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热门搜索: 九号文库 文学论文
  •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八号文库

    某某村农民增收总结调查报告

    栏目:八号文库 来源:网络 作者:情深意重 时间:2024-10-15 06:58:43 下载.docx文档

    第一篇:某某村农民增收总结调查报告

    某某村农民增收总结

    研 报

    某某镇某某村村委主任助理

    某某某

    某某村农民增收总结调研报告

    某某村村委主任助理

    某某某

    调研目的:认真贯彻落实“创先争优”、“爱树建”、“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百日思想大解放”四项活动,提高我们对农村基层工作的认识和了解,更好地服务新农村建设

    调研对像:某某村150户 调研内容:农民增收渠道 调研方式:访谈法

    调研时间:2024年8月15日至2024年8月28日 调研结果:我就我所调研的内容作如下总结

    一、某某村农民收入基本情况

    某某位于镇东部,东至某某,西达某某,南通某某,北到某某,是一个纯农业小村。全村共150户,700口人,分为3个居民小组。耕地面积1560亩,全属旱地。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有小麦、玉米,经济作物主要有双孢菇、油葵、花生等,今年由于天旱所以严重减产,种植小麦共1200亩,但亩产量仅仅200~300斤,估算收入约24万元。2024年种植双孢菇的共5户,每户产量均为12000斤,每斤2.8元,估算收入3.4万元,由于种植双孢菇的窑洞存在技术保养失误,2024年窑洞已经不再适宜种植双孢菇,2024年在村长的带领下试改种大棚鲜木耳,由于在试种植期间,所以具体收入不能确定。饲养猪共11户206头,饲养鸡共3户4800只。某某村剩余劳动力较多,大多从事建筑、跑货运以及在钢厂、焦厂上班。

    二、农民增收难的原因

    当前,影响农民增收难的原因很多,实现农民增收的压力相当大,从我村的实际情况看,影响农民增收的主要原因有:

    1、基础设施落后,农民素质难以提高。近年,各级财政虽然加大了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但是还远远不够。农村教育的落后,使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很难提高。一方面造成农民人力资本不足,难以有效参与市场竞争,提高收入。另一方面造成封建迷信及不合理消费、投资在农村盛行,大量资金被用于建筑住宅、修墓造坟、人情世故,使农户无钱从事生产投资,开拓新的生产项目。农村医疗卫生的落后、电力通讯落后等都影响了农村经济和社会的进一步发展,阻碍农民收入的提高。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必须依靠科技进步,而科技进步的推广应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民素质的高低,从某某村的情况看,农村住户的从业人员中小学以下文化程度占从业人数的53%,初中占40%,高中(中专)占6%,大专以上占1%,由于受教育的程度低,农民的思想观念依然陈旧,市场经济观念淡薄传统的计划意识较浓,对现代农业科技的接收能力低,这些都严重地影响着农民的增收。

    2、农业结构不合理,农业产业化难以形成。近年来,我村农业结构调整虽然有了新的起色,但是仍然存在步子不大,力度不够的问题。在调研中,我发现,只有近30%的农户调整了种植业结构,调整面积平均占总面积的5%以下。有的农户虽然调整了结构,但一般几年都没有上新的种植品种,即使上了也大多都是常规农产品。目前农业结构调整,在品种结构上,名、优、特、稀、珍品种较少,大路农产品较多,难以适应优质、多样、反季节、营养保健、无公害等社会需求;在种植模式上也采用较为传统的模式,土地产出率较低。农业结构不够合理,农业产业化难以形成,农业比较效益较低,直接影响了农民的增收。

    3、农业基础设施脆弱,农业成本过高。目前,由于我村的地理环境有限,村内至今没有深水井,遇到像去年那样的大旱天气只有等着庄稼旱死,农业就严重减产,农民收入就会大幅下降,今年雨水比较大,农民才可以适当收入,完全是“靠天吃饭”。同时,由于农业生产成本过高,农民对种田缺少积极性。以一亩土地的正常投入产出为例:一亩土地一年产两季,一亩地产小麦200公斤,按每斤0.9元价格计算,折合人民币450元,其中一亩大约需种子30元,磷肥3包90元,农药2瓶20元,机械耕种等约需100元,收割费35元,这样一亩地的成本接近275元,利润微乎其微。如果遇上今年这样的天气可以收回投资成本再余利润,如果遇到像去年那样的天气,几乎没有什么收益。这种经营分散、规模过小的土地密集型农产品,成本过高,技术含量低,在市场上必然缺少竞争力,农民种田很少能赚钱,有时甚至是农业增产,农民不增收,不少农民完全是出于对土地的朴素情感及迫于地方政府不许撂荒而从事农业生产的。

    4、剩余劳动力转移困难,农民增收渠道单调。目前,我村劳动力总量已达到265人,其中从事种植业的占68%,而2024年农村收入中,纯农业所占份额仅15%。农业劳动生产率只相当于社会平均水平的1/3,这就是农民靠农业难以保持收入增长的关键所在,而有限耕地上的农业劳动总量居高不下,又是造成农业劳动生产率低,农民收入难以增加的根本原因。前几年,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吸纳了不少本村剩余劳动力,这对增加农民收入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但2024年以来,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企业自身也正处于结构调整和体制创新的转折阶段,因此,不仅没有增加吸收新的就业人员,反而一直裁员,致使本就相当严重的农业劳动力过剩,农民就业不充分的状况更加恶化。

    5、农业科技发展滞后,农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我国的国情决定了农业的发展,必须依靠科技提高土地产出率,即依靠科研成果转化,提高农业科技含量,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的农业,增加农产品的有效供给,提高市场竞争力,以增加农民收入。但是目前农业科技的发展相对滞后,一方面农业科技人员严重缺乏,目前我村的农户种植小麦、双孢菇、苹果、试种植大棚木耳等农产品,没有一个专业科技人员,技术加工得不到正确指导,大家都是在摸索中前进,自己在种植中总结经验。另一方面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低,因农业科技转化不力,我村农业、畜牧业等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新科技项目难以开花结果,导致农产品科技含量低,市场占有率低,缺乏市场竞争力,影响了农民的增收。

    三、农民增收途径的思考及建议

    近几年,农业面临的形势更加严峻。当前,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已引起国家的高度重视,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都高度重视,并且制定了一系列的支农惠农方针政策,千方百计采取多种综合性措施,不断拓展农民增收的渠道和空间,结合我村的实际,我认为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做些工作。

    1、以市场为导向,立足本地优势,调整农业结构。目前,我村要在调整农业布局,提高农产品质量,大力发展畜牧、种植、养殖上下功夫。调整农业布局就是要以资源为依托,坚持宜经则经、宜牧则牧,宜粮则粮、效益优化的原则,大力发展农业经济板块和农业经济带。畜牧业既要抓大型养殖场等的规模养殖,又要抓千家万户的养殖,扩大优质猪养殖规模。种植业要重点发展名特优产品,比如试种植木耳目前的销量就很好,但是供不应求的局面特别严重,扩大优质大棚木耳的种植面积和技术投资,大力发展大棚种植。

    2、培育龙头企业,加快农产品流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实行农业产业化经营,要通过发展“合同农业”、“订单农业”逐步做到以销定产,减少农业生产的盲目性。农户经营规模过小且过于分散,使得我村的农业生产很难根据市场需求作出有效反应。培育龙头企业,拉长农产品的产业链,不断开发高附加值的名牌农产品,是我村发展农业产业化的一个重要内容。比如种植户、养殖户要逐步形成产、加、销一条龙的产业链,要加快农产品销售队伍的建设,搞活农产品流通,要大力培育市场中介组织,支持各种农民专业运销联合体、合作组织,积极发展经销大户和农民营销队伍。

    3、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开发,是实现农民增收最现实、最根本的途径。由于金融危机的严重影响,多数在外打工的人员纷纷返乡,所以积极发展我村的小种植养殖户,使其成为大户,雇佣本村的其余劳力,使剩余劳动力在本村得以解决。

    4、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创造良好的农业生产环境。农村基础设施包括大型农田水利建设、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农村道路、教育医疗、电力通讯等,以上各项我村都要继续加大投入力度,为农业生产、农村社会进步、农民素质提高,最终为农民增收提供自然环境、经济条件、科技文化保证。要努力培养一批“会经营、懂技术、讲科学”的新型农民,加大科技兴农的力度。总之要为农民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为农民增收提供有力保障。

    增加农民收入是一个沉重的话题,目前,我村共700口人,其中劳动力中的70%从事农业,农业是农民最主要的收入来源,农业不发展,农民收入就会受到严重影响,农民不能增收,购买力就不能提高,我国扩大内需刺激经济增长的方针就难以收到预期效果,农村的社会进步就可能停滞,因此,农民收入问题不仅关系到农村的改革、发展、稳定,而且关系到国民经济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全局,因此,作为最基层的农村一级村官,我们有责任在尽快消除影响农民增收的因素和提高农民收入的问题上寻找对策,以摆脱农民增收缓慢的困境。

    第二篇:全力村农民增收情况调查报告

    全力村农民增收情况调查报告

    新的寒假开始了,为了丰富我的暑假生活,我决定去调查当下农民的生活。中央政府为了使农民收入快速健康发展,中央和地方不断加大对“三农”的扶持力度,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法规。所以我利用假期时间对农民增收问题做了一次深入调查。

    众所周知,中国是个农业大国,13多亿人口中,农民占了绝大多数,农业作为国家的立国之本,自古至今都是各行各业存在与发展的基础,是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农业的发展关系着中国十几亿人口的国民生计,经济的发展与否。所以,中国要想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不仅是世界大国,而且要做世界强国,不把农村建设好,把农民问题解决好,是不可能的。现在农民收人主要来源于粮食作物的兑换。小麦、玉米、水稻等是农民的生活资料,在卖出的同时—定要留下一半甚至一半以上作为—年的口粮。花生、芝麻等经济作物自然是农民经济的主要来源(主要是指花生等种植较多地区)。粮食收入以后,该卖的卖,该留的留,农民便可有四五千元的收人。副业养殖也是农民的收入之一,在农村几乎每家都养两三头猪,此外还有牛、羊、鸡等家禽,这些卖掉以后大多又有了二三千元的收人,所以农村一年毛收人在六七千元,在种植上除去种子、化肥、灌溉等方面,在养殖上,除去幼苗、饲料以及家禽的医药费等,农民一年净收入也能有四五千元,下面是我所统计的全力村同年与上年相比增收情况数据。

    种植业 :1.小麦油菜籽等粮油增收人均201元

    2.林业增收人均287元

    3.蔬菜水果增收人均87元

    养殖业 :猪,牛羊,鸡鸭等家畜家禽增收人均99元

    务工 :外出劳动力增收人均1311元

    其它增收:个体经营增收人均90元

    可以看出,由于国家政策和政府投入使农村的农民收入稳定上升。农业的发展前景对于家乡来说,正在逐渐向前迈进。中央的减轻农民负担在近几年得到了实施,取消了以前所存在的农业税,切实减轻了农民的负担,使得农民可以把更多的资金投入到生产中去,鼓励了农民多增加承包耕地面积,提高了生产的积极性。科技发展,使得农民种植技术不断地提高,同样的土地同样的农作物的产量可以达到更高的水平,更多地增加了农民们的收入。机械代替了手工,不但有很高的效率且节省了人力,这使得有更多人从从事农业转到从事其它行业上,所以出现了乡镇企业,食品加工厂,家禽养殖厂等。便利的交通也为剩余劳动力的向外输出提供了条件,现在家乡农村大部分青壮年人都到上海,北京,广州,深圳,温州等比较发达的城市打工,每年能有相当不错的收入。

    农民收入虽然有一定增长但是上升缓慢,根据对中国国情和社会现状的分析,大概总结了以下几点:

    1.客观因素:

    1)农民就业不足是一个很重要因素,就业是民生之本,是解决整体农民增收的根本条件。然而,农民就业问题严重。况且,随着农业产业化和土地规模经营推进、农业科技水平的逐步提高和推广,又加重农村劳动力的过剩。另外,由于过去人口政策的作用,必然使农村劳动力剩余越来越多,这方面的影响短期内不可能缓解。由此可见,未来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失业状态不

    会减轻,而是越来越严重。过剩的劳动力必然要求更多的就业:大量的农民聚集在有限的土地上根本不能满足农民收入提高的要求;依靠土地使大多数的农民增收也不现实。

    2)市场机制尚待完善,市场体系不够健全。这种状况严重影响农业要素在市场中的合理配置,目前不合理配置这一结果伤害最大的往往是农村、农业和农民。农业和农村投入不够,农民生产和生活保障能力差。投入不足,致使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差。县乡财政向农民投得少、收得多,直接影响了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善。

    2.主观因素:

    1)农民素质不高是不可忽视的因素。当前,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以及农民的组织化程度都不可避免地受制于一个特别重要的因素:农民整体素质普遍低下。这里讲的农民素质是指农民能够满足增收需要所应具备的政治素质、道德素质、知识素质、能力素质和身体素质。针对农民增收而言,最关键的素质主要是能力素质。然而,就农民整体而言,这个问题不容乐观。

    2)我国的许多宏观调控政策和手段在发挥积极作用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副作用,导致了贫富两极分化,而贫困群体的多数在农村,是农民。另外,国家对农业政策落实上存在着与其他有关政策相矛盾的环节和方面。例如,国家要农民增收,就要减少农民,但计划生育政策规定部分农民一对夫妻可以生两个孩子,这是城市居民享受不到的,这必然是在政策性地增加农民。还有基层政府机构臃肿、政府职能转换不到位、效率不高的现象仍然一定程度地存在,对农业的投入落实不到农民手中,等等。

    要增加农民收入,就必须多管齐下,切实解决上述问题。

    立足农业特色,发展乡镇企业,推动城镇化进程。针对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就业困难这个问题,我认为应立足农业特色,靠发展农业和相关产业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根据各乡镇的农业特色,建立与其相关的乡镇企业,例如在大年陈乡建立水果加工企业,在何坊乡建立蔬菜加工企业,在石庙镇建立桑蚕加工企业。通过乡镇企业的发展,加快城镇化步伐,创造有效的就业岗位,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非农领域。

    提高劳动生产率,推进农业集约化经营。在土地所有权不变的前提下,将土地集中到种田能手手中进行规模经营,将解放出来的劳动力转移到乡镇企业和其他非农领域。同时,农业部门加强对集约化经营的技术、资金、信息、机械、市场等方面的支持力度,推广大规模机械化作业,提高劳动生产率,节约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增强抗风险能力,从而增加收入。

    推进乡村民主建设,切实提高村干部素质。对于村干部选举中出现的不同问题,应采取不同的方式解决,对于出现“贿选”现象的村庄,可以在村内设置观察员,监督村里的选举行为,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吸引一批有知识、有才能的人参加选举。通过上述措施,切实选出高素质的村干部,使其真正发挥带动农民致富的作用。

    加大投入力度,规范制度体系。政府应加大投入力度,每年从财政中拿出一定比例的资金用于保障农民生产和生活,减轻农民住房等方面的压力,增强农民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同时,规范制度体系,确保国家各项政策的严格执行,使农民真正从中受益。

    多管齐下,切实提高农民工地位。政府应制定一系列的政策法规,切实保护农民工的权益,拿出一定资金用于解决农民工的住房、子女、教育、保险等,帮助农民工解决后顾之忧。同时,严厉打击拖欠农民工工资的行为,确保农民工劳有所得。

    第三篇:村农民增收规划

    村农民增收规划

    为了加快北王村“515”社会主义示范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升级晋档”的目标。北王村两委会一班人经商讨研究,制定我村发展规划。

    一、基本情况

    北王村位于王村镇政府一公里处,全村516户,2024口人,总耕地5649亩,全村总面积为8平方米。现有两委干部5人,村组干部12人,党员56人,村民居位分布王(村)黄(龙)公路东西两侧,原村位于村西部,南北居民,宅地依靠沟边,水土流失现实较为严重。近年来,村两委会一班人按照“抓好产业促民富、改变基础变村貌、规范管理促和谐”的思路,不断创新,狠抓落实,先后获得了“市级先进基层党组织、市级文明村、平安村、民主依法示范村”等荣誉。

    近几年来,北王村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帮助支持下,先后修建了村活动场所、图书室,对村硬化巷道进行全方位、高标准的绿化。2024年全村的“双千亩”(千亩核桃、千亩花椒)已全面挂果,实现人均纯收入645元,存栏能繁母猪300多头,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1241元,地膜玉米已种植2024亩,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685元,劳务输出全村外出从业务工490人,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2641元,以上方面加起来使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218元,村党支部顺利晋升为二类支部。发展目标:2024年计划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8000—10000元,较去年增加4000元左右,计划在现有的产业基础上,发展设施农业大棚100棚,正在开挖建设,预计年底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可达到8000元以上,能够实现升级晋档目标。

    二、规划目标

    (一)种植业。2024年种植玉米3000亩,实现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745元,千亩核桃、千亩花椒实现人均纯收入680元,小麦种植实现人均纯收入420元,种植业总计实现人均纯收入1845元。

    (二)畜牧业。全村能繁母猪500头,年产仔猪6000余头,实行自繁自养方式发展,每头生猪出栏价约为1200余元,即每头可获利500元可实现收入300万余元,实现人均纯收入1450元。

    (三)设施农业大棚。两委会多次组织群众到外参观,确定发展设施农业大棚思路,目前已协调土地200余亩,落实建棚意向户100户,正在开挖建设,预计可实现收入200余万元,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1000元左右。

    (四)劳务输出方面。全村外出从业务工520人,实现收入600万元左右。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3012元。

    (五)国家政策补贴收入。全村47户享受低保94000元,退耕还林补贴83700元。粮食直补约321993元。以上人均纯收入可达到2495元左右.全村以上总收入人均可达到9802元。可实现升级晋档的目标。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村上成立支部书记任组长,村主任任副组长,其他两委干部为成员的农民增收规划领导小组。各司其责,集思广益,积极调动农民发展产业的积极性,为全村村民的增收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二)加强科技培训的力度,多组织农民外出考查学习,培养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现代农民,提高农民科技致富的能力。

    村党支部 村委会

    二〇一〇年七月二十五日

    第四篇:村农民增收计划

    村农民增收规划

    为了加快北王村“515”社会主义示范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升级晋档”的目标。北王村两委会一班人经商讨研究,制定我村发展规划。

    一、基本情况

    北王村位于王村镇政府一公里处,全村516户,2024口人,总耕地5649亩,全村总面积为8平方米。现有两委干部5人,村组干部12人,党员56人,村民居位分布王(村)黄(龙)公路东西两侧,原村位于村西部,南北居民,宅地依靠沟边,水土流失现实较为严重。近年来,村两委会一班人按照“抓好产业促民富、改变基础变村貌、规范管理促和谐”的思路,不断创新,狠抓落实,先后获得了“市级先进基层党组织、市级文明村、平安村、民主依法示范村”等荣誉。

    近几年来,北王村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帮助支持下,先后修建了村活动场所、图书室,对村硬化巷道进行全方位、高标准的绿化。2024年全村的“双千亩”(千亩核桃、千亩花椒)已全面挂果,实现人均纯收入645元,存栏能繁母猪300多头,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1241元,地膜玉米已种植2024亩,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685元,劳务输出全村外出从业务工490人,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2641元,以上方面加起来使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218元,村党支部顺利晋升为二类支部。发展目标:2024年计划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8000—10000元,较去年增加4000元左右,计划在现有的产业基础上,发展设施农业大棚100棚,正在开挖建设,预计年底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可达到8000元以上,能够实现升级晋档目标。

    二、规划目标

    (一)种植业。2024年种植玉米3000亩,实现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745元,千亩核桃、千亩花椒实现人均纯收入680元,小麦种植实现人均纯收入420元,种植业总计实现人均纯收入1845元。

    (二)畜牧业。全村能繁母猪500头,年产仔猪6000余头,实行自繁自养方式发展,每头生猪出栏价约为1200余元,即每头可获利500元可实现收入300万余元,实现人均纯收入1450元。

    (三)设施农业大棚。两委会多次组织群众到外参观,确定发展设施农业大棚思路,目前已协调土地200余亩,落实建棚意向户100户,正在开挖建设,预计可实现收入200余万元,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1000元左右。

    (四)劳务输出方面。全村外出从业务工520人,实现收入600万元左右。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3012元。

    (五)国家政策补贴收入。全村47户享受低保94000元,退耕还林补贴83700元。粮食直补约321993元。以上人均纯收入可达到2495元左右.全村以上总收入人均可达到9802元。可实现升级晋档的目标。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村上成立支部书记任组长,村主任任副组长,其他两委干部为成员的农民增收规划领导小组。各司其责,集思广益,积极调动农民发展产业的积极性,为全村村民的增收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二)加强科技培训的力度,多组织农民外出考查学习,培养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现代农民,提高农民科技致富的能力。

    村党支部 村委会

    二〇一〇年七月二十五日

    崇德村近三年经济发展及农民增收计划

    (2024——2024年)

    为了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我村委会将紧密团结在镇委、镇政府周围,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抓住机遇,大胆实践创新,大力推进农村改革,促进我村产业升级和结构优化,实现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加快我村新农村建设步伐,为大致坡文明生态镇创建做出贡献。结合实际,制定本发展规划。

    一、基本情况

    大致坡崇德村委会距咸来镇墟4公里,交通便利,基本实现村委会下辖28个村民小组,28个自然村,全村委会人口总计2545人,耕地面积约10000亩,人均耕地面积亩,我村土地属红壤土地,土质肥沃,适宜耕种。2024全村人均纯收入3224元。

    二、产业现状与优势

    崇德村委会属红壤土质,土地肥沃,适合耕种橡胶、菠萝等热带高效农作物;村委会境内有5个水库,水域面积宽广,适宜进行水产养殖和鸭子养殖;交通地理便利,我村委会离咸来镇墟和云龙镇距离较近,农业产品能有效的通过陆路交通输送出去。目前全村经济来源是橡胶、辣椒、橡胶等作物种植和罗非鱼、鸭子养殖为主。

    三、经济发展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全面落实各项惠农政策措施,按照“培育大户、种养互动、以种促养”的总体思路,积极引进新品种,扩大种植规模,延长上市时间,延伸产业链条,;积极帮助指导农民进行高附加值作物标准化生产,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质量,增加单产效益;建设一批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社会化的菜畜示范组、户。大力培育和壮大农村经济专业

    合作组织,形成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体系,提高市场竞争力度,促进农民持续、稳定增收,全面推进农村产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

    三、基本原则

    (一)、坚持以市场为导向,逐步建立市场信息平台,利用大致坡党政门户网,为村民提供市场信息,为我村委会的农业产品提供推广的平台。

    (二)、坚持以培育大户为重点,形成规模效益;抓示范典型,引导农民推进产业化,标准化生产,优化产业结构。

    (三)、坚持科技创新,科学运用科学发展观,针对区域特点引进新品种,优化品种结构;加大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力度,大力推广标准化生产,提高单产经济效益。

    (四)、坚持帮扶和自主创业相结合,使那些有经济头脑的人先行一步,示范带动周围群众致快速致富。

    (五)、推广合作经营模式,通过有效的经营生产模式保障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四、总体目标

    为了确保按期完成农民人均年均递增400元以上目标,人均以10﹪的速度增长到2024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达到4500元以上,结合本村实际,着手从以下四方面实现农民增收。

    (一)扩大我村花卉种植面积和种植水平。力争到2024年实现全村中指面积达到2024 亩,种植的花卉品种多样化,产品线齐全,产品结构合理,打造我村的花卉品牌。

    (二)加大劳务技能培训,扩大劳务输出,通过劳务输出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在三年期间,我村力争组织农村富余劳动力外出务工400人,技能培训800人/次,其中长年务工250人,组织临时务工150人。2024年实现人均劳务收入9000元。

    (三)大力扶持养殖发展。利用我村现有的水库大力开展罗非鱼等热带高效鱼类养殖,并配合水面开发利用,进行鸭子养殖。通过对水库开发利用为水库周边的村庄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

    (四)积极发展生态休闲产业。扶持发展餐饮、住宿、维修、农家宾馆10-20户,开发我村“农家乐”旅游。2024年实现人均三产收入800元,到2024年达到1600元。

    (五)有效利用和开发我村的石材资源。我村地处红壤地区,地下石材资源丰富。目前市场上石材价格相对稳定,我村在三年内将有规划和科学的开发石材资源,在确保安全生产的前提下实现农民增收。

    五、工作措施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在镇委、镇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区统战部大力帮扶下,村两委会按

    照区、镇的安排部署,把加快产业发展,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作为今后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工作,加强领导,科学谋划,周密安排,因地制宜。制定切实可行的产业发展规划,明确发展目标和重点,确定重点扶持对象,扶持发展产业大户、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落实各项产业发展奖扶政策,确保农民持续稳定增收。

    二是大力发展热带高效花卉农业,通过推广合作经营的模式大力推广花卉、热带瓜果等高附加值的热带农业,有效的利用崇德片区土壤肥沃的有利耕作环境。通过打造知名的农业品牌,将崇德的花卉和热带瓜果推向全省乃至全国。按照“以高附加值农业为主体、以养殖为补充”的产业发展思路,以专业户、专业合作组织建设为载体,加大无公害农产品科学技术宣传、培训、推广力度,培养一批农村技术骨干和专业户。扶持名、优、特、精、细和反季节菜开发,扩大蔬菜复种面积和生产规模,深化无公害农作物储存、销售产业化,壮大农务发展规模,促进畜牧业发展,规避市场风险,增加经济效益。

    三是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步伐。力争形成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全方位劳务输出的格局。引导广大群众家家寻致富项目、人人找致富门路,带动城乡二三产业发展,消化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

    四、加快“农家乐”建设,壮大产业发展。统一规划,规模经营,加快崇德村委会 “农家乐”产业发展步伐;狠抓土鸡、无公害农产品等土特产的经销力度,大力扶持纯净水深加工等龙头企业的发展,加快第三产业发展,提高服务质量,增加农民收入。

    存在问题:

    (一)、农民们科技种养水平较低。我村委会目前的农业生产水平仍处于较低水平,亟需大力推广科学种植,有效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希望上级部门多组织科技下乡,对农民进行专业培训,提高农民的科学种养水平。

    (二)、部分水利基础设施年久失修,农业生产受影响。由于资金缺乏等多方面的原因,我村境内的部分水利设施维护不善,年久失修,造成雨季内涝严重,旱季无法供水灌溉,严重影响部分村庄的农业生产,降低了一些群众种粮的积极性。望有关部门加大对我村水利基础设施的投入,改善我村水利设施落后的现状。

    (三)、专业经济社合作经营推广的范围有限。近年来,公司+农户的经营模式在大致坡得到了大力推广,参与合作经营的农户得到了很好的经济效益,但是在我村委会,这一模式推广的范围很有限,开展的项目不多,参与的人数偏低。希望上级部门能帮助我村大力开展合作经营的推广,推动我村村民增收致富。

    在大致坡镇委、镇政府的领导下,崇德村委会将大力发扬基层战斗堡垒的战斗精神,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带领全村群众抓住机遇,正确实践科学发展,将我村的经济和各项建设事业推上新的台阶,让老区村庄焕发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风采。

    第五篇:关于嵇东村农民增收情况调查

    关于嵇东村农民增收情况调查

    日期:2024年7月地点:盐城东台时堰嵇东村

    江苏省东台时堰镇嵇东村作为全国第一个文明村,曾经闻名遐迩。近年来,我村党委、村委会一班人积极带领群众走少生快富之路,创文明幸福之家。

    嵇东村位于江苏省东台时堰集镇东首1.5公里,区域总面积3306亩,承包面积1600亩,6个村民小组,553户,农业人口1512人。地理位置优越,安时公路,安时河横贯东西。村现有企业17家,职工850人,2024年全村实现三业总产值1.85亿元,其中工业产值1.756亿元,税收42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800元。村党总支建立于1987年,为东台市第一家建立党总支的村。2024年11月,中共东台市委批准建立时堰镇嵇东村党委,下设6个党支部,党员97名。现在已有所增加。

    我村现有一孩家庭249户,符合照顾再生一孩家庭 68 户,其中主动放弃二孩生育指标的家庭38 户,这些观念的变化主要得益于村计生协会所开展的多种活动,让群众从喜闻乐见的活动中受到教育,育龄妇女的婚育观念明显转变,独生子女领证率达95%以上。

    我村计生协会制订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引导群众致富。一是对独生子女家庭优先帮扶,介绍到镇、村企业工作;二是为独生子女家庭兴办企业、致富项目提供信息;三是为独生子女家庭进行技能、技术培训;四是为独生子女家庭资金需求提供担保;五是对独生子女考上本科以上的给予奖励。好的政策引导群众少生优生,把更多的精力放到家庭 建设上来。例如:三组村民武春宝一心想养鱼,村计生主任主动为他协调鱼塘,派专人上门进行技术指导,同时还帮助他家搞起了大棚蔬菜 15 亩,年创收入超过20万元。在村计生协会的协助下全村出现了许多专业种植户、养殖大户,新建大棚蔬菜500 亩,为全镇新农村、新家庭的建设起到了带头示范作用。

    如今的我村对“文明户”又赋予了新的内涵,对年创收入20万元 1

    以上的独生子女家庭优先评为“文明家庭”,在新标准、新要求的激励下,我村去年又掀起了创业热潮,目前全村共兴办企业 30 家,全年创产值 2.1亿元,创税 800 万元。

    就拿我家来说吧:我家虽然只有我一个独生子,却没有被评为 “文明家庭”很遗憾。不过,我家收入增长从过去的1万多到现在的五万多已有不小的增长,我已很满足了。不过纯收入却不见怎么增长,大概就一两万吧,这令我很困惑?

    近几年来,受国际金融危机和市场周期性规律影响,我村收入不怎么好,但还是较前几年任有所增长。我想有以下几点因素:

    1、农业补贴力度进一步加大。今年中央将进一步加大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购置补贴、农资综合补贴力度,预计补贴资金将增长10%以上。同时,还将增加产粮大县、油料大县的奖补资金,扩大农机具补贴范围和种类,提高补贴标准,并逐步完善补贴办法。

    2、粮食最低保护价大幅度提高。今年中央决定粮食最低收购价在去年的基础上平均每斤提高0.11元。此项政策有望带动农副产品价格上扬。

    3、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今年政府将进一步加强农田水利、农村、交通、人畜饮水、动植物防疫、农产品质量安全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4、近几年来,随着东台西瓜节成功举办,让更多的人知道东台的西瓜,我村的西瓜销售越来越好,并且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种西瓜的行业中。

    最近几年,我村有很多小孩初中一毕业就出来打工,虽然能增加家庭收入,但这种现象很是令人担忧。如果这种现象长此以往下去,我们的下一代会受到很大的影响,不利于我村的发展。所以我建议家长们应该重视这点,不要为了眼前的一点利益而毁了孩子的终身。村干部也应该主动宣传这方面的知识,减少这类事的发生。根据我村的情况我向村干部提以下几点建议:

    1、不折不扣地落实好农业各项补贴政策,确保补贴及时足额发放

    到户。

    2、加大水稻“单改双”力度,增加播面,推广高产优质品种,提高单产。

    3、培养并加强农民的生产技术。

    4、帮助提高农民工转岗再就业技能。

    5、引导企业采取多种措施稳定就业岗位,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新增公益性就业岗位可侧重考虑使用农民工和下岗再就业职工。

    6、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主动帮助他们创业就业。

    7、强化培训,逐步提高农民科技素质。科学技术的第一生产力,当今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农民素质偏低已成为制约农民增收的瓶颈,要促进农民增收,就必须突破这个瓶颈,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一是充分利用 广播、电视、杂志、互联网等手段,为农民解疑释难,最快捷的推广农业实用科技,普及农村致富实用技术,满足人民对科技的渴求;二是利用省市扶贫培训的契机,使一批农业生产骨干走出去,洗脚上岸进课堂,培养他们的市场头脑和科技头脑,提高一切围绕市场转,一切依靠科技干的致富本领,再让他们去培训农民,起到以点带面的效果。有经济头脑的农村基层干部,团结带领农民发家致富,务实创新的开展工作,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三是加大资金投入,夯实农业基础,增强农业发展后劲;加大资金筹措力度,积极编报项目向上争取资金,搞好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规划和管理;加强农田 水利 设施建设,确保农业稳产高效;加快农业新机具的推广,推动农业机械化步伐,提高农民劳动效率;加快实施农村实事工程,改善农民生活条件,优化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

    发展农村经进一步增加农民收入,确保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使农民这个群体随着经济的发展,尽快富裕起来,是我们在全面建设小康构建 和谐社会 中所不能回避和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为此我们必须从实际出发,增强促进农民增收的紧迫感和自觉性,振奋精神、扎实工作,尽快实现农业收入的较快增长,努力开拓农业和农

    村工作新局面。

    最后我衷心地希望我们村能够健康和谐地发展下去,为我们下一代提供良好的环境,为建设和谐社会做出一丝贡献。



    推荐阅读:
    某某村农民增收总结调查报告
    狠抓高效课堂,提升教学质量_班主任工作总结
    五星乡大坪子小学校教研工作总结
    班主任交流王兰
    北京市校外教育机构教师基本功竞赛获奖名单(共5篇)
    中学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