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热门搜索: 加工合同 技术合同
  •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九号文库

    九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知识点(5篇)

    栏目:九号文库 来源:网络 作者:风月无边 时间:2024-09-18 21:10:29 下载.docx文档

    第一篇:九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知识点

    一切知识都源于无知,一切无知都源于对知识的认知。最根深蒂固的无知,不是对知识的无知,而是对自己无知的无知。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九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九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知识1

    诗词名句

    1.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2.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3.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4.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5.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6.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7.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8.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9.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10.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11.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12.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秋瑾《满江红》)

    13.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秋瑾《满江红》)

    14.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秋瑾《满江红》)

    15.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秋瑾《满江红》)

    16.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苏轼《定**》)

    17.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苏轼《定**》)

    18.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陈与义《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

    19.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陈与义《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

    20.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辛弃疾《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九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知识2

    《满江红》

    主题思想:这首词反映了她在封建婚姻家庭和旧礼教的束缚中,走向革命道路前夕的苦闷彷徨和投身革命的雄心壮志。

    (1)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

    “又”字体现了作者对时光飞逝、年华虚度的感慨。

    (2)自选角度赏析“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

    “拭”字,写秋色澄明,十分传神。然而明丽的秋景都不能抹去国难心愁,乐景反增悲哀。

    (3)赏析“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

    运用“四面楚歌”的典故,写出国家四面受敌、孤立无援的困境,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担忧。

    (4)任选角度赏析“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

    三字短句,短促有力,通过身心对比和反衬,写出了词人不是男儿胜似男儿的豪迈气概,抒发了作者渴望投身革命、报效国家的思想感情。

    (5)赏析“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直抒胸臆,引用白居易《琵琶行》“江州司马青衫湿”的典故,抒发了词人走向革命前夕的苦闷,知音难觅的悲伤,对自己前途的担忧。

    九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知识3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内容介绍:

    上阕写军营中的生活,写了看剑、吹角、分肉、奏乐、点兵五件事情;下阕写激烈的战斗场面,主要写了骑快马、挽强弓、收失地、留美名,最后回到“可怜白发生”的现实中,词作从雄壮转为悲壮,抒发了作者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爱国情感和报国无门、壮志未酬的悲愤之情。

    (1)《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语以寄》作者自称是“壮词”,说说“壮”表现在哪里?

    ①从题材上看,是写军营中的生活情景,看剑,听角声和塞外曲,分八百里炙,沙场点兵,骑快马,挽强弓,这种种情境都极勇猛、雄健;

    ②从思想感情上看,表达的是为国立功的雄心壮志;

    ③从语言风格上看,壮丽而不“纤巧”,所以叫做“赋壮词”。

    (2)“醉里挑灯看剑”,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境?

    “醉”表现了作者内心的愁苦,“挑灯看剑”可见作者仍然希望浴血征战,杀敌报国的强烈愿望。

    (3)“八百里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这两句词,营造了一种什么样的氛围?

    营造了将士们奏乐吃肉、豪迈高昂的军营生活氛围。

    描绘画面:士兵们欢欣鼓舞,饱餐将军分发的烤牛肉,军中奏起了振奋人心的战斗乐曲。

    (4)试体味“沙场秋点兵”一句中“秋”字的表达效果。

    既点明了季节,也为战士出征增添了肃杀的气氛,隐含词人仍渴望再从军杀敌,建功立业的愿望。

    (5)赏析“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典故和比喻手法,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生动再现了紧张而激烈的战斗场面,充分表达了词人的爱国激情和雄心壮志。

    (6)简要分析“可怜白发生”在内容上和情感上的作用。

    内容上:起点明主旨作用,从回忆到现实;情感上:化雄壮为悲壮,抒发了报国无门、壮志难酬之情。

    (7)根据你所掌握的历史知识,说说“了却君王天下事”中的“天下事”指的是什么?

    收复中原,统一国家。

    九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知识4

    《江城子 密州出猎》

    内容:全词分为上下两阕,上阕写 密州出猎的盛大的场面;下阕写渴望报效国家的豪情壮志。

    主题:这首词通过太守出猎场面的描写,表现了作者渴望杀敌报国、建立功业的豪情壮志。

    (1)老夫聊发少年狂”中的“狂”字在整首词中有何作用?体现在哪些地方?

    “狂”字是上阕的文眼,奠定全词纵情豪迈的感情基调,贯穿全文。

    “狂”的表现:①劲装出猎;②千骑相随;③全城人随观;④自比孙郎。

    (2)任选角度赏析“千骑卷平冈”。

    ①描绘画面:太守率领众多随从,纵马飞奔,像狂风一样越过小山冈。

    ②炼字:“卷”字极具表现力,既写出了出猎时千骑奔腾时的壮阔场景,又表现了出猎者行走之快,精神抖擞。突出大军席卷山冈的宏大气势。

    (3)赏析“亲射虎,看孙郎。”

    化用“孙权射虎”的典故,以孙权自比,表现自己打猎时的英勇形象,写出了词人狩猎的豪情与狂放。

    (4)“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一句有什么含义?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

    运用“冯唐出使”的典故,词人以魏尚自比,表达了自己希望得到朝廷重用,驰骋沙场、杀敌报国的思想感情。

    (5)任选角度赏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炼字:“挽”表现出拉满弓的强劲姿态,信心百倍。激情无比。

    情感:最后三句表达了词人乐观自信的人生态度,坚信终有一天会为国杀敌立功,抒发了词人强烈的爱国情怀。

    九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知识5

    《渔家傲》

    内容:全词分为上下两阕,上阕写塞外秋景,下阕抒发边关将士的愁情。

    思想感情:《渔家傲》这首词通过写边塞的荒凉萧瑟的战地风光,表现了作者壮志难酬的感慨和思乡忧国的情怀。

    (1)写景以“异”字统领上片,描写“雁去衡阳”、“边声四起”、“落日孤城”三个画面。通过雁去、边声、孤城、长烟、落日等景物,渲染了西北边塞 荒凉萧瑟气氛。

    (2)赏析“衡阳雁去无留意”。

    拟人,把大雁人格化,生动形象的写出了西北边塞的荒凉寒冷,侧面表现了守边将士的艰辛。

    (3)赏析“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借用东汉窦宪“刻石勒功”的典故,委婉含蓄的表达了将士们渴望建功立业又思念家乡的矛盾心情。

    (4)赏析“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互文,悲怆含蓄地表达了将士们壮志难酬的感慨和思乡忧国情怀,也含蓄的表达了作者对朝廷腐朽、软弱,不修武备,不重边功的愤懑不平。

    (5)描绘“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的画面,在词中起到什么作用?

    在崇山峻岭之间,坐落着一座孤零零的小城,当暮霭生成,夕阳西下时,城门便紧紧关闭。同时点明了战事吃紧,戒备森严的特殊背景。

    九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知识点

    第二篇: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古诗词(必备)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古诗词

    从军行

    杨炯 唐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月下独酌

    李白 唐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相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羌村三首(之三)杜甫 唐

    群鸡正乱叫,客至鸡斗争。驱鸡上树木,始闻叩柴荆。父老四五人,问我久远行。手中各有携,倾榼浊复清。“莫辞酒味薄,黍地无人耕。兵戈既未息,儿童尽东征。” 请为父老歌,艰难愧深情。歌罢仰天叹,四座泪纵横。

    登楼

    杜甫 唐

    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

    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岑参 唐

    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黄沙茫茫黄入天。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虏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车师西门伫献捷。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韩愈 唐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望月有感

    白居易 唐

    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因望月有感,聊书所怀,寄上浮梁大兄、於潜七兄、乌江十五兄,兼示符离及下邽弟妹。时难年荒世业空,弟兄羁旅各西东。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雁门太守行

    李贺 唐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王观 唐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

    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别云间 夏完淳 明末

    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无限河山泪,谁言天地宽!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第三篇:九年级语文下册课外古诗词赏析

    九年级语文下册课外古诗词赏析

    从军行·杨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注释】:

    1.从军行:乐府《相和歌·平调曲》旧题。

    2.牙璋:调兵的符信,分两块,合处凸凹相嵌,叫做“牙”,分别掌握在朝廷与和主将手中,调兵时以此为凭。

    3.凤阙:是皇宫的代称。

    4.龙城:匈奴的名城,借指敌方要地。

    5.凋:此处意为“使脱色”。旗画:军旗上的彩画。

    6.百夫长:指下级军官。

    【简析】:

    前两句写边报传来,激起了志士的爱国热情。诗人并不直接说明军情紧急,却说“烽火照西京”,通过“烽火”这一形象化的景物,把军情的紧急表现出来了。一个“照”字渲染了紧张气氛。“心中自不平”,是由烽火而引起的,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他不愿再把青春年华消磨在笔砚之间。一个“自”字,表现了书生那种由衷的爱国激情,写出了人物的精神境界。首二句交待了整个事件展开的背景。

    第三句“牙璋辞凤阙”,描写军队辞京出师的情景。这里,诗人用“牙璋”、“凤阙”两词,显得典雅、稳重,既说明出征将士怀有崇高的使命,又显示出师场面的隆重和庄严。

    第四句“铁骑绕龙城”,显然唐军已经神速地到达前线,并把敌方城堡包围得水泄不通。“铁骑”、“龙城”相对,渲染出龙争虎斗的战争气氛。一个“绕”字,又形象地写出了唐军包围敌人的军事态势。

    五六两句开始写战斗,诗人却没有从正面着笔,而是通过景物描写进行烘托。“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前句从人的视觉出发:大雪弥漫,遮天蔽日,使军旗上的彩画都显得黯然失色;后句从人的听觉出发:狂风呼啸,与雄壮的进军鼓声交织在一起。两句诗,有声有色,各臻其妙。诗人别具机抒,以象征军队的“旗”和“鼓”,表现出征将士冒雪同敌人搏斗的坚强无畏精神和在战鼓声激励下奋勇杀敌的悲壮激烈场面。

    诗的最后两句:“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直接抒发从戎书生保边卫国的壮志豪情。艰苦激烈的战斗,更增添了他对这种不平凡的生活的热爱,他宁愿驰骋沙场,为保卫边疆而战,也不愿作置身书斋的书生。译文

    报警的烽火传到了长安,壮士的心怀哪能够平静。调兵的符令刚出了宫门,将军的骑士就直捣龙城。雪搅昏天军旗褪了彩色,风狂刮的声音裹着鼓声。

    我羡慕百夫长冲锋陷阵,谁还耐守笔砚做个书生。

    赏析:

    杨炯是初唐四杰之一,擅长五律,其边塞诗写得雄浑刚健,有《盈川集》。唐汝询曰:“此盈川抱才不遇而发愤于从军也,不平之感者,正以朝廷尊宠武臣,使穷深入,虽未免风雪之苦,而有茅士之封,是百夫之长胜吾辈矣。”

    【评析】:

    “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的从军、出塞之作,表现知识分子立功边陲的壮志豪情,慷慨雄壮,令人感动,对盛唐边塞诗的高度繁荣和成熟,有一定的影响。杨炯的从军行,是代表作之一。这首诗借用乐府旧题“从军行”,描写一个读书士子从军边塞、参加战斗的全过程。仅仅四十个字,既揭示出人物的心理活动,又渲染了环境气氛,笔力极其雄劲。

    这首短诗,写出书生投笔从戎,出塞参战的全过程。能把如此丰富的内容,浓缩在有限的篇幅里,可见诗人的艺术功力。首先诗人抓住整个过程中最有代表性的片断,作了形象概括的描写,至于书生是怎样投笔从戎的,他又是怎样告别父老妻室的,一路上行军的情况怎样,……诗人一概略去不写其次,诗采取了跳跃式的结构,从一个典型场景跳到另一个典型场景,跳跃式地发展前进。

    如第三句刚写了辞京,第四句就已经包围了敌人,接着又展示了激烈战斗的场面。然而这种跳跃是十分自然的,每一个跨度之间又给人留下了丰富的想象余地。同时,这种跳跃式的结构,使诗歌具有明快的节奏,如山崖上飞流惊湍,给人一种一气直下、一往无前的气势,有力地突现出书生强烈的爱国激情和唐军将士气壮山河的精神面貌。

    初唐四杰很不满当时纤丽绮靡的诗风,他们曾在诗歌的内容和形式上作过颇有成效的开拓和创新,杨炯此诗的风格就很雄浑刚健,慷慨激昂。尤其是这样一首描写金鼓杀伐之事的诗篇,却用具有严格规矩的律诗形式来写,很不简单。律诗一般只要求中间两联对仗,这首诗除第一联外,三联皆对。不仅句与句对,而且同一句中也对,如“牙璋”对“凤阙”,“铁骑”对“龙城”。整齐的对仗,使诗更有节奏和 气势,这在诗风绮靡的初唐诗坛上是很难能可贵的。

    1、作者杨炯,与王勃、卢照邻、骆宾王,合称“初唐四杰”。

    2、首联中“照”字用得非常生动传神,富于表现力,请说说它的表达作用? 照”是“照亮”的意思; 本句的意思是“边塞的报警烽火传到了首都,照亮了长安”; 用夸张手法,突出强调了外患严重、战事紧急的军情,使人仿佛真的看见战火就在眼前,渲 染了紧张的气氛。紧张的局势,势必引起诗人的关注,自然而然的引出下文的“心 中自不平。

    3、赏析“雪暗雕旗画,风多杂鼓声”一句。大雪弥漫,天色昏暗,使军旗上的图案颜色变得模糊黯淡了;狂风呼啸,战况激烈,夹杂着紧急的战鼓和呐喊。两句诗运用景物描写,以战地风雪烘托出战场的紧张和肃杀气氛,分别从视觉和听觉方面,表现了出征将士冒雪同敌人搏斗 的坚强无畏精神和在战鼓声的激励下奋勇杀敌的悲壮激烈的场面。

    4、“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一句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即:本诗的中心思想)直抒胸臆,抒发了作者投笔从戎、驰骋沙场、保边卫国的 壮志豪情及当时唐王朝强大国势和举国上下一往无前的民族心态的赞美。

    月下独酌(其一)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相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注释

    1.陶渊明《杂诗》:“欲言无余和,挥杯劝孤影。” 2.独酌:酌,饮酒。指独自饮酒。

    3.三人:指月亮、作者及其身影。

    对:朝着不解饮:不会喝酒 6 徒:徒然,白白地。7.将:和。行乐须及春:意谓趁着春天好时光及时行乐。及春:趁着阳光明媚之时

    月徘徊:月亮因我歌而徘徊不进。无情游:不是一般的世情,超乎世俗的情谊。指忘却世情的交游

    相期:相约会。邈(miǎo):遥远。13云汉:银河。

    诗文解释(1)

    我准备一壶美酒,摆在花丛之间,自斟自酌无亲无友,孤独一人。

    我举起酒杯邀请媚人的明月,低头窥见身影,共饮已有三人。

    月儿,你即不会喝酒?影儿,你徒然随偎我这个孤身!

    暂且伴随月和影,这无情瘦影吧,我应及时行乐,趁着春宵良辰。

    月听我吟诗,在九天徘徊不进,影随我舞剑,在地上蹦跳翻滚。

    清醒之时,咱们尽管作乐寻欢,醉了之后,免不了要各自离散。

    月呀,愿和您永结忘却世情的交游,约定在天上相会。

    诗文解释(2)

    在花丛中摆上一壶美酒,我自斟自饮,身边没有一个亲友。举杯向天,邀请明月,与我的影子相对,便成了三人。明月既不能理解开怀畅饮之乐,影子也只能默默地跟随在我的左右。我只得暂时伴着明月、清影,趁此美景良辰,及时欢娱。我吟诵诗篇,月亮伴随我徘徊,我手舞足蹈,影子便随我蹁跹。清醒 时我与你一同分享欢乐,沉醉便再也找不到你们的踪影。让我们结成永恒的友谊,来日相聚在浩邈的云天。【诗词赏析】

    这首诗约作于天宝三载(744),时李白在长安。诗人写自己在花间月下独酌的情景。“对影成三人”句构思奇妙,表现了他孤独而豪放的情怀。《李诗直解》:“此对月独饮,放怀达观以自乐也。”傅庚生《中国文学欣赏举隅》:“花间有酒,独酌无亲;虽则无亲,邀月与影,乃如三人;虽如三人,月不解饮,影徒随身;虽不解饮,聊可为伴,虽徒随身,亦得相将。及时行乐,春光几何?月徘徊,如听歌;影零乱,如伴舞。醒时虽同欢,醉后各分散;聚时似无情,情深得永结;云汉邈相期,相亲慰独酌。此诗一步一转,愈转愈奇,虽奇而不离其宗。青莲奇才,故能尔尔,恐未必苦修能接耳。”

    题解

    原诗共四首,此是第一首。诗写诗人在月夜花下独酌,无人亲近的冷落情景。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表现出由孤独到不孤独,再由不孤独到孤独的一种复杂感情。李白仙才旷达,物我之间无所容心。此诗充分表达了他的胸襟。诗首四句为第一段,写花、酒、人、月影。诗旨表现孤独,却举杯邀月,幻出月、影、人三者;然而月不解饮,影徒随身,仍归孤独。因而自第五句至第八句,从月影上发议论,点出“行乐及春”的题意。最后六句为第三段,写诗人执意与月光和身影永结无情之游,并相约在邈远的天上仙境重见。全诗表现了诗人怀才不遇的寂寞和孤傲,也表现了他放浪形骸、狂荡不羁的性格。邀月对影,千古绝句,正面看似乎真能自得其乐,背面看,却极度凄凉。

    赏析一

    这首诗突出写一个“独”字。李白有抱负,有才能,想做一番事业,但是既得不到统治者的赏识和支持,也找不到多少知音和朋友。所以他常常陷入孤独的包围之中,感到苦闷、彷徨。从他的诗里,我们可以听到一个孤独的灵魂的呼喊,这喊声里有对那个不合理的社会的抗议,也有对自由与解放的渴望,那股不可遏制的力量真是足以“惊风雨”而“泣鬼神”的。

    开头两句“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已点出“独”字。爱喝酒的人一般是不喜欢独自一个人喝闷酒的,他们愿意有一二知己边聊边饮,把心里积郁已久的话倾诉出来。尤其是当美景良辰,月下花间,更希望有亲近的伴侣和自己一起分享风景的优美和酒味的醇香。李白写这首诗的时候正是这种心情,但是他有酒无亲,一肚子话没处可说,只好“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邀请明月和自己的身影来作伴了。这两句是从陶渊明的《杂诗》中化出来的,陶诗说:“欲言无予和,挥杯劝孤影。”不过那只是“两人”,李白多邀了一个明月,所以是“对影成三人”了。

    然而,明月是不会喝酒的,影子也只会默默地跟随着自己而已。“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结果还只能是自己一个人独酌。但是有这样两个伴侣究竟是好的,“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暂且在月和影的伴随下,及时地行乐吧!下面接着写歌舞行乐的情形:“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月徘徊”,是说月被我的歌声感动了,总在我身边徘徊着不肯离去。“影零乱”,是说影也在随着自己的身体做出各种不很规矩的舞姿。这时,诗人和他们已达到感情交融的地步了。所以接下来说:“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趁醒着的时候三人结交成好朋友,醉后不免要各自分散了。但李白是不舍得和他们分散的,最后两句说:“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无情”是不沾染世情的意思,“无情游”是超出于一般世俗关系的交游。李白认为这种摆脱了利害关系的交往,才是最纯洁的最真诚的。他在人间找不到这种友谊,便只好和月亮和影子相约,希望同他们永远结下无情之游,并在高高的天上相会。“云汉”,就是银河,这里泛指远离尘世的天界。这两句诗虽然表现了出世思想,但李白的这种思想并不完全是消极的,就其对社会上人与人之间庸俗关系的厌恶与否定而言,应当说是含有深刻的积极意义的。

    这首诗虽然说“对影成三人”,主要还是寄情于明月。李白从小就喜欢明月,《古朗月行》说:“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在幼小的李白的心灵里,明月已经是光明皎洁的象征了。他常常借明月寄托自己的理想,热切地追求她。《把酒问月》一开头就说:“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在《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这首诗里也说:“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他想攀明月,又想揽明月,都表现了他对于光明的向往。正因为他厌恶社会的黑暗与污浊,追求光明与纯洁,所以才对明月寄托了那么深厚的感情,以致连他的死也有传说,说他是醉后入水中捉月而死的。明月又常常使李白回忆起他的故乡。青年时代他在四川时曾游历过峨眉山,峨眉山月给他留下深刻的印象。他写过一首《峨眉山月歌》,其中说“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很为人所传诵。他晚年在武昌又写过一首《峨眉山月歌》,是为一位四川和尚到长安去而写了送行的。诗里说他在三峡时看到明月就想起峨眉,峨眉山月万里相随,陪伴他来到黄鹤楼;如今又遇到你这峨眉来的客人,那轮峨眉山月一定会送你到长安的;最后他希望这位蜀僧“一振高名满帝都,归时还弄峨眉月”。明月是如此地引起李白的乡情,所以在那首著名的《静夜思》中,才会说“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一看到明月就想起峨眉,想起家乡四川来了。明月,对于李白又是一个亲密的朋友。《梦游天姥吟留别》里说:“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在另一首题目叫《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的诗里,他又说:“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简直是以儿童的天真在看月的。更有意思的是,当他听到王昌龄左迁龙标的消息后,写了一首诗寄给王昌龄,诗里说:“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在李白的想象里,明月可以带着他的愁心,跟随王昌龄一直走到边远的地方。

    当我们知道了明月对李白有这样多的意义,也就容易理解为什么在《月下独酌》这首诗里李白对明月寄予那样深厚的情谊。“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李白从小就与之结为伴侣的,象征着光明、纯洁的,常常使李白思念起故乡的月亮,是值得李白对她一往情深的。孤高、桀傲而又天真的伟大诗人李白,也完全配得上做明月的朋友。赏析二

    诗篇描写月下独酌情景。月下独酌,本是寂寞的,但诗人却运用丰富的想象,把月亮和自己的身影凑合成了所谓的「三人」。又从「花」字想到「春」字,从「酌」到「歌」、「舞」,把寂寞的环境渲染得十分热闹,不仅笔墨传神,更重要的是表达了诗人善自排遣寂寞的旷达不羁的个性和情感。

    从表面上看,诗人好象真能自得其乐,可是背面却充满着无限的凄凉。诗人孤独到了邀月和影,可是还不止于此,甚至连今后的岁月,也不可能找到同饮之人了。所以,只能与月光身影永远结游,并且约好在天上仙境再见。

    赏析三

    李白的五言古诗创作的题材非常广泛,风格也是多姿多彩的,这首《月下独酌》完全是李白飘逸风神和浪漫诗风以及个人精神世界的充分展示。全诗一共十四句,前八句平声韵,后六句仄声韵。就五言古诗这一体裁来说,《月下独酌》的篇幅并不算长,但其中却饱含了一颗孤独、寂寞心灵的追求与向往。这首诗通篇的出场人物只有李白自己一个人,却通过独白的方式,在心灵的深处掀起了一层又一层的感情波澜,既跌宕起伏又率性天然,历来被认为是李白诗歌的激情代表之作。

    酒与月,是李白一生须臾不曾离开的最忠实的伴侣,无论他走到哪里,身处何方,总会留下有关美酒与明月的兴会淋漓之作。如“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客中作》);如“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陪族叔刑部侍郎晔及中书贾舍人至游洞庭五首》);如“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把酒问月》);如“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将进酒》)。通过这些脍炙人口的诗句,李白营造出一种独特的既不乏浪漫又带有些许悲凉的境界,而把这种酒月情结发挥到极致的,就是这首《月下独酌》了。

    在诗的一开始,我们的诗人是处在花间月下、一个非常宜人的环境之中,“花间一壶酒”,花丛之中,一壶美酒,开怀畅饮,一醉方休。可是出乎意料的是,这花丛,这美酒,却反而使得李白心情不畅,原因何在?是因为“独酌无相亲”!李白有一句名言,可以作为此诗的注脚,“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山中与幽人对酌》)。有了志同道合的“幽人”相伴,方可在花间同赴醉乡,尽情分享饮酒的无穷乐趣。可是眼下却无人作伴,要独自一人喝了。但他灵机一动,又为自己创造出一个全新的境界:“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从落落寡合的“无相亲”到谈笑风生的“成三人”,李白是在一举手、一投足间完成的,你看他,一举杯,明月成伴,一低头,身影相陪。何其潇洒,何其自在,活脱脱一付天下难寻的“谪仙”面目,岂是他人可以效法、摹仿得来的?天上的月亮是李白在精神世界中永远的知己,也是李白诗歌中频繁光顾的常客。他曾经回忆自己儿时对月亮的最初认识:“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古朗月行》);出门在外,月光勾起他游子的乡情:“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静夜思》);秋月里,他曾倾述过不尽的相思:“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玉阶怨》);月光下,他能和古人结为知己:“月下沉吟久不归,古来相接眼中稀”(《金陵城西楼月下吟》)。所以在读到“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时,我们一点也不会惊讶与不解,反而认定这才是真正的李白,是那个生活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的纯粹的、浪漫的、不食人间烟火的“诗仙”李白!只有他才做得出这样匪夷所思的举动,也只有他才写得出如此飘逸风神的诗行。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李白虽然请出了月亮与身影作伴,可惜,月亮却远在天边,它只能挂在高高的苍穹,不能和李白同酌共饮;影子虽然近在咫尺,但也只会默默地跟随,无法进行真正的交流。此时此刻,此情此景,诗人内心仍然是孤独寂寞的,也许大凡天才都与常人在思想境界上有相当的差距,他们的追求与探索也常常会被人误解。比如李白为了建功立业的理想不能实现,不肯做一个御用文人,为唐明皇、杨贵妃的醉生梦死、歌舞升平涂脂抹粉,所以放着京城好好的荣华富贵不享,锦衣美食不要,待诏翰林不干,非要浪迹江湖,还要说自己什么“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行路难》),这不是自讨苦吃、自讨没趣吗?也许正是这种被世人看来的不识实务,才使他最终落得个“长流夜郎”的下场。与李白有一面之交的大诗人杜甫曾经多次写诗表达他对李白的钦佩与担忧:“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梦李白二首》)。不过,李白即便落到了“斯人独憔悴”的地步也是绝不会后悔、绝不向世俗低头的,他有一首《独坐敬亭山》诗这样写到:“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不管是有生命的鸟,还是无生命的云,只要是能动弹的,都义无反顾地远离李白而去,剩下的只有那一座纹丝不动的大山了,即使这样,李白还是能够心安理得地安坐山中,修身养性,自得其趣,不肯与世俗同流合污。所以,李白劝月亮饮酒未果、与身影交流不成的时候,转念一想,能够在花间月下,饮酒作诗,而远离世俗的杂念干扰,不正是当初醉卧长安时求之不得的赏心乐事吗,那么就在这美好的春夜里,和天上的明月与地下的身影一道,及时行乐,不醉不休吧。但是一个“暂”,说明李白也清醒地知道,这种解脱不过是暂时的,不过,大概也许正是因为其短暂,所以更显得珍贵,不能轻易放过。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以下诗歌就由平声韵转入了仄声韵,情绪也显得更加激昂了。此时的李白,已经酒至半酣,渐至佳境了,只见他亦歌亦舞,憨态可掬,他醉眼向上望去,空中的月亮好像在随着他歌唱的节奏徘徊起舞,他醉眼向下看来,地上的身影更是随着他的手舞足蹈而摇曳不定。这一切似乎都显出一种莫名的凄凉与寂寞,而他觉得能够有它们来陪伴已属不易了,“交欢”一词,显示出诗人对此的知足,的确,美酒使李白忘却人间的烦恼,明月给李白带来心灵的安慰。在这种无人相伴的“交欢”中,诗人终于沉醉了,而在沉醉之前的最后时刻,李白还意识到,只要他一醉倒,什么月亮、什么身影也都将回复到它们原先的形态,这个以他为中心的临时组合将不复存在了。不过,他并没有丝毫的灰心丧气,因为他与月亮和身影这种关系是长期稳定的。由此我们可以知道,这并不是李白第 一次的月下独酌,更不会是最后一次,因为李白所选定的人生道路,在当时的情况下,是注定要以寂寞与潦倒为伴的,所以除了自己,他是没有人可以依靠的。这也是他之所以在一生中最崇拜的就是义不帝秦的鲁仲连这种独往独来的英雄的原因所在吧。因此他要说“月下沉吟久不归,古来相接眼中稀”,所以他只能引天上的月亮和地上的身影这些“无情”之物,为一生的知己,这可真是此时无情胜有情了。与无情之物交欢,自然而然地显示出当时的世态炎凉与人情冷暖,可以想象李白当初在长安待诏翰林任上,有的是人迎奉吹嘘,可是离开京城、身陷囹圄之际,却饱尝了世态炎凉。但是,透过这番在花间月下的独酌与独白,人们可以清楚地感到,李白仍然是历尽挫折,初衷不改。李白作为盛唐诗人的代表,所以为后人推崇备至,正是因为他诗歌中表现出来的那种与生俱来的旷达与出神入化的浪漫。乾隆皇帝也是从这一角度对《月下独酌》加以肯定的,“千古奇趣,从眼前得之。尔时情景虽复潦倒,终不胜其旷达。”

    《月下独酌》是以感情跌宕起伏和率性纯真而著称的,通观全诗其感情波澜可以明显分为几层起伏,第一句起首是扬,“花间一壶酒”,而第二句紧接着抑,“独酌无相亲”。但是接下来的两句:“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一扫这种无相亲的冷落,孤单。在诗歌的第一部分的结尾所出现的这种局面,是一种经过起伏、努力后获得的由冷清到热闹的场面。这第一起情感的起伏可以看作是序幕的拉开,是“月下”场景的布置与“人物”(包括虚拟的月亮和身影)的出场。虽然出现了一点困扰,但还是比较圆满地顺着诗人自己设想的轨迹进行的。

    诗歌的第二部分也是四句,诗人同样又经历了一次由悲凉到喜悦的情感的轮回。从感叹月亮与身影这两个招呼来的酒伴的不尽人意,到全然不顾、自得其乐的忘我境界。诗歌的第二波起伏是情节的正式展开,是“独酌”的实施,在这一阶段,诗人靠着自己虽然热烈但却是孤独的心境,在执着地追求一种如果不可能完美,因为在孤独寂寞的境遇下,只有“不解饮”的月亮和“徒随身”影子,已经不可能完美,但至少也是理想的境界,尽管“暂伴月将影”一句的“暂伴”多多少少透露了作者心中那一丝无可奈何的惋惜,但是“行乐须及春”却说明了诗人已经调整了自己的心态,从而实现了这一次不再需要借助任何外界因素的自我满足的“独酌”。

    诗歌的第三波起伏是独酌的高潮与升华,在这一阶段,诗人已完全被自己创造出来的这个“月下独酌”的境界所陶醉,零乱的舞步,徘徊的月光,似醉似醒,物我一体,诗人在尽欢之后,马上就要在花间月下的美酒之乡沉沉睡去了,但就在他的神志清醒的最后一刻,他没有忘记再次与那两位与他一起成就“独酌”的月亮与身影做出长久的约定。“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这种不离不散的执着情怀,我们只有对李白的身世和追求有了初步的了解之后,才有可能真正体会。

    这首诗歌第二个成功之处是全诗的率性纯真,毫无做作。对此,沈德潜是这样评价的:“脱口而出,纯乎天籁。此种诗,人不易学”(《唐诗别裁》)。的确,李白成名之后,多少文人墨客都想步其后尘,不过到头来却总是半途而废。所以,千百年来,人们只能对李白这种“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艺术境界发出由衷的赞叹了。月下独酌四首另三首

    月下独酌四首(其二)

    天若不爱酒,酒星不在天。地若不爱酒,地应无酒泉。

    天地既爱酒,爱酒不愧天。已闻清比圣,复道浊如贤。

    贤圣既已饮,何必求神仙。三杯通大道,一斗合自然。

    但得酒中趣,勿为醒者传。

    月下独酌四首(其三)

    三月咸阳城,千花昼如锦。谁能春独愁,对此径须饮。

    穷通与修短,造化夙所禀。一樽齐死生,万事固难审。

    醉後失天地,兀然就孤枕。不知有吾身,此乐最为甚。

    月下独酌四首(其四)

    穷愁千万端,(千万一作有千)美酒三百杯。(三百一作唯数)

    愁多酒虽少,酒倾愁不来。所以知酒圣,酒酣心自开。

    辞粟卧首阳,(卧首阳一作饿伯夷)屡空饥颜回。

    当代不乐饮,虚名安用哉。蟹螯即金液,糟丘是蓬莱。且须饮美酒,乘月醉高台。

    1、请赏析“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中“独”字的表达作用。“独”是孤独、独自的意思。春天幽静的月夜,月色溶溶,花香袭人,令人惋惜的是诗人自饮自酌,竟无一人陪诗人共饮。诗人下笔点题,突出一个“独”字。使环境的优美与人心 的寂寞相对照,更加突出了诗人的孤寂。

    2、诗人饮酒的环境如何?诗人的情感可用哪个字表达?赏析这种写悲凉寂寞的艺术手法和表 达效果。“花前月下”是良辰美景。“独酌”。以乐景写悲情的反衬手法。效果是使悲凉寂寞更加浓郁和难以排解,强调了诗人李白深沉的寂寞凄凉之情。

    3、请赏析“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中“邀”字的表达作用。“邀”是“邀请”的意思,诗在这良辰美景之中,诗人难以排遣这种孤独和寂寞,环顾左右,只有一轮孤月相伴,在这良辰美景之中,诗人难以排遣这种孤独和寂寞,环顾左右,只有一轮孤月相伴,只有一 轮明月可邀,凄寂之情溢于言表。但明月也是高洁的意象,“邀”字,以物为友,既表现了 孤寂之情,也寄寓着品质的高洁。

    4、“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一句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性格特点? 诗人不耐孤独,邀月携影,高歌起碰。人寻思。“儿童尽东征”“黍地无人耕”的现象,遍及整个北国农村,何止羌村?羌村三首就是通过北国农村之一角,反映出当时社会现实与诗人心系国事的情怀,具有很高的典型意义。

    4、结尾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即:全诗的中心思想)这首诗描写诗人回到羌村,父老乡亲携酒慰问的情景,表现了诗人对父老盛情的深挚谢意,对动荡时局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忧虑,以及对自己身世浮沉的感喟。

    羌村三首(其三)

    群鸡正乱叫,客至鸡斗争。驱鸡上树木,始闻叩柴荆。

    父老四五人,问我久远行。手中各有携,倾榼浊复清。

    莫辞酒味薄,黍地无人耕。兵戈既未息,儿童尽东征”。

    请为父老歌,艰难愧深情。歌罢仰天叹,四座泪纵横。

    写邻人来访情事。

    前四句先安排了一个有趣的序曲:“客至”的当儿,庭院里发生着一场鸡斗,群鸡乱叫。待到主人把鸡赶到它们栖息的庭树上(古代黄河流域一带养鸡之法如此),院内安静下来时,这才听见客人叩柴门的声音。这开篇不但颇具村野生活情趣,同时也表现出意外值客的欣喜。

    来的四五人全是父老,没有稍为年轻的人,这为后文父老感伤的话张本。这些老人都携酒而来,酒色清浊不一,各各表示着一家心意。在如此艰难岁月还这样看重情礼,是难能可贵的,表现了淳厚的民风并未被战争完全泯灭。紧接四句以父老不经意的口吻道出时事:由斟酒谦称“酒味薄”,从酒味薄说到生产的破坏,再引出“兵革既未息,儿童尽东征”。时世之艰难,点明而不说尽,耐人寻思。

    末了写主人致答词。父老们的盛意使他感奋,因而情不自禁地为之高歌以表谢忱。此外言“愧”,暗中照应“晚岁迫偷生”意。如果说全组诗的情绪在第二首中有些低落,此处则由父老致词而重新高涨。所以他答谢作歌,强为欢颜,“歌罢”终不免仰天长叹。所歌内容虽无具体叙写,但从“艰难愧深情”句和歌所产生的“四座泪纵横”的效果可知,其中当含有对父老的感激、对时事的忧虑、以及身世的感喟等等情感内容。不明写,让读者从诗中气氛、意境玩味,以联想作补充,更能丰富诗的内涵。写到歌哭结束,语至沉痛,令读者三复斯言,掩卷而情不自已。

    安史之乱给唐代人民带来深重苦难。“儿童尽东征”、“黍地无人耕”的现象,遍及整个北国农村,何止羌村而然。《羌村三首》就通过北国农村之一角,反映出当时社会现实与诗人系心国事的情怀,具有很高的典型意义。

    这组诗,每章既能独立成篇,却又相互联结,构成一个完整的统一体。第一首写初见家人,是组诗的总起,三首中惟此章以兴法开篇。第二首叙还家后事,上承“妻孥”句;而说到“偷生”,又下启“艰难愧深情”意。第三首写邻人的交往,上承“邻人”句;写斟酒,则承“如今足斟酌”意;最终归结到忧国忧民、伤时念乱,又成为组诗的结穴。这样的组诗,通常又谓之“连章体”。诗人从还家情事中抽选三个有代表性的生活片段予以描绘。不但每章笔墨集中,以点概面,而且利用章与章的自然停顿,造成幕闭幕启的效果,给读者以发挥想象与联想的空间,所以组诗篇幅不大而能含蓄深沉。

    《羌村三首》以白描见长。虽然取材于一时见闻,而景实情真,略无夸饰。由于能抓住典型的生活情景与人物心理活动,诗句表现力强,大都耐人含咀。写景如“柴门鸟雀噪”、“邻人满墙头”及“群鸡正乱叫”四句等,“摹写村落田家,情事如见”(申涵光)。写人如“妻孥怪我在,惊定还拭泪”,“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均穷极人物情态,后一联竟被后世诗人词客屡屡化用。如司空 曙“乍见翻疑梦,相悲各问年”;晏几道“今宵剩把银釭照,犹恐相逢是梦中”;陈师道“了知不是梦,忽忽心未稳”等。又如“娇儿不离膝,畏我复却去”,写幼子倚人情状,栩栩如生。恰如前人评赞:“一字一句,镂出肺肠,才人莫知措手;而婉转周至,跃然目前,又若寻常人所欲道者”(见《杜诗镜铨》引王慎中语)。这种“若寻常人所欲道”而终使“才人莫知措手”的描写,充分体现作者白描之功力。总之,由于这组诗语言平易,诗意凝炼,音韵谐调,抒情气氛浓郁,在杜诗中占有重要地位。

    【鉴赏】

    前四句先安排了一个有趣的序曲:“客至”的当儿,庭院里发生着一场鸡斗,群鸡乱叫。待到主人把鸡赶到它们栖息的庭树上(古代黄河流域一带养鸡之法如此),院内安静下来时,这才听见客人叩柴门的声音。这开篇不但颇具村野生活情趣,同时也表现出意外值客的欣喜。

    来的四五人全是父老,没有稍微年轻的人,这为后文父老感伤的话张本。这些老人都携酒而来,酒色清浊不一,各各表示着一家心意。在如此艰难岁月还这样看重情礼,是难能可贵的,表现了淳厚的民风并未被战争完全泯灭。紧接四句以父老不经意的口吻道出时事:由斟酒谦称“酒味薄”,从酒味薄说到生产的破坏,再引出“兵革既未息,儿童尽东征”。时世之艰难,点明而不说尽,耐人寻思。

    末了写主人致答词。父老们的盛意使他感奋,因而情不自禁地为之高歌以表谢忱。此外言“愧”,暗中照应“晚岁迫偷生”意。如果说全组诗的情绪在第二首中有些低落,此处则由父老致词而重新高涨。所以他答谢作歌,强为欢颜,“歌罢”终不免仰天长叹。所歌内容虽无具体叙写,但从“艰难愧深情”句和歌所产生的“四座泪纵横”的效果可知,其中当含有对父老的感激、对时事的忧虑、以及身世的感喟等等情感内容。不明写,让读者从诗中气氛、意境玩味,以联想作补充,更能丰富诗的内涵。写到歌哭结束,语至沉痛,令读者三复斯言,掩卷而情不自已。

    1、“父老四五人, 问我久远行”一句,怎样为下文埋下伏笔? 这两句诗只写了 “父老” 而无年轻人,这就为下文写父老们解释 “酒味薄” 的原因—— “儿 童尽东征”埋下了伏笔。

    2、诗中“莫辞酒味薄,黍地无人耕。兵戈既未息,儿童尽东征。”两句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 现状? 生产的破坏,时世的艰难,反映了安史之乱给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

    3、杜甫是古代现实主义诗歌的代表诗人,请你选择一个方面谈一谈现实主义在诗中的具体表 现。安史之乱给唐代人民带来深重苦难。诗中以父老不经意的口吻道出时事:由斟酒谎称酒味薄,从酒味薄道出生产的破坏,再引出“兵戈既未息,儿童尽东征”。时事之艰难,点明而不说尽,耐人寻思。“儿童尽东征”“黍地无人耕”的现象,遍及整个北国农村,何止羌村?羌村三首就是通过北国农村之一角,反映出当时社会现实与诗人心系国事的情怀,具有很高的典型意义。

    4、结尾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即:全诗的中心思想)这首诗描写诗人回到羌村,父老乡亲携酒慰问的情景,表现了诗人对父老盛情的深挚谢意,对动荡时局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忧虑,以及对自己身世浮沉的感喟。

    《登楼》(杜甫)

    花近高楼伤客心①,万方多难此登临②。

    锦江③春色来天地,玉垒④浮云变古今。

    北极⑤朝廷终不改⑥,西山寇盗⑦莫相侵。

    可怜后主⑧还祠庙⑨,日暮聊为⑩《梁甫吟》⑾。

    诗词注释:

    ①客心:客居者之心。

    ②一、二句因果倒置。登临而想到万方多难,因此而伤心。

    ③锦江:岷江的支流,流经成都。

    ④玉垒:山名,在四川灌县西、成都西北。

    ⑤北极:北极星,比喻朝廷中枢。

    ⑥终不改:终究不能改,终于没有改。

    ⑦西山寇盗:吐蕃。这两句所写史实是:广德元年(763)十月吐蕃入侵长安,唐代宗出奔陕州。吐蕃立广武王李承宏为帝(作傀儡),改元,大赦,置百官,留十五日而退。十二月,代宗还长安,承宏逃匿草野,赦不诛。同月,吐蕃又陷松、维、保三州(在今四川省阿坝藏族自治州东部松潘、理县一带)及云山新筑二城。“终不改”、“莫相侵”均因此而言。

    ⑧后主:刘备的儿子刘禅,三国时蜀国之后主。曹魏灭蜀,他辞庙北上,成亡 国之 君。

    ⑨还祠庙:还有祠庙。这句是说,象蜀后主这样一个昏馈的亡 国之 君,本不配有祠庙,然而由于刘备和诸葛亮对蜀地人民做过一些好事,人心不忘,所以还是为他建了祠庙。大唐立国百有余年,即使万方多难,也决不会就此亡国。但另一方面,杜甫又有借古讽今之意:蜀后主宠信宦官黄皓,唐代宗信任宦官程元振和鱼朝恩。

    ⑩聊为:不甘心这样做而姑且这样做。

    ⑾《梁甫吟》:情调哀伤的曲子。《三国志》说诸葛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甫吟》“。

    诗词译文:

    登楼望春近看繁花游子越发伤心;万方多难愁思满腹我来此外登临。

    锦江的春色从天地边际迎面扑来;玉垒山的浮云变幻莫测从古到今。

    大唐的朝廷真像北极星不可动摇;吐蕃夷狄莫再前来骚扰徒劳入侵。

    可叹刘后主那么昏庸还立庙祠祀;日暮时分我要学习孔明聊作梁甫吟。

    诗词鉴赏:

    首联提挈全篇,“万方多难”,是全诗写景抒情的出发点。当此万方多难之际,流离他乡的诗人愁思满腹,登上此楼,虽是繁花触目,诗人却为国家的灾难重重而忧愁,伤感,更加黯然心伤。花伤客心,以乐景写哀情,和“感时花溅泪”(《春望》)一样,同是反衬手法。在行文上,先写见花伤心的反常现象,再说是由于万方多难的缘故,因果倒装,起势突兀;“登临”二字,则以高屋建瓴之势,领起下面的种种观感。

    颔联从登楼所见的自然山水描述山河壮观,“锦江”、“玉垒”是登楼所见。凭楼远望,锦江流水挟着蓬勃的春色从天地的边际汹涌而来,玉垒山上的浮云飘忽起灭正象古今世势的风云变幻,诗人联想到国家动荡不安的局势。上句向空间开拓视野,下句就时间驰骋遐思,天高地迥,古往今来,形成一个阔大悠远、囊括宇宙的境界,饱含着对祖国山河的赞美和对民族历史的追怀;而且,登高临远,视通八方,独向西北前线游目骋怀,也透露诗人忧国忧民的无限心事。

    颈联议论天下大势,“朝廷”、“寇盗”,是登楼所想。北极,星名,居北天正中,这里象征大唐政权。上句“终不改”,反承第四句的“变古今”,是从去岁吐蕃陷京、代宗旋即复辟一事而来,明言大唐帝国气运久远;下句“寇盗”“相侵”,申说第二句的“万方多难”,针对吐蕃的觊觎寄语相告:莫再徒劳无益地前来侵扰!词严义正,浩气凛然,于如焚的焦虑之中透着坚定的信念。

    尾联咏怀古迹,讽喻当朝昏君,寄托个人怀抱。后主,指蜀汉刘禅,宠信宦官,终于亡国;先主庙在成都锦官门外,西有武侯祠,东有后主祠;《梁甫吟》是诸葛亮遇刘备前喜欢诵读的乐府诗篇,用来比喻这首《登楼》,含有对诸葛武侯的仰慕之意。伫立楼头,徘徊沉吟,忽忽日已西落,在苍茫的暮色中,城南先主庙、后主祠依稀可见。想到后主刘禅,诗人不禁喟然而叹:可怜那亡 国昏 君,竟也配和诸葛武侯一样,专居祠庙,歆享后人香火!这是以刘禅喻代宗李豫。李豫重用宦官程元振、鱼朝恩,造成国事维艰、吐蕃入侵的局面,同刘禅信任黄皓而亡国极其相似。所不同者,当今只有刘后主那样的昏君,却没有诸葛亮那样的贤相!而诗人自己,空怀济世之心,苦无献身之路,万里他乡,危楼落日,忧端难掇,聊吟诗以自遣,如斯而已!

    全诗即景抒怀,写山川联系着古往今来社会的变化,谈人事又借助自然界的景物,互相渗透,互相包容;熔自然景象、国家灾难、个人情思为一体,语壮境阔,寄慨遥深,体现着诗人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

    这首七律,格律严谨。中间两联,对仗工稳,颈联为流水对,读来有一种飞动流走的快感。在语言上,特别工于各句(末句例外)第五字的锤炼。首句的“伤”,为全诗点染一种悲怆气氛,而且突如其来,造成强烈的悬念。次句的“此”,兼有此时、此地、此人、此行等多重含义,也包含着只能如此而已的感慨。三句的“来”,烘托锦江春色逐人、气势浩大,令人有荡胸扑面的感受。四句的“变”,浮云如白云变苍狗,世事如沧海变桑田,一字双关,引人作联翩无穷的想象。五句的“终”,是终于,是始终,也是终久;有庆幸,有祝愿,也有信心,从而使六句的“莫”字充满令寇盗闻而却步的威力。七句的“还”,是不当如此而居然如此的语气,表示对古今误 国昏 君的极 大轻蔑。只有末句,炼字的重点放在第三字上,“聊”是不甘如此却只能如此的意思,抒写诗人无可奈何的伤感,与第二句的“此”字遥相呼应。

    更值得注意的,是首句的“近”字和末句的“暮”字,这两个字在诗的构思方面起着突出的作用。全诗写登楼观感,俯仰瞻眺,山川古迹,都是从空间着眼;“日暮”,点明诗人徜徉时间已久。这样就兼顾了空间和时间,增强了意境的立体感。单就空间而论,无论西北的锦江、玉垒,或者城南的后主祠庙,都是远处的景物;开端的“花近高楼”却近在咫尺之间。远景近景互相配合,便使诗的境界阔大雄浑而无豁落空洞的遗憾。

    中心思想:

    此诗抒写诗人对国家灾难的深重忧思和自己报国无门的无限感伤。

    1、这是一首即景抒怀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现了诗人对国家前途命运的担忧 以及要效法诸葛亮辅佐朝廷的抱负和报国无门的伤感。

    2、描绘颔联的画面,并说说所蕴含的感情。登楼远望,锦江两岸蓬蓬勃勃的春色,铺天盖地而来;玉垒山上的浮云,古往今来,千 形万象,变幻不定。感情:对祖国山河的赞美以及对民族历史的追怀。

    3、作者在诗的结尾说,日暮之时,他姑且学诸葛亮的样子,吟唱《梁甫吟》,言外之意是 什么? 作者对“万方多难”无能为力,只有作一首如《梁甫吟》一类的诗,聊以自慰。既含有对 诸葛亮的仰慕之情,又讽喻当朝昏君,如同蜀汉后主刘禅。同时表明了自己的抱负:要效法诸葛亮辅佐朝廷的抱负和报国无门的伤感。

    4、试分析“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一句中“来”和“变”字好在哪里? “来”是“来临”的意思,是说锦江两岸蓬蓬勃勃的春色,铺天盖地而来,烘托锦江春色逐人、气势浩大,令人有当胸扑面的感受,表现诗人对祖国山河的赞美。变化” 逐人、气势浩大,令人有当胸扑面的感受,表现诗人对祖国山河的赞美。变”是“变化”的 “ 意思。是指,浮云如白云变苍狗,世事如沧海变桑田,一字双关,使人浮想联翩。表现诗人 对民族历史的追怀。

    5、《登楼》是诗人杜甫的登高抒怀之作。诗中对全篇起总领作用的词语是登临,对抒情 基调起决定作用的词语是伤客心。登楼望春,近看繁花似锦,但游子却更加黯然神伤。读到此处使人不禁想到他在《春望》中的那句 “感时花溅泪” 与此有异曲同工之妙。

    7、这首诗在构思上有怎样的特点? 全诗写登楼观感,山川古迹,都是从空间着眼; “日暮”,点明诗人徜徉时间已久。空间和时间相结合,增强了意境的立体感。单就空间而论 既有近在咫尺的景物: 花近高楼”又有远景:城南的后主祠庙、锦江、玉垒; 远景近景互相配合,使诗的境界阔大雄浑,有层次感。

    8、对这首诗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A、首联写万方多难之际,流落他乡的诗人登上高楼,虽见鲜花近在眼前却更黯然神伤。B、颔联写凭楼远眺,锦江流水挟着蓬勃的春色从天地的边际汹涌而来,玉垒山的浮云飘忽起 灭正像古今形势的变幻莫测。C、颈联议论天下大势,谓大唐政权始终不肯改革朝政,重定国策,诗人因而忧心忡忡,希望 吐蕃不要来侵扰。D、尾联写诗人在苍茫的暮色中喟然而叹:可怜那亡国的刘禅,竟还有祠庙,享受着后人祭祀 香火。而诗人空怀济世之心,却报国无门,只能聊吟 诗以自遣。(不恰当C 项 颈联的诗意应是:大唐的朝廷真像北极星不可动摇,吐蕃夷狄莫再前来骚扰徒劳入侵)。

    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

    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

    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xí)砚水凝。

    虏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车师西门伫献捷。

    【注释】:

    走马川:又名左末河,即今新疆车尔成河。轮台:在今新疆米泉县境。军师:似应为车师。蘅塘退士本作军师。车师为唐安西都护府所在地,今新疆吐鲁番县。

    1、行:诗歌的一种体裁。

    2、轮台:地名,现在新疆米泉境内。封常青将军府驻在这里。

    3、金山:指天山主峰。

    4、汉家:唐代诗人多以汉代唐。

    5、戈相拨:兵器互相撞击的声音。

    6、连钱:马斑驳的毛色。

    7、草檄(xí):起草讨伐敌军的文告。

    8、短兵:指刀剑一类武器。

    【简析】:

    诗中抓住有边地特征的景物来状写环境的艰险,从而衬托士卒们大无畏的英雄气概。运用了比喻、夸张等艺术手法,写得惊心动魄,绘声绘色,热情奔放,气势昂扬。全诗句句用韵,除开头两句外,三句一转韵,这在七言古诗中是不多见的 【韵译】:

    您难道不曾看见,辽阔的走马川,紧连雪海边缘,浩瀚的沙漠,黄沙滚滚接蓝天。

    轮台九月的秋风,随着夜晚在吼叫,走马川的碎石,一块块如斗一般大。

    随着狂风席卷,满地乱石飞走。匈奴草场变黄,正是秋高马肥,金山西面胡骑乱边,烟尘乱飞,汉家的大将军,奉命率兵西征。

    将军身著铠甲,日日夜夜不脱,半夜行军,战士戈矛互相撞拨,凛冽寒风吹来,人面有如刀割。马背上雪花,被汗气熏化蒸发,五花马的斑纹,旋即就结成冰,军帐中,起草檄文砚水也冻凝。

    匈奴骑兵,个个闻风心惊胆战,早就料到,他们不敢短兵相接,只在车师西门,等待献俘报捷。

    【直译】:

    你难道没有看见那荒凉无边的走马川,就在雪海的附近,一片黄沙茫茫无际,直贯云天。刚到九月,轮台的狂风日夜怒吼不已,其大如斗的碎石,被暴风满地乱滚。这正是匈奴牧场草黄马肥之时。匈奴纵马犯边,金山西面烟腾尘飞。朝迁大将挥师西下,征战中将军铠甲日夜不脱,半夜行军戈矛相碰。凛冽的寒风吹到脸上如刀割一般,雪花落在马身被汗气蒸化,转瞬间马毛上又凝结成冰。军帐中起草檄文的砚墨也已冻凝,敌人的骑兵听到大军了征的消息一定心惊胆颤我一定在车师城西门等待报捷的消息。

    【评析】:

    岑参之边塞诗意奇语奇,或清新隽逸,或雄浑壮美。此诗是写雄奇豪壮的。

    开首极力渲染环境恶劣、风沙遮天蔽日。接着写匈奴借草黄马壮之机入侵,而封将军不畏天寒地冻、严阵以待。最后写敌军闻风丧胆,预祝凯旋而归。

    诗虽叙征战,却以叙寒冷为主,暗示冒雪征战之伟功。语句豪爽,如风发泉涌,真实动人。全诗句句用韵,三句一转,节奏急切有力,激越豪壮,别具一格。

    【作者简介】

    岑参(cénshēn)(715—770),荆州江陵(现湖北江陵)人。出身于官僚家庭,曾祖父、伯祖父、伯父都官至宰相。父亲也两任州刺史。但父亲早死,家道衰落。他自幼从兄受书,遍读经史。二十岁至长安,献书求仕。以后曾北游河朔。三十岁举进士,授兵曹参军。天宝八载,充安西四镇节度使高仙芝幕府书记,赴安西,十载回长安。十三载又作安西北庭节度使封常清的判官,再度出塞。安史乱后,至德二载才回朝。前后两次在边塞共六年。他的诗说:“万里奉王事,一身无所求。也知边塞苦,岂为妻子谋。”(《初过陇山途中呈宇文判官》)又说:“侧身佐戎幕,敛任事边陲。自随定远侯,亦着短后衣。近来能走马,不弱幽并儿。”(《北庭西郊候封大夫受降回军献上》)可以看出他两次出塞都是颇有雄心壮志的。他回朝后,由杜甫等推荐任右补阙,以后转起居舍人等官职,大历元年官至嘉州刺史。以后罢官,客死成都旅舍。

    岑参的诗题材很广泛,除一般感叹身世、赠答朋友的诗外,他出塞以前曾写了不少山水诗。诗风颇似谢兆、何逊,但有意境新奇的特色。象殷番《河岳英灵集》所称道的“山风吹空林,飒飒如有人”(《暮秋山行》),“长风吹白茅,野火烧枯桑”(《至大梁却寄匡城主人》)等诗句,都是诗意造奇的例子。杜甫也说“岑参兄弟皆好奇”(《美陂行》),所谓“好奇”,就是爱好新奇事物。

    自出塞以后,在安西、北庭的新天地里,在鞍马风尘的战斗生活里,他的诗境空前开扩了,爱好新奇事物的特点在他的创作里有了进一步的发展,雄奇瑰丽的浪漫色彩,成为他边塞诗词的主要风格。

    天宝后期,唐帝国内政已极腐败,但在安西边塞,兵力依然相当强大。岑参天宝十三载写的《北庭西郊候封大夫受降回军献上》一诗就曾经描写了当时唐军的声威:“胡地苜蓿美,轮台征马 肥。大夫讨匈奴,前月西出师。甲兵未得战,降虏来如归。橐驼何连连,穹帐亦累累。阴山烽火灭,剑水羽书稀。”这种局面一直保持到安史之乱发生。岑参的边塞诗就是在这个形势下产生的。

    《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是岑参边塞诗中杰出代表作之一:

    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虏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车师西门伫献捷。

    这首诗是写封常清的一次西征。诗人极力渲染朔风夜吼,飞沙走石的自然环境,和来势逼人的匈奴骑兵,有力地反衬出“汉家大将西出师”的声威。“将军金甲”三句更写出军情的紧急,军纪的严明,用偶然听到的“戈相拨”的声音来写大军夜行,尤其富有极强的暗示力量,对照着前面敌人来势汹汹的描写,唐军这样不动声色,更显得猛悍精锐。“马毛带雪”三句写塞上严寒,也显出唐军勇敢无畏的精神。诗里虽然没有写战斗,但是上面这些描写烘托却已饱满有力地显出胜利的必然之势。因此结尾三句预祝胜利的话就是画龙点睛之笔。这篇诗所用的三句一转韵的急促的节奏,和迅速变化的军事情势也配合得很好。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可以说是和前两诗鼎足而三的杰作: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 东门送 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这首诗写的是军幕中的和平生活。一开始写塞外八月飞雪的奇景,出人意表地用千树万树梨花作比喻,就给人蓬勃浓郁的无边春意的感觉。以下写军营的奇寒,写冰天雪地的背景,写饯别宴会上的急管繁弦,处处都在刻画异乡的浪漫气氛,也显示出客中送别的复杂心情。最后写归骑在雪满天山的路上渐行渐远地留下蹄印,更交织着诗人惜别和思乡的心情。把依依送别的诗写得这样奇丽豪放,这正是岑参浪漫乐观的本色。

    岑参还有不少描绘西北边塞奇异景色的诗篇。象《火山云歌送别》的“火山突兀赤亭口,火山五月火云厚。火云满天凝未开,飞鸟千里不敢来”,读之好像炎热逼人。《热海行送崔侍御还京》更充满奇情异采:

    侧闻阴山胡儿语:西头热海水如煮。海上众鸟不敢飞,中有鲤鱼长且肥。岸傍青草常不歇,空中白雪遥旋灭。蒸沙烁石燃虏云,沸浪炎波煎汉月。……

    这是少数民族的神话,经“好奇”的浪漫诗人加以渲染,更把我们带进了一个不可思议的新奇世界。

    他的诗歌中有关边塞风习的描写,也很引人注目。这里军营生活的环境是:“雨拂毡墙湿,风摇毳幕膻”(《首秋轮台》);将军幕府中的奢华生活的陈设是:“暖屋绣帘红地炉,织成壁衣花氍毹。灯前侍婢泻玉壶,金铛乱点野驼酥”(《玉门关盖将军歌》);这里的歌舞宴会的情景是:“琵琶长笛齐相和,羌儿胡雏齐唱歌,浑炙犁牛烹野驼,交河美酒金叵罗”(《酒泉太守席上醉后作》),“曼脸娇娥纤复浓,轻罗金缕花葱茏。回裙转袖若飞雪,左延右延生旋风”(《 田使 君美人舞如莲花北延歌》)。这些都是习于中原生活的岑参眼中的新鲜事物。更值得注意的是他诗中还反映了各族人之间互相来往,共同娱乐的动人情景:“军中置酒夜挝鼓,锦筵红烛月未午。花门将军善胡歌,叶河蕃王能汉语”(《与独孤渐道别长句兼呈严八侍御》);“九月天山风似刀,城南猎马缩寒毛。将军纵博场场胜,赌得单于貂鼠袍”(《赵将军歌》)。

    岑参也写过一些在边塞怀土思亲的诗歌,如为后人传诵的《逢入京使》: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锺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事情很平凡,而情意却很深厚。但是,他的《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一诗:

    闻说轮台路,年年见雪飞。春风曾不到,汉使亦应稀。白草通疏勒,青山过武威。勤王敢道远,私向梦中归。

    更表现了他把国事放在首位的动人心情。

    安史乱后,他虽然也在《行军二首》等个别诗篇中,发出了一些伤时悯乱的感慨,但比之前面说的那些边塞诗,就未免有些逊色了。他的《西蜀旅舍春叹寄朝中故人呈狄评事》诗说:“四海犹未安,一身无所适。自从兵戈动,遂觉天地窄。”这种心情也可以说明他浪漫豪情消失,对安史之乱反映得很少的原因。

    岑参的诗歌,以慷慨报国的英雄气概和不畏艰苦的乐观精神为其基本特征,这和高适是一致的。所不同的是他更多地描写边塞生活的丰富多彩,而缺乏高适诗中那种对士卒的同情。这主要是因为他的出身和早年经历和高适不同。

    岑参的诗,富有浪漫主义的特色:气势雄伟,想象丰富,色彩瑰丽,热情奔放,他的好奇的思想性格,使他的边塞诗显出奇情异采的艺术魅力。他的诗,形式相当丰富多样,但最擅长七言歌行。有时两句一转,有时三句、四句一转,不断奔腾跳跃,处处形象丰满。在他的名作《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等诗中,我们还可以看出他也很注意向民歌学习。

    杜确《岑嘉州诗集序》说他的诗“每一篇绝笔,则人人传写,虽闾里士庶,戎夷蛮貊,莫不讽诵吟习焉”。可见他的诗当时流传之广,不仅雅俗共赏,而且还为各族人民所喜爱。殷番、杜甫在他生前就称赞过他的诗。宋代爱国诗人陆游更说他的诗“笔力追李杜”(《夜读岑嘉州诗集》)。评价虽或过当,岑诗感人之深却可以由此想见。

    【赏析】

    岑参之边塞诗意奇语奇,或清新隽逸,或雄浑壮美。此诗是写雄奇豪壮的。

    开首极力渲染环境恶劣、风沙遮天蔽日。接着写匈奴借草黄马壮之机入侵,而封将军不畏天寒地冻、严阵以待。最后写敌军闻风丧胆,预祝凯旋而归。

    诗虽叙征战,却以叙寒冷为主,暗示冒雪征战之伟功。语句豪爽,如风发泉涌,真实动人。全诗句句用韵,三句一转,节奏急切有力,激越豪壮,别具一格.岑参诗的特点是意奇语奇,尤其是边塞之作,奇气益著。《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奇而婉,侧重在表现边塞绮丽瑰异的风光,给人以清新俊逸之感;这首诗则是奇而壮,风沙的猛烈、人物的豪迈,都给人以雄浑壮美之感。诗人在任安西北庭节度判官时,封常清出兵去征播仙,他便写了这首诗为封送行。

    为了表现边防将士高昂的爱国精神,诗人用了反衬手法,极力渲染、夸张环境的恶劣,来突出人物不畏艰险的精神。

    首先围绕“风”字落笔,描写出征的自然环境。这次出征将经过走马川、雪海边,穿进戈壁沙漠。“平沙莽莽黄入天”,这是典型的绝域风沙景色,狂风怒卷,黄沙飞扬,遮天蔽日,迷迷蒙蒙,一派混沌的景象。开头三句无一“风”字,但捕捉住了风“色”,把风的猛烈写得历历在目。这是白天的景象。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对风由暗写转入明写,行军由白日而入黑夜,风“色”是看不见了,便转到写风声。狂风象发疯的野兽,在怒吼,在咆哮,“吼”字形象地显示了风猛风大。接着又通过写石头来写风。斗大的石头,居然被风吹得满地滚动,再著一“乱”字,就更表现出风的狂暴。“平沙莽莽”句写天,“石乱走”句写地,三言两语就把环境的险恶生动地勾勒出来了。

    下面写匈奴利用草黄马肥的时机发动了进攻,“金山西见烟尘飞”,“烟尘飞”三字,形容报警的烽烟同匈奴铁骑卷起的尘土一起飞扬,既表现了匈奴军旅的气势,也说明了唐军早有戒备。下面,诗由造境转而写人,诗歌的主人公——顶风冒寒前进着的唐军将士出现了。诗人很善于抓住典型的环境和细节来描写唐军将士勇武无敌的飒爽英姿。如环境是夜间,“将军金甲夜不脱”,以夜不脱甲,写将军重任在肩,以身作则。“半夜军行戈相拨”写半夜行军,从“戈相拨”的细节可以想见夜晚一片漆黑,和大军衔枚疾走、军容整肃严明的情景。写边地的严寒,不写千丈之坚冰,而是通过几个细节来描写来表现的。“风头如刀面如割”,呼应前面风的描写;同时也是大漠行军最真切的感受。

    “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战马在寒风中奔驰,那蒸腾的汗水,立刻在马毛上凝结成冰。诗人抓住了马身上那凝而又化、化而又凝的汗水进行细致的刻划,以少胜多,充分渲染了天气的严寒,环境的艰苦和临战的紧张气氛。“幕中草檄砚水凝”,军幕中起草檄文时,发现连砚水也冻结了。诗人巧妙地抓住了这个细节,笔墨酣畅地表现出将士们斗风傲雪的战斗豪情。这 19 样的军队有谁能敌呢?这就引出了最后三句,料想敌军闻风丧胆,预祝凯旋而归,行文就象水到渠成一样自然。

    全篇奇句豪气,风发泉涌,由于诗人有边疆生活的亲身体验,因而此诗能“奇而入理”,“奇而实确”,真实动人。

    全诗句句用韵,三句一转,韵位密集,换韵频数,节奏急促有力,情韵灵活流宕,声调激越豪壮,有如音乐中的进行曲.。

    1、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的词。①幕中草檄砚水凝 凝 ②车师西门伫献捷 伫 ①凝:凝固,指干了不能用了 ②伫:等待

    2、赏析“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轮台九月风夜吼”,一个“吼”字道出风声之大,又是在夜间,就更能渲染出可怕的 气氛。“大如斗”,形容碎石之大。“石乱走”中的“乱”字生动形象地写出风力之猛,连那些 大如斗的碎石都被刮得满地滚动。几句诗虽短,却把环境的险恶渲染得形象可感、淋漓尽致,足见行军的艰苦。

    3、文章在写大军出师西征之前,先写了什么?有什么作用? 先写了环境恶劣,更能突出大军出征的豪壮。

    4、这首诗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诗人运用夸张,反衬等手法,极力渲染环境的恶劣,突出表现了边防将士不畏艰险的爱国精神

    5、结合本诗,发挥你的联想和想象描绘“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 师。”所展现的画面。剽悍强劲的匈奴军队利用草马正肥的时机发动了猛烈进攻,烟尘弥漫。唐军早有戒备,烽烟四起。报警的烽烟和匈奴铁骑卷起的尘土一起飞扬。顶风冒寒前进着的唐军飒爽英姿,沉着迎战,尽显“汉家大将”的从容、果敢、镇定的风姿。又显示出了必胜的信心!

    6、赏析“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的艺术特色。战马在寒风中奔驰,那蒸腾的汗水,立刻在马毛上凝结成了冰。诗人抓住了马毛上那凝而 又化,化而又凝的汗水进行细致的刻画,运用细节描写,充分渲染了天气的严寒,环境的艰 苦和临战的紧张气氛,反衬出将士不避艰险、斗风傲雪的战斗豪情和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

    7、下列对这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中写风沙,目的是渲染环境,衬托西征之师的大无畏精神。B.诗中写唐师行军的艰苦,是为了突出唐军将士不畏艰险的豪情。C.诗中最后三句描绘了敌人闻风丧胆、唐军凯旋的场景。D.这首诗颂扬了唐军的英勇与声威。(C 注:最后三句是想象 想象敌人闻风丧胆、唐军凯旋的场景,是虚写,而非写实。)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⑪

    一封朝奏九重天⑫,夕贬潮阳路八千⑬。

    欲为圣明除弊事⑭,肯将衰朽惜残年⑮!

    云横秦岭家何在⑯?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⑰,好收吾骨瘴江边⑱。

    【注释】

    ⑪据日本藏《又玄集》,此诗题作《贬官潮州出关作》。公元819年(唐宪宗元和十四年)正月,韩愈上书谏迎佛骨,由刑部侍郎贬为潮州刺史,这首诗作于赴潮州途中。[左迁]古代以 右为尊以左为卑,所以称降职为左迁。[蓝关]即蓝田关,在今陕西省蓝田县南。[侄孙湘]侄孙韩湘,字北渚,公元823年(穆宗长庆三年)登进士第,官大理丞,是韩愈之侄韩老成的儿子。

    ⑫[一封]指韩愈《谏迎佛骨表》。封,指谏书。[朝(zhāo)奏]早晨送呈谏书。[九重(chóng)天]指皇帝。

    ⑬[潮州]又称潮阳郡,州治在今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县。[路八千]言长安和潮州间相距遥远。

    ⑭[圣明]对唐宪宗李纯的颂词。[弊事]政治上的弊端,指迎佛骨事。[明]一作“朝”。[事]一作“政”。

    ⑮[肯]岂肯。[衰朽]衰弱多病。[惜残年]顾惜晚年的生命。这时韩愈已五十二岁。

    ⑯[秦岭]即终南山,又名南山、太乙山。横亘在陕西省南部,为我国地理上的南北分界线。

    ⑰[汝]你,指韩湘。[应有意]应知道我此去凶多吉少。应,一作“须”。

    ⑱ “好收”句意思说,自己必死于潮州,向韩湘交代后事。《左传·僖公三十二年》蹇叔哭师时有:“必死是间,余收尔骨焉。”韩愈用其意。[瘴(zhàng)江边]充满瘴气的江边,指贬所潮州。[瘴]瘴气,旧指南方山林间湿热蒸郁致人疾病的气。[2]

    【译文】

    一篇《谏佛骨表》早晨上奏给皇帝,晚上就被贬官到八千里外的潮州去。

    本来想为皇帝清除危害社会的事情,怎么会顾惜我衰朽的残年余日呢。

    云彩横出于秦岭,我的家在哪里?雪漫蓝田关,连我骑的马都不往前走。

    知道你赶来一定有所打算,做好准备到南方的瘴气之地收拾我的骸骨吧。

    二 谏阻迎佛骨的上疏早晨刚呈送到皇宫,傍晚就传来获罪的消息而被贬潮州。

    既然决心为圣 明的 君主兴利除弊,又怎么能够顾惜自己的衰朽残年。

    巍巍秦岭云海茫茫,身家何处是归宿?皑皑白雪拥堵蓝关,马儿都裹步不前。

    贤侄孙从远方来,念你孝心一片,就劳你到那瘴疠之地收拾我的骸骨了。作品鉴赏

    韩愈一生,以辟佛为己任,晚年上《谏佛骨表》,力谏宪宗“迎佛骨入大内”,触犯“人主之怒”,差点被定为死罪,经裴度等人说情,才由刑部侍郎贬为潮州刺史。

    潮州在今广东东部,距当时京师长安确有八千里之遥,那路途的困顿是不言而喻的。当韩愈到达离京师不远的蓝田县时,他的侄孙韩湘,赶来同行。韩愈此时,悲歌当哭,挥笔写下了这首名篇。这首诗和《谏佛骨表》珠联璧合,相得益彰,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韩愈大半生仕宦蹉跎,五十岁才因参与平淮而擢升刑部侍郎。两年后又遭此难,情绪十分低落,满心委曲、愤慨、悲伤。前四句写祸事缘起,冤屈之意毕见。首联直抒自己获罪被贬的原因。他很有气概地说,这个“罪”是自己主动招来的。就因那“一封书”之罪,所得的命运是“朝奏”而“夕贬”。且一贬就是八千里。但是既本着“佛如有灵,能作祸祟,凡有殃咎,宜加臣身”(《谏佛骨表》)的精神,则虽遭获严惩亦无怨悔。

    三、四句直书“除弊事”,认为自己是正确的,申述了自己忠而获罪和非罪远谪的愤慨,富有胆识。尽管招来一场弥天大祸,他还是“肯将衰朽惜残年”,且老而弥坚,使人如见到他的刚直不阿之态。

    五、六句就景抒情,情悲且壮。韩愈在一首哭女之作中写道:“以罪贬潮州刺史,乘驿赴任;其后家亦谴逐,小女道死,殡之层峰驿旁山下。”可知他当日仓猝先行,告别妻儿时的心情如何。韩愈为上表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家何在”三字中,有他的血泪和愤怒。

    后两联扣题目中的“至蓝关示侄孙湘”。作者远贬,严令启程,仓淬离家;而家人亦随之遣逐,随后赶来。当诗人行至蓝关时,侄孙韩湘赶到,妻子儿女,则不知尚在何处。作者在《女挐圹铭》中追述道:“愈既行,有司以罪人家不可留京师,迫遣之。女挐年十二,病在席。既惊痛与其父诀,又舆致走道撼顿,失食饮节,死于商南层峰驿。”了解这些情况,便知“颈联纯作景语”、“境界雄阔”之类的赏析并不确当。颈联上下句各含两个子句,前面的子句写眼前景,后面 的子句即景抒情。“云横秦岭”,遮天蔽日,回顾长安,不知“家何在”?“雪拥蓝关”,前路险艰,严令限期赶到贬所,怎奈“马不前”!

    “云横”、“雪拥”,既是实景,又不无象征意义。这一联,景阔情悲,蕴涵深广,遂成千古名句。作者原是抱着必死的决心上表言事的,如今自料此去必死,故对韩湘安排后事,以“好收吾骨”作给。在章法上,又照应第二联,故语虽悲酸,却悲中有壮,表现了“为除弊事”而“不惜残年”的坚强意志。

    此两句一回顾,一前瞻。“秦岭”指终南山。云横而不见家,亦不见长安:“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李白诗),何况天子更在“九重”之上,岂能体恤下情?他此时不独系念家人,更多的是伤怀国事。“马不前”用古乐府:“驱马涉阴山,山高马不前”意。他立马蓝关,大雪寒天,联想到前路的艰险。“马不前”三字,露出英雄失路之悲。

    结语沉痛而稳重。《左传·僖公三十二年》记老臣蹇叔哭师时有 :“必死是间,余收尔骨焉”之语,韩愈用其意,向侄孙从容交代后事,语意紧承第四句,进一步吐露了凄楚难言的激愤之情。

    从思想上看,此诗与《谏佛骨表》,一诗一文,可称双璧,很能表现韩愈思想中进步的一面。就艺术上看,这首诗是韩诗七律中佳作。其特点诚如何焯所评“沉郁顿挫”,风格近似杜甫。沉郁指其风格的沉雄,感情的深厚抑郁,而顿挫是指其手法的高妙:笔势纵横,开合动荡。如“朝奏 ”、“ 夕贬”、“九重天”、“路八千”等,对比鲜明,高度概括。一上来就有高屋建瓴之势。

    三、四句用“流 水对”,十四字形成一整体,紧紧承接上文,令人有浑然天成之感。

    五、六句跳开一笔,写景抒情,“云横雪拥 ”,境界雄阔。“横”状广度,“拥”状高度,二字皆下得极有力。故全诗大气磅礴,卷洪波巨澜于方寸,能产生撼动人心的力量。

    此诗虽追步杜甫,沉郁顿挫,苍凉悲壮,得杜甫七律之神,但又有新创,能变化而自成面目,表现出韩愈以文为诗的特点。律诗有谨严的格律上的要求,而此诗仍能以“文章之法”行之,而且用得较好。好在虽有“文”的特点,如表现在直叙的方法上,虚词的运用上(“欲为”、“肯将”之类)等;同时亦有诗歌的特点,表现在形象的塑造上(特别是五、六一联,于苍凉的景色中有诗人自我的形象)和沉挚深厚的感情的抒发上。全诗叙事、写景、抒情熔为一炉,诗味浓郁,诗意醇厚。[4]

    真题演练:

    1.第一、二句中的“朝奏”与“夕贬”、“九重天”与“路八千”形成鲜明对比,让我们深切地感受到诗人命运的急剧变化,其中蕴含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朝奏”,点名获罪的原因是“自取”,是尽职尽责;“路八千”指出贬所的遥远偏僻。这两句透露出作者忠而遭贬的愤怨,也含蓄地表现了他刚直不阿、坚持真理的倔强性格。

    2.第六句“雪拥蓝关马不前”借景抒情,并做到了眼前景与心中情的完美统一。请你对此评价加以分析。

    答:“蓝关”形容关山险恶,归途渺渺,前途茫茫,“雪拥蓝关”语意双关,明写天气寒冷,暗写政治气候恶劣。“马不前”其实是人不前,三字中流露出作者英雄失落之悲,表现了诗人对亲人、对国都的眷顾与依恋。这句借景语言情思,诗人忠而获罪,远贬潮阳,抛妻别子而南行,心中是极其伤痛的。

    作者简介

    韩愈[5]

    (768—824)唐代思想家和文学家,位居唐宋八大家之首。字退之,南阳(今河南省孟县)人。贞元进士。唐宪宗时,曾随同裴度平定淮西藩镇之乱。在刑部侍郎任上,他上疏谏迎佛骨,触怒了宪宗,被贬为潮州刺史。后于穆宗时,召为国子监祭酒,历任京兆尹及兵部、吏部侍郎。他和柳宗元政见不和,但并未影响他们共同携手倡导古文运动,并称“韩柳”。在诗歌方面,他更是别开生面,创建了“韩孟诗派”。他善于用强健而有力的笔触,驱使纵横磅礴的气势,夹杂着恢奇诡谲的情趣,给诗思渲染上一层浓郁瑰丽的色彩,造成奔雷挚电的壮观。韩诗在艺术上有“以文为诗”的特点,对后世亦有不小的影响。有《韩昌黎集》四十卷,《外集》十卷。[6]

    1.第一、二句中的“朝奏”与“夕贬”、“九重天”与“路八千”形成鲜明的对比,让我 们深切地感受到诗人命运的急剧变化。其中蕴含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对自己无罪遭贬的怨愤之情。2.“雪拥蓝关马不前”一句借景抒情,并做到了眼前景与心中景的完美统一。请你对此加 以分析。本句既是实 写也是虚写,实写南行途中的艰苦情景:大雪阻路,马难前行,同时又是虚写,借景抒情,抒发诗人恋家恋国、不忍离去,同时又深感前途迷茫的愁思。3.“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两句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精神? 表达了诗人在年老又遭贬的逆境中,仍念念不忘为国家效力的无怨无悔、甘愿奉献的精神。

    5、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抒写出诗人无罪遭贬的怨愤 前途迷茫的愁思,以及在年老又遭贬的逆境中,仍念念不忘为国家效力的无怨无悔、甘愿奉献的精神。

    《望月有感》 白居易

    《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因望月有感,聊书所怀,寄上浮梁大兄,于潜七兄,乌江十五兄,兼示符离及下邽弟妹》

    时难年荒世业空,弟兄羁旅各西东。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

    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注解】:

    1、世业:世代传下的产业。

    2、羁旅:犹漂泊。

    3、寥落:冷落。

    4、干戈:本是两种武器,这里指战争。

    5、根:喻兄弟。

    【韵译】:

    时势艰难兵荒马乱,家业空空; 兄弟逃难旅居异地,各自西东。

    战乱以后处处寥落,田园荒芜; 骨肉分离漂泊流浪,失散途中。

    离群孤雁相隔千里,形影相吊; 同根兄弟随风飞散,恰似秋蓬。

    天涯海角共看明月,无不垂泪; 今夜思乡你我同心,五地相同。

    【评析】:

    这是一首抒情诗,约作于唐德宗贞元十六年(800)秋天。其时诗人到符离(安徽宿县),曾有《乱后过流沟寺》诗,流沟寺即在符离。题中所言“弟妹”,可能和诗人自己均在符离,因此合起来就有五处。贞元十五年(799)春,宣武节度使董晋死后部下叛乱,接着中、光、蔡等州节度使吴少诚又叛乱。唐朝廷分遣十六道兵马去攻打,战事发生在河南境内。当时南方漕运,主要经过河南输送关内。由“河南经乱”使得“关内阻饥”。全诗意在写经乱之后,怀念诸位兄弟姊妹。诗以白描手法,采用平易的家常话语,抒写人们所共有而又不是每个人俱能道出的真实情感。言辞清丽,不加雕饰,句句扣紧主题,意蕴精深,情韵动人。

    白居易所处的中唐是一个多难的时代,他从十多岁开始,即因战乱而离家四处飘泊。德宗贞元十五年(799)春,宣武军(治所在开封)节度使董晋死,其部下举兵叛乱。继之彰义军(治所在汝南)节度使吴少诚亦叛,唐朝廷不得不发兵征讨,河南一带再次沦为战乱的中心。由于漕运受阻,加上旱荒频仍,关内(今陕西省中部、北部及甘肃一部分地区)饥馑十分严重。就在这一年秋,白居易为宣州刺史所贡,第二年春在长安考中进士,旋即东归省亲。这首河南经乱书怀的诗,大约就写于这一时期。【赏析】

    这是一首感情浓郁的抒情诗,读来如听诗人倾诉自己身受的离乱之苦。在这战乱饥馑灾难深重的年代里,祖传的家业荡然一空,兄弟姊妹抛家失业,羁旅行役,天各一方。回首兵燹后的故乡田园,一片寥落凄清。破敝的园舍虽在,可是流离失散的同胞骨肉,却各自奔波在异乡的道路之中。诗的前两联就是从“时难年荒”这一时代的灾难起笔,以亲身经历概括出战乱频年、家园荒残、手足离散这一具有典型意义的苦难的现实生活。接着诗人再以“雁”、“蓬”作比:手足离散各在一方,犹如那分飞千里的孤雁,只能吊影自怜;辞别故乡流离四方,又多么象深秋中断根的蓬草,随着萧瑟的西风,飞空而去,飘转无定。“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两句,一向为人们所传诵。诗人不仅以千里孤雁、九秋断蓬作了形象贴切的比拟,而且以吊影分飞与辞根离散这样传神的描述,赋予它们孤苦凄惶的情态,深刻揭示了饱经战乱的零落之苦。孤单的诗人凄惶中夜深难寐,举首遥望孤悬夜空的明月,情不自禁联想到飘散在各地的兄长弟妹们,如果此时大家都在举目遥望这轮勾引无限乡思的明月,也会和自己一样潸潸泪垂吧!恐怕这一夜之中,流散五处深切思念家园的心,也都会是相同的。诗人在这里以绵邈真挚的诗思,构出一幅五地望月共生乡愁的图景,从而收结全诗,创造出浑朴真淳、引人共鸣的艺术境界。

    全诗以白描的手法,采用平易的家常话语,抒写人们所共有而又不是人人俱能道出的真实情感。清刘熙载在《艺概》中说:“常语易,奇语难,此诗之初关也。奇语易,常语难,此诗之重关也。香山用常得奇,此境良非易到。”白居易的这首诗不用典故,不事藻绘,语言浅白平实而又意蕴精深,情韵动人,堪称“用常得奇”的佳作。

    1.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抒发了战乱时期兄弟离散的骨肉相思之苦。2.赏析颈联“吊影〃〃〃〃九秋蓬” 〃〃〃 手足离散各在一方,犹如那分飞千里的孤雁,只能吊影自怜;辞别故乡流离四方,又多 么象秋风中断根的蓬草,飘转无定。巧用比喻,将失散兄弟比作“分飞千里的孤雁”和 “秋风中断根的蓬草”飘转无定。生动形象的抒发了诗人孤苦凄惶的感情,揭示了饱经战乱的零落之苦

    3、分析“垂泪”蕴含的丰富情感。因为**,祖先遗留下的一点家产也没有了,兄弟们不得不四处流浪,四海为家。这首诗以小见大,虚实结合,借白氏一家的不幸,表现出整个时代的不幸。垂泪”既是因为自己兄弟离散,家庭不幸,也是因为整个时代的灾难和痛苦。

    4、尾联描绘了一幅五地望月共生乡愁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思念亲人的情感。5.“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望月思乡(人)的情感经常出现在唐诗宋词中,请举两个例子并注明作者。.如:苏轼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李白的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风直到夜郎西。李白的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6、下列各项对作品的赏析不恰当一项是()(D 注:本诗没有运用典故。)A.诗歌从所处时代的灾难起笔,全诗用白描的手法展现了苦难的现实生活场景。B.颈联以“雁” “蓬”作比,表达零落之苦,形象贴切,情韵动人,成为传诵千古的佳句。C.尾联运用“明月”这一典型意象,以一幅五地同心望月的画面收结全诗,情怀真切,引人 共鸣。D.这首诗不事藻饰,语浅意深,用典自然,感情沉郁,堪称“用常得奇”的佳作。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 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 不起。报君黄金台 上意,提携玉龙为 君死。

    注释译文

    【注释】

    雁门太守行:古乐府曲调名。

    黑云:厚厚的乌云。这里指攻城敌军的气势。

    摧:摧毁。这句形容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机形势。

    甲光:铠甲迎着太阳闪出的光。甲,指铠甲,战衣。

    金鳞:形容铠甲闪光如金色鱼鳞。金:像金子一样的颜色和光泽。

    角:古代军中一种吹奏乐器,多用兽角制成,也是古代军中的号角。

    塞上燕脂凝夜紫:长城附近多紫色泥土,所以叫做“紫塞”。燕脂,即胭脂,深红色。这里写夕晖掩映下,塞土有如燕脂凝成,紫色更显得浓艳。

    易水:水名,大清河上源支流,源出今河北省易县,向东南流入大清河。“塞上”一作“塞土”

    霜重鼓寒:天寒霜降,战鼓声沉闷而不响亮。

    声不起:形容鼓声低沉;不高扬。

    黄金台:故址在今河北省易县东南,相传战国燕昭王所筑,置千金于台上,以招聘人材、招揽隐士。

    玉龙:指一种珍贵的宝剑。

    君:君王。

    【译文】

    敌军似乌云压进,危城似乎要被摧垮; 阳光照射在鱼鳞一般的铠甲上,金光闪闪。

    号角的声音在这秋色里响彻天空; 塞上泥土犹如胭脂凝成,夜色中浓艳得如紫色。

    寒风卷动着红旗,部队悄悄临近易水; 浓霜湿透了鼓皮,鼓声低沉,扬不起来。

    为了报答 国 君的赏赐和厚爱,手操宝剑甘愿为他血战到死!

    作品鉴赏

    《雁门太守行》是乐府旧题,唐人的这类拟古诗,是相对唐代“近体诗”而言的。它有较宽押韵,不受太多格律束缚,可以说是古人的一种半自由诗。

    诗人的语言极力避免平淡而追求峭奇。为了追求奇,他在事物的色彩和情态上着力,用浓辞丽藻大红大绿去表现紧张悲壮的战斗场面,构思新奇,形象丰富。

    这首诗句句都有鲜明的色彩。如金色、胭脂色、紫红色,非但鲜明,而且浓艳,它们和黑色、秋色、玉白色交织在一起,构成色彩鲜明的画面。诗人就像一位高明的画家,特别善于着色,以色示物,以色感人,不只勾勒轮廓而已。他写诗,绝少运用白描手法,总是借助想象涂上各种各样新奇浓重的色彩,有效地显示了它们的多层次性。[1]

    诗共八句,前四句写日落前的情景。首句既是写景,也是写事,成功地渲染了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黑云压城城欲摧”,一个“压”字,把敌军人马众多,来势凶猛,以及交战双方力量悬殊、守军将士处境艰难等等,淋漓尽致地揭示出来。次句写城内的守军,以与城外的敌军相对比,忽然,风云变幻,一缕日光从云缝里透射下来,映照在守城将士的甲衣上,只见金光闪闪,耀人眼目。此刻他们正披坚执锐,严阵以待。这里借日光来显示守军的阵营和士气,情景相生,奇妙无比。据说王安石曾批评这句说:“方黑云压城,岂有向日之甲光?”杨慎声称自己确乎见到此类景象,指责王安石说:“宋老头巾不知诗。”(《升庵诗话》)其实艺术的真实和生活的真实不能等同起来,敌军围城,未必有黑云出现;守军列阵,也未必就有日光前来映照助威,诗中的黑云和日光,是诗人用来造境造意的手段。

    三、四句分别从听觉和视觉两方面铺写阴寒惨切的战地气氛。时值深秋,万木摇落,在一片死寂之中,那角声呜呜咽咽地鸣响起来。显然,一场惊心动魄的战斗正在进行。“角声满天”,勾画出战争的规模。敌军依仗人多势众,鼓噪而前,步步紧逼。守军并不因势孤力弱而怯阵,在号角声的鼓舞下,他们士气高昂,奋力反击。战斗从白昼持续到黄昏。诗人没有直接描写车毂交错、短兵相接的激烈场面,只对双方收兵后战场上的景象作了粗略的然而极富表现力的点染:鏖战从白天进行到夜晚,晚霞映照着战场,那大块大块的胭脂般鲜红的血迹,透过夜雾凝结在大地上呈现出一片紫色。这种黯然凝重的氛围,衬托出战地的悲壮场面,暗示攻守双方都有大量伤亡,守城将士依然处于不利的地位,为下面写友军的援救作了必要的铺垫。

    后四句写驰援部队的活动。“半卷红旗临易水”,“半卷”二字含义极为丰富。黑夜行军,偃旗息鼓,为的是“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临易水”既表明交战的地点,又暗示将士们具有“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那样一种壮怀激烈的豪情。接着描写苦战的场面:驰援部队一迫近敌军的营垒,便击鼓助威,投入战斗。无奈夜寒霜重,连战鼓也擂不响。面对重重困难,将士们毫不气馁。“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 龙为 君死。”黄金台是战国时燕昭王在易水东南修筑的,传说他曾把大量黄金放在台上,表示不惜以重金招揽天下士。诗人引用这个故事,写出将士们报效朝廷的决心。

    一般说来,写悲壮惨烈的战斗场面不宜使用表现秾艳色彩的词语,而李贺这首诗几乎句句都有鲜明的色彩,其中如金色、胭脂色和紫红色,非但鲜明,而且秾艳,它们和黑色、秋色、玉白色等等交织在一起,构成色彩斑斓的画面。诗人就象一个高明的画家,特别善于着色,以色示物,以色感人,不只勾勒轮廓而已。他写诗,绝少运用白描手法,总是借助想象给事物涂上各种各样 新奇浓重的色彩,有效地显示了它们的多层次性。有时为了使画面变得更加鲜明,他还把一些性质不同甚至互相矛盾的事物揉合在一起,让它们并行错出,形成强烈的对比。例如用压城的黑云暗喻敌军气焰嚣张,借向日之甲光显示守城将士雄姿英发,两相比照,色彩鲜明,爱憎分明。李贺的诗篇不只奇诡,亦且妥帖。奇诡而又妥帖,是他诗歌创作的基本特色。这首诗,用秾艳斑驳的色彩描绘悲壮惨烈的战斗场面,可算是奇诡的了;而这种色彩斑斓的奇异画面却准确地表现了特定时间、特定地点的边塞风光和瞬息变幻的战争风云,又显得很妥帖。惟其奇诡,愈觉新颖;惟其妥贴,则倍感真切;奇诡而又妥帖,从而构成浑融蕴藉富有情思的意境。这是李贺创作诗歌的绝招,他的可贵之处,也是他的难学之处。

    全诗写了三个画面:一个白天,表现官军戒备森严;一个在黄昏前,表现刻苦练兵;一个在中夜,写官军出其不意地袭击敌人。

    首联写景又写事,渲染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后句写守城将士严阵以待,借日光显示守军威武雄壮。

    颈联颔联分别从声色两方面渲染战场的悲壮气氛和战斗的残酷。

    颈联写部队黑夜行军和投入战斗。

    尾联引用典故写出将士誓死报效国家的决心 作者简介

    李贺(790~816),唐代诗人,字长吉,号诗鬼。祖籍陇西,生于福昌(今河南宜阳)昌谷,后世称李昌谷,卒时仅27岁。

    李贺一生以诗为业,曾自编其集。有《李贺诗歌集注》。生平见李商隐《李贺小传》,新、旧《唐书》本传,《宣室志》,《幽闲鼓吹》,《摭言》。[2]

    写作背景

    李贺生活的时代藩镇叛乱此伏彼起,发生过重大的战争。如史载,809年(元和四年),王承宗的叛军攻打易州和定州,爱国将领李光颜曾率兵驰救。元和九年,他身先士卒,突出、冲击吴元济叛军的包围,杀得敌人人仰马翻,狼狈逃窜。

    从有关《雁门太守行》这首诗的一些传说和材料记载推测,可能是写平定藩镇叛乱的战争。当时是元和二年,公元807年。李贺当时仅17岁。

    此诗写一位激昂慷慨、逆境奋战、誓死疆场的英雄。诗以热烈的礼赞和深沉追念的心情,塑造出一个十分具体而动人的英雄人物形象,格调浓丽而壮烈。以“报君黄金台上意”作结,反映了作者投笔从戎,建功六业,但又得不到赏识的一种“英雄无用”的悲哀。

    1.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 这首诗歌颂了守边将士浴血奋战 , 誓死报国的英雄气概 , 也表达了诗人立志报国的决心。2.描绘“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所展示的画面。黑云翻滚之下,凶猛的敌军向我孤城扑来,大有城倾郭摧之势;然而,我方将士泰然不惧,整装披 甲;在日光照射下,金甲闪金光,气宇轩昂,正准备出击。

    3、“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磷开.”一句中“压”和 “开”字用的好,历来被人们称道,请简要分析两字好在何处。“压” 是“逼迫”的意思,敌军像黑云一样压向城头,想把城摧毁。运用比喻,生动形象地把敌军人马众多来势凶猛,以及交战双方力量悬殊,守军将士处境艰难等等,淋漓尽致 的揭示出来;“开” 写出了守军披坚执锐,严阵以待,雄姿英发,士气高昂和敌军形成鲜明对 比。4.展开联想与想象,描绘颔联所展现的画面。时值深秋,万木摇落, 在一片死寂之中, 那角声呜呜咽咽的鸣响起来, 鏖战从白天进行到夜晚, 时值深秋 晚霞映照着战场,那大块大块的胭脂般鲜红的血迹,透过夜雾凝结在大地上,呈现出一片紫色。5.尾联作者多次用典,含蓄委婉地表达了尽忠报国的情感。.6.一般写悲壮惨烈的战斗场面不宜使用表现色彩的词语,而本诗几乎句句都有鲜明的色彩,请 指出诗中表现出的各种色彩,指明其作用,重点赏析第一句中表示色彩的词语。(1)黑色,金色,胭脂色,紫色,红白色,交织构成色彩斑斓的画面,描绘了悲壮惨烈的战斗场面,表现了特定时间,特定地点的边塞风光和瞬息变换的战争风云。(2)用 压城的黑云比喻敌军气焰嚣张,借向日之甲光显示守城将士的雄姿英发,两相比较色彩鲜明,爱憎分明。

    7、诗中 “黄金台”是引用典故,请说出他的表达作用。“黄金台” 是指相传战国时燕昭王在易水筑台,上面放着千金用来招揽人才。诗人引用这个典故写出了将士们报效朝廷的决心。

    卜算子 送鲍浩然之浙东 王观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译文

    水像美人流动的眼波,山如美人蹙起的眉毛。要问远行的人去哪里?山水交汇处。

    才送春天归去了,又要送君(鲍浩然)回去了。要是到江南赶上春天,千万要把春天留住。注释

    1. 之:到,往。浙东:宋代置浙江东路,管辖绍兴以及婺、温、台、明、处、衢六州,即今浙江省钱塘江以东地区。

    2. ”水是“句:古人常以秋水喻美人之眼,这里反用。眼波:比喻目光似流动的水波。

    3. ”山是“句:《西京杂记》载 卓文 君容貌姣好,眉色如望远山,时人效画远山眉。后人遂喻美人之眉为远山,这里反用。

    4. 盈盈:美好的样子。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词。上片着重写人。以眼波和眉峰比喻水和山。“眉眼盈盈”四字有两层意思,即写江南水的秀美,同时又写了他要见到的人物的脉脉含情,语带双关,扣得天衣无缝。可看出手法的高明。

    下片着重写季节。而这季节又同归家者的心情配合得恰好。暮春时节春归人也归。结尾两句中的“春”,不仅是指季节方面,不要辜负大好春光,一定同它同住,而且又是指人事方面的。所谓人事方面的“春”,便是与家人的团聚,是家庭生活中的“春”。语带双关,聪明俏皮。

    这首词,轻松活泼,比喻巧妙,耐人寻味,几句俏皮话,新而不俗,雅而不谑。作者简介

    王观(公元1035-1100年),字通叟,出生在如皋集贤里(今冒家巷)一个书香门弟。他少负盛名,邻里称奇。公元1051年,与堂弟王觌到京师求学于胡瑗门下。公元1057年,他进士及第,初任单州团练推官,不久改任秘书省校书郎。公元1073年,他因进《扬州赋》,受到神宗帝的赏识,赐“绯衣银章”,跻身于文武百官之列;接着提拔他任大理寺丞,掌管刑狱。后因《清平乐》一词,家王观委婉劝喻神宗帝不要沉湎于歌舞,见罪于帝母宣仁太后,被贬为江都知县。从此自号“逐客”,游历名山大川,笔耕不辍,逝于任所。著作有《诗文集》50卷,《天鬻子》、《冠柳集》、《维扬芍药谱》各1卷。

    王观在宋代坛的璀璨群星中,是引人注目的一颗,与高邮秦观齐名。《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是王观词作中有代表性的一首。全文是:“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哪边,眉眼盈盈处。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往。”前人吟咏别绪离愁的诗文多矣,大多离不开寓情于景,借物抒情,而王观则独辟蹊径,以拟人手法,将惜春伤别的心情抒发得淋漓尽致,堪称词林之上乘。

    1.试分析上片写景抒情的技巧。.用新奇的比喻写景,用“眉目”“眼波”比喻山水,描绘了山水之貌,同时借景抒情,移情于物,借自然山水一语双关地暗示了对友人的离别之情。眉峰聚”是愁眉紧锁,眼波横”是热泪盈眶,运用拟人,化无情为有情,使原本不干预人事的山水也介入了送别的 场面,为友人的离去而动容。2.从表现手法及内容方面赏析“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水像美人流动的眼波,山像美人蹙起的眉毛。用新奇的比喻写景,描绘了山水之貌,同时借景抒情,移情于物,借自然山水一语双关地暗示了对友人的离别之情。“眉峰聚”是愁 眉紧锁,“ 眼波横”是热泪盈眶,运用拟人,化无情为有情,使原本不干预人事的山水也介入了送别的场面,为友人的离去而动容。

    3、下片连用三个“春”字,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情意?、以“春归”映衬“君归”,巧妙地把“惜春”和“惜别”联系在一起,写惜别难舍。希望友人“赶上春”“和春住”,则表达了对友人的美好祝愿和一片深情似海。4.试赏析结尾两句“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的妙处。这两句一反送别诗中惯常的悲悲切切,运用拟人,将春人格化,生动形象的写出了词人强压心中沉痛之情而对远去的友人的美好祝愿与叮咛:希望友人到江南后,千万要和美好的春光同住。5.这首词通过写景来抒情,试分析这 种艺术手法的作用。用巧妙的比喻来写景,把水、山比作眼波、眉峰,既生动形象的描绘了山水之妙,又暗示了离别之情,结尾运用拟人,将春人格化,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诗人对远去的友人的美好祝愿与叮咛。

    别云间

    夏完淳(明)

    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无限山河泪,谁言天地宽。

    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作者简介:

    夏完淳,原名复,字存古,别号灵胥,松江华亭(今上海市松江县西部)人。生于公元1631年(明思宗崇祯四年),卒于公元1647年(清世祖顺治四年)。明末少年抗清英雄,著名诗人。九岁善词赋古文,才思敏捷,有神童之称。其诗词或慷慨悲壮,或凄怆哀婉,“如猿唳,如鹃啼”(谢枚如语),充满了强烈的民族意识。著有《夏内史集》及《玉樊堂词》。

    背景简介:

    这首诗作于秋季作者在故乡被清兵逮捕时,是一首悲壮慷慨的绝命诗。写出了作者对亡国的悲愤,以及壮志难酬的无奈。

    注释:

    【羁(jī)旅】

    【云间】即今上海松江西部,是作者家乡。顺治四年(1647),他在这里被逮捕。在对故乡的依恋外,诗着重地写他抗清失败的悲愤与至死不变的决心。

    “三年”句:作者自顺治二年(1645)起,参加抗清斗争,出入于太湖及其周围地区,至顺治四年(1647),共三年。

    【南冠】古代南方楚人戴的帽子,后用为囚犯的代称。语出《左传》。楚人钟仪被俘,晋侯见他带着楚国的帽子,问左右的人“南冠而絷(栓,梱)者,谁也?”官吏回答:”郑人所献楚囚也。”此处指被清兵逮捕。

    “毅魄”二句:是说死后,仍将抗清。屈原《九歌.国殇》:“身既死兮神已灵,魂魄亦兮为鬼雄”

    【灵旗】古代出征时所用的一种战旗。这里指后继者的队伍。

    【泉路】死期。泉,黄泉,置人死后埋葬的地穴。

    【毅魄】坚毅的魂魄。译文:

    三年中都是长久漂泊在外地的游子,现在又变成了俘虏。

    大好山河却使我流下无限之泪,谁说过天地是宽阔无边的呢!

    已经深知为国牺牲的日子临近了,但是想要和家乡告别却难而又难。

    在我不屈的魂灵回来的日子里,好似已经看见招引亡魂的旗帜。文章赏析:

    公元1645年,夏完淳(时年15岁)从父允彝、师陈子龙在松江起兵抗清。兵败,其父允彝自沉于松塘而死。夏完淳与师陈子龙继续坚持抵抗。1646年夏完淳与陈子龙、钱旃饮血为盟,共谋复明大业,上书鲁王(朱以海),鲁王遥授中书舍人,参谋太湖吴易军事。此时南京已陷落,身在义军之中的夏完淳依然抱有消灭敌人、恢复明朝的坚毅决心。为了抗清,义军上下结成了同仇敌忾的情谊。不久义军兵败,吴易被执,夏完淳只身流亡,隐匿民间,继续进行抗清活动。1647年(顺治四年)夏间,夏完淳因鲁王遥授中书舍人之职而上表谢恩,为清廷发觉,遭到逮捕。被解送南京后,夏完淳坚强不屈,顽强斗争,在接受变节降清的原明朝兵部尚书太子太保洪承畴的审讯时,采取反话正说、寓贬于褒的方式当面声色俱厉地痛斥这个朝廷的叛徒、民族的败类,令洪承畴面红耳赤、颜面尽失。在南京狱中,夏完淳给嫡母盛氏写了绝笔《狱中上母书》,一方面以琐琐家事,谆谆嘱托,流露出对家人的依恋不舍之情,一方面又将复明大志放在儿女私情之上,不以后嗣为念,表示要“报仇在来世”,体现出视死如归的气节。最终不屈而死,年仅17岁。

    《别云间》是作者被清廷逮捕后,在解往南京前临别松江时所作。上海松江县,古称云间,即作者的家乡。作者在此诗中一方面抱着此去誓死不屈的决心,一方面又对行将永别的故乡,流露出无限的依恋和深切的感叹。

    诗作首联叙事。其中“羁旅”一词将诗人从父允彝、师陈子龙起兵抗清到身落敌手这三年辗转飘零、艰苦卓绝的抗清斗争生活作了高度简洁的概括。诗人起笔自叙抗清斗争经历,似乎平静出之,然细细咀嚼,自可读出诗人激越翻滚的情感波澜,自可读出平静的叙事之中深含着诗人满腔辛酸与无限沉痛。

    颔联抒写诗人按捺不住的满腔悲愤。身落敌手被囚禁的结局,使诗人恢复壮志难酬,复国理想终成泡影,于是诗人悲愤了:“无限河山泪,谁言天地宽?”大明江山支离破碎,满目疮痍,衰颓破败,面对这一切,诗人禁不住“立尽黄昏泪几行”,流不尽“无限河山泪”。诗人一直冀盼明王朝东山再起,可最终时运不济,命途多舛,恢复故土、重整河山的爱国宏愿一次次落空,他禁不住深深地失望与哀恸,忍不住向上苍发出“谁言天地宽”的质问与诘责。

    颈联坦露对故乡、亲人的依恋不舍之情。无论怎样失望、悲愤与哀恸,诗人终究对自己的人生结局非常清醒:“已知泉路近”。生命行将终结,诗人该会想些什么呢?“欲别故乡难”,诗人缘何难别故乡呢?原来,涌上他心头的不仅有国恨,更兼有家仇。父起义兵败,为国捐躯了。而自己是家中唯一的男孩,此次身落敌手,自是凶多吉少,难免一死,这样,家运不幸,恐无后嗣。念及自己长年奔波在外,未能尽孝于母,致使嫡母“托迹于空门”,生母“寄生于别姓”,自己一家“生不得相依,死不得相问”,念及让新婚妻子在家孤守两年,自己未能尽为夫之责任与义务,妻子是

    否已有身孕尚不得而知。想起这一切的一切,诗人内心自然涌起对家人深深的愧疚与无限依恋。

    尾联盟恢复之志。尽管故乡牵魂难别,但诗人终将恢复大志放在儿女私情之上,不以家运后嗣为念,最终表明心迹:“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正如诗人在《狱中上母书》中所表示的“二十年后,淳且与先文忠为北塞之举矣”。“已知泉路近”的诗人坦然作出“毅魄归来日”的打算,抱定誓死不屈、坚决复明的决心,生前未能完成大业,死后也要亲自看到后继者率部起义,恢复大明江山。诗作以落地有声的铮铮誓言作结,鲜明地昭示出诗人坚贞不屈的战斗精神、尽忠报国的赤子情怀,给后继者以深情的勉励,给读者树立起一座国家与民族利益高于一切的不朽丰碑。

    全诗思路流畅清晰,感情跌宕豪壮。起笔叙艰苦卓绝的飘零生涯,承笔发故土沦丧、山河破碎之悲愤慨叹,转笔抒眷念故土、怀恋亲人之深情,结笔盟誓志恢复之决心。诗作格调慷慨豪壮,令人读来荡气回肠,禁不住对这位富有强烈民族意识的少年英雄充满深深的敬意。

    此诗是诗人被清兵逮捕诀别故乡时所作。全诗以质朴的语言,直抒胸臆,在对山河的一片深情中,抒写了亡国之痛和壮志难酬的悲愤。

    1.“今日又南冠”句中的“又”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表现了诗人无限伤痛与遗憾以及壮志难酬的悲愤。

    2、“无限江河泪,谁言天地宽”一句描写了怎样的内容? 山河破碎,感伤的泪水流不断,国土已沦丧,还怎能说天地宽!一个“泪”字一个“言”字表达诗人的爱国情怀以及对祖国山河破碎的悲愤之情。3.是因为面对死神而流泪吗? 不是,是因为祖国沦亡,山河破碎,民族多难,壮志难酬。4.“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两句表现了作者怎样的矛盾心情?.必死的决心与难舍故乡亲人的情怀。5.品读“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两句,赏析诗句中所表达出的英雄气节和豪迈情怀。诗人将满腹哀怨化为一腔怒火,即使成了鬼魂,还要归来从空中看后继者率领部队起义。这是一种生命已止、战斗不息的精神,是个人立场的鲜明表白!表现诗人至死不渝的 抗清精神,和对抗清事业后继有人的坚定信念。6.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亡国之痛,壮志难酬的悲愤,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和炽热的爱国之情。

    第四篇:2024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观潮》知识点整理

    2024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观潮》知

    识点整理

    观潮

    【伟观】雄伟的景象。

    【盛】盛大。

    【则】就像。

    【雷霆】雷暴、霹雳。

    【震撼】震动,摇撼。

    【激射】冲击喷射。

    【势极雄豪】气势雄壮猛烈到了极点。

    【分列】分开排列。

    【于水面者】在水面上的。

    【四起】从四面升起来。

    【轰震】轰隆隆地爆炸开。

    【崩山】大山崩塌。

    【烟消波静】黄烟消散,水面平静。

    【为火所焚】被火烧毁。

    【争先鼓勇】互相抢先,鼓足勇气。

    【出没】出现和隐藏。

    【以此夸能】凭这一手来显示本领。

    【塞途】堵塞了大路。

    【百物】各种货物。

    【常时】平时。

    附古诗二首

    饮酒

    【车马喧】车马的喧闹。

    【君】这里指作者自己。

    【南山】指庐山。

    行路难

    【不能食】吃不下。

    【四顾】四下里看。顾:看。

    【茫然】惘然,失意的样子。

    【川】水道。

    【直】径直,就马上。

    【沧海】大海。

    第五篇:九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理解默写(含答案)

    九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理解默写

    1、《从军行》中直接抒发从戎书生保边卫国的壮志豪情的句子/写出书生强烈的爱国激 情的句子是/表现作者投笔从戎的渴望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军行》中诗人不从正面着笔写战斗,而是善于用景物描写进行烘托的句子: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人的视觉、听觉出发,表现将士冒雪同敌人搏斗的无畏精神和在战鼓声激励下奋勇杀敌的悲壮场面的句子是。。

    3、李白《月下独酌》中的,句则以神来之笔写出了自己寂寞无朋与明月和身影相伴看似热闹实则更加寂寞的处境。

    4、《羌村(其三)》中,描写战争带来灾难的句子是,但父老乡亲的深情仍可从“,”句中体现出来。

    5、《羌村三首》全诗只有一句写景:“,”

    6、杜甫《登楼》中作者用“,”两句写出了他登楼时的所见景象。描绘祖国山河壮美,表达对民族历史追怀。

    7、、杜甫《登楼》中借古寓今、忧国忧民的的诗句。

    8、回首千年前的国土西部,有古人曾经留下其‘石大如斗’、‘戍客望边’、‘大漠穷秋’‘平沙莽莽’的诗言词句。这里的“石大如斗”出自本诗的 “平沙莽莽”出自本诗的“ ”。

    9、《望月有感》中运用比喻的修辞表达独在异乡的兄弟姐妹们自伤孤寂的感情的诗句是。

    借月抒发骨肉相思之情的诗句是。

    10、《卜算子》中推陈出新、运用移情手法,化无情为有情,使原本不预人事的山水也介入送别的场面,为友人的离去而动容的句子是。

    11、《别云间》回忆诗人艰苦的战斗生活的句子是,; 表达诗人对祖国山河破碎的悲愤之情,爱国之情的诗句是,;表达对故乡无限依恋的两句是,;表达诗人不停止战斗的决心的诗句是/诗人至死不渝的战斗精神,坚决抗清的豪情壮志的诗句是,;表达满腔怒火和死后仍念念不忘收复山河的爱国精神或感情由悲而壮,格调由低沉而高亢,显示了诗人冲天豪情的诗句两句是。

    12、《雁门太守行》中运用比喻,夸张手法,渲染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危急形势和城内将士披坚执锐,严阵以待的情形,;抒发誓死报国忠心的诗句是,;,把激战中的边塞风光写得很壮美 13.“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显然是潜师夜袭,一场苦战。“易水”二字使人联想起战国时刺客荆轲的《易水歌》:。14.“,”黄金台相传是战国时燕昭王所筑,渴望贤才,置千金于台上,延请天下奇才。诗人借用这个典故,既与战争的地点相吻合,又是对天子和将士的守边将士浴血奋战、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的称颂。

    15、韩愈的《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表明韩愈效忠朝廷的态度和决心的诗句是

    1。表现诗人忠君报国的信念的诗句是:。以景来寓前途坎坷难料的句子:。它与李白《行路难》里的“。”有异曲同工之妙。

    16、(1)更深月色半人家,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玉垒浮云变古今。

    (3)李清照《醉花阴》中以生动的形象表达“为伊消得人憔悴”之含意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人们常用孟子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强调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重要性。

    (5)江西古称“文章节义之邦”,数千年来,人才辈出,留下无数传世佳作。在他们的诗词里,我们既可以品味王安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精深哲理,也能感受晏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惆怅情怀。(6)_________,在河之州。。(7)______,_____.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8)日本政审通过了右翼势力编写的历史教科书,肆意篡改历史,美化侵略,遭到许多主持正义的国家的强烈的谴责,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成语“居安思危”和《孟子二章》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都告诫人们要有忧患意识。

    (10)投我以木桃。

    (11),必以情。(12),国恒亡。

    (13),,空乏其身,,曾益其所不能。

    答案:

    1、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2、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3、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4、兵戈既未息,儿童尽东征。手中各有携,倾榼浊复清。

    5、群鸡正乱叫,客至鸡斗争。

    6、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7、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父吟。

    8、一川碎石大如斗。平沙莽莽黄入天。

    9、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10、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11、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无限山河泪,谁言天地宽;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12、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13、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

    14、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15、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16、(1)北斗阑干南斗斜(2)锦江春色来天地(3)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4)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5)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6)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7)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8)得道多助,失道寡助。(9)生于忧患,死于安乐。(10)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11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12)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13)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推荐阅读:
    九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知识点(5篇)
    传统美德感悟(4篇)
    最新盗墓笔记读书心得体会 盗墓笔记读书笔记800(6篇)
    教师听课心得体会(7篇)
    红与黑读书心得(十篇)

    相关文章:

    中学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