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热门搜索: 历史论文 租房合同
  •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九号文库

    时代楷模“和平方舟”精神学习感悟[优秀范文五篇]

    栏目:九号文库 来源:网络 作者:空山新雨 时间:2024-06-11 15:14:41 下载.docx文档

    第一篇:时代楷模“和平方舟”精神学习感悟

    “和平方舟”是我国自行设计建造的万吨级大型专业医院船,入列11年以来9次走出国门,到访43个国家和地区,为23万多人次提供医疗服务,谱写了一个个跨越国界救死扶伤的感人故事,成为“舰行万里守卫和平的友谊使者”。下面小编整理时代楷模“和平方舟”精神学习感悟,欢迎阅读。

    时代楷模“和平方舟”精神学习感悟1

    军医盛睿芳的手机里至今仍保存着去年拍摄的一段视频。2024年5月23日,孟加拉吉大港码头上,她刚从靠港的和平方舟上走下来,一名可爱的孟加拉小女孩就呼唤着“中国妈妈”,扑到了她的怀里。

    盛睿芳清晰记得,小女孩的生日是2024年11月12日。那天,盛睿芳作为海上医疗队的成员随“和平方舟”号医院船访问孟加拉吉大港,突然接到当地医院求助,一名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产妇临近分娩。

    盛睿芳:“当时产妇的情况非常紧急,需要立即做剖腹产手术,但当地医院的技术设备都不能满足手术需要,转院也来不及了,所以他们就请我们海上医疗队过去帮助她。”在盛睿芳和战友们的共同努力下,伴随着一声响亮的啼哭,婴儿降生,母女平安。初为人父的阿努瓦·霍森激动不已,当场给女儿取名叫“Chin”。阿努瓦·霍森说,“Chin”在孟加拉语中是“中国”的意思,起这个名字,就是让她记住中国。

    盛睿芳没有想到,时隔7年多,她和健康可爱的Chin会在孟加拉国再相聚。

    盛睿芳:“我也有个女儿,我听到她叫我‘妈妈’,我特别的激动,眼泪都快流下来了。看到Chin这样健康快乐,我也很欣慰,她是中孟两国友谊的见证,我希望她能健康快乐地成长。”2024年盛睿芳随船出访是“和平方舟”号医院船首次走向远海,奔赴亚丁湾、吉布提、肯尼亚、坦桑尼亚、塞舌尔、孟加拉国,为我护航官兵和亚非五国民众提供医疗服务,任务代号“和谐使命-2024”。此后,“和平方舟”每年都会承载着“和谐使命”走向远方。现任海军“和平方舟”号医院船陈洋阳说,“和平方舟”每到一地都受到热烈欢迎,当然其中也有小插曲,首次访问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共和国时,就碰到了意想不到的情况。

    陈洋阳:“靠港码头之后,当地的卫生部门就全盘推翻了我们之前商量好的医疗服务计划,禁止任何病人登船诊疗,禁止我们实施任何形式的手术。”

    事出突然,随船军医没有抱怨,也没作过多解释,只是一如既往用诚意和医术表达“和平方舟”号怀揣友谊而来的良好心愿。他们邀请特多政府人员登船参观,并现场展示中医疗法。特多教师厄琳的左腿患关节炎多年,十分痛苦,经过腿部和膝关节推拿治疗后,疼痛迅速缓解。

    就这样,“和平方舟”号医院船和中国军医们凭借着先进的医学设备、整洁的诊疗环境、精湛的医术和热情的态度赢得了特多政府和民众的信任和欢迎,特多政府同意和平方舟按原计划为当地民众开展医疗服务。陈洋阳说,在特多访问的6天时间里,“和平方舟”接治了近三千人次、开展手术33例。

    陈洋阳:“我们在临走的时候,特多特别举行了一场欢送宴会,他们的卫生部长就说,6天前我差点做出了一个让我们国家颜面尽失的错误的决定。”

    时代楷模“和平方舟”精神学习感悟2

    2024年,超强台风“海燕”横扫菲律宾,造成数万人死伤,无数灾民流离失所急待救助。刚刚完成“和谐使命-2024”和西沙搜救遇险渔民任务的和平方舟紧急受命,提前结束检修保养,星夜兼程,驰援菲律宾。陈洋阳介绍,这是中国首次派出舰艇赴海外灾区执行人道主义医疗救助任务。

    陈洋阳:“我们用48小时就把所有的人马全部召回,所有医疗设备全部上船,然后连续航行了77个小时。为了最快到达菲律宾灾区,当时我们直接穿过了大风浪区。”和平方舟比原计划提前1天抵达灾情最严重的塔克洛班市。曾任“和平方舟”号医院船船长的郭保丰说,当时码头上一片狼藉,我们的母船根本靠不上去,于是就通过放小艇的方式,把医护人员送上岸,紧急搭建野战医院,并派出医疗分队深入重灾区巡诊、送医送药。

    医护人员连续奋战16天,接诊伤病员两千多人,实施手术44例,赢得了菲律宾人民和政府的认可,被当地媒体称为“生命之舟”。世界卫生组织灾害救援区域顾问丹娜称赞说,和平方舟对当地的救灾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丹娜:“中国海军医院船有我们岸上没有的医疗设备,这对提高灾区的援救能力非常有帮助。和平方舟号医院船不仅跟菲律宾海军合作,也和其它机构,包括我们世界卫生组织,开展了广泛的医疗合作。”

    “和平方舟”号医院船在大洋上举行隆重升旗仪式。江 山 摄

    “和平方舟”号医院船入列11年来,两次在海上光荣接受习主席检阅,远赴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先后友好访问了亚洲、非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的43个国家和地区。陈洋阳说,和平方舟已经成为传播中国文化和新时代军事外交的明星舰。

    陈洋阳:“我们带去的是药品和医生,我们这种访问是更能够抵达他们内心深处,更能够被他们所接纳、接受,让他们感受到我们的真心实意。”

    时代楷模“和平方舟”精神学习感悟3

    “方舟”,源自西方宗教传说;“和平方舟”,则是蓝色大洋上飘扬着鲜艳五星红旗的真实的生命之舟、友谊之舟、幸福之舟。

    2024年10月,舷号为866的我国第一艘万吨级制式医院船入列。该舰本名为“岱山岛”号,但因为入列11年来,该舰9次走出国门,航行24万余海里,到访43个国家和地区,为23万多人次提供医疗服务,实施手术1400余例,让500多名白内障患者重见光明,“和平方舟”之称已声名遐迩。

    今天,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已经写入了联合国决议、安理会决议、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的决议。和平方舟是中国海军履行崇高使命,始终致力于做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促进者、始终致力于做海洋命运共同体的构建者、维护者和贡献者的明确见证,受到了到访国民众和政府的欢迎和赞誉。

    世界红十字会官员称赞说:“和平方舟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

    医院船诞生的历史可谓久远,现代化的大型医院船早已成为现代海军的重要标志之一。

    我人民海军拥有具有远海救护能力的医院船,是为了适应走向深蓝的需要。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因我海军以“近海防御”为主,因此在沿海城市建设了几十家海军医院,一旦海军官兵在海上执行任务时发生伤病,主要靠舰艇回送。直到进入新世纪,我海军大型医疗船的设计才开始启动,2024年8月,医疗船下水,成为不仅是我国,而且也是世界上少有的专门设计建造的大型医院船。

    还是让我们跟随中国海军“和平方舟”号医院船作一次远洋之旅吧!

    第二篇:时代楷模“和平方舟”优秀事迹学习感悟

    海军“和平方舟”医院船是我国自行设计建造的第一艘制式远洋医院船,2024年12月入列,舷号866。船长178米、宽24米、高35.5米,共有8层甲板,排水量14300吨。这艘船的事迹,令我们每一个人为之动容。下面小编整理时代楷模“和平方舟”优秀事迹学习感悟,欢迎阅读。

    时代楷模“和平方舟”优秀事迹学习感悟1

    天蓝云白,阳光灿烂。和平方舟即将启航,这是自2024年以来,该医院船第七次执行“和谐使命”任务。

    上午10时许,医院船起航。雄壮的汽笛随之拉响,宣告着和平方舟全体官兵坚决完成任务的决心。站坡的官兵个个英姿飒爽,向码头欢送的首长、战友和亲人挥手告别。

    和平方舟“和谐使命-2024”任务,是前往大洋洲和中南美洲的巴布亚新几内亚、瓦努阿图、斐济、汤加、哥伦比亚、委内瑞拉、格林纳达、多米尼克、安提瓜和巴布达、多米尼加、厄瓜多尔等多国进行医疗服务,预计将历时205天。

    和平方舟相当于一座海上的三级甲等医院。按航行计划,从舟山出发到第一站巴布亚新几内亚的莫尔斯比港,将历时15天。在这15天航渡期间,和平方舟的官兵在忙什么?

    打开和平方舟的航海日志,原来船上的官兵把训练和任务紧密结合,他们“航行一路、训练一路、提高一路”。7月4日上午,和平方舟举行了一场复杂海况下的全员额、全要素、全流程的海上医疗救护与后送演练。

    “前方一艘某国滚装船起火并发生爆炸,船上有20余名船员受伤,现火已扑灭,请求我船医疗救援。全船立即进行海上医疗救护部署!”指挥员下达命令。

    和平方舟立即向失事海域高速机动,从原来的正常航速18节提高到20节。2名医护人员、2名取证人员和1名翻译迅速登上随船的直8JH型救生直升机,直升机随即升空,前出搜救落水人员。同时,母船迅速放下2艘高速小艇,以30节航速向失事船只驶去……

    直升机飞行员马东升第一时间发现了落水人员,救生员陈浩随即出舱凌空而下,在直升机旋翼掀起的波涛中准确地“抱”起了落水人员,仅仅2分30秒就完成了出舱下滑到救人进舱的全过程。

    很快,2艘小艇也将20余名伤员运至医院船。检伤分类是抵达医院船后的第一个环节,负责分诊的医生根据伤员不同的伤情,将重伤员立即转送至手术室,将轻伤员送往治疗室。手术室已经做好了环境消毒、手术器械和心电监护器材就位等手术准备。一名伤员颅脑受损,在手术中,手术医生通过无影灯上的摄像头和远程医疗会诊系统,与远在上海的海军军医大学本部专家组进行会诊,制定出最佳救治方案……

    时代楷模“和平方舟”优秀事迹学习感悟2

    “和平方舟承担着多样化军事任务和平战结合的使命,是我海军远海卫勤保障能力的重要一环。作为医院船,首先必须具备过硬的海上伤员救治本领,其次才是非战争状态下的海上救援。”孙涛说,“虽然我们希望即使战争状态也要尽可能降低官兵伤亡,但万一发生战争,我们医院船接受的伤员数量不太可能是一个一个的,因此必须练就高强度救治伤员的本领。”

    和平方舟的医疗区有300张床位,可同时开展8台手术。2024年4月23日,它首次参加多国海军活动日,船上的CT机精度还是8排的,如今已更新为64排。X光机也更新为数字式,可实现影像的三维构建。该船刚入列时,还只能做简单的外科、眼科和妇科手术。从2024年起,每次远海航行船上都进行了腹腔镜微创手术。全船配备有217种共2400余台套先进医疗设备。

    和平方舟每次出远海执行任务,都要从我军医院抽调百余名专家级医护人员。“这些医生已经是专家了,还需要训练吗?”记者颇感困惑。

    “肯定的。”海医大海医系航海特殊损伤防护教研室教授朱仁心介绍说,“医疗船对医师的某些要求远高于陆地医院。通常晕船是上船考验的第一关,尽管在船体设计时已经把手术室安置在整艘船的中心位置,尽可能地降低船体横摇和纵摇的幅度,但仍有晃动,确保手术的精准是门硬功夫。”

    和平方舟具备在4级海况下施行手术、9级海况时安全航行的能力。但船体的晃动对手术医生来说毕竟是一个极大的考验,陆地上一个只要十多分钟的小手术,在巨浪滔天的背景下,也许要做一个多小时才能完成。“我们上船之前,在自己医院的科室里可以说是专科医生,或者是专家,但上船以后,必须首先是全科医生,因为你不知道你的下一个病人病情是什么。”海医大第二附属医院副院长毛志国强调说,“在海上,每项任务都是新的,每个病人也都是新的,我们必须学习一路、提高一路才行。”

    时代楷模“和平方舟”优秀事迹学习感悟3

    汤加努库阿洛法港

    位于大洋洲的汤加虽属热带雨林气候,8月旱季,海风轻拂,椰林婆娑,阳光格外艳丽。

    这是和平方舟第二次来到汤加。汤方举行了隆重的欢迎仪式,当和平方舟渐渐驶近码头时,汤加代理首相塞密西·西卡、中国驻汤加大使王保东,当地民众、华人华侨和中方机构代表已在码头迎接。

    和平方舟再次造访的消息不胫而走。旅居汤加的澳大利亚籍老人彼得·哈特左眼长出翼状胬肉,已遮盖瞳孔,急需手术。当地医生告诉他,中国医院船就要来啦,“中国医生一定能治好你的病”。

    这位68岁的老先生对中国医院船充满期待。4年前,当和平方舟首次抵达汤加时,这里的民众对远道而来的“大白船”还有点将信将疑。孙涛院长说,和平方舟如果是第一次造访某港,有个规律:头两天前来求诊的民众往往不多,也就上百人,但越是往后民众来得越多,因为口口相传,最后两天甚至会有上千人挤爆码头。

    中国医生的医术和服务已获汤加民众交口赞誉,“中国医生23分钟取出4年前的子弹”,更是传为美谈。那是一位名叫大卫·玛卡的27岁汤加小伙子,2024年在美国旧金山遭遇枪击,当时身中2弹,腹部的子弹已被医生取出,但位于左胸深层的子弹因定位困难、手术风险高,仍留在体内。

    和平方舟上的外科医生张剑获悉后,手拿着金属标志物引导X光片操作技师拍片,陪着病人一起接受X光照射,从早晨8点到中午11点前后6次拍片,才初步确定子弹在病人体内的大致所在。3名B超技师又联合为病人做了超声波扫描,最终确定子弹在病人体内的位置。

    孙涛说,虽然子弹定位了,但病人体重达135公斤,全身麻醉的风险很大,于是决定实施局麻。他带领船上的10名专家会诊,制定了应急处置预案。下午4点,医护人员将病人送进手术室;一会儿,主刀医生张剑出现在玛卡夫人面前:“这就是从您丈夫体内取出的9毫米子弹头。”

    和平方舟抵达努库阿洛法港的次日,彼得·哈特就登船就诊,并于当晚成功接受了手术。

    在即将告别汤加前举行的甲板招待会上,中方军乐队演奏起了汤加名曲《鸟的天堂》。坐在前排的汤加王国皇室公主皮洛莱乌·图伊塔感到十分意外,然后激动地鼓起掌来。她说,这首曲子是我祖母的得意之作,曲调非常美丽,但演奏的难度也很大,没想到中国海军演奏得这么流畅,“可见你们对汤加皇室和汤加文化非常尊重”。

    在汤加的短短8天时间里,和平方舟共完成诊疗5532人次,各类辅助检查2598人次,手术34例。这在汤加10.8万的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可不低啊!

    第三篇:时代楷模“和平方舟”精神学习感悟及心得

    医院船战时负责海上伤病员医疗救护,平时为我驻岛礁居民和部队官兵巡诊,执行国际人道主义医疗服务、重大灾难应急救援和对外军事医学交流与合作等任务,被誉为海上“生命之舟”。下面小编整理时代楷模“和平方舟”精神学习感悟及心得,欢迎阅读。

    时代楷模“和平方舟”精神学习感悟及心得1

    格林纳达圣乔治港

    格林纳达位于东加勒比海向风群岛最南端。3年前,和平方舟曾造访圣乔治港。就在和平方舟即将离港的前一天晚上,迎来了3位特殊的客人,他们是格林纳达卫生部长斯蒂尔先生的父母亲和弟弟。

    “我父亲是福建人,他曾经是一名船工。”斯蒂尔先生的华裔母亲深情地说,“几经磨难和周折,他才在这里扎根、生存。2024年,我曾在你们船上进行了脚趾手术,恢复得非常好。3年来,我一直有个心愿,要再看看来自父亲故乡的军舰和来自故乡的亲人,向你们当面致谢。我为身上流淌着中国血脉而自豪,我一再教育我的孩子,我们的血液里,有着祖辈带来的精神力量和坚韧品质,什么困难也不要害怕。”她向我海军官兵送上了亲手制作的巧克力。

    海外华人,无论生存之路怎么艰难,内心深处对祖国和对中华文化的爱,历久弥坚。

    9日上午,和平方舟按计划驶离圣乔治港。虽然已过每年7-9月的飓风多发天气,但当天的风力仍达7级。

    驾驶室里,任务指挥员和船长郭保丰沉着指挥,和平方舟破浪前行。当天在驾驶台值班操舵的正是军士长印达军,一招一式听从船长的口令,执行得分毫不差。

    “你紧张吗?”记者问他。

    “不紧张,2024年参加菲律宾人道主义救援,风浪可比这大多了。”印达军说。

    2024年11月8日,菲律宾遭遇超强台风“海燕”袭击,造成重大人员伤亡。11月19日,和平方舟接到赴菲律宾灾区执行人道主义救援任务的命令。在短短2天内,来自全军41个单位的官兵迅速赶到舟山集结,1400余种、35吨医疗物资迅速从各地发往舟山军港。21日11时,和平方舟启航直奔菲律宾。

    救灾如救火,时间紧迫。任务指挥员下令:“关掉减摇鳍,穿越风浪区,全速前进!”

    倘在平时,舰船通常会以30度的斜角航行迎接风浪,但斜角航行船只就会走斜线,抵达目的港的时间就会延长。为了尽快赶到灾区而顶浪航行,船只就要经受剧烈的纵摇考验。

    “很多船员都吐了,尤其是从未出过海的医护人员。整整77小时、1300余海里的航程,有的医护人员吃不下一口饭,还有的坚持吃了吐、吐了吃。当船穿到浪间谷底时,只见两根水柱从两侧的锚链孔冲上来,船头又拍下重重的浪花。我们的船驶进莱特湾时,海都是黑的,说明台风把海底都搅了一遍。”印达军说。

    “执行那次任务时,你只有26岁,头一次遭遇这么大风浪,心里害怕吗?”记者问。

    “我不害怕。因为我就站在首长边上,他们一点都不怕,我就觉得没必要害怕。”

    当地灾情严重到什么程度?“我看到了被连根拔起的树飞到岸边的二层楼顶上。”印达军说,“我们的医生都是好样的。我们的船太大,靠不上码头,只能坐小艇上岸前置医疗点,浪大时下小艇,因为颠簸剧烈是很危险的,但我们的医护人员都很勇敢。船刚到莱特湾10分钟,指挥员就带头下小艇了。”

    和平方舟从指挥员到医护人员,个个都是好样的,真是英雄的集体!

    孙涛参加了这次任务。为期16天的医疗救援任务中,和平方舟共接诊伤员2208人,住院病人113人,手术44例,并为2600名灾民送医送药,得到了菲律宾政府和世界卫生组织灾害救援区域国际专家小组的高度评价。

    时代楷模“和平方舟”精神学习感悟及心得2

    多米尼加圣多明各港

    多米尼加是和平方舟入列以来访问的第41个国家,也是此次任务的第九站。与和平方舟二次到访的国家不同的是,中多两国当年5月1日才正式建交,和平方舟是两国建交后首次到访的中国舰船。

    1日早晨7时许,当和平方舟缓缓驶进圣多明各港,停泊在港内的多米尼加海军舰艇悬挂满旗,官兵站坡,在汽笛长鸣声中向和平方舟敬礼。和平方舟也鸣笛还礼,官兵站坡致敬。

    虽然是中国医院船首次到访,还是受到了多米尼加民众的信赖和欢迎。数以千计的当地民众前来就诊。为了更多地帮助当地医生医治疑难杂症,和平方舟上的120名医护人员以和当地40多名医生联合诊疗的方式,开展医疗服务。当地一家医院早在一个多月前,就选定了多名重病患者作为联合诊疗的对象。经过双方医生的精心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无论在非洲、大洋洲还是中南美洲,中医始终是和平方舟上的“网红”科室。来自当地一家公立医院的医生安娜,看到中医诊室中的针灸、拔火罐等治疗方式,非常好奇,她希望能有机会到中国学习中医。

    曾两次参加“和谐使命”任务的海医大中医系针灸推拿教研室副教授李伟红告诉记者,那是和平方舟将离开秘鲁前一天,预定的治疗服务时间已过,但候诊队伍末尾的一位当地勤杂工老太太已排队等了几个小时,她不忍心让老人家失望。得知老太太患有严重的肩周炎黏连,甚至难以举手拉住公交车的把手,于是立即为老人刮痧治疗。首次刮痧的疗效特别好,老太太当场觉得手臂伸展自如了,老人家激动地拿下贴身佩戴的饰物塞在她手心。李伟红虽然没有收下这份礼物,但老人的真情让她至今难以忘怀。

    由于中多两国建交不久,当地的华人华侨纷纷来到码头,迫不及待地登上和平方舟这“流动的国土”就医或参观,感受向往已久的故土情。

    时代楷模“和平方舟”精神学习感悟及心得3

    厄瓜多尔瓜亚基尔港

    厄瓜多尔是和平方舟此次任务的最后一站。和平方舟在此开展的免费医疗、学术交流、设备维护、文化联谊活动,受到了当地民众和军方的欢迎。

    厄瓜多尔陆军司令罗克·莫雷拉中将和中国驻厄大使王玉林出席了和平方舟举行的甲板招待会,双方作了热情洋溢的致辞。甲板招待会是和平方舟一项重要的“品牌活动”,通过各种文艺演出,增进双方的友谊。

    和平方舟水兵军乐队的一曲民乐合奏《喜洋洋》,拉开了欢乐的帷幕。女兵表演的古筝《彩云追月》,音色优美,让大洋彼岸的厄瓜多尔军人感受了东方艺术之美。甲板招待会的“压轴戏”是水兵桂江波精彩的沙画,更让外方赞不绝口。当外方得知他不仅擅长沙画,还是能做一米长的船型大蛋糕的炊事兵时,情不自禁地送上掌声。

    22日上午10时,分别的时候到了,船长郭保丰驾船出港。进出瓜亚基尔港的航道特别长,郭保丰看到,迎面而来的厄瓜多尔海军和民用船只纷纷拉响汽笛表达敬意。舷号为RA70的厄海军青博拉索巡逻舰舰长弗莱哈·厄内斯托还通过甚高频用中文说:“非常感谢和平方舟对我们国家和人民的帮助和服务,我们爱中国!”

    2024年1月18日,圆满完成“和谐使命-2024”各项任务的和平方舟,在参加智利海军成立200周年纪念活动后,返抵舟山某军港。

    从北半球到南半球,从太平洋到大西洋,从大洋洲到中南美洲,和平方舟航程31500海里,诊疗50884人次,辅助检查26231人,实施手术288例,还拜会和接待到访国的国家元首、军政高层230余人次。这些数字每一个都是有温度的,蕴含着真诚、健康、生命和喜乐,彼此加深了从军方、官员到民众之间的信任和友谊,促进了双方的文化交流和理解认同。

    和平之舟,扬帆万里,代言中国。

    第四篇:时代楷模“和平方舟”精神学习心得体会

    到访43个国家和地区,中国海军“和平方舟”号医院船的航迹可以环绕地球赤道11圈。接诊病患、救治伤员、迎接政要、参加联演,往来之间,中国“大白船”为海外人士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下面小编整理时代楷模“和平方舟”的精神学习心得体会,欢迎阅读。

    时代楷模“和平方舟”精神学习心得体会1

    入列11年,和平方舟医院船为23万余人次提供医疗服务,实施手术1400余例,让500多名白内障患者重见光明。

    “你们是守护和平的英雄。”东帝汶老兵卢杰罗在和平方舟接受手术,取出了留存体内26年的弹片。他表示,中国医生很耐心、很友好,特别感谢中国。

    2024年11月9日,正在孟加拉国吉大港提供医疗服务的和平方舟接到当地医院求助,为患有心脏病的早产孕妇实施手术,使母女二人成功脱险。孩子的父亲当场为女儿起名“Chin”(孟加拉语:中国),希望她记住“中国妈妈”。

    2024年和平方舟首访瓦努阿图时,埃尔沙·凯西接受了右眼白内障摘除术。四年后,医院船再度到访,埃尔沙·凯西又一次登船,医好了左眼的疾病。他对中国医护人员说:“和平方舟两次为我带来光明,你们是我的光明使者。”

    时代楷模“和平方舟”精神学习心得体会2

    和平方舟会议室仍挂着2024年访问澳大利亚时,昆士兰华人联合会赠送的书法作品。每到一国,医院船都会受到当地华人华侨的欢迎。许多华人华侨自发组成志愿者队伍,提供翻译、补给等帮助。

    2024年11月,57岁的菲律宾华侨林阿龙带着儿子赶到台风重灾区,参加和平方舟前置医院的志愿服务。他说:“祖国军舰远道而来救灾,作为菲律宾华人,我们感到非常光荣。”

    2024年的美国圣迭戈,一位华人老妪久久站在医院船甲板上。旅居异乡数十载,老人因身体原因无法再回祖(籍)国,只愿能在“流动的故土”上多站一会儿。

    2024年10月14日,和平方舟结束对莫桑比克的访问后启航离港。当地华人华侨乘坐租来的小艇,不停挥舞着五星红旗,伴航十几公里为“大白船”送行。

    医院船陈洋阳表示,和平方舟的到来让许多久居海外的华人华侨感受到了家的温暖。不止一次,当医院船离港时,船上官兵与码头送行的华人华侨同声高唱《歌唱祖国》,场面令人泪目。

    时代楷模“和平方舟”精神学习心得体会3

    截至目前,和平方舟拜会、接待外国政要230余人次,38名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先后登船。

    2024年,和平方舟访问加蓬期间,总统授予中方11名任务官兵国家荣誉勋章,并在加蓬国防部举行授勋仪式。尔后登船参观时,他与获勋官兵代表逐一握手,表示祝贺与敬意:“和平方舟所做的,一定会感动全世界。”

    2024年11月26日,结束访问的医院船准备离开坦桑尼亚,总统带着木雕国礼赶到达累斯萨拉姆港送行。

    2024年5月1日,多米尼加与中国正式建交,6个月后,中国海军和平方舟医院船首次往访。多米尼加高级官员评价说,此访是两国关系发展的良好开端,是两国建交后交流合作的生动体现。

    时代楷模“和平方舟”精神学习心得体会4

    2024年“环太”军演期间,在美国海军“仁慈”号医院船上驻船见学的和平方舟外科医生张剑,主刀了一例模拟腹部枪击伤员抢救手术,得到美方海上医院副院长维勒的“满分”评价。

    这只是中国海军和平方舟医院船与外军同行交流合作的其中一个片段。

    2024年10月,离开法属波利尼西亚后,医院船接到法方提出的联演邀请。演练结束,法方军医福吕赞对和平方舟医护人员竖起了大拇指。“中法两军在伤员救治理念方面是一致的。通过演练,我们学到了很多东西,收获颇丰。”

    2024年8月,和平方舟与斯里兰卡海军在科伦坡港举行联合演练,35岁的海军骨科医生斯瓦卢奔十分珍视这次经历:“一边参演,一边向中国海军同行学习,收获很大。”

    2024年,医院船参加智利海军成立200周年庆典活动。参观过中国“大白船”,智利海军中将冈萨雷斯说:“今天,我认识了一艘伟大的舰船,她用和平与爱沟通并帮助世界。”

    第五篇:学习时代楷模“和平方舟”的心得体会

    海军“和平方舟”号医院船是习近平强军思想的忠实践行者,是舰行万里守卫和平的友谊使者。大家表示,要以“和平方舟”号医院船为榜样,坚定强军报国、忠诚使命的崇高信念,铸牢转型发展、建功海疆的责任担当,以实际行动汇聚建设强大人民海军的磅礴力量。下面小编整理学习时代楷模“和平方舟”的心得体会,欢迎阅读。

    学习时代楷模“和平方舟”的心得体会1

    万里之外,刚刚轮换到位的中国第6批赴南苏丹维和步兵营第一时间组织官兵观看学习“和平方舟”号医院船的先进事迹。步兵营教导员熊军说,医院船走出国门,给世界带来健康,传递和平,增进友谊。维和步兵营肩负着维护世界和平的使命,要特别注重向医院船学习,履行好新时代我军的历史使命,筑就和平长城,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

    “它是和平友谊的使者,强军报国的楷模。”2024年,“和平方舟”号医院船第二次到访吉布提时,时任驻吉布提保障基地副兼纪委书记的米晋国曾参与了医院船在吉的保障工作,亲眼目睹当地华侨和民众对医院船的热切期盼。“我们每一名海军官兵都要奋楫争先、中流击水,为建设世界一流海军而努力。”海军某部米晋国说。

    在祖国最西端帕米尔高原的新疆克孜勒苏军分区某边防团,医院船的先进事迹引起了官兵共鸣。过达坂、蹚冰河、翻雪山,刚从海拔3982米巡逻归来的库鲁木都克边防连上士柴斌斌通过4G网络在手机上看到医院船的报道。“我们边防官兵一定要忠实履行戍边使命,守好祖国的西大门。”柴斌斌说。

    “和平不是一句口号,和平需要革命军人通过艰苦实践才能实现。”陆军防化学院教授黄顺祥长期从事核生化安全防控、日本遗弃化学武器处理工作,他将相关技术“军转民”用于大气污染防治,经过5年持续攻关,提出了加快改善环境空气质量的整体解决方案。“向医院船学习,用自己的专业技术为和平更加努力地工作。”黄顺祥说。

    正在进行跳伞训练的空降兵某旅女新兵们,利用往返机场和空降场的间隙,通过“两微一端”对“和平方舟”号医院船先进事迹展开学习讨论。入伍前是一名高中物理老师的女兵薛璐珈说:“作为一名空降女兵,我要和医院船官兵们一样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地面苦练动作夯实基础,到空中大胆离机翱翔蓝天,为捍卫国家安全、维护世界和平贡献自己的力量。”

    围绕“向医院船学习,做献身强军实践排头兵”主题,武警河南省总队漯河市支队官兵深入展开讨论交流,不久前刚领取医师资格证的卫生员刘李宁说:“虽然我不能远赴海外开展人道主义医疗服务,但我立足本职岗位,潜心研究医学,可以为身边战友服务。”

    曾在南部战区海军服役的老兵鄢健颐在看完“和平方舟”号医院船先进事迹后留言:“海军‘大白’太暖了!这就是真正的和平之师,她的每一寸甲板都写满爱的故事。”

    学习时代楷模“和平方舟”的心得体会2

    央视网消息:和平是世界人民的共同期盼,在中国海军序列里,有一艘以“和平”命名的军舰,它就是和平方舟号医院船,入列11年来,9次走出国门,累计航行24万余海里,到访43个国家和地区,为23万多人次提供医疗服务。来看这艘“生命之舟”的无疆大爱。

    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妇产科主任 陈蕾:吓了我一大跳,最重心衰一共分四级,她已经到三、四级边缘了。

    2024年11月,“和平方舟”号医院船前往孟加拉国提供医疗服务。当地医院向船上医生求助,一位患有心脏病的孕妇即将早产,命悬一线。

    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妇产科主任 陈蕾:很危险,氧饱和上不去,病人咳嗽,我一想,坏事了,肯定是肺水肿。

    心脏衰竭,典型肺水肿,血压降低等一连串突发紧急状况,让一台常规剖宫产手术一波三折。

    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妇产科主任 陈蕾:这一类心衰的,肺水肿粉红色的泡沫痰,我是第一次见。

    经过精心的准备和操作,“和平方舟”号专家组从死神手里,夺回这一对母女。为了保证母女完全脱离危险,手术后,“和平方舟”号的医生们整整48小时,昼夜值班。

    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妇产科主任 陈蕾:当我走出ICU的时候,我说就觉得这阳光这么灿烂,你知道吗?我们两天没有见到太阳了。

    一个2.3公斤的孟加拉国女婴就这样在中国医生的手中诞生了。孩子父亲当场为孩子取名为“Chin”,在孟加拉语里这是“中国”的意思,他希望女儿永远记住中国,记住“中国妈妈”。

    “Chin”在孟加拉国逐渐长大,她和中国的联系也越来越紧。2024年和2024年,中国海军舰艇再访孟加拉,Chin见到了为她接生的“中国妈妈”,感激不尽。

    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主任医师 孙涛:这孩子确实跟中国人有不解之缘。我们在执行和谐使命当中有很多这样的故事,就播撒了无数的这种爱的种子,我相信这些爱的种子就是在很多年以后,他肯定是会开花结果的。

    学习时代楷模“和平方舟”的心得体会3

    不忘初心,扬帆逐浪向深蓝,“和平方舟”号医院船先进事迹在海军部队引起热烈反响。

    连日来,“和平方舟”号医院船先进事迹在海军部队引起热烈反响。广大官兵普遍认为,海军“和平方舟”号医院船是习近平强军思想的忠实践行者,是舰行万里守卫和平的友谊使者。大家表示,要以“和平方舟”号医院船为榜样,坚定强军报国、忠诚使命的崇高信念,铸牢转型发展、建功海疆的责任担当,以实际行动汇聚建设强大人民海军的磅礴力量。

    强军榜样催奋进,典型事迹励军心。东部战区海军通过事迹宣讲、讨论交流等方式,深入学习“和平方舟”号医院船的先进事迹,营造学先进、比先进、争先进的浓厚氛围。海军首位女实习舰长韦慧晓说:“作为驻守东海的拳头部队,我们一定要以先进典型为榜样,大抓复杂环境、极限条件下练兵,提高实战化训练水平。”“海空雄鹰团”飞行员付阳表示,“和平方舟”号医院船先进事迹激励我们要瞄准一流苦练本领,把每一次飞行当作战斗。

    “学‘和平方舟’先进事迹、做南京路上好军医”活动,在海军军医大学启动。该校第二附属医院81岁院士廖万清动情地说:“我戴着老花镜,一句句地阅读事迹报道,深受鼓舞。‘和平方舟’的精神必将激励我们再接再厉,用仁心大爱护卫官兵健康。”曾先后两次参与执行“和谐使命”任务的该校针灸专家李伟红告诉记者,在宣传报道中看到自己的故事,她既激动又振奋,立志磨砺过硬专业技能,送医送到万里海疆。

    在学习讨论中,辽宁舰官兵决心学习先进,争当海军转型建设排头兵,为捍卫国家海上安全,维护世界和平,做出自己新的贡献。

    海军陆战队把学习活动作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又一抓手,激发官兵练兵备战热情。正在进行夜间实战化训练的某旅官兵认为,只有脚踏实地练兵备战,才能不负军人使命。

    亚丁湾西部海域,参加海军第33批护航任务的西宁舰官兵,通过卫星电视收看了“和平方舟”号医院船先进事迹报道。官兵们感言,“和平方舟”号医院船向世界展现了我大国海军承担国际责任、捍卫世界和平的良好形象,自己要向榜样看齐,同样当好中国海军的名片。

    某保障基地官兵表示,一定牢记使命,高标准履行好任务,树好中国军人形象。



    推荐阅读:
    时代楷模“和平方舟”精神学习感悟[优秀范文五篇]
    改革开放40周年的感悟最新[推荐五篇]
    好雪片片阅读题答案[范文模版]
    公司年会活动策划游戏(5篇范例)
    领导在全县组织会议的发言(合集)
    中学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