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热门搜索: 婚礼大全 哲学论文
  •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九号文库

    上半年财政运行分析(省厅财政工作会议)

    栏目:九号文库 来源:网络 作者:寂静之音 时间:2024-06-24 21:49:05 下载.docx文档

    第一篇:上半年财政运行分析(省厅财政工作会议)

    上半年财政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常州市财政局

    (2024年6月29日)

    一、上半年财政收支预算执行情况

    2024年上半年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各级财税部门密切配合,全力以赴克服我市经济发展出现的下行压力,促使我市财政收入增速逐步回升、质量有所提高,同时,继续大力保障重点支出。

    上半年,我市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188.44亿元,同比增收18.01亿元,增长10.57%。增幅低于全省平均增幅

    2.3个百分点,高于苏南平均增幅3.7个百分点。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结构为:税收收入153.11亿元,同比增收6.11亿元,增长4.2%;非税收入35.33亿元,增收11.89亿元,增长50.8%。税收比重81.3%,高于全省平均0.6个百分点,低于苏南平均1.4个百分点。

    上半年财政收支预算执行情况主要呈现以下几方面特点:一是公共财政预算收入逐步好转。我市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幅在2月末出现自2024年金融危机以来首次负增长后,3月底由负转正,但税收比重也首次低于80%,二季度以来,各级财税部门不懈努力,我市实现了财政收入增速的逐月回升和税收质量的同步提高。二是主体税种累计增速由负转-1-

    正,为财政收入逐月回升奠定了基础。上半年主体税种(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营业税、契税)完成113.99亿元,增长1.22%, 占税收收入比重74.45%,较同期下降2.16个百分点。主体税种累计增幅年内首次由负转正,成为我市财政收入有效好转的关键。三是非税收入继续高增长,但拉动力明显减弱。由于2024年除教育以外的非税收入全部纳入预算管理,形成了今年非税收入畸高的基数,上半年非税收入虽保持高增长态势,但拉动作用已明显弱化。四是重点行业下滑有所缓解。1-5月全市三大重点行业(制造业、房地产业、建筑业)合计完成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口径税收90.67亿元,同比减收4.06元,下降4.29%。制造业税收完成43.57亿元,同比增收1.44亿元,增长3.42%;房地产业税收完成33.47亿元,同比减收5.08亿元,下降13.18%;建筑业税收完成13.63亿元,同比减收0.42亿元,下降2.97%。房地产业、建筑业税收本月有所好转,1-5月两行业税收降幅分别较上月缩小8.66、1.43个百分点,在此带动下,全市三大重点行业完成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口径税收累计降幅较上月缩小3.66个百分点

    二、下半年财政收入形势预测及下一步工作措施

    从上半年财政收入运行情况看,主要受企业经济效益下滑、外贸出口下滑明显、房地产政策调控、结构性减税政策、免抵调库等因素影响,主体税种中增值税(剔除免抵调因素

    后实际增长为-1.52%)、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依然为负增长。从增值税申报情况及留抵税金看,上半年全市申报销售收入5467.03亿元,同比下降0.88%,进项税金降幅(0.43%)继续低于销项税金降幅(2.66%),反映企业购进有所减少呈现“去库存化”特征。这些因素一方面将给完成全年收入任务造成较大压力,另一方面收支平衡仍是财政面临的主要矛盾。

    面对如此复杂的收入形势,我市将积极行动起来,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保证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平稳较快增长。

    (一)认真落实积极财政政策,全力以赴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全市各级财政部门切实贯彻落实好中央、省、市各项决策部署,确保各项财政政策和资金早落实、早下达、早到位、早见效。一是不折不扣地落实中央结构性减税和各项减税政策,认真落实增值税转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产业等相关税收优惠以及取消和停征各项行政事业性收费等方面政策,为经济和企业发展营造更加宽松的财税环境。二是积极主动帮助企业向上争取中央、省支持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扩大内需等政策资金扶持。

    (二)积极采取各项收入管理措施,确保实现财政收入目标。

    面对下半年较为严峻的宏观经济形势,为确保完成财政

    收入年度目标,一方面要进一步增强大局意识、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按照年初确定的各项征收任务进一步分解计划目标,落实征收责任,落实完成任务的具体措施;另一方面加强与国、地税协调衔接,密切关注重点税源增减变化,做到跟踪到位、管理到位、征收到位,同时认真做好收入情况和收入结构的变化分析,进一步提高组织财政收入工作的主动性和预见性,三是加强财政口收入的征管,及时反映政府非税收入中的情况和问题,确保财政口收入稳定增长。

    (三)精选、优选高新技术企业,规范资格审核

    高新企业所得税优惠成为重要的政策性减税因素,我市在运用税收手段支持企业发展的同时,也要严格把关,精选、优选高新技术企业。因此,在高新技术企业审批管理中,注重企业的成长性和发展潜力,做到精选、优选,同时对高新技术企业要从严把好复核关,对档次不高、投入不多、潜力不足的高新技术企业要建立淘汰机制,对于管理混乱、有重大税收问题的企业,税务部门要通过税务稽查,依法查处。

    (四)全力稳定外贸形势,积极争取外向型经济扶持政策。

    常州是外向型经济,对外贸易依存度超过50%,出口是推动我市经济发展、财政增收的中坚力量,因此,如何消解外需萎缩的影响对保持经济增长至关重要。财政部门将进一步研究如何帮助企业开拓外围市场,增加对外向型企业的补

    贴力度,积极向上争取出口退税指标,保证退税资金及时拨付企业。同时为企业争取省外贸奖励资金,将中央和省对外贸易的各项扶持政策落实到实处,为企业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五)加快预算支出进度,确保圆满完成全年支出任务。一方面要采取切实措施,调度筹措资金,确保市委、市政府重点支出需要,另一方面要按照科学化、精细化管理要求,继续推进辖区、主管部门支出执行进度考核,加快支出执行进度,增强预算执行的时效性和均衡性,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和效率,确保完成全年财政支出任务。

    第二篇:财政运行情况分析

    **县财政运行情况分析

    **区是**市的远郊区,全区总面积****.66平方公里,总人口***万人,其中农业人口 万元,2024年11月被国家发改委确定为第三批资源枯竭城市。

    一、“十二五”期间财政收支情况

    (一)收入情况

    2024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万元,比2024年年均递增 %,比2024年增长 %,增(减)万元(间增减变化大的请单独说明)。

    2024年增收(减收)原因(应说明价格下降的幅度、影响税收的具体数据):一是受煤炭、***等产品市场价格大幅下滑,资源能源企业举步维艰,税收大幅减少。二是上提前预征,影响本年收入。三是2024年国有资源有偿使用收入*****万元等一次性收入导致下降。

    (如将学校学费收入、医院医疗收入、存量资金等收入纳入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请详细说明)

    (二)支出情况

    2024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 万元,比2024年年均递增 %,比2024年增长 %,增(减)万元(间增减变化大的请单独说明)。

    二、2024 年“保工资、保运转、保民生”情况

    2024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负增长,比年初预算短(超)收 万元,“三保”支出情况是:

    (一)保工资

    工资性支出****万元(人均 元)。取暖费 万元(人均 元)。发放****奖 万元(在职人均 元)。

    在职工资附加支出执行比例 %(其中:住房公积金 %、医疗保险 %、职工教育培训经费 %、职工福利费 %、工会费 %)。

    财政供给人员 人,其中:在职 人,超编 人;离退休 人。

    (如有***发放工资、工资已拨付但当年未列支出等特珠情况,请详细说明)

    (二)保运转

    公用经费年初预算按人均标准 万元,安排 万元,年终实际支出 万元。

    (三)保民生

    民生支出为 万元(列出数额较大的项目,说明依据),其中 项目 万元、、、。

    (四)本级财力安排专项支出情况(列出数额较大的重点项目,不含债券安排),其中: 项目 万元、、、、。

    (五)“三保”缺口资金为 万元(按项目逐个说明),其中: 项目 万元(说明依据)。(如有民生资金已拨付但当年未列支出等特珠情况,请详细说明)

    (六)其他收支情况

    2024年底,暂存款余额 万元(列出数额较大的重点项目),其中:、、、。

    暂付款余额 万元(列出数额较大的重点项目),其中:、、。预算稳定调节基金余额 万元,上年余额 万元,2024年安排支出 万元,2024年增加预算稳定调节基金 万元。

    12月31日与上级往来 万元(欠省级为正数),库款余额 万元。

    总体保障情况:。未保障原因(包括短收、执行中支出标准提高等):

    四、2024年财政运行情况

    (一)年初预算安排情况

    2024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算为*******万元,预计全年完成**********万元,短收***万元,同比下降**%,主要短收因素:

    (如有将学校学费收入、医院医疗收入、存量资金等收入 3 纳入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情况,请说明)。

    年初预算可用财力 万元,支出相应安排 万元,其中:人员工资 万元,取暖费 万元(人均 元标准),科学发展观奖金 万元(在职人均 元标准);公用经费 万元(按在职财政供养人均 元);民生支出 万元;本级财力安排专项支出情况(列出数额较大的重点项目,不含债券安排),其中: 项目 万元。

    “三保”缺口资金为 万元(按项目逐个说明),其中: 项目 万元(说明依据)、、、、。

    (二)上半年预算执行情况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同比下降***%,短收***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55413万元,占预算的***%,同比增长***%,增支 万元。

    增收(减收)主要原因。一是延期收缴***公司各项税款***万元。二是****集团减收******多万元。三是****分公司同样面临产能过剩、销售不畅、产品价格下降、销售收入减少、负债经营的局面,造成税收大幅减少。四是政策性减免各类税*****8万元、非税收入 万元。(如将学校学费收入、医院医疗收入、存量资金等收入纳入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请详细说明)。

    6月31日库款余额 万元。

    预计保障情况:。未保障原因(包括短收、执行中支出标准提高等):

    五、需要说明影响财政收支平稳的其他情况

    填报要求:上述有关数据以红古区为例。请各县区按各自实际情况据实填报,文字要精炼、数据要准确。

    第三篇:2024年全省财政运行情况分析

    2024年全省财政运行情况分析

    2024年,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省各级财政部门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积极的财政政策,主动应对国内外复杂经济形势的变化,大力推进财政体制机制创新,财政收入总体保持平稳较快增长;财政支出结构进一步优化,有力地推进了经济发展和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各项社会事业发展。全年预算执行情况好于预期。

    一、全年财政收支基本情况

    (一)收入方面。2024年,全省财政总收入完成1551.2亿元,比2024年增加225.2亿元,增长17%,完成预算的107%。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完成863.9亿元,增加139.3亿元,增长19.2%,完成预算的113%。

    分征收部门看:国税部门完成税收收入738.1亿元,增收110.8亿元,增长17.7%;地税部门完成税收收入485.4亿元,增收76.9亿元,增长18.8%;财政部门完成收入327.7亿元,增收37.4亿元,增长12.9%。

    分收入级次看:省级完成收入143.3亿元,增长0.9%;市县完成收入1407.9亿元,增长18.9%,其中61个县(市)完成收入399亿元,增长23.7%。

    分收入项目看:全省税收收入完成1316.6亿元,增收187.3亿元,增长16.6%。税收收入中,营业税完成219.8亿元,增长23.7%;增值税完成469.8亿元,增长8.3%;消费税完成129.5亿元,增长52.2%;企业所得税完成196.5亿元,增长4.7%;个人所得税完成57.6亿元,增长7.5%;耕地占用税完成27.3亿元,增长1倍多;契税完成47.9亿元,增长18.2%。全省非税收入完成234.6亿元,增收37.9亿元,增长19.3%。

    (二)支出方面。2024年,全省财政支出完成2141.3亿元,比2024年增加494.2亿元,增长30%。全省支出预算执行率为113%。

    分支出级次看:省级完成支出464.2亿元,增长40.2%;市县完成支出1677.1亿元,增长27.4%,其中61个县(市)完成支出804.4亿元,增长28.7%。

    分支出科目看:各项重点支出增长较快。交通运输支出完成148.5亿元,增长近2倍;农林水事务支出完成262.9亿元,增长92.2%;医疗卫生支出完成179.5亿元,增长72.8%;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完成282.9亿元,增长24%;科学技术支出完成42.6亿元,增长79.1%。

    二、2024年全省财政运行特点

    一是全省财政收入增长呈前低后高态势。2024年下半年开始,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我省经济发展受到的冲击逐步显现,工业生产增速明显放缓,经济效益大幅下滑,全省财政收入增幅出现逐月回落态势,并延续到2024年4月份,当月财政总收入增幅下降0.5%,首次出现负增长。但5月份开始触底反弹,7月份以后延续回升。从5月份开始月度增幅连续8个月两位数以上,其中11月份财政总收入和地方财政收入分别增长44.1%和47.3%,为当年增幅最高。从全年情况看,全省财政收入呈现“低开—企稳—回升”的运行态势。财政收入总体上仍保持了平稳较快增长的势头。

    二是财政收支规模迈上新台阶。面对金融危机严重冲击和实施结构性减税政策的双重影响,各级财税部门依法加强收入征管,着力提高征管质量和效率,财政收入实现了平稳较快增长,取得了来之不易的成绩。全省财政总收入突破1500亿元大关,5年增长了3倍。地方财政收入完成863.9亿元,增长19.2%,增幅超过全国平均水平5.5个百分点,位居全国第9位,在中部省份中位居第1位。地方财政收入总量及增幅均已超过湖南、湖北。全省财政支出突破2024亿元大关,达到2141.3亿元,在2024年突破1000亿元的基础上,3年翻了一番多。财政支出增幅超过全国平均水平7个百分点,位居全国第6位,在中部省份中位居第1位。

    三是财政收入自主稳定增长机制更加稳固。全省财税部门在组织收入工作中,坚持实事

    求是,正确处理收入增长和促进经济发展关系,严格依法征税和规范非税收入收缴管理,确保了财政与经济协调发展。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稳步提高,预计2024年的比重将达到15.5%以上,超过了去年。主体税种对财政收入的贡献率不断加大,全省税收收入完成1316.6亿元,增长16.6%,税收增加额占财政增收额的比重达到83.2%,较上年提高2个百分点。财政收入结构更趋合理,2024年地方财政收入完成863.9亿元,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为55.7%,比上年提高1.1个百分点。地方财政收入中税收收入完成629.3亿元,增长19.2%,占地方收入总量的72.8%。收入结构的不断优化得益于主体税种的平稳增长及部分地方小税的快速崛起。总体上看,在经济运行极其困难的情况下,税收收入和非税收入克服了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实现了协调增长。

    四是区域财政发展更加协调。全省17个市完成财政收入1407.9亿元,增长18.9%。分地区看,合肥、芜湖、马鞍山三市仍保持着收入总量的绝对优势,三市共完成财政总收入612亿元,几乎占市县收入总量的一半。其中合肥市完成341.9亿元,芜湖市完成147.8亿元,马鞍山市完成122.3亿元,收入规模在17个市中分列前三位。皖北6市财政总收入达331.8亿元,同比增长22.6%,高于全省平均增幅5.6个百分点。县级财政加快发展。2024年县级财政总收入完成399亿元,增长23.7%,高出全省平均增幅6.7个百分点;县级财政总收入占全省的比重为25.7%,比上年提高1.4个百分点;增收额占全省增收额的34%,比上年提高8.4个百分点。全省收入突破10亿元的县(市)达到12个,较上年增加5个。其中凤台县、肥西县财政总收入首次突破20亿元大关,分别达到22亿元、20.2亿元。同时,一些经济薄弱地区县级财政实力也显著增强。县域财政已成为我省财政收入新的重要增长极。

    五是财政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2024年,全省各级财政按照公共财政要求,注重支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注重改善民生投入,注重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大力支持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政法经费保障体制改革、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绩效工资改革、监狱管理体制改革,财政保障能力明显加强。增加政府公共投资,争取中央投资144亿元,争取财政部代理发行地方政府债券77亿元,筹措落实配套资金169亿元,有力保障了一批打基础、管长远、增后劲的新增重大项目开工建设。扩大消费需求,积极实施家电下乡工程,2024年全省累计销售家电、农机、汽车摩托车等“四下乡”产品231.5万台(辆),拉动消费108亿元,200多万户农户享受财政补贴15.4亿元。促进发展方式转变,省级安排6亿元,推进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安排1.7亿元,支持奇瑞、江淮、星马等企业自主研发和创新;安排12亿元,重点支持污染治理和环境保护。及时足额兑现县级财政发展奖励资金、财政强县奖励资金及县级企业所得税增长返还政策资金12.5亿元,鼓励县域经济加快发展。全面完成28项民生工程工作任务,投入254亿元,惠及群众6000多万人。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全年“三农”投入达676亿元,增长40.2%,占全省财政支出的31.6%。

    三、当前财政经济形势分析

    虽然全省财政经济运行持续向好,但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在促进经济回升的过程中,各种积极变化和不利因素同时显现,短期和长期矛盾相互交织,国际和国内问题彼此影响,各方面不确定性和不可预料的因素较多。

    1、经济复苏基础依然脆弱。从国际看,世界经济出现好转迹象,但金融危机的深层次矛盾尚未根本解决,金融危机影响短期难以消除,今年经济形势仍然复杂,两难问题较多,金融危机将继续影响经济发展。从国内看,通过实施一揽子刺激经济发展计划和相关政策措施,我国经济实现了较快增长,但这很大程度上靠政策刺激形成的,一些拉动内需和稳定外需政策的边际效应可能递减,促进经济发展由依靠政策推动向内生增长转变仍存在较多困难。从我省看,尽管经济强劲回升,但经济发展中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一些领域中还存在着需要关注的矛盾和问题。工业方面。由于能源原材料产业产能过剩矛盾日趋突出,加上外需萎缩影响,我省钢铁、有色金属、化工、建材、煤炭、电力六大行业经营较为困难,2024年上缴的增值税中,除煤炭为增长外,其他五大行业均为下降,其中有色金属下降49.8%。随着低碳经济日益临近,我省能源原材料行业面临产能过剩和高碳排放双重压力,发展空间受到较大制约。同时,由于促进消费政策效应递减,以及市场竞争激烈,我省轻工业增速放缓。外贸方面。2024年全省进出口总额156.4亿美元,下降22.5%。我省外贸进出口对汽车、钢铁、有色等行业依赖程度较高,今年实现大幅回升的难度较大。物价方面。随着经济持续回暖,近期物价水平回升步伐加快。同是由于货币信贷的大量投放、资产价格的大幅上涨以及资源价格改革的推进,2024年通胀预期压力进一步加大,对经济运行产生不确定影响。

    2、财政收入增收基础还不稳固。一是在经济没有根本好转之前,企业的基本面难以改善,特别是结构调整和企业增效的压力依然较大,财政收入难以形成高位增长格局;二是去年为保持财政收入增长,我省采取了一些增收措施,进一步加大了收入征管力度,增加了一次性、特殊性收入,今年这些增收因素没有或减少。三是去年全省营业税、契税、土地增值税、耕地占用税等与房地产有关税种增长较快,对地方财政收入增收的贡献率较高。为遏制房价过快上涨,国家近期出台了多项调控政策,今年房地产情况无法预料。四是受2024年前高后低的收入走势影响,2024年财政收入增幅前低后高,且下半年月度增幅基本在20%以上,这为今年保持平稳增长增加了难度。五是从目前掌握的情况看,影响全年财政收入的政策相对平稳,变化不大。增收因素主要是国家将适时出台资源税改革方案,影响我省煤炭资源税预计增收8亿元左右;减收因素主要是出台的结构性减税(费)政策今年继续执行。因此,财政收入增长主要取决于经济发展带来的税(费)基变化。

    3、财政收支矛盾十分突出。一方面财政支出基数大,刚性强;另一方面,为应对金融危机,全省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支出大幅增长,尤其是投资力度加大及由此需配套的资金较大;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绩效工资改革、政法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等政策性增支较多;加大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等也需要财政增加投入。2024年全省财政支出增长30%,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9.2%,同时由于中央财政收入减少,中央对下的均衡性转移支付也相应减少。全省财政运行整体趋紧、收支矛盾突出的状况难以改变,财政平衡难度进一步加大。

    为此,对今年的财政经济形势,不可盲目乐观,不能简单地把一些国家经济运行的回暖迹象等同于世界经济出现了从衰退向全面复苏的根本性转折;把我国经济回升加快等同于实体经济运行状况出现了根本性改善;把财政收入止跌回升等同于财政困难状况出现了根本性好转。

    四、做好2024年财政工作的举措

    2024年,虽然各方面不确定和不可预测的因素较多,但总体上看,经济发展的有利因素将多于去年。我们将继续认真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着力扩大内需,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保障和改善民生,保持经济社会稳定,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一是积极发挥宏观调控职能作用,努力促进经济结构调整。继续贯彻落实中央积极的财政政策,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与加快结构调整有机统一起来,充分发挥财政宏观调控职能作用,巩固经济回升向好势头。积极争取中央投资资金和财政部代理发行地方政府债券额度,保障重点投资领域资金需求,增强经济发展后劲。落实国家和省各项税费减免政策,增强企业活力和发展能力。更加注重促进经济结构调整,支持优势产业的改造提升,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促进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积极推动区域协调发展,进一步拓展经济发展空间。用足用活国家财政扩大内需的政策,积极开展家电、汽车摩托车下乡及汽车以旧换新等工作,扩大城乡居民消费需求。

    二是依法加强收入征管,全力以赴完成全年收入目标任务。根据省政府45次常务会议研究决定,2024年全省财政收入计划增长12%,达到1737亿元。完成全年的财政收入目标任务,需要积极处理好结构性减税和保持财政收入稳定增长之间的关系,主动与国税、地税部门进一步加强沟通,搞好协调和配合,密切跟踪财政经济形势,及时解决组织收入工作中的突出矛盾与问题,共同做好收入征管工作,保持财政收入的平稳较快增长。完善税源控管机制,加大依法征管力度,重点抓好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等主体税种的征收管理。做好税源的普查和分析工作,摸清重点税源,尤其要对重点行业和重大项目的税源情况进行认真分析和测算,提高税收征缴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同时,抓好零散税源的征收和管理,努力作到应收尽收。全面贯彻落实《安徽省政府非税收入管理暂行办法》,深入推进政府非税收入征管改革,建立健全政府非税收入征管机制,切实加强和规范非税收入征管。

    三是大力调整和优化支出结构,千方百计保重点支出需要。处理好厉行节约、压缩一般和保证重点、优化结构的关系。积极调整支出结构,合理安排和调度资金,保证中央有关改革的顺利实施;足额落实三十三项民生工程资金,确保民生工程的顺利推进;加大对“三农”的支持力度,推进新农村建设;持续努力增加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公共事业的投入,促进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大力支持 “861”行动计划等重大项目建设,促进经济发展。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坚持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严格控制公务购车、公务接待、出国、会议等一般性支出,从严控制预算追加,努力降低行政成本,把有限资金用到最需要地方。把更多的财力向促发展、促增长倾斜,向保障和改善民生倾斜,向支持农村改革发展倾斜,向发展社会公共事业倾斜。

    四是积极推进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提高资金使用绩效。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通过建立健全“四大预算”体系,增强政府预算的完整性;通过全面推行统一规范的部门预算制度,增强预算分配的法定性;通过全面实施国库集中支付和政府采购制度,增强资金支付的严密性;通过推进预算支出绩效评价,增强预算支出的绩效性;通过加强对部门结余资金的管理,增强财政支出的均衡性。按照财力和事权相匹配的原则,完善省以下财政体制。继续深化和完善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和乡财县管改革。统筹省与市县分配关系,坚持财力向基层倾斜,调动市县当家理财的积极性。建立健全政策性、激励性、均衡性相结合的一般性转移支付体系。整合和优化专项转移支付,提高一般性转移支付规模和比例,充分发挥转移支付功能。创新监督方式,强化事前、事中、事后,收入、支出、绩效的全方位监督管理,建立健全覆盖财政资金和财政运行的全过程监督机制。特别是对中央扩内需投资资金,进一步加大财政监督、审计监督的力度,确保资金使用安全有效。

    五是密切关注财经形势走势,促进全年财政平稳运行。密切关注财政经济运行,及时分析财政收入增减变化的原因。跟踪分析财税政策调整对财政收支的影响。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数据交流与信息共享,加强对重点行业的追踪研究,有针对性地提出政策建议和对策措施,增加对财政运行的把握和调控能力。及时了解和掌握中央关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决策部署和政策措施,充分发挥财政的调控作用,在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基础上,实现全年财政平稳运行。

    第四篇:全县财政工作会议材料

    保增长

    促发展

    惠民生

    为实现全面小康 建设幸福xx作出新贡献

    (2024年3月6日)

    同志们:

    这次全县财政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省、市财政工作会议精神,回顾总结2024年财政工作,分析把握当前我县财政经济形势,部署安排2024年财政工作,表彰2024年在财政、财务工作中涌现出来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进一步动员全县广大财政干部,统一思想,鼓足干劲,乘势而上,奋力开创财政工作新局面,推动xx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下面,我代表局党组讲三点意见。

    一、2024年财政工作稳中有进,财政改革迈出坚实步伐 2024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宏观经济环境和我县财政运行中出现的新情况新变化,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县各级财政部门和国税、地税等部门密切联动,审时度势,精心谋划,扎实有效地开展各项工作,全力以赴“保增长、保重点、惠民生、促发展”,稳步推进财政管理和改革,财政事业发展取得了新成绩,为实现“十二五”发展良好开局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一)狠抓征管,综合治税,收入排名争先进位。2024年,财政部门紧抓组织收入不放松,千方百计挖财源、强征管、促增收,圆满完成了全年收入目标任务,实现了财政收入的稳步增长。2024年全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xx亿元,较上年增收xx亿元,增长xx%,一般预算收入在全省排名由2024年的xx名前进到了2024年的xx名,再获省政府“财政收入增收表彰单位”荣誉称号,至此我县已连续七年获此荣誉。一般预算收入中:税收收入完成xx亿元,增收xx元,增长xx%;非税收入完成xx亿元,增长xx%。税收收入占一般预算收入比重为xx%。

    我们始终把组织收入作为财政工作的重中之重,咬定全年目标不放松,采取扎实有效措施,不断强化税收征管,挖掘增收潜力,在下半年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困难情况下,依然保持了财政收入稳步增长。一是做好目标分解。将全年收入目标分解落实到各乡镇、各征管部门,强化税收征管,严格收入目标责任制,加强考核监督,充分调动各有关部门依法组织收入的积极性。2024年,全县有xx个乡镇一般预算收入超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乡镇一般预算收入同比增长45.9%,其中xx镇一般预算收入突破2亿元,同比增长41.3%,xx镇、xx镇、xx镇一般预算收入均突破5000万元。二是深入开展综合治税。充分发挥财政与税务、金融、国土、城建等部门和各乡镇之间的联动机制,经常召开部门联席会议,共享税源信息,保障收入入库的及时性和均衡性,共同构建综合治税大平台,确保了税款应收尽收。三是深化非税收入收缴管理改革。实行“单位开票、银行代收、财政监管”的非税收入管理新模式,将非税收入收缴系统联网到各执收单位。重新建立收费项目库,进一步完善了《非税收入收缴管理办法》、《非税收入票据管理办法》、《非税收入收缴管理操作规程》等制度文件,规范了非税收入管理,增强了政府调控能力。四是做好税收收入分析。准确把握当前宏观财政经济运行整体情况及税收入库特点,密切关注和认真分析影响税收收入的各种因素,尤其是减收因素,深入企业开展税源调研,了解企业所困所需,帮助企业协调解决资金周转难题,扶持企业渡过难关,确保收入稳步增长。

    (二)科学理财,精细管理,重点支出保障有力。2024年针对我县重大项目建设快速推进,财力支出缺口较大的实际情况,一方面我们积极科学调度资金,确保重点支出需要;另一方面努力压缩一般性支出,充分发挥财政调控作用,科学、有序拨付资金。在保工资、保运转的同时,千方百计保稳定、促发展、惠民生。严格执行厉行节约的各项规定,确保经济平稳运行,重点支出保障有力。

    1、教育事业得到优先发展。2024年,全县实现教育支出xx亿元,同比增支2亿元,增长35%。教师待遇明显改善、教育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贫困生受教育权利得到保障。全 面落实教师绩效工资考核机制,切实改善教师待遇,2024年补发教师绩效工资xx亿元。提高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公用经费,2024年安排6600万元,小学生人均经费从450元提高到550元、初中生人均经费从650元提高到750元,保障了我县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正常运转;安排3771万元落实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和校舍维修改造;安排580万元用于推进全县幼儿园办园条件标准化建设;安排扶困助学资金1800万元,用于发放困难寄宿生、普通高中助学金、中职在校生助学金、涉农专业免学费补助等,保证贫困学生的受教育权利;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收学杂费、住宿费和免费提供教科书,全县无一位学生因贫失学。

    2、社会保障水平明显提高。2024年,全县实现社会保障支出xx亿元,同比增支1.1亿元,增长32%。提高城乡低保对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从2024年7月1日起,城镇低保从每户每月220元提高到245元,农村低保从每户每月155元提高到210元,为弱势群体筑起了一道生活保障线;为60周岁以上农民发放新农保资金8964万元,比上年增加4812万元;继续实施“关爱工程”,贯彻落实农村五保供养保障标准自然增长机制,提高农村五保老人的供养水平,从2024年10月1日起,集中供养标准提高到4000元/人.年,分散供养标准提高到3000元/人.年,2024年发放五保供养经费xx万元;提高80岁以上老人尊老金补助标准,新增支出1000 万元;安排xx万元解决乡村医生、电影放映员、农经农技改革下岗人员养老保险问题。统筹城乡、覆盖各类保障对象的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能力不断提高。

    3、医疗卫生保障水平明显改善。2024年,全县实现医疗卫生支出xx亿元,同比增支xx亿元,增长33%。继续推进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设立农村公共卫生专项资金,按全县常住人口每人每年25元标准,共筹集公共卫生专项资金2320万元;继续扩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面,2024年,全县农民参合人数xx万人,参合率为100%,共筹集参合资金xx亿元,补偿人次达xx万人次,补偿医药费用xx亿元,比上年增加xx万元,保障了参保农民就医的需要;继续实施重大疾病预防控制和计划免疫工作,农村孕产妇补叶酸、住院分娩给予补助,扩大两癌筛查试点;改善农村环境卫生,2024年完成xx座农村改厕任务,实现“十二五”初农村卫生户厕普及率达到80%以上;开展农村饮用水水质卫生检查工作,监测率达100%。

    4、“三农”政策得到贯彻落实。2024年,全县实现农林水事务支出xx亿元,同比增支xx亿元,增长32.4%。在支持“三农”上,坚持以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高效设施农业发展等为财政支农工作重点。投入xx万元财政资金,主要用于大中型水库除险加固、县乡河道疏浚、修建农桥、新建防渗渠、农村饮水安全等,改变过去农业生产“靠天吃 饭”的落后现象,农业生产得到保障;争取省级以上财政资金xx万元支持现代高效设施农业发展,引进优质种苗和种植技术,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投入xx9万元开展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改造中低产田xx万亩,新增粮食产量xx万公斤;投入财政扶贫资金xx万元改善xx个经济薄弱村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投入财政资金225万元开展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投入xx万元开展农民培训;安排财政资金xx万元用于农业科技入户和农村技术推广。

    ——涉农补贴发放工作。拓宽补贴项目,增加补贴金额。2024年,通过“一折通”发放各类涉农补贴项目xx项,累计发放补贴金额xx亿元,比上年增加1.4亿元,确保党的惠农政策落到实处。

    ——“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继2024“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在全省评比并获第一名(奖励资金xx万元)后,2024年,我县继续做好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累计投入财政奖补资金xx万元,同比增加xx万元,并再获全省评比第一名。

    ——村庄建设与环境整治工作。2024年,争取村庄建设与环境整治资金xx万元,获批全省首批村庄建设与环境整治试点县;争取上级农村环境连片整治专项资金xx万元,县财政及时配套资金xx万元、安排工作经费xxx万元,开展农村环境连片整治。2024年,已经建成了xx座乡镇垃圾 房,x家污水处理厂等,村庄环境整治改善了农村生态环境,促进了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同步提高。

    ——家电下乡补贴工作。作为拉动农村消费的一项重要举措,家电下乡政策激发了农民购买家电的热情,2024年,全县共实现“家电下乡”产品销售xx万件,财政补贴金额xx万元;实现“摩托车下乡”产品销售xx辆,发放补贴x万元;实现“家电以旧换新”销售x万件,财政兑现补贴金额x万元。从2024年4月起,电动自行车也纳入“家电下乡”补贴范围。截至2024年底,我县已累计销售家电下乡产品xx万件,直接带动xxxx农村消费超过6.1亿元。

    ——推进村级债务化解工作。为有效化解债务,鼓励各乡镇采取协议打折、减免债务、处理坏账、同一债权债务人相抵等办法,我们多策并举,在全省率先推进村级债务化解工作。省核定我县xx个经济薄弱村债务化解总额为xx万元,截至2024年5月底,通过部门豁免、坏账核销、协议打折减除、债权债务相抵、直接偿还等方式,全部兑付完毕,全县55个经济薄弱村全部实现“零”债务。

    5、城乡建设呈现日新月异。随着 “四城同创”工作的实施,城乡建设事业得到快速发展。2024年城乡社区事务支出xx亿元,同比增支xx亿元,增长56.7%。进一步加大对交通、城建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城区广场及景观大道绿化亮化改造工作,推进保障性住房、新农村建设、村镇公交等 各项城乡事业建设,城乡建设日新月异,实现了人居环境不断改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幸福指数不断攀升。

    (三)加大扶持,优化服务,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用足用活拉动经济的财政政策,不断壮大骨干财源,全力支持重点企业发展,支持科技创新,是培植地方财源的重要举措。2024年,我县组织申报了x类x个项目,获得省财政各类扶持企业资金xx万元。为鼓励企业调整产业结构,我们会同相关部门出台了企业科技术改造项目贴息奖励实施办法,安排专项资金对技改突出企业给予重奖,主要用于企业技术改造和技术升级,鼓励企业研发新产品及专利技术,全方位支持“硅产业、机械汽配、新型建材、农副产品加工”等四大主导产业发展,提高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和话语权。2024年,全县企业入库税收同比大幅增长,纳税额超过x万元以上纳税大户有x户,比上年增加x户,入库税收x亿元,同比增长x%。

    (四)研究政策,争取资金,支持县域经济发展。发挥财政职能,支持经济发展。2024年我们单独或协助其他部门向上争取资金#####亿元,比上年增加2.2亿元,增长13.7%,并争取多项工作在我县试点:如村庄建设与环境整治、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农村新型社区建设、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引导项目等。争取项目资金主要有:农林水各项事务转移支付资金4.8亿元,教育类转移支付资金1.2亿元,社会保障和就业资金x亿元,医疗卫生各类专项资金x亿元,环境保护类资金x亿元等。争取资金有效弥补财力不足,为我县经济发展“添柴加薪”,有力地促进了我县各项社会事业快速发展,为加快实现全面小康、建设幸福xxxx提供必要财力支撑。

    (五)深化管理,创先争优,推进财政体制改革。

    1、创新财政惠民政策比对信息系统。我县创新的惠民政策比对信息系统属苏北地区首家,并荣获县委县政府2024年工作创新创优奖。该系统集“惠民政策、惠民项目、享受对象、补贴标准”等功能为一体,将人社、民政、卫生、公安、残联等部门的惠民信息,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乡低保、民政优抚等惠民项目按人员信息、项目信息、享受情况等进行归并、整合,通过该网络系统平台,可以即时查询惠民项目的享受对象、标准、金额等相关数据,实现惠民数据的无缝传输、资源共享、数据分析。该系统自2024年8月运行至今,已累计查处违规资金xx万元。惠民政策比对信息系统的建成,有效地避免过去因惠民资金渠道多、信息不共享造成的重复享受惠民政策、多头领取财政补贴的不正常现象,维护了财政资金公平正义,切实体现党的惠民政策的温暖。

    2、启用全新非税收入征缴系统。将非税系统与执收单位、银行、财政互相联网,建立新的收缴平台。经过完善制 度文件、重新建立收费项目库、分批组织培训等前期准备工作,全县xx多个执收单位xx多个执收网点实现一次性上网,非税系统于2024年11月1日正式运行。新非税收入征缴系统有效地解决了非税收入不能及时入库问题,进一步规范了“收支两条线”管理、规范了票据管理、规范了收费行为,便于财政进行全程监督,更进一步实现财政管理科学化。

    3、改革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根据财力与事权相匹配原则,围绕“财力下移、缺口上移”指导方针,减少了乡镇上划比例,用于壮大乡镇财政实力,充分调动乡镇发展经济、培植税源和增收节支的积极性,保持县乡经济平衡较快发展。2024年调整财政体制后,乡镇新增财力xx万元,其中地税新增财力返还x万元、教育附加财力返还x万元。

    4、完善财政投资评审模式。积极构建“双螺旋”评审模式,深入推进“部门预算为基础、投资评审为支撑、政府采购为手段、国库集中支付为保障”的财政支出管理运行模式,牢牢把好资金关,提高评审中心工作效率和工作效能。2024年完成投资评审各类项目x个,涉及评审金额x亿元,审减金额x亿元,审减率x%。县财政投资评审中心自成立至今,累计评审金额x亿元,审减金额已超过x亿元,极大缓解了本级财政预算支出的压力。

    5、创优政府采购服务环境。实行首问负责制,完善政务公开,文明用语,热情服务,推进阳光采购,增强采购程 序透明度,不断扩大政府采购范围,规范政府采购程序,加强政府采购监督管理。2024年,累计完成采购项目x批次,采购预算金额x亿元,实际支付x亿元,节约资金x亿元,节约率x%。

    (六)强化监督,规范秩序,确保“两个安全”。充分履行财政监督检查职责,加强财政监督检查,创造性的开展各项工作,着力提高财政监督工作规范化、精细化水平。开展财政监督检查,针对检查中发现的“单位会计账务处理不太规范、原始凭证不合法”等隐患问题,提出了具体的整改意见,进一步强化了单位内部管理,规范了会计基础工作,保证了财经法规的贯彻落实。开展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联合审计、纪检监察、民政、国资等部门,组成5个督导组对全县各主管部门和单位的专项治理情况分进行督导,并对其中的x户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企业进行了重点检查,共发现x家单位存在“小金库”,涉及金额x万元,对查出的“小金库”按照规定提出整改意见和建议,督促其按期整改到位。开展财政账户清理整顿工作,根据省厅要求,从加强廉政建设、确保财政资金与财政干部“两个安全”的高度,深入细致开展财政账户清理整顿,提高财政资金运行的安全、规范和有效,切实堵塞财政资金安全管理漏洞,通过对现存银行账户逐个讨论研究,2024年全县共撤销各类财政账户x个,保留x个。通过积极开展财政监督 检查工作,有效地保障了干部和资金的“两个安全”。

    (七)深入基层,努力学习,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结合“三解三促”活动,深入开展领导干部下基层、解民情、破难题、促发展、转作风,不断提高履职能力,打造为民、务实、清廉的财政干部队伍。2024年7月,局党组带领机关部分干部,走访贫困村,深入开展调查研究,与群众面对面交流,了解群众所期、所盼,帮助解决实际困难。深入财政所,了解基层财政工作开展情况、人员结构情况、职能转变情况,积极推进财政所规范化建设。加强干部培训教育,分批组织财政所长、部分科长和业务骨干走进高校学习,培训“财经知识、经济形势分析、领导能力”等,不断提高财政干部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积极培养和引进人才,2024年录用x名优秀大学毕业生充实到基层财政第一线,先后提拔x名副科级干部,x人被提为所长、科长,财政干部队伍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2024年,我县被财政部等四部委表彰为“全国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工作先进集体”,被省政府表彰为“财政收入增收表彰单位”,被财政厅评为“预算管理一等奖”、“五五”普法宣传教育先进单位,被县委、县政府评为“综合目标考核”一等奖、“村庄建设与环境整治”工作创新创优奖,被市财政局评为综合目标考核第一名等,财政部门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财政工作取得的上述成绩,是县委、县政府统揽全局、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各乡镇、各部门大力支持、共同努力的结果,也是县乡财政部门和广大财政干部艰苦奋斗、辛勤工作的结果。在此,我代表财政局领导班子,向奋战在财政战线的全体干部职工表示亲切的慰问和崇高的敬意!向关心支持财政工作的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充分肯定2024年财政工作取得的成绩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发展中还存在不少问题需要研究解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税收收入占一般预算收入比重偏低,导致我县可用财力和财政收入不能保持同步增长;二是财政支出压力较大,人员工资、各项配套等民生刚性支出增长较快,收支矛盾比较尖锐;三是对照全面达小康要求,许多亟待加强的经济社会发展薄弱环节保障力度还不够。对此,我们将坚持科学、规范、透明和高效的原则,积极研究有效解决办法,不断健全和完善财政管理的运行机制,争取把今后的财政工作做得更好。

    二、准确把握2024年财政工作形势

    2024年是党的十八大召开的喜庆之年,也是全面落实省、市党代会战略部署的第一年,财政部门一定要按照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切实履行“为国理财,为民服务”的财政工作职责,认真做好2024年各项财政工作,为实现幸福xxxx作出新的贡献。

    (一)正确研判经济形势。

    1、国际形势。2024年,欧债危机仍在深化蔓延,主要发达经济体复苏缓慢,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长放缓,国际金融危机、债务危机、社会危机“叠加冲击”,世界经济下行风险压力加大,部分国家和地区政治、社会局势动荡加剧。国际市场陷入低迷,全球产能过剩矛盾更加突出,能源资源竞争更加激烈,贸易保护主义更加明显。

    2、国内形势。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具备不少有利条件,经济发展的基本面没有改变。但国家宏观调控面临更多“两难”选择,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压力加大。我国经济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矛盾仍然比较突出,外需明显减弱、国内投资放缓、消费增长难度加大,资源要素价格上涨呈长期化趋势,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经济金融等领域存在一些潜在风险。

    3、我县形势。尽管我县经济发展较快,经济稳定性和抗风险能力逐步增强,但当前经济运行中还面临一些新情况新问题,突出表现在:一些中小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增大,受欧美等国加强对多晶硅、半导体等光伏产品的进口限制,我县硅产品加工业的生产受到较大冲击,硅产业出口形势严峻。2024年下半年以来,国家加大对房地产市场的宏观调控力度,我县商品房成交量萎缩,房地产业契税、营业税、房产税等相关税种增收造成一定影响,新《个人所得税法》的 实施,个人所得税明显下降,这些都对我县财政收入产生较大冲击,影响较大。

    4、财政形势。今年我县财政收支形势极为严峻,实现财政收支平衡的难度加大。收入方面,受经济下行压力影响,税收收入难以保持较高速度增长,2024年1月份,我县企业税收收入同比大幅下降,县本级可用财力相对匮乏。支出方面,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三农”、教育、社会保障、基本医疗卫生等公共领域都需要进一步加大财政投入,收支矛盾非常突出。

    我们要全面辩证地看待当前形势,既要充分认识形势复杂性严峻性,保持清醒头脑,增强忧患意识,又要充分认识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态势没有改变,发展中有很多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切实增强做好今年财政工作的信心。

    (二)把握财政工作重点。

    一是坚持稳中求进,在支持加快转型升级中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牢牢把握稳中求进总基调,坚持稳中求进、又好又快的工作导向,千方百计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紧抓省财政全力支持苏北跨越发展机遇,紧扣江苏沿海开发五年推进计划,做大做强“四大支柱”产业,同时依托水晶文化、温泉文化、少儿版画等地方特色资源,大力促进第三产业快速发展。尽快把经济增长转入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轨道上来,全面促进“在发展中转变,在转变中发展”。二是坚持民生优先,在壮大财政实力中让广大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牢牢把握保障和改善民生这一根本目的,正确处理好发展经济、财政增收和改善民生的关系,在加快经济发展、不断壮大财政实力的同时,更多地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按照“立足当前办实事、着眼长远建体系”的要求,既集中解决紧迫性问题,又统筹谋划长远性问题。认真落实居民收入倍增计划,支持加快构建民生幸福“六大体系”,进一步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确保民生投入高于一般预算支出增幅,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

    三是坚持深化改革,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财政体制机制。牢牢把握加快改革创新这一时代要求,坚定不移推进财政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着力完善支出责任与财力保障相匹配的县乡财政体制,按照“统筹规划、协调联动、积极稳妥”的原则,完善有利于科学发展的财政体制机制。

    四是坚持强化管理,进一步提升财政管理水平。牢牢把握强化管理这一有效手段,针对财政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结合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夯实管理基础,不断提高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建立并不断完善“科学完整、准确细化、公开透明”的政府预算体系。不断提升预算执行的严肃性,健全预算执行动态监控机制。增强财政绩效管理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继续推进财政大监督机制建设,积极推进预决算公开。

    三、全面完成2024年财政工作各项任务

    2024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也是我省“以县为单位达到省定全面小康”的关键一年,做好财政各项工作意义重大。结合我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和财政工作实际情况,2024年我们的主要任务是:全县财政总收入完成 ####亿元,增长27.3%;一般预算收入完成####亿元,增长27.7%;财政部门完成征收####亿元,其中一般预算收入***亿元;实际利用外资完成&&&&万美元;内联客方到位资金&&&&万元;完成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万元。向上争取资金力争突破***亿元。

    根据上述任务,全县财政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全面贯彻省、市党代会精神,按照省财政工作会议部署,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握稳中求进总基调,坚持稳中求进、又好又快的工作导向,认真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支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大力推进经济转型升级,更加注重改善民生和支持社会事业发展,提升财政管理水平,为服务我县经济大局,促进经济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做好2024年财政工作,我们要通过五个“全力促进”,力争全面完成各项财政工作目标任务,为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更有力的财政支持。

    (一)全力促进经济发展稳中求进,力争财政收入再攀 新高峰。

    经济决定财政,发展充实财力,财力保障需要。无论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理财的理念和政策措施都要首先体现并服务于发展这个中心,增强在经济发展中实现财政持续增收的意识,一心一意谋发展、脚踏实地促发展。

    1、紧紧围绕主题和主线,提升财政的支撑能力。围绕“力推转型升级、冲刺全面小康”的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线,按照县委、县政府关于产业转型升级、企业科技创新等重大决策部署,多思经济发展之道,多谋培植财源之策,多出财政增收之举,在转型中加快发展,在发展中促进提升,在提升中实现增收。

    2、创新财政投融资机制,提升财政的外在动力。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和调控作用,通过补贴、担保、贴息、奖励、政府采购等方式,引导银行信贷资金、社会民间资本投向政府鼓励的项目和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领域,加快建立健全多元化的经济建设投入格局。2024年,积极研究上级财政政策,创新财政服务企业新模式。科学利用省扶持地方经济发展的区域扶持资金、科技扶持资金x万元,县级财政将按照1:1配套将筹措资金x万元作为贷款保证金,通过担保公司担保向银行申请贷款,预计放大资金效应x倍,撬动银行贷款x亿元,支持年纳税额x万元以上企业和科技创新型企业快速发展,有效缓解企业融资难问 题,为财政收入的可持续增长广泛培植财源。、做大财政收入“蛋糕”,提升财政的保障实力。把财政收入目标任务及时分解到部门和乡镇,将责任落实到位,充分发挥财政与税务、金融、国土、城建、乡镇等部门间联动机制,定期召开部门联席会议,共享税源信息,及时发展和解决收入征管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保障财政收入入库的及时性和均衡性。进一步健全综合治税组织机构和管理制度,推行公开透明的监督机制,营造公平、公正、公开的税收征管环境,提高税收透明度,积极探索建立综合治税分析平台,利用现代化的科学管理手段,实现税收征管向多部门、多税种、多行业、多领域延伸,有力推动财政收入的协调、快速增长,切实把经济发展的成果反映到财政增收上来,提升财政的保障实力。

    (二)全力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力争人民群众再享新实惠。

    民治则天下治,民安则社稷安。财政作为政府的综合经济管理部门,更要积极作为,紧紧抓住保障和改善民生这个核心,加快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和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并逐步实现各级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1、加大财政支持“三农”力度,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大力推动农业科技创新,支持高效农业和现代农业快速发展,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繁荣,加快推进农业产 业化进程。一是加强支农资金监管使用。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做好资金监管。运用好农业产业化、高效农业发展等项目资金,重点支持我县花卉、畜禽、蔬菜等主导产业,扩大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规模,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做大做强,提高带动农民就业致富。加强以农田水利设施为主的农业基础设施和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继续加大县乡河道疏浚和村庄河塘整治力度,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改善农村居民饮水质量。二是支持新农村建设。结合村庄建设与环境整治试点县建设工作,大力支持农村新型社区建设,对县财政安排的新农村资金进行规划设计,示范引导,有计划、有步骤地打造示范村。2024年新建和改造农桥不少于x座,切实改善农业、农村生产条件;投入x万元继续推进农村环境连片整治。三是落实惠农政策,培育新型农民。进一步完善和强化各项强农惠农补贴政策,促进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从抓好农民教育入手,大力提高农民综合素质,着力培养知识型、守法型、诚信型、创业型新农民,2024年,将实施农民实用技术培训x万人,农民创业培训x人,致富工程培训x人。四是大力支持村级集体经济。2024年,拿出财政资金****万元对经济薄弱村建造标准厂房、钢结构大棚等创收项目给予财政奖补。通过招引客商、房屋出租等各种形式,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力和服务能力。

    2、优化财政民生支出结构,支持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按照公共财政的要求,本着提高水平、缩小差距、促进均等化的原则,进一步加大对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保障性安居工程等方面的投入,着重解决好农村、基层社会事业发展滞后的突出问题,加快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一是加大教育事业投入。认真贯彻实施我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依法加大教育投入,确保2024年教育支出占比达到18%。投入x亿元保证教师工资的及时足额发放,投入1亿元继续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投入x万元推进校舍安全维修改造,投入x万元用于贫困学生助学金补助,保障贫困学生不因贫失学。不断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促进我县教育事业全面均衡发展。二是加大医疗卫生投入。健全城乡基本卫生服务经费保障机制,完善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零差价补助办法。2024年将安排医保配套资金x万元,新农合配套资金x万元,扎实推进城乡居民医疗保障建设。加大城乡大病医疗救助投入,扩大城镇居民医保覆盖面,逐步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医疗卫生体系。三是加大社会保障投入。继续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不断提高新农保、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新农合、城镇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标准。新增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县配套资金x万元,安排新农保配套资金xx万元,城乡低保配套资金xx万元,80岁以上老人补助资金xx万元,重度困难残疾人生活补助xx万元等,切实体现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四是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投入。进一步加大财政投入力度,积极利用信贷、住房公积金等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建立稳定的保障性安居工程资金渠道和运行机制,健全城镇廉租住房保障制度,落实减免税费等优惠政策,切实解决好城镇最低收入家庭基本住房需求问题,扶助社会弱势群体。

    3、继续完善财政体制,均衡基本公共服务保障能力。进一步完善县对乡财政体制,规范县乡财政分配关系,健全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加快建立县级财力保障机制,均衡财力分配,确保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缩小城乡之间的财力差距。不断完善“乡财县管”财政管理方式改革,进一步完善改革的配套政策,提高各级财政的运行效率。

    (三)全力促进财政改革深入推进,力争理财水平再上新台阶。

    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财政工作将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和严峻的挑战。要适应这种发展变化的新要求,必须着力提升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理财水平,进一步提高财政服务发展的能力,更好地促进财政事业可持续发展。

    1、完善“惠民比对分析一体化信息系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加大国民收入调节力度,着力建立科学合理、公平公正的分配秩序。2024年,我们将全面完善惠民政策比对信息系统的各项功能,延伸与公安、民政等部门以前数据衔接,清查人员信息,加强平台维护,提高惠民资金的监管能力,杜绝违规享受惠民补贴行为,切实体现财政资金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打造苏北惠民政策样板。

    2、积极推进法治财政建设,坚持依法规范理财。进一步提高依法行政、依法理财水平,坚持以法治为基础,以运作规范为要求,以依法依规为准则,把财政收支的每个环节都纳入法制轨道。完善财政管理制度,从预算编制、执行、监督等方面,建立健全规范理财行为的约束机制,继续推进财政“六五”普法工作,争创法治财政先进县。

    3、加强政府性债务管理,促进财政发展和谐。积极探索政府性债务管理方式,逐步形成管理规范、风险可控、成本合理、运行高效的政府举债融资机制,不断降低债务风险,明确各方在偿还债务中的责任。将政府债务收支纳入预算管理,确保按期偿还债务。严格控制乡镇政府债务,切实履行“谁举债、谁负责”原则,加强债务化解考核机制,促进财政发展和谐。

    4、稳步推进预算公开,增强财政管理的透明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规定和财政部要求,明确预算公开工作的责任机制,规范预算公开的具体内容,逐步扩大预算公开的范围,按照统一步调稳步推进我县预算公开,将社会监督引入财政管理的各个环节,促进财政管理 工作更加公开、透明、规范。

    (四)全力促进财政内部管理工作,力争机关效能再取新突破。

    作为苏北欠发达县,财政实力较为薄弱是最大的实际。要强化绩效理念,格外珍惜财力,倍加注重管理,着力打造绩效财政,切实把财政资金管好、用好。

    1、以深化预算改革为龙头,全面提升预算管理水平。按照预算编制、预算执行、绩效管理和财政监督“四位一体”的要求,结合实际,积极稳妥推进各项财政工作,深入推进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加强预算编制管理,进一步完善公共财政预算,全面提高政府性基金预算的规范性和透明度,加强社保基金预算管理。完善预算编制与预算执行、绩效管理、政府采购管理和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有机结合的机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强预算执行管理,不断提高预算支出执行的安全性和均衡性。

    2、以加强财政监督为保障,确保财政资金财政干部“两个安全”。树立财政“大监督”的观念,不断完善部门预算、财政投资评审、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建立健全覆盖财政运行全过程的监督机制,强化事前和事中监督,促进监督和管理的进一步融合,最大限度地提高财政资源配臵的管理效益。突出重点,围绕社会关注的难点、热点和新上项目、大额投入,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项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存在的问题,保证财政资金和财政干部“两个安全”。

    3、以加强预算绩效管理为抓手,切实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牢固树立绩效观念,进一步扩大预算支出绩效管理试点范围,推动财政管理方式的转型,加快建立“预算编制有目标、预算执行有跟踪、预算完成有评价、评级结果有反馈、反馈结果有应用”的预算绩效管理模式。

    4、以加强“两基”建设为重点,不断强化财政改革与发展的支撑。完善基本支出定员定额和项目支出定额标准体系。进一步规范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开展事业单位所属企业国有资产产权登记。全面推进财政信息化建设,加强财政、财务管理基础工作。结合省规范化财政所建设契机,在乡镇财政所硬件建设、基础管理、制度建设、工作责任等方面,形成可量化考核的规范化建设标准,使“两基”建设有章可循、有序推进。强化乡镇财政就地就近监管职责,确保各项惠民政策落到实处。进一步加强乡镇财政机构队伍建设,争创“两基”建设工作全市第一。

    (五)全力促进财政干部队伍建设,力争服务水平再获新认可。

    扎实推进财政系统作风建设,努力增强财政干部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争取软环境综合测评“九连冠”。一是在培养干部上增强学习意识。把加强学习、提高学习能力作为一项基础性工作来抓,着力提升思想政治素质、政治理论水平和专业知识技能,经常组织形式多样的学习和培训活动,提升财政干部的综合素质和服务能力。二是在工作开展上增强创新意识。在局机关开展“三个一”创新型科室评比活动,即创新一项机制、完善一项制度、解决一个问题,鼓励各科室工作创新,实现工作效能再提速、机关品牌再塑造、工作业绩再突破,不断增强机关工作的生机与活力。三是在作风建设上增强廉洁意识。按照标本兼治、着力治本的原则,坚持教育、制度和监督并重,预防和惩治相结合,努力形成讲党性、讲纪律、高标准、严要求的风气。深入开展党风廉政教育和预防职务犯罪月教育活动,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杜绝“吃拿卡要报”和“冷横硬顶”等不良风气。聘请廉政监督员,接受社会监督,及时倾听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四是在软环境建设上增强主动意识。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观念,把人民群众和服务对象的满意度作为评判工作优劣的标准。充分发挥主动服务意识,上门征求企业、预算单位、基层财政所及各服务对象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在工作中改进和提高。

    同志们,2024年财政工作任务艰巨而光荣,让我们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开拓进取,奋力拼搏,扎实工作,圆满完成各项财政工作任务,为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建设幸福xxxx而努力奋斗!

    第五篇:县市财政运行现状分析

    县市财政运行现状分析

    县市财政运行现状分析

    ——困境·成因·对策

    在当前形势下,财政发展也遇到了诸多困难和问题,特别是县(市)普遍陷入低效运转和负重运行的困境之中,财政运行质量下滑态势日益凸现,好范文,全国公务员公同的天地www.feisuxs且有不断恶化的势头,从而对地方财政

    经济的良性循环构成较大障碍。县(市)财政如何抓住发展机遇,迎接挑战,走出困境,是一个需要认真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本文就近武穴市财政面临的困境,剖析成因,并提出初步的对策思考。

    一困境

    当前武穴市财政收入运行面临的问题,突出地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财政收入占gdp比重偏低。全市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为5.74,不足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只相当于全省平均水平的70,与中央要求的20目标相差甚远。这说明,尽管地方财政收入连年增长,但占国民经济产出量的份额却没有什么增加,财政的宏观调控能力为此大打折扣。由于财政收入占gdp比重上不去,全市产业结构得不到有效调整,财政用于重点建设的资金受到极大限制。

    二是财源结构不优,收入增长乏力。宏观经济运行质量不高,直接给市级财政收入带来负面影响。全市财政收入实绩只增长7.8,而且最能体现收入质量的“两税”双双掉收,这是多年来没有出现过的现象。与此同时,市级财政“吃饭”难保的严峻现实,决定了其支持经济发展的职能严重削弱,导致财源建设投入减少,财源结构不优,后劲不足,经济增长点匮乏。

    三是收支矛盾突出,财政平衡脆弱。由于非税收入及列收列支等因素影响,可用财力严重不足,远远抵不上支出绝对额增长,使财政负担空前加大,严重影响财政资金正常运转,冲击财政预算收支平衡。全市实际可用财力只有15788万元,仅占总收入的57.4。从人均财政收入情况看,全市人均财政收入额为374元。

    四是历史挂帐包袱和债务压力过大。据统计,我市财政资金历年被占用金额达6575.2万元,其中历史挂帐部分占用资金4975.2万元,新增挂帐部分占用资金1600万元。据统计,截至目前为止,我市从各级、各部门借入各种资金达8497万元,由于债务压力过多,导致收支平衡困难重重。

    五是收入结构和进度不均衡。分税制后,作为地方税收主要税种的营业税、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等大部分属于分散性和隐蔽性较强的税种,数额小,分布广,征收难度大,收入进度极不均衡,突击入库现象十分突出,影响了资金的正常调度和财政运行。

    二、成因

    当前地方财政困难是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各种矛盾相互作用的结果,是各种问题在财政的集中反映。剖析我市财政存在的问题成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㈠人员问题。造成地方财政困难、赤字严重的主要原因是政府机构臃肿、人员膨胀、财政不堪重负。据资料反映,全国平均30个左右的农民供养一个乡村干部,吃“皇粮”的干部数量增幅远远大于财政收入的增长。据统计,近三年,全市财政供给人员净增长1500多人,1999年达到15188人。按现行工资标准和必须的公务费开支计算,实际支出每年每人超过1万元,预算内人员经费绝对额比1997年增加2742万元,支出结构呈现畸形变化,财政经费几乎变成了“人头费”。

    与此同时,市级财政在可用财力十分有限的情况下,财政担负的支出责任无限扩大。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财政承担的法定支出负担不断加重。各项法定支出如教育、农业、科技、计划生育等都要求保持一定增长比例,其中教育每年要求达8的增长幅度。这种支出的定比增长,与地方财政收入特别是可用财力的不定性增长常常形成巨大反差,使市级财政支出难以平衡各方面利益。二是财政供养的范围不断增加。如社保机构、粮食行政经费等都要求纳入财政预算,一些产业局也千方百计挤进财政笼子。三是财政兜底的领域不断拓展。如下岗职工和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等均要财政承担、财政兜底。四是财政配套的项目不断蔓延。农业综合开发、粮食自给工程、水利建设项目、九年义务教育工程、冶沙及防护林建设工程等都要求地方财政落实配套资金。

    ㈡体制问题。受现行的财政管理体制影响,各级都侧重于集中后进行整体调控,作为县(市)级基层财政要承担中央、省、地(市州)三层体制上缴和调控,致使地方财政收入能用于本级财政支出的资金明显不足。支付不断增加的人员工资后,余下的资金难以维持地方政权的运转,用于各项事业发展的资金非常有限。从总体上看,我市财政是一种典型“吃饭财政”。

    ㈢管理问题。一方面,不良资产占用增多,挤占、挪用严重,资金沉淀呆滞,严重扭曲了财政资金投向,造成资金调度困难,风险性加大;另一方面,支出管理失控,资金损失浪费严重,花在吃喝玩乐等不正当用途和重复建设上的资金额度大,严重削弱了财政实力,从

    而导致财政最终陷入“收入难增,支出难控,平衡难保”的困境。

    ㈣发展问题。当前财政出现的严重困难,从根本上说,除了支出规模过大、增长过快以外,发展不够是主要原因。要改善收支矛盾,增强财政能力,实现财政状况的明显好转,根本途径还是要依靠发展生产、培植财源。然而,当前吃饭财政的现实,使财政陷入越吃越无力搞发展,越不发展越没有饭

    吃的恶性循环。

    近年来,我市工农业产值、国内生产总值等主要经济指标都显现了强劲的增长势头,但税收增长却相对逊色。导致这种状况的原因不外乎三点:一是高利税的产业产品发展不够;二是产值中的“水份”过多;三是说明税收征管力度不够,“漏洞”较大,流失严重。

    ㈤资金问题。由于收入可用财力块头小,远远抵不上支出绝对额增长,故而我市财政收支缺口非但未能缩小,反而在拉大,导致在资金调度上“拆东墙补西墙”,有的乡镇负债额甚至远远高于乡镇可组织收入的规模,资金被垫用、移用,支出性费用被挂帐不付现象十分普遍,严重影响财政资金正常运转。

    三、对策

    基本思路是牢固树立科学理财观,通过深化财政改革和体制创新,构建公共财政的框架,促进全市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带动社会全面进步。一是根据经济形势的变化,实行适当的财政调控政策,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二是综合运用财政政策手段,切实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三是通过增加转移支付等措施,积极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四是完善相关财税政策,大力推进城市化进程,推动城乡共同发展;五是改革和完善财税、财务制度,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促进产业升级;六是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推动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七是加大对科教领域的投入力度和政策支持,促进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实现科技教育与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协调发展。

    主要措施是:

    1、努力提高三个比重。即提高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税收收入占财政收入的比重,本级收入占全市总收入的比重,这是我们壮大财政收入规模、提高财政收入质量、增加可用财力关键和核心所在。目前我市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不高,如果财政收入占gdp比重提高3-4个百分点,达到10左右的水平,按2024年的gdp算帐,可增加财政收入近1亿元左右,这是一个不小的进帐,对缓解全市财政支出压力无疑作用是巨大的。财政是经济的综合反映,财政实力的壮大必须以经济发展为基础。因此,提高三个比重的唯一途径是培植壮大地方财源,在服务经济发展、建设效益财政上下功夫。要牢固树立为经济发展服务的思想,下大力抓好效益财源建设,促进财税工作和经济运行的良性循环。一是发展龙头经济,壮大市级财源。要通过培植利税过200-1000万元的龙头企业,建设强大的市级财源。二是发展乡镇企业,夯实乡镇财源。每个乡镇要建成1-2个以上利税过百万的骨干企业,经过3-5年的努力,使乡镇企业提供的税源达到乡镇财政收入70以上。三是发展农村经济,培植村级财源。重点是抓好农业开发,高标准办好农业基地,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力争通过3-5年努力,村级经济提供的税收占农业税收的一半以上。四是发展庭院经济和特色产业,建设农户财源。要引导农民抓好结构调整,努力建设一批万元田、万元山、万元水、万元庭院,实现农业特产税收入与农业税收入并驾齐驱。

    2、严格依法征管。一是强化依法治税观念,坚持以税聚财。要坚决落实国务院确定的“十六字”方针,以“四铁”精神挖掘税收潜力,对违反税法及税收政策的,除依法征缴、强行扣划外,执法机构要坚决从严查处。二是继续完善收入保全机制,确保均衡入库。要按照新一轮乡级财政体制要求,加强乡镇财政收入管理,杜绝收入级次混库行为和截留、挪用财政收入问题。三是开辟新的收入渠道,增加地方可用财力。通过清理收缴国有资产转让、出售收入和“非转经”占用费收入,抓好国有股股权和国有产权权益监缴,加强对行政事业性收费、罚没收入、土地收入的征管,壮大地方可用财力。

    3、加大财政改革力度。主要是推进四项改革:一是实行部门预算改革,将预算编制明细化,提高预算编制透明度;二是建立国库集中支付制,改变逐级拨款、分散支付的办法;三是实施政府采购制度,强化对财政资金的使用监督,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四是推进收支两条线改革,提高财政调控能力。

    4、强化财政监督管理。从财力紧张形成的原因中可以看出,无论是税收秩序混乱还是预算执行不严,都与财政监督不力有着密切联系,因此,加强财政监督也是解决地方财力紧张的有效途径。首先要强化财政监督职能。取消税收财务物价大检查后,财政监督职难不仅不能削弱,相反要进一步加强,要健全内部职能,保证监督工作顺利开展。其次要建立健全财税监督体系。财政部门要与人大、纪检、审计、税务及有关社会中介机构相配合,形成涵盖面广、监督有力的财政监督体系。要建立财政部门、主管部门、资金使用单位、审计部门相互制约的财政财务监督体系,建立企业会计报表注册会计师审计制度,加强对重大预算支出的申报、使用和财政专项资金使用情况的全过程监督,加强对金融机构的财务监管,切实防范和化解财政金融风险。三是加大财税违纪处罚力度。要根据财政工作出现的问题尽快出台有关财经监督法规,加大财政监督法规落实力度,明确违纪处罚办法,处罚对象不仅是单位而且要针对单位负责人或主管人员,真正做到执法必严、违法不究。

    5、优化支出结构,确保财政收支平衡。一是切实转变政府和财政职能,解决好财政支出“越位”与“缺位”的问题;二是以振兴财政为着力点,将改革重点放在理顺收支秩序、增强政府和财政的调控能力上,坚持量财办事、综合平衡的原则,提高地方财政对按时足额发放工资、维护机关运转和社会稳定的保障能力;三是突破传统理财方式,寻求扩大预算总量,优化支出构、规范支出范围、控制支出程序、考检支出效果的新思路、新办法,确保财政收支平衡。

    6、精兵简政,切实减轻财政负担。从当前看,精简机构,压缩人员,是财政摆脱困境最有效、最彻底的办法。政府机构改革,为精简人员提供了最有利的时机,在这方面已没有什么退路可走,必须要抓住机遇,真正把人员减下来,使多余的机构和人员形成的过度支出,一劳永逸的压缩下去。首先要对那些超编人员、临时人员和乡镇聘用人员进行全面的清理清退;其次是重新界定事业单位的性质,把那些不该由财政负担的事业单位推向市场,与财政脱钩,尽快改变目前财政支出“广种薄收”的局面。只有把该减的减下来,把该压的压下去,才能够减轻乡镇财政负担,有效改善财政收支状况。



    推荐阅读:
    上半年财政运行分析(省厅财政工作会议)
    小学语文写人作文写作应注重人物细节
    莎党办〔2024〕102号
    东南大学军事理论课程论文(电影《炼狱》观后感)
    数学计算机学院党校工作制度(精)
    中学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