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热门搜索: 名人名言 600字作文
  •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九号文库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归纳

    栏目:九号文库 来源:网络 作者:平静如水 时间:2024-07-20 21:40:45 下载.docx文档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归纳

    第1课

    繁盛一时的隋朝

    1、隋朝的建立

    时间:581年

    建立者:隋文帝杨坚

    都城:长安

    南北重归统一的时间:589年

    2、开皇之治”

    隋文帝的统治措施:

    ①改革制度

    ②发展生产

    ③注重吏治

    3、隋朝大运河

    1、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全长四五千里。

    2、开凿的目的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

    3、意义:大大促进了南北的经济交流。

    第2课

    “贞观之治”

    1、唐朝的建立

    时间:618年

    开国皇帝:唐高祖李渊

    都城:长安

    2、贞观之治

    唐太宗的治国思想:认识到人民群众力量的伟大,明白统治者不可过分压榨农民。

    治国措施:

    1、注重发展生产,减轻人民负担;

    2、崇尚节俭;

    3、合并州县,革除“民少吏多”的弊政

    4、任用贤才、虚心纳谏

    “贞观之治”的表现:唐太宗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增强。

    3、女皇帝武则天

    武则天的统治的评价: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武则天当政期间,继续实行唐太宗发展农业生产、选拔贤才的政策,使唐朝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国力不断增强。为开元盛世开辟了道路。

    第3课

    开元盛世

    1、开元之治

    唐玄宗励精图治的表现:

    (1)任用贤才(姚崇)

    (2)重视吏治

    (3)崇尚节俭

    二、盛世经济的繁荣

    1、农业

    (1)农耕技术的发展:育秧移植栽培

    (2)茶叶生产的发展

    唐朝出现了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作者陆羽被后人称为“茶神”。

    (3)农业工具的改进:耕种工具:曲辕犁

    灌溉工具:筒车

    2、手工业

    (2)陶瓷业:越窑青瓷、邢窑白瓷、唐三彩

    3、商业

    (1)著名的大都市:长安、洛阳、扬州、成都

    唐都长安是各民族交往的中心,也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

    开元盛世的表现:唐玄宗统治前期(开元年间),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仓库充实,人口明显增加,唐朝进入全盛时期.第4课

    科举制的创立

    1、科举制的诞生与完善

    2、科举制的影响

    1、改善了用人制度,使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

    2、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

    3、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

    第5课

    “和同为一家“

    1、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和亲有什么意义?

    ①维护了和平,增强了友谊

    ②密切了双方经济文化交流

    2、唐朝周边的少数民族

    第6课

    对外友好往来

    1、对外友好往来

    主要的对外友好往来城市:长安、洛阳、广州、扬州。

    2、唐朝与日本的友好往来

    遣唐使

    鉴真东渡

    唐朝文化对日本的影响:政治制度、文字、建筑、钱币、习俗等。

    3、唐朝与新罗的友好往来

    新罗物产居唐朝进口的首位;朝鲜的音乐传入中国,丰富了中国的文化。

    4、唐朝与天竺的友好往来:玄奘西游

    5、为什么唐朝与世界各国保持频繁的友好往来?

    1、唐朝的强盛、繁荣、先进,对世界各国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

    2、唐朝比较开放的政策和比过去发达的对外交通,给唐朝与各国友好往来提供了条件。

    辉煌灿烂的隋唐文化

    一、高超的建筑水平

    1、赵州桥

    设计者:隋朝李春

    赵州桥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

    2、唐长安城

    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

    二、雕版印刷术的发明

    1、隋唐时期,已发明雕版印刷术

    2、《金刚经》

    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刻印刷品。

    三、光耀千古的诗坛

    五、艺术宝库莫高窟

    六、盛大欢腾的乐舞

    著名的歌舞大曲有歌颂唐太宗的《秦王破阵乐》、唐玄宗参与编创的《霓裳羽衣曲》。

    第9课

    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

    安史之乱,唐朝由盛转衰。907年,唐朝为藩镇所灭。

    一、辽宋西夏的并立

    1、北宋与辽的和战

    (1)宋初,对辽用兵失败,只好采取防御政策

    (2)宋真宗时,辽宋澶渊之盟:辽撤兵,宋朝给辽岁币。

    2、北宋与西夏的和战

    宋与西夏的和议:①元昊向宋称臣;②宋给西夏岁币;③双方在边界开放贸易。

    二、金与南宋的对峙

    1、绍兴和议

    南宋向金称臣,并给金岁币;双方以淮河至大散关一线划定分界线。宋金对峙局面形成。

    第10课

    经济重心的南移

    一、南方农业的发展

    1、江南农业发展的表现:

    (1)农作物品种的引进(占城稻)

    (2)以水稻为主的粮食产量的大幅提高(“苏湖熟、天下足”)

    (3)茶叶、棉花等经济作物种植的推广(棉花:从两广、福建到长江流域)

    2、江南农业迅速发展的原因?

    (1)经济因素:大量中原人口的南迁,增加了南方的劳动力,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生产经验;

    (2)自然因素:宋代南北气候变冷,南方相对适宜农作物的生长;南方自然条件保持较好。

    (3)政治因素:南方战乱较少,为经济发展提供较为稳定的社会环境。

    二、南方手工业的兴旺

    1、丝织业水平的提高(蜀地丝织业“号为冠天下”)

    2、棉织业的兴起(海南岛发展到东南沿海)

    3、制瓷业的成就(哥窑的冰裂纹瓷器;瓷都:景德镇)

    4、造船业的发展(宋朝的造船业成当时世界首位;广州、泉州造船业发达)

    三、南方商业的繁荣

    1、南方商业都市的发展(商业都市:开封、杭州)

    杭州改为都城临安后,繁荣程度远远超过了北宋时的开封。

    2、海外贸易的发展

    (1)闻名世界的大商港:广州、泉州;

    (2)中国商船近至朝鲜、日本,远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

    (2)市舶司的设立(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

    3、货币制度的变化(四川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第11课

    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

    一、衣食住行等习俗的变化

    衣:宋初崇尚节俭;劳动者多穿小袖狭身的短衣;妇女缠足的陋习逐渐传开。

    食:北方以面食为主,南方以稻米为主;北宋肉食以羊肉为多,南宋吃鱼多;

    住:茅屋、瓦房、宅第。

    行:牛车,驴车;乘轿,骑驴骡。

    二、热闹的瓦子和欢乐的节日

    1、瓦子: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

    勾栏

    2、节日:春节、元宵、端午节、中秋节。

    第12课

    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

    一、“一代天骄”统一蒙古

    1、马背上的民族——蒙古

    2、一代天骄——成吉思汗

    1206年,蒙古贵族推举铁木真为大汗,尊称成吉思汗,蒙古国建立。从此,蒙古草原结束了长期混战的局面,实现了统一。

    二、忽必烈建立元朝

    1、元朝的建立

    时间:1271年

    都城:大都

    开国皇帝:元世祖忽必烈

    三、元朝的政治与经济

    1、元世祖恢复和发展农业的主要措施

    2、水路交通运输的发展

    (1)漕运----开凿两端新运河

    (2)海运

    3、繁华的大都

    当时元朝的首都大都成为繁荣的大都市,以大都为中心,元朝的对外往来十分频繁。

    4、频繁的中外往来

    元朝时对外往来的一个著名使者就是马可波罗。《马可·波罗行纪》

    5、行省制度的建立

    蒙古帝国空前辽阔,为了实行有效的统治,元朝建立了行省制度。

    中央:中书省、宣政院

    西藏——宣政院辖地(西藏成为元朝正式的行政区)

    地方:行中书省

    台湾和澎湖列岛地区——澎湖巡检司。

    元朝,最大的行省是岭北行省。

    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立,始于元朝。

    四、民族融合的发展

    1、汉族外迁边疆

    2、边疆各族迁入中原、江南

    3、契丹、女真同汉族融合4、回族的形成灿烂的宋元文化

    一、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指南针和火药的应用

    1、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1)隋唐时期,我国人民发明了雕版印刷术;

    (2)北宋时,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

    (3)15世纪,欧洲出现活字印刷术,比中国晚约四百年。

    2、指南针的应用

    (1)战国时期,制成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司南;

    (2)北宋,指南针开始用于航海事业;

    (3)南宋,指南针广泛用于航海事业;

    (4)指南针由阿拉伯人传到欧洲。

    3、火药的应用

    (1)唐朝中期,已有火药配方的记载,(2)唐朝末年,火药开始用于军事上,(3)宋元,火药武器广泛用于战争,(4)13、14世纪,火药及火药武器传入阿拉伯和欧洲。

    二、史学成就

    《资治通鉴》——“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

    4、元曲

    (1)由杂剧和散曲组成。

    (2)最优秀的剧作家:关汉卿,其代表作是《窦娥冤》。

    5、绘画

    (1)宋代绘画,突出表现在:山水画、花鸟画和风俗画的创作中。

    (2)李公麟,人称“宋画第一”。

    (3)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描绘了北宋东京汴河沿岸的风光。

    (4)赵孟頫的画,人称“神品”(秋郊饮马图)

    6、书法

    宋四家: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

    第15课

    明朝君权的加强

    一、明朝的建立

    时间:1368年

    都城:应天

    开国皇帝:明太祖朱元璋

    1368年秋天,明军攻占大都,结束了元朝在全国的统治。

    二、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

    1、改革行政机构,加强君主权力

    ①在地方:废除行中书省,设立直属中央的三司;

    承宣布政使司(布政司)——掌民政

    提刑按察使司(按察司)——掌刑狱

    都指挥使司(都司)——掌军政

    ②在中央:废除丞相,撤销中书省,由六部分理朝政,直接对皇帝负责。

    2、特务统治

    锦衣卫成立于洪武年间,由皇帝亲自主持,负责保卫皇帝安全,侦缉官员和百姓言行,不受法律约束,可直接实行缉捕。

    3、八股取士

    命题范围:四书五经。

    答题要求:根据指定的观点答卷,不能有个人见解。

    文体:“八股文”。

    4、明成祖强化君权

    (1)1421年,迁都北京,加强中央对北方的控制;

    (2)削藩政策;

    (3)增设特务机构——东厂。

    第16课

    中外的交往与冲突

    一、郑和下西洋

    1、郑和下西洋的概括

    2、郑和下西洋的条件

    (1)明朝前期国力的强盛;

    (2)指南针的广泛使用;

    (3)郑和个人气概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4)明朝造船技术的发达。

    3、郑和下西洋的目的——加强与海外的联系。

    4、郑和下西洋的意义: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和友好关系。

    二、戚继光抗倭

    倭寇:元末明初,日本的武士、商人和海盗,经常骚扰我国沿海地区,沿海居民称他们为“倭寇”。

    戚继光抗倭为什么能够取得成功?

    (1)戚继光进行的抗倭斗争是反抗外来侵略的正义事业,得到广大人民的支持。

    (2)戚继光率领的戚家军作战勇敢,纪律严明。

    三、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1、16世纪欧洲殖民者开始侵略活动;

    2、1533年,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

    3、1557年后,长期居住,但澳门主权属中国;

    4、1999年12月20日,中国政府恢复了对澳门行使主权。

    第17课

    君主集权的强化

    一、满洲的兴起和清朝的建立

    1、满洲的兴起

    (1)明朝前期,女真属奴儿干都司管辖

    (2)努尔哈赤建立后金(1616年)

    2、清朝的建立

    建立时间:1636年

    开国皇帝:清太宗皇太极

    都城:盛京

    满洲发展的历史

    二、君主集权的强化

    1、设立军机处(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集权的进一步强化)

    (1)雍正帝时设立

    (2)乾隆帝时取代议政王大臣会议

    2、文字狱

    文字狱:康熙、雍正、乾隆三朝,从知识分子的诗词文章中摘取只言片语,加以歪曲解释,再借题发挥,罗织罪状,制造了大批冤狱。

    目的:从思想领域严密控制知识分子。

    危害:(1)造成社会恐怖,摧残了人才

    (2)使许多知识分子不敢过问政治,从而禁锢了思想,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

    第18课

    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

    一、郑成功收复台湾

    1、荷兰殖民者侵占我国台湾(1624年)

    2、郑成功收复台湾(1662年)

    3、清朝设置台湾府(1684年)

    二、雅克萨之战

    1、中俄《尼布楚条约》(1689年)

    (1)《尼布楚条约》是中俄平等协商的基础上签订的第一个边界条约;

    (2)意义: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叶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的领土。

    第19课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一、加强对西藏的管辖

    1、确立册封**、**的制度

    (1)顺治帝赐予五世**“**喇嘛”的封号;

    (2)康熙帝赐予五世**“**额尔德尼”的封号。

    (3)以后历世**和**,都必须经过中央政府的册封。

    2、设置驻藏大臣(雍正时)

    二、粉碎大、小和卓的叛乱

    1、粉碎回部贵族大、小和卓的叛乱(乾隆时期)

    2、设置伊犁将军(乾隆时期)

    伊犁将军:管辖包括巴尔喀什湖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

    三、土尔扈特重返祖国

    1、土尔扈特西迁伏尔加河下游(明末)

    2、渥巴锡领导土尔扈特部重返祖国(1771年)

    四、清朝的疆域

    清政府巩固多民族国家的措施:

    第20课

    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

    一、明清经济的发展

    1、从国外引进的农产品

    玉米、甘薯、马铃薯、花生和向日葵

    2、棉纺织业从南方推向北方

    3、丝织业的发展

    (1)丝织业中心:苏州、南京

    (2)丝织业的规模:南京的丝织业到清代已拥有三万多台织机。

    4、制瓷业中心:景德镇

    5、商品经济空前活跃

    (1)全国性的商贸城市:北京、南京

    (2)明清的商人以山西的晋商和皖南的徽商最为著名。

    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机户出资,机工出力”最早出现在苏州、松江等地的纺织业中。机户是早期的资本家,机工是早期的雇佣工人。他们之间这种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是一种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

    三、“闭关锁国”的政策

    1、清朝统治者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原因:

    (1)坚持以农为本的传统观念,为压抑、限制民间工商业的发展

    (2)认为天朝物产丰富,无需同外国进行经济交流

    (3)为抵制国家的领土主权受西方殖民者的侵犯

    (4)害怕沿海人民同外国人交往,会危及自己的统治。

    2、“闭关锁国”的措施:

    (1)清初的禁海政策:将沿海居民内迁数十里,不许擅自出海贸易。

    (2)清朝统一后的严格限制对外贸易

    前阶段:开放四个港口,作为对外通商口岸,并对出口的商品种类和出海船只的载重量作出严格的限制

    后阶段:只开广州作为对外通商口岸,规定由政府特许的“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管理贸易。

    3、“闭关锁国”的影响

    (1)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起过一定的自卫作用。

    (2)限制了对外贸易和航海事业的发展;

    (3)限制中外文化交流,妨碍了中国掌握世界先进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使中国落伍了。

    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

    一、雄伟的北京紫禁城和明长城

    1、明北京城

    2、明长城: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全长六千余公里。

    二、古典科技巨著的涌现

    四、戏剧的繁荣

    1、明朝后期最负成名的戏剧家:汤显祖,其代表作为《牡丹亭》。

    2、京剧的形成:在徽剧、汉调的基础上,融合吸收了其他剧种的曲调和表演方法,在19世纪中期初步形成。

    五、书画的成就

    1、书法:

    董其昌:兼有“颜骨赵姿”之美。

    2、绘画

    山水、花鸟画居统治地位。

    徐渭:善于泼墨

    “扬州八怪”



    推荐阅读: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归纳
    在全市治超工作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酒店物业管理保卫部的年终工作总结
    2024银行半年工作总结报告10篇
    小学数学教师教学工作总结汇报
    中学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