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热门搜索: 装修合同 安全生产工作总结
  •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八号文库

    偏远农村学校地理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

    栏目:八号文库 来源:网络 作者:心上人间 时间:2024-09-12 01:02:45 下载.docx文档

    第一篇:偏远农村学校地理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

    偏远农村学校地理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

    湖北省利川市大沙溪中学

    温志祥

    电话:*** 新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法,教师应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交流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知识与技能、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体验。”在地理教学中,我们要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素质教育也要求我们做到:变单纯的灌输知识为创新教育和实践教育;变教师静态教学为开放式教学;变以教师为主体为以学生为主体;这些要求都对我们一线教师的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思考,这都对我们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提出了要求。

    那么,在地理教学中,我们如何有效的来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呢?特别是我们偏远、落后的农村地区,教师数量少,教学设施不足,学校建设水平低,学生基础差。不管是老师,还是学生,和外面接触的机会都很少,因此,对外面许多的东西都不了解。面对这样一些地区,这样的一所学校,这样的一群学生,我们如何有效的实施地理教学,如何达到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的教学目标,是我们的难点,更是我们要努力思考的地方。

    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欢快愉悦的课堂氛围中掌握知识是教师追求的目标,也是教师的难点。在教学实践中,如何让学生动起手来,把死记硬背的知识点转变成生动有趣的活动展示或者是游戏,甚至比赛,从而使得学生不仅学习到了知识,开发了思考能力,更是增加他们热爱地理的热情,让他们更加积极的学习地理,让他们在课堂中找到乐趣,找到自信,以至于实现自主探究学习。下面以几节课堂案例来进行交流:

    在《地球与地球仪》一节中,既是地理教学的基础,又是初中地理教学的难点,在通常教学中,只是从字面或者图上讲解,讲解后死记硬背,做许多题目,使得学生对经纬线、经纬度要花费很长时间来理解消化,甚至有的学生初中毕业时还不能明确经纬度的分布情况。为了改变这种情况,我想到了设计活动让学生自己动手来解决这个难题。于是,课前让学生每桌准备了一个廉价的乒乓球,课堂上在引入经纬线的定义后,让学生动手在自己的乒乓球上画出几条基本的经纬线。然后我找了一些铁丝,模拟做了一个球,方便学生对于经纬线的学习。(学校没有多媒体但有地球仪,但是地球仪太小,上面线也很多,学生看不清楚,做个模型看,更直观)实际上这就很好的对概念进行了理解、运用,因为只有理解概念到位才能准确的画出经纬线。在活动过程中,有的学生准确地画出经纬线,也有很多学生画的经纬线达不到标准:例如有的经线在南北两极不相交,有的经纬度出现偏差等,这时候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交流,互相学习对方的优点,把自己出现问题的地方纠正。从引入定义到活动整个过程,学生自己动手思考,从出现问题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体现出了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新课程理念,也使得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领悟到了新知识,攻克了学习中的重点、难点问题。课后还结合学科活动安排,让学生用自己的乒乓球制作了地球仪,评选优秀学生若干名给予奖励。

    又如在《地图》教学中,课堂一开始直接让学生画一幅学校的平面图,要求是让学生想尽一切办法来表达清楚学校的实际状况。有的学生当场就画出了学校长、宽分别是多少等问题,这说明学生在动脑思考应该表达的要素。每个学生的认知水平是不一样的,有的学生制作的图上没有方向,有的没有比例尺,有的没有图例,有的三者皆无,但这并不妨碍学生的探究。当大部分学生制作完成时,让学生在小组内对比交流,看自己和别人谁的图表达得更清楚一些,有哪些地方是自己需要借鉴的。最后,每个小组推荐一份能反映自己小组水平的平面图来展示。拿到学生的平面图后,进行了下面三个步骤:首先,面向全班同学对这幅图提出问题:我们的学校面向什么方向,同学们坐在学校里面向哪个方向上课,从图上能否得出来?从而引出地图上的方向概念,补充方向的三种表达形式。其次,提出问题:要得到学校前后距离,从图上实际侧量得到的距离就是吗?需要借助什么工具呢?学生茫然无助,然后引入比例尺。最后,向学生提问所画的图形代表什么?引导学生在地图上必须要有起到说明作用的图例的存在才能完整的、准确的表达信息。课后,又进行了“学校平面图设计大赛”,根据三要素标准及制作水平评选出一、二、三等奖及优秀奖。通过遇到问题——自主探究——交流合作——解决问题——成果展示——进一步解决问题这个过程,是使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学生是中心,教师是学习的促进者。

    要做到让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学到知识,需要备课,备教材,备学生。事先考虑好课堂的每一个环节,考虑好哪些是需要学生自己探究的知识,哪些是需要学生互助交流的知识,根据实际情况设计好课堂,做到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共同体现,否则是达不到预期的目的的。

    当然也不是每一堂地理课都能用这种方式来呈现,不同的学校,不同的教学条件,不同的教学内容,有自己的教学特点:我们的授课方式也应该是多样的、变化的,一堂课用怎样的形势来组织能达到最佳效果,需要我们不断的思考、总结。不迷信,不生搬硬套,大胆探索,勇于实践,不断反思总结,才能把课堂变成师生共同的乐园。只要达到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积极动手的能力,都是可以的。但是在课堂上让学生动起手来是必要的,不管我们学校条件多差,也是可以的。这不仅是新课改教学理念的要求,也是作为一名教师追求的目标。既锻炼了学生从不同的空间来观察事物的能力,帮助学生学习内容,获取相关知识,实现教学目标,也将知识与校外的真实生活结合起来,实现从生活进入课本再回到生活三步教学。

    第二篇:怎样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

    怎样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

    现在的老师越来越多的重视分数,却忽视了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从而导致一些现在的学生肚子里有一大堆的理论知识,可是却在实践中无法独立的完成任何一项任务,甚至有的学生还无从下手,没有了自己的主见,自己的思想,活动起来笨手笨脚,这样的学生以后只能在社会上充当字典,智囊团等角色,根本不能独当一面。因此作为老师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极为重要。

    当然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本人觉得有以下几个方法,汉语文课是一个语言艺术课,除了让学生理解字词句的掌握,更让学生理解每一节课学完之后应该掌握,了解这节课所表达的意境,以及他们的背景,比如说汉语文课的《古诗三首》。本人觉得在讲这篇课文时,首先可以让学生动手收集资料,可以询问,可以讨论,可以进行思考,这样对学生进一步掌握诗中意境有很好的帮助。这是第一个步骤。如果讲完这篇课文以后,让学生依据自己对诗中意境的掌握,内容的解读,背景的理解,让学生拿起画纸和彩笔画出对那首诗的感悟。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表达能力,理解能力。当然如果不通过读诗画图这个环节,本人想很难培养他们的想象能力,表达能力,理解能力。因此说,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在教学中极其重要的。汉语课的这种方法同样可以用到数学课上。

    其实比起汉语文数学跟重视的是动手动脑能力,所以我想如果有一种方法可以再数学课上,能够大胆积极地用起来,本人想可以把数学课上的既好玩又好学。

    那么我就在这里依据一篇课题展开一下讨论,比如说老师在讲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过程中,让学生自己动手做个长方形,然后让学生自己动脑组成一个长方体,这样的一个过程,不仅让学生充分了解长方体的结构,还可以举一反三,四个长方形可以组成一个长方体,以此类推,五个长方形,六个长方形,可以组成怎样的图形,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何乐而不为呢?数学最重视的是举一反三,还可以从旧方法里得出新的方法,新的理论,本人觉得这样的数学课再是最现代最有效的教学方法。同样这样的方法可以用在英语,英语对于我们藏族学生来说,都是一个新的语种,英语也是一门艺术的语言,所以必须掌握其要领,当然对于背单词,本人没有别的更好的方法,所以只能死记硬背,但是如果背完了,想检查学生们背的怎样,我这里有一个方法,就是比如说英语单词,orange 因为英语的每个单词,就是26个字母中的任意几个字母拼写而成的,所以检查orange的时候,教师分别把字母o, r, a, n, g, e次序打乱,然后让学生按照自己所背的动手组成这个单词,这样可以让学生更牢固地记住单词。在学习英语的课文中,首先要学生了解是怎样的语境,然后进行朗读,朗读是学英语中不可缺少的教学环节,狼读完以后教师根据学生的理解能力,让学生自己组织一个对话表演,也可以让学生自编自导自演一个对话剧,或者让学

    生自己演一个课文剧,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对话能力,动手动脑能力,对课文的感知能力。

    所以说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是在教学活动中是相当重要的,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我觉得肯定会在社会中独当一面,会站稳脚跟,会在社会中创造很多奇迹,会是真正的接班人。

    第三篇:如何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好习惯

    如何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好习惯

    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兴趣。作为语文老师首先要让学生产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只有产生了兴趣,才能激发学生的动手动脑的欲望。这就要求老师要担当起导演的角色,真正调动起学生演员的积极性。给学生创设一定的情景,利用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自觉的演好自己的角色,积极的动手动脑,自觉的去学习语文。比如让学生改写课文,学完一篇课文后,在老师的引导下,让学生试着改写课文,这不仅有利于学生的语言能力的培养,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因为学生在改写课文时既是对原文的一种熟悉,也是对自己动手动脑习惯的一种培养。

    二、给学生以大胆的鼓励,鼓励其独立完成作业。鼓励学生把自己想要表达的意见,把自己独立思考的结果大胆的表达出来,让学生敢于思考,敢于动手。不过应该说明的是,虽然现在提倡学生共同讨论来回答问题,共同动手以完成某项作业或任务,即提倡合作学习,但是我们不能忽视学生的独立思考,独立动手的能力。让学生懂得什么样的问题应该自己独立解决,什么样的问题应该集体或与他人讨论解决。比如简单的作业自己做;难度大、复杂性的作业可以与别的同学合作。同时老师要注意引导学生从具体的操作中发挥学生各自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其大胆动手操作,尽情发挥学生学习的独立性和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使学生敢于动手动脑,乐于动手动脑。

    三、注意合理的评价学生的动手动脑成果,给学生以自信心。对于学生的创造性成果要及时的给予合理的评价,适度的赞扬。让他们由评价而竞争,由赞扬而创造,进而再一次激发创造和想象。江泽民曾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因此,我们要注重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多给学生布置创新性的作业,如上面所说的让学生改写课文,有时还可以让学生复述、扩写或缩写课文。对课文的改写、复述、扩写和缩写有利于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同时也有利于学生以课文为参照物,正确的评价自己的作文,看看自己的作文与课文相比有什么差距,自己在什么地方运用了课文中的写作方法,自己在哪个地方写的最好。同时要正确评价学生的劳动成果,让学生感到自己的成果得到了肯定,从而乐于去做,乐于动手动脑。

    四、对学生的动手动脑成果给予必要的奖惩。现在很多老师都采取加减分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奖惩。我们班也是这样,也主要用奖分和扣分的方式给学生以鼓励,就是说你动手动脑的成果有可行性或被同学们认可的话,那么就给你加分;或者说你对问题的看法有独特性和创造性,使同学们认可就给你加分。在我们班,学生对加分和减分都非常认真,而且很严格,很仔细。比如老师让学生站起来读书的时候,学生出现不认识的字,就要扣分,因为遇到不认识的字不查字典,被定为不动手的一个方面。别看这小小的加分,学生都努力的去做,积极的动手动脑,争取加分。因为班里形成了不成文的潜规则,加分越少,评优和选当班干部的几率就越小,而且这还同学生年终三好学生的评比挂钩,作为评三好学生的一个标准。

    五、老师和家长要联合行动。老师要及时的把学生的状况告诉家长,当然这不是让老师给学生告状,而是通过互动,商量好培养孩子动手动脑的习惯的好方法。只有老师和家长共同努力,才能使孩子养成动手动脑的习惯以及其他好习惯。比如现在给学生布置思考性和创新性的作业,这样作业大部分需要思考而不写出来。而这样问题就出现了,当家长问学生有没有作业时,很多学生都说没有。针对这种状况,这一类学生我都会及时把带有作业的短信发给家长,这样既加强了跟家长的联系,也防止了孩子偷懒。还能从根本上解决孩子懒惰,不动手动脑的不良习惯。

    第四篇:自学中如何培养动脑动手的能力

    自学中如何培养动脑动手的能力

    自学,即目主学习。它是体现学生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学生自觉性和主动性的重要一环,也是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手段。学生自学并不是说教师放任不管,恰恰相反,学生的自学必须处于教师的调控之下,主要有三个步骤:

    1、创设良好的自学氛围。首先要培养学生自学的兴趣.经常向学生讲自学的意义,介绍古今中外自学成才者的事迹,激发学生自学热情:其次,要编制预习提纲。教师只是笼统地布置看书预习,学生很难深入到课文中去。因此,教师依据教材的重点和难点,体现文章的内容和行文思路,编制各课自学提纲,以便整个教学过程都围绕“自学”展开。把自学变成教学链中不可缺少的一环,同时按文章思路编制自学提纲,把字词句这些语文基础知识像一颗颗明珠缀到了文章思路上,做到纲举目张,条理清晰。

    2、明确自学要求

    自学要求可概括为八句话:运用工具书,学习生字词,理清文章思路,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特点,融会贯通,发现疑难,提出问题。其中,要特别注意引导学生“发现疑难,提出问题”。学生如果在自学过程中能积极思考,发表自己的意见,破除迷信,勇于质疑,就能很好地培养起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激发学生深入探究课文,发展他们的创造思维,训练他们思维的深度和广度。

    自学的实施,还要解决是否相信学生的问题。有人认为学生自学,质量没有保证,其实这种忧虑和担心是完全没有必要的,只要要求适当,指导得法,同学们就会在自学中认真读书,查工具书做笔记,提问题,从而逐渐养成读书的能力和习惯。

    3、指导学生自学的方法

    科学的学习方法与智能的发展是连在一起的。要使自学不断深入,形成能力和习惯,必须指导学生掌握自学的种种方法。从一年级开始,我就有计划地逐步教会学生使用工具书的方法;读书如何圈点划线,批注评注的方法;如何解词、分段、归纳中心的方法;还有课文背诵法、语文复习法以及听说的各种知识与技巧等等。否则,学生就只能跟在教师后面亦步亦趋,一生也离不开教师的“教”,拿解词来说,多少年来,我们都是把词语抄到黑板上,学生搬到笔记上,然后拼命背诵结果呢?教师抄多少,学生背多少,一旦遇到生词,还是一筹莫展。相反检索法教给学生,教会他们从好几个注释中根据语境准确选择释义,学生就能脱离老师而借助工具书独立进行学习了.

    自学还必须遵循一个合理的过程。我把自学预习过程概括为:一读、二划、三查、四注、五思、六写。读就是读课文,默读朗读、精读速读。划,就是使用不同的符号,将生词新词,精辟语段中心所在,疑难问题划出来。查,就是对所划生词或疑难问题,通过工具书或其他资料加以解决.注,就是把查找的答案以标注、批注的形式,注到课文中去。思,就是思考课文的思想内容、层次结构及表现方法。写,就是把预习所得和解决不了的疑难写下米。

    教目学方法,不单让学生从理论上懂得,还要通过示范让学生直观的领会,更重要让学生通过实践掌握,这样做学生不只“学会”了而且“会学”了。

    第五篇:培养幼儿动手动脑解决问题的能力(本站推荐)

    培养幼儿动手动脑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幼儿各种能力是素质教育的最主要的内容之一。这要求教师在各种活动中,多给幼儿创造机会、空间。多让幼儿自己动手尝试,想象。在过去,一般在活动中老师要求幼儿说一句话,画一幅画,要和老师说的和画的一模一样才算是对的,给以表扬。而老师不进行示范,幼儿就不知怎样去表现,不知怎么做,限制了思维的多角度发展和逆向思维的发展。所以,我们要发展幼儿思维的多样化。学会考虑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各种方法,会举一反三的能力。并在实际生活中得以运用。

    幼儿充满了好奇心和想象创造力。在一日生活中,他们经常表现出的积极主动探究和认识周围世界的强烈动机和愿望,如:孩子们想在做好的水果娃娃里面安装上电池,让它说话,于是水果娃娃的脑袋后面挖了个洞;一个孩子为了研究别的小动物死了很快就烂掉了,为什么螃蟹没有变化等类似的情况下,表面上老师错认为有些是在搞“破坏行为”,表现在言行激烈、表情可怕幼儿的反应是被吓呆了、发抖了、哭了。其实,幼儿有自发探索的欲望是很珍贵的,作为老师要珍惜、鼓励、支持、引导幼儿,多让幼儿动手操作、实验,在动手实验中,总结失败和成功,从而学到新的知识。同时体验成功的心情增强自信心。



    推荐阅读:
    偏远农村学校地理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
    前台javascript速度优化总结
    某局开展基层党组织现状大调查实施“三分类三升级”活动调研总结(精选)
    柏树小学2024年春内涵发展工作总结
    美术绘画社团活动备课
    中学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