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社区变迁的摘要范文优选11篇
关于社区变迁的摘要范文 第一篇
六城联创,建卫生文明城市的活动在温州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与参与,我们周围的环境因此而发生很大的变化。
看!客运中心大门口 ,出租车违停拉客宰客的现象没有了,黑车摩的不见了, 周围还增加了治安人员巡逻 ,客运中心变得干净·整洁,安全有秩序了。
看!马路两旁的垃圾桶都换上了新装,大家都主动的把垃圾送往它们漂亮的“家”。大家出行也文明了,乱穿马路的行为少了,偶尔有人犯规,旁边的交通劝导员就会立刻劝阻。
再看看菜场那边,以前垃圾满地,两边都是小摊,时常还飘来一股难闻的气味。现在可是大变样了,不仅整洁有序,进入菜场就能闻道一阵清新的味道。我们学校周围的地摊被取缔,卖垃圾食品的小摊不见了,还给了我们一个和谐安全的学习环境 。
这是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才使我们的社区变得美丽整洁。我希望大家继续参与六城联创,用我们的行动把我们的城市变得更美丽更温馨。
关于社区变迁的摘要范文 第二篇
>一、无锡市社区扁平化管理实施简介
1、社区扁平化管理定义
社区管理的组织形式多样化,一般以街道党工委和办事处为主,其它政府职能机构的派出机构为辅。社区扁平化管理就是将街道及其各专业条线的业务延伸下移到社区,建立一站式服务。减少管理和办事的层级,并通过“分片包干”增加管理幅度,通过“一人多岗、一岗多职、一专多能”来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效果。更加侧重于群众性的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强调社区群众的参与。
2、背景
近年来,党和国家对社会管理高度重视使社会管理在实践层面成为各级政府关注的焦点,前xxx总理xxx在20_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强化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提高城乡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的自治能力。”这对城市基层管理创新提出了具体的新要求,对此全国各级政府、机构都在关注和进行探索研究。
无锡是我国15个经济中心城市之一。近年来无锡的经济转型带动了社会转型,众多“单位人”变成了“社区人”,政府职能转换的改革将大量的工作向社区集聚,再加上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使得居民们有了更多的需求。这使得社区工作矛盾重重、寸步艰行。传统社区工作的点对点、线对线工作方式不仅效率低下,也使得管理的成本剧增。为了突破旧模式在社区管理中的困境,增强社区功能、鼓励居民参与和社区自治,无锡市推行了社区扁平化管理这一新型模式。
3、实施情况
4、社区扁平化管理的具体内容
Ⅰ硬件提升
主要表现在大厅建设和办公设施方面。实施扁平化管理的各社区基本建成“一站式”服务大厅,大厅面积不少于50平方米,同时配置了一些必要的设施方便办事人员等待休息;各社区居委会配置了电话、打印机、传真等必要的办公设备,有条件的社区按“一岗一机、一人一机”配置电脑,全力实现办公的自动化。
Ⅱ软件提升
关于社区变迁的摘要范文 第三篇
论文关键词 自然资源;可持续管理;参与式规划
论文摘要 分析了以社区为基础的参与式规划方法在自然资源可持续管理规划中应用的重要性,探讨了社区参与的合理性,阐述了参与的主体、必要性及主要步骤,提出了参与式规划面临的挑战。
长期以来,人们对自然资源规划和管理过程虽然采用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技术手段,但参与规划者过多地利用和依赖“自上而下”的传统方法。并且规划者和决策者本身不是自然资源的直接使用者,甚至不是当地居民,从而忽略了大量的当地社会经济和文化等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规划的可操作性和可持续性。因而项目的实施也很难实现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双赢”,这就要求我们采取一种以社区群众为核心的方法作为补充。
>1 技术手段与参与式方法二者结合的重要性
无可置疑,在规划过程中各种技术手段从科学上来说是可行的,但参与式规划方法认为技术方法是做好规划所必需的条件之一,不是进行合理规划的唯一途径,二者必须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使制定出的管理活动服务于社区。同时,国内外大量的实践证明,在确定需优先解决的问题及制定合适的解决方案上,技术支持和农民的参与均有不同的作用和优势,如何达到二者平衡是关键。只有社区群众对制定的管理活动充分参与,达成一致后,才能制定出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
>2 社区群众参与自然资源管理规划的合理性
社区参与环境管理规划的成功经验表明:
①当地社区对环境重要性的认识不亚于外部科研人员对当地环境的了解;
②当地社区是环境管理规划制定和实施的直接最大受益者或受害者,社区有权利也有义务参与他们所依赖的自然资源决策的制定、实施及监测评估;
③社区群众的日常生产生活直接影响着当地的自然资源,没有社区广泛有效地参与,规划的实施将很难获得成功。
社区对规划过程的参与包括对自然资源可持续管理问题的识别、资料收集和情况分析;对自己做出的决策进行实施,可以大大增强群众的环境意识和主人翁意识,提高对所要实现的环境目标和自身责任的认识。同时,社区与外部科研人员的合作也显得非常重要,科研人员可以协助社区开展资源管理的决策过程,并提供相关的信息。但这一合作的方式必须从社区群众的切身利益出发、为群众着想,必须考虑到群众要从改善环境管理中长期受益,建立长效机制,短期的措施不可能实现可持续的环境改善。如短期内发放补助,当补助停止后,经济压力就会上升,社区群众对环境的依赖程度和压力也会随之上升。
>3 自然资源可持续管理参与式规划中参与的主体
所谓的参与,是为了在自然资源可持续管理规划过程中发展社区同政府部门间有效的工作关系和伙伴关系。主要包括:让社区群众参与制定他们喜欢做,并且能够做的决策;确保社区群众从项目的实施中受益,并分享项目活动取得的成效(如: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等),同时要让社区群众承担项目实施中所需的各种社区资源(如:劳动力、管理、土地等),并积极引导社区对参与项目活动的实施情况进行自我监测评估。这样,从长期利益考虑能增加当地社区对自然资源管理的能力和责任心。
在规划过程中,为确保项目活动的顺利实施,必须让更多的利益相关者参与到项目的各项活动中来,尤其要重视妇女、被边缘化的弱势群体(如村内的五保户、孤寡老人)、少数民族、主要资源使用者(如养畜大户)、村干部、较年轻的村民代表等。参与规划的利益相关者越广泛,越能减少决策过程中特权利益的影响。有效的参与式程序强调要让尽可能多的人直接参与讨论和决策制定,所有的成员应该作为自然资源规划和活动实施的一员参与其中。要充分发挥各利益群体的聪明才智,充分听取他们的意见和想法,而不是由少数人来进行决策。在中国现行体制下,村内的好多事情由村委会来做决策,而村委会通常多半为男性,很可能是来自村内较富裕的农户,他们具有很强的适应能力,是一支不可忽视的利益相关者。但在制定改善环境管理的规划中只有村委会的参与是不够的,项目应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创建更具有代表性的新的村级机构,如项目管理委员会。要将项目的各项活动置于集体活动之中,提高项目活动的透明度、可信度、有效性及参与度,以便将来为社区在组织、实施项目活动方面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当然,在开展参与式规划过程中离不开政府部门强有力的支持和帮助,要根据规划和建设目标需求,充分利用和发挥政府在资金、技术、信息和人员等各方面的优势,鼓励更多层次、更多行业、更多部门参与到项目的活动中来。政府部门要做好角色转变,逐步从过去的指令型向真正的服务型转变,在整个参与式规划过程中,政府不是主导,而是为规划和实施提供技术、信息、资金等方面的帮助,协助社区开展项目活动。
>4 自然资源可持续管理参与式规划的必要性和主要步骤
以生态环境恢复或重建为目标的管理策略,意味着要减轻社区对自然资源的依赖程度,并考虑相应的生计问题;这就要求在开展规划和管理过程中,将生态环境恢复和重建与当地社区农牧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有机地结合起来制定管理规划的活动;同时,要重点支持那些既能增产增收又能减少对环境非可持续性利用的活动。
参与式规划与传统规划相比,规划过程是整个项目活动中一个相当重要的环节,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从信息收集到技术分析各个环节的工作都要做得非常细致。其主要步骤包括:
①示范点的选定。根据项目建设目标要制定合理的、科学的选择标准,如当地资源现状、使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社区群众主要的生产生活方式、经济来源、文化、民族构成等。
②开展大量的宣传和理念建设。通过召开村民大会或利用群众性集会等形式,采取广大农牧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向社区群众介绍项目理念、项目开展的活动内容和具体做法,在村民同意接受项目新的理念和做法的基础上,参与项目的各项活动。
③开展培训,根据项目实施不同阶段的需求,要及时对政府人员和社区群众开展多形式、多层次的培训,从而协助项目各项活动的顺利实施,主要包括参与式方法和工具(包括:绘制社区社会经济和自然资源图、季节历、历史趋势矩阵等),技巧(访谈、交流),生态环境的现状和维系因子,发现问题,制定解决问题的方案等。
④制定管理规划和年度计划,制定初步的自然资源可持续管理战略及所要支持的活动内容,分年度逐步实施。
>5 未来挑战
参与式规划方法自引进中国至今,逐步从国际合作项目的应用推广到国内项目中,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参与式方法在调动社区群众参与自然资源管理的积极性,推动农村社区民主管理体制的建立,发展政府和农村社区间的合作关系,保障相关利益群体特别是弱势群体利益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如:如何在今后的项目实施中,进一步加大以社区为根本的环境意识的提高,使整个社区主动承担起自然资源管理的义务;如何保证规划程序能满足社区广泛参与的需求;如何完善机构,加大各级部门的参与力度;以及如何寻求满足规划实施所需资金等诸多问题,值得我们进一步的思考和探讨。
关于社区变迁的摘要范文 第四篇
摘 要 正确理解物业管理与服务的关系,以过硬的综合素质促进物业管理水平的提升,通过加强与社区居民的真诚沟通促进物业管理良性发展,以推进物业管理创新适应市场化发展要求,不断提升油田社区物业管理与服务质量。
关键词 物业管理与服务 社区 措施
在物业管理日受关注的今天,对社区来说,探索提高物业管理水平的新思路、新方法,是从事物业管理工作人员的重要责任。物业管理是一项平凡、琐碎却很复杂的工作,每一项工都必须从细处着眼,从细处着手,细中求发展,细中求和谐。
1正确理解物业管理与服务的关系
一直以来,一谈到管理,往往认为管理就是约束,通过约束机制来达到管的目的,殊不知在物业管理过程中,管理者不是行政机构,也不是什么职权部门,更没有独立和强制管理权限,也就是说没有必然的约束力。相反的,物业管理者在从事管理过程中,更多地是为满足社区居民所需,为社区居民创造更合理、和谐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为社区居民排忧解难。在这个过程中,管理者通过收取一定费用来完成物业管理过程中的设施、设备维护,环境改善以及其他的物业管理成所需,而社区居民同时就享受了自己花钱买来的整洁、安全、文明、舒适的生活和工作环境。物业管理每一个过程中,都切实需要管理者用心为社区居民服务,都透着服务业的特性,确切地说,物业管理在本身就是一个服务行业,是以服务为主,以管为辅。因此,要搞好物业管理就需要有服务的管理理念,有寓服务于管理的精神,在每一项管理活动中,都要从服务的角度出发。
2以过硬的综合素质促进物业管理质量的提升
一流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措施如果没有相应素质的人去执行就不可能达到最佳的预期效果,在任何一项管理活动中,人是决定效果的第一因素。因此,要搞好管理服务工作,必须有一支素质过硬的物业管理队伍。
物业管理以服务为主的行业性质决定了物业管理工作人员在具备管理能力的同时,更要具备服务的理念和精神,要把服务当成管理,寓管理于服务中,以服务业的角色进行管理工作。在目前物业管理水平参差不齐的现状下,个别的物业管理者简单地认为物业管理就是一项简单的管理工作,不需要多高的素质,因此对人员的使用、培训、要求等方面不够重视。员工没有较好的沟通能力,会使物业管理工作中一些简单的事情复杂化。因此,提高员工队伍素质,是提升服务水平的关键,也是搞好物业管理工作的前提。
3加强与社区居民的真诚沟通促进物业管理良性发展
物业管理工作不管是设施设备维护、环境改造、文化建设或是治安管理工作,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提高物业管理者在社区居民心目中的形象和信誉,让社区居民满意,而社区居民在工作、生活中的需要也最终要物业管理工作人员来具体解决,这是一个需要相互理解的过程,双方所要达到的目的,必须通过深度的沟通才能实现。因此,作为物业管理者,必须学会与社区居民真诚地沟通,才能实现管理效果,达到预期管理目标。
在具体管理过程中,沟通可以是语言的沟通,也可以是其他形式的沟通。语言的沟通自不必说,而其他形式的沟通可以通过具体的形态来体现。比如,通常情况下,很多社区居民都会关心水电气暖的动态信息、物业管理费用的收缴,就可以通过宣传栏、电子屏等多种形式予以告知,实现社区居民所期望的透明化;在不同的节假日、纪念日,可以有针对性地组织一些小区共建活动;针对小区居民工作、年龄、爱好等特点,可以搞一些不同群体风格和趣味特征的群体活动;对有特殊情况的个别社区居民,多关注,多留意,并适时地予以帮助;建立回访制度,通过电话、上门服务等方式对社区居民进行服务回访,并切实在回访反馈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改进和提高服务水平。在管理过程中,只有通过感情、思想、理念、行为方式、文化交流等多种渠道加强与社区居民的沟通,才能了解社区居民所需,做好服务工作,得到社区居民最大程度的支持,促进管理工作向更合理、更轻松、更和谐的方向发展。
4推进物业管理创新适应市场化发展要求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物业管理所涉及的范围、社区居民的角色等都趋于多样化,最明显的就是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越来越密切,物业有了新的市场概念,投资型物业在大量增加,因此,社区物业管理者必须更新理念,及时调整管理思路。
现代物业管理者要有成本意识,不只是内部管理成本控制,还要充分考虑小区居民利益,在取之于小区居民、用之于小区居民的物业管理方面要逐步与市场接轨,努力降低成本,花更少的钱提供更超值的服务。要充分考虑所管物业管理的社会效益,通过提升社区管理服务质量尽力提高物业管理的市场价值,实现物业管理的保值增值。还可以通过投资型的物业管理项目,想社区居民所想,通过发布租售信息、提供交易中介、甚至合同管理等多方位增值服务来提升自己的服务水平,形成特色服务。这些不仅能提高社区居民对管理者的信任度,同时也能提升管理者的行业声誉,为自己开拓更大的市场,真正实现管理者与社区居民的互利双赢。
好的物业管理,需要管理者与社区居民共同努力创造,只有充分沟通,相互理解,相互支持,才能共建一个整洁、文明、安全、和谐的社区。对物业管理者来说,用心服务,用心与社区居民沟通,想社区居民所想,急社区居民所急,做社区居民所需,从做好内功开始,从细处着眼,向大局看齐,始终牢记“物业管理无小事”,做好物业管理工作就有了基础。
关于社区变迁的摘要范文 第五篇
【论文关键词】社区思想政治工作加强和改进健全制度教育阵地
【论文摘要】社区的思想道德建设事关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和谐与稳定,要加强和改进社区的思想政治工作,一要树立责任意识增强各级干部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使命感;二要加强队伍建设,形成思想政治工作的主体力量;三要突出工作重点,把为居民群众办实事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四要健全各种制度,确保思想政治工作顺利开展;五要强化占领意识,进一步巩固扩展思想教育阵地。
社区是社会的主要细胞,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纽带和桥梁。广大社区干部面临不断发展变化的新形势,新任务和新情况,用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解决了一系列居民群众生活工作中遇到的难点、热点和焦点问题,将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千家万户,为党和政府树立了良好形象。
一、目前社区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着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认识有所提高,社区思想政治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这几年,社区广大干部对思想政治工作的认识程度越来越高,阵地意识不断强化观念不断增强,他们把群众的思想问题作为开展一[M].切工作的第一信号建立了各种强化思想政治的机构有针对性的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例如“主访慰问小组”、“调解小分队”“扶贫济困小组”的成立等等,定期开展工作,解决了一系列居民群众大小疑难问题,赢得了广大居民的信赖和欢迎。
二是以解决居民群众生活实际问题为重点,开展有针对性地思想政治工作。近年来,广大社区干部把帮扶解困作为社区切入点和落脚点的工作,从群众利益无小事的原则出发,克服重重困难,用自己辛勤的工作,将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千家万户,解决了许许多多事关居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的矛盾和问题。社区干部还与贫困居民结对子、连亲情,解决了许许多多贫困户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各样的疑难问题。
三是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教育形式,丰富居民群众文化生活。“广场演唱会”、“夏凉音乐会”、“老年秧歌赛”、“摄影书法展”、“居民拔河赛”、“棋类大比武”等等已成为社区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形式,深受广大群众的欢迎。还通过图书室、活动室、墙报、板报和简报等形式对广大居民进行内容丰富的思想教育,收到较好效果。
四是运用“共建舞台”,开展各种思想教育活动。发挥驻街单位作用,利用资源共享优势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也是我市社区日常思想政治工作的又一特点。源自于共建单位的赞助,为作好日常的思想教育活动创造了便利条件。
二、社区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层面不够广泛,缺乏应有的辐射力。有些社区开展思想教育存在一头沉现象,只顾及特殊群体,而忽视广大居民的日常教育,顾此失彼现象比较突出。
二是思想政治教育手段比较落后,缺乏足够的吸引力。有的社区缺乏阵地、缺少宣传设施、缺少宣传工具、缺少活动经费,个别社区连活动室、图书室都没有。
三是思想政治工作力量比较薄弱,缺乏一定的感召力。加之,有些社区缺乏抓思想政治工作的经验,履行工作职责难以到位,常常出现有心无力管和无人管现象,给思想政治工作造成空缺。
四是思想政治工作运行不够规范,缺乏必要的制度保证。有些社区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往往没有具体规划和长远打算,基本处于推着干状态,特别是上级对社区这方面的考核也不到位,干多干少一个样,影响了社区干部做思想政治工作积极性的正常发挥。
五是干部素质偏低,难以适应新形势需要。社区干部大多是企业下岗职工竞聘上来的,有些人在原单位从事的是行政工作,或在车间当工人,他们从未做过思想政治工作,对思想政治工作感到陌生,工作起来不知从何下手,甚至有时工作缺少耐性,给工作造成很大被动。
三、加强社区思想政治工作的几点建议
一要树立责任意识增强各级干部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使命感。社区是与居民群众挨得最紧、贴得思想政治研究最近的一级组织,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纽带和桥梁,是群众思想问题和社会问题最集中最容易暴露各种矛盾的区域,也是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前沿阵地。要想抓好社区思想政治工作就必须强化各级领导干部的责任意识。必须从领导干部抓起,教育社区干部牢固树立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紧迫意识和使命意识,自觉抵制和克服轻视思想政治工作的思想观念,按照“三个代表”要求,站在讲政治的战略高度,自觉的履行自己的神圣职责,将思想政治工作摆到社区工作重要议事日程,贯穿于社区整个工作之中。二要加强队伍建设,形成思想政治工作的主体力量。基于社区干部人少事多的实际,今后社区思想政治工作应在发挥兼职政工干部作用上做文章。一方面要注重发挥区域内广大党员的作用,特别是离退休党员的作用,建立一支有社区老党员、老劳模、老干部、老教师为主的兼职思想政治工作队伍,通过他们积极性的调动,激活社区的思想政治工作;一方面要想方设法调动区域内提前退岗并且有专长(文体爱好者等)的居民积极性,把他们请进社区,发挥他们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观能动性。这些人不仅年富力强,而且凭借自己的特长在群众中有较高的威信,发挥他们的重要作用也是弥补社区思想政治工作人员不足的有效渠道。
三要突出工作重点,把为居民群众办实事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实践证明,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是最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特别是当前热点、难点问题比较多的新形势下,及时解决居民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困难,通过“雪中送炭”、“雨中送伞”,化解居民生活、工作等方面产生的矛盾,理顺思想情绪。诸如大部分社区开展的“凝聚力工程”、“送温暖工程”、“希望工程”、“再就业工程”等,这些活动得人心、实效性强,受到了广大居民的欢迎。今后的思想政治工作更应坚持从群众最关心、最急于解决的事情入手,积极主动地为居民分忧解愁,帮助群众解决生活、工作中产生的各种困难。
四要健全各种制度,确保思想政治工作顺利开展。加强社区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有制度作保证。建立必要的工作制度,可以防止工作随意性,使思想工作更具计划性和系统性。一方面要结合社区实际。建立健全思想政治工作各种制度,如走访制度、考核制度、联席会议制度、调节制度等。把这些制度贯穿整个社区工作之中,并做到长年坚持,按章办事。一方面要建立严明的考核奖惩机制,每年街道都要对各社区思想政治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不定期考核,以激发和调动广大社区干部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积极性。同时要建立社区干部培训制度,定期举办各种培训班,强化社区干部的政治、业务培训能力,提升做思想政治工作的水平,以更好的适应自己的本职工作。
五要强化占领意识,进一步巩固扩展思想教育阵地。思想教育阵地是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载体,强化思想教育阵地建设是做好社区思想工作的重要前提。一方面各社区要开动脑筋、创造条件,充分利用驻社区单位优势,开展“区企共建”、“警民共建”、“军民共建”、“社区学校”等活动,不断充实扩展思想教育阵地。一方面社区要想方设法挖掘利用现有的社区阵地资源,强化现有设施(“业余党校”、活动室、图书室)等教育阵地的管理。发挥好这些阵地的作用,组织广大居民开展各种教育活动。
总之,社区思想政治工作不是哪个部门的事,是全党、全社会的事。要做好社区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凝聚全方位力量、齐抓共管。一方面要构建一种有益思想政治工作加强和改进的良好氛围,形成“大气候”,无论是企业、乡村,还是机关、学校、部队,都要在本地区、本部门乃至全社会大造舆论、大造声势,烘托和树立思想政治工作的地位和作用,积极主动配合社区开展好思想政治工作,为社区思想政治工作顺利开展创造有利条件。一方面,社区党组织要在对社区思想政治工作负全责,组织开展好日常工作的同时,充分发挥社区工青妇群团组织作用,将“退休办”、“就业办”、“个体私营协会”、“老年人协会”等组织的成员吸收进来,引导他们积极配合党组织做好社区居民的思想政治工作,形成党政工青齐抓共管,全社会参与的社区思想政治工作新格局。
参考文献:
[1]邹德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其理论基础[M].长春.东北大学出版社,20_.
[2]边级.干部群众关心的理论问题[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_.
[3]孙彤.组织行为学(管理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教育出版社.
关于社区变迁的摘要范文 第六篇
一、实践目的:
走向社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增强社会责任感,培养并提高社会交往、组织管理、分析思考、实践创新能力。
二、实践任务:
1、参与社区管理,协助社区出墙报、进行清洁楼道、拾捡垃圾等活动,清理绿化
2、清理带内随意丢弃的垃圾;
3、清理社区内墙面上张贴的广告;
4、服务孤老,为社区孤寡老人做家务事;
5、收集社区废品卖掉处理,将挣的钱用于社区公共建设;
6、开展读书学习互助活动,帮助和指导社区内的小朋友开展读书学习。
三、实践内容
1、社区卫生保洁
周一清晨,我起了个大早,我了一双麻布手套,一把锄头,兴冲冲来到目的地。一开始,我用力把锄头扎进草堆中,前后猛砸,只觉手臂酸胀,腿有些发抖,而土块被翻起大半,草依然顽强的留在那里。折腾了大半个小时,只是白费力气,索性锄头一丢,双手拔起来。晨练的大妈刚好路过,笑道:“锄地不光是力气活,还是个技术活。眼手一致,有力均匀,姿势要正确”。她很耐心的讲解起来,边说边示范。弯腰,弓腿,我的姿势笨拙甚至滑稽,但慢慢也就适应,速度也快起来,忙活了一会儿收拾出一块空地来。
常言道,“眼高手低”,至此我猜真正体会到这种落差。多年读书,自认为积累不少知识,但将来进入社会,能否将其用于实践,值得深思。增强实践能力,多看,多思,勤学,勤问,不单单锄草如此,将来的求学,工作也应秉承这种态度。正如古人所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几个清晨的忙碌,终于清理出整洁的路面,虽然身体疲惫酸痛,但心里着实开心。每当走在社区里,总会下意识的捡起地上的垃圾,看到街上的清洁工人也开始冲他们友善的笑笑。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为社会献一份绵薄之力,收获的是家园和心灵双重的快乐。
2、消夏文娱活动服务
社区打算举办周末消夏活动,我应召帮忙宣传和组织。首先,写好活动策划,定好流程,第二,规划好场地,列好桌椅音响等物品清单;第三,安排好活动负责人以及服务人员。接下来,就是在醒目处张贴海报,挨门挨户动员大家参与了。八月的夜晚,热气慢慢散去,小区的人们三五成群聚在一起,或下棋,或打牌,或散步,或跳广场舞,怡然自得,乐在其中。我加入广场舞的队伍,帮阿姨们放放音乐,搬搬桌椅,拎几瓶矿泉水,事情虽小,但这种简单的交流却能真正打动人心。她们的快乐感染到我,身心都轻松愉悦起来。无论动作是娴熟曼妙,还是错乱笨拙,每个人都在认真的踏着自己的节拍,舞动自己的快乐。我见到一位老奶奶,跟在队伍后,跳得十分卖力,正如她对身边的人所讲:“人奋斗一辈子,不图名,不争利,能挣得个终日快乐,就是最大的幸福”。幸福的涵义见仁见智,在未来的生活中,要笑对烦恼,适时减压,善于收集生活中的快乐,传递希望和幸福。
3、弱势群体一对一帮护
我的邻居有一对老夫妇,儿女常年不在身边,丈夫中风多年,经济上虽宽裕但生活得非常落寞。我每周抽半天时间陪这两位老人,刚开始只是读读报纸,唠唠家常,但总是我说个不停,他们礼貌的应上几句。问有什么需要帮忙的,他们总说没有。我想,两位老人经济上宽裕,吃穿用度不用操心,老爷爷的病虽难治,但政府和子女做保障,医药费不愁。精神上嘛,老人家看看电视,我再讲点趣闻乐事,应该有所改善。
接触的久了,才发觉老人的实际困难。大娘买粮油果蔬从来都是少量的买,不是吃不完,而是提不动;她夜晚很少出去散步或参加文娱活动,因为眼睛不好,体力有限,担心跌跤;大爷行动不便,不能定期到医院检查,只能随意买些药来治;灯泡坏了没法及时换;水龙头出问题自己修不了;大娘遇到头疼脑热的病,还要照顾老伴,非常辛苦。诸如此类的琐碎事情,在我们看来没什么,在他们生活中就显得非常不方便。有一次刚好碰见大娘给老伴买新药回来,我帮忙看说明书,一看才发现这种药副作用极大,尤其不适用中风患者,盲目服用后果不堪设想。老人眼睛不好,哪里能顾及此?想到这里,忽然忧心忡忡起来。
我个人力量有限,只能偶尔帮他们买买菜,收拾屋子,读读报纸,聊聊天什么的,但我想,发动整个社区的人关爱身边的弱势群体,真正深入到他们生活中,“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用爱心和耐心付出,那这对老夫妇以及更多需要帮助的人将生活的更加舒心和欢乐。最好大家能形成一个组织,轮流照顾,轮流帮忙,把这种风气推广和传承开来,这样的帮助才能持久。
学校把社会作为实践的场所,让我们参与社会,在公益劳动的实践中有所启示。启发了我们在公益劳动中寻找能使我们受到教育,有所感悟的亮点,引导我们去了解社会、感受社会。
处于这个时代的我们,大多都是独生子女,对待一些人际关系和自我评估的方面都有所欠缺。这次的活动让我觉得自己是另一个雷锋。也让我亲身体会到了劳动的光荣感。这些都促进了我努力改正自身错误,正确认识自己。让我们亲身体会到了劳动的艰辛和劳动穿早世界的真理,抵制了我们轻视劳动和不劳而获的思想的侵蚀,避免了我们形成好逸恶劳的坏习惯。
社区服务活动给生活在都市象牙塔中的大学生们提供了广泛接触基层、了解基层的机会。深入基层,同基层领导谈心交流,思想碰撞出了新的火花。从中学到了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汲取了丰富的营养,理解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真正涵义,认识到只有到实践中去、到基层中去,把个人的命运同社会、同国家的命运联系起来,才是青年成长成才的正确之路。
关于社区变迁的摘要范文 第七篇
>一、社区组织结构不合理
城市基层社区的组织构架由相互联系的区、街、居三级组织构成。其中区政府是我国城市的基层xxx机关,街道办事处是区政府的派出机构.居民委员会是街道办事处指导下的基层群众自治组织。这种形成于19世纪50年代前期的组织体制是我国城市基层社区组织建设的一大创举,然而这种组织结构具有明显的不合理性。首先是街、居组织机构过多而缺乏应有的权威性。在市、区、街道三级管理层次上,机构设置与权限呈“倒金字塔”型,大大降低了街道办事处的工作效率,使街道辖区内的不少单位对街道办事处布置的社区性工作推脱、敷衍,相当一部分居民群众明显轻视街道、居委会组织。其次是社会团体和中介性社会组织发育不足。在我国城市基层社区,除了街道办事处和居委会以外,其他社会团体和中介性社会组织不仅数量有限,而且缺乏独立性。比如,在许多居民小区,不管是社区服务志愿者协会、计划生育协会,还是老年人协会的主要工作,大多由居委会干部兼任。一些企事业单位,虽然同属一个社区,但由于各自隶属于不同行业和系统,由其上级主管行政部门管理,横向之间不发生联系,形成一种“条块分割”的局面。
>二、社区管理职能不明确
首先是社区内条块分离,职责不清。随着社区的发展,政府职能部门的延伸机构不断进驻社区,但缺乏一个权威性的社区事务管理机构,对社区事务实施全面监督、指导。导致社区去牵头开展与居民密切相关的卫生、服务、治安等工作,而职能部门仅是参与、协助。本来是社区去督促、检查职能部门的工作,却变成了职能部门来检查、监督社区;其次是街道办事处在社区管理中的职能不明确。街道办事处原本只履行一部分行政职能,但在社区管理中,行政、执法、街道经济发展等各项任务都下放到街道办事处,使它从一级基层xxx的派出机构逐步演变为一个集行政管理、社区管理与服务的综合性机构。市、区的各专业管理部门也存在职能混淆的情况,他们还往往各自为政,工作布置繁杂和重复交叉,使街道难于应付。街道在难以承受如此之多的社会管理事务的情况下,往往把自己的部分职能转移到受其“指导”的居民委员会身上,久而久之,原本作为一种群众自治性组织的居民委员会,在承担了一部分行政职能后,与街道办事处之间实际上形成了领导与指导兼有的双重关系,而其原本的自治管理功能却日益萎缩。这一方面使街道应当发挥的综合管理功能得不到很好发挥,加大了管理成本,降低了管理效能;另一方面,使社区其他组织的职能错位和扭曲,社会性组织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实体丧失了独立意识和活动能力。简言之,就管理的协调性而言,城市基层社区内没有形成系统的、职能明确的管理体制。
>三、社区服务体系尚不健全
当前,社区服务的体系尚不健全,服务功能尚不完善。在社区内部完善社区运行管理机制、社区干部达到职业化、专业化水平等方面还需要一个渐进的过程,使得社区服务功能尚未完善,社区干部管理水平与工作能力都需要进一步提高。一些问题也渐渐暴露出来,如社区低保工作还没有完全做到“应保尽保”、“不应保必不保”,安置下岗失业人员工作抓得不实,提供就业信息却不关心是否真正就业;社区公益性岗位没有使真正符合条件的人上岗;除了在重大事件如“非典期间”外,一般情况下对于租房户、流动人口还没有做到登记清、情况明;一些社区中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的制度流于形式;社区调解乏力等等。就全国社区服务发展现状而言,不少地方对社区服务的发展方向、规模、速度缺乏宏观把握,社区中介组织和民间组织发展缓慢;社区服务资源尚未有效整合,条块分割问题比较突出;服务内容多为福利性、事业性服务,而且项目比较单一,服务范围有限,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也不高。
>四、社区居民参与机制不完善
社区居民参与不足是一个全国性的问题。其主要原因在于政府、社区、居民三者对社区治理的理解和要求不同:政府基于为整个城市发展服务的目的及政绩考虑,希望推进社区治理,但这与社区居民的具体要求并不能总是完全吻合;社区机构由于并不是真正的居民自治组织,因而很难保证切实为居民着想,社区治理的推进往往在很大程度上是基于上级压力、干部政绩及自身利益的考虑;居民接受社区治理的直接动力在于“发展经济、促进民主参与、改善社区居民生活、提高居民生活水平是社区发展的核心”,这一点与政府和社区的目标之间有一定距离。这种状况的存在使得三种力量中最弱的一方———居民常常处于被动位置上,因而出现居民参与不足的现象也就不足为奇了。
>五、社区管理目标设定不科学
社区管理的工作目标是社区发展、人的发展以及城市化、文化与教育水准的提高等。而过去我国城市社区工作却把社区发展等同于经济发展来规划,过分注重社区物质与设施的建设,特别是街道经济的发展。许多组织的社区服务工作,都带有扶助经济的性质,而忽略了社区的精神文明建设,忽略了人的建设。一方面,社区内管理人员整体素质偏低,社区内人力资源的开发不够。街道办事处的人员编制、财政能力和干部素质都难以与所要承担的职能匹配,而居委会干部的年龄老化和学历、能力、效率问题更为突出。社区组织力量比较薄弱,办事处、居委会还缺少年富力强,文化层次高,懂得现代社区管理,熟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基层xxx运作与广大居民之间互动规律的干部;相反,干部年龄老化,专业、文化知识结构不合理、业务素质不高相当突出,在很大程度上也制约着社区管理和服务作用的发挥。另一方面,社区居民的自助、互助和自治不够,社区的凝聚力不够。社区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归属感、参与感不强,自然无法实现对社区发展的支持、协助与合作。这样的后果是居民几乎不参与社区的活动。居委会的选举,虽然有法律明文规定,但由于可以实行居民代表选举,许多地方都把居民代表选举居委会作为普遍通行的制度。这样,组织选举者可以随意确定居民代表因而省掉许多麻烦,选举有时成了走过场,居民对居委会缺乏认同。
>六、社区服务资金匮乏
社区服务的正常开展,有赖于服务资源的供给和利用。我国正处于现代化发展阶段,在社区服务事业的发展进程中,资金短缺的矛盾显得尤其突出。在我国,社区服务资金的供给渠道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一是政府的资金投入,二是各种社会捐助,三是社区服务部分项目收入的再投入。社区服务的内容相当大的部分属于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的体系,属于政府的责任范围,因此,政府的投入是社区服务的重要资金来源。但我国政府投入在整个社区服务资金供给中的比重偏低。国家资助社区服务的经费十分有限,大多数经费都来自社会力量。现阶段社区服务的社会化需要大量的资金,在国家尚无很大财力的情况下,如何筹措资金是当前社区服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面临的重大问题。
>七、社区建设发展不平衡
社区服务的发展不平衡,大城市发展较好,中小城市重视不够,集镇或农村的社区服务非常薄弱。以最能体现社区服务发展水平的指标“社区服务综合指数”(由“社区服务覆盖率”和“每百万城镇人口拥有社区服务设施数”加权平均所得)的数据来观察目前发展状况较好的城市在70分左右,而一些落后的城市则在30分以下。在一些中小城镇,这一指标甚至几乎为零。这种状况的存在,是有多方面原因的,一是不同地区的党政领导对社区建设的认识程度和重视程度有高有低;二是不同地区的政府、财政对社区建设的投入力度差别很大,由此致使不同地方乃至同一城市、同一城区的不同社区的硬件设施、居委会待遇也有明显差距。例如,河南省郑州市居委会主任的工资待遇大约在每月850元左右,但相距只有半小时车程的开封市居委会主任的月补贴仅为200-300元,而当地的最低工资标准为每月300元;又如,在长沙市芙蓉区,由政府、财政拨款的社区工作经费已经增至每个社区平均全年万元,但在该市其他城区,只有6万多元。同样是在芙蓉区,尽管社区办公活动用房平均达到了350平方米,但是,地处老城区的一部分社区的办公活动用房还不足100平方米,而且解决的难度较大,主要是难以列入城市用地规划。
>八、社区硬件和软件难以适应工作需要
关于社区变迁的摘要范文 第八篇
周末,是一个风和日丽的一天,我和小伙伴三个一群,五个一伙,兴高采烈地来到了小区的大樟树下玩耍。
沿着宽阔的水泥路,路旁我看到一片片枯黄的树叶,看到一个个五颜六色的垃圾袋,又看到了一个被小区的居民们用坏了的消防栓,我心想:如果小区的那一个居民的房子着火了,那个消防队的叔叔不是很不方便吗?不一会儿我们就到了古老的大樟树下,映入眼帘的就是一把“绿绒大伞”,它像一个哨兵,默默地保卫着小区,我们便迫不及待地冲过去,耳边传来了一阵阵清脆的鸟鸣,好像在说:“小客人们,欢迎来到这。”小鸟们在树梢中相互追逐,一会儿在树丛中飞来飞去,一会儿又从河岸的这边飞到了另一边,又带着清脆的鸟鸣声离开了。
大樟树的旁边是一条河,河边的岸上到处都是垃圾,有快餐盒,发霉的橘子,饮料瓶我想:如果每个人都把垃圾扔到河岸上,那河岸不就成了垃圾场了吗?
走到大樟树下,往上看树枝下一个个健壮的手臂,树上的叶子嫩绿嫩绿的,树冠像是一个温馨的家,怪不得是鸟儿的乐园。听一个老人家讲,这棵树被人们奉为“树神”,每年农历三月初三,人们都聚集在这里祈祷,他们把“弓箭”、“香”钉在树上,我仿佛听见大樟树向我们的痛苦的呻吟,这时,我心里真为大樟树当心。
我一直在想,如果二十年后,小区可以变得五彩缤纷,路旁百花盛开,花儿群芳吐艳该有多好。我在期待这一天的到来。
关于社区变迁的摘要范文 第九篇
随着人们对我国社区生态旅游的不断推广,社区生态旅游市场的规模也随之扩大,但目前社区生态旅游管理还不到位,严重影响了生态旅游的发展。本文首先分析社区生态旅游管理模式的问题,进而提出对应的解决措施,以其促进社区生态旅游的良好发展。
社区生态旅游与常见的个人旅游和集体旅游具有较大的不同,其主要是以社区内的居民为主体,并且在维护居民利益的基础上发展生态旅游,居民在旅游的同时加入到环境保护当中,使旅游环境得到有效保护。但是目前对于社区生态旅游还没有进行大范围推广,而且其管理的机构也不固定,管理比较混乱。所以需要根据当前存在的问题找出有效的解决方法,使社区的生态旅游管理得到完善。
>一、社区生态旅游管理中面临的问题
(一)居民的主动性不强
社区生态旅游与以往常见的旅游形式存在诸多的差异,表现为社区生态旅游是以当地居民为主,然后以社区作为单位确定旅游活动的主题,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充分发挥社区居民的积极性,使社区生态旅游得到人们的喜爱。但是目前社区生态旅游仍然无法得到普及,究其原因在于居民的传统观念还未转变,其主动性无法得到发挥,在社区生态旅游的时候常常处于比较被动的情况,而且决策没有得到管理者的重视,导致社区生态旅游的目标不能实现,最终影响了社区生态旅游的有效发展。
(二)影响本地文化的发展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业得到快速发展,同时这也给旅游地区的文化和环境造成了重大的影响,甚至引发了生态破坏,阻碍了文化多样性的形成。因此社区生态旅游需要以保护环境为目的,使生态环境和文化得到保护。在实际工作中,由于一些管理者以经济利益为主,过度开发生态旅游,使得当地的文化特色逐渐消失。例如某个文化古迹较多的地区在没有实施开发之前,当地居民的生活处于比较传统的状态,但是在进行开发之后,为了获得更多的利益,居民会纷纷加入到旅游活动当中,从而逐渐减少了传统习俗的继承和发展,导致自身的文化特色也逐渐消失。
(三)旅游企业的管理不善
由于我国的旅游业方面长期存在管理水平不高的情况,使得旅游业无法得到均衡发展。其原因在于:首先是各大旅游企业为了获得更多的客源,纷纷进行低价竞争,使得旅游过程中的服务质量严重下降。其次旅游附加产品的创新能力比较差,使得旅游的内容比较单一。而社区生态旅游的主要特点在于可以提高居民在旅游过程中的参与度。但是因为事先常常会安排固定的行程,使得社区生态旅游逐渐与以往的观光旅游趋于一致,其特色逐渐消失,无法完成社区生态旅游的设施目标。
在具体的管理方面,旅游区的管理是由林业以及其他建设单位共同管理,但是在行政管辖方面却由当地政府进行管理,这样导致旅游区与社区的融合存在许多问题,使得社区旅游无法得到重视。
>二、改善社区生态旅游管理的措施
(一)提高社区居民的主动性
社区居民是社区生态旅游的主体,因此需要充分发挥其作用,促进社区旅游管理的完善。首先需要收集居民们的意见,并对这些意见进行合理评估,然后将一些具有可行性的建议应用到社区生态旅游的管理当中。其次可以建设一个社区交流平台,这样不仅可以方便居民在平台上进行交流,也可以将一些重大的改革制度发布在平台上,使居民可以在第一时间进行了解。最后要设立一个问题协调处理部门,及时了解在社区生态旅游管理当中存在的问题,找出针对性的方法进行解决。
(二)建设完善的利益分配制度
只有达到将利益进行公平分配的目的,才能使社区生态旅游得到顺利发展。在管理过程中,首先政府要提高对利益分配的重视程度,建设完善的利益分配制度,使居民的利益得到有效保护。其次要改变以往比较强硬的管理观念,通过各种方法鼓励居民们从事与旅游相关的生产经营,使居民经过自己的双手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最后政府可以和信贷企业或者银行进行合作,使居民可以顺利得到一定的信贷服务,拥有足够的资金进行旅游项目的开展,从而让居民的经济收入有所提高。
(三)提高社区居民的旅游意识
在一些比较偏远的旅游地区,当地居民之中多数为老人和孩子,青壮年比较少,社区居民的文化水平相对较低,关于旅游的知识也所知甚少。因此需要根据这个问题,在进行社区生态旅游管理的时候,实施旅游知识培训,提高居民的旅游知识水平,使其可以在追求经济收益的时候,加强旅游环境的保护。同时也要提高社区居民的旅游意识,通过意识到生态旅游的重要性,从而积极加入到社区生态旅游管理当中。
>三、结语
由于我国目前社区生态旅游管理还存在许多不足,比如居民的针对性不强、影响本地文化的发展、旅游企业的管理不善等,严重影响了社区生态旅游管理的发展与完善。因此需要根据这些问题找出有效的解决方法,提高居民的管理积极性、完善教育培训工作、提高居民的旅游意识等,使社区生态旅游得到快速发展。
关于社区变迁的摘要范文 第十篇
近年来,由于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开始追求多元化的生活。而城市社区治理问题成就为政府为基层群众服务的一项重要民生课题。作为这样一个被人们广泛关注的课题,近几年来不断受到学者们的研究和探析。同时政府职能部门为了更好地满足和适应城市社区作为人们身处社会的第一层服务体系,对社区治理进行不断的探索和尝试,使得社区管理的研究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注度。
本文以红山区三中街社区治理作为切入点,结合我国各地社区治理体制发展情况,明确了社区治理工作的核心和意义,明确讲述了红山区三中街社区在治理上的现状和问题,把格里·斯托克的治理理论作为本文写作的理论基础,并在本文最后提出了解决社区治理问题的一系列措施方法,为切实优化红山区社区治理服务体系提出了一些理论上的参考和建议。
关于社区变迁的摘要范文 第十一篇
>【摘要】
目的探讨重性精神疾病社区管理模式。方法选取20xx年11月~20xx年11月收治的重性精神病患者80例,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人。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管理。观察组对成员进行社会功能训练,生活技能培训,健康知识学习等社区管理模式干预。对两组成员实施2年定期随访。并用社会功能缺陷评定量表(SDSS)进行评分,并作分析与对比。结果观察组成员社会功能缺陷评定量表评分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存在差异(P<)。结论重性精神疾病社区管理模式是可行的,对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康复有帮助。
>【关键词】重性精神疾病;社区;社区管理模式
重性精神疾病是指大脑功能活动发生紊乱,导致认知、情感、思维、行为和意志等精神活动不同程度障碍的疾病总称。主要有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偏执性精神病、分裂情感性障碍、癫痫所致精神障碍及精神发育迟滞等六大类病种,有复发率高,病程长,易出现危险行为等特点,通常成年早期发病率较高[1],对患者及家人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对于重性精神疾病的治疗,虽然还是以药物为主,但是由于患者依从性差,治疗效果常不理想,复发率高,且社会功能恢复差。近年来,对患者心理上的辅助治疗逐渐受到重视[2],并且逐渐从医院、病房治疗转向社区。1996年以来,我国残联和政府部门结合我国情况,参考国外经验,在各地展开了社区精神卫生服务和康复工作。为帮助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康复奠定了基础。20xx年起,由中央补助的668项目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开启了重性精神疾病医院和社区一体化服务模式的新道路[3]。
>1资料和方法
基本资料
选取20xx年11月~20xx年11月登记备案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80例,两组患者均需要进行康复治疗。将8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40人,对照组40人。其中观察组男23人,女17人,平均年龄(±)岁。对照组男27人,女13人,平均年龄(±)岁。
对照组患者按《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工作要求,进行常规管理。对干预组进行新型模式的管理,新型模式大致分为下面几点:
(1)聘请专家专门培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务人员,为社区储备专业的精神疾病防治人员。
(2)开展全面精神疾病知识宣传与学习,社区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手段,提高患者及家属对疾病的认识,减少对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及家庭的偏见。
(3)增加患者之间的来往与交流。互相交流治病经验,增进患者融入社会的速度。
(4)做好患者不同时期的随访工作,制定针对个人的管理方案,进行系统的健康教育。
(5)定期进行康复咨询指导,通过医生与患者交流,逐一对社区管理重性精神病人进行分类评估和综合干预。
(6)指导患者进行工娱活动,提高患者社会生活能力。
(7)做好患者家属沟通工作,定期向家属了解患者病情,向家属提供疾病康复指导,定期组织患者家属参加精神疾病预防知识讲座[4]。
判定方法
使用社会功能缺陷评定量表采用社会功能缺陷评定量表(SDSS)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进行评分,以问卷形式对两组患者进行社会能力等方面调查。
统计学处理
采用软件处理统计数据,计量资料使用t检验,其中以P<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给予患者随访2年,统计2年间两组患者日常情况,对家属就患者日常生活知识知晓情况做调查,并且为两组患者进行社会功能缺陷评分。其中对照组干预前SDSS总分445分,干预后466分。观察组干预前SDSS总分472分,干预后237分。两组患者干预后SDSS总分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存在差异(P<),具有统计学意义。根据问卷调查情况,对照组在个人生活、责任心、社会活动等方面有所好转。
>3讨论
当今社会中精神卫生问题已成为当今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重性精神疾病患者越来越多地受到关注和重视,而社区是精神疾病患者康复、回归社会的重要途径。所以,现在的目标是将医院为精神疾病患者的服务转向以社区为中心的服务。重性精神病患者经过治疗离院后,仍离不开定期的随访与康复指导。本文研究对比了对照组患者身体状况、社会能力、家庭职能等方面评分,均较干预前有所好转。所以,社区康复就是患者离院后进一步康复,恢复社会能力的重要保障。做好社区定期的精神卫生知识讲座,做好精神疾病患者的的访问和跟踪报道。社区的服务人员定期对精神疾病患者做心理健康的宣传教育,同时提供一些必要的义务咨询[5-7]。对精神疾病患者做好心里指导和生活上的服务,让精神疾病患者感受到社会的关爱,有利于避免精神疾病患者的复发。同时社区应该积极开展针对心理健康的讲座,不仅让精神疾病患者提高精神卫生知识的认识,同时对社区的其他人也有较好的预见性,可以降低精神疾病患者的复发率,同时提高精神疾病患者的自理能力和社会参与的能力。精神疾病患者在康复期要在社区系统新型管理的模式下,社区的工作人员和家属一同努力,相互配合,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使患者得到全面的康复[8]。因此,做好社区新模式的管理工作,将会为患者回归社会,减少复发奠定坚实的基础。综上所述,重性精神疾病患者通过社区管理模式进行系统的康复干预管理,各个方面都有所改善。
>参考文献
[1]马弘,刘津,何燕玲,等.中国精神卫生服务模式改革的重要方向:686模式[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xx,25(10):725-728.
[2]李欣娜.兰州市重性精神疾病社区管治效果观察[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xx(8):81-83.
[3]栗克清,张云淑,张勇,等.重性精神疾病医院社区一体化管理模式的实践与探索[J].精神医学杂志,20xx,27(1):47-49.
[4]冯斯特,刘素珍.国内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社区管理现状与对策[J].中华护理杂志,20xx,49(6):764-768.
[5]王夏玲.近八成精神病患者处于脱管状态:社区管理精神病患者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社区医师,20xx,28(8):3.
[6]林祥吉,唐宏宇,史天涛.北京市危害社会精神疾病患者管理现状调查[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xx,17(5):463-464.
[7]丁振明.社会工作介入精神病院康复模式的探索[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xx,12(2):26-30.
[8]栗克清,孙秀丽,张勇,等.中国精神卫生服务及其政策:对1949-20xx年的回顾与未来10年的展望[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xx,26(5):321-326.
推荐阅读:
关于社区变迁的摘要范文优选11篇
小楷书法创作感言范文推荐10篇
单位基本收益情况说明范文优选6篇
自我介绍原创简介范文共21篇
管理方案怎么写范文大全优选31篇
相关文章:
- [ 精品范文 ]关于社区变迁的摘要范文优选11篇
- [ 精品范文 ]小楷书法创作感言范文推荐10篇
- [ 精品范文 ]单位基本收益情况说明范文优选6篇
- [ 精品范文 ]自我介绍原创简介范文共21篇
- [ 精品范文 ]管理方案怎么写范文大全优选31篇
- [ 精品范文 ]瑜伽晚会领导发言词范文6篇
- [ 精品范文 ]小学对话课英语说课稿范文共8篇
- [ 精品范文 ]八上英语范文100词推荐14篇
- [ 精品范文 ]大学优秀成语文案范文优选27篇
- [ 精品范文 ]人才引进机制调研方案范文推荐26篇
- [ 精品范文 ]征友启事标准范文300字推荐30篇
- [ 精品范文 ]事业单位每月总结范文精选9篇
- [ 精品范文 ]农业执法大队汇报材料范文17篇
- [ 精品范文 ]单位残疾职工情况说明范文推荐5篇
- [ 精品范文 ]食品健康证明范文精选10篇
- [ 精品范文 ]诗朗诵巾帼再出发范文推荐9篇
- [ 精品范文 ]铁路安全作业技术总结范文30篇
- [ 精品范文 ]策划公司选址分析报告范文推荐8篇
- [ 精品范文 ]洗衣店培训文案范文9篇
- [ 精品范文 ]最美教师推荐材料范文初中1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