关。因此,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十分重要、十分紧迫。

    (二)在推进党的事业发展过程中实现个人价值。

    从根本上说,党的事业的发展与个人价值的实现,两者是统一的,并互相促进。一方面,党的事业为个人价值的实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提供了广阔的舞台,是党员实现个人价值的前提。党员作为党的一分子,其个人价值是与党的事业、党的命运息息相关的,离开了党的事业,党员个人价值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就不可能实现。另一方面,党的事业的发展有赖于广大党员积极性、创造性的充分发挥,党员的积极性、创造性为党的事业注人强大的生机和活力,是党的事业发展须臾不可少的。党员在为党的事业奋斗过程中实现个人价值,这种价值越大,对党的贡献就越大,党的事业的促进就越大。因而不仅要承认党员的个人价值,而且要通过各种手段保障党员的权益,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实现自身的价值。作为当代中国共产党员,只有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做出成绩和贡献,只有为党的事业奋斗不息,个人价值才是崇高的,也才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实现。有人认为,共产党员提倡奉献精神,就必定否认个人的利益和价值。这是严重的误解。为党的事业、为人民的利益勤奋工作,干出成绩,被社会认可,得到人民群众的赞誉,这样的价值和功利,正是要大力倡导并积极践行的。今天,有些人离开党的事业,力图另辟实现个人价值的途径,往往是走了弯路,碰了壁,最终一事无成。同时,我们还必须懂得,党的事业和个人价值的统一是辩证的发展的统一。在推进党的事业时,个人的一些利益、愿望并非都能立即实现,而要在事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逐步实现。个人价值的实现是需要具体的物质和文化条件的。恩格斯曾指出:人的“欲望要求同外部世界打交道,要求有得到满足的手段”,而这些手段并非随时都具备的。因此,如果提出过分的超出可能的要求,作为个人价值的实现,就必然遭受挫折。可以肯定,所有合理正当的要求都将在事业的发展中逐步得到满足,事业的发展也将为个人价值的实现创造出更多有利条件。

    应当看到,在特殊情况下,党的事业、人民的利益与个人价值也可能发生矛盾甚至对立,但那只是局部的、暂时的、相对的。为了全局利益牺牲部分局部利益,包括一部分个人利益,从而使社会价值得以实现,这种顾全大局的精神应当受到肯定和提倡。对于全局来说,也应尽量考虑和照顾局部利益,为个人自我价值的实现创造良好的条件。认识党的事业和个人价值的高度统一具有重要的意义,这不仅鼓励人们为党的事业不懈奋斗,实际上也是正确实现个人价值的重要前提。认识越自觉,就越能发挥主体能动性,真正把自己的奋斗融入党的伟大事业之中。在实践过程中,还必须自觉同各种错误的价值取向做斗争。少数党员极端个人主义严重,一切以个人利益为出发点。个人主义是资产阶级世界观的核心和资产阶级道德的基本原则,极端个人主义对党的事业、对社会发展、对个人成长进步,都是十分有害的,是与共产党员的价值观相违背的。新时代,面对全球化浪潮的冲击和西方各种价值观的渗透,如何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抵制资产阶级腐朽的人生观、价值观,是广大共产党员强化忠诚意识应当认真对待的重大现实问题。

    三、努力践行“用革命精神从事工作”

    马克思主义对历史规律的正确揭示为马克思主义政党指明了历史发展的趋势与方向,从而为共产党人坚定理想信念、认清社会现实、把握历史大势提供了理论指导。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批判包括英雄史观、神创论等在内的唯心史观基础上创立了唯物史观,强调人民群众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这是马克思的第一个伟大发现。马克思主义对历史规律的深刻洞察为无产阶级特别是无产阶级政党明确了责任与使命,从而为无产阶级组建革命政党、制定斗争策略、开展革命行动提供了实践遵循。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的第二个伟大发现,它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实质。由于共产党人在理论上的先进性,特别是对历史发展规律、方向和趋势的把握,不仅确保了无产阶级政党的代表性及其在革命实践中的领导权,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政党组织的自觉性和斗争策略的灵活性。因此,直到今天,自觉把握历史规律依然是中国共产党的话语特质,按历史规律办事也是中国共产党的实践品格,这就从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视角夯实了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基础。深刻把握历史规律,才能与时俱进地深化认识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从而不断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分析时代问题,指导中国实践,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取得历史性成就,基于对“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重大时代课题的规律性把握,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化了对三大规律的认识,开辟了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

    第二篇:专题党课:用革命精神从事工作

    用革命精神从事工作

    同志们:

    列宁在阐述“共产主义星期六义务劳动”时特别强调了“自愿自觉”一词,表示要“用革命精神从事工作”,说明列宁认为,“共产主义星期六义务劳动”最终要实现人的自身解放。正是这种由“共产主义星期六义务劳动”所标志所实现的无产阶级工作,彻底巩固了农民对无产阶级国家的尊敬和爱戴,才会使农民相信共产主义正确,成为共产主义事业无限忠实的拥护者。所谓事业,是指人所从事的,具有一定目标、规模和系统而对社会发展有影响的经常活动。职业是我们赖以生存的一种方式,事业则是一个人的精神寄托和奋斗的目标;

    工作只是谋生的手段,事业则是一生的追求。前者与肉体的需求相关,后者与人生的价值、意义、理想等相关。而事业心则是一种精神境界,反映了人们的综合素质,体现了一种人生追求和勤恳态度。共产党员以什么样的信念追求党的事业、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党的事业、以什么样的标准干好党的事业,反映了一个党员的思想作风和精神状态。所以,我们说,中国共产党员的忠诚,是对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高度热爱的朴素情怀。

    ―、全面理解“用革命精神从事工作”的时代意义

    (一)“用革命精神从事工作”的含义。

    “用革命精神从事工作”,集中体现了党的历史使命对全体党员的基本要求,是对党绝对忠诚的最好体现,是忠诚于党和人民的最终落脚点。用革命精神从事工作,就是要求广大党员兢兢业业、尽职尽责、艰苦奋斗、建功立业。如果没有对党绝对忠诚的信念、没有把忠诚党的事业作为人生的追求的基石,就要走弯路,甚至与党的性质、宗旨背道而驰,不仅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反而会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迷失自己。只有把个人的事业追求与党和国家的事业融为一体,对事业保持忠诚,才能有所作为,从而实现人生抱负。

    (二)“用革命精神从事工作”的具体要求。

    一是要增强事业心,干事创业。干事创业是党员的价值体现。党中央要求我们全党同志要想干事、会干事、干成事、不出事。想干事是德的体现,是一种良好的精神状态,是对党忠诚、对人民忠诚、对自己负责的体现,是有强烈事业心的标志。会干事是有能力的体现。想干、敢干还不够,还要能干、会干,真抓实干,埋头苦干,不断增强工作能力和水平。干成事是衡量工作能力的主要标志。只有坚持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才能干成事,以科学的态度才能干成事,以科学的方法才能干成事。我国正处在加快发展的重要关口、转型发展的重要节点,面临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我们要有干事创业的激情,要有干事创业的精神,抢抓机遇,奋发有为。我国经济基础薄弱,正处在社会发展转型期、经济建设加速期,问题比较多,困难也比较大,在这个重要时期,广大党员更应当具有强烈的使命感,面对压力提高自己的责任心,更要有如履薄冰的危机感、慢进即退的紧迫感、寝食难安的责任感,多察实情、出实招、办实事,从细节入手,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经得起实践的检验,这样才能对得起人民的重托,才能不辱使命。“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嘉兴南湖红船上的一点火光,是人民冲破旧军阀和反动派的迫害与镇压的光明和希望;

    黄土高原上矗立的延安宝塔是打败日本帝国主义、照亮最终胜利的引航灯塔。为国家、为民族、为人民的使命感,燃烧着一代代共产党人的昂扬斗志。新时代党员干部学习党史,就是要学习这种始终如一的攻坚克难的魄力,担当使命、砥砺作为。在困难和矛盾交织中,不犹豫、不彷徨、不退缩;

    在实践和磨炼考验中,挑重担、练本领、增智慧;

    在挑战和机遇迷雾中,摸规律、看本质,长经验。勇当攻坚克难的奋斗者,不当怕见风雨的泥菩萨;

    在斗争中长精神,燃烧勇攀高峰的斗志;

    于深水区、硬骨头中磨炼品质、塑造价值;

    秉持初心使命,团结带领各族人民全力追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断书写时代精神、昂扬民族志气,创造出经得起人民和历史检验的实绩。

    二是要强化责任敢担当。事不避难,敢于担当,奋勇向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看一个领导干部,很重要的是看有没有责任感,有没有担当精神。”“敢于担当”是一种境界,是一种精神,是一种责任。看一个党员、一个干部,很重要的是看他有没有责任感,有没有担当精神。敢于担当应成为全党同志的重要精神品质,要发扬这一优良传统,增强敢于担当的意识,提升敢于担当的素质,提高敢于担当的能力,珍惜使命,不负重托,在难题面前敢于开拓,在矛盾面前敢抓敢管,在风险面前敢担责任。“历尽天华成此景,人间万事出艰辛。”我们党的光辉历史,是无数共产党人“真刀真枪”拼出来、“流血流汗”干出来的,凝聚着无数先辈的实践智慧和创新成果。新时代事业的推进也绝非一帆风顺、敲锣打鼓就能实现,非动真斗硬的本领不能驾驭。前进的道路上注定崎岖不平,但只要善于总结历史规律,在学思践悟中练就善作善成的本领,就有信心有能力应对一切风险挑战。党员干部要在党史中汲取能量,打牢思想基础,成长为“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新一代共产党人。针对随时出现的新问题,亦步亦趋、墨守成规解决不了,要靠开拓创新求突破,寻求指导工作的“活材料”、解决问题的“金点子”,练就“看家本领”。用科学的措施、管用的方法,坚定不移在实践中创新、在创新中进取,在劈波中前进,在斩棘中辟天地,在攻坚克难中创业绩,做时代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

    三是要强化执行主动干。物有其本,事有其源。主动干精神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强灌输出来的。主动干精神的养成,既要有一定时间的积累,也要有多种养分的供给和培育。主动干精神来自事业心。事业心就是初心——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天底下最伟大的事业就是中国共产党的事业。作为党员干部,没有什么都不能没有事业心,忘了什么都不能忘了初心。有没有事业心是衡量是不是好干部的重要标准,也是能不能主动干的根由。一个干部有了事业心,也就有了干事的劲头,有了主动干的行动。主动干精神来自责任感。心中有事业就能感到肩上有责任。党员干部特别是一个地方一个单位的主要领导干部应该时刻认识到,党组织把一个地方一个单位的事业交给我们,也就是把干好这份事业的责任交给了我们。要担当责任,就要干好事业,就要主动干、全力干,日月有绩才能事业有成。主动干精神来自担当。关键时刻看担当。所谓关键时刻,就是大是大非面前,就是重大挑战关口,就是有可能牺牲个人利益、名誉甚至乌纱帽的时刻。有担当的干部之所以能在关键时刻走在前、扛在前、干在前,是因为他们首先考虑的不是自我,而是大我,把党的事业、群众利益和全局大局看得比个人利益、名誉和乌纱帽更重要。他们甚至有一种把乌纱帽摘下来拿在手里、随时准备交出去的气魄和胆识,而绝不追求逃避责任的稳重、善踢皮球的聪明、得过且过的得体。所谓官职、职位和权力,只有在担当的时候才有价值和意义。主动干精神来自党性。党员干部之所以区别普通人,就是因为具有党性。人性是有弱点的,人性的弱点有很多,党性可以克服人性的不足,可以修正人性的弱点,可以把负面的变成正面的,把消极的变成积极的,把被动的变成主动的。党员干部只有不断锤炼党性,不断提高党性修养,才能变得越来越纯粹,越来越具有党性之美,越来越散发党性之光。在社会上,在工作中,在困难和挑战面前,即使不佩戴党徽,也能让人感觉到,他是一个党员干部,是一个拥有党性修养的人。主动干精神来自忠诚。天下美德,莫大乎忠。党员干部对党忠诚、对人民忠诚、对领袖忠诚,是最基本的要求,也是最根本的要求。忠诚发自内心,与生命融为一体,才能自觉自愿、无怨无悔,不计得失、勇往直前。忠诚不能仅仅停留在口头上、表态上,而要落在实际中,体现在主动干上。说一千道一万,不干、不主动干、不干出成绩,就都是假的。当前,我们面临的发展环境稳中有变,十分复杂,眼前的困难和挑战不少。党员干部要为党分忧,为党担责,迫切需要上下一心,主动干、埋头干,干出新成就,干出新面貌,干出新天地。马克思曾经说过:“一步实际行动胜过一打纲领。”邓小平同志也曾指出:“世界上的事情都是干出来的,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都没有。”再好的理念、思想和政策,没有执行力,不能抓落实,一切都是空谈。现在,我们的发展思路是明确的,但有的工作没有落实到位,有的问题没有及时解决,关键是我们的一些同志在工作作风上和执行力上还有差距。面对这些问题,要强化责任意识,强化纪律意识,强化大局意识和中心意识,做到决策部署一旦做出,就迅速贯彻、畅通无阻执行。要坚持“发展要结果,不要理由;

    事业要行动,不要空谈;

    工作要落实,不要作秀”的工作导向,建立健全各项工作制度,深入实际,深入群众,解难题,办实事,创业绩。总之,要聚精会神抓好各项工作,努力成为学习型党员、发展型党员、务实型党员、服务型党员。

    四是要以乐于奉献。乐于奉献是人生的一种态度,也是人生的一种境界,主要反映的是如何对待个人得失。《中国共产党章程》第二条规定:“中国共产党党员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惜牺牲个人的一切,为共产主义奋斗终生。”第三条规定:“坚持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个人利益服从党和人民的利益,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克己奉公、多做贡献”。这些规定,带有强制性,必须成为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人生态度和境界。如果忠诚、干净、担当,体现的是责任要求的话,那么乐于奉献体现的则是情感的升华。其实人生中的很多幸福时刻是在被别人认可中获得的,而奉献就是获得他人认可的最佳方式。有了奉献精神,就会觉得在工作苦中有乐。一个人有“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情怀,有甘当“嫁衣裳”的气度,就会在不断地成就他人的同时成就自己,朋友多多,人际关系和谐。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不但要有强大的真理力量,而且要有强大的人格力量。真理力量集中体现为我们党的正确理论,人格力量集中体现为我们党的优良作风。”因此,党员、特别是党的领导干部一定要有真理的力量和人格的力量。真理力量是指对党的科学理论有深刻把握,善于为群众提供正确的、科学的、让人信服的、管用有效的办法措施,多一些真正有用的“大实话”,少一些解决不了问题的“场面话”。人格力量是指乐于服务基层、关爱群众的大爱情怀和以身作则、清正廉洁的浩然正气,真正做到心中有党讲忠诚、心中有民优服务、心中有责增干劲、心中有戒守规,在工作中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想不出的办法、想不通的不平。中国共产党是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政党,共产党员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最髙的内心追求。从利益代表来看,共产党员的“敌人”是少数;

    从人生信仰追求来看,共产党员的“敌人”是内心与党的宗旨相背离的“自我”。共产党员什么时候战胜了自己,做到了对党绝对忠诚,党的事业就会无往而不胜,就会拥有真正的荣光和骄傲。

    二、正确认识党的事业与个人价值的关系

    回顾中国共产党近百年的奋斗历程,重视历史,注重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把握历史规律、开辟前进道路,是我们党一贯重视并倡导的重要思想方法。深刻把握历史规律,才能完整准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原创性思想贡献,从而始终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对历史规律的深刻揭示,不仅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批判继承前人思想遗产基础上创立马克思主义的关键,而且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之科学性的根本表征,更是无产阶级政党得以诞生的理论前提。尽管几千年来人们一直苦苦思索历史之谜,但马克思以前的所有哲学家,在社会历史领域基本都是唯心主义的,要么否认历史发展的规律性,认为历史的发展是偶然的,毫无规律可循;

    要么把历史的发展归结为某种绝对精神或意识的作用,特别是归结为少数英雄人物的思想动机。正是马克思的“两大发现”,不仅揭示了人类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运行的特殊规律,而且为人类指明了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飞跃的途径,为人民指明了实现自由和解放的道路,为马克思主义政党指明了历史发展的方向和应当担负的使命。“用革命精神从事工作”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党的事业与个人价值二者间的关系。中国共产党历来强调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要努力改造主观世界,要求全党同志为党的事业努力奋斗,在发展党的事业的过程中实现个人价值。共产党员都要为党的事业和人民的幸福而不懈奋斗,在这一奋斗过程中来正确实现个人价值。

    (一)正确看待个人价值。

    人的价值及其实现问题,是一个永恒又常新的课题。古今中外,人们对此曾提出过许多不同的观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科学解决这一问题奠定了基础。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因此,必须通过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包括个人与他人、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来审视人的价值。每个人都是特定社会发展阶段和社会关系中的人。个人价值指的是个人的存在、活动、发展对社会和自身的意义。由于人既是价值的主体,又是价值的客体,个人价值就包含着个人的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双重含义。个人的社会价值是指个人对社会需要的满足和责任,也就是通常讲的贡献;

    个人的自我价值则指个人通过实践活动来满足自身的需要,以及社会根据个人的贡献给予个人的物质和精神的满足。这二者是不可分割的。因此,人的自我价值是在人通过实践活动满足社会需要的过程中、在创造社会价值的同时创造出来的。这是人的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内在统一的深刻客观依据和具体实现过程。个人价值的实现离不开价值观的指导。价值观是人们衡量不同事物价值标准的基本看法,也就是以什么样的标准去判断事物是否具有价值以及价值的大小、优劣。它与世界观、人生观密切联系,三者是辩证统一、不可分割的,构成社会意识形态的重要内容。一般来讲,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同样,有什么样的价值观,也会影响其世界观和人生观。在人类社会发展中,个人价值是历史的、具体的,不仅在内容上,而且在实现形式上、内在关系上,都是历史的、具体的。个人价值的这一属性决定了价值观也是一个历史范畴,它随着历史的发展和时代的变化而变化。人们的价值观不同,其分析、衡量和判断事物的标准也就不同。对于共产党员来说,正确的价值观,是为实现共产主义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而奋斗的价值观,是为人民、为社会、为党的事业而无私奉献的价值观,是对党绝对忠诚的价值观。共产党员的价值观,深刻体现着共产党员对于人生价值和自身价值的根本看法和根本观点。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深入分析我国发展环境面临的深刻复杂变化,提出到2024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对“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全面部署,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擘画蓝图,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全会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这一科学判断,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国际国内形势的精准把握,为我们正确认识发展大势、防范风险挑战提供了根本遵循。应当承认,在我国社会意识形态中,正确的价值观总是占主导地位的,对社会生活发生着决定性的影响。但是,各种错误的价值观也大量存在,日益影响着人们的价值取向,并不断冲击着共产党员的价值观。面对这种冲击,有些人仍然坚定,有些人困惑,有些人则陷入了种种误区。价值观出了问题,世界观、人生观就没法不出问题,近年来一些党员干部犯错误甚至堕落为腐败分子,都与此有关。因此,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十分重要、十分紧迫。

    (二)在推进党的事业发展过程中实现个人价值。

    从根本上说,党的事业的发展与个人价值的实现,两者是统一的,并互相促进。一方面,党的事业为个人价值的实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提供了广阔的舞台,是党员实现个人价值的前提。党员作为党的一分子,其个人价值是与党的事业、党的命运息息相关的,离开了党的事业,党员个人价值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就不可能实现。另一方面,党的事业的发展有赖于广大党员积极性、创造性的充分发挥,党员的积极性、创造性为党的事业注人强大的生机和活力,是党的事业发展须臾不可少的。党员在为党的事业奋斗过程中实现个人价值,这种价值越大,对党的贡献就越大,党的事业的促进就越大。因而不仅要承认党员的个人价值,而且要通过各种手段保障党员的权益,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实现自身的价值。作为当代中国共产党员,只有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做出成绩和贡献,只有为党的事业奋斗不息,个人价值才是崇高的,也才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实现。有人认为,共产党员提倡奉献精神,就必定否认个人的利益和价值。这是严重的误解。为党的事业、为人民的利益勤奋工作,干出成绩,被社会认可,得到人民群众的赞誉,这样的价值和功利,正是要大力倡导并积极践行的。今天,有些人离开党的事业,力图另辟实现个人价值的途径,往往是走了弯路,碰了壁,最终一事无成。同时,我们还必须懂得,党的事业和个人价值的统一是辩证的发展的统一。在推进党的事业时,个人的一些利益、愿望并非都能立即实现,而要在事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逐步实现。个人价值的实现是需要具体的物质和文化条件的。恩格斯曾指出:人的“欲望要求同外部世界打交道,要求有得到满足的手段”,而这些手段并非随时都具备的。因此,如果提出过分的超出可能的要求,作为个人价值的实现,就必然遭受挫折。可以肯定,所有合理正当的要求都将在事业的发展中逐步得到满足,事业的发展也将为个人价值的实现创造出更多有利条件。

    应当看到,在特殊情况下,党的事业、人民的利益与个人价值也可能发生矛盾甚至对立,但那只是局部的、暂时的、相对的。为了全局利益牺牲部分局部利益,包括一部分个人利益,从而使社会价值得以实现,这种顾全大局的精神应当受到肯定和提倡。对于全局来说,也应尽量考虑和照顾局部利益,为个人自我价值的实现创造良好的条件。认识党的事业和个人价值的高度统一具有重要的意义,这不仅鼓励人们为党的事业不懈奋斗,实际上也是正确实现个人价值的重要前提。认识越自觉,就越能发挥主体能动性,真正把自己的奋斗融入党的伟大事业之中。在实践过程中,还必须自觉同各种错误的价值取向做斗争。少数党员极端个人主义严重,一切以个人利益为出发点。个人主义是资产阶级世界观的核心和资产阶级道德的基本原则,极端个人主义对党的事业、对社会发展、对个人成长进步,都是十分有害的,是与共产党员的价值观相违背的。新时代,面对全球化浪潮的冲击和西方各种价值观的渗透,如何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抵制资产阶级腐朽的人生观、价值观,是广大共产党员强化忠诚意识应当认真对待的重大现实问题。

    三、努力践行“用革命精神从事工作”

    马克思主义对历史规律的正确揭示为马克思主义政党指明了历史发展的趋势与方向,从而为共产党人坚定理想信念、认清社会现实、把握历史大势提供了理论指导。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批判包括英雄史观、神创论等在内的唯心史观基础上创立了唯物史观,强调人民群众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这是马克思的第一个伟大发现。马克思主义对历史规律的深刻洞察为无产阶级特别是无产阶级政党明确了责任与使命,从而为无产阶级组建革命政党、制定斗争策略、开展革命行动提供了实践遵循。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的第二个伟大发现,它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实质。由于共产党人在理论上的先进性,特别是对历史发展规律、方向和趋势的把握,不仅确保了无产阶级政党的代表性及其在革命实践中的领导权,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政党组织的自觉性和斗争策略的灵活性。因此,直到今天,自觉把握历史规律依然是中国共产党的话语特质,按历史规律办事也是中国共产党的实践品格,这就从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视角夯实了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基础。深刻把握历史规律,才能与时俱进地深化认识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从而不断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分析时代问题,指导中国实践,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取得历史性成就,基于对“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重大时代课题的规律性把握,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化了对三大规律的认识,开辟了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面对“四大考验”和“四种危险”等执政挑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科学总结我们党执政的历史经验,从不同方面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加强党的领导,勇于自我革命,深化对共产党执政地位的认识;

    不忘为民初心,牢记复兴使命,深化对共产党执政宗旨的认识;

    扎牢制度笼子,正风肃纪反腐,深化对共产党执政方式的认识;

    坚定理想信念,增强执政本领,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能力的认识。践没有止境,对历史规律的把握也没有止境。中国共产党要更好地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就要自觉接受马克思主义哲学智慧的滋养,在洞察历史规律,总结革命、建设和改革规律,在深化对历史规律认识的过程中,不断将新时代共产党员要做到“用革命精神从事工作”,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努力:

    (一)不断增强忧国忧民的意识。忧患意识是一种危机感、责任感、使命感,是中华民族的生存智慧,是促进国家进步、民族振兴的催化剂和动力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共产党员的优患意识就是忧党、忧国、忧民意识,这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理念。世情在变,国情在变,党情也在变。因此,广大党员必须始终怀有优患意识。越是形势好的时候,越要居安思危。只有不断增强忧患意识,才能始终保持开拓进取的锐气,才能始终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在忧患中诞生、在忧患中奋斗、在忧患中壮大的政党。我国的各项事业也是在不断克服忧患、战胜困难的进程中发展起来的。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始终走在时代的前列,提髙全面从严治党的能力,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加快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建功立业。

    (二)切实加强职业道德修养。加强共产党员职业道德建设,是新时期建设髙素质党员队伍的一项内在要求。只有具备好的人品,做人才有底气,做事才会硬气,做官才有正气。全体共产党员应当而且必须成为遵守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表率。一要做学习的表率。世界在变化,形势在发展。加强学习,是保证共产党员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决定性因素。要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必修课,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学习党章党规,不断提高马克思主义思想觉悟和理论水平。通过学习不断调整知识结构,完善知识体系,拓宽视野,提高战略思维、创新思维、辩证思维能力。要通过学习,拓宽视野,厚积薄发,努力成为理论功底扎实、现代知识全面、实践经验丰富的现代型人才。要勤于思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思维和决策更具前瞻性、科学性和系统性。二要做廉洁的表率。党员尤其是领导干部要模范遵守各项规章制度,牢牢守住思想道德的“底线”,牢牢守住党性原则的“防线”和法律法规的“红线”,自觉养成“奉公为德、谋私为耻,清廉为荣、利己为羞”的风范,在廉洁方面为群众当好榜样。三要做团结的表率。要有海纳百川的胸怀,用珍惜与感恩的态度,学会包容、尊重和欣赏。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既要讲政治、讲党性、讲原则,又要讲和谐、讲合作、讲感情,做到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在合作共事中加强理解,在团结奋进中实现和谐。

    (三)努力提高胜任本职工作的能力。一要知行合一。我们党正在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形势环境变化之快、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矛盾风险挑战之多,对我们党治国理政考验之大都是前所未有的。这种形势要求各级领导干部更要有善于破解难题、化解矛盾的科学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有很高的看家本领。看家本领从何而来?结合不断发展变化的实际把“两论”学习好运用好,无疑是一个重要途径。既要加强学习又要勇于实践,做到知行统一。《实践论》副标题就是“论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知和行的关系”,这部著作实际上确立了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具体到工作上,工作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边学习边实践并使两者有机统一亦即知行统一的过程。对领导干部来说,要成为胜任本职工作的行家里手,就必须具备专业的理论和政策,了解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探索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这一切既来源于书本知识的学习,又来源于把知识诉诸于行动的实践。学习是为了提高认识以更好实践,实践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并不断丰富理论,学习与实践有机结合,就是知行统一。如果只学习理论不善运用不会运用就容易出现本本主义、教条主义;

    如果凭感觉想当然不学习不总结就容易出现经验主义、主观主义。现在,干部队伍普遍文化水平较高,也不乏实际工作经历,但还不同程度存在“本领恐慌”,原因之一恐怕与没有做到知行统一有关。有的理论学习不扎实不系统不深入,满足于一知半解,似懂非懂;

    或者不注意学习新知识,知识老化,吃老本;

    或者死读书,读死书,不能结合实际工作理解思考。还有的理论生搬硬套,“只唯书、只信洋”,只记住了理论的字义,没有理解透理论的本质,不顾客观条件、实际环境机械加以运用。更有的对理论不屑一顾,凭感觉决策,靠经验办事,不相信规律,成为“拍脑袋、拍屁股、拍胸脯”的“三拍”干部。由此可见,不能做到知行统一,要么教条主义要么经验主义,要提高实际工作能力是很难的,对于实际工作也十分有害。二要着力提高行政执行力。始终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要坚持以大局为重,以事业为重,以发展为重,思想高度统一,工作各负其责,步调协调一致,决不能各行其是。要加强对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的学习领会,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确保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落到实处、取得实效。三要大力发扬创新精神。创新是推进事业发展的不竭动力,没有创新就没有突破,没有突破就没有发展。不创新、不改革,经济不可能增长、社会不可能进步、事业不可能壮大,更不可能有超越。特别是面对当前复杂多变的形势,共产党员必须提高开拓创新能力,以创新的理念、创新的思维、创新的手段来应付各种困难和挑战,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总之,共产党员要把党和人民的事业当作自己的毕生追求。党的事业要兴旺发达、执政能力要提升,靠的是无数对党绝对忠诚的共产党员生命不止、战斗不息来实现。一个合格的共产党员,应该一生用对党的事业赤胆忠诚来践行自己入党时的诺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惜牺牲个人的一切,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终生”。

    第三篇:周恩来自我革命精神专题党课讲稿

    新中国建立70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克服内忧外患,应对风险挑战,在难中进、向高处行,以强烈的自我革命精神书写了把困难当阶梯勇于向上攀登的奋斗史诗。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周恩来同志是自我革命、永远奋斗的杰出楷模。”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征程上,中国共产党人必须要以人民总理周恩来为榜样,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艰苦奋斗,砥砺前行,把党的自我革命不断推向深入。

    一、周恩来自我革命精神的丰富内涵

    坚定信仰:自我革命的灵魂内核。周恩来在青年时代就立下豪迈誓言:“我认的主义一定是不变了,并且很坚决地要为它宣传奔走。”新中国建立后,他不忘初心,对党员、干部反复强调:“要树立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或者说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特别是在“精神生活方面,我们应该把整个身心放在共产主义事业上,以人民的疾苦为忧,以世界的前途为念。”他对于新中国成立后的党员、干部在思想深处,即灵魂深处由于诸多因素造成的信仰缺失或错位,从而表现出种种官僚主义的作风,作了极为深刻的剖析和阐述。1963年5月,在中共中央和国务院直属机关负责干部会议上,周恩来概括和列举了官僚主义的20种表现:“高高在上,孤陋寡闻”“狂妄自大,骄傲自满”“唯我独尊,使人望而生畏”“不学无术,耻于下问”“麻木不仁,失去警惕”“上捧下拉,面面俱圆”“学政治不成,钻业务不进”“饱食终日,无所用心”“不懂装懂,指手画脚”“机构庞杂,人浮于事”“指示多,不看;报告多,不批;表报多,不用;会议多,不传;来往多,不谈”“图享受,怕艰苦”“‘官’越做越大,脾气越来越坏,生活要求越来越高”“假公济私,移私作公”“伸手向党要名誉,要地位,不给还不满意”“多头领导,互不团结”“目无组织,任用私人,结党营私,互相包庇”“革命意志衰退,政治生活蜕化”“助长恶风邪气,纵容坏人坏事”“直至敌我不分,互相勾结,作奸犯科,害党害国”等等。防止和克服官僚主义,是刀刃向内、无私无畏的自我革命的重要内容,其根本在于树立坚定信仰,这也是周恩来自我革命精神的灵魂内核。

    革命意志:自我革命的精神动力。在艰难困苦、坎坷曲折的中国革命和建设进程中,中国共产党人形成了坚忍不拔、百折不挠、无私奉献、誓死前进的革命精神和意志。1949年5月,周恩来在中华全国青年第一次代表大会上讲话中说:“我们在革命斗争中不知流过多少血,遭受多少挫折,有多少人倒下去了。在最困难的时候,不要丧气,正如毛主席所说的从地下爬起来,擦干身上的血迹,掩埋好同伴的尸体,继续前进。”这种顽强的革命意志,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的集中体现,也是周恩来自我革命精神的强大源动力。新中国建立后,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继承和发扬了形成于革命战争时期的革命传统和作风,但也有少数党员、干部腐化变质,周恩来敏锐地指出了他们身上存在的问题:“革命意志衰退,政治生活蜕化;摆老资格,摆官架子;大吃大喝,好逸恶劳,游山玩水,走马观花;既不用脑,也不动手;不注意国家利益,不关心群众生活”等。革命意志衰退,必然导致自我革命精神丧失,从而产生各种贪腐现象,损害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因此,周恩来特别强调党员、干部要锤炼革命意志,要求共产党员必须“有革命的热情,要有朝气,有干劲”。

    思想改造:自我革命的根本途径。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初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经过土地改革和各项民主改革,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旧面貌的中国正在迅速的消灭,新的人民的中国已经确定地生长起来”。在取得的建设成就面前,包括周恩来在内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没有忘记自我革命、永远奋斗的历史使命。早在新中国建立前夕,周恩来就指出,我们不能因胜利骄傲起来,觉得不可一世,而忘掉了过去的经验教训。他特别强调,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所告诫的,“夺取全国胜利才走完万里长征的第一步,还有许多艰苦的工作等待我们去做”。新中国建立后,中国共产党进一步强调“力戒骄傲”,周恩来指出这是一种“防微杜渐的警告”。尽管如此,面对新中国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一些党员、干部“忘记了共产党员所必须具有的谦逊态度和自我批评精神”。因此,周恩来在中共七届四中全会上指出,毛泽东在延安整风时“特别推荐了郭沫若著的《甲申三百年祭》。那个历史教训离现在三百多年了,对我们今天来说也值得重新温习一下。”他反复强调,党员、干部要加强思想改造,就是“要经常反省,与同志们交换意见,经常‘洗澡’。”他为自己立下的座右铭是“活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他把思想改造看成像空气一样,非有不可。他常说:“每个党员从加入共产党起,就应该有这么一个认识:准备改造思想,一直改造到老。”“一个共产党员如果以为自己改造完成了,不需要再改造了,他就不是好的共产党员。”“改造没个完,一直到死,那时也不能说改造够了。”不断反躬自省,加强思想改造,是周恩来实现自我革命的根本途径。

    艰苦奋斗:自我革命的作风要求。艰苦奋斗是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是党同人民群众始终保持密切联系的法宝,也是党员、干部必须具备的政治素质和品格。周恩来高度重视艰苦奋斗传统和作风的传承与发展。早在新中国建立前夕,他就告诫党员、干部:“我们要继续保持和发扬长期在农村中建立起来的艰苦奋斗的革命传统。”新中国建立后,他对于一些党员、干部存在的“图享受,怕艰苦”的“特殊化官僚主义”问题,极为愤怒,一针见血地指出:“我们国家的干部是人民的公仆,应该和群众同甘苦,共命运。如果图享受,怕艰苦甚至走后门,特殊化,那只会引起群众公愤的。”因此,他要求党员、干部“过好‘五关’”,除了过好思想关、政治关、社会关、亲属关之外,还要过好生活关。在物质生活面前,“我们领导干部应该知足常乐,要觉得自己的物质待遇够了,甚至于过了,觉得少一点好,人民分给我们的多了就应该居之不安。要使艰苦朴素成为我们的美德。”著名作家梁衡在《大无大有周恩来》一文记载:周恩来“是一个最低标准甚至不够标准的平民。他是中国有史以来第一个平民宰相,是世界上最平民化的总理。一次他出国访问,内衣破了送到我驻外使馆去缝洗。大使夫人抱着这一团衣服时,泪水盈眶,她怒指着工作人员道:‘原来你们就这样照顾总理啊!这是一个大国总理的衣服吗?’总理的衬衣多处打过补丁,领子和袖口已换过几次,一件毛巾睡衣本来白底蓝格,但早已磨得像一件纱衣。”周恩来的谆谆告诫和身体力行,使我们认识到中国共产党的自我革命任重而道远,艰苦奋斗是自我革命的必然要求,只有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我们才不会在一片喝彩声、赞扬声中丧失革命精神和斗志,才不会逐渐陷入安于现状、不思进取、贪图享乐的状态之中。

    节俭治腐:自我革命的重要保障。在新中国建立之初,周恩来大力推行节约运动,防治贪污腐败,取得了扎实的成效。中央人民政府建立后,国务院在中南海办公,会议厅是决定国家大事的地方,是一栋老式旧平房,光线阴暗、面积狭小,开会时非常拥挤。在不同的年份,曾经有部门数次提出修建国务院办公大楼,都被周恩来阻止。周恩来对薄一波讲,共产党是为人民服务的,只要他当一天总理,就不盖政府大楼。他对国务院另一位重要领导习仲勋说:“只要我当总理,你们就要把大兴土木的念头取消,国务院不能带这个头。”周恩来发现各地以献礼名义向上级单位送礼、地方组织群众迎送下去视察工作或参观的领导人、会议过多等现象,指定负责国务院日常工作的习仲勋、齐燕铭等起草于《关于不准请客送礼和停止新建招待所的通知》,于1960年11月3日由中共中央发出。《通知》点名批评说:有部门和地区“在最近市场上一部分商品供应比较紧张和交通运输繁忙的情况下,还远途运送礼品给中央机关(如青海省委给中央机关送来5万斤鲜鱼,中央已按价付款),这些做法违背了这样历次的指示,是错误的”。通知要求,一切单位都不准向任何单位和个人赠送礼物,也不许借用任何名义变相送礼;中央和地方各级负责人员下去视察工作或参观时,当地负责人不要迎送,严禁组织群众迎送;精简会议;现有招待所必须精简人员,精简设备。1961年12月11日至22日,国务院专门召开第三次全国接待工作会议,拟定了《关于对内招待工作的暂行规定》,审查修订了《财政部关于修订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出差旅费开支的规定》等8个规章制度。这对当时招待工作中讲排场、贪图享受的恶劣作风以有力地遏制。国务院《关于对内招待工作的规定》有26项,其中有“不得在开会时随便请客,不得用公家的物品送礼。必须举办的宴会,一般应该按四菜一汤的标准从俭办理。招待所内一律不招待烟、茶、糖、果。”“所有招待部门对来往人员的吃饭、住房、用车,一律要按规定收费。”建国后周恩来大力提倡和躬身践行的节约运动,有力地促进了反腐倡廉建设,促进了党员、干部中形成勤俭节约、克己奉公的廉洁风气。因此,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节约运动的以俭克腐功效性,是我们中国共产党人自我革命的重要保障方式。

    二、周恩来自我革命精神的时代启示

    把自我革命推向深入,必须坚定理想信念、守初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勇于自我革命,是我们党最鲜明的品格,也是我们党最大的政治优势。”推进自我革命的根本在于坚定理想信念,实现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是深入推进自我革命的出发点和立脚点。无论是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执政建设时期,周恩来始终强调,“我们信仰共产主义”,他要求每个共产党员都应该把整个身心放在共产主义事业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们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这值得我们自豪,但决不能因此而自满。无庸讳言,在已经取得的辉煌成就面前,一些党员、干部出现了理想信念缺失、宗旨意识淡薄、艰苦奋斗弱化、享乐主义滋长、官僚主义蔓延等严重问题。在现实生活中存在的这些问题,“说到底就是信仰迷茫、精神迷茫”。因此,从根本上推进自我革命,最为重要的就是坚定理想信念,像周恩来所强调的那样,深入开展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教育,使每个共产党员时刻牢记“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在当前尤其要结合党员、干部思想政治实际,按照“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要求,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把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统一起来,做到虔诚而执着、至信而深厚,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我们要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以坚定的理想信念坚守初心,牢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时刻不忘我们党来自人民、根植人民,永远不能脱离群众、轻视群众、漠视群众疾苦。有了坚定的理想信念,站位就高了,眼界就宽了,心胸就开阔了,就能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在胜利和顺境时不骄傲不急躁,在困难和逆境时不消沉不动摇,经受住各种风险和困难考验,自觉抵御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

    把自我革命推向深入,必须锤炼党性修养、担使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性是党员、干部立身、立业、立言、立德的基石,必须在严格的党内生活锻炼中不断增强。”中国共产党建设的历史告诉我们,“共产党员的党性锻炼和修养,是党员本质的改造。”周恩来“活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的自我革命精神,也启迪着我们,在新时代推进自我革命的关键点仍然在于共产党员必须锤炼党性、加强修养,就是要“解决世界观和人生观的问题”,并且对于共产党员来说,“这是一辈子的事。”进入新时代,在长期执政条件下,各种弱化党的先进性、损害党的纯洁性的因素无时不有,各种违背初心使命、动摇党的根基的危险无处不在,党内存在的政治不纯、思想不纯、组织不纯、作风不纯等突出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一些已经解决的问题还可能反弹,新问题不断出现,“四大考验”“四种危险”依然复杂严峻,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党的自我革命任重而道远,依然要求共产党人“要经常反省”“准备改造思想,一直改造到老”。我们决不能有停一停、歇一歇的想法,要始终牢记习总书记“严重的问题不是存在问题,而是不愿不敢直面问题、不想不去解决问题”的指示,对党绝对忠诚,常怀忧党之心、为党之责、强党之志,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进行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的波澜壮阔实践中积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我们要牢记我们党肩负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勇于担当负责,积极主动作为,保持斗争精神,敢于直面风险挑战,以坚忍不拔的意志和无私无畏的勇气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艰难险阻。面对大是大非要敢于亮剑,面对矛盾要敢于迎难而上,面对危机要敢于挺身而出,面对失误要敢于承担责任,面对歪风邪气要敢于坚决斗争,稳住心神、管住行为、守住清白,做一个思想纯粹、道德高尚、心灵坦白的共产党员。

    把自我革命推向深入,必须增强忧患意识、找差距。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前进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越是取得成绩的时候,越是要有如履薄冰的谨慎,越是要有居安思危的忧患,绝不能犯战略性、颠覆性错误。”周恩来一直强调“我们应该有临事而惧的精神”,他清晰地认识到“我们的工作还存在许多不足,在前进道路上还有不少困难和问题”,因此“全党必须增强忧患意识,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始终保持清醒头脑。”今天,我们要对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对照党章党规,对照人民群众新期待,对照先进典型、身边榜样,坚持高标准、严要求,精准查找自身差距,有的放矢进行整改。我们只有不断检视自己,不掩饰缺点,不文过饰非,坚决同一切弱化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危害党的肌体健康的现象作斗争,才能够始终立于不败之地。“功成名就时做到居安思危、保持创业初期那种励精图治的精神状态不容易,执掌政权后做到节俭内敛、敬终如始不容易,承平时期严以治吏、防腐戒奢不容易,重大变革关头顺乎潮流、顺应民心不容易。”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不容易”,要求我们必须始终保持高度的忧患意识,以“君子检身,常若有过”的态度来检视发现自身不足,坚持问题导向,敢于刮骨疗毒,消除一切损害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因素,清除一切侵蚀党的健康肌体的病毒,不断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确保我们党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注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患意识的人文精神传承,不仅要认识到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流,更要清醒地认识到世界不安宁因素的挑战;不仅要认识到我们取得的巨大建设成就,更要清醒地认识到我们发展面临的严峻的国内外环境和困难风险;不仅要牢固树立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更要清醒地认识到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不会一蹴而就,不会一帆风顺,更不会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从天而降。

    把自我革命推向深入,必须坚持艰苦奋斗、抓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论我们国家发展到什么水平,不论人民生活改善到什么地步,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们党的事业发展壮大、创造辉煌的重要保证,更是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深入推进自我革命必须坚守的精神内核。周恩来一直强调,“要发扬延安精神,不要‘下了山忘了山、进了城忘了乡’,要继续艰苦奋斗。”我们党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正是把艰苦奋斗精神作为“传家宝”,融入到共产党人的血脉中,谱写了一曲曲战天斗地的精神赞歌,凝聚起党心民心,使党领导的革命队伍成为了一支无坚不摧的力量。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赓续艰苦奋斗的精神,在广大党员、干部心中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建国初期,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倡导节约运动,有力地促进了反腐倡廉建设,促进了党员、干部中的廉洁风气。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又带动了全社会形成了健康向上、朝气蓬勃、互相帮助、团结一致、同甘共苦的风气。1989年9月4日,邓小平同志指出:“五十年代,广大党员和人民讲理想、讲纪律、讲为人民服务,爱党、爱国家、爱社会主义,这样的社会风气和道德面貌不是很好吗?三年困难时期,党和人民不是团结奋斗,渡过了难关吗?多好的老百姓啊!我们要恢复和发扬这个传统。”今天,我们必须要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转化为推进改革发展稳定和党的建设各项工作的实际行动,把初心使命变成党员、干部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的精气神和埋头苦干、真抓实干的自觉行动,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推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地生根,推动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因此,重温邓小平的这段讲话,回顾五十年代节约运动的以俭克腐的成效,让我们深受启迪。新时代新征程,我们更要涵养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精神,犯其至难,方能图其至远。“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许多时候胜利要通过斗争获得。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中国社会发展,中华民族振兴,中国人民幸福,必须依靠自己的英勇奋斗来实现,没有人会恩赐给我们一个光明的中国”。吃苦意识、斗争精神、奋斗意志,贯穿于建国70周年风云激荡的岁月,“涉深水者得蛟龙”,在70年的坐标中接续奋斗,我们可以克服今天的困难、遇见更好的明天。

    第四篇:党课讲稿-永葆自我革命精神 深化全面从严治党

    党课讲稿-永葆自我革命精神深化全面从严治党

    提纲

    一、强化主体责任意识,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1.要始终做到“两个维护”

    2.要始终胸怀“国之大者”

    3.要始终加强政治生态建设

    二、强化政治监督,确保党委重大决策部署落实

    1.是健全政治监督工作机制

    2.是持续强化组织建设

    三、强化作风建设,营造风清气正政治生态

    1.要持之以恒强化作风建设

    2.要深入开展作风问题专项整治

    四、加强廉政风险防控,做实做细日常监督

    1.要落实党风廉政责任

    2.要强化廉政风险防控

    3.要持续强化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

    正文:

    同志们: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全面从严治党。党的十九届历次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将“坚持自我革命”作为党百年奋斗的重要历史经验,揭示了党百年风华正茂的基因密码和动力源泉。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再次强调,全面从严治党是党永葆生机活力、走好新的赶考之路的必由之路。新征程上,只要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不忘初心使命,勇于自我革命,不断清除一切损害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有害因素,不断清除一切侵

    蚀党的健康肌体的病原体,我们就一定能够确保党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刚才,**同志对全面从严治党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作了很好的讲话。可以说局党组高度重视全面从严治党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各项工作措施抓的细、抓的准、抓的实,工作开展有特点、有亮点,全面从严治党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这次非常高兴参加今天的会议,借此机会我就全面从严治党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讲几点意见。

    一、强化主体责任意识,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从严治党是各级党组织的职责所在。从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到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不只是字面上的变化,更是实践的发展、认识的深化。”抓住了主体责任,就抓住了关键,牵住了“牛鼻子”。党的十八大以来,各级党组织牢牢抓住管党治党主体责任的“牛鼻子”,层层传导压力,推动党委主体责任、书记第一责任人责任和纪委监委监督责任贯通联动、一体落实,形成了全党动手一起抓的生动局面。

    1.要始终做到“两个维护”

    机关首先是政治机关,我们要把牢政治定位,着力打造“讲政治、守纪律、敢担当、有作为”的模范机关,在学思践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上走在前、作表率,深刻把握“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

    2.要始终胸怀“国之大者”

    我们要始终牢记人民至上的初心使命,坚持把工作置身于“两个大局”中去谋划、部署、推进,立足职能,时刻关注党中央在关心什么、强调什么,提倡什么、反对什么,深刻领会什么是党和国家最重要的利益、什么是最需要坚定维护的立场,用心怀“国之大者”的政治站位、情怀责任去推动制度改革发展,用政治统领、党建引领看待问题、谋划工作,将“国之大者”的深刻认识转化为治理实际成效,带动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思想、作风、纪律和能力建设全面加强,真正练就与领导职责相匹配的政治能力。当前,“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统筹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是党中央、习近平总书记的明确要求,战线的广大党员干部责无旁贷,要立足职责,认真落实,为二十大胜利召开创造安全稳定的环境。

    3.要始终加强政治生态建设

    严格落实民主集中制,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三重一大”事项。强化自我革命意识,着力提高党内政治生活质效,以开展生活会、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为途径,本着团结-批评-团结的原则,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坚持刀刃向内、深挖细究、靶向治疗,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要向爱惜自己的眼睛一样珍惜团结,兄弟同心,其利断金。一个地方一个单位,不团结将一事无成。要从严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当前一些群体、个人在网上发表一些对改革、制度、政策、服务不合实际、不负责任的看法和言论,含沙射影,容易引起群众对改革、政策的误解,我们要高度重视,切实加强意识形态领域舆情防控的政治敏锐性、政治责任感,加强意识形态阵地管理,加强政策宣传,传播好声音、弘扬正能量。坚持和加强党对工作集中统一领导等职能工作,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每位党员干部要时刻牢记党和人民赋予的光荣使命,牢固树立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的意识,把严字长期坚持下去,要坚持把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贯穿到各项具体业务工作之中,真正做到同研究、同部署、同落实。

    二、强化政治监督,确保党委重大决策部署落实

    全面从严治党,本质是通过严管严治,确保全体党员信念坚、初心固、作风正、动力足、能力强,确保各级党组织成为坚强战斗堡垒。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中央纪委全会上对加强政治监督提出明确要求。可以看出,习近平总书记对政治监督高度重视,对政治监督的要求是层层深入、步步推进的。党委既负有贯彻落实党中央重大决策

    部署和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部署的主体责任,又负有督促落实的监督责任、监管责任。派驻组是“监督的再监督”,重点监督主体责任和监管责任落实了没有,着力纠正政治偏差,克服宽松软和依赖心理。

    1.是健全政治监督工作机制

    要立足工作特点,形成一套职责清晰、运转高效、链条完整、协同有力的工作机制,确保可执行、可监督、可问责。要按照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和市委、市政府委重大决策部署的具体实施方案,制定监督工作方案,细化梳理工作台账,谋划政治监督工作。

    2.是持续强化组织建设

    树牢“党的一切工作到支部”的工作导向,对照标准化党支部建设要求,做实做细各项工作,积极打造过硬党支部。要大力推进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坚持以党建思维谋划业务发展,树立“业务出问题党建找原因”的思想意识,找准党建与业务融合的切入点、结合点。各党支部书记要切实负起责任,坚持抓班子、带队伍、强业务、转作风,以过硬党建引领业务提升,用业务成效反映党建水平。坚持对党员干部严在日常、管在经常,既要注重“八小时之内”的教育管理,也要注重“八小时之外”的有效监督,坚持严管厚爱结合,激励约束并重,注重结合重大任务历练干部、结合重点工作

    磨炼干部、结合重要活动锻炼干部,引导干部在实干、实绩上创先争优。

    三、强化作风建设,营造风清气正政治生态

    “做好各方面工作,必须有一个良好政治生态。”党委书记作为各单位管党治党的第一责任人,要深入贯彻习主席重要指示精神,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着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为部队建设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1.要持之以恒强化作风建设

    坚持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的思想观念,对待工作要严肃,工作标准要严格、工作流程要严谨,坚决克服低标准、过得去,切实将严字贯穿到工作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步骤、每一项行动。问题矛盾面前,要敢于较真碰硬,真抓真干下真功,真刀真枪解决真问题,动真格、出真招、见真效。对每项工作都要精细精准,研究要细、谋划要细、政策要细、落实要细,把每个细节做扎实、做到位。任何时候都要说实话、办实事,察实情、谋实策,鼓实劲、出实招、求实效,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从严落实“精文简会”要求,不断减轻基层负担。既要廉政更要勤政。懒政惰政是最大的FB。要坚决克服个别干部佛系思想、摸鱼心态、“躺平”想法,安安稳稳占位子,疲疲沓沓混日子,努力营造想干事、能干事、会干事、干成事、不出事的良好氛围和环境。

    2.要深入开展作风问题专项整治

    重点围绕落实“两个责任”、整治“四风”、损害群众切身利益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认真排查,从管理的薄弱环节入手,坚持实事求是、务实管用的原则,继续在常和长、严和实、深和细上下功夫,抓好长效机制建设和落实,严防“四风”问题反弹回潮,不断促进工作作风持续好转。要鼓励干部担当作为。进入“十四五”第二年,工作任务重、压力大,我们一定要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拧成一股绳,事争一流,唯旗是夺。形成尽职免责、失职追责、精准问责长效机制,加大容错纠错、澄清正名、严查诬告陷害、关爱回访等工作力度,对应该容错的全部容、及时容、大胆容,旗帜鲜明为干部撑腰鼓劲,营造干事创业、开拓创新的发展环境。

    四、加强廉政风险防控,做实做细日常监督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强调,要保持反FB政治定力,不断实现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体推进的战略目标。我们要保持清醒头脑,牢记反FB永远在路上,永远吹冲锋号。只要存在FB问题产生的土壤和条件,FB现象就不会根除,我们的反FB斗争也就不可能停歇。要坚持教育为先。把党纪党规纳入党组中心组学习、党支部学习和党员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进一步加强警示教育、纪律教育、政德教育和家风教育。要认真组织开展好廉政警示教育,充分发挥反面典型警示作用,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

    1.要落实党风廉政责任

    持续强化党组统一领导,党组书记、班子成员、机关党委(纪委)、党支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体系,层层压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强化严的主基调,不断完善一体推进“三不”体制机制,把廉政建设与干部考核、提拔晋升、职称评聘有效衔接。

    2.要强化廉政风险防控

    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驰而不息纠“四风”树新风。树牢“过紧日子”思想,严格公务接待、财务支出等制度的落实。定期开展廉政风险排查,深入查找风险点,严肃查处有制度不执行和搞变通、打折扣等问题,坚决纠正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等行为。大力支持派驻纪检监察组发挥“探头”作用,严查违纪违法行为,严肃追责问责,深化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坚决把规矩立起来,纪律严起来。

    3.要持续强化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

    权力运行到哪里,监督就要跟进到哪里。党员领导干部

    要从反面教材中汲取深刻教训,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反躬自省,引以为戒,切实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要加强政治监督,围绕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紧盯省、市委的发展战略、重点任务,聚焦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推动落地落实。干部既要提当作为,锐意改革、动真碰硬,又要保持定力、守住底线、经住考验,自觉抵制被诱惑、围猎、腐蚀的风险。4.要加强廉洁自律教育。注重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及时通报纪委查办的重大典型案件,强化警示震慑。持续开展“警示教育”活动,加强党章党规党纪学习,开展廉政谈话,组织警示教育。要紧盯重要时间节点,采取编发廉政短信、下发通知等方式,及时提要求、打招呼、明规矩,做实做细日常监督。

    同志们,做好新形势下的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既是我们的职责使命,也是我们每一名党员干部的责任担当。希望同志们始终加强自身作风建设,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以更加坚定的态度,更加有力的措施,更加务实的作风,不断开创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新局面,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谢谢大家!

    第五篇:关于党员干部要强化自我革命精神党课讲稿材料

    关于党员干部要强化自我革命精神党课讲稿材料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勇于自我革命,是我们党最鲜明的品格,也是我们党最大的优势。”党员干部只有坚持自我革命,只有努力在革故鼎新、守正出新中实现自身跨越,才能不断给党和人民事业注入生机活力。

    第一,我们党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需要党员干部增强自我革命精神。十几亿人口的中华民族要实现伟大复兴,决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在主持起草党的十八大报告时,习近平同志特别提出写上了这样一句话,要准备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他又告诫全党和全国人民,行百里者半九十。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全党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习近平总书记一再提出,要应对各种风险困难和挑战,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他强调,我们千万不能在一片喝彩声、赞扬声中丧失革命精神和斗志,逐渐陷入安于现状、不思进取、贪图享乐的状态,而是要牢记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与时俱进不要当口号喊,要真正落实到思想和行动上,不能做“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桃花源中人!因此,要加强自我革命精神,必须心存敬畏、手握戒尺。敬畏是自律的起点和动力,也是道德的源头和根基。“内无妄思,外无妄动。”只有知敬畏,才能言有所戒、行有所止,才能守住底线、不碰红线。作为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必须常怀敬畏、常持戒尺,这不仅是一种修养、一种美德、一种境界,更是一种智慧、一种作风、一种形象。严格自律的人,总有一种约束自己、控制自己的内在力量,总有一种省身克己、感召别人的人格魅力,总有一种不随物流、不为境转的强大定力。而且,共产党人严格自律,还具有强大的示范、教化作用和净化、优化政治生态的功能。一个党员严格自律,可以影响带动周围一大批人;所有党员严格自律,可以影响带动整个社会。马克思在《评普鲁士最近的书报检查令》一文中说:“道德的基础是人类精神的自律。”加强自律,正是源于内心对党的忠诚和信仰、对法纪的敬畏和遵从、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是一种严守纪律不放松、坚守底线不放纵、恪守规矩不放任的可贵自觉,坚持加强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和解决党内问题相统一、守正和创新相统一、严管和厚爱相统一、组织推动和个人主动相统一,实现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当前,要坚定不移地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上来,切实把全会精神贯穿到履职尽责工作之中,确保全会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不折不扣得到贯彻落实。

    第二,人民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需要党员干部增强自我革命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判断,认识到我国社会生产力实现了巨大发展,在此基础上,人民生活总体上实现小康,不久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民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而同时,我们还存在着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这就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必须尽快补上短板,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因此,加强自我革命精神,必须慎独慎微、勤于自省。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中说:“从古至今,无数事实证明,一个人一旦拥有权力,就会滥用权力,而且不榨干权力所能发挥的最后一丝作用,是不会善罢甘休的。”防止权力滥用和由此产生的腐败现象,既要靠权力管住权力,更要靠自律管住私欲。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强自律关键是在私底下、无人时、细微处能否做到慎独慎微。”慎独慎微、勤于自省是领导干部道德修养的重要内容,也是加强自律最本质、最核心的要求。有了慎独慎微、勤于自省的思想自觉,才会有严格自律的行动自觉,也才会有约束自己、管住自己的强大定力。纵观一些腐败官员的堕落轨迹,他们蜕变的起点,几乎都是在私底下、无人时、细微处。于细微处见精神,于独处时见品格,细微之处、独处之时最能照见一个人的灵魂。无数事实证明,小节不拘、则大节难保,独处不慎、则必有祸乱。一个在细微处、独处时过不了关的人,在关键时刻也绝对靠不住。“志忍私,然后能公;行忍性情,然后能修。”作为领导干部,不仅要在重大政治原则问题上站稳立场、保持定力,而且要在细微处、独处时管住自己、忍私能公,这不仅是一种原则、一条底线,更是一种政治上的成熟、清醒与坚定,也是对自己最好的保护。推进自我革命要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增强为党分忧、为国奉献、为民造福的责任感,把初心使命转变为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的精神状态和埋头苦干、真抓实干的自觉行动,解决好干部队伍中存在的不敢担当、不愿担当、不会担当问题,把践行初心使命体现到奋斗新时代的具体行动上。推进自我革命要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坚决改变管党治党宽松软状况。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强化政治教育和政治引领,以良好政治文化涵养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始终不忘初心使命,把新时代党的自我革命不断引向深入。

    第三,党内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需要党员干部增强革命精神。2024年11月,在党的十八届一中全会后的常委见面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就指出了一些党员干部中发生的贪污腐败、脱离群众、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问题,强调打铁还需自身硬,必须下大气力解决。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一以贯之全面从严治党,坚定不移反对和惩治腐败,坚持不懈整治“四风”,就是要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担负起引领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习近平总书记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和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的讲话中指出,必须看到,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艰巨任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对我们党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新挑战新要求,影响党的先进性、弱化党的纯洁性的各种因素具有很强的危险性和破坏性。这决定了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既要培元固本,也要开拓创新,既要把住关键重点,也要形成整体态势,特别是要发挥彻底的自我革命精神。因此,加强自我革命精神,必须严守纪律、恪守规矩。纪律和规矩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生命线,严守纪律和规矩是共产党人的政治基因,是党性原则和政治品格的高度体现。加强自律,既要靠个人道德修养、党性觉悟、自律能力的“软约束”,也要靠纪律和规矩的“硬约束”。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必须充分认识遵守党的纪律和规矩的极端重要性,牢固树立纪律和规矩意识。越是位高权重,就越要严格自律、强化自我约束,时刻绷紧纪律和规矩这根弦,并以守纪律讲规矩、守初心担使命的模范行动,推动形成强大的示范效应,使我们党永葆凝聚力创造力战斗力。敬畏法律、敬畏纪律,自觉管住自己,在廉洁自律上作出表率,接受严格的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遵守党的纪律规矩,夯实思想根基,筑牢思想防线,在任何时候都能稳得住心神、管得住行为、守得住清白。坚持用一言一行去诠释、用一生一世去坚守,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践行者,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落实好“六保”“六稳”任务,积极构建国内经济大循环,国际国内双循环的新格局,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推荐阅读:
    专题党课讲稿:用革命精神从事工作(五篇)
    镇党委书记关于重要讲话“五个庄严宣告”专题学习研讨发言
    关于金融服务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思考与对策
    活动中心六一演出讲话
    过年的日记
    中学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