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工作反思优秀[共五篇]
第一篇:小学语文教学工作反思优秀
语文是学生在学习阶段中一门重要的科目,只有做好小学语文教学工作,才能够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语文教学工作反思,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小学语文教学工作反思篇一
20____学年下学期,本人坚持认真备课、上课、听课、评课,及时批改作业、讲评作业,做好课后辅导工作,广泛涉猎各种知识,形成比较完整的知识体系,严格要求学生,尊重学生,发扬教学民主,使学生学有所得,不断提高,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思想觉悟,并顺利完成教育教学任务。下面是本人的教学经验及教训。
1、要提高教学质量,关键是上好课。为了上好课,我做了下面的工作:
⑴课前准备:备好课。
①认真钻研教材,对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每句话、每个字都弄清楚,了解教材的结构,重点与难点,掌握知识的逻辑,能运用自如,知道应补充哪些资料,怎样才能教好。
②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的质量,他们的兴趣、需要、方法、习惯,学习新知识可能会有哪些困难,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③考虑教法,解决如何把已掌握的教材传授给学生,包括如何组织教材、如何安排每节课的活动。
⑵课堂上的情况。
组织好课堂教学,关注全体学生,注意信息反馈,调动学生的有意注意,使其保持相对稳定性,同时,想方设法创设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情感,使他们产生愉悦的心境,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课堂语言简洁明了,克服了以前重复的毛病,课堂提问面向全体学生,注意引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课堂上讲练结合,布置好家庭作业,作业少而精,减轻学生的负担。
2、要提高教学质量,还要做好课后辅导工作,初一的学生爱动、好玩,缺乏自控能力,常在学习上不能按时完成作业,有的学生抄袭作业,针对这种问题,就要抓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并使这一工作惯彻到对学生的学习指导中去,还要做好对学生学习的辅导和帮助工作,尤其在后进生的转化上,对后进生努力做到从友善开始,比如,握握他的手,摸摸他的头等。从赞美着手,所有的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理解和尊重,所以,和差生交谈时,对他的处境、想法表示深刻的理解和尊重,还有在批评学生之前,先谈谈自己工作的不足。
3、积极参与多媒体教学设计交流,观摩优秀课件及教案,虚心向同行学习教学方法,博采众长,提高教学水平。现在我利用业余时间学习,不但提高了自己相关的业务技能,同时也为全体小语教师提供了很好的课件交流服务。
4、认真学习新课标要求,勇于从事语文教学的新尝试,并成功的运用电脑多媒体课件上了一节语文公开课《翠鸟》,借以带动现代语文教学工作的创新。
5、“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在教学工作中难免有缺陷,例如:授课时重点突出不够明确,平时对于学生整体照顾不够等。现在,我也正在不断改正中。
总之,在本学期的各科教学工作中,我都力争严格要求自己,无任何有悖教学大纲和新课改要求的做法,并能做到为人师表,语言健康得体,举止文明礼貌,以身作则,注重身教。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仍将一如既往的要求自己,努力工作,发扬优点,改正缺点,开拓前进,为母校的建设与发展奉献自己的力量!
小学语文教学工作反思篇二
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程,我们高兴地看到,很多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意识已发生了改变,许多新的教育理念已被慢慢认同,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也在日益发生着变化。
然而,目前现实的教学过程中,很多老师还是在课的准备和设计方面比较重视,注重最大限度的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切实有效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大力倡导“质疑”,“探究”的精神,但在听课中却发现小语课堂教学中存在很多问题:
1、对文本主旨的把握问题
教学中要摆好整体把握与局部解读的关系,防止“以偏概全、因小失大”。
如《陶罐和铁罐》一课,教师引导学习了陶罐和铁罐对话之后,问学生:“你喜欢陶罐和铁罐?
老师紧接着告诉学生: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从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来看,是让学生懂得怎样看问题和想问题,文中有个小泡泡,是这样问的:读了这个故事,我想到了……因此在教学中应该允许学生从多方面去谈自己阅读中的感想和启示。而且本课的主旨不是停留在“谦虚和落后”上,而是明白“人和物都各有所长、各有所短,不仅要看到自己身上的优点,也要看到自己身上的缺点。”主旨的多元化以及主旨的提炼都是教师解读文本中要关注的问题。何况这是第一课时,课文还只是上了第一部分,故事还没有讲完,完全没有必要在这里揭示课文的主旨,从这个教学环节来看,我觉得教师问题的指向性有所偏颇,对文本主旨缺乏整体把握。教师该怎么问学生,如何设计问题,在什么时候呈现问题,都需要进行精心预设,都应该是认真细读文本之后进行的。
文本细读,不光需要微观层面的细腻地读,也需要中观层面、宏观层面的细读,这三者应该成为一个整体。因此教师在钻研教师时,既要有字词方面微观的细读,还要有对文章结构方面的、文化背景方面的宏观的阅读。
2、对文本整体感知的问题
整体感知课文,能让学生对课文内容有大致的了解,也是让学生对作者如何布局谋篇有个清晰的认识,初步感知文章的结构特点,对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写作能力、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都是很有必要的。
以《长城》一课为例,有一老师提出了这样的问题:说说长城给你的印象?
本应该在学生表述完之后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文章的结构出来了,上课的思路也呈现了。可是老师在学生说了“我觉得长城很长”之后马上就进入了课文的第一小节学习。
《孔子拜师》一课、《清澈的湖水》一课,教师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后,学习生字词后就直接进入了第一小节的学习。
《珍珠鸟》一课,自由读文后,让学生想想作家的珍珠鸟是怎样的?
紧接着就从书中找出写珍珠鸟小的句子。然后了解珍珠鸟发生了哪些变化?
这样的教学设计,40分钟里所关注的都是珍珠鸟,始终忽略了作者“我”,也使得文本所表现的主题“人和动物和谐相处”没有着落。
如果在导入之后,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围绕“课文写了什么”进行自由阅读。学生可能会说:“课文写了珍珠鸟很小、很胆小、很可爱、……”
从学生的回答中,我们看出学生读出的还是局部,没有一个整体上的把握。因此教师的教学不是就此打住,马上进入下一个点的学习,而是应该及时地给与引导。
教师此时可以这样导:“是呀,课文写了珍珠鸟的小、可爱等,那除了写珍珠鸟,还写了谁呢?
生:还写了作者“我”。
师:那写了他们之间的什么事情呢?你能将两者联系起来说一说吗?
生:写了珍珠鸟在我的精心照料和呵护下渐渐胆大,告诉我们……
师:让我们一起去看看作者是怎么写珍珠鸟的?想想“我”是怎样逐渐得到珍珠鸟的信赖的?
教师这样的引导,让学生懂得阅读一篇文章之后,能抓住主要人物,把人物之间发生的主要事情概括出来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而且本课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在教师的引导中显现出来,教学目标明确,学生的阅读能力、概括能力就是这样的引导下逐渐形成的。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小学语文大纲》中明确要求学生学会概括段落大意和中心思想,教师们非常关注文章的结构,一般一堂课都是在理清了文章脉络之后进行精讲的。但是在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教师却渐渐淡化甚至丢失了这种整体上把握全文的意识。其实反思我们的课堂教学,从整体入手,初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精读课文之后再回归整体的传统教学,依然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精华,我们语文教师不应丢弃。
小学语文教学工作反思篇三
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方式都在发生着变化。大家欣喜地看到教师的观念在逐渐更新,教师的角色在悄悄变化,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慢慢凸显。以培养学生“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个维度为目标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正逐步走向教学前台。但是,从笔者所听过、看过的教学观摩课中,也产生了一些疑惑,就此,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对课堂流行语的反思
随着“尊重学生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的教学理念的深入,小学语文教学中越来越注重鼓励学生从多角度、多方位去思考,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内容和适合自己的方法来学习语文。这些流行语的产生本身意味着小学语文教学对人本的回归、对学习自由的拓宽以及对个体的尊重,但冷静下来仔细想想,热闹的背后有许多让人深思的问题。
1.“请用你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
课堂上,教师言罢,教室里立刻人声鼎沸,场面极为热闹。但学生喜欢的方式真的只有大声朗读么?这跟教师的导向有很大关系。在小学阶段,教师比较强调高声朗读,因为,这样易出效果,也便于教师检查。但是,其他的阅读方式学生难道就不需要掌握了么?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中就明确提出了要“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退一步说即使学生已经掌握了各种阅读方式,也不要总强调“用喜欢的方式读一读”。学生不喜欢的方式就不再用了,可以随心舍弃了。比如默读和浏览,要求学生将字码直接译为意码,这是一种高心智的活动。《语文课程标准》对默读提出了具体的分段要求:第一学段(1~2年级)要求学习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第二学段(3~4年级)要求学生初步学会默读,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第三学段(5~6年级)要求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时时引导学生学习、运用默读。但在学生自主选择时,往往避难就易。如果一味地用喜欢的方式读,极易让学生产生遇难逃避的不良心理。
2.“你学懂了什么”。
教师话落,学生纷纷举手回答。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场面热烈感人。教师或全盘肯定,或蜻蜓点水式评价,不深究,听之任之。仔细品评,我们不难发现,学生对于这一问题的回答是多层次、多角度、多侧面的,可谓竞相纷呈。然而遗憾的是,教师的种种表现常缺乏针对学生语言表达加以点拨、引导及在情感体验上体现“拨云见日”的功力,给人以“神龙见首不见尾”之感。更令人遗憾的是,这样的提问单纯地成了教学的形式,而没有成为深入探究的绝佳途径。下一环节的教学几乎又是从“零起点”开始,很少去考虑学生已经获得了哪些信息,造成资源浪费。
3.“你想学哪一段,就先学哪一段”。
如同在语文课堂中设置了学习超市,教师根据多数学生的选择进行教学。表面上看是教师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但实际教学中,这种方式对所有的课文都适用么?语文教材中的课文或写人、或叙事、或状物、或说理。结构或并列或总分,文体有别,结构各异。
现在教师视批评如越雷区、如履薄冰,似乎稍有批评就会扼杀一个“牛顿”,夭折了一个“爱迪生”。殊不知,一味这样只会成为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温柔杀手”。当课堂上激烈争论的学生期待教师的明辨是非时,教师所给予的“你们都有一定道理”“你们都很聪明”就会弄得学生摸不着头脑,不知自己的观点到底对不对,这种不分是非、不置可否的赏识,只会对学生正确理解知识造成误导。用鼓励的方式培养孩子的自信固然是一种方式。然而,我们在提倡表扬、奖励、赏识的同时,一定要注意赏识的分寸。
二、对课堂学习方式的反思
1.“自主”与“自流”。
“你喜欢学哪一段?”“你想先学什么?”“你想怎么学?”让学生自读课文、自定学习内容、自选学习方法已是当今阅读课上的“流行曲”。的确,它能高扬学生的主体精神,是物本向人本的提升,是认识活动到生命活动的提升。然而凡事都有个度,当新的课文还没有成为学生产生强烈阅读欲望的“诱因”、学生还没有对阅读文本产生欲罢不能的内驱力时,便让学生自定、自选学习内容,其结果只能适得其反。还有,在汇报(全班交流)时,学生汇报什么,教师就教什么,自己没主见,教学无主次,完全处于被动应付地位,如此教学如何能有益有效?学习离不开教师,自主学习的确需要宽松的教学氛围,但为了让学生去自主,教师让出“平等中的首席”,甚至不去组织学生学习,退出教学的舞台,成为一个旁观者,这实质上是把自主学习异化为了放任自流。
例如,有位教师教学《只有一个地球》,在学生初读后问学生:“此刻你心中有什么滋味?是不是觉得酸酸的、甜甜的、苦苦的?”接着让学生说感受,谈体验。学生一会儿说酸,一会儿说甜,一会儿说苦,东一榔头西一棒,杂乱无章,学生说到哪儿,教师就跟到哪儿,完全放弃了自己的主导权,对教学无组织,对学生不引导,弄得学生和听课的教师如坠雾中。我们既反对教师牵着学生鼻子走,也反对教师跟着学生走。教师应该是学生的领队,当学生需要“引导”时就站到队伍前,需要“穿针引线”时就插到队中,要以学定教、顺学而导,确实担当起促进者、引导者、参与者的角色。
2.合作学习“拉郎配”。
“合作学习”目前被教师视为培养学生学会交往、学会合作的最有效方式,风靡小语课堂。但是我们在听课中发现,教师在组织合作学习时,对内容的设计、要求的提出、呈现的方式、活动的展开、合作的组织等有些主观随意。只要教师觉得该合作学习了,即使学生没有进入状态,毫无探究欲望,也必须迅速加入学习小组;教师觉得该汇报成果了,即使学生正在进行激烈的思想交锋、正处于欲罢不能的探究状态,合作学习也必须戛然而止……合作学习成了变相的“拉郎配”,成了许多教师落实新课标、新理念的一种装饰。
例如,有位教师教学《曼谷的小象》,一节课组织了三次合作学习。第一次在初读课文后,要求四人小组谈谈初读后的感受;第二次在重点理解小象拉车、洗车部分,要求学生小组讨论“你觉得小象怎样,哪些词语表现了小象的聪明、乖巧?小象为什么会这么聪明、乖巧?”第三次大组交流:“假如不要小象帮忙,我们还有哪些办法把车拉出来?”第三次合作学习,除了第二次有必要外,其余两次纯属为合作而合作,毫无意义。
我们认为合作学习不只是一种外在的东西,而是一种精神和内在的品质。因此教师在教学中组织合作学习要把握契机,精心设计合作学习的内容、要求、呈现的方式、学习的组织等。不要大事小事必合作,每一次合作学习都要有合作学习的必要、合作学习的价值,否则这种合作学习就会浮于表面。
课堂教学中以下几种情况比较适宜使用合作学习:一是出现了新知识,需要培养探索、合作能力时;二是遇到大家都企盼解决的问题,而依靠个人能力又不能实现时;三是学生意见不一致且有争论时。
第二篇:小学语文教学工作反思
小学语文教学工作反思
六年级 冯亚敏
为什么学生课堂上发言越来越少,来来去去都是那几个熟得不能再熟的人?为什么许多学生质疑解难的能力似乎不升反降?我不断地在心里问自己。通过我的细心观察,调查访问,我把我内心的想法拿出来和大家分享。
高段学生课堂发言不积极的类型多样,常见的类型为:害羞内向型;内心游离型;漠不关心型;爱出风头型;无话可说型等。1.害羞内向型
有些学生的性格比较内向,不太爱与同学、老师或其他人交往,不太爱参与集体活动。通常在上课时不会主动发言,但貌似很认真地听讲,不做小动作,更不讲悄悄话。他们有潜在表达的欲望,可同时又害怕表达。他们格外敏感,尤其在意老师与同学的看法,回答问题总是战战兢兢,显得楚楚可怜。如果老师提问到他,要么选择一言不发,要么平静地看着你,要么害羞地低着头,胆量稍大一点点的,就很勉强地用可以与蚊子媲美的声音支支吾吾地说出个答案。老师一般不忍心责怪,无可奈何地请他坐下,让他再好好思考。时间一长,老师一时忍不住火,很不小心地开骂了,那好比是火上加油,那学生的嘴只会变得更加严实。2.内心游离型
眼到,口到,心却没有到,游离于课堂之外。造成这种情绪的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我们老师。老师对教材的处理,对课堂气氛的掌控,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这些任何一方面的失败都会成为学生不想听课,不想发言的根源。我就想说。好玩的课大多气氛轻松和谐,师生之间没什么距离感。3.漠不关心型
他们对于课堂活动,想参与就参与,不想参与就不参与,全班那么多人不缺我一个,忽视自己的重要性。这类学生成绩不上不下,就是我们所说的班级中游的学生,也是最容易被老师忽略的学生。他们没有像学困生和优秀生那样的关注度,自然对自我的要求也降低了,对自己在集体中的存在感也变小了。4.爱出风头型
班里有这样的学生,他很少举手,却对任何问题表现得自信满满,胸有成竹。在不少人回答失败后,才两眼放光地看着你,暗示你,他知道怎么回答。这样的学生这大多是好胜心、虚荣心致成的。因为他们大多是班上成绩好的人,有时一个问题下去,他们都不举手,其他胆小些的更不用说了。而且,时间一长,这类学生变得骄纵,其他学生呢,一遇难题就眼巴巴地看着他们,等着听答案。有时老师也在无形中形成这种依赖,因此班上或多或少总有几个“难题专业户”的学生。这种情况下,老师的提问与引导就变得更为重要。过于浅白的问题学生不屑回答,过于难涩的问题学生难以回答。问题梯度的把握与表达,都是老师在备课中就应当反复考量,设计的。5.无话可说型
课堂上有时会出现学生因为没有话要说而不主动发言的情况。主要的原因当然是对所要探讨的学习问题还缺乏理解和发现,这可能跟学生课前的准备不足或缺乏生活经验有关。新课程倡导的是主动学习,提倡发现式和探究式学习方式,课前准备除了要预习课文,预备学习用具外,还要搜集与课题相关的信息和资料。特别是在研究性学习中,学生自身的生活经验和课前搜集的信息资料是探究问题的材料依据。可见,问题的提出是否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及在课前能否搜集到一定的信息资料很重要。
其实,课堂中学生不爱发言的类型还有,各人都不同。造成课堂气氛沉闷,学生不爱发言的原因有许多:比如教学模式单一;教材远离学生的生活;教学评价比较专制等。另外,由于目前班级学生太多,一节课的四十分钟不可能全部叫到,即使都举手,能起来回答的学生顶多不会超过一半。所以长期以来,一些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就受到了挫伤。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多引导、启发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教师要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教师还应采取各种方式给学生以鼓励,使学生的思维更活跃,探索热情更高涨,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指导者。
教学工作反思
六年级李国芳
紧张而忙碌的一个学期的工作即将结束,现将本学期工作做一下总结:
一、加强学习,努力提高。
本学期我在思想上严于律己,时时以一个好教师的标准来约束自己,鞭策自己,力争在思想上、工作上取得进步,得到提高。积极参加政治学习,深刻剖析自己工作的不足,找出自己与其他教师的差距,努力提高自己的政治水平和理论修养。同时,服从学校的工作安排,配合领导和老师们做好校内外的各项工作。“学海无涯,教无止境”,作为一名教师,只有不断学习,才能维持教学的青春和活力。一年来,除了积极参加政治理论学习外,我还积极进行业务学习,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和业务素养,使自己能够更好的胜任教师工作。通过学习,让自己树立先进的教学理念,不断充实了自己,也发现了自己在教学中的很多不足,为自己教学实践和教学能力的提高做好了准备。
二、认真备课,上好课。
教育教学是我们教师工作的首要任务,开学初,我认真通读教材,数学力争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认真制定好集体备课计划。课前,我认真钻研教材,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教案。并虚心向有经验的教师学习、请教,力求吃透教材。课堂上,我努力将所学的课程理念应用到课堂教学与教育实践中,精讲精练,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思维,力求用活教材,实践新理念,增加课堂教学的吸引力,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学习主动性,力求让我的教学更具特色,形成自己独具风格的教学模式,更好的体现素质教学的要求,提高教学质量,每上一堂课,我都做好充分的准备,绝不打无准备之战。课后注意对学困生的辅导,每讲完一节课,及时反思,找出自己教学中的不足。本学期参加了学校的教研示范课活动。同时对待不同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帮扶方法。特别是对待后进生,我总是给予特殊的照顾,课堂上多提问、多巡视、多辅导。对他们的点滴进步给予大力表扬,树立起他们的自信心和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经过努力,一部分后进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学习成绩提高不少。另外,我还把自己在教学中比较成功的地方收获与不足等写进每月的教学反思中,为以后的教学积累经验。
在这学期中,虽然每天都是忙忙碌碌的,但我忙得高兴,忙得开心,今后我将更加努力工作,不断提高自己。
第三篇:小学语文教学工作反思
小学语文教学工作反思
小学语文教师工作反思
一个学期即将结束,我回顾了自己在本学期里所做的工作,认真反思,总结积累经验,希望能取得更大的进步,小学语文教学工作反思。
我是一名语文教师,更是一位班主任,不仅要抓好自身的教学工作,更要肩负起班级的管理和学生的教育工作。
社会、家庭把一个个天真活泼,充满朝气的孩子送到学校,交给我们老师,这是对我们当教师的多大信任啊,那么我们就应该懂得如何去爱我们的教育事业,乃至于爱我们眼前的每一位学生。有了对教育事业的爱,有了对班级、对学生的爱,才能凭着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深入、细致地开展工作,用恰当、灵活的工作方法教育好、培养好学生,尤其是后进生。
工作中,我虚心向他人学习,努力积累教育教学经验。经常阅读教育教学杂志报刊,学习《新课标》,积极参加校本培训,认真备课,教法力求灵活有实效,让学生自主性地参与学习,培养他们创新意识、探究精神。在上好课的同时,细致地批阅作业,并帮助学生及时订正。课外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辅导。
让学生学好文化课的同时,我努力培养学生能力,想方设法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班级的管理与建设中。与学生合作是班主任工作的重点。《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是一个决策者,而不再是一个执行者。”对于班级管理,我们不能“一手包办”,也不能“放任自流”,而应建立以学生为主体、全员参与,以教师为主导、协助管理的合作关系,建立一套自律的班级管理模式,教学反思《小学语文教学工作反思》。通过民主、自主的竞选后,在班干部上岗前,要作好岗前培训,使他们明确自己的职责和工作范围,以及要达到的目的(或效果)。学生在工作中总会表现出稚嫩的一面,需要老师去指导、去组织。因此,在班干部日常管理中,对出现的问题要及时处理解决。同时,通过每周的班会和其它渠道,对班级现状了如指掌,做到活而不乱、严而有度,并根据实际情况做出下一步决策。
柏拉图说:“教育者的品质为教育成功的因素。”身教重于言教。我努力从小事抓起,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低年级儿童缺少自主意识,教室里有时粉笔掉地上或地上出现果壳纸屑,很多学生都不会自觉地去捡,于是我就以身示范,自己捡、自己扫。学生看到后,纷纷跑来帮忙,我就趁机表扬、引导,让他们意识到维持环境的洁净是大家的责任,是大家的光荣。以后,学生都能很自觉地保持教室的洁净。
班主任的工作是琐碎的,却更需要耐心和细心。我热爱每一位学生,他们和我是平等的,我尊重他们,也努力地去了解他们。平常课前课后,尽量到学生当中去,和他们聊天,听学生反映,观察学生的精神状态和情绪变化。谁进步了,给予表扬和勉励;谁退步了,给予点醒和鞭策;谁生病了,给予关心和爱护;谁有困难,给予帮助和安慰。让学生亲近自己,使自己成为他们的朋友。在工作中,我发现与学生交谈,特别是进行思想教育时,需要把握学生心理,运用一定的谈话技巧。这一点受自身年龄、教学经验影响,我还稍嫌稚嫩。因此,我正潜心研读相关的心理学和教育教学资料,学习他人宝贵经验,努力使自己做得更好。
孩子就如同一张白纸,上面的五彩斑斓总是慢慢积累,现在的底色将注定其基础色调。红则愈红,黑则愈黑。而我希望我带给学生的的一片晴空、绿地、清水这些最纯洁、最美丽的画面摆在我面前时,我会更加努力地迈好每一步。
第四篇:小学六年级语文教学工作反思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学工作反思
让学生学得有趣、学得有味,致力于学生终生、全面发展,突出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是每个语文教师的责任。小学六年级的学生通过几年的阅读积累,已储备了一定的知识,也有着相应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他们正处于生理发育的初期,心智正在发展,血脉正在形成,这些学生即将迈入中学的大门,如何进一步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有效发展他们的语文能力呢?
(一)因势利导迁移应用
六年级学生在校园里显得更为活跃,他们有热情,也显得任性、容易冲动。有时他们会在桌面上、厕所里涂写,几句小诗、一行话语,好象像以此表达对学校的留念,更多的学生早在第一学期就忙着写临别赠言。教师如何因势利导,抓住学生的情感契机,引导他们以恰当的方式表达出来呢?实践证明:积极疏导,把他们的心语得以外化,由此激发他们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是有效的路径。恰逢学校欢庆百年的盛事,校园面貌有了大改观,组织学生为新砌的花坛写温馨的宣传用语,为新建的大楼内部选择格言警句、写凡人小语,为校园电视台积极撰稿。在练笔、讨论、推敲中学生乐而不疲,尊师爱校、友爱同学的美好情操得到提升。例如,为了给学校的百年纪念石碑起个悦耳的名称。
(二)融会贯通,以一当十
六年级语文教学如果仅凭几十篇课文的精讲深挖、设计无数的练习,由此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习作水平,往往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学生的学习兴趣难以提高。的确,课文只是个例子,应由一篇文章的阅读触及其余,启发学生把知识融会贯通,灵活、高效地学,有趣有味地学。例如在学习了《卖火柴的小女孩》后,相机返顾或推荐《小珊迪》《小音乐家杨科》等课文,引导学生把几个人物作横向比较,培养学生读书思考、分析感悟能力,这是从文章的内容方面相串联的;还可以从作家的系列作品拓展,在学习小组里交流安徒生这位“世界童话大王”的名作,花时少、收效高,关键是培养了学生广读博览的兴趣;还可以进行读写知识的迁移,在阅读教学中巧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情感:新年的阳光照着小女孩小小的尸体上,她的手里还捏着一把烧过了火柴梗。新年的街头热闹依旧,可怜的小女孩并没有引起人们的关注。大家展开了丰富的想象,他们的思维活动向纵深发展。由此,教师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求,让这一久远的童话故事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小女孩被奶奶紧紧地搂在怀里,她俩越飞越高,越飞越远,飞到那没有饥饿、寒冷、痛苦的饿地方去了。她们向着光明和幸福飞去。看,那青青的芳草地、活泼的孩子们把她们吸引住了,她们来到了,来到了你们的中间。你会,你会,你会。在这样的课堂教学中,充分体现了语文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了培养。
(三)开发课程熏陶情感
在实际课堂中,特别是六年级语文教学中,难以听到琅琅的读书声,如果我们基于以培养学生的读写兴趣为目的、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根本,必然会摒弃。学校广播电视台对六年级的这一活动进行了全场摄像在全校播出了。这一活动的开展激发了同学们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丰富了学生们的校园生活:同学们觉得毕业前的学校生活是紧张有序的,也是丰富多彩的,令人回味的。在他们的习作里、日记中有生动的记录;在他们的影集里、校园网里有珍贵的镜头;还有的以诗与画的形式、书信的方式告诉自己的亲朋好友,这是没有预设的、水到渠成的语文学习活动。
我想,这是在问老师,又不仅仅是,我们该认真反思反思教学中的一些行为了。《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的探讨实施决非上几节公开课、写几篇文章、出几份试卷所能含涵盖的,我想,它的积极实施是体现在每个教学进程中的,六年级的师生同在新课标的背景下,应共享一片艳阳天。
实践证明,在生动活泼、师生互动的课堂里、在丰富有趣的活动中,六年级学生的知识、能力会喜获“双赢”,他们的情感会得到升华,语文学科的魅力才足以得到展现。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求知的内在动力。激发起学生的兴趣, 学习就会积极主动, 学得轻松而有成效。但是学习兴趣不是天生的, 主要在于教师如何引导学生, 充分调动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进而能创造性地学, 最终达到优化课堂教学和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语文教学应该怎样去激发学生的兴趣呢? 下面就笔者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实践, 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一、创设各种情境,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程改革的今天, 应多方面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挖掘学生兴趣的潜在因素。做到一上课就紧紧地抓住学生的注意力, 激起学生的兴趣, 使他们很快进入 “最佳学习状态” , 这是上好课的第—步。1.教师应成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 引导者与合作者。教师的角色便是调动学生主动思维和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因此,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创设条件,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探究, 成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协助者。例如 《翠鸟》 —文第三自然段是写翠鸟行动的敏捷, 这一段学生较难理解。教师可设计这样—个问题: “从哪些地方看出翠鸟行动的敏捷?” 学生很快找出 “难以逃脱”、“锐利”、“像箭一样飞过去”、“叼起” 等词句, 但不一定能找出 “只有苇杆还在摇晃, 水波还在荡漾” 这样的关键句子。此时, 通过演示翠鸟钓鱼的情景, 使学生如身临其境, 看到翠鸟活了、飞了, 动作是那么敏捷。教师顺势提问: “苇杆的摇晃和水波的荡漾持续的时间长吗? 翠鸟到哪里去了?” 学生茅塞顿开,理解了句子的含义。再反复朗读课文, 品味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精炼。2.教师要关注学生个体差异, 让每个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尊重学生、面向全体学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想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就必须面向全体学生, 尊重学生, 做学生信赖、喜欢的老师, 这样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如: 上课时应用循循善诱的语言启发学生;学生回答问题, 教师应用期待的目光看待他们。回答错了既不能讽刺, 这样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 也不能不加理睬, 而是耐心的引导这些学生, 使之正确的回答完毕, 再予以肯定。这样, 学生体会到探索成功的喜悦, 激发了学习语文的兴趣, 增强了学习语文的信心。3.营造以学生为主体的严谨活泼的课堂氛围。教师必须相信学生有潜在的尝试能力无忧论文网, 对学生的探索活动要充满信心, 循循善诱。创设师生心理相容的课堂气氛,使学生感到老师既是师长, 也是最可亲近, 可以与之交心的朋友。一般情况下, 上课半小时以后一些学生因为端坐时间较长, 感觉不太舒服, 导致精力的分散和课堂效率的下滑。有经验的语文教师会不失时机地让学生站起来模仿一个动作, 齐诵一句口号, 分组朗读一组对话等。在课堂上, 我发现坐在最前面一个学生似乎有点不耐烦, 就急中生智地请他上台表演了一个节目: 课文中描写老鹰飞翔的一连串动作。我配音朗读, 他依次表演, 学生的精彩表演赢得听课师生的热烈掌声。一个随意的安排, 竟成为一个亮点!4.运用多媒体, 调动兴趣。卢梭说: “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 电教手段具有形、色、光、画的独特效果, 鲜明的表现力和直观的形象性, 最能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 唤起其浓厚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不知不觉的进入教学内容之中。
二、在享受成功的快乐中,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一堂语文自习课上, 一名小女生懒得做练习册上的那些机械重复的题目, 只对造句和看图作文感兴趣。不知什么时候教师突然来到她身边, 并抽走了她的练习册。霎时间, 她惶恐不安, 如临大敌。然而教师并没有因为练习册上大片大片的空白而大发雷霆, 却对小女孩造的句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句子是这样的: “花骨朵们正在聚精会神地倾听春天。” 教师看了以后, 轻柔的朝小女孩一笑, 夸赞道: “非常好, 很有想像力, 多有灵性啊!” 随后又问道: “为什么不说 „倾听春天的脚步‟ 呢?” 小女孩第一次受到如此夸奖, 心头一暖, 胆大了起来, 反驳道:“有时候春天来时是没有脚步的, 是披着绿纱乘着风来的。” 教师没有说话, 只是轻轻地拍了拍她的头, 走上讲台, 她的练习成为讲造句题的范本。欣赏和鼓励带给小女生无穷无尽的动力, 在以后的日子里, 她学习热情特别高涨, 特别用功, 成绩一跃成为班级第一名。由此说明: 十次说教不如给学生一次表扬, 十次表扬不如给学生一次成功。每个学生都愿意学有进步和获得成功。
三、在质疑过程中,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思考和质疑往往是联系在一起的, 质疑是动脑思考的结果, 也是学生创造的起点。爱因斯坦说过: “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例如 《诚实的孩子》 一文, 在讲到第三自然段时, 有个细心的小女孩提了个问题: “为什么姑妈问花瓶是谁打碎的时候, 表兄妹回答„不是我‟ , 句末用的是感叹号, 而列宁回答 „不是我‟ 却用的是句号呢?” 这个问题提得很好, 我马上做了个小实验, 指着一块本来破碎的玻璃问一学生: “是你打碎的?”学生不假思索地无忧论文网说: “不是我!” 这时学生明白了文中感叹号表示表妹没有打碎的语气十分肯定, 列宁的回答用句号, 表明了他撒谎, 语气不十分肯定。这时学生感受到了自己提问与自我解决问题的乐趣, 于是纷纷举手提出自己心中的疑问, 共同讨论并得出了较满意的答案。可见在教学中, 教师鼓励质疑, 会大大增强学习的积极性。总之, 只要我们巧妙运用各种方法和手段, 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促使他们产生强烈的求知欲, 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学语文 教学反思 中国论文 职称论文 反思一: 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语文课堂? 记得在课程改革开始的时候, 很多教师、家长这样说:“课程改革虽是一个实验的过程, 但它却关系着千千万万个孩子一生的命运!” 教育家杜威先生说过:“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教育, 就意味着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生活!” 我以为: “教师在乎什么, 学生就发展什么。”(一)给学生一个“ 情感的课堂”。
1、一个语文教师应该让学生觉得极富 “激情” 在语文课中, 如何体现语文学科的 “人文性” , 其基点就在于此情感”。一个没有激情的教师, 如何能调动学生的情感, 能让学生充满热情地学习? 展现给学生一个 “充满激情的我” , 陪伴孩子度过每一段 “燃烧的岁月”!
2、尊重 “需要” , 注重 “激趣”。通过多种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或直观演示、或旁征博引、或巧设悬念„„激发他们的阅读欲望和动机, 创造 “我要学”“我想学” 的积极教学气氛。
3、教学活动中要注重置师生于课文、作者、情景之中, 也就是 “溶情”。“登山则情满于山, 观海则意溢于海” , 教学当中的 “情” 犹如教与学双边活动的 “催化剂” , 有了它, 学生才会在教师的点拨下进入课文佳境。(二)给学生一个“ 交流的课堂”。以前的语文课堂, 学生只是可怜的倾听者, 谈不上和谁去 “交流”。我们要还给学生一个 “交流” 的课堂, 实现 “文本对话”、叫 “生交流” 和 “生生交流”(三)给学生一个“ 开放的课堂”。
1、让孩子去 “展示自己”。“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 更多的是学生的一种体验、探究和感悟”。给孩子多大的舞台, 他就能跳出多美的舞蹈。课堂是什么啊? 课学是激情燃烧的动感地带, 是他们求知、创造、展示自我、体验成功的平台。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地方。学生的潜力是无限的, 关键在于教师是否给了学生足够大的平台。
反思二: 新课程需要什么教学语言
1、师语言之大忌一忌语病, 二忌冷语, 三忌脏语, 四忌咒语, 五忌浮语, 六忌烦语。教师使用不规范的语言, 或者有轻浮、侮辱性的语言, 会导致学生语言混乱, 使学生稚嫩的童心受到伤害、滋生厌烦情绪、产生逆反心理等。在新课程改革理念的光照下, 新的语文教学应为学生们提供一个温馨、和谐的人文环境, 倾注更多的人文关怀, 激发起孩子们的情感渴望, 点燃起孩子们的心灵火花, 让语文成为学生们人生成长的维生素, 应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并期待终身学习所带来的快乐。
浅析新课标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策略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新课标的提出, 广大教师在课堂教学策略方面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革,一些陈旧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方法渐渐远离我们的视线。近两年, 我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策略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实践, 并取得一定的成效。下面根据教学实践, 谈谈笔者对新课标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策略的一些看法。
一、反思——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现状
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 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方式都在发生着变化。大家欣喜地看到教师的观念在逐渐更新, 教师的角色在悄悄变化, 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慢慢凸显, 以培养学生“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个维度为目标的“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正逐步走向教学前台。但是, 从我所听过、看过的教学观摩课中, 也产生了一些不解与反思。反思之一: 课堂教学流行的用语随着“尊重学生个体差异, 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的教学理念的深入, 小学语文教学中越来越注重鼓励学生从多角度、多方位去思考, 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内容和适合自己的方法来学习语文。这些流行语的产生本身意味着小学语文教学对人本的回归, 对学习自由的拓宽以及对主体的尊重。但冷静下来仔细想, 就会发现热闹的背后有许多让人深思的问题。如: “请用你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课堂上, 教师言罢, 教室里立刻人声鼎沸, 场面极为热闹, 但学生喜欢的方式真的只有大声朗读么? “你学懂了什么。”教师话落, 学生纷纷举手回答, 场面热烈感人。“你想学哪一段, 就先学哪一段。”如同在语文课堂中设置了学习超市, 教师根据多数学生的选择进行教学。表面上看是教师尊重学生的主体性, 但在实际教学中, 这种方式对所有的课文都适用么? “你真棒!”现在教师视批评如越雷区、如履薄冰, 似乎稍有批评就会扼杀一个“牛顿” , 夭折了一个“爱迪生”。孰不知, 一味这样只会成为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温柔杀手”。反思之二: 课堂的学习方式1.“自主”与“自流”让学生自读课文、自定学习内容、自选学习方法, 已是当今阅读课上的“流行曲”。的确, 它能高扬学生的主体精神, 是物本向人本的提升, 是认识活动到生命活动的提升。然而凡事都有个度, 当新的课文还没有成为学生产生强烈阅读欲望的“诱因” , 学生还没有对阅读文本产生欲罢不能的内驱力时, 便让学生自定、自选学习内容, 其结果只能适得其反。2.合作学习主观随意“合作学习”目前被教师视为培养学生学会交往, 学会合作的最有效方式, 风靡小语课堂。但是我们在听课中发现, 教师在组织合作学习时, 对内容的设计、要求的提出、呈现的方式、活动的展开、合作的组织等有些主观随意。
二、探索—— —新课标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策略
《语文标准课程》强调: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 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过程中进行, 教师是学习活动中的组织者和引导者。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 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鉴于此, 笔者认为: 若在课堂上贯彻“激发—— —引导—— —培养—— —实践”的教学策略, 对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提高教学质量有很大的帮助。具体实施策略如下„„1.营造愉悦的学习气氛—— —激发兴趣教学中, 学生要成为学习的主体, 最主要的条件是促使学生具备学习的兴趣。那么, 教师应如何激起学生浓烈的学习兴趣呢? 关键在于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每节课都需要根据各自不同的重点, 精心设置, 创设一个引人入胜的情境。例如我在教学课文《鲸》时, 我先在黑板上写了一个大大的“鲸”字, 然后叫学生议论, 猜猜教师的用意。大家热烈地讨论着: 有的说“老师的大字写得漂亮。”有的说: “鲸字有鱼旁, 但鲸不是鱼。”有的说: “因为鲸是最大的动物。”这时, 学生的兴趣应运而生了, 我趁机让学生速读课文, 体会老师的用意。在学生知道鲸是最大的哺乳动物后, 我马上在“鲸”这个大字旁边编上1、2、3、4、5、6、7, 然后在“1”的旁边引导学生写上“大” , 接着让学生分组各派代表上黑板写上答案。兴趣盎然的环境让学生在愉悦中了解到鲸的特点和生活习性。2.引导自由阅读, 拓展思维的迁移与发散现代教育十分注重发展学生的个性, 注重引导学生自由阅读, 自由表达,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要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和智力结构, 有目的地把学生引向目的地, 让学生说出自己想说的话。如我在教《植物妈妈有办法》一文时, 首先抛论文格式出趣味性浓的问题: “植物旅行靠的是啥办法呢?”接着把课文有感情地朗读给学生们听, 创设了良好的情境, 学生感受到了蒲公英妈妈对孩子们的关心喜爱。紧接着, 对学生进行点拨引导: “这些植物是怎样出外旅行的呢?我们先来看看蒲公英。”教学操作办法如下: 1.学生自由朗读。2.自读自说, 谈谈蒲公英出外旅行靠什么办法。3.教师指导两读: 为了让孩子顺利地出外旅行, 蒲公英妈妈特意给孩子准备了降落伞。(指图)你觉得这位妈妈对孩子怎样?(关心、喜爱)4.大家练习, 比赛朗读,把妈妈对孩子的爱读出来。(要求配合表情, 表演动作)如此引导、熏陶, 学生稚嫩心灵体会了人间的母爱, 情境达到了和谐统一。至此, 我提出新的学习任务, 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 使既定思维发散与迁移: 苍耳和豌豆要旅行靠的又是什么办法?每个同学只需抓住其中一种植物来学就可以, 还可以仿照教师抓住关键词板书。这一任务交给学生, 就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3.培养审美情趣, 熏陶道德情操语文课程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操,促进德、智、体、美和谐发展。“爱美之心, 人皆有之。”小学生的心灵是纯洁的、美好的。教师的责任在于如何让学生感受美, 体味美, 弘扬美, 从而熏陶、培养优良的品格情操。在教学过程中, 在充分考虑认知因素的同时, 要充分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 渲染教学氛围, 提高学习兴趣, 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达到培养审美情趣的目的。我在教学中有如体会: 1.因势利导, 善于点拨。所谓“势”即教材内容及学生心理。引导学生在学习语文内容中去领悟做人的道理。2.熏陶感染, 潜移默化。小学语文教材形式多样, 作者的生花之笔, 描绘了许多生动鲜明的形象, 饱含丰富的情感。在这两年的教学实践中, 我努力推行自己的“激发—— —引导—— —培养—— —实践”的教学策略, 取得良好的成效。当然, 课堂教学策略将是我们永远讨论的话题。我们只有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 才能适应新形势、新变化, 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 才能使自己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小学高段学生课堂发言不积极类型分析及建议 《语文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的情景。”为达到学生自主学习、乐于探究的目的,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发言,将对课堂教学起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许多教师都会发现这样一个现象:在现今的小学课堂上,低段的课堂往往小手如林、学生积极踊跃,然而进入高段,课堂气氛明显沉闷,举手发言的学生也就那么几个。即使是很简单的问题,也很少有学生反应热烈,没有举手被老师指名回答的也常常敷衍了事,显得百般无奈。很多教师对学生课堂发言少而发愁,苦于找不到有效的对策加以解决。
为什么学生课堂上发言越来越少,来来去去都是那几个熟得不能再熟的人?为什么许多学生质疑解难的能力似乎不升反降?为什么会出现一、二年级学生抢着回答,三、四年级尽量少回答,五、六年级基本不愿回答的怪现象呢?本文从高段学生发言不积极的类型入手,对其加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可供参考的对策。
一、课堂发言不积极类型分析
高段学生课堂发言不积极的类型多样,常见的类型为:害羞内向型;内心游离型;漠不关心型;爱出风头型;无话可说型等。
1.害羞内向型
一二年级的孩子心智发育属于低级阶段,他们很喜欢说,尽管说得不怎么样。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到了高年级学生身心的过渡期,有些学生在众人面前讲话会出现羞涩心理,羞于开口、怕出错、不善于合作的心理就显现出来,他们不敢开口,不肯开口,有些学生还会因为发音不准而面红耳赤。
这类学生大多性格比较内向,不太爱与同学、老师或其他人交往,不太爱参与集体活动。通常在上课时不会主动发言,但貌似很认真地听讲,不做小动作,更不讲悄悄话。他们有潜在表达的欲望,可同时又害怕表达。他们格外敏感,尤其在意老师与同学的看法,回答问题总是战战兢兢,显得楚楚可怜。如果老师提问到他,要么选择一言不发,要么平静地看着你,要么害羞地低着头,胆量稍大一点点的,就很勉强地用可以与蚊子媲美的声音支支吾吾地说出个答案。老师一般不忍心责怪,无可奈何地请他坐下,让他再好好思考。时间一长,老师一时忍不住火,很不小心地开骂了,那好比是火上加油,那学生的嘴只会变得更加严实。
2.内心游离型
眼到,口到,心却没有到,游离于课堂之外。这样的学生对课堂本身不存在多大的兴趣,大多沉溺于自己的异度空间,要么一本正经地盯着你,那眼光都能在你身上盯出个洞来,营造出个认真听讲的状态。要么埋头苦记笔记,其实根本是机械操作,跟打字机没什么两样。
这类学生不在少数。造成这种情绪的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我们老师。老师对教材的处理,对课堂气氛的掌控,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这些任何一方面的失败都会成为学生不想听课,不想发言的根源。我们会发现,这部分学生并不是所有的课都表现出兴趣缺乏。至少,体育课,人人都活跃得很,踊跃得不得了。为什么?体育课好玩啊!那为什么语文、数学、英语就那么不好玩。其实,学生很现实,好玩的课我就愿听,我就想说。好玩的课大多气氛轻松和谐,师生之间没什么距离感。
3.漠不关心型
这类学生与上类有些相似,却又不同。他们对于课堂活动,想参与就参与,不想参与就不参与,全班那么多人不缺我一个,忽视自己的重要性。至于上课发言,乃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让别人去说吧。这些学生不是不会学习,是他缺少明确的学习目的和兴趣,有点随波逐流,有很大的从众心理。
这类学生成绩不上不下,就是我们所说的班级中游的学生,也是最容易被老师忽略的学生。他们没有像学困生和优秀生那样的关注度,自然对自我的要求也降低了,对自己在集体中的存在感也变小了。
4.爱出风头型
班里有这样的学生,他很少举手,却对任何问题表现得自信满满,胸有成竹。在不少人回答失败后,才两眼放光地看着你,暗示你,他知道怎么回答。这样的学生这大多是好胜心、虚荣心致成的。因为他们大多是班上成绩好的人,有时一个问题下去,他们都不举手,其他胆小些的更不用说了。而且,时间一长,这类学生变得骄纵,其他学生呢,一遇难题就眼巴巴地看着他们,等着听答案。有时老师也在无形中形成这种依赖,因此班上或多或少总有几个“难题专业户”的学生。这种情况下,老师的提问与引导就变得更为重要。过于浅白的问题学生不屑回答,过于难涩的问题学生难以回答。问题梯度的把握与表达,都是老师在备课中就应当反复考量,设计的。
5.无话可说型
课堂上有时会出现学生因为没有话要说而不主动发言的情况。主要的原因当然是对所要探讨的学习问题还缺乏理解和发现,这可能跟学生课前的准备不足或缺乏生活经验有关。新课程倡导的是主动学习,提倡发现式和探究式学习方式,课前准备除了要预习课文,预备学习用具外,还要搜集与课题相关的信息和资料。特别是在研究性学习中,学生自身的生活经验和课前搜集的信息资料是探究问题的材料依据。可见,问题的提出是否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及在课前能否搜集到一定的信息资料很重要。
其实,课堂中学生不爱发言的类型还有,各人都不同。造成课堂气氛沉闷,学生不爱发言的原因有许多:比如教学模式单一;教材远离学生的生活;教学评价比较专制等。另外,由于目前班级学生太多,一节课的四十分钟不可能全部叫到,即使都举手,能起来回答的学生顶多不会超过一半。所以长期以来,一些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就受到了挫伤。
二、学生课堂发言不积极的对策
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指导者,教师要多多思考学生课堂发言不积极问题与自身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行为有何联系。只有经常反思自己,并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互动尝试,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1.为学生找到表达的乐趣
教师要帮助学生认识到课堂发言的意义,那些课堂上积极发言的同学是因为他们能跟上老师的讲课思路,有思维敏捷的头脑,有在人面前表现的欲望,他们不在乎别人的评价,只是想表达自己的观点,这些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越来越强,胆量越来越大,越来越想回答问题,他们尝到了回答问题的甜头。其实,这是一个能力锻炼的过程,当一个学生放下心理包袱,勇敢地站起来,他会发现一切并没有他想像的那么难,同学们的认真倾听,老师的鼓励,将使他们从中认识到,积极回答问题一方面是出于对老师的尊重,更多的是对自己能力的锻炼,这种能力是自己的一个本领,是谁也抢不去的,无论回答得对错,能勇敢地站起来本身就是对自己挑战的胜利,是一种自我价值的体现。他们会慢慢从中感受到表达的乐趣。
2.为学生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
给他们一个充满友爱的课堂,让他们敢于发言,乐于发言,发言的学生可以不必担心自己会说错,不必去理会太多的规矩,让他们在别人面前发言成为习惯。要营造这种学习氛围,教师必须掌握师生共同发展的互动教学方式:一是要采用灵活性的教学方法,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学生情况和学校实际创设不同的教学情境,提问要有一定的启发性,需要经过一定的思考,让学生学得快乐,学得有兴趣,注意力集中;二是要实现从“教师”到“导师”的角色转变,把时间还给学生,还学生学习主体的地位,自觉地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引导者、组织者、合作者、反思者,不可以专制的、一厢情愿的把自己的知识和思想意志强加给学生,让学生觉得放心,觉得轻松,多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和消化的时间。
3.正确看待学生能力的参差不齐
有的学生回答问题思路清晰,切中主题。而有的回答问题表面化,蜻蜓点水般轻描淡写。有的甚至离题太远,对问题缺少更全面,更深入的思考。对于这样的学生,更应保护他们发言的欲望,并加以引导,给予更多思考方法和抓住问题关键的提示。也有的学生回答问题表面上看起来是匪夷所思,可从思考过程来考量一下的话,发现也不是全错。因为一题多解,殊途同归的例子很多,解题的过程比结果更重要。如果教师不全面考虑,这样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就可能被扼杀了,不利于创新意识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提高。教师要克服不重过程只重结果的倾向。教师提出问题,学生一定会经过一番思考才举手回答。这时教师简单的给予否定性的评价,就会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产生自卑心理,逐渐丧失学习的信心。其实,学生回答问题时出现错误是难免的,而这一错误的暴露,正说明了学生需要帮助。教师就可根据学生的回答,多从思考过程进行评价,有针对性地加以引导,纠正错误,使学生真正掌握所学知识。
4.把握学生课堂发言的“度”
应当鼓励学生多角度,多方位地去思考问题,教师做好引导,把握好学生发言的“度”。记得有一次上作文课,主题是写一件让我尴尬的事。审题:什么样的事才是尴尬的事呢?有学生脱口而出:就是有点说不出口的事。我马上追问了:为什么会说不出口?学生说了:因为不好意思,有点丢脸,有点倒霉。本想着借此打开话茬让学生说说。有人举手说:自己逞强眼看下雨也不带伞结果淋了个落汤鸡。这一回答简直给全班同学指明了“方向”。接着,这个说没带笔,那个说没带红领巾。全钻一个胡同里了,而且事情也没显得有多尴尬。于是,我把自己晾出去了,说起了小时候裤子破了如何躲避同学耳目上厕所的事。这下好,学生也开始回忆自己那点不好意思说的事,有的说食物过敏,有的说让别人背黑锅的事,有的说对大蒜的恐惧等等。有的结局是好笑的,有的结局是悔恨的,有的结局是难过的„„尴尬的事何止一箩筐啊。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多引导、启发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教师要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教师还应采取各种方式给学生以鼓励,使学生的思维更活跃,探索热情更高涨,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指导者。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对学习的内容或形式没有兴趣,他就不能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去。教学中,老师如果能运用恰当的教学手段创设最佳的教学情境,则有利于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探索研究的兴趣,唤起他们发自内心的求知欲望。下面我就自己的教学实践,浅谈一下自己的做法和体会,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组织学生扮演课文中的角色。
演员拍戏进入角色才能很好地表达丰富的情感,让学生扮演课文中的角色,表现课文中内容,是他们所喜欢的,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亲身体会课文的内涵,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掌握。在学习《石壕吏》时,我请四名同学上台表演(分别扮演老翁、老妇、差役、诗人杜甫)同学们热情高涨,纷纷举手要求上台,有的同学甚至举着手站起来喊:“老师,我吧!”连那些平时学习积极性不高的同学也很踊跃,我指定了四名同学,先让他们设计了一下台词、动作就上台了。通过表演,同学们在欢快的气氛中更好地理解了课文。在学习《核舟记》时,我指定三名同学扮演核舟上三个人(苏东坡、黄鲁直、佛印)使同学们更好地理解了三个人所处的位置,以及他们的神情、动作。适合表演的课文还有《孙权劝学》、《皇帝的新装》、《木兰诗》等。
二、竞赛式教学法的尝试。
柏拉图说过:强迫学习的东西是不会保存在心里的,只有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推动学生进入积极的思维状态。我在教学中把竞赛活动适当引进课堂教学,让欢乐的活动点燃学生的学习兴趣。中学生活泼好动,好胜心强,集体荣誉感强。针对这一心理特征,在学习古诗时,我把全班分成四个学习小组,每一个同学背诵古诗的情况都将影响到本小组的成绩,同学们都想为本组争光,全身心投入到背诵当中,连平时最不爱背诵的同学也非常专心。半节课后,由我当主持人开始比赛,第一轮:自告奋勇。由我指定一首古诗,每组出一名同学背诵,大家非常踊跃,往往一个组好几名同学站起来,每组都背得特别熟练,我给他们每组加上十分。接着第二轮比赛—老师点将开始了,这次由我指定同学,其他小组同学指定诗歌。第三轮:对方点将。由其他组的同学指定同学,这次被点的同学往往是平时最不喜欢背诵的,可是,由于他们都做好了充分准备,都背得很熟练。我表扬了他们,他们尝到了成功的滋味,一个个美滋滋的,也激发了他们学习古诗的兴趣。
三、表扬和鼓励也是激发学生兴趣的有效方法。
表扬和鼓励可以使蠢才变天才,批评和谩骂能使天才变蠢才。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要求是渴望被肯定。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应当始终用赏识的眼光关注学生,用赞赏的语言激励学生。这样会使学生心中充满勇气和豪情,充满信心,学习兴趣更会大大提高。
课堂上,学生回答问题时,只要言之成理,有值得肯定的地方,我就提出来加以肯定和表扬。如:“太精彩了!”“我也是这么想的。”在批改作文时,我总是用鼓励性的语言,从不给学生“泼冷水”,学生作文中哪怕是很小的一个闪光点,我也在讲评时点名表扬。这样学生写作的兴趣提高了,写作水平也突飞猛进。可见,教师的态度直接影响着学习的兴趣。我们要对学生多加鼓励和表扬,少一些批评和指责。
总之,教师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因素来吸引学生,把学生的兴趣转化为长久的动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吸引学生注意力 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内容理论性强、概念抽象、趣味性少。这些都在不同程度上使政治课失去了吸引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注意力能够提高我们的教育教学质量,实现教育教学目标。
一、充分利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增强教学的吸引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旧的教学模式常常把学生放在被动地位,教师独占课堂,从导入新课、讲授、启发、引导到测试,一讲了之。学生虽然一听就懂,但效果很不理想。那么,如何改变学生在学习中的被动局面呢?
(一)、注重课堂教学的导入
政治课与恰当的导入是分不开的,巧妙的导入如同桥梁,联系着旧课与新课;如同序幕,预示着后面的高潮和结局;如同路标,引导着学生的思维方向。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注意力,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主动配合,有利于师生双向的教学活动,所以讲授新课之前一定要注重课堂的导入。
(二)、教学方法上,突破“一言堂和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加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的过程是师生共同活动的双向过程。在这过程中,学生是主体。美国著名教育家布鲁姆认为: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生不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是知识获得过程的主动参与者。因此教学就是要善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成为主动的、活泼的、发展的学习主体。利用我校“学案导学,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探讨、自我教育与自我体验,让学生产生想说、敢说、能说,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手段上:充分运用多媒体设备,提高教学效率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普及,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网络教学已成为当前实施素质教育、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一种有效途径。网络教学有利于教师协同备课,实现教学资源共享;有利于提高教学实效,拓宽学生视野;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性、研究性学习能力;有利于创造和谐、高效的课堂气氛。多媒体课件形象、生动、直观性强,能够将课本中的一些抽想的概念直接展示在学生面前,从而调动学生的眼、耳、脑,让他们兴奋起来,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二、改进、丰富教学内容,以增强吸引力
长期以来,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既脱离社会发展实际,也脱离学生个体发展实际,是对中学生缺乏吸引力,产生厌倦情绪的重要原因。为此,思想政治课教师必须改进和丰富教学内容。大量的成功经验证明,改进、丰富教学内容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增加社会实践活动内容 《课程标准》第一次提出了教学“活动建议”,明确指出“课堂的知识教学要与课外的实践活动结合进行”,要求教师“应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查、参观、社会服务,以及引导学生搜集名言、谚语、格言,举办展览、壁报,观看电影、电视、录像等活动,并安排高年级学生撰写小论文、调查报告、总结等”,《课程标准》中的这一规定为政治课教师改进、丰富教学内容指明了方向。无疑,社会实践活动内容的增加,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既有利于增强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吸引力,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
(二)、增加乡土资料,注入乡土气息,以增强吸引力
中学生一般是相对固定地生活在某一地域内的,城市、农村都是如此,对于自己生长的环境自然有一种亲情,也更想去了解它,认识它。乡土教育内容的引入正是迎合了学生的这一需要,从而增强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吸引力。
三、加强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
在培养学生的能力上,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在“用”字上做文章,满足学生的情感需求,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这正如一杯水摆在口渴人的面前,会给他带来愉快,那是因为他需要;同样,一杯水摆在口不渴的人面前,他会无动于衷,如果强迫他喝就会造成不愉快,甚至敌对。因此,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就必须把握思想政治课的特点,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在“学”和“用”上做文章,引导学生学会用所学的知识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理论联系实际的过程,充分体现了思想政治课广泛的用途与实效性,而其广泛的应用和实效性又极大地强化了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内驱力,从“为用而学”到“越学越有用”,再到“越有用越要学”,从而形成了“学--用--学”的良性循环。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我们特别注重书本知识与现实生活的结合,力求用现实问题去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用理论知识的学习去解决现实问题,激发学生的自豪感和成就感,同时,通过对现实问题的观察、思考和理论的学习,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使学生在学与用的结合中,既开拓了视野、丰富了知识,又锻炼了能力,提高了觉悟,真正实现中学思想政治课的教育教学目的。
四、注重师生感情的培养,建立良好师生关系
素质教育要求把师生情感的和谐作为课堂教学应努力追求的一种心理环境,因此,如何科学地运用情感的功能来优化课堂教学,使教学活动中的认知和情感有机地结合起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益,这是当前课堂教学改革的一大主题。关心学生成长,耐心解答他们的问题,帮建立良好生关系,帮助他们克服各种困难,以博得学生的信任,从而取得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活跃、最现实的因素,对于促进学习效果、智力发展、能力培养都有着重要作用。因此政治课教学一定要增强其吸引力,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当然,增强政治课的吸引力还有很多方法,俗话说“教学无定法,贵在得法”。尽管方法不一,形式多样,但我们的目标却是一致的,那就是共同提高政治课教学质量。
第五篇: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学工作反思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学工作反思
英林学校 李桂兰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一个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已经结束了,回顾这一学期以来,我们三(3)(4)班全体师生在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和直接领导下,在老师和家长的积极配合和耐心帮助下;圆满地完成了教育教学工作任务,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将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一、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语文素养
语文是一门充满思想、充满人文精神、充满智慧的学科。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中,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成为教师关注的热点,讨论、交流、探究等学习方式已成为课堂的主流。我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力求做到让学生变得鲜活,让学生学得兴致盎然,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享受学习的乐趣,从而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注意新课导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中,我十分注重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譬如,在导入新课,让学生一上课就能置身于一种轻松和谐的环境氛围中,而又不知不觉地学语文。我们要根据不同的课型,设计不同的导入方式。可以用多媒体展示课文的画面让学生进入情景;也可用讲述故事的方式导入,采用激发兴趣、设计悬念„„引发设计,比起简单的讲述更能激发学生的灵性,开启学生学习之门。
(二)、培养积极探究习惯,发展求异思维能力。在语文教学中,阅读者对语言意义、语言情感、语言技巧的感悟,在很大程度上与学生的生活经历、知识积累、认识能力、理解水平有关。为此,在语文教学中,构建语义的理解、体会,要引导学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大胆,各抒己见。在思考辩论中,教师穿针引线,巧妙点拨,以促进学生在激烈的争辩中,在思维的碰撞中,得到语言的升华和灵性的开发。教师应因势利导,让学生对问题充分思考后,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知识的积累等发表不同的见解,对有分歧的问题进行辩论。通过辩论,让学生进一步认识了自然,懂得了知识无穷的,再博学的人也会有所不知,体会学习是无止境的道理。这样的课,课堂气氛很活跃,其间,开放的课堂教学给了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空间,教师也毫不吝惜地让学生去思考,争辩,真正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到了自我价值。这一环节的设计,充分让学生表述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使学生理解和表达,输入和输出相辅相成,真正为学
生的学习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二、重视朗读感悟,让课堂“活”起来。
小学语文课本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佳作,其语境描述的美妙,语言运用的精妙,思想表达的深邃,见解阐述的独到,都是引导学生感悟的重要内容。而由于课堂教学时间的有限,课文中的精彩之处没有可能引导学生一一感悟。为了使这些精彩给学生留下整体印象,我们可以在阅读中抓重点,引导学生对语言文字反复诵读,以悟出语言丰富的形象内涵,意义内涵,情感内涵。同时,让学生在感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居高临下地对课文进行品评,在品评中深化理解,升华认识,填补空白。如在《李时珍》的阅读教学中,我是这样引导学生这样品评:“学习了这篇课文,你认为文中什么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你选择其中的一点说一说。”此时的学生充分表述他们的真实感受,有的说:“文中第一、和末尾自然段中的‘著名’、‘药’、‘立志学医’‘一边行医、一边采药’‘编写本草纲目’这几个词就把李时珍的情况特点及优秀品质都介绍给我们听了,她不愧是我国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我为他深感骄傲。”这样引导学生选择自己阅读感悟的精华,进行具体表述,让他们在各自品评中进一步升华认识。
三、注重课内外结合。
美国的一位教育家指出:“课堂的外延与课外的外延相等。以课堂学习为核心,能动地向学生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等各个生活领域自然延伸和拓展,使课堂训练与课外行为训练形成有序、有趣、有力、有效的结合,取得语文教学的整体效益。”在课程改革实践中,我们已把语文教学的触角伸向了广阔的天地。让学生阅读《水浒传》等课外书;通过这些收集与阅读,为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奠定了基础。
其次,重视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如:学习《美丽的小兴安岭》后,组织学生去郊外走一走,寻找大自然的足迹,领略大自然的风采,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此外,注意学科间的整合。让学生从不同角度,采用不同的途径获得知识,培养能力。
本学期我虽然尽了自己的责任和能力去完成了教学工作任务,也有许多不足之处,今后我将继续加倍地努力工作,为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而努力奋斗!
推荐阅读:
小学语文教学工作反思优秀[共五篇]
最新五一劳动节放假通知书(最终5篇)
最新业绩检讨书800字(十四篇)
违反公司纪律检讨书 在公司检讨书1500字反省自己违反纪律(14篇)
2024年宿舍内务万能检讨书5000字(14篇)
相关文章:
- [ 九号文库 ]小学语文教学工作反思优秀[共五篇]
- [ 九号文库 ]最新业绩检讨书800字(十四篇)
- [ 九号文库 ]最新银行工作人员检讨书500字(3篇)
- [ 九号文库 ]最新大学元旦晚会主持词开场白豆丁(四篇)
- [ 九号文库 ]2024年初中开学军训心得体会600字作文(三篇)
- [ 九号文库 ]2024年学生检讨书500字反省自己(九篇)
- [ 九号文库 ]残疾贫困生申请书(三篇)
- [ 九号文库 ]企业网站建设策划书(4篇)
- [ 九号文库 ]最新小学生元旦晚会主持词开场白三人(三篇)
- [ 九号文库 ]2024年世界海洋日宣传主题(3篇)
- [ 九号文库 ]小学元旦晚会主持稿两人(3篇)
- [ 九号文库 ]2024年学校元旦晚会主持人结束词(4篇)
- [ 九号文库 ]最新集体犯错误检讨书(三篇)
- [ 九号文库 ]学校学生犯错检讨书(16篇)
- [ 九号文库 ]2024年客房部的工作总结简短 客房部的工作总结和计划(12篇)
- [ 九号文库 ]蓝天组报告
- [ 九号文库 ]演讲比赛
- [ 九号文库 ]基层审计机关推进“两统筹”工作探索
- [ 九号文库 ](更新版)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国家开放大学学习指南》形考任务3试题及答案
- [ 九号文库 ]个人简历应体现出的态度(含五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