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热门搜索: 一号文库 服务合同
  •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总结 > 工作总结范文

    抗洪救灾感人事迹新闻报道精选六篇

    栏目:工作总结范文 来源:网络 作者:空谷幽兰 时间:2024-03-02 21:50:19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抗洪救灾感人事迹新闻报道精选六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篇1】抗洪救灾感人事迹新闻报道

    7月21日,张家湾镇遭遇61年来最强暴风雨袭击。在巨大灾害面前,马俊艳带领驻村工作队深入所包村,第一时间了解灾情,及时为村民排忧解难,妥善处置抢险救灾事宜,尽力将灾害损失降到最低。

    一、高度负责,迅速启动抢险应急预案

    在灾情到来的第一时间,在镇党委统一安排部署下,马俊艳本着对群众高度负责、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态度,迅速启动镇机关应急抢险预案。根据汛情实际,马俊艳适时召开所包片防汛抢险工作会议,研究部署防汛抢险工作,全面落实防汛安全责任,迅速进入应急抢险紧急防御状态。

    二、紧急抢险,妥善转移安置群众

    暴雨到来时,马俊艳一方面通过电话通知相关部门第一时间到位,积极开展抢险救灾,另一方面安排人员下村帮助村干部疏散受灾群众,并要求各村根据防洪应急预案,及时做好低洼地带群众的安全转移工作,妥善安置群众。为获得第一手资料,马俊艳迅速与水利防汛、应急抢险等部门取得联系,密切关注雨情和凉水河、萧太后河的水位情况,综合分析后及时下达了转移命令,并提前通知下游群众做好泄洪准备,共转移群众5600多人次,转移期间未出现一例人员伤亡,最大限度减少了群众的财产损失。

    三、畅通网络,有效开展抢险救灾工作

    灾情发生后,马俊艳要求各村全体值班人员24小时坚守岗位,保证上传下达的渠道畅通,保证整个防汛救灾网络正常运行。同时要求各驻村干部立即组织群众防汛抢险,加强对危险地带的安全巡查,并指导群众做好灾后重建和生产自救工作。张湾镇村干部在巡查时,发现村内低洼地带有四位老人还未转移,马俊艳得知情况后立即向镇主要领导汇报,并赶赴现场察看实际情况,果断决策,组织干部把四位老人从被淹的房屋里背了出来,直到四名老人转移到安全地带。

    在灾情面前,马俊艳同志心系百姓,忘我工作,充分体现了一名共产党员对党和人民群众的拳拳赤诚之心。

    【篇2】抗洪救灾感人事迹新闻报道

    7月21日,一场61年不遇的暴雨侵袭北京,位于宋庄镇中心的小堡村受灾严重。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暴雨,李学来舍身忘我,积极抢险,确保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7月21日下午2点开始,大雨如注,宋庄镇整个街道水深达20厘米,汇成小河一样的水向低洼地带流动。李学来马上召集工程办巡视各工地,派联防队去低洼处协助接泵强排,并安排专人去村内巡查,有情况及时上报。部署完毕后,他迅速赶到村内地势相对低洼的移民区了解情况。此时,大雨已使移民住房进水,李学来一方面不断安抚情绪激动的群众,组织移民群众展开自救,另一方面带领村联防队和工程办工作人员挨家挨户帮助群众抢救冰箱、彩电等贵重家电。

    晚上8点,雨越下越大,整个村庄街道水深达40厘米。移民区群众的生命安全受到威胁。情况危急,李学来立即组织移民区群众转移到园中园酒店、宋庄宾馆等临时救助点。同时,他召集村委会所有女同志前往救助点接待灾民,为灾民安排住处。晚上12点,全部人员安全转移,灾民情绪逐渐稳定下来。但随后部分移民房屋出现地基下沉、墙体裂缝等险情,为了确保一户不漏、一人不落全部撤出,他不顾个人安危,再次深入移民区,挨家挨户检查。凌晨2点,雨势减小,水位逐渐下降。李学来又赶往村委会,处理灾后各项工作——统计村内受灾情况,安排灾民饮食,组织人员打药消毒,抽调工程队清理灾区下水管道……

    灾情就是命令,在灾情面前,李学来奔走在抢险救援第一线,不仅为灾民送去了支援,更在这个不眠的雨夜送去了温暖,用他的实际行动彰显了一名共产党员的风采。

    【篇3】抗洪救灾感人事迹新闻报道

    汛期以来,重庆、湖南、贵州、江西等南方地区爆发大规模洪水,鄱阳湖等多处水位线超过历史最高值。各级党组织、党员干部、广大群众纷纷投入到防汛救灾中,彰显了困难灾害面前中国人民团结一致的磅礴力量。

    科学施策,彰显顶层设计的组织力量。危急时刻,党组织就是“定海针”。各级党组织要深刻认识防洪救灾的重要意义,提前谋划,做好防洪物资、应急预案、疏散途径、人员分工等工作安排。要切实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科学调度,组织党员干部、民兵志愿者等多方力量加入抗汛。在安置点可成立“防汛救灾临时党支部”,做好群众的安抚、鼓励、灾后重建等工作,让党旗在救灾一线高高飘扬。

    闻令而动,发扬身先士卒的先锋力量。党员干部是党组织的每一个细胞,党员干部动起来,党组织才有生机活力。背弓下去,让群众踩着背过河;身拴一根绳索,无所畏惧地冲向洪水中央,抢救站在车顶等待救援的群众……一幕幕皆是党员干部冲锋在前的最美画面。灾情就是命令。人民群众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共产党员的身影。广大党员干部要闻令而动,以爱民忧民、如履薄冰、责无旁贷的担当美,主动冲锋,第一时间投身抗洪救灾中,充当救援“主力军”,用实际行动践初心、担使命,筑牢人民群众的“安全之堤”。

    汛情依旧,但坚信,只要我们手挽手、心连心、肩并肩,必能筑牢防汛抗洪最坚固的屏障,最大限度减少损失,夺取抗洪救灾的全面胜利。

    【篇4】抗洪救灾感人事迹新闻报道

    7月21日,北京遭遇61年来最大的一场暴雨,通州部分地区受灾。由于皇木厂村地势低洼,大量雨水汇集成洪流顺势而下,再加上临近的萧太后河河水倒灌,整个村庄从21日晚上8点开始出现积水。面对险情,皇木厂村党支部书记常仕洺迅速召集“两委”班子,号召大家做好防范。

    随着暴雨的降临,村办集体企业通州皇家印刷厂的纸库最先进了水。常仕洺立刻召集全体党员和工人赶赴现场,采取多种措施排除雨水。站在积水中,常仕洺指挥叉车转移库存纸张,和大家一起用水盆、水桶向外泼积水。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大部分纸张被安全转移,损失降到了最低。

    其间暴雨暂停了一会儿,但是常仕洺告诫大家不要放松警惕。他让村里的治安联防队加强巡逻,发现险情及时通报。凌晨时分,暴雨再次倾盆而下。萧太后河水和日常排水河流出现倒灌,大量的污水从地下冒了出来。皇木厂村的大片区域被洪水淹没一两尺深,原先的预防暴雨侵害也演变成了抗洪抢险。常仕洺始终奔波在积水中查看灾情,在一线指挥村民自救,并积极配合120名消防官兵共同维护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7月22日天亮时分,皇木厂村一半村域已成为一片汪洋,最深处已经齐腰。常仕洺指挥消防车将村内的积水抽到京津塘公路沿线的排水管道中,村内积水水位开始慢慢下降。截至7月23日凌晨3点,皇木厂村内的积水基本被排除。至此,常仕洺已经将近36个小时没有合眼。尽管积水退去,常仕洺丝毫没有松懈,因为村内还处于停水、停电状态,村民生活没有着落。他一方面向防疫部门求助,对村内洪水浸泡区域进行全面消毒,防止发生疫情;另一方面继续请求消防支队协助给全体村民送水,保障村民的饮水安全。与此同时,协调保险公司加速理赔进程,尽快弥补村民家中和工厂遭受的损失。

    7月23日早上7点,皇木厂村恢复了供电,但是由于地下水的严重污染,自来水未能恢复,皇木厂村的灾后救援工作依旧继续,常仕洺也仍然没有停下奔走的脚步。

    连日来,常仕洺不眠不休,忘我为百姓服务的精神,感动了现场的每一位当事者。身处基层,他却以一名最普通共产党员的身份,在抗洪抢险的第一线验证了党旗的鲜红。他的精神感动了所有人,也得到了镇党委的认可和村民的一致拥护。

    【篇5】抗洪救灾感人事迹新闻报道

    7月21日,突如其来的狂风暴雨袭卷张家湾,全镇各村不同程度受灾,其中,大辛庄、张湾镇、枣林庄等7个村受灾严重。灾情就是命令,在镇党委的号召下,董振瑞第一时间驻守大辛庄村,始终坚守岗位,组织抗灾自救,全力以赴投入到了这场救灾工作中。

    一、紧急排险,抢救百姓生命财产

    21日下午,暴雨不止,董振瑞记挂受灾严重的7个村,立即协调通州消防支队,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实施紧急排险搜救工作,将受伤群众及时送到医院救治。自21日14时至22日8时,董振瑞坚守受灾最严重的大辛庄村。狂风过后,村内大部分房屋屋顶被掀起,部分房屋倒塌。董振瑞带领村干部一边查看房屋受损情况,紧急疏散百姓,一边组织村干部、群众排水清淤,防止村域内涝。为做好受灾群众的安抚工作,他走遍每一户倒塌民房,及时对受灾户进行慰问安抚,确保受灾群众的情绪稳定,并积极开展生产自救工作。由于领导得当、措施到位,大辛庄村救灾工作一直有条不紊地进行。

    二、心系百姓,解决吃水用水问题

    为了保障已停水及被雨水污染水源村的群众生活用水,董振瑞及时联系通州消防支队领导,协调消防车为张湾镇、大辛庄等8个村、社区供送饮用水。通州消防支队出动消防车16辆、消防官兵50人、供水449吨,解决了百姓吃水用水问题。

    三、狠抓安全,排除各类隐患

    身为分管企业安全生产的副镇长,董振瑞一直保持着对镇内危化企业安全的高度警惕,第一时间成立9个安全检查小组,对辖区内10家加油站、6家气体充装站、70家危险化学品单位、21个重大危险源进行隐患排查,督促企业做好防风抗汛工作,确保重点危化单位无事故发生。在张凤路大辛庄路段、胜利干渠路(垡头至小北关)、大北关至小北关路段,出现树木倾倒、建筑倒塌物导致交通受阻的情况,董振瑞及时协调交通、公路、园林等部门进行清理和清除,以最快速度恢复交通。

    【篇6】抗洪救灾感人事迹新闻报道

    在“7·21”特大自然灾害中,詹海霞始终坚守工作岗位,坚持战斗在抢险救灾第一线,用自己的模范行为诠释了一名党员对党、对人民、对工作极端负责的精神和风貌。

    7月21日下午14时左右,宋庄镇域内普降特大暴雨,47个村不同程度受灾,其中小堡村和宋庄村受灾最为严重,民房内倒灌雨水,房屋随时存在坍塌危险。作为班子成员,詹海霞迅速行动起来,带领村干部以及100多名武警官兵冒着倾盆大雨和雷电赶赴宋庄村。当他们到达现场时,灌进民房里的洪水已近一米深,许多村民被困在房屋内,村民的呼救声、孩子的啼哭声此起彼伏。詹海霞见状,迅速做出应急处置,指挥村干部带领部分解放军战士、武警官兵分组入户,帮助群众排除各种危险,她自己则与剩下的人一起跳入水中,帮助被困的孩子、老人、妇女,或抱或背或扶,将他们一一送到安全处。

    随后,詹海霞又马不停蹄地赶到小堡村受灾严重的移民区。此时,移民区也已进水,并且水位还在不断升高,部分群众情绪十分激动。紧要关头,詹海霞一边安抚受灾群众情绪,鼓励群众开展自救,一边向镇主要领导反映情况,及时协调救援力量到小堡村救助。在救援队伍到达后,她又冒着大雨,和村委会人员一起帮助灾民往高处转移冰箱、彩电等家电。詹海霞奋不顾身的精神感动和激励了大家,受灾群众的情绪逐渐稳定下来,并在村干部的带领下有秩序地转移到镇内宾馆居住。第二天,顾不上休息,詹海霞又带领机关干部到小堡、宋庄等村查看灾害现场。她走家串户,详细了解受灾详情,慰问受灾村民。每到一处,她都要提出不同的自救方法,以减少灾民损失。

    在这个7月,在这场人与自然灾害艰苦抗争的斗争中,詹海霞率先垂范,为保护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践行了她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一名人民公仆的光辉承诺。



    推荐阅读:
    抗洪救灾感人事迹新闻报道精选六篇
    苍溪新闻报道医生王守君事迹范文(精选三篇)
    真实新闻报道300字【四篇】
    教师节新闻报道作文精选4篇
    新闻报道作文500字(合集五篇)
    中学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