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热门搜索: 满分作文 入党思想汇报
  •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九号文库

    关于小满的古诗鉴赏[优秀范文五篇]

    栏目:九号文库 来源:网络 作者:落霞与孤鹜齐 时间:2024-07-18 21:04:12 下载.docx文档

    第一篇:关于小满的古诗鉴赏

    不知不觉我们即将迎来小满节气,那么关于小满的古诗你了解多少呢?相信不少朋友对此都很关注吧,接下来不如和小编一起来看看一些关于小满的古诗吧。

    关于小满的古诗:

    五律·小满

    小满天逐热,温风沐麦圆。

    园中桑树壮,棚里菜瓜甜。

    雨下雷声震,莺歌情语传。

    旱灾能缓解,百姓盼丰年。

    七律·小满

    小满温和夏意浓,麦仁满粒量还轻。

    稻田追粪催分孽,绵羊剪绒防冷风。

    油菜收割荚角子,蚜虫防治麦杆蝇。

    联合机械查修备,待战农忙暂放松。

    晨征(宋 巩丰)

    静观群动亦劳哉,岂独吾为旅食催。鸡唱未圆天已晓,蛙鸣初散雨还来。

    清和入序殊无暑,小满先时政有雷。酒贱茶饶新而熟,不妨乘兴且徘徊。

    遣兴(宋 王之道)

    步屧随儿辈,临池得凭栏。久阴东虹断,小满北风寒。

    点水荷三叠,依墙竹数竿。乍晴何所喜,云际远山攒。

    自桃川至辰州绝句四十有二(宋 赵蕃)

    一春多雨慧当悭,今岁还防似去年。

    玉历检来知小满,又愁阴久碍蚕眠。

    《归田园四时乐春夏二首·其二》

    宋·欧阳修

    南风原头吹百草,草木从深茅舍小。

    麦穗初齐稚子娇,桑叶正肥蚕食饱。

    老翁但喜岁年熟,饷妇安知时节好。

    野棠梨密啼晚莺,海石榴红啭山鸟。

    田家此乐知者谁?我独知之归不早。

    乞身当及强健时,顾我蹉跎已衰老。

    《五绝·小满》

    宋·欧阳修

    夜莺啼绿柳,皓月醒长空。

    最爱垄头麦,迎风笑落红。

    《浣溪纱》

    宋·苏轼

    麻叶层层檾叶光,谁家煮茧一村香?

    隔篱娇语络丝娘。

    垂白杖藜抬醉眼,捋青捣麨软饥肠。

    问言豆叶几时黄?

    《夏日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缫车》

    宋·邵定

    缫作缫车急急作,东家煮茧玉满镬,西家卷丝雪满籰。

    汝家蚕迟犹未箔,小满已过枣花落。

    夏叶食多银瓮薄,待得女缫渠已着。

    懒归儿,听禽言,一步落人后,百步输人先。

    秋风寒,衣衫单。

    《乡村田月》

    宋·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晨征》

    宋·巩丰

    静观群动亦劳哉,岂独吾为旅食催。

    鸡唱未圆天已晓,蛙鸣初散雨还来。

    清和入序殊无暑,小满先时政有雷。

    酒贱茶饶新而熟,不妨乘兴且徘徊。

    《送陈章甫》

    唐·李颀

    四月南风大麦黄,枣花未落桐阴长。

    青山朝别暮还见,嘶马出门思旧乡。

    陈侯立身何坦荡,虬须虎眉仍大颡。

    腹中贮书一万卷,不肯低头在草莽。

    东门酤酒饮我曹,心轻万事皆鸿毛。

    醉卧不知白日暮,有时空望孤云高。

    长河浪头连天黑,津口停舟渡不得。

    郑国游人未及家,洛阳行子空叹息。

    闻道故林相识多,罢官昨日今如何。

    《遣兴》

    宋·王之道

    步屧随儿辈,临池得凭栏。

    久阴东虹断,小满北风寒。

    点水荷三叠,依墙竹数竿。

    乍晴何所喜,云际远山攒。

    《西江月·小满》

    入夏迎来小满,林中小鸟欣欢。

    池莲青翠柳含烟。

    垄间麦穗饱,院里石榴妍。

    气温渐升雷雨降,水塘蛙叫声喧。

    中耕除草在农田。

    勤劳流热汗,努力获丰年。

    《自桃川至辰州绝句四十有二》

    宋·赵蕃

    一春多雨慧当悭,今岁还防似去年。

    玉历检来知小满,又愁阴久碍蚕眠。

    《小满》

    元·元淮

    子规声里雨如烟,润逼红绡透客毡。

    映水黄梅多半老,邻家蚕熟麦秋天。

    《七绝·小滿日口号》

    明·李昌祺

    久晴泥路足风沙,杏子生仁楝谢花。

    长是江南逢此日,满林烟雨熟枇杷。

    《小满》

    吴藕汀

    白桐落尽破檐牙,或恐年年梓树花。

    小满田塍寻草药,农闲莫问动三车。

    《小满农谚》

    其一

    小满麦渐黄,夏至稻花香。

    麦黄栽稻(中稻),稻黄种麦。

    麦到小满,稻(早稻)到立秋。

    其二

    小满小满,麦粒渐满。

    小满未满,还有危险。

    小满小满,还得半月二十天。

    小满不满,芒种开镰。

    其三

    小满花,不归家。

    小满种棉花,光长柴禾架。

    小满种棉花,有柴少疙瘩。

    小满不见苗,庚桃无,伏桃少。


    关于小满的古诗鉴赏大全

    第二篇:关于小满优秀古诗

    关于小满优秀古诗

    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古诗吧,汉魏以后的古诗一般以五七言为基调,押韵、转韵有一定法式。还在苦苦寻找优秀经典的古诗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关于小满优秀古诗,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小满》

    长卿

    昨夜玉盘沉大江,夜来忽梦荠麦香。

    时人但只餐中饱,莫忘旧时苦菜黄。

    五律·小满

    小满天逐热,温风沐麦圆。

    园中桑树壮,棚里菜瓜甜。

    雨下雷声震,莺歌情语传。

    旱灾能缓解,百姓盼丰年。

    七律·小满

    小满温和夏意浓,麦仁满粒量还轻。

    稻田追粪催分孽,绵羊剪绒防冷风。

    油菜收割荚角子,蚜虫防治麦杆蝇。

    联合机械查修备,待战农忙暂放松。

    西江月·小满

    入夏迎来小满,林中小鸟欣欢。

    池莲青翠柳含烟。

    垄间麦穗饱,院里石榴妍。

    气温渐升雷雨降,水塘蛙叫声喧。

    《晨征》

    巩丰

    静观群动亦劳哉,岂独吾为旅食催。

    鸡唱未圆天已晓,蛙鸣初散雨还来。

    清和入序殊无暑,小满先时政有雷。

    酒贱茶饶新而熟,不妨乘兴且徘徊。

    《小满》

    欧阳修

    夜莺啼绿柳,皓月醒长空。

    最爱垄头麦,迎风笑落红。

    《小满》

    左河水

    江南沃野过插秧,江北麦麸便灌浆。

    西子湖边人好客,茶商后脚款丝商。

    《小满》

    吴藕汀

    白桐落尽破檐牙,或恐年年梓树花。

    小满田塍寻草药,农闲莫问动三车。

    五律·小满

    惊蛰乌鸦叫,小满雀来全。

    送走三春雪,迎来五月天。

    江南频落雨,塞北屡经寒。

    节令轮流去,黎民望瑞年。

    小满

    夏熟凭小满,籽壮水周全。

    未满充足水,要张酷热天。

    三农收种管,四月雨来寒。

    节令河腾浪,天然物阜年。

    第三篇:描写小满古诗

    描写小满古诗

    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古诗吧,古诗是中文独有的一种文体,有特殊的格式及韵律。还在苦苦寻找优秀经典的`古诗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描写小满古诗,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1、小满

    吴藕汀

    白桐落尽破檐牙,或恐年年梓树花。

    小满田塍寻草药,农闲莫问动三车。

    2、归田园四时乐春夏二首(其二)

    宋/欧阳修

    南风原头吹百草,草木从深茅舍小。

    麦穗初齐稚子娇,桑叶正肥蚕食饱。

    老翁但喜岁年熟,饷妇安知时节好。

    野棠梨密啼晚莺,海石榴红啭山鸟。

    田家此乐知者谁?我独知之归不早。

    乞身当及强健时,顾我蹉跎已衰老。

    3、小满农事诗

    小麦粒渐满,收割还需十多天。

    收前十天停浇水,防治麦蚜和黄疸。

    去杂去劣选良种,及时套种粮油棉。

    干旱风害和雹灾,提早预防灾情减。

    芝麻黍稷种尚可,春棉播种为时晚。

    早春作物勤松土,行间株间都锄严。

    稙棉擗杈狠治虫,酌情追肥和浇灌。

    麦前抓紧把炕换,炕洞砸碎堆田边。

    早修农具早打算,莫等麦熟打转转。

    果树疏果治病虫,及时收理桑蚕茧。

    畜禽管理加措施,怀孕母畜要细管。

    鱼塘昼夜勤观察,做到防患于未然。

    养鱼犹如种粮棉,管理得当夺高产。

    4、《五绝·小满》

    (宋)欧阳修

    夜莺啼绿柳,皓月醒长空。

    最爱垄头麦,迎风笑落红。

    5、《晨征》

    (宋)巩丰

    静观群动亦劳哉,岂独吾为旅食催。

    鸡唱未圆天已晓,蛙鸣初散雨还来。

    清和入序殊无暑,小满先时政有雷。

    酒贱茶饶新而熟,不妨乘兴且徘徊。

    6、《遣兴》

    (宋)王之道

    步屧随儿辈,临池得凭栏。

    久阴东虹断,小满北风寒。

    点水荷三叠,依墙竹数竿。

    乍晴何所喜,云际远山攒。

    7、《自桃川至辰州绝句四十有二》

    (宋)赵蕃

    一春多雨慧当悭,今岁还防似去年。

    玉历检来知小满,又愁阴久碍蚕眠。

    第四篇:古诗鉴赏

    所谓诗眼,最初是指唐人五言诗,夸?字??个字,谓之诗眼。后来也指全诗最精彩和关键性的诗句。也有人把诗眼说成“句中眼”,指一句诗或一首诗中最精炼传神的一个字。以后又发展成为一首诗的眼目,即全诗主旨所在。据此可知,诗眼的含义有二:就一首诗而言是一联或某一句;就一句话而言是某一个字。

    怎样才能找准诗眼呢?我们也必须按诗眼的含义有二分别来找。第一,就一首诗而言,指某一联或某一句,它们一般是:

    1、全诗的主旨所在;

    2、含有某种哲理的诗句;

    3、全诗最精彩和关键的诗句,尤其是精炼的动词,形容词所在的诗句。

    例① 临洞庭上张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这是一首干谒诗,这首诗委婉地表达想入朝为官的愿望,希望张丞相引荐。因此诗眼应该是颈联“欲济”二句。意思是说:想找到出路却无人引荐,正如无船渡湖自己不甘心闲居无事,想出来做一番事业,出仕求官。与诗的主旨吻合

    例② 山中留客 高适

    山光物态寻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湿衣。

    从诗题看“留客”是主旨,因此诗眼是三四句。诗人采用委婉的方式,用那令人神往的意境积极去诱导点燃客人心里那要欣赏春山美景的火种。“入云深处亦湿衣”,即也有小雨,人不留客天留客,扣住了主旨。

    例③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望岳》字里行间洋溢着青年杜甫那种勃勃朝气。从尾联中我们可以看到杜甫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全诗的主旨和诗眼也正是尾联。此二句既具有象征意义又蕴含着哲理,也正是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传诵,而至今仍能引起我们强烈共鸣的原因。

    例④ 观书有感 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末二句含有哲理的诗眼告诉我们:只有不断地吸取新知识,才能提高道德和文化修养。这也正是朱熹读书心得。分析鉴赏时一定要扣住读书这个主题。

    例⑤ 游园不值 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末两句有其哲理是诗眼所在。它揭示出一切美好的、向上的,生机勃勃的事物,都具有顽强的生命力,是任何力量都禁锢不住的。

    例⑥ 山园小梅 林逋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

    颔联为全诗最精彩和关键性诗句,故为诗眼。它以“横斜”描绘梅枝稀疏的倩影,以“浮动”状写梅花缕缕袭来的幽香,再以朦胧的月色,清澈的溪水衬托,表现了梅花的高洁、优雅的气质风韵。

    例⑦ 无题 鲁迅

    惯于长夜过春时,挈妇将雏鬓有丝。梦里依稀慈母泪,城头变幻大王旗。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衣。

    颈联的“刀丛”尤为传神。因此该联为诗眼。同时,此联的“忍”和“怒”含意甚深:生活充满着黑暗的磨难,梦里萦回着慈母的泪影,眼看着战友们惨遭屠杀,作者对于反动派的罪孽真是忍无可忍,但在白色恐怖笼罩下又不得不忍。正如气球在暴力作用下,产生强大的内压,它终于爆发,以雷霆万钧之力,铸成一个“怒”字。“忍”“怒”二动词,如此曲折回荡,把深深郁结在作者胸中的悲愤和战斗激情表现得非常真切。

    第二、就某一联或某一句而言,诗眼一般是:

    1、“句中眼”,即精炼生动的一个字,多指运用了一些修辞格的字或词类活用的一个字。

    2、对后世文学作品影响极大的一个字,尤其是点石成金的动词。例⑧ 咏风 王勃

    肃肃凉风生,加我林壑清。驱烟寻涧户,卷雾出山楹。去来固无迹,动息如有情。日落山水静,为君起松声。

    诗眼应是“有情”表现在两处:一在“加我林壑清”——秋风轻拂林壑,使林壑幽美清新;一在“为君起松声”——在日落山静、夜幕降临之时,风又奏响大自然的乐曲,给人以宁静之美,给人以娱乐。同时把风拟人化,构思尤新。

    例⑨ 泊船瓜州 王安石

    京口瓜州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句中第三句的“绿”字为诗眼。形容词“绿”活用为动词“吹绿”。它既描绘了江南美丽的春色,寄托了诗人浩荡的情思,又极富有表现力。据洪迈《容斋续笔》载:开初为“到”改为“过”“入”“满”等字都不理想,只有“绿”字最为精警。这是因为前四字都只从风本身的流动着想,粘皮带首,以此描写看不见的春风,依然显得抽象,也缺乏个性;“绿”字则开拓一层,从春风吹过以后产生的奇妙的效果着想,从而把看不见的春风转换成视觉形象——春风拂照,百草始生,千里江岸,一片新绿。

    例⑩ 题李凝幽居 贾岛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全诗只是抒写作者走访友人李凝未遇这样一件寻常小事。但颔联尤为著称,成为历来传诵的名句。“宿”“敲”成为诗眼。对后世诗歌锤炼词语影响很大。“推敲”二字有这样的故事:一天作者贾岛骑在驴上,忽然得句“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初拟用“推”字,又思改为“敲”,在驴背上引手作推敲之势,不觉一头撞到京兆尹韩愈的仪仗队,随即被人押到韩愈面前,贾岛便将做诗得句下字未定的事情说了,韩愈不但没有责备他,反而立马思之良久,对贾岛说:“作„敲‟字最佳矣。”后来两人便成为忘年交。

    这两句话初看费解,难道诗人连夜晚宿在池边树上的鸟都看到吗?其实,这正是诗人构思之巧用心之苦。正因为月光皎洁,万籁俱寂,因此老僧(或许即指作者)一阵轻微的敲门声,就惊动宿鸟,或是引起鸟一阵不安噪动,或是鸟从窝中飞出转了个圈,又栖宿巢中了。作者抓住这一瞬即逝的现象,来刻画环境之幽静,响中寓静,有出人意料之胜。倘若用“推”字,当然就没有这样的艺术效果了。

    当然,也并非每首诗都有诗眼,如杜甫的《绝句》: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下燕子,沙暖睡鸳鸯。此诗并无诗眼。四句四景,构成一幅完整和谐的春光画卷。

    要准确找出诗眼,除了要掌握方法技巧外,还要具有鉴赏诗歌的一般常识,了解作者的身世、流派、作品的风格及写作诗歌的背景,吃透诗中的用典,扣住诗中关键性的字、词、句。做到字不词,词不离句,句不离全诗,并要反复吟诵,读出味道,读出感情,认真体味,多读鉴赏作品,尤其是历代“诗话”“词话”。久之,找诗眼也就不困难了,鉴赏也就找到了捷径

    第五篇:古诗鉴赏

    和杜学士江南初霁羁怀

    李峤

    大江开宿雨,征棹下春流。雾卷晴山出,风恬晚浪收。

    岸花明水树,川鸟乱沙洲。羁眺伤千里,劳歌①动四愁②。

    [注]①劳歌:劳作者之歌。亦指忧伤、惜别之歌。②四愁:“四愁诗 ”的省称,张衡著,后泛指愁思。

    8.诗中动词极富表现力,请赏析“开”“卷”二字。(4分)

    “开”以动写静(1分),形象地表现了一夜春雨后,江面水涨,视野开阔的情形(1分)。“卷”字运用了拟物的手法(1分),形象地写出了雾散天晴山影清晰的景象(1分)。(“卷”字答成以动写静亦可。)

    9.是个表现了什么样的感情?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4分)

    漂泊在外的感伤、愁情(1分)。前三联以乐景写哀(或反衬),夜雨过后,江面开阔,雾卷山晴,风恬浪收,江花欲燃,绿树映水,山鸟曼舞,如此明丽活泼的景象让诗人倍觉漂泊之愁(2分);尾联以“伤千里”“动四愁”直抒胸臆,更加鲜明地表达了羁旅之苦

    江 行 [宋]严羽

    暝色蒹葭外,苍茫旅眺情。残雪和雁断,新月带潮生。天到水中尽,舟随树杪行。

    离家今几宿,厌听棹①歌声。

    【注】①棹歌:行船时船工所唱的歌。⑴诗人为什么“厌听棹歌声”?

    答案:诗人离家日久,思乡情切,厌倦了长期的漂泊生活,所以听到棹歌声便心生厌倦。

    【解析】

    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浅易”指合格的高中毕业生能够基本读懂的程度。

    本道试题考查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等级为D,鉴赏评价。从整首诗来看,作者那种离家日久、思乡情切的情感主要通过“厌听棹歌声”尤其是“厌”来得以表露。前三联主要写自己旅途所见,最后一联写自己的感觉。⑵请从“景”与“情”的角度,赏析本诗的颔联。

    答案:诗歌颔联妙在融情于景。诗中描写了雪“残”、雁“断”、月“新”、潮“生”的凄迷景致,景中寄寓了诗人的羁旅之情、思乡之感。【解析】

    本道试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等级为D,鉴赏评价。考生通过解答第⑴题以后,对本诗的情感有一个全面的把握,因而,在解答本道题时,要紧密结合第(1)题的答案,进而从命题者所指定的“景”与“情”的角度进行赏析。在组织答案时,要涉及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赏析的“景”的区域为颔联,“情”为全诗;二是答出运用的表达技巧;三是指出这种表达技巧下的“景”;四是写出诗中所体现出来的“情”

    月 杜甫

    万里瞿唐①月,春来六上弦②。时时开暗室,故故③满青天。爽和风襟静,高当泪满悬。南飞有乌鹊,夜久落江边。【注】①瞿唐:瞿塘峡,位于长江三峡奉节至巫山段,安史之乱后,杜甫曾困居于此。②上弦:上弦月,农历每月初

    七、初八的弓形月亮。③故故:常常,频频。

    ⑴作者通过咏月主要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⑵从“万里”、“时时”、“夜久”三个词中任选两个,分别简析它们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4分)【参考答案】

    ⑴全诗以明月兴思情,同一轮明月寄予着两地彼此的相思,思情的悠远绵长与月夜的孤独寂寞相织相融,形成一种清丽深婉、寂寥苦思的凄清氛围,抒发了诗人对时局动荡、国事艰难的忧虑以及对家乡故园亲人的思念。作者通过描写春夜清冷静谧的月下景色,抒发了自己因国难而颠沛流离、生活动荡不定的凄凉伤感之情。

    ⑵①“万里”一词,突出空间范围之广,表现了广阔地天地笼罩于清淡月色中的情景,反衬了诗人的个体的渺小孤独寂寞之情。

    ②“夜久”一词,强调时间之长,写出了南飞的乌鹊在深夜经长时间飞奔后只能落在江边暂时栖息的情景,含蓄地表现了诗人长时间在外奔波、身心俱疲的艰难处境。

    “时时”一词,运用叠词,写月光时时照进黑暗的居室,与下句的“故故”相对,使语言表达更富有韵律美。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诗歌形象和情感,首先通读全文,结合背景,从诗歌所描绘的意象出发。

    【解析】第⑴题考查诗歌景和情的关系,“月”是本诗的主要意象,抓住作者所描写的月的特点,再结合诗人遭遇和国家的局势作答。第⑵题考查诗歌情感,结合注释①作答。附高考学子心声:

    因为个人对古诗词有一定的喜好和敏感,所以当语文题目解密后,我首先看的是诗歌。老实说,不看注解,我基本上读不懂这首诗;看了注解,我还是不太懂——当然,我不懂不等于别人不懂,何况我们在教学生做诗歌鉴赏题的时候,经常会有“文难题易”的说法,目的是提升学生做题的信心。在语文高考所有的题目当中,恐怕“古诗鉴赏”是一个连老师也没有把握做准确的题吧,那么,在“参考答案”没有出来之前,姑且让我这个“资深”高级语文老师猜解一回吧。

    ⒈一看诗题:诗题既然是“月”,那么,诗的主要内容当然是写“月”了,诗的主题当然也是与“月”有关了。朝着这方面去理解诗歌,总不会太离谱。⒉二看注解:先看注解的好处在于了解作者写作的背景和避免在阅读时对不懂的地方过多纠缠耽误时间。①瞿唐:瞿塘峡,位于长江三峡奉节至巫山段,安史之乱后,杜甫曾困居于此。这个地址无关紧要,“安史之乱”是背景,“曾困居于此”是提示——只不过这个提示让人迷惑:“曾”是相对于杜甫写诗的时间而言还是相对于今天命题的时间而言呢?这个问题不解决,诗歌的内容就不好理解。按理,“曾”应该改为“当时”。②上弦:上弦月,农历每月初

    七、初八的弓形月亮。这个注解基本上没什么大用——但也有点用,就是让我们猜想“六”大概应该是“初六”吧,但本诗的主题,只与月亮有关,而与什么时候的月亮没有太大关系。③故故:常常,频频。这是解词,怕学生不懂。可是不解还好,一解反而迷惑了——这是写某一天晚上的月亮呢还是写某一段时期晚上的月亮呢?看来应该是后者——瞿塘峡晚上的月亮经常弥漫了青天——用泛写代特写,学生难懂。⒊三看诗文:我看不懂的有四处:

    ①“万里瞿唐月”中的“万里”是指什么?如果本诗的主题为“月下乡思”,那么可以理解为与故乡有“万里之遥”,但也可以理解为“瞿塘峡青天万里”。哪一个较为恰当?

    ②“时时开暗室,故故满青天”不好理解。正如上文所言,这是当晚的特写,还是瞿塘峡月亮的泛写?若泛写,上文的“六”如何落实?若特写,“时时”“故故”如何落实? ③“爽和风襟静,高当泪脸悬”中的“和”不好理解。下一联的“当”应为动词,读音应为第一声。按照对仗的原则,“和”也应该为动词。就平仄规律来讲,“和”应该为仄声,那么这个字应该念h(第四声),意思应该和“配合”差不多。全句的意思大概是:天气清爽无风,衣襟配合着静止不动,月亮高挂天空,正对着泪脸高悬——唉,“高师”尚要猜,学子何以堪!

    ④“南飞有乌鹊,夜久落江边”一句,勉强可以理解:不管“南飞”是飞向南还是从南边飞来都无关紧要,反正一只乌鹊停在江边。但是“夜久”一词学生未必能准确理解:是停落了很久呢?还是夜很深呢?杜甫和命题人的意思,大概是后者。

    上文说过,难文可以易出,这是命题的常识。但是所命的两个题,偏偏却不怎么好答。⑴作者通过咏月主要抒发了怎样的感情?(3分)

    “怎样的感情?”除了“安史之乱”和“曾困居于此”,诗歌当中没有任何文字信息,也即是所谓的意象能表明诗歌的主题。那么我们就只有猜了:战乱时期,流离失所,困居他处,见月思乡。不知我这样解行不行?

    ⑵从“万里”、“时时”、“夜久”三个词中任选两个,分别简析它们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4分)

    这又难了。刚刚所分析的这几个词,偏偏是含有许多歧义的,你让学生如何准确的解释清楚呢,更何况要说它们的“作用”?真是难为人!我姑且再猜一次:“万里”——用空间的遥远或广阔表明离乡之远,思念之深。“时时”——用月亮频繁的出现惹起作者的思乡之痛。“夜久”——用乌鹊深夜久停,不肯离去,喻作者深夜难眠,望月对鸟,增添思乡之念

    张先《题西溪无相院》赏析

    【诗文】

    积水涵虚上下清,几家门静岸痕平。浮萍破处见山影,小艇归时闻草声。入郭僧寻尘里去,过桥人似鉴中行。已凭暂雨添秋色,莫放修芦碍月生。

    【试题】

    (1)这首诗多处写到“影”,有的是明写,有的是暗写。请找出两处暗写“影”的诗句,并加以说明。

    (2)第二联是怎样写景的?请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1)①过桥人似鉴中行,暗写人影(或桥影)。

    ②莫放修芦碍月生,暗写月影(或芦影)。

    (2)上句着眼于视觉,写浮萍破处,山影在水中显现出来,照应了第一联的“清”字。

    下句则着墨于听觉,以细微的草声衬托出环境的宁静,呼应了第一联的“静”字。(2024年湖北省高考语文试题)

    【作者简介】

    张先(公元990─1078年)北宋人,字子野,湖州乌程(今浙江吴兴)人。宋仁宗天圣八年(1030)进士。任吴江令、永兴军通判。官至尚书都官郎中。著有《安陆集》及词。张先“能诗及乐府,至老不衰”(《石林诗话》卷下)。【注释】

    ①西溪:浙江湖州有苕水,分东西二源:西苕出天目山之阴,东北流经孝丰,又北经安吉县,又东经长兴县,至湖州而与天目山之阳流出的东苕合流。西溪就是西苕。无相院:即无相寺,在湖州西南黄於山,始建于吴越。

    ②鉴:镜子。【译文】 水光天色虚清,上下一体,没有人声,没有微风,波澜不惊,水岸持平。浮萍碎处,映出远山的倒影;小船过时,听到划过草叶的声响。僧人入城,禅院愈清,物我两忘,人行镜中。阵雨过后,秋色渐浓,别让芦苇长太高,挡了水中的月影。

    【鉴赏】

    张先的词内容大多反映士大夫的诗酒生活和男女之情,对都市社会生活也有所反映。语言工巧。

    此诗又名《华州西溪》。本诗表现诗人对雨后秋溪的独特兴会,抒写一种高妙情致。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写道:“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写得豪迈壮阔,气势不凡。此诗首句即从孟诗来,但意在写静谧之景,且能与全篇构成一个和谐的整体,可见其善于借鉴。

    首句既点明水光天色都是一片清虚,下面则就水来写,紧扣“西溪”二字。一切都是那样的安静,没有人声,甚至没有一丝微风,所以溪面上波纹不起。

    颔联写得非常细致。水面长满浮萍,本无所见,而水底小虫或游鱼微动,使得浮萍绽开,随意一瞥,竟映出山影;岸边的草丛本和溪水一样宁静,但不经意间,仍能听到虫儿活动时的窸窸窣窣的声响。一个“破”字,与他的名句“云破越来花弄影”有异曲同工之妙寓动于静,体物入微。小艇去来,水波开合,草声微微,却为诗人所留意,足见其静,此又是以动衬静的手法。颔联一动一静,皆于细微处听之见之,虽无大景致,却有大起落,足以动人心。这两句,一写目睹,一写耳闻,极形大自然之静,却又显示出生命力量的无所不在。颈联照应题面“无相院”,以入郭之尘反衬禅院之清,以人行鉴中表现物我两忘,是诗歌境界的进一步深化。

    最后两句回应“积水涵清”,以担心芦苇长高,影响观赏溪中之月作结,使我们想起了“千江有水千江月”的禅典。写禅意而无禅语,此诗的高明之处就在此。“已凭暂雨添秋色”一句,在篇末点出,确是巧设安排。一是突出了西溪之妙境,先绘景后叙其所由出;二是可以放开一步,宕出远神。“莫放修芦碍月生”,意谓秋雨之后,芦苇勃生,莫让它恣意长高,使人领略不到深潭月影。这一结余味悠然。

    张先在当时就有一个绰号,叫做“张三影”,意谓他在词中写过三句带“影”的名句。其实并不止三句。如《天仙子》:“沙上并禽水上瞑,云破月来花弄影。”《青门引》:“那堪更被明月,隔墙送过秋千影。”《归朝欢》:“娇柔懒起,帘押卷花影。”《剪牡丹》:“柳径无人,堕飞絮无影。”《木兰花》:“中庭月色正清明,无数杨花过无影。”他写影的本领,在此诗中也可见到。“浮萍破处见山影”,是明写;“过桥人似鉴中行”,是暗写;“莫放修芦碍月生”,是虚写;为全诗增添了生机和情趣。看起来,这位作者在词和诗上的追求是一致的。



    推荐阅读:
    关于小满的古诗鉴赏[优秀范文五篇]
    2024江苏高考录取分数线最新(5篇范文)
    六年级数学下册的知识点(含五篇)
    《姜子牙》的电影赏析评价_《姜子牙》影评2024(5篇)
    2024鼠年最好的春节对联,绝佳鼠年春联[大全]
    中学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