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热门搜索: 实习报告 观后感
  •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一号文库

    黄桥小学2024年度课程改革工作总结

    栏目:一号文库 来源:网络 作者:雾花翩跹 时间:2024-09-04 01:11:50 下载.docx文档

    第一篇:黄桥小学2024年度课程改革工作总结

    黄桥小学2024年度课程改革工作总结

    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浪潮汹涌澎湃,荡漾着祖国大地的每个角落,自去年暑假新课程改革通知培训以来,我校按照县教育局及中学的统一部署,掀起了课改的新高潮,全体师生以饱满的热情,百倍的信心,投置于课改的热潮之中。在课改中,我们采取了不少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遇到了不少的困难和问题。现将我校一年来课改实施情况向各位汇报于后:

    一.主要做法:

    1.加强领导,明确职责,分层实施。学年初,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课改领导小组,形成了“学校—教导处—教研组—教师”课程改革工作网络,各部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保证了课改工作顺利进行。

    2.根据课改要求和学校实际,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新课程改革实施方案》及相关的计划制度,使之有章可循,不偏离方向。例如我们制定的计划有:新课改《教师考核方案》、〈〈奖惩制度〉等等。

    3.组织教师参加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及学校组织的课改培训,使他们及时得到充电和洗脑。例如县每次教研及比武活动,我校都选派相关人员观摩学习,借他山之石攻其玉,避免少走弯路。

    4.为了使广大家长充分了解、支持和参与课改工作,我校利用开家长会的形式,向家长介绍了课改的有关情况,同时也向家长们展示他们的孩子在课改中进步的成果,受到了家长们的一致好评。

    5.坚持以校本培训为主,教导处制定了有效持续的课改培训计划,更新教育教学观念,使教师适应新课改的要求。

    6.抓点带面,创设学校新课改的新格局。我们学校抓住六年级新课改这个龙头,以点带面来推动其他各年级各学科的教育教学的改革。现在其他各年级各学科的教学都呈现出了新的教育观念和新的教育方法,都有一点课改气氛。

    7.围绕课改计划,认真组织落实。

    (1)学校领导随堂课的听课从不事先通知,事后一起评价探讨,这样以来一可督促老师们上课时时认真,二来可促使教师自觉地事先备好每节课;对于公开课、优质课、学校领导亲自参与,采用先听再议,接着组织骨干教师专题研讨,之后尝试,再研讨,最后出炉的方法。

    (2)上课的老师大胆抛弃了过去的传统教法,用“新课标新观念”武装了自己,课堂上呈现出了自主、合作、探究的良好氛围,学生的所获都是在老师的指导下自己心灵的感悟,而不是教师硬灌给学生的。

    (3)坚持互相听课,取长补短。

    (4)注重课改教学过程和环节的指导。经常组织教师学习教材。比较新老教材的联系与区别,研究探讨适合教材的各种方法。这里,我们教导处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常抓不懈,善使善终

    二、课改见成效,师生共发展。

    课程改革的实施使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取得了长足发展,各项活动都取得了可喜成绩。在课改精神的指引下,教师乐教,学生乐学,师生参加各项活动的积极性高涨,学校的教学活动充满了勃勃生机。

    三、一年来,经过一番的努力,我校的课程改革已露出明芽,初见端祥,用老师的话说,已经有点课改的气氛了,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值得反思和探讨。

    1、由于我校课改尚处于起步阶段,新的教育观念没在真正的转变,新课程理念不明确,全新的教育观念尚未形成。特别是今后的考试制度,评价机制如何建立,如何评价不明确,用现在的改法能否适应今后的考试心存疑虑。

    2、部分教师教育观念有所转变,但教学行为却大大滞后,他们迈不开大步,没能跳出过去传统教学的框架,还是老模式,旧方法。

    3、教学模式还不能打破旧框框,旧方法的束缚,基本上沿用老一套。教师在教学中仍受教材的约束,不能真正用教材,而是教教材。

    4、教师的引导作用与指导作用不够:问题过于宽泛,学习目标不集中;对于偏题学习方向的课堂发言不能及时指导;对学生正确意见的肯定过于简单;缺少归纳总结,缺少更深一层的认识。

    5、讨论的有效性不高:问题指向不明,不集中或不恰当,发言散、偏、长;缺少评价与辩论,不能深化认识;学生主动接受的信息不多,真正的参与不够;虽然轮流发言,但实际仍然是独立学习,没能动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沟通、合作、互动和交流。

    6、小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任务不适,没有分工,时间不足;有的学生成为“常驻代表”,组内外一言堂;后进生缺乏学习积极性;不能处理好独立学习与分工合作的关系;目的与作用并不明确,为方式而方式导致形式。

    四、就如何面对本校的实际,实事求是地构建切实可行又符合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方案,谈谈我们的看法:

    当前课改主要是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掌握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接受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交流的能力。因此,如何面对本校的实际,实事求是地构建切实可行又符合新课程改革方案是一所学校重要课题。大家从听专题的讲座,看光盘中典型课例,都清楚地知道,这些讲座课题,都带有一定的普遍性,示范性和客观的指导性,因此都是精心的组织、演练、加工筛癣编辑而成的,听起来很动听,看起来很好看,做起来却是难上难。更何况他们的办学条件,教学用具,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综合素质与我们实际距离相差甚远。课改的前一段时间,我们的教师也曾刻意模仿光盘中典型课例上课,不断强调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恢复他们作为课堂主人的地位,尽量用亲切的语气,平等的姿态,和悦的容颜甚至于廉价的褒奖来唤醒、保持、强化所谓主人意识,课堂上尽量引导学生多讲话,用分组讨论等方式倡导学生合作学习,注意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但这一切在实践中做得多么吃力,多么形式化和表面化,而且收获甚微。原因所在是没有根据本校实际,刻意呆板的模仿所置。

    就如何看待课堂气氛活跃与否的问题上,也是值得我们探讨的,从报纸上媒体宣传上和专家的讲座中,基本上认为课堂上学生可以随心所欲提问题,老师在讲课中“谁想到什么”,“谁灵感来了”,“不用举手就可以说”,可以与前后左右的同学讨论,也可以离开自己的座位找合适的同学交换意见,如需要演示也可以随意到黑板上板书,这样才能把“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变为现实。这样课堂气氛才活跃,这样师生关系才是新型的师生关系。是不是这样,值得大家共同探讨。俗话说,没在规律不成方圆,饭得一口一口吃,话得一句一旬讲,如果大家都随意打断别人的讲话,随意中断老师讲课,如果课堂没有中心,没有主题,那将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我们认为,在课改中,我们要转变教育观念,改革旧的教学模式,要用全新的新课程理念,根据本校实际和现有条件,脚踏实地,实事求是地构建符合课程改革理念的实施方案,在课堂教学中,该分组讨论就分组讨论,该集中学习就集中学习,教师该讲的要讲明、讲深、讲透,该学生讲的,就要用足时间,引导学生积极发言,不要呆板地规定一节课中教师讲几分钟,学生讲几分钟才算课改。要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也不能忽视“知识、技能”的学习。要使课改落到实处,附于具体内容,取得最大的实效,千万不要留于形式化、表面化、花样化。

    第二篇:黄桥小学2024课程改革总结

    黄桥小学2024课程改革总结

    自小学课程改革活动开始以来,我们在上级教育单位的领导下,以“适应时代,孕育英才”为原则,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将课程改革深入到学校办学的各个领域中,以全面提高育人质量为第一目标,以课堂教学为主要途径,更新教育观念,提高课改实效,培育课改特色,整体推进学校的课程改革,促进学校的发展。从课程改革准备阶段到现在,学校紧紧抓住新课程通识培训、社会宣传、课程标准与实验教材验证、课题研究、校本课程开发、发展性教师和学生评价这些重点工作作,勇于实践,大胆创新,取得了课程改革的初步成效。

    一、有效组织,科学管理

    课程改革之初,我校就成立了以梁校长为组长的课程改革领导小组,并形成了“学校-教导处-教研组-教室”的课程改革工作网络,各部门在课改小组领导下,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协同工作以实现课程改革工作顺利有序的进行。

    为了进一步保证课程改革活动的顺利完成,学校制定了《黄桥小学课程改革实施方案》,建立与课程改革相适应的管理制度,进行规范化管理。

    二、更新观念,科学改革

    课程改革的直接受益者是学生和家长,为了更好的能让本次课程改革见到成效,让家长适应课程改革中新的思想观念,我们先后多次组织了各年级的家长见面会,并利用家教小报广泛向家长宣讲课程改革工作的重要意义;并通过家长评学校、学生家长评教师的问卷测试,拓展了家长对学校课程改革等多项工作的了解渠道。通过座谈交流形式强化家长对课程改革工作的认识。让全校师生家长积极参与到课程改革活动中来,共同营造课程改革的氛围。通过以上举措逐步建立起有效的家长参与机制,赢得家长对学校新课程工作的支持和配合。在实际工作当中,我们发现这种“学校(教师)-学生-家长”和“学校(教师)-家长-学生”的双重模式直接提高了家长参与课程改革的热情,促进了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

    三、制定目标,科学实施

    合理的制订学校课程改革的预设目标。主要通过以下方式来实现:(1)培养教师终身学习,勤奋学习的好习惯,收集、整理编辑符合新课程改革精神的课题、论文,为我校教师提供交流学习、阅读积累的平台。(2)积极探索优化课堂教学的有效模式。(3)建立新型人才观和质量观,逐步建立和完善体现新课程改革精神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和对学生的分数评价机制,鼓励教师大胆探索,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4)教学实践的合理性在于“教”与“学”双向互逆活动的和谐性与有效性。我校积极探索新课程实验的合理模式、促进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促进民主合作的新型师生关系的形成。(5)大力开展以校为本的教研活动,在工作中相互学习,在学习中工作。建立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教研机制。使学校不仅成为学生成长的场所,同时也成为教师成就事业、不断学习和提高的学习型组织。

    四、关注课堂,讲究实效

    把好教学设计关,“以学定教”,发挥创造性。以往备课,教师关注的是“课”,忽略的是“人”。教学设计关注的是“学”的研究,探究的是“以学定教”的问题。教师个人的教学创造性、教学个性要求充分发挥。要求教师不仅是课程的执行者,更是课程的开发者。

    把好课堂教学关,师生互动,探究学习。(1)优化了课堂组织形式。教师的引导、组织、合作。实现由以教师为主体向学生为主体的方向转变;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新的教学模式。(2)优化了课堂环境。我们努力营造一种宽松、平等、和谐的课堂气氛,激发敢说、敢想、敢做的热情,或借助实物,直观教具,或运用丰富、优美、生动的教学语言,或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为学生装上想象的翅膀。在会话教学中我们将学生的“动”融于具体情境中,在情景教学中让学生享受学习的乐趣。(3)优化了学生学习方式。我们充分发挥集体力量每天坚持集体备课、课上学生能叙述的教师不替代,学生能操作的教师不示范,学生能发现的教师不暗示,发动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及探究学习,把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合作精神、合作能力和合作品质。(4)展示课改成果的舞台。我们积极开展课堂教学研究,在实战中加强培训,以实践课、示范课、展示课等多种形式推动教师积极参与课改,促进新思想、新理念由内化到外显的实现。以达标课推广为例,我校将听达标课的人员定为全校所有教师,要达到的标准定为三项:一是落实课堂教学目标,“做民主式教师,创民主式课堂”;二是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占主导;三是针对教师课堂评价的水平不高、习惯不好的现状要求教师评价语言要全面(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客观、丰富、有激励作用。采用的形式是教师自行备课,同年组(或同科)教师相互听课,听后互相评课。如果不达预期效果的,教研组重新共同备课,上课,直到达标为止。此活动教师参与面达到100%,教师们感到通过达标课,对上课明朗了许多,有了眼前一亮的感觉。

    五、结合实际,全面改革

    目前,城乡小学教学质量存在着一定的差异,甚至一些农村教师认为:农村经济文化落后,学习条件差,教学资源匮乏,家长文化素质低„„“课堂效率低下”往往是造成农村教学质量不高的主要原因,很多农村教师已经习惯了在教学过程中“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这与新一轮课程改革所强调的学生发展所矛盾。学生应该成为学习的主人,而教师则是学生参与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营造着。面对农村小学存在的这些问题,我校在课程改革当中加大工作力度,确保这种问题一次解决到位,全面解决掉农村经济落后所带来的矛盾。

    课程改革活动开始以来,取得了令人骄傲的成果:

    1、教师的转变

    通过课程改革,教师具备了基本的课程意识,教师具备了基本的课程意识。工作重点放在了研究课程标准、研究教法、研究学法、研究学生个性特点和研究对学生的评价五个方面,代表性的反映了我校教师工作重点转变的普遍性。

    通过教师与学生的交流,增加了师生的了解,更多地使学生的学习活动与交流融为一体。

    2、学生的转变

    通过课程改革,学生改变了“听、记、背、练”的被动状态,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精神。在教师正确指导下,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思考能力、捕捉信息能力得到培养。

    3、学校管理的变化

    我们形成了适应课改的管理文化、管理制度,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管理流程,促进了教育教学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动态化。

    小学新课程改革是一个探索、创新的教育实践过程,也是一个持久的、持续的发展过程。在新课改实施了多年后的今天,我们已经少了些课改实验前的激情与猜想,更多的是对课改实施所进行的冷静分析与理性思考。我们决心抓住这一难得的发展机遇,坚持“积极、稳妥、领先、创优”的课程改革指导思想,引领全校师生统一思想、克服困难、周密计划、真抓实干,务求落实到位,全力推进小学新课程改革,努力研究和探索,争取创出成绩,创出经验,为小学新课程改革做出应有的贡献。

    第三篇:小学课程改革工作总结

    内潮小学课程改革工作总结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春风吹进了我校校园,学校领导以满腔热情科学态度引领全校教师在课改舞台上尽情展示,在课改浪潮中不断实践,努力探索并结合校情制定了详细课改方案,调动精干力量全面实施新课程改革,半年来在上级相关部门的指导下,在教导处扎实工作下学校课改工作稳步发展、扎实推进取得了初步成效在实验过程中我校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全面动员全员参与

    学校利用政治学习和业务学习对进入课改的教师作了全面动员,广泛宣传了课改目和课改实验意义,形成课改实验良好氛围,成立了课改领导小组和课改指导小组,以分管教育副校长张丽红为组长,以教导主任、各村小主任教师为成员组成课程改革领导小组,领导小组负责课改决策和协调课改指导小组由教导主任胡伟同志为组长负责抓课改管理和实施并推选了一批教育观念新、教学技能强、工作责任心强教师成立了课改指导组,各小组各自明确职能,有效发挥组织计划、组织、实施、检查、反馈、评估功能为课改实验提供了组织保障,确保了课改实验顺利进展

    二、师资培训转变观念

    教师观念转变实验顺利进行前提,因此我校把抓教师新观念培训、交流学习放在首位

    1、学习新课标树立新理念

    我校组织教师外出学习、听课让们接受外界新思想把握课堂教学新脉搏,每人每学期要自学课改文章积极探索新课改中教师角色转变、教师教学行为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研究还组织教师撰写反思。

    2、学习新课标实践新课标

    (1)充分发挥课改的带头作用,教研组每周进行一次形式多样教研活动即公开示范课、说课活动教学经验交流专题讲座集体备课、听课、评课活动、观看教学实录等通过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以课改实验为中心内容校本培训教师之间相互交流、取长补短、相互促进既充实了实验教师教学理论又提高了教师教学技能使课改实验得到了纵向发展

    (2)转变教育观念用新课改理念贯穿在课堂教学中,要求各位教师深刻领悟新课改实验目标和实验任务:通过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结构、内容和管理体制构建符合素质教育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课改实验教师必须改变以往以教师为中心陈旧、落后教学方法,要用新课改理念进行教学把课堂还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小主人,中心学校教导处经常下各村委会、各教研组、各班级听课并对教师教学方法进行指导,努力使全片教师教学技能得以提高

    (3)注重过程管理,我校教导处根据上级文件精神要求所有参加实验教师必须做到每周写一篇教学札,每学期必须写一篇教学论文或总结。

    我校做为农村学校在课改方面,目前只能不断深入地理解新教育理念,探究新课程各方面新意见和要求,还可以做一些不影响教学大局教学尝试逐步将新教育教学理念融入自己教学思想和教学行为。目前由于各方面条件尚不具备我校在课程改革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并采取了一定改进措施:

    一、新课程改革步履艰难存在教育设备不足情况

    在我校新课程中所使用教具不能购买例如数学一年级教学中需要色笔涂色,学生家长部分不理解,不给自己孩子购买,并且有学生把钱花在吃零食上,没有购买,学校没有资金为学生购买。

    二、家长对课程改革质疑更重视孩子学习成绩

    此次课程改革一个系统工程,教师新课程实施参与者之一,家长也是新课程实施中不可忽视重要角色,学校取得家长理解和支持,顺利实施新课程重要保证但新课程改革对于我校家长来说简直天方夜谈!家长们不明白老师为什么一年级数学课要学生带色笔,更不明白老师为什么把课桌椅分成小组形式学习,刚开始很多家长反对,认为这样会使学生分神讲话影响学习降低学习成绩。

    三、教师认识不到位素质还需不断提高

    由于许多教师年龄偏大知识结构老化教学方法陈旧、落后,而新课改要求完成培训目标和任务较高,致使一些老教师不能领悟新课改理念,仍用老模式授课,还有少部分教师认为新课改在摆花架子、走过场、流于形式,不愿意用新课改要求去进行教学工作,各种材料撰写、上交只为了完成任务,质量总体不高总之我校课程改革实验还刚刚起步有些经验还比较幼稚与其兄弟学校尚有一定差距学校将进一步开拓创新与时俱进扎实工作全面推进课改实验工作

    第四篇:黄桥小学继续教育工作总结

    黄桥小学继续教育工作总结

    (2024——2024第一学期)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建设一支具有良好的政治、业务素质,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根本大计和教育工作的永恒主题。

    一、提高认识,促进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全面提高。

    1、认真学习统一思想,针对学校教师队伍的年龄构成、知识构成和教学能力素质的构成特点,从学校实际出发抓继续教育工作。

    2.学校注重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科学、规范、实效的过程管理,把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作为学校发展的大计来抓。

    3、调查反馈,整体规划。随着时间的发展,总会有新思想,新知识的不断出现,为此,在实施计划过程中,对出现的新情况及时调查继续教育内容,从长远的角度确定教师的发展方向,尊重教师的个性,每个人都制定自身发展计划,确定活动内容,与时俱进,走自身特色发展的道路。

    二、开展以校本培训为核心的教师研究性继续教育工作 l、通过对教师进行师德教育及政治思想、教育法制教育,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和依法执教的意识。

    2、以理念培训为核心,以教育教学基本能力培训重点,实施对教师的培训。学校还积极组织教师互相听课,取长补短,学以自用,讲究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有效地促进了教师队伍的迅速成长,使教师的教育水平有了明显提高。

    2024年元月15日

    第五篇:小学科学课程改革工作总结

    小学科学课程改革工作总结

    大朗镇 培兰小学

    时光荏苒,沐浴着基础教育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春风,我们走过了六年令人难忘的课改。在这六年的课程改革中,我们既有成功的喜悦,又有立面尴尬的迷惑,有满怀希望的期待,也有积极的探索……走过这一段历程,我们深深地感到:课堂教学改革为学校发展注入了活力;新一轮课程改革将促使我们的教育发生根本性的变革,我们将满怀着教育的理想走向理想的教育。

    我校是一所镇公办小学,学校有17个班,从三年级到六年级开设科学学科。每周一节科学课,由有经验的科学老师担任。对比以前的科学的教学,我们的老师、学生、教材都经历了一系列的改革。课程改革所带来的改变是喜悦的。主要体现在:

    一、观念的改变。(1)领导观念的转变。

    我校领导充分认识到课程改革工作的重要性,充分认识到《科学课》是一门科学启蒙性学科,并不是一门无关重要的学科。所以我校领导把科学课程改革作为一项重要的的工作来抓,期望通过课程改革造就一支高素质的科学教师队伍,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塑造学校的形象。领导们注重培养科学教师,给教师创设外出学习,师资培训、资源建设等条件。(2)教师观念的转变。

    在传统的学习方式中,课堂是“教案剧”,是教师出演的“舞台”,好学生是配角中的“主角”,大多数学生只是“观众”与“听众”。在新课程实践中,广大教师深刻地认识到:科学知识不仅是一种静止的“状态”,更重要的是一个运动的“过程”。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实质上是一种探究的过程、分析的过程、选择的过程、创造的过程,也是学生科学精神、创新精神乃至正确世界观逐步形成的过程。在教学中,教师应把“舞台”交回给学生,让每个学生真正成为“舞台”的主角。而教师只是“舞台”的导演,是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组织者、倡导者,促进者。

    (3)学生学习观的转变。

    新的教材、新的学习方式、新的师生观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新鲜感、新奇感。学生感受到了学习的快乐,他们喜欢动手,愿意出去调查,愿意在生活中去发现问题并尝试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解决问题,他们愿意搜集资料、愿意整理资料,愿意自己去寻找问题的答案,愿意自己去研究问题,愿意与同学一起探讨问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既是学习“知识和技能”、掌握“过程和方法”的过程,又是升华“情感态度、价值观”促进身心发展的过程。

    二、课堂教学的改变。

    课堂是教育的“终端”,新课程理念如果不能最终落实到课堂教学,体现于课堂教学,那么,新课程改革就不可能成功。在六年的课程改革过程中,我校的教师经历了疑惑、探讨、研究、明晰的过程。经历了这一过程后,我校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1)单一的教学目标转变为全面的三维教学目标

    以前,普遍的教师都是把课堂教学目标确定为单一的知识技能目标,忽略了学生的探究活动过程与情感态度等方面。但是,经过了这六年的课程改革后,我校教师已逐步形成了追求三维目标的整合的意识,教学中突出了过程与方法的地位,尽量让学生通过自己的阅读、探索、思考、观察、操作、想象、质疑和创新等丰富多彩的认识过程来获得知识,使结论和过程有机融合起来,知识和能力和谐发展;关注学生的情感生活和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如在教学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变化的天气〉中的《刮风了》这一内容时,教师经过对教材的分析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了解后,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一)科学探究:能够有目的地针对提出的问题,并能设计和制作简单的研究学具(工具或仪器)进行研究活动,经历“实验观察----记录现象----分析结果----发现规律(得出结论)的活动过程。

    (二)科学知识:①能了解八个风向,知道风有力量,能估测风力的大小。②知道风形成的原因。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经历研究风的方向、大小和风的形成的探究活动,在实验和交流讨论过程中体验探究的方法、乐趣和价值。

    你看,经过改革后,教师的教学目标已能从单一知识技能目标改变为注重知识技能、探究活动、情感态度的三维目标。(2)传授式学习转变为探究式学习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把知识的传授和掌握,由面向结果向面向过程转变。所谓面向结果,是指教师把引导学生寻找现成的说明、现成的结论、现成的认证、现成的答案等视为教学过程的首要任务,教学效果的衡量也是以学生接受知识的多少为标准的。所谓面向过程,是指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形成的过程,理解其产生的基础以及它与基础知识的相互联系等。如我校周老师在教学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物体的分类》时,她就精心地创设了三个环节让学生动手实践,共同探究,使科学课堂在师与生、生与生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的过程中完美地进行,使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思想相互摩擦、碰撞、共振。同时在这种互动中交流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情感、体验,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教学片继如下:

    ……

    三、学习分类。

    (1)活动探究1——给书包里的物品分类。

    过渡:现在,请大家动手,给书包里面的物品分类。看书包里面的物品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我们可以把物品分成两组,“我认识的”和“我不认识的”,然后再把“我认识的”物品按材料进行分类。

    1、明确活动要求:小组合作,先动手分好类,再把结果填在书本里。

    2、小组汇报。

    师:你们真聪明,一下子就可以帮书包里面的物品分好类,观察一下,书包里面哪种材料支撑的物品比较多?

    3、小结:按照材料的不同,我们把物品分成:金属、塑料、纸、玻璃等,在平时的生活中,除了按照材料的不同来分类,还有很多的方法,比如:按照颜色、大小、形状、用途等等的方法来分!

    板书:按照材料的不同:金属、塑料、纸、玻璃等(现在,请把桌面的物品轻轻地放回书包里面。)

    过渡: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很多物品,你能说说这是用什么方法分类的吗? 师:除了这个方法,你能用其他的方法对这些物品重新分类吗?(2)活动探究2。

    1、小组长,请把老师带来的礼物分给你们小组的同学,请同学们商量一下,你们准备用什么方法分这些物品的?把结果贴在记录卡上。

    2、合作“分物品”。

    3、哪个小组想给大家说一说,你们是按照什么来分类的,怎样分?

    4、小组汇报,并把结果呈上来。

    5、小结分类方法,其实,其他分类的方法还有很多。可以按颜色分,大小或者形状等。

    板书:其他的分类方法:颜色、大小、形状、用途等

    四、拓展延伸——废品的分类回收。

    1、谈话:你们真是越来越聪明,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你还知道有哪些地方也利用了分类的方法?(播放家庭、市场、图书馆等实景影片。)

    2、过渡:同学们,你知道这是什么吗?平时你们把这些垃圾放到哪里去呢?在日常生活中,有些物品是可以回收的,你们小组先观察,再讨论,看看这些物品哪些可以回收,把调查结果填好。

    3、小组汇报并呈结果。

    4、小结:大家分得很准确!在我们的生活中,可以回收利用的物品主要集中在——金属、玻璃、纸和塑料这四类材料。

    看看我校的周老师,她在课堂上赋予了学生更多的自由和权利:独立思考、个性化理解、自由表达的自由和权利;质疑、批判教师观点或教材观点……这些自由和权利大大地解放了学生的个性和潜能。教学的时空开放了,学生学习活动的空间不再只局限于教室,而是拓宽到生活和社会的各个领域,让学生到大自然中去,到社会实践中去学习;学生学习活动的对象也不再只限于有字的教科书,而是延伸至整个自然界和社会这部“活”的无字书。

    三、传统性的评价方式转变为发展性的评价方式

    “多一把尺子,就会多出一些好学生”的观念已成为广大教师的共识,教师注重在教育过程中给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以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用激励性的语言评价学生,评价方式的改变主要表现在如下几方面:(1)评价主体的多元。在我校的某些班级,某些教师还让学生、老师、家长、同伴都参加到评价中,使评价成为多主体共同参与和协商的活动。这种多主体共同参与的评价为教师和家长、学生提供更多信息,有助于学生的学习、发展。(2)重视过程性评价。

    《科学》的评价更重视学习的过程性、形成性。我校教师不只关注学习的结果,更重视学习过程性的评价,注重通过即时、动态、灵活的评价方式,全面深入的了解学生的学习与发展,并在此基础上对学生提出有针对性的学习建议,让学生知道怎样才能做得更好,指导学生进步。同时,将终结性的评价和过程性的评价结合起来(有的教师尝试运用二次评价、档案袋评价等),依据学生的平时学习情况的评价结果以及相关的资料,在学期或学年评价中对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客观性的描述。

    四、课改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经过近六年的实验,我们取得了许多的宝贵经验和喜人收获。如我校的邓占芳老师所上的六年级下册《在太空中生活》,周建和教师所上的三年级下册《物体的分类》,林细庆老师所上的五年级上册《传热比赛》,黄妙云教师所上的五年级下册《落地生根》都获得了全校老师的一致好评。但在教学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我们认为,影响实验并需要解决的几个主要问题是:

    1、教材的编写还存在着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如:一些内容与我们的生活实际不同步,教师教起来难度较大;有些教材较深,跨度较大。

    2、面向新课程的教学资源仍显不足,有些所需资源筹备烦琐,导致有些学科内容的教学难以正常开展。

    3、教师的综合素质还有待提高。

    4、、政府投入满足不了新课改需求,存在由于教育资金短缺,阻碍了课改实验的进程的现象。

    四、推进课程改革向深层次发展的设想

    1、进一步加大课改宣传力度,采取多种形式,向社会宣传课改,扩大社会宣传面,逐步形成全社会关注、全社会参与的局面。

    2、坚持不懈地抓好教师的培训工作,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尤其要重视和加强以学校为本的教研制度、教研建设,发挥学校自培基地在培养和提升教师中的巨大作用。对使用新教材的教师切实做到“不培训,不上岗”。

    4、进一步加大实验力度,不断总结课改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提升实践课改的质量。



    推荐阅读:
    黄桥小学2024年度课程改革工作总结
    国培
    郭家堡小学教师粉笔字大赛通讯稿
    人社工作汇报材料
    家长会开课情况总结
    中学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