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热门搜索: 婚礼大全 精品范文
  •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八号文库

    因地制宜 突出特色 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交通

    栏目:八号文库 来源:网络 作者:情深意重 时间:2024-11-01 09:24:01 下载.docx文档

    第一篇:因地制宜 突出特色 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交通

    因地制宜 突出特色 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交通

    南溪县人民政府副县长韩诚

    近年来,南溪县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交通,初步形成了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节点,以干线为轴,支线为弦,村相通、镇相连、城乡一体、便利安全的农村客运公共交通网络,大大提升了南溪区域交通优势,改善了投资环境,推动了新农村建设。

    一、抢抓机遇,明确思路,着力改善交通网络

    从某种意义上讲,路是经济的载体、文明的象征、开放的标志、致富的基础,没有公路的畅通便捷,就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农村公共交通的改善和优化离不开农村公路的大发展。过去,由于交通建设滞后于经济发展,我县固有的区位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良好的工业发展条件得不到有效利用,享誉川南的无公害农产品深藏闺中,制约了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升。面对经济发展的迫切要求和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县四家班子意识到“富民强县,必须交通先行”,确定了“五年规划,两年完成”的公路建设目标,大力推进“交通突围”,全力打造进出通道和农村公路网络。2024年以来,全县共计投入1.3亿元(其中县财政投入9000多万元、各单位捐资和乡村“一事一议”筹资700多万元),改建县通乡水泥路44.5公里、县乡道连接线水泥路74.7公里、县乡道连接线泥结碎石路23.2公里、通村水泥路216.1公里、通村泥结碎石路126.1公里。截止目前,全县境内共有公路957.9公里,其中,省道2条60公里,县道9条116.4公里,乡道16条98.5公里,村道296条683公里。县境内初步形成了集高速公路、快速通道、港口码头、农村公路为一体的交通网络体系,为我县新农村建设创造了一个优良的发展环境。

    二、立足实际,创新理念,统筹发展农村公共交通

    按照路、站、运协调发展的思路,围绕路通车通的目标,把农村公路建设与农村客运发展结合起来,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投入使用。为确保农村客运有计划、有步骤地健康发展,结合农村客运市场实际,坚持高水平规划、高起点建设、高层次管理,编制了《南溪县乡村道路客运发展规划(2024-2024)》。同时,为了从制度上规范农村客运发展,在前期大量实践的基础上,制订了《南溪县农村客运管理办法》,对农村客运经营资质管理、客运班线开行、客运安全管理及扶持政策等方面都作出了明确规定,对解决当前农村客运发展中的难题、推动农村客运发展将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

    (一)统一规划,科学设置农村客运站点网络

    在客运站点选择上,充分考虑与农村集市相结合,形成以站带市、以市养站、干支相接、长短配套、辐射城乡的农村客运服务网络;在站点建设标准上,以实用为原则,重点推广简易站、双向港湾式招呼站;在建设管理上,坚持市场运作和政府投资两条腿走路,鼓励社会参与建站,广泛筹集建设资金。2024年,全县共投入客运站建设资金188万元,新建等级客运站2个、客运招呼站20个、80个指路牌,初步形成了以县城为中心,各乡镇为支点,形成了乡镇有站、集镇有场、大路有棚、小路有牌的农村客运站点网络,有效改善了农民群众的候车环境,发挥出“路网接口、市场门口、形象窗口”的作用。如大观镇三级客运站建成后, 有效提升了该镇旅客集散功能,实现了车进站、人归点,解决了场镇车

    辆乱停乱放的问题,对推动该镇挤身全省50个重点小城镇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到2024年,全县农村客运站总数将达15个、农村招呼站将达到 104 个,凡具备开行客车条件的行政村客车通达率达到100%,实现城乡客运有效衔接,逐步向城乡客运一体化方向发展。

    (二)突出特色,着力提高农村客运组织水平

    一是企业经营公司化。分别采取定线、定范围经营,实行“一线一分公司、集约化管理、片区化经营”的模式,由具有客运资质的企业采取“一牌多点”和冷热捆绑的经营方式,由县搬运公司统一管理,对下属3家分公司实行划片区经营。一片设立一个分公司,把冷线与热线经营权捆绑配置给分公司,“一牌多点”,避免弃冷线、争热线和挤干线的做法,实现片区集约化经营和冷热线协调运行。二是客运车辆标准化。在车辆投放上,根据道路条件和农民群众出行乘坐需求,特别是针对农民出行捎带小件物品的特点,实行“一线一车型”。在县通乡线路主要投放29座和19座客车滚动发班;在山区支线,则充分考虑车辆转弯半径等因素,主要投放9座及以下的中小型客车。从2024年开始,为适应农村客运需求,在充分调查运力运量的基础上,投入185万元在乡与乡和乡到村线路新发展“南溪农巴”19 辆。“南溪农巴”根据不同路面宽度,选用空间大、座位少的车型,路宽4.5米以19座车型为主,路宽3.5米以14座车型为主,尾部均留有2平方米左右的空位,便于装载一定货物,并统一标识、统一颜色、统一培训驾售人员、统一服装、统一规范文明用语,深受群众欢迎。三是客运线路网络化。根据农村公路网络建设情况,科学设计客运班车运行线路,以干线为主,支线为辅,加密主干线班次,保障连接线,开通乡村农家游班线,鼓励通村线。开通了南溪至马尔岩旅游专线,大观至牟亭通村线,提高班线辐射范围和通达深度。截止目前,县内有短途车92辆,开行农村短途客运班线39条;有省际线路、跨市州线路、市内跨区县客运班车64辆,开通线路13条;全县15个乡镇客运班车覆盖率100%,214个行政村客运班车覆盖率达到77.1%,农民乘车难问题得到了有效缓解。

    (三)创新管理,带动农村经济发展

    针对农村经济状况、道路通行条件、人口密度和出行需求等方面存在的差异,采用不同的运输模式,积极探索发展农村客运的新路子,朝着干线公交化、支线网络化、服务人性化的方向发展。干线公路推行班车公交化经营模式,对县城至乡镇的客运线路,采取公交化运营方式,加大发车班次密度,实行滚动发班,如南溪至长庆,共有13辆班车每8分钟滚动发班。支线公路根据人口分布、旅客出行特点、线路走向等因素,采取不同的运力投放方式:一是实行小车快班制;二是实行一车二线甚至一车多线式;三是冷热线捆绑式;四是延伸、循环式。为了方便农民进城赶集,特别针对节假日、逢场天等农村客流变化,允许经营者开行定线日班车的同时,也允许视情况开行隔日班、周班、赶集班,并采取滚动发车、定线循环运行和预约叫车等多种运营方式,运输方式的创新,加快了人流、物流速度,激活了发展要素,带动了农业产业化和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裴石乡中坝水果基地的水果,在未开通班线以前,农民卖水果只能用肩挑背磨的方式运到市场,现在是商家可以直接开车到地里采购,城里人也可乘车到农民家里吃、住、玩,农家乐越办越红火,越办越多,现在已发展了20家农家乐,中坝也因此被市、县确立为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南溪镇古永村以村道公路环线为支撑,大力发展生态农业、观光农业,目前已初见成效。南溪潜在的优势正逐渐转化为现实优势,农民增收的路子越走越宽。

    (四)政策支撑,优化农村公共交通环境

    农村客运与城市间干线客运不同,客流相对较少,公益性明显。为做到使农村客运班车“开得通、坐得起、留得住”,南溪坚持以扶持经营业主为手段,以让利群众为目的,用“新理念、新思路、新举措”为农村客运发展提供持久动力。一是优惠票价,让利于民。全县农村客运票价,统一在参考票价的基础上减少0.5元,如留宾至长兴21公里,测算票价为3.5元,实际收取3元,让农民群众坐上“方便车”、“经济车”。二是维护业主利益,确保健康发展。在审批过程中,简化手续,实行农村客运线路登记制,在全县《乡村道路客运发展规划》和运力指标范围内,只要附合通行安全条件的,一律进入行政许可绿色通道,有关部门在业主办理各种证照时给予政策上的倾斜。针对农村客运客源分散且不稳定、运价低、成本高、营收少、效益差,且经营者积极性不高的特征,参照城市公交税费优惠政策,采取新车新办法、老车老办法,对新增“农巴车”的养路费、客附费、运管费、车船使用税全部减免,对其他税种积极争取减免。以19座“农巴车”为例,除省上出台的减免政策外,县上每车每月另行减免279.2元;对涉及企业管理成本摊销的,进站费减半收取,最大限度的减轻经营者负担,使客运经营者客流少时不亏损,客流多时能赚钱。从实际运行看,农巴车运营均有微利。

    三、整合资源,加强监管,规范农村客运市场秩序

    针对农村公共交通管理难的实际,坚持边发展边规范,积极探索创新农村道路交通管理工作机制,使农村客运市场形成统一规划、运作规范、协调发展的格局。

    (一)整合资源,完善监管体系

    一是整合乡镇行政资源,组建乡镇交通管理站,由各乡镇经发办主任兼任交通管理站站长,每个站面向社会聘请2名具有养护经验的人员担任交通管理站职工,实现了农村客运属地管理与运政行业管理的有机结合,经费来源采取县上补助、一事一议、村规民约村民集资等方式解决。二是建立乡镇片区运管稽查中队,延伸市场监管链条,解决乡村市场监管力量薄弱问题,有效防止农村非法营运车辆冲击农村客运市场。

    (二)创新机制,强化安全管理

    严格落实乡镇政府对农村客运的安全监管职责,年初县政府与各乡镇签订管理目标责任书,增强各乡镇管好农村客运市场的责任心。在日常工作中,各乡镇交管站积极配合运政、路政、交警等部门强化路面监控,加强农村客运车辆动态管理,形成了部门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共同做好预防道路交通安全事故。同时,通过电视、报刊、墙报、板报、宣传展板、社员大会等行之有效的宣传方式,把道路运输安全法律法规贯彻到田间地头、农户家中,增强广大农民群众的交通安全意识,促进了农村道路运输安全。

    第二篇:因地制宜,突出特色,促进勤政廉政(龙茗)

    因地制宜,突出特色,促进勤政廉政

    ——龙茗镇开展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情况汇报

    龙茗镇面积118.42平方公里,辖1个社区,6个村委会,119个村(居)民小组,现有总户数4669户,22779人。全镇共有7个党总支,党员608人。近年来,龙茗镇因地制宜,结合实际,突出地方特色,大力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以党风促政风带民风,大力营造勤政廉政风尚,为经济发展、农村稳定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证。

    一、推行村干部坐班到户制度为民排忧解难。近两年来,龙茗镇在全镇范围内推行村干部坐班到户制度,提高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和为民办事的热情,及时为民排忧解难,取得良好成效。为了做好这项工作,专门成立了领导小组,由镇党委书记任组长,纪委书记、组织委员任副组长,成员包括各包村工作队长,形成了镇党委总体抓,镇纪委、组委具体协调落实,各包村工作队直接抓的工作机制和责任体系。同时,出台《龙茗镇村干部坐班到户制度》,要求每名村干每月到户次数不得低于20户次;实行周二至周日村干部轮流值班,周一为村“两委”全体定工干部在村委集中布置一周工作、集中接待群众来访日;严格要求村干做到“六到户”,即党的政策宣传到户、民事纠纷调解到户、计划生育落实到户、大会战项目信息传递到户、发展生产帮助到户、完成任务监督到户;五是镇里成立由镇纪委、镇组委组成的考核组对各村坐班到户情况进行月跟踪、月考核、月公示,并在年底集中评优。

    通过这一制度的实施,提高了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进一步树立了村干部的良好形象,有力激发了村干部 的干事热情,同时也有效地解决了群众办事找村干难的问题,使镇里各项工作更加深入人心,有效营造了勤政廉政的良好社会风尚,获得了各各方面的好评,《当代广西》2024年第24期刊登专文给予了介绍推广。

    二、形成用制度规范村干部管理的工作机制。一是建立村级财务管理制度。建立了村账镇代理制度、财务公开制度和村民财务监督员制度等,强化镇党委和村民对村级财务运行情况的监督。二是村干部勤廉双述评议制度。村“两委”班子成员每年要向村民代表作述职述廉报告,并接受全体党员和村民代表评议。三是村务质询制度。镇纪委每半年组织一次村务质询会。由村民代表就村“两委”工作有疑问的地方提出质询,村干部当地答复、解释。四是定期教育培训制度。规定村“两委”干部每年必须参加镇党校举办的以廉政建设为主要内容的培训活动2次以上。五是监督检查制度。聘请部分镇人大代表、村民代表担任村干部党风廉政建设监督员,不定期开展督察工作。

    三、建立便民服务窗口,方便基层群众办事。为更好地方便群众办事,我镇成立了便民服务窗口。将国土所、计生办、民政办、广电站、司法所、劳动和社会保障所、水产畜牧站和林业站等部门集中管理,统一办公。窗口涉及8个部门14个项目,实行一站式审批、窗口式办文、一条龙服务,做到进一家门办成、盖一次章办好、按承诺日办结。以前办一个建房手续,村民要找三个部门,跑五六次不一定把事办好,现在在一个窗口不到一小时就可以办妥所有手续。为真正把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提高群众满意度,同时还开设了绿色代办项目,代办《二胎生育证》、城镇低保农村低保、农村五保户供养证、残疾证等。进一步扩大服务事项,简化办事程序,真正解决群众办事难,切实转变机关作风,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等一系列问题。

    四、大力推进廉政文化建设,努力营造良好社会风尚。一是大力开展廉政文化进农村、进社区。开展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以来,我镇稳步推进廉政文化建设,积极构建大宣教工作格局,着力营造“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社会氛围。镇政府、龙英居委会、西北村和三北村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墙体文化这一群众易于接受的方式,设立廉政文化长廊,在村委办公室设立廉政书柜、廉政格言警句、廉政公益广告等等。同时,利用本镇文艺氛围浓厚的特点,把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与民俗文艺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文艺演出的导向、新颖、喜闻乐见、潜移默化的作用,用歌曲、舞蹈、小品、快板等形式,通过廉政文艺演出,将廉政文化“盛宴”送给广大群众。进一步加快了廉政文化“进社区、进农村”步伐,在全镇范围内营造了“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良好社会氛围。二是推行廉政文化进广场,陶冶情操。我镇干部群众业余文化浓厚,盛行群众广场舞及各种管弦乐器演奏会等活动。每当华灯初上,龙茗镇的广大干部及群众,都纷纷放下一天的劳累,去参加自己喜爱的广场舞或乐器弹奏等活动。镇纪委利用这样的民俗,将廉政文化融入到广场文化中,进一步培养了广大干部群众的高尚道德情操,干部群众远离了黄、赌、毒,远离了低级趣味,远离了低俗文化。也使龙茗镇成为了全县除县城外唯一盛行广场舞的乡镇。三是举行廉政山歌邀请赛,廉政文化进一步深入人心。今年,龙茗镇利用传统的“三月三”歌节,举行了龙茗镇首届“三月三”歌节暨廉政山歌邀请赛,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廉政山歌听唱、传唱和对唱,把党员干部的廉政教育与公民的公德教育和家庭美德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吸引了大新、德保及把荷、向都等周边县镇广大山歌爱好者 的踊跃参与,受到了广大干部群众的热情关注,从而使廉政文化进一步深入人心,使廉政文化真正成为了民间传统节日的一部分,成为了民俗文艺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五、坚持勤政为民,加强帮扶工作。党委班子帮扶农村经济能人的工作得到强化,帮扶出了一批各行各业的农村经济能人。比如“养猪大王”许国珍,年出栏肉猪600多头,年收入达30多万;“种柑大户”冯志雄,总共种有将近40亩的柑果,年收入20多万;“甘蔗能人”黄忠,每年承包甘蔗年收入也有30多万。镇党委班子通过帮扶农村经济能人,再通过能人的示范带动作用,不断扩大帮扶效果。

    六、加强对强农惠农项目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督。成立了以张天镇长为组长、杨林道纪委书记为副组长的专项清查工作领导小组,重点对农民粮食直补、一事一议项目资金等专项资金管理使用情况进行跟踪督查,严格从政策制度落实、项目申报审批、资金下达、拨付和使用等环节,对我镇各项强农惠农资金使用管理情况进行全面检查,确保上级资金及时足额兑付给农民,最大发挥强农惠农资金效益。通过强有力的监督管理,我镇各种强农惠农项目顺利开展并取得一定的成绩,如益山拔屯屯级路、西北百派人畜饮水等项目已顺利通过验收。

    经过不懈努力和扎实工作,龙茗镇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初见成效,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全体党员干部经常深入群众进行调查研究,访民情、知民意,宣传党的富民惠民政策,解决群众的生产生活实际问题,有效实现了镇村干部由“管理指导型”向“服务引导型”的转变。近几年来获得了不少荣誉,荣获崇左市天等县大石山区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工作记集体三等功、荣获天等县大石山区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工作先进集体、荣获市级先进基层党组 织、“花山杯”一等奖,“南珠杯”优秀奖的好成绩。伴随着城乡环境卫生和容貌秩序的明显改善,全镇干部形象得到了提升,得到了广大群众和社会各界的高度赞扬,也有效的促进龙茗镇经济的更快增长,加快了工业化、城镇化进程。

    中共龙茗镇委员会 2024年8月16日

    第三篇:突出特色科学规划大力发展某市文化旅游产业[范文]

    突出特色 科学规划 大力发展**市旅游产业

    **市老科协工信分会会长、经济师 张

    市七次党代会上将旅游产业确定为我市重点发展产业,七届四次会议进一步为**市旅游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规划了蓝图。各乡镇、各部门如何把握这一大好机遇,求真务实,开拓创新,扎实工作,使我市旅游景区规划不断完善、旅游发展环境日益优化、旅游市场秩序逐步规范、旅游景点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进一步增大,使全市旅游产业从小到大、由弱到强叫响特色品牌,已是一个十分迫切的问题摆在了全市干群面前。为此,笔者在借鉴国内多个新兴旅游城市,及周边兄弟市县的经验做法及深刻思考后谈一下自己的观点,仅供参考。

    一、旅游产业概述

    随着社会的发展,旅游业已成为全球经济中发展势头最强劲和规模最大的产业之一。旅游产业在城市经济发展中的产业地位、经济作用逐步增强,旅游产业对城市经济的拉动性、社会就业的带动力、以及对文化与环境的促进作用日益显现。旅游产业已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之一。2024年,我国出游人数达26.4亿人次,国内旅游收入1.9万亿元。2024年,国内出游人数达29.6万亿人次,同比增长12.1%,国内旅游收入2.27万亿元增长17.6%。2024年上半年我国国内游、出境游持续增长,全国旅游总收入约1.40万亿元,同比增长10.7%。由此可见,旅游产业发展速度高于整个国民经济发展,是发展速度最快的产业之一。国家旅游局召开的旅游经济形势分析会特别指出,我国在2024年首次成为世界

    第一大出境旅游消费国,普通大众正在成为我国旅游消费的中坚力量,各地要抢抓机遇大力发展特色旅游产业。

    与国内大环境相比,我市周边各市县的旅游产业同样方兴未艾,蓬勃发展。林甸、肇源、兰西、庆安、五常,以及大松吉都市圈内铁岭、开原等市县均把旅游产业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予以大力扶持,并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像林甸的温泉旅游,肇源的渔业旅游,庆安的冰雪旅游,五常的凤凰山风景区旅游、开原的二人转、铁岭的山庄旅游都各具特色,发展势头强劲,其产业带动性,辐射性作用明显,对提升城市知名度,美誉度起到了重要作用,成为打造城市品牌生力军。我市与上述市县相比,在旅游资源上毫不逊色,只是起步较晚,开发的不够全面,没有叫响自己的品牌,没有拳头产品,没有形成连片产业圈。

    二、**市市旅游产业现状

    (一)旅游资源概况

    **市旅游资源丰富,在国家规定的旅游资源基本类型中占有12种类型,突出的旅游资源有6种:

    1、草原资源。我市有草原272万亩,以盛产羊草而著称于世,有“世界明珠”之称。具有开发草原观光、放牧体验、标本采集、房车度假等多方面旅游活动的巨大潜质。

    2、湿地资源。我市有湿地120万亩,湖泊、库塘、沼泽、河流(人工河渠)四大非沿海湿地类型兼备,面积超过10平方公里的水库、湖泊有19个,其中青肯泡(123平方公里)、王花泡(70平方公里)、北二十里泡(58平方公里)的面积分别居全省的第5、6、7位,全国的第114、189、230位。**市湿地地处松嫩平原大湿地东缘,是省内距离哈尔滨最近的湖泊沼泽型连片湿地景观,是哈大齐大湿地之旅的最

    主要入口处,具有极大的湿地旅游开发潜力。

    3、地热资源。市域内多个地点发现了丰富的地热资源,可以开发温泉度假项目,作为新型的特色休闲旅游项目,提升旅游产品的品质,打破我市旅游产品受季节性影响的局限,使我市的旅游产品向四季休闲型迈进,形成全新的产业发展模式。

    4、牛文化资源。**市是中国近代西种奶牛养殖业的发源地、中国现代乳品工业的摇篮,1997年被国家评为“中国奶牛之乡”。城区主街道-牛街是世界上最壮丽的牛文化主题街道。**市牛文化丰富集中,主题突出,主体景观建设宏大,从草原到机械化榨奶站、乳品生产车间都可以包装打造成供游人观赏的牛文化景点。

    5、石油文化。20世纪60年代大庆油田建设指挥部设立在**市,**市成为石油会战的指挥中心和后勤部,为中国石油发展史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史写下了光辉的一页。目前第一代石油工人的住地以及当年打的第一口探井都保存得比较完好,可以说,**市是大庆石油开发的第一站,也是大庆石油开发之源。因此,再现和表现**市20世纪60年代非同寻常的石油开发历史,可以形成独具特色的石油旅游景观。

    6、历史文化资源。**市市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拥有洋溢欧陆建筑气派的俄罗斯文化、充满东北亚风情的满蒙文化(在传统上以任民镇为区分点,以东为满族文化区、以西为蒙古族文化区)、见证日军侵华罪行铁证的七三一遗址等资源。这些历史文化资源记录了**市文化的本土化嬗变轨迹和外源性涵化痕迹,体现着**市文化的多样性和独特性,是**市历史的缩影和有力见证,具有不可忽视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

    (二)旅游业发展状况

    1、旅游收入情况。我市旅游经济快速增长,2024年上半年旅游收入1920万元,利税 144万元。全市旅游总收入占全市GDP的比重、税收贡献率、拉动经济增长率等逐年提高。

    2、**市旅游接待能力。我市宾馆、饭店、农家乐共934家,是周边县市接待能力最大、档次最高、交通最便利、特色最突出的县级市。

    3、旅游景点发展情况。我市现有四家2A级景区,分别是南湖旅游休闲度假村、卧里屯龙山现代休闲农业旅游观光园、东湖风景区、贝因美工业园区。

    (三)旅游亮点项目

    1、鸿沙滩湿地温泉商贸旅游综合开发项目。位于青肯泡乡政府南4公里。包括投资约5亿元的鸿沙滩温泉度假村和 “鸿沙滩国际湿地社区”项目,推出以特色餐饮、家庭旅馆为核心内容的“农家乐”,努力打造集“靓景、美食、养生、娱乐、会务、接待”于一体的“温泉名乡”。

    2、北部湾生态新城。依托茂美的生态资源,开发占地面积约10.5平方公里的北部湾新城,打造宜居宜游、文化交融、生态盎然的低碳生态示范城,项目内部有国际度假酒店、高端教育、湿地公园、文化展览、风情商业街等元素构成产业链。

    3、卧里屯滨北温泉度假小镇项目。积极运作奥特莱斯购物中心、世界奶酪中心、汽车拉力赛场和跑马场等高端项目,大力发展田园观光农家乐、草原风情踏青游、湿地自然生态游和乳品文化体验游等特色旅游线路。

    (四)旅游产业发展规划

    市委市政府对我市旅游产业的战略方针是着重打造龙江湿地、温泉、草原生态第一旅,使**市成为黑龙江大湿地、大温泉、大草原生态旅游首选目的地。重点推进卧里屯、青肯泡和北部湾温泉产业开发,建设北湖、红湖、东湖、王花泡、青肯泡、卧里屯白金生态旅游线,打造哈大齐绥生态文化休闲度假基地,形成2小时车程+两天休闲时间的“2+2”短期休闲旅游精品路线,全面叫响“泡在温泉、躺在草原、骑在马背、游在湿地、吃在农家”的**市生态品牌,力争把我市打造成国家级旅游强市。

    三、白金生态旅游线的规划开发建议

    旅游业是综合性产业,规划涉及地理条件、社会经济、文化、人文等多方面因素。因此,规划必须建立在详细的实地考察基础上,全面分析自然、经济及社会、文化特点对旅游业发展的作用,从我市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出发,分析存在问题和潜力,按照发展观点,近期和远景结合,达到经济、社会、生态三大效益并收的目的。从我市现有条件看,规划工作要实现以下六个突破:

    一要突破产业局限。要加强相关区域内一、二、三产业的协调发展,加强相关产业的扶持力度,不要就旅游说旅游,导致旅游产业和其他产业的人为割裂。要将旅游放在休闲度假产业的位置,对旅游引导的整个经济链条进行梳理和规划,做到同规划,同发展、同享政策。工业产业,特别是易造成水土声光气污染的产业要远离旅游规划区,避免造成视觉错乱,改变先发展后治理的惯性思维。

    二要突破求大求全思想。坚持先有“市”再有“城”的发展思路,即:先发展壮大区域内旅游市场,带动整个产业链条的发展壮大,进而带动小城镇区块协调发展的思路。不

    要盲目求大、求全,快速铺摊子,要边建设、边经营、边宣传,边壮大,依靠旅游生长带动建设新型城镇,严防规划建设超前,经营管理滞后,招商引项不足,游客吸引不够,大片设施设备资产闲置的“空城”、“鬼城”现象发生。

    三要突破规划空洞。不要搞概念型规划、技巧型规划,纯研究型规划,要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核心,以社会效益为辅助,用生长的概念来精准定位、详细布局、策划产品,规避风险,认真研究地脉、文脉、人脉(市场),强化政府主导民营唱戏,加大政府基础投入,引导民间资本投资,真正做到让每个规划都落地生根,产生效益,快速回收投资。

    四要突破规划指导脱节。旅游产业是综合产业,仅靠文化、旅游、建设等部门的努力,是无法满足产业发展需要的。旅游产业发展要有市级主管领导统一协调指挥,形成各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做到指挥指导并举,监督协调并重,规划发展并进,投入产出并行。特别是青肯泡、卧里屯、**市镇等重点乡镇,要服从大局,着眼未来,形成特色,共同发展;宣传、文化、旅游、商务等部门要统一思想各司其责,强化宣传引导工作;建设、城管、卫生、药监、工商等部门要强化服务意思,确保产业健康发展。

    五要突破部门乡镇之间争利。树立政府主导,统一规划,专业营销的理念,成立专业营销公司,借助成功团队经验统一营销我市旅游资源,重点规划、布局、建设、营销特色规模较大景点。市财政加大公共基础设施投入,加大景点间链接道路景观带建设,各乡镇围绕重点景点开发农家乐、农家游、餐饮、住宿等配套资源,避免出现各自为政、内部竞争局面出现。

    六要突破宣传重外轻内。旅游产业就是为群众提供休闲

    放松服务的产业,我市开发旅游产业消费主体首先是本市市民,然后辐射哈大齐经济带,进而吸引省内及国内游客。要通过发放免费观光卷、提供免费服务、组织特色游等方式引导**市人游玩自己的景点。只有在**市人熟知自己的旅游景点,为**市旅游业感到骄傲的时候,才会自发地通过摄影、游记、博客、微信等形式宣传**市,成为义务“水军”免费宣传**市,避免墙内开花墙外香,本地人不知本地旅游特色的窘境。要聘请专业制作团队制作系列多角度外宣片,要充分利用传统媒体的影响力,充分利用新兴媒体覆盖作用,充分利用网络大V的号召力,宣传推介**市,形成多管齐下共同造势的局面。

    四、白金生态旅游线的特色景点建议

    客观的说,**市现有的旅游资源既是**市的优势,也是**市的劣势,单把**市的任何一个旅游资源拿出来跟周边市县比,我们都处于下风。湿地、石油旅游资源我们不如大庆投入大,温泉、采摘旅游我们不如林甸、肇源等地开发早,草原、民族旅游我们不如杜蒙等民族自治县有特色,书法、太极、文化旅游我们还没有形成足够的影响力。但是,我们的地域优势、交通优势、财政投入优势等综合优势是其他县市不能比拟的,只要我们叫响特色,综合开发,科学规划,精准营销,就一定能发展壮大我市的旅游产业。

    1、白金生态旅游带交通绿化建议。围绕哈大公路、明沈公路、滨州铁路两侧建设绿化景观带,近处种植观赏花卉,中间播种饲草放牧牛羊,远处种植白牛槭、色木槭,白桦、紫椴、枫树等观赏树种,形成春有百花秋红叶,夏游湿地冬赏雪,移步异景的特色景观带。建议在哈大路出口处连通世纪大道和安萨路,这样不仅缩短了**市到大庆的路程,节约

    了时间,更可以在这条连通路两侧开发景点,弥补大庆重保护轻开发的规划短板,将大庆喜欢湿地游的市民吸引到湿地的南侧,游览**市湿地风光。

    2、俄罗斯风情街旅游建议。历史建筑是城市灵魂,保护历史建筑是对历史的尊重与继承。铁路街是我市历史建筑最集中的街道,应进一步强化它的历史元素,使之成为我市特色历史长廊。建议在铁路学校位置原规模复原“会战指挥部”,招商经营星级宾馆;仿建部分日伪时期木制建筑,招商经营日式料理;在南北两侧分别建设拜占庭式、哥特式教堂;修缮现有俄式建筑,用于发展特色俄式饮食。这样,我市的发展历史便完全体现到一条街道上,游览一条街就等于游览了我市的历史。

    3、工业旅游建议。鉴于安全、卫生、管理等因素,在生产企业内开展特色旅游几乎不现实。建议抢救我市老工业企业旅游资源。市一砖厂建于1949年,是石油会战时期配套项目,为大庆油田建设及**市城市建设作出了较大贡献,其砖窑、土源地“轱辘马”已有64年历史,极具产业代表性,建议同原炭黑厂一同保护开发为旅游资源,融入到北部湾景区规划建设之中。原石油学院化工厂是市内仅存的与石油会战有关联的历史建筑,几乎所有石油学院毕业学生都在厂内实习生产过,对其有着深厚的情感,建议予以保留分馏塔、反应釜、热交换器等设施设备,开发成工业旅游景点。建议在市标公园内仿建“松基一井”遗址,树立“会战勘探群雕”,突出宣传我市在石油会战时期的历史贡献。

    4、伊斯兰堡社区旅游建议。要突出民族建筑特色,建设具有代表性有一定规模的大巴扎、清真寺和社区广场,使之成为我省最大的伊斯兰教民族社区。

    5、特色宗教旅游建议。借助宗教活动场所活动中心作用,带动开发周边景点开发,除上述提到的基督教、东正教、伊斯兰教的教堂寺庙外,建议在青肯泡鸿沙滩旅游区内异地新建济渡古寺,扩建保安寺。使我市的几个重要旅游景点均有代表性的宗教活动场所,并由专业的宗教人士住持,成为区域内的宗教、文化活动中心。

    5、书法之乡旅游建议。书法之乡的资源开发贵在营造氛围,贵在注入文化精髓,因此不需要太大的投入,只需改造现有资源即可。建议在我市所有步行街内树立书法、篆刻碑林;将步行街人行步道板改成书法雕刻石板;将牛街牛雕说明改成书法、篆刻碑林;请书法名家为我市书写路牌;统一所有广告牌的设计为书法作品风格;统一所有电子屏宣传为书法风格。

    旅游城市开发建设,是一项巨大的长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我市要以“三年会战,五年奋战”魄力和精神开发旅游资源,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大气魄、细手笔规划开发,必然能发展壮大我市的旅游产业。以上建议仅是近期较易开发的景观,能较快产生经济效益,是对我市旅游资源总规划的补充及建议。仅代表个人观点供有关部门参考,谢谢。

    第四篇:大力发展特色绿色农业

    大力发展特色绿色农业

    发布时间:2024-7-26

    信息来源:吴彦春

    发展特色绿色农业是调整优化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重要途径

    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及短缺经济的结束,不断调整和优化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使资源优势尽快转化为经济优势,更好地推进外向型农业发展,实现农民增收,已成为现阶段农村工作的主题。打绿色牌、走特色路是实施这一发展战略的行之有效的重要途径。

    (一)发展特色绿色农业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过程。市场消费结构的变化,需要加快发展特色绿色农业。现阶段人们对食物的需求已经从吃饱吃好逐步向营养化、多样化方面转化,并且呈现出以无毒、无残留、无公害为主要标志,特别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在即,能否使我们的产品更好地抢占国内外市场,推进特色绿色农业的深入发展是一个首要的基本前提。这就要求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思路和工作措施的制定上,必须尽快与之相适应。2024年全市粮食总产比上年减28.3%,而农业总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却分别增长了2.7%和0.9%,这除与市场价格波动因素有关外,产品质量不达标及缺少适销对路产品是极其重要的方面。

    我市拥有世界上少有的蓝靛果生产基地之一,现已发展到0.7万亩,加工产品已达6个品种,产品远销省内外;红小豆种植面积 2.6万亩,不仅形成了豆沙系列产品,而且已与北京滕京公司签订了无公害生产基地 1.5万亩,发展前景较好;白瓜籽种植面积已达 4万多亩,产加销链条基本形成;此外,有待开发的红松针叶及土特产品、山药材等。另外,我市农业资源开发相对较晚,自然植被丰富污染小,形成了雨、水及温、湿度较协调的小气候,旱、涝年份产量波幅不大;人均占有耕地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而且多数耕地处于潜能释放最佳期,机械作业和先进技术推广面积呈逐步扩大之势,这些都为发展特色绿色农业提供了基础保障。

    近几年经过各级的共同努力,目前信息网络建设已初步形成,不同程度地减少了农业生产的盲目性。在市场建设上,域内已稳定形成较具规模的农付产品交易市场10处,乡镇集市21处,特色绿色食品专柜 1处,占地总面积达10万平方米,2024年货物吞吐量已达245.84万吨,域外已建立销售网点30余处,并且近期已在北京设立了绿色特色食品配送中心,基本形成了产销衔接的经营格局。在技术推广体系建设上,不仅推广队伍的整体素质有所提高,而且在工作内容和运行机制上都有了较大的转变,逐步在向特色绿色规范化操作方向发展,较好地实现了以良种、良法指导生产和实践。同时,各地积极围绕农业产业化的形成与发展,对特色绿色生产经营,或给予必要的资金扶持,促进基地与龙头的不断壮大,或采取部门包扶帮扶等措施,积极加以引导和指导,解决实际问题;税务、工商等经济杠杆部门也都努力创造宽松环境,在政策拉动和扶持上已形成了各行各业支持农业发展的共识。

    (二)认识的深化付诸于实践。经过全市农村广大干部群众近一年来的不懈努力和积极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是种植结构实现了较大幅度调整。全市164.9万亩种植面积中,粮食作物调减到117.55万亩,占总面积的71%;经济作物扩大到47.35万亩,占 29%,粮经比由上年的82:18调至今年的 71:29。在去年粮食总产比上年减产达 2.5亿斤,亚麻等大宗经济作物受灾较重的情况下,由于经济作物特别是特色绿色作物面积增加,较高的效益不仅弥补了调粮的差额收入,而且基本消化了因灾减产的收入缺口,实现了有史以来种植业灾年减产农民基本不减收目标。

    二是促进了养殖业生产结构的不断优化。目前全市特种养殖场(户)已发展到 170余家,养殖品种增加到30多个,产值占全市畜牧业产值比重已由上年的13%增加到14%;以食草动物和家庭笨养为标志的绿色养殖业发展也较为迅速,目前食草动物占全市畜牧业产值比已由上年的32%上升到33%。特色绿色养殖的不断发展,不但缓解了市场风险,而且保持了畜牧业经济总量持续增长的势头。2024年全市牧业产值、增加值分别比上年实际增长4.3%和6.8%。渔业通过先进技术推广,设施改造及名特优品种引进,驯化养鱼、生态综合型养鱼、名特优养殖等,都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

    三是初步形成了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格局。全市已形成特色绿色基地面积38.8万亩,品种涉及蓝靛果、红小豆、白瓜籽、大豆等11类,初步统计基地带动农户约达 2.5万余户。同时,基地的形成也促进了龙头企业的发展,在特色绿色产品生产上,全市较具规模并有一定拉动能力的域内域外龙头企业已达10余家,年生产产品约达 6万余吨,产值和利税分别约达 1.44亿元和0.25亿元,并且这些龙头企业已与基地或农户建立了较紧密的联结关系。诸如日本滕京公司已在红岚地区建立了无公害红小豆生产基地 1.5万亩,利益联结机制已延伸到了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有利地拉动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三)尽管我市在特色绿色农业发展上有了良好的起步,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产品缺少绿色标识,包装档次不高,龙头企业生产能力低,基地缺乏规模,能真正叫得响的品牌不多等等,这些问题都需要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不断强化推进措施。

    一是在总体思路上:以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和省委八届五次全会精神为指针,以不断加快经济发展和促进农村社会稳定为主题,以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为主攻方向,以市场需求、调动农民积极性和增加农民收入为着眼点,在不放松粮食生产的前提下,扬长避短搞突破,打绿色牌、走特色路。把已具突出优势的“两红(红辣椒、红小豆)一蓝(蓝靛果)一白(白瓜籽)一黑(向日葵)”的文章做大,主攻方向是在全省叫得响,在全国有一定知名度,成为名符其实的立市品牌;把具有一定优势或发展潜力的“三黄(大豆、烤烟、亚麻)一绿(蔬菜)一白(水稻)一特(特种养殖)”做为覆盖和拉动整体发展的二级品牌。

    二是在推进措施上:在基地扩展上抓园区、抓示范。根据现阶段家庭经营的实际,各级应各类基地覆盖区域内,以村为单位抓好示范户,以典型直观效果现身说法拉动群体发展,易于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以园带动区的发展,以星罗棋布的园组成以区为标志的各类基地。把近几年各级干部的样板田和畜牧养殖带、规模大户进行规划,向以村建园进而形成区的方向推进;在龙头建设上抓品牌、抓中介、抓市场。以“两红一蓝一白一黑”为牵动,扶强扶壮中心河赤豆沙厂、勃利金元贸易公司、勃利蓝宝酒业公司、茄子河天利白瓜籽有限公司、勃利和财白瓜籽开发中心、小五站向日葵加工销售中心,强化勃利烟叶复烤厂、亚麻厂和市供销社、粮食局与基地的利益联结,继续发挥这些龙头的牵动作用。蔬菜首先要把“红旗”和“万宝”两个品牌叫响,进而以区(县)为单位规范、扶持现有协会性的中介组织,力争提高域外销售份额抢占市场,拉动种植面积扩展。对特种养殖大户除各级政府给予必要的政策扶持外,业务部门要在技术指导、防疫疾病、科学饲养等方面重点帮助。要切实抓好中介组织建设,除充分发挥供销、粮食及乡镇农付产品经销公司作用外,通过政策扶持,把民间经纪人更好地组织起来;在流通上抓信息、抓订单。尽快使农业经济信息网络建设进入实质性运作,区(县)由市级配套,乡(镇)由区(县)配套,微机联网到乡(镇)、信息员覆盖村屯。动员各方力量,形成各级干部、龙头企业、中介组织、经纪人和农民千军万马抓订单的局面;在科技推广上抓良种良法。重点解决大豆品质退化、水稻品种过杂、专用玉米面积小的问题。经济作物主要是把握优质品种关的问题,畜牧业主要解决猪二元杂交向三元杂交过渡,扩大牛冻配覆盖的问题。良法以玉米座水种、大豆精点、水稻中棚育秧和加大机械作业面积为重点,加大推广力度;在基础建设上抓生态、抓农肥。把退耕还林还草、农田水利建设、小流域治理、农业综合开发等项任务规划好,落实责任制,保证目标完成;在农付产品加工业上抓提升。要据基地发展和市场需求,努力提高特色绿色产品加工比重。在搞好初级加工的同时,逐步向系列产品精深加工方向转化,诸如白瓜籽、红小豆、山野菜等,对确有发展前景的特色绿色产品加工企业,要采取部门包扶帮扶等方式,通过建立奖惩分明的责任机制,切实帮助其解决生产经营中的难题;在调动农民积极性上抓政策落实。要抓好减轻农民负担政策的落实。在内部负担上,要切实把人均收入搞实,确保农民负担绝对额一定三年不变政策得以有效落实;在外部负担上,要通过开展经常性地检查,严格控制“三乱”现象的发展。要继续落实好第二轮土地承包政策,处理好潜在的矛盾和问题。要把保护价敞开收购农民手中余粮政策及其它鼓励农业生产发展的地方性政策切实落到实处。

    第五篇:校友突出特色

    突出特色,彰显校友工作新风采

    ——校友工作名片工程建设

    校友联络办公室成立于1999年,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在各级领导的关心帮助支持下,在学校各部门的积极配合下,校友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主要特色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召开专业论坛,构建专业平台。

    以专业为纽带,加强相同行业的校友交流与合作,是今年校友工作的一个特色。今年共举行了以下3个论坛:5月16日,我校首届校友管理创新论坛在我校蛟桥园举行;8月22日,首届校友创业论坛在上海举行;10月6日,我校首届会计论坛在厦门举行。

    这些论坛的召开得到校友的广泛支持和参与,多位知名校友担任主讲嘉宾,有学界翘楚,有企业界精英,他们从理论高度、从自身创业经历为校友们呈现了一场场校友文化盛宴。这些论坛得到了多家媒体的广泛关注,对提升学校声誉,促进校友自身事业发展都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二、校友参与广泛,各地校友活动频繁、形式丰富多彩

    今年校友工作的另外一个特点就是校友广泛参加各种活动,而且活动规模很大、形式多样,最大的一次聚会有2024多名校友参与,在校友间引起了很大的反响。

    1、深圳、福建、扬州、海南、安徽举行换届或成立大会。3月21日,深圳校友会举行换届大会;5月8日,福建校友联谊会在福州举行;6月5日,扬州校友会换届成立大会;6月14日,海南校友会正式注册成立;7月31日,安徽校友会成立大会在合肥举行,这些活动得到当地校友的广泛参与,对校友间的情感交流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2、各地文娱活动、联谊活动丰富多彩

    3月19日,深圳校友会参加2024“深港怀”中国高校校友高尔夫邀请赛,并获团体冠军;深圳校友会组队参加第三届深圳高校校友会足球比赛;3月27日,四川校友会组织校友乐山游;5月8日,川渝校友谊会在重庆举行;10月2日,在我校举行86级校友毕业20周年联谊会(近500名校友参加);10月23日,北京校友会在用友软件园举行“相聚金秋”大型户外联谊会(有近千名校友参加);11月27日,深圳校友会第五次会员代表大会暨深港澳校友联谊会在深圳举行(本次活动有2024多名校友参加)。

    这些活动极大地丰富了校友的业余生活和情感交流,三、校友会成立,标志着校友工作迈上新台阶

    2024年5月16日,江西财经大学校友会揭牌仪式在我校召开,我校校友会是目前在江西省民政厅正式注册较早的校友会。学校成立校友会,就是要为校友搭建一个相互沟通和交流的平台,努力为校友提供终身增值服务。

    四、试办校友会会刊《江财人》并成功首发,完成校友官方网站《校友天地》的改版工作

    10月2日,校友会会刊《江财人》成功首发,该刊物在江西省新闻出版局正式备案,并获准内部发行,据悉,这将是我省首家获准发行的校友刊物,它将成为母校与校友之间合作交流的桥梁。

    历时一年,完成了《校友天地》网站的改版工作,该网站将成为校友与母校之间沟通的重要媒介,通过报道母校新闻,介绍各地校友会与校友动态,开辟校友论坛等栏目,力图构建一个校友与母校间的联络平台。

    五、充分利用、挖掘校友资源,促进就业

    充分利用、挖掘校友资源,为学校就业部门提供准确的信息,与多家校友企业建立长期合作机制,为学校就业工作做贡献。

    六、领导高度重视,校友活动经费充足

    1、学校领导高度重视校友工作。廖进球书记、王乔校长每逢各地校友会开展换届成立等重大活动必亲自参加,积极支持各地校友会工作;王小平校长助理对校友工作事必躬亲,极大地推动我校校友工作的进步发展。

    2、学校在资金方面全力支持校友工作。本学校在校友工作方面共投入10万余元,这是前所未有的,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取得可喜成绩。



    推荐阅读:
    因地制宜 突出特色 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交通
    客户经理服务职责[大全]
    工作计划安排
    爱祖国爱家乡(推荐)
    车站客运服务
    上一篇:大学生如何做好销售
    下一篇:返回列表
    中学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