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热门搜索: 加盟合同 销售合同
  • 当前位置:首页 > 毕业论文 > 其他论文

    近代史人物传记论文

    栏目:其他论文 来源:网络 作者:花开彼岸 时间:2024-02-23 01:00:40

      近代史风云人物之百年宋教仁——我最欣赏的政治家

      序言:

      百年时光斗转而逝,一百年前的上海闸北火车站里,伟大的政治先驱宋教仁被一颗子弹击中,新生的中华民国因此逆转,中国第一轮民主宪政的尝试和实践受挫。

      一、生平简介

      1882年4月5日,宋教仁出生于湖南省桃源县上坊村湘冲一户的耕读传世之家。宋教仁字遁初,号渔父,6岁入私塾,17岁入桃源漳江书院,受县教谕黄寿彝和书院山长瞿方梅等人影响,萌生反清思想。宋教仁是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中华民国的主要缔造者,民国初期第一位倡导内阁制的政治家。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唐绍仪内阁的农林部总长,国民党的主要筹建人。1913年被暗杀于上海,终年三十一岁。

      二、华兴会初崭头角

      1902年,考取武昌普通中学堂。翌年入学,参与革命团体武昌花园山聚会走反清革命之路。1903年8月,满清统治下的崩溃倒计时第八个年头的某一天,一个名叫黄兴的年轻人从日本留学回国,来到了“九省通衢”的武汉。在这里,他结识了正在武昌文普通中学堂读书的宋教仁。虽然年纪相差了8岁,两人却一见如故,欢若平生。1904年二月,创办华兴会,黄兴任会长,宋为副会长。该会的宗旨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是年7月,宋教仁在武昌发起创建“科学补习所”,以此为掩护,在新军和学校中开展革命活动。是年,华兴会策划在慈禧太后七十寿辰时在长沙、岳州、衡阳、宝庆、常德分五路同时起义。宋教仁负责常德一路的组织发动工作。9月,宋教仁回常德,在城内五省客栈设“湘西联络总站”。10月初,在常德笔架城举行的会党集会上被推为龙头,并议定:起义时,会众扮作朝五雷山的香客,到笔架城边的文庙集合,听候指挥。11月5日,为筹备经费,宋教仁到长沙,发现起义事泄,湖南巡抚陆元鼎下令搜捕。是年底,宋教仁经武汉、上海登轮潜赴日本。

      其实在当时这一幕历史大戏中,年仅22岁的华兴会副会长宋教仁的刚刚踏上历史舞台,还显稚嫩。然而,这一次的舞台演出给他带来的影响是巨大而深刻的,他本人的命运也已为之改变。所以日渐成长起来的宋教仁,身上才会焕发愈加璀璨的光芒~

      三、六年逃亡留日

      宋教仁原本为经费筹集事项来到长沙找黄兴商量,在发现黄兴不知所踪后又得知其本人也在湖南巡抚的通缉单内,故宋教仁别无选择只能出逃。当时宋教仁几乎身无分文,所幸有着中学堂教员身份掩护的曹亚伯为其准备好了盘缠。由此宋教仁从上海登上洋轮,开始了逃亡生活。不过在这段逃亡水路上,宋教仁给后人留下了饶有趣味的日记,根据日记的记载:宋教仁几乎每到一处港口都会悠闲地购书、看戏、访友,只是偶尔流露出的少许紧张感。不得不暗含这位先驱的淡然和处事不惊。终于洋轮在上12月13日抵达了日本。从此,宋教仁开始了他在异国长达6年的流亡岁月。在日本的这6年占据了宋教仁一生的1/5时光,也对宋教仁的一生中具有着特殊的意义。毕竟在1904年底逃亡去日本之前,对于宋教仁客观来说他只是一个反清的热血青年,对于现代政治文明并不甚体悟,但是6年之后他再回国之时,宋教仁已然成长为当时中国首屈一指的大政治家,也是最有资格领导中国建设新式政治文明的人物。

      初抵日本,宋教仁可以说是举目无亲,茕茕孑立,并且依然是几乎身无分文, 在同乡兼同学李和生的帮助下宋教仁暂且安顿了下来后,宋教仁迅速地学习日语并进入日本学校求学;并且凭借一身才华宋教仁不仅很快适应了新环境而且在东京留学生中崭露头角。他广泛地接触东京留学生,好继续他的“革命伟业”。

      宋教仁的留日生涯还做了一件足以载入史册的大事,那便是以他为主编撰的《二十世纪之支那》的创办,也正是由于《二十世纪之支那》这份当时革命党人中最具影响的一份刊物的创办,才使得年轻的宋教仁广泛结交来自全国各地的革命志士,真正成为中国革命党的核心人物之一。而后宋教仁得以结识孙中山先生。1905年8月,在孙中山倡导下,同盟会在日本东京成立,并将《二十世纪之支那》改为同盟会机关报《民报》,宋以同盟会司法部检事长身份兼该报撰述。是年6月,宋教仁进入日本政法大学学习,次年2月进入早稻田大学预科学习,后因生病辍学。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春,宋教仁潜返辽宁安东,筹建同盟会辽东支部,联络东北“马侠”李逢春等人,策划在沈阳发动武装起义,事泄,潜回东京。在东北活动期间,获悉日本企图吞并“间岛”,他暂时放下革命联络工作,在日本友人片山潜的帮助下,打入日本长白山会,侦获该会大量假证据。回东京后,写出《间岛问题》一书,论证间岛及延吉地区自周秦即属中国领土。日本政府侦知此事,以五千巨金索购书稿,未遂。后此书成为清政府对日谈判获胜之有力证据,宋教仁对于这次谈判的获胜也可谓功不可没。

      四、归国推广宪政

      1910年春,宋教仁提出转移革命重心。年底,从日本返抵上海,于右任聘任他为《民主报》主笔,他以“渔父”笔名撰写大量宣传革命的文章。次年7月,宋教仁与谭人凤、陈其美在上海组建同盟会中部总会,亲任总务干事。他亲自或派人来往于上海、两湖各地,推动长江中下游流域的革命进程,间接促成武昌起义。武昌起义成功后,他在上海大造革命舆论。同时,他积极策应长江中下游举义响应。同年宋教仁起草《鄂州约法》,经审定,随即由军政府颁布。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共和制宪法性质文件,体现了近代西方民主精神,但是当时并未付诸实施。宋教仁于11月13日离开武昌,赴南京。

      12月2日,南京光复。7日,组成新的江苏都督府,宋教仁担任政务厅长。在实行总统制和责任内阁制问题上与孙中山也发生分歧,孙中山主张总统制,宋教仁主张内阁制。民国元年(1912年)元旦,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宋教仁被任命为法制院院长。宋教仁起草了一部宪法草案《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法》,主张内阁制,被孙中山接受。以后出台的《临时约法》,即以宋教仁的《鄂州约法》和该宪法草案为蓝本的。

      在孙中山让位给袁世凯后,宋教仁于4月27日就任唐绍仪内阁的农林总长。7月上旬,宋教仁因不满袁世凯破坏《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行为,辞去农林总长职务。7月21日,同盟会本部召开夏季大会,宋教仁当选为总务部主任干事,成为同盟会实际上的主持人。8月25日,以同盟会为核心、联合国民公党、国民共进会、共和实进派等党派,组成中国国民党,召开成立大会。孙中山选为理事长,宋教仁当选为理事,被孙中山委任为代理理事长。此时,宋教仁主持北京国民党本部。是年底,国会议员选举拉开序幕。至次年3月,国民党获压倒多数席位。

      五、英年遇刺

      袁世凯深深感到了宋教仁和国民党对他的威胁,先是试图拉拢宋教仁,被坚决拒绝;继而用金钱贿赂,也未成功。民国元年(1912年)10月18日,宋教仁南下省亲。沿途,他广泛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表明与专制独裁势不两立的态度。民国二年(1913年)3月上旬,宋刚抵上海,便接到袁世凯发出的“即日赴京,商决要政”的急电。3月20日晚10时,宋拟由沪乘火车去北京。宋与送行的黄兴、于右任、廖仲恺等人一一握别,正要上火车,被刺客开枪射中,22日凌晨,宋与世长辞,年仅32岁。孙中山挽联称宋教仁:“作公民保障,谁非后死者;为宪法流血,公真第一人”。

      百年后瞻仰功绩:

      宋教仁曾提议革命的上中下三策:上策京师起义、中策长江起义、下策边疆起义。孙中山的十次革命,一般都属于下策中的边疆起义。黄花岗之役后,同盟会人心涣散。宋教仁与谭人凤等毅然在上海另起炉灶,独立执行中策,成立中国同盟会中部总会,以共进会与文学社为基础,在两湖新军间鼓吹革命,于是乃有武昌起义之成功。 中华民国成立后,宋教仁将同盟会与其他小党合并,成立中国国民党。宋教仁悖于孙中山主张将同盟会公开化,以堂堂政党之阵势、用光明正大之手段,藉选举取得政权,获得了同盟会多数支持。宋教仁强烈主张实行责任内阁制,开启中国新的宪政篇章。

      而宋教仁的死也打破了民初在中国实行宪政民主的梦想。中国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宪政民主的尝试彻底破产。他的死造成了以孙中山、黄兴为代表的南方革命党人与袁世凯的彻底决裂,终于引发了二次革命。



    推荐阅读:
    近代史人物传记论文
    中学生物学教学中开展探究性活动初探
    浅谈红富士苹果早期丰产栽培技术
    日韩梨品种主要生物学特性研究
    谈可追溯管理在住宅商品房开发中的应用
    中学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