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热门搜索: 销售工作总结 十号文库
  •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一号文库

    “自然辩证法”课程题目

    栏目:一号文库 来源:网络 作者:清香如梦 时间:2024-07-14 00:56:08 下载.docx文档

    第一篇:“自然辩证法”课程题目

    “自然辩证法”课程相关题目

    一、论述题(30分)

    1、结合马斯洛需求层次分析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人与自我。

    答:曾经在很多管理学得教程和理论中看到现代管理学理论的重要奠基人之一的马斯洛的需求理论。这种了理论也是先阶段最热门也最让人接受的理论之一。它把人的需求是分五个层次,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

    五种需求从低到高,按层次逐级递升,低层次的需求被实现后,该需求仍继续存在,但不再是主要激励因素,下一级高层次需求将其取代成为激励人们行为的主要驱动力,在这一过程中人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不断从事有目的的对象化实践活动,不断为满足需求而努力。生理、安全需求为人类维持生存和稳定发展的需求,是马斯洛需求层次中最基本、最优先满足的需求,也是推动人类行为的首要动力。当生理和安全需求得到满足后,下一层次的需求即社交和尊重需求会表现出足够的活力并激励人类行为。这一层次的需求不仅仅停留在能够生存,而是更加注重生存的环境与质量,活着的价值和意义。人在对自然开发利用过程中,超过了自然界本有的调节恢复平衡的能力,造成社会、环境、生态的影响,造成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恶化。而对于个人而言,尊重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对自己与环境的欣赏,对时代背景和社会规则的认同,当物质极大丰富,衣食温饱已经解决,社交需求也满足了部分,人们开始渴望被尊重。自我实现的需求是个人实现理想、发挥个人能力的最大限度、完成与自己能力相称的一切事情的需要,这一层次的需求是个人的自我实现和自我超越,在这一阶段人的各种能力可得到自由而全面的发挥,个人内部及个人与外界均处于一种和谐状态。对自然开发利用,这一层次的需求可理解为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状态,人们已经充分认识到资源的稀缺性、不可替代性及对维持生态环境和人类生存的重要性。人们认为资源开发应以人为本,从人的需求出发,将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的保护相结合。

    2、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谈谈你对“家和万事兴”的认识。

    答:中国从古至今对士子及一切有抱负的人都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论断,而中国社会有别于西方社会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对家,对家族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组成社会最基本的单位。社会的发展进步与和谐,与大大小小的家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离开家庭的和谐,社会和谐便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家庭和谐,既是一种孜孜以求的生活目标,更是一种清旷豁达的生活境界。了解军事的人都知道,有一个坚固的大后方对一场战斗甚至战争的重要性,而家在一个人的生活中就承担着“大后方”的角色。一个没有和谐家庭的人,无论在事业上还是在生活中都不可能取得很大的成就,这已经是所有事业有成者的共识。

    家和为强有利的后盾,是做很多事的基础。在某种角度上讲,家庭是我们一生中接触最多,生活时间最长的地方,从这个摇蓝中走向社会,走向理想。没有和谐和睦的家庭,人生是不幸的,也是缺陷的。不论做什么事情,我们都寄托着期

    望,把理想付诸实现。每个人的奋斗目的都是一样,只要行动就要追求效果,期盼早日达到行动的目的。因此我们祈求有一个和谐社会环境,有一个和睦幸福家庭做支柱,在优越的环境中一展身手,大干一场,让理想变成硕果。这是人生共同追求的效果。但是,没有和睦的家庭,没有人支持是无法实现的,即使是实现了,也是付出数倍的代价,甚至超乎常规范畴。总的来说,家庭幸福是人生幸福的根源,家庭是人生旅途的温馨驿站,是事业兴旺的坚强后盾和力量源泉。

    3、谈谈你对“人生重要的是抉择而不是奋斗”这句话的理解。

    答: 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在付诸努力奋斗之前,首先要看准奋斗的方向。抉择的方向对了,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方向错了,越努力,我们反而离成功的目标就越远。选择正确的方向,永远比跑得快更重要。

    在择业之初,在规划自己职业生涯的时候,如果不能就自己的特长,就自己的兴趣爱好而选择发展方向,那只会逐渐失去对工作的兴趣,失去对事业的热情,将自己的事业变成对自己可有可无的仅仅是取得收入的方式,那么成就也必然有限,甚至会耽误、浪费了自身原有的天分,浪费了自己多年求学的艰辛。所以我们首先要做出正确的抉择,努力和奋斗才有用,才不会徒劳无功。

    人生也不仅仅只是一个正确选择坚持,重要的是我们有时候能够意识方向错误,违背自己规则和规律。因此我们要认真地思考,自己的方向是否正确?一旦发现自己“搭错了车”,就要及时下车。及时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放弃在错误方向上的努力,重新选择正确的方向,才能让自己更快地走向成功的目的地。但要注意的是,光顾着抉择,奋斗的时候就少,今后可供抉择的机会就变少了。奋斗和抉择,实力和机会,是事业成功、家庭幸福的两翼,少了一个都飞不起来。两个翅膀相互协调,才能更高、更快、更稳。

    二、阅读材料,然后回答问题。(40分)

    (1)

    问题1:材料2对人类传统的认知提出了什么挑战?

    答:材料2的说法指出了人类在疾病治疗领域可能存在的误区,或者说变相承认了人体的免疫系统和主观意志对部分疾病起到的远比用药更有效的效果。对部分现在尚未存在直接有效且有理论根据治疗手段的病症,尤其是心理病症,如果不把它们看作是异常,也就是说不是疾病,而是一种自然状态,不去干扰它,其实际效果比去干扰它、矫正它可能更好。这样的例子在我们的生活中已经有很多了,而且也慢慢得到了人们的理解与认同其实,把某些疾病看成是一种常态在人类历史上更多的时候是指的那些属于精神、心理和行为方面的东西,比如与厌食症、焦虑症同属一类的精神疾病,如抑郁、精神分裂症等。

    问题2:材料3的比喻说明什么?

    答:法布尔以灯光来比喻人的认识能力,他感觉到他自己的认识能力就像在黑夜里那盏小提灯一样,只能照亮一个很小的有限范围,他认为一个人一生也就只能完成那么小块范围的认识。这说明世界是无限广大和无限发展的,而每一个人的认识能力也是极其有限的,人类虽然对世界有了很多的了解,但在我们可以理解和认知的范围之外,依然有着更多我们尚未了解和明白的地方和食物,不论何时,我们都应该对环境,对大自然,对承载我们生命的一切事物充满敬畏。

    问题3:结合材料1、2、3谈谈你对人类疾病及医学科学发展的思考?

    答:疾病,伴随着生命的出现而产生,并将一路相随。人类虽然在医学领域取得了极大的成就,但是环境在变化,人类在变化,疾病也在变化,在我们尚未了解的医疗领域之外,依然存在着很多我们无法治疗和解释的疾病。它们一旦发生就会带来痛苦,降低我们的生活质量,消耗金钱,甚至威胁生命。因此我们在认同现代医疗制度和对疾病的认知的同时,也要对我们不了解的,或非主流的治疗方式报以敬畏的态度。毕竟“存在即合理”,很多说法、方式能延续至今总有它存在的道理,或许只是我们现在还无法了解。因此,我们要保持着积极认真的态度不断探索医疗科学的新领域,驱散疾病治疗方面的黑暗。

    材料1所表明文明社会的医学科学的确久了不少人的生命,使许多疾病都能得到治疗。然而也打破了自然选择的平衡,人类发明药品的初衷是为了延年益寿,自然选择的平衡被打破了。材料2表明某些疾病其实就是自然的一种表现,因此不必非得除之而后快。但这是需要勇气的,因为这样做表面上是低估了科学,但事实上是尊重科学,客观科学地看待科学。只有这样才不会在科学无法治疗疾病的时候迁怒于科学,并转而投向迷信的怀抱。珍惜自然的每一种状态,例如疾病,应当是我们拥有的一种理性的生活方式,与此同时人类不应该也从没有停止过探索和科学研究,因为如材料3表明科学研究领域来说无止境。总的来说,医学科学的发展提高了人类的生存能力,改善了人们的健康状况。为人类征服疾病、延年益寿、提高生活质量做出了巨大贡献。医学科学技术造成的负面影响(如基因技术、克隆技术等)有其自身的原因,更有深刻的社会原因,但可以肯定的是,人类应当通过探索和建立合理的社会机制和规则,不断完善科学技术,来逐步增强其正面效应,减弱其负效应,只有这样,社会才能在高新技术的带动下,和谐稳定发展。

    (2)

    问题1:材料1表达的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会出现资源枯竭和生态失衡的问题? 答:材料1说明人依赖与自然界提供的各种资源和生存环境,自然界是原料库。而人对自然的贪婪夺取,导致了自然对人的不断报复,引起了环境污染等严重问题,现在,生态失衡了,而人类也将为此付出代价。体能下降、精神困扰和人性的异化,都是大自然在警告人类,不要妄图控制,而应该和谐共存。我们要根除控制自然以无限追求物质享受的观念,将自然界视为朋友,而不是奴隶,恢复人的自然性,使人与自然协调发展。

    问题2:材料2与材料3的观点有什么不同?你同意哪种观点,为什么?

    答:材料2表达的观点是:科学技术作为人类使用的工具和物品,关键看科学技术由什么人使用以及使用的目的。

    材料3表达的观点是: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危机、隐患、甚至是灾难的负面影响。我同意材料2的观点。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但是必然有一面是主导的,这一面就决定了事物的基本特性。一个有用的技术项目或产品,只要它存在价值,尽管它还存在某种危机和隐患,我们仍然要使用它。科学技术技能通过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造福人类,同时也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对人类的生存发展带来消极的后果,但我们不能因为这样儿全面否定科学技术。只要我们科学合理的开发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和科技产品就能很好的为人类造福,不至危害人类及生存环境。这

    需要我们呢从人类根本的、共同的、长远的利益出发,理性看待技术,要更为负责、更有远见、更有的道德的方式使用技术,一切都要以健康、和谐、恒久为目标。

    问题3:什么是科学技术的“双刃剑”效应?你认为人类在对科学的应用中,应该如何趋利避害。

    答:(1)科学技术的“双刃剑”效应是指科学技术的具有两面性,既有积极趋利的一面,也有消极趋害的一面。一方面,科学技术作为人们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工具和手段,为人类造福;另一方面,科学技术也在对人类致害。也即是说,科学技术是悬在人类头顶上的一把“双刃剑”。

    (2)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在人类的实践活动中必须确定科学技术的价值观和正确价值取向,从而规范人类自身行为,不仅要已明确的道德律令来约束人自身的活动,而且要从国家立法上保证科学技术和研究的正确实践行为方向,从而形成科学而和谐的人与自然之间的价值观念,确立人与自然间的系统有机联系。

    国家和政府不能只用道德准则规范政府自身、企业与科学家的科学行为。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科学道德的沦丧比科技的暂时落后还要可怕,要建立政府、企业、与科学家都必须遵守的、具有时代气息和人文精神的科学道德规范,以防止因道德失范和越轨导致技术滥用、错用的灾难性后果的发生。

    科学家实行职业自律以强化自身的职业责任。科学节道德自律职业道德得以长存的根本,富有高度责任感和使命感的科学家们应该联合起来图谋自救,与违背科学精神的行为作斗争。

    国家必须将道德规范建设与法制建设结合起来治理企业行为。在现实的社会中,企业是社会经济活动中的主体,它的功能是通过组织生产与流通,在满足社会需要的基础上来实现自身资本的增繁殖。这就决定了在对企业行为进行约束时,必须将科学道德建设同法制建设结合起来,以法律作为道德的下限来巩固人们希图建立起来的道德成果,通过实行道德约束与法律强制相结合来规范企业行为,防止企业因科技成果的滥用和对科学家科研意识的不利诱导而引发盲目的后果。

    三、阅读材料,写读后感。(30分)

    (1)

    竞争使人类进步,也使人类犯下过错。在人们追求利益,追求自我价值和实现的过程中,往往只将眼光放在自己所专注的目标上。这样的人容易达到目标,取得成功,但相应的这种做法也会同时带来其他方面的负面效应,可能个人的目标得以达成,但对整体的或宏观的目标却没有好处,甚至带来危害。就如同材料中的推销员一样。故事的最后,他成功推销掉了他的防毒面具,甚至使一座新建的防毒面具加工厂得以生存,他达到了他的目的,成为了一位人所称赞的推销员。但是他的行为为北极熊,为北极的所有生物和北极的环境都造成了极大的,有可能是无法挽回的影响和伤害,这就需要无数人,无数生命为他一人的成功买单。

    在我们的生活中,这种情况也屡见不鲜。人们口中“先污染后治理”的论断不就是某些既得利益者或者潜在利益群体们在为自己的不当行为辩驳的嘛。习主席“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论断就是要在各个层面,各项工作中进行宏观的控制,对社会发展的走向进行控制,为这个国家,为广大百姓办实事,不求虚名,不图暴力,避免乾纲独断,避免纸上谈兵,更要避免因一己私利而危害社会、环

    境的行为。

    (2)

    现在的社会生活节奏大幅度加快,快到人们根本停不下来,或者说不习惯停下来去思考自己的需求和追求,这其中就包括我。整天忙忙碌碌,完成一项又一项的工作,达成一个又一个目标,可是却不曾静下来想想这是否就是自己想要的生活,是否就是自己应该对待家人、朋友、同事、领导的态度。把握现在,规划未来这些本来应该是我们生活中很重要事情的问题,我们不去想,反而纠缠在具体的琐碎上。

    很多人会在成功后、成名后去渴望原本单纯、自由的生活,并为失去它们而遗憾。其实,我们所遗憾的并不只是自己过去的碌碌无为,即使拥有了许多别人羡慕的东西,最后我们同样也可能感到很多的遗憾:职业薪水很高但不是自己喜欢的,关注其他事情而漠视了与他人的感情。

    那怎样才能不留下遗憾呢?珍惜现在,把握未来。

    古人云:事在人为。这说明行动是非常重要的。行动养成习惯,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在日常工作中,如果我们有好的想法、好的观点,一定要努力付诸实施。什么是不简单,把每一件简单的事情作好就是不简单。当我们经过努力,感受自己被需要、被肯定,这是一种幸福和满足。只有我们珍惜眼前美好的事物,加上我们的敬业的精神,付出我们的努力行动,肯定会有卓越的成绩。这样走到人生末端,我们才不会留下遗憾。

    (3)

    中国近八十年的发展给人民的生活水平带来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但是,却又越来越多的人感觉不到曾经拥有的幸福感了。

    中国拥有五千年灿烂辉煌的文明史,拥有数不清的伟大思想家、科学家、史学家、政治家等等,但是现在的中国人正在逐渐抛弃这些中国几千年积淀下来的文化成果。人们变得越来越拜金,越来越势利,人与人的关系越来越冷漠,这都是我们背弃了自己的文化而造成的恶果。

    中华民族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一个文明和文化未曾断绝的民族,它能传承至今总归有它的道理。它的包容性,它的思想底蕴为它的延续提供了思想上的保证。如今自然环境加快恶化、天灾人祸频繁发生、生活压力越来越大——人类的生存好像变得越来越艰难,世界正在走向危险的边缘。中国的大乘佛教和孔孟学说为人类留下来的历经检验的经典,不读《论语》,无已知做人之精妙。在儒家思想的形成和完善的过程中,对于人生价值的内涵、类型、层次、标准等问题,都有充分而精辟的论述,这些是构成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儒家思想的人生价值观包含着对人的内在价值和外在价值的观点,包含着怎样做人,怎样实现个人价值的看法。人不是孤立的存在,每个人都处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也与一定的自然环境发生联系。中国有五千年悠久的历史,中华民族能维系几千年,而未被世界淘汰,无疑是其传统文化教育产生的巨大力量。全社会都应该重视文化,都来运用我们古圣先贤的智慧文化来净化社会文化环境,每个人都来认识到古圣先贤传统文化的价值,每个人都来学习和传扬我们自己老祖宗的智慧文化,和谐社会就不遥远!

    第二篇:自然辩证法论文题目2024

    自然辩证法课程论文题目

    1、论人类系统自然观与科学技术发展之间的关系

    2、马克思生态自然观对当今人类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3、论问题意识在科研过程中的作用(请你从其所在学科出发探讨)

    4、科学与技术关系的思考

    5、人与技术关系的思考(第三次浪潮与罗马俱乐部的比较的探讨)

    上述题目,任选一题开展自由研究,务必写出自己的所思所想,你可以尽情地展示你的想象力,无论对错,务必写出自己的思想,字数不少于5千字。要求:

    1.写出论文摘要,字数200字以内

    2.写出关键词,不少于3个字

    3.论文标题统一用宋体3号加黑,关键词和摘要用宋体5号字

    4.正文统一用宋体小四,行距为1.5单倍行距

    5.要求有5篇左右的参考文献,格式如:

    [1]毛择东:总政治部关于调查人口和土地状况的通知《毛择东农村调查文集》[M]人民出版社1982:13

    [2] 黄焕初.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环节的界定[J],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2024:6

    [3] 何勇平.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的建构[N].光明日报,2024.08.17

    6.采用校园网上研究生结课论文统一封面

    交论文时间:2024年12月24日1

    第三篇:自然辩证法题目总结[模版]

    1、五行相克的关系:金克木

    木克土

    土克水

    水克火

    火克金 金生水

    水生木

    木生火

    火生土

    土生金

    2、经济思维原则—奥卡姆剃刀 人们在进行哲学思维时遵循的一条最简单,最省事而又能说明问题的原则。即:如无必要,勿增实体。所谓思维经济原则,就是希望用尽可能少的劳动,尽可能少的思维消耗,尽可能简单的方法,尽可能短的时间,对事实做出尽可能完善的陈述,获得尽可能多的思维成果。

    (隔离体法——明确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将要考察事物的看成一个整体(又称体系),不去关心体系成员间的相互作用,而只分析体系于外界的相互作用。)

    3、康德把人的认识分几个阶段 感性:感觉对象 知性:经验归纳 理性:逻辑推理

    (康德认识论:康德的认识论所要解决的主要是数学命题和自然科学基本原理的形成和根据问题。)

    4、什么是系统,其根本属性是什么 系统是以各要素的属性为基础,由特定关系而形成的属性不可分割的整体。是现代科学的整体思维工具。(整体主义)

    根本属性是非加和性,因为非加和性表征着新属性的出现,表征着系统与其结构成分之间的质的差异。

    所谓“系统”,是由若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组成的具有特定结构与功能的有机整体。(1)系统是由于-若干要素组成的,要素是构成系统的组分或单元,单一要素不能成为系统,即系统内部具有可分析的结构;(2)系统的各要素之间存在着特定关系,刑场一定结构(3)系统的结构使它成为一个有特定功能的整体(4功能是在系统与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中表现出来的,系统总是存在于一定的社会环境中。

    5、什么是还原主义,能否解释一切自然现象

    它是研究复杂系统的一种基本思想,是相对于整体主义的。还原主义是相对整体主义来说的。其主要用于 文学 和 哲学 领域。还原主义将高层次还原为低层次、将整体还原为各组分加以研究。还原主义的阵营,在每一个历史时期,都是比较单纯的,在历史上的表现形式有:(朴素)原子主义、机械主义和物理主义。现代还原主义的基本信条是:用物理、化学作用和自然选择足以解释一切生命现象。,但只能在一定的范围中使用,不能解释一切自然现象

    6、系统进化的条件是什么

    A、远离热平衡B、开放系统C、要素间的非线性相互作用:非线性的正反馈作用把微小的偏差迅速放大,使系统失稳形成新的有序结构。D、系统存在着涨落与突变 7、1972年的世界环境发展大会提出的口号与观点

    只有一个地球

    发展导向:经济中心型—社会中心性(和谐)

    8、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与意义是什么?

    可持续发展: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危害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发展。意义:经济发展的同时,保护资源和改善环境,使经济发展持续下去。

    可持续发展特别强调四项基本原则,这就是公平性原则、协调性原则、持续性原则和共同性原则。

    ⒈公平性原则。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机会、利益均等的发展。它既包括同代内区际间的均衡发展,即一个地区的发展不应以损害其它地区的发展为代价;也包括代际间的均衡发展,即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的发展能力⒉协调性原则。社会(人口、科教等)、经济与环境(包括资源)三者是可持续发展系统中更小的系统,它们彼此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共同组成一个整体。⒊持续性原则。在“发展”的概念中还包含着制约因素,因此,在满足人类需要的过程中,必然有限制因素的存在。主要限制因素有人口数量、环境、资源,以及技术状况和社会组织对环境满足眼前和将来需要能力施加的限制。⒋共同性原则。可持续发展是超越文化与历史的障碍来看待全球问题的。

    ①充分发展 满足需要(南北宣言)②代际公平代内平等(京都议定书)

    9、什么是虚假的科学问题,举例

    特定知识背景的误导(维生素的发现,永动机的设想),虚假的科学问题是有科学的知识背景的,但研究背景是错误的。

    10、科学事实分为哪两类?

    科学事实是一种解释。这个命题确认了科学事实是事实性与解释性的辨证统一:“事实性”表征着科学事实的价值和地位,“解释性”则蕴含着科学事实的可能性条件。事实1 对事实现象的陈述;事实2 含有内在假定的判断

    11、举例说明什么是格式塔心理学

    格式塔心理学是西方现代心理学的主要流派之一,根据其原意也称为完形心理学,完形即整体的意思。

    它强调经验和行为的整体性,知觉到的东西要大于眼睛见到的东西;任何一种经验的现象,其中的每一成分都牵连到其他成分,每一成分之所以有其特性,是因为它与其他部分具有关系。

    格式塔心理学的代表人物之一:考夫卡 例子:

    两个相距不远、相继出现的视觉刺激物,呈现的时间间隔如果在1/10秒到1/30秒之间,那么我们看到的不是两个物体,而是一个物体在移动。例如,我们看到灯光从一处向另一处移动,事实上是这只灯息了,那只灯同时亮了。这种错觉是灯光广告似动的基础。

    这种现象正是不能把整体分解成部分的证据。这种现象的组成部分是一些独立的灯在一开一关,但组成一个整体后,给人造成这些灯在动的印象。

    12、如何区分自然语言和形式语言

    自然语言是某一社会中历史地形成的一种民族语言。它以特定的语言、文字作为存贮和传递社会集团所需信息的手段。这种手段是人类在一切活动中交流思想、认识、感情、意志所必需的,当然也是保存和传递科学知识的通用工具。自然语言符号系统的基本特征之一是其多义性、歧义性,语法结构不够严格和统一。人工语言符号系统即各学科的专门科学术语(符号),用以表示严格定义的科学概念,表示事物之间的特定关系和运动变化规律,使语言符号保持其单一性、无歧义性和明确性。

    自然语言(某一社会中历史形成的一种民族语言)----特点:多义性 歧义性 语法结构不够严谨和统一;用于----生活交流

    形式语言(各学科的专门科学术语)----特点:单义性 无歧义性 明确性;用于----科学交流

    13、什么是理想实验?

    对实验条件进行极端的简化与抽象,从而得出最具概括性的理论模型(物理学的开端)。

    14、简述合情推理的特点与作用

    特点:适用于经验判断,以区分理由较多或较少的推测。

    作用:为科学,猜想,假说的选择和评价提出逻辑根据的推理。

    15、如何区分自然语言和形式语言

    自然语言:丰富性 歧义性(生活交流);形式语言:形式化 单义性(科学交流)

    16、简述拉卡托斯的科学发展模式理论

    拉卡托斯的“科学研究纲领”科学发展模式

    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包括硬核、保护带两个部分和正、反启发法两条规则。硬核,是研究纲领所依据的基本假定,是一个纲领区别于另一个纲领的本质特征。保护带,是围绕硬核所形成的众多辅助性假设。

    反面启发法,是禁止把反驳的矛头指向硬核的方法沦规则。可以把指向硬核的反驳的矛头改为指向保护带,通过调整、改善,甚至更换保护带而保护硬核。

    正面启发法,则是关于如何改变、发展、研究纲领,以及如何修改、完善保护带的指导方针。如何承认一个新纲领的进步性呢? 一个新纲领只有比原来的理论论在理论和经验两方面都更加进步,才能设承认为是“科学的”。如何抛弃一个退化的纲领呢? 一个退化的科学研究纲领的标志是,它只能为自己消极的辩解,而不能再积极地去预言和指导新的经验事实的发现。同时,也不再能把反常转为正例。但仅此还不足以抛弃一个退化的纲领,两必须有一个比它更为进步的理论出现。拉卡托斯说:“对于精致证伪主义来说,决定证伪的不是观察陈述,而是一个比它更进步的理论”。

    根据以上这些规则,他提出的科学发展模式是:

    科学研究纲领的进化阶段——科学纲领的退化阶段——新的进化的研究纲领证伪并取代退化的研究纲领——新的研究纲领的进化阶段⋯⋯。

    17、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自然观:普遍性问题;方法论:内部性问题(科学研究的辩证法); 科技观:外部性问题(科学发展的辩证法)

    18、康德三大批判分别探讨什么问题?

    纯粹理性批判 探讨---人的理性为自然立法;实践理性批判 探讨---道德哲学

    判断力批判

    探讨---艺术美学

    19、系统进化的特征是什么?

    由无序到有序,简单到复杂,低级向高级的进化;进化过程中熵值降低,而序参量和信息量都增加。

    20、什么是全球问题?

    是指当代国际社会面临的超越国家和地区的界限,关系到整个人类生存与发展的严峻问题。它主要包括五大问题:

    人口;粮食(谁来养活中国);能源(不可再生);资源(金属 淡水 森林);污染(三废 农药 抗生素)全球环境问题,悲观派和乐天派各自的观点 悲观主义——罗马俱乐部:增长的极限 乐观主义——托天勒:第三次浪潮

    现实主义——可持续发展:充分发展满足需要(南北宣言);代际公平,代内平等(京都协定书)

    21、科学研究的步骤是什么?

    选题(前瞻性);获取科学事实(实证性);进行思维加工(创造性);验证(实证性);建立理论体系(深刻性)

    22、简述波普尔的科学发展模式理论

    波普尔提出了 “证伪主义”原则(亦称批判理性主义)。在他看来,证实理论的确实性是信仰者的态度,而不是科学的态度;人们对于科学的应用在于肯定它,面对于科学的研究则在于否定它;不是证明其水恒性,而是要找出其可证伪性;科学的发展就时否定旧的,创造新的。

    因此,科学发展可概括为如下的“四段图式”:

    Pl(问题)一TT(试探性理论)--EE(批判检验,排除错误)--P2(新问题)⋯⋯。他还提出“理论是大胆的猪测”,“科学开始于问题”,“理论出于灵感”。。。

    23、古希腊对科学的独特贡献是什么?

    对自然的纯粹兴趣 ;初等数学的基本完善

    24、简述现代科学方法论的两大基础

    科学方法论是关于科学的一般研究方法的理论,探索方法的一般结构,阐述它们的发展趋势和方向,以及科学研究中各种方法的相互关系问题。有广义狭义之分。狭义的仅指自然科学方法论即研究自然科学中的一般方法,如观察法、实验法、数学方法等。广义的则指所有正确的方法论,即科学的方法论。20世纪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出现了许多新方法,如控制论方法、信息方法、系统方法等,促进了方法论研究的高度发展。

    数学与实验

    25、简述库恩的科学发展模式理论(库恩的观点)

    他创建的学说在科学领域既清除了逻辑经验主义的影响,也超越了波普尔的批判理性主义,促成了当代科学哲学的方向性转交。

    他以 “范式”及与之相对应的科学共同体为基础,提出了一个具有综合性质的科学发展模式。库恩是这样描述科学发展图式的:

    前科学——一种范式规定的常规科学——反常与危机——旧范式转换成新范式的科学革命——新常规科学。

    科学革命的本质是范式的变革和转换,在范式转换中,不仅科学的范畴、理论体系与方法发生根本变化,而且哲学背景的变化是其先导并贯穿其中,科学革命也是“世界观的改变”,并且一再强调科学革命在于完成一次格式塔转换,即著名的“鸭——兔变换”。

    26.何为观察渗透理论?

    观察渗透理论: 观察者所掌握的理论(知识背景)及他的经验会影响观察陈述。原因:观察是一种物理过程与心理过程融为一体的感知活动。在观察的过程中,观察者不是机械的、被动消极的接受客体发出信息的刺激,观察会受到观察主体理论结构的影响。但被观察对象是客观存在的,是第一性的。观察结果的内容是客观的,是由客体的性质决定的。中性的观察不存在,完全依赖理论的观察也是没有的。(举例:格式塔心理学的鸭兔图)

    27、格式塔心理学中的鸭兔图说明什么?

    答:(1)多种结果的可能性(2)理论总是指导观察的(3)不同理论之间有不同结论(4)观察和理论的相互渗透。

    28、为什么说证实与证伪是不对称的?----假说的检验

    一个科学假说,所演绎出的可被直接检验的结论,若与观测事实不符,即从整体上可以说这个假说已被证伪。①无数的确证不一定能完全证实一个假说。②但一个假说所演绎出的可直接检验的结论若有一个与观察到事实不符,则整个假说被证伪。

    29、知识与事实相同与不同

    A 归纳主义认为:科学是从经验事实推导出来的知识,科学知识是已经证明的知识,科学理论是严格地从用观察和实验得出来的经验事实中推导出来的。

    B 经验主义和实证主义认为科学知识应该以某种方式来源于观察事实。

    C 科学事实是形成科学概念、科学假说、科学定律,建立科学理论的基础;科学事实是确证或反驳科学假说和科学理论的基本依据,是推进科学进步的动力之一,同时科学的进步及知识的增加有助于科学认识主体更好的对客观存在的、个别的事物更好地描述和判断,也就是促进科学事实的形成。

    30、对世界的观察分为哪五个层次,分别代表的意义

    渺微宏宇胀

    渺:研究基本粒子,夸克等结构;微:指量力学;宏:指牛顿力学;宇:相对论;胀:研究我们的物质宇宙之所以形成现在这个样子的原因。

    31、现代科学的非决定论

    世界是概然的、不确定的、非连续的、不能准确预测的、无限可能的

    32、如何理解技术悖论,并举一例

    技术悖论泛指对技术产生的后果与技术要实现的目的相背离或不一致的一种表述。例子:古代人的悖论观:古希腊“窃火者悖论”,中国“奔月者悖论”。

    近现代人的悖论观:人口悖论;资源悖论;环境悖论;灾害悖论;贫富悖论;武器悖论;信息技术悖论。(举例:罗素悖论

    堂吉诃德的例子)

    33、四大数学模型及应用

    A、确定性:线性函数;用于描述自然界中的必然现象,这类现象的产生和变化服从确定的因果关系。确定性数学模型 是最普遍的一类数学模型,用经典的数学方程式、关系式、网络图来表示,尤以为积分方程用的最多。B、随机性:概率事件;描述自然界中的或然现象。C、突变性:非线性系统;描述自然界中的突变现象。

    D、模糊性:人工智能;自然界中存在大量模糊现象、模糊信息,反映在人们认识原则上则是模糊概念、模糊语言。

    34、科学认识的特点 实证性:言之有据,2 深刻性:系统概括,3 创造性:想象丰富,35、思想模型的定义及功能

    思想模型是人们为了从事科学研究而建立的对原型高度抽象化了的思想客体或思想事物,理论研究的直接对象、科学规律的精确体现。广义地说思想模型也包括数学模型。

    思想模型的功能:①解释功能:思想模型应当符合它赖以建立起来的实验基础才能对有关现实原理的各种观察,实验事实做出科学解释。②判断功能:即借助于思维模型来检验关于原型的知识的可靠性,这种检验的最终标准是科学实践。③预见功能:理想模型是思想模型的特殊类型,往往可以超过现有的条件,揭示出研究对象在理想的条件下可能出现的情况,从可以给科学研究指明方向或形成科学预见。

    36、歌德尔的不完全定理,并用平面几何的例子加以说明

    任何公理系统都不是完备的,其中必然存在着既不能被肯定也不能被否定的命题。

    37、某些物理量在微观世界中不能准确测量,解释其原因

    微观粒子运动的基本规律:粒子在客观上,位置、动量在微观领域不可能同时准确测定。测不准原来来源于微观粒子的波粒二象性,是微观粒子的基本属性,所谓的测不准与测量仪器的精度无关。如果微观粒子的位置的不确定范围是 Δp,同时测得的微粒的动量的不确定范围是 Δq。Δp与Δq的乘积总是大于 hbar/2。这里 hbar = h/2π,h 为普朗克(Plank)常数。

    38、我国的科技发展战略

    科学技术服务于经济建设;经济建设要支持科研发展

    39、近代自然科学发展过程中的特点

    机械论取代了泛灵论、定量方法取代了定性描述(函数关系)、假说-演绎体系的建立、将复杂的运动现象纳入到单一的自然图式中去。

    40、假说

    假定性的推测说明

    来源:

    已知理论无法解释的事实;理论的超范围推广;新旧事实之间的矛盾 要素:

    事实基础

    背景理论

    猜测

    预见 特点:

    A 科学性 B

    假定性

    C

    易变性 作用:

    创新理论

    激发思维

    繁荣学术

    41、技术的价值与伦理

    技术价值是技术客体与主体发生相互作用中实现的,来源于技术本身所具有的属性。

    技术的基本价值是指技术本身所具有的效用价值,它是技术长期演化的产物,不受或很少受外在因素的作用与影响。

    技术的社会价值也叫技术的人文价值,是指技术在对自然、社会和人的作用与影响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价值。其中包括技术的政治价值、经济价值、文化价值、生态价值、伦理价值等。

    技术伦理是围绕技术所产生的伦理关系中的道德现象和道德关系,是人们在技术所产生的伦理关系中所应该具有的道德品质,应该遵守的道德规则和应该尽到的道德职责,它是对道德正面价值的维护或扩展和对负面价值的制约或控制。技术价值是技术伦理产生和发展的重要前提条件。技术伦理虽然是伴随技术价值而产生与形成起来的,但并不意味着只要技术有价值就一定会产生相应的技术伦理,只有当技术迅速发展并对自然和人类社会的影响达到相当规模和程度,并且冲击着人类社会的传统伦理并迫使人们对其进行伦理思考的时候才会产生关于技术的伦理思考。

    1、如何理解“李约瑟难题”,带给我们的启发是什么?

    李约瑟难题是其研究中国科学技术史的中心论题。他提出:尽管中国古代对人类科技发展做出了很多重要贡献,但为什么科学和工业革命没有在近代的中国发生?李约瑟难题是由以下因素共同造成的:(1)中国古代科学科技发展重视实用主义技术轻视理论研究, 重定性研究方法轻定量研究方法, 无法产生现代科学理论;(2)儒家文化尤其是程朱理学的消极影响, 以及造成的科学精神与学术自由的散失;(3)科学信息交流的匮乏等。

    启示: 现代科学的本质A系统化的经验解释 B数学及实验方法的支持数学体系

    专利制度等我们科学教育界应该明确我国传统科学文化的历史,成就与不足,只在此基础上更好地理解作为舶来品的西方科学,同时梳理和反思中国传统文化。使我国传统文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得以挖掘,解读传统,为人类文化宝库和文化交流作出贡献。

    科学教育改革要加强学生科学精神和价值观的培养。教学改革要处理好科学教育与技术教育,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思想教育和技能教育的关系。

    2、现代科学技术为什么没有在中国文明中孕育?(简述西方文明与我国子代..文明的区别)

    (1)社会背景的差异-----中国封建专制制度对科学的束缚

    (2)文化特质的不同------中国历代封建统治者将科学视为末学,主张儒学思想,强调社会的等级秩序。

    (3)思维方式的不同----中国农耕文化,封闭僵化的传统思想,重道德而不重自然,重人伦而不重科学。然而,形式逻辑体系和系统化的经验解释;数学及实验是西方的文化特质。

    (4)科学制度的影响-----中国封建社会的教育体制束缚知识分子的思想,严重影响科学技术的发展。中国封建主义的愚民政策,奴化教育完全排斥了科学技术的内容,对科技不闻不问,科技人才更是无法培养。

    (5)科学范式的制约-----中国封建社会,反对各种思想上的革新和革命,科学思维的“范式”是儒家思想,崇尚仁义礼教和中庸之道,提倡封建的道德伦理,严重阻碍了科学技术的产生和发展。

    3、你认为科学工作者应具备哪些行为规范?

    (1)普遍主义:客观性。科学探索中常常会犯错误,常常失败,但科学工作者要力求获得符合实际的结果,坚持对真理的不断追求。

    (2)公有主义:超阶级性。科学是为全人类服务的,科学家的社会责任具有超阶级性。

    (3)献身精神:无私。科学探索的过程中充满艰辛,在这个曲折的过程中科学工作者要有无私奉献的精神,不计较个人得失。

    (4)怀疑精神:合理。任何科学研究都要求逻辑自洽,要求提供经验证据,必须要有理性的怀疑。科学知识必须是经过科学共同体的批判性检验之后才能被接受。

    (5)创新精神:科学工作者要勇于提出目前尚未提出或解决的科学问题,得出他人没有得出的结论。

    4、科学理论的评价标准是什么?

    (1)客观性: 符合经验。科学理论必须正确反映事物的运动规律,从理论推出可检验的结论与实验结果相符合。理论与实验符合的越好,越广泛,理论被接受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2)一致性:逻辑自洽。理论内部的自洽性,即理论内部的无矛盾性。与公理相容。

    (3)简单性:思维经济。这样的一种努力,它要把一切概念和一切相互关系,都归结为尽可能少的一些逻辑上独立的基本概念和公理。

    (4)预见性:成果丰富。一个科学理论揭示的自然规律越深刻,越普遍,预见性就越强;预见的现象越多,它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也就越大。

    5、科学是否意味着进步? 科学的本质:科学是“人对自然界的理论关系”;科学是一种社会的精神生产领域的劳动力;科学是生产力;科学既是观念的财富又是实际的财富。科学的本质给我们的启示是:

    我们判断科学是进步还是退步,可以看科学对人类和社会的发展有什么意义,能满足人类什么需要。

    如果科学造福于人类,对人类和社会的发展起积极地促进作用,它就是有正面价值的,可以判断它是进步的;反之,它是有负面价值或无价值的,它是退步的。

    6、中医是否是科学?

    面对人体健康与疾病这个课题,中西医遵循不同的解题思路。寻求治疗疾病和保护健康的方法,均有独到之处。在科学手段的运用上,中医落后于西医,而且中医还包含着许多非科学的文化成分,甚至还有一些伪科学的文化成分。但这些都不能掩饰中医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学术贡献和价值,既要认识到中医的科学价值,也要认识到中医的文化价值。

    我觉得,关于“中医是否科学”,至少将有四种不同视角:

    第一个角度就好比说心理学是否科学、星占学是否科学、中国古代的“天学”是否科学等等类似,问的是“中医是否一门科学”。对这一点的回答可以是很简单的——医学就不是一门科学,中医当然更不可能是一门科学了。古代医学从一开始就不是科学,而更多地是“技艺”,即便是现代的西医,仍然是归于“技术”更为恰当。

    第二个角度是如果说中医并非一门纯粹的科学,但是其中是否包含“科学”,或者说至少包含着“科学的萌芽”、“科学的初级形态”?以这个角度讨论,便牵扯出关于李约瑟问题的讨论来。第三个角度是问中医是否“科学的”,也就是把科学当作形容词,这一话题可以进一步追问:究竟中医的有效是因为它是“科学的”,还是恰恰是它与西方科学截然不同才如此奇效?

    第四个角度是问中医“应不应该”是“科学”,也就是说中医是否需要“科学化”、如何“科学化”等等。主张中医需要“科学化”又有两种,一是用西医来吸收中医,也就是“把中医变成中药”,让中医也采取实验化、仪器化、定量定性等等西式的操作方法,而把火气等似是而非的说法剔除出去;二是温和一点的,要求中医适当地吸取一些西医的东西,但允许保留中医中不能被科学解释的理论体系,并保留中医独特的(个体化的、重主观体验的)操作方法等等。

    7、知识在何种意义上意味权利?如何理解后现代科学观。

    科学知识之所以具有巨大力量和作用, 就在于它正确反映了事物的规律性

    后现代科学观来源驳杂,其共同的特点在于质疑科学的真理性和价值中立,主张科学理论的开放性和多元性,主张科学与人文的融合。

    结合知识就是力量~ 后现代科学观来源驳杂,其共同的特点在于质疑科学的真理性和价值中立,主张科学理论的开放性和多元性,主张科学与人文的融合。

    8、科学发展模式 逻辑实证主义理论

    起源于20世纪20年代的以维也纳学派为代表的逻辑实证主义,按照证实原则建立了第一个科学发展模式——科学发展的线性积累模式,即认为知识的增长是不断归纳的结果,科学的发展就是通过归纳获得的科学知识的不断增加。逻辑实证主义认为,科学发展的过程如下:

    感觉经验---归纳一假说一(观察、实验)---科学理论

    在此过程中,各种科学成果一旦获得经验证实或认可,便将作为真理的一部分而进入科学的范畴,通过这种科学真理成分的不断累积,科学认识将逐渐深化,科学事业也会不断发展,从而最终达到客观真理的全体和本质。

    证伪主义的理论

    波普尔最早明确地提出了科学发展模式问题,他提出了与“经验证实原则”相反的“证伪主义”原则(亦称批判理性主义)。在他看来,证实理论的确实性是信仰者的态度,而不是科学的态度;人们对于科学的应用在于肯定它,面对于科学的研究则在于否定它;不是证明其水恒性,而是要找出其可证伪性;科学的发展就时否定旧的,创造新的。

    因此,科学发展可概括为如下的“四段图式”: Pl(问题)一TT(试探性理论)--EE(批判检验,排除错误)--P2(新问题)⋯⋯。此外,他还提出“理论是大胆的猪测”,“科学开始于问题”,“理论出于灵感”,科学的本质是“猜测和反驳”。其根本方法是“试错法”,因此,要“敢于犯错误”“尽快犯错误”,以及善于“从错误中学习”等等。他认为,科学研究的程序是从问题到猜想再到反驳的过程。知识的发展不是反复或累进的过程,而是一个清除错误的过程,科学发展是一个证伪理论、推翻理论的过程。

    第四篇:自然辩证法课程学习心得

    《自然辩证法》课程学习论文

    《自然辩证法》课程学习论文

    题 目: 浅谈学习自然辩证法的意义

    院 系: 信息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专 业: 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 学生姓名: 学 号:

    2024年04月06日

    《自然辩证法》课程学习论文 前言

    本学期,我学习了《自然辩证法》的课程,在上课过程中,学到了许多知识,恩格斯的辩证唯物主义的概括,进一步发展了唯物主义辩证法,批判了自然科学中的形而上学观点和唯心主义观点,给自然科学的研究和探索指出了正确的方向。自然辩证法本身是科学,让人研究的,它源于实践,并且随时受着实践的检验,可以让人眼界开阔,思想活跃,对我目前的学习和工作有很大的帮助。通过学习,我知道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要把客观存在的事物作为观察和处理问题的根本出发点,这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根本要求和具体体现。也了解到要验证一个命题有证实和证伪两种方法。在此,浅谈一下对这门课的学习心得体会。

    不同于以前政治课灌输形式的授课方式,本学期自然辩证法课的老师采用新型的教学方法,每次课都用不同的相关资料视频和图片给我们举例讲解,使得上课内容更加新颖,使枯燥无味的辩证课程变得趣味而生动,提高了我们对自然辩证法课程学习的兴趣,同时使我们更好地理解消化课程内容。本学期自然辩证法课老师将本节课的内容分成三个主题,分别是哲学研究,自然辩证法应用于生态文明建设,更重要的还是自然辩证法在科学领域的显著意义。每一个专题老师都进行讲解,使我们收获颇丰,尤其在科学与哲学的内在融合部分体会尤为颇深。

    2《自然辩证法》的形成和对自然科学的指导意义

    《自然辩证法》是恩格斯的主要著作之一,他对19世纪自然科学的最重要成就就是作了辩证唯物主义的概括,进一步发展了唯物主义辩证法,批判了自然科学中的形而上学观点和唯心主义观点,给自然科学的研究和探索指出了正确的方向。恩格斯指出,科学的发生与发展一开始就是由生产决定的。在生产力的推 动下,自然科学普遍得到了快速发展。自然界中的事物不是孤立的、静止的,是普遍联系的不断发展的。恩格斯写到:“整个自然界,从最小的东西到最大的东西,从沙砾到太阳,从源生物到人,都是出于永恒的产生和消灭中,处于不断的流动中,处于无休止的运动和变化中。”辩证法的规律是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历史中抽象出来的,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最一般的规律,自然科学必定要受到哲学思想(辩证法)的支配。当代自然辩证法除了以自然为研究对象,还以科学、技术、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为研究对象,所要揭示的是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中 1

    《自然辩证法》课程学习论文 的一般规律以及科学技术发展中的一般规律,而不是自然界中个别的过程,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个别领域或者科学技术个别学科的特殊规律。自然辩证法一方面是辩证唯物主义的普遍原理在自然界中的具体表现和科学技术领域的具体应用,另一方面又是对科学技术及其发展的哲学概括。科学与哲学的内在融合,科学学科之间只存在普遍理性的普遍程度上的差异,而不存在普遍理性有无的区别。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哲学是科学的指导。哲学对科学实施方法论指导;科学是哲学的具体材料。科学对哲学的改造,哲学对科学的批判。科学通过普遍理性的层次跃迁改造哲学;哲学将科学中的普遍理性选择性的吸收。进入20世纪,科学技术广泛地渗透到社会的各个方面,自然科学需要高度的人文关怀,自然辩证法的研究范围大大拓宽了。围绕着科学技术的社会、历史、文化等方面的研究,正在形成科学技术学这一广阔的研究领域。因此,自然辩证法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认识论、方法论和价值观方面,研究科学观与科学方法论、技术观与技术方法论、科学技术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关系,是科学技术研究的思想理论基础。学习《自然辩证法》对工科学生的重要意义

    作为一名工科学生,认为学习《自然辩证法》尤为重要和有着深远的意义。工科学生学习的主要目的是学会进行工程技术和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在工作中指导实际工程和进行科学研究。因此,学好自己的专业知识以及与该专业有关的基础科学与技术,初步参加一些科研项目是学习的主要任务。但是,仅仅精通本专业的知识,还不足以成为一名优秀的工程师和科技工作者。因为一方面在现代教育中,专业分工越来越细,越来越专业化;另一方面现在技术问题有越来越综合化,而且需要相关学科知识的配合。在一个大型自动化系统工程的规划、设计和管理中,会涉及到多方面的技术和需要协调多方的利益。任何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不是孤立的。

    毋庸置疑,哲学对科学技术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无论科技工作者能否自觉地认识到,他们总会有自己的哲学观念和思维方式,这种自觉和不自觉的哲学观念和思维方式又会在他们的研究活动中起促进和阻碍作用。因此辩证思维能力是现代科技工作者的必备素质。一名优秀的工程师或科技工作者不仅要有渊博的专业与社会知识,而且要有较强的理论思维能力,这样才能有利于其才能的充分发挥。

    清代章学诚说过:“夫才须学也,学贵识也;才而不学,是为小慧;小慧无

    《自然辩证法》课程学习论文

    识,是为不才。”可见才、学兼备的情况下,科技工作者的识对其能否成才和成才层次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有的人远见卓识,也有人见识短浅,但识非天生因素,它也必须通过后天的学习和实践培养和提高。识,即见识,通常是指一个人对客观事物作出科学预见的能力。对于科技工作者来说,识的作用,在宏观上表现为对科学技术总体发展趋势和本专业学科领域学术发展方向的把握上;微观上表现为科技工作者对科研课题的敏锐选择上。要提高科技人员的见识水平,必须使其了解科学技术的过去和现状,还要把握科学技术发展的规律性,这样才能正确的预见科学技术发展的未来。只有有了对未来的准确把握,才能看准方向,少走弯路,尽快尽好地成才。自然辩证法通过系统介绍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以及从哲学、社会的高度对科学技术的考察,使我们了解了科学技术的过去和现状,也懂得了科学技术发展的规律性,从而提高了我们的见识能力。

    一名合格的研究生需具备独立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而自然辩证法正是系统地介绍了如何搞科学研究以及在科学研究过程中应用的一般方法。通过科学研究方法论的学习,使我们认识到科学研究神圣而不神秘。小结

    学习完了《自然辩证法》,我知道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要把客观存在的事物作为观察和处理问题的根本出发点,这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根本要求和具体体现。也了解到要验证一个命题有证实和证伪两种方法。首先明白一个命题如果不可能被证伪这个命题可能就是一个伪命题,这样我们就能够识别一些貌似真理的实际上毫无意义的论断。我们现在所接受的理论只不过是有可能被证伪但迄今为止还没有被证伪的理论。明白了假设证伪是有效的研究的方法,也是最节约的科学研究的方法。普遍存在的问题要在方针政策上找原因,反复出现的问题要从发展规律上找原因。看人或事物必须抓住主要方面,看主要方面是缺点还是优点,既要看缺点对工作有多大害处,更要看优点对事业有多大用处。就一般讲,要先看长处后看短处,发挥长处避其短处,在发挥长处的过程中补其短处;要先看优点后看缺点,在发扬优点的过程中克服缺点。

    故在今后的日常生活学习工作当中,应时刻联系自然辨证法的理论知识,科学客观的看待问题,解决问题,吸取教训总结经验不断完善自我。目前我是一名硕士研究生,当务之急应把其自然辨证法的理论知识运用到科学研究当中,争取取得好的成绩。

    《自然辩证法》课程学习论文

    最后,向本次授课老师表达诚挚的谢意,你不辞辛苦的运用新型教学方法,使自然辩证法课变得趣味、生动,引起了我们极大的兴趣。当然,在一个学期的学习中,我也是有所不足的,比如未能够搜集很多与所学课程相关的资料进行自我拓展学习,加深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和思考。其实我深知,对自然辩证法的学习和理解绝对不仅仅是一学期的课程而已,这将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过程,应该作为我一生学习的内容,更是将来做好研究的根基和前提,所以将来我一定会继续关注和学习这方面的内容。

    第五篇:自然辩证法课程论文

    对贵州省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高龙

    摘要:贵州省地区经济发展较东部地区落后,然而却因此拥有极其丰富的旅游资源,旅游资源的开发成为当前贵州省的首要问题,自从贵州省将旅游业定为支柱产业以来,旅游业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其入境人数和旅游收入与周边5省、区、市相比,仍属最低,面对西部大开发这一历史机遇,该如何迎接挑战。通过贵州省旅游资源的优势与开发的分析,提出相关的市场发展战略,指出保护旅游资源与旅游资源开发相互的辩证关系,以期为贵州省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贵州省;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 0引言

    贵州省,地处中国西南部地区,经济发展相比东部地区还很欠缺,然而在旅游资源方面,却有着很多优势:1)优美原生态自然风光。贵州有12个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36个省级风景区,是我国自然风景旅游资源最富集的省份之一;2)多姿多彩的民俗风情文化。贵州是我国多民族省份,境内有40多个少数民族。苗族、侗族、仡佬族等世居少数民族历史悠久,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了多姿多彩的民风民俗,这些对国内外游客都具有很大的吸引力;3)宜人的气候条件。贵州属典型的高原亚热带季风气候,具有冬暖夏凉、旅游季节长的特点。贵阳夏季最热月的平均气温约为24摄氏度,最高气温多在33摄氏度以下,个别年份才达到35摄氏度,而相近纬度带的长沙、南昌、杭州、上海等城市多年绝对最高气温一般可达38摄氏度甚至40摄氏度,而临近的重庆市,夏季最高气温通常都在40摄氏度以上;冬季(1月)气温在4.7摄氏度左右,比上述城市略高,被称为/第二春城,是旅游休闲度假的理想之地。本文简单介绍贵州省旅游资源的开发定位,贵州省旅游的营销策略,最后浅谈贵州省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开发。旅游资源的定位与开发

    1.1 贵州省旅游资源的开发定位

    贵州地处川(渝)、滇、桂等周边旅游大省的阴影区,游客入黔要经过周边热点旅游区(如成都-九寨沟-黄龙-峨眉山,重庆-三峡,昆明-大理-丽江,桂林,张家界等)的“过滤”,形成不利于贵州旅游市场发展的“网罩效应”。所以,要加速贵州旅游发展,必须树立新的旅游资源观、产品开发观和市场发展观,突出地域特色,打造精品,瞄准客源市场,重塑贵州旅游新形象。1)形象定位:奇异秀美 的“喀斯特王国”:贵州喀斯特景源景点的类型典型齐全、数量众多、品位极高,在我国乃至世界喀斯特地区都占有突出地位。神秘独特的多民族文化旅游区:神秘的夜郎文化、怪异的鬼方文化、特色浓郁的少数民族风情、众多的古生物古人类(西南土著人)遗迹以及长征文化、酒文化等构成了贵州本土特有的文化与民俗风情体系,与周边省份的民俗文化风情有着显著的差异。2)客源市场细分及市场定位:从大的旅游动机看,来贵州旅游的主要包括商务旅游和休闲旅游。但由于贵州相对闭塞、经济欠发达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在今后一段较长时期内进行商务旅游的客源不会成为主流,而休闲旅游又以选择性旅游为主,包括普通兴趣旅游和特殊兴趣旅游。国内客源主要是来自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省内及川(渝)、湘、滇、桂等邻近省份的都市人群,他们主要看中贵州的喀斯特(岩溶)、瀑布、洞穴、气候、生态(绿水青山),以观光度假为主;境外则以港澳台地区、新马泰等气候炎热地区以及日本、美国等地居民为主,占境外入黔游客的80%以上。由于美、日等发达国家是世界性的客源国,因此以新马泰为核心的东南亚国家和地区才是贵州主要的境外客源地。他们青睐贵州的青山绿水、冬暖夏凉的气候及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避暑观光是他们旅游的主要目的。普通兴趣旅游是目前乃至今后相当长时期内贵州要着力保护和稳步发展的主流市场。特殊兴趣游客约占目前入黔游客的10%。国内客源主要是一些文化层次较高或喜欢刺激、猎奇冒险的年轻人;境外客源主要来自日本、澳大利亚、美、英、法等发达国家,约占这类国家入黔游客的1/3。他们对贵州特殊的喀斯特地貌形态、喀斯特生态、洞穴探险、峡谷漂流、少数民族民风民俗的寻幽采风、古遗迹科考等内容感兴趣。特殊兴趣游客虽然目前占入黔游客的比例不大,但发展速度快、潜力大,游客的消费水平高,旅游综合效益好,是贵州旅游今后要重点扶持发展的客源市场。

    1.2 旅游资源的开发 1.2.1树立五大品牌

    贵州旅游目前要树立五大品牌:1)瀑布品牌。瀑高74m、宽81m的黄果树瀑布是亚洲最大的瀑布,也是世界上最壮观的瀑布群之一。除黄果树主体瀑布之外,在瀑布周围还有/九级十八瀑0,如总高316m的滴水潭瀑布、宽105m的陡坡塘瀑布、螺丝塘瀑布、银练坠潭瀑布、天生桥瀑布以及6个地下瀑布。世界上其它地区虽有一些比黄果瀑布树落差更大、瀑幅更宽的瀑布,但像黄果树地区如此集中且姿态各异的大瀑布群则是我国独有。此外,赤水十丈洞瀑布、马岭河峡谷瀑布、关岭瀑布、六广河青龙潭瀑布等几十个瀑布都具有开发价值,若对这些瀑布进行统一规划、设计、包装、梯进开发,形成网络,可以成为世界一流的/瀑布之旅。2)洞穴品牌。贵州是我国/洞穴之乡。初步调查统计,全省长度超过500m的溶洞数量在3000个以上,具有旅游开发价值的多达800余处。其洞穴数量之多、种类之齐、洞景之奇美都在我国占有突出的优势。织金洞(即打鸡洞)囊括了世界溶洞的各种主要沉积形态类别,其洞体规模、沉积形态、景观效果、旅游价值都可堪称世界少数几个最佳洞穴之一。此外,如龙宫、多宾洞、九天洞、九龙洞等已开发和正在开发的洞穴亦各有特色。在保护好洞穴的基础上,适度开展洞穴观景、洞穴考古、洞穴探险等洞穴系列旅游科考活动,树立洞穴旅游品牌是贵州旅游的一大增长点。3)原生态多民族民俗文化品牌。随着旅游业的深入发展和旅客的日渐理性,旅游者由过去单纯的“观光型”向/“观光、休闲、参与、学习、体验型”转变,由崇尚自然山水风光游转向自然山水风光与民俗文化游并重,由单纯满足游客视觉感官的愉悦升华到对旅游产品“精神文化”的渴求,对民族民俗文化旅游更加注重其原汁原味。贵州自古为少数民族聚集区,经济欠发达、环境闭塞,因此原生态的多民族民俗文化得以较完整地保存下来,完全符合当前游客追求的“返朴归真”和对民族文化多样性的市场需求,这是贵州作为旅游后开发地区的后发优势。4)红色旅游地品牌。“遵义会议”是红军长征和中国现代革命胜利的转折点,闻名国内外。通过对交通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把“遵义会议”及附近相关的红军

    总政治部会址、娄山关、四渡赤水战役等革命历史遗址科学地串联起来,可望形成中国最有影响力的“红色”旅游地。5)夜郎品牌。“夜郎文化”是贵州的特产,在全国找不到替代品。虽然目前人们对“夜郎文化”还十分陌生,但是“夜郎自大”这一典故尽人皆知。利用这一极高知名度对“夜郎文化”进行全新设计、包装和宣传,丰富其内涵,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成为贵州旅游的知名品牌。1.2.2设计个性旅游产品模块,满足个性化需求

    随着游客消费心理的日渐成熟和旅游散客的日渐增多,旅游需求多样化趋势十分突出,那些千篇一律、缺乏特色的大众化的旅游产品对游客(特别是:“回头客”)的吸引力在日渐减弱。贵州应充分利用本省旅游资源多样化的特点,发挥旅游业的后发优势,高起点地设计开发系列具有贵州独特地域特色的个性化旅游产品,采取“模块组合游”的方式推向市场,让游客自主选择所需要的模块并进行组合,根据组合的情况再进行包价,使游客能在旅游中得到最大限度的自由,满足他们多样化的个性需求。

    1.2.3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知名度

    贵州虽有一大批地域性强、特色鲜明的旅游景区景源,但受自然、社会、经济、历史、地理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外界只知贵州“地无三尺平”,而对其鬼斧神工的喀斯特地貌景观和独特的地域文化旅游资源了解甚少。因此要利用包括“因特网”在内的各种现代化媒体对贵州的景区景源进行宣传介绍,并充分利用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及沿海开放城市作为促销窗口,条件成熟时还要配合有关大型活动组建促销团到海外主要客源地新马泰、日本等地进行促销,有目的地组织客源,以提高贵州景区景源的知名度,增大招徕力。1.2.4借船出海,与周边省区联手促销开发 针对目前经济基础较差、景源景点知名度相对较低的客观实际,要在短时间内靠自身力量争取大批国内外游客把贵州作为旅游最终目的地是不现实的,必须通过完善“一个中心(贵阳中心旅游区)、四条旅游线路(西线:贵阳-平坝屯堡文化、安顺地戏、蜡染-黄果树、龙宫-兴义‘贵州龙’遗迹、马岭河大峡谷-昆明;东线:贵阳-凯里苗侗民俗风情-镇远舞阳河、青龙洞-铜仁傩戏、梵净山-湘西风凰、张家界;北线:贵阳-遵义红色旅游区-赤水桫椤、十丈洞瀑布、茅台酒文化-川渝三峡等地;南线:贵阳-荔波小七孔、茂兰喀斯特森林、布依和水族风情-广西桂林)”的开发建设[7],借助周边省(区)知名的景区和相对成熟的旅游市场,联手促销开发,以此促进贵州旅游超常规发展,与周边省(市)区齐头并进,最终形成共赢局面。

    是梦想之地,然而每个城市都建设成北京、苏州、深圳那样是不可能的,只要个性突出、整洁美观,就有游览的价值。2.2.1 旅游与城市园林建筑物

    旅游者到达一地必然需要休息,园林建筑物既能满足休息的要求,又具有观赏的功能。贵州省的城市、市郊、风景旅游区的宾馆、饭店、茶室在服务上(硬件和软件)不但要达到国家标准,还要向国际化标准迈进。园林中的亭、楼台、花架、桥等建筑物在城市景观、旅游景区中往往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如红枫湖的侗寨风雨楼和花桥往往成为游人摄影留恋之地,青岩的古城墙、石板路显示出小镇的古朴与安祥;贵阳的甲秀楼作为城市的标志物,闻名度不次于黄果树大瀑布,现在又加上夜景的衬托,更让人留连忘返。但是周围高大的建筑物使得这一代表性极强的贵阳骄傲显得过于“小巧玲珑”,且观赏视距已有三面被遮挡,在其观赏面新建成的休闲广场因壮观的动态水体——喷泉及现代雕塑、遮荫的大树、夜晚高强度的照明有喧宾守主之嫌。城市园林雕塑、假山、花坛、喷泉在城市景观中的美化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在贵阳的几条重要街道,现代不锈钢雕塑喷泉组合的小品已成为街道的景点及城市现代化的标志。然而,坐椅、坐凳、垃圾箱、路灯、指示牌等服务性设施,在规划设计中也应与其配套。特别是在旅游风景区,年青人席地而坐是一种乐趣,而对于年老体弱者、小孩及一些特殊人群,在一定路途中设置休息设施却是必需的。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含义就是——保护环境,而旅游景观被破坏和消亡的主要原因是旅游区的环境被污染和旅游环境的恶化,只有当旅游环境在自我恢复的条件下适度开发和在允许负荷以内合理利用时,旅游资源才具有可持续性。

    2.2.2 城市绿化是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支撑条件

    城市绿化是城市社会经济和城市社会生活的基础设施,在城市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中具有基础性、关键性的地位和作用。城市绿地具有调节气候、释氧固碳、净化空气、美化环境等生态功能和旅游功能,是一种景观资源。这种景观资源一方面为广大的城市2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是21世纪人类共同关注的主题。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中给予的定义是“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构成危害的发展”。旅游业作为涉及经济、社会、环境的综合性行业,在理论研究和实践工作中都应引入可持续发展理论和战略思想。对于加入WTO后的中国,旅游业在机遇和挑战下,走可持续发展的方向早已明确。2.1 交通业的影响

    自西部大开发以来,贵州加快了道路建设,铁路、公路的增、扩、改建,再加上各新机场的开通,使贵州与省内外的联系更加方便快捷,这极大地提高了贵州旅游业的吸引力。但是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应该与城市总体规划同时进行,防止随意性,否则就会影响正常的日常生活和城市景观,限制城市的发展。此外,景区内不应为了修公路、滑道、索道等不顾后果的乱砍滥伐森林,破坏自然生态环境。大量用缆车交通代替步行交通,大大弱化了游人征服、驾驭自然的能力,而且不分环境(如潮湿地)修筑缆车和索道,如果长年不进行维修管护,安全问题就存在隐患。2.2 城市园林景观建设的影响

    城市园林景观建设是城市建设的主要内容。对于旅游者来说,像北京这样美丽的城市

    居民带来美的享受,满足居民的心理和精神要求,成为居民精神生活中的一部分;另一方面为城市创造一种现代化的游憩环境,景观资源成为游憩资源,城市绿化构成城市的旅游风景线。城市重点旅游地带的景观绿化是城市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贵阳市的人民广场绿地、东山广场等投入使用或正规划建设的几处广场绿地、新建成的河滨绿带以及遵义市的几处城市绿地都是很好的游览观光点。平时这些地方作为当地居民休闲、聊天、娱乐和聚会之地,到节假日和旅游日则可供旅游人群观光和休息。对于城市郊区的旅游地,以及全省的风景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如贵州特色旅游地织金龙宫、黄果树瀑布、梵净山、赤水桫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荔波小七孔自然保护区等地景观资源丰富,植物种类多样,既具有观赏性又是脆弱的生物群落,一旦遭到破坏,其生态多样性就难以恢复,所以在这些地方应该适当控制游人数量,通过科学规划,做到合理的开发利用。

    联系,两者是辨证的矛盾统一体,并在辨证联系中共同改变着两者之间的关系,推动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旅游资源的开发并非一个将非旅游资源的资源转变为旅游资源的过程,而是一个将潜在旅游资源转变成现实旅游资源的过程,这是一个利用与一定程度上改变事物原貌的过程。盲目的、掠夺式的开发造成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生态失衡更是对资源的严重破坏;然而,对资源的过度保护妨碍了旅游发展。因已有的开发造成的破坏,问题严重,社会上出现了为“防患于未然”严禁开发的理论片面强调保护,从而忽视了对资源的开发。过量的保护而没有对资源的开发,不能体现出资源本身所具有的价值,旅游业也就得不到发展。旅游发展需要对资源保护的依赖,保护是开发和发展旅游的前提,保护是为了更好地开发。贵州省旅游资源丰富,其中不少是国家级乃至世界级的。这些资源,就目前的技术条件,要很好地全部进行开发可能还存在一定难度。因此,先进行保护是上策。旅游资源必须经过开发利用,才能招徕游客,也才具有现实的经济意义和社会意义,资源保护需要借助旅游业的发展。合理的科学的旅游资源开发,或对资源加以整修而非令其“自生自灭”以延长其生命周期,以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3结论

    旅游发展和资源保护既相互矛盾又相互

    参考文献

    [1] 罗永常.对黔东南红色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的几点思考.凯里学院学报.[2] 欧 静.贵州省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资源开发与市场.[3] 王茂强,龚雅莉,杨 龙,殷红梅.贵州省旅游资源独特性和共性聚类分析.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4] 李永福.贵州省旅游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研究.地理学与国土研究 [5] 滕建珍,苏维词.贵州省旅游资源特性及其开发.资源开发与市场.[6] 杨蜜蜜 肖进源.贵州省旅游资源特征及合理开发思考.旅游经济.[7] 龚雅莉,王茂强,杨 龙,殷红梅.基于贵州省旅游资源共性与独特性的市场发展战略研究.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8] 魏后凯.加快贵州省旅游业发展的战略选择.经济研究参考2024年第38期

    [9] 肖思瑜.旅游发展与旅游资源保护的关系.《商场现代化》2024年5月(中旬刊).[10] 陈 红 苟世祥.西部旅游资源保护与可持续旅游发展初探.重庆社会科学2024年第6期.[11] 傅培华.基于模糊聚类的旅游资源评估系统[J].科技通报, 2024, 19(5): 392-394.[12]卢兰.张群英.滕建珍.贵州喀斯特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需重视的关键科技问题[ J].经济地理, 2024, 22(5): 638-623.[13] 殷红梅.贵州喀斯特地区旅游资源的变异与可持续利用[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1999, 9(2): 68-72.[14] 苏维词.贵州喀斯特地域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J]1地域研究与开发.2024,20(1)B63~671 [15] 肇博,林眉珍.贵州省旅游资源开发的区域竞争分析及开发对策探讨[C].区域旅游开发与黔中旅游经济发展.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24,301~3061 [16]郭来喜.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经济发展战略研究[M]1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337~3401 [17] 苏维词.贵阳市旅游资源及其开发[J]1资源开发与市场.1998,14(6)B279~2821.[18] 苏维词.开发利用贵州旅游资源的思考[J]1开发,1994,(1~2)B36~401 [19] 苏维词,刘瑞.贵州民俗旅游资源类型及开发构想[J]1经济地理,2024年增刊1



    推荐阅读:
    “自然辩证法”课程题目
    在中共xxx委十届十次全会上的讲话
    生活与哲学第十一课第二框社会历史的主体学案
    医疗办理流程
    温总理2024政府工作报告摘要双语对照[精选五篇]
    中学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