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热门搜索: 党建教育 小学作文
  •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十号文库

    围绕四大主导产业 大力推进重点产业人才队伍建设

    栏目:十号文库 来源:网络 作者:心上花开 时间:2024-06-05 12:48:15 下载.docx文档

    第一篇:围绕四大主导产业 大力推进重点产业人才队伍建设

    围绕四大主导产业 大力推进重点产业人才队伍建设

    为充分发挥高层次人才在重点产业转型升级和产业集群发展中的核心作用,章丘市严格落实人才发展“四优先”要求,围绕交通装备、机械制造、精细化工、食品饮料四大主导产业,扎实推进重点产业人才队伍建设,为全市经济快速健康发展提供智力保证。

    坚持分类培养,造就高端人才队伍。立足于破解重点产业发展人才“瓶颈”,重点造就三类关键核心人才。一是培养造就高级经营管理人才。实施“重点产业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养工程”,采取到重点高校集中学习、到知名培训机构专题培训、到大型企业顶岗锻炼等方式,培养一支具有全球战略眼光、市场开拓精神和管理创新能力的优秀企业家和高水平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二是培养造就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积极开展“企业人才'十百千’提升工程”、“2520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等重点工程,通过学校培训与实践锻炼相结合,直接任职、科研合作、技术入股与投资兴业相结合的方式,培养引进一批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急需人才和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提升重点产业自主创新能力。三是培养造就高级技能人才。依托3所职业中专,针对重点产业需求,每年培养技能人才4000

    余名。引导辖区企业与驻地13所高校通过订单培养、项目育才等方式,合作培养各类技能人才。依托重点企业建设了交通装备、机械制造、电子信息、医药化工等四个公共实训基地,每年培训技能人才15000余人次。同时,扎实开展“名师带徒”活动、职业技能竞赛活动,建立首席技师、特聘教师制度,引导各类技能人才不断提高技术水平。

    完善平台载体,助推人才创新创业。为充分发挥各类人才在“转方式、调结构”和重点产业集群发展中的积极作用,着力打造三大平台。一是打造重点产业科技研发平台。由经信局、科技局牵头,引导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共同组建产学研战略联盟,建立工程技术中心,使企业成为技术研发、科技投入、科研成果转化的主体。截至目前,全市共建成产学研基地156处。二是打造高端人才创业发展平台。依托明水经济开发区建设建成省级生产力促进中心1处、济南市级生产力促进中心1处、重点科技孵化基地2处,吸引了大批高层次人才和创业企业入驻。三是打造人才发展公共服务平台。依托市经济发展服务中心、人力资源市场和乡镇、园区创业服务中心,建立覆盖全市的重点产业人才服务网络。近年来,先后建成重点产业人才创业服务中心、分中心30个,初步建立起一

    套功能齐全、配套完善的重点产业人才创业平台。去年以来,为各类人才提供就业岗位9820个,解决创业资金7000万元。

    健全激励机制,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建立健全与重点产业发展紧密联系、体现人才价值、激发人才活力和维护人才权益的重点产业人才激励机制。一是建立健全人才管理评价机制。出台优秀企业家、优秀技能人才等重点人才《评选管理办法》,组织重点产业人才积极参加各级各类人才评选活动,先后有多人荣获济南市级以上优秀企业家、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等称号。二是建立健全经费保障机制。建立重点产业人才发展专项资金,每年市财政专门拨付300多万元,在全市三级干部会、工业大会上,对作出突出贡献的重点产业企业家、优秀人才给予表彰奖励。同时,引导企业建立规范年薪制、协议工资制以及股权激励等制度,激发重点产业人才的工作动力。三是建立健全关爱帮扶机制。大力实施人文关怀,研究细化重点产业人才在居留、薪酬、医疗、社保、购房、税收、子女入学、配偶安置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和服务措施,妥善解决重点产业人才在生活方面的困难问题,解除其干事创业的后顾之忧。

    “高精尖”人才的聚集,推动了重点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涌现出一批济南市级以上优秀企业家,先后引进一批掌握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家学者到我市创业发展,带动了圣泉集团、博科生物等一大批高新技术企业做大做强。截至目前,全市重点产业人才总量达到4.5万人,占从业人员总量的58%;大专以上学历的1.57万人,占20%;中级以上技术职称的0.81万人,占10%,其中,3人当选山东省优秀企业家,2人入选济南市“百千万”引才工程,济南市级以上首席技师、突出贡献技师达到48人。全市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76家,建成国家级技术中心1家、济南市级以上技术中心40家,先后获得“中国铸造之乡”、“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山东省炊事机械之乡”等荣誉称号。

    第二篇:着眼发展目标大力推进人才队伍建设

    我公司属于技术支持性、知识密集性企业。近几年来,他们不断强化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认识,解放思想,转换观念,在人才引进、培养、选拔任用、激励等方面,不断探索新的思路、机制和管理方法,为实现“创建国际一流公司”的发展目标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xml:namespaceprefix=ons=“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一、实施“人才强企”战略,营造“人才高地”

    在市场化的进程当中,我公司坚持走“录井设备研制、专业技术服务、职工教育培训”三位一体的发展模式,确立了到2024年建成国际一流****公司的长期发展目标,大力实施“人才强企”战略,将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纳入公司“五项战略性工作”。按照党务政工、经营管理、专业技术三条线,重点加强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增加总量、盘活存量、提升增量、优化结构、提高素质、形成“人才高地”,不断整和人才队伍的整体优势,先后从高校引进了地质、仪器、英语、计算机、信息网络技术、经营管理,特别是设备研制开发方面的人才。人才队伍结构得到了有效改善,梯次更为合理,呈现出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特点。为了适应不同层次的录井市场,公司按照建本资料权属文秘家园放上鼠标按照提示查看文秘家园设不同梯次****队伍的原则,提出了建设“四支****队伍”的目标,到2024年底建成10支国际先进水平的****队、18支国内领先水平****队、17支油田先进水平****队和40支开发****队,每一梯次队伍都有相应的技术、设备、资质和人员(数量、素质)的标准。从对人员的需求状况来看,国际先进水平****队、油田先进水平****队所需专业技术人员有一定缺口,公司本着“引进急需”和“盘活存量”的原则,召开专题会议,认真分析研究,加大引进力度,1999年至2024年共引进各类本科生132人。其中地质类专业76人,机械电子类专业40人,计算机类6人,管理类5人。

    二、盘活人力资源,加大培养力度,努力造就“三种人才”

    把提升人才的思想品格放在首位。把加强事业心、责任感、归属感和奉献精神作为人才培养的第一环节和首要内容,用新的文化理念、思想体系、软硬约束机制教育引导员工主动改变思维方式和思维定势,准确自我定位,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使人才队伍的政治素质、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明显提高。坚持用“精益求精,卓越创新”的企业精神和24字的企业价值观(用户至上,效益第一;执着创新,追求卓越;科技兴业,人才为本)塑造人才、激励人才,强化人员的理想信念,道德法纪,艰苦奋斗传统教育,从根本上打牢敬业奉献的思想基础,将企业文化的本质内涵潜移默化在青年员工的心灵上,成为优秀品质。在创建学习型组织的过程中,以“创建国际一流****公司”为目标,制订了人才培养的近期、中期、长远规划,用共同愿景和目标激励各类人才,改善心智模式,使所有人才充分理解和把握“人企价值共融、人企价值同增、人企价值并展”的企业理念,在推进事业的实践中实现人生的最大价值。为此,公司展开13项重点工作,畅通了14个沟通渠道,构建了优秀人才学习目标管理和评价体系,开展了BBS大家谈、读书会、对话与讨论、网上论坛等活动,在公司管理层与员工之间架起了相互理解和信任的桥梁。

    大力培养复合型人才。为解决行业技术发展快与复合人才短缺之间的矛盾,公司努力盘活人力资源,激发人才的创造性和潜力。在“地气合一”培训中,专业技术人员按照培训计划,到****、****和相关配套技术的岗位上进行学习、锻炼,公司每季度坚持进行相关理论考试、岗位技能考核和“三岗”动态管理,使专业技术人员岗位复合技能不断本资料权属文秘家园放上鼠标按照提示查看文秘家园增强。目前,一线综合录井职工普遍掌握了****、****的岗位技能,40个****小队实现了“地气合一”。在“三重项目”锻炼中,公司挑选思想作风过硬、工作能力较强、具有培养前途的专业技术人才,安排到“重要岗位、重大项目、重点工作”中进行锻炼,为他们提供锻炼成长的机会和施展才华的平台。通过实践锻炼,使他们既提升了专业技术能力,又提高了综合素质,由单项技术人才成为了名符其实复合型人才。

    大力培养外向型人才。公司着眼于国际和国内市场,大力培养外向型人才,提高他们对外交流、对外协调、对外技术服务的能力。每年选送具有大学学历的专业技术人才到石油大学进行百日英语强化培训。共有5批105人接受了英语强化培训,他们能熟练运用英语与外方进行会话和处理各种技术资料,给外方留下了很好的印象。在雪古1井施工中,外方总监<?xml:namespaceprefix=st1ns=“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smarttags”/>汤姆先生不止一次说道:“以前我和许多队伍合作过,用英语交流是最难的事,而你们的英语口语很好,合作非常愉快。”为适应进入各类市场资质的需要,强化了对外合作资质培训,新办“四小证”、“井控证”、“海员证”、“HSE管理”等培训班26期,取证人员达625人。自办了“公共关系及礼仪”、“商务礼仪讲座”等各类培训班20期,参加培训1489人次。

    大力培养高层次人才。高层次人才是公司的学科带头人和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对跟踪掌握世界先进****技术、促进公司技术发展、增强科技实力起着关键的作用。公司通过采取高层次学历教育、重大课题培养和参与科研攻关、技术创新活动等方式,努力促进专业技术人才成长为高层次人才。公司将工作表现好、思想稳定、有专长、有培养前途的人才优先派出,接受高层次学历教育。几年来,公司已有10人取得硕士学位,4人在攻读博士学位。通过承揽总公司级课题、局级课题的科研攻关,在攻坚克难的过程中培养锻炼了一批技术拔尖人才。近几年,公司选拔出中石化集团公司技术能手1名,山东省技术能手1名,局级专业技术拔尖人才4名,局级优秀青年知识分子10名。

    三、坚持“用好的作风选人,选作风好的人”,努力提高人才选拔任用工作的水平

    选贤任能,事关事业成败。公司党委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对“什么是人才”进行了思考和定位,衡量人才的标准主要看其德能勤绩和贡献的大小,每个职工都有成才的机会,学历教育成才、岗位成才、自学成才,都是成才的途径。

    破除“论资排辈”的观念,大胆启用新人。强化以事业为重、人才为先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注意发挥和挖掘个人的优势和长处,对业务技术精、综合协调能力强、有一定实践经验和发展前途的年轻人才,加强锻炼,破格使用。公司在今年成立国际、国内、油田“三个事业部”和充实科研单位技术力量时,8名青年人才提拔到重要管理岗位、科研岗位上。其中有4名青年从一般干部被提拔为科级干部,他们均是70年代出生的大学生。

    破除“迁就照顾”的观念,公平竞争、优胜劣汰。引入竞争机制,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逐步提高公开选拔、竞争上岗干部的选拔比例。公司党委在****公司组织实施了重组竞争上岗实施方案,将****公司机关四个部室、六个生产单位的20个管理岗位公开公示,实行竞争上岗。每名专业人才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参加管理岗位竞争。按照“个人申请、述职报告、职工评议、组织人事部门考察、党委决定”的程序,37人提出个人申请,经过公开竞争,20人被聘任到相应的管理岗位。此举激发了专业人才的积极性和工作热情。

    破除“求全责备”的观念,看本质、看主流、看发展。专业技术人才占公司人才的大多数,是公司发展的中坚力量。公司注意研究用人规律,扩大识人视野,拓宽选人渠道,全面地、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人才,善于用其所长,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经本资料权属文秘家园放上鼠标按照提示查看文秘家园营管理部主任****,原是公司“三产”单位的副经理。从事市场开发工作以来,他继续发挥市场营销的特长,自学了法律合同、国际招投标、公共关系等新知识,通过新岗位的锻炼,增长了自身的协调能力、谈判能力、市场攻关能力,为公司开辟新的外部市场做出了贡献。

    破除“只重文凭看牌子”的观念,重真才实学、看德能勤绩。坚持以实绩选人才、凭实绩用人才。局级劳模、二分公司生产技术办副主任****,原始学历只有初中文化。他先后自学了钻井地质、油藏工程、井控、测井、录井等多门学科知识,成为油田勘探开发系统很有名气的“****专家”。先后捧回局级以上优秀成果15个,1999年荣获中石化岗位技术能手称号,2024年被评为高级技师,2024年荣获山东省富民兴鲁劳动奖章。

    四、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提高待遇与尊重信任真情互动,营造人才安心创业的良好氛围

    从解决人才队伍建设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出发,拓宽思路,强化措施,采取了多项激励举措,逐步形成了利益激励和精神激励相结合的人才激励框架。

    ——推行甲级****队管理模式,实施甲级队津贴制度,拉大分配差距。凡达到甲级队标准,进入甲级队的人员,既享受每月500、400、300元不等的津贴,又接受最严格、最标准、最先进的培训,被誉为公司人才“成长的摇篮”。甲级队已由98年的1个增加到现在的10个;共培养小队长30余人,技术员60余人。

    ——实施“竞争上岗、双向选择、合理组合”。一线职工正确自我定位后,以“岗位竞聘书面申请”形式,竞聘****队长、地质工程师、仪器工程师、****工等岗位。****队长与地质工程师、仪器工程师、****工进行双向选择,组成综合****队、气测****队。

    ——改变传统评优选树做法,实行动态、量化考核。2024年评选首批新型“优秀员工”55名,各奖励1000元。

    ——建立了公司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库,制定了“专业技术拔尖人才选拔办法”,对评选出的一、二、三级人才,分别享受每月300元、200元、100元的人才补贴。他们在专业技术职务评审时,总分平均后分别加0.3、0.2、0.1分。目前公司人才库有一级人才3名,二级人才9名,三级人才16名。

    ——大力度奖励科研项目和科研人才。2024年,公司多方筹措资金****万元,对一、二、三类科研项目分别给予5万、3万、1万元的重奖。

    ——加大专业技术职称评审工作力度,坚持标准,严格程序,增加评审工作透明度,将职称指标向一线单位、科研单位倾斜。

    ——对公司的优秀技术人才奖励外出学习考察,分期分批地组织他们赴美国、法国、加拿大等国家的石油工程技术服务公司和国内先进企业去学习、考察。

    ——实施“温馨工程”。对新分的高校毕业生,举办以“回顾过去、畅想未来”为主题的座谈会,同时为每人准备一份精美的入厂纪念品(包括本资料权属文秘家园放上鼠标按照提示查看文秘家园英汉石油技术词典、企业文化手册、笔记本、钢笔、电子字典等)。针对部分新分高校毕业生家在外地,找对象难的实际情况,开展“心桥有约”活动,建立了青春档案,与****社区、****作业公司、****采油厂等多家单位组织青春联谊活动。

    ——公司千方百计地改善工作条件和生活环境,建成了文化学习中心和文化活动大厅,投资****万元,对河口录井大院、综合录井大院的办公楼、厂房、大门、地面等进行了改造,为职工群众提供了良好的学习、休闲、健身的场所。针对一线环境艰苦,为一线小队配备了140台电热水器、149台电视机、160套户外接收天线、39台VCD,安装了40台淋浴器,使前线的生活条件发生了质的变化。

    第三篇:大力实施四大工程加快推进人才开发

    大力实施“四大工程” 加快推进人才开发

    青理东

    人是生产力要素中最根本的要素,人力资源被称为第一资源。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证,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南江县位于秦巴山区,是革命老区、边远山区、贫困地区,被国务院列为国家重点扶贫县。面对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的艰巨任务,如何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素质优良、门类齐全、结构合理的人才队伍,促进产业开发、推动经济发展、帮助农民致富显得十分重要。笔者认为要加快南江人才队伍建设,应该大力实施“四大工程”。

    一、大力实施人才培养工程

    一要着力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大力实施新农村人才示范工程,着力培养农村实用人才。组织部、人事局部门要与有关部门配合,切实加大村社干部培训力度;农业、林业、水利、畜牧、科技等部门要通力协作,以县职中、小河职中为阵地,加大对金银花、核桃、黄羊等种养殖人才培训力度;各乡镇要发挥乡镇农业服务中心、专业技术协会的作用,加大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力度。通过培训,对符合条件的人才,人事部门要颁发《农民实用技术职称证书》,劳动部门要颁发《工人技能等级证书》;对经营规模大、带动能力强的示范性实用人才,要从项目、资金、技术等方面给予支持,进行重点培养。

    二要强化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教育、卫生部门要立足于创建名校、名院,在中高级人才中选拔一批敬业精神强、学术造诣较高、具有培养前途的人才,作为学术学科带头人进行重点培养。对确定的培养对象要登记造册,确定培养方向,明确培养目标,优化工作条件,安排专项经费,落实激励政策,严格绩效考核,逐步打造一支领军人才队伍。工业、农业、林业、水利、畜牧、旅游等部门要立足于十大产业发展,围绕资源开发利用、节能减排降耗、农副产品加工、特色产业增产增效,切实整合人才资源,开展重点技术攻关,逐步打造一支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各部门、各企事业单位要认真贯彻《四川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条例》,采取多种形式,加强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促进专业技术人员知识更新,逐步打造一支高素质的专业人才队伍。

    三要推动经营管理人才培养。经商部门要对全县企业进行全面摸底,详实掌握年龄在45岁以下的企业班子成员的基本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在企业班子成员中,全面开展企业经营管理知识培训,重点学习掌握一门经营管理专业知识,大专以下文化的要进行学历培训。各企业要选拔一批政治素质高、经营管理能力强、工作业绩突出的人才,采取输送到大专院校深造、参加职业经理培训班、外派到大型企业锻炼等方式,着力培养一批高级经营管理人才,壮大一批中级经营管理人才。

    四要抓实文化社工人才培养。文化、旅游、广电部门要围绕文化兴县的要求,着眼于特色文化开发,努力培育名家、创造名作、打造名品,建设一支高素质文化人才队伍。围绕和谐社会建设,以社区干部为重点,以社会管理、社会服务为主要内容,加强社区工作人才的培养。同时,组织人事部门要以重点培训为引导、以部门培训为主体、以提高能力为重点,要加大公务员培训力度。

    二、大力实施人才引进工程

    一要引进急需紧缺人才。要树立开放的人才观,破除门户之见,积极引进本行业所需的紧缺特殊专业人才。着力引进工业、农业、教育、卫生、文化、旅游等急需紧缺优秀人才,近两年内力争引进200名以上紧缺优秀人才。

    二要争取政策支持推动。加大工作力度,争取省市支持,继续实施“百村大学生计划”,争取接收“三支一扶”志愿者、选聘到村(社区)任职大学生人数。

    三要拓展人才柔性流动。围绕十大产业发展,广泛开展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智力技

    术合作,采取联合技术攻关、合作研发项目、举办专家讲座、开设专家咨询等方式,加强智力引进,促进柔性流动,努力形成一个产业依托一所高校、背靠一个科研院所的人才、技术支撑格局。

    三、大力实施人才创业工程

    一要引导人才到产业。围绕全县骨干特色产业发展,整合人才资源,不断完善人才支撑体系,逐步形成一个产业有一支技术研发队伍、技术推广队伍、技术实施队伍的格局。优化人才配置,着力解决专业技术人才学非所用的问题,充分发挥离退休专业人才积极作用,最大限度地把专业技术人才凝聚到骨干特色产业发展上来。

    二要推动人才到项目。着力创新专业技术人才目标管理机制,采取“定目标、定项目、定任务、定奖惩”的办法,尽力使每个专业技术人才干有目标、干有舞台、干有责任、干有想头,推动专业技术人才进入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战场。要把专业技术人才研发项目、推广技术、服务基层的实际成果作为专业技术人员工作绩效考核、职称评聘的重要依据。

    三要支持人才到一线。主管部门负责,各乡镇配合,以专业技术培训为重点,加强乡镇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培训。支持事业单位科技人员创办、领办科技示范基地、科技示范项目,支持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创办现代农业经济实体的,享受资源配置、土地供应、税收优惠、证照办理等优惠政策。进一步完善科技特派员制度,严格选派对象条件,落实相关待遇,实实在在地发挥科技特派员的作用。

    四、大力实施人才环境工程

    一要落实人才培养优惠政策。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有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确保人才培训优惠政策的落实。组织、人事、财政等部门要对培训计划落实、高级人才培养、专项资金使用等情况进行重点检查。

    二要落实人才引进优惠政策。对引进的急需紧缺优秀人才,要按照上级文件规定,及时核定财拨事业编制,兑现安家补助经费,协调解决配偶就业等问题。

    三要落实人才创业奖励政策。深入开展人才创业示范典型评选活动,积极评选表彰优秀实业家、优秀学科学术带头人、科技创新人才、农村优秀人才,以此激发各类人才干事创业的热情。

    通联地址:四川省南江县委办公室

    第四篇:围绕四大重点 加快经济发展

    围绕四大重点 加快经济发展

    一、规范执法行为,强化社会监督,大力整治经济发展环境。当前,发展环境不宽松、部门服务不到位、“三乱”现象时有反弹,仍然是制约我市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必须下决心予以治理。一是大力整顿执法队伍,严格规范执法行为。对全市行政执法部门的主体资格及其执法人员的执法资格进行认真清查,坚决取消不具备行政执法主体资格的单位和部门的执法职能,对不符合执法标准的人员坚决清退。清理所有行政审批项目、收费项目,该废止的坚决废止。加强对执法人员的执法教育,积极实行公示制和社会承诺制,努力提高政府部门的服务质量和效率。认真落实企业“安静日”制度和企业改革“一站式”服务。二是强化社会监督,严格责任追究。定期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人民群众评议部门工作。通过新闻媒体开辟专栏,公布举报电话,对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典型案件,大胆披露,公开曝光,严肃查处;对综合评议不合格的部门,严格依照市委、市政府治理经济环境的有关规定,追究单位主要领导责任。力争通过全市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使各种不利于经济发展的行政行为、执法行为和“三乱”行为,成为“过街老鼠”,人人喊打,有效遏制“政府招商、部门掏枪”的不良现象,努力营造健康宽松的经济发展环境。

    二、抢抓历史机遇,掀起大开放、大引进的新高潮。抓住我国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国际资本看好中国大陆市场、国家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货币政策等大好机遇,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发展我市开放型经济。一是牢固树立“老河口以外都是外”的观念,全民动员,全社会参与,大力引进国外、市外的人才、资金、技术、项目。注重把招商引资同重点产业的改造升级相结合,通过引进,促使纺织服装、化工、建材、生物工程和农产品加工等产业转换经营机制,增强技术创新能力,盘活存量资产,提高产品竞争能力。进一步改进招商引资方式,积极发展网上招商、亲情招商、代理招商,项目融资、出让经营权等新的引资方式。认真研究国家项目政策,加大项目申报力度,增强我市经济发展后劲。认真落实招商引资奖励政策,设立500万元招商引资专项奖励基金,对贡献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重奖。认真组织好文化招商活动,扩大我市招商引资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二是大力发展对外贸易,千方百计扩大出口。认真抓好现有优势产品的出口工作,在提高性能、改进包装、降低成本上下功夫,增强国际市场竞争力。加快对有出口潜力的新产品的开发、研制工作,努力培植新的出口增长点。三是认真学习研究世贸组织原则,抓紧引进和培养熟悉世贸组织规则、懂涉外法律、外语和国际经贸业务的人才队伍。

    三、积极调整完善所有制结构,大力发展民营经济。一是该退的退足退够。除供电、邮电、烟草、军工、供水等垄断性、社会公益性企业由国家控股外,要逐步使国有资本从其余行业全部彻底退出。二是该抓的抓紧抓好。把政府的主要精力用在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和良好的经营环境上来。三是该放的放开放活。要因企制宜,采取租赁、承包、股份合作、动态股权、拍卖、依法破产重组等多法并举,把国有集体中小企业的发展空间让位于民营经济,通过国有民营、公有民营、民有民营、混有民营,放活经营权,放开所有权,加大自主权,实现民营经济大发展。

    四、大力发展“双增”农业,力争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实现新突破。按照中央确定的“多予、少取、放活”的农村工作方针,针对我市当前存在的农业效益不高、农民增收缓慢、乡镇财政困难等突出问题,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遵循市场经济规律,以公司制发展农业,以城市化建设农村,以专业化富裕农民,大力发展“双增”农民增收、财政增收农业。一是大力发展公司制农业,推动农业和农村工作按照市场规律运作。围绕现有的鄂光种业公司、仙人酿酒集团、洪山嘴果品经销公司等龙头企业,加大改革力度,探索整合重组方式,促使其发展壮大,形成规模。围绕已成规模的蔬菜水果产业、渐成气候的精米产业、方兴未艾的养鸡、畜牧产业等,大力引进和培植新的龙头公司,实行领导定点帮扶联系责任制,鼓励机关干部领办、创办公司制农业企业,带动我市农业走向生产规模化、加工专业化、管理企业化、服务社会化、产加销一体化。二是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围绕品质抓调整,大力推广优质高产高效的农业种植品种,促进绿色无公害农业发展,增强农业竞争力;围绕规模抓调整,沿河乡镇以巩固完善提高“百里汉江水果蔬菜走廊”为重点,岗地以干枣、红薯、莲藕、蔬菜制种、朝天椒、花椒、棉花、烟叶等基地开发为重点,逐步形成专业化生产、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经营的格局;同时,发挥我市农村粮食多、秸杆多、水资源丰富的优势,大力发展养鸡、养猪、牛着畜牧及水产养殖业;围绕流通抓调整,大力推行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培育个体营销大户,推进农村商会、专业协会等中介组织健康发展,搞活农产品流通。三是积极稳妥地推进土地有序流转,优化农业资源配置。在坚持自愿、有偿、依法规范的基础上,巩固壮大土地流转成果,积极推行多种形式的土地流转,逐步建立完善的土地流转机制,使土地产权人格化、生产经营规模化。四是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乡镇企业发展和小城镇建设步伐。五是认真执行减轻农民负担政策,切实减轻农民负担。

    第五篇:围绕主导产业形成临海战略型产业集群

    围绕主导产业 形成临海战略型产业集群

    发布处室:综合处发布时间:2024-5-19 9:59:41

    我省面临大海,海岸线全长3324公里,从北到南分布着众多天然海湾。充分发挥福建的沿海港口优势,大力发展电子、机械、石化等临海战略型产业,更多、更好、更快地把地缘优势转化为区域经济优势和产业融合的优势,对福建经济实现跨跃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产业集聚培育产业集群的若干意见(试行)》明确提出,要围绕主导产业,做大做强临海战略型产业集群。电子信息产业要着力发展计算机及其外部设备和网络软件、数字视听及家用电器、通讯终端设备、手机及配件、显示器及新型元器件等产业集群。机械制造业要重点发展福州轿车轻型汽车及零部件、厦门客车及其零部件、工程机械、船舶修造、输变电设备、福安电机电器等产业集群。石油化工业要重点抓好湄洲湾和海沧石化工业基地建设,形成湄洲湾石化产业集群和海沧石化产业集群。

    自2024年我省确立电子、机械、石化三大产业为主导产业,予以重点扶持、优先发展以来,三大产业发展速度加快,对福建经济的拉动作用明显增强。2024年我省三大主导产业累计完成工业产值3001.37亿元,比增27.5%,对全省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49.3%,以三大主导产业为主的临海战略型产业已呈规模化、集群化发展态势。

    电子信息领域,目前我省福厦沿海(包括福州、厦门、漳州、莆田、泉州5个设区市)已初步形成了投资环境较好、配套较为完善、有一批龙头骨干企业的电子信息产业集聚,基本形成了显示器产业集群、移动通信产业集群、计算机及其外设产业集群、数字视听产业集群和软件产业集群,涉及到的骨干企业有34家,5个集群的产值约占全行业的80%。

    ——福州显示器产业集群。目前福州市基本形成了以冠捷电子为龙头、以华映光电为核心的一条比较完整的独具特色的显示器产业链。冠捷电子的上游核心配套厂家是华映光电,华映光电显示管的主要配套件及其厂商有:偏转线圈(由JVC配套)、荫罩(由LG配套)、玻壳(由NEG配套)、电子枪(由华映光电自行配套)、防爆钢带(由允有电子配套)以及显示管的零配件加工、拆除、回收、包装材料等。逐步形成了显示屏、主控板、升压板、转轴、轴芯、铝电解电容器、印制板、注塑、模具等聚集了40多家企业的显示器产业集群。2024年该产业集群实现工业总产值约498亿元。

    ——厦漳视听产品产业集群。目前,我省数字视听产业发展势头良好,形成了以厦华、夏新、万利达等企业为龙头,以专用印刷线路板、注塑、喷涂、机壳、面板、遥控器、电源组件、模具、塑胶、机箱、机芯、线材、包装等为配套的厦漳视听产品产业集群。2024年该集群实现工业总产值约153亿元。今后我们要重点抓好等离子显示屏、数字电视机顶盒、液晶投影仪、高密度光学头等配套项目的建设,扩大生产规模,提高综合竞争力。

    机械制造领域,2024年福建省机械工业共有“规模以上”企业1531家,当年完成工业总产值1003亿元,同比增长20.1%。目前,福州(青口)汽车、厦门工程机械、福安电机电器已基本形成产业集群,由金龙旅行车和金龙联合汽车及其配套企业组成的厦门客车旅行车制造业也呈现出产业集群的雏形。据初步统计,这四个产业集群2024年共实现工业总产值246亿元。

    ——福州(青口)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集群。该集群由闽台合作的东南汽车和110余家多层次的零部件配套企业组成,其中“规模以上”的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47家,目前已形成年产汽车12万量(包括轿车和轻客)和主要总成零部件的生产能力。其中福建省名牌产品东南轻型客车在同类产品中排名第2位。2024年,该集群产值约113亿元。今后我们要在引进戴-克、三菱研发、制造和管理技术对汽车城进行改造提升的前提下,建立汽车研发机构,实现产品的自主开发,同时协调促进集群产业链的延伸,努力建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海峡西岸重要汽车工业制造基地。

    ——福安电机电器产业集群。位于闽东福安市的电机电器产业,现有以民营企业为主,多种所有制结构、多层次并存的企业600余家,产品有400多个品种。产品销往欧、美、非洲、东南亚、中东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及国内各省市。2024年,该产业集群共完成工业产值约48亿元,产值上亿元的企业有11家、5000万元以上企业30多家,完成出口交货值20.67亿元。今后我们要推动建立技术开发支撑体系,构筑为整个集群服务的公共平台,促进产品结构调整和技术升级,力争到2024年实现产值超过100亿元。石油化工领域,我省石油和化学工业主要集中在泉州、厦门两地,其占全行业总量的68.01%。目前泉州泉港石化产业集群和厦门海沧石化产业集群已初步形成。

    ——泉州泉港石化产业集群。泉港石化基地为国家规划建设的大型石化工业基地,也是福建省发展石油和化学工业的最重要的基地。经过多年的培育和发展,目前已集聚了福建炼化公司、湄洲湾氯碱工业有限公司、泉港海洋聚苯树脂有限公司、福建华星石化有限公司等一批初具规模的石油和化学工业企业。2024年该集群工业总产值约338亿元。今后我们要以建设 “炼化一体化”和45万吨/年聚氯乙烯、16万吨/年烧碱等项目带动集群发展。

    ——厦门海沧石化产业集群。厦门海沧目前已集聚了翔鹭石化(厦门)有限公司、柯达(中国)股份有限公司、厦门正新橡胶股份有限公司、厦门世佳化工有限公司、青上化工(厦门)有限公司、厦门中坤化学有限公司、翔鹭涤纶纺纤(厦门)有限公司等一批石化中下游加工企业,成为福建省石油和化工发展中具有特色的重要企业和地区。2024年该集群实现工业总产值约123亿元。海沧石化产业集群从后加工开始,发展空间很大。2024年“炼化一体化”投产后,上游原料的规模化生产将新一轮有力地从上游推动下游快速发展。



    推荐阅读:
    围绕四大主导产业 大力推进重点产业人才队伍建设
    学生常规量化标准(合集5篇)
    市人事局年终工作总结
    企业家人脉(推荐五篇)
    小学六年级作文
    中学生
    Top