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潮阅读答案参考(5篇材料)
第一篇:观潮阅读答案参考
读书是个孤独的行为,她把书当做牡蛎的贝壳,钻在书里就像牡蛎躲在贝壳里一样安全。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观潮阅读答案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观潮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mèn mēn)雷滚动。顿时人声鼎沸(feì fù),有人告诉我们,潮来了!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江面还是风平浪静,看不出有什么变化,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 欢腾)起来。
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zú zhú)渐拉长,变粗,(横卧 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bìng bìn)进,浩浩荡荡地飞奔(bēn bèn)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tàn chàn)动起来。
1、我会在文段括号内用“ ”选出合适的词语。(2分)
2、我会划去在文段括号内不正确的读音。(6分)
3、我能写近义词。(4分)
顿时()犹如()颤动()逐渐()
4、照样子写词语。(3分)浩浩荡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还能写出形容声音大的四字词语。(3分)
山崩地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短文第一段话既写了潮来时的声音好像__________,又写了潮来时的形状像___________。(2分)
7、从第一段话中的“_______ ”“______ ”两个词可以看出观潮人群的热情之高。(2分)
8、用“~~~~~~”画出第二自然段中的比喻句,并说说这个句子具体形象地描绘了从近处观看钱塘江大潮。(只填序号)(3分)
①景象非常壮观 ②所听到的声音③所看到的样子④所听到的声音和看到的样子
9、“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中的“水墙”指__________,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4分)
10、依照句子“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写一句话。(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短文中第二段话是按照 ________的顺序写的。文中最能体现这一顺序的词语是“ _______”(3分)
12、我会写:动脑筋想一想,把下面的句子换个表达方式,意思不变。(4分)
大地好像都被江潮震得颤动起来。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画出描写大潮来时声音的词句。并说说这些词句用得好不好?(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比较下面的句子。
①浪潮越来越近,犹如战马飞奔而来。
②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飞奔而来。
③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
第一句意思 ______;第二句写出了_____和____;第三句更具体地写出了大潮发出 ____ 的和浩大的_______。(3分)
参考答案:
1、沸腾 横贯
2、mēn fù zú bìn bèn3、霎时 如同 颤抖 逐步
4、(略)自由发挥题
5、人声鼎沸 风号浪吼
6、闷雷滚动 一条白线
7、人声鼎沸 沸腾
8、第三句 ④
9、浪潮 形象地说明了江潮浪头之高,范围之宽。
10、(略)自由发挥题
11、由远到近再近些
12、⑴江潮好像都把大地震得颤动起来。⑵江潮好像都震得大地颤动起来。
13、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用得好,把大潮到来时奔腾咆哮的声音描绘得形象而具体。
14、完整 颜色 数量 巨响 声势(意思答对便可)
第二篇:观潮学案答案
《观潮》学案答案
第一课时
三、2、tínɡ zhāi ménɡ chōnɡ lǚ shū ɡě qiú jiù lìn qǐ jīnɡ 望,农历十五;既望,农历十六 当……时 城墙 突然;一点点 画着文彩 逆流迎着潮水;忽隐忽现 满眼 江岸
四、1、揭示描写对象,总领全文,点明题旨。
2、第一段写海潮的雄伟壮观,第二段写水军演习的精彩场面,第三段写弄潮健儿的英姿,第四段写观潮人涌如潮。概括起来就是:潮来之状——雄伟壮观,演习之形——精彩动人,弄潮之势——勇敢矫健,观潮之盛——盛况空前。
3、第一段写海潮的雄伟壮观。第二段写水军演习的动人情景。第三段写弄潮健儿的英姿。第四段写观潮人众之多。
五、1.B 2.C 3.《武林旧事》 周密 场面描写 临安
钱塘江 描写4.①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②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
③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⑤来疑沧海尽成空,万面鼓声中。
5、(1)钱塘江潮,是天下最壮美的景观。(2)不久(战船)演习五阵的阵势,忽而疾驶,忽而腾起,忽而分,忽而合,极尽种种变化。第二课时
二、1、〈1〉从“方其远出海门……势极雄豪”为描写钱塘江大潮的句子;作者按由远及近的顺序从形、色、声、势四个方面写出了海潮的壮丽雄奇。运用比喻、夸张的手法,仅用“如银线”“玉城雪岭”“如雷霆”“吞天沃日”几句,就把海潮在远方、渐近、奔涌到眼前时的形象生动地表现了出来。〈2〉这个场面精彩之处在于参加演习的船只众多,演习中阵势变化多样,水兵作战技艺娴熟,演习中战斗激烈,声势浩大,演习结束后撤退迅速;教师点拨:最后结束在“烟消波静”的静景上,是采用动静相衬的方法,造成起势浩荡,转瞬即逝,令人回味无穷的效果。〈3〉描写壮士形象的句子是:“披发纹身,手持十幅大彩旗”,突出勇士溯潮游泳的高超本领的句子是:“争先鼓勇……而旗尾略不沾湿”。〈4〉课文前三段分别描写了钱塘江潮的气势。操练水军的情况及吴中健儿的突出表现,这些都是正面直接描写。最后一段则是从侧面描写,观潮的人越多,越是说明钱塘江潮气势的壮观,越是说明水军操练及吴中健儿的本领高强,人人都想一睹为快。这样,侧面描写与正面描写相结合,对正面描写起了衬托的作用,使文章中心更突出,更具有表现力。如果说江潮图是一道自然景观的话,那么演习图、弄潮图及观潮图可视作人文景观,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辉映成趣,更增添了文章的美感,从而突出了人在与自然搏斗中的拼搏精神。
2、(1)作者在描写了浙江潮的雄伟壮观的景象之后,又花大量的笔墨来写水军演习的动人情景和吴中健儿高超的弄潮技术,使得两者相得益彰。人借水势,水借人势;人助水势,水助人势。这样的描写,使雄伟之上更添雄伟,壮观之上更添壮观;使自然美与人文美相互融合,相互映衬,给读者极其美妙的感受,在身临其境中受到美的熏陶。“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作者如此着意刻画出人是自然的精灵,人是自然的主宰,自然风景因有了人的活动而更加精彩美丽,表现了人敢于和自然搏斗的大无畏精神。(2)不是的,今人用摩托车与大潮赛跑,在大潮中架船张帆,还有像长江漂流、飞跃壶口瀑布以及神舟5号、6号飞天等都能表明新世纪人们的胆魄,以及我们挑战自然,征服自然的拼搏精神。
三、2、A、渲染:“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
渲染钱塘江大潮的“伟观”,增强了艺术效果。B、烘托:又称“衬托”、“映衬”,女口“饮食百物皆倍穹常时”
烘托观潮人极多和观潮盛况。C、对比:出没于鲸波万仞中,腾身百变,而旗尾略不沾湿”
突出了吴中健儿弄潮表演技艺超凡。
浙江潮雄伟壮观,水上表演头绪纷繁、场面众多,观潮者人群如潮,但在文中,作者却写得井然有序,主次分明。这一方面是由于作者构思精巧,以海潮为线索,写景记事相融合,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相结合。另一方面也是由于作者借墨如金,用语十分简练的结果。
3、“吞天沃日”,动词“吞”“沃”极有气势。“倏尔”一词表现了水军动作神速。“披”“文”“持”“争”“鼓”“迎”“上”“出”“没”“腾”“变”“沾”动词蝉联而下,写出了弄潮儿生龙活虎般的形象特点,表现了动态美。“虽席地不容闲也”的“也”,是用来加强肯定语气的助词,强调观潮人特别多。
四、1.时间推移 听觉 视觉 声音 2.C 3(1)(第1句)(2)由远及近。(3)状写海潮气势。(4)杨诚斋诗云:“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者是也。4(1)“江干上下十余里间,珠翠罗绮溢目,车马塞途,饮食百物皆倍穹常时,而僦赁看幕,虽席地不容闲也。”(2)“吴儿善泅者”,“手持十幅大彩旗”,“而旗尾略不沾湿,从此夸能”。(3)A.√ B.√ C.× D.√ E.×
5、沧海桑田是历史的规律。
第三篇:观潮教学案及答案
观潮教学案及答案
教学目标
1、积累词语,包括生字和一些常用词,如“方、倏尔、略、逝、文、溯迎、溢目、江干”等词语。
2、了解我国南宋时期钱塘江潮的盛景和观潮的盛况。教学重点:
准确地翻译全文,并积累常用文言词语的用法。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了解南宋时的观潮活动。教学过程:
一、布置预习•导学
1、你会读加点的字注音吗?将字音写在括号内 艨()艟()倏()泅()舸()雉()溯()僦()绮()溢()
2、你能准确解释下列词语吗? 同义词释义联读。
略:略不相睹()略不沾湿()
虽:虽席地不容闲也()虽我之死,有子存焉()皆:皆披发纹身()皆出酒食()既而:既而渐进()既而儿醒()
二、指导学习•研讨
(一)情境导入
钱塘江大潮,是闻名世界的奇观,苏东坡曾写过这样的诗句“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以此来赞美钱塘大潮。那么,钱塘江大潮潮来的景象到底是什么样的呢?下面请同学们观看钱塘江涌潮的DV短片,看后请谈谈自己的感受。
(二)认识作者,检查预习情况
1、指名简介作者,教师适当补充
2、检查字词预习,夯实基础
(三)、初读感知大意
1、教师示范朗读,学生听读,掌握正确的读音,听清节奏。
2、学生朗读课文,相互交流点评。
3、学生结合注释探究交流,弄懂大意。
4、学生小组合作质疑问难。
5、教师点拨。
(四)、研读理解构思,欣赏语言美,感悟自然美与人情美的统一
1、学生研读课文,设计问题,质疑答疑,可自主探究也可小组合作讨论交流。(附可能会探究的问题)(1)《观潮》第一句说:“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2)古人说:“富于万篇,贫于一字。”这说明写文章选词炼字是多么重要。试从课文中找一些精彩恰当的词语,说说它们的妙处。
(3)作者在《观潮》这篇散文中,绘声、绘色、绘形、绘势地描写了这一壮美雄奇的景象。全文的着眼点在“潮”上,立足点在“观”上,作者是从哪些方面写“观潮”的?(4)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
2、师生、生生答疑,品词析句,感悟语言美。
3、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把通过品读、研读感悟的语句,再通过朗读读出美感来。(教师适当指导朗读)
(五)、教师提问题,学生思考,升华情感
针对学生提的问题,教师提出学生没有提出的问题,让学生思考、探究、交流。问题1:为什么要写教阅水军与吴中健儿在潮头弄潮?
问题2:据说近几年,有不少人因看钱江涌潮而丧命,是否说明只有古代的人才有如此胆识敢于弄潮争标和大自然搏斗,今人就缺乏这种斗志了?
(六)拓展延伸
假如你负责海宁市有关钱江潮申报“世界遗产”一事,由你起草申请报告,你打算从哪些方面谈起,申报理由是什么。模拟申报会,组织同学发言。三巩固练习
(一)、给下面加粗的字注音
①吞天沃日()②如履平地()③一舸无迹()④鲸波万仞()
⑤珠翠罗绮()⑥艨艟数百(_
(二)、解释下面加粗的词 ①略不相睹_____ ②弄旗、标枪________③吴儿善泅_______ ④披发文身___
⑤溯迎而上________ ⑥鲸波万仞________⑦僦赁看幕_____ ⑧席地不容____
四、(三)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倏尔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②烟消波静,则一舸无迹。
③争先鼓勇,溯迎而上,出没于鲸波万仞中。
(四)、读文答题 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最盛。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杨诚斋诗云:“海涌银为郭,________________”者是也。1.解释下列词语
①既望()②际天()③既而()④沃日()2.翻译句子
①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②玉城雪岭,际天而来。
3.文中横线上应填写的句子是 4.文中总写大潮的句子是: 5.文中写潮的描写顺序是: 6.文段所写的主要内容是: 八年级语文(上)学案 28
观潮 学习目标
1、积累词语,包括生字和一些常用词,如“方、倏尔、略、逝、文、溯迎、溢目、江干”等词语。
2、了解我国南宋时期钱塘江潮的盛景和观潮的盛况。学习重点:
准确地翻译全文,并积累常用文言词语的用法。学习难点:
引导学生了解南宋时的观潮活动。学习过程:
一、预习•自学新课标第一网
1、你会读加点的字注音吗?将字音写在括号内 艨()艟()倏()泅()舸()雉()溯()僦()绮()溢()
2、你能准确解释下列词语吗? 同义词释义联读。
略:略不相睹()略不沾湿()
虽:虽席地不容闲也()虽我之死,有子存焉()皆:皆披发纹身()皆出酒食()既而:既而渐进()既而儿醒()
二、研讨学习:
(一)介绍作者有关知识。
(二)检查预习情况
(三)、初读感知大意
1、朗读课文,掌握正确的读音,听清节奏。
2、结合注释探究交流,弄懂大意。
3、学生小组合作质疑问难。
(四)、研读理解构思,欣赏语言美,感悟自然美与人情美的统一
1、研读课文,设计问题,质疑答疑,可自主探究也可小组合作讨论交流。(1)《观潮》第一句说:“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2)古人说:“富于万篇,贫于一字。”这说明写文章选词炼字是多么重要。试从课文中找一些精彩恰当的词语,说说它们的妙处。
(3)作者在《观潮》这篇散文中,绘声、绘色、绘形、绘势地描写了这一壮美雄奇的景象。全文的着眼点在“潮”上,立足点在“观”上,作者是从哪些方面写“观潮”的?(4)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
2、有感情地朗读,把通过品读、研读感悟的语句,再通过朗读读出美感来。
(五)、思考、探究、交流。
问题1:为什么要写教阅水军与吴中健儿在潮头弄潮?
问题2:据说近几年,有不少人因看钱江涌潮而丧命,是否说明只有古代的人才有如此胆识敢于弄潮争标和大自然搏斗,今人就缺乏这种斗志了?
(六)拓展延伸
假如你负责海宁市有关钱江潮申报“世界遗产”一事,由你起草申请报告,你打算从哪些方面谈起,申报理由是什么。模拟申报会,组织同学发言。三巩固练习
(一)、给下面加粗的字注音
①吞天沃日()②如履平地()③一舸无迹()④鲸波万仞()
⑤珠翠罗绮()⑥艨艟数百(_
(二)、解释下面加粗的词
①略不相睹_____ ②弄旗、标枪________③吴儿善泅_______ ④披发文身___ ⑤溯迎而上________ ⑥鲸波万仞________⑦僦赁看幕_____ ⑧席地不容____
(三)翻译下面的句子
③倏尔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④烟消波静,则一舸无迹。
③争先鼓勇,溯迎而上,出没于鲸波万仞中。
(四)、读文答题 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最盛。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杨诚斋诗云:“海涌银为郭,________________”者是也。2.解释下列词语
①既望()②际天()③既而()④沃日()2.翻译句子
1)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2)玉城雪岭,际天而来。3.文中横线上应填写的句子是 4.文中总写大潮的句子是: 5.文中写潮的描写顺序是: 6.文段所写的主要内容是:
28《观潮》答案四)1 1)这一句大有横空出世之势,先声夺人提示了描写对象,点明了题旨,提示了中心,可以说集全文要义于首句。2)“吞吞沃日”,动词“吞”“沃”极有气势。“倏尔”一词表现了水军动作神速。“披”“文”“持”“争”“鼓”“迎”“上”“出”“没”“腾”“变”“沾”动词蝉联而下,写出了弄潮儿生生龙活虎般的形象特点,表现了动态美。“虽席地不容间也”的“也”,是用来加强肯定语气的助词,强调观潮人特别多。3)作者从四个方面写观潮:涨潮之状,水战之威,弄潮之技,观潮之盛。作者由远而近写“涨潮之状”。“水战之威”是散文精彩的一笔,作者生动地描写了南宋水军演习的情景。“弄潮之技”更让观众大开眼界。“披发文身”写弄潮儿的外形,“溯迎而上”写弄潮儿的猛勇,“出没于鲸波万仞”写弄潮儿的矫健,“腾身百变,而旗尾各不沾湿”写弄潮儿的绝技超凡。最能表现“观潮之盛”的语句是“江千上下十余里间,珠翠罗绮溢目,车马塞途”。作者以“十余星”的路途之长表现观潮场面之大,盛况空前:以“车马塞途”写看客之多;以“虽席地不容间也”写观潮人拥挤之极。4)课文前三段分别描写了钱塘江潮的气势。操练水军的情况及吴中健犯的突出表现,这些都是正面直接描写。最后一段则是从侧面描写,观潮的人越多,越是说明钱塘江潮气势的壮观,越是说明水军操练及吴中健儿的本领高强,人人都想一睹为快。这样,侧面描写与下面描写相结合,对正面描写起了衬托的作用,使文章中心更突出,更具有表现力。
(五)1明确:作者在描写了浙江潮的雄伟壮观的景象之后,又花大量的笔墨来写水军演习的动人情景和吴中健儿高超的弄潮技术,使得两者相得益彰。人借水势,水借人势;人助水势,水助人势。这样的描写,使雄伟之上更添雄伟,壮观之上更添壮观;使自然美与人文美相互融合,相互映衬,给读者极其美妙的感受,在身临其境中受到美的熏陶。
“腾身百变,而旗尾略不沾湿”作者如此着意刻画出人是自然的主宰,自然风景因有了人的活动而更加精彩美丽,表现了人敢于和自然搏斗的大无畏精神。2明确:今人用摩托车与大潮中驾船张帆,还有更多的挑战极限,征服自然的冒险活动和科学实践,如长江漂流、飞跃壶口瀑布以及神舟、嫦娥飞天等都能表明现在的我们更具有挑战性。巩固练习
(二)、①助词,的②代海潮③介词,凭④介词,在(三)、(四)、(见注解)
(五)、1.2.略 3.江横玉系腰 4.(第1句)5.由远及近。6.状写海潮气势。
第四篇:观潮
课 时 备 课
本学期总第 1~2 课时,本单元第 1~2 课时 备课时间:2024.9.1 上课时间:2024.9.5~2024.9.6 课题:观潮
设计理念:语文学习目标是多维的,是立体的,不仅有知识与能力的目标,还有过程与方法的关注,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引导。所以,本节课的教学旨在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自己喜欢的句子、自己觉得美的句子,受到美的熏陶与感染。三维目标实现的最终途径还是读,各种形式的读,默读、朗读、快速读,边读边想象等,并把自己读的感受与同学交流、讨论,遵循课标的这些精神、理念,本课教学设计的最大特点就是入情入景地读,动心动情地读。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的生字和新词(其中5个会认的字,6个会写的字,7个要掌握的词语。)
2.学习抓住重点句子,按课文的表达顺序理解课文的内容。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欣赏钱塘江大潮的壮丽奇特的景观,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重点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欣赏钱塘江大潮的壮丽奇特的景观,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 课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吟诵古诗,导入新课:
同学们,古代诗人王在晋曾经在《望江台》中写道:海阔天空浪若雷,钱塘潮水自天来。唐代大诗人刘禹锡也曾经写道: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今天就让我们一起随着作者的脚步去钱塘江观潮。
【设计意图: 古诗的引入,可以让学生了解古人赞美钱塘江大潮的诗句,知道钱塘江大
潮这一天下奇观自古以来就被人们称颂,同时,为学生营造出了一种浓郁的学习语文的氛围,让孩子们能够在一点一滴中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
二、自主读文,探究识字:
1.自由小声读课文,画出生字和新词,采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自学生字。
2.同学之间互相交流自学生字的情况,争取做到把字音读准确。
3.全班齐读生字和新词。
4.全班共同交流生字中比较复杂的字形和容易读错的字音。教师重点强调“卧”字的第六笔是“竖折”。
5.朗读全文,力争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设计意图: 要充分发挥学生识字的主动性,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来识字,重视对学生自主识字的引导和交流,激发学生自主识字的兴趣。】
三、指名读自己感受最深的段落,全班纠正读错的字音。
四、默读课文,在读书的过程中遇到不懂的问题,请你用铅笔做个标记。
【设计意图:学贵有疑,在阅读教学中一定要给学生创造质疑问难的机会,要给足时间,让学生能够在读中生疑,并最终达到在读中释疑。】
五、变换身份,释疑解惑
1.同学们,你们在课前都搜集了有关钱塘江大潮的资料,现在就请大家来做一名“小小地理勘探家”,结合你自己搜集到的资料和老师下发的资料(见附文),看看刚才同学们提的问题你能解决哪一个,想想钱塘江大潮为什么被称作天下奇观?
2.学生结合资料,认真研读,充分交流。
【设计意图:变换身份学习,让学生感受到了一种乐趣和新奇,同时也有效地调动起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在这个过程中的学习是主动的,充满了探究,利用资料来解决课文当中的问题,也会让学生感觉到适当地搜集一些课外资料对于了解课文的内容的重要作用,从而激发他们主动搜集资料的兴趣。】
3.同学们,你们真是一个个成功的地理勘探家,看来,学习课文的时候,适当地搜集一些课外资料对于了解课文的内容很有帮助啊!
六、布置作业:
1.抄写本课的生字新词。
2.朗读课文。
3.继续搜集有关钱塘江大潮的资料。
第二课时
一、精读课文,深入理解
1.播放潮来时的录音。
教师:听!这是什么声音?你听到了什么?(学生自由说)
【设计意图:播放潮来时的录音,将学生带入到情景之中,激发了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调动起了学生的阅读期待。】
2.深入学习课文3、4段,体会钱塘江大潮。
(1)教师:潮来时的壮观景象,课文中也有描写,现在请你认真默读课文3、4自然段,看看课文是怎样把钱塘江大潮这一“天下奇观”写具体的?可以边读边画出你喜欢的、感受深的语句,还可以在旁边做批注。
(学生边默读,边画批)
(2)小组内交流,边读边想象,把你感受到的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3)全班交流,深入体会。
教师引导学生体会以下的内容:
①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在滚动。顿时人声鼎沸,有人告诉我们说:“潮来了!”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江面还是风平浪静,看不出有什么变化。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
重点体会:人声鼎沸
教师:怎么沸腾的,能表演一下吗?
学生表演:跳着叫着,挥手喊着:潮来了,潮来了
教师:刚才的场面可以用一个词语来形容:人声鼎沸,人们说话的声音就好象开了锅的水一样。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阅读文章的过程中,进入情境,入情入境地去读书,这样,课文中的一些词语的意思就自然地理解了。】(设计意图:)
②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两丈多高的白色城墙。
(重点体会:横贯江面、形成一道两丈多高的白色城墙)
师:同学们,这时你们的心情怎么样?(激动)读出这种感受,读到这儿,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面对这么壮观的潮水,你还有什么样的心情?(吃惊、惊喜)
体会两丈多高的白色城墙,引入范仲淹的诗句:海面雷霆聚,江心瀑布横)
【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发挥想象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大潮来临时的壮观景象,体会作者的心情,受到感染和熏陶,自然而然地把学生带入了文本当中,实现了与文本的深层次的对话。】
③比较句子
A浪潮越来越近,犹如白色战马飞奔而来。
B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飞奔而来。
C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
小组讨论:体会潮来时声音之大,形态之壮观。
【设计意图:通过句子的对比,让学生充分地品味课文中的精彩语言,感受课文中的精彩描写,从而获得更深层次的体验,并且在不断的朗读比较中,把课文中的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从而把语言文字的训练真正地落到实处。】
(4)引入文字资料:钱塘江大潮来临时,另外一位作家这样写到(小黑板出示文字资料):
潮头已经带着雷鸣般的声响铺天盖地的来到眼前,后浪推着前浪,前浪引着后浪,浪拍着云,云吞着浪,云和浪绞成一团,水和天相撞在半空,好象千万头雪狮踏江怒吼,乱蹦乱跳,撕咬格斗,你撞我,我撞你,一起化为水烟细沫,付之流水,波涛连天,好象要和九天银河相汇,大浪淘沙,好象要淘尽人间的污染,潮水腾跃,好象要居高临下,俯瞰风云变幻的世界。
(自己读,并说说体会到了什么?)
【设计意图: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时刻树立“大语文”教学观,不要就教材而讲教材,应该把视野投向更加广阔的语文天地,适时地给学生补充一些语文学习的内容,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而且可以拓宽学生学习语文的渠道,长此以往,学生将受益终生。】
(5)拓展:假如你是一个游人,你会怎样赞叹?
教师:同学们,请闭上眼睛想:成千上万的游人来到钱塘江观潮,这观潮的人山人海当中有老人,有小孩,有中国人,有外国人,有普普通通的平民百姓,有国家的元首,有胆大的人,有胆小的人,有走遍世界的旅游者,也有很少到外面的乡下老奶奶,他们看到了这伟大的钱江潮,会发出怎样的赞叹?(教师随机采访学生)
【设计意图:课文的优美语句让学生感受到了钱塘江大潮的壮观,使他们的心灵得到震撼,让每一位学生都有身临其境之感,教师及时地抓住学生情感体验的高峰,引导学生体会不同的人观看钱塘江大潮之后的不同感受,使学生对课文内容地理解进一步深化。】
(6)教师:是啊,不论是谁,当看到了钱江潮的壮观景象后,无不发出赞叹。请你把自己的感受送入课文之中再来读一读。
(7)同学们,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写潮来时的情景的呢?(远—近)
3.潮过后,还能称作是奇观吗?
(学习第五段:重点体会“漫天卷地”“风号浪吼”等词语)
4.那么潮来之前又是什么景象呢?是否也能算作是天下奇观呢?
(学习第二段,体会:平静、人山人海)
【设计意图:第二段和第五段略处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选准重点,防止面面俱到。)
小结: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正像诗人苏轼所说的: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
(二)内化语言,拓展延伸
教师:同学们,这么壮观的景象,我们应该让更多的人知道,现在,就让我们再来完整地感受一下钱塘江大潮吧!请大家读完课文之后做一次小导游,把钱塘江大潮这一天下奇观介绍给更多的人。
1.教师:你觉得作为导游应该怎样介绍呢?
2.出示小组活动建议:
(1)可以选择潮来前、潮来时、潮来后中的任意一部分进行介绍。
(2)介绍时可以用课文中的语言,也可以加上自己的一些感受或运用资料中的知识,可以一个人介绍,也可以小组成员分工合作进行介绍。
(3)介绍的语言要符合导游的身份。
3.小组活动,教师巡视。
4.小组汇报,教师相机点拨,并组织语言,适时评价学生。
小结:听了你们的刚才介绍,相信一定会有更多的人前往观潮。希望同学们下课以后,继续关注钱塘江大潮,同时也可以关注更多的天下奇观。
【设计意图:学生再一次变换身份,作为导游来介绍钱塘江大潮,实际上是让学生学以致用,进一步将课文中学到的语言内化,将学到的知识转化为能力,这对学生是一个挑战,同时,也可以激发学生学语文的兴趣,孩子们在愉悦、欢快之中得到了能力上的提高。】
板书设计:
潮来前:风平浪静 人山人海
观潮
潮来时:齐头并进 山崩地裂(远—近)
潮来后:漫天卷地 风号浪吼
附二:钱塘潮的形成
到过海边的人,都会看到这样的景象:有时候海水像野马,向岸边奔来;有时候海水又像逃兵,退到离岸很远的地方。海水这种有规律的涨落,叫做潮汐(xī)。
著名的钱塘江在每年农历八月十八这一天潮汐最大。
钱塘潮为什么偏偏在八月十八最大呢?潮汐是由月亮和太阳对地球表面海水的吸引力造成的。农历每月的初一前后和十五前后,太阳、月亮和地球排列在一条直线上,太阳和月亮的吸引力合在一起,吸引地球表面的海水,所以每月初一和十五的潮汐比较大。特别是中秋节前后,是一年中地球离太阳最近的时候,所以每年农历八月十五前后的秋潮是一年中最大的。
钱塘江的秋潮,比其他地方的秋潮更壮观,这是由于杭州湾的地形特殊。钱塘江入海的地方叫杭州湾。杭州湾外宽内狭,出海处宽达一百公里,而往西到海宁县盐官镇附近,只有三公里宽。潮水刚进杭州湾,水面宽阔,越往西就越受到河流两岸地形的约束,只好涌积起来,潮头越积越高,好像一道直立的水墙,向西推进。同时,由于潮流的作用,把长江泻入海中的大量泥沙,不断地带到杭州湾来,在钱塘江口形成一个体积庞大、好象门坎(kǎn)一样的“沙坎”。当海水推着江水向钱塘江口内涌去的时候,沙坎挡住了潮头,就形成后浪赶前浪、一浪叠一浪的壮观景象。
钱塘江高达八米到九米。潮水到来的时候,汹涌澎(péng)湃(pài),像千军万马。这就是举世闻名的钱塘潮。
第五篇:《观潮》
1《观潮》教学设计
木耳小学 水梅霞
教材分析:
钱塘江大潮被称为天下奇观,课文记叙的是一次观潮的盛况,写的是作者耳闻目睹的潮来前、潮来时、潮头过后的景象,描写了大潮由远而近、奔腾西去的全过程,描绘出江潮由风平浪静到奔腾咆哮再到又恢复平静的全过程,写出了大潮的奇特、雄伟、壮观。本课教学用两课时完成。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宽阔、笼罩、薄雾、若隐若现、昂首东望、风平浪静、水天相接、沸腾、横贯江面、齐头并进、奔腾、漫天卷地、依旧、恢复”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3、4自然段。
3.边读书边想象画面,能联系上下文或结合生活实际体会词句的含义。4.感受大自然的壮观,受到自然美的熏陶,能把自己的阅读感受与他人交流。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感受钱塘潮的神奇壮观。
教学难点:体会课文中的有关语句,想象课文描绘的大潮景象。
教学资源准备:
1、课前,鼓励学生查阅有关潮汐、潮汛的资料,了解钱塘江大潮形成的原因。
2、自制课件、拓展阅读资料。学习者特征分析:
大多数学生没有见过钱塘江大潮,但课文语言生动形象、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因此,教学时不仅要引导学生利用课文插图感受钱塘江大潮的美,更要通过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与文本对话,在读中感悟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奇特。
教学策略:
通过自编的语段、小游戏等帮助学生理解生词、正确读写生字;按照初读—研读—赏读的教学程序,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体会钱塘江大潮景观之奇。很多学生对课文描绘的景象比较陌生,教学时应通过反复有感情的朗读,使学生置身其中,感受大潮的雄伟、壮观。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宽阔、笼罩、薄雾、若隐若现、昂首东望、风平浪静、水天相接、沸腾、横贯江面、齐头并进、奔腾、漫天卷地、依旧、恢复”等词语。
2、整体感知课文,了解课文的写作顺序。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7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宽阔、笼罩、薄雾、若隐若现、昂首东望、风平浪静、水天相接、沸腾、横贯江面、齐头并进、奔腾、漫天卷地、依旧、恢复”等词语。
难点:能正确书写“罩、薄、昂、蒙”四个字,并积累文中出现的多音字。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2分钟)
(出示幻灯片1)“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这是北宋大诗人苏东坡咏赞钱塘秋潮的千古名句。千百年来,钱塘江以其奇特卓绝的江潮,不知倾倒了多少游人看客。(出示幻灯片2)同学们看,这是几张关于钱塘江大潮的图片。今天我们学习《观潮》这篇课文,看看课文是怎么介绍钱塘江大潮的。(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设计意图:简介钱塘江大潮,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
二、检查预习(3分钟)
1、同学们预习了课文,知道钱塘江大潮被称为什么吗?(出示幻灯片3),解释“奇观”的意思。
2、它为什么会被称为天下奇观呢?说说你课前搜集到的资料。
3、(出示幻灯片4)同学们看,这是钱塘江在地图上的位置,从它流经的周围地形我们就知道它为什么那么壮观了。
【设计意图:大致了解钱塘江的位置及形成原因,并培养学生搜集整理资料的习惯。】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5分钟)
1、自由读课文,同桌之间可以交流不明白的词句。教师要不断巡视指导读书的方法
2、(出示幻灯片5)指名读一读老师自编的一段话(其中包括了课文中的生字词语),检查是否读得正确流利、正音。
3、从这几句话中你知道了什么?(观潮的时间、地点;大潮的壮观美丽、课文的写作顺序······)板书:潮来前——潮来时——潮退后
【设计意图:注重交流预习情况、在整段话中同时感知课文内容和生字,提高课堂效率。】
四、认识生字,正确书写要求会写的生字。(10分钟)
1、(出示幻灯片6)同学们看,刚才躲在句子中的一些词语朋友又单独出来和大家见面了,你们还认识他们吗?一起叫出他们的名字吧!
2、老师来说你们来猜我说的是哪个词语,好吗?(1)指像笼子似的罩在上面。(笼罩)
(2)像山峰一样高耸而稳固地立着,常用来比喻坚定不可动摇。(屹立)
(3)用来形容人的声音很大,场面喧闹、混乱,像水在锅里沸腾一样。(人声鼎沸)(4)山峰倒塌、大地裂开,执法处非常大的声音。(山崩地裂)(5)“好像”的近义词(犹如),“隐隐约约”的近义词(若隐若现)
(6)指时间很短,我们说······(霎时);指风声很大、浪声很大我们说·····(风号浪吼)强调多音字“号”;指又像从前一样我们说······(恢复)
3、(出示幻灯片7)这些词语你们能补充完整吗?
4、(出示幻灯片8)生字宝宝从词语中跳出来了,一起来认一认他们!(齐声拼读生字)
5、(出示幻灯片9)你发现还有哪几个字也和“风号浪吼”中的“号”一样是多音字?
6、(出示幻灯片10)提醒并范写部分生字的写法,如:“罩、昂、薄、蒙”等字。学生练写。
【设计意图: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理解词语,提高识字效果。】
五、拓展阅读(10分钟)
1、(出示幻灯片11),提出阅读要求。
2、学生阅读,教师巡视,加强对学困生的指导。
【设计意图:拓展知识面,增大阅读量。】
六、小练笔(10分钟)
1(出示幻灯片12),明确写作要求。
2、学生自由写作,教师指导,分享写得好的作品。
【设计意图:给学生一个自由表达的天地,同时在分享环节可以帮助写话有困难的孩子。】
板书设计:
1、观潮
潮来前——潮来时——潮退后
笼罩
恢复 罩
昂
薄
蒙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3、4自然段。
2.边读书边想象画面,能联系上下文或结合生活实际体会词句的含义。3.感受大自然的壮观,受到自然美的熏陶,能把自己的阅读感受与他人交流。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试着背诵课文第三、第四自然段,感受钱塘江的壮观气势。
教学难点:边读书边想象画面,受到自然美的熏陶。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2分钟)
1、(出示幻灯片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中的生字、词语,不知道大家还认识他们吗?开火车读词语。
2、课文是按什么顺序描写钱塘江大潮的呢?(指名回答)
【设计意图: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二、精读课文,读中感悟(13分钟)
1、(出示幻灯片2)潮来前的钱塘江是怎样的景象?指名读“宽阔的钱塘江横卧在眼前······早已人山人海。”这段话,通过“宽阔”、“横卧”、“蒙蒙的薄雾”这几个词感受钱塘江风平浪静,此时的静态美。
2、(出示幻灯片3)预设统领全文的问题:钱塘江大潮被称为“天下奇观”,“奇”在何处?学生自由读课文第三、第四自然段,画出相关的词句。
3、师生交流对以上问题的理解。
4、(出示幻灯片4)钱塘江大潮的奇特表现在潮来时声音和形态都给人以听觉和视觉享受,另外,从课文中对观潮者的描写我们也能感受到大潮之“奇”,非同一般!
5、你喜欢课文中的哪些句子?为什么?(出示幻灯片5——9,欣赏优美的句子)
6、(出示幻灯片10、11、12)比较句子
① 浪潮越来越近,犹如战马飞奔而来。
② 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飞奔而来。
③ 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在头脑中展开想象,感受首钱塘江的雄伟浩大的气势。
7、(出示幻灯片13、14)钱塘江大潮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设计意图:抓住关键词句,通过反复的多种形式的读,使学生感受钱塘江的雄伟壮观。】
三、学当小导游,背诵第三、第四自然段(5分钟)
1、(出示幻灯片15)练习有感情地朗读第三、第四自然段,读完后同桌之间互相介绍钱塘江潮来时的壮观景象。可以用书上的原话,也可以用自己的语言,看谁说的更好!
2、(出示幻灯片16、17)这是两个小导游的发言,谁来和他们比一比?指几名学生上台展示,适时鼓励。
3、课堂小结:通过学习这篇课文,我们了解了钱塘江大潮由远而近、奔腾西去的全过程,了解了江潮由风平浪静到奔腾咆哮再到又恢复平静的动态变化,同作者一同感受了大潮的奇特、雄伟、壮观。钱塘江大潮真是名副其实的“天下奇观”!】
4、(出示幻灯片18)齐读《观潮》这首小诗。
【设计意图:以读代讲,读中感悟,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四、拓展阅读(10分钟)
1、出示幻灯片19,学生按要求阅读。
2、巡视指导,帮助学困生。
【设计意图:增大阅读量,升华情感。】
五、小练笔(10分钟)
1、出示幻灯片20,学生按要求写话。
2、巡视指导,帮助有困难的学生,分享好的写话。
【设计意图:给学生一个自由表达的天地,同时在分享环节可以帮助写话有困难的孩子。】
板书设计:
1、观潮
由远到近、奔腾西去 闷雷滚动出白线,潮头怒吼贯江面。
山崩地裂城墙现,钱塘奇观天下传。
教学反思:
学习本课以后,学生们对钱塘潮有了基本的了解,通过ppt课件的播放,更加深了对钱塘潮直观的认识,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但还有不足之处需要改进。
推荐阅读:
观潮阅读答案参考(5篇材料)
2024欢庆重阳节满分作文(精选合集)
语文教师英文简历模板(推荐5篇)
作文话题春天初三600字(精选5篇)
英文求职简历模板最新[推荐5篇]
相关文章:
- [ 八号文库 ]观潮阅读答案参考(5篇材料)
- [ 八号文库 ]2024年虎年春节活动总结报告 2024年虎年春节活动总结范本
- [ 八号文库 ]端午节包粽子的作文40字(9篇)
- [ 八号文库 ]2024年七夕爱的告白语句 七夕告白短句(19篇)
- [ 八号文库 ]最新一年级的六一儿童节日记(4篇)
- [ 八号文库 ]六一儿童节的周记150字(四篇)
- [ 八号文库 ]2024年最新六一儿童节活动方案设计 六一儿童节活动方案大班(22篇)
- [ 八号文库 ]2024年给爸爸的父亲节祝福语摘抄简短(20篇)
- [ 八号文库 ]2024年端午节主题活动方案大班(21篇)
- [ 八号文库 ]2024年终工作总结与计划汇总
- [ 八号文库 ]2024年销售人员工作总结与计划范文 销售人员工作总结与计划简短多篇
- [ 八号文库 ]情人节高雅祝福语 2.14情人节祝福语最温馨的话(二十三篇)
- [ 八号文库 ]2024年财务工作总结通用模板
- [ 八号文库 ]下阶段妇联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事务创新的建议
- [ 八号文库 ]初中教师个人德育工作计划
- [ 八号文库 ]创业计划书(模本,要求)
- [ 八号文库 ]补偿贸易融资的基本形式
- [ 八号文库 ]员工录用通知书
- [ 八号文库 ]福建纺织服装材料
- [ 八号文库 ]优化投资与发展环境工作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