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热门搜索: 日记 四号文库
  •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八号文库

    《小学英语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栏目:八号文库 来源:网络 作者:心旷神怡 时间:2024-10-08 12:53:19 下载.docx文档

    第一篇:《小学英语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小学英语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研究课题鉴定成果概况

    课 题 名 称:小学英语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课题类别: 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 课题批准号:

    GS(2024)Z045 课题鉴定证书号:GSGB【2024】J005 课题负责人:张旭东

    所在单位:

    金昌市金川区第一小学

    课题组参与人员: 姚兴瑞 刘婷娟 杨兆光 王文君 李其霞 张 莉 杨永涛 武功颜 张海生 顾秀文

    鉴定等级:优秀

    为了适应教育发展的趋势,让教师真正走进新课程,构建新课堂,我们结合本市区小学实际,根据自身条件,在充分酝酿的基础上,经多方论证,精心选题,确定《新课改理念下的小学英语有效学习策略研究》上报为省级课题,2024年10月被省教育科研组批复立项为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一五”重点课题。

    三年多来,经过课题组成员不断的实践、反思、总结,我们对新课改理念下的小学英语有效学习的策略、教师的教学手段、有效学习的组织形式、课堂教学的模式、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等,进行了具体的研究,下面将我校的课题研究工作总结如下: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1.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需要

    《英语课程标准》“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合作,交流与探究等多种学习活动,改进学习方式,促进学生相互帮助,体验集体荣誉感和成就感,发展合作精神,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它要求把学生的交往活动即合作学习纳入语言学习活动。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很多农民工进城打工创业,他们也渴望自己的孩子拥有城里孩子所能得到的优质教育,这就造成了城市学校班额太大,再加上学生层次不齐,给我们教育教学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为了很快适应和扭转这种局面,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我们提出了在《新课改理念下的小学英语有效学习策略研究》。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教学策略,既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积极性,又能提高学习效果,在大班额环境下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策略尤为重要。

    2.我市教育现状的需要

    截至目前,全市原有的162所完全小学已调整为142所;20所独立初中调整为16所,撤并了中小学24所。虽然通过集中力量办较大规模的寄宿制农村中小学,农村中小学教育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后,改善了办学条件,使农村中小学生接受了良好的学校教育,对提高办学效益和教学质量,缩小城乡教育水平差

    距起到了推动作用,但是教育资源有效整合的力度还是不大,跟不上时代发展的需要,跟不上广大农村家长对高质量学校的需求。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愿望使他们不惜一切代价将孩子送往城市学校读书。目前我市农村学校生源越来越少,班额越来越小,老师过剩。相反,城市学校生源越来越多,班额越来越大。如何解决大班额环境下的教学质量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

    3.我校实际情况的需要

    我校在金昌市范围内是一所比较特殊的城市小学,说特殊是因为我校属城市小学,但是区属职工的子女少,而来自金川区宁远和双湾两镇和外来进城打工的子女多,虽学校各年级都增加了班级,还是满足不了源源不断增加的学生,每个班级学生都在60人左右,这样学校班额大、学生多,班级人数远远超过了正常班级人数的要求。一个专职的小学英语教师要负责的有近三百五十个学生,甚至更多。在英语课堂上,一方面教师感到力不从心;另一方面如果还依然采用“一刀切”的办法进行教学,在长期“齐步走” “一言堂”的课堂教学环境下,小组合作学习也只是简单的分组进行个别的合作学习而已,教师在有限的课堂40分钟内难以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个学生真正参与到活动中,鉴于此我们提出了 “大班额环境下小学英语教学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课题,结合本校的实际,力争以其作为深化并打造我校英语特色学校的着力点,借他人肩膀,加自身努力,希望能在小学英语课教学这块领域,探索小组合作学习对小学生合作意识与合作技能、学习兴趣与态度及认知水平发展的影响,进一步完善小组合作学习理论提供依据,为小学英语教学中有效地实施小组合作学习、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提供实践指导。

    三、课题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每一个学生都希望自己的英语学习是高效的,但是,在实际学习过程中,不同学生的学习效率却总是有高低之分。老师面对这些学习效率不同的学生终归于基础较差,学习不努力,上课不能专心听讲,等等。其实,这类解释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因为,它们过于笼统。一个基础差的学生听了这样的解释之后,仍然不知道如何使自己的“基础”好起来。我们从事本课题研究就是希望培养学生在英语课上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把握好学习的方向,减少学习的盲目性,通过体验、探究、合作等多种学习策略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尽快形成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向课堂教学要效益,向课堂教学要质量。

    四、课题的基本概念界定

    1、学习:作为结果,指由经验或练习引起的个体在能力或倾向方面的变化。作为过程,指个体获得这种变化的过程。

    2、有效:是指教师在经过一段时间教学之后学生获得的具体进步和发展,关注的是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者学得好不好。

    3、有效学习:什么是有效学习呢?很简单,有效学习就是那种善于优化我们的学习环境以达致学习目标的学习活动。

    五、研究的目标

    通过合作研究,拟达到以下目的:

    1、促进学生有效学习,使其在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道德品质等各方面都得到发展。

    2、通过应用研究,探索一套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教学策略。

    3、提高课题组成员的教学水平和研究能力,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

    六、研究的内容和拟创新点

    (一)、研究的内容:

    1、小学英语学科有效学习中课堂情境的设立。

    2、小学英语学科有效学习中学习策略的建立。

    3、小学英语学科有效学习中评价体系的建立。

    (二)、课题研究的拟创新点:

    有效学习的策略模式构建是解决有效学习的核心问题,是提高学习效率的关键,因此是本课题的拟创新点。

    (三)具体研究内容有:

    1、调查分析我校学生学习英语的基本情况、学习兴趣与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等。

    2、调查分析我校学生家长对英语教学开展有效性学习的态度、认识及对孩子学习习惯等的关注程度。

    3、设计“有效学习成绩”评价表”

    4、建立健全家校合作联系卡

    5、建立学生成长档案袋

    6、建立智多星卡评价表

    7、建立社会教育联系网络:即:课外家庭合作小组。由“居委会——家长委员会——家长学校——家长——学生”五级代表和学校骨干教师共同组成。

    8、建立课外家庭合作学习小组。专门设计一个星期的表格进行检查和反馈。主要有以下的小组形式:

    (1). 帮学结对小组。(2).住址就近小组

    七、课题研究措施

    1、加强理论学习。采用集中和分散学习,利用网络和有关课题书籍,充实自我,吸取精华,提升科研能力。

    2、学校建立督导小组,定期上示范课,研究组成员开展集体备课,听课,评课活动,积极参加上级主管部门组织的赛课活动。

    3、课题组成员利用业余时间加强自身修养,本期各完成一篇高质量的教学案例,4、定期组织开展课题研讨、交流和实践活动,组员之间大家互相学习互相促进,课题组根据课题开展定期总结。

    5、完善课题专题学习网站,每位成员认真完成各块资料,随时上传课题文字资料、图片等。

    八、研究的思路、方法和技术路线

    (一)、研究思路

    本研究定位在应用性的研究,有针对性地归纳整理出促进学生有效学习措施并创造性地应用于小学英语教育实践中。先在我校部分班级中开展研究,在积累了一定的研究经验后再逐步滚动到我校所有班级。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行动研究的路线,运用文献研究、调查研究、经验总结、实验研究等方法。

    (三)技术路线

    根据行动研究的路线,首先通过调查研究明确我校英语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根据问题解决的需要制定计划,然后实施计划,再评价反思;之后进入第二个研究循环:新问题——计划——实施——评价反思,总共设计三个研究循环。

    九、研究过程及成果经验:

    本课题研究采用整体构思与单因子研究相结合的方法,逐步研究,及时总结,层层推进,分步论证,不断积累创新,保证了本研究的有序、有效开展。大体经历了以下几个步骤:

    前期工作:(2024年3月)

    1、选定研究课题,搜集大量相关的文献资料,通过全组的学习讨论和调查研究,摸清了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现状,撰写了课题研究方案。本阶段主要采用调查研究法和文献资料法进行研究

    2、召开课题组会议,制定并健全了学习交流制度。本阶段主要采用讨论法。

    3、修改研究方案。方案制定后,请学校领导及一些有经验的教师提出了修改方案,并进一步作可行性和可能产生的效果分析,最终完善了实施方案。本阶段主要采用讨论法。

    课题实施阶段:(2024年3月---2024年5月)

    (一)、准备阶段(2024年2月——2024年12月)

    ⒈对目前小学英语状况作调查与分析,找出起点,把握研究的各种动向。

    ⒉积累和甄选与本课题有关的材料、经验总结、论文作研究借鉴用。

    ⒊研究现有的英语课题研究模式与方法,提出自己的实验假设,完成实验的总体设计。

    ⒋组织本课题组成员进行有关培训,提高课题组成员的理论素养和科研能力。

    (二)、中期实施阶段(2024年2月——2024年12月)

    ⒈按实施方案进行实施,实验中对学生的英语素质进行跟踪调查,作好数据的统计、分析、整理工作。

    ⒉定期组织课题研究活动,并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调整作方式。

    ⒊定期作好阶段性工作总结,对实验效果做公正合理的评价,及时反思实验中的存在问题,并作出分析调整。

    成果总结阶段:(2024年12月——2024年5月)

    召开课题组会议,商讨结题工作。课题组全体成员着手整理资料,总结经验。

    十、课题研究取得的成果。

    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始终严格按照课题的计划来开展教育教学和研讨工作,通过不断的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形成了一定的高效课堂模式,并在全校和金川区进行推广,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提升学生课堂学习积极性、主动性的策略

    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指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有浓厚的兴趣,主动、自觉地进行学习内容的探索。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越高,课堂教学效率就越高。要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我们主要从以下3个方面入手:

    1、开端引趣

    在研究的过程中,我们对新课导入进行了一些探索,主要着眼于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入手,因为兴趣可以使一个人超潜能的发挥,怪不得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是教育界中公认的道理。也正因为如此,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数学教学应当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成为我们数学教学无可推卸的首要任务。那么如何由新课导入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我们从以下几方面做了尝试:

    (1)巧设悬念导入

    悬念可以造成一种急切期待的心理状态,具有强烈的诱惑力,能激起探索追求的浓厚兴趣。(2)创设情境导入

    创设情境就是教师恰当,巧妙地利用音乐,幻灯,录音等电教手段,把形、情、境、理熔于一炉,来渲染课堂气氛,为学生理解教材提供特定的情境。

    (3)故事激趣导入

    根据认知心理学的同化理论,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起固定作用的观念,教者可以把它当成连接新、旧知识的纽带和桥梁。把枯燥的数学知识寓于有趣的故事之中,有利于活跃学生的思维,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

    (4)运用猜想导入

    在众多引入新课的方法中,“猜想引入”以它独有的魅力,很快地扣住学生的心弦,使其情绪高涨,思维活路,产生良好的学习动机,从而步入学习的最佳境地。

    2、参与竞争

    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参与竞争也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措施。竞争中,由于小学生有着很强的好胜心,总希望争第一,得到老师的表扬,利用这种心理可以使学生学习兴趣和克服困难的毅力大增。教学中组织各种比赛,如“看谁算得快又对”,“看谁的解法多”,“比谁方法更巧妙”等,都能使学生“大显身手”。竞争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因而能调动积极性。为了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教师要创造条件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之中参加竞争。

    3、刻意求新

    刻意求新,同样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喜新是人的共同心理,好奇更是青少年突出的心理特征。我们 的学生最烦教师教得千篇一律,教师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就要结合教学内容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求新求奇。一位老教育工作者说:必须使你的每一节课有点新东西――哪怕只是一点点。抓住学生求新心理,不断在学生面前展现那个灿烂的知识新天地,你就会受到欢迎。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要千方百计地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有新意,有新意就能兴奋起来。只有兴奋性脑力劳动,才会使学习过程本身出现美妙的境界。新的教学方式可以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要使教学有新意,我们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营造愉悦的教学环境

    教师要带着微笑进课堂。教师的微笑是对学生的尊重,带着微笑进课堂,给学生以美的享受,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营造和蔼、宽松、愉悦的教学气氛,让学生在教师的微笑中敞开心扉与教师沟通、对话,感受到自主的尊严,感受到个体存在的价值,感受到心灵成长的喜悦。心理学研究和实践证明:自由宽松安全的气氛可以使人的智慧得到最充分的发挥。那种不民主的、压抑的教学气氛是窒息创新火花的主要因素。

    (2)有效地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

    课程资源是指依据数学课程标准所开发的各种教学材料以及数学课程可以利用的各种教学资源。课程资源对于实现课程目标,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促进学生有个性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实施课堂改革中,必须建立和强化课程资源意识,因地制宜地开发和利用数学课程资源,为创造性地实施新课程提供强有力的资源保障,力争为学生的成长提供更为广阔的学习与发展空间。具体地我们要从教材、教师、学生、家长等方面去有效地开发和利用。

    (二)、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策略:

    主体性是作为活动主体的人在同客体相互作用时由自身一定的素质结构所产生的功能表现,是人的本质属性的最高层次,是全面发展的人的根本特征。主体性发展水平的高低是人的发展水平高低的根本尺度,是衡量教育质量高低的重要标志。承认并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是我们进行课程改革,落实素质教育,面向全体,让学生全面发展的前提。现代教学论认为: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是主体,学生是客体。即在教师的“教”中,教师是主体,学生是客体,知识是媒体;在学生的“学”中,学生是主体,知识是客体,教师是媒体。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想方设法引导学生参与每个教学环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1、教师亲和学生,学生争做主人。

    在课堂教学活动的起始,教师首先必须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以真挚的情感,真诚的语言创设情景,激发唤起学生强烈的主人意识,让学生明白这节课的学习内容是什么,让学生一起订一个所要达到的目标。当学生认识到自己既是学习活动中的一员,更是学习活动的主人时,他就会把自己的学习行为与整个课堂教学活动联系起来,把课堂教学活动看成是自己应积极参与的活动。学生主人意识越强,他的学习参与意识也就越强,越能克服种种障碍和阻力,去实现确定的目标,变“要我这样学”为“我要这样学”,学生由被动变成主动,教育的可接受性也就越大。

    2、教师解放学生,学生勇于实践。

    要让学生成为主体,就要真正地解放学生,而不要用考试、作业压学生,逼得学生在教师定下的框框里不敢出来。课堂内活而不乱,活而有序。有时看起来很乱,但那是在讨论问题,而不是打闹。有时很安静,那是在听讲,是在做题。教师管理井井有条,既有民主又有集中,该活的时候活得起来,该静的时候控制得住。我们都知道,学习是一种由外在活动到内部吸收的过程。学习中的外化过程,是学生动口的过程,更是一个动手动脑的过程。学生把所学的知识,经过头脑的加工,然后说出来、写出来、画出来、演出来、做出来,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实践”。学生通过实践,借助一定的操作技能,使主观见之于客观物质世界,使之在实践中完成学习过程。为了减轻学生的负担,在工作实践中,我们采取了以下方法:

    (1)、给学生制定合适的规矩,使每天的学习活动都有规可循,让学生知道规矩意味着什么。(2)、在目标、要求明确的情况下,给学生选择的余地,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思维来做,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学习兴趣。

    (3)、营造一个适合学生专心学习或集中精力做事的氛围,只有这样,学生的心情才会自然平静下来,自觉主动配合教师完成一次活动。

    (4)、根据学生目前的学习水平不断调整要求,分类提一些明确统一的规则。(5)、提供经过认真设计的挑战,鼓励学生为自己哪怕是微小的成功而庆贺。(6)、将注意力放在学生努力和学习的过程上,而非成绩上。

    在这样的状态下,学生就能轻松地、自然而然地完成学习任务。

    (三)、组织学生运用各种形式学习的策略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认识内化成行为的具体表现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主动参与,即主体参与认识的行为实践不是被强制的、勉强的、被动的,而是自觉的、积极的、主动的。如果学生主动性越明显,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越大,越表明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因此,我们应创设情景给学生以主动施展才能的平台,促成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所以,我们教师应该精心组织学生各种形式的学习活动。

    1、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勤思多问。

    “学以思为贵”。爱因斯坦说:“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我就是靠这个学习方法成为科学家的。”牛顿说:“如果说我对世界有些微贡献的话,那不是由于别的,而只是由于我的辛勤耐久的思索所致。”可以说,一切有成就的人都善于思索,都有好思的习惯。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时一定要注意多启发,多反问,不要包办代替,要鼓励他们想问题、提问题、钻研问题。学问学问,又学又问。问是读书的钥匙,是思考的起点,是深钻的体现。只有学生自己会思、会问、会学,课堂教学才变得有效。那么,在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多提问题和善于提问题一直是我们思考的问题,我们尝试着用这样的方法去做:

    首先,是营造学生提问的氛围,让学生敢问;教学必须实行民主化的原则,对学生的回答不要一锤定音,只要有合理的一面,就应该肯定;对有主见的敢于跟教师争辩的同学更要大力表扬,课堂上要允许学生随时发问。教师一旦放下架子,在课堂上营造了浓浓的民主气氛,学生就一定会活跃起来,敢于质疑课本和教师的所谓标准答案,会有力地促使教学效率的提高。

    其次,我们还要教给学生一些发现问题的方法,让他们善问。鼓励学生多疑多问,并不是让学生漫无边际地乱问,而是要讲究实效。让学生在质疑提问过程中更深入理解各方面内容,培养同学们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培养他们不迷信权威,努力探索真理的良好习惯。

    让学生多疑多问,让课堂更加活跃起来,这是学生的强烈愿望,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客观要求,也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想象能力,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

    2、提倡学生合作学习,取长补短。

    在学习过程中,往往会遇到新问题需要解决,当学生独立思考后还是解决不了,是知难而退,是指望老师讲解,还是有意识地寻找伙伴,共同合作解决,这需要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合作学习”把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放手在小组内讨论,寻找解决策略,教师所做的正是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的工作。在小组合作学习、交流中,学生要发言,要听取同学的意见,在评价中要当小老师,这样,学生参与的量和质都得到了提高,主体地位更加突出,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四)、研究的效果分析

    课堂教学的主体是学生,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就要选用适宜的教学模式。我们运用行动研究法,通过计划、实施、总结、应用、修改、完善等几个环节,围绕有效教学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形成了一批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如“一四六”的课堂教学模式;小学低年级有效创设教学情景的课堂教学模式等。

    (五)、促进了学校发展。

    1、形成了较好的教科研氛围。在课题实施的三年中,开展教研活动80余次,其中市级公开示范课15节,研讨会8场,校内研究课60余节,并协助教研室承担了市优质课评比、教坛新星评比、新课改教师培训,名师献课两次,市级1次,区级1次,送教下乡4次,课题汇报课8次(每学期两次)等大型教研活动。

    2促进了教师专业化成长。张旭东撰写的《提高小学英语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巧借突发事件,为课堂增色》发表于2024年第五期《教育与探索》和《金昌教研》。杨永涛论文《关注教学细节,构建生命课堂》在全国优秀教学论文评选中分别荣获甘肃赛区一等奖,论文《让小学英语课堂绽放生命的美丽》在金川区教育局组织的论文评比中荣获一等奖,刘婷娟撰写的论文《如何有效的开展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获金昌市教育教研活动一等奖。张旭东先后5次参加了市区举办的各种比赛,均获得一等奖,在2024年代表金昌市参加的甘肃省英语优质课大赛中荣获二等奖。姚兴瑞老师在甘肃省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活动中荣获二等奖, 杨兆光老师在金川区高效课堂优质课大赛中荣获一等奖,课题组教师积极参加论文撰写,多篇论文在金昌市获奖,6人次市优质课评比中获奖,7篇在案例评比中获奖,从2024年12月开始每年举办一次金川区英语文化周活动,整体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3、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发展。三年来,学生在各类英语竟赛中获奖.有18名同学在”全国少儿英语风采大赛”金昌赛区获奖,有2名进入省级决赛,有19名同学分别获全国英奥一,二,三等奖,张恬和梁艺佳同学获“全国小学生英语书信大赛”甘肃省二等奖。

    十一、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实现优化、高效的课堂教学是我们长期的追求。为此,我们付出了多年的努力,也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研究的困惑和问题也是必然存在的。

    1.本课题在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上取得了较明显的效果,在提升教师的教学策略上也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但从学校整体层面看,师生教学方式改革的力度还不够大,部分课堂教学的创新意识还不够强。

    2、评价改革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张试卷定升学的今天,如何改变过去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观念与做法,如何把过程性评价与终极性评价、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阶段性评价与发展性评价结合起来,建立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发挥评价的激励性与发展性功能,形成与课程改革相适应能够促进课堂教学效益提高的评价体系,这是一个要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问题。

    3.课题研究为教师专业成长构建了进步和发展的平台,但教师的教学素养、人文素养也始终是制约课题深入实施的瓶颈。如何进一步促进每一位教师更新教学理念,自主地开展日常形式的教学研究,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教师成长机制,从根本意义上促进教师的发展。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教学改革永恒的主题。我们将继续立足于学校实际,加强师资培训,特别是注重对青年教师的跟踪指导,把握课改的脉搏,进一步推陈出新,为构建更好的教学策略教育而努力工作,为提高我校英语教师教研水平,提高英语教学质量,为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第二篇:提高高中英语教学有效性策略研究

    提高高中英语教学有效性策略研究

    摘要:本文运用社会建构主义理论着重对目前高中英语教学中有效性进行了探讨。从教学目的、师生角色定位、教学模式及相应的评估体系几方面探讨了提高中学英语教学有效性的策略问题。

    Abstract: The current paper centers itself on the issue of how to improve teaching and learning efficiency and effectiveness.Taking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standpoint, It first analyze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English teaching and learning.Then, the author puts forward some strategies of improving teaching and learning efficiency and effectiveness from aspects such as correct understanding, the roles played by both the teachers and language learners, teaching materials and teaching modes, as well as the assessing system.关键词: 有效教学 角色定位 教材定位 多媒体技术 评价策略 一.引言

    在整个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无论是社会、学校还是家长、学生都对英语学习寄予了厚望,但结果往往并不令人满意:学校觉得英语教育长久以来没有明显的起色;教师则埋怨自己兢兢业业,投入了不少时间和精力,结果却总是不尽如人意;社会,如各用人单位,抱怨中国学生英语学了好多年,却听不懂,说不好,得了“聋哑病”,就连大学毕业生不能胜任其理应承担起的各种任务,如口语交际、洽谈业务等等;而学生,特别是高中学生则经常抱怨英语学习太苦,费时费力,兴趣颇淡,成绩不如人意。我国目前的中学教学所面临的这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那就是:教师很辛苦,学生很痛苦,然而我们的学生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这一切表明,中学英语教学的效果并不十分理想。这里所指的“效果”应当既包括效率(efficiency)又包括效果(effectiveness)。D.Gardner 和L.Miller(1999)曾经指出,“效率是对教学结果(output)和教学成本(cost)之间关系的衡量,效果则是预设目标(preset goal)的实现情况”。教学最终一定要实现一定的目的,这一目的实现了,教学过程即为有效果。也就是说教学不仅要有效果,而且应当讲求效率。D.Gardner 和L.Miller(1999)曾指出,对教学有效性的研究无论是对于教学管理还是教学过程都至关重要,它既意味着对教学资源的合理充分利用,也意味着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总结和调整方法,以达到最佳效果。那么,目前国内高中英语教学中,我们应该着重做些什么样的调整,来提高高中英语教学的有效性呢?

    二、提高高中英语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1.正确理解“有效教学”

    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惟一指标。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

    2.明确师生的角色定位

    教学有效性的另一个重要环节是明确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各自承担的角色,并在此基础上实现教师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良性互动。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对广大的高中英语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按照P.Medgyes和L.Pyan等人的观点,精通外语是体现外语教师职业信心的根基,尤其在交际语言教学中,教师更需要有较高的语言水平,才能应对任何交际产生的困难。一名语言教师应在知识、技能、态度及其相应的语言水平和应用能力上具有较高的水平。同时,对外语课堂教学和课程的变化能做出快速的反应。在新的课程理念下,教师教学行为、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中的地位和关系等都将发生较大的转变。新课标要求老师有新理念和施行新理念的操作能力。较好的英语课应采用多种创设情景,充分用足英语教学本身的真实情景进行教学以及利用英语本身和上下文创设情景传授英语基础知识,进行基本技能训练和交际活动,在情景中把知识点化难为易,在情景中操练学生,提高语言实践的质量。如可采用以下流程:创设实用情景精点语言知识全面训练技能互动交际养成思维能力开始新的有效交际。努力在多信息、快节奏、高密度、勤反复上做好文章,真正使有限时间的课堂教学效果最大化、最优化。

    社会建构理论认为,每个人一出生就在积极建构自己的意义世界,并且都有为自己的学习负责的能力,而教师则在这一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为学习者的意义建构起引导作用(M.Williams和R.L.Burden, 1997)。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作用,教师要在以下方面引导学生:

    1)目标。即明白自己为什么学英语和想学什么的问题。只有清楚了这两个问题之后,学生才会在学习过程中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

    2)策略。即了解自己的学习特点,逐步探索自己的学习策略。

    3)效率。即经常反思自己的学习,不断总结自己学习的经验和教训,促进将来更加有效的学习。4)评价。即对自己的学习定期进行评估,看自己是否已经完成既定学习目标。

    为此,教师可以通过谈话等方式了解学生英语学习的动机、现状和学习策略的使用情况;通过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大胆用英语发表自己的看法、记日记等方式使学生培养起经常反思自己的日常学习,并不断摸索出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的学习习惯;通过定期让学生对其学习进行自评、互评的方式加强学习方法的交流和营造一种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从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并进而提高英语学习的有效性。教师的主导作用自始至终都是围绕着让学生更好地学习进行的。只有学生和教师两者的作用都得到了充分发挥,并实现了有机的结合与互动,新形势下的中学英语教学才会更有成效。

    3.清楚教材的地位。

    2024年版《牛津高中英语》必修教材在江苏省的全面实施和启用,它具有贴近现代生活,展现强烈的时代气息、蕴含科技荟萃和人文情怀的特点,旨在使学生通过英语学习、在发展语言能力、思维能力、想像能力和创新学习能力的同时,逐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同时提高学生英语素养。新教材这些特点要求广大英语教师在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之余,还要注重新理念下相应的更新的教学方法。新教材的主编王守仁先生曾说过“教材上有的并不一定要全教;教的不一定要求全会;会的并不一定全考。”这就明确告诉我们教师,不能一切唯都以教材为中心,教材只是一个蓝本。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把握一个度,活化教材,以实现学生英语学习最近发展区。如对于英语程度较好的学生在完成教材内容之余,教师要对新教材全新的、多源化的、原汁原味的英语环境,可以进行拔高和拓展。如教模块四第二单元sports events时,可以补充介绍奥运的历史,北京申奥的宣传片,伦敦申奥宣传片,北京办奥运的利弊等等。在授课时借助一切可利用的素材、媒体和其它教具,完成语言教学任务的前提下,把课堂变成与学生情感交流、潜能开发、思想沟通、精神共享、个性发展的大舞台,这本身就是一种“隐性教材”。现在,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网络多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学生接触英语的渠道越来越多,我们教师应该明白,教材有“显性教材”与“隐性教材”。

    3.构建科学而合理的新评价策略

    传统的中学英语评估模式是以结构主义语言学为基础的。结构主义语言学认为“掌握一门语言既要掌握该门语言的形式或结构,又要掌握该门语言的单词和语音”(T.Hedge,2024)。基于这样的认识,在传统的中学英语评估体系中,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估重于对学习过程本身的评估,对语言形式的正确性的测试重于学生综合语言能力的测试,出现了测试作用“被无限放大,实际上成了学生外语使用能力,甚至是整个外语教学的唯一评估手段”(束定芳,2024)的局面。在建构主义模式下,由于强调学习者在意义建构过程中的主体性,强调人的全面发展,其教育评估发生了从只注重结果到注重教学过程的转变和由以测试为唯一手段到包括测试在内的多种评估方式的转变。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注重体现学生在评估中的主体地位作用。由于传统的评估都是由教师按照统一的标准进行的,没有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因而往往会出现教师的评估结果与学生的实际不相符的情况。现在,由于采用了以定期写学习小结、自评和同学互评等方式让学生参与到评估过程中来,相对而言,评估就就更全面、更切合实际,更加有效。2)注重形成性评估,即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评估,而不仅仅停留在期中和期末考试成绩上,如对课堂参与和配合情况,家庭作业的完成情况,课外学习效果的情况等等进行评价,并结合各方面情况形成对学生学习情况的总体评价。

    3)注重考察学生的综合语言能力。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对学生的综合英语能力的要求在不断的提高。因此,教学测评也应该体现这一变化,不仅通过出统一考卷的方式对学生对于具体语言形式的准确性进行测评,还应对其听、说、读、写、译等各方面的运用能力进行综合测评。

    如果说,中国有悠久的应试教育传统,中国的英语学习者喜欢考试,那么设计一系列科学的、体现新的教学理念和新的教学要求的、能够考出学生全方位的知识和技能的测试也未尝不是一次有意义的尝试。否则,教学目标改进了,教师和学生在新的教学模式下已经充分发挥各自的作用了,但测试还停留在老路上,中学英语教学则必然地会经历一些不必要的反复,导致大量的人力和物力的浪费,其成效也要打个大大的问号。

    三.结束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学英语教学也在逐步向更高的阶段发展。研究教学方法、提高英语教学实效是中学英语教学发展的趋势。但是中学英语教学的有效性是个非常复杂的问题,本文仅就教学过程中的几个主要环节中的教学目的、师生角色定位、教学模式和评估体系进行了探讨。但是,有了好的想法,其效果如何还有待具体的实践的考验。其它问题,如学生自评、同学互评以及教师评估的一致性在多大程度上影响着教学的有效性,学生年龄特点、性格特点与教学有效性策略的关系问题,以及教学评估的具体操作问题都还有待进一步的探讨。

    参考文献:

    陈国华:“谈英语能力标准的制定”,《外语教学与研究》,2024(6)晨梅梅等:《探索与变革:转型期的英语教学》,商务印书馆,2024。

    廖锦超: “基于网络的英语教学中教师角色的定位”,《外语电化教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24。刘润清:“关于英语教学大纲改革—从分离式教学大纲到统一的课程标准”,《外语教学与研究》,2024(6)。

    刘润清、戴蔓纯:《中国高校外语教学改革—现状与发展策略研究》,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24。束定芳:《外语教学改革:问题与对策》,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24。扬凡:“对外语高校培养国际化人才的几点思考”,《外语界》,2024(2)。

    Gardner.D.and L.Miller.2024.Establishing Self-Access: From Theory to Practice.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Hedge, T.2024.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the Language Classroo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Richards.J.C.and T.S.Rodgers.2024.Approaches and Methods in Language Teaching.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Williams M.and R.L.Burden.2024.Psychology for Language Teachers.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崔允漷 《教学实施策略》 现代中小学教育

    第三篇:小学英语教学有效性研究读书心得

    《小学英语教学有效性研究》读书心得

    通过读这本书,我对我的课堂教学又有了一些新的理解和认识,一、运用多样化的小组合作方式,增进小组合作的有效性,提高学生参与小组合作的兴趣。小组合作则是合作学习中采用得较多的组织形式。以往我在课堂上较多采用的小组合作方式是3人小组;虽然我在我的课堂教学中也会经常变换小组合作方式,但是时间长了就发现了不少问题,无论是两人一组或四人一组,参与小组合作的学生仅仅是邻近的几个同学,时间长了,难免学生对相互交流的信息会没有新鲜感,其参与的兴趣也会降低。我想这也是有时我的英语课堂教学低效的一个原因。那么通过读这本书我对小组的分组方式又有了一些新的认识,如在读本书的第三单元描述自己的收藏时,李老师就根据教学的内容,在上课前一天先让学生用纸条写出了上课时自己要带什么样的收藏品,然后根据学生所写的纸条,利用这个表格为学生进行分组,如把收藏石头的学生分为一组,把收藏娃娃的学生分为一组、把收藏昆虫的学生分为一组等,这种分组方法的优点是可以让有共同收藏爱好的学生来讨论他们的收藏,尊重了学生的兴趣,为进一步展开教学内容埋下了伏笔。在李老师的课堂中,通过多样化的小组活动,学生课堂教学活动的参与度和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明显得到了提高。在这本书中它为我们提供了以下几个分组建议:

    Height row:老师可以让学生根据高度站成一排进行分组。Haircut row:老师可以让学生根据他们头发的长短进行分组。

    Birthday line-up: 老师可以让学生先说出自己生日,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生日的月份或日期站成一排,然后进行分组。

    Colour row:老师既可以根据学生所穿的上衣的颜色分组,也可以根据学生裤子等衣物的颜色进行分组。

    分组方式没有固定的模式,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为学生进行有效的分组。因为我们学校是大班教学,每班学生有70人左右,在开始尝试这些分组时也出现过学生找不到自己的位置、或是学生不知道该与谁分为一组的情况,但随着学生对于这些不同分组方式的了解,学生会迅速找到自己的位置,与不同的伙伴进行交流,提高了他们参与小组活动的兴趣,也提高了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运用多样化的游戏,有效地进行英语课堂教学。在教儿童外语的时候,游戏是一种理想的教学方法,合理的、有效的、趣味化的游戏,可以提高我们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读本书的每一个章节时,每个教师都能有效的利用一些英语课堂游戏来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有效的练习。如在本书第二单元红紫相间的猫中赵老师就能够很好的利用学生所画的图画,进行链条传画游戏,让学生边传学生的作品边用所学的颜色的单词对这个图画进行描述。在本书第四单元从头到脚中林老师选取了一个读句子画外星人的游戏,趣味性强,而且有效的巩固了所学的知识。这些老师所作的游戏都有以下几个特点:

    (1)游戏中的语言具有重复性,而且可能会使用基本的语法结构。

    (2)游戏中使用的语言目的性强。

    (3)游戏能在班级里创造亲切感。

    那么我们在选择英语课堂游戏时应该符合以下标准

    (1)该游戏英语所学的语言知识相关。

    (2)游戏规则应该容易解释,布置简单,操作简便。

    (3)班级每个学生都能参与游戏。

    (4)游戏应该能让学生开心愉快。

    我想我们在进行英语课堂活动时,也应该遵循这些规则来有效的选择适合我们课堂教学的游戏。来提高我们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第四篇:初中英语教学论文《初中英语词汇教学有效性策略研究》

    初中英语教学论文《初中英语词汇教学有效性策略研究》

    [导读]使学生掌握科学有效的学习策略,形成良好的学习技能,提高语言综合运用能力,为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摘要】目前许多初中生在学习英语词汇时,缺乏对英语词汇的有效学习,作为教师应该对此问题高度重视,在教学过程中坚持对词汇教学进行有效性策略的研究和实践,让学生了解一定的构词法、拼读和拼写规律;掌握词语搭配、语境应用等技巧,使学生掌握科学有效的学习策略,形成良好的学习技能,提高语言综合运用能力,为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词汇;有效性;策略在外语学习中,学生要掌握的一个最重要、最基本的元素就是词汇。词汇量的大小直接影响学生各项语言技能的发展。不储备一定数量的词汇,就不能实际运用语言。词汇教学是英语教学的一个组成部分。《英语课程目标》对初中阶段学生的词汇知识目标有了具体的规定,除了要求学生了解“英语词汇包括单词、短语、习惯用语和固定搭配等形式”的词语概念外,对学习领会词汇和活用词汇分别作了理解和领悟词语的基本含义以及在特定语境中的意义“和运用词汇描述事物、行为和特征,说明概念”的要求[1]。然而,目前的情况是词汇教学时间投入多,效率低,效果差。学生普遍反映词汇难学难记。

    1词的拼写和拼读是学习英语词汇的基础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词汇量的多少直接影响着学生各项语言技能的发展。因此,作为英语老师,在教学中首要任务是让学

    生学会单词的正确发音和拼写,注意培养学生掌握一定的构词法和构词规律,并且在学习拼写的同时结合学习词汇的读音,尤其是单个词的读音规则,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为单词的字母、字母组合有一定的读音规律。如果老师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专门的指导和强化训练,那么学生在单词学习方面所取得的效果肯定是大不一样。以初中《新目标英语》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词汇为例,笔者在教授单词的过程中,反复强调并要求学生在学习单词过程中务必要认真对比单词的字母或字母组合及其在音标中分别发什么音,并加以思考、归纳,从中逐渐探索和掌握拼写、拼读规律。

    只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坚持对学生进行词汇的拼写、拼读知识和规律进行不断的点拨和归纳,学生就能逐步形成这方面的能力。所以,在单元词汇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尝试这种教学方法,以真正提高词汇教学的实效性和有效性。

    2掌握构词法和词语搭配是扩大词汇量的一个有效方法

    同样以第二单元词汇为例,当教到headache时,可以引导学生,把它看成是由两部分组成的,即由head(头)加上ache(痛)合成的,这是合成词。本单元还有其它的合成词,如stomachache toothache DangshenHuangqieverybody等等。其次,加前缀、后缀组成新的词也不少。比如:until(前缀),而western toothache traditional thirsty illness stomachache headache都是加后缀,而且有规律。如:前缀un-il-im-和后缀-less,常表示否定,例如: unimportant;而前缀en-或后缀-en则常表示是动词,如enlarge和widen 等;后缀-ment-ness-tion

    则常表示名词形式,如illness和tradition等;后缀-al,-ous-y-able结尾的,则常表示是形容词形式。

    3在语境中学习、应用和掌握词汇,效果显著

    新课改一直提倡这样的一个教学理念,那就是在语境中学习词汇,应用词汇和掌握词汇。实践证明:这样的教与学的方法是行之有效的,而且能取得很好的学习效果。可是,许多学生平时只会死记硬背,生搬硬套,不懂得根据不同的语境来判断,结果在练习或考试中错误频发,随机应变能力差。因此,教师应当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尽量多创设一些语境,让学生在语境中运用新词汇、掌握新词汇,逐步掌握语境中灵活应变的技能,这就是情景词汇教学最终所要达到的目标。以第二单元的单词western(西方的)为例,,如果用一个句子来掌握它,就不会那么枯燥,效果也就大不一样。比如:把它放在一个特定的语境:“European and North American countries , such as France, Germany, Canada, America,are called the western countries.”这一个句子虽然复杂一点,但可以通过几个国家名称及其所属的两个洲的词汇应用,让学生不但明白人们心中所谓“西方国家”的概念,而且还同时复习了几个重要国家的拼写。

    总之,词汇教学策略的有效性很值得我们教师去探索。笔者在教学中深深体会到它的基础地位以及重要性,并始终把它贯穿在平时的教学中,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坚持,一定会有好的回报!参考文献

    [1]黄远振:《新课程英语教与学》,福建教育出版社,2024年

    第五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研究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研究

    课题研究论证报告

    新丰镇第二中心小学

    课题组

    一、课题的现实背景及意义

    (一)研究背景

    有效教学是教师在达成教学目标和满足学生发展需要方面都很成功的教学行为,是教学的社会价值和个体价值的双重表现。随着新课程的深入实施,更多的人把目光投向了有效教学,投向了教师的有效教学理念、有效教学策略、有效教学手段、有效教学评价等直接关系学生成长的关健要素。在新课程理念下,有效的数学教学要以学生的进步和发展为宗旨,教师必须具有一切为学生发展的思想,运用科学的教学策略,使学生乐学、学会、会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主动发展和个性发展。

    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是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一堂课的效果如何,首先体现在教师的教学行为能否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体验学习过程,促进学生对知识的主动建构。有效的课堂教学必须通过能促进学生有效的学习行为的教师教学行为来实现,这就需要教师合理组合教材内容,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通过课堂上教与学的双边活动,促进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实现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目标。

    (二)研究意义

    叶澜教授曾经说过:“教师只要在思想上真正顾及了学生多方面的成长,顾及了生命活动的多面性和师生共同活动中各种组合和发展方法的可能性,我们就会发现课堂教学具有鲜活的生命力”,也许这正是有效教学的最高境界。

    学生的主体性即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是学生积极能动的思考问题,获取知识的内部动力。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与培养和发展学生个性,是相辅相成、融会贯通的,也是有效教学的价值体现。当下,教育应该为我们的民族培养具有鲜活特性和创新意识的个体。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的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1、本课题的研究与实践是我校数学教学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实施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2、有利于促进数学教学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的结合。

    3、本课题的研究与实践能够切实减轻学生负担。

    4、学水平。

    二、国内外关于同类课题的研究综述

    为了了解“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这一课题在同一领域的研究现状,把握发展趋势,我们查阅了大量的教育理论专著、期刊、报纸及网络资料。从国内外专家和学者对有效教学理论的具体论述中可以发现:都比较关注学生的进步和发展、教学效益的提高,关注教师的反思意识和效果的可测性或量化。但国外学者比较侧重于从学校、家庭、社会三个方面进行整体的把握,所做的研究理论普遍性很强,但缺少实践的针对性。而我国学者相对于课程改革以前来说,现在更加关注新课程观念下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如有效教学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有效教学与学生参与等。这些研究特点是:①倡导改变或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②越来越重视学生个性的发展;③对传统的“注入式”、“操练式”教学方法的摒弃。然而,在具体的实践操作中,缺乏学科针对性,未能根据课程特点进行更深入的研究,缺乏具体课程的实践应用性,尤其缺乏一线教师作为教育的实践者所积累起来的具有切身体会的课堂教育教学经验。因此,基于国内外研究经验、理论积累以及我县教师自身的特点,本课题紧紧扣牢新课程的相关理念进行课堂教学实践,以小学数学课堂为主阵地,通过课堂观察、案例分析、实践研究和更新教育观念、深刻自我反思等方面的教师的行动研究,来探究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从而促进教师转变观念,构建小学数学实施有效课堂教学的模式及操作策略。

    三、课题的界定和假设

    (一)课题的界定

    1.有效教学:在国家数学课程标准的理念的指导下追求师生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去获得最大的教学效果,从而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实现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目标。

    2.策略:教师为实现教学目标或教学意图而采用的一系列具体的问题解决行为方式。具体地说,按教学活动的进程把教学分成准备、实施与评价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一系列的策略。

    3.有效数学教学策略:在新课程理念下,有效的数学教学要以学生的进步和发展为宗旨,教师必须具备有为发展学生一切的思想,运用科学的教学策略,使学生乐学、学会、会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主动发展和个性发展。

    (二)课题的假设

    1、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变化

    2、教师教学技能和专业化水平不断提升

    3、通过研究,使学校数学课堂教学呈现出新的特色。

    4、通过研究,取得了全校推广研究的经验。

    四、课题研究的目标和内容

    (一)研究目标

    本课题通过收集并整理有效课堂教学案例,剖析影响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的特征,探索和总结出适应新课改理念的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经验和做法,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关注教学效益,建构有效教学的课堂,促进教师、学生和学校的共同发展。具体目标分为两个方面:

    (1)是通过课题研究进一步更新教师的教育观念,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和业务水平,转变数学教师教学方式,养成反思习惯,形成学校有效教学特色。

    (2)是通过课题研究改变学生学习方式,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实行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自主探究性学习,使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学习的能力,使学生具有良好的人文精神和合作竞争能力,具有良好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从而成为会学习会创造的人才。

    (二)研究的内容

    通过文献研究、调查研究和行动研究,结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研究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系统的科学性、先进性和实践性。其中,科学性对应的是与学生的发展规律相适应的问题,先进性对应的是创新和特色的问题,实践性对应的是结合本校师生的社会文化背景和教学水平现状的问题。通过此课题研究实验使教师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思想,掌握有关的策略性的知识,以便于自己面对具体的情景作出决策。并在此基础上,指导我校数学教研工作,促进我校数学教学从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层面向纵深发展,全面落实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要求每一个教师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学行为,持续地追问“什么样的教学才是有效的?”“我的教学有效吗?”“有没有比我更有效的教学策略?”结合我校实际初步探索:

    1、“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的基本观念、基本方法、基本模式。

    2、实施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改善学生学习方式。

    3、构建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评价体系。

    五、课题研究方法

    本课题主要运用文献研究法、调查访谈法、案例研究法、行动研究法、经验总结法等对该课题全面展开研究。

    (1)文献研究法:加强理论学习,尤其是对课题研究有理论支撑和有重要指导作用的文献资料。

    (2)调查访谈法:调查访谈分析目前小学六年级数学有效教学策略的现状。

    (3)行动研究法:做好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定期邀请专家诊断指导。

    (4)经验总结法:定期反思经验,形成论文或研究报告,科学概括研究成果。

    六、课题研究的步骤

    方案准备阶段(2024年3月初至2024年4月初)

    (1)确定课题。根据新课程改革的相关理念,结合我校数学学科教学实际,拟定《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策略研究》的课题。

    (2)理论学习。了解数学课程标准的相关理念,学习有效教学的相关理论,明确进行小学数学有效教学案例研究的重要意义以及有效教学的策略。

    (3)制定方案。组建课题研究小组,征求课题组成员意见,制定整体方案讨论稿,对方案进行研讨、修改、定稿。

    (4)开题报告。召开课题组成员和参与讨论课题活动的教师会议,邀请有关领导参加,对课题实施方案进行评审和修订。

    方案实施阶段(2024年4月中旬至2024年11月底)

    (1)案例分析。结合课堂教学实际,每月开展说课、听课和评课,探讨实践中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

    (2)交流小结。每学期都对教学实践进行阶段性的总结并相互交流。

    (3)撰写论文。每学期都根据研究专题撰写论文,并依次补充,初步完成专题论文。

    总结验收和结题(2024年12月)

    (1)论文交流。对已撰写的论文进行充实、完善和交流。

    (2)总结经验。探讨课题研究的现实意义,总结经验,准备结题工作,并为后继研究做准备。

    (3)研究结题。召开课题阶段性成果报告会,邀请有关领导和专家参加,对研究课题进行现场评审,鉴定和验收。

    七、课题研究预期成果

    1、《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研究》的课题论证报告、阶段性报告和结题报告。

    2、收集有效教学的典型案例,并把它整理成案例集。

    3、撰写论文,总结影响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的特征。

    八、完成课题的可行性分析

    1、学校为我们课题组购置了《新课程理念与小学数学课程改革》、《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实践与反思》、《新课程学习方式的变革》、《有效教学》等理论书籍,有先进的现代学习理论作支撑,有可能借鉴的成功经验,利于我们找到自己的研究视角,尽快获得成果。

    2、课题组成员老师长期在教学实践和科研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个人能力和集体攻关能力强。

    3、我校领导十分重视课题研究,学校有良好的教研氛围。学校愿意提供可靠的政策、经费及物质保障。

    九、课题组成员及分工

    (一)人员组成:

    1、课题主持人

    李凌娟 新丰镇第二中心小学数学一级教师,课题报告执笔人。

    2、课题组组长、副组长

    陈宝根 新丰镇第二中心小学数学高级教师,参与计划制定

    撰写开题、结题报告撰写论文。

    蔡华 新丰镇第二中心小学小学一级教师,参与计划制定

    3、课题组成员

    袁卫兵 新丰镇第二中心小学高级教师,参与撰写开题、结题报告、撰写论文

    马翠萍 新丰镇第二中心小学高级教师,参与撰写开题、结题报告

    朱健 新丰镇第二中心小学高级教师,参与问卷调查

    黄美琴 新丰镇第二中心小学高级教师,参与设计访谈提纲撰写论文

    史忠余

    新丰镇第二中心小学高级教师,参与数据收集整理撰写论文

    (二)课题分工:

    李凌娟 负责课题的总体设计和全面工作,承担课题研究总报告 陈宝根 负责参与计划制定撰写开题、结题报告、撰写论文。蔡华 负责参与计划制定

    袁卫兵 负责参与撰写开题、结题报告、撰写论文 马翠萍 负责参与撰写开题、结题报告 朱健 负责参与问卷调查 黄美琴 负责参与设计访谈提纲 史忠余 负责参与数据收集整理撰写论文。



    推荐阅读:
    《小学英语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高中数学新课程骨干教师培训总结
    德才小学部六年四班班主任工作总结
    安全教育工作安排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41课《水乡茶居》教学设计 沪教版
    中学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