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热门搜索: 教育合同 八号文库
  • 当前位置:首页 > 毕业论文 > 经济论文

    浙江民营企业跨国经营优劣势分析(1)论文

    栏目:经济论文 来源:网络 作者:星月相依 时间:2024-02-19 08:10:05

    【论文摘要】 浙江经济快速发展成了中国经济发展的一大亮点,而民营企业快速发展又是浙江经济的一大特色,也是浙江体制和机制优势的集中体现。现阶段,面对经济全球化和国际国内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发展大趋势,浙江民营企业逐渐放眼全球,走跨国经营发展之路。

    本文基于浙江民营企业跨国经营的情况及浙江民营企业发展的特点,分析浙江民营企业在跨国经营方面的优势和劣势,并提出相应的跨国战略对策。 【论文关键词】 浙江民营企业 跨国经营 战略 在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的今天,民营企业在跨国经营中会有更多的发展机遇,但面临的环境将更复杂,竞争更趋激烈。

    浙江民营经济十分发达,且以中小型企业为主导。近年来,在浙江省实施跨国经营战略中,将有更多的民营企业加入到跨国经营的行列。

    据有关资料统计,截至2024年6月底,浙江省政府部门核准的境外企业和机构累计已达2809家,投资总额16.4亿美元,中方投资13亿美元,境内主体数和境外机构数居全国第一,其中,民营企业已经成为我省对外直接投资的中坚力量。‘走出去’的2800多家企业中有1910家是民营企业,占总企业数的68%,中方投资额9.12亿美元,占所有中方投资额的70%。

    一、浙江民营企业发展呈现的特点 浙江民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主要呈现四个特点:从区域开放走向国际开放,从传统商贸到服务业和制造业综合发展,从个体工商户到企业集群,市场扩展和区域经济发展互动的自发演进。 此外,民营企业家族制治理特点突出。

    从民营企业的普遍性看,大多数处于成长期的民营企业,是家族式治理结构,主要由家族内的亲信占据着财务、经营、销售、供应等部门要害职位。家族所需的创业资金和发展资金,基本上都是自给型的,来源于业主原来家庭或家族筹集。

    其次是银行贷款,还有会向亲朋好友借款。

    二、浙江民营企业跨国经营优势 1.产业集群优势 浙江民营企业主要集中在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各地政府根据自身优势培养龙头企业带动地方经济,相对形成产业集群,表现为区域经济。

    如占全国出口量90%以上的温州打火机、眼镜制造;乐清的正泰集团、德力西集团等占据全国三分之一产量的安吉转椅;拥有200多家制笔企业的丽水“中国制笔生产基地”。成交额名列全国市场第一位的义乌中国小商品城带动了义乌3000多家小商品生产企业,第二位的绍兴柯桥中国轻纺城带动了绍兴几千家轻纺印染企业的发展。

    此外,还有台州的汽、摩配基地,海宁的皮革服装、永康五金制品等等。 2.国内国外一条龙结构的专业市场优势 专业市场跨国经营对浙江民营企业的商品国际化、市场国际化和生产国际化带来促进作用,已成为浙江民营企业产品出口的“桥梁”。

    著名的义乌小商品城,国外公司常驻机构已有160多个,每天有3800名~4500名外国商人在这里采购商品。自1997年以来,小商品城的年出口额每年翻一番。

    义乌小商品城已成为中国企业(主要是洋白菜私营企业)产品出口的国际市场。同时一些有影响的专业市场已走出国门,在境外设立分市场,成为辐射周边国家的“桥头堡”,如俄罗斯的“海宁楼”、巴西的“中华商城”等。

    众多的浙江海外兵团,一头在省内生产、采购商品,一头在国外市场销售,编织越来越广的国际市场网络,已成为浙江中小民营企业跨国经营的特色和一大优势。 3.浙商精神和大批企业家的资源优势 敢为人先,是浙商的首要精神。

    它体现了浙商不安于现状,勇于开拓进取的精神,一种是第一个敢“吃螃蟹”的冒险精神,一种是不唯书、不唯上、勇于创新的可贵品质。看台商李书福的几次成功的创业,从电冰箱到摩托车到汽车,每一次都走在了别人的前面。

    这种敢为先的精神为“走出去”赢得了更多抢先的机会。看浙江民营企业的发展不难发现,浙江人善于从小处着手,整合资源。

    模仿学习,开拓创新则是浙商的另一个重要的精神。温州人最初正是靠了“模仿”,才打出了一片属于自己的市场。

    曾经是温州“四大经济支柱”的纽扣、皮鞋、服装和打火机,无不来自于模仿……模仿并不令人羞耻,令人羞耻的是仅仅满足于模仿,从而裹足不前。

    三、浙江民营企业跨国经营劣势 1.国际化经营人才缺乏 跨国经营人才一般都应有在几个国家工作的经验,具备全球化意识,精通外语、外贸等相关知识与操作技能。拥有跨国经营人才是企业开展跨国经营的前提条件,也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基础。

    而浙江许多民营企业大部分在农村,企业人员也大多以农村居民为主,不少经营者文化素质低,缺乏必要的现代市场经济的基本知识、经营技能和管理理念。由于无力高薪聘请国际贸易的专门人才,这些企业面对全新的国际市场经营环境往往力不从心。

    其次,虽然浙江民营企业有自营进出口权,但是不少仍处在“有权难用,有权不会用”的状态,自营出口情况并不理想。 2.管理能力不足,开拓国际市场综合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首先,浙江民营企业的原始创业大多以血缘、地缘、情缘为纽带合作投资的,普遍采用“任人唯亲”以及企业最高管理者事必躬亲的管理模式来实现企业的发展与扩张。

    但是,当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时,这种家族模式就不能有效地对其内外部资源进行协调和管理。其次,缺乏国际性公司的宏观战略构思,使企业的经营活动缺乏明确的方向感。

    同时,也会使得企业的国际化竞争能力下降。再次,过分依赖于低价取得市场份额,产品单一,产业趋同化严重。

    浙江大多数民营企业主要以居民日用消费品、纺织品和普通的五金、电器等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投资数额不大,技术含量不高,容易造成数量多、规模小、产业雷同。 3.经营融资困难,资本劣势明显 对于大部分浙江民营企业来说,由于资金周转周期长,企业很难有足够的资金去提升跨国经营的层次。

    而且按照我国银行目前的贷款程序,许多企业在银行缺乏相关的信用记录,很难在银行通过单据抵押等方式提前支取货款。而作为企业家也不愿通过资本市场进行直接融资,担心上市会导致其失去对企业经营管理权。

    由于缺乏国家或银行的进出口信贷支持,使得中小企业出口规模受到限制,而缺乏出口信用保险业务,又限制了企业开拓市场的稳定性操作。

    四、浙江民营企业跨国经营策略 相对国内经营,跨国经营要困难得多。与发达国家相比,浙江民营企业也还存在明显的差距,在国际舞台的竞技中还处于下风,为此,实施相应的战略决策对浙江民营企业的跨国经营是十分必要的。

    在此笔者提以下应对策略: 第

    一、提高产品竞争力,加强创新。通过与发达国家企业合作,构建企业间的技术战略合作关系,实现企业之间的技术优势互补和整合,形成新的技术开发能力。

    加强企业创新能力要放眼世界,学习先进国家的经验,积极学习和借鉴这些国家的先进技术,获取和培育浙江省稀缺要素,改变我们在全球化经济与知识经济中的要素弱势地位。浙江民营企业应在增强技术自主开发能力,培育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带动产业结构升级换代,提升产品质量档次,打造国际品牌上下功夫。

    二、加快人才培养,重新人才整理。以造就一大批懂外语、懂经济商务知识的复合型企业领导人才和以具有国际贸易、金融、法律和财会专业知识的经营人才为重点,加快人才培养步伐,并从政策上鼓励涉外人才到中小民营企业施展才能。

    三、完善管理机制,树立服务意识。政府应该结合浙江的实际情况,通过制定相应的法规、政策、措施从宏观上引导、协调、监督、管理、扶持我省企业跨国投资活动。

    如,适当放松对企业的金融控制和外汇管制;为企业的跨国投资提供融资便利;实行税收优惠政策,建立境外投资保险制度和准备金制度。此外,政府还应树立服务意识,为企业提供透明的制度环境。

    四、树立品牌意识,打造国际品牌。浙江民营企业开拓海外市场主要依靠的途径,一是“借船出海”,接受国外企业的委托加工,从事贴牌生产(OEM);二是主动出击,从事直接出口,逐步建立自己的品牌优势。

    但是,企业不能只停留在贴牌生产上,必须主动出击,从事直接出口,逐步建立自己的品牌优势。 参考文献: 王志乐:走向世界的中国跨国公司[M].中国商业出版社,2024.5 谢文辉:天下浙商[M].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24.9 王其中:浙江民营企业跨国经营优劣势分析(第2页)[J].商业经济,200404 欧阳翰夫:对温州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的SWOT分析[J].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4.9 王 勇:关于浙江企业跨国经营的对策思考[J].特区经济,2024.7 徐金发:中小型民营企业如何走向全球市场[J].商业研究,2024.11



    推荐阅读:
    浙江民营企业跨国经营优劣势分析(1)论文
    “踔厉奋发新时代笃行不怠向未来”主题活动心得多篇
    结晶服务合同范本(共6篇)
    广西与越南边境贸易发展浅析(1)论文
    提高高中思想政治选择题解题能力途径的探究
    中学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