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热门搜索: 赠言大全 简历模板
  •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一号文库

    八上语作 答

    栏目:一号文库 来源:网络 作者:红叶飘零 时间:2024-07-30 21:51:09 下载.docx文档

    第一篇:八上语作 答

    第三单元苏州园林1.(1)狓狌ā状(2)犺è(3)犾ò狌(4)犾狌á状(5)犮犺è状(6)狕犺ē状

    2.布局 配合 映托 层次 3.(1)因地制宜(2)别出心裁 4.叶圣陶 潘先生在难中/倪焕之/多收了 三五斗 5.为了取得一幅画的效果。6.(1)具有成立性的成果,有新意,能给人带来愉 悦的美感 有坚固的程序和手法,其成果是具有实际效率的东西,一般可能多量复制(2)花树因花时相同,而造成有的季节没有任何花树开花的悲凉局面 7.一种是“把池沼作为全园的 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一种是水面成河道样子容貌,则安排小桥,布置湖石或种花草。8.(1)使游览者攀缘的时候忘却苏州都会,只觉得身在山间。(2)“鱼戏莲叶间”。9.如要注意园林内各方面的布局是否妥当适宜,合座景物的安置是否自然合理等。故宫博物院1.(1)湛(2)矫(3)磬(4)迥(5)绚(6)銮 2.(1)屹立(2)接见(3)掩映 3.(1)改为:故宫修建群规模宏大壮 丽,修建精 美,布局同一(2)改 为:重重 殿宇,层层楼阁,道道宫墙 4.示例:龙飞凤舞 龙蟠虎踞 刀山火海 一语道破 望子成龙 龙吟虎啸 5.说明太和殿高大、宽绰、面积大,雄伟壮丽。6.修建精 美,彩画绚 丽。7.端坐。威严。8.由于太和殿是封建皇帝行使统治权柄和举行重大仪式的场所,位子分外严重,此外,它在整个修建群中最具代表性。9.略(辩驳故宫留星巴克者可从“给故宫乃至中国带来了形象上的损害”方面考虑;支持者可从“简单游客”角度阐述。)说 “屏”1.(1)擅(2)帷(3)憩 2.(1)缓冲(2)显露 3.C 4.汤显祖 杜丽娘 柳梦梅 关汉卿窦娥冤 5.“帘”的诗情画 意,变化无 端,“帘”所起的 “隔”的作 用,关于“帘”的韵事,各种“帘”的不同美感。6.赞叹帘对于修建掩饰的严重意义,唐龙暖宫孕子丸。即使是设计专家也很看重;同时也指出了贝聿铭对中国文明的深厚感 情。7.喜 爱、向往和赞赏之 情。8.多处援用古诗词,使文章具有浓浓的诗意和风韵;同时也使作为传统文明用具的“帘”更加富饶文明内蕴。9.如秦观的《浣溪沙》既写到了屏也写到了帘:“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淡烟流水画屏幽。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宝帘闲挂小银钩。”

    单元温习1.(1)驻(2)纳 销(3)迥缀 2.C 3.A 4.(1)便引诗情到碧霄(2)浮云游子意

    (3)晴川历历汉阳树 芳草萋萋鹦鹉洲(4)示例: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5.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各地园林或多或少都受到苏州园林的影响,所以鉴赏园林不能错过苏州园林。想知道暖宫孕子丸哪里有卖。6.示例:穷冬里看到春光 难过中看到幸福 7.宏伟、宏伟,布局严密、协调,富于艺术魅力。8.(1)运用比喻的手法,表现了镜廊制造的优美的景观带给人的到家、古怪的感觉。(2)运用数字说明和对比说明,写出了到凡尔赛宫来的各国游人络绎不绝。9.没有离题。写大花园的美景正是为了表现凡尔赛宫不仅正宫宏伟、宏伟,连内部环境也非同一般,更加出色了凡尔赛宫的独特魅力。10.表现了凡尔赛宫不仅修建、掩饰吸收人,它在历史上还具有特殊的位子、严重的意义。11.(1)美景(2)旅店(3)适逢(4)终究 12.B 13.(1)缺憾的是我不是你的同族父老,否则要像父亲教育儿子一样谴责你。(2)你自以为有才 学,如此自豪地对 人,你以为中了个进士就到顶了 吗? 14.萧颖士是一个恃才傲物、没有涵养的人。15.略

    第四单元大自然的说话1.(1)孕(2)匿(3)萌(4)翩(5)融(6)莺 2.(1)文中指各种花一个接一个关闭。(2)文中指春、夏、秋、冬,一直循环。3.B 4.纬度、经度、高低分歧、古今分歧。5.(1)秋冬之交,天气晴朗的地面,在一定高度上气温正比低处高。(2)由于冷氛围斗

    劲重,在无风的夜晚,冷氛围便向低处 流。6.不 能。由于这几段文字是依据由主到 次(或由空间到时间)的顺序来写的。7.说明经度的分歧是影响物候的因素之一。8.示例:树木抽青,剖明初春光临。古怪的克隆1.(1)胚(2)蜍(3)泌(4)匐(5)栖(6)椎(7)衍(8)濒 2.(1)共 供(2)积 集 3.(1)相安无事(2)不敷为奇 4.B 5.①克隆可能有用地孳乳具有“高附加值的牲口”;②克隆可能用来挽救珍稀动物;③克隆对于人类疾病的防治、寿命的延伸具有严重意义。

    6.形象地说明克隆技术会给人类带来极大低廉甜头。7.可能从以下 几个方面思考:①迷信是一把双刃剑,既可造福人类,也可殃及人类;② 迷信的兴盛越来越从自然界迫近了人类本身,越来越深切地触及人类的伦理、道理和法律以及人类心灵,如克隆人题目;③ 迷信的兴盛也会引发人类品德伦理观的变革和更新。(不求有同一的答案。)8.克隆技术造福人类及人类对克隆的思考。9.略(要有明确的见地,并自圆其说。)阿西莫夫短文两篇1.(1)骸(2)褶(3)溯(4)劫(5)壳(6)汐 2.(1)分裂(2)撞击 3.(1)置之不理(2)一窍不通 4.(1)所以(2)而且 5.指有强壮能量和破坏力的流星雨的撞击。6.①强壮的流星雨引发的自然灾难;②战争、火山发作和地 震。7.说明了流星雨有强壮的能量和破坏力这个特质。8.① 考古的最新发现证实,强壮的流星雨引发的洪水和绵亘几千里的森林大火,使那时地球上最进步前辈的文明毁于一旦;② 地舆研究方面没有找到相关的地震或者火山发作的无力证据;③ 维克特· 克拉博的新发现进一步证实了这种实际。9.示例:①进行迷信研究,必要永无尽头的探索精力;②进行迷信研究,必要艰苦的努力。生物入侵者1.(1)劫(2)栖(3)斓(4)咎(5)竞(6)衷 2.(1)文中指夏威夷岛上的鸟类必定要遭遇祸患,想逃也逃不脱。(2)文中指蛇、蜥蜴、山猫等盘踞山林。3.A 4.(1)鸠 鹊(2)李 桃(3)螳螂 黄雀(4)小鱼吃虾米 5.原本生活在异国异乡,经过非自然门路迁移到新的生态环境中,破坏该地区原有的生态系统,看着动脑子。给人类社会造成难以估量的经济损失的生物。6.“前者”指来自亚洲的天牛,“后者”指来自南美的红蚂蚁。7.更合座地说明了“生物入侵者”对自然生态的危害和给人类社会造成的经济损失之大。8.什么是生物入侵者及其危害。9.略 20 落日的幻觉1.(1)遐(2)绮(3)殷(4)绚 2.C 3.(1)陈情表 太阳快要落山了 朽迈的人行将死亡或腐朽的事物行将消亡(2)李商隐 西下的太阳无穷到家,只是再到家,也已接近黄昏时刻 维持不了几多时间 4.(1)天地面现出蓝灰色暗弧,暗弧外面有亮弧。(2)太阳变扁。5.光线散射和波光长短原理。人眼的叠合效应。6.(1)“以上”表示 局限,准确地说明紫色光被散射高于红色光的倍数。(2)用比喻说明,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日落时太阳的形状。7.运用数字精确地说明了折射的酿成原因,以及折射使落日呈现的形状。8.譬喻古诗“长河落日圆”,自己也要动脑子哦。巴金的散文《海上日出》等。

    单元温习1.C 2.D 3.(1)萌发(2)取代(3)撞击 4.C 5.(1)云外一声鸡(2)门前流水尚能西 休将白发唱黄鸡(3)夜阑卧听风吹雨 6.说话表达不清楚 写作方针不明确 7.略(环绕“技术激动了资源的开发和操纵,资源必要在迷信技术的领导下可持续开发和操纵”谈即可。)8.剖明森林资源告急,前景令人忧虑,同时告诫我们要保护森 林。9.“照旧”强调了砍伐者执迷不悟以及拯救森林工作的艰辛 性。“依然”强调绿色疏通的长 期性。10.好。①拟人化手法出色森林资源破坏惨重,“陨涕”更是对砍伐者的无言控 诉;② 设下悬念,引起下文。11.(1)才(2)吃饭(3)就

    (4)造访 12.C 13.(1)有个副将用一千两银子买了一座玉制的钟,听说彭雪琴到了,赶忙捧着

    往里跑,慌乱中玉钟“砰”地掉到地上。(2)他交代开饭,桌上是自己园里种出来的蔬菜,中心仅放一盘肉罢了。14.他 出访时穿平民衣 服;面对山珍海味不下 箸;穿破的粗绸 衣;上级撤去华贵物品才敢接待 他。15.略

    第六单元短文两篇1.B 2.(1)交相辉映(2)四季(3)散失(4)夷愉的样子(5)共同、全部(6)交错纵横 3.(1)清流见底 五色交辉(2)积水空明 藻、荇交横(3)陶弘景 苏轼 东坡志林 4.略

    5.(1)考虑、想到(2)只是 6.庭院中的月光宛如一泓积水那样清亮透亮,水中水藻纵横交织,原来是绿竹和翠柏的影 子。7.示 例:赏月的欣 喜、漫步的 安闲,贬谪的悲苦、人生的喟叹……

    8.示例:①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②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③可怜九月初三 夜,露似真珠月似 弓。(白居 易《暮江吟》)④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戴叔伦《兰溪棹歌》)9.① 和伙伴离别时依依惜别的情感。你知道暖宫孕子丸的副作用。②清冷的秋夜里凄凉的心 情。③对自然景物由衷的热 爱。④处境孤 独,但顽强 不屈、凛然恐惧、傲岸清高的精力。观 潮1.C 2.(1)农历十六日(2)几乎,将近(3)穷尽(4)踩(5)一点也不能(6)去,往 3.D 4.C 5.(1)画着文彩(2)岸边 6.(1)(他们的身影)在万仞高的风平浪静中忽隐忽现。(2)饮食和各种货物的价钱都比平常加倍的高。7.表现了吴中健儿弄潮献艺技艺超凡。8.以人多马众正面烘托出浙江潮的壮美,说明水军操练及吴中健儿的才气高强,人人都想一睹为快。9.特质:气势大,壮阔,强烈彭湃,江水泛白。湖心亭看雪1.C 2.D 3.张岱陶庵梦忆西湖梦寻 4.示 例: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 新燕啄春泥/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黑云翻墨未遮山 白雨跳珠乱入船 5.(1)这(2)全,都(3)酒杯(4)旅居 6.(1)在湖中若何还能碰上(您)这样(有闲情雅致)的人呢!(2)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像您一样痴的人呢!7.一个“独”字,充斥闪现了作者遗世独立的高洁情怀和不随流俗的生活方式。8.停当。如此大雪天竟独去湖心亭,足见他 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 乐,痴迷于世俗之外的雅情雅 致。9.(1)①⑤⑦(2)②⑥(3)③(4)④

    30诗四 首1.(1)扛着(2)只须(3)飘飞的蓬草(4)爱(5)迟钝(6)登楼 2.(1)白头吊古风霜里(2)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3)山随平野尽 江入大荒流 3.(1)王昌龄(2)陶渊明 4.晨兴理荒秽 带月荷锄归 5.“带月荷锄归”,劳动归来的诗人固然只身一人,却有一轮明月陪伴。月下的诗人,肩扛一把锄头,穿行在齐腰深的草丛里,这是一幅多么到家的月夜归耕图啊!其中弥漫着诗人心情的愉快和归隐的自 豪。6.依据自己的志愿 生活,不想在那浑浊的实际世界中落空自我,即使做一个农夫也比在官场“为五斗米折腰”强。7.①“更”是“再”的意 思,写出了诗人要友人多喝一杯又一 杯,表现了诗人对伙伴的留恋之 情。②一个“合”字,写出了绿树环抱相拥的神态,出色了村边绿树繁茂,风景无穷到家,表现了诗人对农家生活环境的嗜好之情。

    单元温习1.B 2.(1)这(2)散失(3)考虑(4)画文彩(5)几乎(6)酒杯 3.A D 4.(1)长河落日圆(2)江入大荒流(3)水中藻、荇交横 5.(1)《陶庵梦忆》 《东坡志林》(2)郦道元 陶渊明 6.略 7.(1)快(2)延伸 8.(1)若不是在正午、半夜的时候,连太阳和月亮都看不见。(2)在秋天,每到初晴的时候或下霜的清早,暖宫孕子丸的功效。树林和山涧显出一片清凉和寂静。9.连绵一直,遮天蔽日。10.(1)水流缓慢。(2)江水澄澈,风景妩媚。(3)猿鸣幽凄,山谷空旷。11.A B 12.B 13.(1)你莫非是偷来欺骗我的吧?/你难道不是偷窃来欺骗我的吗?(2)这不是你的钱,一定是上天犒赏给这位贤 良的母亲养老 的。14.不贪 财;正义不徇 情;重视子女品德的培 养。15. 多、密。16.写出了蝴蝶飞来飞去舍不得离开、黄莺袒自若地歌唱的到家景象;表达了作者因五彩缤纷的春花而乐而忘返,心中充满无穷欢乐的情感。17.略

    第二篇:八语上教案

    l、滋

    味 【教学构想】

    这是一篇回忆性散文。本文写的是作者儿时生活中两件有滋味事。

    两件事两种滋味:前者是无滋味的痛苦,后者是有滋味的幸福;前者是满心盼望,临了却毫无感觉的懊恼、难受、失望;后者苦熬苦等终于让人感受到新鲜、刺激、的感性认识,感官上的感觉,缩短文本与生活的距离,才能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所以,导入新课是很有必要的,体现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再者,检查课前的预习,既可促进学生更好地进行个性化阅读,又可提前告知教师学生对文本的理解程度,为后面的教学作了学情准备。)

    二、整体感知

    美丽。正是通过对“品尝”两种不同滋味的描写,表现了这样的中心思想:无论是感觉不到的滋味,还是感受到的新鲜、刺激的滋味,都是生活的滋味,而只有经过自己主动努力体验,获得的才是最美的快乐。这就是作者的写作意图,这就是这篇朴实的文章所表现的深刻内涵。【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自主合作探究文章的主旨。

    2.体会文章生动的描写及简练的议论及表达效果。3.联系生活获得生活的感悟。[教学重难点] 重点:联系生活,品味关键语句,体会情感。

    难点:从两件事得到的不同滋味中去思考作者要表达的深意。[教学安排] 两课时

    1.快速阅读,认清思路,合作、探究了解文章重要内容。2.品味生动的描写,联系生活揣摩人物内心,体会人物情感。3.拓展思维,培养学生感悟生活的能力。

    4.读写结合,根据自身情况,对“幸福”作出个性化的解读。引导学生走进八年级语文世界,走进“幸福”的单元。

    1.生活是多姿多彩的,生活是美妙的,它需要我们仔细去品尝,去体味,不管是酸甜还是苦辣。体味生活的滋味,体味成长的感觉。

    2.教师提问:生活中你有哪些值得回味的事?这些事带给你什么感觉? 3.整体感知文本内容:

    ① 检查预习,梳理字词,排除阅读障碍,不理解的地方作记号。②学生自主提出问题。

    (幸福的滋味是抽象的,只有使之与生活的不同滋味联系起来感受。只有调动学生

    1.教师整理学生的问题,学生讨论、合作、探究,初步解答。a.这篇文章的“我”是谁?写的事和“我”有什么关系? b.文章写了哪两件事?用简练的语言概括。

    (本文写的是回忆儿时两件有滋味的事,内容生动、有趣。学生有似曾相识之感,容易引起共鸣。内容明白易懂,可要求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快速阅读,理清思路,从结构入手,分析概括归纳。教学时应放手,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画出能引起共鸣的语句。

    (朗读是语文学习的第一步,或简或繁,或易或难,都是通过出声的朗读来加深印象的。朗读中圈、点、勾、画、批为后面的朗读作了准备,推动了课堂教学的发展。)

    三、进一步阅读,完成以下阅读任务

    1.清楚“我”是在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吃杨梅的? 2.我是怎样吃杨梅的?

    3.我是怎样焦急地等待放烟花的?

    4.根据文中相关语句,想象“我”放烟花的动作、神态,体会“我”的心理。(这一板块是在整体感知之后进一步挖掘文章内涵。从文本语言入手提出新的问题,为进一步品读课文作铺垫。)

    第二课时

    一、品读课文,感受课文生动的描写

    1.自主选择品味点,进行比较朗读。学生各自交流品读语言的体会。

    (方法:全班分为6小组,每组6.-8人,进行研读、讨论,要求对第一课时中圈、点、勾、画的地方认真揣摩,体会作者意图。)

    过程:第一步,学生自读所选择的品味点;第二步,小组内探究、讨论、交流。2.师生共同探究,形成共识。

    (学情预想:学生可能找出值得欣赏的句子,但又不能说出好在哪里,此时需要教

    师指导。)方法指导:

    品味语言与领会主旨是一脉相承的,作者往往会自觉不自觉地在词、句等方面来表达特定的含义。教师要引导学生多角度去品味,从而体会语言的美妙。例如: 达,“我”的感悟的句子,想一想如何理解。

    2.从内容着墨多少比较看,为什么“放烟花”比“等待放烟花”文字反而少?这样写有什么用意?

    3.从两件事给人的感悟比较看,一是无滋味的痛苦,一是有滋有味的幸福,截然①动词的妙用。

    浅——从一个孩子的眼中看出杨梅逐渐变少的动态。塞——单纯地往嘴里放,而没有咀嚼、回味的过程。滚——与杨梅外形一致,在脑海中一闪而过。举——骄傲地、兴奋地要让人看到。涌——焦急等待后的喷涌而出。②副词的特殊作用。

    “可惜”——“终于”——“终于”写出了度日如年的心情突然得以释放的兴奋。③对比的鲜明。

    没吃到杨梅写杨梅的诱人。吃杨梅时的贪婪。吃完杨梅后的无味感觉。④童话式的描写。

    像喷泉、金黄色的雨、金色的火焰、风中摇摆的稻穗„„ ⑤天真幼稚的内心世界。

    “那些五颜六色、花花绿绿的炮仗„„” “我下决心„„让他们大吃一惊。” “恨不得马上把它点着。”

    “我整天心神不定,魂不守舍。”

    “总算熬到„„,草草吃几口,„„溜„„” “我甚至觉得天已经快要亮了。”

    (本板块教学旨在培养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感受语言的表达效果。语文教学离不开对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任何思维的表达都是通过语言来表达的,语言是思维的外壳,要正确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就必须注重语言的品味。以上教学中结合学生实际,学生自主合作与教师方法指导点拔相结合,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教学中体味到语文的语言美。)

    二、研读课文,明确写作意图

    1.从表达方式看,本文是回忆性散文,除了叙事之外还运用了议论,画出直接表

    相反又为何放在一起,这表达了什么思想?

    4.为什么写完放烟花后没有像写完第一件事后那样归纳?无奈的感觉相当深刻,快乐的时刻无以言表。感悟生活,体味快乐,幸福就会像童年“金色的火焰”“把周围黑暗的夜空照得雪亮”。

    (本板块教学是因为学生对主旨、对作者写作意图的把握存在很大困难,但这又是文章教学的重点,教师应引导学生在研读中提出问题,在讨论中解决问题,在讲解中明确问题,因势利导,明确中心。这正如文中表达的那样,没有经过自己的咀嚼体味,就不会对文本、对教材、对语文教学产生滋味,无滋味的教学是不会给人愉快的,那就更谈不上思想情感上的熏陶。)

    三、教师小结

    “新课标”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不仅要求每一个个体有良好的阅读习惯和基本的阅读品质,而且还要善于激发学生表现的欲望和探索的欲望,探求文本的含义,探求作者的人生观、价值观,从而使学生在读书中做人,实现为学为人的统一。本次教学既给学生自主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又提供了合作交流,讨论探究的机会。

    四、结合生活,展开联想

    ①读了本文后,你对幸福有什么新的认识?

    ②你的生活中是不是也有值得忆起的往事呢?把它讲给同学们听。

    (“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到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的启示。”课后作业的设计注重了学生对自然和社会观察与思考能力的培养,注重了读、写的有机结合以及语言的有效训练。)【教学后记】

    新课标下的阅读教学随想

    在《滋味》这一课的教学中,我深切地领悟了语文教学只有从人文关怀出发,才能真正体现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学科特点。

    这是一篇文字浅显、内容朴实无华,意蕴却相当深刻的回忆性散文,学生理解内容并不困难,但问题就在这里。阅读能力强的学生才会发现问题、表达问题,应引导他们向阅读的深层迈进。同时联系生活,由课内走向课外,把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与情感的教育结合起来.真正实现阅读教学的最高境界:在读书中学会做人,在做人中学会读书。

    在整体教学中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一、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充分尊重学生个性化的阅读,在平等对话中激活学生的思维。

    二、遵循“整体式阅读——赏析式阅读——联想式阅读”三步骤。把握思路,明确内容。品味语言,形成风格。联系生活.内化知识。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注意了新课标三个维度的落实,注重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的培养,使学生学有所得。.短文两篇 【教学构想】

    《走,看云去》是一篇托物咏志的抒情散文,在教学中要注意以下3个问题。1.品味语言。

    对语言的品味不仅要引导学生感悟词语本身的意思,更要引导学生揣摩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深层含义,在教学中我采用的方法是:初读感受——品读领悟,让学生在读中去感知,在读中去品味。

    2.体会思想感情。

    通过对语言的品味,让学生体会情感,揣摩作品内涵,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3.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强调自主阅读,合作交流,质疑探究。在学习的过程中,分小组进行讨论,充分发挥每名学生的自主性。然后,教师再引导学生进行组与组之间的交流合作,使探讨的问题更深入,更有代表性。最后再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总结。【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根据理解,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品味重点词句在文中的意义。

    3.理解短文的内容,领悟作品的内涵,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4.学会合作、交流,在阅读中体会阅读的方法,提高阅读的能力。[教学重难点]

    重点:在读的基础上,品味重点词句在文中的含义。引导学生感悟并珍重人生的“第一次”。

    难点:在自主阅读,分组合作、交流的基础上,领悟文章的内涵,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

    [教学安排] 两课时

    1.由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老师配乐朗诵,激发学生的情感。

    2.生生对话,师生对话,共同探讨。通过合作、交流,将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引向深入。[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感知 1.看一看:

    放多媒体课件,让学生观看丰富多彩、变化多姿的云彩,通过视角的感受调动学生学习的情趣。看完后,请学生用优美的词浯描述所见到的景象?(设计此环节的目的是创设情境,用美丽的画面去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然后,组织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再现所见到的景象,既是对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锻炼,也是为下面的语言品味蓄势。)

    学情估计:用语言描述云的画面时,教师可以同学生一起进行,若有少数地方用词不准,师生可以共同交流、探讨,借此营造一个共同交流的氛围。2.读一读:

    在轻音乐伴奏下,教师有感情地范读课文。然后让学生有感情地读一读,并找出自己喜欢的段落。

    二、领悟 3.品一品:

    ①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段落,说说喜欢的理由,小组之间合作、交流。

    要求:找出自己喜欢的段落或语句,在四人小组内交流,读一读,品一品,说一说自己喜欢的理由,若有意见,小组内解答不了,提 出来全班共同讨论。

    ②组与组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教师适时予以点拨。

    学情估计:①学生们提出的问题可能过散,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要进行引导与归纳,使学生的提问更典型、更有探讨价值;

    ②只能泛泛地说某个词或某个句子的好,具体的品味还不会。③品味语言脱离具体的语言环境,随意地拼凑一气。

    应对办法:①对词或句子的品析可以从修辞、情态或含义等角度人手,如果学生还不能领会,教师可以示范。如“沿一路柳丝轻拂的长堤,我们潇洒地逃出喧闹的城市”。句中的“潇洒”一词就写出了我们追逐大自然的风度,暗示了我们融人大自然的快乐的心情。其中的“逃”字是指我们尽快的、义无反顾的动作,表达出对喧闹城市的厌烦和无奈,同时也透射出了我们的渴望、追求与青春的冲动。②学生如果脱离了具体的语言环境,教师可以礼貌地提醒他将语句放入具体的文段里去,结合上下文的意思来揣摩。

    (本环节是重点,教师应引导学生用自主、合作方式学习,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意识,同时教师的引导与指点也非常重要,教师要适当地进行指导、点评、补充与归纳,这里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指导提示:

    ①“生命美丽地活在大自然的风景里”。美丽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提示:健康,富有朝气的意思。

    ②“懒散的慵倦不属于我们,发霉的记忆不属于我们,畸变的生活不属于我们,虚假的面具不属于我们。”属于我们的是什么? 提示:勤奋、向上、健康、真诚。

    ③“躺不住那就起来吧!尽兴地唱或者欢乐地跳!太阳为我们打着金色的追光。”为什么躺不住呢?(太高兴)为什么太阳会为我们打着金色的追光? 提示:暗示太阳不再是太阳,太阳好像和我们一样,景和人融合于一体。

    ④“我们是云!一朵一朵活生生水灵灵的云!一朵一朵飘在春天里映着阳光的云!一朵一朵永远年轻永远充满活力的云!”这句话表达作者怎样的一种情感? 提示:写出了云“活生生”、“水灵灵”、“充满活力”的特点,作者从看云到宣称自己是云,表达了自己对云的喜爱。抒发了自己豪迈的情怀。

    ⑤“有了一种追寻的勇气,生命便永远年轻;有了一颗年轻的心灵,生活便永鲜

    嫩!”这句话仅仅是赞美云吗?清联系全文谈谈自己的理解。

    学情估计:上述④⑤两个句子学生若不能提出,教师也应引导学生在精读第lo、11自然段的基础上,通过找重点句的方式将上述两个句子找出来,然后再加以引导。

    2.想一想:④⑤两句实质是写什么?请联系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a.文“我们是云”可以看出这里写的是我们少男少女们,由“生命便永远年轻”、“生活便永远鲜嫩”进一步地证明作者是借“云”写“少男少女”的情怀。

    b.借“云”表达少男少女的什么情怀呢?追溯上文,可以看出是一种“活生生”的、“永远年轻永远充满活力”的情怀,紧扣②句。可以看出是抒发少男少女的有了追寻,生命便年轻,生活便鲜嫩的豪迈情怀。通读全文知道“有追寻的勇气”,“有一颗年轻的心灵”既是作者对云的赞美,更是作者对有活力有追求的少男少女们的赞美,“生命便永远年轻”,“生活便永远鲜嫩”既是对现实拥有的

    赞誉,又是表达对少男少女的殷切希望。在文中,作者借所托之物——充满活力的云来抒发想抒之情——赞美有活力有追求的人,以写云赞美人,在景中寓情,情随景生,使所托之物和所咏之志完美地融合。

    (这一环节教师的引导是教学的难点。为了突破这一难点,教师在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基础上,应适时适当地予以点拔,以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三、运用 1.议一议:

    作者赞美少男少女的有活力有追求,那你觉得怎样的人才算是有活力有追求的人呢?你身边有这样的人吗? 学生回答提示:

    ①热爱生活、热爱学习的人就是有活力的人。

    ②不怕困难,敢于战胜困难,并不断努力奋斗的人,就是有追求的人。

    ③身边有很多这样的人,譬如名人、亲人、同学等。(设计主题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师生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学会了从修辞、情感、含义等方面品味语言,初步掌握了一点品味语句的方法。同时,通过对本文的学习,懂得了作为青年人要有活力有追求,要有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2.练一练:

    ①请你选择最喜欢的段落,力求在3分钟内背下来。

    ②根据你的体会和记忆,以《走,看雨去》为题,仿写一个片段。(设计此题的目的是为了张扬学生的个性,将读写结合起来。)

    第二课时

    一、感知

    1.谈一谈:

    同学们,你们吃过西红柿吗?它不但味道鲜美,而且营养丰富。但这种营养丰富的食物据说最早只是作为一种观赏植物,因其叶子发出难闻的气味,被怀疑有毒,人们不敢碰,更不敢吃。真应该感谢那位第一次吃西红柿的法国画家,他当时的勇气决不亚于视死如归。正因为他那“第一次”,才使西红柿成了我们餐桌上 的佳肴。相信每位同学都拥有很多很多的“第一次”的感受,那么,我们应该怎样看待我们生命中的“第一次”呢?相信周素珊的这篇

    《第一次真好》可以给我们一个很好的启示。2.读一读(整体感知):

    ①点生朗读,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并给学生正音。②自由默读课文,用笔记录下有疑难的问题。

    二、领悟 1.议一议。

    ①将自己的疑难问题先在小组内讨论,使所提问题更明朗、更有价值。②将小组内有疑难的问题或者有价值的问题提出来集体讨论。

    (鼓励学生多角度提出问题,而且力求使所提问题有价值,教师对所提问题可以进行归纳。以下几个问题如果学生不能提出,教师也应帮助学生提出。)指导提示:

    ①本文讲了哪两件事?这两次的“第一次”作者有什么样的感受?

    提示:第一次看柚子树和第一次看孵雏,喜悦与新奇,一新鲜而刺激。②无论是什么样的第一次,作者都希望我们“珍重第一次”,为什么要我们“珍重第一次”呢?

    提示:因为生命中的第一次愈多,生命也就愈多姿多彩。

    ③为什么第一次的经验不一定都愉陕?感觉不愉快的第一次就不要尝试吗? 提示:因为第一次的经验也有可能是失败的,感觉不愉快的第一次可能是有益的,我们也应该大胆去尝试。2.想一想。

    作者在题目中说“第一次真好”,在文章酌结尾写道“生命中的第一次愈多,生命也就愈益多姿多彩”那么你是如何看待“生命中的第一次”呢?(设计此问题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将学习与自己的生活联系起来,进而引导学生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学生的回答可以是多方面的,教师应适当予以总结。)引导小结:在生活中,我们既要乐于接受“第一次”,也要善于选择有益的“第一次”,我们既要勇敢去面对“第一次”,更要善于创造“第一次”,我们要在一个又一个“第一次”中去认识自我、实践自我、完善自我,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快速成长。

    三、运用 1.同学们,我们从出生到现在经历了很多第一次,比如第一次上学,第一次做饭,第一次流泪,那么,在这么多的第一次的事情当中,请你说一说印象最深的那一次?

    2.是不是所有的第一次我们都要去尝试?为什么?

    提示:不是,有些明知道去尝试就有害的第一次就不要去尝试,譬如有些人第一次去尝尝毒品的味道当然是不对的。

    四、布置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后记】

    通过本课的教学,我注重了三点:

    1.强化了学生对语言的品味。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都突出了“语言品味”这一教学重点。

    2.注重对情感的体会。《走,看云去》是一篇托物咏志的文章,学生除了对语言层面的品味之外,更重要的是对文章思想情感的把握,在教学的过程中,我紧紧抓住第10、11两自然段的重点语句,并以此为突破口,引导学生透过对两自然段的品味,体会作者的写作目的。通过《第一次真好》中的教学,教育学生要敢于尝试有益的“第一次:,要珍惜“第一次”。

    3.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了学生敢于思考、敢于质疑的习惯,让学生体验到了学习的快乐。

    在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们自主阅读,自由质疑,探讨寻求答案,开展了小组内、【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体会景物描写对表达中心思想的作用。3.感受文中的思想内涵。[教学重难点] 小组间、师生间的合作与交流,这样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本节课的教学之中我觉得有下述几方面需要改进:

    1.学生自主阅读和自主解读。有时有些散,教师应充分考虑到予以学生恰当的引导。

    2.教育要面向全体,有部分学生没有完全参与讨论,教师应想办法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3、社

    戏 【教学构想】

    学生在学习鲁迅的这篇篇幅较长,内容较深,时代气息不浓的文章时,老师能否找到一种办法来唤起学生学习本文的兴趣和热情呢?又

    怎样让这堂课开放而有活力呢?于是我考虑到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注重对文本的阅读,给学生充分阅读的时间和空间,在阅读活动中,让学生展开思维,体会、理解、感悟、思考,这样才能理解材

    料,理清层次,体会作品的深刻内涵,这样本文的主旨就不难理解了。

    2.引导学生走进文本,积极探索,主动实践,大胆表现自己的感悟、心得,和作者产生情感的共鸣,这样就会注重学生的个性检验,凸现新课标的倡导精神。

    3.语言的品味,理解景物描写对表达中心的作用是重点,让学生在已有的阅读基础上细细品味,引导学生从字句、修辞等不同的角度

    去品味,不光品味到其中的景色美,还能品味到其中的人性美等。

    重点:体会景物描写对表达中心思想的作用。难点:正确把握作品深刻的思想内涵。[教学准备]

    1.查工具书,扫除字词障碍。

    2.查阅有关绍兴“社戏”的资料,了解这种乡村戏剧。3.搜集鲁迅的有关文章,并将优美文段摘抄下来。[教学安排] 三课时 [教学步骤]

    一、激发兴趣,导人新课

    (播放《童年》的音乐)师:同学们,童年是我们最值得珍惜和回忆的美好时光,童年的生活犹如一幅五彩斑斓的图画,犹如一个欢快

    跳跃的音符,这儿有一首诗是这样来写童年的:“童年是七彩的梦,’伴我在床头玩耍,童年是弯弯的小船,载我在知识的海洋里遨

    游,童年是快乐的小鸟,张开翅膀,携我在自由的蓝天上飞翔,现在啊,童年却是一枚小小的铃铛,不管春与夏秋冬,永在我记忆的

    深处。(音乐停止)

    是啊,人们回忆往事,总是充满一种浪漫的理想色彩,即使像鲁迅这样的斗士,回忆起童年的往事,笔调也是温馨的,这可从鲁迅的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看出来,今天我们就一起研读鲁迅先生的《社戏》,看看文中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富有诗意般语言的导语,营造出一种轻松愉快的气氛,可迅速激起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关注教材,引发求知欲望,调动学生学习 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请同学们自读课文,自选一个角度,概括一下全文的内容,力求用最简洁的语言来表达。

    分四人小组合作解决。

    (提示:可从

    “时间”、“事情”、“怀念童年的原因”等方面去思考。)生l:围绕课题,从时间的角度来看,全文这样安排的:看戏前——看戏——看戏后。

    生2:从事情的角度来看:随母归省——钓虾放牛——戏前波折——夏夜行船——船上看戏——归航偷豆——六一公公送豆。师:归纳得非常准确,你怎么知道是夏夜? 生1:文中写“消夏”。生2:扫墓完毕之后。生3:罗汉豆成熟。生4:两岸的豆麦。

    师:那么准确地说应该是什么季节? 生齐答:春末夏初。

    师:本文的详略是怎样安排的? 生l:详写的有:戏前波折、夏夜行船、船上看戏、归航偷豆;略写的有:随母归省、钓鱼放牛、六一公公送豆。师:为什么要这样安排? 生l:因为从题目来看课文主要写看社戏,与此紧密联系的详写,关系不大的略写。师:很好,我们写作也应该这样围绕中心去选材。

    (本文篇幅相对较长,内容丰富,学习这类文章,首先应理清脉络,分清主次,培养学习的发散思维,从不同的角度筛选信息,这很重

    要,也是基本的学习方法。)

    三、细读课文,情感共鸣

    师:请同学们再读课文,每读一段,就以四人小组谈谈自己是否有过和鲁迅先生一样的童年生活体验,并在笔记本上做记录,同学们

    一边读,一边思考,一边讨论记录。然后代表发言,(先让学生简要说说文中作者的童年趣事,再谈自己的体验。)

    生l:我回老家时,爷爷奶奶还有爸爸妈妈不再逼我写作业看书,是真正的放假。生2:我的老家在农村,每年暑假我都要回老家过一段时间,那里有好几个和我差不多大的小伙伴,每次我们去钓鱼,如果我钓不到,他们总要把鱼分一部分给我,还把自家地里的香瓜、西瓜偷偷摘给我吃,我觉得他们像阿发一样,对我很友好。

    生3:农村里的孩子不怕猪狗鸡牛羊,我很胆小,他们常笑话我.有时还故意逗我。

    生4:我小时候向人家要东西,得不到满足时,就一哭二闹三不吃饭,最后父母无奈只好答应我。

    生5:乡村的夜色里水气很大,带着潮湿的味道很清爽。

    生6:看一些看不懂的不感兴趣的电影或戏曲时,往往不是睡觉,就是买很多零食吃。

    生7:我们家对门是位退休的老奶奶,我父母有时出差,她就让我去她家吃饭,好几次,我父母送东西给她,她都不要,我觉得她就像

    文中的六一公公,有一颗慈爱的心。

    师:同学们,听到你们的体验,我知道,你们已穿越了百年的时空隧道,走近了鲁迅,和鲁迅一起交流大家共同的童年体验,一起欢

    乐,一起留恋,一起陶醉,一起遐想。心灵在碰撞,感情在共鸣,文章为什么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激起我们这么多情感体验呢?

    生l:鲁迅这篇文章让我感受到我似乎回到了童年,写得好。生2:我认为本文的语言很优美。

    生3:我认为本文的景物描写很细腻生动。生4:我认为文章人物形象刻画得很成功。生5:我认为结尾写得好。(《新课程标准》指出:“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生l: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生2:但我却还以为船慢。

    生3: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色里。

    “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体验,从而开辟语文学习的空间,让学生带着生活经验与感受走进语文课堂,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教师的引导,既非灌输包办代替,更不是强加给学生,而是在合作中探究,对话中讨论、交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四、精读课文,欣赏品析

    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夏夜行船”和“归航偷豆”有关段落,把表现“我”所见、所闻、所嗅、所感的美句分别摘出来。(学生朗读并记诵美句)师:谁来说一说“我”所见的句子? 生l: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

    生2: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生3:„„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还有几点火„„但或者也许是渔火。

    生4:月光又显得格外的皎洁。

    生5:回望戏台在灯火光中,却又如初来未到时候一般,又漂渺得像一座仙山楼阁,满被红霜罩着了。

    生6: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 师:找得很多,谁来说说“我”所闻的句子? 生l: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

    生2: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生3:吹到耳边来的又是横笛,很悠扬。

    生4:连夜渔的几个老渔夫,也停了艇子看着喝采起来。师:很好,谁来说说从嗅觉角度来写的句子? 生l: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师:不错,那么从感觉角度来写的,谁来说说?

    生4:回望„„我疑心老旦已经进去了,但也不好意思说再回去看。

    师:同学们看书都很仔细,这些语句作者写得很美,美词美句需要我们用心去体验,请自选一段你认为写得美的句子,读一读,然后

    用“我觉得

    (美词)用得好,在它写出(或表现了

    ”的形式对你选读的美词进行品味、讨论、交流。

    (学生自读课文,体验感悟、讨论交流。)

    师:谁来将阅读的感受说出来,让我们一起来分享一下。

    生l:我觉得“朦胧”和“皎洁”用得好,好在它们写出了月光的色彩美。

    师:很好,你从色彩的角度,读出了月色的美好,你觉得应该用什么语气来读。生:舒缓的。

    师:好,你来给我们读一下,要音乐吗?

    (学生点头,教师播放江南水乡月色画面及舒缓的音乐,学生轻缓地有感情地朗读。)

    师点头赞许:他的朗读把我们带到了那个朦胧的月夜,好,让我们也一起“朦胧”一下。

    (众生有感情地朗读)

    师:我们还可以从其他方面如气味、声音、动态等方面来品味,谁再来谈谈。生l:我觉得“清香”用得好,好在它们写出了豆麦和水草的气味美。生2:我觉得“潺潺”用得好,好在它写出了水声美。生3:我觉得“宛转”、“悠扬”用得好,好在它们写出了笛声美。生4:我觉得“起伏”、“踊跃”用得好,好在它们写出了连山的动态美。生5:我觉得“蹿”、“喝采”用得好,好在它们从正面和侧面写出了船行的轻快美。

    生6:我觉得“自失”、“弥散”用得好,好在它们表现了“我”的陶醉之情。生7:我觉得“回望”用得好,好在它表现了“我”的依依不舍之情。

    师:同学们的感受很真切,刚才我们对文中的两个精彩的段落进行了由句到词,由粗到细的品读,感受了江南水乡的温柔秀美,我们

    在读的时候还要思考,这些自然环境描写对作品主题的表达有什么作用?请大家思考并讨论一下。

    (学生小组合作讨论后发言)生l:写两岸连山向船尾跑去了,从写连山的向后跑表现出船前进之快,“但我却师:本文不仅情节吸引人,自然环境描写细腻,更塑造了一些热情的伙伴和淳朴的乡民形象。

    请同学们运用“我喜欢文中的(人物),因为他(他们)

    (评论其性格的品质),比如:

    (举人物表现的句式,写三言两语,勾勒人物形象),请结合课文合作讨论后写话。

    还以为船慢,”表现了急欲看到演戏的心情。生2:“我”乘航船去看戏途中曾产生过两点误认:一是把途中的“松柏林”误认为赵庄,一是把“渔火”误以为戏台上的灯火。心急

    才产生误认,写这两点,既构成情节的曲折,又进一表现“我”急欲去赵庄看戏的心情。

    生3:看戏归来小朋友一面议论戏子,或骂,或笑,一面摇得那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表现了对看戏仍然兴趣很

    浓,愉快兴奋。

    师:说得很好,这几段,从嗅觉(清香)、触觉(扑面吹来)、视觉(朦胧的月色、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依稀的赵庄、几点火)、听觉(歌吹)、想象(戏台、渔火)写出江南水乡月夜的特征。这些景物描写写出了江南水乡夜景的清新优美,使“我”的这次看戏更具有独特的韵

    味,既写出了小朋友行船之快,也很好地烘托了“我”急欲看到社戏的愉快和迫切的心情,情景交融,抒发了作者热爱农村的感情。

    师:好,想象一下一个清新秀美的月夜,一场精彩的戏正在开演,而你还在看戏的途中,带着这份情感,我们一起跟着音乐看着画面,朗读一下这部分景物描写的句子。(众生齐读)

    (学生小组合作、探究、讨论)

    生l:我喜欢文中的双喜。因为他胆大心细,聪明伶俐,比如当“我”看不成戏,“急得要哭时”,双喜马上计上心来,解决“大船” 的问题,并且“写包票”保证“我”的安全,让“外祖母和母亲也相信”。

    生2:我也喜欢双喜,因为他像小领袖,敢于负责,比如当老旦唱个没完没了,大家都已经厌倦但不好说回去的时候,又是他提议回家。

    生3:我喜欢文中的阿发,因为他纯洁无私,比如午夜归航时,阿发以“我们的(豆)大得多”为由,建议去偷自家的豆。

    生4:我喜欢文中的六一公公。因为他淳朴厚道,热情好客。比如,对于孩子们偷他的豆,只是轻加责备,听说摘豆是为了请客,马上

    说是“应该的”。

    生。5:我来补充一下,还有他亲自送豆给“我”吃,“我”夸他的豆“好吃”,他“竟非常感激起来”。

    师:刚才同学们谈的都是有名字的,文中还有一群没有名字的小伙伴,有谁喜欢? 生6:我喜欢,因为他们友爱热情,比如“我”是“远客”,他们得到父母许可,伴我来游戏。

    生7:我也喜欢,因为开船时“年幼的都陪我坐在舱中,较大的聚在船尾”,以防万一。

    生8:因为他们聪明活泼,比如对付细心的八公公,他们议论之后,想出要八公公归还枯桕树,当面叫他“八瘌子”的办法。

    生9:因为他们很能干,比如写开船和归航时的动作“点、磕、上、架、径奔、拔、点退、回转、蹿”.这些动词的描写说明他们驾船

    动作的熟练和技术高超、水性好。

    师总结: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进一步了解了阅读课文的方法,情节要从多角度来概括,阅读时要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精读美文,要注重品析,分析人物时.要注重人物形象是否鲜明、典型,这样头绪才会简化,结构才会优化。整体才会美化,对同学们的概括

    能力、品味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写作能力、合作能力都进行了训练,相信会对以后的学习有更大的帮助。

    (引导学生以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主动阅读,读出自己的感受,发现文本中自己认为很精妙贴切的美点,并用自己的话按照一定 的表达句式把它表达出来,凸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又辅之以教的指导点拨,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合作意识、探究态度,体验发现的

    乐趣,培养创新精神。同时,由句到词,由粗到精的品读。感受了江南水乡的温柔、秀美,训练了学生的语言品味、口头表达能力。)

    五、抓准文跟,明确中心

    师:本文主要是写看社戏,那么我们来看戏好看么? 齐:不好看。

    师:请结合课文的内容来谈谈为什么不好看? 生l:想看铁头老生翻跟头,但那老生没翻。生2:想看“蛇精”和“跳老虎”,等了许久都不见出来。生3:最怕看“老旦”,但她还是不停地唱着。

    师:好,这些都正面表现了戏不好看,还有从侧面表现戏不好看的吗?

    生:有,男孩子的“喃喃的骂”、“不停的吁气”、“打起呵欠”等,这些动作、神

    态描写从侧面表现了戏不好看。

    师:戏不看,豆好吃吗?

    生:不好吃,水煮盐拌,连五香粉都没放。

    师:去看戏,不尽兴,豆也不好吃,但文章结尾“我”却说“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 的好戏了”,这看似矛盾的结尾,你是如何理解的?请小组讨论一下。(学生小组讨论后回答)生l:这个“好”,我的理解是有双喜、阿发这样的好朋友陪我,使我难忘。生2:这个“好”我认为是农村美好的景色,使我流连忘返。

    生3:这个“好”是因为我们偷了六一公公的豆,他没骂我们,还送豆给我吃,表现了一种人与人之间的友好关系。师:你们的回答真让人满意,“我”所难忘的是平桥村老人、孩子那份朴实、真挚的感情和独特的农村风光、自由的空气,人与人之

    间和谐亲密的关系,正是这结尾道出了人生共同的体验和感受,也是这句话使我们想起自己逝去了的童年,拨动了我们的心弦,点燃

    了我们追忆童年的情感之火,使作者与读者融为一体,进出了耀眼的火花,这正是作者的高妙之处。

    (借助自己白争阅读体验,说出自己的感受,领悟文章的主旨,把握文章的中心,让学生在领悟中得到情感的升华。)

    六、拓展延伸,交流材料

    师:通过本文的学习,你希望拥有一个怎样的世界? 生1:我希望人与人之间互助互爱。

    生2:我希望人与人之间不应有隔阂、有恩怨。

    师:对,你们的希望和作者一样,希望世界充满淳朴、善良、友爱、无私的美好品德,愿这人间真正充满爱。现在请将你们课前查找 的资料互相交流。(教师边巡回边查看)(让学生带着语文课堂的收获与感悟走向社会生活,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养成学生收集资料的好习惯,强化同学之间的合作、探究精神。)

    七、布置作业

    鲁迅先生用细腻而优美的笔触为我们描绘了一段江南水乡的童年生活,抓住了人们对童年生活无限怀念的共同情感体验,与我们一同

    唱起童年的歌,穿越时空的隧道,我们才发现严肃而深沉的鲁迅的童年和我们一样充满着童真童趣,我相信大家通过本文的学习,一

    定会写出一篇佳作——《我的童年》。

    (注重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从而让学生展示自己、认识自己。)

    【教学后记】

    在本文教学中,我注重引导学生有兴趣地学习本文:

    1.导人新课的这一环节,用声情并茂的语感、优美的文辞、舒缓的音乐,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能迅速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2.课改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注重课文的丰富的人文内涵,并调动了学生的人生体验,体现了新课改的新理念,由于这篇课

    文较长,内容距离我们的时代很远,所以我就在学生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再去细读课文,并分四人小组,谈自己是否有过和鲁迅一样 的经历,终于碰出了情感的火花,走近了鲁迅的童年,并开始欣赏他、赞同他。在这个引导的过程中,让学生兴趣盎然跃跃欲试,从

    而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3.美文欣赏的引导。在这个环节中,首先在和作者产生情感共鸣的激情中再去精读课文,力求学生是真正意义上的理解,而不是教师、文本、教参强加给学生的东西,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合作意识,主动探究的态度,体验发现的乐趣,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

    赏、评价的能力和创新精神,从而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本文的教学过程中也有不足之处: 1.学生在课前准备的过程中,生字、生词和查看有关社戏的资料完成情况还可以,但摘录鲁迅文章中的优美片断完成的情况不理想,通过了解,是因为很多学生对鲁迅的文章读不懂,不能体会其中的含义,有时代的距离,通过本文的学习,学生们都纷纷表示愿意去

    欣赏一下鲁迅的文章。2.我认为教师在课堂上要有意识地让学生知道他们该读什么样的书,该怀着怎样的情绪去阅读名著,架起一座学生走向名著的桥梁,我觉得我在教学中渗透得不够。诗两首 《幸福》 【教学构想】

    借助本课两首诗歌的学习,引导学生感悟幸福,是一件很有价值的事情。

    基于诗歌本身具有的特点,本堂课主要从以下三方面突破。1.反复朗读。

    诗歌音韵美的特点决定了它的朗读魅力。首先,我设置了教师的范读。教师准确地把握好诗歌的感情,用有感情的朗读去感染学生、打动学生,这是诗歌教学的魅力之源。2.感悟形象。

    在诗歌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想像力,通过对诗歌进行“补充”“转换”“再创造”将诗歌的文字符号转换为立体画面,把作者没

    有直接说出来的话补充完整,从而融入诗歌的艺术世界中去。诗歌里的形象是诗人精神境界与艺术境界的凝聚和升华的艺术表现,鉴

    赏时把握诗歌的形象是体味诗歌意境的必由之路。3.写出自己心灵的诗篇。

    我在教学最后设计了师生共同创作一首小诗。这一环节旨在鼓励学生用这样的文学样式来表达自己,稚嫩不怕,应重在表达、宣泄。

    学生尝试用或稚嫩或成熟的笔触去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对问题的见解、对世界的看法,当心灵的诗篇写就之后,学生会有一种成就

    感、满足感,这种成就感、满足感会激励学生产生阅读诗歌的兴趣。【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了解两首诗的构思及作者对幸福的深刻理解。

    2.学习透过意象,体会诗歌意境,领会作者感情的赏析诗歌的方法。3.反复诵读诗歌,品析其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教学重难点] 1.学习透过意象,体会诗歌意境,领会作者感情的赏析诗歌的方法。2.启发学生调动个人体验赏析诗歌,理解“幸福”的内涵。[教学安排] 两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人新课

    师:上课前,我想做个调查,觉得自己生活很幸福的同学举手。随机请两名同学回答幸福或不幸的原因。生活中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幸福,如何才能将幸福抓在手里呢?今天我们听听我国当代诗人李瑛想告诉我们些什么。

    (课前的小调查可以快速导入“幸福”这一话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引入新课。)

    二、教师范读李瑛《幸福》,学生完成两个任务

    1.扫清字词障碍。注意圈点出自己没读准的字,正音。

    瞩(zhǔ)望

    茑(niǎo)萝

    颤(chàn)动

    眸(。móu)子

    苦涩(sè)林莽(mǎng)旷(kuàng)野

    2.思考:本文副标题为“告诉我们的孩子”,在听读中,你认为作者要告诉你你们什么?

    明确:作者从“幸福在哪里”的角度诠释幸福的内涵。对于学生的回答不必苛求完整,能大致把握诗的内容即可。

    (这一次的朗读旨在落实基础知识,初步感知全诗的内容。学生的回答应该能明确诗的写作角度,对于主旨的理解不做要求,留待后面

    再做解答。)

    三、学生自由朗读诗歌,整体把握全诗内容

    1.学生自由朗读,要求能读准字音,力求能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

    (学生初读诗歌,在要求上给出能力层级,既让学生明确朗读目标,又不给学生带来太大压力。)

    2.找出作者表现“幸福”的事物(勾画出关键词),尝试为前五节诗的内容各拟一个小标题。

    第1节:写收获之后的劳作者。第2节:写静立田间的果树。第3节:写疾飞的归鸟。第4节:写雨中的浆果。

    第5节:写劳作者团聚的温馨。

    (这一环节的目的是让学生进一步理清诗歌的内容,找出诗中的意象,为下面的赏析做准备。对于学生拟的标题要给予充分肯定,尊重

    学生的创意。)

    四、分小组活动,再现诗中的画面。

    1.学生分小组承担电视诗歌的导演任务。教师招标,每一个大组承接一个诗节的任务,有两个有能力的小组将多承担一个诗节的任务。

    要求:(1)从备选音乐中,挑选适合本诗节诗意的曲目作为背景音乐,也可自己推荐音乐。

    (备选音乐:唢呐《步步高》、小提琴曲《沉思》、克莱德曼的钢琴曲、萨克斯《回家》、莫扎特《小夜曲》等。)(2)细读每一节诗的内容,充分发挥联想和想象,将诗的内容变成画面。2.小组讨论。

    3.集体展示小组对诗的理解与创意。

    要求:每一个小组推荐两名代表,一名朗读这一一一诗节,一名代表描绘小组构思的画面。一个小组发言后,其他小组可说出不同的

    创意,也可以在此基础上补充自己的想法。

    (诗歌的赏读离不开诵读,同时更离不开对诗歌意象的把握。这一环节用导演电视诗歌的方式,就是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热情,鼓励他

    们找出诗中的意象,大胆联想、想象,领会诗歌的意境,感受到学习诗歌独有的快乐。教师特意加入选取背景音乐一任务,一方面使

    用音乐营造气氛,更好地带学生入境,另一方面也可以陶冶学生的审美情操。)4.诗歌前几节的最后一句都是“我想到幸福”,大家在导演的过程中,是否感受到了幸福?你认为那是怎样的一种幸福? 引导学生意

    识到幸福无处不在。参考要点:收获的满足、奉献者的期待、归家的急切、成长的快乐、亲情的温馨。

    (在学生充分联想的基础上,启发学生思考幸福的原因,从整体上把握诗歌的内涵。)

    五、品读诗歌极富表现力的语言

    1.大家的任务都较完美的完成了,同学们对于每一诗节的策划既有共鸣之处,也有各自独特的见解。你们创意的灵感源自哪里?

    (启发学生落实到对诗中字词的理解把握)

    2.请小组代表再次谈谈抓住了哪些词展开联想,这些词用得好在哪里?

    学生回答时首先要读出所品味的诗句,在美读中赏析,在赏析中品味。

    例如:“丰收的镰刀”形象地点出劳动者的身份,丰收让人自然联想到丰收的喜悦。“

    喘息”表明它完成了丰收过程中的艰苦劳动。拟人化的写法,把镰刀人格化,赋予其生命。

    “瞩望”形象地写出摘净果子的树静默在田野那样一种无言的期待,给人极大的想象空间。

    “一闪而过”突出鸟儿飞翔的快捷,自然界的生命充满了对家的依恋。又如“淅淅沥沥的小雨”、“茑萝绿色的卷须轻轻颤动”营造了恬静而充满生机的氛围,“红色”意味着成熟,“微笑”用拟人化的

    手法表现出成长的快乐,对世界的憧憬向往尽在其中。

    (这首诗运用比喻、拟人等手法,语言清新优美,有很多值得品析之处,这一环节的赏析是前一环节的延伸,有了前面学生的尽情想象,感悟诗意的基础,学生回到诗中品读语言就更容易了。他们自然会选择感悟最深的词句。教师要引导欣赏诗中准确、形象、富于生

    命力的语言,用朗读体会诗歌的情感。)

    六、学习最后一节诗,领会诗歌的主旨 1.齐读最后一节诗。2.自由提出自己不懂的诗句请求帮助或是自己畅谈对某一句的理解,也可以结合 自己的经历说说对某一句的感悟。

    参考要点:幸福和痛苦是分不开的,它们相伴相生共同构筑人生。历经痛苦折磨后得到的幸福更值得细细品尝、咀嚼。

    (这一环节的内容较前几节略有难度,因此教师采取这种灵活的方式,学生间合作交流,让理解能力强的感到帮助别人的快乐,鼓励稍

    差的同学养成求教的习愤。)

    七、配乐,学生朗读全诗

    (在音乐中,沉淀学生对全诗的理解,用美的朗读展现诗歌的魅力。)

    八、总结学习诗歌的有关方法

    赏析意象体会意境品读语言

    (教师的归纳应联系本堂课的学习,让学生自己归纳,教师的补充要简洁明了。此一环节为下堂课学生的自主阅读作准备。)

    九、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两首诗。2.思考题:“我的幸福观”。第二课时

    一、学生自主学习罗洛的《幸福》

    学生分小组合作学习这首小诗。教师要求学生根据上节课所学,尝试从一个方面展现自己的学习成果。

    1.设计本诗的朗读,用有感情的朗读感染人。

    2.调动想像力,将诗歌的内容演化为生动的画面吸引人。3.品味诗中富有表现力的词语,以精彩的分析打动人。

    (这首小诗线索清楚,主题明晰。因此,我设计将这首诗的学习交给学生,在学生的合作交流中,落实诗的主旨和语言技巧。让各个小

    组分别承担不同的任务。)

    二、学生自由谈谈更喜欢哪一首诗

    (这一环节将两首诗进行比较阅读,以加深对两首诗的理解。教师要引导学生回答时言之有物,可提示他们从某一角度如诗歌的内涵与

    情感、语言表达等方面入手具体来谈。)

    三、出示画面,唤起学生对幸福的向往,加深对幸福内涵的理解

    1.利用多媒体出示一组照片,照片主题为幸福瞬间。

    (出示照片的目的是在两首诗学习的基础上,以直观的形象冲击学生的视觉,引发学生把目光投向生活,思考幸福的内涵。)2.最令你感动的是哪一幅,请尝试用简洁而优美的语言表达你的想法。

    (在学生自由的表达中,幸福是什么将会有更精彩的诠释,同时也可以训练学生的

    语言表达能力。)

    四、唤起学生的个人体验,师生尝试共同创作一首关于幸福的小诗

    师:我们总是抱怨生活的压力太大,学习、工作、家庭,本来该是生活的快乐所在,却变成了背上的枷锁。有时我们甚至忘记了这个

    世界上还有一种东西叫幸福。其实,幸福很简单,如果你有爱的目光,如果你有足够的宽容,幸福真的离我们很近。当我们的教学活

    动接近尾声的时候,我希望和大家共同创作一首属于我们自己的诗歌,.题目为《平凡人的幸福》。

    师:当手轻划过你熟睡的稚嫩的脸庞/恬静中/幸福在心中跳跃。当笔在试卷上勾画出绚烂的红色/深夜里/幸福在心中歌唱。

    如若学生觉得有困难,不妨由学生开头,甚至允许有的学生另起炉灶,形式不定,关键是让学生尝试用诗的形式表达对生活的独特体

    验,并在其中获得快乐。(会感受幸福,才是一个健康快乐的人。共创的一首小诗,并不苛求它多么的完美,重要的是为了唤起学生学诗的热情和信心,为的是

    让课堂定格在师生情感碰撞的幸福一刻。)

    五、布置作业 1.背诵两首诗。

    2.练笔本上,以“幸福”为话题写一篇随感。【教学后记】

    让诗歌教学充满诗意美

    诗歌教学向来被老师们视为畏途,然而在这样一堂诗歌教学后,我感觉整堂课的气氛轻松和谐,学生的热情深深地感染了我,所

    以我想我们的学生不是不喜欢诗歌,而是不喜欢学习让他们以背诵为唯一目的的诗歌。成功的诗歌教学能给学生激情,能让学生在 审美感知中获得美,获得知识,在美的熏陶中发展语文能力。,我们的诗歌教学也要具备诗美。

    所谓教学的诗美,是指作为诗歌教学本身也应具有教学美学形态,其实欣赏的过程也应是美的,而往往美的欣赏形式更能吸引欣赏者

    去探求美。那么如何使诗歌教学更能激发学生的审美意愿呢? 1.让诗歌插上想象的翅膀。

    在引导学生欣赏诗歌时,充分利用自己已有的“诗外知识”,描绘自己头脑中的景象。整堂课气氛极为活跃,学生热情地描摹着自己 的创意,并不断从别人的发言中获取新的灵感。2.唤起学生的个性体验,写出自己的心灵诗篇。

    第二节课在评述幸福的瞬间时,学生对照片的描述带有强烈的个人色彩,他们沉浸在对幸福的回忆与感悟中。原本被他们忽略的点点

    滴滴此刻都变成了幸福的印记。尤其是自己做诗的环节,学生的创造实在超出了我的想象,作为教师我们需要的是激发出学生的学习

    热情。

    在传统诗歌教学基础上,我们更应注重调动学生的审美意愿,从静态的文字走进诗人动态的内心。我们的目的不只是教会学生学诗、赏诗,更在于让他们由此了解丰富的社会和复杂的人性,进而用自己的眼光观察生活,创造人生的美。

    5走一步,再走一步

    【教学构想】

    现在的学生,都拥有美好的理想。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他们会遇到一些困难和

    挫折。此时,该如何面对呢?是积极进取,还是踟躇不

    前?为此,在他们成长的关键时刻,教师应该引导他们树立必胜的信心,坚定成功的信念,学会找寻解决困难的方法;引导他们在感知

    和体验文本的基础上,认真思考并从中受益,以便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

    八年级,正是学生思维从感性向理性过渡的重要时期。本文的相关内容与学生固有的信息储备形成了一定的信息差,所以本文能够激

    活学生的思维,刺激和丰富他们的好奇心与求知欲。

    针对以上的分析,教学中拟采用以下方法: 1.首先布置预习。

    从两个大的方面引导学生预习:①请同学们提出自己最感困惑的问题。②用笔勾画出自己最喜欢的段落或句子或词语,并谈谈自己喜

    欢的理由。

    2.在进行课堂教学时,我准备从以下几个角度切人:

    ①让学生整体感知文本。②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师生合作、生生合作共同解决疑难问题。③引导学生分角色朗读重点段落,体味人物的心理活动及思想感情。④引导学生深人探究,把握文章的主旨。⑤体验反思:创设情境,给学生提供一个可供吸纳和构

    建的平台。3.拓展延伸。

    请同学们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人生经验”。【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一、知识与能力

    1.概括文中的主要事件。

    2.感受文中的心理描写和语言描写,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过程与方法

    1.让学生自主解读文本,充分提出自己感到困惑的问题。

    2.课堂上。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充分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引导学生多角度解读课文和品味语言。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文中所蕴含的生活哲理,能正确地面对困难和运用恰当的方法去战胜困难。着大家丰富多彩的人生思考。我相信,这种分享,不

    仅仅是对我,对我们每个人,都具有深刻的意义。

    (这一板块,旨在激发兴趣,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我在两个班分别采用了不同的导语,结果有很大的差别。导语一能够让全体学生很

    快地进入状态,搜寻翻找记忆中的往事,课堂气氛一下子被激活;而导语二却让[教学重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体会文中所蕴含的生活哲理。难点:品味文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教学安排] 一课时

    1.认真预习课文,读一读,想一想,品一品。

    2.熟读课文,揣摩精彩的字、词、句、段,结合自己的理解与体验,联系实际,谈谈体验或启示。[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人新课,激发兴趣,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

    二、导语一:

    师:同学们,你们有过紧张害怕的经历吗?如果有,请你谈一件令你紧张害怕的往事。

    (学生们纷纷谈自己的经历)师:大家谈得好极了,谈出了自己的真切体验。看来啊,亲身经历的害怕的事的确令人难以忘记,也许这种体验会让我们铭记一辈子

    。现在,让我们来共同感受一下:一位8岁少年是如何战胜紧张与害怕的。导语二:

    师:同学们,你们有过冒险的经历吗?如果有,请你们谈谈具体的经过,然后说说你从中获得了什么教训(或道理)?(学生们谈经历和感悟)师:今天,我的收获很大。因为我感受着大家的感受,体验着大家的体验,感悟

    部分学生卡了壳。因为多数人没有经历过冒险的事,所以根本就无从谈起。此外,对初二的学生而言,本文叙事性很强,所以我力图让学生在文本的影响下,学会有条理地陈述一件事。)

    二、走进文本

    1.整体感知文本。

    要求学生大声朗读课文。鼓励他们根据提示,概括文本的主要内容。师:首先请同学们各自大声朗读课文,带着两个任务去读。第一,请依据我的提示,说说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情。(提示:在一个闷热的下午,我————,最后。)第二,提出你感困惑的问题。

    (概括文本的主要内容,教师为什么要给一定的提示呢,直接让学生表述不行吗?原因有两点:第一,避免学生步入“泛泛复述

    课文”的误区;第二,给学生搭梯子,让其“跳起来摘桃子”,在实践中增强他们解决问题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学生读课文,并在书上圈点勾画。教师板书完“提示”后,在学生中巡视。在此过程中,发现有些学生勾画出不认识的字词。据此。

    教师在黑板上进行了集中归类。字词有:

    啜泣(chuò)

    瘦骨嶙峋(iín xún)

    噗噗(pū)

    训诫(jiè)

    纳罕(nàhǎn)

    迂回(yū)

    头晕目眩(xuàn)(这个环节是在教学过程中随机生成的。我原以为这一课的生字词比较简单,就可以忽略不讲。可事实上学生的水平千差万别,不了解 的大有人在。由此看来,教师还得引导学生多多积累字词,不可听之任之。)师:一位教育专家说过:生命的交往、思想的交流和思维的碰撞,往往能够进射出智慧的火花。下面请前后四人小组合作交流,讨论

    问题。’把能够解决的问题在组内尽快解决,把不能解决的问题进行筛选和整理,然后提出一两个全组最难解决的问题,并写在纸条

    上交给我。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难。”我相信,凭着大家的聪明才智,一定能给我一个又一个的

    惊喜。

    (我在备课过程中,就琢磨:如果学生在提问的过程中,提出了想象性或探究性的问题,可以适时适地解决;如果学生未能提出这样的

    问题,教师可以以合作者的身份提出部分问题或创设相关情境。)师:(教师边收问题边赞美学生的提问)大家所提的问题,的确有深度、有个性,简直让老师无法取舍。下面让我们来共同筛选出最难

    解决的问题吧 2.质疑探究。

    小组合作交流、讨论有关疑难问题(教师也可参与其中),然后共同整合出有价值的问题。

    用投影仪呈现问题:

    ⑴文章开头“虽已时隔57年,可是那种闷热我还能感觉得到”,57年了,闷热仍然能够感觉得到,可能吗?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 ⑵“我”明明知道这座悬崖是“不可能登临的禁地”,为什么偏偏要去攀爬呢? ⑶杰利对“我”有点不放心,可他为什么“还是和大家一起走了”呢?

    ⑷如何评价杰利和其他的小伙伴?

    ⑸文中第14自然段最后一句“我听见有人啜泣,正纳罕那是谁时,结果发现原来是我自己”,明明是自己哭,为什么到后来才“发现

    原来是我自己”呢?这种说法是否合理?

    ⑹“暮色苍茫,天上已出现了第一颗星星,悬崖下面的大地越来越昏暗”这句话除了描写当时的景物外,有没有特别的含义?

    ⑺当“我”被困在悬崖的石架上,欲上不能,欲下不得时,心里会怎么想? ⑻父亲为什么带着安慰的口气说“晚饭做好了”?

    ⑼父亲为什么不把“我”抱下悬崖,而是让“我”自己下来?(请想一想父亲此时的心理活动)

    ⑽依据课文内容,请谈谈“我”在爬下悬崖的过程中,心里是怎样想的?

    ⑾父亲是怎样指导我走下悬崖的?

    ⑿当“我”投入父亲的手臂中时,为什么会有一种巨大的成就感?为什么说“这是我永远忘不了的经验”?

    ⒀为什么作者觉得走过的路很遥远?

    ⒁作者把爬下悬崖的过程描写得如此细致生动,有什么目的?

    ⒂“我曾屡次发现,当我因为看到前途遥远可怕以致灰心,丧气时,我只要想到很久以前我在一座小悬崖壁上所学到的经验,我便能应

    付一切”,这句话说明了什么?

    ⒃设想一下,如果是你在上面,你的父亲会怎样救你下来呢? ⒄假如“我”的父亲没有来,你作为“我”的同学,将怎么办? ⒅假如你是“我”,孤身一人在悬崖上,将怎么办? ⒆假如你是除了“我”、杰利以外的其他小男孩中的一个,你能尝试着评价一下“我”、杰利以及其他小男孩吗? ⒇如何理解题目“走一步,再走一步”的深刻含义?文章标题能否改成“童年往事”,为什么?

    (以上绝大部分问题是学生在课堂上提出来的,极少数是我充实进来的。我认为这些问题都有一定的深度。比方说:⒃一⒆题的设计,不仅能够促进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深层理解;而且通过“假设”,可以让学生进入情当“我”投入父亲的手臂中时,为什么会有一种巨大的成就感?这句话提到的“经境,去拥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价值取向等等,从而

    获得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有益启示。)师生互动,共同整合出三道有价值的问题:⑵ ⑸ ⑿

    (下面要进行的这一板块,可以围绕“把握内容主旨;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这两个大的方面切入。)3.深入探究,合作解决问题。

    (为什么要选择这三个问题呢?原因:

    一、这三个问题能够贯串全文,起到统率全篇的作用,其中第三个问题与主旨的关系最为紧密;

    二、如果解决了前面两个问题,教师就比较容易引导学生升华、拓展和联想第三个问题及相关情境。)(解决问题时,一定要紧扣文本,不能架空分析。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在课堂上,应该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鼓励

    学生说出独立的见解和感受,促使学生从多个角度理解课文的人文内涵。)“我”明明知道这座悬崖是“不可能登临的禁地”,为什么偏偏要去攀爬呢? 提示:①不服输,敢于向自己的弱点挑战。②从众心理在作怪。③爱面子,禁不住小伙伴们的激将才去的。(只要言之成理,言之有据

    即可,大可不必强求答案的唯一性。以上三种答案都可以。)文中第14自然段最后一句“我听见有人啜泣,正纳罕那是谁时,结果发现原来是我自己”,明明是自己哭,为什么到后来才“发现原

    来是我自己”呢?这种说法是否合理? 提示:合理。当被困在悬崖的石架上,欲上不能,欲下不得时,“我”害怕极了,紧张与恐惧已占据了整个身心,以至于精神恍惚,形成错觉。

    验”是什么?为什么说“这是我永远忘不了的经验”?(首先,我要求学生分角色朗读16-----22自然段。因为这部分是体现文章主旨的关键所在。为了快速引导学生进入情境,体验角色,就必须引导他们读文本。朗读是学生通过语言文字走向文本,与作者对话交流,进行心灵碰撞的过程,是一项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

    语言基本功训练。朗读中,一面是课文的丰富内涵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熏陶感染作用,一面是学生以自己的全部经验对课文作出多

    元反应。因而,它既是理解语言的有效手段,也是增强语感、发展语感的重要途径。)

    提示:因为“我”原来身体不好,一向胆小,面对困难就感到紧张害怕甚至恐惧,而今天运用父亲“走一步,再走一步”的方法,“

    我”终于攀下了悬崖,“我”感到既惊奇又自豪。通过这次经历,“我”战胜了怯懦,战胜了自我,变得坚强、勇敢和自信。所以当

    “我”投入父亲的手臂中时,会有一种巨大的成就感。

    因为经历爬悬崖这件事后,我明白了一个经验(即人生道理):面对困难,除了要有信心和勇气外,还要有战胜困难的智慧与方法——

    学会把困难分解成一个个小困难,并且循序渐进,坚持不懈地去克服。

    (教学时,如何把这个问题向纵深处挖掘、探究。取决于教师引导的合理性和丰富性。引导得好,就会出彩出新,师生共同受益;引导

    得不好,就会贴标签,可能会把主题强加给学生,这样师生都觉得索然无味。学生们可能会从多个角度去理解这个问题的若干内涵,比如说:中西文化的差异、喜极而泣的情感狂澜、父子之爱以及“由不自信到自信再到充满巨大成就感的心路历程”等等,总之,围

    绕本问题,联系文本内容,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阅读感受和独特体验,引导学生做最大程度的开发。)

    三、体验反思,拓展延伸

    创设情境,给学生提供一个可供吸纳和构建的平台。

    师:刚才,大家提出了那么多精彩纷呈的问题,的确令我佩服。在此,老师也想提一个问题,我提的问题是: 假如你是文中的“我”。在爬下悬崖之后,如果请你跟爸爸、妈妈、杰利和其他小玩伴说几句心里话,你会跟他们分别说些什么呢?(学生们踊跃陈述自己的想法)(这一板块是解读层面上的“创造性解读”。这个“假设”问题,能使学生在深入体会文本内容的同时。再次激活思维和丰富角色体验

    。教师正好可以利用这一契机,引导学生在深入理解主旨的基础上重构和健全人格品质。至此,这节课就较全面地实现了三个维度的

    有机融合。)结束语:

    师:有一首歌唱得好:“不经历风雨,怎么能见彩虹。”而我却要说:不经过心灵的磨练,哪能够真正地成熟起来?同学们,在人生的

    道路上,难免会遇到许多沟沟坎坎,曲曲折折。此时,除了要有信心和勇气外,还要有战胜困难的智慧与方法。学完这一课,相信大

    家会有很大的收获。在此,我真诚地希望大家:在人生的旅途中,能够“走一步,再走一步”,学会把困难分解成一个个小困难,并

    且循序渐进,坚持不懈地去克服。你会惊喜地发现:原来前途如此美好,世界如

    此奇妙。

    (总结全文,鼓励学生积极应对人生中的困难。)

    四、布置课外作业

    鼓励学生与生活对话:联系实际,请大家谈谈自己的“人生经验”。

    (教师所布置的作业应该有价值。备课时。我反复思考什么样的题目最有效用,经反复权衡,选择了此题,因为我认为这道题能够打通

    学生的阅读感知和生活经验的通道,学生一定有话要说。事实上的确如此,学生听与说的积极性都很高。)【板书设计】

    口语交际

    面对挫折 【教学构想】

    对于八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在学习、生活中和人生的道路上已经遭遇过一些或大或小的挫折,例如在学习方面“几经努力,成绩还

    是达不到理想目标”;在人际交往中“与好朋友闹别扭影响相互关系”等等。这样看来,学生应该有经历挫折的体验,重要的是教师

    在教学中要唤起他们对于挫折的记忆,消除他们对本话题的逆反心理,使学生对话题有话可说,做到“倾诉”和“倾听”的有效训练,这是此次口语交际课的设计中应主要考虑的问题。由此,我想在这次口语交际训练课中进行如下尝试:

    第一,利用学生讲、评名人战胜挫折的小故事的契机,鼓励学生大胆地倾诉出自己面对挫折的经历和感受,.并把访谈活动巧妙地融

    合于教学之中,以培养他们倾诉和倾听的能力。

    第二,结合苏霍姆林斯基的“把教育的意图隐蔽起来”的教育思想,在本次教学中要淡化教育痕迹,把教学意图隐蔽起来,通过筛选

    提炼生活,设计出学生参与性的口语学习活动,让学生在游戏中学,在活动中悟,师:先请学生听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边听边思考这是哪位音乐家的作品?在在应用中思,从而引导学生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

    生活,勇于接受挫折的考验。所以本节课主要以活动的形式来进行,力求“让学生承担有意义的交际任务,以反映学生真实的口语交

    际水平”。活动式的口语交际也较好地体现出“听”与“说”互动的过程。【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要求学生大胆地倾诉自己面对挫折时的内心感受,并能用清晰、流畅的语言讲述自己或名人经受挫折的故事。

    2.使学生学会倾听,善于倾听,乐于倾听,在倾听中交流,在倾听中沟通。3.通过学生参与性的活动,引导学生充分认识挫折与成功之间的关系,并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生活,挑战挫折,勇于接受挫折的考

    验。

    [教学重难点] 重点:如何大胆清晰地表达内心感受;学会倾听他人的发言。难点: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面对挫折的态度。[教学安排] 一课时 [教学准备] 1.教师了解学生对挫折的认识程度,调查其对待挫折的态度和耐挫程度,关注学生的需要。

    2.引导学生回忆自己遭受挫折的故事。

    3.发动学生收集有代表性的、有教育意义的、学生感兴趣的古今中外抗挫明星的事例。

    4.充分利用多媒体播放技术将正面教育的素材,丰富多彩、活灵活现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辅助完成口语交际的训练任务。[教学步骤]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背景音乐下,老师示范讲述贝多芬的故事。

    贝多芬从4岁起,就受到父亲严格的音乐训练,他整天被关在屋子里练琴。贝多芬很早就学会了演奏钢琴、管风琴、小提琴、中提琴和

    长笛。由于家境贫困,贝多芬小小年纪便承担起家庭重担,因而没能受到很好的教育。他是靠自学成长起来的。他17岁时,母亲去世

    了,年轻的贝多芬作为一家之主,同生活顽强地作斗争。他先是被公认为灵感丰富的即兴演奏家和维也纳最好的钢琴家,后来又被公

    认为优秀的作曲家。但痛苦一直伴随着贝多芬。从27岁起,他的耳朵渐渐地聋了。这对于一个音乐家来说是多么沉重的打击!同时,他

    还遭受着失恋的折磨,心爱的姑娘一个个离他而去。也正是在这个时期,贝多芬表现出极其旺盛的创作力,写出了许多杰出的作品,被誉为“交响乐之王”,最终获得巨大成功。

    (利用故事营造气氛,能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很快集中注意力,把情绪转移到口语交际的学习上来;“榜样的力量是无

    穷的”,教师的语言对学生学习语言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讲述故事的生动具体、条理清晰为后面学生的讲述做好了榜样,奠定了

    基础。)

    师:(过渡)昕完了贝多芬的小故事,我们可以知道一个人在现实生活中,不可避免地会遭遇到各种挫折。其实挫折并不可怕,只要你

    能用正确的心态去面对。今天,我们口语交际的主要内容就是——用心倾听并交流:遭遇挫折如何面对!

    二、开展“故事讲评会”

    师:老师讲述贝多芬的故事是为了“抛砖引玉”,我相信同学们讲的故事将更加生动精彩。1.“讲一讲”。

    学生可能收集或准备以下材料:

    ①爱迪生为找一根灯丝失败过l000多次。

    ②乔纳斯?索克尔为了找到脊髓灰质炎疫苗,98%的时间都花在不成功的实验上。(教师适时的总结,即是为了帮助学生在大脑中形成正确面对挫折的态度,从而使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上得到升华。)

    三、开展“访谈会”

    师:(过渡)同学们讲了这么多名人抗挫的小故事,也谈了自己对这些故事的体会和想法,那么,故事毕竟是发生在别人身上的,同学

    们,在你们成长的道路上,或多或少都遇到过挫折,你有没有哪一次挫折至今还③开国领袖毛泽东带领中国人民克服了多少困难和挫折,才取得了新中国的诞生。④贝多芬耳聋而坚持音乐创作的故事。

    (要求:对讲故事的学生,要求“能注意对象和场合,得体地进行交流”,所讲述的故事要做到“内容具体、语言生动、条理清晰、突

    出要点”,“清楚、连贯、不偏离话题”。)2.“评一评”。

    听故事的同学既可以从以上要求中的几个方面对讲故事的同学进行评价,也可以谈一谈听完故事后的体会、感受或从中受到的启迪。

    (口语交际双向互动,不但要求说者会说,还要求听者会听。“学会倾听”有两层意思,一是要求听别人讲话要用心,要细心。“倾听

    ”,即是细心听、用心听的意思,这也是一种礼貌,表示对说话者的尊重。第二层意思是要“会听”,要边听边想,思考别人说的话 的意思,能记住别人讲话的要点。此环节就是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要求听的学生做到“耐心专注地倾听,能根据对方的话

    语、表情等,理解对方的观点和意图”,从而真正达到口语交际的双向互动。)师:(小结)从大家讲述的故事以及评价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些名人在面对挫折时都能迎难而上,勇于战胜挫折。面对挫折,刚毅顽强

    ;面对失败,智慧豁达;面对困难,勇敢无畏等等。

    印象深刻呢?你受挫后的心情怎样?你是怎样使自己摆

    脱这种不良情绪的? 访谈一:“实话实说”

    要求学生做到“说真话,抒真情”,真正地把自己曾经遭遇挫折的经历说出来,与同学一起分享,并进行分析。

    (建议采用两人合作比较理想,一人讲,一人听,并由听的同学对讲的同学进行采访,这样分工更加明确,也让学生更清楚地知道自己 的角色。使每个人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与建议,也乐意倾听他人的意见。通过相互倾听可以了解他人对问题的不同理解,有利于

    摆脱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倾向。同样,教师也应及时表扬那些在合作学习中认真倾听的学生。而且,教师也可参与到学生的访谈中,并在与学生对话时,认真倾听,给学生树立一个榜样。)访谈二:“知心热线”

    师:(过渡)同学们在各自的互访中已唤起了对自己以往经历过挫折的一种情感体验,也从名人抗挫故事中知道了面对挫折的正确态度,那么,老师这里有两位同学他们现在正面临着来自生活和学习上的挫折,请你们来帮助他们解决难题。创设情境: 1.小林的爸爸妈妈又吵架了,他们还喊着要离婚,小林的心情坏透了.小林该怎么办呢? 2.小强,一名初三学生,在毕业临考前,鼓足勇气向一名暗恋已久的女生表达了爱慕之情,希望在毕业之前确定关系,但遭到该女生

    拒绝。小强本来成绩不错,班主任希望他能考上重点中学,但他的爱情表白在遭到女生的拒绝后,他对自己的学业也失去了信心,眼

    看就要中考了,小强心情非常不好,情绪低落,自信心不足,难以面对中考,而且也不知道今后如何面对那位女生。

    (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是在具体的情境中培养出来的。没有具体的情境,学生就不可能承担有实际意义的交际任务,也不可能有生生

    互动的实践过程。创设情景,让学生置身其中,使学生产生想说、要说,不说不快之感,这是口语交际的必要条件。

    此环节,要求说的同学“能注意对象和场合”,“能就适当的话题作即席讲话和有准备的主题演讲,有自己的观点,有一定说服力”,“在交流过程中,注意根据需要调整自己的表达内容和方式,不断提高应对能力。”)师引导:

    1.面对挫折的两种态度:畏难止步,向挫折屈服;迎难而上,勇于战胜挫折。名人之所以能成功是因为他们都能迎难而上,勇于战胜

    挫折。面对挫折,刚毅顽强;面对挫折,智慧豁达;面对挫折,勇敢无畏。2.师生小结掌握战胜挫折的方法:

    ①冷静对待

    ②自我疏导

    ③请求帮助

    ④积累经验

    四、学生谈本次口语交际训练的收获及教师小结 1.学生总结收获。2.教师小结:

    今天这堂课,老师被同学们所讲述的精彩故事所打动,也为那些评故事的同学的语言生动、思路清晰所高兴,老师同时也看到,我们

    每一位同学都在认真地、耐心专注地倾听,这是一个非常好的现象,要知道只有乐于倾听,善于倾听,才能更好地在倾听中交流,在

    倾听中沟通,口语交际能力才能更进一步提高!

    今天的活动,我们也深刻地体验到:人生难免有挫折。挫折是我们成长的伙伴,我们将在挫折中成长!生活中的强者面对挫折,不是手

    足无措、被动等待,而是积极总结经验,反思己过,知难而进、永不退缩!同学们是愿意做生活的强者还是做弱者呢?让我们一起同唱

    一首不畏困难、笑对挫折的歌曲吧!做生活的强者,不断谱写你成功的乐章!(在学生齐唱《真心英雄》的歌曲中结束教学。)(马卡连柯曾经指出:‘‘做教师的决不能没有表情,不善于表情的人就不能做教师。’’语文教学中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实际上就

    是心与心的交流,情与情的碰撞。作为学生语文学习的引领人,只有充满激情,才能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让学生体验语文学习 的愉悦,这样的语文课堂才会永远充满生命的活力。)【教学后记】

    活动式的口语训练让学生激情飞扬,新《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化公民‘必备’能力”,它是一种人与人

    之间交往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灵活、机智的听说能力和待人处事能力。

    《面对挫折》这一堂口语交际课除了要切实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外,还要使学生在情感、价值、态度上得到很大提升。正 因为这一点,使得教师在处理这堂课的时候,很容易偏离轨道,可能上着上着就成了一堂思想教育课,而非口语交际课了,而这也正

    是此次口语交际课最难把握的一点。为了不让这堂课失掉口语交际课的味道,所以我采取了几项参与性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动起

    来、说起来:

    第一,让学生讲评面对挫折的故事。在课一开始,我便创设了一个与本堂课内容相关的情境,先由教师示范讲述贝多芬面对挫折的故

    事,然后开展“故事讲评会”,先由学生亲自实践,讲二-一讲名人面对挫折的故事,要求学生在讲的过程中能讲清故事的具体内容;

    同时,对听的同学也提出了具体要求,并能在后面评故事的过程中针对所听到的故事说出自己的感受和体会。这样既梳理了学生的思

    路,调动了学生的情感积累,也训练了学生清楚连贯、具体生动地表达的语言能力。

    第二,在学生中开展访谈活动。口语交际课就要为学生创造语言实践的机会。所以此堂课我设计了一个生生互动的访谈活动,分为两

    个环节,先由两个学生一组进行“实话实说”访谈,要求一个讲一个听,由听的同学对讲的同学进行现场采访,在学生们讲、听、访 的过程中,大部分同学都能唤起对往日经历挫折的情感体验,学生也自然而然地对如何面对挫折有了新的认识,在这个基础上,我接

    着又创设了两个与学生生活接近的情景,在学生之间开展“知心热线”活动,让学生置身其中,说说如何帮助情景中的两个角色解决

    他们心中的困惑。学生通过访谈,既了解了面对挫折的两种不同态度,也掌握了一些战胜挫折的方法。

    第三,让学生在歌声中接受情感的熏陶。用音乐、歌曲这样一种学生熟知的艺术方式来启发学生的思维,具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

    所以本课的结尾,是在学生齐唱《真心英雄》的歌声中结束的,设计这一活动,是充分考虑到本堂课的教学内容是“面对挫折”,而

    此歌具有很好的正面效应,将课堂气氛掀到了高潮。

    语文教学应创设让学生活动的机会,以活动增强学生“躬行此事”的热情,在活动中使学生学知识、练才干、长胆量。

    写作

    花儿的话

    【教学构想】

    童话和寓言是伴随着童年的瑰丽魔幻水晶球,它的光彩照亮了孩子们童年的生活。快乐幸福的王子公主、活泼可爱的小动物,是他们

    童年时期最要好的朋友;是所有奇妙幻想的发源地,它教给了孩子们充满智慧的人生哲理,使孩子们快乐幸福地长大。编者安排本册

    书第一单元“幸福的滋味”的写作训练是“花儿的话”,让我们可以又一次重拾儿时的幸福滋味,也给了我们一次训练想象能力的机

    会,更重要的是,学会创作童话和寓言,给别人带来欢声笑语。怎样写童话和寓言呢?我想,首要的是要引导学生从读过的童话和寓言

    中总结出它们的特点,从而知道童话和寓言该怎么写。这仅仅只是长征路上迈出的第一步。怎样才能写好呢?重要的一点就是充分地调 动学生的想象能力,因此可设计一个想象能力的训练,激发学生想象的兴趣。热身运动结束后,我们就可以进行最关键的一步:让学

    生构思,设想自己将赋予什么花怎样的情感和思想,通过什么故事来体现,要告诉人们什么人生道理?在这一环节中要引导学生在现实 的基础上想象,所赋予的某一种花的情感和思想,甚至语言、心理活动和动作都应该和这种花的习性或者与它在人们心中的形象联系

    起来。可以给学生找一两篇范文让学生感受一下。【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以丰富优美的想象,曲折离奇的情节,高度的拟人化,去创造童话世界。2.通过童话或者寓言反映自己对现实世界的独特感受和认识。[教学重难点] 重点:.结合曾经学过的课文和学生熟悉的课外作品使学生明确童话和寓言的特点。

    难点:以花的话为题,反映自己对现实世界的独特感受和认识。[教学安排] 一课时

    这是第一单元“幸福的滋味”的写作指导课,目标就是引导学生了解寓言或童话故事的写法,了解文题“花儿的话”的含义,激发学

    生丰富的想像力,选择一种花,描述一个故事,将花和人融为一体,告诉人们应该怎样对待生活,对待学习,对待成功与挫折,对待

    自己和别人;应该养成怎样的习惯和品质,学会哪些做人的道理。从而使学生不再一拿到作文题目就发愁,变不知如何下笔为知道应

    该怎么写。[教学步骤]

    一、导入

    回想过去,许多的回忆都是非常甜蜜的,无论是放烟花、吃杨梅、看白云、听社戏、偷豆子,还是第一次尝试去做一件事,抑或是战

    胜胆怯的经历,每一次想起都让人回味无穷。除此之外,恐怕没有人能忘记童话或寓言带给我们的美妙滋味。我想,陪伴我们进入梦

    乡的少不了那一个个充满魔力的童话或寓言故事。大家想一想,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的有哪些童话或寓言故事呢?(学生会答到《白雪公主》《海的女儿》《丑小鸭》《灰姑娘》《睡美人》《卖火柴的小女孩》《皇帝的新装》《农夫和蛇》《狮子和

    老鼠=》《渔夫和金鱼》《愚公移山》等等。)

    二、思考

    1.为什么这些童话或寓言令我们难忘呢?

    (此环节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从自己的阅读体验中提炼出童话和寓言的特点,从而指导自己的写作。)

    (同学们会答到:故事情节曲折有趣,人物形象生动,并且能力过人,丰富奇特的想象和夸张,教给我们一些做人的道理,如《白雪公

    主》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心灵美才是最重要的。《海的女儿》告诉我们一个人为了自己所爱人的幸福而牺牲自己的幸福是多么的不

    容易啊!又是多么的伟大呀!《丑小鸭》让我们明白了在最自卑的时候只要不放弃希望,就能创造生命的美丽。《愚公移山》使我们懂

    得有坚忍不拔的意志才能取得成功的道理。)

    总结:童话:①丰富奇特的想象和夸张、拟人、象征手法的运用,超越时空的制约,造成浓烈的幻想氛围;②故事情节曲折离奇;

    ③人物形象生动有趣,大多具有超能力; ④教给我们一些做人的道理; ⑤语言儿童化,通俗生动。

    寓言:①与童话相比,篇幅一般较短;

    ②借此喻彼,借近喻远,借古喻今,借小喻大,使深奥的道理在简单的故事中得到体现。

    2.想象在寓言中的作用。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想象概括了世间的一切,对于一篇童话和寓言来说,想象好比源头活水,有了想象,童话、寓言才有勃勃的生机,如何才能拥有丰富的想像力呢?我想,想象的翅膀需要经常放飞,现在我们就来锻炼锻炼:

    小羊被狼抓住了。小羊虽然吓得发抖,但是他镇定地哀求道: “狼伯伯,求求你,在吃掉我以前,能否吹个笛子给我听呢?” 想象一下,狼答应了没有?故事将会怎样发展,结果如何? 给我们怎样的启示?(此环节要实现的目标是调动和激发学生的想像力,学生的想象无论结果怎样都应给予一定的肯定。)(有的同学说没有,羊成了狼美味的午餐。有的说答应了,狼被自己的笛声陶醉了,羊趁其不备溜走了。有的说,笛声引来了猎人,狼

    被杀死,羊获救了。告诉我们在与自己强大的敌人对抗时,要有智慧,讲究策略和方法。)大家通过想象,赋予动物以人的思想情感与智慧,现在以“花儿的话”为题,也就是说我们要把花拟人化,借他(她)的“嘴”告诉我

    们一个道理,现在有两篇我们同龄学生所写的寓言和童话,大家一起看一看在他们的文章里所写的花有怎样的特点?通过这种花作者告

    诉我们什么道理?(设计此环节是考虑到学生所想象的故事有比较有现实积淀的,但肯定有脱离现实

    基础的,因此,对于这种情况,通过具体例文的感受

    和分析来引导学生立足于现实进行想象很有必要。)例文一:

    寓言:蔷薇与鸡冠花

    蔷薇和鸡冠花生长在一起。有一天,鸡冠花对蔷薇说:“你是世上最美丽的花朵,神和人们都十分喜爱你,我真羡慕你有漂亮的颜色

    和芬芳的香味。”蔷薇回答说:“鸡冠花啊,我仅昙花一现,即使人们不去摘,也会凋零,你却是永久开着花,青春常在。”

    这是说,事物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不必羡慕别人有你所没有的东西,你也有别人所没有的东西。(一学生说:“蔷薇花是世上最美丽的花朵,颜色漂亮,香味芬芳;鸡冠花不太漂亮但可以永久开花。”一学生补充说:“蔷薇花很快

    就会凋谢。通过花儿的对话所要体现的道理已经在寓言的最后一句话中明确指出来了。”教师说:“这就是寓言的特点。” 例文二:

    童话:我是一朵小野菊

    我的家住在蓝黛湾旁边的嘟嘟橘子园里,花园主叫我矢雏菊,我有大海波涛般黛蓝色的细长花瓣。我常想,如果在嘟嘟橘子园里我有

    一万个姐妹该多好,那么我们会每天紧紧抱在一起,迎着夏天湿热的南风一起跳舞,黛蓝色花瓣在风中翻飞,忽左忽右,一定和蓝黛

    湾涨潮的波涛一样漂亮吧!

    嘟嘟橘子园里还有粉粉的大波斯菊,橙橙的非洲菊,红红的太阳菊,清晨花儿们在金灿灿的太阳下纷纷睁开眼时,总会叽叽喳喳地议

    论谁的瓣还皱着,谁身上的露珠最剔透,而我从来没有机会参加这样的讨论,因为花儿们都不喜欢我。大波斯菊说:“花儿都应该是红红粉粉紫紫的,你怎么是蓝色,真奇怪!” 太阳菊说:“你又瘦又小,到嘟嘟橘子园的人怎么可能喜欢你!” 非洲菊说:“你是一朵野菊花,是花园主在蓝黛湾的岩石缝里找到的。”

    我知道,她们说的都是真的,我哭了,在这个美丽的大花园里,我没有姐妹。清晨的太阳照在我的眼泪上,一个长着和我花瓣颜色一

    样蓝眼睛的小女孩站在我面前,轻轻地说:“妈妈快看呀,这花多漂亮,花瓣上的露珠(其实是我的眼泪)多像水晶呀.妈妈,明年春

    天叫爸爸多种些这样的花吧!”

    “天呀,花园主的女儿居然喜欢她!”太阳菊惊叹。

    后来,每天清早,我睁开眼,想晒晒太阳,非洲菊总伸长她细长的腰肢,挡住阳光,夜里我想嗅嗅露珠,大波斯菊总伸开枝叶,接住

    露珠。

    慢慢的,我的蓝色开始变淡,花瓣开始打皱。

    “呵呵,她快死了!明年花园里最美的还是我们!”大波斯菊高兴地笑了。我在心里勇敢地告诉自己“我要活下来,明年夏天我还要和

    一万个姐妹一起跳黛蓝色的舞蹈!”我的根扎进更深的泥土,努力地吸取着养分。秋天,我在秋风中用劲地摇晃自己,把花蕊里的种子散向四周。冬去春来,我的姐妹们从泥土里伸出脑袋。夏天到了,我的周围终于

    有好多好多的姐妹,也许真的有一万个吧。湿热的南风吹过,嘟嘟橘子园迎来了夏天的第一批客人,有人喊道:“哇!快看呀,这一片

    蓝色的小花多漂亮,翻飞的花瓣多像前面蓝黛湾的波涛呀!” 我和姐妹们紧紧地抱在一起,迎着南风跳舞。(一学生说:“这篇童话故事中的主角矢雏菊是一朵野菊花,又瘦又小,花色奇怪,因此被花色鲜艳、品种纯正的花儿排挤和虐待,但

    她却十分的勇敢和顽强,最终向其他花儿和人们展示了她独特的美。一学生接着说:“这就告诉我们如果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各种困

    难和挫折,最终迎接我们的是美好和幸福。”教师提问:那作者为什么不安排波斯菊做主人公呢? 一学生答道:“波斯菊是非常名贵的品种,如果安排她就不符合她在菊花这个家族中的身份和地位,读者读来也会觉得不合情理。” 一学生又补充说:“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是即使我们非常平凡渺小,我们会经历生活中形形色色的困难和挫折,但我们应该勇敢

    地面对,只有这样,才能获得幸福和美好的生活。)

    教师总结:无论是在寓言《蔷薇与鸡冠花》里,还是在童话《我是一朵小野菊》中,故事里的花儿都拥有类似于人的遭遇、心理、行

    为和情感,但是作者的想象是立足于现实的,符合花儿的特征、生活习性和它在花家族里的身份和地位,因此作者通过花儿告诉人们 的道理也易于被接受。

    那么你想选择哪一种花,通过一个什么故事,告诉读者怎样的道理呢?(这一环节设计的目的是了解学生是否能把握花卉的特点,是否能做到在现实的基础上进行想象,是否能从想象的故事中提炼出与之相

    符的道理。)(一学生说:“我想写蒲公英,通过写她不愿意离开母亲到在空中随风飞舞最后找到一处理想的生活处所,寻求到自己的幸福生活来告

    诉大家一个道理:“我们应该学会独立地生活,靠自己的力量去寻找幸福。”一学生说:“我准备写牡丹,通过写她被花圃里的其他

    伙伴疏远告诉我们傲慢自大会让我们失去朋友变得孤单这个道理。)教师总结:童话的主要特点是幻想,它所描述的是虚拟的故事和境界,其中的“人”像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世界,并且是知

    并非真实,所讲的故事也是不可能发生的。但无

    论哪一种幻想都植根于现实,都是生活的折光。离开了现实,我们的想象就会过于荒谬。因此,虽然我们赋予“花”人的思想、感情、动作、心理活动和语言,但也应该符合花的生长习性、性格特点或说它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做到了这一点,才有可能写好童话和

    寓言。

    三、结束语

    将你想象出的故事用通俗明白、生动有趣的语言写出来,注意记叙描写手法的综合运用,在记叙过程中适当运用描写,或外貌,或心

    理,或动作等,从而增强文章的感染力。【教学后记】

    写作课的教学在新课标的要求下是颇具挑战的。过去的写作课是学生最为畏惧和头疼的。每次写作,都要绞尽脑汁,费尽思量,苦不

    堪言。如何改变这种状况?我们正在努力摸索,我想,作文的教学也应体现三个维度的整体推进,注重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

    感态度与价值观上对学生进行有意识的培养,在本次童话或寓言的写作中,如何落实三个维度呢?童话与寓言的基本知识怎么得来?我

    们不能包办,得让学生自己从读过的童话或寓言作品中总结出来,我们不能替代学生思考。写作童话与寓言的过程是一个激活和发挥

    想像力的过程,爱因斯坦说过:“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

    识进化的源泉。”创作童话和寓言离不开想象,必须以想象为基础,只有丰富学生的想象,学生的创作能力才能得到较好的发展。本

    次作文教学要引导学生充分发挥想像力。想象离不开生活,也许我们的想象未必是生活中有过的或将来才会有的,但必须合乎生活的

    真实。学生想象的花的故事,应是以人们对它的印象或看法为基础的,哪怕是学生的创作一反惯常思维,也应该有真实生活的印记。

    合理的想象,写出的文章才会形象生动,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创作寓言或童话的过程同样是使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熏陶和

    塑造的过程。

    在写作指导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反映自己对现实世界的独特感受和认识,抒发和体现美好高尚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附:各种花卉的特点,整理收录如下,教师可以依此灵活指导。). 郁金香

    忠贞幸福

    向日葵

    光明活力

    爱慕崇拜 水仙花

    高雅清逸

    菊花

    清静高洁

    孤芳自赏 芍药花

    害羞含蓄

    牡丹

    高贵大方

    傲慢自大 康乃馨

    慈祥温馨

    桂花

    热情大方

    固执偏见 腊梅花

    意志坚强

    月季

    尊敬崇高

    花中皇后 芙蓉

    心灵手巧

    天堂鸟

    自由吉祥 茉莉花

    和蔼可亲

    杏花

    诚实坦率 桃花

    娇气轻率

    石榴

    随波逐流 荷花

    洁身自好

    百合神圣纯洁 玫瑰

    热情如火

    综合性学习

    成语探究 【教学构想】

    1、成语是在语言应用中长期使用、锤炼而形成的固定短语,学生喜闻乐见,但其特点学生一知半解,所以第一步是让学生充分认识成

    语的来源、结构、意义及使用规则。

    2、任何语言不经使用就是死的符号,尽管成语是约定俗成的谮撵彤式j:但它一点睛的效果。如果能在文章中恰当地运用成语,会使你的文章增色不少。

    下面请同学们各自就成语的某一问题设计一道问题,要求: ①问题明确,答案确切;②可从成语特点及使用两大方面来命题。

    (导入语能启发学生关注“成语”这一特殊语言形式。、布置给学生的问题具有一定难度,也有很大自由空间,学生会积极投入。)经使用,就能使语言生动形象,又能画龙点

    睛,提升表达效果。所以第二步就是成语的实际运用。【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充分认识成语这一特殊语言形式的规律和特点,探寻其来源0并髓根据其规律做到准确使用,达到锤炼语言的效果。

    2、在综合性学习中,让学生体会合作、交流学习的愉快,锻炼自主探究学习能力,体验学习的喜悦,在此过程中,提高自己发现向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认识成语的优点,进一步加深对祖国语言的热爱,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教学重难点]

    重点:探寻成语的来源。了解、认识成语的结构。

    难点:成语的规范使用。成语的实际运用。[教学安排】

    两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成语是在语言应用中长期使用、锤炼而形成的固定短语,它以高度凝练的语言形式,浓缩了十分丰富的文化内容,堪称

    汉语宝库中的精华。而且,成语言简意赅,大多数成语背后都有一段轶事、典故。掌握好成语,既可使语言生动形象,又可起到画龙

    二、学生设计问题活动开始,教师巡视指导

    学情预测:

    1.由于教师只给了“特点”及“使用”两个很不具体的问题范围,学生一定会询问成语的具体特点和使用规则,这正好激发他们

    探求问题的欲望,并通过讨论交流解决问题,教师此时只能作适当点拨,切不可直接告诉学生“特点”有哪些,“使用”又指哪些。

    2.学生初尝“做老师”的滋味,往往会以难倒别人为目的,教师巡视时要加以引导,以设计有意义的问题为目的,力求做到知识

    性、能力性和趣味性相结合,从而保证学生的自主学习具有实效性。

    3.要求出题者准备答案。

    三、组织同桌之间互相答题,教师巡视并处理学生中的问题

    (这一环节主要是学生活动,教师尽量不直接解决学生中的问题,让学生在充分合作中解决问题,使其体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

    程,获得成就感。另外,在互答问题中,学生的命题往往有疏漏和错误,甚至有不是问题的问题,教师可以引导他们修改、纠正,使

    命题更规范,也便于下一步的学习。)

    四、搜集“成语特点”和“使用规则”的活动项目

    1.指定两个组长,一个负责收集“成语特点”问题,一个负责收集“使用规则?问题。

    2.组长和语文科代表共同归纳、分类试题,列出“成语特点”若干条,“成语使用规则”若干条。

    学情预测:这个环节本来可以由教师直接出示“成语特点”和“成语使用,两方面的活动,但让学生先由问题人手,再归纳,更

    具体可感,也可避免知识概念化。

    3.教师和学习小组的同学共同归纳成语探究话题。

    (此环节是在以上问题的基础上归纳出来的,问题内容就是学生感兴趣的话题,由此得出几个带共性的话题,更符合不同班级各自

    学生特点,教师不可越俎代庖。)

    学情预测:学生的问题一定有很多雷同(比如成语纠错等),教师要从中找出共同感兴趣的问题,同时,也要作事先准备,例如“

    成浯特点类”可分为“成语溯源”、“成语纠错”、“成语结构”、“趣味成语”等,成语的使用可分为“成语完形填空”、“成语

    谜语”、“成语滥用”、“成语妙用”等,以备课堂点 拨之用。

    五、重新分组、确定话题、深入探究

    活动程序:

    1.按探究“成语特点”和“成语作用”分若干小组。

    ①成语溯源组;②成语纠错组;③成语结构组;④成语完形组;一⑤成语妙用组等。

    2.确定探究内容及要求。

    内容包括本探究话题的“知识卡”(如“成语溯源”组的知识卡必须是成语的“源头”有哪些及相应举例)和一组例子或问题,以

    供学习之用。

    学情预测:本环节对学生的要求很高,必须借助相关资料,时间不限制在课

    堂短短的几分钟。“知识卡”的建立对学生来说更是

    一个难题,务必要求学生查找、询问,避免想当然。要求准备好的学习材料具有概括性、指导性和训练价值。所以本环节可延长一天,作为家庭作业完成,两天后上交。

    第二课时

    一、检查上节课布置的话题知识卡和训练题,并分类整理

    (由于没有限定格式,“知识卡”难免五花八门,知识卡上的内容也有很大一部分相同,所以要进行整理,最后形成该话题的系统

    知识。例如“成语溯源”知识卡:成语来源有:①历史故事;②神话传说;③寓言;④经典名作;⑤俗语俚语;⑥其他等。专题训练

    一般不会有雷同,可编辑为一本训练集,丰富内容。)

    二、安排专题讲座,开辟学生课堂

    1.分专题组推荐本组主讲(或叫中心发言)。

    2.设学生课堂。

    由主讲人上课,给全班同学讲解他们在小组的话题知识,并辅以相应训练题。

    学情预测:本环节以学生为主,学生做老师会存在一些问题,如讲解不到位,训练安排不合理等,教师一定要做好帮手,当好课

    堂的“协调员”,帮助临时“老师”知识传播有效,训练有序;另外,引导课堂的“双边活动”,形成探讨交流氛围,既要保证主讲

    人的“中心”地位,也要让他们互动,如果一节课无法进行完毕,可另行安排时间,完成没有完成的内容。

    三、举办几期黑板报

    黑板报的中心内容是“成语学习”,每期主题按专题小组的内容安排,可一个专题一期,也可几个专题一期,展示本次综合性学

    第三篇:八语寒假作业

    八语寒假作业

    1、阅读八下课外名著《西游记》、《名人传》、《海底两万里》并各写读后感一

    篇。(不少于600字)

    2、八下第六单元古诗文及课外10首古诗背诵、背默一遍并纠错。(鼓励背全书

    古诗文)

    3、八下第六单元古诗文及课外10首古诗抄写,期末成绩80分-90分一遍,70分

    -80分2遍,60分-70分3遍,60以下抄写5遍。

    4、收看重庆卫视《品读》并简要记录。

    第四篇:八语期中考试

    八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考试卷

    姓名班级得分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2分)..

    A.芦荟 huì不逊 sūn匿名 nì诘责 jiã ....

    B.文绉绉 zhōu 颔首hàn纤细xiān宽恕 shù ....

    C.长髯 rán禁锢 gù锃亮 zhâng广袤 mào ....

    D.心扉念juàn朔方 shù凛冽 lǐn .fēi眷...

    2、选出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2分).....

    A.谈笑风生甘拜下风首屈一指别出心裁

    B.不求胜解诚惶诚恐藏污纳垢不可名状

    C.郁郁寡欢正襟危座疲倦不堪盛气凌人

    D.暗然失色美不胜收拖泥带水海誓山盟

    3、下列有关作家作品内容有误的一项是()(2分)

    A.《再塑生命》——海伦·凯勒——美国——作家

    B.《托尔斯泰》——茨威格——奥地利——作家

    C.《五柳先生传》——陶渊明——晋——诗人

    D.《雪》——郭沫若——现代——诗人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作文写好以后,我们要学会把不正确的错别字改正过来。

    B、通过《语文课程标准》的学习,使们提高了对语文学科性质的认识。

    C、能否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之一。

    D、同学们一定要遵守交通规则,防止不要发生事故。

    5、下列各句中加线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严禁粗制滥造的商品流入市场。

    B.他千里迢迢慕名而来,就是期盼得到教授的指导。

    C.赵州桥非常雄伟,施工技术更是巧妙绝伦。

    D.他昨天不在场,对这件事的经过一窍不通,你们就不要再问啦。

    6、选择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2分)

    A.叱咄(duō)缥碧(piǎo)弗之怠(dài)为坻(chí)

    B.烨然(huá)泠泠(líng)轩邈(miǎo)浅鬣(liè)

    C.皲裂(jūn)箪瓢(dān)大庇(bì)辄尽(zhé)

    D.婵娟(chán)伛偻(lǚ)黔娄(qián)汲汲(jí)

    7、写出下列语句中的通假字,在横线上写出通假宇、本字及意义。(2分)

    A.窥谷忘反: .同舍生皆被绮绣:

    C.食之不能尽其材:D.百废具兴:

    8、解释下列加点的词。(2分)

    A.负者歌于途B.春和景明

    C.去国还乡,忧谗畏讥D.长烟一空

    9、翻译下列句子。(5分)

    ①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②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③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④写出概括富春山全貌的句子并翻译。句子:翻译:

    10、用“/”给文中画线文字断句(不要求加标点符号)(2分)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1、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答:()(2分)

    A《岳阳搂记)表达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

    B《醉翁亭记》“句句记山水,却句句是记亭,句句是记太守”。

    C 两文都体现了“以民为本”的思想。

    D两文在景物描写上都采取了情景交融的写法,语言都清丽明快,气势磅礴。

    12、法国作家罗曼•罗兰的《名人传》包括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部传记。其中,___________(人名)饱受耳聋折磨。(2分)

    13、我国先贤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这在《名人传》的三位主人公身上得到深刻体现,请以其中一个人为例,说说他是如何在行动中体现孟子这句话的。(要求写出人名和具体事例,不少于30字)(3分)

    二、现代文阅读(20分)

    《我的母亲》节选

    每天天刚亮时,我母亲就把我喊醒,叫我披衣坐起。我从不知道她醒来坐了多久了。她看我清醒了,才对我说昨天我做错了什么事,说错了什么话,要我认错,要我用功读书。有时候她对我说父亲的种种好处,她说:“你总要踏上你老子的脚步。我一生只晓得这一个完全的人,你要学他,不要跌他的股。”(跌股便是丢脸、出丑。)她说到伤心处,往往掉下泪来。到天大明时,她才把我的衣服穿好,催我去上早学。学堂门上的锁匙放在先生家里;我先到学堂门口一望,便跑到先生家里去敲门。先生家里有人把锁匙从门缝里递出来,我拿了跑回去,开了门,坐下念生书。十天之中,总有八九天我是第一个去开学堂门的。等到先生来了,我背了生书,才回家吃早饭。

    我母亲管束我最严,她是慈母兼任严父。但她从来不在别人面前骂我一句,打我一下。我做错了事,她只对我一望,我看见了她的严厉眼光,就吓住了。犯的事小,她等到第二天早晨我睡醒时才教训我。犯的事大,她等到晚上人静时,关了房门,先责备我,然后行罚,或罚跪,或拧我的肉,无论怎样重罚,总不许我哭出声音来。她教训儿子不是借此出气叫别人听的。

    有一个初秋的傍晚,我吃了晚饭,在门口玩,身上只穿着一件单背心。这时候我母亲的妹子玉英姨母在我家住,她怕我冷了,拿了一条小衫出来叫我穿上。我不肯穿,她说:“穿上吧,凉了。”我随口回答:“娘(凉)什么!老子都不老子呀。”我刚说了这句话,一抬头,看见母亲从家里走出,我赶快把小衫穿上。但她已听见这句轻薄的话了。晚上人静后,她罚我跪下,重重地责罚了一顿。她说:“你没了老子,是多么得意的事!好用来说嘴!”她气得坐着发抖,也不许我上床去睡。我跪着哭,用手擦眼泪,不知擦进了什么微菌,后来足足害了一年多的眼翳病。医来医去,总医不好。我母亲心里又悔又急,听说眼翳可以用舌头舔去,有一夜她把我叫醒,她真用舌头舔我的病眼。这是我的严师,我的慈母。

    14、用自己的话概括以上三段的主要内容。(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从哪些地方看出母亲既是“慈母”又是“严师”?(2分)

    16、体会下列语句所包含的情感。“听说眼翳可以用舌头舔去,有一夜她把我叫醒,她真用舌头舔我的病眼。”(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试用你的眼光评价一下文中母亲的教子方式。(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课外阅读

    寂静的花朵【方爱华】

    很多年没有下雪了。

    今年的冬天有些特别,刚进一月,已经下了三场大雪,一场比一场奇特,不仅创下几十年一遇的大,且遭遇了有史以来的冷。而零下十几度的温暖,仍会生出丝丝的暖,那些来自四面八方的书籍和问候,犹如洁白美丽的雪花,一朵朵,一朵朵,全开在寂静的心底。

    农民们是深信瑞雪兆丰年的。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相遇一个合适的你,便可以开始一段美好的姻缘。而一场好的雪,也总会选择好的时间好的地点降临大地,才会为人间带来欢喜和收成。

    想来其它事物也都如此吧,就如好的音乐,同样也要给懂你适合你的那个人听,才可以成就一段高山流水,千古知音的佳话。

    想起杜甫的《春夜喜雨》。在寂寞春夜悄然到来的那场雨,对万物带来怎样的喜悦啊,然而好雨只是在一个夜晚悄悄地来临,细润着万物。这真像好的文字,看似安静,却长了一双隐形的脚,不知不觉就走到了你的心里,并栖居下来。而这些文字在落墨之前,只是一个个被做成铅条形的方块字,按各种类型和型号分类,一排排的躺在木制的架子上,就像一个个的孤儿,忧郁,沉默,灰色的身体上落满灰尘。它们安静地在自己的位置上等待,希望有朝一日,能够相遇一双温暖的手可以把自己从寂寞深处领走。

    那时候还没有电脑或者打印机,一切都靠最原始的手工操作。一个个对照着文章内容把铅字拣到一个木盒子里排列好,然后再经过初次制版、印刷、校对等系列工序,才能出来我们所要的稿件。有时候就想,这些铅字要经历一场怎样的寂寞和妙笔生花的巧手组合,才能够弃去尘衣,焕发出深层的光鲜呢?即使是一篇很小的文章,只拣字的过程也要耗去小半天时间,更何况一本书。

    其实,又那里是一个个文字要经历等待,任何一种生命想飞翔,不都要经历一个漫长难耐的蜕变过程吗?比如种子的发芽,比如花朵的开放,比如丰收的渴望,比如羽化成蝶。世上有一种蝉,在蜕皮成蝉之前,要在黑暗潮湿的地下等待整整十七年,更有些东西甚至要终其一生。

    所以,我在那些浸了心血的文章面前是怀了很深的一份感情的。我为相遇的每一本好书,配上自己喜欢的饰物,为它们拍照留念,并写出读后感,哪怕只是只言片语。那些落在书上的每一个铅字,都是褪去了尘色的花朵,晶莹,剔透,冷静,深邃,而它们的前生或者来世,都是一滴心血磨砺成的珍珠。

    相遇一个好人,会成就一份幸福!

    相遇一本好书,会清洁我们的一生!

    18、结合文意,给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2分)....⑴、悄然()⑵、栖居()⑶、书jí()⑷、tuì()变

    19、从括号中选择合适的关联词语填在前面的横线上。(2分)....

    20、文章以“寂寞的花朵”为题有什么好处?(2分)....

    21、在倒数第二段的横线上写一个句子,是上下文意贯通,句式对仗工整。(2分)....

    22、、围绕句中加点内容,赏析下列精彩语句。(2分)....我为相遇的每一本好书,配上自己喜欢的饰物,为它们拍照留念,并写出读后感,哪怕只是只言片语。

    23、阅读全文后,请用“假如„„就„„”的句式写一句话,表达你对文章末段“相遇一本好书,会清洁我们的一生!”的理解。(2分)....

    24、古诗文理解性默写(12分)

    《与朱元思书》总领全文的句子是:。写江上放舟自由情态的句子是:。

    《送东阳马生序》“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的原因句是:。《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诗中表达新事物终就能代替旧事物的哲理句是:。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通过写明月来表达对人生美好祝愿句是:。《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宽慰友人,表达送别情感的千古名句是:。《小石潭记》课文中“。”的句子跟《与朱元思书》一文中的“。”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都写出了水的清澈见底,透明可爱,鱼儿自由游弋,似与人们相乐的情趣。

    《岳阳楼记》本文通过对洞庭湖景象的描绘,对迁客骚人登楼时或喜或悲的“览物之情”的抒情议论,表达了作者“。”的阔大情怀和“。”的政治抱负。文中的成语有:、、(至少三个)

    《行路难》诗中道出了作者坚信抱负必能实现的昂扬之气的诗句是:。

    25、读下列各组句子,指出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二组:()()(2分)..

    A.食之不能尽其材/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B.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 余幼时即嗜学 C.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 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D.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 好读书,不求甚解

    (三)课内文言文阅读(6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按要求完成各题

    马说(韩愈)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26.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2分)

    ①才美不外见()②策之不以其道()27.用上文中的句子回答(2分)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听到怀才不遇的人感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千里马不能日行千里的原因是什么?(用原文中的句子回答)(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部分作文30分

    29、下面两题,任选一题写作:

    (1)作为处在成长期的青年学生,你一定有过痛苦,有过忧伤,有过自卑,有过迷惘、有过困惑„„请你先补全下面的文题,然后再写一篇记叙文。可写你的感情历程,可写你的思想飞跃,可写你的青春感悟等等。不少于5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姓名和学校名。题目:走出__________________(2)题目:下雨天真好

    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记叙文,文中不得出现真实姓名和学校名。

    第五篇:八上语文说写训练话题

    八上语文说写训练话题

    第一单元(杜伟中)

    一、《新闻两则》

    1、课外收集摘录报纸或电视上一些新闻的标题或导语各5个,然后选自己最喜欢的几个进行归类分析,并以“我最喜欢的几个新闻标题”或“新闻导语一句话”为题,把自己的归类分析写成文章;

    2、今年是抗战胜利60周年。为了纪念它,暑期来的电视,每天都播放抗战题材的电视剧,你看过哪些?能否选自己印象最深的几部电视剧或几个场面,以新闻的形式,比较概括地报道一下。二三百字;

    3、选两则新闻中用词比较讲究的句子,仔细分析其特点,归类整理成文。

    二、《芦花荡》

    1、细读课文,以“鱼鹰传奇”为题,写写他的传奇色彩;

    2、选一首或几首自己熟悉的反映战争题材的电影或电视剧的主题歌,以“当我唱起 ”为题,谈谈歌声对战斗及自己的激励作用。

    3、市编课堂延伸阅读中,选了孙犁的《荷花淀》一文,文中“你走,我不拦你。家里怎么办?”句子,有人曾对句中标点符号“我不拦你”后的“。”进行专门研究,说若把它改成“,”号,意义就大相径庭了。你不妨比读一下,然后以“若把‘我不拦你’后的句号改为逗号”为题,说说你的理解。

    三、《蜡烛》

    1、要问老妇人对苏联红军敬意有多深,烛光可以代表她的心。请以“烛光代表老妇心”为题,选用文中一些与蜡烛相关的典型情节和老妇表情,结合自己的体验,写成500字左右的文章;

    2、烛光,在文中的含义是非常丰富的。试以“烛光”为话题,按“烛光,是 ;烛光,是 ;

    烛光,是。”格式,写一组排比句;

    3、文章中的老妇人始终没有说一句话,但丰富的内心活动读者都能体会到。试选文中的一至二个情节(描写老妇人神态、动作的),说说其内心活动。

    四、《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

    1、读了雨果给其上尉的信,作为中华民族的炎黄子孙——年轻的一代中国人,一定会对雨果肃然起敬。那就以“可敬的雨果”为题,用文中的事实写一篇文章;

    2、文中有这样句子:“艺术有两个来源,一是理想,理想产生欧洲艺术;一是幻想,幻想产生东方艺术。”同学们对艺术不一定都熟悉,但对“理想”和“幻想”这两词一定不陌生。能否以“理想和幻想”为说话中心,举例说说自己的理解,字数不限。

    3、文中说“岁月创造的一切都是属于人类的。”这见解是非常透彻的。它启示我们要珍惜一切人类文明的成果。请选一人文景观或自然景观,以“岁月的创造”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4、雨果在文中用了不少反语,平时阅读中还接触过哪些反语,请选择一些典型的反语,说说其含义并串联成一篇小文章。

    五、《亲爱的爸爸妈妈》

    1、开头引语中说“沉重的记忆” 也是个“美丽的记忆”。你有“沉重而美丽的记忆”吗?若有,请告诉你的同学好吗?

    2、听了西德作家和日本人的发言,你有何感想?选择其中的一位,联系当今你所了解的德国和日本,精辟一则感想或评论;

    3、你生活在充满爱意和亲切的呵护中,若让你以“亲爱的爸爸妈妈”为说话对象,那么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又会怎样说?

    第二单元(张伟伟)

    六、《阿长与〈山海经〉》

    1、鲁迅在《阿长与〈山海经〉》曾写到大年初一吃福橘的习俗,生活中你印象最深刻的习俗什么?请你把它写下来,要求有情景展现。

    2、《山海经》是鲁迅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你记忆中的宝书又是哪一本?请描写一下对这本书的最初印象。

    七、《背影》

    1、对朱自清先生来说,父亲的背影是印象最深的,你对自己的父亲印象最深的是什么?试着把它写出来。

    2、有人说《背影》一文妙就妙在“聪明”过后的“感悟”,你一定有类似的生活体验,请以“感悟”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八、《台阶》

    1、《台阶》一文中的父亲是可敬的,造起了新房子,砌造了高台阶了,你的父亲(母亲)有没有类似的奋斗史?请以“父亲(母亲)的奋斗”为话题作文。

    2、“新台阶”造好了,“父亲反而处处感到不对劲”,这正如一句话所说的那样——“你得到了什么,也就意味着你失去了什么。”请你写出类似的一种体验。

    九、《老王》

    1、以老王为第一人称,想象老王给“我”送香油和鸡蛋的情景。

    2、在我们周围,你一定遇到过“老王”一样善良的人,请以“善良的人”为题,写写你们交往的故事。

    十、《信客》

    1、信客讲究一个“信”字,或许还有别的什么,你从信客的故事中感悟到了什么?试着写出你的想法。

    2、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像信客一样已经消失或即将消失的职业,请你去了解一下,然后与它们中的一个从业者聊一聊,写写他或她的故事。

    第三单元(蒋运良)

    11、《中国石拱桥》

    ①“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巧妙绝伦”,请你根据课文第5段内容以“设计科学的赵州桥”为题,解说之。

    ②在传统的石拱桥的基础上,我们还造了大量的钢筋混凝土拱桥。请你选择家乡的某座传统的石拱桥或钢筋混凝土拱桥,写一段介绍说明的文字。

    ③随着时代的发展,家乡的桥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请你调查研究家乡桥的变化历史,以“桥的变迁”为题目,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12、《桥之美》

    ①桥之美,美在形式,美在结构,美在与周围环境的和谐。请你选取家乡的某座桥,用你的生花妙笔写写它的美。

    ②桥之美,还在于人们赋予“桥”以丰富的内涵,你可曾有类似与他人沟通起心灵之桥的经历,把它写出来,将“桥”的内涵演绎到极致。

    ③如果有可能,将家乡的桥摄像后制成图片,为每幅图片拟个诗意的名称,并为每张图片写上100字左右的解说词。

    13、《苏州园林》

    ①苏州园林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校园中的小花园又何尝不是这样呢?请你选择校园中的一处小花园,揣摩设计者的用意,写一段说明性的文字。

    ②“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一句写出苏州园林假山的堆叠需要技术更需要艺术。请你也选择一个需要技术更需要艺术的工艺品,写一段说明性的文字。

    ③“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请你举出一些相应的建筑和园林的例子,写一段文字来印证作者的这一比方。

    14、《故宫博物院》

    ①课文可看作是故宫建筑群的一篇解说词。现在东阳电视台要制作一辑介绍你家乡某处古民居的电视节目,向你征求电视解说词,你愿应征吗?

    ②通过课文的介绍,即使没有到过故宫的人,也能对故宫有个大概的了解了。这主要是因为作者按游览的顺序有详有略地说明清楚了故宫的建筑特色。请你也写一篇文章,向没有到过你们学校的朋友介绍你们学校的校园。

    ③课文第6段“正中”“上面”“背后”“两旁”等方位词准确的说明出太和殿内部的布置特色。请你选取最合适的空间顺序写一段介绍说明你班教室的文字。

    15、《说“屏”》

    ①作者说童年与家人在庭院纳凉,母亲总要背诵唐人“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的诗句,其情景真够令人销魂的了。请你展开合理的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出令作者销魂的情景。

    ②“南有八面山,北有巍山屏”,熟悉巍山屏的同学请你解说此山之所以名为“巍山屏”的原因,不熟悉巍山屏的同学请你想象此山该当怎样才能称之为“巍山之屏山”。

    ③“屏”在实用上来讲起到了活动门板的作用,但作者介绍时更突出其美感和文化的作用。请你根据课文内容或引用其他资料写一段“屏的文化功能”的说明性文字。

    第四单元(王跃华)

    一六.<<大自然的语言>>

    1.现代科技高速发展,高科技手段广泛应用,天气预报越来越准,我们是否还有必要研究物候学,请说说你的看法。

    2.今年九月是否比往年热多了?气候有些反常吧!请认真思考,仔细观察,并查阅资料,询问专家,以“今年八月桂花不闻香”为题写一则200左右的说明性文字.3根据本文所学的知识,留心观察身边的物候现象,以“走进大自然,让我惊喜”为题,写一组与大自然朋友对话的观察日记.4.课文说“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你能找几句农谚并说说其包含的丰富的物候知识吗?一七.<<奇妙的克隆>> 5.搜集一至二则与克隆有关的故事,在课堂上说给同学听听.注意语言的准确性,并能用上一二种说明方法.6.课文末尾说:“可以期待,许多生物学家,特别是那些从事无性繁殖研究的科学家,将会严肃的思考它的含意,并展开科学讨论,用以教育世界人民。”你想“ 它的含意”应该是什么,你能根据自己的理解说一说吗?

    7.根据你所了解的有关克隆知识,展开想象,说说克隆人成功以后对社会的利与弊。一八.《阿西莫夫短文两篇》

    8.恐龙为什么会灭绝?你肯定非常关注吧!到现在为止,你也听到了一些说法吧,说出来给同学们听听。

    9.“斯石英并不十分稳定,原子之间靠的太近以至于它们又出现相互排斥的趋势,最后又变为普通沙子。然而,由于原子之间结合得极为致密,所以这种反弹变化进行得非常缓慢,从而使斯石英可保持数百万年”,用加点的词句造句。感受语言逻辑推理的周密性。一九.《生物入侵者》

    10.课文说:“然而令人始料不及的是,这里竟成了斑贝的‘天堂’”请你联系课文前后内容,展开想象,描述一下斑贝在“天堂”里生活的情景。11.学了《生物入侵者》一文后,你是怎样看待生物入侵者的? 二十.《你一定会听见》

    12,你一定希望自己文采飞扬!好吧,请你开动脑筋哦,用优美的语句(用上一些修辞方法,说明方法等)将下列句子补充完整:

    你总听过风吹的声音吧?当微风吹过柳梢,我听到了 ;当清风拂过明月,我听到了 ;当狂风扑过巨浪,我听到了 ;当台风横过山岭,我听到了。

    13.课文说:“聪明的人,知道什么时候该听,什么时候不该听,这是因为他在‘听’的成长过程里,学会了选择与思考,他听进心里的声音,不仅‘好听’,也是‘有益’的------这些声音,充实了他的生活,使得他得到很多乐趣“,你一定是个聪明人,根据你的生活体验,向同学们说说哪些声音该听,好听,是有益的,充实了你的生活,让你得到了很多乐趣。14.文中说:“从声音里,人学会了分辨、感受各种喜怒哀乐,也吸收了知识。”你能不能试着从三方面分别举例说说。学会分辩,例如 ;感受喜怒哀乐,例如 ;吸收了知识,例如。

    第五单元(史园珍)

    一、《桃花源记》

    1、本文“土地平旷,屋舍俨然„„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勾画了一幅环境优美、社会安定、生活幸福的世外桃源图。如今举国上下正努力地构建和谐社会,请留意身边的小区、小院、校园等场景,用细腻的笔触描写一下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画面。

    2、请试从课文中找出源于本文的成语,并选用其中的三个成语围绕一个中心选材写一段话。

    3、文中写道“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请联系课文,展开丰富的想象,用200字左右描述渔人说的内容。二

    二、《短文两篇》

    1、大千世界,一草一木总关情。周敦颐爱莲,是因为莲是花中君子。读了《爱莲说》请仿照作者用莲花来寄托自己感情的托物言志的方法用“我特喜欢„„”的句式写一段话。

    2、《陋室铭》和《爱莲说》这两篇短文都表达作者能保持高尚的道德情操、坚守住自己的精神家园。你,作为一名新时代的中学生,也一定有许多值得赞颂的道德品质。请你通过具体的事例来反映自己某方面值得赞颂的道德品质。题目自拟,要有真情实感,字数500以上。

    3、《爱莲说》一文赞扬莲花“出淤泥而不染”的高贵品质,实则是作者思想情怀的抒发。可现实生活中,有人认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对这两种观点,你是怎样看待的,请写一段话阐述自己的见解。二

    三、《核舟记》

    1、本文通过对“核舟”这件精美工艺品的细致描摹,讴歌了民间艺人的精湛技艺。我们东阳素有“百工之乡”的美称,如:东阳木雕、竹编、中国结等源远流长,驰名中外。请以“一件自己喜欢的工艺品”为内容写一个300字左右的片断。

    2、文中对船头三人及舟尾舟子的神情举止作了传神的刻画,请你抓住班上同学的神情举止描写一番,可写一人,也可写多人,注意抓住人物的细部特征,突出人物的不同点。二

    四、《大道之行也》

    1、《大道之行也》和《桃花源记》两篇课文都为我们构建了一幅充满理想色彩的社会蓝图,尽管这样的社会理想千百年来很难实现,但它都是萦绕于国人心中的一个美梦。请展开想象的翅膀,用你的笔描绘出心中的理想社会生活。300字左右。

    2、学了《大道之行也》这篇课文后,请结合本文的大同思想,就当前“恐怖主义”与“美伊关系”谈谈你对“战争与和平”的看法。200字左右。二

    五、《杜甫诗三首》

    1、发挥你丰富的想象,用优美的语言扩写《望岳》一诗。

    2、根据《石壕吏》课文内容,请你设计一段作者与老翁告别时的对话。

    3、杜甫是唐代的大诗人,生逢安史之乱前的全盛时期,又经历了唐王朝由盛而衰的过程。他的诗歌真实深刻地再现了这一历史转折时期的社会现实,有着丰富的政治内容和浓郁的时代气息。强烈的忧国忧民是杜甫的感情基调。阅读杜甫的诗集作品,走近杜甫,谈谈你对杜甫这位大诗人的认识。

    第六单元(王一航)

    26.三 峡

    1.请你在课外收集有关三峡工程的新闻,在班级里和同学们交流一下。

    2.你能向同学们介绍一下有关长江的知识吗?

    3.请你把下面这两段话扩写成三百字左右的几个写景语段。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 献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4.你能写出有关长江的四首古诗吗?请你试试看。

    27. 短文两篇

    1.“何处无月?何处无松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请你说说你是怎样理解这几句话的? 2.课外,请你收集有关“月亮”的对联、诗词,并在班级内交流。

    3.你能根据下面的这幅画,写一段描写明月的抒情性文字吗?相信你一定会写得很好的,试试看!

    4.请你用现代汉语把下面这几句话扩写成一段写景兼抒情的文字(200字左右。请注意写景的层次。)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

    28.观 潮

    1.你最欣赏本文中的哪一句话?请你说说理由。

    2.请你查阅资料,在班级里向同学们简单介绍一下有关“钱江朝”的知识。

    3.历史上,有许多文人墨客用诗描写过钱江朝的壮观,相信你一定你能举出这样的例子,不妨写几个试试。

    4.把下面这首宋词改写成一篇记叙文。

    酒 泉 子 潘 阆

    长忆观潮,满郭人争江上望。来疑沧海尽成空,万面鼓声中。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别来几向梦中看,梦觉尚心寒。5.请你结合下面这两幅图,写一段游人观潮的文字。

    29.湖心亭看雪

    1.“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你是如何理解句中“痴”的含义的?

    2. 你能说出“西湖十景”的具体名称吗?

    3.下面是一幅西湖的冬景图,请你根据画面的内容,写一段描写性的文字。

    30.诗 四 首

    1.请你说说陶渊明为什么要隐居于田园的原因。在班级里和同学们交流一下。2.你能根据“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或者“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这两句诗画一幅图画吗?试试看。

    3.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诗句包含了人生的哲理。请你结合学习或生活的实际,写一段与此相关的文字,200字左右。



    推荐阅读:
    八上语作 答
    “十一五”及2024年广西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成就(精选5篇)
    2024建筑业大会发言稿
    集团公司董事长在2024年年中工作会议讲话(精选多篇)
    学党章,做合格党员干部
    中学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