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热门搜索: 四号文库 聘用合同
  •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一号文库

    新中国成立 70 周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八(精选合集)

    栏目:一号文库 来源:网络 作者:无殇蝶舞 时间:2024-06-01 21:39:18

    第一篇:新中国成立 70 周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八

    文化事业繁荣兴盛 文化产业快速发展

    ——新中国成立 70 周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八

    新中国成立 70 年来,我国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大力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积极吸收世界优秀文化成果,与时代同步,与人民同心,不断守正创新,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正在不断向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阔步前进。

    一、文化事业繁荣兴盛,服务体系日趋完善

    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我国各项文化事业在恢复、改造和曲折中不断发展。改革开放为文化发展带来新的契机,文化建设迈入了新的历史时期。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极大解放和发展了文化生产力,文化事业繁荣兴盛,公共文化投入力度持续加大,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不断完善,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明显提升。

    (一)文化投入力度明显加大。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 财政对文化建设的支持不断加强,我国文化事业经费逐年增加。1953-1957年五年文化事业费总投入为 4.97亿元,1978 年当年增加到 4.44亿元,到 2024年达 928.33亿元。1979-2024年,文化事业费年均增长14.3,2024年比2024

    年增长93.4。

    (二)文化服务设施不断完善。新中国文化的发展是在“一穷二白”基础上进行的,新中国成立初期,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极其短缺。1949年,全国公共图书馆仅有 55个,文化馆站 896个,博物馆 21个。经过 70年的发展,我国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取得长足进步。到“十五”末期,基本实现了县县有图书馆、文化馆的目标。2024年底,全国共有公共图书馆 3176个,为 1949年的 57.7倍,为 1978年的 2.6倍;

    文化馆站 44464个,为 1949年的 49.6倍,为 1978年的 9.7

    倍;博物馆 4918个,为 1949年的 234.2倍,为 1978年的14.1倍。从 2024年起,全国各级各类国有博物馆、纪念馆、美术馆、有条件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逐步实行优惠或者免费开放。从 2024年起,全国文化、文物系统博物馆、纪念馆开始向社会免费开放,为丰富群众文化活动提供了有力支撑。

    (三)广播影视制播能力显著增强。新中国成立 70年来,我国充分利用传统媒体优势,积极发展视听新媒体,从以前单一的广播媒体发展到今天具有电台、电视台、报刊、网络广播电视和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等多种媒体构成的传播新格局,拥有无线、有线、卫星、互联网等多种传输覆盖手段构成的现代化广播电视传输覆盖网。一是传媒规模不断扩展。2024年底,全国共有各级广播电台播出机构 2647个,为 1949年的 54.0倍,为 1978年的 21.2倍;2024年实际开

    办公共广播节目2900套,比2024年增长10.4;实际开办

    公共电视节目3559套,比2024年增长8.7。目前我国的广播影视规模已跃居世界前列。二是覆盖范围显著扩大。2024 年底,全国广播、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达到98.94 和

    99.25,分别比1982年底提高了34.84和41.95个百分点,比 2024年底提高了 1.43和 1.05个百分点;有线广播电视服务人群持续扩大。2024年全国有线广播电视实际用户数为

    2.18亿户,占全国家庭总户数的49.0,而1998年有线广播电视实际用户数只有 0.28亿户。在有线广播电视实际用户中,数字电视用户数2.01亿户,占92.3,数字用户数比2024年增长40.8,占比提高25.8个百分点。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广播影视新媒体蓬勃发展,2024年全国网络视听注册用户已达到 65.7亿个,节目播放次数接近2.7万亿次。三是播出能力日益增强。1978年全国仅有 93个广播电台,年播音约 7.7万小时;仅有 32个电视台,年播出约 1600小时。2024年全国共播出公共广播节目 1526.7万小时,共播出公共电视节目 1925.0万小时。1979-2024年,广播和电视节目播出时间年均分别增长14.1 和26.5,其中,2024-2024年,年均增长速度分别为2.2 和2.1。广播、电视节目播出时间大幅增加,艺术精品纷呈,品牌优势凸显,节目形态、样式日益丰富,较好地满足了受众对节目形态多样化的需求。

    (四)新闻出版繁荣发展。新中国成立 70 年来,新闻出版业紧紧围绕弘扬社会主义主旋律出版了大批优秀出版

    物,较好满足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方面、多层次的精神 文化需要。2024年,图书品种 51.9万种、总印数 100.1亿

    册(张),分别为 1978年的 34.6倍和 2.7倍,为 1950年的 42.7倍和 37.1倍;期刊品种 10139种、总印数 22.9亿

    册,分别为 1978年的 10.9倍和 3.0倍,为 1950年的 34.4

    倍和 57.3倍;报纸品种 1871种、总印数 337.3亿份,分别

    为 1978年的 10.1倍和 2.6倍,为 1950年的 4.9倍和 42.2

    倍。电子出版业起步于 1993年,到 2024年全国电子出版物

    8403种,发行量 2.6亿张。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新闻出版业日趋规范化和精细化,紧紧围绕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经济发展新常态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方面,出版了一大批广受读者欢迎的优秀出版物和精品图书。

    (五)文化遗产保护成效突出。新中国成立以来,按照 “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保护方针和“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针,我国已逐步构建起了科学有效的文化遗产保护体系。2024年底,全国共有文物业机构数 10160 个,从业人员 16.3万人。1998-2024年,文物业机构数年均增长5.3,从业人员数年均增长4.6,其中,2024-2024年的年均增速分别为8.8 和4.5。截止到2024年底,全国重

    点文物保护单位总数已达到 4296处,较 1961年公布的第一

    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80处,增加了 22.9倍;我国世

    界遗产总数已达到 53项,位居世界第二;全国共有国家级

    非遗项目保护单位 3154家,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

    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项目总数达 40 个,是目前拥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最多的国家。

    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新业态迅速兴起

    自 2024 年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到全面展开,我国文化产业从探索、起步、培育的初级阶段,进入快速发展的新时期。

    (一)文化经济总量明显增加。2024年我国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 38737亿元,比 2024年增长 10.3倍,2024-2024 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8.9,高于同期GDP现价年均增速 6.9个百分点;文化产业增加值占 GDP比重由 2024年的2.15、2024年的3.36 提高到2024年的4.30,在国民经济中的占比逐年提高。从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看,2024-2024 年间,文化产业对GDP增量的年平均贡献率为3.9,2024-2024年进一步提高到5.5。

    (二)文化市场繁荣发展。2024年底,全国共有各类艺术表演团体 17123个,为 1978年的 5.4倍,为 1949年的 17.1

    倍;艺术表演场馆 1236个,为 1978年的 1.1倍,为 1949

    年的 1.4倍。2024年全国艺术表演团体从业人员 41.6万人、演出 312 万场次、全年演出收入 152.3 亿元,分别比 2024

    年增长72.0、131.5 和137.4,演艺市场规模呈现井喷式

    增长。2024年全国电影票房收入 609.8亿元,比 2024年增

    长1.9倍,2024-2024年年均增长19.6;电影院线拥有银

    幕 60079块,比 2024年增长 3.6倍,2024-2024年年均增长

    28.9,银幕总数跃居世界第一。

    (三)文化新业态发展势头强劲。文化产品和服务的生 产、传播、消费的数字化、网络化进程加快,数字内容、动 漫游戏、视频直播、视听载体、手机出版等基于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新兴文化业态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新动能和新 增长点。2024年、2024年,全国规模以上文化信息传输服务业营业收入分别增长30.3 和34.6,文化创意和设计服

    务业营业收入均增长8.6。文化新业态已成为引领和示范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四)文化产业集群趋势明显。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文化产业集群化发展特征日渐明显,许多有竞争力和实力的文化骨干企业数量大幅增加,文化产业园区和基地规划建设稳步推进。2024 年,全国共有文化骨干企业6.0万家,比2024年增长64.3,2024-2024年年均增长8.6;

    从业人员为845万人,比2024年增长20.9,年均增长3.2;

    实现营业收入89257亿元,比2024年增长58.6,年均增长

    8.0。截至2024年底,全国共有10个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10个国家级文化产业实验园区和 335个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标志着我国文化产业进一步向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的方向发展。

    三、文化投资主体日趋多元,文化消费水平不断升级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日益增强和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我国文化投资和消费水平也明显提高。

    (一)文化投资快速增长。在各项政策的引导激励下,我国文化产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逐年加大。2024年,我国文化产业固定资产投资额(不含农户)3.8万亿元,为 2024年的13.7倍,2024-2024年年均增长19.6,高于同期全社会

    固定资产投资额年均增速 8.3个百分点;文化产业固定资产

    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6.0,比2024年提高

    2.9个百分点,比 2024年提高 1.8个百分点。从资金来源看,国家预算资金占5.1、国内贷款占7.2、利用外资占0.4、自筹资金占81.7、其他资金占5.6,投资主体呈现多元化、社会化格局。

    (二)文化消费稳步提高。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城乡居民的文化消费需求数量不断增加,质量不断提高。2024年,全国居民用于文化娱乐的人均消费支出为 827元,比2024年增长43.4,2024-2024年年均增长7.5,文化娱乐支出占全部消费支出的比重为4.2。分城乡看,2024年城镇居民人均文化娱乐消费支出 1271元,比 2024年增长

    34.3,年均增长6.1;农村居民人均文化娱乐消费支出280 元,比2024年增长60.0,年均增长9.9。城乡居民人均文化娱乐消费支出之比由 2024年的 5.4∶1,降低到 2024年的 4.5∶1。

    四、文化走出去新格局逐渐形成,国家文化软实力大幅

    提升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对外文化交流覆盖面小,主要是

    与社会主义国家及亚非拉友好国家进行文化交流;改革开放后,我国对外文化交流不断扩大和深化,已成为国家整体外交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文化交流、文化贸易和文化投资并举的“文化走出去”、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新格局已逐渐形成,中华文化影响力日益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得到提升。

    (一)文化贸易快速增长。一是文化产品的进出口总额 稳步扩大。2024年,我国文化产品进出口总额为 1023.8亿美元,为2024年的5.5倍,比2024年增长15.4,2024-2024

    年年均增长2.4。其中,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文化

    产品进出口总额达184.8亿美元,比2024年增长43.2,占

    文化产品进出口总额的18.1,比2024年提高3.5个百分点。二是文化贸易伙伴呈现多元化格局。2024年,美国、中国香港、荷兰、英国和日本为我国文化产品出口前五大市场,合计占59.6。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产

    品出口为 162.8 亿美元,而 2024 年仅为 55.4 亿美元。

    (二)文化对外投资有序推进。越来越多具有规模和实 力的文化企业积极发展在海外的投资,已成为我国文化领域对外投资的重要力量。2024年,我国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对外投资额为 16.9亿美元,分别为 2024年和 2024年的 84.5

    倍和8.5倍,占我国对外直接投资额的比重为1.3,比2024

    年提高 1.1 个百分点。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 70年,是文化事业不断发展的 70年,是文化建设全面繁荣的 70年。展望新时代,我们相信,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我国文化建设将呈现出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崭新局面,人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和幸福感将进一步增强,中华文化将持续焕发出无限生机与时代风采!

    第二篇:新中国成立 70周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十二

    农业生产跃上新台阶 现代农业擘画新蓝图

    ——新中国成立 70周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十二

    新中国成立 70年来,我国农业走过了辉煌的发展历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历史性成就,不仅用不到世界9 的耕地养活了世界近20 人口,而且百姓餐桌越来越丰富,品质越来越优良。改革开放后,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标志的农村改革全面铺开深化,为农业快速发展提供不竭动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解决好“三 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总方针,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深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不断完善农业支持保 护制度,持续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农业生产跃上新台阶,现代农业发展擘画新蓝图。

    一、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增强,农业压舱石作用日益稳固

    (一)粮食生产跃上新台阶,有力保障了国家粮食安全民以食为天,粮食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战略物资。新

    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粮食生产在不懈探索和制度创新中取得新突破、实现新跨越。新中国成立之初,全国粮食总产量为2024多亿斤,1952年为 3000多亿斤,土地改革后粮食生产有了一定发展,但未能突破 4000亿斤,直到 1966年达到 4000亿斤,从 3000多亿斤到 4000多亿斤用了 14年时间。1978年全国粮食总产量为 6000多亿斤,从 4000多亿斤到 6000多亿斤用了 12年时间。改革开放以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建立和农产品提价、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缩小,激 发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解放了农业生产力,促进粮食产量 快速增长。全国粮食总产量接连跨上新台阶,确保了国家粮 食安全,吃不饱饭的问题彻底成为历史。1984年全国粮食总产量达到 8000亿斤,6年间登上两个千亿斤台阶,到 1993年,全国粮食产量突破 9000亿斤,用了 9年时间,此后 14年间分别于 1996年、1998年和 1999年三次达到 10000亿斤,之后粮食产量有所波动,到 2024年又重新站上 10000亿斤的台阶。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粮食生产,一再强调,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在前期连续多年增产、起点较高的情况下,再上新台阶。2024年我国粮食产量首次突破 12000 亿斤大关,2024年我国粮食产量再上新台阶,突破 13000亿斤,之后的几年一直保持在这个水平上。2024年全国粮食总产量为13158亿斤,比1949年增长4.8倍,年均增长2.6。

    (二)经济作物产量快速增长,极大丰富了人们的物质生活从棉花生产来看,1949年全国棉花产量 44万吨,改革开放后,国家实施一系列政策鼓励种植棉花,我国棉花生产迅猛发展,1984年全国棉花产量达到 626万吨的历史阶段高点。2024年后随着纺织业的快速发展,棉花产量迅速攀升,2024年达到 760万吨历史最高点。党的十八大以来,棉花生产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平稳发展。2024年全国棉花产量为610万吨,比1949年增长了12.7倍,年均增长3.9。从油料生产来看,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油料消费需求逐步增加,油料生产不断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油料 产量在前期处于较高水平的基础上,突破并站稳 3200万吨台阶。2024年全国油料产量达到 3433万吨,比 1949年增长12.4倍,年均增长3.8。从糖料生产来看,1949年全国糖料产量仅有 283万吨,1978年增加到 2382万吨。改革开放后,糖料生产发展迅速,产量日益增加。2024 年全国糖料产量 11937 万吨,比 1949年增长41.1倍,年均增长5.6。

    (三)林业产业健康发展,森林覆盖率明显提高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采取护林造林等措施建设和发展林业产业。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有林场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全面深化,林业产业发展迅速,林产品产量快速增长。经济林产品、松香等主要林产品产量稳居世界第一,木本油料、林下经济、森林旅游等绿色富民产业蓬勃发展。据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统计,2024年全国木材产量8811万立方米,比1952年增长6.1倍,年均增长3.0;油茶籽产量263万吨,增长9.6倍,年均增长3.6。国家高度重视林业生态建设,广泛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深入推进退耕还林、三北防护林、天然林保护和湿地保 护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持续加大生态保护和修复力度,林 业生态建设取得显著成效。2024年全国完成造林面积 707万公顷。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总书记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把绿色 发展作为新发展理念的重要内容,林业生态建设进入新的历史阶段。根据第八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2024-2024年)结果,全国林业用地面积为 31259万公顷,比 1978年增长17.0;森林面积达到20769万公顷,增长80.2;森林覆盖率21.6,提高9.6个百分点;森林蓄积量151亿立方米,增长67.6。

    (四)畜产品产量快速增长,极大满足人们的消费需求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畜产品供应总体不足。改革开放后,特别是 1985年国家放开猪肉、蛋、禽、牛奶等畜产品价格后,大牲畜、生猪等传统养殖业发展迅猛,家禽养殖加快发展,畜产品产量快速增加,主要畜产品产量持续稳居世界第一。

    从猪牛羊肉总产量来看,1952年全国猪牛羊肉总产量仅有 339万吨,2024年增加到 6523万吨,增长 18.3倍,年均增长4.6。在主要肉类品种中,1980年猪肉产量1134万吨,2024年增加到5404万吨,增长3.8倍,年均增长4.2。1980年牛肉和羊肉产量分别为 27万吨和 44万吨。随着城乡居民消费结构不断升级,对牛羊肉消费需求持续增加,推动牛羊生产快速发展。2024年牛肉和羊肉产量分别为 644万吨和475万吨,比 1980年分别增长 23.0倍和 9.7倍,年均分别增长8.7 和6.4。

    从禽蛋产量来看,改革开放后我国禽蛋产业迅速发展,禽蛋产量连续多年位居世界首位。2024年全国禽蛋产量达3128万吨,比1982年增长10.1倍,年均增长6.9。从牛奶产量来看,改革开放后牛奶生产快速发展,牛奶产量稳步增长。1980年全国牛奶产量 114万吨。新世纪以来,随着奶业市场化改革不断深化和生产技术的发展,我国奶业进入飞速发展期,牛奶产量从 2024年的 827万吨,增加到 2024年的 2945万吨。2024年后我国奶业进入产业调整期,牛奶生产平稳发展。2024年全国牛奶产量 3075万吨,比 1980年增长25.9倍,年均增长9.1。

    (五)渔业繁荣发展,水产品供应充裕

    我国渔业生产快速发展,水产品产量实现了由总体匮乏向总体充足转变。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全面深化和渔业市场化改革的深入推进,特别是渔业“以养殖为主”发展方针的确立,我国渔业开始繁荣发展,水产品总产量自 1989 年起稳居世界首位,城乡居民“吃鱼难” 的问题得到解决。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提出了生态优先、养捕结合、以养为主的发展方针,我国渔业进入绿色发展期。2024年全国水产品产量 6458万吨,比 1949年增长 143倍,年均增长7.5。

    二、农业结构不断优化,优质农产品快速发展

    (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成效显著,协调性明显增强新中国成立 70年来,我国农业实现了由单一以种植业

    为主的传统农业向农林牧渔业全面发展的现代农业转变,农业主要矛盾由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矛盾,农业发展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从产值构成来看,1952年农业产值占农林牧渔四业产值的比重为85.9,处于绝对主导地位,林业、畜牧业和渔业产值所占比重分别为1.6、11.2 和1.3。改革开放后,林、牧、渔业开始全面发展,农林牧渔四业结构日益协调合理。2024年农业产值占农林牧渔四业产值的比重为57.1,比1952年下降28.8个百分点;林业占5.0,提高3.4个百分点;畜牧业占26.6,提高15.4个百分点;渔业占11.3,提高10.0个百分点。

    从种植业内部来看,种植业生产由单一以粮食作物种植为主向粮经饲协调发展的三元种植结构转变。随着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深化,近三年来累计调减非优势产区籽粒玉米面积 5000多万亩,调减低质低效区水稻面积 800多万亩,增加大豆面积 2024多万亩,粮改饲面积达到 1400多万亩。经济附加值较高的各类经济作物和特色作物生产发展迅速,青贮玉米、苜蓿等优质饲草料生产规模扩大,粮经饲协 调发展的三元结构正在加快形成。

    (二)农业生产区域布局不断优化,主产区优势日渐彰显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家持续推进农产品流通体制向市场化方向转变,引导农民根据市场需求调整生产,开展主体功能区划分和优势农产品布局,支持优 势产区发展,农业生产区域布局日趋优化,主产区优势逐渐彰显。

    从粮食生产来看,粮食主产区稳产增产能力增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作用增大。2024年主产区粮食产量合计10354亿斤,比 1949年增长 5.7倍;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比重为78.7,比1949年提高10.2个百分点。在主要粮食品种中,小麦主要分布在河南、山东、安徽、河北和江苏等省份,2024年5省小麦产量合计占全国小麦产量的79.3,比1949 年提高 23.8 个百分点。从经济作物生产来看,棉花、糖料等也进一步向优势产区集中。棉花向优势产区新疆集中。随着国家在新疆实施棉花目标价格改革,新疆棉花生产不断扩大。2024年新疆棉花产量511万吨,占全国棉花产量的比重达83.8。糖料向广西、云南和广东 3省(区)集中。2024年广西、云南和广东3省(区)糖料产量合计为 10346万吨,占全国糖料产量的86.7。另外,蔬菜、水果、中药材、花卉、苗木、烟叶、茶叶等产品生产也都形成了优势区域和地区品牌。

    (三)农产品品种结构不断提升,绿色优质农产品快速发展质量兴农、绿色兴农战略深入推进,农业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水平不断提升,农业向高质量发展不断迈进。据农业农村部数据,2024 年优质强筋弱筋小麦面积占比为30,节水小麦品种面积占比为20。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持续稳定在96 以上。截至2024年底,我国“三品一标”产品总数 12.2万个。农业绿色发展不断推进,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成效明显。2024年全国农用化肥施用量5653万吨,比2024年减少369万吨,下降6.1。2024年全国农药使用量 150万吨,比 2024年减少 28万吨,下降15.7。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70,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4,农用地膜回收率达到60。

    三、农业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农业生产技术和科技水平显著提高

    (一)农田水利条件明显改善,高标准农田建设稳步推进国家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持续加强以农田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投入兴修农田水利,深化重大水利工程建设,不断完善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农田灌溉条件明显改善。据水利部统计,2024年我国耕地灌溉面积10.2亿亩,比1952年增长2.4倍,年均增长1.9。深入开展“沃土工程”建设,大力改造中低产田,旱涝保收稳产高产的高标准农田建设稳步推进。据农业农村部统计,全国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 6.4亿亩,完成 9.7亿亩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划定任务,确保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

    (二)农业机械拥有量快速增长,机械化水平大幅提升 农业生产实现了由主要依靠人畜力向主要依靠机械动力的转变。1952年全国农业机械总动力仅 18.4万千瓦,拖拉机不到 2024台,联合收获机仅 284台。随着农业现代化不断推进,农业机械拥有量快速增加,农作物机械化率大幅 提高。2024年全国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 10.0亿千瓦,拖拉机 2240万台,联合收获机 206万台。2024年全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过67,其中主要粮食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过80。农业机械拥有量较快增长,广泛应用,不仅极大地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也逐步把农民从传统的“面朝黄土,背朝天”的高强度农业生产劳动中解放出来。

    (三)农业科技进步加快,科技驱动作用增强

    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高度重视农业科技发展,坚持科教兴农战略,不断加强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应用,积极推广优良品种和农业先进适用技术,加快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与推广应用,“种子工程”“畜禽水产良种工程”、超级稻推广项目等持续推进,科技在农业生产中推动作用日益增强。据科技部资料,2024年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8.3,比2024年提高了10.3个百分点。农业科技人才队伍不断壮大。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结果显示,受过农业专业技术培训的农业生产经营人员 3467万人。

    四、农业生产方式发生深刻变革,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不断完善

    (一)农村土地流转深入推进,适度规模经营快速发展 随着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不断深化和“三权分置”制度的确立,农村承包地更加有序流转。2024年农村承包地流转面积为 0.58亿亩,到 2024年,全国家庭承包耕地流转面积超过了 5.3亿亩。农村土地流转有力地推动了农业规模化发展,充分发挥适度规模经营在规模、资金、技术、信息、人才和管理等方面的优势,引领和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建设。根据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结果,2024年耕地规模化(南方省份 50

    亩以上、北方省份 100亩以上)耕种面积占全部实际耕地耕种面积的比重为28.6。2024年末规模化(年出栏生猪200头以上)养殖生猪存栏占全国生猪存栏总数的比重为62.9,家禽规模化(肉鸡、肉鸭年出栏 10000只及以上,蛋鸡、蛋鸭存栏 2024只及以上,鹅年出栏 1000只及以上)存栏占比达到73.9。

    (二)新型经营主体大量涌现,现代农业活力增强

    国家着力培育各类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龙头企业等大量涌现。截至 2024年底,全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注册数量 217万个,家庭农场 60 万个。新型职业农民队伍不断壮大,大量农民工、中高等学 校毕业生、退役军人、科技人员等返乡下乡人员加入新型职 业农民队伍,成为建设现代农业的主力军。截至 2024年,各类返乡下乡创新创业人员累计达 780万人,为农业生产引入现代科技、生产方式和经营理念,推动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不断完善,为现代农业发展注入新要素,增添新活力和持久动力。

    (三)新型生产模式快速发展,拓宽了农业生产时空分布随着农业生产技术和科技水平的提升,设施农业、无土栽培、观光农业、精准农业等新型农业生产模式快速发展。我国的设施农业在蔬菜、瓜果、花卉苗木等园艺产品产业上取得明显突破,各类大棚、中小棚、温室等农业设施增长较快。2024年末全国农业设施数量 3000多万个,设施农业占地面积近4000万亩。设施农业、无土栽培等新型农业生产模式突破了资源自然条件限制,改变了农业生产的季节性,拓宽了农业生产的时空分布,为城乡居民提供丰富的新鲜瓜果蔬菜。同时新型农业生产模式快速发展促进了农业机械 化、规模化、产业化、精准化发展,加快推动了我国农业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新中国成立 70年来,我国农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历史性成就,为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发挥了战略后院和压舱石作用,不断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开创新局面。但我们也要清醒认识到,我国农业基础依然薄弱,农业发展中依然存在农产品供求结构不平衡,要素配置 不合理等问题,农业依然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短板,是需要着力加强的领域。我们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 展总方针,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深入推进农业供 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

    第三篇:新中国成立 70 周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二

    沧桑巨变七十载 民族复兴铸辉煌

    ——新中国成立 70 周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二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同时,经济结构发生深 刻变化,从落后的农业国演进为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从温饱不足的贫穷国家建设成为全面小康社会,城镇化稳步推 进,东中西协调发展,公有制经济和民营经济共生共荣,经 济社会发展快速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迈进。

    一、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实现了由农业为主向三次产业协同发展的转变

    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产业基础十分薄弱,1952年,农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50.5,农业吸纳了83.5 的就业人口。之后,按照当时环境和现实需要,我国主要实行“重点发展重工业”的方针,同时配以农产品统购统销政策,促进了工业积累。1978年,农业增加值比重降至27.7,就业比重降至70.5。改革开放后,人民群众生产积极性得到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生产力迅速解放和发展,产业结构深刻调整。2024年,第三产业就业比重提高到

    35.7,首次超过第一产业,成为就业最多的产业;2024年,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提高至45.5,首次超过第二产业,成为增加值最大的产业。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步入

    新阶段,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转型升级加快推进,三次产业发展协调性显著增强。2024年,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比重分别为7.2、40.7、52.2;就业比重分别为26.1、27.6、46.3,其中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和就业比重分别比1952年上升 23.5和 37.2个百分点。

    农业基础地位更加巩固,以粮为纲的传统农业转变为农林牧渔业全面发展。改革开放前,我国农业生产结构较为单一,种植业占据绝对主导地位。1952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中农业比重高达85.9,林、牧、渔业比重分别只有1.6、11.2、1.3。改革开放后,联产承包责任制、农产品流通体制等多方面改革逐步实施,鼓励发展多种经营、促进农业产业化政策措施相继出台,农业生产逐步多元化。1990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中农业比重下降至64.7,林、牧、渔业比重分别上升至4.3、25.7、5.4。党的十八大以来,强农惠农富农政策体系持续完善,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深化,农业基础更加巩固,农业现代化水平逐渐提高,农业结构调整优化。2024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中农业比重下降至54.1,林、牧、渔业比重分别提高至4.8、25.3、10.7。

    工业体系更加齐全,工业生产由低端向中高端迈进。新 中国成立之初,我国工业基础十分薄弱、技术水平落后,仅能制造一般吃穿用等生活用品,基本处于手工作业和简单制造状况。建国 70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从农业国转向工业国,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促进工业发展的重大政

    策和专项规划,工业规模由小变大,技术水平由低转高,实 现了从产品单一向门类齐全的变化,“中国制造”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逐渐增强。目前,我国是世界上唯一拥有联合 国产业分类目录中所有工业门类的国家,全门类的产业配套为工业升级奠定了坚实基础,航空航天、电子通信、医疗仪器、新能源、新材料等高技术产业蓬勃发展,高铁、核电等重大装备竞争力居世界前列。2024年,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3.9,比1995年提高6.9 个百分点。

    服务业蓬勃发展,新业态新模式方兴未艾。改革开放前,服务业主要是一般生活服务业,批发零售和交通运输业比重较高。1952年,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占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分别为35.9 和14.9。改革开放以来,经济体制改革有序推进,大量服务职能从公共部门分离出来,同时居民消费水平不断提高,带动服务业多元化发展。2024年,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占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分别下降至19.7 和10.3,金融业

    和房地产业增加值比重分别上升为14.1 和12.9。党的十八大以来,电子商务、数据消费、现代供应链、互联网金融等新技术新模式日新月异,服务业成为创新创业的热点。2024年,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

    业增加值占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分别升至5.2 和6.9;全

    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达70198亿元,比上年增长25.4,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提升至18.4;销售方式的变化带动快递业务迅猛发展,2024年完成快递业务量507亿件,比上年增长26.6。

    二、需求结构持续改善,实现了由需求疲弱向三驾马车协同发力的转变

    建国初期,居民消费受限,投资资金匮乏,经济增长主要依靠一般消费拉动,1952年,最终消费率高达78.9,资本形成率为22.2,货物和服务净出口为负。之后,“先治坡、后治窝”,投资明显加快,消费相对滞后。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投资、消费和出口需求均快速增长,特别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 来,投资和出口的拉动作用明显增强,2024年,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占GDP比重达到顶峰,为8.6;2024年,资本形成率达到顶峰,为48.0。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积极构建扩大内需的长效机制,着力发挥消费的基础性作用和投资的关键性作用,内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提升,需求结构逐步合理化。2024年,我国最终消费率为54.3,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76.2;资本形成率为44.9,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32.4;货物和服务净出口的贡献率为-8.6。

    消费升级态势明显。改革开放前,城乡居民消费支出主 要用于解决温饱。1978年,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分别高达

    57.5 和67.7。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消费水平大幅提高,居民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2024年,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分

    别下降至35.7 和41.1。党的十八大以来,居民生活进一步改善,向全面小康大步迈进。2024年,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分别下降至27.7 和30.1;全国居民每百户家用汽车拥

    有量为33.0辆,比2024年增长95.3;每百户助力车拥有

    量为59.2辆,增长49.9;每百户移动电话拥有量为249.1

    部,增长22.6;每百户空调拥有量为109.3台,增长55.3;

    每百户排油烟机拥有量为56.4台,增长32.7;每百户热水

    器拥有量为85.0台,增长32.4。

    投资结构不断改善。改革开放前,由于资金和物资匮乏等原因,有限的投资主要用于重点建设工程和重工业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投资关键性作用持续显现,对推动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产生积极影响。2024年,第三产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比重达56.5。党的十八大以来,短板领域投资快速增长,投资在优化供给结构、提升供给质量等方面继续发挥重要作用。2024年,第三产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比重为59.0;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占全部制

    造业投资比重为17.5,比2024年提高6.9个百分点;民间

    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的62.0,比2024年提高

    0.6 个百分点。

    贸易结构持续优化。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出口商品总 额中初级产品占80 以上,进口商品主要是机器设备等生产资料。1978年,初级产品占出口总额比重仍高达53.5。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生产力水平大幅提升,贸易结构发生根本

    性转变。2024年,出口商品总额中初级产品比重下降到5.4,工业制成品比重上升到94.6。贸易方式经历了从一般贸易为主向加工贸易为主,再向一般贸易为主的转变。加工贸易比重从1981年的6 上升至1998年的53.4,2024年又降至

    27.4。一般贸易比重从1981年的93.5 降至2024年的53.8,2024年上升至57.8。党的十八大以来,高水平对外开放不断取得积极成效,自贸区建设从无到有,与世界各国尤其是新兴市场国家贸易往来更为紧密。2024年,我国自由贸易试验区达 12个,贸易伙伴达 200多个,对东盟国家货物进出口占全部货物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为12.7,比2024 年提高 2.4个百分点。

    三、区域结构更加协调,新的增长极增长带不断形成新中国成立初期到改革开放前,为改变工业偏集于沿海的局面,我国区域政策强调平衡发展,着重解决沿海与内地的不平衡问题。“一五”时期确立了有计划地、均衡地布局工业的指导方针,提出“在全国各地区适当地分布工业的生产力,使工业接近原料、燃料产区和消费地区,并适合于巩固国防的条件,来逐步地改变这种不合理,提高落后地区的经济水平。”“三线”建设时期,采取“靠山、分散、隐蔽” 的工业布局原则,为内地工业化和区域差距的缩小打下了基础。改革开放后,实行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方针,区域政策强调效率优先,以特区为代表的沿海地区迅猛发展。1999年以来,区域政策再次强调

    平衡发展,西部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东部率先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逐步形成,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区域一体化 等一系列重大区域战略稳步推进,东西南北纵横联动发展的新格局正在形成。

    区域发展差距趋于缩小。建国 70年来,我国区域发展差距在不同阶段呈现不同特征,总的来看,当前区域发展差距明显小于新中国成立初期,同时也比世纪之交明显缩小。2024年,全国各省(区、市)中,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最高地区与最低地区的比值为 4.5,而 1952年为 8.1,2024年为10.8;2024年,全国各省(区、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变异系数为 0.439,而 1952年为 0.581,2024年为 0.686。党的十八大以来,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长明显快于东部地区,区域发展协调性增强。2024—2024年,中部和西部地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分别年均增长8.2 和8.5,东部和东北地区分别

    年均增长7.2 和6.1。

    产业布局更加平衡。随着工业化建设的推进,我国各地 区形成了各具特色和优势的产业,工业布局逐渐优化。1952 年,我国工业主要集中在东部和东北,两板块工业增加值占 全国的73.8,中部和西部比重分别只有12.6 和13.6;工

    业规模最大的上海和辽宁两地工业增加值占全国的30.4。

    2024年,中部和西部工业增加值占全国的比重分别提升至

    22.5 和17.8;工业规模最大的两地区变为广东和江苏,两

    省工业增加值占全国的比重为23.4,明显小于1952年最大两地区的占比,工业区域集中度明显下降。

    四、城乡统筹有序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呈现新格局

    改革开放前,我国城乡差距很大,城镇化发展缓慢,城乡处于分割状态。改革开放后,户籍束缚逐渐松绑,城镇化开始加速,城乡之间劳动力、土地、资金等要素市场界限被打破,带动城乡差距大幅度缩小,一些地区率先实现了城乡一体化。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稳步推进,城镇化质量明显提高,城乡结构进一步优化。

    城乡发展差距逐渐缩小。要素在城乡之间的自由流动,不仅有力促进了城镇经济的发展,也有效扩展了农村居民的收入来源,减轻了农村和农业的人口压力。同时,随着我国整体经济实力的增强,“三农”投入力度逐渐加大,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机制逐步形成。2024年末农村公路里程达 404

    万公里,是 1978年的 6.9倍,全国行政村通宽带比例达到

    98。2024年以来,城乡居民收入之比持续缩小,2024年为2.69,比 2024年缩小 0.46。

    城镇化水平显著提高。改革开放前,我国绝大部分人口居住在农村,城镇化进程缓慢。1949年,我国城镇人口仅为5765万人,城镇化率为10.64,1978年也只有17.92,近

    30年的时间内仅提高 7.28个百分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

    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1978—2024年,城镇常住人口从 1.7

    亿人增加到8.3亿人,城镇化率从17.92 提升到59.58,提高 41.66个百分点;城市数量从 193个增加到 672个,建

    制镇数量从 2176个增加到 21297个。党的十八大以来,户籍制度改革全面落地,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提速。2024—2024年,户籍人口城镇化率由35.33 提高到43.37,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的差距由 17.24 个百分点缩小到 16.21

    个百分点,缩小 1.03 个百分点。

    以城市群为主体的城镇发展格局初步形成。随着城镇化的快速推进,我国城镇布局结构不断优化,集聚效应明显增强,形成了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成渝、长江中游、中原、哈长、北部湾等城市群,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部分城市群已经具备强大的国际经济影响力。城市群内部大城市对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辐射带动作用逐步增强,城市间基础设施网络建设加速一体化,产业分工效率持续提高,人才流动、公共服务、生态保护、环境质量等多方面合作机制不断完善,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空间载体。

    五、所有制结构合理调整,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格局持续巩固

    上世纪 50 年代,我国所有制结构发生较大变化,社会主义公有制初步形成。改革开放前,多种所有制经济发展严重不足。改革开放后,随着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所有制理论认识逐步加深,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确立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包括非公有制经济在内的多种所有制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显著贡献。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不 断深化国企国资改革,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积极支持民营经济,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多 种所有制经济相互促进,社会生产力极大解放。

    国有企业改革深入推进,国有经济实力不断增强。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经过“放权让利”“抓大放小”“公司制股份制”等一系列改革和战略调整,国有企业数量占比有所降低,但企业实力进一步增强。党的十八大以来,国企改革持续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稳步推进,三项制度改革进一步深入,国企改革红利逐渐释放。2024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国有控股企业数量仅占4.9,但主营业

    务收入占26.8,利润总额占28.0。2024年《财富》世界

    500强企业中,中国 120家企业上榜,其中中央企业 48家,家中央企业排名前十,中央企业营业收入占我国全部上榜

    企业营业收入的49.1,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承担着中流砥柱的作用。

    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民营经济比重明显提高。改革开放前,我国工业企业基本上均为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 制,几乎不存在民营经济,1978 年公有制经济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100。改革开放后,非公有制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为经济发展贡献了巨大力量,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民营经济蓬勃发展,在促进增长、稳定就业、增强活力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2024 年末,规模以上私营工业企业达

    22.1万个,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的58.3;主营业务收入为30.6万亿元,占比达30.0。目前,我国民营企业超过2500万户,对税收贡献超过50;民营企业创造的国内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以及对外直接投资超过60;民营企业中高新技术企业占比超过70;民营企业城镇就业超过

    80,对新增就业贡献率达到了90,成为支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

    六、收入分配兼顾公平和效率,实现由平均分配向按劳分配和按要素分配相结合的转变

    改革开放前,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居民收入平均化特征十分明显,“吃大锅饭”现象普遍存在,广大劳动群众生产积极性没有得到有效释放。改革开放后,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我国收入分配制度进行了大幅调整,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兼顾了效率与公平,极大地激发了劳动人民生产积极性,生产效率不断提高,居民收入快速增长。党的十八大以来,按照“两个同步”和“两个提高” 思想,在注重提高增加居民收入同时,将公平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不断健全再分配调节机制,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社会结构进一步优化。

    居民收入来源多元化。改革开放前,城乡居民收入来源单一,城镇居民依靠工资,农村居民依靠工分。1978年,城镇居民人均职工工资及得自单位的其他收入合计占城镇居

    民收入的比重为93.8;农村居民人均收入的66.3 来源于集体统一经营。改革开放后,多种生产要素参与收入分配,居民收入来源发生显著变化,城镇居民工资性收入占比下 降,农村居民工资性收入上升。2024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工资性收入占比降至71.6;农村居民人均纯收

    入中,工资性收入占比升至30.8。党的十八大以来,居民收入来源更趋多元化,财产净收入成为城镇居民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工资性收入成为农村居民最重要的收入来源。2024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财产净收入占比为

    10.3,比2024年提高0.6个百分点;工资性收入占比为

    60.6,下降2.2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工资性收入占41.0,比2024年提高2.3个百分点,高于经营净收入 4.4个百分点。

    收入分配向居民倾斜。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我国居民收入大幅增长,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明确提出“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同步提高,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2024—2024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实际增长7.3,快于人均GDP 实际增速 0.8个百分点。2024年,住户部门可支配收入占全部可支配总收入的比重为62.1,比2024年提高1.3个百分

    点;劳动者报酬占初次分配总收入的比重为52.2,提高4.7 个百分点。

    脱贫攻坚成效突出。改革开放前,我国农村地区普遍贫困,按照现行农村贫困标准衡量,1978 年末农村贫困发生率约为97.5,农村贫困人口规模达7.7亿人。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我国贫困人口大幅减少。2024年末,农村贫困发生率降至17.2,贫困人口降至1.7 亿人。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中央领导下,全国打响脱贫攻坚战,历经数载砥砺,向整体消除绝对贫困迈出了坚实步伐,脱贫攻坚的决定性进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了历史性贡献。2024年末,农村贫困发生率降至1.7,贫困人口降至 1660万人,均降至 2024年的十分之一左右。

    总之,70年来经济结构的巨大变化,有力地促进了我国经济持续较快发展,70年来致力于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的政策实践,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积累了宝贵经验。当前,我国仍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重要发展战略机遇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下一步,要按照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根本要求,顺应经济发展大势,加快技术创新,进一步推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第四篇:新中国成立 70 周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

    沧桑巨变七十载 民族复兴铸辉煌

    新中国成立 70 周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一

    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 70周年。7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心,迎难而上,开拓 进取,奋力前行,从封闭落后迈向开放进步,从温饱不足迈向全面小康,从积贫积弱迈向繁荣富强,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人类发展史上的伟大奇迹,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正阔步走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

    一、从一穷二白到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综合国力和国际

    影响力实现历史性跨越

    新中国成立 70 年来,我国经济规模不断扩大,综合国力与日俱增,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大幅提升,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显著增强。

    (一)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经济总量连上新台阶。新中国诞生时,我国经济基础极为薄弱。1952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仅为 679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 119元。经过长期努力,1978 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加到 3679亿元,占世界经济的比重为1.8,居全球第11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1986年经济总量突破 1万亿元,2024年突破 10万亿元大关,超过意大利成为世界第六大经济体,2024年达到 412119亿元,超过日本并连年稳居世界第二。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综合国力持续提升。近三年,我国经济总量连续跨越 70万、80万和 90万亿元大关,2024年达到900309亿元,占世界经济的比重接近16。按不变价计算,2024年国内生产总值比1952年增长175倍,年均增长8.1;其中,1979—2024年年均增长9.4,远高于同期世界经济

    2.9 左右的年均增速,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年均贡献率为18 左右,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2024年我国人均国民总收入达到 9732美元,高于中等收入国家平均水平。

    (二)财政实力由弱变强,外汇储备大幅增加。建国初期,我国财政十分困难。1950年全国财政收入仅为 62亿元,1978年增加到 1132亿元。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快速发

    展,财政收入大幅增长,1999年全国财政收入首次突破10000亿元。进入新世纪后,财政收入实现连续跨越,2024年达到117254亿元。党的十八大以来,财政收入继续保持较快增长,2024年达到 183352亿元。1951—2024年全国财政收入年均

    增长12.5,其中1979—2024年年均增长13.6,为促进经济发展、改善人民生活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上世纪50—70年代,我国外汇储备相当紧张,1952年末外汇储备

    只有 1.08亿美元,1978年末也仅为 1.67亿美元,居世界第38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外汇储备稳步增加,2024年末突破 1万亿美元,超过日本居世界第一位。2024年末,外汇储备余额为 30727亿美元,连续 13年稳居世界第一。

    (三)国际地位显著提升,影响力日益彰显。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受外来封锁等影响,我国与世界其他国家 的经济交往较少。上世纪 50年代,与前苏联东欧国家一度开展交流;70年代,我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地位,与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交往明显扩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积极融 入国际社会,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愈加重要的作用。1980年 4

    月和 5月,我国先后恢复了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合法席位;2024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2024年以来,我国与亚洲、大洋洲、拉美、欧洲等国家和地区先后建设自贸区,目前已与 25个国

    家和地区达成了 17个自贸协定,促进了我国与世界各国的互利共赢。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积极推动共建“一带一 路”,得到 160多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的积极响应;倡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积极参与以 WTO改革为代表的国际经贸规则制定,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中贡献了中国智慧,展现了大国担当。

    二、从结构单一到百业兴旺,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升级

    新中国成立 70年来,我国农业基础作用不断加强,工业主导地位迅速提升,服务业对经济社会的支撑效应日益突出,三次产业发展趋于均衡,经济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和 可持续性不断增强。

    (一)农业生产条件持续改善,综合生产能力快速提升。建国初期,我国农业生产基础单薄,“靠天吃饭”现象明显,粮食产量较低。上世纪 60—70年代,在十分困难的条件下推进了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化,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升,农业经济快速发展。粮食总产量由 1978年的 30477万吨增加到 2024年的 61223万

    吨,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由 1978 年的 1397 亿元上升到 2024

    年的 86342亿元。党的十八大以来,农业机械化程度持续提高,主要农产品产量稳定增长,其中谷物、肉类、花生、茶 叶、水果等产量持续位居世界第一。回首 70年,我国粮食

    总产量由 1949年的 11318万吨提高到 2024年的 65789万吨,农业机械总动力由 1952年的 18万千瓦提高至 2024年的 10

    亿千瓦,全国耕地灌溉面积由 1952年的 1996万公顷扩大到

    2024 年的 6810 万公顷,有力保障了国家粮食安全。

    (二)工业体系逐步完善,多项工业品产量居世界第一。建国之初我国工业部门十分单一,只有采矿业、纺织业和简单加工业,大量工业产品依赖进口。新中国成立后,拉开了我国工业化的大幕,上世纪 50—70年代我国初步建成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为之后的工业发展打下了宝贵基 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发展进入腾飞期,2024年工业增加值比 1978年实际增长 38.2倍。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工业生产能力日益增强,并逐步向中高端迈进。2024—2024 年,我国高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年均分别增长 11.7 和9.5。目前,我国已成为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200多种工业品产量居世界第一,制造业增加

    值自 2024年起稳居世界首位。2024年,我国原煤产量为 36.8

    亿吨,比 1949年增长 114倍;钢材产量 11.1亿吨,增长 8503

    倍;水泥产量 22.1亿吨,增长 3344倍。电子信息产业应运而生,实现快速发展。2024年,移动通信手持机和微型计算机设备产量分别达到 18.0亿台和 3.1亿台。

    (三)服务业蓬勃发展,满足生产生活需求能力不断提高。建国初期直至上世纪 70年代,生产资料行业优先发展,服务业发展相对缓慢。1952 年我国第三产业增加值仅为 195

    亿元,到 1978年也只有 905亿元。改革开放以来,服务业随市场繁荣而日益兴旺,进入发展快车道。2024年,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 469575亿元,比 1978年实际增长 51.0倍,年均增长10.4。其中,交通运输业、批发和零售业、房地产业和金融业增加值分别年均增长9.0、10.1、10.3 和

    12.0。党的十八大以来,服务业迸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和活力,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并行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成为保障就业、稳定经济的重要力量。

    (四)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从以依赖单一产业为主转向 依靠三次产业共同带动。建国初期,我国农业占比较高,工业和服务业相对薄弱。1952年,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50.5、20.8 和28.7。上世纪

    50—70年代,随着工业化建设推进,第二产业比重不断提升。

    1978年,第一、二、三产业比重分别为27.7、47.7 和24.6。改革开放以来,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农业基础巩固加

    强,工业和服务业发展水平不断提高。2024年,第三产业比重达到45.5,首次超过第二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第一大产业。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农业、工业、服务业协同发展。2024年,第一、二、三产业比重分别为7.2、40.7 和52.2,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4.2、36.1 和59.7。

    三、从瓶颈制约到优势支撑,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实现重大飞跃

    新中国成立 70 年来,我国交通邮电快速发展,基础产业地位不断巩固,能源供给能力稳步提升,基础设施加快建设,为经济社会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一)交通运输发展成就斐然,综合运输网络四通八达。建国初期,我国交通十分落后。建国 7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综合运输体系建设逐步加快,交通网络日益完善,运输能力和效率明显提升。交通线路长度随现代化建设成倍增长,2024 年末,我国铁路营业里程和公路里程分别比 1978

    年末增长 0.9倍和 3.8倍。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综合运输大通道基本贯通,交通基础设施网络化水平进一步提高,服 务保障能力大幅提升。2024年末,我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

    13.1万公里,比 1949年末增长 5倍,其中高速铁路达到 2.9 万公里,占世界高铁总量60 以上,以“四纵四横”为主骨架的高铁网基本形成;公路里程 485万公里,增长 59倍,其中高速公路从无到有,2024年末达到 14.3万公里;内河航道里程12.7万公里,增长72.7;定期航班航线里程838

    万公里,比 1950 年末增长 734 倍。

    (二)邮电通信水平全面提升,现代信息通信体系加快构建。建国初期,我国邮政通信发展水平很低,邮路总长度仅为 70.6万公里,长途明线仅为 14.6万对公里。建国 70 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邮电通信业规模不断扩大,电信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信息化网络化后来居上。2024年末,全国邮政营业网点 27.5万处,比 1949年末增长 9.4倍;邮

    路总长度985万公里,比1978年末增长103;光缆线路总

    长度达 4358万公里。党的十八大以来,邮电通信全面发展,“宽带中国”建设加快实施,2024年移动宽带用户达 13.1 亿户,已基本建成全球最大的移动宽带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方兴未艾,高速、移动、安全、泛在的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加快建设。

    (三)能源供给能力大幅提升,基础保障作用日益增强。建国初期,我国能源供给严重短缺。1949年,我国能源生产总量只有 0.24亿吨标准煤,远远满足不了国内需求。经过

    7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不断努力,我国能源供给能力明显增强,建立了较为完善的能源供给体系。2024年我国能源生产达到 37.7亿吨标准煤,比 1949年增长 158倍。2024年

    末,全国发电装机容量 19亿千瓦,比 1978年末增长 32.3 倍。党的十八大以来,能源利用效率不断提高,清洁能源利用大幅增加,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装机规模持续扩大,天然气、一次电力及其他能源等清洁能源生产比重从 2024

    年的15.3 上升为2024年的23.5,我国成为全球非化石能源的积极引领者。

    四、从城乡分割到统筹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呈现新格局

    新中国成立 70 年来,我国区域发展战略稳步实施,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逐步形成,不同地区比较优势有效发挥,从东到西、从南到北旧貌换新颜。

    (一)城镇化水平显著提高,城市建设多姿多彩。建国 初期,我国城镇化水平很低,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仅为

    10.6。1978年末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也仅为17.9。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2024年末,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9.6,比1978年末上升 41.7个百分点。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户籍制度改革和居住证制度推进实施,农民工市民化程度不断提高。2024 年末,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3.4,比2024年末提高8.0 个百分点。伴随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逐步加速,城市数量持续增加,城镇网络体系不断完善。1949—2024年,城市数量由 132个发展到 672个,其中地级以上城市由 65个增加到297个,县级市由 67个增加到 375个;建制镇由 2024个左右增加到 21297个。

    (二)农村建设成效显著,乡村面貌焕然一新。建国初 期,我国农业生产方式十分落后。随着人口较快增长,农民 温饱问题长期未得到解决,农村建设相对滞后。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在积极推进城镇

    化发展的同时,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加强,农村交通、通信明显改善。据测算,2024年,全国农村地区有99.9 的户所在自然村通公路,99.9 的户所在自然村通电,99.7 的户所在自然村通电话,98.1 的户所在自然村能接收有线电视信号,95.7 的户所在自然村已通宽带。党的十八大以来,乡村振兴战略稳步实施,美丽宜居乡村加快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2024年,全国农村地区有65.3 的户所在自然村饮用水经过集中净化处理,83.6 的户所在自然村垃圾集中处理。

    (三)区域经济联动发展,新的增长极增长带蓄势崛起。建国初期,我国地区差距很大,工业基础薄弱,且都集中在“广(州)大(连)上(海)青(岛)天(津)”等沿海城市。上世纪 50—70年代,在工业化建设中,生产力布局逐步变化。改革开放以来,随着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东北振兴、东部率先发展等地区协调发展战略统筹推进,区域发展新空间不断拓展。2024年,东部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的比重为52.6,比1978年上升9.0个百分点。中西部后发优势不断显现。2024年,中部、西部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的比重分别为21.1 和20.1,分别比2024年提高1.9和2.7个百分点。党的十八大以来,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一体化等一系列重大区域发展战略扎实推进,新的经济增长极加快形成。

    五、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对外开放,国际合作和经贸

    往来发展成就举世瞩目

    新中国成立 70 年来,我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积极与世界各国发展友好合作,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抓住全球化机遇,从大规模“引进来”到大踏步“走出

    去”,再到共建“一带一路”,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显著拓展。

    (一)贸易大国地位日益巩固,货物贸易规模跃居世界首位。建国初期,我国外贸落后失衡,进出口规模十分有限。1950年,货物进出口总额仅为 11.3亿美元。上世纪 50—70 年代,进出口略有扩大但仍处于较低水平。1978年货物进出口总额为 206亿美元,居世界第 29位。改革开放以来特别

    是 2024年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对外贸易快速发

    展。2024年,货物进出口总额达到 4.6万亿美元,比 1978

    年增长 223倍,连续两年居世界首位;服务进出口总额 7919

    亿美元,比 1982年增长 168倍,居世界第 2位。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坚定支持多边贸易体制,积极推进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多边经贸关系和区域经济合作全面发展,共建“一带一路”效果显现。2024—2024年,我国与“一带一路” 沿线国家货物进出口增速持续快于全部进出口。

    (二)引进外资大幅增加,日益成为吸引全球投资的热土。建国初期直至上世纪 70年代,我国利用外资渠道单一、规模很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市场准入不断放宽,投资环境持续优化,引进外资规模大幅增加。2024年,我国实际使

    用非金融类外商直接投资 1350亿美元,比 1983年增长 146

    倍,年均增长15.3,连续两年成为全球第二大外资流入国;

    1979—2024年,累计吸引非金融类外商直接投资 20343亿美元。其中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加快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全面落实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引进外商直接投资领域不断拓展,服务业逐渐成为外商投资的新热点,服务业吸收外资占比2024年达68.1。

    (三)对外投资层次和水平不断提升,参与国际分工能

    力明显加强。建国以来至上世纪 70年代,我国只有少数企业开展对外交流。改革开放以来,外贸迅速发展,带动了企 业逐步走出去。进入新世纪,我国企业对外投资步伐明显加快。2024年,我国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 1205亿美元,比2024年增长41.3倍,年均增长28.4。党的十八大以来,共建“一带一路”促进了设施联通和贸易畅通,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 56个国家非金融类直接投资 2024年为 156亿

    美元,占非金融类对外投资总额的13。

    六、从发展落后到创新驱动,科学教育事业欣欣向荣

    新中国成立 70 年来,我国科技教育事业不断发展,教育普及程度逐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持续增强,人才队伍日益壮大,有力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

    (一)科技实力显著增强,重大成果不断涌现。建国初 期,我国科技发展水平落后,科研人员和机构短缺,全国科 技人员不超过 5万人,专门科技机构仅有 30多个。上世纪

    50—70年代,我国自力更生发展科技事业,国防工业和国防科技体系初步建立,取得了“两弹一星”等重大成果,但科技总体水平仍然明显落后于发达国家。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科教兴国战略实施,科技体制改革深入推进,一系列重大科技计划出台,产学研结合不断强化,科技领域投入持续增加,带动创新产出不断扩大。2024年,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 19657亿元,比 1995年增长 55.4倍;与国内生产总

    值之比为2.18,比1995年提高1.61个百分点,超过欧盟国平均水平。2024 年末,全国有效专利达 838 万件,其

    中境内有效发明专利 160 万件,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

    11.5件。我国自 2024年起成为世界第二大研发经费投入国,研发人员总量、发明专利申请量分别连续 6年和 8年居世界首位。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在载人航天、探月工程、量子科学、深海探测、超级计算、卫星导航等诸多领域取得重大成果,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成效不断显现。

    (二)教育普及程度大幅提高,总体水平跃居世界中上行列。建国初期,我国教育水平低下,人口文化素质差,学龄儿童入学率只有20 左右,全国80 以上人口是文盲。上世纪 50—70年代,我国重视发展基础教育。1978年,基本普及小学教育,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5.5;1982年,文盲率降至22.8。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进入全面发展时期,义务教育不断完善,高等教育逐步加强,国民受教育程度不断提高。2024年,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4.2;普通本专

    科在校学生 2831万人,比 1978年增长 32倍;15岁及以上

    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由 1982年的 5.3年提高到 9.6年。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教育事业取得新的历史性进展,总体发展水平跃居世界中上行列,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初步建立。2024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达到48.1,高于中高收

    入国家平均水平;中等职业教育学校达到 10340所。教育事业发展有效提升了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量人才资源。

    七、从相对滞后到全面进步,社会事业繁荣昌盛

    新中国成立 70年来,我国大力促进各项社会事业发展,公共文化服务能力不断增强,医疗卫生体系逐步完善,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硕果累累,环境保护日益加强,人民群众获得感显著提升。

    (一)文化事业不断繁荣,国家软实力明显增强。建国初期,我国文化事业发展落后,公共图书馆、博物馆、广播、图书、报纸等严重不足。上世纪 50—70年代,社会主义文化在曲折中发展,总体上仍难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需 要。改革开放以来,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体系逐步建立,文化事业实现快速发 展。2024年末,全国共有公共图书馆 3173个,比 1949年增

    长56.7倍;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达到99.3;全年出版

    各类图书 95亿册(张),比 1950年增长 34倍。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共同发展,文化软实力逐

    步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汉语学习热潮在众多国家兴起。2024年末,全球 154个国家(地区)建立了548所孔子学院和 1193个孔子课堂。

    (二)医疗卫生长足进步,国民健康水平持续提高。新 中国成立前,中国人曾被称为“东亚病夫”。建国初期,我 国医疗卫生水平很低,且大部分医院集中在城镇。上世纪50—70年代,经过努力,我国公共卫生体系初步建立。1978

    年末,我国医疗卫生机构 17 万个,床位数 204 万张,卫生

    技术人员 246万人,但医疗卫生事业总体水平依然不高。改革开放以来,公共卫生领域投入不断加大,医疗科技水平迅速提高,医疗卫生体系建立健全。2024年末,全国共有医疗卫生机构 99.7万个,比 1949年末增长 271倍;卫生技术人

    员 952万人,增长 17.8倍。疾病防控能力明显增强,居民健康状况显著改善。党的十八大以来,医疗、医保、医药事业深入发展,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分级诊疗制度逐步建立,全民医保体系加快健全,为人民健康撑起牢固保障网,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成效显著。居民预期寿命由建国 初的 35岁提高到 2024年的 77.0岁,婴儿死亡率由建国初的 200‰下降到 2024年的 6.1‰,居民健康水平总体上优于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

    (三)体育事业蓬勃发展,竞技体育迭创佳绩。建国初期,我国体育发展与国际水平差距较大。上世纪 50—70年代,群众性体育活动广泛开展,竞技体育取得突破。1956年,举重运动员陈镜开成为新中国第一个打破世界纪录的运动员。1959年,容国团成为新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世界冠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体育事业取得长足进步。1984年,新中国首次参加在洛杉矶举办的夏季奥运会,实现了中国奥运史上金牌“零”的突破。2024年,北京成功举办了第 29届夏季奥运会,我国体育代表团所获金牌数首次位列奥运会金牌榜首。1949—2024年,我国运动员共获得世界冠军 3458个。全民健身理念深入人心,全民健身活动广泛开展。党的十八 大以来,体育产业快速发展,各种健身场所迅速兴起,有力促进群众体育运动开展。近年来,全国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 到 1.6平方米以上,近4亿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我国运动员在各项国际比赛中捷报频传。

    (四)环境保护从无到有,生态文明建设日益加强。上世纪中叶起,环境保护发端于工业化国家。我国从上世纪 70 年代起就重视环境保护特别是“三废”(废水、废气、废渣)等污染物治理。1972年,我国参加了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之后成立了一批环境保护相关机构。改革开放后,上世纪 80 年代我国将环境保护列为基本国策,90年代制定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深入人心,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攻坚战全面打响,改善环境质量取得突出成效。2024年,水电、核电、风电、太阳能等清洁能源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为22.1,比1978年提高15.5个

    百分点;全国首批实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 74 个城市

    PM2.5平均浓度比2024年下降42,二氧化硫平均浓度下降

    68;十大流域劣Ⅴ类水质断面比例比2024年下降2.1个百分点。

    八、从温饱不足迈向全面小康,人民生活发生翻天覆地

    变化

    新中国成立 70年来,我国始终坚持社会主义生产目的,在发展生产的同时不断改善民生,积极扩大就业,努力增加居民收入,逐步提供社会保障,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到实现 总体小康,正在迈向全面小康。

    (一)就业规模不断扩大,就业结构逐步改善。新中国 成立前,经济凋敝,城镇劳动力多数处于失业状态。1949年末,全国城乡就业人员 18082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仅有

    1533万人,城镇失业率高达23.6。上世纪50—70年代,通过积极发展经济,我国就业状况逐步改善。1978年末,我国就业人员达到 40152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 9514万人。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发展和就业优先政策实施,我国就业总量大幅增加,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向第二、三产业转移。2024 年末,我国就业人员增加到 77586万人,其中第二、三

    产业就业人员占比分别为27.6 和46.3,比1952年末分别

    提高 20.2和 37.2个百分点。党的十八大以来,放管服改革持续深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蓬勃发展,有效激发市场活力,促进新兴就业岗位不断涌现,第三产业、中小微企业和

    民营经济成为吸纳就业的主渠道,就业形势稳中向好。2024—2024年,我国城镇新增就业连续 6年超过 1300万人。

    (二)居民收入持续增加,消费水平不断提高。新中国成立之初,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很低。1956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仅为 98元,人均消费支出仅为 88元。由于人口增长快,积累和消费关系不合理等原因,1978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也仅为 171元,人均消费支出为 151元。改革开放以来,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带动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升。2024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 28228元,比1978年实际增长 24.3倍。随着收入较快增长,居民消费能力显著提升,消费结构升级趋势明显。2024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为 19853元,比 1978年实际增长 19.2倍;全国

    居民恩格尔系数为28.4,降低35.5个百分点。家电、汽车等耐用消费品拥有量大幅增加,居住条件显著改善。2024年,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家用汽车、彩色电视机拥有量分别达 41.0辆、121.3台,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家用汽车、彩色电视机拥有量分别达 22.3辆、116.6台,比改革开放初期大幅增加。党的十八大以来,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速连续多年快于城镇居民,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缩 小,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 2024年已下降至 2.69。

    (三)社会保障不断加强,织就广覆盖的民生安全网。

    建国初期,我国社会保障尚属空白。上世纪 50—70年代,开始由国家和单位对城镇职工提供劳保等一定福利,并由集

    体对农民实行少量保障。改革开放以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我国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建立,覆盖面持续扩大,待遇 水平稳步提升。党的十八大以来,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加快构建,社会保障水平稳步提高。2024年末,全国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 41848万人,比 1989年末增加 36138

    万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 19643万人,比 1994年末增加 11675

    万人;参加工伤保险人数 23868万人,比 1994年末增加 22046

    万人;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超过 9亿人,医疗保险覆盖超过 13 亿人,基本实现全民医保。

    (四)贫困人口大幅减少,对全球减贫事业贡献巨大。新中国成立前,国家积贫积弱,人民贫困如洗。上世纪 50—70 年代,城乡居民生活有所改善,但农村贫困问题始终突出。按照 2024年标准,1978年末我国农村贫困人口 7.7亿人,农村贫困发生率高达97.5。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业、农村改革不断深入和扶贫开发大力推进,我国贫困人口大幅减少。2024年末我国农村贫困人口下降至 9899万人,农村贫困发生率降至10.2。党的十八大以来,扶贫力度进一步加大,精准脱贫政策陆续出台,尤其是脱贫攻坚战大力推进,贫困人口脱贫明显加快。2024年末我国农村贫困人口减少至1660万人,过去 6年共减少 8239万人;农村贫困发生率下

    降至1.7,过去6年下降8.5个百分点。我国农村从普遍贫

    困走向整体消灭绝对贫困,成为首个实现联合国减贫目标的发展中国家,对全球减贫贡献超过70。

    风雨砥砺不忘初心,春华秋实继往开来。70年披荆斩棘,70年风雨兼程,我们的国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无论在中华民族历史上,还是在世界历史上,都是一部感天动地的奋斗史诗。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接近、更有信心、更有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们要更加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勠力同 心,奋斗不息,继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第五篇:新中国成立 70 周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三

    工业经济跨越发展 制造大国屹立东方

    ——新中国成立 70 周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三

    建国 7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新中国在几乎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立起门类齐全的现代工业体系,实现了由一个贫穷落后的农业国成长为世界第一工业制造大国 的历史性转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提出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工业制造加快向高质量发展推进。新中国工业为我国经济的繁荣、人民生活的富裕安康,以及世界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一、工业经济实现跨越发展,推动我国由一个贫穷落后的农业国成长为世界第一工业制造大国

    70年前的旧中国,由于长期战乱,工业基础十分薄弱,工业企业设备简陋、技术落后,只能生产少量粗加工产品。经过新中国 7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我国工业成功实现了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历史大跨越,使我国由一个贫穷落后的农业国成长为世界第一工业制造大国,中国工业为中华民族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飞跃做出了巨大贡献。

    (一)工业生产突飞猛进,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建国 70 年来,我国工业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破浪前行。工业增加值从

    1952年的 120亿元增加到 2024年的 305160亿元,按不变价

    格计算增长970.6倍,年均增长11.0。分阶段看,国民经济恢复及“一五”时期(1949-1957年),我国工业生产迅速增长。建国初期仅用三年的时间,就奇迹般地在战争废墟上恢复了国民经济。同时在整个“一五”期间,我国工业增加值保持了年均19.8 的增长速度。“二五”时期至改革开放以前(1958年-1978年),受大跃进及文化大革命十年**等影响,工业建设遭到很大损失。但在部分老一辈革命家和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工业经济还是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总量规模进一步扩大。1978年,工业增加值 1622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1952年增长15.9倍,年均增长11.5。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工业焕发了巨大的生机和活力,经济规模迅速壮大。1992年我国工业增加值突破1万亿元大关,2024年突破 10万亿元大关,2024年突破 20万亿大关,2024年突破 30万亿元大关,按不变价格计算,2024年比 1978年增

    长56.4倍,年均增长10.7。我国工业国际影响力发生历史性变化。据世界银行数据显示,按现价美元测算,2024年我国制造业增加值首次超过美国,成为全球制造业第一大国,自此以后连续多年稳居世界第一,2024年我国制造业增加值占世界的份额高达27.0,成为驱动全球工业增长的重要引擎。

    (二)工业生产能力迅猛增长,主要产品产量居世界前列。建国初期,我国只能生产纱、布、火柴、肥皂、面粉等

    为数甚少的日用生活消费品,经过 7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快速发展,我国工业生产能力迅猛增长,主要工业产品产量进入世界前列。原煤、钢铁、建材、化工等能源原材料行业已形成庞大的生产能力。2024年,原煤产量 36.8亿吨,比 1949年增长 115倍;粗钢产量 9.3亿吨,增长 5799倍;

    水泥产量 22.1亿吨,增长 3344倍;平板玻璃 8.7亿重量箱,增长 803 倍;化肥产量 5424.4 万吨,增长 9040 倍。

    主要消费品行业实现了供应不足向供应充裕的巨大转变。2024年,纱产量 2958.9万吨,比 1949年增长 89.5倍;

    布产量 657.3亿米,增长 33.8倍。日用消费品丰富多彩。据轻工联合会资料显示,如今我国钟表、自行车、缝纫机、电池、啤酒、家具、塑料加工机械等 100多种轻工产品的产量居世界第一。

    高技术装备类产品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2024年,我国手机、计算机和彩电等产品产量分别达 18亿部、3.1亿台、1.9亿台,占全球总产量的比重在70-90 之间;汽车产量为 2781.9万辆,连续多年蝉联全球第一;高铁动车组已成中国靓丽名片,走出国门。工业供给能力的增长,为我国国民经济实力的显著增强提供了有力支撑。

    (三)工业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一 大货物贸易出口国。新中国建立到改革开放前,由于国内主要工业品供应短缺,加上工业发展模式是半封闭型的,仅有少量的对外贸易,出口商品也多以初级产品和资源性产品为

    主。改革开放以来,依托完备产业基础和综合成本优势,我 国对外贸易量质齐升,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1978年我国货物出口总额仅为 168亿元人民币,2024年已达到 16.4万亿

    元,增长 979倍。自 2024年起,我国已连续多年稳居全球货物贸易第一大出口国地位。

    出口产品结构不断优化。建国初期,我国出口商品中 80 以上是初级产品。1978年,初级产品出口比重下降到53.5,工业制成品出口占到46.5,2024年以后工业制成品上升到

    以上。其中,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成为出口主力。2024 年,机电产品出口 9.6万亿元,占我国出口总值的比重接近

    60。同时,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加快更新换代,出口产品

    档次和质量不断提高,家电、皮革、家具、自行车、五金制品、电池等行业已成为我国在全球具有一定国际竞争力的行业。

    (四)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一些技术已从跟跑到领跑。新中国成立时,我国工业技术能力比较薄弱。随着国家 经济实力的增强,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创新驱动战略的指引下,工业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作为创新主体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不断加大科技投入力度,科技创新水平显著提高,成为促进我国工业持续快速发展的根本动力和源泉。

    企业研发力量不断增强。2024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有研发活动的企业达 10.2万家,比 2024年增长 5倍,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比重从2024年的6.2 上升至2024年的27.4,提高21.2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R&D经费支出 12013亿元,比 2024年增长 9.9倍,研发投入强度(R& D经费支出与主营业务收入之比)由2024年的0.56 提升至1.06,提高了0.5个百分点。

    研发成果日益丰硕。2024年,我国规模以上工业有效发明专利数 93.4万件,比 2024年增长 29.8倍。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成为第二大国际专利申请国,仅排在美国之后。部分产品技术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发电设备、输变电设备、轨道交通设备和通讯设备产业方面已经处于国际领先地位;“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多次蝉联全球超算 500强榜首。载人航天和探月工程取得重要成果,北斗导航进入组网新时代。

    二、现代工业体系逐步形成,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升级

    旧中国,我国工业部门残缺不全,只有采矿业、纺织业和简单的加工业。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制 定和实施了一系列重大产业政策,对工业经济内部结构进行了多次重大调整,我国现代工业体系逐步形成,产业结构在 不断调整中优化升级。

    (一)建立了门类比较健全的工业体系。建国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工业建设,从“一五”开始就将有限的资源,重点投向工业部门,为此后工业化发展奠定了初步基础。经过 7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钢铁、有色金属、电力、煤炭、石油加工、化工、机械、建材、轻纺、食品、医

    药等工业行业不断由小到大,一些新兴的工业行业如航空航天工业、汽车工业、电子通信工业等也从无到有,迅速发展起来。目前我国已拥有 41个工业大类、207个中类、666个小类,一个行业比较齐全、具有一定技术水平的现代工业体系已经形成。

    (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步伐不断加快。建国以来,我国传统工业在产业规模迅速扩大的同时,不断通过淘汰落后产能,加快技术改造等实现产业升级、脱胎换骨。如水泥行业 2024年底前基本淘汰了机立窑、干法中空窑、立波尔窑、湿法窑,目前新型干法水泥基本全覆盖。截至 2024年,中

    国拥有 1715条新型干法生产线,其中日产万吨的生产线有

    13条。煤炭行业 1997年就开始整顿关闭非法和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煤矿,同时大力发展先进生产力。2024年,大型煤矿企业的采煤机械化程度提高到96,掘进机械化程度提高

    到54。钢铁行业已经拥有世界上最大最先进的冶炼、轧制设备,钢材品种质量提升实现巨大突破,大多数钢材品种的自给率超过了100。有色金属工业实现了从主要技术装备依赖进口到高附加值产品出口和电解铝技术输出国外的转变,落后的自焙槽电解铝生产工艺已经全部淘汰,中厚板高端航空铝材已用于大飞机和军工等领域,高铁用铝材全部实现了国产化。

    (三)新兴产业不断加快孕育发展。建国初期至 90年

    代,我国工业结构是以钢铁、建材、农副食品、纺织等传统

    行业为主。进入 21世纪特别是十八大以来,我国大力发展高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积极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新动能加快孕育发展,工业经济不断向中高端迈进。2024年,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分别比上年增长11.7、8.1,增速快于规模以上工业5.5和1.9个百分点,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分别为13.9 和32.9。2024年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较上年增长8.9,增速高于规模以上工业 2.7个百分点。主要代表性产品增势强劲。2024年,新能源汽车产量比上年增长66.2,生物基化学纤维增长23.5,智能电视增长17.7,锂离子电池增长12.9,集成电路增长9.7。移动通信、语音识别、第三代核电“华龙一号”、掘进装备等跻身世界前列,集成电路制造、C919大型客机、高档数控机床、大型船舶制造装备等加快追赶国际先进水平,龙门五轴机床、8万吨模锻压力机等装备填补多项国内空白。

    (四)智能制造发展取得积极成效。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进展加快。一是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持续提升。据工信部材料,截至 2024年 9 月,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和关键工序数控化率分别达到67.8 和48.5。二是“互联网+制造业”新模式不断

    涌现。截至 2024年 6月,开展网络化协同、服务型制造、个性化定制的企业比例分别达33.7、24.7、7.6。大规模个性化定制在服装、家具等行业加快推广,协同研发制造在汽车、航空、航天等高端制造领域日益兴起。三是工业互联网发展已迈出实质步伐。工业互联网已经广泛应用于石油、石化、钢铁、家电、服装、机械、能源等行业,国内具有一定行业和区域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总数超过了 50 家,重点平台平均连接的设备数量达到了 59 万台。

    三、多种经济成份携手共同发展,经济活力大幅跃升

    建国初期至改革开放前,我国工业所有制结构的经济成分基本上是单一的公有制经济。1978年,在全部工业总产值中,国有企业占77.6,集体企业占22.4。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破除所有制问题上的传统观念束缚,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打开了大门,多种所有制经济携手共同发展。

    (一)国有企业在优化调整中发展壮大。1952年,我国国有企业实现利润总额 28.2亿元,固定资产原值 149亿元。

    经过建国几十年的努力,特别是改革开放 40 年“扩权让利”,“利改税”、“承包经营责任制”和“股份制”等艰 难探索,国有企业活力、创造力和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2024 年,国有控股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 18583亿元,比 1952

    年增长 658倍;2024年固定资产原值 309410亿元,比 1952

    年增长 2024倍。国有企业不断优化战略布局,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保持主导地位。2024年,在石油天然气开采业和电力生产供应业中,国有控股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占所在行业的比重分别高达93.2 和91.7;在石

    油加工、冶金、有色等重要的原材料工业领域,国有控股工业所占比重在37.0-61.1 之间。国有企业为推进国家的工业化和现代化,做出了巨大贡献。

    (二)民营经济和私营企业逐渐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对非公有制经济的认识及相关政策的制定经历了一个从探索到完善的过程。1982年,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提出个体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党的十五大 提出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六大提出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党 的十八大进一步提出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私营经济一步步由弱到强、逐步成长壮大。2024年,规模以上私营工业企业 3.2万家,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比重为18.9,资产总计、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总额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比重分别 为3.9、7.7 和6.0。2024年,私营企业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数量已超过一半,资产总计、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总额占比均超过20。民营经济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三)港澳台商投资企业为我国工业经济持续发展注入活力。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新时代,港澳台同胞积极响应,率先前来投资。1978年,第一

    位港商广东投资办厂,此后一大批港澳台商借助“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纷纷来内地投资兴业。2024年末,大陆境内规模以上港澳台商投资工业企业已达 2.3万家,吸纳就业

    人数达 956万人,主营业务收入 9.9万亿元。港澳台资企业不仅带来了资金、技术、人才,更为内地输入了先进的理念 和管理经验,成为我国工业改革开放事业的重要参与者和贡献者。

    (四)外商投资企业已成为我国经济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1979年,我国颁布和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2024年加入世贸组织以来,外商投资企业加快增长,一些国外大公司、大集团、大财团纷纷以独资、合资、合作等多种形式投资。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推进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出台了一系列利用外资重大举措,为外商投资企业长期发展创造更好条件。外商投资由最初的劳动密集型行业,逐步拓展到计算机、集成电路、智能制造等高新技术领域。2024年规模以上外商投资工业企业已达 2.5

    万家,吸纳就业人数达 931万人,主营业务收入 14万亿元。不断开放的中国制造业受益于国外资本、技术和人才的投入,同时也为外资企业持续提供了良好回报。

    四、不同地区工业总量均实现历史性飞跃,区域经济不

    断向协调发展推进

    旧中国的工业主要聚集于东部地区,布局极不平衡,为了改变这种状况,上世纪 6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就进行了

    以大小三线建设为中心的地区工业布局大调整。改革开放初期,东部地区凭借其区位优势和政策优惠率先发展,区域经 济发展差距有所拉大。世纪之交,国家高度重视中西部及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一系列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中西部地区发展潜力不断释放,区域发展协调性逐步增强。

    (一)东部地区在我国工业经济发展中举足轻重,对全国工业经济起着压舱石和导向标的作用。1952年,东部地区工业总产值占全国的比重就已经超过一半。经过 70年的大

    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 40年的率先发展,东部地区规模持续扩大,在由速度向质量转型升级方面发挥了重要的引领示范作用。2024年东部地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达到38089亿元,比 1978年增长 117倍,占全国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达57.4。2024年东部地区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全国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的比重高达61.6。

    (二)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工业经济实力稳步提升,对全 国工业经济发展起到重要支撑作用。中西部地区受历史、自然和区位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总体发展水平与东部一直存在较大差距。随着国家出台一系列振兴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的发展战略,相关地区工业经济实力不断增强。2024年中西部地区实现利润总额分别为 13498亿元和 12000亿元,较

    1978年分别增长 192倍和 147倍;东北地区工业企业实现利

    润总额为 2764 亿元,较 1978 年增长 21 倍。

    (三)实施长江经济带发展和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以 来,相关地区工业经济质量不断提升。2024年长江经济带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 46.7万亿元,占全国工业的比重为45.7,较2024年41.6 的比重,提高了4.1个百分点。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推进。2024年长江经济带地区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全国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 值的比重为53.2。部分新兴产业已形成一定的规模集聚效应。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取得积极进展,产业转移协作有序 推进,初步形成了京津冀创新协作新模式,一大批跨区域重大产业项目与共建园区陆续落地,为京津冀工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新动能。

    (四)区域政策趋于精准,区域经济在不断调整中向协调联动推进。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政策上更加精准,更加注重跨行政区域、大区域的协调发展,各地区经济发展的联系更加密切,区域发展差距有所缩小。2024年,中部地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7.4,西部地区为6.9,分别比东部地区

    快 1.8和 1.3个百分点,2024年,中西部地区规模以上工业

    主营业务收入占全国工业的比重分别为22.8 和17.5,与

    2024年13.9 和11.3 的比重相比,分别提高了8.9和6.2 个百分点。近年来,东北地区经济增速有所放缓,2024年东北地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下降3.1,随着一系列东北振兴的重大改革、重大政策、重大措施的逐步落地,东北工业企

    稳势头不断巩固。2024年工业增加值增长4.2,2024年增长6.1。东中西部区域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逐步有所扭转,不同区域间相互促进、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新格局正在加快形成。

    新中国成立 70年,中国人民凭着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闯劲,凭着一股滴水穿石的韧劲,创造了波澜壮阔、世界瞩目的工业奇迹。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展望未来,中国工业仍然还有很多山要爬,还有很多坎要过,但只要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中国工业一定会再创新的辉煌,再创让世界刮目相看的历史奇 迹。



    推荐阅读:
    新中国成立 70 周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八(精选合集)
    交警安装监控工作总结(实用43篇)
    改革后政法工作总结(共30篇)
    整改办工作总结报告(汇总4篇)
    休假之后的工作总结(共69篇)
    中学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