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学
第一篇:区域经济学
河南省产业结构分析
摘要:河南省是我国的农业大省、人口大省。在中央“中部崛起”的战略方针下,怎样合理优化配置产业结构,使之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相互协调,相互促进,成为中部各省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20世纪90年代以来,河南经济快速发展,同时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多年来,很多学者从不同侧面对河南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关系进行了有益的探索。研究内容主要集中于河南三次产业发展战略模式、河南产业结构调整的思路与对策。上述研究对于优化河南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理论指导作用。
关键词:产业结构现状 演变 存在问题 措施与对策
一、河南省产业结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河南产业结构实现了由“二、一、三”到“二、三、一”的历史性转变。第一产业占 GDP 的比重由 1980 年的40.7%下降到 2024 年的 14.3%; 第二产业的比重由 1980 年的 41.2%上升到 2024 年的 56.6%;第三产业的比重由 1980 年 18.1%的低起点起步后逐步攀长,到 2024 年达到 34.3%的顶点后,近年 来一直在 30%左右徘徊。第一产业对经济 增长的贡献率由 1981 年的 61.5%演变为 2024 年的 5.1%;第二产业对全省生产总 值增长的贡献率由 1981 年的 6.9%上升到 2024 年的 64.8%,其中工业贡献率由 10.2%提高到55.1%;第三产业贡献率由 31.6%下降到 30.0%。在工业主导作用发挥的同时,传统优势行业不断壮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据资料显示,2024年河南省全年生产总值22942.68亿元,比上年增长12.2%。第一产业增加值3263.20亿元,增长4.5%;第二产业增加值13226.84亿元,增长14.8%,其中工业增加值实现11950.82亿元,增长15.4%;第三产业增加值6452.64亿元,增长10.5%。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14.2:57.7:28.1。
二、河南省农业产业化存在的问题
(一)大中型龙头企业少,产品质量档次低
除双汇、莲花、三全、思念等企业外,全省大部分龙头企业规模还不够大,产品质量档次较低,与农业生产和消费大省的地位不相称。据统计,山东省符合农业部统计标准的农业产业化龙头组织达11268家,销售收入超亿元的企业884家,被列入全国重点龙头企业44家,而河南分别只有9102家、287家和23家,且绝大多数企业的科技、管理水平不高。品质好、科技含量高、深加工、高附加值的“高、精、尖、新”产品不多,有广阔市场前景的产品不多,销往省外、国外的产品不多。加之龙头企业生产的产品,大多以鲜(活)货、原材料、粗加工品出售为主,致使产品销售市场的半径不大,竞争力不强,经济效益不高。
(二)农产品产业链条短
目前,全省三次产业结构与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从横向看,产品研发能力低,新开发产品少,农产品专用程度和品质不能满足加工业的需求;纵向看,产品深加工度不够,加工转化增值率低。资料显示,全省农产品加工率只有40~50%,其中二次以上深加工仅占20%,而发达国家的农产品加工率一般在90%以上;发达国家农业初级产品与加工品的产值比例为1:5左右,而我国仅为1:0.8。河南小麦加工能力虽然占小麦生产总量的2/3,但主要还是以面粉加工为主,而且产品品种少、档次低。与其他省份相比,如吉林的大成公司可以加工出变性淀粉、淀粉糖、赖氨酸、化工醇等系列产品,而河南还主要是把玉米加工成饲料,把红薯、小麦等粗加工后向外销售,附加值较低。
(三)农民科技素质不高
农民科技素质较低,使农产品局限于低水平、小规模的生产模式。从近几年农业产业化的实践看,决定产业化进程快慢的,往往不是自然资源和资本投入,而是劳动者的素质。就目前农村劳动力状况而言,文化水平相对较高的青壮年劳动力把发家致富的门路大多寄托在二三产业上,而从事农业生产的大多是中老年劳动力。他们文化水平低,科技素质更差只满足于低水平、小规模的小农经济,对大规模的农业土地经营和农产品加工销售既缺知识又缺资金,导致了目前农副产品生产处于低水平饱和状态,难以形成各有特色可占领市场的优质品牌,造成农产品市场竞争能力普遍较差。
(四)产业化的市场运营机制不合理
在农业产业化发展推进过程中,还习惯于仅从建基地、抓主导产业来入手,忽视建立、完善与之相适应的运作体系和机制,以致许多地区的主导产业结构雷同,缺乏特色。其次,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低,制约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利益分配机制的建立和完善。目前,全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带动农户数量占
农户总数的比例不足10%,绝大多数农户仍游离在产业化组织之外,处于分散经营、自找市场状态。就是建立了“公司+基地+农户”、“市场+农户”的产业化组织,大多也属松散型经济联合体,而不是“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唇齿相依”的紧密型经济共同体。有些龙头企业与农户仅仅是买断关系,有些只是与农户签订了产品购销合同,缺乏相应的技术服务和价格保护,农民得不到龙头企业生产、加工、运输、销售增值部分的利润。加之一些企业或中介组织较为关注短期收益,在利益分配过程中处于相对主动的地位,因此,在一些非合作制的产业化经营组织中,农户利益很容易受损。土地流转机制与规模经营的矛盾,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农业产业化的进一步发展。
(五)出口创汇农业比较少
由于出口创汇型龙头企业少,加之农产品科技含量不高、区位优势不明显,2024年全省直接出口农产品仅4.7亿美元,只占全国农产品出口总额310.3亿美元的1.48%,居全国第15位。2024年河南实现农产品直接出口的企业267家,出口超千万美元的农产品企业仅9家,而山东省出口农产品超千万美元的企业就有100多家。由于农产品出口创汇型龙头企业数量少,对农产品的加工、销售、服务跟不上,产品质量安全难以得到有效保障,直接影响了农产品生产与国际市场的顺利对接,影响外向型农业的发展。
三、河南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1.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以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安全、生态农业为核心,以增加农民收入、推进农业现代化为目标,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一是选择发展特色农业,建立特色农产品基地,使特色农产品生产形成规模品牌和效益,从而拥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二是大力发展高效绿色农业,积极开发绿色农产品,实现农业有机化、绿色化和无公害化;三是探索发展观光农业,充分开发具有观光、旅游价值的农业资源,建成独具特色的田园、果园、菜园、茶园以及森林公园、民俗风情庄园等农业观光园,将农业生产与现代旅游业紧密结合起来,使农业生产在娱乐和创新中得到更大发展。
2.以市场为导向,建立农产品市场体系
以优势产业和拳头产品为依托,努力构建多层次、多形式、多功能的农产品市场体系。采取多种形式抓好本地市场建设,特别是要加强专业市场建设,鼓励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向城市超市、社区菜市场配送农产品或直接开办鲜活农产品超市;努力开拓区外和国外市场,大力发展期货市场、农产品信息市场;积极培育中介组织,加大对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支持力度,逐步完善其自我发展机制、利益分配机制和民主管理机制;鼓励和引导龙头企业与基地和农户建立稳定的产销协作关系和多种形式的利益联结机制,促进农业企业以资本为纽带的利益机制的形成。
3.发展科技兴农,提高农民科技素质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进步是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推进农业科技革命,必须根据我们自己的科技发展现状和世界农业科技发展的经验,重点是在科研攻关、科技成果转化和提高农民素质等方面。按照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要求,深化农业科研和技术推广体制改革,鼓励各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和农技人员积极投身农业产业化经营第一线;建立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和示范网络;加强农产品标准和质量管理体系建设,严格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4.健全产业化市场运营机制
注重引导、加强协作,充分利用资本市场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突破产业化发展的资金制约瓶颈。大力培育和扶持农业龙头企业上市,对各级政府已经出台的有利于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和龙头企业发展的各项政策,要继续认真贯彻落实,并适时进行调整,同时,各有关部门在计划审批、工商管理、资金投向、土地征用、企业上市等方面要加强协同配合,及时为农业企业排忧解难。力争在全省范围内真正形成一种推动、参与、服务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良好氛围,形成一种利用资本市场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坚强合力。
5.努力打造农业产业化集群
以市场为基础,以乡村农民企业家、城市科技实业家、外资、港台资本家和国有企业等为驱动主体,以农业科技园和现代农业示范区为依托,立足当地资源优势,通过发展特色农产品开发链延伸模式、以园区与市场带动的“谷”模式、以大企业为核心的产业综合体发展的“航母”模式以及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等,重
点围绕“特色、优势、潜力”,大力发展区域特色强、竞争优势强、科技含量高、成长空间大、带动作用强的农业产业化集群,不断创建新的农业龙头企业,打造地域品牌。
三)发挥政府和市场的双重作用
在产业结构调整中要发挥政府的计划调控功能,更主要的是要发挥市场机制在产业结构调整中的主导功能。政府主要是通过制定产业政策,引导资源的合理流动和保证产业结构的协调化和高级化的正确方向。比如对于高新技术产业给予产业倾斜和更多的优惠政策,从而引导企业投资于高新技术产业,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政府的重要作用还表现为对交通、能源等基础行业的发展保障上,政府要保证这些在市场机制下可能得不到发展的部门的健康发展,促进产业结构的协调化。产业结构调整的落脚点是产品结构的调整,更多的情况下,企业是结构调整的主力军。要通过完善市场体系,促使市场机制的有效发挥,增强企业捕捉市场信息的能力和不断增强企业竞争力,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不断优化产品结构,进军新兴产业和占领新兴市场,从而达到提高区域产业竞争力和优化产业结构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张敦富.区域经济学原理[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9.257-260.[2]李悦.产业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3]方甲.产业结构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
社,1997.[4]邵正光,陈俐艳.浅析产业结构升级的跨越式发展[J].宏观经济管理,2024,(12):28-29.[5]毛健.我国产业结构变动的比较分析[J].经济纵横,2024(1):17-22.[6]鲍荣富.试论上海产业结构变动趋势[J].上海经济,2024,(8):38-41.[7]白孝忠.地区产业结构转换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分析[J].当代经济,2024,(12):62.[8]余守志.科技进步与河南产业结构调整[J].地域研究与开发,2024,(3):34-37.[9]河南省统计局.河南省统计年鉴(1985-2024年)[K].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85-2024.[10]国家统计局.2024年中国统计年鉴[K].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24.
第二篇:区域经济学
一、填空题
1、区域开发是人类开发利用各种资源、谋求区域经济增长 和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
2、区域经济学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艾萨德 和胡佛 对区域经济学的形成作出了突出贡献。
3、我国区域经济学界一般主张将区域经济学划分为三大部分即 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关系和 区域经济政策。
4、自然资源的特点有稀缺性和区域性。
5、区域经济资源包括资金、劳动力、技术 和区位资源。
6、人才 与文化成为当代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这是知识经济的特点,也使人力资源成为区域经济的主要来源。
26、基础实施是指用于保证区域经济社会经济活动正常进行的公共服务系统,包括 经济基础设施和 社会基础设施。
27、根据能源的形态可以将能源分为固体能源、液体能源、气体能源和 电力。
28、从我国电力生产和电力结构来看,西部是我国水力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中部是我国煤炭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东部则是我国电力工业最发达的地区。
29、从交通运输结构的角度看,当前我国公路运输存在两个问题:一是平均运距短、二是高等级路网还没有形成。30、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关于经济区域划分,主要有 大经济区、省级经济区 和省内 经济区的划分。
31、产业发展战略的制定,一方面要体现 区域性原则,另一方面是效益 原则。
7、在区域经济的环境条件中,制度环境是相当重要的一个方面,它与自然资源环境、人力资源环境一起,构成了区域经济发展所必备的三大环境。
8、区域经济制度环境的中心是产权安排和交易成本,其特点是产权安排的 区域合理化 和交易成本的 区域最小化。
9、按照经济学新古典模型分析,区域经济的生产要素是资本、劳动力和技术。
10、区域开发包括开发模式构建、产业部门更替和产业部门间转移三部分。
11、产业结构的变动和升级是划分区域经济发展阶段的基本依据。
12、在工业化初期阶段的产业主要是以落后农业产业为主,在工业化后期阶段,在第一第二产业协调发展的同时,第三产业可是由平稳增长转入持续的高速增长,开始成为区域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
13、80年代以来,中国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也出现了一系列新的问题,其中最关键的是各地区产业结构普遍出现大而全、小而全,地区优势得不到发挥。
14、在因素分析的基础上,区域理论对于区位选择提出了三个标准:成本最低的选择,市场份额最大的选择和获取聚集效益的选择。
15、区位选择要达到成本最低,首先考虑的是寻求运费的最低点,其次是 劳动费 的最低点。
16、对产业区位选择产生影响的社会经济因素有人口和劳动力、资金、市场和运输。
17、传统的产业布局重要是对 物质产品生产的布局,而现代的产业布局在增加了对知识产品 生产的布局。
18、产业布局的地域合理规模的评价标准为:企业的经济效益是否最好、地区产业结构是否最优、社会效益是否最大。
19、从产业组成的分类来看,我国的新产业区大致包括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新工业区和 现代农业园区三类。20、美国建立全国统一市场的经验有 地区协调、法律保障、市场机制和规模经营。
21、区域经济合作的对象是生产要素,包括资金、技术、劳力和信息等。
22、人力资本的形成主要取决于对劳动力投资的强度,教育投资 和 卫生保健投资 是这种投资的两大方面。
23、从区域经济合作的经济内容看,主要包括工业贸易合作、资金合作、劳务合作 和科学技术合作。
24、从目前国内地区间劳务合作的内容看,主要有纯粹的劳务合作、信息咨询及旅游。
25、城市化的动力机制可以概括为 农村的推力 和 城市的拉力 ,及其交互作用所产生的公共作用力。
32、政策建议具有有限性和系统性及阶段性的特征。
33、编制规划房案的方法主要有综合平衡法、区域分析法和 定量分析法。
34、区域经济政策的基本目标可以归纳为 经济稳定化、资源配置高效化和分配公平化。
35、区域协调发展,是指在区域开发的前提下,各地区实现相互促进、相互适应 和相互依存的状态和过程。
36、区域政策作用的重点对象主要有两类适用区域,其中一类是“问题”区域,它主要包括落后地区、萧条地区 和膨胀地区三类。
37、任何一个投资行为抖主要取决于三个要素:投资主体、资本流向及流量、以及获利程度,这就是投资三要素。
38、地区形象是对该地区的 综合评价 和 总体印象。
39、地区形象具有地域性、继承性 和动态性特点。
40、区域定位是区域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地区形象塑造的首要内容,它包括 区域功能定位 和 区域形象 定位两个方面。
二、名词解释
1、区域:它通常是指特定的地理空间范围,区域经济学研究对象的区域,是指拥有多种类型的资源、可以进行多种生产性和非生产性社会经济活动的一片相对较大的空间范围。
2、人力资本:是在人力资源的基础上派生出来的,具体是指以人力资源为核心,主要以人的能力的利用、开发为表现的,包括教育、工作经验以及人口的健康营养状况等因素在内的资本形式。
3、知识经济:知识经济也称智力经济,具体是指经济发展主要取决于智力资源的占有和配置的经济
4、区域经济增长(狭义):狭义的区域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区域内的社会总财富的增加,用货币形式表示,就是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加,用实物形式来表示,就是各种产品生产总量的增加。
5、地区主导产业:是指以地区资源优势为基础,能够代表区域经济发展方向,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支撑、主宰区域经济发展的产业。地区主导产业的选择以地区生产专业化为前提。
6、地区生产专业化:是生产在空间上高度集中的表现形式,它是指按照劳动地域分工规律,利用特定区域某类产品生产的特殊有利条件,大规模集中地发展某个行业或某类产品,然后向区外输出,以求最大经济效益。
7、区位因素:也就是在特定的地点或在某几个同类地点进行经济活动比在其他地区进行同种活动可能获得更大利益的各种影响因素的集合。
8、规模经济:是指产出水平的增长幅度大于要素投入增长幅度的经济现象,包括企业内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规模经济。
9、区域经济合作指不同地区的经济主体,依据一定的协议章程或合同,将生产要素在地区之间重新配置、组合,以便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活动。
10、城市化:P185
城市化是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城市社会发展的自然历史过程。
11、区域空间结构:P267
区域空间结构是指一个国家经济发展中各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相互关系。
12、经济区:是指以劳动地域分工为基础客观形成的不同层次、各具特色的经济地域。
13、区域经济发展战略:P285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对区域经济总体发展的设想、思路和谋划。它根据不同地区生产要素条件的分布情况和该地区在国家经济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对地区未来发展的目标、方向和总体思路进行谋划,以达到指导地区经济发展、促进地区经济腾飞的作用。
14、区域经济政策:P308
区域经济学界对区域经济政策有各种表述方法。美国学者认为:区域政策是处理“区域问题和在何处进行经济发展”的一种经济政策。中国学者认为,区域经济政策是指中央政府为推动和协调地区经济发展、调控区域经济运行而采取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和措施的总称。
15、投资环境:是指存在于受资区域内,能够影响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过程及其结果的一切企业外部因素的总称。
16、基础设施:是指用于保证区域社会经济活动正常进行的公共服务系统,包括经济基础设施和社会基础设施。
三、简答题
1、中国区域经济学肩负着的历史使命是什么?P6
答:第一,是中国在新世纪发展中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的需要。
第二,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大国,各地区经济发展的条件与环境千差万别。
第三,由于中国特殊的国情,各级政府将在很长时期内承担区域经济发展第一主体的重任,它们将负责制定各自区域的开发与发展规划,并采取各项政策措施,参与、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2、人力资源的特点有哪些?P32 答:
1、人力资源具有生物性。
2、人力资源具有能动性。
3、人力资源具有时效性。
4、人力资源具有智力性。
5、人力资源具有再生性。
6、人力资源具有社会性。
3、实现资源环境合理利用的政策措施有哪些?P48
答:
1、建立完善的资源开发规划。
2、建立完善的资源价格体系。
3、建立完善的资源政策体系。
4、建立完善的资源法律体系。
4、为防止资源性衰竭的过早到来,我们应该注意哪些? 答:
1、尽量节约资源,合理开发。
2、适时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新的产业部门,形式新的支柱产业。
3、由于区位条件变化而产生经济停滞,迫切需要从发达地区引入新的产业机制,加强与发达地区的经济联系,改善区位条件。
4、由于环境恶化而影响经济发展,迫切需要从发达地区转入新的生产技术,改善生产环境。
5、由于体制原因造成的经济停滞,迫切需要从发达地区引入新的发展机制,改善部门的发展战略,注入新的发展动力。
5、简述一个地区的主导产业要得到良好的发展,应该注意解决哪些问题?P98 答:第一,选择先进的技术武装主导产业。
第二,培育大型企业集团作为地区主导产业发展的载体。
第三,选择具有发展潜力的幼小产业进行扶持,为未来日期主导产业的升级和更替做准备。6、21世纪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问题(主要任务)是什么?P107
答:地区间产业结构雷同,区域经济发展缺乏效益是中国在21世纪之初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中国区域经济跨世纪发展的主要任务就是要规范政府职能,加强宏观调控力度,发展大量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企业,特别是培育一批大型企业集团,使其成为实现资源跨区域优化组合的重要力量,以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7、高新技术产业布局的特点有哪些?P128(10点)
答:
1、要求靠近市场。
2、要求靠近科研机构和大学。
3、要求有高级的企业管理人才和高素质的劳动力。
4、要求优良的基础设施。
5、要求具有完备的辅助工业和发达的第三产业支撑。
6、要求有优良的投资软环境。
7、要求能靠近投资机构。
8、要求该地区具有创业精神的城市气氛。
9、要求聚集性。
10、要求良好的周边环境和生活质量。
8、中国建立全国统一市场、优化地区贸易格局的基本思路是什么?P161 答:第一,完善行政制度,切实转变政府职能。
第二,制定“中国地方政府行为法”及“区际关系法”,严格限定地方政府的行为边界及区际交往必须遵循的原则和规范,同时加强司法,严格执行,使地区政府在处理区际关系时有法可依,不至于出格。第三,加快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培育全国统一市场。第四,培育一批真正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
9、简述区域经济合作的类型?P16
5答:
1、根据区域经济合作范围的不同,可以划分为不同主权国家之间的国际经济合作和一国范围内不同地区间的区际经济合作。
2、根据区域经济合作双方提供生产要素水平的不同,可以划分为水平合作与垂直合作。
3、根据区域经济合作对象和内容的不同,可以划分为生产合作、资金合作、劳务合作、技术合作、信息合作等等。的追求生活质量阶段,则充分就业、提高平均收入水平成为当务之急。战略指导思想的差别,反映了发展水平的差距。
14、区域规划的主要内容有哪些?P301 答:
1、城市发展规划
4、根据区域经济合作主体的不同,可划分为民间合作、官方合作及官民合作。
10、城市化的内涵是什么? P185(6点)
答:第一,城市化是城市人口比重不断提高的过程。第二,城市化是产业机构转变的过程。第三,城市化是居民消费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
第四,城市化是城市文明不断发展并向广大农村渗透和传播的过程。第五,城市化过程是人的整体素质不断提高的过程。第六,城市化是农村人口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的统一。
11、简述基础设施与区域经济发展相互关系。P240(4点)答:
1、基础设施与区域经济的同步增长关系。
2、区域基础设施机构因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而不同。
3、投资于基础设施是政府刺激经济增长的有效措施。
4、投资于基础设施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12、我国经济区划的目标与基本依据是什么?P282—P283
答:本经济区划的直接目的,是通过经济区划为政府调控国民经济活动,制定地区发展政策和产业政策提供参考,也为各地方政府决策及有关企业的区域定位提供参考。经济区划的最终目的,是促进中国各地区经济的普遍繁荣与发展。
经济区划的基本依据是,中国在体制转轨时期各地区内部发展矛盾及障碍的一致性与区际差异性。随着中国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深入,中国传统的地区经济格局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新的区域格局更多地取决于各地区改革开放进程,以及产业结构的演进状况,二者组合状况的不同决定了各地区的发展水平和矛盾,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今后需要政府采取不同的发展政策。此外,前述经济区划的基本原则也都适用于本区划。
13、简述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指导思想。P290
答: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制定,必须有一个指导思想。指导思想是区域谋求发展的最高概括和总纲,对发展战略的影响是长期性的和全局性的。指导思想一般具有较高的稳定性,不能随意更改。正确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指导思想,是建立在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和理论升华的基础之上的,是对未来发展趋势预测的总结。正确的战略指导思想一经确立,就将对区域未来经济发展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
战略指导思想一般要有区域的针对性,并与区域经济的发展阶段相一致。在初期发展的起飞阶段,发展工业、建立工业体系是发展的关键;在中期发展的成熟阶段,调整和完善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创新是发展的关键;到后期发展
2、工业区域规划
3、资源开发区区域规划
4、风景旅游区区域规划
5、农业区开发规划
6、综合性区域规划
15、区域经济政策的作用有哪些?P312 答:
1、调节资源配置
2、加快区域经济的要素流动
3、调整区域经济的产业结构
4、促进国际区域经济合作
5、加快区域社会发展,振兴文化、教育和科技。
16、区域形象塑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是什么?P345
答:地区形象塑造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在有关理论的指导下,能够更加健康、快速、协调地发展各地区的经济、文化等。
1、地区形象塑造有利于区域经济发展。
2、地区形象塑造是地区投资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3、地区形象塑造有利于促进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地区形象塑造的必要性,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认识。
1、地区形象塑造是建立地区意识的需要。
2、地区形象塑造是改善投资环境的需要。
3、地区形象塑造是扩大地区知名度的需要。
四、论述题
1、如何认识中国人口与资源的矛盾?P45
答:然而,困扰着世界的人口与资源问题,在中国也未能例外。一个多世纪以来,悄然产生且急剧发展的人口与自然资源的矛盾,随着中国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正在日益加剧,并越来越显出对社会发展的限制作用。
1、人口基数大,人均资源量少,地域分布不均,可更新资源趋向负荷极限。人口的增加与资源的有限性和稀缺性的矛盾日益增加,特别是中国正处在经济大发展的高潮中,资源的消耗趋势潜伏着巨大的危险。
2、资源需求与消费的矛盾不断加深。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国家,经济力量和对环境治理的能力有限,人民生活水平较低,广大人民迫切要求满足其生存所需要的基本物资,并进一步提高生活质量,而消费观念、价值观念、社会道德与行为规范还没有纳入持续发展的轨道,加之政策法令不够完善,从而加重了资源的压力和负担。
3、传统的发展模式和资源利用模式尚未根本改变。
以“高投入、低效率、高污染”为代价的传统发展模式,在我国的资源开发中还占有优势。这与我国人口多、底子薄和生态环境脆弱的国情发生尖锐的矛盾,真正改变这种发展模式,需要有一定的时间,增加一定的资金收入。
4、区域资源的管理和决策机制也未根本改变。
条块分割的管理机制,短浅的决策行为,以及政策法令的不完备与持续发展的原则脱节,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这些问题反过来又成为社会发展的制约因素。区域资源环境正越来越成为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现阶段中国正处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改革开放以来经济以比较高的速度持续增长,但在发展中所面临的资源、经济、社会、环境间的不协调问题,若不采取根本的措施逐步缓解,必将制约中国经济和社会的进一步发展。
2、如何理解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一般特征?P68
答:由于体制改革所激发出来的经济发展的活力,大大促进了中国区域经济向更高的层次发展。经过20年改革开放的发展过程,区域经济的面貌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一、经济发展速度加快,经济发展水平提高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获得了长足的进步。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不断提高,人民生活得到改善,各地区的发展速度也在加快。
二、资源配置趋向合理,地区优势得以发挥
正确认识地区优势,发挥优势,合理配置资源,是改革开放以来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
三、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区域经济发展和环境条件得到较大改善。
改革开发以来,国家投资主要放在能源、原材料和交通建设上。在“六五”和“七五”这两个五年计划期间,国家重点建设项目319个,从地区分布上看,东部地区占一半稍多,中部又多于西部。“八五”和“九五”以来的国家重点投资,基本上集中在能源、原材料和交通通讯项目上。
四、对外深入发展,西部大开发将成为新的热点,区域经济发展将获得新的活力。
20年来的对外开放,重点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外商直接投资的80%以上,对外贸易额的80%以上都是沿海地区。
五、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建立,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更好的条件,区域贸易将会更快发展,区域关系将更趋紧密。长期以来,由于体制上的关系和狭隘的地区主义,区域之间的关系更多地反映出来的是地区之间的相互封锁,有时是相互冲突,而相互协作,发展贸易则受到很大限制。
3、试述建国后中国重工业超前发展的政策体制环境及成败得失。P105
答:重工业发展的基本条件是要求有大规模的资金投入,有较高的资本积累以便进行扩大再生产。改革开放以前,我国政府的一系列政策都以降低重工业投入,提高其产出为核心制定的。第一是扭曲的低工资政策。
第二,低利率与低汇率,降低重工业投入的资金成本。
第三,基础产业产品低价格,制造业产品高价格政策。第四,农产品低价格和各种服务低价格。第五,高度集中的企业管理制度和物资分配制度。
可见,在传统体制下,中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扭曲的宏观经济政策,并且使之制度化,人为地创造了重工业优先发展的环境。由于这些宏观经济政策与市场机制有着极大的冲突,为了保证政策的实施,人为地取消了任何形式的市场,包括农村集贸市场,单一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体制为非常规的工业化道路,提供了制度保障。
中国重工业超前发展是特殊历史时期的产物,客观上大大促进了中国重工业的迅速发展,很快建立了中国的重化工业体系,中国国力也得到大幅度增强,1952-1978年中国国民收入年均增长6.1%,以1952年中国GDP为100,1978年GDP指数为471.4,这一时期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在世界上名列前茅。产业结构也得到一定程度的调整,农业在GDP中的比重由50.5%降至28.1%,第二产业由20.9%上升到48.2%,第三产业则由28.6%降到23.7%。
但是,由于重工业超前发展的工业化道路有悖于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产业结构优化困难,除重工业以外的农业、轻工业和第三产业发展受到了严重限制,第三产业比重绝对下降是极不合理的产业结构走向;人民生活水平长期得不到改善,国民难以享受到经济发展的成果;企业效率低下,投资效益低下,国民经济运行困难;城市与乡村差剧不断扩大,二元经济机构日益呈刚性。所有这些重大问题与矛盾日积月累,不断加剧,呼唤中国重新思考经济发展的道路选择,需要彻底改革经济管理制度。1978年改革开放是历史的必然。
4、试述中国新一轮的地区市场割据和贸易冲突的原因,需要建立什么样的健全市场机制?P157
答:第一,市场条件下地区间的利益冲突加剧。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地区经济发展完全服从于中央的安排,地方利益弱化;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各地区生产什么,生产多少主要由企业和地方决定。一个地区如果经济发展较好,则民众受惠,政府有功,该地区在全国的地位也会提高。这样为了尽快发展地方经济,各地区相互之间展开了激励的竞争,地区间利益冲突加剧。
第二,地方政府作为地区经济利益的代表,往往通过非经济手段干预市场,地区之间的经济竞争更多地受到政府行为的控制。实际上,市场经济条件下各地区之间的竞争较之计划体制下无竞争的经济要进步得多。如果这种市场竞争引导得好,必然导致优胜劣汰,导致各地区形成一批各具特点的优势产业,最终形成合理的专业化和地区分工格局。但是改革开放以后,中央政府的放权让利首先是把经济管理权限放给了地方政府,加上各地区的先进企业都以国有企业为主,这些国有企业又归各地区政府领导,因此,实际上政府成为地区资源配置的重要主体。各地区政府为了维护地区经济利益,促使本地区经济总量的扩展,纷纷采取行政手段管理地方经济。可见,政府利用非经济手段管理地区经济是造成地区市场分割的最主要原因。
第三,政府行为与企业行为倒置。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应该是经济的微观主体,企业的基本动机是追逐利润,为此企业需要配置在具有资源禀赋优势的地区,并扩大规模生产,以便降低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但是,在目前体制转化的过程中,政府职能和企业职能都没有到位。政府直接办企业,企业被政府直接管理,而一个地区的政府所能利用的只能是本地区资源,不可能实现大规模的跨地区组织生产,企业的发展就不能实现规模经营,成本必然
高。“大而全”、“小而全”结构的形成又为地区经济实现自我循环提供了物质基础,也使得保护地方市场显得更为必要。
可见,中国地区市场分割的根本原因在于市场经济体制没有得到真正的建立和健全,企业作为微观主体不能真正按照市场要求发展,政府职能没有从传统管理经济模式中摆脱出来,地方政府拥有干预市场的权力,但其行为缺乏科学性。其结果,不仅没有促使市场经济体制发育健全,不能培育出一批有竞争力的企业,反而成为全国统一市场形成的严重障碍,在一定程度上扼杀了企业的生命力和活力。
任何大国都存在着地区之间的利益冲突问题。减少区际利益冲突,建立全国统一大市场,为全国范围内实现规模经营创造条件,是任何一个大国都要面对的问题。
5、试述中国基础实施建设的基本轨迹。P242
答: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就开始了以重工业为核心的工业化过程,在整个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工业特别是重工业超前发展,第一产业、第二产业中的轻工业以及第三产业的发展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大部分基础设施属于第三产业,因此发展也十分缓慢。以1952-1978年工业增加值的增长幅度为100,则主要基础设施的增长为:能源生产增长76.8,电力生产增长209,铁路营业里程增长12.6,公路长度增长41.8,内河航运增长8.5,电话机增长56。可见,我国传统体制下的基础设施建设普遍大幅度落后于经济发展,基础设施“瓶颈”的制约日益严重。电力增长虽然较大幅度地快于工业,但到70年代末,电力供应仍然严重不足,是因为我国传统体制下的经济发展差不多是单一的、高耗能的重化工业,加之粗放型的经营方式,致使经济的增长远远慢于对电力需求的增长。
改革开放以后,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基础设施存量迅速增长,特别是通讯业的发展名列前茅,能源、交通的存量增长也很快。铁路营业里程增长相对缓慢,但是铁路的线路质量有了很大提高。从1978年到1999年,在铁路营业里程中,电气化铁路由0.10万公里增长到1.4万公里,增长了13倍;铁路复线里程比重由15.7%提高到36.1%;铁路自动闭塞里程比重由12.3%提高到31.0%。这表明。80年代以来,我国铁路建设由外延式走向内涵式扩大再生产,重点放在提高铁路的自动化和现代化水平上。
但是,另一方面,由于历史欠帐太多,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迅速增长,对基础设施新的需求增加很快;同时,受利益驱动。改革开放以来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更多地用于短期内富有效益的领域,致使基础设施落后的状况未得到根本改变,与世界主要国家相比,基础设施发展的差距仍然是巨大的。
6、我国交通运输业发展的空间格局具有哪些特征?P265(3大点)
答:第一,我国交通运输发展的地带差异仍然比较明显,沿海地区铁路的线路长度,路网密度及货流密度都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我国公路运输的地区差异基本上反映了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差异。
水运在东部地区占有重要地位。东部地区的内河航运里程占全国的52.8%,而且集中了所有的海上运输。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不断发展,兴建大型深水港,提高海洋运输的水平和质量,是沿海地区交通运输发展的特殊使命。第二,中西部地区是我国未来十年交通运输发展的重点区域。1997年我国中部地区的铁路线长度及铁路货运量已经大大超过了东部地区。世纪之交,我国经济发展的重心正在由沿海地区逐步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中西部地区的大规模开发必然要求交通运输先行;其次,在我国中西部地区的发展中,能源、原材料工业仍然占有很大比重,与沿海地区相比,货运量的需求弹性教高。实际上,随着地区产业结构的升级,经济发展对货运量的需求逐步下降,这是
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这一规律反映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就表现为较为发达的沿海地区货运量的需求弹性低,而产业结构层次较低的中西部地区货运量的需求弹性高。世纪之交,随着我国的重化工业过程不断推进,区际分工将日趋明显。中西部地区,特别是北部内陆地区的资源优势将得到充分发挥,与沿海地区相比,其能源原材料产业的比重仍然会比较高。因此,我国未来时期交通运输建设的重点应该逐步西移,特别是承担笨重货物长途运输的铁路建设的重点应该放到中西部地区,同时强化中西部地区与沿海地区的通道建设,加强区域经济联系,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
第三,我国中西部地区地域辽阔,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不宜一味追求线路长度和路网密度,而应该与中西部地区的城市体系建设相结合,强化经济增长极的枢纽作用,建设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的交通运输网络。
根据交通运输部门的规划,未来5年-10年,我国公路和铁路线路布局的基本走势是重点西移,强化网络。公路建设要形成以高等级公路为骨架,纵横全国的国家级干线道路网。主要发展“五纵七横”12条公路。
铁路将成为我国今后5年交通运输建设的重点,铁道部规划未来5年投入资金2450亿元,重点建设以下“三纵四横”线路,扩展、完善铁路网。
全国性公路网和铁路网建设的不断进行,将为我国中西部地区即将到来的大规模开发与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
7、如何认识区域经济政策的必要性?P310
答:实现宏观经济在空间层面上的均衡发展,在依靠市场作用的基础上,还需要辅之以强有力的政府干预,即由政府制定各种区域政策,借助行政、经济诸杠杆调控区域经济运行,以求区域均衡发展。具体说来,之所以有必要制定区域政策来调控区域经济运行,主要基于以下四个方面的原因。
1、市场经济在区域发展与运行方面存在功能失灵。
市场机制主要以价格反映资源的稀缺程度,体现商品和劳务的成本或效用,在二者存在显著差异的地方,可能会导致资源的配置失误。从空间角度看,在生产或分配上存在密切的前、后向联系,或在布局上有着相似指向性的产业布局与某个拥有特定优势的区域会形成聚集经济效应,而企业总是倾向于在这种地方聚集,市场作用使这种聚集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使外部不经济和环境恶化等问题越发严重。
2、区域经济具有要素分布的空间上的不平等性。
要素分布不平等和现代经济活动的某些内在特点,使得区域间均衡发展必须不断地进行资源的空间再配置。然而,在正常的市场调节下,这一过程可能进行得过于缓慢。原因在于,市场是通过调节产业经济活动来调节区域经济的,因而这一过程取决于产业经济的特点,而现代产业经济的四个基本特征都可能会加剧区域经济的非均衡发展。
3、不平等的区域竞争使区域差异扩大不可避免。
市场对区域经济的调节作用,主要是通过竞争机制来解决区域资源配置的效率问题,但是,在这种市场力量的作用下,也会产生一种区域累积因果效应,从而加剧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因为一旦某些地区由于初始的优势而比别的地区超前发展,那么由于既得优势和聚集经济,这些地区因市场的作用而持续、累积地加速增长。长此以往,即使是平等的产业竞争,也会表现为不平等的区域竞争。此时,市场无力集中支配资源,实现资源的区域合理配置。要克服这些弊端,就必须发挥政府的作用,而政府的作用手段,最后都归结到政策上。区域经济政策由于要解决空间经济的问题,因此十分引入注意。
8、试述地区形象塑造的性质和内涵。P346
答:地区形象塑造是人们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的一种再认识和理论上的升华,或者说是对地区的一种包装。它也是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过程的一种理论抽象,并用最简洁的方式将一个地区呈现给区内和区外的广大的公众。所以,地区形象塑造的性质,可以归纳为地区经济发展的一种手段,地区投资环境的一个组成部分和地区在国家的地位的一种表现。
地区形象塑造的内涵,包括以上几方面:
(1)地区形象塑造是地区经济发展环境的客观反映。
促进地区的发展是一项伟大的事业。实践表明,一个地区能否持续、健康、快速地发展,很大程度取决于该地区在宏观大环境的基础上,是否能够努力营造更加有利于发展的地区小环境。这种地区环境主要体现为地区内人民的精神面貌、地区内产业发展的有利条件和地区内各类基础设施的健全程度以及地方法规的合理程度。地区形象意识所体现的人们对地区发展的追求,其重点是在人们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相互帮助的基础上,大大提高人们的思想境界和物质发展水平。我们可以看出地区形象塑造的内在本质首先就是为经济发展创造出一种物质和精神方面的良好环境。
(2)地区形象塑造是地区形象的扩大和延伸。
地区形象塑造不仅在空间上范围更广,时间上跨度更长,而且,内部层次更多,结构更加复杂。它涉及到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和环境多个方面,而且各个因子相互依存、相互制约,有些甚至是相互对立的;它不仅涉及物质、经济因素,而且涉及人际关系、意识形态、价值观念、审美情操;它不仅关系当今经济发展、物质利益、社会和谐、环境良好、而且要为人类未来和久远的持续发展,预留并创造一个适宜的生态环境和生存空间。地区形象的树立也可以扩大地区的知名度,扩大地区在全国的影响,吸引投资,发展生产,扩大旅游业的规模等。(3)地区形象塑造是区内与区外关系的集中反映。
地区形象反映区内公众与区外公众的一种关系,是区内公众将本区域的形象展示给区外的公众,并希望取得区外公众的一致认同。要做到这一点,区内公众所展示的东西,就必须是真实的、美好的、具有吸引力的,而区外公众则通过地区形象加深对这个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了解,并由此产生对这个区域的向心力或离心力。
地区形象塑造的目的和任务是借助本地区人们对自己区域的认识和评价,从对他们最具满意度的目标值出发,根据经济和科技发展的可能,做出各方面的形象设计,安排出相应的实施步骤,用以最大限度地动员人们,实实在在地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为建成对区外人最具吸引力的地区而奋斗。(4)地区形象塑造是人与自然关系的集中反映。
地区经济发展要靠开发地区的资源,这包括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资源。而一个地区自身的力量是有限的,对资源开发的深度和广度产生了很大的限制。要加深对资源的开发程度,必须借助外部的力量,吸引外部的人、财、物加入到本地区资源的开发当中来。要想有效地做到这一点,良好的地区形象是必要的条件。要让区外的人们认识这个地区,喜欢这个地区,甚至加入这个地区,在很大程度上要靠对地区形象的塑造。从这个意义上讲,地区形象是一种无形的财富,这种无形财富的积累,将起到增加地区有形财富积累的目的。当然,这种无形的财富必然是有效的。社会与自然的关系,是一种共存共荣的关系。通过地区形象塑造,将一个地区的自然和社会特点都充分地体现出来,使公众对其有正确的评价,将大大促进其发展的演化。
第三篇:区域经济学
区域开发:对特定区域的自然.经济和社会资源进行综合利用,在不损害环境与生态效益的基础上,求得最大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区域经济发展:在经济增长的基础上,区域经济结构 社会结构不断优化和高度化的演进过程。经济区域:按人类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规律划分的,具有均质性和积聚性,经济结构基本完整,在国民经济体系中发挥特定作用的地域单元。高技术:建立在综合科学研究基础上,处于当代科学技术前沿的,对生产力发展,促进社会文明,增强国防实力起先导作用的高技术群。循环经济:借鉴生态系统的循环思想.一循环模式去改造线性模式,建立循环型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区域经济:一个国家经济的空间系统,是经济区域内部社会经济活动和社会经济关系或联系的总和,是经济区域的实质性内容。地区主导专业化部门:也叫主导产业,是指在国民经济体系中发展速度较快,对地区的整体经济起引导作用和推动作用的先导性产业。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对一个地区在一个较长的历史时期内经济,社会发展的总目标,总任务以及实现总目标总任务的关键对策所作的全局性长远性和方向性的谋划。规模经济:通过合理安排一定经济实体内各要素的比例和数量,从而控制经济实体的规模而取得的节约或经济效益。选择1按照杜能的农业区位论,决定区位地租的最主要因素是(距城市的距离)2在一条没有支路的东西向交通线上,自西向北依次分布着原料地,燃料地和市场三个点,如果散着比重为3.5.10,原料地与燃料地之间距4,燃料地与市场区之间的距离7,那么企业最优选在(市场区)3有甲乙两座城市,人口分布为400万和100万,两城市距离180千米,两城市腹地的分界点距甲城(120千米)4.根据克里斯泰勒的中心地理论,市场原则下,中心地系统的k值等于(4)5.按农、矿产原料—原料的初加工—原料精加工和最终产品等不同生产阶段进行的区际分工称为(垂直式分工)6.我国东部地区的产业结构变动导向应选择(技术导向型)7.一个区域长期以来经济发展都比较缓慢,这个区域可能处于(待开发阶段)8.发展中国家优先发展农矿初级产品的生产和出口,以带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发展战略称为(初级产品出口战略)9.根据韦伯的区位论,如果一个工业企业属于运输指向型产业,其区位只在原料地与市场区两个地点中进行选择,若原料指数小于1,该企业的区位应该在(市场区)10.区域内各种经济活动之间或各区域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对其相互联系所产生的影响称为(空间近邻效应)11.根据韦伯的区位论,如果一个工业企业属于运输指向型产业,其区位只在原料地与市场区两个地点中进行选择,若原料指数大于1,该企业的区位应该在(原料地)12.价格有原料地、市场区、运费最低点、劳动力费用最低点四个可供选择的区位,如果劳动力费用最低点在临界等费用线以外,企业的最优区位在(运费最低点)13.单个企业(包括工厂、商店、银行、服务几个、公共设施等)的最优规模所产生的节约称为(内部规模经济)14.按照杜能的农业区位论,决定区位地租的最主要因素是(距城市的距离)15.不同地区同一产业发展中,按行业分类,以致不同系列与型号或零部件、元器件等进行区际分工称为(水平式分工)
16.我国西部地区的产业结构变动导向应选择(资源导向型)17.如果一个区域的资本形成系数为1.2,储蓄率为30%,资本产出系数为3,该区域的经济增长率为(12%)18.根据克里斯泰勒的中心地理论,行政原
则下,中心地系统的k值等于(7)三.填空题1.集聚经济是指产业或企业因集聚而产生的节约;区位是经济行为所占有的场所及其选择。2.二元机构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同时存在着现代化产业与传统的自然经济,二者之间存在着很大的产业断层。3.区域规划是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对国民经济建设和土地利用的总体部署。4.人口素质的四边桶形理论
认为人口素质由生理素质、心理素
质、文化素质、道德素质,人口素质的终极效应由最短的一个侧面决定。5.增长极模式是以效率优先为原则,选择一两个区位条件好、潜力大的城镇重点开发,形成增长中心,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6.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因素主要有自然条件、人口资源、需求条件、劳动力的价格和数量、交通条件(包括道路网和运输率)、集聚条件、政府的政策等。7.西方区域经济学产生的标志有三个:(1)迈达尔的累积因果循环理论;(2)赫什曼的核心边缘区理论;(3)爱萨德的《区域分析方法》的出版8.社会主义区域经济学产生的标志是60年代末,原苏联著名经济学家H.H.涅克拉索夫院士正式提出区域经济学这一学科概念,标志着社会主义区域经济学的产生。9.区域开发原则:1)区域经济增长原则;2)经济战略性发展原则;3)空间开发保护原则;4)社会进步原则10.区域开发特性:1)地域性;2)可持续性;3)综合性;区域开发内容:1)资源开发;2)产业开发;3)环境;4)环境开发11.区际经济合作内容包括:物资合作、技术合作、人才合作、资金合作、信息合作、生产合作等。四.简答题1.提高区域管理水平的主要途径?1)《“九五”计划和2024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要按照统筹规划、因地制宜、发挥优势、分工合作、协调发展的原则;2)《“十五”计划纲要》指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合理调整地区经济布局,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3)《“十一五”计划纲要》加强东北地区发展,2024年8月国务院批复了《东北地区振兴规划》;4)十七大报告第五项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中提出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优化国土开发格局。2.战略措施内容、特征? 内容:1)实现战略目标的经济政策环境;2)实现战略目标的社会经济体制环境;3)
实现战略目标的国际环境。特征:1)针对性;2)多样性;3)层次性;4)协同性;5)灵活性。3.区域经济学的学科性质?
目前,主要有三种观点:1)区域经济学为应用经济学的分支学科,与产业经济学一起构成中观经济学;2)区域经济学为地理学的分支学科;3)区域经济学为交叉学科,为经济学与地理学的交叉学科。4.区域“资源一体化”管理?资源一体化管理以生态系统原则为指导,将自然因素与人文因素综合在一个生态系统框架下,遵循自然生态系统的无废物循环模式,通过共生、参与和网络开发,实现系统内组织的功能整合,并加强系统成员与系统层次之间的联系,以便形成高效的物质循环体系。
5、区域的类型1布代维尔把区域分为同质区域、分极区域、计划区域三个类型;2克劳森将区域分为增长区、停滞区与退化区;3汉森利将区域分为三类:拥挤区、中间区与落后区;4国内一些学者将经济区划分为多功能经济区和单一功能经济区。
6、建立循环型社会的主要作法建立“循环型社会”,即按照生态系统中一个过程的输出构成另一个过程的输入、没有废弃物的循环思想,以生产—消费—再利用的循环模式代替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线性模式,通过物质循环来实现资源的永续利用和环境的良好状态。
7、规模经济理论研究的层次1部门规模经济;2城市规模经济;3公司规模经济;4企业规模经济;5内部规模经济;6外部规模经济
8、区域规划的类型1按区域的经济地理特征划分:城市地区规划、工矿地区规划、农业地区规划、风景旅游及休疗养地区规划、流域综合开发地区规划。2按各级行政管理区域划分:省区规划、地区规划、县区规划、城市规划、小城镇规划。
9、区域财政政策、金融政策的手段有哪些区域财政政策手段包括:1实行累进税制政策,2税收优惠政策,3财政补贴政策,4财政平衡政策,5政府采购政策区域金融政策手段包括:1投资补助、2就业补助、3
优惠贷款、4培育区域资本市场
10、我国可从西方国家借鉴哪些区域开发的经验国外区域开发的经验:美国的经验是对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开发,实施阿巴拉契亚区域开发法案;日本的经验是对太平洋工业地带的扩散问题的解决;法国的经验是回复东北老工业区,促进煤、铁等基础工业部门的发展;德国的经验是实施财政平衡政策;意大利新兴工业化地区是实行工业小区模式;荷兰城市圈的区域开发模式是以大港口、大城市为依托,充分发挥临海沿海的区位优势。
11、区域经济学的渊源区域经济学的渊源是区位论。区位论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古典区位论阶段,主要指自由竞争时期,这一时期的区位论以单个厂商为研究对象;近代区位论阶段,主要指垄断竞争阶段,这一时期的区位论以市场区及市场体系为研究对象;现代区位论阶段,主要指二战以后,这一阶段区位论以区域经济为研究对象,追求解决各种现实的社会问题,并分化为区域科学和人文地理学的区域分析两个方向,在这个两方向的基础上产生了区域经济学。
12、我国中央与地方政府在主要经济领域管理权限如何划分1财政方面:从1994年以来我国开始实行了不完全的分税制(1)分税制的行政次不完全,(2)税种的划分不完全,保留了中央与地方的共享税(3)各个税种(包括地方税种)的立法权基本都集中在中央。2金融方面:实行高度中央集权的管理模式,金融机构的审批和监管权高度集中于我国的中央银行——中国人民银行及其下属的按经济区设置的九大分行和两个营业管理部。3投资方面:(1)投资均按限额划分审批的制度(2)分级负责和审批4)市场开放方面:(1)对外开放而言主要由中央政府管理(2)对内开放而言中央政府持积极鼓励的态度,除户籍制度外,并没有任何局限性的规定。
五、论述
1、论述区域经济学产生的历史背景
区域经济学产生的历史背景有三个方面:(1)经济背景,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地域分工不断深化,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如日本的表、里差异,美国的东北部同西部和南部的差异,英国的英格兰与苏格兰、北爱尔兰的差异以及苏联的东、西差异等;二是区域经济问题的显露,如美国的田纳西河流域,1933年人均收入只有168美元,不及全国平均收入的一半,英国英格兰的西北部、东北部和苏格兰失业率超过25%,威尔士失业率超过36%,而伦敦和东南英格兰的失业率不到14%。(2)政治背景,在西方资本主义发展到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政府的经济职能加强,政府有能力干预区域经济发展;在东方,社会主义制度诞生,一方面,社会主义国家实行计划经济,政府是配置资源的主体,政府可以再区域之间配置资源,另一方面,社会主义经济要求有计划按比例地发展,包括区域之间。(3)科技北京,第三次科技革命,是区域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和手段更先进,与其他经济学科明显不同。正是在上述三个背景下,形成了区域经济学。
2、论述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的主要观点及其代表人物目前关于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尚未形成统一的观点,具有代表性的观点主要有:(1)区域经济学是研究特定地理范围的经济学,它与一般经济学并无什么差别,只是其研究范围是区域而不是国家,持此种观点的多为初学者。(2)研究人类经济活动的地理分布和空间组织规律,所以又将其称为空间经济学,持这种观点的代表人物有诺斯、理查森、胡佛等。(3)研究区域的主要问题,持这种观点的代表人物有艾萨德、周起业和刘再兴等。(4)研究区域差异和联系,持此种观点的代表人物主要是杜贝。(5)研究区域与经济相互作用规律和相互关系,持此种观点的代表人物是张敦富。(6)从宏观角度研究国内不同区域经济发展及其相关关系的决策性科学,持此种观点的主要代表人物有陈栋生、李京文、郝寿义和安虎森等。
3、二元结构主要表现在哪些方
面
二元结构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1)劳动力结构。现代劳动者所占比重不到一半,而其他劳动者占一半以上。两者的劳动条件、劳动生产率、劳动时间都存在很大的差距;(2)劳动力市场。存在两个劳动力市场一个是为现代化大企业提供技术水平、文化水平高的劳动力市场,一个是为中小企业和农业提供技术水平低的劳动力市场,两者的劳动工资、待遇有很大差距;(3)企业规模构成。两极分化明显,一极是大型企业,雇佣劳动力较多;一极是雇佣劳动力很少的中小企业。前者占企业总数极小,后者所占比重很大;(4)技术水平。一个是现代技术生产,一个是传统技术和落后技术生产。表现在生产工艺、生产设备的技术水平上有很大差距。二者之间反差很大,不能相互渗透、相互促进,不能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造成现代企业缺乏良好的地区经济基础。
4、循环经济的3R原则循环经济的3R原则包括:(1)减量化,是从输入端控制,要尽量减少静入生产和消费过程中的物质投入量,提高物质利用效率和改变消费模式;(2)再利用,是从中间控制,提倡多次重复利用,考虑从设计上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和制度上开发产品的多种利用途径,如通过发展租赁业减少产品需求或以服务代替品的功能经济;(3)再循环,从输出端控制,通过再生利用方式实现废弃物资源化。
5、大经济区(1)长江三角洲和沿江地区:江苏、浙江、上海三省市和三峡以下长江沿岸地区:(2)东南沿海地区:广东、福建和海南三省(3)环渤海地区:北京、天津、河北、山东、山西、辽宁五省市和内蒙古自治区的中部(4)东北地区: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东部三市一盟(5)中部五省区:河南、湖北、湖南、安徽和江西(6)西南和广西地区:四川、贵州、云南、广西和西藏五省、自治区,后重庆从四川省分出(7)西北地区: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五省区和内蒙古自治区的西部长吉界限。6区域管理手段(1)经济手段:产业政策、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特点:间接性、关联性、平等性(2)法律手段:法律手段是通过法律、法令、条例和司法等工作,调整区域关系、促进区域经济健康发展的方法,特点:规范性、强制性、稳定性。在我国,一些用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规划、战略等文件,在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或者常务委员会通过后,即具有法律地位,各个省会城市的建设规划都要经中央政府建设部门批准,像类似这样的文件一经批复,也具有法律约束作用。(3)行政手段:行政手段是指依靠行政组织,运用行政命令,按照行政方式来管理区域经济活动的方法,特点:权威性、强制性、无偿性、垂直性。
7、结合区域经济学的主要研究内容谈谈学习的重要性(谈谈区域经济学主要学习哪些内容)区域经济学的主要学习内容包括:(1)区域经济的形成与发展规律(2)区际分工与联系(3)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规划和区域开发(4)区域经济政策(5)区域经济管理。谈谈学习的重要性8国外区域管理的形成与发展:(1)美国、英国形成(20世纪20-30年代),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巴洛委员会(2)进一步发展,二战以后,尤其是20世纪50年代以后,西方国家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获得了空前的繁荣与发展,(3)引起重视(20世纪60-70年代)(4)日本经济高速发展时期(20世纪60、70年代),制定“全国综合开发计划”(5)制定了区域再开发法(美国政府于1961年),公共工程和经济开发法(1965又制定)。总之,战后以来、西方国家许多经济学家都积极参加了区域规划和管理工作,区域管理研究也日益受到普遍重视,并且随着研究的深入,逐步使区域管理作为一门科学从其他管理科学中独立出来。
第四篇:2024电大区域经济学
区域经济学
二、名词解释题
1.区域结构:区域结构是区域经济学区别于其他经济学科的重要标志。区域结构是由中心城市、中心城镇、广大乡村以及由各种网络所组成,正因为这种核心、节点、网络的有机组成,区域内任何经济活动能够把其影响波及区域的任何部分,并产生乘数效应,带动整个区域经济活动的进一步高涨。
2.经济区位:经济区位:是某一经济体为其社会经济活动所占有的场所。如:工业生产所占有的场所即为工业区位。
3.区域经济学: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区域经济活动的自组织和区际经济联系,以及与此相关的区域决策的科学。
4.经济增长:是指后期的国民经济产出量在规模上比前期增加。美国经济学家库兹涅茨下的定义为: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可以定义为居民提供种类繁多的经济产品的能力长期上升。
5.类型经济区:是为了认识各区域的经济分布现状和经济结构特征,研究经济现象分布区域分异规律,按均质方法,根据区内的同一性和区际差异性的基本原则,确定不同的区域划分指标,而划分出来的经济区。
6.综合经济区:综合经济区是一个以中心城市为核心,以交通通信网络系统为网络,上下级城市密切联系、城乡结合,拥有某些方面优势和一定经济发展实力,可以为实现更高一级(直至国家)总的发展目标独立承担一个方面任务连接成片的区域。
7.经济特区:经济特区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通过法令划出一定范围,在对外经济贸易活动中采取较其他地区更开放、更灵活、更优惠政策的地区。通常用减免关税、降低土地使用费以及提供良好的投资环境等优惠政策和条件,吸引外商前来投资和从事各种经营或生产等业务活动,以达到提高土地使用效益、促进对外经济贸易活动开展和加快本身经济发展的目的。
8.经济辐射:经济辐射是指经济发展水平和现代化程度相对较高的地区与经济发展水平和现代化程度相对较低的地区进行资本、人才、技术、市场信息等的流动和思想观念、思维方式、生活习惯等方面的传播。
9.产业结构的高级化:产业结构的高级化是一个随着经济发展而变化的长过程,这种变化表现出有序的阶段性。尽管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阶段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其产业结构的变动具有不同的特点,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即产业结构与速度、效益存在着密切的相关关系。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就是促进速度、提高效益更高一级的产业结构推进。
10.二重结构:二重结构就是在一国一地区的产业结构中,现代化的领域同未现代化的领域同时并存,在这两个领域之间,存在相当大的断层。二重结构包括相互联系的两方面的含义:一是从量上,一方面存在着极少数处于垄断地位的大型企业,一方面存在着数量和比重很大的中小型企业;二是从质上,一方面是少数占垄断地位的现代化大型企业,一方面是带有前资本主义特征或自然特征的中小型企业。
11.可持续性:指一种可以长久维持的过程或状态。人类社会的持续性由生态可持续性、经济可持续性和社会可持续性三个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部分组成。
12.区域经济一体化:区域经济一体化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指地理上邻近的国家或地区,为了维护共同的经济利益和加强经济联系与合作,相互间通过契约和协定,在区域内逐步消除成员国间的贸易与非贸易壁垒,进而协调成员国间的社会经济政策,形成一个跨越国界的商品、资本、人员和劳务等自由流通的统一的经济区域的过程。
13.成本决定论:即区位论中的古典区位论。是研究各种区位因素对产业配置的吸引作用的理论。区位因素指的是在特定区域或在某几个同类地点进行一种经济活动比在其他区域进行同类活动获得更大利益(即“成本的节约”)的因素。
14.地域分工:地域分工:社会分工表现为部门分工和地域分工。地域分工是指分离出来的部门在一定地域上的组合。
15.产业结构转换能力:产业结构转换能力是指产业结构适应市场变化和保持地区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增长而向高级化调整、演进的可能性条件。一个地区产业结构是否具有良好的转换能力,反映了该地区产业结构的综合素质和潜力,对当地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至关重要。从供给角度考虑地区产业结构的转换能力取决于创新能力、积累能力和供给弹性。从需求角度考虑地区产业结构的转换能力取决于人们不断变化的消费结构。
三、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
(×)1.区域经济的研究范围不再是一个国家内的区域经济,其重点是城市区域经济。
(√)2.诺斯的区域经济观点强调经济活动的内容以及空间组织。
(×)3.区位单位是经济区域的布局主体。
(×)4.欧洲一体化的长远目标是建立经济同盟。
(×)5.综合经济区的划分是按均质方法进行的。
(×)6.世界上第一个经济特区是建立于1547年英国的热那亚湾的里窝那自由港。
(√)7.总部经济实际上指的是作为经济区域中心的城市。
(×)8.总部经济能够实现二产向三产的延展,但还不能够实现由知识性服务业向一般性服务业的延展和扩散。
(√)9.科技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但不是惟一的因素。
(×)10.世界性的梯度大转移是间歇性发生的。
(×)11.国民收入指标在一般经济增长中是最基本的测度指标,对城市经济的考察,也需要利用这一指标。
(×)12.在辐射过程中,人才流动和资本流动一样,从落后的周边地区向中心城市流动。
(×)13.大农业主要包括农、林、牧、副、渔五业。
(√)14.产业专门化率指标和区位商指标都反映的是区域产业结构中专业化部门及其专业化程度问题。
(×)15.要淡化和消除二重结构,从根本上讲,是发展商品经济,实现工农业的现代化,破除社会经济结构。
(×)16.可持续发展观在认识上只看到了经济增长与环境生态保护对立的一面。
(×)17.绝对优势理论渊源于英国古典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的国际分工理论。
第1页,共5页
(×)18.地域分工的必要前提是社会再生产结构演进,并集中表现在产业结构变动时的决定作用上。
(×)19.地域分工的必要前提是社会再生产结构演进,并集中表现在产业结构变动时的决定作用上。
(√)20.不论区域的资源结构如何,资金密集和技术密集型为主的产业结构都是合理的产业结构。
(×)21.堪称区域开发典范的是美国奥兰治的开发。
(×)22.技术创新系统是由与技术创新全过程相关的机构和组织构成的网络系统,其核心部分是技术。
(×)23.振兴东北与西部大开发在政策、资金、人力等方面都存在矛盾,所以二者不可能协调发展。
四、简答题
1.简述新区域经济观的主要内容。
答:知识经济的显现,给区域经济的发展注入许多新概念、新特点和新观念。同时,国际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也催生了许多不同特点、不同规模和不同地区性质的区域经济组织。因此,21世纪的区域经济学应有新的区域经济观。
第一,新区域经济观对一些传统的理论观念进行了大胆的扬弃,扩大到五个层次,包括国际区域经济、特区经济以及科技园区和工业园区的区域经济等等。
第二,新区域经济观丰富和修正了区域经济学的一系列理论和方法。充分考虑了生态环保的因素,把可持续发展理论融入到区域经济中,还建立了一套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对区域经济发展进行科学衡量。
第三,注重新知识、新现象和最新成果的研究,把科技园区和工业园区定位为21世纪的最佳区域经济模式。认为,科技园区和工业园区为人类科学技术的发现、发明和创造迅速转化生产力提供了极好的区域经济环境。
第四,积极总结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经验,把特区经济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系统详实地介绍经济特区的发展历程和发展趋势。
第五,在新区域经济观的分析中,特别注重案例分析,利用新的区域经济理论对具有代表性的区域经济案例进行系统分析,真正做到了理论联系实际。
2.简述区域经济与经济区域二者的含义与联系。
答:(1)经济区域要与区域经济的区别:
经济区域是指人的经济活动所造就的、围绕经济中心而客观存在、具有特定地域构成要素并且不可无限分割的经济社会综合体。区域经济是一个系统的概念,它不仅包括量的方面,也包括质的方面,即经济社会结构、经济生活质量、经济社会效益等。具体包括国民生产总值、居民人均实际收入、居民生活环境、经济社会结构、社会事业和社会保障、文化等方面的发展与提高。
(2)二者的联系体现在:经济区域是人们经济活动的产物,经济区域内部及区域之间的经济活动,构成了区域经济的内容。
3.简述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的作用。
答: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的作用有:
(1)具有较大影响力,在世界经济中占有相当份额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不多。
(2)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的覆盖面趋于重叠,规模较大的组织与规模较小的组织齐头并进,而且是大组织中包括小组织的越来越多。
(3)发达国家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的数目虽不多,但建立的时间往往比较早,发展得比较成熟。
4.简述APEC制度创新的表现内容。
答:APEC的制度创新包括六个方面的内容:
(1)APEC原则框架创新。
(2)APEC协商机制创新。
(3)APEC推进方式创新。
(4)APEC运作机制创新。
(5)APEC活动内容创新。
(6)APEC自由化体系创新。
5.简述综合经济区划分的基本原则。
答:综合经济区划分的基本原则包括:
(1)国民经济需要和区域条件相结合的原则;
(2)专业化分工与综合发展相结合的原则;
(3)经济中心和吸引范围相结合的原则;
(4)经济区域与行政区域相协调的原则;
(5)经济区域与民族聚居区相协调的原则;
(6)经济现状与发展远景相结合的原则;
(7)国内劳动地域分工与国际分工相结合的原则。
6.简述世界经济特区的发展趋势。
答案:
1、经济特区的数量增长迅速
2、工贸结合型的经济特区大量涌现
3、占地面积大功能齐全的综合型经济特区又有了新的发展
4、科技型经济特区蓬勃发展
5、经济特区的类型日渐增多
6、跨国经济特区开始出现
7、经济特区对一国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交越来越大。
7.科技工业园区的形成特征。
答:科技工业园区的形成特征包括:
(1)市场化。即形成以人才市场、资金市场、技术市场等要素市场为主的科技园区市场体系,实现创新决策多元化、创新资源市场化配置,形成公平竞争、优胜劣汰的市场选择机制。
(2)网络化。即形成各类创新资源相互融合的发达的区域网络体系,连接区域内不断完善的知识网络、技术网络和社会网络。
(3)国际化。园区的创新活动所需各种资源在全国和世界范围内流动,从国际市场争取更多高质量、低成本的创新资源,实现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并向全国和国际市场输出更多的高新技术产品和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4)信息化。在诸多领域全面实现信息化;信息产业称为科技园区的最大支柱产业,其信息化指标达到国内最高和国际上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5)制度化,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制定合理有效的政策措施,创造良好的公平竞争环境。
8.简述经济辐射理论的适用性。
答:经济辐射理论比梯度推进理论有更强的解释力,在制定发展战略中有更大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第一,梯度理论只是辐射理论的一个方面。梯度理论只反映了四类地区之间的线辐射和面辐射,而辐射理论补充了每类地区之间、地区内部的点、线、面辐射的互动作用等内容。
第二,辐射理论形成的广泛而复杂的多元化辐射网络,以及这些网络的结点,是梯度理论无法解释的。
第三,依据辐射理论,可以在制定发展战略方面,从全国范围到具体的每一个行政区,都能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对策以推动一定范围内的经济发展和现代化进程。
第四,按照辐射理论,可以把若干地区的交界处形成的地域结合起来进行研究,以制定相应的发展战略。
第五,辐射理论有助于科学合理地解决就业问题,进一步研究解决中等城市和小城市的布局问题,研究制定房地产业的发展战略问题,进一步优化经济资源配置问题以及制定正确的扶贫战略。
9.极化效应怎样促使城市带的发展梯度上升?
答:根据迈达尔理论,当一个区域的发展达到了一定的水平,超过了起飞阶段,就会具有一种自我发展的能力,可以不断地积累有利因素,为自己的进一步发展创造条件。所以在资本主义市场机制自发作用的情况下,发达地区越来越富,贫穷地区越来越困难。即所谓极化效应。
造成这种两极分化的原因在于:
(1)发达地区在经济发展上积累的优势;
(2)发达地区是政治权势集中的地区;
(3)发达地区的规模经济效应;
(4)乘数效应会进一步促成生产分布的极化。
10.怎样理解总部经济的经济效应?并分析它的特征。
答:总部经济不但对中心城市的经济结构、就业结构、城市发展产生深刻影响,而且对城市的空间规划、政策体系、配套服务体系建设、环境建设等方面提出新的要求。总部经济至少可以为区域经济发展带来以下“经济效应”。
(1)税收贡献效应,包括企业税收贡献和总部高级白领个人所得税贡献,还有新增产业链企业的税收贡献。
(2)产业乘数效应,制造业总部的聚集带动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3)消费带动效应,包括总部商务活动、研发活动消费和总部高级白领个人生活消费。
(4)就业乘数效应,这是产业乘数效应的必然结果,总部经济带动一般性服务业岗位增加。
(5)社会资本效应。
“总部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表现了若干知识经济和区域经济特征。
(1)知识密集性,总部经济集中了企业价值链中知识含量最高的区段,属于知识密集型劳动;
(2)经济集约性,按照总部经济发展区域经济,最大限度地利用了中心城市服务业发达、智力资源密集的优势以及生产基地的要素优势,最大限度地提高了资源配置效率,体现集约型经济特点;
(3)产业延展性,总部经济能够实现二产向三产延展,也实现由知识服务业向一般性服务业延展和扩散;
(4)发展辐射性,可以通过“总部-加工基地”链条实现中心城市的经济发展向欠发达地区的强力辐射;
(5)合作共羸性,总部经济实现具有不同资源优势的区域通过价值链不同功能的再分工进行合作,实现共同发展,达到共羸结果。
11.简述二重结构的内涵和具体表现。
答:二重结构就是在一国一地区的产业结构中,现代化的领域同未现代化的领域同时并存,在这两个领域之间,存在相当大的断层。二重结构包括相互联系的两方面的含义:一是从量上,一方面存在着极少数处于垄断地位的大型企业,一方面存在着数量和比重很大的中小型企业;二是从质上,一方面是少数占垄断地位的现代化大型企业,一方面是带有前资本主义特征或自然特征的中小型企业。
在西方,二重结构具体表现在:
第一,从劳动力状况看,体现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雇佣劳动者所占比重不到一半,而体现前资本主义关系的占一半以上甚至更多。第二,从劳动力市场状况看,存在着两个平行的劳动力市场:一个是为现代化大企业提供劳动力的市场,劳动力主要是有文化、有技术的青年;一个是为中小企业提供劳动力的市场,主要是文化低、技术低的中老年。
第三,从企业规模构成看,一极是雇佣几百人、几千人的大企业,一极是劳动者人数很少的小企业。
到20世纪70年代末期,二重结构在我国的典型表现,是传统经济部门与现代化经济部门并存,但又具有独特的特征,即产值结构与就业结构水平很不一致。20世纪80年代以来,这种二重结构开始动摇,进入二重结构现代化时期。二重结构在我国西部地区还很普遍。其主要表现是两极分化:一极是由中央投资兴办起来的现代化的大中型企业群;一极是落后脆弱的地方工业和乡镇工业。二者不仅在技术装备、生产规模上反差对比强烈,而且两者是两张皮,没有相互渗透、相互融合,形成相互促进的区域经济体系。反映在经济布局上,是少数相当发达的工业中心,同广大外围地区的落后性同时并存,工业中心缺乏良好的区域经济基础。反映在智力结构上,是全民所有制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占职工的比重相当高,人才不少;但在许多地方的、集体或私营的中小企业中,则技术力量奇缺,特别是从社会文化环境看,文盲半文盲比重很高。
12.简述区域产业结构变动的基本导向。
答:区域产业结构变动的导向,就是一个区域产业结构的方向问题,结构的变化和更替将要沿着一个什么方向演进,从近现代经济发展的历史看,区域产业结构变动的基本导向主要有三个:(1)技术导向。区域产业结构变动要向高技术方向转变,把高新技术产业作为地区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在产业结构的比重占主导地位。(2)结构导向。要建立以主导产业为核心,自然资源开发与加工制造协调发展的产业结构,发展深加工和再加工,直到加工制造业占主导地位。(3)资源导向。以自然资源开发为主,使资源型产业占主导地位。
13.简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内容。
答:可持续发展是指满足当前需要,而又不削弱损害子孙后代满足其需要的能力的发展。可持续发展意味着维护自然资源,合理使用并提高自然资源的基础,要注意对环境的关注和考虑,注重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统一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核心体现在:
(1)发展的可持续性。满足当前需要,又不对将来造成危害,当前需要的满足必须是有限制的因素。
(2)发展的协调性。即人类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必须限定在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之内,要保证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四大系统之间要协调发展。
(3)发展的公平性。即当代人群间、国际间,资源的配置和利用要与环境保护相协调,保证利用和环保两者的效益,也就是要体现分配和负担的公平性。
14.为什么说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对社会发展不平衡调控的制约性是极其复杂的?
答: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对社会发展不平衡调控的制约性是极其复杂的,其原因是:
(1)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鼓励经济发展。在对社会发展不平衡进行调控时,不仅要考虑不同地区自然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以持续的方式使用自然资源和保护环境,而且要考虑如何促使不同地区,尤其是落后地区的经济增长。
(2)可持续发展对社会发展不平衡调控有制约性。对可流动资源而言,资源的合理使用存在着资源的合理配置问题,而配置合理化的判断依据之一——最优化在大多数情况下并不一定等于合理化,这就使得如何使有限的资源生产出更多的为社会所需要的产品和劳务,成为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
(3)可持续发展对社会发展不平衡调控的制约性,还表现在:要实施可持续发展,必然涉及人们的认识程度的提高、企业经营机制的转变、有关价格机制和法律的制度的建立以及科技的发展等各个方面。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首先是一个宏观领域内的问题。
15.简述绝对优势理论和比较优势理论的联系与区别。
答:(1)联系:
比较优势理论是李嘉图对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的发展,两种理论都认为区际贸易可以更经济地配置资源,更有效地利用其他区域资源,节约社会劳动,提高社会生产力,加快经济增长步伐。
(2)区别:
在认识 区域的经济性质的方法上:
绝对优势理论把区域仅仅视为商品生产的区位,忽视了它作为一个综合主体具有整体利益的作用。因而,区域的竞争被认为实质上是商品的竞争,必然受竞争法则的支配。
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区域是一个具有整体利益的综合体,区域的竞争是在收支平衡前提下的竞争,因而受相对竞争法则的支配。比较优势理论的影响比绝对优势理论更广、更深远,一直持续至今,在区域分工和贸易理论中仍然占统治地位。
16.简述先行国与后起国产业结构变动的差异。
答:各国进入世界性的现代经济发展过程的时间有先有后。先进入这一过程的国家称为“先行国”,后进入这一过程的国家称为“后起国”。先行国和后起国之间的产业结构变动的差异表现为:(1)产业配置顺序不同,先行国的产业结构演变与消费需求一致,后起国具有超前性。
(2)产业结构转换的态势不同,先行国的产业结构转换比较平衡,后起国的产业结构转换具有很大的倾斜性,前倾的结构转换态势加速了结构转换过程。(3)产业结构变动的起点不同,先行国进入现代经济成长阶段时结构起点较高,后起国产业结构变动较靠前。(4)产业结构变动的节奏不同.先行国的产业结构变化率比较平稳,后起国的产业结构变动幅度大大超过人均产值增长的幅度。(5)产业结构变动的质量不同,先行国的产业结构变动的质量普遍优于后起国。(6)产业结构变化率的时间分布不同,先行国的产业结构变化率时间分布较均匀,而后起国的产业结构变化率时间分布不均匀,呈现阶段性特征。
17.简述区域经济发展指标体系的建立原则。
答:区域经济经济发展指标体系的建立有如下原则:
(1)根据研究的目的选择指标
研究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目的是考察地区经济发展差异的扩大对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影响。
(2)应考虑不同的指标有不同的作用和应用条件
1)总量指标:反映一定时间、地区条件下,某种现象的规模和绝对水平。
2)相对指标:通过事物间的对比,用一个抽象化的壁纸来表明其相互关系。
3)平均指标:同类现象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所达到的一般水平与大量单位的综合数量特征。
(3)既要考虑产出又要考虑投入
在分析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时,不能只停留在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上,还应考虑经济增长所付出的代价。
(4)目的性和可行性原则
要从实际出发,做到需要与可能相结合。
18.怎样借鉴国外的开发经验来实施西部地区的大开发战略?
答:美、日、德、意开发各自的欠发达地区是比较成功的,特别是美国西部开发实现了美国政府的战略目标,即完成东西部之间政治经济的一体化,这对美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尽管我国和这些国家的社会制度不同、基础条件不同、环境资源不同,但它们的政策措施及经验教训对我国西部大开发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1)西部大开发应有法律和组织保障。制定西部开发法律体系,依法保障西部开发持续稳定地进行;扩大国务院西部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的职能范围,建立相应职能的组织机构。
(2)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尽快建设西部的铁路、高速或高等级公路、航空等现代化交通网络,并和全国其他地区连接,打通西部对外的通道。同时还治理大江大河、兴修水利工程。此外,还应高度重视西部地区信息高速公路和网络的建设。
(3)实行区域优惠政策。一是,建立规范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二是,在税收政策方面,适应调整中央与西部地区的共享税分成比例,采取一些得于西部地区发的税收措施;三是,在金融政策方面,要实行向西部倾斜的信贷政策,要建立西部开发基金,要培育西部资本市场。
(4)依托教育和科技,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借鉴美国西部开发中,教育和抗美援朝所起的重要作用,我国应增大西部地区教育科技投入。一是要强化西部地区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工作,加强职业教育;二是,要大力发展西部地区高等教育;三是,要发挥西部地区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科研主力军作用,并采取措施促进科研成果尽快转化为生产力。
(5)保护生态环境,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我国西部开发应吸取美国的教训和日本的经验,切实搞好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一是加强对西部治理生态环境的投入;二是通过法律、行政和经济手段,加大保护力度,限制并积极治理污染性产业和企业,严格禁止东部和外国的污染工业转移到西部。
19、①设立专门的开发机构;②以专门的开发法案及法律作保障; ③政府给予资金支持,发挥地区优势; ④注重交通等基础设施的建设; ⑤平衡发展综合经济部门; ⑥改善环境质量。
第五篇:区域经济学论文
云南省烟草行业分析报告
姓名:张旭远 学号:200910405215班级:呈贡金融
一、摘要:
“两烟”是云南的第一支柱产业。1990-2024年的14年间烟草累计实现两烟税利4287.3亿元,占全省财政收入的70%以上。云南具有得天独厚的烟草种植自然条件,有较广阔的烤烟种植地域,有600多万亩烤烟生产基地。烤烟收入是云南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据不完全统计,云南省共有92个县、789个乡(镇)、200万户种烟,仅烤烟一项每年使农民人均增收100-150元,2024年,烤烟为全省农民人均创收197.5元,为地方财政、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云南拥有全国最大规模的卷烟工业,全省烟草企业,经过了三次大规模的技术改造,卷烟技术装备水平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生产能力达到1000万箱,年产量达到600余万箱。2024年,全省“两烟”创税利已经达到400亿。烟草产业是云南省经济、财政最重要的支柱。
二、关键字:两烟支柱产业 税利。
三、正文
1、国内烟草发展趋势
据国家烟草专卖局经济信息中心专项研究预测,21世纪,我国卷烟消费需求量可能达到最大值约3650万箱左右,在这之后,全国卷烟消费量将以每年1%的速度下降,到2024年大约降到3340万箱。近年来,上海、湖南、浙江、江苏等省市的卷烟企业迅速崛起,打破了云南烟草一统天下的局面,中国烟草的格局也从云南烟草一枝独秀变成了一超多强。在国家认定的名牌卷烟牌号中,各省市名牌卷烟纷纷上榜,而云南的品牌及比例在下降。云南烟草行业实现税利占全国烟草行业实现税利的比重见图2。
图2:云南烟草行业实现税利占全国烟草行业实现税利的比重
2、云南烟草发展目标
从现在起到2024年,云南省卷烟工业处在一个关键的新发展时期。这个新时期的主要特点是我国卷烟产品在数量饱和之后不可能再继续扩大产量,只能走内涵发展的道路,依靠高科技,用高新技术提升传统卷烟产品的品质,把卷烟安全性与消费者的接受性统一起来。2024年,云南省委、省政府在“关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施工业强省战略”的决定中,把烟草产业作为十大重点产业之首,提出要通过培育大企业、大集团,巩固提高烟草及配套产业。要高度重视专利、技术标准工作,大力培育和发展名牌产品的具体要求。要“以烟草、天然药物、中药材、生物农药、花卉、绿色食品为重点,组织实施一批重大技术标准开发,培育一批重点示范企业,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技术产品。加紧制定专利技术战略和技术标准战略实施规划,普及专利和技术标准知识。积极培育和发展名牌,用品牌占领和扩大市场份额”。2024年9月,云南省完成了九大卷烟企业重组,将原来的会泽、楚雄、大理、春城、大理、玉溪红塔、昆明、曲靖、红河九家烟厂整合为昆明、玉溪、红河和曲靖四家卷烟厂,36个品牌整合到20个以内。云南烟草行业提出了“做精做强做大品牌,做实做强做大企业,实现云南烟草工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
3、云南烟草企业申请专利状况
云南现有卷烟企业1985—2024年申请专利现状见图8。图中每个企业的专利申请量包括了被整合企业的专利申请量;还包含A24B、A24C、A24D技术领域的专利申请。
图8:1985年——2024年云南四家卷烟厂烟草专利申请状况(件)
在云南四家卷烟企业中,玉溪红塔卷烟厂技术中心是国家级的7个烟草技术中心之一,昆明卷烟厂技术中心是烟草行业技术中心,均拥有较强综合实力。从云南省四家卷烟企业申请专利情况看:发明专利申请仅占云南省烟草发明专利申请的12%;实用新型专利占云南省烟草实用新型专利的20%;外观设计专利占云南省烟草外观设计专利的39%。四家卷烟厂申请专利量在云南省烟草专利申请量中所份额不高。
3.1、中国已授权的烟草专利分类情况
1985—2024年,在中国已授权的烟草专利分类见下表。
表: 中国已授权的烟草专利分类(件)
表中数据包括了国内外和云南省烟草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授权情况。从表中可见,云南烟草发明专利多集中在卷烟的生产工艺和制备上,占全国的7%;云南省在烟草栽培、育种、肥料、病虫害防治技术领域的专利申请占全国同类的15%;而在A24C、A24D技术领域发明专利却很少;云南省烟草发明专利所占比例较低,仅占5%。
3.2、烟草技术领域申请专利现状评价
经过对1985年—2024年涉及烟草技术领域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授权;实用新型授权状况的检索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在20年来,涉及烟草技术领域的中国专利申请状况处于平稳增长的趋势。外国企业在中国申请烟草专利全部集中在发明专利上,发明专利授权占国内外在中国烟草发明专利的59%,并集中在几家大的烟草生产商和烟草机械制造商中。这说明,外国企业对我国烟草技术领域的占领是很明显的。
我国烟草行业申请专利状况,与国际知名的跨国公司相比,处于在初级阶段。从外国跨国公司在中国申请专利情况分析,中国烟草业无论是在烟叶和卷烟的产品、技术水平等方面,都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菲利普·莫里斯、英美烟草、日本烟草、雷诺兹等跨国烟草公司几乎瓜分了包括卷烟制造工艺、卷烟产品设计、卷烟材料和烟草新技术等整个卷烟制造所涉及的核心技术。以菲利普·莫里斯、英美烟草和雷诺兹为甚。日本烟草所拥有的发明专利则更多地集中于核心技术的外围改进型技术。中国卷烟企业所拥有的发明专利技术则更多地处于卷烟工业技术中的边缘技术,较难对跨国公司形成技术壁垒。
从云南省烟草专利申请总体情况分析,无论是发明专利申请和授权,还是实用新型专利的数量与省外相比较都处于较低的水平,与云南烟草生产在全国和全省所占经济地位是不相符合的。从云南四家卷烟企业申请专利情况看出:一是企业申请专利数量少,大多集中在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上,发明专利申请数量更少。与国外跨国烟草企业相比,难以形成技术上的竞争优势。二是从2024国家烟草专卖局对全国烟草行业卷烟工业企业创新能力综合评价结果看,位居前10名的企业中,云南省仅有玉溪红塔烟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昆明卷烟厂两家企业。红河、曲靖卷烟厂未能进入前十强的行列。三是云南烟草专利申请中,职务发明低于非职务发明,专利申请质量不高,非职务发明创造专利的转化实施低。云南是烟草生产大省,但不是技术创新和专利申请强省。多年来,云南烟草产业其经济效益掩盖了技术创新薄弱的状况,这应该引起省委、省政府及有关部门和企业的足够重视。
综上所述,云南烟草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要增强知识产权意识,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水平,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实现从烟草大省向烟草技术创新强省的历史性迈进。
4、对云南烟草产业技术创新的知识产权目标分析
4.1、云南烟草技术创新目标
烟草是云南最具比较优势,最有特色的产业之一。在《烟草控制框架公约》,《中国卷烟科技发展纲要》总体框架下,确定出适合云南实际的技术创新目标是很有必要的。云南烟草技术创新目标要在立足于满足消费者健康、安全和保健要求的基础上,扶持云南烟草产业的壮大发展,提高云南烟草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保持国内市场第一的地位。云南烟草要结合开发烟叶新品种选育和种植技术;加大中式卷烟、低焦油、超低焦油;改造提升打叶复烤膨胀烟丝(梗丝)、制丝、卷接及加工工艺;扩大烟草新用途等方面,加强技术创新,尽快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为实现云南从烟草大省迈向烟草强省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4.2、在烟草机械方面,引进与创新相结合,加强引进技术的消化和创新,提升云南卷烟企业技术装备水平。
从卷烟机械技术领域在中国申请专利和授权情况分析,无论是省外、还是云南省的卷烟企业都不具有优势。因此,在一段时期内,走引进与创新相结合,加强引进技术的消化和创新是云南卷烟机械技术创新的选择。昆明船舶集团公司是我省烟机制造的大企业,所走也是引进——消化创新——自主创新的道路。目前,昆船集团公司制造烟机已在全国市场占有很大份额。
在烟草机械技术引进中,尤其要重视豪尼公司、吉第公司在中国拥有专利状况,避免花钱引进技术,又遭侵权讼诉的现象发生。
4.3、在卷烟制备工艺方面,利用生物资源自主创新,开发安全型卷烟新产品。
从卷烟制备工艺技术领域在中国申请专利和授权情况分析,在用我国传统的中草药与卷烟产品安全性的改善相结合,开创中国烟草工业独有的新型混合型卷烟,开发具有特色的安全型中式卷烟,对提升云南卷烟产品有着广阔前景。外国企业在这方面的中国专利申请甚少,国内多属于非职务发明。目前,云南在混合型卷烟的中草药和特殊添加剂的研究已经有一定基础,对筛选出能够与烟草香气味协调,又能保健、减害和减缓呼吸道疾病的中草药,对中和烟气中某些不利成份,增加卷烟香料的双重功能起到了积极作用。云南省在此技术领域大有可为,应采取积极措施,加强技术创新,尽快形成自己独有的专利技术,为提升云南卷烟产品竞争力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四、总结
云南具有得天独厚的烟草种植自然条件,有着广阔的烤烟种植地域。但在烤烟种植品种方面,存在主栽品种单一,不利于烟草工业进行多品种、多产地、多等级、小比例的配方需求;烟草等级还不能满足卷烟配方结构的要求;部分烟叶内在化学成份缺乏协调性等技术问题。到目前为止,我国尚未把烟草纳入植物新品种保护的范围,云南省在烟草品种选育上有很大发展空间。因此,利用国外优良品种与云南烟草资源,采用先进的生物技术、基因技术,选育和开发烟草多抗、高香味、低焦油、中烟碱、含钾高、可用性好的新品种,可从源头上提升云南烟草科技含量。
五、主要参考文献:
1、黄学跃.云南烟草业为国民经济建设作出卓越贡献烟草在线专稿2024-4-12()
2、王彦亭.自主知识产权事关中国烟草安全《中国烟草》(2024年,第13期)
3、程永照等.用高技术改造和发展云南烟草产业研究《烟草科学研究》(2024-7-16)4、2024烟草行业卷烟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结果 中国烟草科技网2024-3-185、云南省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战略研究报告汇编 云南省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2024年1月)
推荐阅读:
区域经济学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国家职业标准(试行)5篇
人力资源部2024工作计划
人事任免制度
浅谈金融产品营销
相关文章:
- [ 九号文库 ]区域经济学
- [ 九号文库 ]交通安全教育活动实施方案
- [ 九号文库 ]产品经理工作手册
- [ 九号文库 ]推动教育管理 提升教学质量[5篇]
- [ 九号文库 ]2024年巡视整改专题生活会个人对照材料文本[范文模版]
- [ 九号文库 ]最新保护动物的演讲稿200字 保护动物的演讲稿500字(十三篇)
- [ 九号文库 ]鲁迅爱书的阅读题答案[五篇材料]
- [ 九号文库 ]以快乐的春节小学生话题作文(合集五篇)
- [ 九号文库 ]立足本职岗位发言稿(15篇)
- [ 九号文库 ]2024公司半年工作总结范本
- [ 九号文库 ]2024年观摩教师教学心得体会简短 教师观摩课心得体会和感悟
- [ 九号文库 ]人民教师演讲稿三分钟(19篇)
- [ 九号文库 ]2024融资工作总结精选五篇
- [ 九号文库 ]2024年老师支教工作总结范文 老师支教工作总结简短精选
- [ 九号文库 ]2024年中学生遵纪守法从我做起演讲稿三分钟 做一个遵纪守法的中学生演讲稿(十一篇)
- [ 九号文库 ]2024年争做文明中学生演讲稿400字(十九篇)
- [ 九号文库 ]实验室安全防护制度(共5篇)
- [ 九号文库 ]2024国家公务员考试报考条件
- [ 九号文库 ]乡镇党委书记关于依法行政的交流发言
- [ 九号文库 ]2024年度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