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热门搜索: 教育论文 保险合同
  •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九号文库

    产业集聚区十二五规划

    栏目:九号文库 来源:网络 作者:紫芸轻舞 时间:2024-08-02 03:53:21 下载.docx文档

    第一篇:产业集聚区十二五规划

    一、发展思路

    紧紧围绕“项目集中布局、产业集群发展、资源集约利用、功能集合构建”,以深化规划、创新体制、构建平台、完善功能、落实政策为抓手,大力实施投资倍增计划和大招商行动计划,形成产业项目建设的高潮。坚持产城一体,融合发展的原则;坚持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原则;坚持优化布局,集约发展的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创新发展原则;坚持生态环保可持续发展原则,以金属加工、农副产品深加工为产业主导,将卢氏产业集聚区建设成为科学发展示范区、改革创新试验区、经济发展核心增长区和人口与产业双集聚的现代化城市新区。

    二、发展目标

    以产业集聚为核心,发挥项目集聚效应,着力培育金属加工和农副产品加工等特色支柱产业;加强招商引资力度,着力引进和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依靠龙头骨干企业的带动作用,带动相关配套产业形成,延伸产业链条;逐步形成产业集聚和特色产业,增强产业集聚区发展潜力。到“十二五”末,集聚区建设发展框架全面形成,环境建设不断完善,逐步成为构建卢氏现代产业、现代城镇和自主创新“三大体系”的有效载体,逐步成为拉动卢氏经济增长、引领转型升级、增强竞争优势的重要载体,成为卢氏经济发展新的、主要增长极。

    到2024年,实现集聚区内入驻工业项目10个以上,项目建设投资达到10亿元,实现工业产值 15亿元,利润3亿元,税收9000万元。重点抓好续建的中康中药饮片公司项目、晋豫铸件项目、中金集团中原矿业公司一期建设项目、华阳食品核桃仁加工项目,促其尽快建成投产;同时立足总体产业规划发展布局,有重点地引进一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产业布局的科技含量高、能够拉长产业链条的重点产业,进一步膨胀产业集聚区发展规模。

    到2024年,集聚区内入驻项目20个以上,项目建设投资达到20亿元,投产项目15个,实现营业收入30亿元,利润10亿元,税收1.8亿元。

    到2024年,集聚区内入驻项目30个以上,项目建设投资达到30亿元,投产项目25个,实现营业收入50亿元,利润15亿元,税收3亿元。

    到2024年,集聚区内入驻项目40个以上,项目建设投资达到50亿元,投产项目30个,实现营业收入80亿元,利润25亿元,税收4.8亿元。

    到2024年,产业集聚区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00亿元,利润30亿元,税收6亿元。

    (三)主要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始终坚持把产业集聚区建设摆在全县工作的重中之重位置,县委常委(扩大)会议定期听取产业集聚区建设情况

    汇报,研究确定产业集聚区发展目标和发展意见;建立了由县长为总召集人,主管县长为常务召集人,县直有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参加的联席会议制度,负责研究、协调、解决产业集聚区工业项目建设的重大问题。联席会议办公室负责综合协调产业集聚区发展的具体工作,重点协调推进产业集聚区的重大项目建设。

    2、完善推进工作机制。在建立联席办公会议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细化各职能部门职责。产业集聚区、各职能部门要对照各自职责分工,明确招商引资责任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年度工作方案,确保工业项目建设目标落到实处,从而形成分工负责、各司其职、协调配合、全力推动的产业集聚区推进工作机制。

    3、加大招商力度。构建大招商格局,各乡(镇)、县直各单位要打破地域观念,积极向产业集聚区引进项目,今明两年内,全县除信访稳定工作领导小组外,其余7个工作领导小组要分别向产业集聚区引进亿元以上项目1个;19个乡(镇)要分别向产业集聚区引进5000万元以上的项目1个,税收6:2:2比例分成,并将此项工作作为评定各领导小组、各乡(镇)整体工作的一项重要指标,严格奖惩兑现。组建专业招商队伍,继续抓住沿海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机遇,成立专业招商小组,精心筛选项目,分赴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以及省内郑州、漯河、洛阳、南阳、焦作、济源、偃师等地常年开展驻地招商工作。加大对外联络和宣传,通过现有企业和其他兄弟县市集聚区牵线搭桥、发送《快速发展中的卢氏》画册和资料、举行洽谈会、发布媒体信息等方式,宣传卢氏的资源优势和产业集聚区优惠政

    策,吸引客商前来投资创业。

    4、强化管理与服务职能。认真执行国家、省、市、县赋予产业集聚区的管理权限和优惠政策,对产业集聚区重大项目的核准、备案、规划、土地和环保手续,要采用一站式办理、全过程服务的方式为投资者提供高效、优质服务,限期办结,加快推进项目实施。对重大项目建设中的具体问题,实行“一事一议”、特事特办等办法,给足用活政策,确保项目正常建设。不断深化“企业服务年”、“项目建设年”和“环境建设年”活动,实现了县域投资环境的根本好转,各乡(镇)和县直职能部门,更要想企业之所想,急企业之所急,全面提高服务质量,设身处地为企业解决困难和问题,使入驻客商消除各种思想顾虑,一心一意搞项目建设。进一步加大环境建设力度,积极打造“六大环境”,严格规范部门行为,行政执法部门要严格执法程序,对依法保留的收费项目要向社会公开,严格按标准收费,坚决杜绝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乱检查等行为。同时对到企业无理取闹、干扰、阻碍企业生产经营和项目建设秩序的各种行为予以严厉打击。对影响项目建设的反面典型公开处理,做到曝光一个,教育一片,切实为项目建设创造良好的建设环境。通过积极探索、尝试,逐步建立产业集聚区资产运营管理机构,负责集聚区的建设和服务。积极搭建公共融资平台,发挥企业贷款担保机构作用,开展小额贷款公司试点,解决企业融资难问题。

    5、强化项目建设的目标考核机制。县产业集聚区发展联席会议按照省、市制定的产业集聚区发展考核办法对产业集聚区及各职能部

    门工作实行动态管理,定期考核,年度综合考评。各职能部门在支持产业集聚区发展中作出突出贡献的予以重奖重用;工作不力者,对其部门负责人分别予以诫勉谈话、警告、停职乃至免职等处理。产业集聚区经省、市考核达到标准要求、位次前移、受到上级肯定,相关人员将予以重奖重用。反之,考核成绩较差或被省产业集聚区联席会议办公室考核淘汰出局,将予以相关人员相应处罚。

    卢氏产业集聚区管理委员会

    二O一O年十二月十日

    第二篇:产业集聚区

    总则

    1.1规划背景

    2024年9月28日河南省发改委下发《关于进一步做好全省产业集聚区规划工作的通知》一文,要求全省各市、县认真贯彻9月25日省长办公会议精神,做好产业集聚区规划及上报工作。为进一步加强自主创新,调整产业结构,提升产业档次,优化产业布局,实现产业集聚,河南省商丘市柘城县拟加快产业集聚区发展,并以次搭建招商引资平台,拓展经济发展空间,壮大县级工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位于县城西部和东北部的柘城县产业集聚区,是省政府确定的全省首批175家产业集聚区之一。为了落实省、市关于加快产业集聚区建设的战略部署,该县县委、县政府把2024年确定为“产业集聚区建设年”、“大项目突破年”,按照“企业集中布局、产业集聚发展、资源集约利用、功能集合构建”的总体要求,大力加快产业集聚区建设,力争实现新入驻产业集聚区项目达到80个以上、总投资50亿元以上、营业收入50亿元以上的“855”目标,使之成为县域经济增长极、主导产业集中区、现代城市功能区和科学发展示范区,为柘城经济社会全面快速发展提供支撑。

    在国家已经确立的东部率先发展、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的区域发展战略的背景下,柘城县按照“北扩南进、西延东伸、四面开花”的城市发展布局,拉开城市框架,扩大城市规模,提高城市化水平,力争把柘城建设成为城区30平方公里、城区人口超过30万人的区域性中心城市。

    柘城县产业集聚区规划面积14平方公里,主导产业为医药制品加工业。近年来,柘城县坚持把城市建设作为产业发展的平台,把产业发展作为城市建设的前提,积极建设新城区,逐步改造老城区,推动产城互动,以城镇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推动城镇化,形成产业发展与城市建设相互依托、相互促进的良性互动格局。目前,柘城县城区面积已由2024年的5.8平方公里发展到20平方公里,城镇人口由5.7万增加到 16.5 万。产业集聚区入驻工业企业达到118家,就业人口达3.2万人,2024年元至11月份实现营业收入146亿元,税收2.8亿元。

    产业集聚区规划编制按照构建“现代产业、现代城镇、自主创新”三大体系的要求,坚持合理布局、突出重点、集约经营、循环发展的原则,遵循“产城融合、产城一体”的建设理念,率先完成了产业集聚区总体发展规划,全方位编制了产业集聚区空间发展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区域环境评价规划,并与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现了“三规合一”,形成了相互统一衔接的规划体系。规划总面积14平方公里,其中建成区5.7平方公里、发展区和控制区8.3平方公里,确定了金刚石微粉及制品高科技产业、农副产品加工产业、医药制造产业和纺织服装产业四大主导产业。

    本次环评从落实科学发展观、集约利用土地集聚生产要素、降低生产成本出发,从规划源头上控制环境问题的产生,以减缓环境影响和生态破坏,最大程度利用当地资源和环境优势,保障社会、经济和环境和谐,从而实现柘城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2评价目的与评价原则

    1.2.1评价目的(1)从可持续发展角度出发,分析、论证柘城县产业集聚区总体规划方案与柘城县、商丘市城市发展总体规划、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及环境保护规划等相关规划的协调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预防、缓解和补救措施与建议,以实现起步区基础设施建设、开发项目建设与社会、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

    (2)通过现状监测与实地调查,计算分析集聚区所在地的环境容量和资源承载能力,分析推荐规划方案实施后对环境可能造成的各种影响,以及影响程度和范围,特别是对地表水的环境影响,论证产业集聚区的选址、布局、发展规模和产业定位的合理性,制定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给出企业准入条件提出规划的优化调整建议。

    (3)通过多种形式的公众参与,公众了解集聚区规划的概况及其规划实施后可能对环境产生的影响。通过广泛征求和收集公众意见,辨识公众关注的主要环境问题,为合理选择规划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4)通过对可能发生的潜在环境风险进行分析,找出主要危险环节,提出针对性的预防和应急措施,将风险的危害程度降到最低。

    (5)妥善处理集聚区建设初期产生的自然、社会问题,包括居民拆迁和安置补偿等,实现集聚区开发的和谐、持续发展,为规划审批机关提供决策依据。

    1.2.2评价原则

    (1)科学、客观、公正原则。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必须科学、客观、公正,综合考虑规划实施后对各种环境要素及其所构成的生态系统可能造成的影响,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实现社会、经济、环境协调发展,按可持续发展战略进行本规划的评价。

    (2)早期介入原则。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在规划编制的初期介入,并将对环境的考虑充分融入到规划中。

    (3)整体性原则。一项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应把与该规划有关的政策、规划、计划以及相应的项目联系起来,做整体性考虑。

    (4)公众参与原则。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过程中鼓励和支持公众参与,充分考虑社会各方面利益和主张。

    (5)一致性原则。规划环境应评价的工作深度应当与规划的层次、详尽程度相一致。

    (6)可操作性原则。针对规划环评具有战略性、超前性、广泛性、复杂性等特点,综合采用简单、实用、经过实践检验可行的各种分析评价方法,对规划进行宏观分析,评价结论应具有可操作性。

    (7)坚持循环经济的原则。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是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选择和有效途径。评价过程中始终坚持“减量化、资源化”的原则,结合集聚区所在地的实际,探索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的可持续经济增长模式,形成有利于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体系。

    1.3编制依据

    1.3.1环境保护法律、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26日;

    (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24年9月1日;

    (3)《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24年9月1日;

    (4)《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1997年3月1日;

    (5)《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1996年5月及《中华人民共和国 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2024年3月;

    (6)《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24年4月1日;

    (7)《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024年10月1日;

    (8)《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1991年6月29日;

    (9)《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2024年10月28日;

    (10)《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1990年4月1日;

    (1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24 年 8 月 28 日施行;

    (12)《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24年1月1日;

    (13)国务院第253号令《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1998年11月29日;

    (14)国家环境保护部第2号令《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24年10月1日;

    (15)国家环境保护部第5号令《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分级审批规定》,2024年3月1日;

    (16)国家环境保护部2024第7号公告《关于发布〈环境保护部直接审 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建设项目目录〉及〈环境保护部委托省级环境保护 部门审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建设项目目录〉》

    第三篇:推进产业集聚区

    举舞钢全市之力强力推进产业集聚区建设

    发布时间: 2024年7月18日17:

    21在7月7日召开的舞钢市产业集聚区建设推进会上,市委书记高永华发表了重要讲话。这个讲话站得高、看得远、思得细、谋得深,值得各级党员干部和全市人民认真学习,深入贯彻,积极落实。

    为什么要建设产业集聚区?就是要彻底改变舞钢市产业结构单一残酷现实的迫切需要。就是要解决单纯依靠舞钢公司、一条腿走路的问题,就是要解决一口井里争水吃的问题,就是要培植舞钢的财源,使全市人民都能够有事做、有钱花、有饭吃,确保全市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快速发展。

    建设什么样的产业集聚区?高永华指出,要努力把舞钢打造成为全省著名、全国知名的精品城市,这是一个宏大的目标,需要扎实的经济基础来支撑。经济来源是什么?就要建设好产业集聚区,建设高标准、高品位、高效能、大规模的产业集聚区。舞钢不是要引进一些被别人淘汰的、落后产能的小工厂,而是要建设基地型的大产业、大龙头、大品牌,如精纺加工基地、不锈钢复合板生产基地等等。虽然基础投入大,但是产能高、效益大、抗风险能力强,能够使经济稳固发展、持续发展、长远发展。

    怎么建设产业集聚区?高永华强调,产业集聚区建设要在坚持“四个三”的基础上,采取“三举三加大”措施,举全市之力去建设品牌产业集聚区。这就要求全市党员干部、广大群众全心全力地投入到产业集聚区的建设之中,做建设者、支持者、拥护者,不做旁观者、扯皮者、干扰者。

    “正确的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建设产业集聚区是在为舞钢的发展谋前途,为舞钢人民谋福利,是一件大好事。但是,任务艰巨,工作难度大,这既是事实,也是对广大干群的考验。因此,广大党员干部,尤其是被组织安排到一线的党员干部一定要成为落实市委决策的忠实实践者、破解工作难题的奋勇开拓者、创造光辉业绩的无私奉献者;要克服一切困难,招大商、选好商;要倾注一腔真情,留客商、帮客商;要生发一切智慧,破难题、攻难关;要扑下身子,谋民利、解民忧„„

    举全市之力,谋全民之利。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更是舞钢未来寄予我们的深情期待,我们必须做好!取得圆满成功!

    第四篇:产业集聚区 演讲稿

    沙澧产业集聚区,漯河市的新名片 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

    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沙澧产业集聚区,漯河市的新名片》。朋友们,欢迎大家来到中原明珠漯河市,我叫,是你们的导游。今天就让我引导大家畅游沙澧河,穿越厚重的中原文化,感受漯河市强劲的时代脉搏吧。

    跟随着奔流不息的沙澧河水,我们今天的游览重点不是8000年前贾湖先民悠扬的骨笛歌吹,不是小商桥畔的金戈铁马,不是受禅台、三绝碑、彼岸寺经幢的斜阳夕照。让我们荡起一叶扁舟,在 “双河汇流,舟楫便利,东通于海,西达于山,南北陆路畅达,商旅群集,百货荟萃。楚汉、冀鲁、山陕商贾,云集于此”的盛誉中轻轻穿行,与许慎和他的《说文解字》擦肩而过,浮光掠影的感受“沙河东流碧,螺湾汇双河。舟行此焉薄,估客南来多。江淮百货萃,此处星辰罗。木棉茧如雪,收入云间梭。”的历史盛景,任时光的河流在我们身边匆匆远行,挥一挥手,不带走一片云彩。但我们追寻的脚步,却永不停歇,直到我们的心灵被一座崭新崛起在中原沃土的新城区深深的震撼。这里,就是我今天要向大家倾情推介的漯河市新名片——沙澧产业集聚区。沙澧产业集聚区位于漯河市区西南, 它东起107国道,南接漯舞路,北靠沙河,西临在建的京广铁路高速客运专线,规划面

    积 12.59平方公里。是河南省首批省定产业集聚区、漯河市城市总体规划西扩重点区域。

    她因沙、澧两河贯穿全境而得名。沙、澧两河赋予她独特的滨河景色,彰显出碧水穿城、林茂花艳的特色和灵气,环境优美,宜业宜居。

    她紧靠中原地区重要的铁路、公路“双十字架”交通枢纽,毗邻京广高铁客运专线漯河站,区位优越,交通便利。

    她以贯穿其中的澧河为界,澧南为现代交通物流基地,豫中南货物集散中心,源汇区工业基地;沙澧河间规划为行政中心、客运中心、现代综合商贸中心和文化活动中心。现代高端服务业、服装制造、医疗器械制造,兼容产业机械制造为主导产业,定位准确,规划科学。

    沙澧河孕育了漯河钟灵毓秀的宽厚胸怀,为沙澧产业集聚区提供了豫南最大的供电、通讯枢纽,优质充足水资源。区内供水、供电、供气、通讯、排污、道路、绿化、亮化对等基础设施完善。深受沙澧文化浸润的漯河人民,紧紧围绕产业集聚、产城融合的目标,充分发挥便捷的交通区位和良好的生态环境优势,通过引入市场化运作机制,创新建设与发展模式,积极破解要素瓶颈制约,探索集聚区快速发展的新路子。沙澧产业集聚区对投资者坚持从项目准备、策划、论证、审批、证照办理等方面实行全过程、保姆式、个性化、一条龙全程服务,政策优惠,环境宽松。

    一排排标准厂房错落有致,一条条主次干道宽阔平坦,如今的沙澧产业集聚区呈现出一派生机盎然的喜人局面。源汇区委、区政府按照建设全省一流工业园区的发展定位,催定位、严标准,致力打造示范型园区。创环境、催效能,按照“精干、催效、多能”的原则,致力打造服务型园区。活机制、多办法,优布局、强特色,致力打造创新型、产业型园区。以市场化运作,社会化服务,破解快速发展瓶颈。如今,五横八纵,排水、硬化、亮化、绿化、美化配套,总长30多公里的城市景观道路,电力、燃气、通信、网络实现全覆盖,勾画出城区骨架。种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目前,集聚区共进驻企业(项目)92家,总投资133.9亿元,已累计完成投资94.1亿元;其中规模以上、限额以上、资质以上企业51家,初步形成了纺织服装产业集群、医疗器械产业集群和汽贸物流产业集群。一个吃、穿、住、行、娱、医、购等设施完备,基础设施联建共享,产城互动融合发展的产业集聚区,在古老的沙澧沃土上迅速崛起。

    沙澧产业集聚区,在人杰地灵的漯河,在勤劳智慧的漯河人民手中,逐渐成为一张璀璨的城市新名片。她植根在源远流长的沙澧文化沃土上,奔放着改革开放的时代脉搏,律动着科学可持续发展的韵律,凝聚着中原快速崛起的美好愿景,用沙澧河畔漯河人独有的稳健扎实又突破创新的步伐,为城市打造出一块辉煌的金字招牌!

    第五篇:产业集聚区建议

    一是认识问题:发展是硬道理,是解放思想,超常规发展,还是按部就班,循规蹈矩的发展;是支持鼓励的发展,还是求全责备的发展;全县上下必须统一“工业强县”的发展战略。必须统一产业集聚区是“工业强县” 战略实施的平台。

    ‘:基础设施光靠“一园养园,滚动发展”暂时不行,强化前期政府投入的主导地位,要完成主干道框架、管道建设和电力建设,需要县政府加大投入。投入不少于1000万元。

    三是环境问题:一是企业落户后服务要跟上,不是先办好手续,企业再落户,而是落户后,部门跟踪服务到位;二是优质、快捷服务;三是落实省政府(2024)62号文件,免除省以下所有行政性收费;四是强化部门的服务职能和责任。部门主动的把不规范的按程序规范。

    四是中小企业融资担保问题:一要借入融资公司部分资金;二要拨入项目资金;三要建立运行机制。

    五是本县企迁址和本县引进企业落户问题:必须保证优先布局在集聚区,尽量杜绝在县城周边摆放工业企业。

    六是招商引资的问题:一是把招商引资承接产业转移作为全县发展战略之一;二是建立常设机构,解决多口管又管不好问题;三是建立招商激励机制并坚决兑现;四是有争对性的定点、定项目招商。

    七是建立联席会议制度问题:研究大问题,解决大问题,定期召开,注重实效,办公室设在发改委。

    二要强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市委五届十次全会明确提出,今年我市每个产业集聚区都要完成基础设施投资1亿元以上,并力争至少有2个产业集聚区进入年底省以奖代补前50名集聚区行列。现在距年底不足5个月,时间紧迫,任务繁重,各产业集聚区要切实增强紧迫感,采取超常措施,切实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今天会议之后,各产业集聚区要就此问题进行专题研究,进一步明确目标任务,倒排工期,日夜兼程,大力推进标准厂房、供电、供水、供气、道路、污水、垃圾处理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为项目入驻创造条件。要切实完善综合配套设施建设。坚持专业化、社会化、服务化原则,采用市场化运作模式,引导社会资金开发、建设产业集聚区生产生活配套公共服务设施,推动餐饮、居住、医疗、教育、就业、养老保险等服务设施建设,增强城区服务功能,加快“产城一体”的城镇化步伐。

    三要切实抓好项目建设。关于项目建设,我们在市委五届十次全会上提出了每个产业集聚区新入驻3000万元以上项目达到5个以上的奋斗目标,年底前必须确保完成。要搞好在建项目,同时要谋划好一批项目。每个产业集聚区都必须根据自己的产业定位谋划一批招商项目,报市发改委统一汇总。今天我看了看,有些产业集聚区谋划的好一些,也有一些产业集聚区项目谋划工作滞后,拿不出像样的项目。谋划项目一定结合大招商工作。项目谋划和招商引资,一定要注重对产业有带动作用的大项目、龙头项目,注重关联度高的企业群,从而形成科学的产业链条,这对我们快速打造产业基地、形成产业集聚效应来讲是一个捷径。为此,在项目谋划和招商当中,我们一定要把上述观念融入进去,这样能够快速打造我们定位的产业基地。比如,濮阳县的林氏化工,一个项目建成后,又带来了其他相关联的三个项目,形成了产业链条,形成了带动效应。又如,清丰县的家具,你怎样把你的家具打造出来,让人家认可你的家具?必须引进大的家具商进来,必须聚集一批家具企业,才能形成产业集聚效应。在招商引资方面,我们必须加大力度,抢抓机遇。因为危机就是调整。

    四要着力搭建服务平台。要搭建好投融资平台,想方设法拓宽投融资渠道。在新一轮发展当中,我们的财政投入是有限的。必须用好信用资本,用好金融这样一个平台。以此弥补我们资金的不足。基础设施建设和配套服务方面必须提前考虑,否则,企业来不了。与此同时,要按照培育“三个体系”、构筑“一个载体”的要求,多措并举,统筹兼顾,同步搭建好信息技术平台、贷款担保平台、人才交流平台、技术创新平台、政务支撑平台、生活服务平台等,着力完善产业集聚区发展的基本条件。

    (三)优化发展环境,保障项目建设顺利推进。

    外商来投资,讲求的是效益最大化,谋求的是高回报率,最关注的是发展环境。当前,各地的竞争,拼的就是环境,就是软实力。去年以来,我们通过开展“企业服务年”活动,经济发展环境有所好转,但与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的要求还有差距。“谈判时候握手,客商来了摆手,项目入驻后乱伸手”的现象依然存在。在经济环境治理上,市委、市政府的态度非常明确,就是“三个坚决”:一是能给的优惠政策坚决给。定了就要算数,说了就要落实。承诺过的就要兑现。让客商高兴而来,满意留下,愉快创业。二是有令不行、吃拿卡要、人为梗阻、耍横使绊的坚决处理。对于一些“害群之马”,该处理的处理,该曝光的曝光,决不姑息手软,养虎为患。三是有禁不止、强装强卸、强买强卖、干扰工程建设的坚决打击。不论是“条条”还是“块块”,不论是职工还是群众,只要破坏了永城的经济环境,公安、纪检、监察等部门都要提前介入,严厉查处。全市上下必须牢固树立“引来外商是功臣、服务外商是本份、干扰外商是罪人”的发展意识,把环境作为一条生命线,作为一条高压线,做到硬件不足软件补,政策不足服务补,优惠不足感情补,在零障碍上求突破,在低成本上下功夫,在高效率上出实招,坚持投资硬环境与投资软环境同时改善,形成人人为招商引资出力、个个为项目建设尽责的工作格局,在全社会营造善待企业家、厚待纳税人的良好氛围。

    在优化环境中,要突出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今年仍然是全省的“企业服务年”,省委、省政府要在全省开展“企业大回访”活动,重点督查企业的服务环境。结合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和我市的实际,请市招商、优化办、效能监察、行政服务中心等部门的同志重点关注、做好这样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切实加强服务。继续实行领导分包企业、联系项目制度。各级领导既要当好招商选资和项目建设的指挥员,更要当好项目和企业的服务员,当好永城发展环境的宣传员和保卫员。要带头搞好企业服务,既要搞好项目引进过程中的服务,更要搞好后续和延伸服务。把服务延伸到投资客商的生活居住、子女入学等各个环节。二是进一步完善、理顺体制机制。要认真落实上级放权“松绑”、降低门槛的各项政策措施。各种审批、收费事项,按照要求该取消的坚决取消,能简化的一定要简化。要坚持好首问负责、办事公开、限时办结、责任追究等各项制度,畅通客商投诉渠道。三是设立外商投资帮办中心。真正落实“一站式”、“保姆式”服务,坚决杜绝“体外循环”的现象。在市行政服务中心设立外商投资帮办中心,实行无偿代理,外商一旦确定投资意向,其余的前期工作均由帮办中心以“保姆式”服务代为办理,真正做到“零关系”办事、“零停留”办公、“零利益”服务和招商引资项目“零障碍”入驻。

    三、加强领导,完善机制,推进招商选资、产业集聚区建设和项目建设落到实处

    一是要落实好目标管理机制。今年招商选资、项目建设和产业集聚区建设的任务十分艰巨。市委、市政府已将目标任务逐项落实到了各乡镇、市直有关单位。各单位一定要不折不扣地完成自己承担的任务。特别是引进投资5000万元以上的大项目,是一项刚性任务,更要千方百计地完成,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职能部门在招商选资和项目建设中是“一岗双责”,既有引进项目的任务,更要履行好为项目服务的职责。我们讲全党工作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建设以项目发展为中心。招商选资和项目建设是中心中的中心。无论是从发展经济的角度,还是从讲政治的高度,任何单位、任何人都不能游离这个大局之外。

    二是要落实好协调对话机制。要继续完善坚持每月初和中旬召开的联席协调办公会制度。充分发挥联席会议的平台,通报工程进度,及时研究解决存在问题,确保项目顺利实施。各级各部门要牢固树立“一盘棋”、“大合唱”思想,建立健全服务项目建设工作的长效机制,形成聚精会神抓项目、一心一意促攻坚的工作合力。

    三是要落实好领导分包机制。坚持四大班子领导分包联系项目责任制,实行一个项目,一个领导,一套人马,卡死责任,一包到底的工作机制。进一步明确项目建设的时间、流程、工期、责任等,做到定人、定事、定时、定标,做到科学规划、精细管理、统筹实施。各联系项目的领导同志要身先士卒,率先垂范,主动服务,靠前服务。要与投资商和建设单位建立紧密联系,勤沟通、常来往,主动征求意见,了解需求,积极协调,高效服务。项目建设中遇到的问题,项目组能自行解决的要及时妥善解决;超越职责权限解决不了的,要及时向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反映,请求帮助解决。努力确保项目早建成,早投产,早见效。

    四是要落实好督查机制。建立市招商引资督导组、两个督查室三位一体的招商选资督查体系,重点督查列入今年省、商丘市和我市计划盘子的重点在谈、在建项目、各乡镇、市直各单位外出招商行动情况和引进投资5000万以上大项目推进情况。按照“以旬保月、以月保季、以季保年”的时序要求,做到每周一研究、每月一通报、每季一分析、半年一拉练、年终总排队。

    五是要落实好奖惩激励机制。坚持“以项目论英雄,以项目比政绩”的导向,在招商一线锻炼干部,在招商一线考察干部,加大培养选拔力度,严格兑现奖惩。对于季度巡查评比落后的单位,单位负责人作表态发言;半年小结落后的单位,给予通报批评;全年考核落后的单位,给予黄牌警告,取消目标管理综合评先资格,党政一把手一人在家主持工作,一人离岗外出招商。通过重奖严罚,激发各级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在全市上下营造关注项目、支持项目、推动项目的良好氛围。

    一要加强公共设施建设,完善基本功能。各县(市、区)要通过市场化、企业化、社会化运作的方式,加快集聚区供水、供电、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集聚区的凝聚力和承载力;要采取统一建设、企业自建、政府扶持等方式,加快标准厂房、多层厂房建设,减少中小企业创业成本;要推进产城融合,完善学校、医疗、住宅、服务网点等城区建设功能,逐步把产业集聚区打造成宜业、宜商、宜居的产业新城。

    二要推进机制创新,提升管理水平。要按照小机构、大服务和精简、统一、高效的原则,优化职能配置,创新管理体制,切实提高集聚区的管理水平。市、县要成立产业集聚区建设推进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协调、解决该市产业集聚区发展中的重大问题;10个重点产业集聚区要于5月底前全部设置日常管理机构。

    三要健全服务体系,优化发展环境。要完善配套设施,发展第三方物流,建立资产评估等中介服务机构,完善失业、医疗、养老保险的社会化服务;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以环境、产业、园区吸引“候鸟”栖息在集聚区产业链上;要落实省、市赋予产业集聚区的管理权限和优惠政策,以政策和服务推进项目实施。

    四要加大推进力度,确保工作落实。要加强督导检查,完善考评体系,对发展好的给予奖励,对发展速度慢、考核达不到要求的产业集聚区,给予通报批评直至取消相应优惠待遇。



    推荐阅读:
    产业集聚区十二五规划
    政府识才用人之道
    桂林市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
    邮政速递:拟上市募资近百亿成年内最大IPO
    复合型人才需求量上升
    上一篇:政府识才用人之道
    下一篇:返回列表
    中学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