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热门搜索: 担保合同 销售合同
  •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九号文库

    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

    栏目:九号文库 来源:网络 作者:落日斜阳 时间:2024-09-04 18:45:19 下载.docx文档

    第一篇: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

       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

    我国人口现状的特点还表现为: 人口基数大 新增人口多 人口素质偏低

       农村人口多 人口老龄化的速度加快

    人口的分布不平衡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1982年,我国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公布后,国外一家刊物针对这一资料,算了一笔帐:假如将所有的中国人按4人一排编成队,每队相距1.8米,以每小时5.8千米的速度走过天安门,将需要十多年的时间才能全部通过。按当时中国的人口增长率已降低到1.4/1000计,每分钟大约出生38人,每小时出生2280人,每天出生大约5万多人。假设再把他们的父母在十年内以同样的速度走过天安门期间所生的婴儿计算在内,那么这支队伍全部通过天安门的时间还要再加20个月。截至2024年11月,我国总人口已达到12.9533亿,世界上每5个人中就有一个中国人。有人形象地计算过,这近13亿人口,如果排成一线,可以绕地球赤道26圈。(人口基数大)

    据统计,我国每2秒就有一个婴儿出生,每天出生大约5万人,每年出生大约1900万人,减去同期死亡人口,每年净增长大约在1300万人左右,相当于一个澳大利亚的人口总和。(新增人口多)

    据1990年普查,全国15岁以上人口中,文盲、半文盲约占6.5%,我国每100万人中,科学家、工程师所占的比例是美国的1/15,日本的1/60。据国外统计,在136个国家中,每13人中的大学生数,我国排在第135位。(人口素质偏低)

    据统计,世界农村人口占世界的总人数的44%,美国农业人口只占2%,英国占7.5%,日本占9.7%,而我国13亿人口,农村人口为8.0739亿人,占我国人口总数的63.8%。1997年我国城镇人口占全国人口30%,农村人口占70%。约占世界农业人口的35%。(农村人口多)

    按照国际通行的我人口年龄类型划分标准,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7%以上的国家,称为老年型国家。目前,我国已经有一半的城市进入到老龄化行列。据统计,我国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8811万人,占总人口的6.96%。(人口老龄化的速度加快)

    由于地理、交通、气候条件及经济发展水平的原因,我国东部地区人口稠密,在占国土面积占46%的地区,人口密度高达200人/平方公里,其中稠密地区达1000人以上,而西北部,面积占国土面积的54%,人口只占总人口的5%。

    “黑河--腾冲线”:自我国东北的黑河至西南的腾冲划定的一条虚拟地理分界线,此线以东地狭人多,以西地广人稀。(人口的分布不平衡)

    第二篇:中小企业信贷融资的基本特点和我国的现状

    中小企业信贷融资的基本特点和我国的现状经验表明,通过营造公平的中小企业融资环境、提供多元化的融资渠道、重视大银行的支持作用以及对中小企业实行税收优惠等方法,可以有针对性地缓解中小企业融资困境

    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司长 张 涛

    较高的信贷成本及信息不对称是中小企业信贷融资难的普遍原因。笔者通过国际比较,分析了中外中小企业信贷的基本特点和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现状,并提出了缓解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设想。

    我国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大于国际平均水平

    中小企业信贷是一个国际难题。世界银行2024年11月发表报告(以下简称“世界银行报告”),在45个受调查的国家中,由于银行发放中小企业贷款过程中存在较高的信贷成本和信息不对称,中小企业在银行信贷方面明显居于弱势。大、中、小企业获得银行信贷资金的占比分别为3.0∶1.2∶1.0,即大企业获得的银行信贷资金总量达到了小企业的3倍,是中型企业的2.5倍。从信贷成本来看,大、中、小企业的相对比例分别为1.0∶1.3∶1.4,中小企业信贷成本明显高于大企业。就风险而言,大、中、小企业的贷款不良率分别为3.9%、5.7%和7.4%,中、小企业的风险比大企业分别高46%和90%。

    中国人民银行统计结果表明,当前我国大、中、小企业贷款的不良率分别为1.1%、2.8%和6.0%,比国际大、中、小企业贷款不良率的平均水平分别低2.8个、2.9个和1.4个百分点,中、小企业的风险比大企业分别高155%和445%,表明我国企业风险低于国际水平,但大企业与中小企业的风险差距高于国际水平。尽管如此,我国中、小企业的贷款份额均优于国际水平,大、中、小企业贷款在各类企业贷款中的相对分布达到2.1∶1.5∶1.0。因此,相对国际平均水平而言,我国对中小企业信贷支持力度较大。

    中小企业信贷困难的基本因素

    相对于大企业,中小企业的资金回收成本、信息采集成本和市场交易成本都比较高。经济波动、直接融资渠道不发达、信息共享机制缺失等因素往往还会放大这些成本,从而进一步加剧中小企业信贷融资困难。

    中小企业信息缺失

    由于中小企业生存时间短、经营不稳定,而且较少与银行发生业务往来,商业银行难以掌握足够的信息来判断其信贷风险。中小企业信息缺失导致商业银行难以对其发放贷款,这在征信制度不发达的发展中国家尤为显著。世界银行报告显示,设立专门的征信机构以及贷款申请材料的完善有助于中小企业获得贷款;持有这种观点的发展中国家银行比例为67%,高于发达国家银行23个百分点。2024年、2024年和2024年中国人民银行调查也表明,中小企业因财务状况不良、信用不高和经营管理水平欠佳因素被银行拒绝贷款申请的比例均在50%以上。

    大企业相对中小企业获取信贷资源有优势

    世界银行报告反映,45%的发达国家银行以及15%的发展中国家银行认为,信贷市场上大企业挤占了中小企业的信贷资源,导致中小企业信贷融资困难。一般认为,大企业需要的资金量大,银行放贷操作成本小,风险低,因此,大、小银行均倾向于向大企业放贷,从而挤占中小企业的信贷资源。中国人民银行统计也表明,目前我国企业的直接融资仅占间接融资的10%左右。由于资本市场等直接融资手段尚未成为我国各类企业融资的主渠道,所以尽管资本市场融资成本较低,大量有条件在资本市场融资的大企业仍然主要依靠银行信贷资金,无法使中小企业获得更多的信贷资源。

    经济周期的影响不对称

    中小企业在经营管理规模和市场影响力等方面处于相对弱势,对市场和宏观经济环境波动更为敏感。在经济下行周期时,流动性紧缩首先反映在生产供应链条末端的中小企业。相比大企业,中小企业对利率变化导致的成本上升更为敏感,也没有更多的融资渠道可以替代。而在经济上行周期时,宽松的流动性则首先惠及大企业。世界银行报告表明,39%的银行认为影响发展中国家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首要因素是宏观经济环境的稳定性。

    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现状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渠道不畅,在信贷市场上其融资地位也处于相对弱势,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扩张了信贷资源,为中小企业信贷融资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主要表现在如下几方面:

    中小企业贷款增速持续上升,贷款余额占比稳中有升

    受适度宽松货币政策传导影响,今年年初以来中小企业贷款增速明显上升,贷款余额占比稳中有升。中国人民银行统计表明,目前主要金融机构中小企业贷款(含票据贴现)余额为14.1万亿元,同比增长31.8%,比上年末高18.3个百分点。中小企业贷款余额占企业贷款余额的比例为54.6%,比上年末提高0.9个百分点。其中,小企业贷款余额占企业贷款余额的比例为21.6%,比上年末提高0.2个百分点。

    中小企业特别是小企业不良贷款的水平仍然相对较高

    目前,银行业金融机构发放的贷款中,中型企业不良贷款(包括次级类、可疑类和损失类贷款)余额为2281亿元,比上年末减少341亿元,不良贷款率为2.8%,比上年末下降1.4个百分点;小型企业不良贷款余额为3061亿元,比上年末减少375亿元,不良贷款率为6.0%,比上年末下降2.5个百分点。从数据上看,中小企业不良贷款率有一定幅度的下降,但不良贷款总量减少比较有限,这主要是同期中小企业贷款增长较快所致。同期,大企业不良贷款率为1.1%。总体上看,中小企业特别是小企业不良贷款的水平仍然相对较高。

    中小企业贷款存量主要集中在东部较发达地区,行业主要集中于制造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批发和零售业以及房地产业

    从地域分布看,中小企业贷款主要集中在浙江、江苏、广东、山东、上海、北京、辽宁、福建等八省市,其中浙江、江苏、广东的中小企业贷款主要集中于制造业。

    从行业看,中小企业贷款存量主要集中于制造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批发和零售业以及房地产业;新增量更多地向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倾斜。

    中小企业贷款以抵(质)押形式为主,信用形式贷款余额占比有所上升

    从贷款形式看,抵(质)押形式的中、小企业贷款余额占比分别为49.1%和51.6%,分别比上年末下降1.2个和2.6个百分点;中、小型企业保证贷款余额占比分别为32.8%和32.6%,比上年末分别下降1.3个和高1.5个百分点;中、小企业信用贷款占比分别为18.1%和15.8%,比上年末分别高2.5个和1.1个百分点。

    大型金融机构占据中小企业贷款市场主要份额,中小金融机构仍以服务小企业客户为主

    目前,各类金融机构中小企业贷款(含企业票据直接贴现)余额占全部中小企业贷款余额的比重依次为:国有商业银行(37.1%)、股份制商业银行(21.1%)、农村合作金融机构(15.1%)、政策性银行(13.6%)、城市商业银行(10.6%)、外资金融机构(1.8%)、邮政储蓄银行(0.5%)和城市信用社(0.1%)。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和政策性银行占比共计73.3%,占据了中小企业贷款市场的主要份额。

    中小金融机构以中小企业特别是小企业为贷款发放主要对象,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有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和城市信用社。小企业贷款(含企业票据直接贴现)占城市信用社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发放企业贷款的比重分别为46.9%和33.3%。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和政策性银行发放贷款以大型企业客户为主,小企业贷款占其各项贷款的比重分别为8.4%、11.4%和17.2%。

    缓解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设想

    经验表明,通过营造公平的中小企业融资环境、提供多元化的融资渠道、重视大银行的支持作用以及对中小企业实行税收优惠等方法,可以有针对性地缓解中小企业融资困境。

    营造公平的中小企业融资环境

    世界银行报告表明,给中小企业创造公平的融资环境比简单地提供信贷补贴更为重要。提高信用信息共享水平、降低中小企业进出门槛和产权转让费用有助于中小企业公平地获得银行资金。此外,加强征信建设能够降低中小企业信息采集成本,缓解信息不对称现象,有助于银行加大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在中小企业比较发达的国家,如新西兰的中小企业进入及产权转让成本均为0.2%,荷兰、芬兰及新加坡等国的中小企业退出成本为1%。世界银行报告还表明,较高的退出门槛及严格的劳动管制会显著增加中小企业调整的难度,降低中小企业部门的活力。

    提供多元化的融资渠道,按中小企业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及其行业性质有针对性地满足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

    不同行业、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中小企业有不同的融资需求类型。服务型中小企业主要需要流动资金贷款和经营性开支借款。有关研究表明,种子期企业需要天使基金、个人投资者和政府资助进行研发;起步期企业需要进行私募股权融资;成长期企业要靠私募股权融资或通过创业板上市融资;成熟期的企业较容易从商业银行融资,如果是上市公司,可以通过各种再融资手段实现融资。丰富的融资渠道较好地满足了不同发展阶段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美国“全国小企业金融抽样调查”(NSSBF)的数据表明,1998年在美国中小企业的融资结构中,以“主要所有者”,“天使基金”、“风险基金”(或称“创业投资基金”)和“其他股权”形式为主的股权融资约占总资产的49.6%,而债务融资占其总资产的50.4%。众多的中小企业信贷融资工具以及一些以股权或债权为抵押物的、介于股权与债权之间的夹层贷款或中间融资创新产品,充分满足了生命周期不同阶段和不同行业的中小企业融资需求。目前,我国通过开设创业板、允许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集合发债以及发展库存产品及应收账款抵押贷款等多种方式来拓展中小企业融资渠道。

    推动主要为中小企业服务的中小金融机构的发展

    从企业客户群体看,目前中小型金融机构一半以上的企业客户为小企业。创建以中小企业为服务对象的小额贷款公司,有利于发展中小企业融资。同时,可以放开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上限,在保证“风险可控、监管到位”的前提下,适度扩大存贷比等指标的监管区间。

    在鼓励中小金融机构发展的同时,充分重视大银行在支持中小企业融资中的作用

    传统意义上讲,包括社区银行在内的中小银行在提供中小企业贷款方面具有相对优势。最新研究表明,大银行利用其网络、咨询和科技优势,在提供中小企业信贷服务方面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资产管理、保理、租赁、信用评级等金融服务方面具有相对优势。这些机构通过成立专门的中小企业信贷部、创新中小企业融资工具等方式,成为了中小企业融资的中坚力量。世界银行报告显示,91%的发展中国家银行以及90%的发达国家银行设立了专门的中小企业信贷部门对中小企业进行融资。据2024年英格兰银行报告,英国4家大银行发放了全部中小企业贷款的86%。美国小企业局调查也表明,2024年6月末,美国中小银行、大银行发放的中小企业贷款占全部中小企业贷款的份额分别为55.3%和44.7%。我国大银行也在积极探索为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服务的方式。以建行为例,建行建立了专业化经营的小企业服务体系,积极探索与小企业共赢的路子。创新开发的“速贷通”、“成长之路”、“联贷联保”、“供应链融资”、“循环额度”和“仓单质押”等融资产品,既受到了小企业欢迎,又有效地控制了风险。

    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和担保制度,扩大贷款质押和担保面

    进一步完善中小企业法律制度,特别是完善《担保法》。从法律上明确动产抵押范围,有利于金融机构发展库存产品、应收账款抵押贷款,扩大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贷款服务的范围。研究成立政府性再担保机构以及由企业、财政和金融机构三方出资和市场化运作的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机构,相互合作,达成共赢。

    坚持市场化发展和公平竞争原则,在必要环节上对中小企业提供一定政策扶持

    中小企业绝大多数为私有产权,灵活性高、适应性强,新陈代谢活跃,在必要环节上对中小企业应予以一定的政策扶持,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除修订中小企业标准,使扶持政策能够惠及真正的中小企业之外,合理降低中小企业实际税赋、减少行政收费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办法。美国税收制度实行的是有利于中小企业的累进税制,为中小企业提供半年的纳税宽限期,同时对于雇员人数在25人以下的微小企业按个人所得税率征收。德国对大部分中小手工业企业免征营业税;降低所得税下限;对在德国东部投资的中小企业提供总投资额15%~23%的财政补贴;对为中小企业提供贷款的银行提供利息补贴,幅度一般为2%~3%。亚太经合组织(APEC)的报告显示,从1994年到2024年,亚太国家对中小企业融资的支持力度明显加强。在2024年,为中小企业实施减税政策的国家占比上升至60%,比1994年上升了42%。2024年,我国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将工业和商业小规模纳税人的征收率分别由6%和4%统一降至3%,减轻了中小企业税收负担。

    千方百计做好中小企业服务工作

    各国中小企业在劳动力素质、经营管理水平、科技水平和市场竞争力等方面参差不齐、差异较大。发达国家政府在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方面很重要的经验是做好对中小企业的服务工作。很多国家成立了专门为中小企业服务的政府机构、投资公司,为中小企业提供包括法律、评估、融资、会计、人才、产业等方面的咨询服务和人员培训。未来,我国政府应进一步加强中小企业征信建设,使征信记录对信贷发放能够起到有效的支持和补充作用

    第三篇:我国国家公务员制度基本特点

    我国国家公务员制度基本特点

    公务员制度的基本概念

    一、国家公务员:

    国家公务员是指代表国家从事社会公共事务管理,行使国家行政权力,履行国家公务的人员。各国对公务员的称谓有所不同,英国称“文职人员”,法国称“职员”或“官员”,美国称“政府雇员”。

    二、国家公务员制度:

    国家公务员制度是指党和国家对国家公务员进行管理的有关法律、法规、政策等的统称或总称。其中包括《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和录用、考核、奖励、纪律、职务升降、培训、交流、回避、工资、保险、福利、辞职辞退、退休、申诉、控告等单项制度及实施办法、实施细则等。

    三、建立国家公务员制度:

    建交国家公务员制度就是制定法规,对政府中行使国家行政权力、执行国家公务的人员依法进行科学管理的过程。

    四、国家公务员的范围:

    国家公务员是指各级国家行政机关中除工勤人员以外的工作人员。考虑到我国机构编制的实际情况,对行使国家行政权力、从事行政管理活动,但使用事业编制的单位中除工勤人员以外的工作人员,也列入国家公务员的范围。

    需要指明的是各级人民政府组成人员是国家公务员,但他们的产生和任免,要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各级政府组成人员是由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选举产生或决定任命的。

    我国国家公务员制度是根据我国的国情建立的,同时又改革了传统的人事制度的弊端,因此它既不同于西方文官制度,也不同于我国传统的人事管理制度。

    与西方文官制度比较,有以下几点不同:

    1.我国公务员制度坚持和体现了党的基本路线,而西方文官制度则标榜“政治中立”。在《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的总则中,明确规定“国家公务员制度贯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的基本路线。”这说明我国公务员制度是党的组织路线,而西方文官不得参加党派活动,不得带有政治倾向。

    2.我国公务员制度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而西方文官制度要求公务员与“党派脱钩”。我国公务员制度根据党的组织人事路线、方针、政策制定,坚持党对人事工作的领导。各级政府组成人员的国家公务员是由各级常委及其组织部门负责考察,依法由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选举或决定任免。西方文官制度对公务员的管理强调“与党派脱钩”,公务员职务晋升不受政党干预。

    3.我国公务员制度强调德才兼备,西方文官制度缺乏统一的,全面的用人标准。国家公务员在录用中采用公开考试、严格考核、对思想政治方面要求严格。在晋升中注重思想政治表现和工作实绩。因此坚持德才兼备标准是国家公务员制度的重要特色。

    4.我国公务员制度强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国家公务员不是一个独立利益集团,而西方文官是一个单独的利益集团。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我国公务员的考核、奖惩、晋升等都要考察其为人民服务的精神。西方文官制度中的公务员,可以通过自己的工会等组织同政府谈判,最大限度维护自己的利益。国家公务员制度与传统的人事制度比较,也是有差别的:

    1、国家公务员制度在科学化、法制化上比传统的人事制度有很大的提高。

    国家公务员制度是分类管理的一种制度,是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管理的一整套规范。它除了有总法规,还有若干个配套的单项法规及其实施细则、实施方案,从而形成一个健全的法规体系。

    2、国家公务员制度在管理机制上比传统人事制度进一步健全和强化。

    (1)国家公务员制度有竞争择优机制。在公务员考试、考核、晋升、任免等方面都体现了优胜劣汰机制,保证每个职位都有最优秀的人员来担任。

    (2)国家公务员制度有廉政勤政保障机制。《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中对公务员的义务、纪律、考核、奖励、回避等方面都加以严格约束,并通过监督来加以保障。

    (3)国家公务员具有能上能下、新陈代谢机制。国家公务员制度对公务员进行考核,如不能胜任工作要免职。并实行不同职务的最高任职限制、年龄及部分职务的聘任制度。公务员在录用和调任上严格把关,提高公务员的素质。另外,还实行人员交流、竞争上岗、职位轮换、和职务聘任制,打破终身制,增强行政机关的活力。

    3、国家公务员制度在队伍优化上比传统的人事制度有新的突破。

    (1)国家公务员制度是在行政管理体制和机构改革的基础上推行的。

    (2)国家公务员制度是在人员精简基础上建立的。

    4、国家公务员制度在工资、福利、保险上比传统人事制度科学合理。公务员实行新的职级工资制,按不同的职能分为职务工资、级别工资、基础工资、工龄工资四个组成部分。

    第四篇:我国国家公务员制度基本特点

    我国国家公务员制度基本特点

    我国国家公务员制度是根据我国的国情建立的,同时又改革了传统的人事制度的弊端,因此它既不同于西方文官制度,也不同于我国传统的人事管理制度。

    与西方文官制度比较,有以下几点不同:

    1.我国公务员制度坚持和体现了党的基本路线,而西方文官制度则标榜“政治中立”。在《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的总则中,明确规定“国家公务员制度贯彻以经济建设为中 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的基本路线。”这说明我国公务员制度是党的组织 路线,而西方文官不得参加党派活动,不得带有政治倾向。

    2.我国公务员制度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而西方文官制度要求公务员与“党派脱钩”。我国公务员制度根据党的组织人事路线、方针、政策制定,坚持党对人事工作的领导。各级政府组成人员的国家公务员是由各级常委及其组织部门负责考察,依法由各级人民代 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选举或决定任免。西方文官制度对公务员的管理强调“与党派脱钩 ”,公务员职务晋升不受政党干预。

    3.我国公务员制度强调德才兼备,西方文官制度缺乏统一的,全面的用人标准。国家 公务员在录用中采用公开考试、严格考核、对思想政治方面要求严格。在晋升中注重思想 政治表现和工作实绩。因此坚持德才兼备标准是国家公务员制度的重要特色。

    4.我国公务员制度强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国家公务员不是一个独立利益集 团,而西方文官是一个单独的利益集团。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我国 公务员的考核、奖惩、晋升等都要考察其为人民服务的精神。西方文官制度中的公务员,可以通过自己的工会等组织同政府谈判,最大限度维护自己的利益。

    国家公务员制度与传统的人事制度比较,也是有差别的:

    1、国家公务员制度在科学化、法制化上比传统的人事制度有很大的提高。

    国家公务员制度是分类管理的一种制度,是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管理的一整套规范。它 除了有总法规,还有若干个配套的单项法规及其实施细则、实施方案,从而形成一个健全 的法规体系。

    2、国家公务员制度在管理机制上比传统人事制度进一步健全和强化。

    (1)国家公务员制度有竞争择优机制。在公务员考试、考核、晋升、任免等方面都体 现了优胜劣汰机制,保证每个职位都有最优秀的人员来担任。

    (2)国家公务员制度有廉政勤政保障机制。《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中对公务员的义 务、纪律、考核、奖励、回避等方面都加以严格约束,并通过监督来加以保障。

    (3)国家公务员具有能上能下、新陈代谢机制。国家公务员制度对公务员进行考核,如不能胜任工作要免职。并实行不同职务的最高任职限制、年龄及部分职务的聘任制度。公务员在录用和调任上严格把关,提高公务员的素质。另外,还实行人员交流、竞争上岗、职位轮换、和职务聘任制,打破终身制,增强行政机关的活力。

    3、国家公务员制度在队伍优化上比传统的人事制度有新的突破。

    (1)国家公务员制度是在行政管理体制和机构改革的基础上推行的。

    (2)国家公务员制度是在人员精简基础上建立的。

    4、国家公务员制度在工资、福利、保险上比传统人事制度科学合理。公务员实行 新的职级工资制,按不同的职能分为职务工资、级别工资、基础工资、工龄工资四个组成 部分。

    第五篇:我国商业银行的基本现状

    我国商业银行的基本现状

    商业银行作为一个国家经济体系的绝对主体,其作用不言而喻,我国改革开放30年以来,商业银行为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无可替代的作用,在发挥作用的过程中,商业银行自身也不断发展,逐渐符合现代商业银行的要求。但是显而易见我国的商业银行还有很多的问题和极大的发展潜力。

    我国现时期商业银行呈现以下特点,我国专业银行商业化改革是在市场经济刚刚起步条件下进行的,这就决定了在转换过程中商业银行存在许多了矛盾和问题。具体而言,就是我国的商业银行是“既大又差”。

    1)银行业经营效益指标衡量。

    银行业经营业绩的指标主要有5个指标:总资产净回报率(总资产/税前利润×100%),资本净回报率(资本金/税前利润× 100%),成本收入比率(总成本/总收入×100%),利息收入比率(利息收入/总收入×100%),不良资产率(不良资产/总资产×100%)。总资产净回报率(ROA),是衡量银行业资源利用效率的指标。银行资源利用效率高,总资产净回报率就高,反之就低,也反映银行对资金资源配置不科学。资本净回报率(RoE),是衡量对银行业投资效益的指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是讲究投资回报率,追求高投资回报率的。资回报率高,就能吸引投资者增加投资,反之,投资吸引力下降,当投资回报率低于社会平均投资回报率时,投资者还会选择收回投资。投资回报率高低实际上是银行业经营管理效率的体现。成本收入比率,是衡量银行业经营成本与收入比率的指标。该指标高就说明银行成本高,反之,成本就低,也说明经营投入产出比高,反映经营效率高。利息收入比率,是衡量银行业收入结构的指标。利息收入比率低,说明银行业收入对利息收入的依赖度低,收入结构趋好。反之,利息收入比率高,反映需要调整产品结构,进而调整收入结构。不良资产率(Non-PerformaneeL oan),是衡量银行不良资产与总资产的指标。该指标低,说明盈利资产多,或者称生息资产多,盈利能力高,反之,盈利能力低。常年保持在1%左右。

    2)商业银行评级低、效益差。

    2024年11月份,国际“标准普尔”信用评级公司对我国15家

    银行金融机构的市场地位、资产质量、融资与资金流动性、资本率、盈利和政府支持状况进行信用评级。结果除国家开发银行和进出口银行这两家政策性银行获的BBB级信用外,其余13家银行的信用状况均在BBB以下。据英国《银行家》杂志2024对世界1000家大银行排名,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

    行按照一级资本排名分别列7,18,21,29位,按资产总额排名分别列15,34,39,31,均排在前40名以内。但是按照资本利润率或者资产收益率排名则都排在730名以后,基本上届于经营最差的20%之列。

    3)经营指标差异。

    目前,我国银行业经营效益指标与国际上先进指标差距大。据有关资料显示:国际上前100银行近10年平均总资产净回报率为1%,资本金净回报率24%以上,成本收入比率为35-45%之间,利息收入比率为60%,德国银行业的利息收入比率才40%。国际上前100家银行的平均指标,是国际中等偏上指标。按此指标衡量,目前我国银行业的经营效益处于低效运作阶段,巫待改进口第四,不良贷款比率高。

    4)资产质量差。

    我国商业银行的资产质量差已经成为阻碍商业银行发展的一个硬伤。1999年我国为减轻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压力,分别成立了华融、长城、东方和信达4家资产管理公司,承接4家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和政策性银行1.4万亿元的不良资产。各商业银行也实行了不良贷款下降硬指标考核,加大了不良资产清收和化解力度,但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依然比例高,数额大,居高不下。据中国人民银行《2024年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金融时报2024/2/25)公布数据显示:“按照一逾两呆口径,2024年末,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贷款余额2.4万亿元,比年初下降1574亿元;不良贷款率15.19%,比年初

    下降4.69个百分点《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公布,按照五级分类统计,年末银行业主要金融机构不良贷款余额为2.44万亿元,比年初减少1906亿元,不良贷款的比例为17.8%,比年初下降5.32个百分点。而国际—亡前100家大银行,按五级分类不良贷款比率仅2-30%。先进的银行如瑞典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率常年保持在1%左右,2024年12月31日结束时只有0.8%。

    针对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国家正在采取积极措施,加快改革步伐,保证商业银行体系实现良好运转。

    1)进一步推动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提高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水平。中国国有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革是国有银行走出困境,增强实力的有效途径在借鉴发达国家的银行改革的经脸基袖上,寻找新的银行发展道路,来取总行控股的金触控股公司模式可以优化金融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按照国家地方、国企民营企业、外资、自然人等分别持股的方式,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要求,重建抓行内部的治理结构,构造新的经营机制。使商业银行股权多元化、各自享有独立的经营管理权.总行作为各家银行的持股公司或控股公司行使其管理权、这

    样可以促进银行间竞争,提高银行运作效率,增强银行竞争实力。

    2)中国银行业应逐渐走向综合化经营和监管的体制。

    从世界各国的银行体制来看,在保证金融体系安全与稳健运行的前提下,从顺应市场潮流与促进社会资本的有效分配的角度考虑,企业经营已经成为一种国际趋势。中国银行业应借鉴美国混业经营的模式.通过设立一种在统一的内部组织机构下以及资金、人员、业务相对分离的形式下实现金融混业经营。由于中国金融业发展还不成熟,中国银行业的综合化发展应采取渐进的方式.从确保银行业稳健经营、维护存救者利益、增强公平竞争意识,在金融业进一步对外开放的过程中逐步扩大业务相互渗透的比例。用五年左右的时间完成中国金融业炸合化发展改革,缩短与发达国家银行业之差距,增强中国银行的竞争实力

    3)努力开拓银行业务体系,积极创新。

    21世纪的金融业将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的优质服务,金融业的经营将围晓客户雷求为中心而开展。在此金触环境下,我国商业银行要打破过去传统的概念和运作方式,广泛使用电子计算机技术.应直接引进较为先进的信息技术和设备,建立集约化、科技化的现代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模式和发展目标,努力增加金融产品的科技含量,尽快开发和完善电话和网上银行等银行服务应用系统,向客户提供多元化的金触服务和远程金触服务加快电话银行服务、家庭银行服务业务的发展,逐步实现银行业务自动化、综合管理信息化和客尸服务全面化。

    4)大力发展各项代理业务,投资银行业务寻求突破口,增加利润点。积极探索和开展与资本市场和保险市场有关的业务。通过债券回购交易、同业拆借、发放股票质抑货款等果道,加大时外商的触资力度;大力开展与直接融资市场有关的中间业务.如基金托管、理对咨询和为资本市场服务的清算、转账、资金汇划等业务;利用人多、网点多优势.办理商业保险、社会保险保障代理业务:在国内或国际货币市场上负责部分货币市场工具的发行承销、包销、代销、自销、代理等;开展投资银行业务,如:融资顾问、企业财务顾问、基金托管、企业重组与兼并顾问、项目融资顾问、投资顾问等。

    5)加快金融业务创新,提高我国银行业的竞争力。

    金融创新包括市场创新和制度创新,市场创新以金融工具、机构和经营手段创街为主要内容,当前我国银行业首先要注重金融业务的创断,努力开发一些金融创新业务,从专业化向多元化、全能化发展从分业经营走向综合经营。我国商业银行要充分利用我国证券市场,改革单一的资产类型增加证券资产的份顺,把资产(如项目贷款、出口信贷、长期的银团货欲等)转换为证券的方式出售给投资者。这样银行可以很快收回货款资金,加快资金周转,用于新的业务之中实现资产结构最优化:这样可以防范、降低风脸,公司增加瓜利,提高竞争能力一加

    强金融产品和工具创新,根据中国市场和客尸的特点图绕股权工具、债务工具、衍生工具和合成工具进行产品创新。

    我国的商业银行经过改革开放以来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具有一定的规模,特别经过04年以来的4大银行股份制改造我国的商业银行在加入WTO的新形势下不断提高着自身的竞争力迎接着新挑战。但是在发展的同时我国商业银行所暴露的大量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我们必须从体制上,结构上,商业银行的本质上下手对我国的商业银行进行有益的调整,由此才能提高商业银行这一金融主体的有效作用,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做出贡献。



    推荐阅读:
    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
    自平衡多级泵长沙奔腾泵业-售后服务及产品质量承诺书
    幼儿园防范暴力事件的应急预案
    松原市宁江区产业的发展与布局
    道路交通秩序集中整治工作实施方案
    中学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