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热门搜索: 年终工作总结 供货合同
  •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范文 > 精品范文

    草原教案部编版(八篇)

    栏目:精品范文 来源:网络 作者:落花时节 时间:2024-09-30 03:22:37 下载.docx文档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写教案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下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质的教案范文,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草原教案部编版篇一

    1.通过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知道草原上的鹰能预报天气的变化,能帮助迷路的人克服困难,从而知道鹰和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展学生的认识能力。

    3.学写生字:迎、朝、如、狂、传、碰。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使学生了解草原上的鹰能预报天气变化,给迷路的人指示方向,进而知道鹰和人们生活有密切的联系。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展学生的认识能力。

    2.理解词语:皓月当空、劈头盖脸、眺望、或许。

    3.思维训练:指导学生概括天气变化的过程。(第二自然)

    二.教具

    有关草原的歌曲、影片,制成课件。

    三.教学过程

    1.渲染气氛,激情导入。

    (电脑出示有关草原风情的影片。)

    同学们,这就是辽阔的大草原,自古就有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这样的诗句来赞美它,一群群牛羊漫步在这大草原上,天空中有朵朵白云飘过,还有自由自在的鹰在草原的上空飞翔,这是一幅多么美丽的图画啊!今天,就让我们共同走进草原,去了解草原上那些可爱的鹰。(板书18草原上的鹰)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轻声自读课文,要求:①以读汉字为主,不认识的字,读拼音;②读完课文后,给每个自然段标出序号;③从课文中圈出本课生字,读准字音。

    (2)分段朗读课文,回答:读后你了解到什么?

    3.逐段讲解,深入理解。

    (1)学习第1自然段。

    指名读第1自然段,思考:①读了这一段你知道了什么?②鹰真的是在欢迎远道而来的客人吗?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呢?说明了什么?

    (2)学习第2、3自然段。

    我们来到草原首先见到的往往是鹰,而有时鹰却并不出现在天空,这是什么原因呢?

    ①指名读第2自然段。边读边想:

    a这一段写什么?(板书预报天气)是从什么时间开始写的?

    (板书早晨)

    b鹰的活动怎么样?(板书不飞)说明什么?(板书天气变化)

    d画出天气变化的词语,再读一读,概括天气变化的过程。

    ②自学第3自然段,方法同第2自然段一样。(板书晚上长鸣天气好)

    默读2、3自然段,想一想,画一画:两段所写的`不同情况。(时间不同,鹰的活动情况不同,天气变化不同。)

    (3)学习第4自然段。

    鹰的活动不仅与天气变化有关,它还给人们很大的帮助呢!让我们看看草原上的鹰和人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呢?

    ①自由读第4自然段:思考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板书指示方向)

    ②读第1句话,理解眺望,归纳句意。

    ③读第2句话,理解或许,归纳句意。

    ④鹰能直接帮助人们辩别方向吗?

    ⑤指导朗读:要用肯定的语气,读出人们在迷失方向时看到鹰的那种无比喜悦的心情。

    (4)学习第5自然段。

    指名读第5自然段:信息是什么意思?鹰给草原上人们带来了什么信息?

    4.看板书总结全文。

    草原教案部编版篇二

    1.学唱蒙古族民歌《牧歌》,感受蒙古长调民歌“诺古拉”润腔的独特风格。

    2.欣赏无伴奏合唱《牧歌》,了解我国蒙古族的风情,感受无伴奏合唱中人声表现魅力和多声部效果的美感,激发学生热爱我国民族音乐艺术的情感。

    从音(歌曲牧歌)、诗(配乐诗朗诵)、画(山川草原)贯穿全文。

    1.指导学生用舒展的声音演唱《牧歌》,并模仿一些简单的'长调演唱方式和处理。

    2.让学生由感性到理性感受蒙古族民歌的独特韵味。

    教学过程():一 画(略)

    1. 画面导入,师生问好

    2.(创设情景激发情趣)今天,我们就一起去草原旅行,从新疆来到蒙古领略草原风光。如果你来到蒙古,蒙族同胞会先跟你亲切地说“塔、赛白奴”,“您好”。请同学和我一齐说一遍。然后给你端来可口的奶茶,请你吃烤全羊,让你一饱口福。再带你去参加他们一年一度的“那达慕”大会。还会带你去祭拜他们的民族英雄成吉思汗陵。

    3. 了解一下草原上的生活和歌曲(引导学生说出四大牧场)。

    1.请同学描绘一下这两首歌曲所表现的画面(说得非常好)。那么我们同学们知道这是我国哪个少数民族的民歌吗?(蒙古族)这两首歌曲是放牧时演唱的歌曲,叫《牧 歌》。它的色彩非常丰富:蓝蓝的天、洁白的云、碧绿的大草原、雪白的羊群,把我们带进了一幅很有诗意的画里 。

    2. 讨论与思考:蒙古族哪种风格的民歌适宜舞蹈?

    3. 学唱《牧歌》及歌中“诺古拉”润腔的独特风格。

    4. 欣赏并了解无伴奏合唱《牧 歌》。

    1. 教师师范配乐诗朗诵《牧 歌》。

    2. 学生参与,教师评价。

    四 学生实践及才艺展示

    1. 民歌与现代流行歌曲(课件)

    2. 你能唱几首民族风格的歌曲吗?

    族会更相处得更融洽,民族会更团结。(下课)

    草原教案部编版篇三

    贵南二小 周先卓玛 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百灵鸟的传说》,百灵鸟的传说教案。我将从以下五个版块来进行说课:第一版块:说教材;第二版块:说目标;第三版块:说学情;第四版块:说教法及学法;第五版块:说教学过程。 第一版块:说教材

    《百灵鸟的传说》是语文版教材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一片藏族民间故事。这童话用通俗、生动的语言讲述了百灵鸟非常爱嫉妒,自高自大,不把别人放在眼里的鸟。告诉我们一个“在生活中,保持谦虚和平的心态很重要。”的道理。课文语言生动活泼,主题鲜明。六年级的学生天性活泼好动,表达的欲望也很强烈,因此这课文的课堂效果想要“出彩”不是难事,但要想使这内容“浅显”童话具有一定的“深度”就需要我们创造性地开发课程资源,对文本进行适当的拓展。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深入体验,感知生活,进而受到感染,从小溪流身上读己、读出社会,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取向,实现语文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第二版块:说目标

    新课程理念突出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新课程理念下对于学习目标的明确要求。

    这就要求我们在处理课程资源的时候必须立足于学生的的`学习和发展,重视知识产生的过程,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重视对他们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引导。基于这些考虑,在确定这课文的学习目标的时候我考虑了学生目前的知识和能力现状,以及他们对社会的认知程度,还有就是他们自身的状况。确定了这样三个目标:

    1.表情朗读全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能力与知识)

    2.讨论小溪流的成长过程,正确理解课文的主题。(可以延伸)

    3.感受百灵鸟爱嫉妒身上读己,读出社会。

    是一童话,语言轻松活泼,内容通俗易懂。所以我在思考:确定一个目标,实践浅文深教这一理念,使学生从初步阅读的旁观者这一角色上升为进一步阅读的者,让学生在情感熏陶中产生自己独特的体验。所以我把目标之三定为:读己、读出社会。(

    第三版块:说学情

    从学习主体来看,六年级学生还保持着活泼的天性,表现欲强烈,这就为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也为课堂的成功了条件。但是由于他们心智的不成熟,以及社会阅历的制约他们在思考问题的时候不能深入,独立思考的品质也相对较差,所以在课堂组织环节教师必须加强引导,做好指导。从教育环境来看,这届七年级学生从小学就开始接触我区的以“自合学习”为核心的教育教学

    改革,再加上小学六年的的学习生活,他们的探究能力以及合作的意识都有了较好的发展,这是老师可以好好利用的地方。从教材设置来看,《百灵鸟的传说》是童话单元的第二课文,关于童话的一些文体知识学生在《小溪流的歌》这一课已经有过学习,有了初步的感知,因此学生学习这课文的时候应该会轻松很多。综合利弊,选择恰当的教法学法成了这节课成功的关键因素。

    第四版块:说教法及学法

    打造合作探究式课堂,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是“自合学习”改革的努力方向,这节可我将向大家展示的就是这样的一节课。 这文章因为是一童话,文章的四个片段由百灵鸟与雄鹰、众鸟,大石头,蛤蟆对话组成,语言极具拟人化,非常贴合学生的年龄结构,也极有利于学生展示自己,所以教法学法之一:朗读法;这文章主要塑造了小溪流形象,要使学生更好的把握这一形象,就必须让学生走进文本,所以教法学法之二:圈画批注法;以“导学稿”为载体的“自合学习”所倡导的教学理念就是在学习中形成认识,在合作中升华提高,所以教法学法之三:自主合作探究法 。

    草原教案部编版篇四

    《草原》这篇访问记是著名作家老舍先生以他亲身的经历和感受记叙了他第一次访问内蒙古草原时看到的美丽景色以及受到蒙古族同胞热情欢迎的情景。作者通过对草原景色美和人情美的不断认识这条明线,以及自己情感发展的暗线,表达了蒙古族人民对汉族人民的深情厚谊,充分体现出祖国是各族人民团结友爱的大家庭。这篇课文的教学目标主要有两点:一是从文章的思想内容出发考虑,让学生感受草原景色美、人情美,受到民族团结友爱情感的熏陶。作者笔下的草原风情图如诗如画令人陶醉,是感情朗读的极好素材。通过感情朗读的训练可以深化对文章表达情感的体会。因此,第二个教学目标确定为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积累优美的语言,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反复地、有感情的朗读,也是这篇课文的教学重点。通过突出重点借以突破教学难点,理解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的深刻含义。

    在确定了教学目标和重难点之后,我将此文教学课时安排为两课时。在第一课时中,师生一起解决了为数不少的生字,读熟了课文,理清了文章的脉络是着力表现草原的景色美、人情美。这里我向大家说的是第二课时的教学。下面,我就谈谈自己的教法与学法。

    为了达到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解决疑点,我让学生先边看录像边听诵,通过直观的画面再现场景,唤起了学生对美的向往和求知的渴望,这样既缩短了学生的生活距离,又为认识草原的辽阔、秀美,蒙古人的热情好客之特点提供了直观的视听感受,使他们能够更好地拓展思维,更深层次地体会美的意境,美的人情,最终水到渠成,轻松地突破了难点,理解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的深刻含义,将蒙汉情升华为民族情,进行民族大团结的思想教育,实现整个教学目标。

    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老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本课教学中,我大胆放手,尝试让学生自读自悟,教师适当引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读为本、以质疑研讨为主线,以自主发展为灵魂的教学思想,营造一个民主、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使全体学生在积极的参与和协作中主动读书、自觉感悟、主动发展。在教学中我多处采用谈话法,让学生自读讨论,再以自由谈话的方式汇报自己的读书收获。这样,学生所理解掌握的内容能得到及时反馈,使学生在谈话中运用自己的知识储备分析、解决课文中的问题,从而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能力。这样活跃了学生的思维,激发了认知兴趣,充分发挥了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如学习人情美这部分,在共同学习远迎客人部分后,我引导学生总结并利用上段的学法,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内容,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研读,去畅想。这样,所有的问题来自于学生,又为学生所解决,虽然学生的理解略显稚嫩,不够深入,但答案却是多姿多彩,真实地反映出学生独特的,富有个性的阅读体会,从而使整个教学活动走出教师烦琐提问、学生亦步亦趋被动应答、学习主体的主动性失落的局面。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学习,并不影响他们对整篇课文的把握。相反,在老师的整体调控下,学生深入地研读自己所选的专题合作学习,在讨论交流中升华认识;同时在倾听他人的见解时,对非自己所研读的内容也有所了解,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这样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性,给学生思维自由驰骋的空间,所有这些,从关注生命的高度,用变化的、动态的、生成的而非静止的、僵化的观点来组织教学,这正所谓的才以用而日生,思以引而不竭。

    新理念下的阅读教学设计要努力使教教材转变为用教材教,学生的学习是应该超越教材本身的。基于这一理念,在这堂课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结合课外搜集的关于内蒙古草原的自然风光和民族风情的资料,再一次出示课件,让学生感受到草原的发展变化,既为不断发展中的现代化草原骄傲又为被生态失衡破坏的草原而担忧,从而增强了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心。同时为内蒙古草原设计一段精彩的广告词,这一设计让学生的思维得到拓展并且照应了课文的开头,让课外延伸课内。这样,一节课的学习看似结束,而学生一生的学习才刚刚开始。

    草原教案部编版篇五

    1、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展开丰富的想象,理解句子的意思,抓住重点句读懂段的内容,体会草原神奇而美丽的景象。

    2、感受锡林郭勒大草原的广阔美丽,充满无限生机,产生喜爱这个地方的思想感情,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激发情感,想象创新,同时进行语言表达训练,读写结合,培养学生积累、运用语言的能力,培养学生想象创新的能力。

    教学重点:感受锡林郭勒大草原的辽阔美丽,产生喜爱这个地方的思想感情,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展开丰富的想象理解句子的意思,体会草原神奇而美丽的景象。

    在进行教学时,我根据课文的重难点提出了三个有效的问题:

    (1)、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体现大草原的广阔美丽的?学生通过画出相关句子,并把你的感受读出来,看谁读得精彩,读得美。

    (设计意图:生读、划重点词句,师引导充分读,交流、感受。结合图片,让学生观察,披文入境,发挥想象。在词句品读中,体现阅读教学工具性、人文性的特点,抓住重点词句,让学生比较,揣摩,体会,突显了以读悟语,以读悟情,以读代讲的教学理念。)

    (2)、默读思考“欢腾”什么意思?作者从哪些方面写出草原是个欢腾的世界?再把你体会到的情感读出来。在欢腾的各种动物和牧民中你最喜欢什么,你来表演一下。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表演体会“欢腾”的情感内容。体会草原上动物们自由自在,无忧无虑的生活情境。把内容体会内化为学习课文的兴趣和热爱草原的情感,再把体会到的情感读出来。师设问:在这广阔美丽的大草原上,你愿意作欢唱的百灵,还是自由飞翔的雄鹰,还是跑得象风一样的黄羊……,百灵鸟,你唱的是什么?你为什么能唱得这么欢快呢?牛啊,羊啊,你为什么能这样安闲呢?小牧民,你为什么能唱得这么醉人呢?模仿马蹄声由远而近,又由近而远的声音,体会牧民骑马高歌的情景。)

    (3)、草原上的人们在草原上骑马高歌,他们还会做些什么?

    如果你有机会来到草原,你会体会到草原的什么?你最希望在草原上做些什么?(翻筋斗,捉迷藏,骑马,唱歌,喝奶茶……学生自由表达)。

    (设计意图:激发想象,发散思维,让学生的思维插上想象的翅膀在草原上自由驰骋。)

    草原教案部编版篇六

    知识与技能:初步了解蒙古族的风土人情,感受和体验蒙古族的音乐和舞蹈,并对其产生兴趣。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们在体验、探究、模仿、合作、综合的过程中自主、探究、合作式学习。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本课歌曲《我是草原小牧民》,让学生真正感受蒙古族曲调的风格特点,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提高音乐审美能力,陶冶高尚的情操

    1、了解蒙古族的风土人情,感受和体验蒙古族的音乐舞蹈。

    2、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我是草原小牧民》。

    为歌曲创编不同的动作

    一、感受大草原

    1、师:小朋友们,愉快的音乐课开始了。今天的音乐课老师请来了一位小客人,你们瞧!(出示小红马画面)它来自辽阔的大草原,今天特意来请我们到它的家乡做客呢!想不想去?(想)那好,全体起立,我们拉好缰绳,摆好姿势,跟着小红马出发吧!

    2、律动:随《我是草原小牧民》歌曲做骑马动作

    二、走进大草原

    1、欣赏草原风光

    2、学跳筷子舞

    师:(出示筷子)咦?这是什么?(筷子)你可别小瞧它,在蒙古人民的眼里它可是跳舞的好道具呢!老师看到有些小朋友似乎有些怀疑,那让老师给你们跳一段吧!

    (1) 师示范动作

    手位:简单的筷子交叉敲击动作 脚位:前蹲、后仰

    (2)师:怎么样?信了吧!谁学会了?

    (3)指名学生上台示范动作――师指导――台上学生带领大家一起跳――全体学生跟音乐齐跳

    3、变化筷子舞节奏

    (1) 师:简单的筷子舞小朋友一学就会了,现在老师要给筷子舞变个魔术,你们仔细找一找,它变在哪?

    (2) 师示范

    在第二乐句和第四乐句的最后一小节加入xx x

    (3)学生说――练习xx x

    4、师:小朋友的眼睛可真亮啊!(出示节奏谱)变变变,你们瞧!这个新节奏变到这儿来了,老师用红色的符号表示,还变了一个动作在这儿呢!(师示范)

    5、师生合作表演节奏:我邀请你们跟老师合作一下,我来念前面的节奏,你们来念后面红色的节奏,可以吗?

    (1) 师念前面节奏,生念后面

    (2) 念前面节奏,生敲后面

    (3) 师:敲的这么好,我也想加入你们的队伍,我来敲前面的节奏吧,你们还是敲后面的部分(师敲前面节奏,生敲后面)

    (4) 师:用你们的节奏告诉老师它的节奏,让筷子发出声音吧!(学生完整敲击歌曲节奏)

    (5) 播放《我是草原小牧民》歌曲,生随音乐齐跳

    (6) 师:这么厉害,看来难不倒你们,如果让你们加入脚步来跳,会吗?

    6、加入脚步师生齐跳

    7、师生随音乐齐跳筷子舞

    三、歌唱大草原

    1、师:欢快的筷子舞给我们带来了美的享受,而草原上小牧民的生活更是多姿多彩,他们勤劳、勇敢、放牧、欢歌,你们听

    2、聆听范唱《我是草原小牧民》

    2、 随琴哼唱:你觉得小牧民在唱起这首歌的时候心情是怎样的?

    跟着老师的琴声高兴的唱起来吧!

    4、指导缺点:

    “草儿青青羊儿肥”――――青青的草儿跳起来了,肥壮的羊儿扭起来了!(休止符、前倚音)

    5、随老师琴声再唱

    6、师生用欢快的歌声对唱:听到小牧民唱的`这么自豪,老师也想来当一回神气的小牧民,让我们来比一比,谁唱得更神气?(师生随琴接龙唱)

    7、师:唱得比老师还神气,我可有点不服气,我要拿出筷子,边唱边跳跟你们比一比。――――师生接龙加入筷子舞表演唱

    8、师:小朋友的表演就像草原上一个个神气的小牧民,现在就让我们唱起歌,跳起舞,做一回真正的小牧民,好吗?

    9、拓展

    师:今天老师和小朋友在草原上度过了快乐的一节音乐课,我们一起骑马、唱歌,最高兴的是一起学习了筷子舞。其实呀,筷子舞只是蒙古舞蹈中的一种,聪明的蒙古人民还能用许多生活中的东西跳出一段一段好看的舞蹈呢。你瞧(出示蒙古族各种舞蹈画面)

    四、告别大草原

    1、师:蒙古的舞蹈多姿多彩,蒙古的人民热情好客。瞧!小红马又来了,让我们骑上小红马跟大草原告别吧!

    2、播放歌曲,生随音乐唱起歌,边跳边出教室。

    草原教案部编版篇七

    1、会演唱歌曲《我是草原小骑手》,能用固定的节奏型拍手跺脚

    2、能够用形体动作表现歌曲,再现草原生活,突出民族音乐特点。

    指导学生较好的表现蒙古族歌曲的风格特点―热情、粗犷、豪放。

    (1)啊哈嗬伊(衬词的表现)(连贯、自豪)

    录音机、电子琴。

    一、导入(播放歌曲)

    同学们,你们听了歌曲后,你们知道我们国家有多少个民族吗?

    谁能为同学们介绍你最熟悉的一个民族?

    我们的国家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本民族特有的风俗习惯、音乐文化,内蒙古草原是一个美丽辽阔的地方,内蒙古的人们勤劳、勇敢、热爱生活。

    二、学习歌曲《我是草原小骑手》

    1、听录音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蒙古歌曲《我是草原小骑手》下面,我们先来听听这首歌。

    要求:①请大家听蒙古族小朋友在干什么?(骑马、射箭、摔跤等)。

    ②感受歌曲的风格及小朋友的心情。(愉快的、自豪的、快乐的)

    刚才我们听到的是小男孩的.演唱,他的歌声充分体现了作为一名蒙古族小骑手的自豪感。

    ①你们谁能说说歌曲中哪里体现出小骑手的自豪感吗?

    ②谁能上台来做一做你最感兴趣的那种活动的动作吗?

    鼓励学生大胆上台表现,并称赞他们是神气的“小骑手、小射手、小摔跤手”等。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既满足了学生爱动、爱模仿的心理,又为后面的教学作了铺垫。

    在内蒙古草原上小姑娘也会骑马、射箭,下面刘老师也来当一回蒙古族人唱一唱这首歌曲。

    2、听范唱

    要求:①认真听一听、看一看歌曲中有没有相似的乐句?

    ②哪一句最能抒发小骑手愉快的心情?

    下面让我们也来当一回神气的小骑手、小射手、小摔跤手。请随着老师的鼓声有节奏地念一念这些词。(师将电子琴调到鼓声)

    (1)学生在老师鼓声的指挥下,模仿老师有节奏地念词。

    (2)学生一边有节奏地念词,一边跟着歌词内容做自己想做的动作。

    (3)边念词边进行四二拍节拍练习。

    (4)一、二组念词,三、四组律动配合

    设计意图:通过念一念、以及律动的方式,既让学生熟悉了歌词,感受了其中的文学形象,又掌握了歌曲节奏。这一切都为后面的创作、表现环节作了铺垫。同时,在活动中,歌曲热烈欢乐的氛围与学生对歌曲情感的表达也逐渐出来了。

    3、学生随教师的琴声轻声模唱歌曲。

    歌曲的第三大乐句的歌词以衬词为主,突出抒发了小朋友愉快、自豪的心情。草原上的小朋友骑着马在一望无际的草原上奔跑,心情非常舒畅。这样的衬词在蒙古族歌曲中经常见到,让我们也共同体会一下吧!

    (1)教师弹奏旋律学生感受(听旋律)

    (2)轻唱歌曲

    教师指导学生感受节奏“啊哈嗬伊”

    要求:注意咬字,把每个字都唱清楚。

    在唱前教师强调“嗬伊”圆滑线的唱法。

    教师纠正并指导个别学生演唱。

    (3)完整演唱

    要求:两小节换气,唱出愉快的心情

    生学律动歌唱(晃动身体)

    4、完整学习歌曲

    (1)视唱曲谱

    刚才同学们听歌曲时就发现了歌曲旋律有相似的乐句,现在大家跟着老师来仔细的看一看并且视唱旋律,感受歌曲的不同之处。边唱边体会自己哪里唱不好,需要老师、同学的帮助?

    (2)完整有表情的演唱歌曲。

    蒙古族是一个能骑善射的民族,那么蒙古族的小朋友还有其他的本领呢。进一步体会歌曲情感,“小射手”、“小摔跤手”唱出草原小朋友的愉快心情。

    三、表现歌曲

    这首歌曲也富有舞蹈性,具有感染力,真想与歌曲中的小朋友一道去骑马、射箭、摔跤。下面我们共同来模仿蒙古族的舞蹈,共同体会他们愉快的心情吧!

    四、教师

    今天,同学们和刘老师一起学习了内蒙古歌曲,与那里的小朋友共同感受了骑马、射箭、摔跤时的心情,真是无比高兴啊!

    最后,让我们携起手来,用音乐架起一座座桥梁,用歌声沟通各民族的小朋友,共创美好的明天。

    草原教案部编版篇八

    1、 歌曲《草原就是我的家》

    2、 蒙古舞蹈基本动作

    3、 综合练习:双声部节奏练习和双响筒和多种伴奏乐器。

    4、 音乐游戏“赛马会”、大型粘贴图画创作。

    本课根据音乐新课标的要求提倡音乐与姊妹艺术综合为指导思想,将音乐与舞蹈、美术等姊妹艺术形式的综合,运用多媒体教学,从小朋友的兴趣为动身点,培养同学的即兴创作能力和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并通过相互学习交流,培养他们的合作学习的意识。

    1、 通过对歌曲《草原就是我的家》的学习,指导同学有表情的演唱歌曲,并即兴的为歌曲创编动作扮演。和对不同音乐意境的感受。培养同学的音乐审美情趣。

    2、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了解有关蒙古族的风土人情,掌握有关蒙古舞的基本动作,和对音响的探索能力。

    3、 通过“意境”的教学方式,让同学学唱、聆听、感受,培养同学的思维能力,激发同学的想象力。

    1、 体会歌曲《草原就是我的家》的情绪,并能有表情的演唱并能用舞蹈动作扮演。

    2、 通过对草原赛马情景的表示,对的马蹄声,和加油声的模仿, 掌握双声部的节奏。

    教学难点:“赛马会”音乐游戏的挖掘,和游戏中小朋友们的合作,配合与创新意识的培养。

    1、 放“马跑”的律动的音乐。

    同学:随“骑马”律动进入教室。

    老师:小朋友们,看!我们骑着马儿来到哪里了?

    同学:大草原!

    老师介绍大草原

    老师:对,我们来到了一片广阔的大草原,它像一幅巨大的绿毯铺在地上。美极了!

    1、 老师舞蹈引入(背景音乐《草原就是我的.家》)

    老师:有没有谁知道老师跳的是哪个民族的舞蹈?

    同学:蒙古族

    老师:(出课件)介绍蒙古族族的衣着服饰、蒙古包。

    老师:(出课件)非常正确,看这就是蒙古族的小朋友。蒙古族是我国的56个少数民族之一,他们在常年草原上生活,喜欢穿美丽的色彩鲜艳的长袍,漂亮的马靴。他们最常的打扮是在头上栓一条美丽的头带,非常的神气。

    老师:(出蒙古包图)看这是什么?这是他们的房屋,由于他们常年在草原上生活,他们的房子不是用砖瓦盖成的,而是用木制的圆形的墙壁上面加一个伞型的顶组合成的帐顶的四周用厚厚的毛毡子覆盖着用毛绳固定。房屋可以移动。这就是蒙古包。

    2、 学习几个蒙古舞蹈动作,一边学习一边考虑蒙古人的生活

    老师做蒙古舞的马跑步,挤奶,雄鹰展翅的动作介绍蒙古族的生活。

    同学学习蒙古舞基本动作

    1、 老师有感情的朗读歌词

    2、 同学念一次歌词

    a、为歌词加上动作。

    b、小朋友们一起扮演,选出一个做得特别好的小朋友再带着大家做一遍。老师请一个小朋友来当小老师带着大家来一次。

    3、 听。

    a、 老师范唱

    b、 同学听磁带

    c、 同学跟琴有感情的演唱 ,老师做提示让小朋友唱得更有感情。

    d、 用动作扮演歌曲

    1、 表示欢乐的草原。

    a、 老师提供彩纸和小朋友们一起把自身打扮成蒙古人

    老师:(出赛马图)

    老师拿出两样乐器,问哪一个发出的声音更象马蹄声。(演示双响筒,和手串铃)

    同学:双响筒

    b、老师将乐器发给一些同学,拿到手串铃的小朋友想想怎样用它为赛马的选手加油,拿到双响筒的小朋友用他来模仿马蹄声。

    没拿到乐器的小朋友,动动脑筋想一想还可以用身边的音响来模仿马蹄声。或用怎样的动作表情来加油!

    c、将小朋友们分成两组,一组加油,一组模仿马蹄声。(各队选一个拉拉队长。)

    2、 一起跟着音乐制造热烈的赛马局面。(请几个小朋友扮演赛马的局面。)

    3、 粘贴图画

    a、老师放变奏的《草原就是我的家》的音乐。

    同学:用优美的语言描述自身的感受

    b、老师拿出为小朋友们准备好的粘贴画,让小朋友们一边听音乐一边创作图画表示美丽的大草原。



    推荐阅读:
    草原教案部编版(八篇)
    最新秋天最火的说说 秋分节气的说说(五篇)
    2024年社区服务心得体会范文三篇
    2024年医院护士个人年终工作总结15篇范文
    最新公司周年庆典致辞发言稿(通用20篇)
    中学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