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热门搜索: 祝酒词 借款合同
  •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一号文库

    1-作业与思考题

    栏目:一号文库 来源:网络 作者:情深意重 时间:2024-07-19 09:47:59 下载.docx文档

    第一篇:1-作业与思考题

    作业与思考题

    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2、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社会根源与思想根源是什么?

    3、马克思主义在发展中经过了哪些阶段?有哪些成果?

    1、为什么要学习马克思主义?

    2、如何学习马克思主义?

    3、你如何在现实中运用马克思主义?

    1、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及其现代意义?

    2、如何理解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2、如何理解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1、如何用发展的观点看待当前我国社会发展中面临的矛盾?

    2、联系实际说说矛盾普遍性与矛盾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的重要意义?

    1、如何理解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的关系?

    2、如何理解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的异同?

    1、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旧哲学认识论有何区别?

    2、为什么说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3、运用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的原理,说明现阶段学习和坚持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大意义。

    1、从真理观角度说明对待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正确态度。

    2、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3、如何理解真理和价值的统一、科技与人文的统一?

    1、如何理解自由与必然的辩证关系?

    2、如何理解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关系?

    3、党的思想路线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1、简述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含义、主要表现,并说明坚持这一原理的重要现实意义。

    2、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及其矛盾运动规律是什么?

    3、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何在?

    十1、为什么说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的基本矛盾?

    2、为什么改革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3、为什么科学技术革命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杠杆?

    十一

    1、马克思主义所说的人的本质是什么?举例说明人的本质内涵。

    2、为什么说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3、如何评价历史人物?

    十二

    1、资本的原始积累途径是什么?

    2、劳动价值论的具体内容有哪些?

    3、劳动价值论对当今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有哪些借鉴意义?

    十三

    1、劳动力商品的特点是什么?

    2、资本的本质是什么?

    3、划分不变资本和不变资本的依据和意义?

    4、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的关系?

    十四

    1、剩余价值论的具体内容及意义是什么?

    2、资本主义生产的根本目的以及导致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资本积累的一般规律和历史趋势是什么?

    十五

    1、最能体现资本主义国家本质的对内职能是什么?

    2、为什么说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是维护在资产阶级统治的思想工具??

    3、对待资本主义民主政治应该持怎样的态度和方法?

    十六

    1、垄断是怎样产生的?为什么说垄断没有消除竞争?

    2、为什么说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体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部分质变?

    3、反全球化运动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十七

    1、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有哪些表现?如何认识其原因?

    2、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和再生产周期的特点是什么?

    3、如何理解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实质?

    十八

    1.简述生产的社会性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的不相容性。

    2.如何看待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

    3.为什么说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是一个自然的历史过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4.有人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是“垂而不死,腐而不朽”,你怎么看待资本主义在战后的发展状况?

    十九

    1.如何评价空想社会主义的积极贡献及其局限性?

    2.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的理论基础是什么?

    如何理解科学社会主义学说的科学性和理想性?

    3.如何看待社会主义早产论?

    4.试析苏联解体的教训与启示。

    5.试述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内容。

    二十1.试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选择的理论依据和历史经验。

    2.为什么说社会主义事业不能离开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

    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3.当代世界有哪些社会主义思潮?对他们如何评价?

    4.如何认识当今越南、老挝、朝鲜、古巴社会主义改革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探索?

    二十一

    1、如何看待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未来社会的科学预见?

    2、试概括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

    3、说明共产主义的按需分配实现的可能性。如何评价历史人物?

    二十二

    1、试说明实现共产主义是历史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

    2、“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的关系如何?

    3、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有关原理说明共产主义的实现是一个很长的甚至是充满曲折的历史过程。

    主要参考书目与资料

    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

    52.马克思:《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3.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

    4.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

    5.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6.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7.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第一章《商品》,第二章《交换过程》,《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4卷,人民出版社,2024年版。

    8.马克思:《雇佣劳动与资本》,《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9.马克思:《哥达纲领批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10.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11.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

    12.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13.恩格斯:《反杜林论》,《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14.恩格斯:《自然辩证法》,《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15.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16.恩格斯:《共产主义原理》,《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17.列宁:《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18.列宁:《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19.列宁:《谈谈辩证法问题》,《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20.列宁:《国家与革命》第一章、第五章,《列宁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21.列宁:《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

    22.列宁:《大难临头,出路何在?》,《列宁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23.毛泽东:《实践论》、《矛盾论》,《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24.毛泽东:《论持久战》,《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25.毛泽东:《论十大关系》,《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26.毛泽东:《改造我们的学习》,《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27.毛泽东:《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

    1991年版。

    28.毛泽东:《为人民服务》,《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29.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30.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31.毛泽东:《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谈话(节选)》,《毛泽东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32.邓小平:《一靠理想二靠纪律才能团结起来》,《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

    1993年版。

    33.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34.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24年版。

    35.江泽民:《江泽民主席在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分组讨论会上发言》,《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4年9月8日。

    36.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24年6月27日。

    37.胡锦涛:《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24年版。

    38.中共中央宣传部组织编写:《马克思主义哲学学习纲要》,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年版

    39.陈学明、马拥军著:《走近马克思——苏东剧变后西方四大思想家的思想轨迹》,北京,东方出版社,2024年1月第1版

    40.张世英:《哲学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24年版。

    41.陈晏清等:《马克思主义哲学高级教程》,南开大学出版社,2024年版。

    42.任俊明主编:《新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50年》,人民出版社,2024年版。

    43.孙正聿:《马克思辩证法理论的当代反思》,人民出版社,2024年版

    44.[瑞士]皮亚杰:《发生认识论》,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

    45.程恩富:《现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四大理论假设》,《中国社会科学》2024(1)

    46.赵家祥、李清昆、李士坤主编:《历史唯物主义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47.丰子义:《发展的反思与探索——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的当代阐释》,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4年版。

    48.[美]阿利克斯·英格尔斯:《人的现代化》,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49.历以宁:《资本主义的起源——比较经济学研究》,商务印书馆,2024年6月第1版

    50.卫灵、管文虎:《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4年版。

    51.张国富主编:《政治经济学》,中国农业出版社,2024年版。

    52.戴达远、陶永立编著:《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经济管理出版社,2024年版。

    53.刘崇仪:《当代资本主义结构性经济危机》,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54.徐育苗主编《中外政治制度比较》,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4年版

    55.王振中:《永远的劳动者的圣经:劳动价值论的继承与发展》,中国市场出版社,2024年版。

    56.徐崇温:《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重庆出版社,2024年12月第1版。

    57.林源:《关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理解》,哲学研究,2024(12)。

    58.张勤德:《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四个必须”》,《马克思主义研究》,2024(1)。

    59.李士坤、严宗泽:《认识的本质是反映和创新的统一》,《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24(1)

    60.吴倬:《“真理和价值辨证统一”的教学思路》,《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24(2)

    61.陈新汉:《当代中国价值论研究和哲学的价值论转向》,《复旦大学学报》社科版,2024(5)

    62.石云霞主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导引》,高等教育出版社,2024年7月

    第1版。

    63.洪晓楠、杨慧民主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案例解析》,2024年7月

    第1版。

    64.顾海良、张雷声主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疑难问题解析》,高等教育出版社,2024年7月第1版。

    65.逄锦聚主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师参考书》,高等教育出版社,2024年7月

    第1版.

    第二篇:2024图书资料思考题作业

    图书资料思考题

    第一次作业:

    (本次作业要求初级职称学员答1、2、3、4题,中高级职称学员答3、4、5、6题)

    1.如何进行信息服务业及信息服务职业分类?信息服务行业结构如何? 信息服务以信息为内容的服务业务,其服务对象是对服务具有客观需求的社会主体(包括社会组织和社会成员)。在服务中,这些主体称之为用户。信息服务具有如下的特性: 社会性、知识性、关联性、时效性、指向性、伴随性、共用性和控制性。主要包括:信息资源开发服务、信息传递与交流服务、信息加工与发布服务、信息提供与利用服务、用户信息活动组织与信息保障服务等。信息服务从单一形式的服务向综合性服务发展,从以部门为主体的信息服务向社会化信息服务模式转变;各种专项信息服务和系统化信息保证服务成为信息服务业务发展的一大主流;信息服务向多元化和多样化方向发展。信息服务的体系构成,可以从服务范围、对象、内容和方式等属性入手,讨论基本的信息服务业务。

    信息服务职业类型:通信服务者、信息传播者、文献信息服务者等

    从体制角度划分:公益性信息服务业和产业制信息服务业;从业务角度划分:公共信息服务业、其他信息产业中的信息服务部门、工业产业和农业产业中的信息服务部门、服务业中的信息服务部门。

    2.试述用户信息需求的分布规律。

    用户信息需求规律可以概括为信息需求的静态规律和信息需求的动态规律。前者指某一个时期用户对信息的需求规律,后者指用户的信息需求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1)用户信息需求的静态规律。包括:用户信息需求的分布规律、信息产生量与需求量之间的对应规律、用户的信息需求心理和行为规律等。用户的信息需求心理和行为规律包括:穆斯(Mooers)定律、齐夫(Zipf)最小努力原则、马太效应与罗宾汉效应等。

    (2)用户信息需求的动态规律。包括:用户信息需求的增长规律、用户所需信息的内容变化规律。它又含:用户信息需求的阶段性、用户信息需求随用户知识结构变化而改变的规律和用户信息需求的综合化与专门化。

    3.从社会学理论入手,对其进行综合性探讨,重点在于揭示社会信息流通的基本模式,以便在此基础上研究其中的用户与服务问题。

    (1)信息的社会流通方式。包括:人际信息传播与流通、组织信息传播与流通和信息的大众传播与流通。

    (2)信息交流系统及其特性。信息交流系统的特征:科技信息交流系统的两种交流方式有机结合成一个完整的体系。科技信息交流系统是一个广泛的系统。等级结构是科技信息交流系统最稳定的结构。

    用户的信息获取途径:用户不依赖于任何信息服务系统获取信息、用户借助于信息人员提供的服务获取信息和用户通过“技术”直接使用信息查询设备获取信息。用户获取信息的影响因素:主观的信息意识、客观的工作需要、易用性原则、经济性原则、准确性原则和新颖性原则。

    4.解释:信息意识、信息意志、信息兴趣、信息情绪与情感。

    信息意识则是专指信息使用者对各种信息的自觉心理反应,它使信息用户能够从客观信息现实中引出概念、思想、计划,用以指导自己的信息行为,使信息活动具有目的性、方向性和预见性。

    意志行动的特征表现:行动目的的自觉性和克服达到目的途径中的各种困难。意志的品质决定着意志行动:意志的自觉性、意志的果断性和意志的自制力。

    用户个体的能力是影响个性信息心理活动的一个重要方面。能力是一种个性心理特征,能力的高低会影响一个人活动的快慢、难易和巩固程度。信息活动是复杂的和多方面的,它要求用户具备多种能力,包括观察力、记忆力、理解力和抽象思维能力等方面的综合能力。要测定用户从事信息活动的能力,可从分析信息活动机理出发,找出它所要求的心理特征,然后设计测试项目,进行能力测定。

    概括地说,情绪与情感是人对客观世界的一种特殊的反应形式,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现。用户对信息的情感则是用户对信息的态度,是与自己的信息需求密切相关的。用户对信息的吸收的分类级别:“零”级、“低”级、“中”级、“高”级和“特”级。用户的情绪和情感是既相互区别又相互关联的两种心理活动。

    5.试述我国公共信息服务的跨平台系统构建情况。

    6.信息法律的形式、内容与体系?加强我国信息法律建设的要点有哪些?。

    第二次作业:

    (本次作业只要求初级职称学员答,中高级职称学员不答)..

    1.试述我国信息系统构成。

    国家信息系统及其结构。在长期发展中,国家信息机构具有明确的分工和协作关系,从而构成了国家信息系统结构。为了突出其事业性、公益性和公共性,我们将其称为国家信息工作系统。对于任何国家来说,国家信息工作系统都发挥着主导作用,各国均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发展本国的事业型信息工作系统,所不同的是,系统的结构、运行模式和管理方式,因社会体制和发展状况的不同而存在差异。

    2.试述国内外个性化信息服务的发展趋势。

    (1)个性化信息服务的背景。个性化服务主要包括3个方面的内容:服务时空的个性化,要求按用户信息需求的时空变化组织面向用户的服务;服务方式的个性化,要求按用户个人化信息利用方式来组织服务;服务内容个性化,要求按用户信息需求认识和表达的个性特征组织服务。

    (2)个性化信息服务的特点与类型。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以用户为中心,重视与用户交互,服务方式灵活多样;个性化信息服务类型有个性化内容定制服务、个性化信息检索定制服务、个性化信息显示定制服务和个性化信息推荐服务。

    (3)个性化信息服务的发展。个性化信息服务在国内外正成为信息服务的发展趋势。

    3.信息服务商品有哪些定价方法。

    信息服务商品的定价包括反映信息服务商品生产过程的定价和反映信息服务商品流通过程的定价两大类。

    4.用户信息行为的特征如何?用户信息心理––––行为过程如何?如何利用“内驱力理论”控制用户的信息行为?

    用户信息行为的主要特征:信息行为是人类智力活动的产物,因而可以从认识论的角度加以研究。信息行为由信息心理活动决定,因而可以利用心理学理论方法研究信息心理—行为规律。信息行为始终伴随着人的主体工作而发生,研究信息行为应与研究主体工作行为相结合。信息行为是一种目的性很强的主动行为,对人的信息行为可以从总体上控制和优化。用户的一切信息行为都处于适应信息环境的自我控制之中,他们力图使信息行为最优化。

    用户的信息心理过程:认知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用户个体的信息心理特征:用户个体的信息心理特征主要指用户个体的差异,它表现在用户的能力、气质、性格等方面,受各种社会因素及自然因素的影响。

    内驱力理论是心理学家希尔加(Hilgard)在赫尔(Hill)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的,用于解释生物控制现象。诱发力期望论是心理学家弗雷姆(Vroom)创立的。他将某个人要采取某种行为的内力看作是外界诱发的结果,称某诱发力作用结果。在诱发力作用下,人们产生完成某一工作的期望和行动。用户行为的提前控制是在开展用户服务工作中,时常要预测用户未来的行为,从而实现提前控制,以便于有目的地提供用户所需的信息或对用户进行管理。

    第三篇:信息技术作业思考题

    1.你如何理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你如何认识整合中技术与课程之间的关系?

    答:所谓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将信息技术以工具的形式与课程融为一体,将信息技术融入课程教学体系各要素中,使之成为教师的教学工具、学生的认知工具、重要的教材形态、主要的教学媒体。也可以说是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

    课程整合的过程就是使分化了的教学系统中的各要素及其各成分形成有机联系并成为整体的过程。

    信息技术整合于学科课程绝不是简单的纳入或功能的叠加,也不仅仅是工具或技术手段层面的应用,而是如何将信息技术实际地融入到学科课程的有机整体中,使其成为整体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或成为一个新的统一体。

    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理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1)应该在以网络和多媒体为基础的信息化环境中实施课程教学活动。

    (2)对课程内容进行信息化处理后成为学习者的学习资源。

    (3)利用信息加工工具让学习者改变学习方式,进行知识重构。

    这里需要注意一个问题,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具有双向性,应该是双向整合,即信息技术整合于学科课程和学科课程整合于信息技术,两者应该做到各取所需,前者是研究信息技术如何改造和创新课程,后者是研究课程创新中如何开发和利用信息技术,这个问题十分重要,它涉及到建构信息文化背景里整合型的信息化课程新形态,以及如何利用各学科进行信息技术教育的问题。

    整合中技术与课程的关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一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立足点是课程,不是信息技术,是“课程整合”,而非“技术整合”。二是技术与课程整合不是技术与课程的简单叠加、关联、组合、它应该是一种“融入/融合”的关系,应该体现技术与课程之间“整合”的渗透性、整体性、协调性,是关于技术与课程相互作用“整体的建构、序化过程”。

    三是技术与课程整合不仅仅关注技术应用的有效模式和方法,实际上,还涉及技术与课程目标、结构、内容、资源、实施和评价等方面的关联和多项互动。

    四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并非仅指“学科教学”或“学科课程”的整合,它有远超单学科整合的含义,其目的是利用技术来支持课程实践中的设计、开发与实施,支持学习者和教师通过技术与他人、情境和现实社会之间的互动联系。

    第四篇:《英语教学论》课程作业与思考题

    《英语教学论

    (一)》作业与思考

    第一单元 语言观与语言学习观

    1.What are the three views on language? 2.What are the views on language learning? 3.What are the qualities of a good language teacher?

    第二单元 交际教学原则和任务型教学思想

    1.What is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2.What are the three principles of 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aching? 3.How is TBLT different from PPP? 4.What is 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

    第三单元 国家英语课程标准

    1.What are the designing principles for the National English Curriculum 2024? 2.What are the goals and objectives of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3.What are the challenges facing English language teachers?

    第四单元 备课与写教案

    1.Why is lesson planning necessary? 2.What are the principles for good lesson planning? 3.What are macro planning and micro planning?

    4.What are the components of a lesson plan? 5.What are the 3P’s model and 3-stage model?

    第五单元 课堂管理

    1.What are the main roles teachers can play before, during and after the class?

    2.How to give effective classroom instructions?

    3.What are the different ways for student grouping? 4.How to ask effective questions? 5.How to treat students’ errors in the classroom?

    第六单元 语音教学

    1.What is the goal of teaching pronunciation?

    2.What aspects of pronunciation do we need to teach?

    第七单元 语法教学

    1.What are the major types of grammar presentation methods?

    2.What are the major types of grammar practice activities?

    第八单元 词汇教学

    1.What does knowing a word involve?

    2.How can we present new vocabulary items effectively? 3.What are some effective ways to consolidate vocabulary?

    《英语教学论

    (二)》作业与思考

    第九单元听力教学

    1.What ar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listening process? 2.What are the models of teaching listening? 3.What are the common activities in teaching listening?

    第十单元 口语教学

    1.What are the main characteristics of spoken language? 2.What ar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uccessful speaking activities? 3.What are the main types of speaking activities?

    第十一单元阅读教学

    1.What are the main reading skills?

    2.What are the main reading models for teaching reading?

    3.What types of activities can we use in teaching reading?

    第十二单元写作教学

    1.What are the problems in writing tasks in existing textbooks and classroom teaching? 2.What is called process approach to teaching writing? 3.What are the main procedures of process writing?

    第十三单元综合技能教学

    1.Why should we integrate the four skills?

    2.How do we organize activities of integrated skills? 3.What are the implications for integrating teaching?

    第十四单元语言教学中的道德教育

    1.What does morality involve according to William J.Hutchins? 2.State briefly the four models to moral development.第十五单元语言教学中的评价方法

    1.What is assessment? What are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esting, assessment and evaluation?

    2.What are the purposes of assessment in language teaching?

    3.What are the methods of assessment?

    4.What are the assessment principles?

    第十六单元学习者个体差异与学习策略培养

    1.What is the theory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 What are its implications for language teaching?

    2.What is learner training?

    第十七单元英语教育资源与技术的开发与利用

    1.How to use available resources? 2.How to explore hidden resources?

    第十八单元教材的评估与改编

    1.What are the purposes for the teacher to evaluate and adapt textbook? 2.What are the methods of evaluating textbooks? 3.What are the features of good textbooks? 4.How should the teacher select textbooks? 5.What are the methods of adapting textbooks?

    外国语学院教师教育教研室编写

    第五篇:模块二作业思考题

    模块二作业

    一.什么是教学设计?

    答:教学设计是指运用系统方法,将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的原理转换成对教学资料和教学活动的具体计划的系统化过程(史密斯、雷根,1993)

    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和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方案、试行解决方案、评价试行结果和对方案进行修改的过程(乌美娜,1994)

    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将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的原理转换成对教学目标(或教学目的)、教学条件、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教学环节进行具体计划的系统化过程。

    二、教学设计过程应包括哪几个环节? 答:四个基本环节: 分析教学对象(学习者)。陈述教学目标(目标)。制定教学策略(策略)。开展教学评价(评价

    三.目前学科教学设计存在的问题有哪些? 答:在学科教学研究与实践中,由于受教学系统设计理论的重视程度和应用水平的影响,教学设计普遍存

    项城市

    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教学方案没有明确的设计思想,反映不出理论(特别是现代教育理论)的指导,仍然是经验型的思路;(2)教学目标不明确、不具体;

    (3)教学结构流程反映不出新型教学模式的四个转变(教师角色、学生地位、媒体作用、教学过程等四方面的变化),也反映不出学科教学的规律;(4)没有充分发挥多媒体的教学优势 四.恩施市教学设计要求是什么? 答:(1)抛锚式(2)支架式(3)随机进入式(4)自我反馈式(5)启发式

    五.教学设计基本过程的四个阶段是什么? .答(1)、前端分析阶段

    学习需要分析、教学内容分析、学习者特征分析(2)、学习目标的阐明与目标测试题的编制阶段 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价值观)

    (3)、教学策略的制定阶段

    教学程序、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媒体

    项城市

    (4)、教学设计成果的评价阶段 a、确定判断质量的标准、b、收集有关信息 c、使用标准来评价质量



    推荐阅读:
    1-作业与思考题
    WW年10月,经济工作会议汇报
    上半年全市经济运行分析
    高职“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探索.doc(汇编)
    2024-2024学年小学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2.4利率同步练习
    中学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