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各级各类人才协调发展
第一篇:促进各级各类人才协调发展
人才队伍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是我国人才队伍的主体。着眼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需要,坚持分类指导、整体推进;坚持三支队伍一起抓,着重培养造就大批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高层次人才,带动整个人才队伍建设,尽快形成一支门类齐全、梯次合理、素质优良、新老衔接、充分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宏大人才队伍,这是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一项重点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战略抓手,是加紧培养造就中高级领导干部、优秀企业家和各领域高级专家等高层次人才。高层次人才是人才队伍的重点。要站在战略的高度,借鉴国际经验,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高层次人才培养规划,采取切实措施,形成各类高层次人才脱颖而出、健康成长、发挥才干的良好机制和环境。要围绕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大力提高中高级领导干部科学判断形势、驾驭市场经济、应对复杂局面、依法执政和总揽全局的能力,培养造就一批忠诚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善于治党治国治军的政治家。要以提高战略开拓能力和现代化经营管理水平为核心,加快培养造就一批熟悉国际国内市场、具有参与国际竞争能力和水平的优秀企业家。要以提高创新能力和弘扬科学精神为核心,加快培养造就一批具有世界前沿水平的高级专家,特别是要抓紧培养造就一批中青年高级专家。善于利用国际国内两种人才资源,做到自主培养开发人才和引进海外人才并重,这是促进各级各类人才协调发展的重要措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有大批人员出国留学,这是极为宝贵的人才资源。我们要继续贯彻支持留学、鼓励回国、来去自由的方针,鼓励留学人员以不同方式为祖国服务。按照拓宽留学渠道、吸引人才回国、支持创新创业、鼓励为国服务的要求,建立符合留学人员特点的引才机制,制定鼓励和支持留学人员回国创业的政策,重点吸引高层次人才和紧缺人才。要制定和完善政策措施,积极引进海外人才和智力。国家建设需要不同层次的各类人才。人才队伍建设要统筹兼顾各个层次、各个门类的人才需求,实现不同层次、不同职业、不同年龄人才的协调发展。要加强对人才资源开发的宏观调控,调整和优化人才结构,促进人才在地区、产业、行业和不同所有制组织中的合理分布。要抓紧培养各级各类紧缺人才,加强高技能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抓好青年人才、妇女人才和少数民族人才队伍建设。这几方面的人才,在党和国家事业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必须纳入总体规划,认真抓好。
第二篇:坚持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
坚持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
——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之十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办好学前教育,均衡发展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积极发展继续教育,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这是我们党在教育改革发展的新起点上,科学谋划教育协调发展做出的新部署,对于坚持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具有重要导向作用。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教育事业迅速发展,义务教育全面普及,职业教育加快发展,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成人教育与终身教育覆盖面持续扩大,我国教育发展站上新起点,步入新阶段。然而,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提出的需求相比,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教育需求相比,我国教育普及水平仍有待持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仍有待全面提高,各级各类教育仍有待进一步全面协调发展,以实现更高水平的普及教育,提供更加丰富的优质教育,构建更加完善的终身教育,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坚持各级各类教育全面协调发展,既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也是新时期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目标。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贯穿到教育改革发展始终,统筹兼顾各级各类教育结构和比例,统筹兼顾教育普及和提高质量,着力构建学前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终身教育等各级各类教育齐头并进、全面协调的发展格局,全面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
要着力办好学前教育,夯实基础教育的基础,确保国民教育从幼儿阶段就打下坚实的基础。要着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努力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全面提升国民受教育水平。要统筹兼顾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发展,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向高等教育输送更多优秀人才。要着力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培养更多满足经济社会需要的创新复合人才。要着力构建体系完备的终身教育,通过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协调发展,职前教育和职后教育有效衔接,建设学习型社会,努力使现代国民教育体系更加完善,促进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学有所成、学有所用。
坚持各级各类教育全面协调发展,关键在改革。要着力加快教育关键环节、重点领域的改革,以改革推动发展,以改革提高质量,以改革增强活力,以改革破除阻碍教育
协调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实现各级各类教育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不断开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新局面。(本报评论员)
《中国教育报》2024年11月28日第1版
第三篇: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关键在于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决定》对如何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出了许多重要举措。一是根据统筹城乡发展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提出要不断增加国家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加快建立有利于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的体制机制。国家将采取有效措施,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从财政支出、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和信贷投放等方面,不断增加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建立健全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农村金融要继续深化改革,不断改善服务,加强对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支持,逐步形成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稳定资金来源。二是明确要求各级政府要把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重点转向农村,国家财政新增教育卫生文化等事业经费和固定资产投资增量主要用于农村,逐步加大政府土地出让金用于农村的比重。这意味着农村的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将成为各级政府建设的重点,在可预见的将来,将有较大幅度的改善和发展。特别是农村教育,到2024年,将实现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全部免除学杂费,对经济困难家庭学生免费提供课本和补助寄宿生生活费;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也将较快发展,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的规模和水平将不断提高。农村医疗卫生也将加快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试点将不断扩大,到2024年,将在农村基本普及;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和医疗救助体系也将加快建设。三是为保障和增加农民福利,《决定》强调要逐步在农村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有条件的地方探索建立多种形式的养老保险制度。这实际上是要求各级政府要加大公共财政对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投入,进一步完善农村“五保户”供养、特困户生活救助、灾民补助等社会救助体系。为保障被征地农民的生活水平不下降,且随着经济的发展不断提高,《决定》明确指出,要加快征地制度改革,从严控制征地规模,完善征地程序,提高补偿标准,探索确保农民现实利益和长期稳定收益的有效办法,解决好被征地农民的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
第四篇: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下)
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下)试卷
只选错的
1、我国城乡经济社会的融合发展、公有制和非公经济的融合发展是未来经济发展的一个趋势。
正确
错误
2、生产要素流动的规律是边际效益率。生产要素流向边际效益低的地方。
正确
错误
3、判定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财政是否为公共财政,主要看其收入来源,而不是财政支出结构。
正确
错误
4、农业现代化的一般和中国特色结合起来,才是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正确
错误
5、随着改革不断深入,我国多种经济成分不断发展,非公经济越来越少,独资企业越来越多,各种企业的财产组织性日渐增多。
正确
错误
6、我国的三大产业:工业、农业、服务业。
正确
错误
7、我国东部地区想继续保持经济不断增长,需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还要向质量效益型企业发展。
正确
错误
8、建国初期我国重点发展农业,优于服务业,如今世界粮食危机严重,农业仍然是优于服务业发展。
正确
错误
9、十七大报告中提出,要把过去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转变为进口协调拉动。
正确
错误 10、2024年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开展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要求国土资源划分为若干板块实行切合实际的区域政策。
正确
错误
11、优化国土开发格局分为三大功能区:优化开发区、重点开发区、限制开发区。
正确
错误
12、限制开发区如自然保护区等,有不允许开发的地区。
正确
错误
13、国土开发格局的区域划分,以行政区为依托,没有打破行政区划的限制。
正确
错误
14、各主体功能区之间,需要西部向东部产业转移。
正确
错误
15、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解决好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关系。
正确
错误
16、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建立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制度,推动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融合。
一体化
多元化
丰富化
同步化
17、十二届三中全会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要实行(),所有权和经营权适当分立。
政企合并 政企分开 政企对立
政企同步发展
18、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需建立城乡统一的公共服务制度。要实现公共服务,建立完善的公共体系,实现()。
基本公共服务特殊化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重点公共服务优先化
重点公共服务均等化
19、就业是民生之本,要对()进行就业援助制度。
单亲家庭
军属家庭
零就业家庭
无子女家庭
20、建立和完善公共财政体系是加大公共服务领域投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
核心
关键因素
前提条件
手段
2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以()为主体,各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私有制
混合所有制
公有制
公有制和私有制
22、《企业国有资产法》的出台出台和执行,有利于建立和完善(),有利于提高我们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水平。
国有资产
企业财产
公共财产
公有制财产
23、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按单独编制,纳入本级人民政府预算,报()批准。
上级人民代表大会
本级人民代表大会
当地财政部门
国家财政部门
24、建立起城乡公共服务的统一制度,要靠完善的公共财政体系 ;要靠全国形成统一、规范、透明的()。
财政直接支付制度
资产异地管理制度
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资本经营预算制度
25、十七届三中全会的“五个统筹”提到农村服务业的发展,要与农民接受服务的能力和()相适应。
消费水平
消费喜好
消费环境
家庭收入
26、十七大报告指出:把过去主要依靠()产业拉动,转变为一二三产协调拉动。
一
二
三
四
27、企业自主创新的良性循环为()。①资金投入②取得技术效果③转化为经济效益④资金再投入
①→③→②→④
①→②→④→③ ③→②→①→④
①→②→③→④
28、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我国总体上已进入()阶段。
大力兴农
先工业后农业
一元结构
以工促农、以城带乡
29、要建立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制度,推动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融合是在()提出的。
十七届六中全会
十七届三中全会
十七届五中全会
十六届三中全会
30、十二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要实行政企自觉分开,()适当分立。
所有权和经营权
所有权和管理权
财产权和管理权
以上答案都不对
31、公共财政是与市场经济相适应,主要用于()的一种财政。
提供公共产品
提供公共服务
履行政府职能
履行宏观经济政策
32、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是针对经营性国有资产投资的利润如何()的一项经营制度。
收缴
分配
监管
使用
33、国家取得的下列国有资本收入及支出中,应当编制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包括()。
从国家出资企业分得的利润
国有资产转让收入
从地方出资企业取得的直接收入
从国家出资企业取得的清算收入
34、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五个统筹,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
统筹经济社会发展 统筹整体与局部发展
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统筹政治文化发展
35、以()作为划分企业类型的标准。
企业的财产制度
企业的资本组织形式
企业的资产规模
企业的盈利能力
36、自主创新包括()几大创新。
新能源创新
技术的创新
体制和机制的创新
管理的创新
37、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中,公共服务包括()。
“三就一保障”
交通
科技
通讯
能源
38、下列选项中属于公共财政的是()。
税收
财政拨款给交通建设
国家支付的义务教育经费
外汇
39、国有资本中企业的改革包含()制度。
政企分开
政资分开
利税分开
人岗分开
40、国有投资可以有()形式,是相对非国有投资而言的。
国有独资
国有控股
国有参股
外资
第五篇:坚持统筹兼顾 促进协调发展
党的十七大在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强调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好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对于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重大战略意义和紧迫现实意义。同时,必须坚持创新驱动,为转变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供有力和持久的技术支撑,加快从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转变的历史进程;必须坚持城乡统筹,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格局,努力实现城乡共同繁荣;必须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把推进现代化与建设生态文明有机统一起来,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必须坚持内外协调,统筹利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努力促进我国发展和各国共同发展的良性互动;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更加注重改善民生,切实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一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坚持改革开放,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财政收入大幅增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大幅提高。持续快速的经济增长带来了经济总量的大幅度增加。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人口众多,底子薄,生产力水平低,就业压力大,群众生活水平亟待提高,在经济腾飞的起步阶段,追求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每年保持一定经济总量的增加,有利于提供必要的就业岗位,有利于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要看到,经济发展不仅应注重量的增加,更应注重的是结构改善、质量提高、效益增加,是质和量的统一。研究表明,单纯的经济增长速度和经济总量不能反映所付出的人力、财力、物力和环境的代价,不能反映经济增长成果分配的有效性和公平性。如果单纯追求经济增长速度,甚至不惜以盲目建设、资源的大量消耗、降低效益等为代价,换取经济总量的增加,是不可取的。因此,必须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在保持一定的经济增长率的同时,更加重视生产要素投入结构的优化、产品结构的优化与质量的提高、产业结构和工业化程度的升级、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分配状况的改善,提高经济质量,增强经济效益。
二
这些年,我国国民经济有很大发展,但地区差距和城乡差距仍然存在。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认识到,我们的工作与人民的期待还有不小差距,前进中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仍然不平衡等问题还比较突出。当前我国发展的这些阶段性特征,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具体表现。从工业化进程来看,我国已经进入工业化社会,我国第二产业增加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不断提高。从人口和劳动力构成来看,我国仍有相当一部分劳动力集中于农业。从区域发展看,东西部经济发展差距依然明显。我们要高度重视这些问题,科学分析我国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新机遇新挑战,全面认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深刻把握我国发展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加快形成有利于生产要素在地区间合理流动的市场机制,形成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之间的协作、帮扶、互助机制,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加大对中西部贫困地区的支持力度。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把新增投资的重点转向农村,重点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变过去
基础设施建设重城市、轻农村的情况。鼓励和引导城市工业向农村延伸,促进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向农村流动,发展现代农业,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极大地焕发了广大群众创造财富的热情,推动了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和经济总量的迅速扩大。我们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必须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逐步提高扶贫标准和最低工资标准,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扩大转移支付,强化税收调节,整顿分配秩序,逐步扭转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趋势,使全体人民都能共享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果。
四
能源资源问题是关系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一个重大战略问题。随着经济规模进一步扩大,工业化不断推进,居民消费结构逐步升级,城市化步伐加快,资源供需矛盾和环境压力将越来越大。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是缓解资源供需矛盾的根本出路,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必然要求,是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需要。因此,必须牢固树立节约资源的观念,建立健全能够充分反映稀缺程度和供求关系的资源价格形成机制,逐步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的产业结构和消费模式,依靠科技进步推进资源利用方式的转变,不断提高资源利用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同时,我们还要看到,我国生产技术水平偏低,劳动者素质结构有待改善,劳动生产率有待进一步提高。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彻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要坚持需求导向,着力突破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加快组织实施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努力实现优势领域的战略突破。必须强化企业主体地位,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完善鼓励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法制保障、政策体系、激励机制、市场环境,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发挥国有企业在自主创新中的重要作用,大力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必须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紧密结合,发挥我国比较优势,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加快形成以科技进步和创新为基础的新竞争优势,提升我国在全球产业分工中的地位,提升自主创新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提高我国经济的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力。
当前,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主要是政府改革,转换政府职能,从全能型政府转变为公共服务型政府。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深化改革的重要环节。要抓紧制定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总体方案,着力转变职能、理顺关系、优化结构、提高效能,形成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
政府改革的实质是转换政府职能,从全能型政府转变为公共服务型政府。加快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规范政府行为,加强行政执法部门建设,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减少政府对微观经济运行的干预。鉴于目前政府特别是地方政府热衷于经济建设、配置资源,过多地干预微观经济活动,追求GDP的高速增长,因此,深化政府改革显得更加迫切和重要。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看来关键在于深化政府改革。政府五年一任期,考核政绩一直以GDP增速为主要标准。政府追求GDP最大化,往往追求短期GDP最大化。这就极易导致粗放扩张,而把有利于经济长远发展的自主创新、节能减排、保护环境和生态放在一旁。所以,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现在看来,最重要的是要深化政府改革,转变政府职能,政府真正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督、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真正为市场主体服务,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不再充当资源配置的主角,减少对微观经济运行的干预。与此同时,考核政府官员政绩不再以GDP论英雄。政府应把更多的精力用到为居民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用到改善民生上面。应当看到,我国人均GDP已超过2024美元,总体上越过温饱线进入小康阶段,居民对公共服务的需求不断增长,要求政府在这方面作出更大的努力,以便使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逐步提高,并促进社会更加充满活力、更加和谐进步。(作者为中国社科院经济所研究员)
推荐阅读:
促进各级各类人才协调发展
县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老干部通报会
在2024年春节老干部座谈会上的讲话
生活秀场栏目策划范文
江苏省司法行政系统2024年考试录用
相关文章:
- [ 一号文库 ]促进各级各类人才协调发展
- [ 一号文库 ]生活秀场栏目策划范文
- [ 一号文库 ]国培学习汇报(优秀范文5篇)
- [ 一号文库 ]2024中秋节中小学生手抄报一等奖[优秀范文五篇]
- [ 一号文库 ]过生日日记200字5篇
- [ 一号文库 ]幼儿园课外读物故事最新[精选合集]
- [ 一号文库 ]2024年学校精准扶贫工作总结汇报(十九篇)
- [ 一号文库 ]最新测绘专业年度工作总结(3篇)
- [ 一号文库 ]最新圣诞节活动总结话语(23篇)
- [ 一号文库 ]2024小学线上教学先进事迹材料 小学线上教学先进事迹范文五篇
- [ 一号文库 ]2024小学语文备课组学期工作总结范文5篇
- [ 一号文库 ]2024年乡村治理工作总结范文5篇
- [ 一号文库 ]2024青马学习心得体会 青马培训心得体会范文
- [ 一号文库 ]2024年城乡基层治理工作总结范文精选五篇
- [ 一号文库 ]最新幼儿园中班美术活动方案(二十篇)
- [ 一号文库 ]2024年师德考核工作总结个人 师德考核工作总结(二十二篇)
- [ 一号文库 ]最新保卫科长年终工作总结 保卫科年终工作总结报告(二十篇)
- [ 一号文库 ]最新公交司机个人总结简短 公交司机个人工作总结(21篇)
- [ 一号文库 ]春节活动的策划方案(3篇)
- [ 一号文库 ]2024年《非暴力沟通》读书心得体会 《非暴力沟通》读后感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