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热门搜索: 七号文库 安全生产工作总结
  •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八号文库

    教育信息化考核(共5则范文)

    栏目:八号文库 来源:网络 作者:眉眼如画 时间:2024-09-22 09:57:13 下载.docx文档

    第一篇:教育信息化考核(共)

    江夏一中2024年目标考评资料——专项 教育信息化考核

    一、组织管理 1.管理机构

    1)江夏一中教育信息化领导小组名单 2)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及分工

    2.发展规划

    1)江夏一中智慧校园建设方案

    2)江夏一中教育信息化建设及装备改造发展规划

    3.完善制度

    1)学校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职责 2)教育信息化工作小组岗位职责 3)信息技术教育课堂细则 4)网络中心主任岗位职责 5)网络信息中心工作职责 6)网络管理员工作职责

    7)江夏一中电教设备管理使用制度 8)江夏一中办公电脑使用规定 9)计算机教室安全制度 10)班级电教设备管理员职责 11)电教管理员职责

    4.考核评价

    1)江夏一中教育信息化绩效考核方案

    二、信息环境

    1)2024年江夏一中信息化专项建设一览表 2)江夏一中信息技术设备维护申请表(11份)

    三、信息素养与能力提升。

    1)江夏一中教师信息技术应用培训与能力提升制度 2)创客教育师资培训(第二期)通知

    3)淘师湾中小学信息技术课指导纲要专题培训 4)江夏区中小学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实验推进方案 5)江夏区中小学创客教育实施方案

    6)江夏区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联盟工作方案

    7)2024年江夏区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大赛参赛报名汇总表 8)武汉市中小学创客教育直通车系列活动(第四站)的通知 9)2024年春季湖北省高中教师网络研修课表

    四、资源使用与共建共享 1)江夏一中武汉教育云发布资源数统计表

    2)搭建校本资源共享平台,推进数字教学资源应用 3)第12届全国创新名校大会安排

    江夏一中2024年名优教师展示课活动方案

    中国创客教育大会暨武汉市中小学“创客教育直通车”系列活动

    4)第14届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

    5)江夏区推进2024-207年度“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工作的通知

    五、规模化应用

    1)江夏区中小学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实验推进方案 2)江夏区中小学创客教育实施方案

    3)江夏区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联盟工作方案

    4)2024年江夏区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大赛参赛报名汇总表 5)武汉市中小学创客教育直通车系列活动(第四站)的通知 6)2024年春季湖北省高中教师网络研修课表

    六、管理信息化

    1)江夏一中智慧校园建设方案

    2)江夏一中信息化工作总结(2024学年)3)江夏一中信息化工作会议记录表(2张)

    七成果奖励

    1)江夏一中2024年7月论文获奖记载

    2)江夏一中2024年7月优质课、教案获奖记录记载 3)江夏一中2024年7月课题研究记载表

    4)江夏一中教师数字资源类比赛评优获奖名单 5)高三生物组获奖情况统计

    6)江夏一中2024年7月辅导获奖记载

    7)江夏一中2024年7月区、市、省级获奖统计表 8)教育云家长、学生、教师信息图片

    第二篇:信息化考核方案

    崇州市燎原小学 教育信息化建设考核方案

    一、对教师教育技术应用能力的基本要求:

    1、教育现代化技术理论

    (1)理解教育技术的主要理论基础。

    (2)掌握教育技术理论的基本内容。(3)了解基本的教育技术研究方法。

    2、教育现代化技术能力

    (1)能掌握信息检索、加工与利用的方法。(2)能掌握常见教学媒体选择与开发的方法。

    (3)能掌握教学资源管理、教学过程管理和项目管理的方法。(4)能掌握教学媒体、教学资源、教学过程与教学效果的评价方法。

    3、教育现代化技术应用

    (1)能开设开好运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公开课。(2)具有在教学中应用教育技术的意识。

    (3)具有在教学中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进行教学改革研究的意识。

    (4)具有运用教育技术不断丰富学习资源的意识。

    二、考核对象 学校全体教师。

    三、考核指标及评分细则 具体内容见附件

    六、考核方法

    1、考核内容 分为四大模块:理论与素养、能力与应用、管理与维护,特色和拓展

    2、考核负责

    燎原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及应用考核小组

    3、考核办法

    考核小组依据《考核细则》对教师教育信息化建设和应用情况进行考核。考核分为不定时抽查和以月度考核、学终考核为主要形式的定时考核两种方式。

    4、考核积分的计算

    考核总分为100分,其中平时抽查20分;月度考核40分%;学期末考核40分。

    考核分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等次。

    五、奖惩

    1、教育信息化建设及应用考核成绩纳入学校综合考核;

    2、对在教育信息化建设及应用工作中做出成绩的学校领导、工作人员和教师进行适当奖励;

    3、对在电教装备工作中出现重大事故,造成严重影响的教师,实行一票否决制,取消评优树先资格,并追究相关负责人的责任;

    4、对考核不合格的教师,不得参与学校及上级主管部门的评优树先。

    崇州市燎原乡小学

    教育信息化管理工作考核办法

    为进一步加强我校教育信息化管理与教育信息化教学应用工作,不断提高我校教育信息化管理水平和教师教育信息化教学应用技能,充分发挥我校现有信息化教育设施和资源的效能,增强教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业务学习、教育管理、教学应用和教育教学改革的创新和能力,不断提高我校教育教学质量,根据上级要求,给合我校实际,特制定《崇州市燎原小学教育信息化管理工作考核办法》。

    一、考核对象

    1、学校教育信息化中层管理人员。

    2、学校教育信息化管理教师。

    3、学校在职任课教师。

    二、考核原则

    1、考核以定量+定性相结合,坚持实事求是,公开、公正、公平为准则,及时公布考核结果。

    2、根据管理岗位职责和任课教师任课实际情况,实行分类管理,分类检查,平时考核与学期考核相合。

    3、根据学校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需要,逐年调整考核内容,考核要求逐步提高。

    三、考核目标

    1、能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工作负责,业务熟练,圆满完成工作任务,无责任事故。

    2、教育信息技术能力较强或提高较快,教育信息化教学应用意识得到提升,应用水平不断提高。

    3、增强教育信息化教学应用实效性,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四、考核办法

    1、学校成立考核工作小组,切实加强此项工作的组织领导。

    2、按照工作目标执行情况,对管理干部、管理教师和任课教师量化考核,实行9分以上(A等)、8分以上(B等)、7分以上(C等)、7分以下(D等)等级考核。

    3、管理干部、管理教师考核按等级A等6分、B等4分、C等2分、D等0分加入个人学期绩效工资考核。任课教师考核结果按学校现行教师绩效工资有关考核记分办法执行。

    五、考核内容及标准

    (一)教育信息化中层管理干部考核内容

    1、指导信息技术教育各岗位制定工作计划和全校信息化工作计划,及时上报学校并组织实施。

    2、逐步完善学校信息化建设和管理各项规章制度,严格执行工作纪律,公平、公正开展管理考核工作。

    3、负责组织管理教师有关业务及任课教师信息技术及教学应用培训考核工作。

    4、组织、指导、协调学校信息技术人员完成相应岗位工作,及时解决处理工作问题与技术问题,保障各项设备正常运转。

    5、制定全校信息技术教学及教学应用计划,合理安排教学场地及课时、监督落实执行情况。

    6、加强学校网络、网站建设、严格管理,维护好各项设备、设施,加强安全、检查、巡查,无重大事故发生。

    7、完成好学校其它配合工作。

    (二)教育信息化管理教师考核内容

    1、三室(微机室、多媒体教室、教室)一厅(多功能厅)管理人员考核。

    (1)保持室内环境,设备卫生清洁,每周打扫一次(周五下午)。所有设备登记造册,帐目清楚,存放整齐,妥善保管。

    (2)定期检查电路、测试机器运转情况,定期升级程序,查杀病毒等维护工作,全力保障所有设备正常安全运转。

    (3)根据学校计划,安排好信息技术教学和其它学科信息化教学应用教学计划,同时负责监督、落实教师教学,并做好学生上机、教学应用等使用记录。

    (4)严格要求使用者规范操作,爱护设施、设备,人为损坏设施、设备的要负责追查责任人,及时向学校汇报处理。

    (5)做到严格管理,热情服务,遇到一般性故障要及时排除,硬件等正常损耗及时向学校汇报更换,微机室要保障95%学生机正常运行,其它室(厅)设备故障要在规定时限内恢复正常,不得耽误教育教学工作。

    2、代远程教育管理员考核

    (1)有较强的现代远程教育工作理论水平和操作技能。(2)重视机器维护和系统更新、升级以及病毒查杀工作,信息技术设备和远程接收设备运转正常,能随时处理一般性故障,较重大硬件性故障及时汇报并提出处理建议和意见。(3)每月发布一次远程教育资源信息,按时接收,下载教育教学资源内容,数据分类存放,妥善保存。

    (4)每学期根据接收下载资源内容,按学科分类,编制目录打印成册,同时发送到学校网站资源库,便于教学使用。

    (5)根据远程教育资源内容,结合本校实际需要,每周向教学主管领导推荐提供优秀课例,学科培训等业务学习内容,配合学校开展好校本培训工作。

    3、校园网络、网站管理人员考核

    (1)对校园网络、网站系统进行日常维护,做好网络设备的巡检工作和安全防范工作,确保网络畅通无阻,网站运转正常。

    (2)认真做好网络系统数据记录,安全备份和用户管理工作,为学校应用信息网络的教育教学提供技术支持,保证学校网络设备安全运行的环境要求。

    (3)不断改进网站建设和管理,突显学校办学特色。对学校有关部门报送的信息及时上传、发布、宣传学校各项成果,扩大学校影响。

    (4)建立学校教育教学资源库,按要求收集、下载优质资源,资源存储量达到80G以上。及时收集、整理教师上传的各类资源,分类管理,使用便捷。

    (5)注重网络、网站安全建设和防范工作,严禁封建迷信、色性暴力、不文明言行进入校园网络。

    4、信息化专题教育活动考核

    (1)信息化专题教育活动由学校德育处负责组织实施,学校信息教育各岗位管理教师积极配合开展好此项工作。(2)每学期利用多媒体信息设备组织学生观看爱国主义影片教育、安全教育、防火、防震教育、环保教育等各种专题教育不少于10次。

    (3)每次专题教育活动结束后组织学生讨论、撰写观后感,分类装订保管。

    (4)按时制定专题教育活动计划,及时上报学校,信息技术有关部门及早统一安排,并做好活动各项记录。

    (三)任课教师信息化教学应用考核

    1、认真参加学校各类信息技术教育培训活动,电子备课、网络教研、课件制作和二次加工等教育技术能力有一定提高。

    2、按学校规定完成多媒体教学课时数,多媒体教学应用要做到教师教案,多媒体教室使用记载,多媒体课程安排相一致,多媒体教室每周不少于20课时,多媒体班级每周不少于15课时。

    3、根据学校教育教学资源建设的需要,每学期每位任课教师要按规定数量通过校园网向学校网站报送优秀课件、电子教案、优秀课例、教学资源素材(图片、视频、音频或动画)等资源。

    六、本办法自通过之日起实行。

    二〇一五年三月三日

    第三篇:小学教育信息化教师应用考核细则

    小学教育信息化教师应用考核细则

    一、指导思想:

    为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师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引导和支持广大教师在教学中广泛运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信息网络技术和教育技术等先进手段,改进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根据《吉木萨尔县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应用水平评估细则》,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细则,考核结果将纳入教师年终考核。

    二、适用对象:全体课任教师。

    三、考核评分办法

    1、每名教师必须利用“班班通”设备上课,大科目教师必须保证每学期使用设备上课次数为学期总课时数的60%,小科目教师为每门课每学期五次,以班级“班班通使用登记册”和录播教室登记册为准,少一次扣0.1分。由教务处在每月一督导时检查。(总分4分)

    2、教师在电子备课时,必须制作好相关的课件,上传到ftp中的学校资源库,按年级,按科目分类。同时上传电子教案。(此项作为优秀教研组考核标准之一)并将优秀课件5个,优秀案例5个上传到州教育局资源中心。教务处在检查电子备课同时,检查课件。课件数达到学期总课时数的70%,少一次扣教研组0.1分。此项由教务处检查。每位教师上传到州教育局资源中心的课件和案例由学校信息中心负责检查,少一次,扣教师个人量化分0.2分。

    3、按时参加教师信息技术培训,笔记认真,考核合格。参加培训迟到一次扣0.2分,旷课一次扣0.5分,笔记少一次扣0.5分,考核不合格扣2分。考勤和笔记由教务处负责,考核由教务处和信息中心共同负责。此项考核分数记入教师个人量化。(总分3分)

    4、教师参与学校网站的制作,以教研组为单位,每周每个教研组各1篇,其它处室上传相关文件精神或学习笔记各2篇或2篇以上,家庭教育和心理咨询各1篇。教研组发布信息时,教研组长为信息审核人,如信息不符合要求,信息中心不予统计和计分。教研组少一篇扣0.5分。(信息格式及要求另附说明),此项得分做为教研组考核之一。由教务处和信息中心共同负责。

    5、教师积极运用“新疆基础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网络研修平台”,认真参加学习,及时更新自己的教育博客。此项工作总分为1分。由教务处和信息中心根据教师学习及博客内容酌情加分。

    6、学校迎接年终检查或上级教育部门抽测时,各教研组各派八人接受测试,如有未通过,一人扣0.2分,人数不够,少一人扣0.5分。(英语组以4人为准,各教研组在接受测试时,支教大学生除外。)结果记入教研组量化分。此项工作由教务处和信息中心共同负责。

    第四篇:教育信息化

    顺昌县教育信息化工程实施方案

    为推进我县教育现代化进程,抢占教育发展制高点,实现我县教育事业的跨越式发展,根据《福建省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实施意见》,结合我县教育发展实际,特制定我县教育信息化工程具体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同志“三个面向”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我县实际出发,以普及现代信息技术教育、促进信息技术教育与其他学科教育整合为重点,以培养更多创新人才、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为根本目标,抓住机遇,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步伐,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振兴我县教育事业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二、建设原则

    从我县教育现代化的实际需要出发,统筹规划,因地制宜,分批推进,最大限度地发挥整体效益和规模效益。要坚持适度超前的原则,既要注重实效,又要为未来发展留有充分余地,保证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要统一标准,密切合作,努力实现互联互通、资源共享。要坚持硬件和软件建设并重的原则,以需求促发展,以发展促需求,将教育信息化工程建设与实施素质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办学条件改善等密切结合起来。

    加强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提高师生的信息素养,不断满足人们随时随地终身学习的需求,提升现有教育的质量和水平,缩小城乡信息化水平差异,促进教育的均衡发展。

    三、任务目标

    1、普及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24年底全县中心校以上的所有学校建设计算机网络教室并开设信息技术课程、村完全小学实现宽带接入互联网并有一间多功能教室、教学点都能借助现有光盘资源指导教学,加强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材建设和教学研究,努力适应信息技术教育需要。

    2、实现在线管理,网络化办公

    为学校与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之间提供畅通无阻的、科学的、上传下达的沟通平台,在线进行学校业务管理,在线进行区域教育信息的统计和汇总,通过日常的在线业务管理的积累能够最终为教育行政部门提供决策支持。经过有效的在线管理,使得区域教育管理现代化、科学而高效,最终实现教育城域网建设的资源共享和远程教学的目标。

    3、建立县教育教研中心,实现资源共享

    借助“农远工程”实施的契机,各校利用两年时间有计划地安排好“农远工程”应用培训,建立培训与考核制度,学校可以根据教师的岗位特点,教学水平和已掌握计算机的水平,组织不同层次的培训,最大限度的提高培训的效率,形成以计算机教师牵头,带动学科教师,培养一批教学科研型的教师队伍。每位课任教师都应积极主动地参加“农远”应用培训学习,尽快掌握“农远”应用于教育教学的技能。努力提高全体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结合我县实施教育信息化工程和贯彻实施上级有关“农远”应用研究的精神,确保我县“农远”应用研究工作落到实处,规定我县教师,凡年龄男50岁以下,女45岁以下都有积极地应用“农运”资源,努力地用好“农远”资源的义务与责任。

    并在2024年建成全县基于教育城域网信息和资源中心的教育教研平台,开通以名师为龙头的教育教研博客,共享我县的优质教育资源,鼓励教师创办个人的教育博客,发挥优秀教育资源的作用。发展现代远程教育,以县教育城域网为主要平台,建立并完善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体系,扩大教育资源,拓展学习空间。创办我县教师继续教育网站,开展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提高教师队伍水平。通过教育城域网,实现了网络中心的资源共享;校与校之间资源共享;教师与教师间资源共享;学校,家庭,社会资源共享。

    4、充分利用远教资源,逐步实施现代远程教学

    由于教育城域网是宽带网络,因此能够通过网络实现视频教学栏目的点播,远程教师讲课的直播或广播等功能,可以实现在线视频会议,同时提供最新的教学资源和互相合作的网上学习环境,很容易地对学生和教师实施远程教育。通过教育城域网可以方便开展空中课堂,远程继续教育,远程示范教学,能开展网上考试,开办网校。

    5、建立信息化工程示范校,以点带面全面推进信息化工程建设

    07年首批确定顺昌一中、顺昌二中、实验小学和岚下中学四所信息化工程示范校。08年确定双溪小学、水南小学、高阳中学、埔上中学、大干中学、元坑中学等六所中、小学为信息化工程示范校。示范校要求有一间以上不少于50台电脑的学生计算机教室、一个集教师电子备课室和网络教学教室于一体的计算机教室、一间以上多媒体演播室、宽带接入每间教室、一个校园内部资源服务器。示范校依托这些设备加强校本全员培训,使全校教师都能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服务教学,使学校的教育手段和教育资源的信息化水平明显提高、信息技术和学科、课程教学的整合力度大大加强,学校应当通过购买、下载、自制等各种形式,积累大量符合教育教学实际的各类优质教育资源,并通过资源服务器为我县师生广泛共享。示范校多媒体教室的使用率每周应达到20课时以上,示范校应积极组织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和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指导学生自己制作课件。示范校专任教师应做到“四个一”,即每学期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至少上一节有质量的公开课;每学年完成一个有质量的课件;每学期一篇应用信息技术的论文或小结;每学期听一节应用信息技术资源和手段的公开课。从而带动全县教育信息化工程的全面推进。

    为充分利用资源,丰富寄宿生课余生活,在岚下中学示范校建立“绿色网吧”示范点基础上,各示范校也要进行绿色网吧的试行工作,即利用课余时间(中午、傍晚及周末)开放网络教室,正确引导学生上网,防止学生迷恋网吧,变堵为疏。

    建立顺昌一中(高考资源教研服务器)、顺昌二中、岚下中学、埔上中学校园网服务器示范点,建立并逐步完成资源共享体系和资源运用网络(校园局域网)管理体系。计划用两年时间,建成一个比较完善的、具有各校特色的教育教学共享资源体系。实现:

    (1)、资源存放分类管理:一是以文件夹形式按学科分类,总命名为“某某中学教育教学共享资源”,(供教师备课和“模式二”上课使用),二是以学习网址形式按学科分类,总命名为“农村远程教育工程专题学习网”(供教师备课和“模式三”上课使用)。

    (2)、“某某中学教育教学共享资源”和 “农村远程教育工程专题学习网”均按学科设项,每学科按年级分类。“共享资源”内容含:课件、教案、练习与

    试卷、教学参考资料、媒体资源等项目,“专题学习网”根据课任教师进行实际情况而定。

    (3)、各校教研组长应做好共建共享资源工作,根据学科特点,确定共享资源设项,并把资源的下载、整合、上传工作做到明确分工,责任到人,确保“共享资源”的建立工作落到实处。

    (4)、教师可以在校服务器上建立自己教学文件夹,文件夹内“存放”的主要内容是:运用网络资源进行课堂教学的资料(如课件、教案、练习与试卷等)以及“资源上传登记表”、“资源使用情况记录表”。

    利用两年时间逐步实现分片共享资源服务器的计划。

    目前非示范校的一般中小学专任教师也应做到“三个一”,即每学年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至少上一节公开课;每学期一篇应用信息技术的论文或小结;每学期听一节应用信息技术资源和手段的公开课。

    四、对策措施

    1.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必须加快教育信息化的步伐,广泛应用当代信息技术最新成果,提高教育管理和教学水平,实施教育信息化工程对推动我县教育改革和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各地各校要广泛宣传,使广大教育工作者真正认识到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重大意义,增强参与信息化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加强领导,健全组织管理机构

    ①组织机构:为确保全县教育信息化工程的实施,成立县教育信息化领导小组

    组长:余名辉

    副组长:位志强潘水根黄元元陈新高正青施宝寿

    成员:赵勇生 柯德勇 李廉贵 夏必金 陈宗义 刘宜兴 胡胜 肖志华 杨耀明及项目校领导。

    ②领导小组职责:负责教育信息化工程的统筹规划、组织协调、推进建设、师资培训和管理规范等责任。各级各类学校都应成立学校教育信息化工程领导小组,加强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根据本校实际,科学制定教育信息化工程实施规

    划,纳入学校计划之中。要将信息化工程建设与学校建设、布局调整、师资培训等结合起来。要把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工作纳入督导评估范围,把教育信息化的有关指标纳入教育先进学校、示范学校的评估工作中,作为教育工作考核的一项主要内容。定期对在教育信息化建设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进行奖励和表彰。

    3.加强教育信息化队伍建设。

    ①稳定学校网络管理员队伍:各校要指派责任心强、有专业知识的人员担任网络管理员(农远工程设备管理员),不能随意更换,保持相对稳定;明确管理员工作职责,量化管理员工作量,提高管理人员工作待遇(管理工作给相应的工作量),促进管理员工作积极性。在网络管理员的评先、评优、晋级等方面学校要给予适当考虑。并以分片的形式组织成技术服务(维护)小组,具体分为大历片区:由高阳、岚下、大历中小学设备管理员组成;洋口片区:由际会、洋口、建西中小学设备管理员组成;埔上片区:由大干、埔上、洋墩、仁寿中小学设备管理员组成;城区片区:由一中、二中、实小、城小设备管理员组成;水南片区:水南小学、民族中学及元坑、郑坊中小学设备管理员组成。其任务是硬件维护管理的探讨和交流及软件应用的使用与交流。

    ②加强教师队伍的现代教育技术技能的继续教育:在教研人员队伍建设上,各校要有计划、有步骤对全体教学人员开展信息技术教育培训工作,建设一支数量足够、质量合格的具有高水平使用现代教育手段进行教学教研的师资队伍。提倡和鼓励中小学教师利用业余时间自学教育信息技术,各校应为中小学教师学习教育信息技术提供相应的学习条件。把信息技术能力与水平作为评选先进教师及教师任职、评聘和职务晋升的必要条件。

    4.完善软硬件设施建设

    ①示范学校的硬件设施

    加大对示范校的硬件设施投入。示范校的硬件基本要求:至少一间以上多媒体教室;至少一间50台以上连接互联网的学生电脑教室;一间不少于8台电脑的电子备课室或网络教室;拥有校园局域网服务器。

    ②各类学校的硬件设施

    完全中学和城区小学在原有学生电脑室的基础上建设一个集教师备课室和网络教室于一体的计算机网络教室,能实现网络环境下的学科整合的教学;初级中学和乡镇所在地的中心小学建设一个具有能通过城域结合上网的计算机教室、至少一个能上网的多媒体演播室; 村级完全小学建设一个含一台34寸彩电与一台多媒体电脑相连接并能上网的多功能教室;教学点建设一个含一台彩电与一台DVD/VCD能播放教学光盘的简易功能教室。

    5.加强学校信息化教师队伍和信息化硬件设施管理

    根据省教育厅、省发改委、省财政厅印发的《福建省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实施方案》的有关要求,为加强我县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设备的管理和维护工作,提高其使用效益,结合我县具体实际,经过县信息技术研讨会讨论制定了《顺昌县信息化工程量化评估标准(试行)》(见附件)。依据评估标准每年对各中小学信息化工程建设进行年终量化考核评比。

    顺 昌 县 教 育 局

    第五篇:浅析教育信息化

    浅析教育信息化

    卢娟

    天津市武清区下朱庄街静湖小学

    【摘要】进入21世纪,信息技术的深入发展对社会各领域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包括教育。信息技术的应用使传统的教育形式、教育态度和教育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我国中小学教育的信息化也发展了20多年,经过快速发展,取得了丰硕成果。然而,在日益一体化进程的信息技术和教育问题也开始出现,这限制了计算机的发展,重视教育,重视修建和完善硬件,而软件的开发和使用;发展方面的巨大区域差距;学校出勤率差异显著;以及缺乏实用的建筑规范。本文对教育信息化的现状及其发展建议进行了广泛的调查。

    【关键词】

    信息化;教育;现状;发展

    一、区域和学校教育信息化

    按照《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部署,搭建“互联网+教育”平台,支持教育改革。当前,教育网络平台较多,但重复建设、多头建设、低层次建设较为普遍、分散、碎片化,尚未形成合力和整合优势。要利用“互联网+”教育平台,让广大学生利用互联网学习名师课堂,充分利用优质的在线学习资源。台中提供完整、优质、创新的教育资源,是教育变革的重要方向,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保障。要高度重视综合云平台的建设,实现不同应用和平台的集成。

    这样的“互联网+教育”平台既是虚拟的教学环境,也是与物理环境对接融合的良好环境。“十二五”以来,以网络学习空间建设为重点,优化网络学习空间建设,充分发挥网络空间、自然空间、人工实体空间、精神空间的多重空间作用,实现多空间融合。

    二、信息技术与教学的融合创新

    1.教育信息化2.0要求高等教育融合创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教育信息化发展划分为“起步、应用、融合、创新”四个阶段。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中国学者更倾向于将其分为三个阶段:“启动、应用和创新(整合和创新)”。教育信息化从1.0到2.0的转变是一个重要的转变:教育信息化从起步、应用到集成阶段。

    在1.0中,应用程序驱动的基本工作政策,而在2.0期间,政策将逐步推广应用工作去创新领先,注重创新服务、创新发展,和加速实现中小学教育的三大集成:一是实现现代信息技术与中小学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推动中小学教育的深度改革与创新;实现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的融合;借助信息技术实现学校与企业现代化意义上的整合。

    教育信息化由应用阶段向金融创新阶段的转变,要求信息技术在中小学教育中的作用向深度应用和全方位创新转变,中小学教育必须积极适应这一变化。

    2.新时代要将人的现代化提升放在第一位

    应用阶段只要有技术就行,它就是面向技术的。在整合创新阶段,不仅是技术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还有思想、观念、创新思维、创新方法和创新设计。既要改变传统模式,促进新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又要根据时代的新要求重构新的中小学教育,在过程、形式和业务形式上都要实现全方位的创新。这些要求对中小学教育的管理者和教师来说都是前所未有的。这是一项前所未有的艰巨任务。这一责任前所未有,意义重大。而且,这一要求的实现不能借鉴其他国家的经验。只有从本国国情出发,通过创新才能实现。因此,它的创新是相当原始的创新。

    在教育信息化2.0时代,中小学教育者必须把人的现代化放在首位,过去注重信息技术能力的提高,现在则转向教师整体教育现代化意识、观念、思想和能力的提高。新的竞赛规则尚未颁布。建议新的竞争应该全面检查基本技能的教学质量,教学内容的时代,创新和指导的教学目标、教学理念的先进性、完整性和标准化的教学材料、教学定位的责任,学习资源的质量和开放,先进的教学和自我,效率,效率和教学方法的有效性。在高效、真实的教学信息场景资源和教学创新示范普及的基础上,逐步构建新的人才培养体系、教育内容体系、实践教学环境、新的教育形式和新的教育机制。

    三、信息技术支撑下的课程与资源开发

    建立开放的专业课程教学网络的目标是实现优秀教师在线课程,所以学生和所有想学习的人随时随地学习。

    这门网络课程不同于一般的网络课程,其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是全高清教学视频,有名师主讲。这种教学是以全市所有相关课程的教师集体备课为基础,通过名师和集体力量创造优质资源;二是在全市所有相关课程教师集体准备的基础上,围绕教学视频网站,搭建互动学习的平台,并指派专人通过网络进行答疑和指导;第三,开发了一个配套的学习跟踪系统,跟踪学习者的学习情况,作为在线课程学分认定的基础。

    无论教育形式如何发展,名师在学生的培养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名师出高材生”是一个永恒的颠覆性真理,名师永远是稀缺资源。通过建立专业课教学网络,可以充分利用和发挥名师资源,培养人才,更好地调动全民学习的积极性。我国中小学应借鉴国外著名中小学开放视频课程,探索教育资源建设,建立新的共享模式和机制。构建开放的中小学专业课教学网络对天津市来说并不难。关键是要深刻认识它的重大意义。构建开放的中小学专业课程教学网络的关键在于顶层设计、政策支持和专业、课程、师资的选择。专业选择应充分考虑示范作用,但应遵循以下原则:民族特色专业、市级品牌专业、市级特色专业优先选择;与多个主要分布在天津市中小学优先考虑。此外,多学科课程是首选。在每门专业课主要教师的选择上,应以教学为主,名师为先;开设国家级、市级精品课程的教师优先;应优先考虑研究小组;教学科研成果突出、知名度高的教师优先。

    四、信息技术支撑下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是教师信息化领导的基本组成部分,是教师在推进教育信息化过程中发挥其他领导作用的基础和前提。因此,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应该是提高教师信息化领导能力的基础工作和重点工作。

    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是一种个人信息意识、知识和技术操作的技能,可以通过系统的学习加以提高。因此,培训是提高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的有效、便捷的途径。

    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是教师运用信息技术处理信息的能力,包括意识、思想和技术。提高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的培养应注意几个问题。

    一是激发教师的信息意识。

    青年教师通常有一个强烈的信息,最主要的是帮助老教师建立信息意识,人的能力是有限的,通过网络信息技术集成了许多人的智慧和意见,我们可以得到更多的帮助,首先,我们需要帮助教师确立正确的信息,以便他们能及时满足问题想寻找信息和帮助的丰富的网络资源。

    二是提供完整的硬件资源。

    老师只有信息意识不能解决这个问题,关键是要有获取信息的能力,获取信息需要特定的工具,计算机和网络是必不可少的,在培训学校提供培训教师与这些资源,以确保电脑在手,并提供足够高的网络速度。

    三是为培训教师提供实践的机会。

    能力的培养需要经过实践的过程。只有在实际操作中,教师才能掌握信息技术、信息共享、评价体系的使用和交流工具的应用。因此,应该给予教师参与实践的机会,通过个人的经验和操作逐渐变得精通,直到掌握信息技术的应用。

    五、信息技术新应用

    中小学教学信息化主要通过多媒体、网络技术、虚拟技术等手段为教学提供先进的技术手段,促进教学观念、教学模式和教学管理模式的深刻变革,实现高质量的教学。在教学信息化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会遇到一系列的问题,需要中小学提供相应的支持和服务体系,主要包括政策支持、技术支持和培训。

    政策支持方面,第三章对天津市中小学教学信息调查发现,目前天津市中小学网络学分课程实施情况占比35.7%,通过其他中小学网络认可的学生仅占7.1%。可以看出,目前网络教学的形式在天津市中小学还没有得到广泛的应用。网络教学不仅可以辅助教师的课堂教学,还可以为学生提供课后自学的机会,不受时间的限制,但网络教学的优势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中小学网络教学的进一步发展,首先需要学校层面的政策法规。如果中小学开展网络学分课程,认可学生通过网络获得的其他中小学的学分,将使教师和学生对网络教学有新的认识,提高教师和学生对网络教学的重视程度。

    技术支持,中小学教学信息化需要教师和学生具备一定的信息技术技能。在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实施教学的过程中,一些教师会由于信息技术技能水平较低而遇到一系列问题,需要相应的技术支持。中小学需要在各部门设置专门的技术人员来解决教师和学生在信息化教学中遇到的问题。

    培训支持、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的发展要求教师的信息技术技能不断提高。根据以上调查结果,61.5%的中小学对新教师的教育技术技能有明确的要求,38.5%的中小学目前没有相关规定;85.7%的中小学将定期开展专业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可见,在全市中小学中,大部分中小学都会对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进行定期的培训。此外,为了更好地调动教师的积极性,57.1%的中小学还开展了教师多媒体教学技能大赛,以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技能水平,一般每两年举办一次,效果良好。然而,仍有相当一部分中小学没有采取相应的激励措施来提高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应予以重视和提高。

    六、结论

    综上所述,教育信息化2.0的核心是开创教育新时代,开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小学教育的伟大征程。中小学教育任重道远,建设任务繁重,机遇与挑战并存。只有再接再厉,不断创新,才能完成时代赋予的使命,才能使我们的中小学教育走向新的辉煌。

    【参考文献】

    [1]杨宗凯.以信息化全面推动教育现代化: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历史担当[J].电化教育研究,2024,39(01):5-11+35.[2]任友群,冯仰存,郑旭东.融合创新,智能引领,迎接教育信息化新时代[J].中国电化教育,2024(01):7-14+34.[3]王会霞,龚志敏,杨洒.信息技术与中小学教育的深度融合与创新[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24,17(04):5-8.[4].加快融合创新发展

    让教育信息化2.0变为现实——2024年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会议召开[J].电化教育研究,2024,39(06):1.[5]杨宗凯,吴砥,郑旭东.教育信息化2.0:新时代信息技术变革教育的关键历史跃迁[J].教育研究,2024,39(04):16-22.[6]修亚弟.走进“最后一公里”:信息技术与学科课堂的融合创新——访华南师范大学胡小勇教授[J].数字教育,2024,4(03):1-5.[7]李晨阳.教育信息化:从1.0走向2.0——新时代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走向与思路[J].科教导刊(中旬刊),2024(08):9-10.[8]康蓉.融合创新,打造国际贸易专业新形态一体化教材——以国家职业教育国际贸易专业教学资源库配套教材为例[J].中国商论,2024(25):74-75.[9]郑路.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创新策略[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4,17(05):75-77.[10]陈琳,王钧铭,陈松.教育信息化2.0时代的职业教育创新发展[J].中国电化教育,2024(12):70-74.



    推荐阅读:
    教育信息化考核(共5则范文)
    潘家湾中学综合治理工作总结
    小朋友生日会主持词
    教科室主任培训总结
    板集煤矿2024年技术工作总结
    中学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