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热门搜索: 劳动合同 管理论文
  •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九号文库

    三、关于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实验教学实施情况的总结

    栏目:九号文库 来源:网络 作者:紫竹清香 时间:2024-07-11 03:50:49 下载.docx文档

    第一篇:三、关于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实验教学实施情况的总结

    关于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实验教育实施情况的总结

    (2024年2月)

    现阶段的高等院校,人文素质教育途径多是在课堂教学,且普遍形式单调、枯燥乏味,对文化氛围的营造与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重视不足。很多理工科的大学生在校期间往往只是埋头做实验、搞研究,缺乏最起码的文学知识、艺术熏陶、哲学思想、法律常识,很多学生因为文字功底差,语言表达能力不足,甚至影响到了就业和工作后的个人发展。2024年6月,本课题组以赣西科技职业学院2024级自考部工程造价班的大学生为对象,针对其人文素质状况的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同样反映出类似的问题。那么,如何有效地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现代人文素质教育就是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将人文科学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使之内化为人格、气质、修养,成为人的相对稳定的内在品格。可见,人文素质教育的途径不外乎两个:知识传授和环境熏陶,而知识传授的重点是对历史人文传统选择性的批判与继承和对基于现实的人和现实的人性及其健康发展的反思,而结果必须要把知识和环境熏陶内化为人格、气质、修养,成为人的相对稳定的内在品格,促进社会更美好、人生更幸福。课题组经过反复研究,决定从这两个方面着手,对2024级自考部工程造价班

    进行一个学期的人文素质试验教育。

    一、创新教学体系,丰富人文知识

    课堂教学是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课程是人文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因此,课题组通过多种方式为试验教育班构建合理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

    一是适当调整课程体系,精心构建人文素质教育新体系。目前人文教学课程主要是“两课”(即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政治教育课)和大学语文,课题组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加大人文科学课程比重,设置了《中华文明》、《文学鉴赏》、《艺术欣赏》、《哲学大家谈》等新的人文课程,同时鼓励教师采取创新的教学方法进行授课。有的教师通过生活化的语言、方式向理工科的学生们传播中华文化、传统美德、文学、艺术、历史、哲学等人文知识,填补自然科学、人文科学之间的鸿沟;有的教师通过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这样的互动方式,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感受能力;有的教师还通过课堂辩论的方式,培养了学生的协作意识、尊重他人的意识、是非观念、判断能力和人文理性。同时教师们在课上推荐一些经典的人文书目,引导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学习,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培育他们的人文精神。

    二是开设人文知识趣味讲堂,营造活泼的人文素质教育氛

    围。为提高学生们对人文知识的兴趣,学院每周举办一次人文知识趣味讲堂。邀请学识渊博的教授结合当前社会现实深入浅出地向同学们介绍各方面的人文知识;邀请文化名人讲述自身的发展历程和作品创作过程等方式让同学们走近真实的文学、艺术领域;邀请不同领域的工作者结合自身的工作、经历向同学们展示人文知识广度和力量。人文知识趣味讲堂内容丰富、知识面宽广,较好地激发了学生们对人文知识的求知欲,对生活的热爱,对美的追求,调动了同学们学习人文知识的积极性,受到学生们的欢迎。

    二、丰富校园文化,培育人文精神

    校园文化体现着一所学校的内在精神和行为风范,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有很大影响。一般来讲,高等学校尤其是理工类的高校,校园文化的人文气氛并不是很浓,校园文化活动多围绕专业学习开展,学生活动多以文体娱乐为主,社团活动多是举办科技设计大赛,仅有的文化活动往往还只是为了响应上级号召,并不一定符合本校学生的实际需要。单调的校园文化活动不利于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和学生的全面发展。课题组根据人文素质教育的特点,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化活动,为学生营造浓厚的人文教育氛围,使同学们在这种氛围中真切地去感受人文精神。

    组织开展“义工服务活动”。组织同学们到新余市特殊教育学校,为那里的聋哑儿童带去自己精心准备的表演节目,并送上的小礼物和一些励志的故事画册,在精神上给予他们激励。类似的活动还有:关爱养老院老人、为困难户送温暖等。通过与弱势群体零距离接触,并为他们义务奉献的过程,激发同学们的悲悯之心和人文关怀。

    组织开展“革命传统教育”。为激发同学们的爱国热情,鼓励他们奋发图强、继承革命传统,我们组织同学们到南昌起义纪念馆、罗坊会议纪念馆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让他们重温革命先烈艰苦卓绝的奋斗史、波澜壮阔的革命史、可歌可泣的光荣史。还从同学们的思想实际出发,通过举办革命历史题材的电影展播、唱红歌等活动进行革命传统教育。

    组织开展“多彩文化活动”。为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组织开展了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文化活动,举办各种文艺表演、读书月活动、书画摄影展等,吸引学生主动而广泛地参与,从而增强学生的美感体验,培养学生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社会举办的各种交流活动,与社会文化相沟通,让学生在文化、艺术的浓厚氛围中陶冶情操,在活动中彼此交往,使学生逐渐学会交流、合作,这些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骑着重要的作用。

    鼓励学生自发开展文化活动。课题组在认真组织各种活动为学生营造浓厚的人文教育氛围的同时,积极支持学生社团开展各项人文教育活动。学生们自行组织开展了”人文知识竞赛”、”一人介绍一本书”等活动,自觉地丰富校园文化氛围,自发地形成良好的、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

    人之成才,重在素质。当代大学生特别是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养的缺失已经到了不容忽视的地步,缺乏人文素养的人才是不全面的、甚至是不合格的人才,现代高等教育,必须顺应时代的变革、适应社会的需求,加强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在这一个学期的人文素质试验教育期间,课题组通过创新教学体系丰富人文知识,丰富校园文化培育人文精神的方式,较好地提升了实验班同学们的人文素质。

    第二篇:大学生关于人文素质演讲稿

    大学生关于人文素质演讲稿(精选多

    篇)

    同学们,老师们,大家好!

    有一种美,令人惊艳令人回味令人追求,这是一种可以吸引目光的美,它——光彩夺目;

    有一种美,飘逸在浮云上,深埋在古垒下,这是一种可以吸引灵魂的美,它——深藏不露;

    有一种美,给生活带来激情,给生命带来温馨,它——无时无刻不与我们同在;

    构建和谐社会,构建和谐校园,我们大家现在都是大学生,都是校园中的一分子。大家都想知道怎样的校园氛围才是和谐,是打造和谐的人际关系,是

    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其实我们大家很清楚,构建和谐校园就如同”保持公共卫生一样”那需要公民公德素质的提高。同样构建和谐校园有待于每个同学人文素质的培养。所以我要说:构建和谐校园要从培养我们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开始。

    所谓“人文”就是对人生的思索,是心灵对生活的关怀,而人文教育是人类自由的摇篮,它使生命个体与自己本源契合在一起,形成自我认识与自我超越个价值观和行为方向。

    人文精神最根本的一点是唤起人自由自在的人格境界,一种独立精神与为它思想。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积累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等多种类型。

    对于我们要努力去构建的和谐校园,人文素质中的制度文化素质,精神文化素质,行为文化素质是我们必须加以提高的。

    《国富论》中指出了制度对于社会的重要性,对于学校来说,制度是校园管理的具体形式,体现一个学校的责任感。合理的校园管理制度与校园的和谐密不可分,制度作为处理,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学生与学校,老师与学校,日常事务的直接依据,它的合理与否关系到校园之内的和谐,更重要的是,由于合理的制度对于每个人都是一样的,使我们的老师,同学在处理任何关系时都有一种公平和谐的心态,对于构建和谐校园,完善校园内的各项规章制度应该成为校园建设的重中之重。好的校园规章制度在变化中求和谐,在和谐中求发展,和谐的规章制度是一切教学工作的保障。

    如果大学是一棵树,那么滋养它的是“学生的精神文化素质”,学生的精神文化素质的充实空虚与否,是衡量校园文化是否和谐,是否健康活力富有生机的依据。一个和谐的校园精神文化,能够增强大学内群体的积极性主动性。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同学们,我们已经有了制度文化素质,精神文化素质,但我们现在所缺的是“行为文化素质”,构建和谐校园需要我们大家共同努力,我们的言行要与我们美丽的校园相和谐,要与我们的校园规章制度相和谐,要与我们的传统道德文化相和谐

    大学生自身应具备的自身人文素质

    人文素养是无形的,高低、好坏、深浅,皆取自于个人内在,但它又是有形的,它会通过你的一言一行彰显出来,应该如何提高自我人文素养呢?

    1、我们应当立足于课堂。

    2、我们应当涉猎人文书籍。

    3、我们应当注重人文行为。

    大学生本身应该具备的自身人文素质

    1、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理想和信念总是如影随形,相互依存。在很多情况下,理想亦是信念,信念亦是理想。当理想作为信念时,它是指人们确信的一种观点和主张;当信念作为

    理想时,它是与奋斗目标相联系的一种向往和追求。

    2、加强个人道德修养:道德通过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维护社会稳定,是影响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一种重要的精神力量;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促进人的自我完善、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动力

    3、加强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社会所具有的基本功能就是给人们提供一个能够分工和协作的有序的场所。有序性及其所呈现的秩序使个人活动得以可能,从而也使社会生活得以可能。社会秩序对于社会中的个人来说,具有普遍必然性。正是人的社会性决定了秩序对人的必要性,秩序同物质生活资料和精神文化一样,也是人类的基本生存需要或利益要求。

    4、培育职业精神树立家庭美德:职业道德是社会认可的一般性、普遍性的价值标准和道德规范;是本职业活动特别要求的个人品质和行业性道德规

    范。

    5、培养正确的爱情观:尊重大学生的情感需求,积极引导注意沟通,运用科学的思想政治方法引导他们树立起正确的爱情观把握和处理好成长中必不可免的情感问题。

    6、、社会适应能力。大学生应该能和社会保持良好的接触,其思想和行动都应跟上时代的发展步伐。当发现自己的愿望与社会需要发生矛盾时,能够迅速进行自我调节,以求与社会协调一致。假如你不能改变你自己,那么你就去改变世界;假如你不能改变世界,那么你就去改变你自己。

    7、社会耐受能力。包括身体上和心理上的耐受能力。当身体遭受疼痛时,应尽量忍耐,转移自己的注意力便可缓解疼痛,否则对身体更加有害;当心理受到刺激时,应沉着冷静,调节自我。比如在自己遭受不公正待遇的时候,应该把眼光放得远一些,拥有充分的自信。忍他人所不能忍,是成功人士必备的素

    质。控制能力。人必须能够控制自己,在一定的场合中说适当的话,做适当的事。如果不能自控,任意发泄情绪,必将给自己和周围的人带来伤害。

    8、社会知觉能力。生活在现代社会中,必须能够及时准确地感觉到身边的信息。只有掌握了所需要的信息,才可以与他人友好相处,正确安排行为去实现理想,最终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9、自然思维能力。包括价值判断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大学生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进行价值片段和逻辑推理。在生活、学习中才不致于走弯路。社交能力。大学生处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是离不开人际交往的。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大学生心理健康不可缺少的条件,也是大学生获得心理健康的重要途径。

    10、自我康复能力。人的一生中,总是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各种各样的伤害,如何调整自己,使自己尽快康复,是人们重新积极追求高质量生活必须得学好的。

    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初探

    转载

    标签:

    校园

    人文素质。它是大学生诸多素质当中最根本、最基础的素质,是人类发展中起基础性作用的品质,对于其它素质的形成和发展具有很强的渗透力和影响力。因此,在对大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必须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教育和培养。当前大学生人文素质不容乐观,具体表现在知识、能力和修养三个层面。在知识层面上,主要表现为人文知识面偏窄,知识结构不合理。在能力层面上,有些大学生口头和文字表达能力、动手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协调人际关系能力等较差,在综合素质上不太适应实际工作的需要和要求。在修养层面上,由于人文素质不高,有些大学生抵御各种错误思想文化的渗透和侵蚀的能力较差。人文素质教育是指通过人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以及自身的实践,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转化为人格、气质、修养,成为人相对稳定的内存品质,通过知识的传授,环境的熏陶、自身的实践来转化、推动。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转变思想观念

    更新教育观念,提高思想认识,高度重视人文素质教育在现代教育中的基础地位和核心作用。人文素质是国民文化素质的集中体现,人文精神又是国民文化素质的核心内容。一个文化素质低的民族,不可能具备高尚的人文精神;而具备高尚人文精神的民族,其文化素质必然优秀。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的发展,素质教育、终身教育等教育观念的确立,人们已认识到高等教育不仅是职业教育、专才教育,而是更高层次的素质教育和基础教育。缺乏起码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不仅会影响日常的文化交流而且必将影响思维能力的发展,使人的思维方式机械呆板,缺乏后劲,而本专业也不可能有大的发展。现

    代社会经济、文化的飞速发展,要求高职教育必须紧跟时代步伐,培养一大批高素质——专业素质高,同时人文素质也高的实用型人才。

    面向新世纪,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着多方面的挑战,要在21世纪继续保持社会和经济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跟上全球科技革命的步伐,避免文化的冲突与精神的滑坡,必须在重视经济科技的挑战的同时,更多地关注文化的挑战;在抓好自然科学教育的同时,应更自觉地加强人文科学教育。因为,文化的影响是渐进的,却又是深刻的、长远的,它会影响甚至改变一代人或几代人,因此忽视人文科学教育的后果是十分可怕的。如果忽视或轻视人文素质教育,必然导致民族文化素质乃至整体素质的下降。

    对科学技术的反思使我们认识到现代科学技术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是一把“双刃剑”,要消除它引起的负面作用,必须重视和加强人文科学教育,培养人

    们的人

    文素质和人文精神,用文化的力量缓解、限制、抵消科技和市场经济发展不利的一画。当前中国社会正处在新旧交替的社会转型阶段和快速发展时期,由计划经济向市场体制的转变,使得人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人本身正逐步成为主宰自己命运的主体。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思想的泛滥,又使许多人物欲膨胀,丧失理想。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面对科技、经济快速发展带来的生态环境危机等负面作用,有必要重新审视现代化的价值取向,从而积极调整人与人之间、以及人与社会、自然之间的关系。因此,我们比任何时期都更需要社会的”终极关怀”,加强人文素质教育,重建人文精神迫在眉睫。

    2、加强人文学科建设

    重视人文学科发展,在课程设置、资源配置、经费投入、师资培训等方面保证人文学科的教学需要,在高校开设

    人文社科类必修课、选修课,尤其是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学科课程,为大学生受到较为系统的人文素质教育奠定基础。课程是让学生获得系统人文科学知识的主渠道。各学科除落实教学大纲要求外,还要挖掘本学科人文教育的因素,制定出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具体目标和要求。这些目标和要求可分别由必修课和选修课来实现。目前,在选修课中,适当增加人文科学类的比例是十分必要的。

    人文教育的目的主要是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关心、学会思考,包括如何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以及如何培养自身的理性、情感、意志等方面的问题。人文教育要把人文素质内化为学生的品质,人文素质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具有丰富的人文科学知识,这是形成人文素质的基础;二是对人类对民族命运的关注和责任意识;三是高尚的人格要素和健康的心理素质。从单一专业教育向与人文教育相

    融合转变,就是要彻底克服专业教育中的不良倾向:“过强的功利主义”、“过窄的专业设置”、“过弱的文化底蕴”。在实践中,要通过向综合性学科的转变,大力重视人文教育,开设大量的人文教育课程,如美学、伦理学、古典诗词鉴赏等,以陶冶学生情操,扩大学生知识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单一专业教育向与人文教育相融合转变,应紧紧围绕这几个方面来开展:

    1、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主要目的我国历史与民族文化教育;

    2、以集体主义为核心的价值观与道德观教育;

    3、以社会主义为核心的公民教育,要培养学生懂得作为社会主义中国公民应承担的责任与义务;

    4、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主要内容的世界观与方法论的教育;

    5、以陶冶高尚情操为主要目的文学、艺术教育。

    二、提高教师队伍的人文素养

    教师必须转变人文素质教育是社科教师的职责的观念,加强自身的人文素养,在教好专业课的同时,把人文素

    质教育内容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教师个人的人格魅力,如强烈的责任感、崇高的敬业精神等,对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塑造有着不可忽视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打铁还要自身硬,教师人文素质的高低,对教师本人的道德修养,对教师本人各方面的发展起到一种促进或限制的作用,因此学校在开展人文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也应重视教师队伍人文素质的提高。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体现他的文化修养和

    人格风范,将直接影响和感化自己的学生,从这一层意义上说,学校在开展人文素质教育中,首先必须提高教师自身的人文素质,这一点是至关重要的。

    三、凸显校园文化的功用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实现高校人文素质教育引导和文化启迪的主要形式。校容校貌、标志性建筑、优雅的人文环境以及文化沙龙和各种高品位的艺术演出等,都能给大学生美的熏陶,提

    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

    人文素质教育是指通过人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以及自身的实践,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转化为人格、气质、修养,成为人相对稳定的内存品质,通过知识的传授,环境的熏陶、自身的实践来转化、推动。

    学校要造就一个有浓厚人文气氛的校园环境,对学生施以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的熏陶。

    学校环境应当有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特点。比如,学校应营造一种体现弘扬我们民族优秀传统和精神的氛围,校园的环境建设、环境布置要体现我们的民族风格,校园的宣传媒体也应有意识地传播我们民族的优秀文化等,使学生在学校里时时处在一种良好的文化氛围之中。

    环境包括精神环境、物质环境和信息环境三个方面。

    在精神环境建设方面,如奉献和务实,争创一流,勤奋、廉洁、奉公的干

    风,正己、敬业、爱生的教风,勤学、文明、朴素的学风等。既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精神,又要赋予新的时代内容。

    在物质环境的建设方面,可按照科学性、艺术性、实用性和教育性四个原则来建设校园,使校园成为一本活的教科书,充分发挥其德育、智育和美育等各种教育的功能。

    在信息环境方面,可加强图书馆、计算机房等的建设,使学生能够有更多的获取各种信息的条件。尤其是随着计算机网络的逐步建立和发达,要特别注意发挥它的正导向作用。

    四、完善评价体系,构建人文素质评估标准

    按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要求,把人文素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整体规划,构建人才素质的评估标准。完善大学生人文素质评估内容和评估手段,将学生在参加各种文化社团、文体活动、艺术竞赛、演讲比赛及人文社科类知识

    竞赛时所取得的成绩和表现作为大学生人文素质的主要评价依据。看看学生们,①有没有爱心②有没有责任心③有没有自信心④有没有坚强的意志⑤有没有高雅的意境。引导他们探索人生的真谛,陶冶高尚情操,发展特长,培养能力。

    注重多方面、多渠道地开展人文素质教育活动,如社会调查、社会实践、社会服务等,使学生在多种多样的活动中,在与人和社会、自然的交往中开拓视野,关注社会,认识自己的责任和义务,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自然的关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培养和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质。

    大学生人文素质的重要性

    人文素质教育就是通过传播历史、文学、艺术、哲学、伦理等人文知识和开展人文精神的教育,使学生具备独立的人格、丰富的想象力、积极向上的价值取向、高尚的道德情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及正确的荣辱观,并使之转化为外在的行为,避免培养缺乏人文素质的

    “机器人”和“单面人”。具体而言,人文素质教育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作用。

    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爱因斯坦说过:“只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很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人的自身和谐是指人的内在条件和外在表现都能与时代和社会相适应,并在积极推动社会和时代进步的过程中享受成功的喜悦,实现人生价值。主要包括以下四个层面:一是思想层面,指人的思想、观念能够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即能够与时俱进;二是心理层面,指人的心理处于健康积极的状态;三是品质层面,核心是能够处理公与私的关系;四是能力层面,指人的能力得到全面、自由、个性化的发展,其核心是人的内在素质,即人的精神境界和思想意识。而这一切无不与人的人文素质直接相关,由此看来,人文素质的提高,既是人的自身和谐发展的内容,也是社会进步与发展的内容,同时是人的专业能

    力、业务素质等其他方面发展的必要条件。

    有利于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创造性思维是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相结合的产物。高职院校学生由于受专业和职业的限制,往往偏重于熟悉就业岗位的技能训练,缺乏形象思维、求异思维的训练。人文素质教育则可使高职学生经常进行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两种思维方式的交叉、互补训练,形成相对全面的知识结构,这对于高职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能弥补高职学生思维训练的不足,锻炼其思维的多样性、完整性。大量事实证明,艺术修养高、形象思维能力强的专业人士,通常在专业活动中创造力更强。音乐、绘画、文学诚然不会直接教你如何去做事,但是却能丰富你的文化背景,拓展你的想象力,提高你的审美情趣和精神境界。因此,培养高职学生良好的人文素质,可以为其创新思维和创造性活动打下坚实的基础。

    大学生自身人文素质之我见

    大学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后备人才和潜在资源,是国家的希望,是民族兴旺的核心力量。他们素质怎样将关乎祖国未来的发展。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基地,必须认清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状况,重视他们道德品质的培养,为祖国“四化”建设输送更多德才兼备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我认为大学生应该具备以下素质:

    一、适应能力

    大学生应该能和社会保持良好的接触,其思想和行动都应跟上时代的发展步伐。当发现自己的愿望与社会需要发生矛盾时,能够迅速进行自我调节,以求与社会协调一致。假如你不能改变你自己,那么你就去改变世界;假如你不能改变世界,那么你就去改 变你自己。

    二、耐受能力

    包括身体上和心理上的耐受能力。当身体遭受疼痛时,应尽量忍耐,转移

    自己的注意力便可缓解疼痛,否则对身体更加有害;当心理受到刺激时,应沉着冷静,调节自我。比如在自己遭受不公正待遇的时候,应该把眼光放得远一些,拥有充分的自信。

    三、忍

    他人所不能忍,是成功人士必备的素质。控制能力。人必须能够控制自己,在一定的场合中说适当的话,做适当的事。如果不能自控,任意发泄情绪,必将给自己和周围的人 带来伤害。知觉能力。生活在现代社会中,必须能够及时准确地感觉到身边的信息。只有掌握了所需要的信息,才可以与他人友好相处,正确安 排行为去实现理想,最终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四、思维能力。

    包括价值判断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大学生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进行价值片段和逻辑推理。在生活、学习中才不致于走弯路。

    五、社交能力

    大学生处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是离不开人际交往的。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大学生心理健康不可缺少的条件,也是大学生获得心理健康的重要途径。

    第三篇:大学生关于人文素质演讲稿

    同学们,老师们,大家好!

    有一种美,令人惊艳令人回味令人追求,这是一种可以吸引目光的美,它——光彩夺目;

    有一种美,飘逸在浮云上,深埋在古垒下,这是一种可以吸引灵魂的美,它——深藏不露;

    有一种美,给生活带来激情,给生命带来温馨,它——无时无刻不与我们同在;

    构建和谐社会,构建和谐校园,我们大家现在都是大学生,都是校园中的一分子。大家都想知道怎样的校园氛围才是和谐,是打造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其实我们大家很清楚,构建和谐校园就如同“保持公共卫生一样”那需要公民公德素质的提高。同样构建和谐校园有待于每个同学人文素质的培养。所以我要说:构建和谐校园要从培养我们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开始。

    所谓“人文”就是对人生的思索,是心灵对生活的关怀,而人文教育是人类自由的摇篮,它使生命个体与自己本源契合在一起,形成自我认识与自我超越个价值观和行为方向。

    人文精神最根本的一点是唤起人自由自在的人格境界,一种独立精神与为它思想。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积累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等多种类型。

    对于我们要努力去构建的和谐校园,人文素质中的制度文化素质,精神文化素质,行为文化素质是我们必须加以提高的。

    《国富论》中指出了制度对于社会的重要性,对于学校来说,制度是校园管理的具体形式,体现一个学校的责任感。合理的校园管理制度与校园的和谐密不可分,制度作为处理,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学生与学校,老师与学校,日常事务的直接依据,它的合理与否关系到校园之内的和谐,更重要的是,由于合理的制度对于每个人都是一样的,使我们的老师,同学在处理任何关系时都有一种公平和谐的心态,对于构建和谐校园,完善校园内的各项规章制度应该成为校园建设的重中之重。好的校园规章制度在变化中求和谐,在和谐中求发展,和谐的规章制度是一切教学工作的保障。

    如果大学是一棵树,那么滋养它的是“学生的精神文化素质”,学生的精神文化素质的充实空虚与否,是衡量校园文化是否和谐,是否健康活力富有生机的依据。一个和谐的校园精神文化,能够增强大学内群体的积极性主动性。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同学们,我们已经有了制度文化素质,精神文化素质,但我们现在所缺的是“行为文化素质”,构建和谐校园需要我们大家共同努力,我们的言行要与我们美丽的校园相和谐,要与我们的校园规章制度相和谐,要与我们的传统道德文化相和谐

    第四篇:大学生如何提高人文素养

    人文素养讲座

    题目:大学生如何提高人文素养

    学院:

    专业:

    班级:

    姓名:

    学号:

    任课老师:

    大学生如何提高人文素养

    【摘要】我国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基本被大学以前的应试教育磨灭殆尽,大学生人文素质普遍不高,不能很好的理解人文寓意,加之社会一些主流片面价值取向的诱导及家庭因素的影响。使大学生渐渐变成了“唯物主义者”,对人文素质失去耐心。在不断加强人文教育及宣传的基础上,校方还应该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富有人文情怀的学习生活环境,以大学为中心,将人文魅力辐射到每个学生的生活之中。全面的心理健康教育为基础才能提高人文素质!

    【关键词】人文;素养;教育;提高

    人文素质,“是指人文知识、能力、观念、情感、意志等各种因素综合而内化为一个人的品质, 它通过一个入的气质、修养、行为和人格表现出来”。其结构主要包括:哲学、政治观点;社会经济知识;语言、文学素养;历史、文化知识和观点;道德、心理和审美水平等。就军官而言,人文素质教育是指对指挥员进行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的教育和培养,使指挥军官具备审美情感、道德理想和完整健康的人格。加强人文素质培养,既是对个人基本素质的养成,也是提高初级指挥军官综合素质的内在要求。

    一、目前中国大学生现状分析

    九年的义务教育和三年的高中教育,培养出来的是乖乖的、听话的“顺民”,在读大学之前的12年,由于听老师的话,学生们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怎么去做;但是自从踏入大学这片“自由”的土壤,有的同学却迷失了方向,不知道该如何安排自己四年的大学生活。大学生整体素质的下滑已经成了一个不争的事实。

    以笔者的经验来谈,笔者在一所二本院校讲授大学英语,同时做班主任,学生是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从日常教学来看,绝大多数同学学习都比较认真、刻苦,不懂就问。只有个别同学上课思想不集中,打瞌睡。同学们学习的目标也比较明确,就是通过大学英语四级考试、计算机国家等级考试、还有我们本专业的各项技能考核。

    但是,在这种平静的表面现象下,掩藏着这样一个现实,就是信仰的缺失。我们的大学生会学习,会用功。可是,除了用功读书,将来找个好工作之外,就没什么信仰了。终日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样子,对国家、对社会毫不关心,不懂得用自己的大脑去思考问题。“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早已经是过时的言辞,和他们毫无关系。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有的只是心中的小算盘。平时不知道多和老师沟通联系,到了评奖学金的时候,半夜里都会给老师打电话、发短信,诉说委屈。

    当然,我国当代的大学生群体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有很多,不能只怪他们。在全面实行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经济迅速崛起。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不可避免的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一切向钱看”等拜金主义观点在很多人心中深深扎根,金钱日益成为一个衡量标准,只不过有时是显性的,有时是隐性的。从而使得大学生素质下滑与我国社会、学校、家庭和教育机制难脱干系。但大学生与中学生、小学生不一样,他们已经是成年人,应该懂得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任。本论文抛开社会、抛开家庭,从学校和教育机制这方面来谈我国当代的大学生。

    二、再谈人文通识教育——大学教育的灵魂

    现代的中国的大学是在西方现代大学理念指导下建立起来的,专业划分过细。大学过分强调专业,而忽视了对学生的人文教育,也就是系统地进行“文、史、哲”的教育。即使开了一些文学课、历史课,也离真正意义上的人文教育所需所的内容还有一定的差距。这势必会对大学生的人格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造成一部分人头脑过于简单,缺乏基本的明辨是非的能力,这样的大学生和高水平的专业化机器有什么区别?香港中文大学原校长、社会学系讲座教授金耀基说,“对人间社会的理解与掌握,对美、善的品味与体认,对信仰、价值的承诺与执着,这些都不是科学、理性的知识所能担当,更不能垄断的。这些恰恰是人文知识、人文教育能够提供的。诚然,现代文明越来越加重了‘科学的属性’,但人类的文明永远不是科学所能包办的,人类的文明永远需要人文的字样与丰润。”[1]如果一个国家的大学只注重理工学科的建设,忽视人文学科的建设,久而久之,这样的大学势必会衰落,社会群体必然要走下坡路,国家也不会继续兴旺。所以,中国现在在倡导素质教育、建设和谐社会、建设文明城市。这说明,我国政府对于国民的人文素质有很高的要求,但问题在于一些大学本身由于学科体制的关系,尚不能与国家的建设目标同步。

    香港大学亚洲研究中心研究员甘阳在所做的题为《大学人文教育的理念、目标与模式》的演讲中预言,“今后二三十年,或许是中国文明复兴的最关键时期,也是中国大学发展的最关键时期。如果中国人对中国文明本身没有信心,如果中国人对中国文明的传统以及中国的一切总是抱着一种否定的态度,那么可以肯定,中国的大学是办不好的。反之,如果中国人和中国大学生能够具有充分的文化自觉,如果中国的大学牢牢地植根于中国文明的最深处,那么,即使今天中国的大学仍然很不理想,但我们有理由期望,经过一两代人的不懈努力,中国的大学作为伟大中国文明的担纲者将会成长为伟大的大学。”[2]所以,我国的大学应该重视对学生人文知识的培养,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并且把这一理念贯彻到人文学科的教学当中,尤其是作为学习西方国家语言的大学英语教学当中。香港城市大学跨文化研究中心主任、讲座教授张窿溪指出,“就大学教育而言,根本的问题就是在现代科学技术和职业教育充分发展的情况下,如何发挥通识教育的作用,使大学培养的毕业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不仅具有解决实际问题的专业知识,而且有基本的文化修养;不仅有本学科扎实的学问,而且有超出专业范围之外的广泛的兴趣和好奇心;不仅有冷静的头脑,而且有热情、有理想,有对社会人生的关怀和道德的责任感。换句话说,通识教育,尤其是文学、历史、哲学,所谓文史哲,人文教育的核心,对于完成一个平衡发展的现代教育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大学》开篇就论述道,“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华中科技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叔子这样解释新时代新背景下大学之道的意义,“‘明明德’,是培育崇高而丰富的感情,‘新民’,是培育正确而富于创新的思维能力,‘至善’就是融合这种感情与这种思维能力为一体的纯洁而神圣的精神境界,‘至善’就是全面、主动、健康而完善发展的个性,从而能全身心服务于人民与社会主义事业。”

    这就要求各个高校要充分重视人文教育,尤其是理工科院校和理工科专业。调整学科体系布局,把文化素质教育放在基础性平台上来加强。清华大学是这方面的很好的例子。增加学生必须选修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学分,开设多种多样的文化素质教育选修课,出台学生必读书

    目,加强人文社会学科和课程建设,努力培育文化素质教育精品课程。这种做法既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知识水平,又有利于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有效地进行人文素质教育。但是,对于许多普通高校来说,想在办学理念上和办学方法上赶上清华大学这类名校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这需要一个过程。

    三、当代大学如何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

    这些想法的最终实现,一方面,依赖人文课程教师的自我意识的提高,另一方面,也要依靠各个高校为人文课程教师提供合适的教学环境。这既包括学校的教学的大环境,把提高大学生的人文修养放在第一的位置来抓,转变办学观念;又包括学校对教师的人性化管理。只有在人性化管理的环境中,才能激发出教师的人性化教学观念,才能促进教师转变教学观念和尝试新的教学方法。西北大学原校长、清华大学教授张岂之在他的题为《我们的大学需要什么?》的演讲中指出,“科学教育必须讲实证,没有实证方法便没有科学道理。但在道德和美的精神世界里,需要自我体验,并不是所有人文文化都是可以量化的。”他举了两个例子来说明这一观点。第一个是唐朝贾岛《寻隐者不遇》所展示的深远的意境,使人精神开阔,这是不能实证,也不能量化的。如果要问:云有多深,怎样才能找到药师,那就会闹出笑话来。第二个是唐朝杜牧的《清明》展现了一种令人断肠的意境,是不好问杏花村究竟有多远,这是不能量化的。他指出,尽管在大学里各种评估体系普遍使用“量化”方法,但在人文学术范围内如何使用“量化”是要慎重研究的。高校人文文化和人文学术建设要有耐心,一步一个脚印,只靠“产品”的数量(即所谓量化)是说明不了问题的,因为历史老人最公正,他要的是精品。再过几十年人们回过头来看我们的现在,大量的东西可能已被岁月冲刷,惟有文化的精品才能得以长存,但精品并不是朝夕可以拿出来的。

    四、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

    首先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老师是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大学中对学生影响最大的人。他不仅要传道、授业、解惑,还要以自己高尚的人格感化学生。所以对人文素质教师队伍的要求就更严格,作为教师自己都忽视首先修养,又怎样加强学生的道德修养呢?现在许多教师只管书本的教学任务,忽视思想道德教育,台上教师上课时而有些学生却在下面讲话、看小说、零食等不文明行为是对教师的劳动成果不尊重的行为,应该受到严厉的谴责。但学生毕竟是受教育者,如果教师不说或懒说,这是对教育的不负责任。教师不但承担着教学任务的职责,而且也承担着育人的义务,如果学生养成了这些坏习惯,走上工作岗位上如何能肩负建设社会重任呢?所以说应该加强教师的思想道德修养,其次建立一套科学完整的思想教育体系,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始终,开设相应的思想道德教育教材,并设立专项研究机构,根据学生状况因材施教。大多数在象牙塔里的莘莘学子,走向社会就是我们祖国的未来建设者。大学阶段是我们这些大学生价值观、人生观形成的重要阶段,我们大学生教育者承担着不可推卸的重要责任。

    加强大学生学英模、赶先进,自觉提高人文修养的学习氛围,从过去全社会学雷锋,学习孔繁森,黄继光等,给人们的思想也带来一定浪潮,今天我们的大学教育将学习先进、英模的活动开展的怎样呢¡至今我所见的也只是学术报告、信息交流等一些专业技术报告。而各行各业的先进事迹报告在我们高校讲座中几乎没见过,也只是从报纸、新闻里能见到。特别是我国最近发生的“抗旱保粮”及一些灾难,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带来很大的影响,在这非常时期涌现出来的舍己为人的先进事迹,很值得我们当代大学生去学习。她们的道德品质是那么高尚,我们的高校教育者应在这些灾难结束后将这些英雄请进我们高校,给我们的当代大学上一堂活生生的思想道德教育课。比请一些文化表演要好得多!类似这样的活动应多开展,这将对我们当代大学生的影响有深远的意义。

    主要参考文献

    [1]李惠玲,毛莉芬,童淑萍.软性环境对高职实习护生人文素养的培育与熏陶[J].中华护理杂志,2024,40(3)

    [2]韩奇生.大学生人文素养:缺失与培育[J].高教探索,2024,(5)

    [3]朱梅梵.人文素养培育:塑造完整自由和谐发展的人[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22(6)

    [4]席凤英,杨桂华,常宗霞等.职业化培训对提升护士人文素养的效果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24,26(30)

    [5]蔡惟铮,王淑娟.工科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与人文素养关系的探讨[J].中国大学教学,2024,(5)

    [6]唐燕翎.艺校政治课对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价值[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24,31(3)

    [7]戴红红.论提高国民人文素养的重要性[J].当代传播,2024,(5)

    [8]李惠玲,杨小芳,张妍.专业护士人文素养现状及对策[J].护士进修杂志,2024,17(10)

    第五篇:人文素质报告会总结

    人文素质讲座

    机械工程学院学习部

    2024年10月25日 分管主席:李娜

    人文素质讲座活动总结

    主题:

    “雏鹰翱翔,放飞梦想”

    内容:

    一、报告会整体流程

    具体开始时间:2024年10月24日下午7:00 具体举行地点:11楼3阶

    出席老师/学长:石建华老师 李建功学长 参加同学:大一每班部分新生 主要部门:学习部 配合部门:宣传部 自律部

    主要内容“重细节,自主规划,自主管理,有自信,重学风”

    二、报告会进行环节

    报告会实施和进行都是按照策划书进行没有出现较大差错,老师和学生入场后,报告会于19:00正式开始,首先两位主持人主持报告会开始,接下来由石建华老师开始讲话。讲话主要内容紧扣大学生学习生活以及寝室管理;教育大学生要注意礼貌等细节性问题,不要沉迷网络游戏,珍惜美好的大学生活,丰富自己的业余生活。

    之后由大四李建功学长讲述自己的学习和业余生活,以及自己对大学生活的看法,以自己亲身经历告诉同学们要有自信,要有目标,善于交友,经常去图书馆查阅资料补充自己知识的盲区,注重身心健康发展,合理协调工作和学习的时间,做到全面发展。并且李建功学 长还与同学进行互动,分享取得成功的锦囊,提出“猎鹰计划”希望同学们积极加入。期间宣传部负责人员进行摄影拍照,记录会场的点滴。

    三、报告会总结

    由于大一新生刚刚入学,对大学的学习生活目前仍处于摸索阶段,很多人对于大学的学习模式都还不太适应,在大学这样一个自由的环境很多人都找不到自己的方向。面对新鲜的事物,很多同学都很迷茫,不清楚自己的目标和方向,由于授课方式的不同,很多人对老师的概念也发生了变化。

    针对上述大一新生普遍存在的问题,此次人文素质讲座特意邀请到团委石建华老师和大四李建功同学。石老师主要从大学生学习、工作和生活如何做好自己的角色等方面着手来解答大家的疑惑。李建功同学主要说了自己的经历来为同学们树立榜样作用,提出自己的一个“猎鹰计划”。此次活动主要特点:

    1、邀请了团委老师,首先拉近了大一同学与团委老师的距离,提供一个认识交流的机会,同时也让新生大致了解大学的机构设置大致模式,让他们对大学的新规则有一个了解;

    2、邀请大四的优秀学长,用自己的亲身经历给新生做交流,不仅拉近了学长与学弟们之间的距离还为同学的生活做了一个规划和榜样。

    通过对讲座后各个班级参加讲座同学的调查,发现此次讲座成功 之处在于老师和学长所讲的内容贴近学生目前的学习和生活,具有实际意义。能活学活用在目前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同时也让很多同学认识到大学的学习不止是文化知识的学习,还有很多个人能力的培养的学习,拓宽了他们对大学的学习的认识。其中石老师提到的不要迷恋游戏迷失自己,给他们敲响了一个警钟,他们对这个问题也放入慎重考虑范畴。

    不足之处在于:

    1、学习部提前准备的PPT内容稍显多,讲座过程中有部分同学过分关注了幻灯片忽略了讲座;

    2、讲述时间略长,互动时间太短。

    综合评价,此次讲座是比较成功的,我们学习部会再接再厉,秉承为学生服务、建设好学院学习氛围的宗旨进行以后的各项活动。

    机械工程学院学习部 2024年10月25日 戈权珍



    推荐阅读:
    三、关于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实验教学实施情况的总结
    镇党委述职报告大全
    隰县国土资源局人才工作机构明确工作职责
    机电一体化技术人才培养方案
    公共基础知识复习资料:法律常识积累
    中学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