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热门搜索: 劳动合同 行政公文范文
  •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九号文库

    九年级下册政治第二课知识点(共五则范文)

    栏目:九号文库 来源:网络 作者:清幽竹影 时间:2024-06-05 15:05:34 下载.docx文档

    第一篇:九年级下册政治第二课知识点

    人们很难接受与已有知识和经验相左的信息或观念,因为一个人已有的知识和观念都是经过反复筛选的。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九年级下册政治第二课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九年级下册政治第二课知识1

    2-1 推动和平与发展

    1、为什么要维护世界和平?(为什么)P16-18

    (1)从历史上看:我们生活在和平的年代,对和平的生活习以为常。但回顾历史,战争让人类付出了惨痛代价,给人类带来了难以忘却的伤痛。

    (2)从二战上看:

    A.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全球性战争,也是人类历史上的一场浩劫(性质和影响)。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以巨大民族牺牲支撑起了东方主战场,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也得到了国际社会广泛支持(中国所作贡献)。正是在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奋战下,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最终才取得胜利(结果)。

    B.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饱受战争之苦的各国人民看到战火导致的满目疮痍、生灵涂炭,看到人们在战争中失去家园、流离失所,也看到核武器的使用所带来的毁灭性后果,深深感受到和平发展的可贵。(影响和启示)

    2、维护世界和平的表现?(是什么)P18

    (1)方式:当今世界,人们越来越致力于以和平谈判代替武力解决争端。

    (2)新的探索:成立联合国,不断建立健全维护和平的机制;派驻维和部队;签署核不扩散条约……人类运用多种方式维护和平,为实现和平不断进行新的探索。

    3、当今世界面临的和平形势?(是什么)P18

    (1)世界上维护和平的力量不断壮大,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2)世界整体上维持和平的态势,但战争的阴影从未远离。

    (3)局部战争与冲突从未间断,霸权主义、民族问题、宗教冲突、领土争端和恐怖主义等威胁和平的种种因素依然存在。其中,恐怖主义日益成为威胁世界和平的重要因素。恐怖主义违背人类的道义和规则,严重威胁普通民众的生命安全,造成社会动荡不安,与世界人民追求和平的愿望背道而驰。

    4、如何理解“维护世界和平需要每个人的努力”?(是什么)P19

    驱散战争的阴影、维护世界和平需要每个人的努力。在这个世界上,有无数人在默默地守卫和平,让我们拥有安宁的生活(为什么)。我们要看到和平之不易,珍惜今天的和平,积极表达爱好和平的愿望,主动承担维护世界和平的责任,为维护世界和平作出贡献(怎么做)。(维护世界和平不仅是政府和国际组织的责任,还需要每个人的努力。)

    5、当今人类必须共同面对的发展课题?(是什么)P19

    消除贫困,让人们都过上幸福的生活,平等和有尊严地在健康的环境中充分发挥每个人的潜能(经济),与自然和谐共生(环境),建设和平、公正、包容的社会(社会),是当今人类必须共同面对的发展课题。(可持续发展的三个关键词:经济、环境和社会)

    6、为什么要消除贫困?(为什么)P20

    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现象仍然存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的差距仍然很大(现状)。频发的战争、恶劣的自然环境、落后的教育等诸多因素使许多国家仍然难以摆脱贫困(产生因素)。由此衍生的饥饿、疾病、社会动荡等一系列问题,阻碍着人类的发展(衍生问题)。

    7、为消除贫困、促进发展,世界各国应怎么做?(怎么做)P21

    (1)设立减贫目标:人类社会对于消除贫困、促进发展的追求没有止境,在不同的发展阶段设立了递进式的减贫目标。

    (2)探索发展途径:各国应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不断探索消除贫困的有效途径,为促进整个世界的发展而努力。

    (3)采取积极行动:面对问题,世界各国积极行动,为消除一切形式的贫困、改善教育和医疗卫生条件,促进可持续发展共同努力,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九年级下册政治第二课知识2

    谋求互利共赢

    1、为什么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什么)P22-23

    (1)背景:当今世界,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生活在历史和现实交汇的同一个时空,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

    (2)必要性

    A.面临许多全球性问题

    人类面临许多共同挑战,需要解决许多全球性问题。例如,世界面临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突出,世界经济增长动能不足,贫富分化日益严重,地区热点问题此起彼伏,恐怖主义、网络安全、重大传染性疾病、气候变化等非传统安全威胁持续蔓延。这些问题关系整个人类的生存,制约人类的发展,成为亟待解决的全球性问题。

    B.解决全球性问题的必然选择

    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独自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也没有哪个国家能够退回到自我封闭的孤岛。事不关己的态度,相互推诿、逃避责任的行为,将导致问题更加复杂,积重难返,造成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恶化,甚至给人类带来灭顶之灾(错误做法)。采取共同行动,承担共同责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应成为各国解决全球性问题的必然选择(正确做法)。

    2、(从各国角度)各国应怎样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怎么做)P24

    (1)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各国要努力扩大利益的交汇点,谋求开放创新、包容互惠的发展前景。

    (2)面对全球性挑战,各国应坚持对话协商,建设一个持久和平的世界;坚持共建共享,建设一个普遍安全的世界;坚持合作共赢,建设一个共同繁荣的世界;坚持交流互鉴,建设一个开放包容的世界;坚持绿色低碳,建设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五个坚持、五个建设”)

    3、中国首倡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现实意义?(是什么)P24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理念的提出背景/原因)。由中国首倡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充分表达了人类追求和平与发展的愿望,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提供了宝贵的思路,为人类未来发展提出了具有重要价值的构想,为人类共同美好的未来指明了方向(价值)。这一理念被写入多个联合国决议,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国际影响)。

    4、为什么我们需要关心人类共同命运?(为什么)P24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仅需要世界各国的一致行动,而写需要各国人民间的相互信任、守望相互和共同担当。

    5、(从人民角度)我们如何关心人类共同命运?(怎么做)P25

    (1)尊重生命价值,关注他人命运

    关怀生命、尊重生命的价值,能够让我们不仅善待自己,而且把关切的目光投向世界,关注他人的命运,把他人看成同我们一样的人,理解他人的痛苦与快乐,看到生命中共同的渴望,增进包容与合作。

    (2)将理论同实际行动相结合我们要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同实际行动联系起来,既要放眼全球,关注世界的发展,关注人类的命运,又要心系祖国,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

    6、关心人类共同命运应该具备的方法和能力?(是什么)P26

    关心人类命运,不仅要有关注国际事务的意识,而且要掌握一定的方法,培养相应的能力。

    (1)学习本国文化,积极参与不同文化的对话、交流活动。

    (2)在对外交流中,积极表达代表本国立场的观点和主张,态度坚定而温和。

    (3)努力学好外语,提高口语表达能力,了解相关国家的历史和文化。

    (4)了解外国人的礼仪习惯、交往方式、思维特点,交往时遵循相关的行为规范。

    (5)对生态环境、多样文化并存、和平与发展等方面的国际问题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形成对世界面临的共同问题的积极态度。

    九年级下册政治第二课知识3

    知识扩展:人类命运共同体(价值观)

    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内涵极其丰富、深刻,其核心就是党的十九大报告所指出的,“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我们要从政治、安全、经济、文化、生态等5个方面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政治上,要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坚决摒弃冷战思维和强权政治,走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国与国交往新路。

    安全上,要坚持以对话解决争端、以协商化解分歧,统筹应对传统和非传统安全威胁,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

    经济上,要同舟共济,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

    文化上,要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

    生态上,要坚持环境友好,合作应对气候变化,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

    人类命运共同体旨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要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全球价值观包含相互依存的国际权力观、共同利益观、可持续发展观和全球治理观。

    ●易混易错: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只需要把目光投向其他国家,本国事情可以暂且放一放。(×)

    九年级下册政治第二课知识点

    第二篇:九年级政治第二课教案

    九年级第二课

    第一框 《承担关爱集体的责任》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集体和个人的关系;知道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是相互依存的;集体应充分尊重和保护个人利益,个人更应该关心和维护集体利益,关爱集体,人人有责。

    能力目标:正确认识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关系的能力;具有关爱集体的实践能力,自觉地维护集体荣誉和利益的行为能力,发扬集体的好作风,善于团结他人的能力

    觉悟目标:培养学生关爱集体和社会的责任感和道德情操;树立责任意识;体验团结就是力量的自豪感和快乐。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本课的教学重点是使学生弄清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是相互依存的关系

    2、本课的教学难点是如何关爱集体。

    三、教学方法、手段:

    多媒体课件,让学生自己举例,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用具体、生动的事例以及美妙的歌曲感染、教育学生,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承担关爱集体的责任。

    四、板书设计:

    第一框 承担关爱集体的责任

    一、我是集体一员

    1、集体和个人的关系;

    2、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

    二、关爱集体 人人有责

    (1)为什么说关爱集体人人有责?(2)如何关爱集体?关爱集体的表现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多媒体课件中的歌曲《爱的奉献》,鼓励学生一起唱。

    (教师提问):(1)歌曲中给你印象最深的两句歌词是什么?(2)这些歌词说明了什么道理?

    (学生回答):

    (1)歌曲中印象最深的两歌词是“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2)这些歌词说明了学会负责任,在承担责任中健康成长的意义:有助于我们获得幸福的生活和有意义的人生,有助于我们实现远大的理想。

    (二)讲授新课:

    一、承担关爱集体的责任

    1、我是集体的一员

    【为什么毕业20年后仍能感受到当初班集体的温暖?】(1)集体和个体的关系

    ①集体的存在离不开个体②个体只有紧紧地依靠集体,才能有无穷的力量 【这个班级的学生会受到什么影响?】

    (2)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

    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是相互依存的。只有维护集体利益,个人利益才有保障。保障个人利益是集体的责任,而集体利益的实现是集体中每个成员努力的结果。因此,集体应充尊重和保护个人利益,个人更应该积极关心和维护集体利益。

    2、关爱集体 人人有责 【李泽群是多管闲事吗?】 不是,是关爱集体的表现。

    (1)为什么说关爱集体人人有责?集体是我们每一个人的集体,只有人人都主动关心、爱护集体,为集体建设出力,集体才会真正成为我们依恋的家。

    【小铭为什么犹豫?】不知道如何处理个人与集体利益的关系

    (2)如何关爱集体?关爱集体的表现:

    ①自觉维护集体的荣誉和利益,服从集体的安排,积极主动地为集体建设贡献力量。

    ②发扬集体的好作风,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集体遇到的困难。

    ⑶在集体中能求大同存小异,善于团结他人,让集体发挥出更大的力量。

    (三)课堂小结:通过本课的学习,使我们知道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是相互依存的关系;集体应充分尊重和保护个人利益,个人更应该关心和维护集体利益,关爱集体,人人有责。从而能自觉地维护集体荣誉和利益,发扬集体的好作风,善于团结他人。

    (四)巩固新课:

    先浏览一遍板书内容,边问边答讲过的一些知识点。

    师生一起唱《爱的奉献》,体会其中的歌词说明的道理。

    (五)课后思考:

    1.为什么众人拾柴火焰高? 2.为什么三个和尚却没水喝?

    第三篇:九年级政治知识点

    即使我们的成绩不是很好,但只要有心想要学习,那么我们就应该笨鸟先飞,所谓"勤能补拙“没有人一出生就是天才,他们都是经过秦风的努力,才会成功的,所以我们不能坐等自己那天突然变成天才,而是要点燃自己的力量之火,努力学习。下面就是小编为大家梳理归纳的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九年级政治知识点

    第一单元富强与创新

    第一课踏上强国之路

    1.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的改革开放是怎样促发展的?

    (1)逐步确立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形成了多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的新格局。

    (2)逐步建立、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3)改革开放使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社会劳动、创造社会财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空前高涨。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已成为社会共识。

    2.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腾飞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1)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二大工业国、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科技、教育、文化等各项事业蓬勃发展。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创造了人类发展的伟大奇迹,充分显示了中国力量。

    (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就业规模持续扩大,人民收入较快增长,家庭财产稳步增加,城乡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建立和完善,扶贫工作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人民通过改革开放过上了幸福生活。

    (3)从“引进来”到“走出去”,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到共建“一带一路”,从应对亚洲金融危机和国际金融危机到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稳定器和动力源,中国已经成为影响世界的重要力量。

    3.中国的腾飞证明了什么道理?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4.为什么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1)我国过去40年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未来发展也必须坚定不移地依靠改革开放。

    (2)进入新时代,在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需要有效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进行新的伟大斗争,向顽瘴痼疾开刀,突破利益固化藩篱,将改革进行到底,开启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征程。

    (3)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4)我国经济发展还面临区域发展不平衡,城镇化水平不高,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等现实挑战。

    (5)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只有全社会不断弘扬与时进、锐意进取、勤于探索、勇于实践的改革创新精神,继续自强不息,自我革新,才能持续推动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进程,才能奏响中国走向繁荣富强的音。

    5.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什么?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6.为什么要坚持共享发展成果?

    (1)衡量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不仅要看经济发展,而且要看发展成果是否惠及全体人民,人民的合法权益是否得到切实保障。

    (2)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调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引领全体人民携手迈入全面小康社会,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3)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

    (4)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进民生福祉。

    第二课创新驱动发展

    1.怎样正确认识创新?

    (1)生活处处有创新。生活中的点滴创新不仅让我们眼前为之一亮,而且改变着我们对生活的惯常看法。

    (2)创新是一种生活方式。

    (3)创新给我们带来惊喜,让我们获得成就感。

    (4)生活的各个领域都需要创新,也都可以创新。

    (5)创新让生活更美好。

    2.为什么要坚持创新发展?

    (1)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

    (2)当前,创新已经成为世界主要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心,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唯创新者进,唯创新者强,唯创新者胜。

    (3)创新发展是中华民族复兴的国运所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让创新成为推动发展的第一轴力,是适应和引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现实需要。

    (4)我国改革开放事业进入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更加呼唤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改革创新推动中国走向富强。

    (5)国家用改革之手激活创新引擎,释放更多创新活力,让广大人民群众通过创新更好地分享改革发展成果。

    3.我国目前的科技发展现状是怎样的?

    (1)成就:在尖端技术的掌握和创新方面打下了坚实基础,在一些重要领域走在世界前列。

    (2)不足:从整体上看,仍然面临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科技发展总体水平不高、科技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低于发达国家水平等问题。中国科技创新之路任重道远,需要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4.怎样建设创新型国家?

    (1)必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将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把经济建设重心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昌盛。

    (2)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3)必须加快形成有利于创新的治理格局和协同机制,搭建有利于创新的活动平台和融资平台,营造有利于创新的舆论氛围和法治环境。

    5.我国为什么大力发展教育事业?

    (1)一个民族创新能力的提高离不开创新人才的培养。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2)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

    (3)教育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6.我国为什么要鼓励万众创新?

    (1)每个人都是创新者,都向往在创新中实现自我价值;每个人都是创业者,都可以通过辛勤劳动为国家和人民作出贡献。

    (2)企业是社会创新的重要力量。

    (3)时代需要弘扬创新精神。

    (4)创新的目的是增进人类福社,让生活更美好。创新让我们获得更多的尊重和认可,让我们过上体面而有尊严的生活。

    第二单元民主与法治

    第三课追求民主价值

    1.为什么说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新型的民主?

    (1)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一种新型的民主,它从中国的社会土壤中生长出来,在实践中不断得到验证,是有生命力的。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

    (2)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

    (3)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是人民民主的真谛。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

    2.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意义是什么?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有助于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实现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国家繁荣富强。

    3.我国实行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

    (1)发展选举民主,保障人民通过选举、投票行使权利。

    (2)发展协商民主,推动人民内部各方面在决策之前和决策之中进行充分协商,尽可能取得一致意见。

    4.在我国,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体系的内容主要有哪些?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掌握国家政权、行使权力的根本途径。

    (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这项制度强调通过充分协商,求同存异,找到公约数,画出同心圆。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一项独具中国特色的实现民族平等、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利的基本政治制度。

    (4)实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发展基层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

    5.公民行使民主权利的方式主要有哪些?

    (1)民主选举是人民实现民主权利的一种重要形式。

    (2)民主决策是保障人民利益得到充分实现的有效方式。

    (3)民主监督是公民参与民主生活、行使公民监督权的具体体现。

    6.为什么要增强公民的民主意识?

    (1)在现代社会,民主应该成为公民的一种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一个国家和社会民主生活的质量和水平,与公民的民主意识密切相关。

    (2)在我国,塑造现代公民,需要增强民主意识,使民主思想和法治精神成为公民的自觉信仰,体现在日常言行中,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3)增强我国公民的民主意识,有利于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也是社会主义制度生命力的重要保证。

    7.公民参与民主生活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我国公民参与民主生活,要求具有社会贵任感和主人翁意识,不断增强分析判断能力,以理性、公正、客观的态度全面、深刻、辩证地看问题,立场正确、逻辑清晰地表达观点和意见,逐步提高依法有序参与民主生活的能力。

    8.公民应怎样增强民主意识?

    (1)公民要自觉遵守宪法,始终按照宪法原则和精神参与民主生活。

    (2)公民要不断积累民主知识,形成尊重、宽容、批判和协商的民主态度。

    (3)公民要通过依法参与公共事务,在实践中逐步增强民主意识。

    第四课建设法治中国

    1.为什么要选择法治道路?

    (1)法治能够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秩序,让人们能够建立起一个基本、稳定、持续的生活预期,保障人们在社会各个领域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使人们安全、有尊严地生活。

    (2)法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是发展市场经济、实现强国富民的基本保障,是解决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正义的有效方式,走法治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

    2.法治的要求有哪些?

    (1)法治要求实行良法之治。

    良法应当反映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反映社会的发展规律,程序正当,符合公平正义要求,维护个人的基本权利,促进人与社会的共同发展,程度地维护社会秩序、增进人民福祉。

    (2)法治还要求实行善治。

    法治建立在民主政治基础上,通过赋予公民更多的参与公共活动的机会和权利,实现公共利益的化。

    3.怎样建设法治中国?

    (1)建设法治中国,要努力使每一项立法都得到人民群众的普遍拥护,使每一部法律法规都得到严格执行,使每一个司法案件都体现公平正义,使每一位公民都成为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2)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4.什么是依法行政?依法行政的核心是什么?

    (1)含义:依法行政是现代法治政府行使权力普遍奉行的基本准则,要求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行政权力、管理公共事务时必须由宪法和法律授权,并且依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正确行使权力。

    (2)核心:依法行政的核心是规范政府的行政权。

    5.为促进政府依法行政,政府和公民个人分别应怎样做?

    (1)政府要全面推进政务公开,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促进政府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

    (2)公民也要积极参与,献计献策,主动监督,促进政府依法行政。

    6.怎样建设法治政府?

    必须依法行政,防范行政权力的滥用,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提高政府公信力,从而推进民主法治建设进程。

    7.为什么要厉行法治?

    全面依法治国必须坚持厉行法治,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8.怎样厉行法治?

    (1)全体社会成员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行使权利,履行义务。

    (2)现代社会的公民,要学会在法治状态下生活,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培育法治精神,培养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契约精神、规则意识。

    (3)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率先做尊法守法的榜样,带动其他公民,「共同守法。

    (4)要加强法治宣传,弘扬法治精神,共同营造良好的法治文化环境,在全社会鲜明地树立起“遵纪守法光荣、违法乱纪可耻”的法治文化导向,实现社会的有序、公平、正义。

    9.怎样正确认识法治与德治的关系?

    (1)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

    (2)以法治体现道德理念,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

    (3)法律与道德相辅相成,法治与德治相得益彰

    九年级上册政治知识点归纳

    1、什么是法律?

    答:法律是由国家制定,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的一种特殊行为规范。

    2、法律的本质是什么?

    答:法律是掌握国家政权的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3、我国法律的本质是什么?

    答:我国法律则是工人阶级领导下的广大人民意志和利益的体现。

    4、为什么说我国法律是广大人民意志和利益的体现?

    答:法律是掌握国家政权的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我国是人民当家做主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我国法律则是工人阶级领导下的广大人民意志和利益的体现。

    5、我国法律是如何规定公民权利的?

    答:宪法规定了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公民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公民的人身权利和自由等基本权利。我国其他法律则具体规定了公民所享有的其他权利。

    6、我国法律是如何规定公民义务的?

    答:宪法规定公民有维护国家统一和各民族团结,遵守宪法和法律,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和社会公德等基本义务,我国其他法律规定公民应履行的其他义务。

    7、怎样正确认识权利和义务的关系?

    答: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一致的,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密不可分的,公民的某些权利和义务是相互结合的,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相互促进的。

    8、怎样依法行使权利?

    答: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赋予的权利,但权利的行使必须遵守的规定。公民在行使自己自己权利的时候不得超越许可的范围,不得损害合法权益,要尊重他人的权利,不能在法律保护,还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公民的合法权利受到侵害,有权运用,但必须采取合法的方式,按照法定程序进行,不能,否则,将会损害国家、集体或他人的利益,甚至违法法律。

    九年级上册政治知识点归纳

    1、什么是财产所有权?

    公民享有合法的私有财产权,依法对自己的财产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

    2、国家通过哪些法律手段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其中最常见、最普遍的方法是什么?最严厉、最有效的方法是什么?

    我国法律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合法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国家运用刑事和民事等法律手段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

    民事法律手段是法律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的最常见、最普通的方法。

    刑事法律是保护公民合法私有财产权的最严厉、最有效的方法。

    3、为什么有的财产不保护?为什么法庭驳回了王某的诉讼请求?

    我国法律只保护公民合法的私有财产,对于公民通过非法方式,方法获利的财产,法律不但不保护,国家还要依法予以追究和处理。

    4、怎样维护自己的合法财产所有权?

    当我们合法的私有财产受到侵害时,我们要学会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财产所有权。可以与侵害者协商解决,如果协商不成应提起诉讼,请求法律的帮助。一方面我们要依法维护自己合法的私有财产所有权,另一方面我们要尊重他人的财产所有权,维护他人的合法权益。

    5、什么是财产继承权?

    财产继承权是指公民依法享有额承受死者个人所遗留额合法财产的权利。

    6、继承权是如何获得的?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人们在婚姻关系和血缘关系的基础中,在共同生活和抚养关系的形成过程中,获得了继承权。我国宪法规定,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继承权。

    第四篇:九年级下册政治知识点

    知识是智慧的火花,能使奋斗者升起才华的烈焰;知识是春耕的犁铧,一旦手入生活的荒径,就能使田地地芳草萋萋,硕果累累。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九年级下册政治知识点,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九年级下册政治知识1

    第一课 同住地球村

    1-1 开放互动的世界

    1、为什么我们要关注共同的家园?(为什么)P3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走进校园,开始集体生活;我们走进社区,参与社会公共生活;我们放眼全国,看到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今天,我们把目光投向广阔的世界,看看人类共同的家园。

    2、当今世界的整体特点?(是什么)P3-4

    (1)这是一个开放的世界。国家间相互开放的程度不断加深,在政治、经济、文化各领域的开放范围也在不断扩展。封锁、孤立、以邻为壑的现象尽管仍然存在,但已不是主流。(开放是各层次、各领域的全面开放。)

    (2)这是一个发展的世界。新技术、新经济、新业态不断涌现并蓬勃发展,世界正经历着新一轮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与此同时,贫富差距、发展不平衡等问题依然困扰着人类社会。(发展速度快,但有不平衡性。)

    (3)这是一个紧密联系的世界。现代交通、通信、贸易把全球各地的国家、人们联系在一起,彼此影响,休戚相关。(联系是彼此影响。)

    3、共同的家园的变化带来的影响?(是什么)P4

    世界的变化即既給国家的发展带来深远影响,也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大洋彼岸的一家美术馆的落成,邻国一段铁路的兴建,异国一场洪水的肆虐……世界上发生的事情会以各种方式影响我们的生活。

    4、为什么说经济全球化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为什么)P5

    经济全球化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无论我们是否意识到,我们的生产和消费都在不断融入全球经济,既受全球经济影响,也影响着全球经济。(生产和消费与全球经济的影响是相互的)

    5、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表现?(是什么)P5-6

    (1)商品生产全球化:商品生产在全球范围内完成,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表现。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商品设计、零部件生产、组装、销售、售后服务,可以在不同国家进行。各国利用自己的优势参与生产过程,共同完成商品生产。这能够充分发挥生产者各自的优势,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

    (2)商品贸易全球化:商品贸易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也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表现。一方面,生产者可以借助各种手段和渠道把商品销售到世界各地,在更广阔的空间进行经营活动;另一方面,消费者可以买到来自世界各地的物美价廉、品种丰富的商品。

    6、经济全球化的影响?(是什么)P6-7

    (1)积极影响(利):经济全球化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机会。经济全球化促进商品、资本和劳动力在全球流动,有利于在世界范围内配置资源,促进资源利用更加合理有效(对资源)。同时,经济全球化也使各国经济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程度不断加深(对各国)。

    (2)消极影响(弊):经济全球化使风险与危机跨国界传递。

    7、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怎么做)P7

    经济全球化,一方面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机会,另一方面也使风险与危机跨国界传递。但无论怎样,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不可逆转。面对经济全球化,我们既要顺应历史潮流,保持积极、开放的心态,主动参与竞争,也要居安思危,增强风险意识,注重国家经济安全,为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做好充分准备。(简单地说,就是“抓住机遇,迎接挑战,积极应对经济全球化”)(我们既不能因噎废食,也不能掉以轻心,而是既要坚持开放,推动经济全球化,又要未雨绸缪,提高抗风险的能力和水平。)

    8、为什么说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和丰富性?(为什么)P7

    同住地球村,我们有机会和途径接触各具特色的文化。各民族文化都有其产生和发展的渊源,表达了人们对世界特有的理解与情感。各民族文化共同构成姹紫嫣红、生机盎然的世界文化大花园。

    9、文化多样性的重要性?(是什么)P7-8

    (1)地位: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是世界文化充满活力的表现,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多样的文化提供了更为广泛的选择,让人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让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2)影响

    A.积极方面:文化多样性是实现文化创新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不同特质的文化相互交融,能够为彼此增添新的元素,激发新的活力。

    B.消极方面:当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相遇时,人们往往从自身的文化视角、用自己的价值观来理解和判断事物,有时会导致彼此误解与冲突。

    10、为什么要正确认识文化多样性?(为什么)P8

    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是独特的,都有其存在的价值,都有值得尊重的经验和智慧。

    11、如何正确对待文化多样性?(怎么做)P8-9

    (1)个人角度:不同文化间的碰撞呼唤人们正确认识文化差异,相互尊重,通过平等交流、对话,达成彼此的理解和包容。

    (2)国家角度:面对多样的文化,各国应当用开放和包容的心态,学习和借鉴优秀外来文化,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

    ●知识扩展:

    1、经济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这个词最早是由T·莱维于1985年提出的、至今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认为:“经济全球化是指跨国商品与服务贸易及资本流动规模和形式的增加,以及技术的广泛迅速传播使世界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性增强”。

    经济全球化(EconomicGlobalization)是指世界经济活动超越国界,通过对外贸易、资本流动、技术转移、提供服务、相互依存、相互联系而形成的全球范围的有机经济整体的过程。

    经济全球化是商品、技术、信息、服务、货币、人员、资金、管理经验等生产要素跨国跨地区的流动,也就是世界经济日益成为紧密联系的一个整体。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

    2、世界文化的特点及具体表现

    (1)特点:多样性和丰富性。

    (2)具体表现

    ①世界上有多少个国家和民族,就会有多少种独特的文化习俗;

    ②生活在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有不同的待人处事方式和语言文字;

    ③世界文化具有独特性,不同国家和民族的不同文化,有着各自的标志和代表人物。

    3、我们应如何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感

    (1)要了解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努力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和传统美德。

    (2)热爱祖国,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捍卫民族尊严和国家利益。

    (3)正确对待外来文化和传统文化,取精华其糟粕,培养传承民族文化的使命感,大力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易混易错

    (1)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

    (2)外来文化中有很多腐朽、落后的东西。因此我们应该注重发展民族文化,减少与外来文化的交流。(×)

    1-2 复杂多变的关系

    1、世界多极化格局的表现及其成因?(是什么)P10-11

    (1)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冷战(1947-1991年)结束后,美国和苏联两个超级大国主导的旧的世界格局消失,世界进入多极化时代。(世界多极化深入发展,但世界多极化格局尚未形成。)

    (2)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深入发展。全球治理体系和国际秩序变革加速推进,各国相互联系和依存程度日益加深,国际力量对比更趋平衡,和平发展大势不可逆转。

    (3)一些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快速发展,经济实力、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有利于推动世界多极化,为世界经济持续发展提供动力,促进世界经济增长,实现各国共同发展。

    2、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趋势带来的积极影响?(是什么)P12

    世界多极化使多种国际力量既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这种情况下,任何国家都难以单独主宰世界事务。这有利于各国通过协商解决各种问题,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

    3、当今世界,国与国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是什么)P12-14

    (1)人类探索新的互动方式:长期以来,人类希望不断突破自身生活的区域,走向更广阔的世界。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的脚步越走越远,国与国之间的交往越来越频繁。在这一过程中,既有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国家间的友好往来,也有给人类留下巨大伤痛的战争与冲突。当今世界,越来越多的国家在吸取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不断探索新的互动方式。

    (2)国家间交往的主要内容

    A.合作:在经济全球化与世界多极化的进程中,各国在经济、政治、安全、文化等领域深化合作,寻求发展。只有合作互惠,才能使世界各国共同发展。

    B.竞争:国家间既有合作,又有竞争。当今世界,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每个国家都希望通过自身努力在新一轮国际关系的调整中获得发展机遇。国际竞争需要各方共同遵循一定的国际规则。

    (3)当前的国际形势:世界不断发生变化,各国之间的力量对比、利益关系也在改变。尽管国际形势缓和的大趋势没有改变,但各种矛盾相互交织,各种力量重新分化组合,各类冲突事件不断发生,考验着国与国之间的关系,整个世界复杂多变。

    4、我国为推动国际关系调整作出了怎样的努力?(是什么)P14

    我国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为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作着不懈努力。

    ●知识扩展:

    1、世界多极化

    所谓“极”,指的是综合国力强、对国际事务影响大的国家或国家集团。所谓“化”,是指一种发展趋势,并非指现实,表明在多极格局形成之前有一个相当长的过渡期(或叫转换期)。世界多极化是指一定时期内对国际关系有重要影响的国家和国家集团等基本政治力量相互作用而朝着形成多极格局发展的一种趋势,是对主要政治力量在全球实力分布状态的反映。多极化发展并不是偶然的,它孕育于两极格局的演变之中,两极格局终结后,并没有出现单极格局,世界正在走向多极化,这是当今国际形势的一个突出特点。

    2、新兴经济体

    新兴经济体,是指某一国家或地区经济蓬勃发展,成为新兴的经济实体,但目前并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义。英国《经济学家》将新兴经济体分成两个梯队:第一梯队为中国、巴西、印度和俄罗斯、南非,也称“金砖国家”;第二梯队包括墨西哥、韩国、波兰、土耳其、埃及等“新钻”国家。

    3、国际竞争的实质

    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而综合国力的较量取决于教育的竞争、人才的竞争。因此,当前国际竞争归根到底是教育的竞争、人才的竞争。

    ●易混易错:世界进入多极化时代,当今世界趋于民主,天下太平。(×)

    九年级下册政治知识2

    第二课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2-1 推动和平与发展

    1、为什么要维护世界和平?(为什么)P16-18

    (1)从历史上看:我们生活在和平的年代,对和平的生活习以为常。但回顾历史,战争让人类付出了惨痛代价,给人类带来了难以忘却的伤痛。

    (2)从二战上看:

    A.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全球性战争,也是人类历史上的一场浩劫(性质和影响)。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以巨大民族牺牲支撑起了东方主战场,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也得到了国际社会广泛支持(中国所作贡献)。正是在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奋战下,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最终才取得胜利(结果)。

    B.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饱受战争之苦的各国人民看到战火导致的满目疮痍、生灵涂炭,看到人们在战争中失去家园、流离失所,也看到核武器的使用所带来的毁灭性后果,深深感受到和平发展的可贵。(影响和启示)

    2、维护世界和平的表现?(是什么)P18

    (1)方式:当今世界,人们越来越致力于以和平谈判代替武力解决争端。

    (2)新的探索:成立联合国,不断建立健全维护和平的机制;派驻维和部队;签署核不扩散条约……人类运用多种方式维护和平,为实现和平不断进行新的探索。

    3、当今世界面临的和平形势?(是什么)P18

    (1)世界上维护和平的力量不断壮大,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2)世界整体上维持和平的态势,但战争的阴影从未远离。

    (3)局部战争与冲突从未间断,霸权主义、民族问题、宗教冲突、领土争端和恐怖主义等威胁和平的种种因素依然存在。其中,恐怖主义日益成为威胁世界和平的重要因素。恐怖主义违背人类的道义和规则,严重威胁普通民众的生命安全,造成社会动荡不安,与世界人民追求和平的愿望背道而驰。

    4、如何理解“维护世界和平需要每个人的努力”?(是什么)P19

    驱散战争的阴影、维护世界和平需要每个人的努力。在这个世界上,有无数人在默默地守卫和平,让我们拥有安宁的生活(为什么)。我们要看到和平之不易,珍惜今天的和平,积极表达爱好和平的愿望,主动承担维护世界和平的责任,为维护世界和平作出贡献(怎么做)。(维护世界和平不仅是政府和国际组织的责任,还需要每个人的努力。)

    5、当今人类必须共同面对的发展课题?(是什么)P19

    消除贫困,让人们都过上幸福的生活,平等和有尊严地在健康的环境中充分发挥每个人的潜能(经济),与自然和谐共生(环境),建设和平、公正、包容的社会(社会),是当今人类必须共同面对的发展课题。(可持续发展的三个关键词:经济、环境和社会)

    6、为什么要消除贫困?(为什么)P20

    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现象仍然存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的差距仍然很大(现状)。频发的战争、恶劣的自然环境、落后的教育等诸多因素使许多国家仍然难以摆脱贫困(产生因素)。由此衍生的饥饿、疾病、社会动荡等一系列问题,阻碍着人类的发展(衍生问题)。

    7、为消除贫困、促进发展,世界各国应怎么做?(怎么做)P21

    (1)设立减贫目标:人类社会对于消除贫困、促进发展的追求没有止境,在不同的发展阶段设立了递进式的减贫目标。

    (2)探索发展途径:各国应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不断探索消除贫困的有效途径,为促进整个世界的发展而努力。

    (3)采取积极行动:面对问题,世界各国积极行动,为消除一切形式的贫困、改善教育和医疗卫生条件,促进可持续发展共同努力,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知识扩展:

    1、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英文:World WarII,简称二战,亦可称世界反法西斯战争,1939年9月1日—1945年9月2日)是以大德意志帝国、大日本帝国、意大利王国三个法西斯轴心国和匈牙利王国、罗马尼亚王国、保加利亚王国等仆从国为一方,以反法西斯同盟和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为另一方进行的第二次全球规模的战争。

    战争范围从欧洲到亚洲,从大西洋到太平洋,先后有61个国家和地区、20亿以上的人口被卷入战争,作战区域面积2200万平方千米。据不完全统计,战争中军民共伤亡9000余万人,5万多亿美元付诸东流,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世界战争。

    第二次世界大战最后以美利坚合众国、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中华民国等反法西斯国家和世界人民战胜法西斯侵略者赢得世界和平与进步而告终。

    第二次世界大战在客观上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这次战争带动了航空技术、原子能、重炮等领域的发展与进步。

    2、联合国

    联合国(英语:UnitedNations(UN))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成立的国际组织,是一个由主权国家组成的国际组织。1945年10月24日,在美国旧金山签订生效的《联合国宪章》,标志着联合国正式成立。联合国致力于促进各国在国际法、国际安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权及实现世界和平方面的合作。

    联合国安全理事会的五大常任理事国有:美利坚合众国、俄罗斯联邦、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法兰西共和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

    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缓和国际紧张局势,解决地区冲突方面,在协调国际经济关系,促进世界各国经济、科学、文化的合作与交流方面,都发挥着相当积极的作用。

    3、霸权主义

    霸权主义是指大国、强国、富国欺侮、压迫、支配、干涉和颠覆小国、弱国、穷国,不尊重他国的独立和主权,进行强行的控制和统治。霸权主义包括世界霸权主义和地区霸权主义。近代以来,西班牙、葡萄牙、荷兰、英国、德国、俄国、日本、美国都企图夺取世界霸权。

    第一次世界大战就是由于几个帝国主义国家为抢占殖民地,霸占世界资源和商品市场以及争夺世界霸权引起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妄图称霸世界,杜鲁门主义就是美国全球战略的表现。60年代以后,苏联军事力量膨胀,展开了与美国的争夺。70年代后期,越南推行“印度支那联邦”计划,妄图在印度亚太地区称霸,是地区霸权主义的体现。霸权主义既是行为目的,又是行为手段。只有反对霸权主义,才能维护世界和平。

    4、恐怖主义

    恐怖主义,是指通过暴力、破坏、恐吓等手段,制造社会恐慌、危害公共安全、侵犯人身财产,或者胁迫国家机关、国际组织,以实现其政治、意识形态等目的的主张和行为。

    ●易混易错:当今,叙利亚冲突、巴以争端、伊核问题、美国破坏贸易规则等问题依然存在;恐怖主义、霸权主义等全球性挑战也同样层出不穷,维护世界和平勉励新挑战。因此,当今时代的主题已发生变化。(×)

    九年级下册政治知识3

    2-2 谋求互利共赢

    1、为什么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什么)P22-23

    (1)背景:当今世界,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生活在历史和现实交汇的同一个时空,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

    (2)必要性

    A.面临许多全球性问题

    人类面临许多共同挑战,需要解决许多全球性问题。例如,世界面临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突出,世界经济增长动能不足,贫富分化日益严重,地区热点问题此起彼伏,恐怖主义、网络安全、重大传染性疾病、气候变化等非传统安全威胁持续蔓延。这些问题关系整个人类的生存,制约人类的发展,成为亟待解决的全球性问题。

    B.解决全球性问题的必然选择

    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独自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也没有哪个国家能够退回到自我封闭的孤岛。事不关己的态度,相互推诿、逃避责任的行为,将导致问题更加复杂,积重难返,造成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恶化,甚至给人类带来灭顶之灾(错误做法)。采取共同行动,承担共同责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应成为各国解决全球性问题的必然选择(正确做法)。

    2、(从各国角度)各国应怎样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怎么做)P24

    (1)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各国要努力扩大利益的交汇点,谋求开放创新、包容互惠的发展前景。

    (2)面对全球性挑战,各国应坚持对话协商,建设一个持久和平的世界;坚持共建共享,建设一个普遍安全的世界;坚持合作共赢,建设一个共同繁荣的世界;坚持交流互鉴,建设一个开放包容的世界;坚持绿色低碳,建设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五个坚持、五个建设”)

    3、中国首倡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现实意义?(是什么)P24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理念的提出背景/原因)。由中国首倡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充分表达了人类追求和平与发展的愿望,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提供了宝贵的思路,为人类未来发展提出了具有重要价值的构想,为人类共同美好的未来指明了方向(价值)。这一理念被写入多个联合国决议,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国际影响)。

    4、为什么我们需要关心人类共同命运?(为什么)P24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仅需要世界各国的一致行动,而写需要各国人民间的相互信任、守望相互和共同担当。

    5、(从人民角度)我们如何关心人类共同命运?(怎么做)P25

    (1)尊重生命价值,关注他人命运

    关怀生命、尊重生命的价值,能够让我们不仅善待自己,而且把关切的目光投向世界,关注他人的命运,把他人看成同我们一样的人,理解他人的痛苦与快乐,看到生命中共同的渴望,增进包容与合作。

    (2)将理论同实际行动相结合我们要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同实际行动联系起来,既要放眼全球,关注世界的发展,关注人类的命运,又要心系祖国,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

    6、关心人类共同命运应该具备的方法和能力?(是什么)P26

    关心人类命运,不仅要有关注国际事务的意识,而且要掌握一定的方法,培养相应的能力。

    (1)学习本国文化,积极参与不同文化的对话、交流活动。

    (2)在对外交流中,积极表达代表本国立场的观点和主张,态度坚定而温和。

    (3)努力学好外语,提高口语表达能力,了解相关国家的历史和文化。

    (4)了解外国人的礼仪习惯、交往方式、思维特点,交往时遵循相关的行为规范。

    (5)对生态环境、多样文化并存、和平与发展等方面的国际问题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形成对世界面临的共同问题的积极态度。

    ●知识扩展:人类命运共同体(价值观)

    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内涵极其丰富、深刻,其核心就是党的十九大报告所指出的,“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我们要从政治、安全、经济、文化、生态等5个方面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政治上,要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坚决摒弃冷战思维和强权政治,走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国与国交往新路。

    安全上,要坚持以对话解决争端、以协商化解分歧,统筹应对传统和非传统安全威胁,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

    经济上,要同舟共济,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

    文化上,要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

    生态上,要坚持环境友好,合作应对气候变化,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

    人类命运共同体旨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要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全球价值观包含相互依存的国际权力观、共同利益观、可持续发展观和全球治理观。

    ●易混易错: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只需要把目光投向其他国家,本国事情可以暂且放一放。(×)

    九年级下册政治知识4

    3-1 中国担当

    1、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积极有作为的表现?(是什么)P29-31

    (1)面对危机与难题的态度

    当今世界并不太平,危机与灾难时常出现。面对各种区域性和全球性的危机与难题,中国不推诿、不逃避,也不依赖他人,积极主动地承担起相应的责任。

    (2)参与全球治理

    中国全方位参与全球治理,在有关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各个领域,积极采取行动。在维护区域稳定与安全、化解区域危机、对外经济援助、全球环境保护、各种灾害救援及高致死性传染病与瘟疫的防控等各个领域,都活跃着中国人的身影。

    (3)实现自身发展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用有限的资源,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本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稳定解决了世界上约五分之一人口的温饱问题,让七多亿人口摆脱贫困,这是对世界发展的重大贡献。但中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这需要我们全面深化改革,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走和平发展道路,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

    (4)展示国际形象

    事不避难,勇于担当。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中国努力提高自身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感召力和塑造力,致力于成为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

    2、中国向世界展现中国智慧的表现?(是什么)P31-33

    (1)在化解国际难题与危机中显示中国智慧

    随着国际参与程度的不断加深,中国为国际社会各种难题与危机的化解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国担当向世界展现了大国风范,显示了中国智慧。

    (2)在全球治理中贡献中国智慧

    当今世界的发展,需要新思路与大智慧的引领。中国着眼于时代发展大势,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为全球治理提出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

    (3)在参与国际事务中增长智慧

    中国广泛参与国际事务,在承担责任中不断积累经验,提升能力,增长智慧。同时,在解决人类面临的各种问题的过程中积极探索、有效行动,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促进人类社会共同发展。

    (4)在中国担当中积淀中国智慧

    中国在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更好维护我国和广大发展中国家共同利益的同时,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情,不断增强我们在国际上说话办事的实力。我们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主动承担国际责任,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

    ●知识扩展

    1、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和作用

    (1)地位: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是联合国的创始国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

    (2)作用

    ①中国是一个和平、合作、负责任的大国;

    ②中国的发展是世界和平与发展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③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

    ④中国在国际社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等。

    2、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

    发达国家又称已开发国家和先进国家。是指那些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准较高,人民生活水准较高的国家,又称作高经济开发国家(MEDC)。发达国家的普遍特征是较高的人类发展指数、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工业化水准和生活品质。借由开发自然资源也可以达到较高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和人类发展指数,但未必属于发达国家(比如文莱、沙特阿拉伯、卡塔尔等国)。

    发展中国家也称作开发中国家、欠发达国家,指经济、技术、人民生活水平程度较低的国家,与发达国家相对。发展中国家的评价标准主要是这个国家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均GDP)相对比较低,通常指包括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及其他地区的130多个国家,占世界陆地面积和总人口的70%以上。

    发达国家大都处于后工业化时期,服务业(也就是商业)为主要产业,而发展中国家则大都处于工业化(制造业,也就是工业)时期,未开发国家则还在农业时代。

    ●易混易错:随着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中国正在担当中贡献者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据此有人认为,中国在国际上已居于主导地位,领导着世界发展。(×)

    九年级下册政治知识5

    3-2 与世界深度互动

    1、中国对世界的影响的表现?(是什么)P35-36

    (1)文化角度

    随着中国的发展,中国文化对世界的影响越来越大。在中国与其他国家的深度互动中,外国人有更多的机会、更强烈的意愿,接触、体验和认识中国文化,感受中国文化的魅力,接受中华文化的熏陶。

    (2)经济角度

    中国正为世界经济增长注入新的活力。中国向世界其他国家出口物美价廉、丰富多样的日常生活用品;为越来越多的国家提供更多更好的技术和设备;通过向国外投资,帮助急需发展资金的国家把握发展机遇……中国日益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引擎和稳定器。

    (3)政治角度

    A.在世界格局上:中国是世界格局中的重要力量,正以新的发展理念、务实的行动推动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进程。中国秉持“和而不同”的思想以及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倡导国际关系民主化,坚持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一律平等,使世界向着公平公正、多元共治、包容有序的格局发展。

    B.在全球治理上:中国关于构建全球治理体系的探索与实践,为人类思考与建设未来提供了新的路径,得到广泛认同,越来越多的国家参与其中,共同行动,这将对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2、为什么说世界不同文明需要交流互鉴?(为什么)P37

    文明包含着人类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积累的宝贵经验,是世界各国各民族对人类作出的不可磨灭的贡献(原因)。我们要学习和借鉴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坚持以我为主,兼收并蓄(对待态度)。(文化没有优劣之分,都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3、中华文明如何在交流互鉴中发展?(怎么做)P38

    中华文明在交流互鉴中发展。中华文明是在中国大地上产生的文明,也是同其他文明不断交流借鉴而形成的文明。中国积极主动地与世界各国交往,从不同文明中寻求智慧、汲取营养,不仅有助于自身文明的发展,而且能够推动世界文明的进步,与其他文明携手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各种问题。

    4、如何在文化交流互鉴中学习其他文明?(怎么做)P39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对其他文明的学习,我们不能只满足于欣赏物件的精美,更应该领略其中蕴含的人文精神。通过精神的交流互鉴,为人类社会发展提供精神支撑和心灵慰藉。

    ●易混易错:中华文明是最优秀的,我们要坚持以我为主,不需要吸收外来文明。(×)

    九年级下册政治知识点

    第五篇:九年级政治第二课中考考点

    九年级政治第二课中考考点

    1、理解文化的重要性:①文化形成一个民族的精神世界的精神力量,是民族和国家生存的前提条件;

    ②文化积淀着一个民族和国家的全部文明成果,是民族和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宝贵精神财富;

    ③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斗的不竭动力;和谐文化是全体人民团结进步的重要精神支撑;

    ④随着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日益发展,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各

    民族的文化将不再局限在狭小的范围内,而是自觉地将本民族的文化推向世界,逐步融入世界文化发展的潮流中。

    2、知道汉字的特点及作用: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历史悠久。它是抽象性、哲理性与艺术性的统一;

    它是中华文化的主要载体,绝大部分优秀的中华文化都是通过“它”来记载和传播的。

    3、把握中华文化的形成、特点以及与世界文化的关系

    中华文化的形成:中华文化是中国各族人民在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过程中共同创造的;

    中华文化的特点: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中华文化的地位:中华文化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瑰宝,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与世界文化的关系:①中华文化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瑰宝,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②中华文化为世界文化的丰富和发展做

    出了杰出的贡献;③众多的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闪烁着我国各族人民勤劳与智慧的光芒;④中华文化在与

    世界文化的交流中,将会成为具有全球意义的文化资源,为世界文化的丰富和发展做出新的贡献,中华文化也将

    在与世界文化的交融中,与时俱进,不断丰富和发展。

    4、列举文化遗产物质文化遗产:长城、故宫、苏州园林、泰山寺、海春轩塔等;

    非物质文化遗产:京剧、武术、书法、发绣、淮剧、杂技等。

    5、每位公民要积极弘扬民族文化,承担保护文化遗产的义务和责任,为保护世界文化遗产贡献自己的力量。

    6、为如何保护文化遗产提建议:

    国家:

    1、制定专门的法律法规,为文化遗产保护提供法律保障;

    2、加强道德建设,提高公民素质;

    3、严格执法,严厉打击破坏文化遗产的行为等;

    社会:

    1、有关部门加大对文化遗产宣传和保护的力度,提高公民保护意识;

    2、树立先进典型,表彰先进,营造良好的氛围;

    3、对不文明的的行为进行曝光,加强社会监督等。

    个人:

    1、增强文化遗产保护意识,自觉宣传保护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做文化遗产的传承者、弘扬者、做精神家园的守护者;

    2、从自身做起,自觉保护文化遗产,如不乱刻乱画、自觉保护环境等;

    3、要敢于和不良行为做斗争如劝说和制止乱刻乱画等;

    4、就保护名胜古迹和文化遗产向有关部门提合理化建议等。重视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重要性)

    1、有利于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

    2、有利于继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3、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

    4、有利于增强爱国主义情感、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等。

    7、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的重要性(为什么)

    ①只有文化上的认同,才会有情感上的共鸣,才能提高民族凝聚力,增强民族团结和促进社会安定;

    ②民族、国家的命运直接影响我们的情感;③热爱祖国,具有高度的民族自豪感、责任心,源于对民族文化的认同; ④各族人民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是实现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文化基础;

    ⑤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和谐文化是全体人民团结进步的重要精神支撑。

    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的具体要求:(怎么办)

    ①积极继承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②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③随着时代的进步,在实践中不断推进民族文化的创新与发展;④要勇敢捍卫民族的尊严和祖国的利益;⑤要正确对待外来文化;

    8、怎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①正确对待外来文化:对外来文化实行全盘肯定和全盘否定都是错误的;应有分析、有选择、有批判地借鉴和吸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②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注意防止和剔除民族文化中的消极、落后成分,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③积极吸收中华传统文化和世界文化的优秀部分,并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9、将传统节日定位法定假日的意义?(博物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免费开放)

    ①有利于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②有利于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③有利于丰富文化生活;

    ④有利于我们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⑤有利于更好地了解和掌握中华文化,扩大传统文化的影响;

    ⑥有利于加深民族情感和爱国主义精神,增添生活乐趣等。

    中外互办文化年的意义?①有利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②有利于促进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加深友谊;③有利于提高我国的国际形象和地位;

    ④有利于加强对外开放; ⑤有利于东西方文化的相互学习、共同发展; ⑥有利于保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等。

    10、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性(为什么)

    ①民族精神是对文化的提炼,是民族得以发展、历史蔓延的推动力。②民族精神凝聚着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是中华民族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的集中展示,是激励和支撑中国社会不断发展、中华民族兴旺发达的强大精神动力;

    ③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结合在一起,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知识困难、顽强拼搏、勇于创新、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动力;④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精神动力和重要保证。

    11、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根):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12、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结晶,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中华民族奋斗历程中不断发扬光大、不断丰富发展。

    党对民族精神的发展:革命年代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红岩精神、西柏坡精神;

    (具有先进性和时代性)建设和改革:大庆精神、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洪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抗震救灾精神等。

    13、我们要自觉践行民族精神(就如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提建议:)

    国家:①要适应时代要求,不断丰富和发展民族精神; ②要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纳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③要正确对

    待优秀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与时俱进,勇于创新;④有关部门要加大宣传力度,树立典型,表彰先进,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⑤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学校:①组织学生阅读优秀历史文化读物,感悟民族精神;②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体验民族精神。如参观爱国主义教

    育基地、参观名胜古迹等;③以多种形式、途径来加强民族精神宣传教育。如召开主题班会、请革命先辈作报告、组织学生观看爱国主义影片等;④编印民族精神的宣传小册子;⑤制定具体规范,引导学生身体力行等。

    个人:①认真阅读优秀历史文化读物,学习了解民族精神;②积极宣传中华民族的伟大民族精神;③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体验和实践民族精神;④同违背民族精神的思想和行为作斗争;⑤从培养爱国主义思想做起,从培养良好行为习惯做起,从日常生活做起,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推荐阅读:
    九年级下册政治第二课知识点(共五则范文)
    2024年爱人生日快乐词 爱人生日快乐说说祝福语(14篇)
    劳动合同与劳务合同个税的不同(14篇)
    最新初中教师个人教学计划 生物教师个人教学计划(5篇)
    2024年宅基地的买卖合同(二十一篇)
    中学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